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进行声乐教学革新的大形势下,促使学生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进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革新的重要内容。唯有在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才能够真正推动声乐教学的更大进步。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善方法
我国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下发了有关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件,掀起了声乐教学革新的巨大浪潮,在人文科学当中音乐教学做出了明确的介绍,全方位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在进行课程设计与教育系统的基础上做出相关的整合。
二、声乐教学革新具体内容
(一)加入声乐教学法课程
从示范学生的角度分析,所需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比较容易学习的,且具备较强的演唱能力,但教学技能较低是广泛存在的一大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在开设的课程当中,声乐教育课加入声乐教学法课程里,这样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学科知识的实用性作用,在今后就业教育行业后可进行成功的运用。
(二)强化理论课程教学
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发生器官及发生原理的认识不足,致使陷入迷茫的学习状态之中,不能够与声乐学习中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为此学校要不断强化声乐理论课程教学,增加生理课教学内容,让广大学生懂得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嗓子,怎样更好地进行身体的调节,并且要开设声乐心理课程,不断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稳定的心情,能够调整好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加强声乐教材的编选
教师利用教材进行学生的教学,唯有选用良好的声乐教材才能够促使学生的知识专业水准得到全面的提升,挑选适合的声乐曲目,要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吻合,并且要满足大纲的实际要求,同时要注意发声的位置、正确掌控气息等。
(四)促使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升
高校声乐理论知识教学革新的过程当中,艺术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意义。高校要定期举办各类技能实践活动,为每位学习声乐的学生提供敢于站在舞台上的良好机会。
三、改变教师教学思想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发挥着能动性的作用。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才能够促使其发挥真正意义上的引导作用。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是以教师教为中心,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这不仅会给教师教学造成不良的成效,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改变教学思想,强化师生相互间的互动。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学校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课程教学的人文精神与实践意义。学会尊重学生,能够促使声乐教学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增进师生相互间的交流,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增进学生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成效。
(三)树立“合作学习”教育思想。声乐学习为艺术性学习,不但需学生身心的有效配合,重要的是做好学生集体智慧的有效结合,注重学生集体观念的培养,能够让学生踊跃加入到集体活动当中来,促使学生间合作能力得到更高的提升。
四、改善学生学习方法
(一)正确认识三种唱法
在当前的声乐演唱方法中,以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为主。在上述三种唱法中,学生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可是不管哪一种唱法都需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从不同唱法中学会探寻有助于自己发展的有利因素,从而加以运用。
(二)不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在诸多学习方式当中,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最佳的选择,教师进行声乐教学当中,对于学生找到有价值信息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引导学生的学习及研究方向,可帮助其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积极能动性及创新能力。
五、完善声乐教学条件
(一)完善硬件设备
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仅利用抽象性的语言表达是不能够令广大学生了解的,为此则需借助多媒体电脑,通过视频、音频软件,直观地对声音进行浅析,这样也会使得教学工作更加简单,并且还能够促使学生的演唱及表演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创建完善的专业研究机构
学校创建完善的专业研究机构,为广大学生供应良好的时间契机,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的提升学生音乐专业综合素质。
六、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音乐教学声乐教育是以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中心,着眼于未来,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革新,真正做到为声乐教学服务,为社会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徐恩煊.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2,(32).
[2]黄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表演课教学现状与改革[J].音乐大观,2012,(09).
[3]白华.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改革[J].大舞台,2013,(04).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尤其是音乐类的教学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与提升。钢琴是音乐艺术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钢琴即兴伴奏则是音乐术中的一项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钢琴即兴伴奏能将音乐艺术更好地展现在听众面前。现代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成绩斐然,但其中的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高校音乐专业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却还处在初步阶段,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在具体教学中经常出现重演奏、轻技术的情况。
本文通过对钢琴即兴伴奏以及钢琴即兴伴奏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概况分析,具体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现状上探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有效构架。
二、钢琴即兴伴奏的概况
1.钢琴即兴伴奏的概念
钢琴即兴伴奏具体指的是在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伴奏者根据特定的旋律,再配上适宜的和声与音型,通过钢琴的演奏,使得表现出来的声乐与原本的音乐艺术形象较为契合,然后在即兴表演的情况下通过与团队之间的协调沟通,共同完成音乐艺术作品的形象陈述与表现。
总的来说,钢琴即兴伴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钢琴即兴伴奏者的时间非常短,因此其所需要表现出的音乐元素相对较多,这就给伴奏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一个方面则是由于钢琴即兴伴奏对伴奏过程中的艺术性和即时性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伴奏者就必须要拥有较高的艺术能力水平,比如移调能力、和声织体的应用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等。
2.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
钢琴即兴伴奏不受到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因此其在即时性上具有很明显的先天性优势,比如,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就可以弹奏出一首歌曲或乐曲,而且利用钢琴即兴伴奏还可以进行乐曲的创作,通过和声、曲式、织体等多方面的知识的结合运用,使得演奏风格多变,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移调弹奏。
