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专医学论文范文

高专医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专医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专医学论文

第1篇:高专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简化;设计方法;造型手段;思维方法

通过近年来设计基础与相关课程的教学可以发现,部分进入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处在高考前画石膏、画模特的具象表现阶段。推进简化课题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从高考前具象思维到进入大学后抽象设计思维的转换这个难题。通过简化对内部小课题进行重组、优化,使很多不同科目的相关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后续的其他专业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简化是一种思维方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设计方法:将复杂的视觉元素通过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提炼为有秩序的、简洁的、单纯的视觉语言。许多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或设计作品都应用了简化的方法。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简化。

一、从美学发展史看,人类视觉对

简化作品的美学需求人类用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大自然中许多未经雕琢的美,但这些美的元素与丑的元素常常混杂在一起,多种设计元素纠缠在一起,不能突出某个重点元素的特点。俗话说“花多不艳”,就是这个道理。简化可以在繁杂的视觉元素中剥离出关键设计元素,有效组织好元素间的关系。但简化绝不是简单的删减,而是设计元素的高度提炼。简化的目的是以简洁的外观体现设计风格,更好地传达设计精神,为情感沟通服务。

二、设计中简与繁的关系

设计作品中的简不是孤立存在的,繁与简两个概念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从不同风格作品上看,繁与简是对立的。繁的作品带有装饰的意味,简的作品风格单纯,是反装饰的。两者都具有形式美感。一些作品的整体面貌呈现多元素组织在一起的繁,从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给人以丰富多样、华美艳丽、绚烂、热烈等视觉美感。而简约风格的作品呈现少量元素的组织关系,带来冥想、干练、纯粹等视觉美感。繁与简也都有负面的视觉感受,繁的元素过多,负面感受就是杂乱、无序、拥挤等;简的元素过多,负面感受就是冷清、空洞、简陋等。繁与简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只是由于时期、地域、社会环境、心理、个人喜好和作品内容等因素不同,决定了作品风格与人们对繁与简的偏好。在同一作品中,繁与简是统一、互补的关系。在形式上,简常常烘托繁,使作品中的繁显得越发精致。在大面积的繁中出现的简会显得清爽、透气,极致的简是留白,是空。我们在学习简化这种艺术方法的同时,要明确简不是简陋、简单,而应该是言简意赅、简约,是内在优秀品质的体现。外在形式的简与内在精神的繁必须相互作用才能产生优秀的设计作品。就像日本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在简单外观的背后,注重选择合适的材料、颜色,采用精湛的加工工艺,注重功能、使用上的每个细节。在简的背后是追求自然、质朴、功能至上的生活态度。那份细密的用心正是简背后的繁。这样的简是有内涵的简,更能彰显出产品的气质。

三、简化是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手段

简在设计中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简的精神是精练地表达主题,以少胜多。它不添加多余的元素,一针见血。在各种设计领域,都存在简化方法的应用。如,简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表现在形、色彩、文字、排版方面,就意味着简洁。1.形的简化现实的、不加修饰的自然形往往附加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信息。如果直接用在平面设计中,画面就会表意不明确甚至杂乱。设计的过程通过删掉影响主题的形,保留能明确表达主题的形,对重点形根据设计精神进行变化。最终通过简化这一手段帮助设计师达到形式的凝练。特别是标志设计,必须通过简洁的图形明确表达内涵。如荷兰皇家壳牌石油集团的标志经历了多次的变化,逐渐由复杂的具象造型转向简约的抽象造型(图1),转变的过程体现出社会审美观念的变革。2.色彩的简化作品的色彩会给人留下直观印象,往往比形的视觉冲击力更大。但如果一件作品色彩应用太复杂,没有秩序或整体性的色彩,一定是混乱的。所以,经过简化后的单一的、少量的、有秩序的、能够表达作品情感或符合设计风格的色彩,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3.文字的简化文字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是抽象的形式语言。形式运用合理、有特点、新颖,会对深层内涵起到很好的阐释作用。但一味追求怪异、奇险,并不能产生理想的设计效果,这也不是设计追求的最终目标。在标志、招贴中,文字数量要少,形式上要简,做到文字以一当十。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图2),把人、地点、运动、中国文化、奥运精神等多种元素通过一个变化后的篆字“京”与印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品形式上简洁明快,形与意完美统一。4.排版的简化繁风格作品的排版装饰感强,简风格作品的排版体现功能至上的特点。在同一作品中,繁与简需要根据主题、内容、风格相互配合,掌控好繁与简的程度,尺度把握很重要。排版离不开简,简是排版中的空白,是简洁的线条或图形,是人们视觉休憩的港湾,是对设计重点的烘托。

四、简化是现代生活方式与现代

审美心理需求的必然产物当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信息量爆炸,视听感官在短时间内就会受到大量信息的冲击。这些视觉信息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自然会产生视觉疲劳。这时就需要简洁、纯粹的艺术作品。以简化为手段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恰好满足了这种生活方式与审美的内在需求,同时也符合当今绿色环保的主张。由贝伦斯与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成为极简主义的核心思想,对日后的设计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简化是极简主义应用中最主要的造型方法。“极简主义在形式上进行‘量’和‘形’的简化,通过对造型元素抽象、提取出几何形体,使形式、色彩、材质等表现符号具有含蓄和凝练的特点。”①极简主义作品外表简洁,强调功能、本质、品质,注重人的主体地位。极简主义在建筑、服装、雕塑、绘画等领域都有影响。五、简化是很多艺术家或设计师作品形成个性化造型特点的重要方法通过简化课题学习,学生了解了艺术家作品形成的过程,从而明白作品背后重要的是思维观念的转变。简化从自然物象中抽取本质元素,是从具象向抽象转变的重要手段。探讨古典主义绘画向现代主义绘画的转变,不得不谈到保罗•塞尚,他在造型上将复杂的物体归纳为简单的几何体并进行表达。“他(笔者注:保罗•塞尚)的贡献在于,他在对表面的视觉印象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使绘画达到了一种深层的完整性——他超越了经验主义对自然的表面性认识,在自己的画面中建立了一种与自然的物象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但是又具有内在自足性的视觉模式,为20世纪艺术家进行更深入的形式探索提供了观念与实践的重要启示。”②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毕加索在造型上延续了塞尚提出的认识方法,但不像塞尚一样把事物归结为球体、圆柱体、圆锥体,而是理性分析人对自然的不同印象,从中找到稳定的、本质的内在结构,他的《亚威农少女》正是如此。之后,几何抽象画派代表人物蒙德里安将理性的形式感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作品在形式与色彩上做了更多大胆的简化。他把事物的形态简化成水平线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他不画眼睛看见的实物,而是把事物画成绘画语言因素中的直线、直角、三原色(红、黄、蓝)和无彩色(黑、白、灰)所构成的整体。虽然艺术家的理念不同,观察、思考事物的角度、方法不同,但是以上几位画家都应用了简化的方法,在造型上都存在几何化表现,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转化。艺术家抽取不同元素,通过各种处理方法,最终获得艺术作品的迥异风格。作品不再是对自然的单纯描摹,更接近艺术家的心灵体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简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到“少则得,多则惑”,意在不要过于在意事物复杂的表象,而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和贝伦斯与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的思想不谋而合。在设计中,我们要以人为中心,简化那些无关痛痒的元素,将深厚的内涵体现出来。简化需要智慧,需要设计师的境界与胸怀。针对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我们尝试通过简化的课题,将设计的精神与理念传达给学生。

作者:田华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美术与传媒学院

注释:

①单芳霞.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及其在当代设计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大众文艺,2013(21).

②马永健.现代主义艺术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32.

参考文献:

[1]于腾.简与空美学的住宅空间装饰研究.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纪江红,朱锷,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胡敏.舍得的智慧全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4]刘飞.现代标志设计中的简约理念.美与时代(中旬刊),2013(12).

