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文化观范文

社会文化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文化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文化观

第1篇:社会文化观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文化宪法爱国主义

“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以后,从长远来看,其政治意义远远超出迄今为止人们所讨论的范围。它不仅仅是“科学发展观”、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或者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执政党执政模式的变化。从更深人一步说,和谐社会及相关各种目标的实现,会导向政府和人民之间社会契约关系的重建,而这种契约关系的建立和巩固都有赖于一个社会的公民概念以及体现公民特征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加强,有赖于一个公民文化所体现的共识。可以说没有公民文化,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便无从谈起,蕴涵在契约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等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就会被暴力、零和搏弈等前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所取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也会失去其制度保障。因此,和谐社会意味着一种基于公民文化的契约型国家治理制度。缺乏公民意识,也是中国在政治文化上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因此,重塑公民文化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最紧迫的任务。

一、公民文化的身份认同观

1.公民的涵义

公民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在古希腊、古罗马,公民指的是在法律上可以享有政治权利的自由民,而非公民的奴隶和外国人在法律和社会两个层面都是受到歧视的对象。公民是一种身份,一种作为国家认可的构成成员的身份的符号。17世纪洛克、卢梭等人的天赋人权论使公民一词走向普遍化。

《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公民定义为:“公民资格指个人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公民资格意味着伴随有责任的自由身份。公民具有的某些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不赋予或部分赋予在该国居住的外国人的。完全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担任公职权,是根据公民资格获得的。公民资格通常应负的责任有忠诚、纳税和服兵役。”

公民是法律上的概念,强调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平等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没有奴役,没有特权,也没有歧视。

与“公民”相对应的是“国民”,与“公民”相对立的是的“子民”。“国民”表明一个人的国籍,而“公民”除了表明国籍外还有更深的内涵,说某人是某国公民,内涵此人与该国其他公民的地位相互平等,拥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了,为什么要加一个“子”字呢?《礼记》中说:“子,谓所获民臣”。按照这个说法,“子民”就是不管内心愿意与否都必须臣服的老百姓,它所衬托的是依附型人格、身份差别,所以,在封建社会,“子民”也可以用“臣民”来代替,“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子民”的真实写照。在当前中国社会的习惯性词语中,老百姓远比公民有位置,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民文化的缺失。

2.公民身份与公民文化

公民身份摈弃了个人身上一切人为的差别,只要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具备了公民身份就会享有基本相同的权利和承担基本相同的责任义务,因此,一个社会公民身份的普遍实现取决于政治的公共性,取决于身份平等的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受到文化传统支撑的身份不平等社会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公民身份的普遍认同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公民文化,这种以认同为基础的公民文化是一种摒弃了等级特权的的政治文化,它要求彻底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建立一种无论任何人都不能违反的法律制度以及对公共权力持有的高度警惕。同时,它还是一种自由的政治文化,在公民文化中,公民们视追求政治自由、言论自由、自由和经济自由为天经地义,它鼓励个性和自我,认为个人的意志、利益、爱好和享受,从最终价值上看高于家族、集体、民族和国家。

在当代,公民文化渐渐取代传统的血统认同和传统认同成为了当代许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基础而成为世界认同文化的主流,认为公民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化解种族仇杀、阶级矛盾、意识形态冲突这些人类社会在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最终难题的惟一解决办法。在所有的公民文化解决方案中,德国政治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宪法爱国主义”观念显得十分突出。

二、公民文化观的现代特征—宪法爱国主义

一个追求和谐的社会必定不会是追求以暴力或以暴力威胁的原则来平衡利益的社会,一个以“和而不同”为特征的和谐社会必定要用以理性协商和妥协的方式来解决利益的冲突,所以和谐社会必须要寻求社会认同。传统的认同价值,如血统认同、种族认同、传统认同等由于其包含的排斥性因素而显得不宽容,这种不宽容如果发挥到极至,暴力原则的解决方案就会接踵而至,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在当代都是层出不穷的。对此,哈贝马斯提出的“宪法爱国主义”观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宪法可以作为公民文化的象征发挥其整合社会的巨大作用,一个追求和谐的社会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以宪法追求其认同价值。

哈贝马斯认为,存在多元文化差异的人类共同体是不能以民族认同来维系的。作为统一和融合的基础,民族主义缺乏价值规范的基础。提出现代国家统一的价值规范问题,是哈贝马斯“宪法爱国主义”的精髓。尽管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在1989年之前就已经提出,但两德统一、欧洲联盟以及移民与全球化浪潮仍然是哈贝马斯倡导宪法爱国主义的三大主要背景。

哈贝马斯提出的问题是:非强制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结合会是什么样呢?哈贝马斯认为,这种结合应从政治文化的形式普遍性得出它的原则标准。哈贝马斯指出,一个民主国家的理性宪法体现了一种预先确立的、抽象化的原则性社会契约,它是一切具体共识和妥协的基础。他说:“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宪法代表一种形式的共识。公民们在处理集体生活时需要有这样的原则,这些原则因为符合了所有人的利益,因而可以得到所有人的理性赞同。这样一种社群关系是建立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期待别人待他如自由和平等之人。因此,宪法是多元社会中表达形式的共识的最重要手段。文化多元主义的事实和确保公民权利的任务决定了民族国家层次上的整合力量只能是法,哈贝马斯把这个层次上的共同体称作“法的共同体”。对哈贝马斯来说,重要的不但是要看到,在同一个法的共同体即立宪民主国家中,不同的伦理生活共同体可以在同一个其核心为普遍主义原则的现代法律制度下和平共处。哈贝马斯认为,一种“形式普遍性”在实体文化或实体生存世界中普遍存在。形式普遍性承认由差异构成的多元文化整体。形式普遍性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在宪法共和国中的公民身份(共和精神)和他对一个文化群体的亲近感(民族感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不具有严格的概念纽结。这一关系只是历史的偶然,人们并不非要有相同的民族和阶级背景才能在一起共同提倡和维护普遍的公民权利。对于现代人来说,要紧的不是学会在民族文化中生活,而是在政治文化中生活;要紧的不是去寻根或寻回与他人同根的感情,而是学会如何批判地审视自己的利益以便进人理性的协商程序。

哈贝马斯指出:“公民们要组织和平共存,其原则之所以获得所有人的正当认可,是因为它们符合所有人的相同利益。这样的集体是由人们相互承认的关系所建构的。由于这样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要求任何他人尊重他的自由和平等。所有的人都应享有同等的保护和尊重,他们作为个体,作为种族和文化成员及作为政体成员(公民)都具有不容侵犯的尊严”。