钢琴即兴伴奏还是一种没有定性的演奏方式,不同的伴奏者都会有自己不同的伴奏方式,他们通过自己的编配方式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乐艺术,而且不同特色的编曲叠加起来又很好地体现出钢琴即兴伴奏的灵活性,现阶段许多的即兴伴奏乐曲并不一定逊色于正谱伴奏,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即兴伴奏者都是通过正规专业的培训,而且这些即兴伴奏的音乐基本都是正谱伴奏的最初雏形。
三、钢琴即兴伴奏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钢琴即兴伴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音乐背景表现形式,而已经成为音乐专业整体构架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音乐专业整体素养以及伴奏能力的主要标准之一。
现阶段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融入到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其重要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将钢琴即兴伴奏融入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当中,可以使得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能够更好地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打动他们,在增加他们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可以提升他们的音乐艺术水平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而且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或乐谱若再配上钢琴即兴伴奏,不仅会提升其听觉效果,而且还会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会不断提升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个方面,将钢琴即兴伴奏融入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当中,可以更好地展现出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整体音响效果,起到非常震撼人心的作用,从而有效吸引了学生学习音乐专业的兴趣,当然要想更好地展现出音乐的整体音响效果,必须要钢琴即兴伴奏者具有较高的音乐水准和敏感度,能够对音乐主旋律的风格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把握,然后瞬间在脑海中勾勒出相应的钢琴织体,再配上高超的钢琴弹奏技巧将其即兴地演奏出来,因此,总的来说将钢琴即兴伴奏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现状
钢琴即兴伴奏自从1980年被正式纳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当中开始,到如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再加上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方面涌现出了许多的研究成果,这说明高校师生对钢琴即兴伴奏有了一个较之过去更加全面充分的认识。经过相关调查,其中有90%的高校师生都认为钢琴即兴伴奏必须作为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还有待提高,其具体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重视程度仍旧不够
虽然现阶段的高校师生较之以往,对音乐专业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重视态度有所转变,但仍旧不够,主要表现在实际教学上,或者说教师有时也是有心无力。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学生对此是可修可不修的,而且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学生将主要精力和时间花费在一些主要课程上,在这种情况下钢琴即兴伴奏就常常会被忽略,而且由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学习时间为一年,即便教师要求学生严格学习,但迫于时间精力等原因,最后学习效果也很难达到理想水平。而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学生既要学习声乐、钢琴等主要音乐课程,那么围绕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学习时间精力就有限,而且某些高校由于认识程度的偏差,认为社会对钢琴即兴伴奏人才的需求不大,不太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最终也导致这方面的教学很难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
2.教材课程设置有问题
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教材作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不同高校有不同专业教材的情况,在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下,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教材缺乏统一规范性以及权威性,严重阻碍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专业的发展,和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因此,基于这种情况,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教材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在统一规范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合适的相匹配的教材,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另外,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课程设计上,还要结合这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制定综合性的课程,在这方面某些高校为了彰显对这门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在大一就开设了这门专业课程,但是由于基础知识结构缺乏的缘故,导致学习起来难度大,最后也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教学效果。
3.师资力量缺乏
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还存在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的情况。据有关调查显示,许多高校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缺乏相应的教师,于是就安排钢琴演奏教师来担任这方面专业课程的教学,而钢琴演奏教师虽然和钢琴即兴伴奏教师较为接近,但两者毕竟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的引导,这对于学生的伴奏学习影响非常大,因此师资力量的缺乏也是阻碍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此,各大高校需要组建相对应的专业教师团队,保证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专业性。
4.教学方法落后
在许多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针对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而正是由于其中一些过于落后的教学方法才导致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现阶段对于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集体授课和个别辅导,集体授课主要针对的是全体大众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通常都是传授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个别辅导则主要针对的是个别学生的实际能力的提升。相比较而言,个别辅导的教学方法比集体授课效果要好很多,但由于人数众多的原因,这种个别辅导不太容易实现,因此各大高校对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需要制定一个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保证教学质量,促进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呈良性发展。
五、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有效构架
基于上述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现状问题以及各种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质量,组建一个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有效构架,实现钢琴即兴伴奏人才的全面培养与输出,为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和后盾力。
1.着重加强高校师生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视
着重加强高校师生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视态度是做好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首要前提,与音乐表演专业不同的是,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不能只传授音乐表演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因此,在学习声乐以及钢琴等专业课程时,对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培养和学习也非常重要,而且对于专业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学生来说,其伴奏能力的学习培养甚至超过了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总之,加强高校师生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视态度是保证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有效进行的基础条件。对此,高校可通过开办各种讲座、演讲、校内报刊或网站论坛等进行加强宣传,改变音乐教育专业传统的教学观念,强化师生对钢琴即兴伴奏的认识程度,全面做好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编制统一的专业教材,提升教材权威性