第2篇:高专医学论文范文

读书为学底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在娱乐上学问底主要的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底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底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因为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也许能够对个别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加以判断;但是的有关大体的议论和对事务的计划与布置,乃是从有学问的人来的。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底怪癖。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底锻炼;盖人底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底修剪;而学问底本身,若不受经验底限制,则其所指示的未免过于笼统。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底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底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末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末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末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不特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的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地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诸如此类。同此,如果一个人心志不专,他顶好研究数学;因为在数学底证理之中,如果他底精神稍有不专,他就非从头再做不可。如果他底精神不善于辨别异同,那末他研究经院学派底著作,因为这一派的学者是条分缕析的人;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顶好研究律师们底案卷。如此看来,精神上各种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了。

试题部分:

一、选择题

1.“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

A.鲁迅

B.莫泊桑

C.欧•亨利

D.培根

2.“人类历第一个真正揭示知识的真正意义的人”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培根

D.黑格尔

3.《培根论说文集》英文版原名为()

A.《随笔》

B.《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C.《随感录》

D.《猎人日记》

4.下列不属于《论学问》一文提出的读书四种方法是()

A.精读

B.快速阅读

C.选读

D.全读

5.下面属于《论学问》一文提出的读书做学问的三种用途的是()

A.为了言谈和议论

B.旅游

C.体育锻炼

D.增长才识

二、填空题

1.《论学问》的作者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__________。

2.培根在本文中论述了两大问题: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培根在本文中说:“史鉴使人__________;诗歌使人__________;数学使人__________;博物使人__________;伦理之学使人__________;逻辑与修辞使人__________。”

4.培根在本文中说:“__________使人充实,__________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5.培根在本文中说:“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__________学问。”

三、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语

1.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

2.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熏。

四、简答题

1.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怎样理解“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底锻炼”?

3.文章主要论述了哪两个问题。

4.本文选词用语有何特点?这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有何作用?

5.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和比喻句。

五、分析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1)请分析“尝”、“吞下”、“咀嚼”、“消化”几个动词的实际含义。

(2)请说明这段话的修辞效果。

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末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末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末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从这段文字来看,这篇文章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

—、1.D2.C3.A4.B5.D

二、1.培根

2.治学的目的;治学的方法

3.明智;巧慧;精细;深沉;庄重;善辩

4.阅读;会谈

5.运用

三、1.可供人借鉴的历史书籍

2.指自然科学常识

四、1.本文论述了学问的用途和读书治学的目的方法。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治学的目的是为了“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在治学方法上,主张对不同的书采取不同的读法,读书应该与会谈交流、写作、笔记结合起来。

2.这句话是培根在谈论为学的目的时提出来的,它体现出了培根对学问与经验二者关系的理解。首先,他认为作为理性形态的学问对于仅仅是个体生活实践的经验有某种修剪作用,因为个人所积累的经验,个人的天性都是个别的具体的,虽有实感性,但偏于狭窄,缺少普遍性。其次,培根又强调经验对于学问的重要作用:学问“其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作者主张既不要藐视学问,也不要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学问应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并受其检视。

3.文章一是论述了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二是论述了治学的目的方法,即“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对不同的书采取选读、全读、勤读、精读的不同读法,还要与会谈、写作、笔记相结合。

4.一是文章选词用语冼练精当,如“阅读使人充实”,“史鉴使人明智”等语句,堪称警句格言,做到一语中的;二是文中多用比喻及排比句式,使文章说理生动,富有气势。

5.排比旬有:“在娱乐上学问底主要的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底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底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等等这些都是排比句。而“盖人底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的修剪”,“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的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等是比喻。

五、1.(1)“尝”是指选读其中的一部分;“吞下”是指全读,但不必细心地读;“咀嚼消化”则不但要全读、勤读,而且要精读、细读。

(2)这段话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将读书比拟成吃东西,显得十分生动形象。

第3篇:高专医学论文范文

事物的性质,即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即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的本质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原因。

教育类型是由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所决定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探索客观规律,即研究科学原理的人才——学术型、科研型人才;一类是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人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前者是培养探索未知的人才,后者培养是应用已知的人才。

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一般来说,学术型、科研型和工程型人才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由职业教育来造就。其中的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人才一般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技术应用型教育,而不是学科型、工程型教育。但在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刻意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把技术应用型教育办成学科型、工程型教育的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偏离”:

1.专业定位和专业设置偏离了社会的实际需要。不是按照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而是完全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以学科来设置专业。

2.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偏离了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而是走高等专科学校的老路,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

3.教师的激励杠杆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特别是在职称评审方面,完全套用普通高校的做法,把教师引导到写理论文章和出专著上去。普通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创造学科理论去探索和预测未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引导教师创设实践过程去应用已知。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设置职业化的专业,开发岗位化的课程,实施过程化的教学,推行成果化的考核。

二、职业、岗位的关系

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组相互关联但又不能相互替代的特定工作的统称。一个社会性的职业本身是一个系统,它是由若干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岗位组成,即通常所说的岗位群。它具有集合性、关联性、层次性和目标性等特点。在这个系统中,它是由一个核心岗位支撑起来,将众多的岗位有机集合在一起。比如,教育是一个职业,教师就是一个核心岗位,其他的行政管理、实验实训、后勤服务等岗位都是直接服务于这个核心岗位而存在的。

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提出的综合要求形成岗位规范,它构成企业劳动管理的基础。

职业和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要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要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分类。职业分类客观地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阶段社会管理水平。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部门要设置职业化的专业,那么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掌握这个专业所对应所有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实践技能,因而,对岗位的科学分类就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一个岗位开发一门课程还是几个岗位整合成一门课程,但专业岗位的科学分类是前提条件。划分出来的职业岗位必须是全面、科学、切合实际,这样既能突出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操作规程,又能针对工作过程融合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为教学改革的后续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专业岗位分类的依据

高职对外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目标应是:

1.以职业资格要求为蓝本划分职业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资格认定,是经专门机构在综合测试和考察实际工作效果后颁发给个人的能在全国得到承认的一种凭证。它标志被授予人所具有的能力和操作水平,是提供就业的主要参考凭据。每一张“国家职业资格”都对应一个具体的岗位及所需的岗位技能,它由主要职能、能力单元,能力要素及操作上的具体要求和范围等所构成。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将对外贸易专业划分为外销工作、报关工作、报检工作、单证工作、船务工作等职业岗位。

2.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架职业岗位。岗位工作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和工作程序作用于具体的劳动对象并产生一定工作成果的社会活动。因此,职业岗位都是由技能、过程和劳动对象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岗位都对应了一定的工作过程,能够相对独立的工作过程必然包含一定的岗位。那么在进行岗位分类时,以核心工作过程为主线,着眼于相对独立的的工作过程,逐一进行分解,划分不同类型的岗位工作。以工作过程为标准构架职业岗位,要对整个职业化的专业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和认识,要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重新构建行动导向的岗位体系。例如,对外贸易专业从作业过程上划分主要有:商流、物流、资金流、单据流等四种基本作业运动。

3.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归纳职业岗位。上述两种划分方法主要是基于职业岗位内部的工作流程和常规的工作内容进行划分的。但每种职业岗位总难免面临着由于外界的冲击而产生非常规的工作任务。外部环境的变化给职业内部系统带来新的工作任务时,要完成这些工作,就应该有常设岗位或临时岗位来承担这部分工作。因此,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划分职业岗位是对以上两种划分方法的有效补充。例如,对外贸易专业在做好各个岗位的常规工作时,经常遇到反倾销、反补贴、合同危机等非常规事件,而且这些非常规任务对于对外贸易职业而言,发生频率并不少见。那么我们应该划分出仲裁与应诉、的职业岗位,纳入到职业岗位系统当中来。

4.以工作部门为线索划分职业岗位。按涉及的部门进行划分,海关作为代表国家政府而独立行使对国家所有的进出动而进行监管调控的部门,它有自己一套独有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规程,在以上的分类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但是考虑到未来学生报考公务员进入海关部门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岗位并入到对外贸易的岗位体系中是比较合适的,体现了专业设置中的可拓展性。以上四种划分方法不是独立使用,而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再辅助以其他三种分类标准归纳整合成任务明晰、过程突出,相互衔接的职业岗位系统。结论: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那么,对外贸易专业岗位就划分成如下八个方面的内容:外销实务、外贸物流与保险实务、外贸商检实务、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外贸监管与预防、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海关实务。自然构成了对外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

