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迎检发言稿范文

迎检发言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迎检发言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迎检发言稿

第1篇:迎检发言稿范文

摘 要: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依托和载体,也是社会最敏感的细胞。近年来,高校发生了很多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校园环境破坏等对学校或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或损害的突发事件。而应急管理就是高校的管理者在面临突发事件产生威胁的情境下,通过组建管理机构、制定应急管理预案等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应对管理过程。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突发事件的相关概述及提出的措施建议来帮助解决高校突发事件,从而维持高校的稳定,促进高校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述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及特点

高校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学校正常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严重偏离学校运行常态,对学校的日常工作(科研、教学等工作)秩序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或对师生安全构成明确威胁的爆发性事件。“突发事件对于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偶发事件,但组织或个人却无法避免突发事件,也就是说,组织或个人都有面临突发事件的风险,只是有些突发事件的风险大,有些突发事件的风险小”①。

高校突发事件是公共危机事件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公共危机事件的共性―突发性、危害性,还有自己的特性,主要表现在:高校师生的扩散性、敏感性和主体活跃性。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对及早采取预警和防范措施进行正确的诱导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出发,高校突发事件可分为:

第一,自然性危机事件。如地震、流行性传染病、台风等其他自然灾害。

第二,社会性危机事件。如大规模、恐怖袭击,由于信仰和心理危机等问题引起的自我伤害或相互伤害。

第三,高校设施性危机。如校舍损毁、网络问题、体育设施维修不当或防范措施不当对师生造成的伤害等。

第四,高校管理类危机。如领导作风、学术腐败、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突发急性疾病、学生同居怀孕、治安管理松散、被骗、抢、盗及火灾等财产损失等②。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分析

1.高校应急管理“一案三制”推广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可操作性不强

据调查,各高校普遍制定了应急预案,也成立了正式或临时性应急管理机构,划分了详细的职责,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应急管理③。特别是“一案三制”的提出和推广,即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但各校预案雷同现象突出,在行政命令督促下短期速成,未经认真分析,应急机构形同虚设,“一案三制”的实际应用价值亟待考察。

2.高校在实践中积累了应急经验,但条块分割,缺乏协调与资源整合

高校行政和学生管理体系的末梢一般设有专职辅导员、学生干部等人员,可随时监控学生思想、学习与生活动向,对于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及风险评价发挥了堡垒作用。但随着高校官僚化日益加剧,高校各自为政现象十分普遍,缺乏合作与协调,给突发事件的预防留下许多真空地带,反映出高校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方面的脆弱性。

3.高校突发事件诱因心理化倾向突出,隐蔽性增强,预防成本加大

目前,学生心理疾患的诱因复杂难辨,学生自卑、不善于交际等心理问题较突出。其次,由于情感、就业压力等引发的心理问题也很普遍,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问题。为此,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因越来越呈现出心理化倾向,隐秘性强,防控范围广,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成本无形增大。

4.高校应急管理技术开发应用方面严重缺失,应急设备配备方面仍有缺口

近年来,公共应急管理领域已开发应用了各种较为先进的系统平台,但高校在校园报警系统或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十分滞后,降低了应急预测和预警的功能。另有一些高校由于自身资源有限,校舍采取外租形式,学生外出租房的现象普遍,且外租房屋的应急设备配置情况优劣不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三、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路径

面对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路径。史蒂文・芬克次首次提出危机事件生命周期理论,即突发事件往往能够形成“爆发―修复―再爆发”的周期规律,据此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可形成“减少―预防―应对―修复”的循环周期④。因此按照生命周期理论,高校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和恢复期。

对其生命周期中每一阶段的分析,可创新性的构建其应急体系的三大路径:第一是高校突发事件的防范机制。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可以通过非学生的思想心理干预、利益协调和危机教育实现对突发事件的防范。第二是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对学生做好警示教育、思nt201312304" title="“新词语风暴”解析之汉语词汇发展的新状况"> “新词语风暴”解析之汉语词汇发展的新状况 英汉篇章差异对语言学习及翻译的影响和启示 陶渊明与孟浩然诗之比较 “陈欧体”构式的认知分析 语言运用的群众性特点初探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对《乐游大河南》英译文本中修辞偏离操作顺应性的定量研究 “星”多义现象之认知隐转喻分析 宜宾珙县方言本字考续

四、健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管理机制

(一)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的法制化管理

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必须在法治化的框架下进行。首先要以相关法律为基础,制定全国性的校园安全法律。其次,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工作,提高高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再次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保障机制和物质保障机制。从法律层面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机制。

第2篇:迎检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高锰酸盐指数;检测方法改进

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将还原性物质氧化,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草酸还原。根据高锰酸钾消耗量表示耗氧量。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水中CODMn时,由于易挥发的有机物不能被高锰酸钾所氧化,因此,测得的数值的大小不能完全反应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它只是一个相对的条件性指标,其测定结果受到反应体系的酸度、加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是GB/T5750-2006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该方法要求沸水浴30min。当样品较多时,检测时间比较长,效率较低,不能及时有效的提供检测数据。笔者结合多年从事CODMn分析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反应酸度和加热时间的研究,对原有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样品的检测效率。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电热恒温水浴锅、锥形瓶250mL、酸式滴定管;硫酸溶液(1+3)、草酸钠标准储备溶液(0.1000mol/L)、草酸钠标准使用溶液(0.01000mol/L)、高锰酸钾溶液(0.10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0.01000mol/L)。

