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

职称建筑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称建筑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称建筑论文

第1篇:职称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会计体系;建筑业

0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出现,这些事故的频繁连续发生及酿成的恶果,无不令人震惊,也反映了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值得引起深思和重视。看似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刻不容缓,但是,一味地追求质量而不计代价是不现实的。质量差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同样,超过实际需要不计成本地生产过高质量,也是极大的损失和浪费职称论文。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对开展质量成本控制有很强的认同感,这使得在建筑行业中推行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现有理论的缺陷性,在实际推行中还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管理成效不显著。

1XYZ公司质量成本控制方案研究

XYZ公司是由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园林古建筑一级资质,集房地产开发、建筑科研、建筑装饰、钢结构制作安装、速成墙安装、工程技术咨询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通过对XYZ公司实地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很容易发现,尽管XYZ公司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已经开展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其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事后检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成本太大;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职责不明确;高层管理者忽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的重要性没有渗透到基层工作人员当中去,质量意识不强;现有管理体系不健全。

综上所述,公司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案还是问题的焦点,这在结果上集中表现为现有体系没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这些缺陷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彼此之间又有着互为依存的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不仅是XYZ公司目前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该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下面的章节中,笔者将在结合XYZ公司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如何正确的实现公司质量成本源归集,如何合理的建立公司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以及科学的应用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

1.1XYZ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技术方案

1.1.1XYZ公司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XYZ公司建筑施工质量成本可通过设置以下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一级科目质量成本,并下设4个三级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各三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四级明细目,以便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1.2XYZ公司质量成本分析

由上图1.2可以看出,XYZ公司的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各占10%左右,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各占了37%和43%。因此初步结论是:降低质量成本必须从降低内外部损失成本,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由表1.1的结论可知,2009年XYZ公司质量成本主要构成是质量损失成本。下面.图1.3分别对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项目进行分析。

从上图1.3可以看出,XYZ公司内部损失成本几乎全部由内部返工损失和内部返修损失构成。其中内部返修成本占有绝大部分。根据ABC理论知。如果将内部返修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质量成本控制的优化将有很大的改观。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①既要注重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要注意控制质量成本。提高质量水平不应该是以高的内部损失成本来实现的。内部返修成本如此之大,这是对不合格施工程序因返工重做而发生的费用。如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进行返工修复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构件、机械等费用,这些费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②2009年XYZ公司停工损失费为0。停工损失指由于各种内部的责任或外部的责任而引起的机械、设备闲置而造成的损失。如起重机发生故障造成停工是内部责任。2009年XYZ公司的内部损失成本结构不科学,加固成本、质量故障分析处理成本、材料降级处理损失的数额都很小。由此可以看出,2009XYZ公司没有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在一味地牺牲质量成本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提高。

从1.4图可以看出,2009年XYZ公司外部损失成本主要构成有为外部停工损失和外部返修损失。这两者之和超过外部返修损失成本的80%,由此可知要想降低外部损失成本,主要对象是外部停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主要因机械利用率低引起的,因此,应联系项目实际,从管理组织机械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努力减少外部停工损失。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XYZ公司的质量成本结构很不合理,要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以及今后控制的重点要放在对内部返工损失成本控制上。然而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量的多少,以及各成本比重多少是比较合适的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质量成本优化分析的手段。此外,公司应该重视对基层施工人员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质量意识,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2结论

质量成本控制需要质量成本数据,质量成本数据显示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合理化的潜力。

质量成本数据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指示器,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改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寻找突破口。

一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非货币性数据不敏感,而对货币数据非常敏感,因此质量成本的货币形式能够引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有效的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呢?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施工企业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构建一个可靠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要正常、有效的运作需要各个组织保证。

2.2注重培训提高素质。既要注重施工质量,更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大企业预防成本的投入,以便减少质量控制失效成本。

2.3加强施工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预防成本投入。必须要提到预防成本。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

2.4建筑施工企业应关注质量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预计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依据,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2.5企业应从制度上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企业研究质量损失成本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尽可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2.6企业应有效地运用质量损失的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的任务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程序,使质量损失分析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地为决策工作服务。运用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及相关指标分析、ABC分析以及质量损失函数等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内外因素的影响程度,把握减少企业质量损失的计划和有效实施对企业质量损失的控制。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质量成本,并开始尝试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理论与实践并进,将质量成本管理推向前进。此文仅是笔者学习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此只想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企业的关注,唤起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希望质量成本管理能真正走进我国企业,为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道奋,王效俐.浅论质量成本特征曲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8):80-83.