四、知识技能的重组——课程开发

通过以上划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的课程体系框架已显山露水。让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毕业之后要做哪些事情,怎样做这些事情。就好比学生置身于大河彼岸,清晰地看到对面的风景,可惜的是面前横卧着一条大河,只能远观而不可近赏。要能近赏,技能不可或缺。怎样将知识和技能融合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中去呢?用一句话概括为:因岗定能,构建职业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的课程体系,形成金字塔式的技能和能力体系,职业通用能力是金字塔的最底端,中间则是专业核心技能,而金字塔的塔顶则是专业方向能力。

例如,对外贸易专业的通用技能是外贸英语能力,具体包括外贸领域的口语会话能力、外贸函电的阅读能力、外贸函电的写作能力等。这种能力是以上所有岗位工作共同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是以上七种核心岗位各自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方向技能是基于社会变迁产生新岗位后的适应性技能或发展性技能。这种技能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技能的培养之后着手打造的技能。

外贸英语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通用技能的课程先行讲授。但不能按照现有的教材开展教学。而是紧扣专业核心技能,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对外贸易活动中各个环节所使用到的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固定表达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编写成听、说、读、写于一体的实用教材。我们打破以往按语言学的结构以章节的方式编写教材,要以工作业务流程为线索,开发模块化学习单元,将那些外贸过程中必须用、反复用的词汇和习惯表达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记住了常用词汇,能套用有关的句型,能完成日常的外贸沟通工作,学生就算达标了。

以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这个岗位为例,我们在学科体系中开设的《WTO规则》、《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有关办事规则的课程,要依据仲裁与应诉的岗位需要,精选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岗位工作过程中去。在过程中讲授法律知识,在动手中领会办事规则。将那么学术探讨性的漫无边际的理论知识统统删减。

只有过程化或程序化的知识和技能,任何知识只有形成一定的结构,知识才能内化为自身的知识,高职对外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能满足本行业岗位或多岗位转换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并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在注重课程设置现实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动态性和前瞻性,要不断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业务发展的趋势,这是当今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OR].教育网.

[2]童宏祥.构建以职业型为特征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初探[J].职教论坛,2006,(12).

[3]杨黎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索闭[J].职教论坛,2004,(8).

[4]马建富,沙启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论建构与技术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3,(3).

[5]胡蒸熬.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6]徐挺.商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选编(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高专医学论文范文

论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革新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其中的大部分就属于应用型人才。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本着基础理论适度、专业知识牢固、应用能力突出的理念,加大力度强化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

1、国贸专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专业培养方案到教学计划的制定,都纷纷向实践教学倾斜。但是许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过多地沿袭了旧的做法,重理论、轻实务,课程设置的调整还很不到位,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在整个教学课时中所占比例过低。有的高校即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检查标准。我国的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国贸专业的发展较滞后,竞争的激烈性和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2、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是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国际贸易专业又是操作技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与生俱来地具备应用型的特点。本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外,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在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融资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业务的能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国际经贸高级人才。而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因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研究与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结合。

3、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产生了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它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具有领导才能的精英群体,也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线高素质员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贸专业各类层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应运而生。但是,毕业生中真正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外贸行业急需要大批国贸人才,而国贸专业的学生却无法就业或不在外贸岗位就业的现象。外贸企业需要的外贸人才,不仅要懂得外贸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贸业务能力。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马上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这些年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二、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内容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是学生理解、消化课堂知识的重要过程,为学生创造了广阔开放的空间、身临其境的感触和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活力。

1、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模拟训练

可以对学生进行如制单、报关、网页制作等单项实训,也可以进行综合业务实训,亦即货物出口整个流程,从洽谈签约到货、证、船、汇,直到核销、退税等环节逐一地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水平。

2、课内仿真案例讨论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中,可以精选真实案例组织讨论。案例核心事实应接近事实,对采用的处理方式和结果可以拓展讨论。

3、组织专业讲座

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为学生讲授工作实例、常见问题以及新动态、新趋势等,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假期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近年来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主办的全国商科教育学科竞赛,是结合国际经贸专业的一项很有实践意义的行业社会活动,高校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

5、专业实习

安排学生到商贸流通领域进行专业实践,从而让学生了解商贸活动的一般规则和基本要求,参与进出口业务流程及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并了解行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6、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前的练兵,能为就业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

三、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1、校内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在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方面,首先需要投入相当大的财力,建立实验室、实训室,购买适合本专业的教学软件、硬件,配套的教学设备。其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有较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师资队伍的质量与结构确实有所优化,学历结构与科研能力迅速提升,但真正能够胜任实践类教学课程的师资显然不足。从实践教学考虑,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还要有娴熟的业务经验,较强的外语说听能力,能理论联系实践地将知识与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而事实上,许多专业老师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的,理论功底没有问题,但在国际贸易实务、运输保险、商检报关、国际结算、商务外语沟通等领域的实践环节显然薄弱。教科书上的有些内容在文意上空洞艰涩,但只要有实践经历,通过简单的解释就能让学生理解掌握。

2、校外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要使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用能力突出,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对这类基地来说,既要能配合教学需要安排生产作业周期、配备经验丰富的职业人士传授和指导实践操作,又要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和经营运作。学生到公司实习,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一定的冲击,因而有些公司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同时对学生实习的管理需要严密的制度安排,需要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的潜心合作。往往因为管理的缺失,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较好的效果,甚至有些内容根本无法落实。

以通常教学安排来说,大学一年级要组织学生到相关外贸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经贸活动建立基本认识,为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而进出口业务涉及到商品生产、包装、运输、保险、商检、报关、制单结汇等多个环节,这一过程不可能由一次参观而达到深入全面的效果,也不可能给学生带来深刻影响。

实习阶段是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最为关键的阶段。但是外贸企业除了前面分析的不太欢迎学生实习的一般原因以外,还有其特殊原因:首先,在洽谈签约环节,贸易谈判及营销策略涉及到进出口双方的商业机密,而且在谈判中也需要营造特殊的谈判氛围,一般不会让实习生亲临其境,当然谈不上实习效果。其次,进出口业务涉及时间较长,实习单位很难有一单完整的交易过程让学生观其首尾。最后,进出口贸易涉及很多部门,业务工作量大面广,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多,实习过程的组织颇费周章,如果安排不好,费时费力还不见效果。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实习生到实习单位后,也只能感受一下外贸企业的工作氛围,要想达到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效果比较困难。

四、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建议

1、配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效果,配备一支高水平的指导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从事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知识和经验,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经验。要使教师达到相应的要求,需要不断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首先,引导教师树立基础理论适度、专业知识牢固、应用能力突出的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育理念;其次,通过培训使教师改进教学能力和方法;再次,通过进修学习和到企业实践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与企业共建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势在必行的选择。所谓共建,就是在校内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可以以请进来的方式聘请既懂理论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业界人员做教师,可以在实训实习阶段请他们授课,也可以不定期请他们来校面向师生进行业务专题讲座。

2、对校内实验资源加大投入,同时进行科学整合,开设特色课程,设立学用密切结合的实践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开设实践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校学科优势及特点,开设相应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考虑到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商务往来的主流,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完全可以和电子商务课程整合,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国际电子商务的常见处理方式及运作手段。在软件环境建设方面,配备世格外贸实习平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外贸单证模拟软件、国际贸易全景仿真系统软件、电子商务实验软件、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等形成软件平台和知识连锁,创造一个完全仿真的国际经贸环境,让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操作技能,增强涉外商务实践能力。

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场所

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学校应当与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建立长期固定的实训实习基地,与基地签订学生实习合同,落实学生实践环节的实训安排,并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络。实习结束以后,由实习基地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做出鉴定。这样紧密合作的方式,便于高校和企业的及时沟通和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可以保证学校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了解。

第5篇:高专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 毕业论文 思维差异 负迁移

毕业论文撰写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凡是申请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均需提交毕业论文。国家教委2000年颁发的《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

Mohan&Lo认为,在语句层面上分析ESL/EFL的文章时会出现“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影响为“正迁移”,起消极阻碍作用的影响为“负迁移”[1](P515)由于中西思维的差异,受汉语负迁移作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笔者通过多年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英美文学方向论文写作的指导,发现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选题不够新颖,过于集中;格式不够规范;上下文逻辑联系不紧密等。除此之外,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的语言是最大的问题。

按规定,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要用英语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摆脱不了汉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多处出现汉语式英语(Chinglish),致使论文读起来汉语味道很浓,而非地道的英语,从而影响了准确意思的表达和读者对论文的理解。

本文拟以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生文学论文中出现的Chinglish为例,分析汉语负迁移现象表现的形式、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注:此论文为2006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现象探析”(2006―JKGHAZ―168)及“200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高校英美文学精品课程全方位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一、论文中汉语负迁移作用的表现形式

(一)词汇方面的负迁移(1) NathanielHawthorne, a Calvinistwho felt shamefulabouthis ancestors’wrong doings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Christian’s view of“original sin”, believed that humankindwere born sinfu.l改:NathanielHawthorne, a Calvinistwho felt shameful a-bouthis ancestors’misdeeds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 Chris-tian’s view of“original sin”, believed that humankind wereborn sinfu.l(2) At the ending place of the nove,l there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Nick and thewaiterGeorge.