1.2试验方法

1.2.1国标方法操作步骤

吸取100mL充分混匀的水样置于25mL锥形瓶中。加入5mL(1+3)硫酸溶液。用滴定管加入10.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摇匀。立即将锥形瓶放入沸腾的水浴中,准确放置30min。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0.00mL草酸钠标准使用溶液。于白色背景上,滴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即为终点,记录用量V1。向上述已滴定至终点的水样中,趁热加入10.00mL草酸钠标准使用溶液。立即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用量V2。求得高锰酸钾校正系数(K),再按公式求得高锰酸钾数值。

1.2.2溶液酸度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

在相同反应时间内,改变反应酸度,对同一样品,分别加入(1+4)、(1+3)、(1+2)和(1+1)硫酸5mL,沸水浴加热30min,测定高锰酸盐指数。

1.2.3不同水浴时间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

在同一酸度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对同一水样分别加入(1+4)、(1+3)、(1+2)和(1+1)硫酸5mL,分别设置水浴加热时间15min、20min、25min、30min,测定高锰酸盐指数。

1.2.4对比分析试验

根据以上的试验结果,样品中加入5mL浓硫酸代替5mL(1+3)硫酸,水浴30min缩短为12min,对比分析标准样品和样品,测定高锰酸盐指数:

(1)标准样品对比分析:检测高锰酸盐指数为(5.57±0.39)mg/L的标准样品,监测其结果。

(2)样品对比分析:对同一水样,分别用标准方法和加入5mL浓硫酸,水浴消解12min方法进行测定,监测其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反应条件的选择

2.1.1溶液酸度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

相同水浴时间30min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数值不同,酸度为(1+4)、(1+3)、(1+2)和(1+1)时,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为1.95mg/L、2.25mg/L、2.37mg/L、2.47mg/L。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随着酸度的增加,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数值也逐渐增大。

2.1.2反应时间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

在相同酸度条件下,不同的水浴时间,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为:水浴30min的测定值均大于25min的测定值,而25min的测定值又都大于20min的测定值,水浴15min的测定值最小。表明在相同酸度条件下,高锰酸盐指数随水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2.2分析应用

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继续尝试通过增大酸度、缩短反应时间来准确测定高锰酸盐指数,从而提高分析效率。加入5mL浓硫酸,分别水浴10min、11min、12min、13min、14min时,测定值分别为3.78mg/L、3.95mg/L、4.24mg/L、4.41mg/L、4.62mg/L。而标准样品的高锰酸盐指数为(4.18±0.4)mg/L。可见,水浴12min的测定值与标准值最接近,仅相差(0.06±0.4)mg/L,而其他水浴时间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差相对较大。故可选择加入5mL浓硫酸、水浴12min作为反应条件,以提高分析效率。

3.对比分析试验

3.1标准样品对比分析

用改进后的方法检测高锰酸盐指数为(5.57±0.39)mg/L的标准样品,检测4次,均值为5.46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51%。因此,用改进的方法分析标准样品,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达到标准样品的定值要求。

3.2样品对比分析

对同一水样,分别用标准方法和加人5mL浓硫酸,水浴消解12min方法进行测定,监测其结果。用标准方法测得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为2.17mg/L,变异系数为0.5%。用改进方法测得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为2.14mg/L,变异系数为0.3%。可以看出,改进后的方法与标准方法相比较,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仅相差0.03,无显著差异。

4.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方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标准样品和水样,均能达到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应用于实际分析工作中,提高分析效率。 [科]

【参考文献】

第3篇:迎检发言稿范文

近年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较多,包括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而高校属于科研与较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广西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不仅会严重危害在校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而且容易引起群体慌乱,导致教学秩序难以管理,甚至影响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状况。我国广西省有关部门对此相当重视,因此,建立一套完善、全面的广西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刻不容缓。

广西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现状

(一)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广西高校的应急管理质量较低,主要是由于高校的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不规范。当突发事故时,高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方案及时进行处理,仅仅采取临时解决措施,效果不大,导致灾害扩大,局面难以控制。

(二) 应急管理机构不齐全

广西高校当前的应急管理机构不齐全,并未设置应急管理部门,缺乏固定的突发事故处理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在突发事故时,情况紧急,高校难以及时安排好相关事故处理部门及负责人,不能迅速监测、管理事故的发展情况,使得事故管理工作难以开展,效果不佳。

广西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

(一)应急预测机制

广西高校应当通过建立高效的应急预测管理机制,及时监控,通过有效、适当的监控与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突发公共事件,在事故发生之前做好防范措施,将伤害降到最低,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心理健康。

(二)建立高效的预警制度

通过建立高效的预警制度,可以有效的防范与解决由于突发性事件所产生消极影响,并及时处理该突发公共事件,将伤害与影响最小化。各大高校应该通过开展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逐一排查,通过分析,并结合突发事件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落实具体处理方案。广西高校应当加强学校的日常预警管理,尤其应当加强收集网络信息资源,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控力度,全面、有效的提高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能力与应急能力。

(三)建立应急管理方案

广西各大高校应当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方案,未雨绸缪,在发生公共事故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优越的方案进行应急处理。