[2]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5:2-5.

[3]于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对策初探[J].中外建筑,2007(6).16-18.

[4]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房屋建筑工程成本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丁春红.工程质量控制和成本浅谈[J].科技信息,2007(10):29-21.

[7]黄春金.工程监理中质量成本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7-9.

[8]李正权.质量工程师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中国质量报,2006.4.12.

[9]李卫东.企业质量始于质量工程师.人民政协报.2002.11.14.

第2篇:职称建筑论文范文

(1)人为的因素。人在整个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首要因素,一个工程项目质量的保障要靠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人为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个人素养、法律意识以及责任心、安全质量意识等等。倘若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施工技能和较强的责任心,那么其在施工的过程中自然会依据质量的标准与要求执行,从而有效保障工程质量的合格达标。再者,建筑企业的质量控制管理人员也需要具有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现象监督与监管的能力,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的规范问题。

(2)非人为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物质的因素,这里的物质指的是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对一个建筑项目来说,好的建筑材料是高质量的保障,如果材料的质量难以达标,那么即使施工人员再认真负责也难以保障质量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使用大量材料的过程中,如何全面建成材料的质量,是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一大难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采购人员下手,采购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够有效鉴别建筑材料的优劣,坚决不用不合格的产品,以免给建筑施工留下质量隐患。

2提高工程建筑质量控制的策略

(1)树立质量至上的观念,加强施工人员整体的素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人的素养与建筑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筑企业若要想对所承接的建筑项目质量负责,就必须对其企业所在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对于一线的施工人员,对他们的施工技能、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要有更高的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避免因为人为的因素而导致质量问题,坚持打造高素质的施工团队。

(2)选择合格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在采购人员购买建筑材料之前,应该对材料的合格证书、使用说明进行严格的检查与审核,对市场中同样的材料进行综合对比,择优选购。现场施工的材料人员与工地负责人对材料进行现场的验收与检查,保障每一项材料都是合格的产品。

(3)建立完善的工程建筑质量管理机制。在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其施工的项目做一个全面的质量的分析和要求,最好以手册的形式发放在每一位施工人员手中,使其明确施工的要求与责任,把好每一个细节的关。针对项目中的重点施工部位,应该由专业的施工组织进行,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4)提升对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要求。在建筑项目施工前,每一项的工种都有一套相应的施工方案,与此同时,各个方案在施工前已经都保持好了现行状态,针对不同的方案要进行分级的审批,并对有问题的方案要进行整改或者反复的检查。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会根据需要不断地对存在的情况进行及时反映和修改,提高施工的质量。

3结语

第3篇:职称建筑论文范文

1.1质量第一,预防为主

质量第一的原则要贯穿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这是对建设单位负责、对国家、社会负责的首要表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也必须首先保证质量,并以预防作为辅助措施,必须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并通过研究讨论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以预先消除安全隐患。

1.2严格遵守质量标准

进行工程的质量检查时,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等级,并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质量控制标准。同时,也要遵守现有的施工规范,并运用有效的技术、科学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检查手段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从而对质量等级做出评定。

1.3以人为本

工程质量的控制要以人为本,因为人是整个工程的指挥者、组织者及操作者。因此,要注重工作人员的资质,并制定出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将项目各部分的责任明确到个人,以提高工程质量。

2.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管理

2.1完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建筑现场管理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对于国家来说,一定要重视有关工作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快推进相关的立法工作,从各地区的实际状况出发,制定相适应的规范,为进一步发展监理工作打好基础。与此同时,各级部分要充分做好市场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当现场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塑造一个公平高效的建立环境;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建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2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当前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的现象,因此在施工工作开始之前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进行相关的考核,并且对施工的组织设计与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案进行审核。对于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的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早的进行上报并提出修改的建议。与此同时,不能忽略对施工过程中所要用到的设备工具的监管,设备的性能要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满足施工的需要。

