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伦理学与生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伙伴 交往伦理 养成
[作者简介]景卫东(1963- ),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党政办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伦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91-02
大学生学习伙伴是大学生基于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锻炼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需要,在自我选择、自我接纳、相互促进的基础上而自愿结成的共度集体生活、共进步、共成长的非正式群体。学习交往是大学生交往的核心,学习伙伴的交往是大学生学习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需要经历从陌生人交往到熟人同学交往再到伙伴交往以及朋友交往四个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及大学师生交往的疏离,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重要条件。这种学习伙伴的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最初体现择友始于交往亲近的社会交往原则,即大学生群体通过相互接触,相互理解而产生的彼此吸引的感情。随着大学生群体交往的深入,交往伦理的认同和共鸣将成为学习伙伴达到更高层次的心智交往的伦理法则。
一、对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伦理的认识
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伦理指大学生学习伙伴之间为调整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关系,塑造自我的道德人格应提倡和践履的普遍性伦理原则和道德行为规范。其在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中表现为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的关系、处理交往关系的原则、规则规范和礼仪。随着高校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的现状,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伦理有了新的时代内容,需要学校教育培养和进行自我践履养成。
1.诚实。交往的诚实可以分为诚与信,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的诚实是为了诚信,在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中,交往的动机在于传达真信息的行为,交往伙伴中的诚实者传达的真信息之所以是真信息,并非因为其与客观事实相符,而是因为其与传达者的主观思想及其所引发的实际行为相符。与自己的思想相符叫作诚,即真诚,主要表现是“心口一致”;与自己的实际行为相符叫作信,即守信,主要表现是“言行一致”,反之就是撒谎与失信。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诚实的道德价值在于对交往伙伴之间、社会是有益的,正如西方格言“诚实是最好的交往策略”一样,其是维系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的伦理底线和行为纽带。
2.尊敬。大学生在学习伙伴交往中,尊敬既指尊敬他人即自己交往的学习伙伴,也指尊敬自己。尊敬他人是交往中的敬人或尊人,即给交往的伙伴以价值认可,让伙伴有价值感和尊严感。尊敬自己就是使自己受尊敬,即自尊。自尊需要自信,自信是自尊的根本特征,依据大学生交往现实情况,学习伙伴实现自尊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善的途径,通过大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有为,在大学生交往群体中有所作为;二是恶的,有的大学生通过自欺欺人或贬低交往伙伴而凸显自己。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中,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交往伙伴的尊敬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名声和无根据的奉承之上。尊敬既是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在群体交往中尊人敬人的准则,也是大学生在伙伴群体中寻找自我存在价值、凝练自我归属感的伦理基础。
3.友爱。这是大学生学习伙伴基于交往和共同生活而产生的相互友好的感情,作为交往伦理,友爱是友好的交往和共同生活的感情方面的品质,只有学习伙伴都能充分意识到并有意识地努力友好交往和共同生活,学习伙伴交往的友爱才能产生,但学习伙伴间友爱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学习伙伴的善,学习伙伴间的愉悦,学习伙伴间能提供的帮助。以此,可以把学习伙伴的友爱分为基于善的友爱、基于快乐的友爱和基于实用的友爱。在三种友爱中,善的友爱是学习伙伴间赏识彼此的优点和品质,包含友善并出于友善,形成相互信任,是稳定的、持久的,这种友爱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大学生学习伙伴的善的友爱交往是值得期求的友爱。从常识道德的角度出发,友爱就是大学生学习伙伴关系开出的美丽花朵,应是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最为显著也最受到推崇的交往伦理。
4.信任。这是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的前提,在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中,“信”表明一种不轻易怀疑的态度,尤其是在大学生学习伙伴听到关于另一些伙伴的种种舆论意见的情况下,还要像过去一样交往的学习伙伴;“任”是“信”的一种延伸,为此信任包含“相信一个朋友”“任由朋友去做已经托付的事”两个方面。在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的实践中,信任伦理会表现出两层品质:一是相信自己的学习伙伴,不轻易地怀疑他;二是珍视学习伙伴的信任,不辜负、不失信。这两个层次的品质同样重要。在大学生学习伙伴之间,信任是相互的,不辜负、不失信也是相互的。孔子教导弟子以“谨而信”“朋友信之”为志,孟子讲的“朋友有信”等说明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中相互信任和珍视信任是最为基本的交往伦理。同时,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间的诚实、尊敬、友爱和信任伦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具有可过渡性,学习伙伴之间因诚实赢得尊敬、因尊敬唤醒友爱、因友爱博得信任、因信任回归诚实,养成优良的交往伦理链条。这些既体现在大学生学习伙伴的私人交往中,也反映在大学生学习伙伴的公共交往中,需要进行教育与养成。
二、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伦理的教育与养成
