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现代 仁学 价值
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在科技文化、社会生产力、人性解放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在人性伦理、社会秩序、环境资源、教育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可以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我们思考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时,作为传统社会中重要社会伦理基石的孔子仁学思想会带来很多深刻的启示。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也日益丰富。但是我们看到,当人们生活水平条件越来越不断地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获得相当程度的满足的同时,人的人性发展和价值取向却出现了某些偏差的一面。一些人贪恋于物欲的享受,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唯一价值追求,甚至为了这些物质利益勾心斗角、与邻为壑、道德沦丧,人性尽显物欲、物化的一面。对此,连我们自己也时常困惑地问:现在的人怎么这样呢?
这实际上就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在人性和价值取向上的问题。无何厚非,人有自私、自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一面,而且,进入现代社会后,人的个性发展带来的个体权益意识不断强化。但是,人毕竟是以社会群体的方式生存,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同时也应该有德性、精神价值追求的一面,这是个体人和整个人类赖以共存的基础。当我们看到现代社会中人德性褪化,物欲横流时,人自身和社会人际关系出现了种种矛盾和危机,人人自护,同时也人人自危。
对于这一现代社会中人性、人生价值出现的偏差问题,我们可以从孔子儒家仁学中得到启示。其一,“仁”是现代社会中人性发展的基本素质要求。人性并非是仅仅停留在物欲、自私的一面,人性还有精神和无私的本性。这些精神中,有多种层次和内容,包括道德、理想、信念、信仰、自由等多个方面,而具备良好的仁德,既是人性的美德,也是一种无私的精神,是人性的基本素质要求。人应该“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论语・述而),否则,与禽兽无异也。尤其是在流动性、匿名性为主的现代社会关系中,作为自我形象和社会交往的基础的人性,要控制好物欲的过度膨胀和自私的过分张扬,应该以“仁德”为内容,以“德”严以自制,以“仁”宽以待人,做到个体性与社会性、物欲与德性的同步结合,才能避免人性滑向自私、物化的深渊。
其二,“仁”是现代社会中人生价值的重要取向之一。人生的价值取向并非是仅物质利益追求的自我满足这唯一层面,而应该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追求。应当承认,在当前经济社会中,人不能、也不可能像传统社会那样,更多的是生活在道德精神层面,物质利益满足也是人的自我价值的重要内容,这具有合理性。但是,道德价值始终是人的精神价值需求之一。“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 论语・卫灵公),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杀生成仁”、“舍生取义”。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无数英雄志士的壮举就是这种精神价值追求。即使是人为了生存所追求的基本物质利益,也应该遵从道义原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要求人们在道义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物质利益选择。尤其是现代社会中,仁德不仅是人生价值取向之一,而且也是控制、调节物质利益这一方面价值追求的重要导向标。
(二)孔子仁学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启发与价值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在科技、经济、人权等方面都不断取得进步,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人际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加剧,环境污染破坏等诸多现实问题。社会中,我们看到相当多的人群、区域、行业等之间经常为了自身利益拼命争夺,甚至有意无意地伤害他人,造成人情淡薄冷漠,人际关系紧张,冲突不断。而且,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人们甚至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经济繁华的背后是满目苍夷的生活环境,就连人们想去享受一下少得可怜的自然美景时,也是面目全非,人满为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产生了前有未有的危机。
这固然与我们所处的市场经济,信息时代的客观现实紧密相关,但是,更多是因为我们在现实中人为的主观行为偏差因素所造成的。反思一下,其实就是人们在追逐个人利益、经济利益的时候,把自身利益视为至上唯一目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外在的人、物均可视为工具,为我所用,甚至随意伤害破坏。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73-02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中,对教育价值本位的认识,既非传统的“知识主义”,也非曾经流行的“能力主义”,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①这表明,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历史教育“元”价值的实现。
一、情感教学设计的含义
情感(feeling)是小概念的,属大概念“情感”(affection)中的一种。它和情操一样,主要体现情感现象的内容方面,而且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那部分情感现象。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含义上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教学。②过去的历史教学大多只重视基本史实的学习,好像学历史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现成的结论,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果一节课的全部内容,无论是知识的铺垫还是对知识的认知方法的指引运用,都以对学生的情感触动为最终指向,我们就可以说这节课是以情感目标的实现为全课的中心。
二、如何进行以情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历史教育的情感培养必须有机地渗透到内容教学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③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说:“我们教育往往只注意发展孩子的读、写、算能力,而丢掉了另一半教育,即人的情感教育。这种以牺牲人的生命情感为代价的偏向教育,越来越影响着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④新课程背景下要构建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目标,不断探索情感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将情感教育真正落在实处,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保证。下面笔者仅围绕自己做的一份教学设计来谈谈历史课堂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课属于高中历史选修《专题二?摇东西方的先哲》模块,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情感目标的实现。有些教师认为情感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以此为中心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在情绪上的投入,可以对学生产生持久而有益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教师职业成就感的重要来源。仅就孔子一课,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情感应着重讲解孔子的仁、礼、中庸思想对我们如今生活的影响。本课教学设计的主题是探寻2500年前的孔子及其身后的文化遗产,主线是孔子的一生。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子目:筚路蓝缕——追求礼乐的一生;承前启后——开创儒家思想;万世师表——古代大教育家;泽被后世——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整个设计是按照孔子的生平经历来设计,首先导入部分是采取视频导入法,播放一段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的视频,起到课前渲染的作用,紧接着通过教师概括性的一段话:“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他又是大教育家,他的一些教育理论和方法影响深远。他的人生轨迹如何?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并产生了怎样影响?”由此过渡到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以情感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学生情绪的调动,新课的讲授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五句《论语》经典名句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给孔子的一生奠定下基调,使整节课的方向一开始就很明确,和之后的环节是相互配合的,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紧接着第一目介绍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我采取的是让学生扮演春秋时期的孔子去求职,我为他们提供一份孔子的简历,面试的考题有两道,其一:您的工作动机和愿望是什么?孔子答曰:恢复周礼;其二:你准备用什么样的办法治理国家呢?孔子答曰:礼、仁、中庸。学生们依据教师之前介绍的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自己去探索:孔子面试的结果会如何呢?结论是:孔子的这一套礼、仁、中庸的思想只适合在和平年代运用,而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试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孔子的治国方略自然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结果可想而知,孔子的面试失败了。接下来请同学们为孔子提供一个合适的工作建议,那就是办学。学校的名称都替孔子想好了,就叫“孔子学院”如何?接着请学生为孔子学院写一份招生简章,包括校训、办学目标、课程设置、办学特色、办学成就等。第一目主要是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经历孔子那个时代他所经历的,由此引出孔子的儒家思想——礼、仁、中庸,我认为这也是本节课的启情点。启情点,即能启动学生情感的历史事实。选择恰当的“启情点”既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性环节,也是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的前提,还是历史教师情感意识表现的核心。