改: At the end of nove,l there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Nick and thewaiterGeorge.

(3)In aword, the function thatO-Lan takes in the fami-ly can notbe replaced byWang Lung.

改: In a word, the role thatO-Lan plays in the familycan notbe replaced byWang Lung.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学生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他们往往习惯从外语词汇中寻找汉语思维所需词汇的对应物,殊不知真正在概念意义上完全等同的对应物却很少。以上例句均选自近两年我系毕业生的论文,是具有代表性的“Ch-inglish”表达法。如句(1)中,学生想用“错误行为”一词,受汉语影响,很自然地就用到了“wrong doing”,而这一汉语式的英语词语,是在英语中找不到的,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达法应为“misdeed”。在句(2)中,学生要表达的汉语意思是“结尾之处”,与汉语一一对应的英语词就成了“ending place”,而在英语中,只用“end”一词即可,汉语式的英语既显得累赘又影响了表达。句(3)中的错误主要在于动词搭配不当,学生在此想表达“所起的作用”这一含意,故而使用了“take the function”这一短语,而在英语里根本没这种表达法,正确的词组是“play the role”。因此,在词汇教学时,首先要打破学生寻找中文对应词的幻想,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字典,养成阅读英文注释的习惯。同时,一定要注重全面性,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语境中出现的意义和用法,而是适量补充其它的常见用法和搭配,做到使学生在增加词汇数量的同时,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全面地掌握词汇的用法,从而排除汉语习惯的迷惑和影响,降低和避免负迁移的产生。

(二)句法方面的负迁移1.句子结构松散(4) The world is cold, indifferent, and essentially God-less andman was no longer free in any sense of theword.

改:Living in a cold, indifferent, and essentially godlessworld, man was no longer free in any sense of theworld.

(5) Men have lounged and crouched around their fires;they have been the companions of their dreams and meditati-ons.

改:Men have lounged and crouched around their fires,which have been the companions of their dreams and meditati-ons.Men have lounged and crouched around their fires―the companions of their dreams andmeditations.

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于印欧、汉藏两个不同的语系,两者在句子结构的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重形合,注重运用各种有形的联结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因而句子结构紧凑;而汉语重意合,各分句依靠内存的逻辑关系贯穿其中,句子结构较英语来说显得比较松散。在论文写作中,由于受汉语句式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忽略英语句式的特殊性,按汉语的意思直接表达出来,致使句子读起来失去了英语的味道,甚至会导致歧义的产生。如句(4)中,学生用只用“and”来联结前后两个句子,虽然也无语法错误,可是句子读起来很平淡,而且因为两个并列句主语不一致,使句子处于松散状态。如果把前面一句改成原因状语从句,后面一句作主句,那么整个句子结构严谨,层次感强,符合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而句(5)则因为在句法上没有表明逻辑联系的连接词而具有了歧义性,句中的“they”指代不明。如果使用定语从句对指代词加以限定,或使用同谓语加以补充说明,那么这一句子的歧义性便得以消除。

2.句子结构不平衡(6) The cottagewas situated on a hillwhich had a splen-did view from everywindow.

改:On a hillwas situated the cottage, which had a splen-did view from everywindow.

(7) Thus James became probably the first of the modernpsychological analysts in the novel by emphasizing the innerawareness and inward movements of the characters in face ofoutsice occurrences rather than merely delineating their envi-ronment in any detail改:Thus James, by emphasizing the inner awareness andinward movements of the characters in face of outsice occur-rences rather than merely delineating their environment in anydetai,l became probably the first of the modern psychologicalanalysts in the nove.l英语中为了保持句子平衡,常采用主谓倒装、宾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及其它成分位置变换,而在汉语中只要表达流畅,意思完整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的汉语负迁移致使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以汉语句式为主,不考虑英语句子的平衡性,反而影响了表达的准确性。如句6如果按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式是不会引起歧义的,可是英语句式也按汉语的顺序,就让人不明白定语从句到底修饰的是哪个先行词,是cottage呢,还是hill呢?如果把句子倒装一下,意思就很清楚了,而且也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句7因为状语过长,放在句尾显得头轻脚重,使句子失去平衡,如果把状语前置,就可避免这一现象。

3.忽略英汉主语的差别英语常采用非生物作主语(失灵句),而汉语常以人称作主语(有灵句)(8) He got the experience with the People and the coun-try, this furnished both the material and guiding sprit for hisepic, Leaves ofGrass, which is the first edition came out in1855.

改: This experience with the People and the country fur-nished both the material and the guiding spirit for his epic,Leaves ofGrass, the first edition ofwhich came out in 1855.

汉语中主语重人称,一般采用“有灵句”。而英语恰恰相反,主语重物称,采用非生物作主语。如句8中,如果主语用he,则显得思维上有些混乱,结构不严密,而若改为用experience作主语,就俨然是地道的英语了。

又如以下句子,经过主语改换后,去掉了汉语腔,显得表达直接又准确(9) The rich is becoming richer and the poor is becomingpoorerwith the increasing industralization andmecnanization ofthe country.

改: Increas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mechanization of thecountry produced extremes ofwealth and poverty.

(10)“Modern America”emerged in the post-bellum.

改:The post-bellum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Mod-ern America”.

二、消除论文中汉语负迁移作用的策略

第6篇:高专医学论文范文

 

1文化创意产业为广告学专业实践提供新视角

 

“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来源于英国,认为“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都属于文化创意行业。[1]从该定义可知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中的各个生产者将知识、文化通过创意手段进行有机结合,并借助经营谋略和管理技术生产的产品,并且越是出色的产品越是这一过程的完美体现。因此创新、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而经营、管理和盈利是文化产业生成及发展的基础。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使其所需人才一定是具有创新能力、创意能力、善于动手、懂得经营的人才。这对高校现有“重知识、轻实贱”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广告专业的应用性特点使专业建立之初理论教学和实贱教学就同时存在,但是实贱教学一般被认为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工具和手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这种实践教学的定位在广告学初建和发展的阶段虽不错,但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看,理论教学和实贱教学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意能力和产业经营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毕业后创新创意能力和市场经营能力、企业管理技巧非常欠缺。有学者认为,“高素质的形成,创新能力的造就,离不开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贱是根本,而且学习、思考、实贱三者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不可分割”。[2]通过传统的广告学专业教学还很难培养出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下,广告专业实贱教学地位应得到重视,教学目标要适当调整,教学方式要不断完善提高。

 

2广告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梳理

 

实贱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非常重要,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又有利于形成专业思维、强化职业伦理修养,更有利于训练专业应用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最有效手段。[3]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讲,目前广告专业开展的实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1理论和实贱融合度不够

 

理论与实贱相结合是学好理论的关键,也是成功实贱的基础。但是,现有大部分广告学理论教学和实贱教学一般被作为两个独立的部分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安排,理论教学在前,实贱教学在后,学生先完成理论学习后再进行实贱训练。特别是广告文化素养类课程、商务策划类课程、媒介经营类课程由于条件所限,大多重点关注对广告理论的学习,理论与实贱分离程度比较高。甚至出现有些课程以纯理论为主,基本没有学生的实贱和体验,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却没有使用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仅仅被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造成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的知识的“无活力化”。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使学生在智力上不是越来越发展,而是越来越压抑,终而使人学非所用,学用脱离,最后变得越学越蠢笨。[4]而有些环节是完全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贱活动,例如一些目的性不强的实贱实训类课程。这些教学环节缺乏系统化理论指导和总结归纳,仅仅成了动手训练或流于经历和体会,无法形成经验并上升为理论重新指导新的学习。