1.培养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伦理是教育者的责任。教育的本质是基于知识的传承,实现人格塑造,促使大学生精神成人,在培养大学生学习伙伴的诚实、尊敬、友爱和信任的交往伦理问题上,学校和教师责无旁贷。一是引导学生树立主动交往意识。主动交往是形成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伦理的主观条件,学校和教师引导学生树立主动交往意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重视学校的教育交往,让学生在学校的管理交往和教学交往中体验到教育者的伦理关怀;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利用课程教学传递人文关怀的伦理精神。二是教育大学生克服不健全伦理人格对交往的影响。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中不健全伦理人格对学习伙伴交往伦理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妨害,主要表现有自卑、自负和妒忌。自卑即缺乏自信,在大学生学习伙伴群体中, 因为自卑, 有些大学生不敢与人交往, 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边缘人,有些大学生在交往中遇到挫折便自暴自弃;自负,在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表现为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不顾别的伙伴同学;妒忌,对强于自己的学习伙伴不服、不悦、仇视、甚至借助造谣、中伤等手段贬低学习伙伴。面对大学生交往中所表现的种种缺陷,学校和教师必须教育大学生克服不健全伦理人,塑造完善的伦理人格,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积极主动地进行人际沟通,培养良好的交往心理品质, 进而提高交往能力。三是拓宽学生的交往范围。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是以学习交往为核心展开的,在学习交往中会形成正式的群体交往和非正式的群体交往,学校和教师在重视党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班集体等正式群体的活动交往,包括与社会、企业联系的各种有组织活动的同时,应引导学生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社团、学习小组和个人爱好团体等非正式全体的交往,为不同层次需求、不同心理特征、不同个性的大学生搭建一个立体化的交往平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有助于提高交往的兴趣, 减少交往中的冲突,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交往能力。
2.养成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伦理需要大学生自我成长,道德觉解不断提升。培养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伦理,除了学校教师要承担好学生成长引领者的作用外,大学生自身还要不断提升自我道德觉解,提高交往能力。一是大学生要重视自我的道德觉解养成。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中的诚实、尊敬、友爱和信任的伦理本身就是一个道德的过程,其认同及行为反映的是一个觉解过程。要求大学生努力汲取伦理和人文知识,在不断体悟中注意心智能力的培养。二是大学生要锻炼提高交往能力。交往是人的社会性活动,需要人的交往能力,大学生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正确处理师生交往、学生交往及网络交往中与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人与事关系的能力;与大学中的学习伙伴的交往是大学生成才的前提,在大学生活中提高交往能力应先从提高大学生与学习伙伴的交往能力入手,大学生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与学习伙伴交往,从中体会合作与竞争规则,大学生应以自身爱好为基准加入社团组织,培养志趣,提升心智交往,进而体悟和学会对学习伙伴的尊敬、诚实、信任与友爱。总之,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伦理教育与养成是大学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廖申白.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体育理论;兴趣;观念
在多数人的眼中,体育课就是一种户外活动,是一种活动性特别强的课。体育教师只需在操场上进行指导和示范就可以了,体育基本上是自由活动,没什么大的用处,若需要讲课,也只是在操场上介绍一下就可以了。多数情况下,体育课的确如此,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相比一个最大的优势。体育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经过无数人不断地积累传下来的精华,一堂好的体育理论课,可以让训练事半功倍,一个体育运动员对体育理论理解得越深,训练效果或训练成绩也就越好,那么作为体育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好体育理论课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对于操场上的自由活动,学生很不愿意上体育理论课,觉得没用、枯燥、乏味,没有在操场上活动有意思。这时教师就应该想办法让体育理论课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理论课堂上,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当学习兴趣提升后,课堂的效果也就自然提高了。比如我在讲人体结构时,单纯地讲骨头、肌肉、神经,学生不喜欢听,这时我让学生做游戏。我准备一个橡皮锤,让学生做膝跳反射活动或者让学生双手握拳,左右手的指关节第二段两两对齐,然后把无名指伸出来对好,看能不能将他们分开。这样在课堂上的活动一下子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并且对所学知识有着深刻的印象。初中生的求知欲特别强烈,对所学知识都会求个“为什么”,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合理地利用好学生的求知欲,相信他们就会对体育教学的理论学习有兴趣。
二、用本学科的魅力来打动学生
每一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学科之间都具有交叉性,都是相互融合的。我们体育课的理论教学也可以把其他学科的知识引进来,以增加理论课的魅力。比如在上足球课时,我们可以把历史知识引入课堂,讲足球的起源,或者可以让学生提前在网上查相关资料,由学生来讲述。足球其实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在唐代时尤其盛行,而近代足球起源于英国。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如在讲足球理论时,把“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婵娟”这句李渔的诗引入课堂,使学生体会到运动中的那种优美。因为中国古诗词意境优美,用词优雅,很容易就将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去,进而了解蹴鞠这项运动。我们还可以将体育理论与自然科学联系到一起,比如在讲血液循环理论和运动理论时,可以引用物理与生物的知识来解释,这样同学们会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授课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觉得老师知识的博大与精深。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课下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教师,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魅力。
三、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吸引学生
一、生活教育理论概述