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战略规划,编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方案,可以在公共事件突发时,以最快速、最适宜的方案进行应急管理,预防灾害扩大。

其次,高校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应急管理方案的编制工作,可以由各个部门编制相关应急方案,通过高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进行审核、确定,由校领导最终将已确定的应急管理方案。应急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学校决策部门、组织部门、应急信息、预防措施、救治措施、安全策略、评估恢复等,确保在高校突发公共事故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应急管理,保证学生的身心安全、健康,避免伤害扩大化。

(四)建立应急管理监测体系

由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性较大,后果较为严重,高校应当建立应急管理监测系统,采用有效的应急预测技术与体系对有可能发生的公共事故进行预测,评估伤害的严重程度,采取预防措施。应急管理监测系统指的是通过建立完善、健全的可以有效感应突发公共事件的信号监测与报告体系,由系统所发出的的信号与公共事件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可以有效帮助高校采取高效、全面的措施,尽快处理事故。

其中,应急管理监测体系必须通过收集相关重要情报信息,以统计方式与影响评估体系进行整理,并定期监控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及时监控、管理,结合相对应的应急管理措施与方案,进行应急处理。

另外,应急管理监测体系主要分为:事故信息部门、组织部门、保障恢复组,对高校的公共事件做好监测与预防,由事故信息部门收集、整理情报信息,充分调配教师及学生力量,切实做到快速、全面、有效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避免引起学生与教师的恐慌情绪。。

二、加强突发事件的情报信息工作

高校必须通过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情报网络资源,包括院系到专业、具体班级的情报信息。高校还可以通过设置站哨点对事故进行检测,收集事故信息,对搜集到的具体资源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完善,将具体信息上传到高校情报信息网络资源,确保高校的突发事件情报信息可以为检测公共事故的发生概率与发生情况提供作用,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及伤害率。

(一)应急沟通机制

1、应急沟通的主体

(1)高校教职工及学生、学生家长。

由高校的应急预警体系可以预测可能会发生公共事件,预测管理与监控小组应当及时通知学校内的教职工及学生、学生家长有关事故的具体情况,预防措施等,避免导致学校混乱。预测管理与监测小组在进行信息时,应当尤其加强注意学生与教职工的心情,引导教职工与学生全力配合学校的工作,降低事故的上海率。

(2)高校的上级部门。

由于公共事故不仅危害性大,而且危害蔓延速度较快,高校必须与相关上级部门进行报告,请求适当的支援。高校应当确保事故的发展得到控制,避免出现大量伤亡的情况。

(3)新闻媒体。

当公共事故发生之后,高校必须成立专门的沟通小组与新闻媒体联系。沟通小组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尤其要注意回答媒体的措辞及解决措施,从容不迫的应对新闻媒体,高校应当为外界树立运筹帷幄的形象,避免产生恐慌,引起不必要的扰乱。

(二)应急沟通方式

在面对突发的公共事故时,高校必须保持信息渠道畅通,选择适宜的方案进行应急处理。在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之前,学校应当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控制、管理现场,经过详细的调查与了解,将事故的具体起因及发展现状,引发的问题及防治对策等内容,向高校内部的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沟通的渠道方式主要包括:以校园网通知的形式、以高校论坛、BBS平台、以网络博客、学生及教师的邮件通知方式等,及时最新信息与事故情况。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与教职工在网站上互动讨论的方式,由学校学生会等社团管理委员会人员进行管理,尽量正面消息,及时辟谣,防止图谋不轨的人散播谣言,引起高校校园内恐慌,降低事故发生后的伤害率及影响率。

另外,除了事故的具体实际情况发展状态之外,高校还应当抚慰学生与教职工的心理,避免引发恐慌,产生不必要的混乱。因此,高校应当及时公开事故的进展情况及处理、解决方式,避免教职工与学生的大量猜疑,使得后果更为严重。

(三)应急决策与处理机制

1、建立健全的应急决策体系

由于高校的突发事件情况紧急,除了提前制定较为完善、系统化的应急管理、处置方案之外,广西省高校还应当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成立应急决策管理、处理部门,及时进行决策管理探讨。

高校发生事故之后,如何处理事故成为整个事态发展的关键之处。高校必须确保所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防治、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在突发事故之后,高校应当通过商讨,及时作出决策,以最合理、最适当的措施、方案进行处理,控制突发事故的局势及发展状态,降低事故的灾害性及发生范围,保护学校的教职工及学生健康。

2、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体系

高校定了主要的决策思路之后,应当着手进行事故处理,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体系,在事故发生后全面、有效、快速的抑制住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发展速度。根据事先准备的应急方案,及时向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工作,并将事先准备的应急方案稍微调整,及时落实到预防工作之中。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学校进行卫生管理、控制工作,确保学校内的卫生环境,尤其是食堂、教学楼等场地的卫生达标。高校还应当加强对后勤的管理,健全医疗保障措施,包括医疗药物、医护人员的配备,确保各个环节都准备充分,责权分明,稳定校园局面,及时对学生及教职工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及教职工的心理素质,从而加强身体锻炼。尤其是当发生流行病毒时,通过提高学生与教职工的身心免疫能力,提高学生抵抗病菌侵入的能力。