本目作为本节课的启情点,我将采用材料分析题为学生设置一个与春秋时代紧密联系的现代社会情景。此环节设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感知孔子思想是如何在现代得到运用,让学生感知历史知识的意义所在,以此来升华学生的情感。这只是教学目标中第一个层次的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的目标。讲完孔子的礼、仁、中庸思想的核心内容之后,让学生思考一下生活中自己处理身边的哪些事情用到了孔子思想,在这个讨论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移情思考,要善于将过去的历史与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看待,学会用历史的思维来纵观当今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出行前后是否都要告知父母;逢年过节要给长辈拜年行礼;社会上经常举行一些慈善捐款;同学们到敬老院去陪伴孤寡老人;警察帮助儿童、老人过马路……这些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是孔子的“礼”、“仁”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和运用。通过生活中的诸多事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孔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将学生的情感推向。
最后一目要讲到孔子对后世的影响,这对于学生也是一个重要的启情点。本环节我将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的形式来彰显世界各国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视。依次展示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中国与瑞典合作建立孔子学院;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等图片以彰显孔子对全世界范围留下的深远影响,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大教育家孔子一生贡献的理解。最后结语:孔子时代距离我们已有二千多年,但他的思想已化作涓涓细流,流淌在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中,活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我们会发现口头上的许多人生格言原来均出自孔子之口!请试着收集时下与孔子有关的人生格言。结语预示着探寻2500年前的孔子思想并不会因为本节课的结束而结束,教师启发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要继续追寻孔子的足迹,不断挖掘孔子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
三、结语
历史是一门极具思想与内涵的学科。对于历史教育教学来说,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多也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历史教学所能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本身,还应当使学生受到美感教育和情感陶冶。只有将认知与情感完美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正因为这样,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正面地分析情感教育,进而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有机地融入情感教育,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当然,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不是通过教师制定一个情感教学目标就能达成的,也不可能简单地、短时间内就能够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反应出来,这是一个价值不断内化的循序渐近、厚积薄发的过程。为了实现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我们的历史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断地去“求索”。
注释:
①冒兵:《情感领域的历史教学目标建构》,《历史教学》2004年11期,第45页。
②卢家楣著《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页。
③何成刚、夏辉辉、张汉林等著《历史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
④夏玉华:《历史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及有效教学策略》,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教育和教师工作资料汇编(2001-2007)[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1.
[2]何成刚.历史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夏玉华.历史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及有效教学策略[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1).
[4]王本峰.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误区和反思[M].教育教学论坛,2011,(2).
[5]文玉梅.历史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M].学科探究·中学教学,2009,(6).
一、“仁”者的领导文化——孔子的领导思想
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长达两千年居于主流地位,它包含着许多治国安邦的领导智慧,这些政治智慧经过众多的为政者的实践,证明它们反映了领导活动的普遍规律,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过时,相反,它对当今的领导者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传承意义。
“为政以德”是孔子在政治上的重要主张。“仁”和“德”在孔子的理论中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孔子强调领导者要重视“德”,“德”是孔子领导思想中的根基和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孔子要求领导者要以良好的品德来让下属信服并对下属施加影响力。“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美德,一个基层领导者的社会公德是指他在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这是培养领导个人魅力的关键因素。
“中庸之道”也是孔子及后世儒家极为推崇的经世智慧。“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什么是中庸? 孔子曾以一句“过犹不及”来解释。他说中庸之道要达到的境界,就是在做事情时既不能够过,也不能够不及,因为过和不及是事物的两个极端。所以中庸之道在孔子那里,实际上是平衡以达到和谐的处世艺术。它强调永远让事物留有一个余地,这样可以进退自如,从容不迫。如果把这一概念应用于领导理论,可以将中庸思维界定为高层领导者在战略决策过程中通过整合外在条件与内在需求而采取适当行为和方案的思维方式。在决策过程中,多方思考是指高层领导者在决策和意见表达的情境中,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的程度,在综合各方的意见和方案后,在领导决策中平衡各种情况,做到恰到好处。
“为政在人”是孔子的用人之道。孔子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孔子的人才标准时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这也是领导者用人思想的体现,也对现代领导者选择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因循守“道”的领导文化——老子的领导思想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 国、利万众的: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下自化。
老子认为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就是“无为”,就是放手,就是让自己的下属在其职责范围之内大胆工作,而不是处处挑剔、事事干预,以至于下属谨小慎微、畏首畏尾,更不可不顾事物的客观规律而节外生枝。同时领导者也应做顺应规律、顺应民心的事情,领导者应该用自己的行为辅助事物依循其规律的发展。老子的思想时时处处都要求注意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更要求领导者要善于审时度势,充分调动和发挥下属的能力,用最小的影响达到最大的效益。
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 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 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因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有存在的价值,而且需要继续发扬。