1.生活教育理论的含义.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有关“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这是首次有教育者将教育与生活相联系.杜威认为,课堂上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是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还原和验证.陶行知认为,人们的教育能够实现对其生活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帮助受教育的人们逐渐形成完整的人格,从而进行社会改造;同时,生活也能实现对教育理论的指导与完善.这些教育家为生活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活教育理论对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首先,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高中生由于生活经验与人生阅历有限,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如果仅仅依靠单纯的理论讲解,难以形成共识.而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让教育更贴近于生活本身,在心理上与实践上都给予亲近感,推动学生深入学习.其次,生活教育理论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以实际体验为基础,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共鸣作用的生活化教学形式中,教师与学生能营造出一种积极沟通、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学习物理知识,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导入生活现象,激发学习热情.如果一位教育者在学生情绪及智力尚未达到振奋与高昂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在情感与共鸣同时产生之时,就急于进行互动,那么学习便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物理课程的生活化特征,利用学生熟悉的各种生活现象,增强物理科目的亲切感与真实性,拉近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参与物理探究活动.例如,在讲“弹力”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熟悉的弹簧秤带到教室,以“粉笔买卖”等游戏带入对弹簧秤的应用,随后在演示使用的过程中引出弹力的学习内容.这种生活现象的导入,让学生对物理的生活情境再现感到真实亲切,激发学习热情,并在联想生活实例与经验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2.创设生活情境,提高理解水平.归根结底,高中物理是一门抽象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的形象思维非常重要.一旦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好,那么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惑.为了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信息,教师要善于提炼物理知识的重难点,并对其巧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其带入到生活情境中,在唤起学生生活记忆的同时,促使学生直接地体会物理重难点知识,丰富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真正意义上学习、理解并运用物理知识.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如果学生没有感受其力,机械记忆的结果会导致在今后解决生活问题时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增加教学实验,如采用纸张、小石块、铁钉、粉笔等物体进行自由落体运动,让学生全程观看其下落的过程和结果,形成自身的思维整合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物理重难点.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生活教育思想;应用;生活化情境
长期以来,我国物理教学一直受到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影
响,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物理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背景相
分离,成为以理性知识传递为主要目的的唯理性活动。学生成为被动接受抽象的概念、原理、公式、规律的机器。这样的物理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不能真正理解和形成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特别强调要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技能在生产生活
中的应用,勇于探究生活中的物理学问题。并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应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新课标中处处闪现着生活教育理论的光芒。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给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
20世纪20年代,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依据中国教育现状,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基础上,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其基本内涵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进更高的境界。
生活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深化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物理教学如何能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动手能力,培养具有个性且全面发展的人,生活教育思想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1.高中物理教学应具有实践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认为学习就
是实践。物理学作为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基础科学,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是现代技术的理论基础。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高中物理教学应具有实践性。
2.高中物理教学应具有科学性
“教育必须科学,教育的内容也必须包含并着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否则不能前进。”“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这是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思想中一直强调的问题,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依然适用,高中物理肩负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物理教学的科学性是文中应有之意。
3.高中物理教学应具有前进性