因此,哈贝马斯在社会认同上的基本观点是:民族和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共同体是前政治性的共同体,它的成员的身份不是公民,而是民族或文化群体成员。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共同体与民族或者传统文化共同体不同,它的维持框架不是自然的血缘或文化亲情,而是刻意构建,因此也是“非自然”的社会契约。这个社会契约就是宪法。社会成员由宪法获得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公民身份,承担公民身份也就意味着把与此不同类的民族或文化身份搁置起来。社会成员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应当是一种政治性的归属感,是他在以宪法为象征的政治共同体内的成员身份的表现,哈贝马斯称其为“宪法爱国主义”。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观虽然是基于欧洲一体化的背景而提出,但它对一切以追求和谐为目标的社会均具有普遍性,尤其对于当前中国面临的统一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三、公民文化的政治文明逻辑

一个以追求和谐为宗旨的社会无不以追求文明的政治为己任,因为文明的政治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以及人的解放的实现程度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国家的文明水平,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一个和谐社会同时也必定是一个政治文明的社会,但是,建设文明的政治也需要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这就是公民文化。公民文化能够为建设现代政治文明提供合法性解释和合理性证明,能够加强政治角色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感。可以说,公民文化的政治渗透是实现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的惟一通道。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一条政治领域的牛顿定律。以文明政治为特征的和谐社会绝不是一个权力泛滥、专横的社会,因此,寻求权力的分立和制衡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宗旨。权力分立和制衡的制度框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制衡手段则是公民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公民意识。

朱学勤指出:“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是近代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和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因此,公民意识首先姓‘公’而不是姓‘私’,它是在权力成为公共用品,以及在政府与私人事务之间出现公共领域之后的产物,至少不会产生在这两者之前。”按照朱学勤的理解,一个体现公民文化的社会至少要具备下列特征:

首先,绝大多数公民普遍具有人权、公民权和独立人格意识,摆脱“顺民”、“臣民”情结,具有尊重和追求自由、平等、财产的社会风尚。

其次,破除权力崇拜和迷恋心理,排除集权、专制,树立权力监督和民主意识,始终保持对公权力足够的警惕。

再次,摒弃人治观念,树立程序意识、法治意识、意识,抛弃“清官贤臣情结”,并且确立权利为本位的法律体系。

最后是责任意识。

一般说来,具备了这些特征的公民社会能够自动地对公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而且这种制约因为有了文化传统而可以代代传承。

对以上所说笔者完全赞同,但笔者认为一个体现公民文化的社会还必须包括一个重要特征—纳税人意识。税是一个有特殊政治意涵的概念:税是建立在充分承认私有财产权基础之上的,不承认私有财产权,就没有税的概念。否则,怎么能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交给他者呢?所以,税与财产权密切相关,而财产权是一个人成为公民的重要特征,因此,一个公民社会也一定是一个纳税人社会。那么一个纳税人社会的税收原则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只有税收法定原则(或称税收双向原则)才是惟一符合体现政治文明的和谐社会的税收原则。“所谓税收法定原则是指一个社会的税收由政府与民间社会协商而定,征税权由政府和民间社会共同享有,而不由政府单方享有,西方国家的议会就是双方议税的场所,政府每通过一个税种、税率都要在代表人民的机构—议会中进行激烈的争论。”很明显,如果一个社会的税收原则是法定原则,就是一个充分尊重财产权的社会、就是一个体现公民文化的和谐社会,因为税收法定原则从根本上杜绝了公权力泛用权力的经济基础,最终会使公权力不但从政治上而且从经济上降格为“公仆”。可以说,税收法定原则是一个社会制约公权力并维持和谐的终极力量,也是一个社会公民文化的重要体现。正因为如此,体现和谐社会文化观的税赋观察就应提上议事日程。“税赋观察,就是观察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有偿服务关系,以确保这样的交易公平、公正。税赋观察的使命在于实现纳税人在税赋方面的两个根本诉求:一是当政者正当征税;二是即使是正当征税,也要把税负降至最低限度,藏富于民。没有正当的理由,不经过正当的程序,无权向纳税人征税。

第2篇:社会文化观范文

从单一的个体上讲,新闻编辑是社会中的个人,其社会化的性质即表示其对于社会主流的思想观念、行为逻辑、文化产品有较强的认同性。文化产品对于社会成员人们社会实践及思想产生极为重要的约束作用,而编辑即是将该类文化形式转化为人们均能接受的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行为模式,并认同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及文化现象。新闻编辑需要传播的内容即是受到人们认同的主流与文化的各类信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及学习过程中,新闻编辑会逐步形成独特的性格、兴趣爱好、世界观、价值观等,该类主观因素也会直接的影响到其思想及行为的方向,并贯穿于新闻编辑的整个过程,使其在选择社会新闻时,在很大的概率上会选择符合其本身性格特征、心理倾向或者世界观的新闻,作为传播的内容。因此新闻编辑的主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信息的全面性、客观性、传播方向,影响了社会文化的构建。

新闻编辑不仅需要有个人的行为,还需要整个编辑组织进行统筹规划。该类新闻组织的内部因素也成为构建社会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群体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们在进行各类活动时多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及中介环节。新闻编辑需要满足生存及发展的基本需求,则需要在群体组织中与其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因此其认知水平、行为逻辑、视界范围、思想观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组织成员的限制、影响,或者受到群体观念的裹挟而放弃自己坚持的理念,屈从与群体的强势观念。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群体的影响也能够使新闻编辑对事物的看法更全面,消除了较多的不确定性。

大众传播的过程与社会大小保持一致,且社会地位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组织,如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或者具有一定社会背景的组织,性质较为特殊,对于社会系统的组织和运行也有着较大的影响,相应的社会活动也制约着大众传播的各项活动。新闻编辑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领导力量,需要创造及维护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系统主要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主要方面构成,新闻编辑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生活中,编辑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其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直接的影响或者制约。

2新闻编辑对于构件社会文化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新闻编辑成为了构建社会文化的重要条件及必然的发展趋势,其在构建社会主流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1)文化传播需求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出其本质的作用。因此传播及动态的流转是文化存在及传承的基础条件,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传媒事业的不断兴起,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2)文化的作用而文化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其有着自身的特点、形式、发展规律及作用,其文化体系属于性质极为活跃的社会网络,其住主要作用在于条件人们的观念、心理、情绪等,并提供思维方法、价值观,并通过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约束自身的行为。新闻编辑为该类思想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并保障了行为的约束的社会性,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共识。