 

2.2实贱教学还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端需要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大众精神需求层次不断提高,而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并与广告深度结合。这些都使广告行业不断尝试新的内容、新的表现、新的领域和新的模式,广告和技术、艺术反复融合,交替上升。从现有的调查可以发现,前几年还处于匮乏状态的广告基础人才已经逐渐饱和,市场转向对高端复合性人才的急需,即高端创意人才、懂设计又会经营的人才、产业管理型人才。实贱教学所面临的任务不再仅仅是让学生会策划一场活动或设计一个广告作品,而是使其掌握借助文化的力量、市场的手段,通过创新和创意的策划和设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能力、产业链的掌控能力、最大限度和长期盈利的能力。这些要求我们的广告学专业教学和实贱教学也要根据市场人才需要的变化进行调整,减少基础性人才的产出,增加高端创新、创意、经营、管理、复合性人才的培养。

 

2.3实贱教学的评价方式需要改善

 

教学评价方式包括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实贱教学的评价方式是保证教学活动按照预设进行的条件。现有的广告专业实贱评价方式还无法保证教学理论与实贱的充分融合、无法保证新的实贱要求的完成和以文化产业为目标进行改革的动力。评价指标常常起到指挥棒的效果,只有评价指标中包含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诉求,才能使实贱活动本身真正朝着它前进。例如不少学校看重教育部“大学生广告大赛”的高度实战性,将其作为广告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贱内容之一,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法以保证教师辅导的和学生参赛的热情,甚至一些学院将其作为“教师评价的标准之一和学生选修学分的组成”,以此为评价指标的院校往往能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使专业比赛真正成为卓有成效的实贱。

 

3广告学专业实践新模式

 

3.1“理论+实贱”双核循环

 

将理论教学和实贱教学分开设计的方式尽管会使两者的任务更加清晰,也降低了教学操作的难度,但是容易使理论和实贱对立起来,很难找到平衡点,因此“重理论轻实贱”和“忽视理论只谈实贱应用”的问题都比较容易发生。所谓“理论+实贱”双核循环模式指的理论和实贱两个内容作为专业学习的共同核心,理论教学和实贱教学相互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替,反复循环,共同完成专业教学目标。这种模式改变以往理论教学和实贱教学各自独立的局面,将理论和实贱融为一体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既是一种理论教学模式,也同时是实贱教学模式。而所谓“循环”是在实贱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贱的过程不是一个结束后另一个开始,而是穿行、不断交替,在整个专业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年级都保持循环状态,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前后衔接、逐步提高,从初期的启发性的学习和实贱,到中期的综合性的学习和实贱,到高年级的创意性的学习和实贱。同时,该模式涉及的不是一门课程或几门课程,而是广告专业学习中几乎全部课程,从而实现学生学习全方面、全过程理论和实贱不断线。

 

双核循环模式在教学中很少使用纯理论教学,也不建议纯实贱,采取的方法是精讲知识要点,并提供知识的框架和研宄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自选框架内的项目研宄、完成对于知识点的整理和体验式学习。例如在讲述近代的广告文化时,不再简单地告诉学生有哪些广告形式、广告风格、广告文案的特色、广告影响,而是理论讲授的同时推荐给学生刊登近代广告的代表性报纸、杂志,要求他们通过翻看这些报纸、杂志亲身体验当时的广告,并总结其形式特点、风格特点、文案特点,并且模仿现代广告对社会的影响推断当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在学生亲身接触学习目标后,再通过小型报告的方式展示、检验实贱的成果,总结和提炼理论知识,并弥补可能出现的理论学习不足、缺点。在广告心理学等这些理论较为抽象的课程中采用广告实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实验、统计等方法充分理解理论中的核心,而对实贱操作环节课程,则兼顾理论水平和程度,除了完成实贱的报告和作品外,还要求其能和理论知识进行关联,实现对理论的实战掌控。教学模式的改变,无形中改善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改善学生学习的热情,倒逼专业教学将理论和实贱结合,从而全面实现理论实贱的融合。

 

3.2“创新创意”的养成性实贱

 

创新和创意不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人格和习惯。所谓创新人格,是指强烈的创造动机、坚强的创造毅力和刻苦勤奋的创新精神。[5]创新人才在思维特征上,更追求深入的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在品格上,对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对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固有规律有着强烈的欲望和冲动,对于探知事物的内涵和发展有着丰富的想象和敏锐、独特的思路,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执着追求等等。[6]创新和创意活动要打破陈规,克服思维定势,它们不是模仿或简单的动手操作,而是对已有思维、内容、形式等的打破与建立、分散和组合,本身具有较大的难度。这种和日常习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建立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中才能生根、发芽。在僵化的教学理念下,讲授-接受为主的课堂教学,不平等的师生交流关系,强调认知能力而忽视不同的情感个性的培养模式,强调考试的分数忽视创造性的努力的评价指标无法教会学生创新创意。正如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斯所指出“学校本应是赏识和培养创造性才能的场所,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可能过分注重学生在学业上的表现,特别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以致教育机构不仅混淆了潜在的创造才能,而且压制了创造性才能的发挥”。7]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我们只能培养出模仿式和标准件的学生。因此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的实贱活动要注重学生创新创意的养成性培养,使学生形成创新创意的思维、养成创新创意的习惯、激发创新创意的热情,形成创新和创意的生活方式和爱好,这是广告学实贱活动的高端诉求。

 

3.3专业化+职业化的综合化实贱

 

现有资料显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缺乏的是高端的创新、创意人才,管理经营人才和能将两者充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但我国广告专业的教学长期以来重视局部的能力培养,比较缺少对于产业全面掌控力的引导和训练。即使有少数的介绍,学生获取的仅仅是“旁观者的知识”,对产业的认识来自于“他人的经验”,并没有建立自己方法和技能。这种问题造成的更多的是“纸上谈兵”人才,也使既懂得创新创意,又能毕业后立刻经营大中型广告项目、管理广告公司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异常缺乏。因此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广告实贱教学既要保证人才的广告专业化水准,又要熟悉产业链管理和文化市场的全面要求。这种目标的双重性使实贱活动也要有双重性,既要有专业性,又要有社会性。所以,广告专业实贱应该是“专业化+职业化”的训练模式,即学生通过“专业化实贱”获取广告学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职业化实贱”完成对行业的模拟训练,对整个市场环境和条件的了解,对整个市场复杂性和偶然性的体会,练就一副发现机会、项目亮点的市场眼光,使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3.4符合产业需要的实贱条件和评价模式

 

软硬件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管理评价机制是保证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广告实贱教学需要有更完善的教学条件,行业仿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安排上实贱教学不能再处于从属地位,应该融入理论教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贱教学要穿行,保证学生在教学计划中不断参与实贱,如短学期实贱、期中实贱、期末实贱、教学内实贱、教学外实贱、寒暑假自主实贱等。实贱方式可以有课堂即兴实贱训练、课堂穿插型实贱、课后实贱、各种大学生广告比赛或行业比赛、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在教学软件上要有教学理念新颖、理论扎实的传播学、广告学、营销学专业教师,又要有懂教学又懂行业的双师性教师,还需要有及时将最新的业内信息进行介绍的校外行业专家。在硬件条件上需要有满足学生校内训练的实贱材料,要有可以进行真实体验的校外实习基地和行业合作单位以给学生提供实战的机会。在实践教学的地点选择上有课堂、校内实验室、行业比赛场、校外实习基地、广告公司等。

第7篇:高专医学论文范文

高职高专医学英语临床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医学领域与国际上的接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这就给目前的医学院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带来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应这种发展的需求,高职高专医学专业中也开设了医学专业语言课程,教授学生相关的医学英语术语、医学英语专业词汇,让学生提高医学专业英语的水平,方便阅读相关的英文文献资料,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医学治疗和护理知识,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和学习,以及用英语书本病例和化验报告等,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英语教学水平,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两方面做了解读和分析。

