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六年级下册期中总结范文

六年级下册期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六年级下册期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六年级下册期中总结

第1篇:六年级下册期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0;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10-01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精辟深邃,他的一生始终进行着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他对创造教育深刻的理解、超凡的远见、明确的主张、果断的实践,不仅在昔日古老保守的华夏大地上首开创造教育的先河,而且在今天万象更新的教育改革进程中仍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启迪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我校作为一所省陶研会实验学校,校园中盛开着陶研之花。作为语文教师,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

一、创造教育是行动上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不是从前的人告诉他的,而是玩把戏偶然发现的;小孩子不敢碰灯泡,是他弄火烫痛的经验,而并非是妈妈告诉他的结果。所以,要有知识,就要从行动中去求来,不行动而得到的知识,是靠不住的。因此,儿童应从行动中去创造。在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学会合作”这课教案时,上课前两周,可以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每一组自主选出正、副组长,并且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集体制作出别出心裁的手工作品,现场展示时请每一组派一人进行解说,最终评选出“最佳创作奖”。在这两个星期中,我认真观察、悉心指导,孩子们依照相互讨论、确定主题、分配任务、共同完成的步骤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其中,有些组员因为意见不和,争吵过数次;有些组员由于力不从心,而流下了热泪;有些组员由于其他组员的能力有限,包揽了大部分的活儿;有些组员十分优秀,却甘愿牺牲自我表现的机会,将展示的机会让给其他组员。但在最后进行团队解说的时候,每一组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协作精神,这让我很欣慰。这个由教师引导、学生唱主角的活动,为课堂教学设计增添了生成性教学内容。教学“学会合作”这课时,我以此次活动过程和平时深入浅出的观察为依据,阐述合作的重要性与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合作,学生在自我行动的基础上听得津津有味,学起来也自然毫不费力。这也就印证了陶行知所说的“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二、创造教育需改革传统教育

想要解放学生的思想、碰撞思维火花,培养创造力,就必须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传统的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创造的教育怎样呢?就是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这种围墙不是真围墙,是各人心中的“心墙”。我们应让儿童用眼睛看事实,让儿童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大社会,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中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例如,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这课教案时,我大胆地改变了教学方式。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够被誉为“人类的导师”,是有重要原因的,他在教自己的学生人生哲理时,从来都不会照本宣科,而是用不拘泥于形式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自悟道理。于是,我也摒弃了传统的“室内教学”,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油菜田里寻找“最美的油菜花”。结果,有些学生空手而归,有些学生能够摘下“最美的”一株。在他们分析自己所得结果的基础上,我加以总结,让他们明白“最美的油菜花”好比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而“手中的一株”就是平时实实在在的机遇。人的一生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更要学会抓住眼前实实在在的机会,踏踏实实地完成,这样就不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了。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具有创造性的,学生也是十分感兴趣的。

三、创造教育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

创造教育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就是在生活中才可得到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时,要注重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小到“如何正确系鞋带”“过马路要有哪些注意点”“饭前饭后要洗手”“八礼四仪”,大到“关爱自己的家人”“给灾区小朋友奉献爱心”“给爷爷奶奶送贺卡”等活动,都可以使孩子们获得心灵上的教育,也发挥了儿童的创造能力。这些无不体现着孩子的智慧火花,让孩子感受创造的快乐。生活与生活摩擦,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把自己放在社会生活中,即在社会的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过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力。

四、结束语

儿童创造的火花,犹如活泼稚嫩的触角,敏感而脆弱,需要教育者珍爱、保护,并给以广阔的空间和自由。创造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要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着力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第2篇:六年级下册期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是人类的人格素质中最关键的构成要素,虽然当前许多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为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着手引导小学生养成对英语学科的积极情感,但由于部分英语教师尚未掌握培养小学生积极情感的策略或没有转变过去的教学思维,因此难以在英语课堂上取得理想的情感、态度培养效果。为增加诸位同行对小学阶段英语情感教育的认识,笔者以自身经验为出发点,提出了引导小学生对英语知识养成积极情感的策略。

一、对英语知识的导入方式进行改良,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

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时,对一门学科的认识与喜爱主要立足于自身对这门学科的主观感受。要想让小学生对英语课程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英语教师应该对过去常用的英语知识导入方式进行创新,并运用适宜的技巧为小学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比如,英语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四年级上册Unit4“Friends”这章内容时,可以在讲课之前,让学生尝试运用英语简要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为提升课堂导入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为自己和朋友起一个英文名,并运用英文名进行介绍。采用这样的方法导入课文知识,不但能够调动小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主动性,同时还能使小学生体会到应用英语的作用和价值。又如,在讲三年级上册Unit 4“We love animals”时,可以在课前给小学生播放英文版的《功夫熊猫》,然后再导入课文内容。在观看了影片之后,教师可以从中指出一些常见单词与常用的会话句型,使小学生能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学到有用的英语知识,令学生感受到认识单词、掌握英语句型的趣味性。此外,教师可以主动和小学生讨论电影的情节,拉近教师和小学生的情感距离。

二、通过师生交换身份的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

要想使小学生对英语学科和英语教师养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可以主动认识和掌握英语知识、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指导,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换身份的方式,让自己能够理解学生的心情,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教师的情感、态度,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认识与理解。比如,英语教师在给小学生讲解六年级上册Unit 4“My Holiday”这章课文时,可以先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让小学生运用英语谈谈自己在假期中的经历,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自己在放假期间的见闻或自己参与的户外活动。随后,教师要为学生简单地介绍一遍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与单词。完成了基本内容的讲解之后,教师要运用余下的时间开展师生互换活动,通过投票形式或推荐的形式选出1~2名学生尝试充当英语教师的角色,而教师也要坐到学生的座位上听学生讲课。开展师生互换的活动,不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体谅教师,让教师理解学生。

三、根据小学生的喜好选择英语资料,拉近师生距离

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可能并根据小学生的喜好来选择英语学习资料,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英语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比如,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五年级下册Unit 4“What are you doing”这章课文时,除了给学生介绍课文提及的现在进行时知识外,还要为学生扩展时态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把英文精简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部小说作品,并将其中涉及时态知识的具体和段落点出来。比如红心K曾说过“Begin at the beginning and go on till you come to the end then stop.”这句台词包含多种时态,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句子的结构进行探析。

四、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情感的土壤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