三、集大成者的领导文化——孟子的领导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领导思想,提出以“仁政”为核心的一整套领导思想。首先,孟子认为“民贵君轻”,提出为政者“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他强了领导者必须是品德高尚,对人民负责的人;其次,他认为领导者必须“尊贤使能”,对于人才的取舍,孟子认为必须慎重,而且应当重视一般民众的批评和意见,这点体现出了现代民主领导理论体制下,民众的态度和意见对领导者政绩以及官员考核选拔的要求。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不否定自然客观因素的前提下,强调“人和”的重要性,领导的时候,上下思想统一很重要,而且要进行交流和互相尊重,一个“人和”的领导者领导下的团队可以战胜一切外界客观困难,对于领导者打造高效团队有着借鉴意义,同时对于团队成员也有激励和警示作用。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强调了领导者要用执行来实践自己的思想,在做的过程中,要周到的考虑到他人的想法和他人的感情,这样才能对下属产生积极影响,才能更好的激发和调节下属的情绪,增加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感,更好的维系和下属之间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孔子;古典舞;文化
值此2014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之时,有幸来到北京观看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开幕舞剧《孔子》的演出,实属难得,虽然演出仅仅一个半小时,但留给我们舞蹈同仁的思考确是深远的课题。当听到舞剧《孔子》时,心中尤为期待。孔子思想及他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影响深厚,表现这样一位万世师表的圣人,用舞蹈该如何表达他的精神,舞台呈现又会是什么形式,同时也感到,表现这样一部历史题材的,内容厚重的舞剧,是非常有难度的。近年来,以孔子为主人公,展现孔子人生经历、思想体系的文艺作品并不鲜见,不管是影视剧还是舞台剧,都在孔子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进行着尝试和思考。用舞蹈艺术的形式走进孔子,不仅要展现孔子人儒家思想、人格魅力、智慧光芒,更要传递源远流长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挖掘蕴含其中的当代价值和民族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这部作品以优美的音乐,绚丽的舞台效果,精巧别致的舞美设计深深的打动了我,加之舞者精湛的表演,共同给我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的盛宴。这部作品选取了孔子在公元前497年至484年周游列国的史实作为故事背景,以孔子所为所见所想为线索,表现了孔子在以“仁”治国的政治抱负和郁郁不得志现实境遇矛盾中的痛苦和挣扎。全剧分为序《问》、第一幕《乱世》、第二幕《绝粮》、第三幕《梦回》、第四幕《仁殇》和尾声《乐》六个部分。舞剧把视角放在孔子周游列国的生命历程中,并设定了公、妃、臣,这几个代表人物,表现了乱世之中,国君昏晕,沉溺女色;臣奸佞独断,阴谋丛丛;孔子进谏,推行礼制仁政,却无力回天。孔子在被迫奔亡,危难绝粮中,仿佛看到了理想的大同世界。战争仍频,桃花林一般的杏林变成战场,看似归途,大“道”仍在路上。舞剧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刻画出年逾六旬仍执着坚守自己信念的孔子形象,在优美的肢体律动背后,留给我们以深刻的思考。
舞剧《孔子》中,古典舞是整部舞剧的基本舞蹈语汇,在经过编导的编排创新后,在古典舞、汉唐舞中又融入了现代舞的元素,那么用这种舞蹈风格演绎春秋时代的人文风貌,不仅令人思考,如此融合是否合适。从舞剧《孔子》中不难发现在古典舞身韵的“圆曲含拧”的基础上,将现代舞对肢体表现情感的作用融入其中,女子飘逸的裙、袖,男子宽松的袍、氅,在动作流动中,都不乏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舞蹈空间的拓展和律动上都有很强的观赏性。但是,整部剧的每一章中,段落性的小舞段很多,但作为舞剧段落间的关联却不是很大,也出现了两种不同舞蹈风格的地方。诸如《采薇》等舞段,这里明显看到了孙颖先生汉唐舞的风格,《楚腰》、《踏歌》等作品的肢体语汇仿佛重现,无论是服装设计还是具体动律都有似曾相似的感觉,风格上的借鉴不是问题,问题是汉唐舞的风格和借鉴现代舞的中国古典舞风格是大相径庭的,多少给人不统一的感觉。
许多观众对于孔子在剧中,是否该起舞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乍一看来,孔子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出乎意料的,本是演绎年逾六旬的孔子,但舞台上的孔子却动作幅度较大,还不时的出现旋转、跳跃、空翻等剧烈的动作,加之孔子在一般的认识中是较为沉着刻板,更是崇尚适度、中庸的儒家代表人物,这些反差都让人不由得心生疑问。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选择虽然在动作”度“的把握上可待商榷,但总体却是基本准确的。我们看过太多刻板的孔子画像,但真实的孔子却是性格坚定、敢作敢为、直言不讳的,正是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孔子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等剧烈的言辞。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已50―60多岁,难道我们编舞就要把孔子编成老态龙钟,任何的技术动作都不能做,只是一种标准式的如雕塑一般?那样在舞台呈现上就会有限制,孔子被后世称之为圣人,但在当时他却是个凡人,而且是一个政治仕途坎坷的人。每个人观看,心中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只不过让孔子舞,如何舞,如何让精神起舞,还需深入思考。
通过编剧、导演介绍创作过程、想法,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要形成一部舞剧所付出的艰辛是巨大的,同时也要兼顾各个方面,在创作中遇到的难题,如编创人员所说,这部剧是以舞为主,所以舞台上出现的孔子之舞,应是孔子内心的舞蹈,他的信念,他的理想。而当山穷水尽,遍布困境之时,被风雪停驻脚步之时,弟子都绝望迟疑之时,他开始让精神继续舞蹈。
关键词:知行;君子人格;圣人人格;知行合一
一、孔子思想境界中的“知”与“行”
“知行”作为一种认知的范畴,拥有一个起源和演变的历程。甲骨文中没有“知”字但有智字,《说文》中:“智,识词也,从白从知。”后知与智通,有认知、知识、智慧等含义。“行”字在甲骨文中的本义为四通八达的道路。《说文》道:“行,人之步趋也,才于。”步趋与走路是转义,后又引申为践行、行动、履行、行为之义 。儒家宗师孔子在知行关系上,主张由行而知,反对实行了而不知其当然,认为“知”不是被动的,而是能指导、促进“行”,坚持了知与行的统一。
孔子就知识的来源,有以下说法:“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孔子将人分为“生知”“学知”“困学”“不学”四种等级,既讲不需要“行”的“生而知之”,又讲需要努力学习、践行的“学而知之”。这种认识影响深远,宋明时期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便是它的流变。对于求“知”的方法,孔子则认为在学。他观点中的“学”为广义的范畴,分别是学于书、学于人。首先指学于书,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通过对六艺的研究,人可以学到常识,更重要的是了解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次是指学于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将书中的道德原则与实际的道德行为相印证,加深对“仁道”的理解,而最重要的含义则是指学习将知转化为社会的行为。孔子所谓知,是对人生、社会、天地之真理的领悟和追求,具体体现为对“仁道”的追寻。孔子言“学”之目的在于获取“仁道”之知。
关于“行”。相对于知孔子更重视的是人的行动过程,他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要求先行后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孔子认识到行动是检验真知的标准。他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为政》)。“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知仁、好仁、乐仁,必须以其社会实践中的行为为判断标准。另一方面孔子也看到行动是实现真知的途径。在他的学说里,知与行都是以“仁道”为最终目标的,但由“知仁”到“行仁”是一个飞跃,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仁道”只有通过人的社会行动,才能发扬光大。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孔子一直持有的是知难行更难的观念。而在孔子眼里,“行”之过程也分为不同层次,这就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之分。如何达到这些层次?孔子所提出的现实路径是为政,同时孔子也扩大了为政的内涵,他道:“《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其用意在于为平民阶层设计一条紧密联系个人行为与国家政治的道路。至此我们说,孔子的知行合一原则就是以施行“仁道”于天下为目标,将人内在的求知与外在的行动协调统一起来。
孔子所构建的理想人格中充分表现了他的知行观念。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中包含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君子人格则是常人最可望可及的;圣人人格则是人之价值最完美的体现。在《论语》中,孔子的这两种人格也分别不同程度的体现了他的知行思想。
二、孔子君子人格中的知行观
在孔子构建的理想的人格中,君子人格是最贴近人的日常生活的,也是圣人人格的基础。在知的方面,孔子认为最能体现君子人格的人是颜渊,他称赞道:“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吾见其(颜渊)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这是君子不断要求道德进步的体现;至于“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则是赞其笃志向仁、追寻真知的君子品质。可以说在颜渊身上真正展示出一个具有“仁道”之知的君子所拥有的特质,而这种特质孔子总结为“克己复礼”。