3结论

第3篇:社会文化观范文

[关键词]文化;社会管理;鞍山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9-0092-05

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要有法律、行政等外在的硬性的调处机制,还需要有文化精神的内在的、软性的支撑。文化的社会功能在于形成文化浸润与引领,培育公德,提升境界,凝聚群众,增强认同,促进和谐。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以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软”管理,推进鞍山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在任何社会,只有形成正确的统一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才能使人们在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上最大程度地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在要求。目前,鞍山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社会意识和价值取向日益分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和稳定。引领整合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凝聚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提高宣传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任务更加繁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此,迫切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社会管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为完善和创新鞍山社会管理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1.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和渗透到社会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鞍山社会管理按照这一要求,自觉转变观念,由以往的以权为本、以警为本的管、堵、压,转变为以人为本,强化社会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实现社会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人的需求的重视、对人的权益的尊重、对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潜能的关注。只有在社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性、情感和尊严得到充分尊重,才能促使人民群众增强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是沟通人际关系的“剂”,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调节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通过对人的内心和精神的思想整合与价值引领,实现“柔性管理”,可以弥补制度化管理“刚性过度”的局限,提高社会管理中的柔韧性和应变性,以富有深度的人文关怀来推进社会管理的不断优化与进步。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就鞍山人民的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精神状态、社会风尚、价值取向。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大众学者、贫民教授,在文化宣传、普及中,缩小理论同群众的距离,拉近群众对理论的认同,提升先进理论对群众实践的引导。通过不断丰富先进的思想资源,从话语权建构、载体依托、方法更新等层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如,鞍山精心组织的话剧《郭明义》、电影《孝顺媳妇》三部曲、电影《小康路上》等,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样中成主体,在多样选择中争主流,强化主流意识,倡导价值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找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的着力点——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不仅具有产业经济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要高度关注文化产业在促进社会管理和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功能。文化产业以产品及服务的形式直接进入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领域,在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选择和审美观念,这种形式更容易感染社会成员,并为他们所接受、领悟和内化。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服务等各方面。在传媒业、娱乐业、影视业、演艺业等主要领域强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文化产品的思想内涵、价值取向、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审美情趣上,充分体现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使每一件文化产品都凝聚着先进文化的精髓、原则和要求,用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产品来滋润群众心田,不断提升群众的精神世界层次。文化服务是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一种最具特点的市场化行为。文化服务不但以文化产品物化样态的方式呈现服务过程,而且以文化服务者本身为载体从事服务活动,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认同与和谐。如艺术表演、文化培训、文博展览、节庆活动、竞技比赛、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等展现出文化服务的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价值。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价值观念和基本要求,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方式体现于文化服务形式中,尤其是通过文化服务人员德艺双馨的典型示范作用,更易于为普通大众所理解、认同和接受。

第4篇:社会文化观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文化建设;图书馆;社会责任

一、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图书馆是历史文化积累的载体,在职责方面分为传统职责以及非传统职责。传统职责主要是履行图书馆的本职责任,进行图书的收藏和借阅等等,非传统职责主要是图书馆在传统职责以外进行的各种职能的研究,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泛。

(一)图书馆传统职责的介绍。

图书馆的传统职能基本可以定义为图书职能,即图书的管理和借阅等等。在20世纪末,国际图书馆联合会共同为图书馆的基本职能进行定位,概括为“保存人类的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文化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这集中体现了图书馆在文献传递方面为读者服务的职能。对于图书馆本身来讲,各个工作者都认为图书馆应该在社会角色方面尽最大努力保持中立角色,不去涉及自身责任和职能以外的东西。这种图书馆的中立观点把图书馆的传统责任局限起来,即为知识资源的保护与对读者的服务。图书馆作为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的一个分子,并不能超越社会置身于其他工作之外,只是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负责,也就是说绝对的中立难以实现,因此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图书馆需要在履行传统责任的基础上进行非传统责任的履行[1]。

(二)图书馆的非传统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的职责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对自己的职能有了新的定位。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一些图书馆对社会责任进行了定义,其主要用于处理种族以及战争等社会问题。这种提议在当时社会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社会图书馆的责任需要在传统责任的基础上,担负起其他责任,因此图书馆的非传统责任就会比较复杂,其中涉及到了国际和平以及战争,还关系到社会公平和妇女权益等方面的问题。图书馆除了上述责任以外还需要在承办社会公益活动方面作出相应的表率,成为积极社会观念的引导者[2]。

(三)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国家很多学者对图书馆的社会责任进行研究和分析,其具体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图书馆在社会中所有需要尽的责任都为社会责任,其中包含了上述图书馆传统责任以及非传统责任。另一方面主要是图书馆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就是在传统以外的其他责任。

二、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的概念十分宽泛,涉及面比较广,难以界定,国外学者也对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等,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在校园范围内,以学生和教师作为主要角色,让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构成一个包含校园内容的群体性文化。这种校园文化的概念得到了许多社会学家和学者的认同,因此较为科学合理。本文对高校文化的分析和研究也是从这一观点出发的,重点是讨论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图书馆责任之间存在关系[3]。

(二)高校文化建设的特点。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其存在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一是校园文化具有与时俱进性。高校需要在创新中才能得到发展,改变以往固步自封的状态,作为社会人才的发源地,高校的先进思想更加深入,也更容易衍生出新的文化,与其他文化媒介相对比,创新性和时代性程度都比较高。二是兼容性。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容易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影响。学校师资构成的样式繁多,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因此在文化上存在多元性和兼容性的特点,这也促使高校文化成为不同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走向的集合体。这种文化的丰富性成为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

(三)高校文化建设的施行。

高校文化建设对提升校园的整体风貌以及对学生社会文化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样在认清校园文化的地位以后需要对校园文化的建立提供多种方式方法。

1.用科教兴国的思想来创新技术的发展和传递。

高校是科研的重点阵地,因此其知识含量以及文化地位异常突出。高校的科研活动是促进科学发展以及创新的基础,也承担着兴旺国家的使命。要保障知识和文化的先进性才能提升高校的文化建设质量[5]。

2.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

实践活动是高校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校教学以及文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使用,目前高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不仅仅在于文化理论的传播,还在于文化活动的实践,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师生对文化理论的认识,开拓视野,磨练意志,以此获得各方面素质的提升。

