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说和做课文内容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6-048-003
1读—听说—写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由读、听说、写三大环节及各环节中的若干步骤组成。下面以SEFC 1AL38为例,阐述该模式诸环节及其安排设计与操作技巧。
1.1 读
1.1.1导读(Preparation for reading)(2分钟)。
导读是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的指导。教师通常在导读过程中适当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扫除可能出现的障碍和引发问题。背景知识又称非直观信息,它包括对文章语言结构和词汇的了解,对所论述主题的了解和一定的阅历(普通常识)。非直观信息储存于学生长时记忆中,是直接影响阅读分析和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使阅读有意义,不但需要非直观信息,同时也需要直观信息。后者是指文章的文字符号(即字母、词汇和句子)。因此,扫除阅读中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是必要的,但是要控制好生词的呈现量。有的生词词义应该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问题的引发主要是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带着问题去读。本课的导读可以安排简单讲述奥运会的近况以及五环旗的标志与涵义;处理单词可先呈现Olympics, compete, BC, AD,然后随着“When and where were the first Olympic Games in modern times?”这一问题转入下一个步骤。
1.1.2跳读(Scanning)(2分钟)。
跳读是为获取特定的信息而阅读(Read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它要求读者能从语言材料中很快地找到特定的信息。本课的跳读是围绕解决上述问题展开的,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捕捉到有关信息,然后请个别学生回答。
1.1.3 掠读(Skimming)(5分钟)。
掠读又称为略读或扫读,这种阅读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故又可称为获得主旨而阅读(Reading for main ideas)。教师先安排2分钟限时掠读,然后让学生做正误判断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8—10个主要信息的正误判断题,用以检查学生掠读的理解程度。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可组织一次抢答活动。做法:教师读一句,指定一组(大组)学生迅速抢答,答对了该组得一分,如果有一人答错了,该组不得分。问题设计如下:
①The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s are held in the same year but in different seasons.(F)
②In the old times both men and women were allowed to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F)
③The Olympic Games stopped before the year 393 AD.(F)
…
也可以借助投影仪或小黑板做该项练习。
1.1.4细读(Close reading)(5分钟)。
细读又称研读(Study reading)或深读(In-depth reading),属于精读的范畴。在跳读、掠读及做相关练习之后,再安排5—6分钟细读,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篇章结构更深层次的理解。
1.2 听说
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一连串的听说活动深化对语言的理解,然后开展运用语言的训练,把理解与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听说环节有若干步骤。
1.2.1 双人活动(3分钟)。
为及时检查理解程度,细读之后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根据课文内容,一方用Wh-特殊疑问句形式提问,另一方回答,每人提问不少于五个问题(本活动是为下一步骤做热身准备)。如:
How often are the Olympics held?
What's the Olympic motto? What does it mean?
1.2.2 问答对抗赛(5分钟)。
在双人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各大组之间进行问答对抗赛。具体做法:1组与2组,3组与4组展开竞赛,限时两分钟,只要问对或答对均可得分,教师与没参赛的学生为评判者。
1.2.3 归纳主题句,串讲语言点(12分钟)。
归纳段落主题句与串讲语言点既是听与说的自然结合又能节省课堂时间。教师放录音,每段后停顿,让学生边听边看书边总结,找出各段的主题句或用一句话归纳段落大意。如:
Para.1:It tells us how often the Olympic Games are held.
Para.2:It tells us something about the old Olympic Games.