在行的方面,被孔子称之为君子的人不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是子产。孔子评论他“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这四点概括了行仁君子的大部分特点。其中“行己也恭”具体指“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等内容;“事上也敬”具体指“(君子)信而后谏”(《子张》) “君子和而不同”(《子路》)等等;而“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则包括“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子张》)等,要求君子在社会中,依照仁道的道德要求适当地处理事情。君子人格不同于圣人人格,其原因就在于除了“仁”的最高原则,君子在社会行为中还有一个较实际的标准,即义的原则标准,“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君子之仕,行其义也”,所以孔子说:“君子义为上”“君子义以为质”。可见,君子之行最大的特点在于行义。至此,我们再谈君子的知行合一,就是以“克己复礼”为内在精神认知的内容,以义为外在社会行动的准则,以追求仁道为人生最终目标。
三、孔子圣人人格中的知行观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述而》),并指出连尧舜这样的明君也未能达到这一境界,可见圣人是孔子所构想的最理想、最完美的人格。那圣人人格中的“知”表现在哪呢?乃是“知天命”“乐仁道”。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道是人发掘自我,连接天地的纽带,是对人之为人最彻底的觉解,因此对于仁道的知是人所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孔子评价自己的一生时道:“五十而制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冯友兰对此句话的理解是“孔子到了五十、六十,他就认识到了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指的正是此“知仁”的过程;从行的角度来说乃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不仅使一邦一国的人民获得仁道所带来的幸福与安定,更要将之推行与天下,使整个人类都能深受其益,此亦是行的最高境界。归纳以上可以看出,孔子所言圣人人格之难得就在于知与行两者的最高境界的完美统一。
孔子首先提出了“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相对的认知概念,他主张多学多闻多见付出实践即“行”,知行一致并以“行”检验之。此后,儒家的孟子、荀子在孔子的基础上也相继提出了“行高于知”“知明而行”等观点。孔子在“知行”观的发展道路上建立了第一块里程碑,同时鼓励着大家要持有科学的态度和坚韧的毅力去不倦求知,这些无疑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当前,我国教育中最令人困惑与不安的也许就是道德教育。笔者认为,是现代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的割裂造成了今天的道德教育困境。现代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现代道德思想应是对传统道德思想的对接和扬弃。所以,解决当前的道德教育困境,需要从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去寻找对策。
一、传统道德教育的优势
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讲究仁、义、礼、智、信。两千多年来,它既规约着人们的行为,也规范着社会的秩序。
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儒家典籍为主,《三字经》就清楚地表述了古人学习典籍的主要内容和顺序:“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儒家传统道德教育的优势在于:
第一,儒家道德教育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等途径和手段构成。在这个体系中,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启蒙和基础,是培养一个孩子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道德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四书” “五经”的德育内涵在古代的教化功能中有统摄性的成效。社会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进一步拓展。荀子说:“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荀子•儒效》)说的是人的品质会因为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也就是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念会被人们加以理解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社会的教化功能。只有在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下,生活在其中的人才会越来越具有高尚的仁德。宗教教育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佛教,教导众生“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与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在本质上说是一致的,都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形成淳朴向善的民风和达到社会的安定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重视领导者身体力行的教化功能。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就是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要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位――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可见,检讨、审查、反思自己是能否成功的奥秘。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又如《晋书•列传》所讲:“上有克让之风,下有不争之俗。”《说苑•说丛》亦说:“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实践证明,身体力行的感化方式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或灌输,只有通过身体力行,开启人们的善心、羞耻心,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上层人物如果能按照“正人先正己” “身教胜于言教”和“上行则下效”等先训作示范,那么整个国家的管理层就会自然而然地效仿起来,全社会范围内安定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就会自然形成。
二、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
由上可以看出,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确蕴含着许多现代价值:
第一,儒家文化的精髓是道德。孔子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就是说,人要先学会怎样做人,之后再考虑学习文史知识。他把道德看成是人之生存的根本,即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可见,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把德育置于首位,都强调立德、树德是为人之本。
第二,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其具体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然后向纵、横两个维度逐步扩展。在对父母尽孝的基础上,拓展为对师长的敬爱,对国家的忠诚,对子女的慈爱,对兄弟姊妹的关爱(“悌”)和对朋友的诚实守信,并在此基础上把仁爱之心进一步奉献给整个社会,达到“泛爱众”。这就要求我们的现代教育必须首先从家庭做起,从小做起,然后再延伸到学校,最后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所以说,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共同完成。
第三,儒家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充满了对人的肯定。如《三字经》就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进而导致背离“善”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要用积极乐观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并接受教育,通过人们的努力,变化环境,解决现存的各种社会道德难题。
第四,孔子教育中的很多方式方法对我们今天的现代教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如在教学方面,主张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等;在思想教育原则方面,主张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言传身教和改过迁善等;在教师修养方面,强调学而不厌、热爱学习、对学生无私无隐等。实际上,现代教育如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是在原有传统道德教育的根基上进行改造、补充和完善,而绝不是颠覆性地毁坏、抛弃和否定。
三、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人类文化的全部成果,如果没有道德的力量,就会毁于一旦。然而,正如汤因比在《展望21世纪对话录》中所说:“我们的技术和伦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存在着如此大的差距。这不仅仅是屈辱,可以说是一种致命性的危险。所以必须更加努力地确立――若没有它,我们的生命便毫无价值,人生也无幸福的这种尊严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历史学家们的答案是重建人类道德。但这个“重建”,根据笔者的理解,绝不是推倒重来,而必须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革故鼎新,也就是我们在继承、弘扬传统道德时,一定要弘扬它的优秀部分,而对它的消极的东西、不符合时展的东西,则应弃之去之。