3.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陶冶情操。

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满足学生对高校文化生活的想象,而且还能丰富师生的情感意识,起到陶冶身心,引导审美的重要作用。

4.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引导。

学生的思想会对学生的行动起到作用,并且思想文化也会影响校园风气的养成,研究者通过观察以及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文化要在校园文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就需要将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引导放在首位。高效应积极宣传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思想意识,从而提升高校文化的发展效率。

三、高校文化与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高校图书馆和高校文化建设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不仅需要社会履行基本的社会职责,也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那么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可以发挥文化作用,参与到高校文化建设的计划中。

(一)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会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对文化建设起到作用,特别是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图书馆在知识文化建设上,可以随时为高校师生提供一些有用的科研资料,这是学生开拓视野以及知识储备的重要方面。在学生的心理文化建设上,可以通过在图书馆勤工俭学,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学生审美文化方面,通过对图书馆书籍等方面的查阅,可以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二)高校文化建设是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图书馆参与到高校的文化建设中,是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我国图书馆社会责任正在进一步的完善中,因此对高校文化建设的投入和关注会更多,能够更充分地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形成强大的推动力。高校文化建设与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的作用以及建设措施都存在相互影响的状况。只有彼此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为我国文化的建设添砖加瓦,才能有效促进彼此的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校文化建设与图书馆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要想提升图书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要从高校文化本身以及图书馆的职能入手进行了解,认清责任的同时,做好各项实践活动,增强图书馆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周肇光.高校图书馆的校园文化引领功能与社会责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9(6)

[2]暴文慧.高校文化建设与图书馆社会责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9)

[3]黄幼菲.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5(5)

[4]黄华,曾光中,徐享王等.图书馆社会责任与服务能力相辅共生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24(11)

第5篇:社会文化观范文

论文摘要:社会性别理论让人们从社会意义方面重新认识性别,而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法有助于调整以往受刻板的性别模式规约的社会关系,并优化其秩序。鉴于学校教育与性别文化建构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针对阻碍大学生树立社会性别意识的因素,提出了在文学与文化教学中培养与形成大学生社会性别观念的途径。

一、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一说是西方女权主义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采用英语语言学范畴中的词汇“gen-der”,表示性别的社会构成,标示受后天习得的性别规范和行为,以区别于具有自然生物属性的“生理性别”(sex)。后者所指的自然的性别差异,已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本质主义的性别刻板模式,其不良后果“造成截然不同的社会性别分工,它的宿命性质使得性别身份具有某种神秘的(尤其对女性而言)悲剧色彩,像是男女不平等、女性永世不得翻身的自然基础”

这种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在中西方的文化观念里均有根源,并随着各自的文化经典著作和思想的传播,深深地浸染于人们的传统思维里。被基督教社会奉为经典的《圣经》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奠基石,其中的《旧约·创世纪》里说,人类的第一个女人夏娃,是上帝为亚当找到一个适合的帮手,用男人亚当的肋骨造成的,她不仅是为男人而造的,并且应当依附于男人;后来因偷吃了禁果,并且诱惑亚当一起犯下原罪。因此,女人成为人类堕落的根源,从而由上帝安排,承受生育之苦的处罚和通过繁衍后代得到救赎。

在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里,对女人有“三从四德”的要求。wWW.lw881.com古代女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而从古至今,传统观念里的重男轻女思想也是根深蒂固。这些腐朽的传统思想沿袭至今,多多少少还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性别观念。

现代女权主义思想对性别歧视在文化观念中进行了追根溯源,对性别作出了社会因素考究,其理论来源和结论正如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第二性》中论点: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社会)造成的。它明确指出,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在角色、态度、价值、关系等方面受一种社会意义上的观念所影响,这种观念往往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遭到歧视,并影响妇女行使自己的权利。社会性别的提出,让人们重新认识性别,即对性别有一个社会意义方面的新观念,从而调整以往受刻板的性别模式规约的社会关系,并优化其秩序。

二、社会性别分析视角的作用

在当下社会各种问题的解决和秩序的优化进程中,妇女问题与环保、人权、贫困、能源等问题是同处在一个层面上。社会性别的提出,有助于丰富推进妇女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法。社会性别视角的目标是推进性别平等,在当前妇女处于弱势情况下,它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另一方面,它也反思男性在社会活动中受男性本质的种种规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社会性别视角不仅从政策上和行动上推进性别平等,促使妇女参与决策,而且还体现了一种民主化、多元化的现代意识。因为“它更关注的是两性的关系,关注的是妇女和社会的关系”,超越了孤立的女性问题。利用社会性别视角来分析具体问题,其角度就会更广泛,其批判力量更具针对性。而在教育领域的各项工作中充分运用这个视角,不仅能引导青年男女学生培养健康的性别观念,全面发展他们的个体生命,而且,还能加强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以平等待人、尊重差异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社会问题的积极而向善的人生观。

三、阻碍大学生树立社会性别意识的因素

首先,从学生们自小就接触的经典童话故事来看,其中受褒扬的女性多为美貌善良、谦虚温顺、乐于牺牲自我的形象。如灰姑娘是因为被打扮得美丽耀眼而受到王子的追寻,白雪公主和睡美人默默地等待王子的拯救,美人鱼为了爱王子而不惜失掉自己的声音和生命,等等。这样的传统阅读文本让男生女生们形成一种看法,女性要等着男性来唤醒,而男性可以主宰世界并拯救女性。在学生们的性别基本感觉里,男孩是力量型的,是救助者;女孩是柔弱的被救助对象。在教科书等阅读材料方面,有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教科书中也含有不少性别偏见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对女性的省略、忽视、刻板化和歪曲等方面。很少涉及女性的人生、理想、事业等公共领域的宏大主题。学生长期在具有性别偏见的教材影响下,又缺乏教师平等的性别观念引导,很容易在意识观念里忽视女作家和有丰富内涵的女性人物形象,而把自己置身于趋于单一性别的一片“男色”的天空下,对于自身和他人特别是异性的价值评判和存在状态就很难形成两性双向参照的考虑角度。