针对许多高校关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教材不统一,各自为政的情况,教育部门应加强对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材的编写和研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结合钢琴伴奏人才培养发展的现状,出版统一且具有高度权威性的钢琴即兴伴奏教材,而且还可以将各大高校原本自有的专业教材拿来当作辅助资料使用。这样不仅在专业教材上统一了,而且其权威性也不会遭到质疑,有效防止了偏重于某一方面的情况出现,这对于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由于我国简谱较多且普遍,具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主要面向社会基层,在保证其实用性的基础上体现出其专业性,避免编写出来的教材学生看不懂,从而影响了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3.科学设置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课程
首先在课程内容上,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主要是以声乐课和钢琴课的知识为主,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是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的基础,因此在设置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时,其内容要尽量设置在声乐课和钢琴课的基本知识之后。同时,曲式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结构和曲式规律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为以后的和声与织体的编排创造了有效条件,因此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设置还要尽量与音乐文体和曲式课程等理论知识相关联。另外,由于声乐课与钢琴课都是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在设置时间上尽量不要设置在大一或大二这个时间段内,最好是从大三时开始设置,可以一直到大四毕业,在这两年的课时中可以设定每周有两节课时,而且规定具体上课的人数,最好以7~10人为主。
4.增加师资投入,建立高素质师资团队
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教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是知识与技能传授的主要实施者,而针对我国许多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师资力量缺乏的现状,应增加师资力量的投入,组建高素质的师资团队。若还是坚持以钢琴演奏教师来代替钢琴即兴伴奏教师进行教学,将势必严重影响到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基于这个前提,我国各个高校应从多个渠道入手,从校外引进或招聘高素质,高专业技能的教师,最大限度地增加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师资力量,同时还要对现有的师资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深度挖掘,可以侧重加强教师的和声以及键盘和声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关于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保证其即使代替钢琴即兴伴奏教师,也能很好地胜任这工作。
最后,作为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全面的帮助和辅导,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保证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有一个全面的培养和提升。
5.创新改革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高校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来说非常重要,针对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创新以及完善。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突破传统的教学束缚,在音乐教育专业中,演奏是即兴伴奏的基础,其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即兴伴奏的表演情况,而在这方面和声是即兴伴奏的基础,可以说它是即兴伴奏的灵魂,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和声的培养和锻炼,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情感以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将集体授课与个别辅导有机整合在一起,在集体授课上可以由伴奏教师来负责讲解理论知识和布置相关作业,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抽查,以检验学生对即兴伴奏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在个别辅导上则可以由钢琴教师来负责,具体对学生的弹奏情况进行检查和纠正,保证其伴奏时的细节不出现问题。通过这种有机整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钢琴即兴伴奏,以及钢琴即兴伴奏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概况分析,具体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现状上探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有效构架,并具体从五个方面探讨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有效构架方法,即着重加强高校师生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视,编制统一的专业教材,提升教材权威性,科学设置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课程,增加师资投入,建立高素质师资团队以及创新改革钢琴即兴伴奏的教W方法,同时也希望本文的分析探讨对我国高校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晓蒙.安徽省高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7):264-265.
[2]陈蕊.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同行,2016(06):67.
[3]赵元.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策略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2):187-188.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育实习;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16-02
地方高校音乐院系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而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人才,是当前地方高校的使命。尽管地方高校在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将教育实习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但在实习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模式缺乏创新、实习时间较短等,导致毕业生教学实践能力较差,一些学生参加工作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因而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探索适合高校音乐教育毕业生教育实习的新路径,培养和提高未来音乐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师这一角色,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音乐教师做好准备。
一、音乐教育实习的意义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教育实习的意义。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范生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一方面,通过教育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师范与教学技能,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提高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从教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实习,也让学生充分了解音乐教师这一职业与行业的现状,充分认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以及所应承担的光荣任务等,让学生为未来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做好思想准备和能力准备。