2.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进行的整个过程中,现场管理工作是相当重要的。施工单位的质量监控体系能否正常运行、监管的措施是否完善、采购的材料是否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是否得当以及材料进入施工场地的手续是否齐全等等,上述这些工作均离不开现场管理。尤其是在施工进行到关键的节点时,施工单位的人力物力与设备均要保持在良好运行的最佳状态。

2.4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第4篇:职称建筑论文范文

建筑行业是一门古老的行业,但可惜的是相应的配套学科知识却很年轻。尤其是当下国际化的环境下,加强建筑行业的学科理论研究,不仅是一件很时尚的事,还是一件具有国际意义的项目。当下中国的很多建筑方面的保险虽说已都建全了,但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与制度却还很落后,因此需要建筑学科研究迎头赶上,才能有实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尤其应该加强保险资金、保险成本、保险的费率、保险所涵盖的范围、保险的责任、保险合同条款、培养保险专业人才、工程风险的保险管理、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保险的规章制度等。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决定了我国保险行业相关问题的有效执行,而这一切还有赖于建筑工程相关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

2、制定明确法律法规

上面刚刚提到我国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很有必要。但也不可全盘模仿,因为毕竟还有中国国情之下的现象需要因地制宜地处理。因此我们在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保险法律法规的时候还是可以要参考《FIDIC土木工程合同条件》中的相关条款,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建筑工程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引进国外保险机制的同时,责权分明,划分好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利益风险关系,如投保的项目、方式、费用等相关内容都要条款清晰,防发生相关的纠纷。把,参加相关的保险作为颁发相关施工许可证的硬性条件,以法律的形式准其入市场。

3、健全保险中介组织

同样在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时候,学习国际上的投保人的具体做法:如详细分析和评估保险的风险,确定保险经纪人办理保险业务。确定保险经纪人更有利投保人。因为人多数都是为保险公司的利益而拼命地推销保险的相关产品,保险经纪人却是投保人的娘家人,为投保人服务,比为投保人保险建议、制定优秀的保险方案,替投保人谈判为投保人争取最大利益。办理相应的投保手续甚至是事故之后协调索赔等事宜。一般来说,投保经纪人与投保人一种和谐的良性关系,因为经纪人是投保人的智囊,为其出谋划策,可以业务咨询。相对于保险经纪人的还有一类人是保险中介人,他们是保险市场必不可少的动力,能提高保险市场的运作效率,为两方保险人员节省时间。因此,我国应加大对保险经纪人和保险中介人的专业培养和技术培训,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保险市场有序顺畅进行,还能提高整个市场与国际的竞争力。

4、打造有序的市场环境

第5篇:职称建筑论文范文

1.1编制任务书不当经过审核、立项规划后,就需要编制任务书,任务书是设计的基础,其包括诸多的要求和参数,诸如工程方案要求、工艺条件等。但是在现实的编制过程中,很多建设单位不重视任务书编制环节,没有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对设计单位提出的要求不具体,导致设计偏于常规设计,难以贴合工程的特殊要求,导致设计方案的大量修改,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资源。任务书的编制对工程质量有着本质的影响,建筑的格局和功能的发挥都需要依赖任务书编制这个环节,一旦这个环节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设施不配套等情况发生,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1.2设计环节不协调建筑的设计并非仅仅涉及一个专业,而是由诸多专业组成,其中不但包括设备专业、装饰专业,还包括电气专业等,只有理顺专业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避免专业施工中产生冲突。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设备专业和电气专业的冲突。诸如建设单位出于独特的考虑而要修改部分设计内容,就很可能导致专业之间的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较强的会审能力,一旦会审不到位,建筑工程的功能发挥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造成工程质量隐患。

1.3材料质量不达标材料构成了建筑,材料质量达标与否直观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若是不能保障材料质量的话,工程质量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而要保障材料的质量,就需要完善采购制度和检验制度,而当前的很多施工队伍在这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影响了工程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4施工变更不到位施工变更是施工图的补充,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碍于自身的视野,建设单位在施工变更的时候往往难以从建筑整体功能着眼,这样就导致设施系统的技术要求被忽视,图纸中的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工程质量出现了很大的失误,设计的要求难以实现。

2工程质量控制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建筑工程质量失控的原因有了更深地了解,为此,就需要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具体如下:

2.1注重任务书的编制工程立项之后,建设单位应该注重任务书的编制,在任务书中全面反映建设单位的要求,其中不但应该包括建筑工程的要求、配套,还应该包括工程的技术工艺等,只有将这些内容转达给设计单位,结合建设单位的要求,对其进行特色化设计,才能更好地确保设计方案、图纸的质量,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建设单位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个表面的流程,而应该将其看作整体建设的一部分,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职浪费设计单位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任务书编制过程中,应该加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交流,切实保证计图纸的质量。

2.2加强设计协调工作在方案、图纸的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专业之间的配合,要保障各个专业功能的发挥,就需要使这些不同的专业做好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使建筑工程的作用得到正常的发挥。不同专业难免会发生冲突,为此在设计变更的时候,应该提高会审深度,尽量避免专业之间的矛盾,确保设计的科学性,更好地保障施工的有效性。

2.3完善施工变更工作工程的质量受到施工变更很大的影响,在设计阶段,施工图纸、方案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正因如此,施工图纸需要施工变更的补充,只有对施工图纸加以辅助,才能更好地发挥建筑工程的整体功能,使建筑的效果更好地呈现出来。建设单位应该注重施工变更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2.4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材料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和检验制度,确保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都符合质量要求。其二,施工控制体系,项目经理应该以质量目标为指导,结合施工单位的作业方针,及时和业主进行沟通,使业主的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在实际的质量管理中,建设单位要切实发挥项目经理的作用,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完善策略。其三,工艺、技术保证体系,施工单位应该采用新工艺、技术,提高工艺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工程的质量。其四,执行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规定,在实际的工程中,监理单位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理作用,以建筑行业相关的质量标准、规定等全程监理建筑施工,不断提升自己的监理水平,增加自身的工程施工经验,以便更好地监督和协助施工队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工程的质量。

3总结

第6篇:职称建筑论文范文

在建筑设计中,尤其是在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设计时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弱电系统中存在很多子系统,同时涉及到多种高新技术,但是现阶段这方面理论体系并不完善,优秀设计人员较少,存在较大的设计难度,然而只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照相关规定与要求进行,就能使设计要求得到较好的满足。图1为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示意图。准备工作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前期准备工作很容易被人们忽视,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明确规划设计方案、分析用户需求、分析可行性三方面,其中,用户需求分析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弱电系统设计的相关规范与要求展开进一步分析,并进行量化对比,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明确规划设计方案指在确定系统具体目标之后,设计者着眼于整置,针对弱电系统设计的规模与性能进行论证,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总体的概念;分析可行性指出台设计方案之后针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的分析,这方面的分析是以弱电系统建设经济上的合理性为基础的。的提高。详细设计在这一阶段应该对以下几方面展开深入分析:首先,方案设计应该与规范要求相结合;其次,方案设计应该与弱电系统平面设计相适应;第三,方案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保证建筑面积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果与实用效果;第四,系统集成和综合布线应遵循相应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原则。完善设计安装完弱电系统后,如果在系统测试工作中发现了与性能指标或功能指标不相符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进而在设计修改方面使系统应用需求得到满足。保证这些部分相辅相成,同时只有符合实用、合理的原则,弱电系统设计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2智能建筑弱电设计质量控制

弱电建筑工程十分复杂,它同时是多门学科与多种技术的综合。纵观现阶段的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其质量并不算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选用设备不能达到相关技术要求,主要在于并没有对其进行科学配置和合理规划。下面就让我们对智能建筑弱电设计质量控制的对策进行分析。保证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在智能建筑工程中,工程设计应该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对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行积极的引进,采取可靠的、稳妥的技术保障性措施,在市场中选择经过实践证明和市场考验的电气产品。与此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注重经济上的合理性,对设计系统进行尽量的简化,有效降低投资与成本,不能盲目贪大求全。遵循实施求是的原则在智能建筑弱电设计工作中,各系统与设备都存在自己适用的范围,不管是功能还是性能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盲目的追求“最全”和“最新”,避免一切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做法。在每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都要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对合适的设备与系统进行选择,使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达到简化系统和满足使用要求的目的。重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弱电系统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的使用寿命最多只有几十年,一旦投入使用之后便需要24小时不停息的运作,与此同时,弱电系统自身还承担着多种电力任务,这时不仅要重视对智能建筑中设备与系统的选型,同时还要重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结语