将积极的传统道德教育思想融入现代道德教育,这也许是现代道德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第一,将儒家经典有选择并渐进性地在学校中传授。儒家经典很多,现阶段,在以现代教学课程为主导思想的教育环境下,可以选择经典中容易理解且实效较大的内容,如《弟子规》就是一部近似于白话文的表达,讲说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弟子规》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传授的具体办法可以是,把儒家经典与思想政治课放在一起,利用每周一上午时间讲授,全校学生统一上课时间,所有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到场。另外,也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多媒体,每周一次播放类似于《安徽庐山汤池小镇》的实景记录篇,让同学们感受现代真实生活的和谐典范。学校专门成立社会和谐代表组,或者请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专家作讲座,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现代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二,学校领导、教师按传统道德要求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如,学校领导、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言语行为谨慎恭敬,讲信用;与人交往平等仁和,经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们学习;等等。学校领导和教师如果都做到了,学生自然就会向他们学习,很快在学校范围内就能实现现实的和谐。
第三,儒家传统教育体系中,学校作为一个部分影响着社会其他部门。现代教育传授专业技能和知识,当它与传统道德教育融合之后,就将承担起培养仁德之人的任务。只要学校这个环节做好了,自然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单独依靠学校来实现传统道德思想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并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恐怕也不完全现实,实际上还需要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密切配合与协调,以期发挥共同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竞争力 中国设计 话语权
引言
所谓“话语权”应该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提出有效性主张语言的权力,它“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1]而“中国设计话语权”提升的问题则是基于中国当代设计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不足的前提下提出来的,然而中国当代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问题,当代中国文化则是建立在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的,它是一个开放的动态体系。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思想互补基础上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它寓社会功利目的和审美意象的统一体。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强调社会规范、责任担当,同时又追求个性的解放与人格的自由,这在当今时代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特殊意义。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或者中断、或者转移、或者丧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独中国传统文明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演绎着其强盛的生命力。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对传统设计思想的影响、如何看待传统设计思想在当今设计实践中的作用,是中国设计发展乃至中国设计话语权提升的基础性问题。
一.“中”、“和”——提升中国设计话语权的哲学根基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中”、“和”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对中国设计话语权提升有着认识论的指导意义。
1.“中”——中国设计思想的立足点
“中”的思想核心是“度”、“正好”,它强调事物对立面之间的协调,注重事物之间关系的和谐。对个人而言,“中”的思想体现了人的情感必须是有节制,可控制的,不主张非理性的迷狂。在人的造物过程中,“中”的思想表现在器物创造活动中则是适度原则,以及所创器物与环境的融洽度,比如在设计产品时,产品部件设计的“少”与“多”、装饰效果的“繁”与“简”、所属空间的“疏”与“密”等之间的关系做出取舍,力争做到美观、方便、适用。
在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过程中,“中”的思想体现为应当有一个“中点”——人类应该懂得自身欲望和需求的适度满足,如同孔子所讲“乐而不、哀而不伤”[3]。在古代中国长期的农耕文明进程中,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即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共存,它是中国古代造物思想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理想和自然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
在当代设计实践中,“中”的思想应该是设计师考虑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人类需求与保护自然之间取得一个中节,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设计不仅仅只是迎合人类的需求,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类的需求,这应该是中国设计界的一个共识,这也将使中国设计未来发展的宏观战略拥有明确方向,从而为中国设计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思想基础。
2.“和”——中国设计思想的价值取向
“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命题,是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古代思想家强调‘以和为贵’、‘和气致祥’,是人类和谐共处的基本原则。”[4]它强调事物之间的渗透与共融,徐复观先生认为“和是化异为同,化矛盾为同一的力量,没有和,便没有艺术,所以和是艺术的基本性格。”[5]儒家对“和”的解释:中和、和为贵、注重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和”思想影响下的中国造物艺术暗含着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和谐主题。如“和合二仙”、“一团和气”等,都从某一侧面验证着这种思维方式,“《御制一团和气赞》‘和以召和,明良其类,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备’”[6] ,“和” 的思想是中国人生活的基本原则,这也显现着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取向。在古代中国造物艺术中,中国传统园林是“和”的思想集中体现者之一,中国传统园林作为世界上著名的传统园林之一,它的“借景”很大程度上是以大自然为基础,借助于原有地理面貌、充分利用地形、地势,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的规划与设计。这与当代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中动辄开山、毁田、填洼等等破坏原有自然地貌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古代中国,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诉求都以善待自然为准则,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亲和的,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自身是协调发展的关系。中国式的农耕生产方式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农耕文明带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却将长期存在,中国传统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在未来仍会发挥作用,与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的现代文明相比,中国这种“和谐”、“敬重自然”的价值观无疑是更符合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它也必将是未来世界设计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崇德——提升中国设计话语权的伦理依据
中国人历来崇尚德性,注重人自身的修为。中国古代艺术思想不仅仅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同时也具有社会伦理与教化的功能,并与现实政治相关联。古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崇敬基础之上的,充满着对自然的敬畏之感,体现在造物过程中,也是遵循着善待自然的原则展开活动。
1.德与设计主体
在中国数千年社会发展中,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要素[7],在孔儒思想的教化过程中,强调“修身”,注重对个人感情的控制能力,体现在人的性格中,则表现出“温文尔雅、敦厚善良”。正如辜鸿铭先生所讲“在真正的中国型的人之中,你能发现一种温和平静、稳重节制、从容练达的品质”[8];另一方面,孔子始终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这使得以礼仪道德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叶朗先生在分析孔子美学思想时指出:“在孔子看来,艺术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必须包含道德内容,才能引起美感。”[9]