(二)当前音乐教育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有不少地方高校比较注重传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钢琴、声乐等专业技能的训练。往往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教材教法等课程课时不足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不进行职前教育和入职教育等,导致大部分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教学工作。
音乐教育的实习主要存在这些问题:一是实习时间不够充足,大多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是6-8周,致使学生在刚刚了解教师这一岗位、还没有完全适应和熟悉时,实习就结束了;二是教育实习过程内容单一,往往都是按传统的唱歌课或欣赏课进行流水式教学,其它方面的实习内容几乎不涉及;三是教育实习过程没有按要求严格实施,个别学生只是找实习单位打分、签字盖章,没有真正进行教育实习,出现形式主义;四是教育实习成绩评定标准不严格,指导教师的评定比较随意,导致实习生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学生的教育实习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教育实习新路径的研究
新形势下,传统的音乐实习方式与过程已完全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地方高校培养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应当具有更强硬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只有不断探索教育实习新路径,才能让地方高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
(一)增加教育实习时间。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都集中安排在大学最后一学期进行教育实习,时间一般为6-8周。若除去开始1-2周的见习和最后一周的实结,真正的实习时间只有4-6周左右。况且目前大多中小学音乐课每个班一周也就一节或两节课,所以学生真正实习的时间并不多。这也直接导致了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弱。反观美、英、德等国家,他们的教育实习时间至少是我们的两倍以上,可见其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程度。因此,建议学生实习时间增加到12-14周。通过足够的实习时间,才能让学生充分适应教师的角色,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技巧,掌握教学方法,最后总结出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师范化。
(二)教育实习过程多样化。传统的教育实习过程一般是先见习听课,再实习上课并兼班主任工作。其实应当将更多的实践活动纳入实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担当教师这一角色。例如,可以在每周组织实习生开展公开课活动,然后让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指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实习学生学到更多东西、得到更好锻炼;也可以组织实习生进行试讲比赛或说课比赛,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实习生组织主题班会活动,以才艺展示、辩论比赛、学习讨论等形式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从而逐渐树立自信。
总之,要在实习期这较短的时间里发挥实习生的最大潜力,创新教育实习的过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实习生教学能力与教学技能得到迅速提高。
(三)教育实习分段进行。随着重视实践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学校已经延长了实习时间。如此,可以改变原有的一次性集中实习,将实习时间分别安排在大学的每个学期分段进行,可先在大二、大三的每学期安排2-3次习、实习,先观摩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然后学习写教案备课,跟着音乐教师做些简单的工作,最后可以试着讲课;然后在大四阶段安排6-8周集中实习,有了之前的见习、实习基础,这个阶段的实习就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教师的角色。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后,就知道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应当怎样发挥。通过这样的分段实习,能让学生更充分、全面地提高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让教育实习充分发挥作用。
(四)教育实习评价。由于诸多原因,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实习评价往往太随意而流于形式,几乎没有进行实际教学考察与考核,所以评定出的教育实习成绩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教学水平与师范能力。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成绩评定标准来进行实习评价,详细呈现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理论知识与经验的掌握程度等。甚至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做法,由政府出面,建立、健全实习制度,如法国的“实习评审委员会”、美国成立“专业发展学校”等,与高校和实习学校共同组成实习指导委员会来指导和管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工作。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既可督促学生认真实习、提高素质,也可为用人单位提供参考。
三、结语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地方乡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水平,对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也起到一定影响。而教育实习是高校向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合格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针对当前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探索教育实习新路径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只有通过强化音乐教育实习、切实执行音乐教育实习的多路径,才能更好地解决学校与社会对音乐教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顾敦沂.教育实习指导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陈静安.五国教育实习模式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一
克兰音乐学院由朱丽娅・克兰女士于1886年创建。是美国首批致力于培养公立学校音乐师资的机构之一,其音乐教育专业在全美同专业院校中位居前十名。一年中,笔者通过旁听、与师生交流,查阅资料等途径,对这所百年历史的音乐教育名校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1.宽松的学分制度。美国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大多采用灵活性圈套的学分制,在学习年限、课程设置等方面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学习自由的思想。管理方式、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差异较大,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规定,我们姑且称为完全学分制,即以选课制为基础,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即可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相比于中国的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下的高等教育更像一个“供学生选购学分的市场”。在克兰音乐学院,学生跨专业,跨系科甚至跨校区选课非常普遍。
2.实习课比重大。音乐教育方向的学生有两次教学实习机会:一次在大学三年级,形式为小组教学实践;另一次在大学四年级,仍然由学生自己填报实习志愿,申请具体时期。在两次教学实习之前的教学法课堂上,教师会组织学生反复进行课堂虚拟教学观摩,并通过观看不少录像、写论文和课堂讨论使学生在理论与感官上对音乐课堂有全新认识。
3.表演与教学相互促进。克兰音乐学院在传统上是以音乐教育见长,近年来,吸纳了不少全美甚至全球知名的表演艺术家加盟教师队伍,使得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很快,也使学生能欣赏甚至亲身参与高水平的演出。音乐会不仅形式多样――有大规模乐队管弦乐团演出,小型室内乐演奏,各种乐器的独奏音乐会,双钢琴协奏音乐会,打击乐、爵士等,且质量上乘――其中不乏全美一流音乐家、交响乐团的演出,让人倍感振奋。在克兰音乐学院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克兰音乐学院,学做教师并不排斥或限制音乐表演,而是用优秀的表演作为进行教学的基础。克兰音乐学院以师资队伍中拥有全美众多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学者及表演艺术家而骄傲,他们都为了使音乐学院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充满创新意识的,令人激动之地而努力奋斗着。”
二