一、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1.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和学习存在着定位偏差

首先,在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中,为了单纯地追求更高的四、六级证书的通过率,在英语教学中大多应用应试教学方法,包括使用题海战术、摸索出题规律等,不会向同学明确医学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没有将英语的学习和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实用性结合必修课中的基础科目起来,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将英语作为基础科目来学习,处于被动和盲目的状态,没有方向性。这种教学方法既忽视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身需要和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也忽略了学生在求学上的自主性和兴趣,使得学生在沉闷乏味的学习中失去方向。

其次,目前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即使开设了医学英语课程,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临床实践学习,认为临床技能操作才是学习的重点,未来职业需要的重心,从而使得英语课程学习与临床操作实践产生冲突。

2.课堂教学内容专业倾向不明确,教学方法陈旧

现在还有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只开设了公共英语课程,而没有专门的医学专业英语课程。公共英语课程是通过广泛内容的学习,借助听说读写等手段让学生对生活中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有大致的了解并能达到浅显的应用。比较而言,医学英语则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方向明确的研究领域,它强调环境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更专业,更明确。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也会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医学英语的内容,但往往会受课时、进度等教学条件限制,不会太多。

3.双师型教师资源不足

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英语课程大多数还是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的,很少有专门的懂医学的教师进行教授,这些公共英语教师的课程负担较重,大多肩负着多专业、多学科的英语教学工作,同时还要编写教材和教案,更没有时间进行医学英语方面的专门进修,医学知识的匮乏使得英语教学就成了单纯的英语课堂教学,无法体现医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这就造成了医学英语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尴尬局面。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缺乏对英语和医学两方面都具有经验的“双师”教师,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难免会有教师自身都“不懂”“不理解”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二、对医学英语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实践的建议

1.在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操练,加强教学与临床的有机结合

目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社会需要的是高水平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需要既懂医学专业,又懂英语,这就需要在医学专业与英语进行紧密的结合。医学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加强医学英语方面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进行医学专业英语时要与目前所学的医学专业进行紧密的结合,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将知识进行很好的巩固。

2.更新医学专业的英语教材和素材

现代社会要求医学从业者不仅有高水平的医学知识,同时还应有相当的外语交际能力。传统的医学英语以科普文章为主要素材,以语言分析为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医学英语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改革后的医学英语课程应包括医学术语学、原版经典医学教科书、核心期刊文献、网上医学资料、医用口语、医学论文答辩等具体内容。

3.加强医学英语科研培训的投入力度,多方位引进“双师”教师

首先,为帮助教师们掌握教育科研步骤与研究方法,可通过开展学术讲座、专题培训班、教师进修访问交流等形式进行科研教育。其次,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其他医学院校的联系,进行师资方面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再次,和一些大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优秀的尤其是海归的医生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到校为教师、学生用英语进行医学讲座。

三、小结

本文从实际出发,详细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中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中存在着的定位偏差;教学内容的单一,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师资源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实践的建议,具体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语言教学与临床医学的有效结合;更新医学专业的英语教材和素材;加大英语教科研培训的投入力度,通过多方位引进“双师”教师,等等。总之,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英语教学改革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所有教学一线的老师,要更新观念,重树理念,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成长,将英语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学习源泉,成为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合格园丁。当然,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学习,从根本上离不开领导对教学的重视、支持和投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相信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有全体教师的努力和同学的重视和配合,对提高医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促进医学教学改革,提高医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将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8篇:高专医学论文范文

(一)医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问题。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以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一线从业人员为职业导向,自身特点鲜明:志向远大、渴望成材,但缺乏自信、自卑心理重。

对英语真正发自肺腑感兴趣的学生只有极少数,部分学生狭隘地认为英语和医学完全没有关联,学习英语对未来就业和生活都无益,所以不用学英语,多数学生迫于持有英语等级证书才可能取得院校颁发的学历证书的外在压力而学习英语。笔者观察到:一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普遍高于二年级学生,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对英语学习持新起点,新开始的自我鼓励的学习态度,愿意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英语水平,但英语基础差、想学学不会、努力学学不好的现象普遍,于是,不少学生学得事倍功半,自信心受挫、兴趣减退,基本处于被迫学习状态,梦想被现实折腰,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哪里谈得上快乐学英语,更谈不上借助英语踌躇满志地提升自己的医学专业素质了。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首先,学生英语学习态度普遍良好,然而学习兴趣不高、内驱力不强;其次,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知识很欠缺,运用不够自觉,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而导致学习吃力、不见成效。

(二)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技能训练轻基础学科,使得高等职业教育陷入职业培训的误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重知识轻能力注重语言知识的强化训练,漠视学生在未来职业中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重形式轻素质注重教学信息的单向传递,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忽视学生的兴趣所在,淡化语言的人文性。教师未能有效培养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有效引导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未能有效传授和训练学习策略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院校未能为学生创造不断刺激其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的学习氛围。问题如下:

1.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转向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

多数院校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授课内容在课堂上动态调用,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集中注意力,形式上围绕以生为本展开教学。但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都是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多是讲授英语词汇、文章、语法等,完全按照课件进行讲解,很少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实际教学效果较弱,不能真正让学生练习英语口语,哑巴英语的现象较普遍。一成不变的死板的课堂教学活动,过于单一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多数医学类高职高专没有设置本校相关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究其原因,虽然与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较低不无关系,但这一课程设置体现出院校不愿向更高远的教学目标挑战、不考虑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所需。可见,教学并未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

2.师资比例不足。

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院校不断扩招,师资不足现象日趋加剧,尤其是基础学科的教师越来越匮乏。很多院校都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造成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机会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难以得到组织,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3.教材主观性过大。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都是以一校一教材的教学方式,全校统一订购英语教材,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此种做法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基本原则,容易导致两极分化的局面,表现为: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教学进度不能满足自身需求,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赶不上教学进度,从而产生厌学情况。

以上现状及问题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不尽一致的。

二、人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受教育者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成个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体现在文化修养、人格、品质、审美品位等方面,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其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利用教育手段,通过知识传授、环境感染及自身实践感悟等途径,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品质、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上,受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熏陶,成为于己于人于自然于社会皆有益的人。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包含价值观教育、德育、文化教育及审美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积累最根本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底蕴,为社会为国家培养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是会学习、会做事、会处世、受社会欢迎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英语实际教学中的体现是立足于教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眼于启发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在教学各环节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内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开阔的视野,成为素质高、能力强的社会人。

三、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决定了应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为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技术型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突出对学生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培养。英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课程目标应服从并服务于院校教育和教学的总目标,从学生的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英语人文素养作为最高目标,使学生成为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的高品格高修养的新世纪专门人才。

(二)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教与学的问题决定了应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

只有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上、在院校的管理上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做到以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和能力为本位,处处考虑学生成长所需、升学所需、就业所需、终身发展所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教与学的问题。

四、医学类高职高专教师,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面貌要有人文之爱。

教师的人文素质就是教师在教学和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气质和修养,如:人格、品质、性格、文化内涵、审美品位等。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平等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高度负责,表现为教师终身学习的精神面貌和以德立身的品质追求,等等。提高英语教师自身人文素质是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只有教师本身拥有阳光灿烂、绚丽多彩的人文世界,才能以己之人格塑造学生之人格,以己之精神培养学生之精神,让美好的人文精神之泉从学生的心田潺潺流出。

教师对英语的热情能感染学生,教师适当地鼓励能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教师真诚的关爱会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宽容善待的心会使学生产生有意无意的情感倾向,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亲切、信任、尊重之情会收获来自学生的喜爱,从而建立起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英语课堂上,他们会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说英语,课堂气氛活跃愉快,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人文素养会深深吸引和影响学生,一方面学生对英语教师的喜爱会转化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会在英语教师的人文精神的沐浴下得到心灵的陶冶,并在实际行动中向教师学习,从而实现教师传授的人文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要有人文性。

1.教材要有人文性。

教材的编写要有时代感、趣味性和实用性,要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的人文方法,要蕴含进步人文思想和高尚人文精神。教材的选用应以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开展为基准。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做到既要深刻挖掘又要适当拓展,当然,拓展深度和广度应符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并兼顾学生兴趣爱好,以更好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2.教学素材要有人文性。