生活教育是“与时俱进”的,“要随时随地地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些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生”。近代物理一直处在推动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风头浪尖,高中物理课程应能体现时代性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时代性人才,其教学的前进性自然不言而喻。
4.高中物理教学应具有终身性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生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是毕业;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终身教育主张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终身性也是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要求,“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高中物理教学应具有探究性
陶行知一贯反对死读书、死教书的旧教育,提倡活学活用的创造探究教育,认为“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也明确提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起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创设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学一般是指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的知识交流过程,教学情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情境思维而创设的情感氛围,是课程教学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现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使用在教学的开头部分,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是饱含物理生活情境的,通过生活化熟悉的物理情境把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进行整合,将物理教学赋予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高中物理教学真正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创设高中物理课程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将抽象的学科知识融于现实生活中,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使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之便于为学生所理解和应用。良好的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应该具备生活性、问题性和真实性特征。贴近现实生活,但不是日常生活情境的简单映射,而是经过加工和净化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有效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学生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能应用于真实的现实生活。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学情境能为学生在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中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使之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创设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发挥教学有效性,还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1.生活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说的是教学要从学生熟悉、倍感亲切的现实生活和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情境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以生活性原则选取情境材料需要注意:创设的情境应能最真实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只有现实的情境问题才最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才能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受力、知识和经验去分析、探索和尝试解决。其次是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应能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完成学习内容与已有认知结构
的有机结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问题性原则
指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要围绕着一定的问题进行,是教学的出
发点,这些问题应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或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问题的设计应具有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如在进行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教参中的故事就可作为引入教学的问题情境:在刘、关、张兄弟三人饮酒后,张飞借着酒劲要与关羽比力气,他提出“谁能把自己提起来,谁的力气就大”,语毕,张飞抓紧自己的头发,使劲向上提,使出了最大的力气,连头发都抓掉了一大把,却依然未能使自己离开地面,最后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关羽稍作思考,找来一根绳子,将绳子的一端绕过树杈,拽在手里,另一端拴在自己的腰上,双手使劲向下拉,结果身体慢慢离开地面了,关羽获胜。接着教师提问,关羽的力气确实比张飞大吗。学生摇头,教师接着问为什么关羽能提起自己而张飞不能
呢。在学生的茫然中教师乘机引入新课,提出在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以后,答案即可知晓,为学生解决问题设置悬念,吸引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3.科学性原则
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情境一般取材于日常生活,生活经验本就有许多假象,教师在选择这些材料时,要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科学提炼,确保情境材料的逻辑性、可靠性和严谨性。科学性原则要求创设的情境具有有序性,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有一定的梯度。同时还要注意科学性的把握度,避免出现学术性太强和超出学生知识能力范围的问题。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性原则要求情境创设的问题是开放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是多元的,使学生的思维处在开放的时空中。情境本身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能让学生在已有知识能力基础上延