国内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职能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师资。如何搞好高师音乐教育源头,是关系到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好坏的关键。参照克兰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教学模式,综合比较国内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现状,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1.适度增加选修课数目及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并鼓励教师发挥潜能,增设力所能及的选修课。除必修学分外,鼓励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依照个人兴趣选修一定比例的非本专业课程。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及早进行职业规划,有的放矢地选修。在师资方面,学校应鼓励现任教师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开设两门以上课程,另可跨系、跨校聘用部分教师开设选修课,做到师资的合理利用。
2.加强教学实习环节与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增强高师“师范性”。高师“师范性”是指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性和教育特征,集中反映了教师教育在专业思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而教学实习,是增强高师“师范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在现有的大四第一学期教学实习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学期或半学期教学见习。学校应促使学生在见习期间反复钻研中小学音乐大纲与教材,多观摩,多讨论,多思考;也可聘请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定期给高年级同学指导并作讲座。
3.以“演”促“教”,兼顾“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教学方面,建议高师将音乐教育系与音乐表演系师资分开,教学时各有侧重,以达到最佳效果。就钢琴而言,钢琴教育方向的教师可采用集体课形式,将进校时侧重管乐、弦乐或民乐的学生学,教授键盘基础知识及管弦乐的钢琴伴奏等;对侧重声乐的学生则重点教授合唱曲及声乐曲伴奏。钢琴表演方向的教师则只能一对一或一对二地进行教学,辅以小组观摩。此外,学院可以多组织综合文艺汇演、技能比赛等,节目在各个班级中竞争选拔。真正做到以“演出”促日常“教学”,而不是相反。
三
教育部颁布的最新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为21世纪的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有所长、思路宽阔、知识渊博、善于创新,并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正如克兰的校旨所说:“克兰音乐学院是一个旨在营造音乐社会的音乐教育者的社区。我们的本科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多方位的学习范围,研究生阶段则是在这些领域之上的加深,加厚。”每个音乐教育者的使命都是为这个社会精神文化的厚重不懈努力。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项任务将显得更为迫切与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新动向》,《艺术百家》,2006.7。
关键词:舞蹈;形体;教育;音乐;教学;效果;方向
一、开展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运动训练对人的基本动作进行美的、科学的训练我们称之为舞蹈形体训练。舞蹈形体训练,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人的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改变人原始的形体动作状态,从而改善人的体态动作美;二方面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提高自身修养。
对高校音教专业学生开展舞蹈形体训练课程,主要目的一是为了改善学生的体态,增强学生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思维,提高学生表现自我的能力,培养优雅有风度的气质,一个时时给人以美感,令人亲近的人,往往更富有亲和力,面对社会竞争,会更容易把握身边的机会。二是在舞蹈形体训练中,集舞蹈、音乐、美育、体育为一体,能让学生陶冶情趣、培养良好的心性,开拓学生的艺术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展舞蹈形体教学的方法
在舞蹈形体教学开展的初始阶段,要着重强调学生注意动作要领,节奏特征,让学生首席熟悉并掌握所有动作,在熟练运用各种动作的基础上,再仔细体会不同动作,从一点一滴的动作中找感觉。
三、关于怎样提高舞蹈形体训练的教学效果的措施方法。
(2)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生之间身体素质不同,个性差异,教师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也就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在进行舞蹈形体课堂训练过程中,既定的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取得的教学效果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全面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一,由于学生性格的不同,有的学生虽然身体条件好,但因为性格的缺陷,无法平心静气地体会舞蹈的内涵,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练习、掌握舞蹈的动作结构,达不到美的效果。对于这种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有足够的耐心谆谆教导;有的学生善于思考,聪明机敏,但容易自大,见异思迁。对于这类型学生,教师要引导其个性发展,但也要帮助他克服浮躁的毛病;有的学生情绪稳定,耐性很好,但是不会变通,天性木讷。教师要引导他善于思考;还有的学生缺乏自信,要鼓励其培养自信心。
第二,在舞蹈形体课堂训练结束后,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互动交流,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教师能了解到自身在舞蹈形体训练中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能拉近师生距离,处好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在进行舞蹈形体训练中,才能更加积极,增强学习的兴趣及信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时代进步,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开展舞蹈形体教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教育手段,紧跟时代的步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更好地培养全方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的迅速发展,艺术学科高等教育正逐渐呈现从艺术精英培养走向普及化、大众化的趋势。近年来,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都增设和开办了音乐专业,这成为高教发展的一个新的现象。应该说,音乐专业的开办,有利于提高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教育水平,有利于培养大众音乐人才。
一、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发展现状
在有些部分是以理工或文科专业见长的普通学校,音乐作为新建专业还属于边缘类专业。他们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诸如办学条件不完备、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建设相对落后、办学模式还不成熟等问题;但是,音乐专业无论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育环境、教育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心态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专业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点,然而,这些院校仍缺乏具备像其他艺术类专业院校一样的专业音乐教育实力。
(一)招生与生源现状
普通高校开办音乐专业学科后,打破了原来只由艺术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招收音乐专业学生的惯例,相比之下,其招生考试标准较低,报考的学生部分因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临时选择学习音乐,而这门学科也由于学习周期较短,因此在专业学习上相对不全面、不系统,甚至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二)教育教学与自我定位
1.教育教学投入不足
由于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不能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因此在有些学校存在着办学规模小、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滞后等问题。其中专业师资力量的薄弱,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入学后面临缺乏优秀专业教师的尴尬,学生只能自己研习,或到校外请其他院校老师授课。这一现象与其他专业的师资饱和形成了一个矛盾的问题,长期以往,这种师资结构不合理,很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制约其教育教学的发展。
2.教学、实践有待更加规范化
在有些高校,存在着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上还不够系统和完善的问题,这造成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的相对缺失。如有些普通高校开设的音乐学专业,课程基本上是照搬其他艺术类院校或师范类院校安排,导致课程设置与本学校实际情况不相符,使得教师在授课上无所适从。这样教与学不能有机结合,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办学定位不够明确