其次,教师的性别刻板观念也是制约学生社会性别文化建构的副作用之一。在幼儿园里的角色扮演游戏中,老师通常会给男孩子扮演警察、医生等强有力和救助的主体,而多让女孩子扮演被伤害者或护士等被救助的或起辅助作用的人物,却很少让他们互换角色。史静寰评论说,“成人是在无意识当中扼杀了孩子这种反传统性别角色的一种尝试的愿望,硬把它纳人到传统性别规范中去。”这种误导一直延续到大学。有一部分大学教师仍持传统的性别定型观念,如认为女生比男生更适合学语言,因此鼓励女孩把英语、汉语等当作职业目标来学,以便将来做老师、秘书或译员等;而鼓励男生把语言当作工具来学,为将来做管理者、医生或律师等打基础。体现在教学上,教师会无意识地对女生的语言学习要求比男生更高更严,从而间接地造成性别因素对学科教育的影响。这样,学生从小到大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内化了的单性传统性别观念。

四、社会性别观念的培养与形成途径

(一)学习和理解社会性别理论。要求教师在讲授这一来自西方的性别理论时,一方面要指出其指导意义在不同的文化疆域里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能排除对舶来理论的陌生感,同时对该理论有一个更为具体的了解。比如说,该理论的普范性观点在于:“揭示了一个根源性的东西,无论中国也好,世界也好,我们看到的男和女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不是指生理上的,而是一种社会上的。”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和本土化需要来向学生引进这一先进的理念。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结合具体的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来讲,好让学生对理论减少了隔膜感,而与现实更为贴近。

(二)改变教师刻板的性别观。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较深的教师很容易表现出不尊重性别差异的不公正性别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性别教育进行培训。如在师范院校和其他教学法培训课程中安排有关社会性别教育的内容,提高教师社会性别知识和能力,锻炼其洞察教学中性别偏见问题的敏感性,从而使教师有能力对教科书中带有性别偏见的内容重新阐释,赋予新的意义,或者对教材在性别观念方面滞后于时展等欠缺作出弥补,引领先进的性别观,确保学生受到健康良好的性别观念的影响。另外,还应鼓励教师选用消除性别偏见或编写体现两性平等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教材。

(三)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法解读文本。在教学中引进性别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无疑是让学生获得一个以全新的性别观念重读文学经典和文化现象的科学分析视角。一方面,应该引导学生重新解析被埋没、被压抑、被曲解的女性文学作品;另一方面,还从社会性别角度揭示男权思想对两性心智发展的负面影响、反思男权中心意识主导下的文本评价尺度,从而还原一个消除性别偏见、由男性和女性共同创造的文学历史天地。

(四)以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和分析文化现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批判的思维能力,而不光是被动地接纳概念知识的传授。可以用具体的案例、调查所得的数据、影音材料,或者让学生亲自到课堂外面去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现象等方式,让其接触和目睹真实的现实。

(五)建立两性互为参照、合作探讨的和谐氛围。既然社会性别理论矛头直指社会性别本质论对人性的强制性规约,那么受性别本质论僵化的文化角色就包括男性和女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建立两性互为参照、合作探讨的和谐氛围,共同关爱男性和女性的精神健康,不仅解构和反思父权社会意识形态下男权中心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而且要分析男性在社会性别受男性本质的种种规范而遭遇的巨大压力,从而指导男性和女性,从种种荒谬的、陈腐的、褊狭的旧性别观的误区中解放出来,达到两性共同发展自我和创造世界的和谐合作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小江等著.文化、教育与性别:本土经验与学科建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第6篇:社会文化观范文

关键词:文化建设 后勤社会化 医院管理

后勤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水平的对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劣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进行了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要使后勤部门切实为医院诊疗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发挥后勤改革对医院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这就要求必须克服后勤社会化管理中的文化冲突,建立具有特色的、良好的后勤文化来支撑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1.医院文化在后勤社会化管理中的新内涵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医院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1]。医院后勤社会化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将医院后勤服务体系从医院行政建制中剥离,通过改革将医院原来而面俱全而不精、自我封闭的后勤部门,逐步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与医院脱钩,纳入社会的综合服务体系[2]。后勤服务工作在经过一系列社会化改革后,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

医院后勤文化的新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基本上贯穿了医院后勤管理的全部领域。

1.1从被动到主动的新内涵

第一层面是医院后勤文化的核心层。是指后 勤服务的所有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包括文化精神、最高目标、经营服务哲学、职业道德和服务宗旨等五个方面。通过不断完善构建文化建设,引导服务人员从过去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为临床一线服务的良好风气。

1.2从监督到自觉的新内涵

第二层面是医院后勤文化的制度层。主要是指后勤服务的职工在经营服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动准则及制度规章,实际上是对后勤服务职工本身产生规范性和约束性影响的部分。通过对医院后勤文化的强化和培育,达到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为主,监督为辅的管理规范。

1.3从规范到形象的新内涵

第三层面是医院后勤文化的形象层,即医院后勤文化的表层部分,也是精神的载体,往往能折射出“以病人为中心”、“临床一线为中心”、“以医疗服务为中心” 等后勤服务思想。通过从可感观的行为文化建设人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与临床一线同步、一致的专业服务形象。

2.文化建设在后勤社会化管理中的意义

2.1有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

医院文化的精髓就是医院精神。一个医院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是医院文化系统中的中心要素, 医院文化的根基就是让员工认同, 只有这样才能为医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医院独有的价值观念同所拥有的各项资源整合下表现出的整体行为竞争力。

医院的发展更依赖于先进的医院文化及其整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现代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医院文化越来越成为竞争的利器。只有建立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并将其作为导向,医院才能实现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超越的总体目标。随着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开医院后勤服务市场,另一方面,如果逐步将后勤服务推向社会市场,参与社会服务市场竞争,就将面临优胜劣汰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依赖性、竞争意识不强以及狭隘的自我保护意识,正是后勤社会化的三个致命弱点。如果在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市场的调查研究,不构建具有特色的医院文化,提高竞争力,就会逐渐丧失医院服务市场的立足之地,所以,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必须建立具有后勤特色的医院文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赢得广大患者的认同和支持,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2有助于规范后勤管理

服务重在细节,能将服务理念分解成一件件具体的工作,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细节工作,其整合能量将十分强大[3]。后勤工作不仅具有为医疗活动提供条件和保障的一面,而且还有为病人和医院职工提供生活服务的一面。按照医院的工作规律和现状,后勤工作运作及人员结构有如下特点:一是工作复杂,涉及面广,部门散,技术工种分类多,有纯简单劳动的(如清洁),有相对高技术要求的(如设备),对整体的运作要求高,需多个部门维修人员或辅助人员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二是医院后勤每天24小时的连续运行,全天候配合医疗工作,由于医疗工作是救死扶伤,使后勤机电设备和供给等支持系统不仅运作强度大,而且不能断裂,对后勤保障工作造成强大压力和提出了高要求。三是后勤的一切工作是以医疗为中心,服务于第一线,要为就医者、医务工作者营造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和优美、健康的就医及工作环境。四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体现出人员管理的难度,要求我们要加强管理,建立企业文化,谋求统一的价值观。医院文化所构成的文化氛围,在经过医院悉心培育后,会使后勤员工自觉地意识到,应顺应医院文化导向的要求,去扮演恰当的角色,从而使后勤员工把医院的文化理念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和精神支柱。因此,一个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一旦形成,完备的规章制度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后勤实体及其员工的行为起到限制和约束的作用,从而规范医院后勤管理。