第7篇:职称建筑论文范文

1.1价值工程的概念

价值工程(VE)作为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管理领域。价值工程(或者价值分析)是指成本与绩效的优化活动,即依靠组织性的活动来对某项服务或者某类产品的功能予以分析,由此实现该项服务或者产品总成本的最低化以及总价值的最高化。根据上述定义可知,价值工程的目标是提升研究对象的总价值,核心是对功能系统的分析,基础是开发集体性的智力资源以及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此外价值工程的原理包括动能变动性原理、价值准则性原理、功能本质性原理、成本变动性原理、行为与代价原理、影响费用三要素原理。价值工程的特点包括普遍性(由建筑工程的多样性决定)、一次性(由建筑工程建设的单件性决定)、系统性(由建筑工程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用途的多样性决定)。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为:选择对象→组成价值工程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功能系统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方案评价→提案编写→审批→实施与检查→成果鉴定。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属具备普遍意义的工作程序,而具体行业的价值工程工作程序受到该行业实际特点的影响,因此对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价值工程的应用研究必须考虑到该行业造价控制的具体特征以及实际要求。

1.2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价值工程的应用

由前文可知,价值工程是以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化为目标,以对服务或者产品的功能分析为核心的管理技术,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现结合前文所述的相关理论知识,浅析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的应用。

1.2.1总体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额高、建设规模大等特点,因此价值工程的应用对总体方案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必须从业主以及国民经济角度来分析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功能,同时必须从建设投资、运营成本以及维修费用三方面分析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成本,因此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设计过程运用价值工程来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非常必要,即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来反映建筑工程的最终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价值应为总体方案价值分析的核心,此外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整体价值提高的途径:功能不变,造价降低;造价不变,功能提高;造价略微提高,功能显著提高。

1.2.2限额分配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限额设计的前提是实现建筑工程各部位、各专业造价限额分配的合理性,因此运用价值工程来完成限额分配非常必要,即以功能、成本的动态原理为基础,使建筑工程实际成本与预定功能成正比例关系。限额分配对价值工程的应用流程为:分析、整理、评价建筑工程各部位与各专业的功能→对建筑工程各部位、各专业的功能进行定量化处理(由此确定各部位、各专业的功能及总体功能的百分比)→依据步骤二所计算出的百分比,分配建筑工程各部位及各专业的造价限额。

1.2.3结构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研究表明,建筑结构的选择既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又影响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以及使用质量,例如地基的处理方案、主体结构的类型等均与造价控制相互关联,因此建筑结构的合理选择对控制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非常重要。建筑工程结构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要求综合考虑到建筑工程的使用要求以及基本功能,即建筑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过程,组织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参与设计,以及尝试应用系列先进的新技术。如此设计出多种备选方案,最后再比选,并确定出最终方案。

1.2.4设计方案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针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传统的方法存在经济与技术相互脱节的问题,即对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功能性以及经济性进行分别评价,由此确定出造价最低且能够实现预定功能的设计方案,或者功能最强且造价限额合理的设计方案。但就价值工程的观点而言,上述最优设计方案却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价值工程的观点认为,必须始终立足于建筑工程的价值以及功能与费用,对最优设计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出具备最高价值的设计方案。价值系数法作为综合评价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具体步骤为:计算出备选方案的成本系数与功能系数→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出备选方案的价值系数。注意最优设计方案的价值系数最大。

1.2.5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材料与设备的费用约占建筑工程直接费用的2/3,因此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必须合理,即满足建筑工程使用质量的同时,切实降低建筑材料与设备的费用。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是指采用提问法来完成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而所提问题多涉及到材料的功能、材料的成本、替代材料的成本等。实践表明,运用价值工程来选择建筑材料与设备对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以及提高建筑工程的价值意义重大。

1.2.6图纸审核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图纸审核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运用价值工程来完成图纸审核非常必要。图纸审核对价值工程的应用包括两方面:一是挑选出价值最高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的审核突出重点,即所审核的图纸尽量具备功能性强、造价高、影响大的特点,由此实现经济与技术效果的最大化。二是分析、评价设计图纸的功能,即对设计文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评审设计方案,由此挑选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设计方案,进而实现控制造价的目的。