专业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分别是培养音乐表演和教学专门人才的院校,而有些普通高校还不具备培养这种专门人才的能力,教育教学体制一味模仿,致使一些学校没有针对自身的特点兼收并蓄,合理规划自己的教学。
(三)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培养出具有竞争力和实力的毕业生,是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但从就业形势看,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为就业渠道窄、对学生技能和理论的教育学习不够系统、能考取获得更高层次学习机会的成功率甚微、毕业生在业务水平上欠佳、不能真正胜任与音乐有关的工作,从而导致他们最终选择其他行业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发展应面对的问题
(一)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规范化
笔者认为,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模式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音乐专业教育规范化
音乐专业教育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模式的设置上,要与音乐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有机结合,体现当代音乐艺术专业发展的大趋势,力求符合普通高校办学层次的要求,不断提升音乐专业的办学地位,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增加教学设施和资金投入,规范课程设置和学生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更新教学理念,积极争取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投入和支持。
2.音乐专业教学规范化
第一,科学施教。孔子主张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做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尊重学生个性、遵从教学规律;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身心的发展,以及音乐专业的学习特点,对教学内容、方式、途径、手段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科学地选择教学,让不同条件的学生都能发挥其个人所长。
第二,注重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多举办音乐会、社团活动、专业比赛、社会演出、现场观摩等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敢于表现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让他们将所学的音乐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
(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社会化
普通高校应找到一个适当的突破口,多培养从事大众音乐事业的人才,让他们成为活跃在机关、事业、企业等单位的社会文化传播者,起到带动全民艺术素质和音乐修养提高的作用。为此,要采取重新构架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等措施,在培养学生较深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科学素质、自然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对学生组织群众活动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挥潜能的空间,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现代化
引言
伴随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教育事业有序进行,社会发展对全面综合型人才需求逐步提升。高校音乐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重任,由此可见,我国未来音乐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质量影响,开展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下教学创新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教学现实意义。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作用
(一)促进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眼界拓宽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各式各样音乐形态所要表述的各种思想、情怀。全球范围内音乐类型多种多样,在高校音乐教学期间,音乐专业学生可通过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接触,了解到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从而有效促进眼界拓宽。
(二)促进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精神追求提升
音乐教学某种意义上而言属于一种精神与文化层面的教学,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一定程度上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艺术家们不同的精神情怀、人生事迹,从而有效促进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同时,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高尚音乐品质的耳濡目染下,有效促进精神追求提升,并塑造其更深层次的气质,以为学生日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促进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生活压力缓解
对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在高校的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他们要面对诸多的压力问题,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以及自身未来发展压力等。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能使音乐专业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与体会,从而有效促进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生活压力缓解,使自身更多的生活重心侧重至更加有意义、高尚的事物中。
二、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音乐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高校音乐教学目标、定位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学创新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重要关联着高校音乐教学的方向和价值的显现。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高校并没有明确音乐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和定位,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音乐学习的正确方向,使得培养的音乐人才难以满足社会教育的需求,高校音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校音乐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受一些高校音乐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影响,音乐专业课程安排缺乏科学合理性,使得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专业素质、音乐基础知识、音乐专业技能等不够扎实,缺乏创新能力,音乐学习兴趣普遍不足。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显然已难以满足现如今学生音乐学习需求,高校对于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由于一些高校太过关注音乐学科本位,过分追求第一音乐课程的全面、系统性,疏忽了课程相互间紧密的联系,造成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疲于应对,学习音乐知识内容过于死板,与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相悖。高校音乐教学方式、方法落后,一定程度上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高校音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高校肆意扩招,音乐专业生源质量不佳
现阶段,高校不断展开生源扩招,一方面使得高校音乐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学校的音乐教师数量不足,音乐教学设备投资力度不高,教师音乐教学创新改革意识不强;一方面不断扩招,必然会降低音乐招生条件的门槛,学生的考前学习状态过于轻松,导致音乐基础不扎实,不具备良好的音乐文化素质,进校以后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进程,不能快速适应学校的专业的授课,掌握各种专业文化知识。此外,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未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了解,而音乐学习是比较依仗学习者身体天赋的,即使进行后天进行努力的学习,但仅凭努力显然是不够的。音乐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偏差,高校音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音乐教师教学素质偏低