伸、拓展。从而引申出新的问题,不断深化知识结构,提高和发展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体育 小小学生 心理健康
人的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当然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科学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运动,可使身体正常发育,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但是,在小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三、体育运动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体育活动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小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些都能培养小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四、体育运动调节小学生的情绪状态
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了人的情绪,改善了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小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
五、体育运动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特点。小学生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所以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小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六、体育运动能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
通过体育运动能使小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并从中得到乐趣。项目的选择以小学生感兴趣的球类、健美操、游泳等有氧运动为主,运动量以中等强度为宜,心率控制在110—150次/分,并能做到持之以恒。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体育运动有利于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属于体育治疗手段的游戏法是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方法之一,尤其是在团体辅导中更为常用。学校体育可以利用不同强度和速度来消除患者心理的心理导向。
体育活动能让小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活动能使小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小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小学生个性全面发展。通过加强对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锻炼,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小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小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体育能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王极盛.心灵时代—心理主宰健康[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9).
“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要求教育要打破育人课程的封闭性,开发开放性的课程资源,把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纳入课程的范围。如果用“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学,必将把素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实施引向深入。陶行知先生说:“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而传统的教育,正是教人变坏变死的坏教育、死教育。”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严重地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其结果只会使学生厌倦学习、禁锢思想。生活是一部教育的“百科全书”,生活的内容都应该是教育的内容,思想品德教学应把学生引向生活,并向生活吸吮营养。思想品德教师在钻研教材与大纲的基础上,认真备好学生,因班制宜,因材施教,突出学生学习的生活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知识、学习生活化的知识。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应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生活,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通过实践,我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就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体会。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的内容取向转变为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生活化”的内容取向。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仿佛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教材活,不是为现实生活活,也不是为理想生活活。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在教材中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比如在教学环境问题这一知识点时,我首先请学生回顾自己从家门口到学校的路程中,有哪些环境污染?学生纷纷自告奋勇,然后再追问,那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这些现状?有的说一定要杜绝污染源;有的认为可以通过撰写“小论文”到相关部门,学生各抒己见、表情激动。思想品德源于生活,应该回到生活中检验。如果教师懂得把思想品德教学导向生活深处,给学生自由翱翔的双翼,又何愁他们不能展翅高飞。
二、社会即学校———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他提到:“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思想品德教学最终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我们会带班级“走出校园”,对学校周围的及乡村的环境情况进行小调查。调查的方式、内容由学生确定,学生回校后认真地写了调查报告,他们写出了感情,写出了具体与真实,从而更珍惜、把握自己的学习机会。其中一位女学生把“发展经济更要保护环境”的情况以“小论文”送至镇长办公室,镇领导对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行为进行了高度表扬,同时在镇年度工作报告中采纳了该学生的部分建议。通过此事我告诉学生,我们是社会的小主人,是时代的小主人,要学会运用我们的知识回报社会、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这正是初三思想品德课第1课的要求,这样的社会活动完全实现了思想品德学科教育的思想与行为目标。总而言之,我们应该认定社会就是伟大无比的学校,善于运用社会的力量,由此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在教学、教学生学,以便更好地做。