人类决定着人造物。造物艺术是人的主观思维的物质形态,它体现着人的道德品质,而这种社会道德的影响必将传递给古代中国的造物艺术主体——艺术家、匠人,从而使他们的作品中充满着伦理道德的气息,从而使作品具有“善”的内在气质。在未来全球化设计中,在人类价值观多元的今天,以“德”的设计规范,以“善”的设计诉求,必将从设计伦理的层面对设计主体的思维起着重大的影响与指引作用。
2、德与设计客体
人造物影响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物以载德,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影响下所创造的器物造型、色彩、图案、工艺等必然是这种人文精神和行为的结晶,它必然会体现人性温和、文雅、质朴的一面。在对器物的欣赏与使用过程中,人的精神又被器物刺激和影响着,它又反过来陶冶着人的性情。人的思想在物我对话的过程中不断扩展和深化,进而就形成了一种道德观念,从而引导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并逐渐形成习俗礼制,又成为道德规范反过来影响制约着造物活动。
当代设计理念建立的前提是工业文明,它以牺牲自然地持续性发展为代价,在以物质的极大丰富和资源的极度开发的基础上,是一种“自然为人服务”的思维模式。“必须重新考虑工业革命以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类只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维护自然生态的循环是维护人类生存的前提,无限富裕和无限享受最终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结果。”[10]从设计实践本身来讲,设计实践的过程应该是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出发点,设计实践的结果应该是以符合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为目的。在传统中国的审美思想中,以庄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为代表的突出自然的审美观念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这种思想往往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相联系,使对自然的珍爱态度贯穿于整个造物活动中,并赋予了器物以道德的意味,把传统道德观念贯穿在现代设计思维模式中,这将是中国设计提升话语空间的一条重要理论来源。
三.虚逸——提升中国设计话语权的精神导向
中国传统造物艺术在其实用的功利目的前提下,同时追求一种情感的抒发与个性的表达。先秦道家超越利害、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无疑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动力,体现在传统造物艺术中,注重空灵、旷达、虚逸的审美境界,而此“至乐”的审美理想能够为当今繁杂、浮躁的设计习气带来一缕清新之风,这也将是中国当代设计人文价值赖以体现的重要方面。在中国当代设计发展进程中,优秀的设计作品理应注重人文的关怀,在适当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应引导人的精神追求。
1.中国传统艺术思想中蕴含造物形上追求的基因
道家注重塑造坚韧的心志,旷达的胸襟,沉寂内省的个人品质,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希望沉醉在天地的大美之中,从中领会超越了自然和人生之上的妙道,追求人的自然化,追求一种超越本体的大美。冯友兰先生认为:“道家追求心灵的自由流动,把自然看为最高理想,这就给了中国伟大艺术家无穷的灵感。”[11]从本质上讲,都是古代中国人对内在心性的感悟与体验。辜鸿铭先生认为:“真正的中国人有着成年人的理智而又童心未泯的这样一种人,中国人的精神是心灵与理智完美协和的产物。”[12] “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心境,或用诗人的语言来说,一种恬静如沐浴天恩的神圣心境,富于想象力的理性。”[13]体现在造物艺术活动中,就升华为一种虚逸、恬静的审美静观。
2.中国传统设计思想诗意的表达方式
中国艺术追求空灵之美,注重作品内在意境的表现。王国维先生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指出:“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14]这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上的体现可谓是淋漓尽致:如陶渊明的诗《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平和与宁静之中达到一种自然、闲雅、超逸、空灵之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的最高精神境界。从审美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超然之美,一种物我合一之美。徐复观先生对艺术之精神评价为:“意味之美,灵魂之美,才是真正艺术的美。”[15]中国绘传统画作为中国艺术精神之最杰出之体现,“恬静与和谐又沾染一些隐士的风度,表征着一切中国绘画特性。”[16]
这种艺术体验在中国古代造物艺术史上体现也十分显著,如中国传统建筑极为重视与自然的调和,注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17] “最优美的建筑是以融合而混入自然风景中,成为风景之一分子,亦即属于风景而不可分离。……中国式的屋面没有剑拔弩张的姿态,它涵养着和平的气息,谦逊地对天空作揖。”[18]正是中国传统造物艺术这种善待自然、追求和谐共处的审美理想,使我们认识到,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对当下设计实践发挥的指引作用的重要意义。
结语
中国传统造物思想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它是儒道思想互补共融的产物,它集器物的形式美感、实用功能、伦理表达、审美理想为一体。中国传统造物艺术拥有夯实的哲学基础、系统的道德规范、以及灵性的诗意追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传统艺术思维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设计必然是传统造物思想与现代科学技术、审美理想相结合的产物。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中,中国当代设计必然是超越既有的中国设计的疆界,在更宽广的文化语境中,创造更多更优秀的设计产品,揭示设计的普遍价值和意义,这也必将为中国设计话语权提供必要实体支撑。中国设计话语权的提升,必将是伴随着不断构建传统中国设计的边界,同时又不断超越其边界的矛盾进程中提升。
项目来源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ZZ11_0080)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现代设计批评研究” 中期成果,(11BH061)
注释
[1]王治河:福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2]陈戍国点校,中庸,四书五经(上),长沙:岳麓书社,2002.12,第7页
[3]陈戍国点校,中庸,四书五经(上),长沙:岳麓书社,2002.12,第21页
[4]张道一:吉祥文化论(书稿) 426页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第41页
[6]张道一:吉祥文化论(书稿), 428页
[7]柳诒徵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文化史》当中对孔子地位作出评价:“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详见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第308页
[8]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洪治刚主编:辜鸿铭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4,第10页
[9]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1,第46页
[10]杭间:设计道:中国设计的基本问题,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第139页
[1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第20页
[12]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洪治刚主编:辜鸿铭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第51页
[13]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洪治刚主编:辜鸿铭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第52页
[14]王国维,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北京:中华书局,2009.5,第46页
[1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第42页
[16]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第262页
关键词:《老子》;柔弱;坚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20-01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曾涌现出了无数影响深远的大思想家和大哲学家,如: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黑格尔等等,正是这些思想巨人,引领了人类前进的步伐,照亮了人类历史的星空。毫无疑问,老子就是这个行列中的伟大一员,他那独特精深的思想是其他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企及的。
老子的玄妙智慧主要集中在他留给世人的《老子》一书中。书中煌煌五千言,真是字字珠玑,博大精深。为了阐述自己的思想,老子提出了一个哲学概念,即“道”,并建立了独特的道论体系,这也是他的思想核心,他所有的论说都是围绕着“道”来展开的。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是自然的根本,人类的一切生活生产活动只有符合了“道”才是正确的,才是合乎自然的,也只有这样,人类活动才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在阐述了“道”之后,他又从各个方面来指导人们遵循“道”的准则,认为圣人都是符合“道”的。
老子的思想是人类智慧的高度结晶和流露,博大精深,对后世的政治、文化、哲学、艺术、宗教、兵法以及社会生活等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值得我们穷之一生去研究和学习的。