(四)应急保障与恢复机制

1、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高校必须事先做好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的应急保障,确保突发公共事故时可以有充足的应急资源供给,保障高校的应急物资、设备的可使用性,确保突发公共事件时,可以从容应对各类情况。

2、高校在事故发生之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组建应急部门,包括主要负责人员、医护人员、执行人员及义务学生,确保在事故发生之后,采取适宜的方针措施,或将事先准备的应急方案投入实施,防止事故灾害继续扩大化。

(五)建立应急恢复机制

1、广西高校应当及时组织事故过后的恢复、重整工作。

当事故过后,高校应当适时对事故所产生的的灾害进行评估,并制定后期恢复、重整的工作计划,结合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管理中发生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日后的应急管理工作。另外,高校还应当尽快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采取高校的措施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2、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心理辅导工作。

由于突发事故极有可能带来较大的伤亡或财产损失,学生及教职工的心理承受巨大压力及失落感、落寞感,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心理辅导工作。高校可以通过团体或针对单独个体的方式,对学生及教职工进行辅导,与其沟通,帮助学生与教职工早日恢复心理状况,恢复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秩序。

结语

由于高校突发事故的紧急性与难以避免性,广西高校应当加强对事故的预防及事故发生的应急方案制定,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可以有效、及时进行应对与处理,使得突发事故发生率及发生后的灾害率最小化。通过建立完善、可行的高校突发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学校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保障学校内教职工与学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

第4篇:迎检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 高校健身舞蹈 分组教学法 实验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外南国商学院健身舞蹈选项课大一的学生,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对体适能身体指标进行测试,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实验基础条件为同等人群。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网上搜集大量研究论文和关于高校健身舞蹈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书籍,多看多听健身舞蹈教学理论和专家学者的优秀成果。

1.2.2实验法。

实验组1、2为大学健身舞蹈选项课1、2班,对照组为健身舞蹈选项课3班。实验时间为期一个月。每次练习时间均为80分钟,同一老师上课,教学要求、内容、条件相同。实验组的教学顺序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老师练习、相互观察模仿、互纠互练、相互讨论、自主练习。学生主要练习方法以分组练习为主。对照组教学顺序为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学生跟做、集体练习,学生主要按传统练习法进行练习。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健身舞蹈的技评成绩。

1.2.3问卷调查法和追踪测试法。

观察学生学习健身舞蹈的兴趣、爱好,制定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并在考试结束三周后,再次评定学生练习健身舞蹈的遗忘率。

1.2.4统计分析法。

用数理分析法对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健身舞蹈成套动作进行评定。考核小组由三位健美操专业教师组成,在测试条件、场地均等的情况下,严格执行统一的评定测试标准,对两个组学生健身舞蹈成套动作的技能、表现力等进行评定打分,然后统计分析测试结果(下表)。

从上表可看出:实验组学生的健身舞蹈技术比对照组好,p

2.2结果分析

2.2.1促进正确动作技术、技能的形成,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从上表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分别是85.42、84.42和76.63,因此分组练习法关于提高学习方法方面很明显。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有助于对运动技术、技能教育实现具体感知。成功的健身舞蹈教学在于学生之间的反馈学习,观察和指导教学过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法的一个方面。老师的示范技术、动作指导、及时评估反馈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以理解和进行操作技术。传统的技术能力训练,学生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是老师,教师占主导作用。

2.2.2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自主锻炼的意识。

分组互动教学法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的学习情况,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互助小组的操作性。

2.2.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分组互助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发挥体育课程的教育作用,确定学生在健身舞蹈课堂教学的科学、自发展。健身舞蹈是健身舞蹈与时尚舞蹈的结合,教师的示范只是起引领作用,学生自主练习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在分组练习中积极思考和讨论,在舞蹈中融入自己的风格,解决教学单调的问题,将达到创新的效果。

2.2.4培养合作精神,提高社交能力。

健身舞蹈是音乐与舞蹈与健身操的结合的体育实践课程。锻炼应在互启发互补中进行。练习合作性不仅存在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应相互提问帮助。体育课堂练习合作犹如一支球队,在练习中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好成绩。

3.结语

健身舞蹈课程采用分组练习法进行教学,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健身舞蹈技术动作的改进。分组互助教学法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反馈、相互纠正自主练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快乐体育”的真正内涵,这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迎检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突发事件;作用

一、新媒体在高校突发事件各个时期产生的作用

新媒体在突发事件的形成、爆发、扩散、恢复四阶段都有很大影响,覆盖事件发生发展全过程,当然有可能新媒体在具体的事件中在各个环节发生作用不一样,但是其显现出来的信息聚合和传播能力是巨大的。

(一)新媒体在高校突发事件形成时期的作用。新媒体为突发事件在潜伏期提供极佳的酝酿环境。任何一个事件发生都是长期问题和情绪积累的结果,不会毫无原因就突然之间就爆发。虽然有不少的突发事件在几天之内发生并达到,但是突发事件都有一个较长的、无意识的酝酿期,这个过程往往都是在新媒体中进行。新媒体的出现让高校在突发事件的形成期危机监测更困难。新媒体的传播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会导致突发事件在酝酿表面看起来的平静,但是实际上可能是暗流涌动。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些突发事件的案例得知,事件发生的起因很简单,学生最初诉求也具体明确,就是要求在某一个问题及时得解决,但是如果处置不及,事件通过新媒体的再发酵,事件的性质就可能发生变化,学生群体的诉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比如说,从单一问题演变对学校管理体制的不满,甚至是对政府部门不作为的不满,最后的结果可能大家都始料不及。所以,高校突发事件最佳的处量时期就是在它的形成期。