教师在分析段意的同时串讲各段的语言点。本课的语言点主要有competition, unusual sports, win the medals, gold medal,4×100 (four by one hundred metres relay)等。讲解语言点后分析文章的主要脉络,阐述篇章结构:首先介绍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举行时间不同;其次讲述古代奥运会的起源及规模,以及现代奥运会的诞生和发展;再则揭示奥运会的箴言,赞扬运动员为获奖牌而奋力拼搏的精神;最后指出申办奥运会也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较量。文章语言流畅,过渡自然,最后两句话尤其值得品味。It i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countries to hold the Olympics. To hold the Olympic Games is a rich prize for a country.两句话属于同一结构的句型“It is…to do something”,但后一句却把to hold the Olympic Games提至句首,这是运用首尾反复的修辞手法,既变换表达形式又强调“承办奥运会”的重要性,给人以音乐节奏的美感。
1.2.4 讨论与复述。
数字信息多是本课一大特点。教师板书4、2、773BC、393AD、1896、311、13、1992、250、800、150、25、16、12等数字,让学生按小组围绕贯穿主线的数字词语展开讨论并造句。该活动为学生复述课文作了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教师接着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将相关的句子有机地组成一个段落。这种“纲举目张”的复述手法使学生表达起来“顺理成章”。
1.3 写
书面表达练习是阅读课文教学的重头戏。它从另一侧面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来表达思想的能力。写的练习要注意两点:1 )写应立足于说。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提高,没有口头的言语交际活动,要求作书面表达是不切合实际的。2 )抓住学生对课文比较熟悉的契机,趁热打铁,布置改写或缩写等练习。这种练习可以作为课内的后续活动,安排学生课下完成。
2 讨论
2.1 从以上各步骤的时间安排来看,在一课时内完成该课文的教学任务是不切合实际的。教材的编者没有强求各模块的阅读课文必须在一课时内完成。初中英语每模块授课允许近6课时。因此完成该套模式用1.5课时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加上课前的组织教学、复习与操练,处理Wb中的练习,安排2个课时也不会影响整个模块的教学进度。
2.2 读——听说——写的模式乍听起来似乎违背了听、说、读、写的常规顺序,但我认为,这种安排是初中英语课文教学的需要。首先,它遵循了整体教学的原则,体现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活动过程,体现了整体教学的完整性、综合性和全面性。其次,初中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读”领先,使学生在有Information gap 的情况下展开阅读训练是合乎情理的,也符合教材编者对阅读课文要进行粗读—细读—精读的要求。因此在强调全面培养四会技能的原则下,适当调整“读”的顺序尤为必要。再则,从学习规律来看,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输入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输出的准确、流利和多样化。以“读”为主旋律,配合听、说、写活动,可以把理解语言的能力及时转换为运用语言的能力,使阅读能力在听、说、写的活动中得以检验、得到升华。因此,教学由读和听转入说和写是初中阅读课文教学的客观需要。从安排上看,各环节内容充实,大环节与小步骤之间彼此联系,过渡自然。从跳读到解决一个问题,由掠读转入判断正误,继而从细读过渡到问答活动,均体现了反馈的机制。再看读后的一系列活动,从双人对话到问答对抗赛,由讨论引入复述,由复述转入改写,环环相扣,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原则,实现了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交际化。应该说,整套模式的设计安排是比较合理的。
2.3 教学模式是从实际中总结出来的,具有相对稳定的、易操作的活动或套路。但是,由于教学受到教师、学生、学习环境等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师选用模式时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来决定取舍。对于不同的课型和内容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初中英语大多数课文都应安排一、二个与文章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技能的好时期。有的课文容量加大,某些课文安排了Pre-reading、 discussion和writing内容。因此,学习这些课文前预习尤为必要,它既可以大大缓解课时紧与容量大的矛盾,保证课堂投入更多的时间训练听、说、写,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当然,预习前教师的要求应十分明确。譬如,安排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做些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如预习SEFC2B Life in the Future一课时,请学生回顾SEFC 1A Unit 9 中的Computers话题,结合自己对电脑用途的认识做些准备,以便课上参与讨论。处理writing 题目有两种手段:一是要求学生课上做笔记然后写短文;二是要求课前预习后做笔记,课后写短文。
3思 考
不少教师对于把阅读课文作为精读来教还是作为泛读来教这一问题感到困惑。我认为,阅读课中要同时体现泛读和精读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精读和泛读都要受到重视。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153-01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英语语言交际方式,是小学生学习英语获得各种信息的 重要途径。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过程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三个维度。阅读 过程既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收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 动和情感活动的过程。阅读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感知、理解、评价、创造。 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 使学生学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从而从阅读个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比如信息、知识、娱乐等。但在不同的 学习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不同,所培养的阅读技巧和策略也不相向。
1.小学英语阅读
小学英语现阶段的阅读要求主要是:能读懂教材个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因此 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信息获得的多少,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我们应该通过阅读课的教学锻炼学生猎取信甩的能力,使他们在书面交际中增强识记理解词汇的能力、猜测判断语义的能力、分析篇章结构的能力。虽然小学英语教材在话题,语篇和词汇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但农村受师资、教学条件等限制,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仍然存在阅读量有限和题材单调,词汇有限等一些问题。
2.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词汇量少。语法基础也较薄弱,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然而无论是词汇的积累还是 语法的加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 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来分析一下农村小学生农村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词汇量小。有限的词汇量是影响阅读效率的一大障碍。农村小学生自身掌握的词汇量的不足不仅影响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同时还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信心。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有些学生就往往采取“跳跃法”阅读,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一跳而过,以致于整篇文章看过后,尚不知其所以然,就轻率地把阅读材料弃置一旁,去干别的事情了。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
2.2课外阅读材料的限制性。农村小学生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很难找到一 些合适的阅读材料。农村学生网络接触少、英语学习媒体不多, 农村小学生所采用的阅读材料大都局限于课本教材和与之相连的各种教辅材料。
2.3小学生主观意识上的不重视。由于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显著的提高,所以很多同学认为,英语阅读对成绩的 提高没有多大的帮助,和平时的考试更没有多大的关系,读与不读都差不多,往 往就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3.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