2.3有助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医院文化的构建能帮助员工特别是后勤员工克服自卑感,激发爱岗敬业精神。在医院后勤部门,长期以来都有部分员工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原因是心理上存在自卑感。不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队伍无法稳定,而且后勤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也难以提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既要提高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后勤工作在整个医院工作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明确后勤工作在医院各项工作及员工生活中所处位置和作用及后勤职工的定位和作用。明确后勤工作也是一门科学,虽然谁都可以干,但并不等于谁都干得好。后勤工作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而且还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其中也有很深的学问,只有从心理上克服自卑感,增强责任感和自豪感,才能把自身的发展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以干好本职工作为荣,从思想上真正爱岗敬业。

3. 在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加强文化建设的策略

3.1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医院后勤员工整体素质为基准

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中,人的因素往往起到最后的决定性作用。后勤工作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竞争,而服务和管理的主体是人,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最终取决于人的因素。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对人的需求的满足,是现代医院的立身之本。在医院文化的建设中,无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把人放在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医院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了医院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医院后勤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把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其基本方针,重视员工参与决策,培育和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利用职工业余时间组织文化培训,开展各类文娱、体育活动,使职工通过各种活动,增进彼此了解,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使医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后勤服务队伍,为医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3.2以塑造独具特色的医院后勤服务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核心价值观在整个医院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文化建设能否对医院经营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落实也是医院文化塑造的核心内容,它决定医院文化建设的个性和走向,关系到医院文化塑造的成败,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矛盾,无论是服务质量与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还是人的传统思想观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究其根本,都是医院后勤发展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后勤文化与之不匹配而导致核心价值观体系失衡的必然结果。因此,医院后勤文化建设必须以核心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为核心,把重塑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医院后勤文化竞争力最根本、最基础的内容。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中,一定要以其自身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自身所处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因素,即考虑到自己的价值观能否满足患者及社会的需要,与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念能否协调,与行业环境、区域环境及人文环境能否共生,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属性,引领后勤职工培养和重塑正确的价值观,为其确立有医院后勤的特色并能促进医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3.3抓住时代特点,以树立良好的医院后勤企业形象为重点

医院的后勤服务形象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后勤综合认识后形成的最终印象和总体评价。良好的形象与信誉,是医院最珍贵的资产与财富。随着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后勤的福利型管理体系被逐渐打破,后勤原有的服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无法满足患者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对整体形象和员工个人形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后勤员工有信誉、讲效率、责任感强、服务行为规范;服务态度好、服务水平高、服务内容全面等等。可以说,良好的形象是后勤管理工作生存与发展的无形资本,是重要而有效的竞争手段和发展的“助力器”, 后勤形象的优劣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促使患者主动地接受后勤服务;让患者了解后勤、理解后勤、支持后勤,得到他们的认同和赞赏,可以激励员工士气,增强后勤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宋炜,许苹,张鹭鹭,等.构建医院文化培育医院核心竞争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8-9.

[2]刘勇.我国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讨[J].学理论,2011,14:79-80.

[3]李顺丽,梁万年.以人为本建设医院文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375-377.

第7篇:社会文化观范文

[论文关键词]制度文化养成教育对策文化心理

制度是一种规范性文化,“社会规范和制度对人们行为指出一定的方法,形成一定的样式”。①高校制度文化实际是人们对“制度的态度、价值观和认同感等”。②高校制度文化是大学存在与大学所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及文化心理调适制度,其本质是行为问题及影响人行为的思想观念、习俗习惯和文化心理等文化范畴。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既是大学养成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一、高校制度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互动功能

高校制度文化是指高校的组织形式(结构)和存在于高校中现实的正式、非正式制度(规范)的总和以及大学人对大学制度的设计、执行、监督以及变革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理性原则和认可程度等观念体系的总和,包括各种成文和不成文的制度以及人们对制度的态度、价值观和认同感等。它既包括学校长期形成的道德规范、师生之间惯常的互尊互爱礼仪习惯,也包括成文或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等,既是高校发展中长期的积累与沉淀的结果,也是学校为适应教学管理由专门部门经过特定程序制定的,是高校发展的内在支撑,是调节高校社会关系的稳定器。

高校制度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陶行知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施的行为规范和严格的管理与教育实施过程。高校制度文化既是养成教育的外壳支撑,也是内在价值保障,二者协调发展,能产生良好的互动功能。

1.制度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初始阶段。养成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文明行为的形成具有极大的熏陶作用,尤其是高校制度文化对养成教育效果的扩张具有重大影响。从心理学上讲,人类有归属感、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在归属感的驱使下,个体会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以便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一分子,自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暗示和感染,这些影响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学生品德结构的形成,以及思想品德、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的形成。一所高校的制度性文化氛围,会对大学生的言行形成影响,符合道德的言行会受到鼓励、支持和肯定;不符合道德的会受到谴责与惩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当事人改正和转化,这种转化就是高校良好制度文化下学生自觉调控的结果,而非他人强制的结果。因而,制度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初始阶段。不过,当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水平达到了更高的阶段之后,制度规则的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其在养成教育的早期所起的重要作用。

2.制度文化是德育养成目标合理定位的基础。所谓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③德育目标的定位必须合理,必须与养成教育的目标一致,而且不能与学校、学生的特有文化习性相差太大,如果德育目标的定位太过于保守,大大落后于学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那就根本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会妨碍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制度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制度本身的科学性。这是制度的规范性特征在制度文化中的体现。它指的是制度的形式是公正的,同时制度的具体内容也是公正合理的。只有当制度具有科学性才能满足教育管理的需要,才能实现教育管理的预期目标”。④

3.制度文化是探索高校养成教育规律的结果。高校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而制度文化的形成正是这种规律探索的结晶。我们探索高校制度化的发展规律,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而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有一种机制能够保证养成教育持久而有效地进行。这种机制应当是按照公正的原则,由严密的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手段组成。这种机制应当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形成自我约束的习惯,形成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形成客观看待事物的宽广眼界、审视客观世界的批判精神与开拓品质,这些恰恰是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宗旨和终极关怀。