(二)新媒体在高校突发事件爆发时期作用。高校学生是新媒体最主要和最活跃的群体,占据多种沟通渠道,而学校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对此类渠道却占有较少,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潜伏期就更不会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新媒体上,而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传统媒体报道上,当学生们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图文并茂地热议某些话题,或者某些话题已经引起群体性不满,甚至出现大家以静坐、绝食、游行等方式以促进问题解决的时候,学校很多管理部门可能还在新媒体的圈子以外。其次,学校突发事件出现后,不能很好地使用新媒体进行与学生沟通,不能与学生用平等地位、坦诚态度、客观事实去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当前高校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法都比较容易激化矛盾:一是采取回避降温办法,采用“鸵鸟政策”,清除新媒体中相关信息,希望事件能因此而降温;二是采取勒令停止办法,通过下发行政命令要求相关负责人或者涉及事件的学生停止推动事件的发展。

(三)新媒体在高校突发事件扩散时期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的扩散是十分迅速的,这种传播是直播式的,几乎就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而且,新媒体的传播早已突破了拉斯维尔“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的、取得了什么效果”的单向传播模式,而是双向互动的,为一个焦点问题讨论提供无限空间。与此同时,高校突发事件另一种扩散方式还表现在容易引起其他高校共鸣、效仿、联动等效果。一搜索高校出现突发事件引发全国各地高校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和讨论,甚至以实际行动来声援回应的时间比比皆是,特别是敏感时期的游行示威活动的 “传染力”就最强。2011年8月,事件引发广州、西安、香港、海口等先后开展反日游行。这类关于国家维护问题、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公共卫生安全的问题等共性问题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扩散速度最快、所造成的影响也最坏。突发事件扩散以后处置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虽然事件起因只有一个,但是由于参与人群多诉求也变得十分复杂了,一时间各种声音都会出现,产生了突发事件的聚变效应。

二、新媒体影响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和手机的高使用率,使高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时刻处于风口浪尖上,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的参与度高,总是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独特的兴趣,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这种旁观者的心态就更加明显,了解新媒体在高校突发事件中传播的基本特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并让它为我所用。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中传播至少有如下几点特征:

(一)传播口径的不一致性。由于每个人都可以是“者”,同时可以是“评论者”,所以新媒体 在信息传播的时候总是小道消息满天飞,各式各样的谣言四起,让受众无法辨别到底哪个口径出来的信息才是权威。

(二)沟通形式的交互性。以往的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我说你听”,受众根本没有机会就此信息作出自己的回应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新媒体则不然,沟通渠道的畅通使受众可以轻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所有接受信息的人都可以互相讨论、沟通、发表。这也是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舆情难以得到控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6篇:迎检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小区;应急柴油发电机;设计研究

近几年,各地新建大批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不断被刷新,超过250m的也已屡见不鲜。这些高层建筑的建筑功能多种多样,有单一功能的.也有综合功能的,尤以综合办公、酒店、商业功能者居多。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和功能多样性,都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建筑中重要负荷供电的可靠性,往往会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后备电源,柴油发电机在超高层建筑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是根据高层建筑小区的基本特点,对高层建筑小区应急柴油发电机设计方面进行研究。

1 应急柴油发电机容量确定

应急柴油发电机在高层建筑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总体上来讲,应急柴油发电机主要运用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市电停电没有发生火灾;二是市电停电发生火灾这两种情况。

1.1 市电停电发生火灾

关于市电停电发生火灾这一情况,应急柴油发电机所使用的供电范围主要包括:通信机房、变配电房、应急照明、电梯以及消防负荷、消防控制室等。在实际的应急柴油发电机设计时,很多的设计单位往往将小区内部的所有消防负荷统计在内,对于消防负荷计算理解存在偏差。其实,在进行应急柴油发电机设计时,有关部门应该尽量减少对于消防负荷的计算,主要原因在于实际计算时需要注意火灾发生的同时性以你范围性。国家有关应急柴油发电机规章对于其有着严格的规定,《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3.5条指出:“同一时间内只考虑一次火灾的高层建筑群,可共用消防水池、消防泵房、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的容量应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幢高层建筑计算”。因此,对于消防负荷的计算,有关部门可以采取裙房消防负荷加上最大栋塔楼消防负荷的方式进行,这样才可以更加符合高层建筑小区的实际需求。

1.2 市电停电没有发生火灾

关于市电停电没有发生火灾这一情况,应急柴油发电机所使用的供电范围主要包括:水泵房照明、生活水泵、所有楼道照明、消防控制室、通信机房、变配电房照明、以及所有电梯的一二级负荷等等。一般来讲,市电停电没有发生火灾所需要的负荷容量要比市电停电发生火灾所需要的负荷容量要低一些。正因为如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发电机利用效率,在这种情况中可以酌情加入三级重要负荷以及其他商业用电。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电网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一旦进入到用电高峰期,很多城市同样还是会出现分时、分区限电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也就只能依靠应急柴油发电机来进行供电,这样才可以起到保障居民生活的作用。