2结束语

第8篇:职称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动态控制;成本预测

引言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的国际化与规范化正日益提高,成本控制作为企业决策的基础,成本控制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的好坏。所以成本控制管理作为企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凸现出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要走向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有效的成本控制,是无法立足于建筑行业的。因此,如何确实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赢得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通常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费用开发,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得好,控制方法运用合理、及时,将使工程项目经济效果较好。项目部是施工企业的基础,增收提效、强化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这就要求项目部要把各方面的工作统一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上,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研究、调整和完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将项目管理从实物管理转向价值管理,从而使成本管理成为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

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造成成本支出大,效益低下等不良局面。各个施工工程的项目部已经实行了项目成本核算制度,但是只管干活、不管算账的生产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成本管理意识低下。首先,投标阶段忽视成本预算的决定性作用,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揽到业务,片面追求承揽施工任务与产值,抱着“低价中标,高质量索赔”的侥幸心理,未全面考虑工程项目的客观条件与索赔空间及企业自身的施工,索赔管理工作等实际情况,以远低于成本价或垫付大量资金来赢得工程的中标。其次,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忽视施工准备。由于缺乏科学的计划组织,一些项目前期准备不足,边修路边进点的现象屡有发生,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进度匆匆备料,材料进场不能合理堆放,验收、领用制度不健全,节约、奖惩措施不力,导致材料大量浪费。最后,施工中与施工的后期缺乏成本分析和管理。目前各施工项目的财务主管严格来说仅仅是会计主管,会计人员也仅满足于成本核算,而对成本的超支的项目原因不作分析'''',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为决策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成本管理依据或意见。

第二,成本责任制度不健全。建筑企业原有成本管理模式中,一个完整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全过程处于割裂状态,如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职能在经营预算部门;成本控制职能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和供应、劳资、设备等各管理部门;成本核算职能在财务部门。工程项目责任成本和对责任成本指标的反馈修订完善、分析、考核等工作尚未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由于责任未能得到完整、明确的划分,所以这样的责任制是无法得到贯彻落实的。

第三,注重施工成本,忽视对其他成本的分析控制。在工程施工当中,项目部主要人力、物力集中于工程项目本身。由于工程进度是办理施工结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成本方面,相对重视较多。采购行为远离施工现场,不易引起重视,因而采购成本、工艺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安全成本易于被忽视。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工程项目全面成本控制管理具体操作是将成本控制的职责和业绩目标落实到各现场单位,让现场单位的管理人员、员工追求低成本的施工方法,建立起科学、经济、标准的成本控制与决策的方法。面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采取对策和措施去着手并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和国际化的水平,为企业的进一步更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控制好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四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项目经理部不能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数量不少,而经济效益却低下的被动局面。

第二,落实成本逐级负责制,确保成本目标完成。首先要明确责任,项目部从施工生产到市场营销,从项目经理到员工,从职能部门到施工班组,要全部纳入控制范围之内,按成本计划采取目标分解的方法,明确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直接责任或相关责任,分别提出保证成本计划完成的具体措施,并签订成本承包责任状,形成成本控制措施保证体系。其次是督促检查与协调,项目部要定期检查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对资金运用、材料支出、劳力和机械使用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指导,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支出,保证目标成本计划的实现。

第三,加强标后预算,进行成本预测,确定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首先是人工、材料费用预测,分析工程项目采用的人工费单价、工人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中人工费是否超支。材料费占的比重极大,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分别对主材、辅材、其他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分析定额中规定的材料规格与实际采用的材料规格的不同,对比实际用量与定额用量的差异,汇总分析预算中的其他材料价,与实际价的差异;项目开工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并按照企业定额或上级统一规定的施工预算定额编制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预算,作为指导和管理施工的依据,对生产班组的任务安排必须签发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并向生产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且在施工任务单的执行过程中,要求生产班组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实际消耗人工、实际消耗材料做好原始记录。作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令料单结算的依据。在任务完成后,根据回收的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进行结算。并按照结算内容支付报酬。其次就是机械使用费预测,投标施工组织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使费;同时预测计算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要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对主要机械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再次就是辅工程费用的预测,辅工程费用是指工程量清单或设计图纸中没有给定而又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例如混凝土拌和站、大型工具租赁、周转材料、文明工地费用等,也需要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做好具体实际的预测。最后是临时设施费、工地转移费的预测,临时设施费内容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和工地转移费。