教学理念优化
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即应用生活元素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幼儿教师应秉持人本教学理念,以生活元素引导幼儿探究科学知识。以自然科学《滴水成冰》为例,教师要以简单、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水结成冰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而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也能大幅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利用奇妙、好玩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针对奇妙的自然现象,幼儿难以解释,觉得非常神奇,比如水在常温状态下加入试剂后就变成了冰,幼儿会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索科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营造和谐、稳定的活动环境。《滴水成冰》实验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且一个人难以完成,教师可以开展合作教学法,借助集体学习和师生互动优化幼儿的科学探究方式,满足幼儿集体学习的愿望,缓解學习压力,并通过学习向导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收获学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教学方法优化
生活即教育,教师要为幼儿搭建生活学习舞台,体现幼儿对生活教学元素的高度理解。以《制作气动小汽车》为例,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如下。
第一步,教师组织幼儿观看科学短视频,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活动初期,教师先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观看有趣的科学短视频,介绍气动小汽车的科学原理。虽然绝大多数的幼儿看不懂,但是大家会被五颜六色的气球、形态各异的小汽车吸引,当看到气球推动小汽车前进时更是大为惊奇,这样就能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步,教师利用道具演示奇妙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欲。仅靠视频引导是无法让幼儿切实感受科学的奇妙的,所以教师还需要用道具演示奇妙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比如在观看视频后,教师用硬纸板、钉子、胶水以及气球等生活用品还原“气动小汽车”的制作过程,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力求精细、慢速,让幼儿看清楚搞明白。第三步,教师分组实操还原科学实验,增强实践能力。气动小汽车的制作仅靠幼儿一人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教师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大家以集体智慧还原科学实验,从而提升幼儿的科学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一组推选出小组长,带领其余三人共同制作气动小汽车。这个过程中某些幼儿会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指导并渗透激励教育,使其迎难而上完成任务。第四步,教师立足生活布置亲子任务,夯实教学成果。通过制作气动小汽车,幼儿明白了是气球中的气推动小汽车前进,那如果汽车更大更重,还会不会有同样的效果呢?教师以此问题布置亲子任务——制作重量为3kg的气动小汽车,并让小汽车跑一米远。这个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幼儿不仅能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还能学习到更多实用的科学知识,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
教学内容优化
关键词:学生;生活逻辑;理论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90-02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逻辑。没有逻辑,即丧失了智慧的一切。我们要把握的是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巧妙统一。
接下来我就用我上过的一节课《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其中一个层次"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来说明是如何把握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的:
这节课的理论逻辑应该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抽象的理论逻辑如果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记忆在大脑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生也会糊涂!课堂必须以体验生活为过程,靠生活逻辑来推动,做到顺水推舟。所以我们要把课堂设计成一个感受生活意境——认识生活问题——抽象生活逻辑,最终实现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融合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润物细无声"。但是寻找生活逻辑,却是需要老师的细心、用心、耐心和专心。
生活不是逻辑,我们要寻找的是生活中的逻辑,生活中的逻辑,是显而易见的,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是俯拾即是的。当然课堂中的生活逻辑依托于老师创设的各种情景。但是哪个情景体现的生活逻辑才能和我们已经找到的理论逻辑相统一呢?这是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我记得文学界流传过这样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也可能隐藏着大智慧。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点滴,只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都会发现其所蕴含的独特的美。于是我就留心身边能体现生活逻辑的小行为。那段时间电视里经常播放一则公益广告“关心别人快乐自己”,于是偶然一瞥我盯上了它。这个广告学生都是非常熟悉的。我就选中了这个“可借用情景”。接下来我的设计是这样的:
1.看身边的行为
1.1 你看到了哪些行为?请用恰当的字眼表达出来。
踢、挡、接、推、扶、摘、捡……。
1.2 选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行为,谈谈该行为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结果。同学们分析的都非常透彻。大家看,生活中偶尔发生的一个小细节、一个小举动,都会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造成一定影响,产生的一定结果。那这说明了什么呢?