1.3 电机容量减少分析

通过对于以上两种应急柴油发电机应用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应急柴油发电机运用效率,减少前期的投资以及运行费用支出,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应急柴油发电机设计应该尽量与给排水施工设计相结合,尽量的减少消防水泵电机容量,同时满足高层建筑消防用水需求;对于那些15KV以上的大功率应急柴油发电机,应该采取降压启动的方式进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消防负荷;根据实际需要,尽量的调整电机的启动顺序,可以按照电机容量大小的顺序进行启动;另外,通过在实际的电机启动时,时间错位,尤其是对于高容量的电机,避免同时运行。

2 应急柴油发电机与市电接线与联锁

应急柴油发电机与市电接线与联锁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只要满足以下四点要求:第一,应急柴油发电机与市电接线与联锁时,不得进行并网运行,尤其是对于机械联锁,需要严格按照供电部门需求来进行。第二,应急柴油发电机与市电接线需要注意灵活性,尤其是要做好事故情况下供给部分负荷的准备。第三,对于应急柴油发电机与市电接线与联锁中的重要消防负荷,需要在两端电源的末端进行切换。第四,有关部门进行应急柴油发电机与市电接线与联锁设计时,需要注意不要与外网电源进行计费混淆。下图图1至图3是笔者整理设计院的几种做法,进行比较。

图1 方案1

图2 方案2

图3 方案3

在以上三种设计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种设计方案均没有体现出消防负荷双电源末端切换的要求。方案一中,如果市电停电,消防负荷只有单路电源进行支撑,末端切换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发生火灾,尤其是在消防负荷线路故障的情况下,很难找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方案二尽管可以做到发电机供电电能不计入市电总电表,但是同样会出现各分表与总表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问题。综上分析可知,如果考虑到成本问题,可以选用方案一,如果考虑灵活性,可以选用方案二。当然,考虑到成本以及灵活性两者,则方案三更为完善。

3 发电机房设计

一般来讲,高层建筑的主体工程造价是极为昂贵的,因此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应急柴油发电机往往要选择在负一、负二以及裙房内部。在进行机房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注意,机房不能设计在建筑物进出口以及住宅区,否则会严重扰民;为了降低成本,设计时可以尽量靠近市电低压配电房;另外,将发电机组设备设置在楼板上是严格禁止的,即使需要设置在楼板上,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楼板进行加固。电机房的进排风及排烟也是非常重要却又往往被设计者忽略的问题。由于地下室普遍通风效果不好,而发电机组工作及散热又需要大量的冷空气,同时也要排出大量热空气,为此一般在发电机房内需要设置排风井,将热空气送出机房,同时设置进风井或大功率送风机,但土建专业为方便布置往往会将排风井与进风井设计为相邻布置,容易形成气流短路,影响散热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设计人员需要将进风井以及排风井尽量的往机组两端进行设计。由于目前我国在发电机排烟有关规章制度以及标准建设方面还是不完善,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多数的设计都是将废气通过排风井排到室外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排风井设计时,有关人员需要将排风井设计到远离住宅以及人员不易到达的地方,有条件的话,完全可以进行废气高空排放。

4 总结:

综上所述,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已成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机组容量,与市电灵活接线,充分考虑机房工程,加上安装调试阶段的细心规范和精心养护,才能保证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在高层建筑小区应急柴油发电机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应急柴油发电机设计过程中,很多问题还是存在的。为此,深入研究应急柴油发电机设计存在问题,创新应急柴油发电机设计技术,是今后有关部门高层建筑小区应急柴油发电机设计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卢佳.高层住宅小区的应急柴油发电机设计[J].低压电器,2012(08).

[2]卢乃铜.关于应急柴油发电机误启动原因的探讨[J].建筑电气,2010(08).

第7篇:迎检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经费;核算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80-03

目前国家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从税收上给予较高的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率较一般企业低十个百分点,能够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是很多企业非常向往的事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表明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时,对研发项目的财务核算提出了较高要求,并且,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采用三年复审制,即使高新企业申请成功,也会面临再次费用归集的工作,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构建有效、方便、完整的研发项目经费的核算模式和应用变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研发项目的特点以及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相关性及高新企业资格认定过程中的相关财税政策,对高新企业研发经费核算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进行探析。

1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经费的核算模式的构建

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在资格认定和在三年复审工作中,有效、方便、完整地核算企业的科研投入,必须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一套研发项目经费核算模式,下面笔者浅析一套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核算模式。

1.1 制定适合自身企业的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参照国家及省有关的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统一的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对科研开发经费科学安排,合理配置,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以制度对承担项目的部门和进行经费核算的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加以规范和约束。

1.2 构建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经费核算的财务体系

1.2.1 构建科研项目预算、决算的财务核算体系

财务部进行研发项目经费核算,应按项目预算书中的预算明细进行研发支出科目及明细科目设置,运用财务软件的项目辅助核算功能,对企业承担的各项目进行单独核算;也可通过台账建立项目的辅助明细账,对各科研项目单独核算。科研成本项目结算后,进行项目经费决算。在项目执行期对项目经费应进行审查监督,加强经费开支的监督与经费成本的控制。项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对每项技术、产品的研发费用都应设置单独的项目明细账,便于对项目经费的预算、控制、管理和研发成功后申请专利。