3.1有效预习——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背景知识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预习练习能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使预习有的放矢。课前预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3.2有效练习——拓展阅读能力的空间。在小学阶段,我们强调教师抓住小学英语教学的三个要点:兴趣+情景+活动,采用诸如 Look and Say 这一类的方法, 借助图片、卡通片或假设的情景,让学生对语言感知,对课文内容感知,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欲望。在阅读课后,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课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发展其说和写的能力。课后练习有多种多样,教师要针对不同的阅读课而设计练习形式,如缩写、改写课文、复述故事等。在关注课后练习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 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阅读, 延伸课堂阅读。阅读后可以以手抄报或英语读书笔记的形式展出,给学生搭建一座展示自己英语学习风采和获得成功感的平台。
一、 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集文本,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立体式教学方式,史无前例地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创设了一个全新的、优化的语言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空间得以拓展,认知能力得以增强。它的主要优势有:
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生在非母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最缺乏的是听说和英语交流的环境。有的学生长期得不到语言锻炼,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难以调动学习热情。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能创设有声有像的情景,可以模拟语言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如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栩栩如生的动画。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听、说、视、触等各感觉,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做到学中有乐,并获取英语知识,在激发兴趣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2. 展示直观,拓展思维。传统的英语教学多是教师讲授课文内容,通过板书、描述、联想等形式来完成授课内容,学生理解比较抽象,尤其是难度较大的章节学生更是难以理解。使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直观的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处理功能,使原本抽象、枯燥的语言和内容以形象、动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习直观思维、形象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和习惯,特别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使其直接用英语的思维能力经常得到锻炼,能更有效地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 扩充信息,提高效率。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相应提高,在词汇量、语法、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面掌握得更加丰富。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上只有单调的老师声音、粉笔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存在着学生参与面小,语言实践机会少的缺点,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快节奏、高密度、大容量”的特点,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情景、课文、图片、课文朗读、板书要点、课后习题和参考答案等设计成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CAI 课件,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感性材料,从而节省了板书和讲解时间、增加了语言的输出量,学生在同等时间内的语言习得也有所增加。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远不止以上所述,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挖掘,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之教学原则
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各自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决定了他们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只能是相互结合、取长补短,而绝不可有所偏废。
1.教学特点决定教学手段
就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而言,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课堂教学时间少,教学任务重,而多媒体教学节奏快、信息量大,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来不及思考和做笔记,尤其是那些基础较差、自学能力不强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往往更容易感到不习惯甚至跟不上进度,对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的情况则更糟糕。如果教师不了解这种特点,学生刚接触英语课堂多媒体教学时所引起的学习兴趣和新鲜感很快就会减退,甚至会产生厌恶感,从而给课堂教学增加新的障碍。
因此,教师必须明白,多媒体技术只是也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黑板课的板书艺术,黑板课对于调动师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加强师生互动关系所具有的效果,永远是大屏幕投影无法比拟的。不将传统的讲授法作为基本功练好连扎实,不练就“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讲课的本领,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2.现代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正逐步加快。
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要有危机感,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在教学时仍仅盯着课本上那一点内容,对各种语言能力的培养仍都靠讲解式的灌注,那么在被世界先进潮流淘汰之前,就会先被学生们抛弃。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厚功底,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熟习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以“ 适时、适量、适度”为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原则,引导学生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去寻找教材外的有关信息、材料,增加知识储备,扩展和巩固学习内容,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同时,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数百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才能更好地取得教学最佳效果。
可以预见,一个以教师教为主、多媒体技术为辅,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目的的教学新模式,必将成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
三、结语
教育的本质和最终价值的体现在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通过获得知识不断地使自身的各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固然使英语教学迈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发展也要经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只有“取长补短”,把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等各种因素相互协调,才能充分发挥新教学模式的作用,把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改革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田晓清.大学外语教学与改革论坛[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