《老子》七十六章赏析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对《老子》第七十六章的解读来领略其深刻思想。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本章第一句“人之生也柔脆,其死也坚强”,即: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僵硬的了。这句话是对人的身体生和死时柔软僵硬状态的客观描述。第二句“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即:草木生长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干枯的了。这句是对草木生长和死亡时不同状态的自然写实。第三句“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即: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这句是老子对前面两句论述后得出的结论,他从人类和草木生长与死亡的不同状态中,看出了生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状态,而死亡的东西都是坚硬的状态。第四句“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即: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受灭亡,树木强大就会遭受砍伐。这句是老子对“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进一步说明。第五句“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即:凡是强大的东西,反而居于下面,凡是柔弱的,反而占在上面。这句是本章的主题句。
在本章中,老子从“柔弱”和“坚强”这一组相对立的词出发,从人类和草木的生存现象中,说明万物生长的柔弱性和死亡的坚硬性,进而得出了“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结论。这一观点不仅点明了万物活动的物理特性,而且告诉人们强悍的东西是容易失去生机、容易灭亡的,而柔弱的东西则往往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这给了我们深刻的思考,我们在成长中,每个人都力图摈弃弱的一面而千方百计地去追求强的一面,以为强大可以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殊不知表面的强大只会给自己带来短暂的满足,从长远来看反而会加快灭亡的步伐。因为这些坚强是显露突出的,当有外力冲击时,他们便首当其冲,更容易被毁灭。“木秀于林,风必吹之”正是这个道理,高大的树木虽然会得到人们的赞美,但也更容易被狂风吹拂而折断或者被人们所砍伐,小草却由于它的柔弱反而可以迎风招展。当“鹤立鸡群”时,人们首先抓的便是那看似强大而与众不同的鹤,小鸡则因为它的柔弱而得以幸存。对人来说,一个人如果太过强势就会才能外露,这样更容易招致嫉妒和排挤,从而遭受祸患,反而是那些看似柔弱的人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老子》中也不止一次地说到了这一点,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自然界如此,人生亦如此。所以我们在追求强大的同时也要重视“柔弱”,而不能只一味盲目地去追求“坚强”。要处理好“柔弱”与“坚强”的关系,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老子“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思想是合乎自然之“道”的重要思想,不仅对我们深入理解《老子》的深厚内涵有所帮助,也对我们的成长和人生发展有重大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创新;价值观念;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2)02-0041-04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是特定群体为适应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制度规范等等。千百年来,华夏先民基于中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机缘,创造、发展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与魅力的中华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思想资源,是激励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泉。
然而,中国有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不等于就拥有现实的文化软实力。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现代转型的问题,其精神内核与思想理念还需要通过发展、创新,彰显现代价值,才能满足今人的精神需要,获得生机与活力。为了考察中国文化向现代转型的问题,首先必须检视近代以来的诸多中西文化观。
一、近代以来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探讨
殷海光在20世纪60年代谈到,“关于中国文化问题的论争,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论争了。从理学名臣倭仁于1867年反对士人接受西学的言论算起,这个论争的延续将近百年了”[1]。而今,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150年来,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中国的知识界,一直使中国知识界处于分歧之中。迄今为止,尚无广泛的共识。余英时指出,“大体上可以分为2个相反的倾向:一方面是主张全盘拥抱西方文化,认定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生活的阻碍,必须首先加以清除。另一方面是极力维护传统文化,视来自西方的现代生活为中国的祸乱之源,破坏了传统的道德秩序和社会安定,另外,在这种极端态度之间当然还存在着许多程度不同的西化论与本土论以及模式各异的调和论”[2]。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和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
学术界对上述代表性人物的代表性观点已经有了详细、深刻的论述,也历来为学者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现代学人的多数中西文化观都可以视为这3种观点的延续和发明,没有根本的、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异。
二、近代以来对文化路向、全盘西化论和“中体西用论”的反思
反思,一方面来自于时人的论争,因为抛弃偏见的反面立论无疑是最好的反思;另一方面来自于后进学者的省察,而在这一方面最为有力的无疑是殷海光的著作[1]。本文即以此为线索、以文化路向说和全盘西化论为实例,力图勾勒出近代以来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的反思概况。“中体西用”曾经风靡一时,但这种调停、折衷的办法至今尚无学理上的支撑,故而此处不再展开讨论。
第一,就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而言,、张东荪、严既澄、陈序经都有过专门的批评,这些批评汇集起来主要有以下2点。
(1)梁漱溟没能真正把握文化的定义,不明了文化的内涵。其著《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只是从哲学上观察文化,而没有从全体上研究文化。张东荪说:“所以我对于梁书的最浅的批评是只认他专是从哲学方面而观察文化的,不认他是从全体上研究文化。”[3]另外,梁漱溟把中国文化等同于孔子思想有失偏颇。“须知一个民族的文化,断断乎不是一个人领着路便可以把全人类带入那一路去的”[4],故而“无论中国文化(依梁君定义即中国人的生活样法)与孔子思想有多大的关系然而总是2个东西”[3]。同时,梁漱溟对孔制的理解不够客观。梁漱溟以儒家的性善论为立论的基础,并且在叙述的过程中有意回避了孔制的弊端。“梁先生难道不睁眼看看古往今来的多妻制度,妓制度,整千整万的提倡醉酒的诗……这种东西是不是代表一个知足安分寡欲摄生的民族文化?”[5]
(2)梁漱溟对文化路向的划分根本不能成立,其对文化走势的判断根本没有依据。梁漱溟将文化分为物质的文化、社会的文化、宗教的文化3种,然而就全体而言,没有文化不包含这3方面的内容的。陈序经认为,“然而他忘记了所谓文化本身上,是包括这3方面以及一切的言语种种。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可寻出这各方面,而各方都有
切连带的关系”[6]。至于梁漱溟对西方、中国、印度3种文化先后顺序的理解,众多著作都指出其不过是不明就里的臆断。
第二,就全盘西化论而言,现代新儒家一直对此持否定的态度,而对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进行反思的其他学者也不在少数。新儒家往往从民族感情、本土文化立论,这已为大家所熟知。而建立在现性之上的批判则首推自由主义者殷海光。殷海光对西化的主张和陈序经全盘西化的主张进行了批判[2]。殷海光从全盘西化有否必要和全盘西化有否可能2个方面阐明了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1)全盘西化没有必要。殷海光指出,全盘西化的必要条件是“西方文化百分之百的‘好’,而中国文化百分之百的‘坏’”[1]。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西方现代文化具有众多里层的病况,其在“精神内容”上逐步走向空漠、在社会生活上逐步“货化”、技术化和自动化[1],其对人性的戕害不一而足。因而,西方不是天堂,中国不是地狱。(2)全盘西化不太可能。殷海光认为,“一个文化分子有它的基本性格结构。一群文化分子有它的基本模式性格结构”[1]。如果一种文化要全盘接受另一种文化,则必须彻底改变这种性格结构,这当然是极其困难的。“主张‘全盘西化’的人士不明了文化的变迁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特征的吸收也不是说要吸收就能吸收的。”[1]这其中有其内在的连续性,正如余英时所说:“文化虽然永远处在不断变动之中,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一旦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2]
由此可知,极力维护传统文化和彻底主张西化的观点都不可取。但是中国文化的重建却刻不容缓,那么中国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呢?这一关乎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断然不是只言片语、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笔者断然不敢企望能够给出解决的方案,只是想就中国文化的出路提供些许浅薄的意见。这些意见归结为一点,就是要重视文化创新。这种创新不是要推倒一切,另起炉灶,而是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创新的必要、核心与原则