1.2.2 构建完善企业账务设置和核算模式

企业应该设置“研发支出”一级会计科目,并下设二级科目“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用于核算与企业研发相关的费用,且在日常会计核算上,研发费用应该按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这样有利于税务及外部审计单位对研发支出的合法、合理、合规性的检查和认可,也有利于和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同时企业应该建立与研发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控制研发费用的使用范围,明确对费用支出的程序和权限,加强企业研发资金的管理。

1.2.3 优化机构设置,完善费用支出手续和渠道

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研发机构对企业的研发项目及其经费进行管理。对研发项目的经费使用进行审核、监督,并对研发项目进行单独核算。明确科研人员的工作职责、职权范围,对既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又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的人员,应该确定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对人工等费用进行科学的区分,以防止企业的研发成本与日常生产经营成本的混淆。对于同一科研人员参加了多个科研项目的情况,研发人员发生的相关费用要对工作的时间、内容、项目领用材料等进行严格的记录,以作为分配费用的依据。各研发室、组严格实行签字制,原始凭证必须由经办人、证明人、审核人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签字后方可报销;单笔金额超过单位制度规定限额的须经主管领导审批。严禁从研发经费中提成科研人员的奖金,对项目购买的办公用品等实物必须办理验收手续;对已经通过验收或者已经结束的研发项目,不能再出现费用列支的情况。

2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经费的核算模式的应用

构建了以上一套适合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经费核算的模式后,需要运用到实际中,以下是一些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

2.1 科研项目在财务立项的手续和资料

科研部门负责进行各个科研项目的立项及签署合同(协议)以及各项目的资金投入,确认立项后,财务部门按合同(协议)内容单独立账,对每一科研项目实行预算开支。项目在财务立项时需要提供的资料:项目立项书、合同、协议、项目资金预算、项目详细情况、项目编码(财务编码)、核算类型(科研项目、生产项目、技术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简称、项目类型(执行项目、非执行项目)、对应拨款项目、拨款单位、本年经费指标、部代码、所代码、统一编号、主要研制单位、总概算(万元)、结束日期、合同总价、参加人数、开始日期、完工标志(是否完工)、项目计量单位、项目负责人等信息。

2.2 国家拨入经费的核算问题

国家拨给企业的研发项目经费,属于政府补助,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资本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

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国家拨的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其相关规定如下:

(1)用于补偿企业后续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3 企业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

企业研发项目经费主要是指项目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2.3.1 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企业按“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对成本费用按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如耗用原材料,根据领料单上领用的部门,生产部门领用的记入“生产成本”,研发部门领用的记入“研发支出”,同时科研领用已进项抵扣原材料应作进项税额转出。企业承担的科研项目单独建账核算,财务应按受益对象将费用归集到各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的明细科目中。

2.3.2 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

企业的一些生产及研发费用在实际中难以划分的,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如企业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以及研发部门承担的各项目共同耗用水电费,难以划分,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但分摊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项目,设备使用费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承担多个项目人员费可按工时即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来进行分摊。

2.3.3 间接费用可按相关性原则进行分摊

企业科研活动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管理费、房屋占用费等,可按经费收入或研发支出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摊。

2.3.4 财务软件设置有项目辅助核算功能

我们可以利用该功能,实现研究开发费用的快速准确归集要求,这种方法不改变目前会计核算的口径,录入会计分录时在辅助信息栏注明项目名称即可。这样,无论是在研发支出,还是其他科目中核算的研究开发费用都被标注上了项目的名字。通过辅助查询功能,将某一项目的研发支出用账页导出,加以整理就能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对研发项目备查簿的要求。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构建和应用以上一套完整的研发项目经费的核算模式,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资格三年复审、科研项目审计等工作,都将为研发经费的归集提供有效、方便、完整的帮助。

3 结 论

建立完整、系统、高效的会计核算及管理模式,是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各项研发项目重要基础,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为研发项目的财税管理提供良好的数据和信息平台,从而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的资格认定提供便利,为企业享受优惠的财税政策提供保障,创造财务会计管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张西娟.高科技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新探[J].财务与会计,2004(10):25-27.

[4]丁志强.高科技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17):27.

[5]李晓伟.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会计处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0):93-95.

第8篇:迎检发言稿范文

钛石膏是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时,加入石灰(或电石渣)以中和大量酸性废水时产生的以二水石膏为主要成分的废渣[1]。每生产1t钛白粉就产生浓度10%的酸性废水100~200t。全国每年约产生钛石膏16~24万t。钛石膏几乎没有得到利用,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以堆放,既浪费大量的土地,又污染环境[2]。钛石膏经过雨水的冲刷和浸泡,可溶性有害物质溶于水中,经水在环境中的流动和循环,会严重污染地表水以及地下水;另一方面,钛石膏堆积经日晒、风吹后会以粉末状飘散于大气中以及沉降到可能接触到的外物表面,既污染环境又威胁健康。

由于钛石膏的杂质多、品味低,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钛石膏作水泥缓凝剂、土壤改良剂,以及复合胶凝材料[3]等3个方面。本研究利用相应的工艺对钛石膏进行处理,并采用掺加碱性激发剂的方法对钛石膏进行化学改性,从而改善钛石膏的各项力学性能。

1.实验原料和方法

1.1实验原料

1.1.1 钛石膏 取自郑州某化工厂,钛白粉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含水率为40%~50%。主要成分为CaSO4•2H2O。