现阶段,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进行,高校音乐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素质要求势必不断提升。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以及良好的教学能力,还应当具备创造性,敢于去对音乐专业领域进行研究探讨,创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更加满足学生对于音乐新知识的需求。然而,部分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音乐专业学生不断增多,生源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增多促使学校原有的教师教学时间紧凑,学校不得不聘用一些年轻的音乐教师,以弥补过多的音乐专业课程安排,他们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为学校培养音乐专业人才贡献太多的价值,高校音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下教学创新意义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应当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素质、音乐基础知识、音乐专业技能,具体细分应当具备各项素质分别有音乐理论、音乐演唱、音乐演奏、合唱指挥、乐队编排以及舞蹈编制等。伴随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学创新持续开展、深入,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学创新相关教学实践呈现出,经对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学创新的有效整合,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音乐学科学习渗透水平;同时,经将教学创新有效地渗透于素质教育中,能够为培养起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结合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一直长时间以来高校音乐教学方式、方式过多地关注众多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而一定程度地疏忽了音乐实践创新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高校音乐学习过程中,只能够学习到单纯的音乐基本理论,而欠缺音乐实践创新应用能力。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下教学创新则能够通过对音乐基本理论的有效实践创新应用,以帮助学生在得以学习音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感受其中的深层次内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下教学创新,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音乐辨识能力,一方面能够塑造学生泛唱精唱水平、音乐思维能力,使学生于音乐意境中更深层次的对音乐理论知识展开领会、巩固。
四、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下教学创新有效策略
(一)科学规范高校音乐教学目标、定位
高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结合当代社会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切实从学校自身办学特征出发,对于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改革创新,符合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对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一方面要强调学生音乐实践技能的锻炼学习。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积极强调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学习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综合素质,加强学生音乐技能的实践运用,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规范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受过去高校音乐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影响,音乐教学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枯燥的印象。因此,在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学创新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对教学方法进行规范,选取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促使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丰富。此外,在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下教学创新过程中,在对音乐教学内容重难点取得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还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完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经选取相关教学内容意外的高品质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展开辨听、解读,有利地补充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音乐理解能力,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高校音乐教师教学水平
高校应当适时对年轻的音乐教师展开教育培训,经邀约有丰富音乐教学经验的音乐教授对他们进行授课,对于他们日常授课的方式给予评价和指导,不断提高这些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研水平。同时,高校可定期组织音乐实践活动,让年轻教师积极参与音乐表演活动,在表演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学习别人的表演方式,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身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转型;地方高师;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即将到来的全国600多所高校将进入转型发展做了政策引导。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4月颁发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制定符合应用技术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全面推进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为不同来源的学生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比率要达到100%”……高校转型发展的帷幕徐徐拉开。
一、全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高师院校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法规建设、教材建设、教研科研、招生规模、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我国实施高等音乐教育的院校大致分为专业音乐学院、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院系、和综合类大学艺术院系三类。后两类高校的音乐院系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大都沿用专业音乐学院的传统模式。随着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师(尤其地方性高师)院校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对滞后,亟需与时俱进。在同一认知下,近年来国内同类院校的同仁们也都开始致力于本课题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思考和比较,也形成了一些成果。比如郭声健主编的“音乐教师360书屋”系列丛书《音乐课堂暖暖的》、《做暖心的老师》,从音乐教育的本质出发,对音乐教师、音乐内容、音乐课堂、音乐的对象、音乐的地位等,用通俗简单描述,阐释了音乐教学的应然境界,音乐教师的自觉追寻,音乐教育的非功利世俗……管建华主编的世界音乐与多元化经典译丛之《音乐教育的多元化视野》(【美】威廉.M.安德森M编,曹水清、刘业权M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美】特里斯.M.沃尔克M著,田林M译)等,把音乐与多元文化相融合,把中国音乐教育和国外音乐教育进行比较,提出音乐的多元性和世界性,同时也介绍了一些诸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外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和发展,也总结了国外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些先进成果和经验。