人作为适应环境的产物,其文化也是需要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更新的。环境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文化有所创新。那么中国文化到底该如何更新与发展呢?也许这个问题过于宏大,以至于我们难以找到入手处和突破口,在许多具体的问题上也是见仁见智、意见纷纭。抛开具体细节不论,在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和基本原则上却急需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只有这样,文化创新才能在纷争之中不断前行。
(一)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必要
中西交会是近代以来的历史趋势,中西文明必然在接触和竞争之中相互融合。“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1]的观念早已为历史所抛弃,与时俱进是变迁之中的内外环境对中国文化自身发展所提出的最高要求。
第一,我们正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社会结构、经济形态、生活方式到世界格局,时代日新月异,世界正在以加速的形式发生着巨变。急剧变化的时代、日新月异的世界正在挑战着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这需要我们加以回应,更新文化形态,形成有效指导我们行为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不至于在新的环境中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中国文化要在新的时代继续保持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继续为人们提供认知世界、进行社会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就需要因时而变、不断创新。
第二,文化创新,也是中国文化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各种不同的文化都需要彼此分享历史经验与生存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格局中显现自身的价值与魅力,获得理解与认同,就必须能够为解决当今世界各国种种问题提供思想资源,为世界的未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进行文化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资源充分发掘,服务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二)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
余英时在《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中指出:“30年前克罗伯和克拉孔两位人类学家便检讨了160多个关于‘文化’的界说。他们最后的结论是把文化看作成套的行为系统,而文化的核心则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2]这其实已经明确地指出了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念的更新。
近代以来,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
面,现代化已经在不断地深入。但这种现代化不等同于西化,尤其是在思想文化上的现代化更是如此。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珍视的、富有特色的价值观念,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人和天地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对于自我的态度、对生死的看法等等[2]。它们维系着古老文明的成长与发展,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提供了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理念与制度安排,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要素。比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而不同”、“仇必和而解”的理念,对于消弭当今世界各种对立与纷争具有重要意义。又如,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共处。这与西方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具有互补性[7]。
(三)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至关重要而又宏大无比。面对这一事关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急需确立能够为当代学者所广泛认可和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殷海光曾就研究中国文化提出了三大主导条件:第一,现代逻辑的工作者所说的逻辑;第二,自休谟以降的经验论者所说的经验以及美国实用主义者所说的实用之结合;第三,必要时的价值观念,尤其是道德价值观念[1],即必须充分运用理性的力量,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辅以价值观念的判断。然而,当代学者在价值观念上的纷争实在不亚于在中西文化上的纷争,故而本文不过多地阐述价值观念的原则。除此之外,必须坚持理性的思维,必须坚持现实的问题导向。
坚持理性的思维就是坚持科学的思考方法。而“就中国文化重建的方向而言,民主与科学确代表现代文明的主要趋势”[2],“一方面肯定‘五四’的启蒙精神,另一方面超越‘五四’的思想境界”[2]。“五四”高举着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但时人对民主和科学的理解都流于表面。就科学而言,时人只看到了器用层面的技术,而没有注意到其背后的理性思维。殷海光指出:“我们这个社会,虽然在器用方面许许多多人欢迎科学的产品,特别是美式事物,例如电冰箱、电唱机、自来水笔、尼龙丝袜等等;可是,同时却拒绝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态度及科学的思考方法。”[8]这种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和消化的“科学的思考方法”就是理性。邓晓芒认为,中国当代启蒙的任务之一就是从“科学”深入到“理性”[9]。由此可知,惟有当理性之光普照神州大地时,我们现代化的深入才真正开始。
坚持现实的问题导向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我们发展与更新文化,应当坚持问题导向,从现实问题出发,清醒地分析我们的现实处境,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深刻了解社会的需要,善于从现实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围绕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我们必须彻底打破古、今、中、外的界限,一切以现实为根据。“我们运思在求通,求通在求解决问题。既然如此,我们只要想通的就行,管它古、今、中、外、乐观、悲观做什么呢?”[1]对于我们文化传统中已有的资源,我们需要认真地梳理、继承、利用,把握其精神实质,服务、应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离开现实问题导向的文化继承是抽象空洞的,也是难以成功的,围绕现实问题的解决,文化继承才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同时,对于我们已有的文化传统之中缺乏的、薄弱的内容,我们要勇于承认缺陷,努力弥补,以兼容开放的心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使之为我所用,促成我们现实问题的解决。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只要我们提升文化创新的能力,建立鼓励文化创新的机制,数量众多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就一定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从而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价值观念的更新为核心问题、以理性的思维方式、现实的问题导向为基本原则,我们一定能成功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 、结语
通过梳理和检视近代以来学界对中国文化出路的研究可知,文化传统的现实和现代化的方向是确定无疑的。全盘西化、极端保守和折衷中西都无法解决中国文化的问题,而其真正的出路在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是必要而迫切的,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以价值观念为核心、以理性思维、现实的问题导向为原则。经过现代创新的中国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真实展现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r>
[2]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张东荪.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84-96.
[4]严既澄.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96-107.
[5].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108-122.
[6]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中的对外文化传播[j].现代传播,2010(5):6-10.
[8]殷海光.思想与方法:殷海光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9]邓晓芒.儒家伦理新批判[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modern inno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xiao yong-ming, dai shu-hong
(yuelu academy,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hunan,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