1.1.2 碱性激发剂 1)硅酸盐水泥。取自新汶矿业集团特种水泥厂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2)生石灰。取自郑州某石灰厂生产的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含钙量87%。

1.2实验方法

1.2.1 原料预处理 实验前,应对钛石膏原料依次进行烘干、破碎、粉磨、煅烧、陈化等预处理。本实验将钛石膏原料置于干燥箱内30℃恒温干燥至恒重,利用圆盘粉磨机对钛石膏进行粉磨,粉磨后的钛石膏过0.2mm方孔筛筛余百分数为13.6%,再将钛石膏在180℃下煅烧3h,然后将钛石膏在室温条件下陈化9d待用。

1.2.2 制样与测试 预处理后的钛石膏加水搅拌,在尺寸为160mm×40mm×40mm的模具中制成条形空白试样。在预处理后的钛石膏中,分别掺加质量分数为1%、2%、3%、4%、5%的生石灰,加水搅拌制成试样。在预处理后的钛石膏中,分别掺加质量分数为1%、2%、3%、4%、5%的水泥,加水搅拌制成试样。以上各试样经养护、脱模后,依次进行抗折强度测定实验和抗压强度测定实验。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钛石膏空白试样的力学性能

在不掺加任何外加剂的情况下,制作钛石膏试样(空白试样)。测定空白试样的2h抗折、抗压强度和绝干抗折、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见表3。

2.2激发剂对钛石膏力学性能的影响

生石灰和水泥都对石膏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激发作用。本实验在钛石膏中分别掺入以上两种激发剂,对钛石膏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掺加生石灰或水泥都会使钛石膏的各项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两种激发剂对强度的影响效果水泥较好,生石灰次之。生石灰的掺量达到3%以后,再增加掺量,钛石膏强度的提高趋势减缓;生石灰的掺量达到6%以后,钛石膏强度不再提高。随水泥掺量的增加,钛石膏的强度一直呈升高趋势,在水泥掺量达到5%以后,再增加掺量,钛石膏强度的提高缓慢。

2.3碱性激发剂作用机理分析

实验中,生石灰或水泥在与钛石膏加水搅拌时,生石灰或水泥与水反应,在水中产生游离的Ca2+。这部分Ca2+与半水石膏中的Ca2+发生同离子效应,从而降低半水石膏的溶解度。然而,在生石灰掺量过大时(实验中为≥3%),钛石膏试样表面会出现“返霜”现象。“返霜”现象说明大掺量生石灰对钛石膏的激发效果较差,因而可以进一步解释生石灰掺量增加到一定程度钛石膏的强度提高缓慢,甚至不再提高的现象。

水泥在作碱激发剂的同时,由于自身的水化硬化也会提高钛石膏的强度。因此,在钛石膏中掺入水泥可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并且随着掺量的增加,效果愈加明显。

3.结语

(1)掺加水泥可使钛石膏的各项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随水泥掺量的增加,钛石膏的强度一直呈升高趋势,在水泥掺量达到5%以后,再增加掺量,钛石膏的强度提高缓慢。

(2)掺加生石灰能对钛石膏的各项力学性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生石灰的掺量达到3%以后,再增加掺量,钛石膏强度的提高趋势减缓;生石灰的掺量达到6%以后,钛石膏强度不再提高。

(3)两种碱性激发剂通过同离子效应降低β半水石膏的溶解量。两者对强度的影响效果水泥较好,生石灰次之。生石灰的掺加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实验中为≥3%),在钛石膏试样的表面会出现“返霜”现象。水泥自身的水化硬化也会使钛石膏的强度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术刚,马术文,王之静,等. 钛白废酸废水治理及副产石膏应用探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3(9) :2-8.

[2]杨新亚. 石膏尾矿现状及资源化利用进展[J]. 中国矿业,2006,15(4): 37-38,45.

[3]施惠生,赵玉静,李纹纹. 利用钛石膏和粉煤灰及矿渣研制少熟料新型复合胶凝材料[J]. 水泥,2001(12): 1-5.

第9篇:迎检发言稿范文

当大家还沉浸在庆祝祖国60华诞的喜悦中,我们舜天服饰公司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大干60天动员誓师暨三季度每季之星表彰大会,刚才听了魏总代表总经理室和工会宣读的《大干60天倡议书》,我感到分外激动也倍受鼓舞,我也看到了我们三工段和七工段全体员工同样也深受鼓舞,大家已经坐不住了,都在摩拳擦掌、暗暗鼓劲,决心在今年最后60天决战中争第一、立新功。为此,我代表三、七两工段73名员工特作如下表态:

一、 缝制三工段在一至三季度工作中获得三连冠,这次再次被评为先进工段,我们决心在荣誉面前不骄傲,困难目前不退缩,团结一心,积极响应厂部《大干60天倡议》,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倡议书中的每一条,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有决心也有信心在大干60天工作中再争第一!

二、 我们缝制七工段全体员工,大家也是一样,决心积极响应厂部《大干60天倡议》,向先进工段学习,认真总结本工段过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奋起直追,每个员工、每个岗位,要做好自己每一天的工作,精心操作、确保质量、完成好每一天的工作任务,争取在大干60天工作中,工段的各项经济指标皆有大幅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