首先,加强英美文化知识的传授。趣味性地导入英美文化,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除了应避免纯语言知识的传授、注重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外,还应穿插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此种教学形式,将语言学习植入到文化背景的了解中,帮助、引导学习者挖掘和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语言的深层含义,有利于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领悟,也弥补了多数以单词、课文和语法讲授为主的英语教学的不足。其实,语言是文化的结晶,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门文化,所以,要学好英语,也应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这里提到的文化即人文知识,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和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课本知识与英美文化知识相融合,在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基础上,学生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汲取了些许开阔眼界的英美人文知识,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领悟性和准确运用性。

其次,传承中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感悟中西方文化精髓,进一步认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实质。在传导英语国家文化信息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英语表达。利用语言所进行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我们不能只注意英语语言文化,而忽略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如果那样,我们将无法在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中很好地介绍我国传统,甚至由于对本国文化的不了解而造成交流中的误解。因此,英语教师有职责正确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正确培养其学好英语而不仅仅是学习英语。在科学的英语人文教育中,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热爱思考、活跃思维、追求知识、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能运用科学人文的方法思考问题,以更高远的眼界解决问题。

英语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包括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和内化学生学习动机,还包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和具备来源于学生对学习策略的知晓及运用。英语是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很多学生对于英语,想学却不会学,努力学却学不好。解决不会学、学不好的关键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也就是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学习策略知识。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能提高其英语学习成效,并且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终身学习都需要的知识。同时,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使每个学生成为聪明快乐的英语学习者,有责任帮助学生在充满乐趣、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语言习得过程中主动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聪明地学习,更轻松快乐地学习,从而为学生英语人文素质的提升和英语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形式要有人文性。

1.就业刺激。

院校应在学生的实训和课外活动期间,带领学生走入企业,如:让医学生走入医院、走入社区卫生服务站,并且组织学生用多媒体观看我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资料,向学生传达目前我国用人单位英语需求.比如:许多国外企业因技术人才不能熟练地进行英语沟通而导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还有很多专业技术人才也同样因为英语水平低而失去工作的机会;医卫是对求职者的英语水平提出较多要求的一大服务行业,而对求职者英语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的用人单位,在听说读写译五个基本面上最看重求职者的听和说的能力。通过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的刺激,学生认识到对于非英语国家而言,要发展经济和科技,就必须有越来越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掌握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和学习,对于自己而言,英语能推动未来事业更加成功,因此需要学习英语、热爱英语。

2.对比刺激。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学困生学习不得其法的情况,教师应多加关注学生的亮点,及时发现勤学上进、后进生变优等生的事例,然后在全班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教师的理解、尊重、关爱之情能在很大程度上触动学生的心弦,消除学生英语学习的不自信。同时,其他学生在教师的刺激下,主动和被表扬的同学产生对比之心,以期做得一样好或更好,从而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赏识。

3.感恩刺激。

进入高职高专之后,很多学生都有混几年的自我放纵的思想,其根源是因为经历高考残酷的洗牌、升入本科院校的梦想破灭而自卑,部分是因为终于从高强度的义务教育中解脱而失去前进的目标。教师应及时传达学生家长的浓情嘱咐与悠悠期盼,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父母无私的牵挂和无限的关爱,增强他们为感恩父母而鞭策自己学好英语、积极成才的信念。

通过对学生的不断刺激,外部环境和外部力量会激发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愿自觉自主性,而后使学生逐渐体验到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自我决定和自我调节的乐趣,逐渐收获因自主学习而带来的成绩进步的自我满足感,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外在动机的充分内化,实现功利化兴趣向内在兴趣的蜕变。只有当英语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动机和本身兴趣,这一语言学习的过程才可能持久而稳定。

(四)教学方法要人文化。

摈弃一言堂、填鸭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抛弃灌输性、说教性、权威性、强制性、训导性等呆滞的传统教学法,在灵活有度、博采众长的原则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同时,注意经常变换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新鲜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和提升学习兴趣的作用。比如:在英语课堂活动中,为了有效传授人文知识,教师应选择几种最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文化习得活动,诸如要求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开展竞猜,还有要求学生与同伴重构阅读内容或录音内容,学生可以参考所作的笔记,但不可以看原文,复述所读所听。再如:在小组讨论形式的课堂活动中,内容设置要人性化,若能引导学生将这一话题延伸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进行讨论,则能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母语文化中获得额外的视觉更多地思考目标语,而且难度设置要适中,讨论话题既要与课本内容一致,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况,还不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采用、教学方法和技能的人文化运用,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才能克服抽象的、枯燥乏味的弊端,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出质疑,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将人文知识在学生的心灵世界内化,逐渐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精神、合作精神、创造精神。教师要秉承人本化、人文化、人性化的精神,在引导、经历、唤醒、感染、熏陶中,引领学生感知、体验、实践,鼓励学生反省、思辨,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

五、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加强英语人文教育,积极推动医学英语教学

(一)医学英语学习是医学生所想所需,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应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贯彻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人文办学理念。

在英语人文素质教育渗透滋润下,医学生会更有效更自信地学好公共英语,以顺利通过省级和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为实力的证明,与此同时,只有在实现了英语学习当前目标的基础上,加之院校开展的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促进作用,他们才会更加充满兴趣地主动而持久地参与到医学英语的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能够听懂看懂越来越多的国外英语原声电影、能够通过互联网跨越国界结识不少国外同龄朋友、能够了解更多国外资讯、能够更广阔地看到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不仅如此,他们还欣喜地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英语查阅相关医学专业资料,借此提升自己的医学专业素质,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看得到所学既能给生活提高文化品质、又能给不久的工作深造提供切实助力的语言习得过程。于是,学生才会发自心底地获得英语学习的幸福感,并将这份对英语学习的热爱持续到不久之后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仅能解决生活所需,更能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美好职业生活。综上所述,医学类高职高专加大英语人文教育力度,既有利于推动学生英语学习更上一层楼,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于帮助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其终身职业规划有着远大意义。

(二)在稳定有效的开展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医学英语教学的启动才具有可行性,才能取得实效,实施措施如下。

1.加强医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医学类高职高专的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医生。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师培训机制,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鼓励学术水平较高、敬业精神强、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或短期脱产进修,组织教师赴同类高职高专院校访问考察,比如:听公开课、示范课,交流教研论文,座谈教学体会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医学英语具有英语和医学专业双重属性。在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少之又少,那么医学英语教学要么由医学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要么由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然而,这两种专业毕业的教师在进行医学英语教学时各有利弊,因此院校应注重对医学英语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要学习至少为期一年的医学课程,具备一定的相关医学知识,对医学专业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及专业术语才能有较深的理解,避免照本宣科、无法与学生进行深层交流;医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要参加英语听说能力的培训,避免医学英语课堂汉化。

2.优化英语课程设置。

首先,适当增加英语课时。多数教师迫于英语课时少、教学内容多,还要面临多重英语等级考试的压力,只能沿用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院校若能适当增加英语课时,缓解英语教学任务重和课时少之间的冲突,那么教师就才能更好地调度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人文素质之间的关系。

其次,增设英语选修课程。在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学时少,教学内容多,教师负担重,是普遍现象,其结果是精读不精,泛读不泛,口语、写作弃置不顾。以公共英语教学与医学英语教学兼容并蓄为原则,增设英语选修课程,既是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和促进医学英语教学积极启动的需要,又是解决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课效率不高的有效对策。

充分利用选修课,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向自己的梦想不断靠近,学得多,乐在其中。比如:增设语法听写课程(主打从句,尤其是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口语应用课程(相当于有组织有指导的校园英语角),目的是加强学生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得公共英语教学成效更良好、更稳定;增设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异同赏析课程、看电影学英语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品位,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在中西方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的对比学习中,树立学生健康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上四门选修课的开设,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基础差而无法学好医学英语或发现医学英语知识枯燥乏味而学习兴趣大减的现实问题,都是为公共英语学习向医学英语学习递进做好铺垫,将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的短暂兴趣转化成持久兴趣、功利化兴趣转化成内在兴趣。