第四,加强动态成本管理。建筑施工工程项目动态成本管理的基础在于目标成本的确定。在实际操作中,目标成本按开发进度的不同阶段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原则上,每一个版本的制定都是在上一个版本的指导下进行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所进行的成本估算,主要是从收益性方面对投资的可行性进行测算,随着方案的不断深化,应将目标成本逐渐细化,当主体工程施工图预算确定后,再形成最后定稿的版本。动态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将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动态差异分析。对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差异进行动态分析的内容包括:预测待发生成本,绘制全项目动态成本表、各产品类型动态成本表和各产品类型目标与动态成本比较表等。

第9篇:职称建筑论文范文

1.1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市场不够完善,监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监理市场还不够完善,许多监理机构存在同体监理或者自主监理等问题,进一步导致监理市场的混乱性;另一方面,监理机构中缺乏专业的监理人员,没有严格的实施持证上岗制度,监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等,在工作中整体的业务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建筑工程质量监理要求。

1.2建筑工程材料监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如果施工材料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就会对工程项目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在施工材料采购阶段,材料质检员如果缺乏专业的素养或个人职业素质差,甚至会出现等现象,为了个人利益而采购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的材料。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建筑项目的品质,甚至会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引发不可挽回的施工安全事故。

1.3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工作混乱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综合化管理较差,对工程施工阶段各个监理单位的职责不够明确,甚至存在一个项目有多个监理机构共同完成的现象,导致工程建设中资源分配不合理,监理工作混乱,有些项目多个监理机构一起管理,而有些项目却无人问津,从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全面性。

.4工程质量监理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监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建筑工程质量监理信息化应用在很多方面存在局限性,信息化管理还相对落后。一些具有监理资质的监理机构中,会使用网络的监理人员极少,信息传递往往采用人工、手写等方式,监理文件不统一,反而影响了监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另外,管理信息更新较快,但监理人员相关方面的知识面较窄,导致工程质量监理的手段单一,系统性较差。

1.5建筑工程质量监理人员较少

工程施工企业需要选用合理的监理机构,需要对工程施工各个具体的环节设置监理人员,包括材料监理人员、施工技术监理人员、设备监理人员等等,同时明确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后续监理工作顺利开展。但是现阶段施工企业综合化监理设置工作不足,监理工作者安排较少,对工程质量监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2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强化措施

2.1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理队伍

工程质量监理队伍建设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第一,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质量监理队伍建设的重视,不断的提高监理队伍的人员数量,满足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监理工作需要;第二,加大对监理人员素质培养工作,不仅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其业务水平,更需要加强对其职业素质的培养,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质量。

2.2推行标准化的工程质量监理

工程质量监理标准化,指的是对监理工作统一形式与内容,并指定统一的科学监理标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可以将工程质量监理分为外部控制标准化以及内部控制标准化两个方面,其中内部控制监理标准化就是不断的完善质量相关的监理制度,保证监理单位内部各个监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可衡量性,并通过内部竞争形势提升质量的监理水平;外部控制监理标准化就是对工程进度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等设置统一的标准,并监督相关单位按照标准执行。

2.3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信息化水平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理信息化水平,需要搭建质量监理信息化平台,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科学的信息平台、监理工作数据库等,实现监理工作资源共享,不断的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监理的质量。

2.4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设备监理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早已实现了机械化施工,工程施工设备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给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设备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理,不仅保证设备规范化使用,同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为工程施工提供基础保障。

2.5强化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是质量监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监理人员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复核等,对于施工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监理人员需要充分行使监理的权利,监督相关部门对质量问题的整改,督促相关施工单位尽快处理质量问题。另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或者是对于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立即下达停工指令,同时督促有关施工单位实施整改,及时的消除质量隐患与处理事故,保证隐患消除后才能下达复工指令;同时,监理单位还需要加强对工程施工的质量验收工作,发现不合格的项目需要责令其实施返工。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