之所以一种行为带来这么多影响和结果,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不是一个孤立的人,我们要工作、要学习、要生活,总会接触形形的人,碰到各种各样的事,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
然后我又选中了身边实际发生的“肖辛的故事”这一“可再现情景”。设计如下:
2.我们来反思
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这道理非常简单,我们大家也都能明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有好多人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就像我的一个学生肖辛一样。
肖辛是我2005年送走的一个学生,现在已经上高二了。听肖辛妈妈说,上星期六下午小辛离家出走了,原因是爸爸误认为小辛去网吧玩游戏,狠狠批评了他,晓辛感觉特别委屈,火气也很大,于是就和爸爸吵了起来,爸爸忍不住动手打了他一巴掌,小辛便赌气离家出走,至今也没有回家。
在我的印象当中,小辛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学习、品行也都很好,我就是想不明白:他怎么能离家出走呢?
(1)大家在家里也是孩子,也算是小辛的同龄人,你们认为小辛离家出走时是怎么想的?
(2)大家想的可能就是小辛当时所想的,小辛离家出走了,急坏了关心、爱护他的所有人。在小辛离家出走后第三天,也就是前天,小辛妈妈给我这个小辛初中的班主任打来电话。(录音)
"赵老师,我是肖辛的妈妈,打电话麻烦您,真是很不好意思,肖辛因为和他爸爸闹了点矛盾,离家出走了,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我和他爸都向单位请了假,这几天,所有的亲戚朋友也都在找他,但是一直到现在也没能找到。我快担心死了,根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老是想着孩子在外面被欺负,被拐骗、被伤害;他爸爸后悔的直捶头;因为这事爷爷的心脏病也犯了,现在还在医院里;肖辛现在的班主任也担心的不得了,班里同学也都在辛辛苦苦的找他。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才给您打电话,麻烦您联系联系他初中时的同学,看能不能有他的消息。"
肖辛的离家出走带来了哪些后果?
(3)接到小辛妈妈的电话,我也是心急如焚,我打了好多电话,发动了好多好多同学,终于在昨天晚上联系上了小辛,但小辛却对我说:"赵老师,我离家出走没有错,我不想回家。"
大家帮我想一想,我该给肖辛说些什么呢?(音乐)
(4)如果小辛能想到大家说的这些,他可能就不会离家出走了。可小辛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没有考虑自己周围的人。大家反思一下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做没做过"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周围人"的事情?(音乐)
我曾经做过:……
我想说:……
(5)同学们,我们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有亲人,有同学,有朋友,有老师,还有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许许多多的人,我们的每个行为都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一定的结果,所以不管我们做什么,心中都要有"他人",一定要慎重自己的行为,不要任性、不要盲目、不要草率、不要冲动!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
1、例题生活化,体验感受数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 “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
2、练习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工具。如教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我设计了一道练习:植树节,学校准备购买一些树苗绿化我们的校园。下面是学校向苗木公司了解到的数据,你认为学校应购买哪种树苗?
二、生活问题数学化
1、指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线段”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同学们到校园里找线段。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去教室门口找,去操场上找……这次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活生生的数学,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而且使学生经历一次成功的情感体验。
2、指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连加、连减”时,课后我布置了一个小实践作业,让学生调查爸爸、妈妈的岁数,然后计算出爸爸、妈妈和自己一共的岁数。还有数学教材里安排有估算这个内容,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最广泛作用。我们在生活里经常要用到估算。例如:我们天天上学都要估算一下到校需要多少时间,以免迟到。又如要买1支铅笔和1本作业大概需要带多少钱?等等。鼓励学生从小养成运用估算来解决数学问题或预先估算运算结果的好习惯。
3、指导学生综合实践,升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作为教师应该坚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逐步养成从数学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和习惯。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
三、以“生活经验”的借助,思考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教学“平均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一天,淘气来到游泳池边,管理人员告诉他,这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米,他的身高是1.3米,同学们,淘气跳下去会有危险吗?
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知道深水区的深度比1.2米深很多;而浅水区的深度还不到1.2米,这样,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正确结论。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除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使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来思考数学问题。
四、以“生活实践”的回归,解决数学问题
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我创设了一道这样的题目: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丙种,边长为30厘米的地砖,每块7元。你能为父母做参谋,买到合适的地砖吗?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