二、国外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国外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美国、德国、日本、前苏联、匈牙利等五个国家具有代表性。如美国的《学校音乐方案:描述和标准》,在这一“方案、标准”指导下,产生了著名的《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以及“青年作曲家计划”、“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等综合音乐教育思想和理念,极大推动了全美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在德国,“学校音乐周”或“学校艺术节”是一种常态的校际音乐活动。日本是教育体制比较集中的国家,在音乐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较有成就,如著名的“铃木教学法”,在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盛行很久。前苏联和匈牙利是在世界近现代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也是盛产音乐大师的国家。音乐教育体制和内容是对我国乃至世界音乐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著名的“卡巴列夫斯基音乐学派”、“柯达伊音乐学派”分别出自两个国家。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大多都设立了诸如“柯达伊音乐教育研究会”、“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研究会”等专门性音乐教育组织。
三、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现状
在全球信息化以及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转型发展的今天,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也同样肩负使命,面临考验,同时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1.招生规模的扩大带来的问题。由于扩大招生规模,降低了专业和文化考试录取线,造成相当数量学生素质偏低。据调查,学生中有许多是在高中阶段因为学业成绩差,由于担心考不上大学,才临时学了一段声乐或器乐。2.高师音乐教育存在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滞后现象。3.高师音乐教学体系过多沿袭、模仿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缺少自身特点。4.有些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增设音乐表演专业,存在学生素质与专业培养目标的错位、培养目标与社会音乐文化市场相脱节等现象。5.四年制学制培养与学生提前进入就业市场(大学四年级的各类应聘会)的矛盾等等。
因此,转型发展给地方高师带来了压力,也提供了改革创新的良好契机。高师音乐专业顺应转型背景下的基本规律,抓住机遇,研究探索解决本专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难题的思路和办法,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发挥好进口(招生)――培养(教学)――出口(就业)环节中“教育教学”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音乐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
要想推动学生的发展,良好的学前教育作用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了对课程理念和课程模式的改革力度,针对音乐教学来讲,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还存在一定缺陷,影响了相关专业人才的成长以及我国未来的人才培养,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现状
同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拥有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偏低等特点,学生特点不同,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提升针对性。现阶段,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展开对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包含了多门课程,如音乐教学法、声乐、舞蹈和钢琴等。各个分支n程存在于每一门课程中,例如,幼儿歌曲伴奏和钢琴基础等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分支;舞蹈创编、幼儿舞等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生必须对以上所有独立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明确各种技巧和技能。
现阶段,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对以上分科、分类教学模式进行了充分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中,各项技能单一性较强,在实际幼儿教学中,综合应用跳、弹、唱等技能的能力较弱,因此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根据幼儿园实际需求设置音乐课程体系
在改革音乐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有助于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基础上,根据学龄前儿童对音乐知识的需求,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展开音乐教育,促使其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应当成为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课程设置的基础,相关教师应加大对这些材料的挖掘力度,并从整体上掌握我国的学前教育状况,适当的对教材内容作出调整,努力实现教与时俱进的目标,并对学前音乐教育的环境进行更新和完善。在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变的过程中,相关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由音乐、舞蹈、理论知识教学教师共同合作,提升培养和考核方案的科学性,这样一来,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自身的教学目标以及任务进行更加明确的掌握,也能够更好的进行合作,为加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理论与技能的结合
作为幼儿音乐教师,其日常工作中,必须能够综合应用自身的钢琴技能、声乐技能以及舞蹈技能等展开工作。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在积极改革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技能的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例如,在教儿童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教师应能够通过弹钢琴和跳舞等技能,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将《粉刷匠》《小鼓响叮咚》以及《打电话》等幼儿歌曲引入课堂,吸引幼儿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基础上,促使幼师岗位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再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还应当对《小脚哪去了》《稻草人》《小朋友想一想》等曲目进行充分的了解,对钢琴弹奏方法进行熟练掌握,同时,根据自身对曲目、音乐的了解,自主的进行舞蹈动作的编辑,切实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够同实际岗位需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努力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现阶段,在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例如,应用小组教学法,促使学生对课堂授课进行模仿,小组内成员,分别扮演教师的角色,并在授课中将自身的钢琴技能、声乐技能以及舞蹈技能充分的展示出来,最重要的是,将这些技能同授课技能进行结合,对教学能力进行锻炼。组内成员通过互相评价、学习和借鉴,提升自身的音乐教学实践经验。在小组成员的配合下,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都能够得到锻炼,学生将对上课流程产生深刻的了解。
然而,该教学法同实际授课存在本质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努力同当地幼儿园加强沟通,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为其争取上台讲课的机会,促使其充分展现自身的教育能力,并明确自身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同相关拥有丰富经验的幼师展开有效交流和学习,对于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对幼师职业道德、幼师素质需求等进行充分的掌握。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而只有综合素质较强的幼儿教师才能够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做出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积极展开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应用了实践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提升了我国幼师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了思考,希望对我国幼师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米高慧,耿毅乾.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三三三”培养模式研究――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2]谢云秀.高职院校音乐综合课程现状调研分析――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3]张园园,阳学文,陈策.全实践理念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
[4]吴伟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