二、我国高校制度文化缺陷对养成教育正功能的弱化与泛化

制度性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最高体现。完善的高校制度化建设是管理成熟的标志。传统的制度文化是一种约束性文化,它用“不准”“严禁”之类的话语形态把人的行为和精神圈定起来。这种制度文化常常以管理为标榜,在管理之中,又常常是只“管”不“理”或重“管”轻“理”。这种制度文化在对人进行约束的同时,纵容制度的扩张,导致“泛制度化”,严重削弱了对养成教育的正向功能。

1.规章制度缺乏系统性与延展性弱化了养成教育的功能。高校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制度文化的外壳和依托,对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直接导向作用。由于高校制度文化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特征,具体规章制度形成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缺乏完整的系统性,甚至出现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抵触、同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的局面,极大地弱化了制度文化的养成教育功能。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制度之间的指导思想差异很大,有的比较灵活,有的充满刚性,有的体现对大学生的引导,有的强调大学生对纪律的遵守。由于制度之间缺乏统一性、协调性和连贯性,造成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缺乏延续性,从而延缓了其整体建设的进程。

2.制度文化培育参与机制的匮乏淡化了民主意识的形成。目前,高校制度文化多数是管理者考虑到管理的需要自上而下制定的,很少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它忽视了作为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的参与权,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主体性的缺失,造成广大师生对制度缺乏认同感与信任感,因为“意向制度要获得完全的效力,就必须使人们相信制度是他们自己的”⑤。高校大学生对制度文化形成过程的缺位与匮乏直接导致学生缺乏民主意识,缺少参与精神,并使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严重削弱,对我们培育具有现代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大学人文教育目标十分不利。

3.制度文化建设的功利化倾向削弱了公平和自由价值观的形成。任何规章制度都具有公平价值、自由价值等秩序价值,当前许多高校热衷于搞校园经济,追求经济效益,而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也侧重于维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忽视了与全体师生之间的协作关系,也忽视了规章制度应有的公平价值。在高校,“官本位”思想突出,学术隶属于行政的现象直接压制了学术自由,对大学生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思想养成造成摧毁性的后果。在校园文化的塑造中,学术团体应当成为主要塑造者,因为只有学术的力量才能够真正体现大学精神与大学价值。⑥以行政来引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结果就容易滋生“制造学术”现象,制造学术泡沫,导致学术腐败,扰乱学术氛围。大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难免会沾染急功近利的学习风气,甚至有的学生养成弄虚作假的学术习气,不能静心于踏实的研究与探索。

4.制度文化缺乏人性化关怀降低了文化心理的认同。高校制度文化具有刚性,校内各级人员,基于制度本身的约束力以及对各种制度的认可,其行为自由必须接受制度文化的约束,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或谴责。但目前高校制度文化的价值取向上,惩罚居多,校园规章制度严酷,缺少人性化关怀。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大学生群体受到的压力空前,人性化关怀就显得更为珍贵。在大学所有的教育资源中,“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和管理理念。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只有以“以人为本”为基础,尊重人权,满足人的需要,才能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同,才会主动参与到制度文化的形成中去,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主人翁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和守纪精神。

三、发挥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对养成教育功能的路径设计

1.优化与融通制度文化,推进大学生制度化建设。加强高校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之间的整合与融通,增强高校制度文化的系统性与传承性。大学制度文化既是对规章制度硬性规定的认同与遵守,也是对价值体系、文化形态等文化心理的培育。所谓的大学生制度化建设,就是指大学生自觉地把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当做自己发展和修养的目标,把存在于外部的制度规章内化成自己内心世界中的道德原则信仰,并自觉加以实施的过程。首先,要完善大学生对高校制度文化的参与机制。要使全校师生拥有学校发展决策制定的参与权和对重大事件的质询权,使他们能参与到校园管理制度尤其是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来,提高他们对校园制度文化的认同与敬畏感。其次,整合校园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提高其合法性、权威性与可操作性。需要对高校校园制度文化进行梳理和整合,绝不能出现相互抵触、甚至违反法律的情况,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规章制度,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认同感,最大限度降低执行的阻力。再次,加大高校制度文化改革,坚持以人文本,把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结合起来。高校在制度的取舍中,应当从“人之好奖不好罚”的本性出发,多采用奖励性规范,尽量避免惩罚性规范,把人文关怀与纪律要求结合起来,重点培育学生的纪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第8篇:社会文化观范文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

引言:群众文化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具有娱乐交流、仪式、团结和群体认同的社会功能,以及提高文化影响力、人民文化素质和文化建设水平的文化价值。本文就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和深入思考,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整个文化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繁荣发展的当今社会,群众文化更应该得到关注,并从长远角度出发,促进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研究认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娱乐、交流功能

娱乐和交流是群众文化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个人的休闲娱乐固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群体性的休闲娱乐却是人不可或缺的本能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发展的主流中依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迅猛发展的社会趋势使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少,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呈日益减少之势;社会化大生产造成人的异化,个体之间交流越来越少,感情越来越淡漠。这些都造成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率下降,幸福感逐渐缺失。而群众文化具有艺术要求不高,老少皆宜,能同时参加的人数多等特点,而且往往是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在一起活动,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满足了娱乐和交流的双重需求,收获了真正的快乐。笔者的家乡宁夏隆德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近几年,正在绽放的的广场群众文化之花,是最有力的例证。全县127个村兴起的广场舞里的妇女们,她们所跳动的舞蹈风格各异:有激情四射的健身舞、有火辣劲爆的现代舞、有热情奔放的民族舞。这些丰富多彩的广场舞,极大的丰富了隆德城乡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广场舞就像一朵朵绚丽的六盘山下之花,绽放在隆德城乡每个乡村。作为文化名县,隆德的广场文化有力地打造和提升了隆德县的文化品牌,提升了隆德县城的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和隆德县的综合竞争力。全县群众参与广场舞的过程中,满足了他们娱乐和交流的双重需求,使他们真正收获了的群众文化的极大快乐。