最后,增设医学英语课程(医护英语、医用英语、医药英语、针灸英语等),目的是满足学生升学和就业所需,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在教学中打破语言和专业的割裂局面,实现语言和专业的相助相长。

3.医学英语教材、要符合学生所需和社会所需。

以科普文章为主要素材、以语言分析为教学方式的传统医学英语教材已经过时,以医学术语学、原版经典医学教科书、医用口语、医学论文答辩等为主要内容的医学英语教材才符合学生对医学英语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

4.丰富校园英语文化。

第9篇:高专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式”教育

步入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技术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在这一教育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都开设了经济类管理专业。目前,教育界在理论上对理工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多,对经济类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因其专业特色,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多流于形式,容易使得该专业培养毕业生偏离高职教育的目标。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应是以管理实施技术知识为主导框架,其他知识作为基础和辅助的教育,培养为管理实施过程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最终完成项目的人才;这类教育的关键在于能否使用存量知识中的理论与方法,完成管理项目的开发及实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技术实施型教育的类型,并办出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在办学过程别注重管理技术知识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在具体的岗位上迅速开展工作。

一、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毕业论文高职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改革起步更晚,以前我国对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文科类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往往办成了本科压缩型。与工科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没有与工商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因而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其培养目标仍存在偏差。

1.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滞后于企业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

化、企业体制的改革、管理理念的更新、企业的大规模改造、管理技术的提升等导致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也日趋不稳定。比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流程再造、客户管理等概念的导入与实施,使企业增加了对具备相应现代管理技术的人才的需要。但高职教育由于市场反应慢,加之与企业的联系松散,使得其专业设置滞后于企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稳定的专业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计划、从业教师、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师知识体系等适应不了企业的要求,出现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断裂。

2.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专业设置的通用性与学生就业的行业特征发生偏差。除部分行业办的高职院校外,大部分学校所设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是通用专业。如电子商务、会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其行业特征不明显。但学生毕业后都会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就业,学校与企业联系松散,不能使学生熟悉就业的行业背景,如国家的产业政策,竞争格局、需求特性、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等,从而影响学生上岗的能力。

3.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教学过程的标准化与管理工作艺术性发生偏差。目前,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仍然处于标准化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主讲教师的单一,甚至没有专门的实训老师;每班学生人数较多;教学环节程序化、标准化;实践性教学也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且由学校统一安排。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造成一个学校毕业的学哄性太多,像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而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特别讲究根据不同的情境因素而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忽视个体教育的模式必将影响毕业生的工作能力。

4.实训场所的模拟性与职业环境的真实性的偏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实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实训教师缺乏,实训基地难以建立,实训方式单一,甚至很多院校没有

一个系统的实训计划与实训方案。目前各院校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习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具有模拟实习的性质,即使是高度仿真,提供的情景模拟背景会因实施的不齐全和费用的昂贵而有所简化,因此与学生将来就业的真实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性。

二、校企合作是解决教学与职业环境相脱离的最佳途径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企业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偿互享,硕士论文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最好选择。

1.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前瞻性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需求的种类、结构、以及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变化,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律,以适时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新的专业,培养更加适用的人才。

2.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资源短缺,具体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少,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等。现代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他们可以为企业职业教育所用,而且通常不需要办理复杂的手续。学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将学校的科研理论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生产优势、管理实践优势相互结合,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缓解学校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的矛盾,又能为企业及时输送适用性人才。

3.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而参与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是学生实训、实习的最好机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具体岗位,这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投资等环节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培养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民族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等。例如:人力资源管理部的学生协助培训部工作人员对企业员工正进行技能培训,并参与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考核。销售部的学生协助企业对本市各大型商场进行调查,写出详细、全面的调查报告,并可在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带领下进行实际的推销工作;生产部的学生担任实习值班经理对生产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进行成本调查,根据考查结果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公关部的学生对社会公众进行统计整理,收集有关信息,设计调查问卷,参与公关事件的策划准备工作。总之,通过实训切实体会了企业间竞争的形势、职工就业的艰辛、企业管理的难度,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4.企业也是教师开展现场调研的基地。是促进教师将其科研成果与企业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台。企业是教师开展调研活动的基地,可以为实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素材。以实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方式组建的知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主要内容。教师、学生与企业频繁而紧密地接触,可以提高这些教学方式的真实性、具体性和案情的完整性。极大地缩短学生与现实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了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的自信心。

三、经济管理类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目前,在理论界已被普遍认同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可以开发出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

1.建立契约式实训基地。校企双方通过契约的方式约定,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医学论文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实习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由企业定期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设施和机会,学校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这种形式由于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一部分实习成果直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同时在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例如:北京联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到大型商贸企业——蓝岛大厦,顶岗实训:湖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与湖南的几家五星级酒店和旅行社约定:由酒店与旅行社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实习生可以领到实习工资;酒店可以到学校挑选最满意的人才等。这是一种浅层次的校企合作的方式。

2.采取员工培训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与学校联合的一般为大企业,校企双方通过签定联合办学的契约,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是一种校企双方之间较深层次的合作,学校为企业员工进行中专、大专、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或高层次的专项管理培训等。比如中国水电八局、湘火炬、湖南的国人啤酒公司、华天集团等委托湖南经济职业学院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大专与本科学历的人才。这些培养模式均由企业选送生源,培养对象全部是这些企业的员工。教学计划由双方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共同制订。理论教学由学院承担,依据教学计划将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些问题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实习被安排在企业中,由双方共同指导。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针对性强。适应企业要求快,为企业所欢迎和认可;在这个基础上,学校和企业也可开展浅层次的合作,即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体系。学校把企业经理、行业专家聘请到学校来。成立高职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倾听他们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设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还聘请一些企业家、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进行讲学、讲座。学院教师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活动。

3.开展“订单式”教育。所谓“订单式”教学就是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由企业在学校挑选学生,双方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要求等有针对性地制定的教学计划,职称论文实现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的联合方式。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于2001年与顺德一家精密仪器公司达成协议,为该公司培养机电类的人才,并于2003年5月向该公司输送了首批“订单式”教育的毕业生,开创了我省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推行“订单式”教学的先河。湖北经济学院分别于2O02年12月和2003年4月与武汉市中百集团、中商集团进行联合,组建“中百仓储经理预备班”、“中商营运经验预备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中高层管理人才,开辟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天地。根据校企合作协议,中商集团、中百仓储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和人才引进计划,每年从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专科生中遴选30名晶学兼优的学生组成“中商营运经理预备班”和“中百仓储经理预备班”。然后。结合专业教学计划,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管理类、营运管理人员。学生毕业后,经过校企双方的共同考核,合格者直接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中高层储备人才。订单式教学班开设的课程分两部分,一是校内理论及实践教学。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四类共32门;二是企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课、技术课和社会实践课三类,实践教学项目也作了具体安排,主要包括市场调研、模拟实习、卖场实习等。校企双方分阶段对该班学生进行考核,实行“滚动淘孤”,非“预备班”的学生中品学兼优者,经过学校推荐,企业考核,经双方认可再补进来,原则上保持该班30人不变。订单式教育作为校企联合办学的具体实施形式,有利于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决策能力;该方式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企业管理咨询业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其经济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产业务实的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辨析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的机会,根据清晰的市场定位采取适宜的行动方案,为客户提供具有更高价值的解决问题方案。湖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成立了咨询业务部,专门对企业开展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战略咨询等业务,目前已为湖南的很多企业如:三湘汽配城、常德米业公司、娄底农业高科技公司等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咨询服务,包括市场定位,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策划等。该部门“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业务,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管理层的紧密结合,促使学校随时关注着科技和管理发展的前沿动态,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老师的理论水平,又丰富了老师的实践经验,还能为案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素材,有些项目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真实性更高的职业环境。

参考文献:

[1]潇湘晨报.订单式教学现身高校[N].2003.5.12

[2]何琪得.校企联合:宁波的现实与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3.12

[3]订单式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的新举措[J].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姚自平《职教论坛》2003.14

[4]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职教论坛.2003.14

[5]北京联大产学合作教育试点实践.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ech.net.cn

[6]曾建文.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特征[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4)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