2.仪式、团结功能

人类的社会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仪式,而不管何种类型的仪式都需要群众文化的参与。从人类发展进程来说,早期的巫术表演、较为先进的宗教仪式、民间生活中的仪式,甚至是社会群体和国家政权组织的政治性仪式都需要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参与。而从人的个体发展来说,从出生、成人、婚嫁、生子、老退、病死到丧葬,整个过程也都离不开群众文化。群众文化的参与防止了仪式的单调,同时它所承载的特殊含义也使仪式更具有正式性和严肃性。与此同时,群众文化还为人们提供了娱乐交流的平台,增强了人们的友谊,起到了团结的作用。

3.群体认同功能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个体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社会逐渐向趋同化发展。但与此同时,个体和群体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彰显自身的独特性,群众文化就具有群体认同的功能。比如:在城市社区中,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群体所表演的节目具有差异性;在多民族地区,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群众性活动无论在风格还是类型方面都不尽相同。群众文化活动成为群体认同的工具,同一民族、同一地区、同一年龄都具有不同的娱乐方式,充分体现了群众文化的认同功能。

二、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文化影响力

在当今的我国社会,主导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群众文化则是主导文化的基础,在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提高文化影响力发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参与人员范围广泛、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助于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还能够进一步地刺激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群众文化也为我国的主导文化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巩固了主导文化的核心地位,通过群众的宣传作用,提升了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再以笔者的家乡隆德县的广场文化活动为例。群众文化不仅提升了隆德文化县影响力,群众文化使乡村出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喜人局面:一是乡里人已经改变了旧观念,把蓬勃发展起来的广场文化悄然引进为老人过寿、为儿女办婚事、喜事,或者引进逢年过节、或者过八月十五、过年时……凡是高兴的时候,人们都想到本村的广场文化舞蹈队、秦腔自乐班。舍得花钱请舞蹈队,请秦腔自乐班到自已家里,或为老人过寿,或为儿女办婚事。在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儿女的祝贺声中,唱一段秦腔、跳几个舞蹈,在欢快悦耳的文化音乐中,老人面带着笑容,尽孝的儿女更显得开心。

2.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前文讲到群众文化具有艺术要求不高,老少皆宜,能同时参加的人数多等特点,而且群众文化大多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受到群众普遍的欢迎和喜爱。通过开展群众文化,不仅可以使人民大众缓解压力、放松身心,还能够宣传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增进民众的了解。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还能够给公众创造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让民众接触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群众的道德素养,从而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因此,群众文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同时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还是以笔者的家乡隆德县的群众文化活动为例。丰富多彩的全县群众文化,极大的提升了当代全县农村文化生活水平,全县农民经济收入年年不断增长,党的惠农政策已经落实到隆德乡村角角落落,实现富裕、走向小康的隆德文化大县,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十几岁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再到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能够按照自已的年龄,选择自已喜欢的文艺类型,或者唱秦腔、或者跳广场舞,只要能跳一跳、唱一唱、扭一扭就高兴。

3.提高文化建设水平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文明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要想有效提高我国文化建设的水平仅仅依靠精英高雅文化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群众文化是精英文化的基础,只有提升我国群众文化水平才能整体提高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群众文化的参与人数众多、使用范围广泛、表现内容贴近群众生活,更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从而为我国有效提高文化建设水平起到奠基性作用。

三、结论与思考

群众文化自身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内容,是一切文化的源泉和基础,对提升群众文化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应结合我国国情对群众文化进行良性的引导,从群众的实际生活出发,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以更好地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积极鼓励群众文化的发展,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推动群众文化的普及,从而促进我国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9篇:社会文化观范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档案管理 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在传统的模式下,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强调效率的管理模式 ,并且更为实际的是,处于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没有能力与精力去管理企业的档案问题,可是这些档案是企业的资源所在,需要通过社会化的途径,将企业的档案业务外包出去。在当前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档案事业要想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需要将其与国家的政策措施、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相适应,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对于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而言,需要在记录国有企业各类经济、管理活动全过程的同时,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

一、现代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化解析

(一)现代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诞生,现代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企业改革,加快转换经济体制,不断建立独立经营、自负营亏、自我发展以及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技术发展等各个环节正在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与考验。然而相对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我国多种经济成份的不断发展,加快形成了企业间市场竞争的新局面。而国有企业不断要和同行竞争,和乡镇企业与集体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竞争,而且还要加入到国际竞争。这些竞争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企业产品质量,而且还取决于谁取得了领先优势。以上均要求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高效率、高效益、高得益”的发展状态 。所以,作为国有企业内部的档案部门组织,以前那种看门守摊与四平八稳的工作精神面貌明显与之不相适应的。这对国有企业档案部门在客观上提出了要求,国有企业档案部门必须通过高效率与快节奏的工作方式为国有企业方针目标的顺利实现作出努力,要付出全力地创造高质量与深层次的政策、市场以及技术等方面的相关档案信息。作为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层面的工作的档案工作能不能为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与技术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功效,是当前档案工作的核心问题,因此,对于国有企业对档案工作就提出了有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二)现代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解析。

现代企业在激烈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能不能取得生存与发展乃至兴旺发达,通常取决于该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国有企业档案中通常拥有企业自下而上发展的重要机密,国有企业档案高效率而且有序地服务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大部分重复使用的科技图纸与技术文件是国有企业生产建设当中必不可少的方式。而国有企业一旦丢失全部档案,不要说是提高生产力,就是能否恢复生产也非常困难。就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协作的而言,我们能够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解释:其一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协作一定要有企业档案管理服务的“委托方”与“方”,所谓 “委托方”指的是有丰富档案管理服务经验与外包需求的企业,所谓“方”是指负担企业档案管理作用的档案中介性组织;其二是企业在社会化协作当中中,相关“方”按照“委托方”的自身需求提供高效地档案信息的有偿服务,它的服务费用由档案管理实际任务情况决定 ;其三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协作的实现能够减少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相关成本,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在如今不失为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一个非常高效的补充手段。

二、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的实现手段是业务的外包。

目前,随着我国国有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企业的工作量与业务运行也不断增多,导致国有企业的人力与物力等各方面资源很难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更加需要很多的人力与物力不断投入,怎样处理这一难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国有企业档案的高效管理,降低国有企业的负担,这成是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档案管理机构的大量涌现,为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带来了便利,加快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发展进程。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档案社会化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当前,我们处于是信息化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进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当中,也全面反映出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国有企业将档案主要交付给社会机构进行管理,国有企业和社会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完全借助信息的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二者的高效交流带来了技术保证 。国有企业内部人员熟悉的技术知识与技能根本无法适应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通过企业外部界的档案管理工作团队,他们往往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会应用先进地信息化管理技术,为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三、国有企业档案社会化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