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语写作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外国小说欣赏;记叙文;写作教学
读和写是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两个方面,它们二者是合二为一的整体,任何一个具体文本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为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做基础的。
一、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到高达40%的比例,也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行界定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统一的教材规范,教师逐渐形成这样一种共识,语言运用能力是在对基础知识把握之上的一种能力提升,因而,在作文课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一些范文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由于各地区的情况不一样,因而在作文教学中也就无法可依,教学工作的开展显得混乱。但是,总的来说都重视对学生作文写作形式的培养,重视批改式教育,而没有去对学生的作文内容进行指导,没有在作文课上给予学生一定的信息反馈。
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对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自己关于作文教学的一些尝试。
二、作文课程教学方式
目前很多学校都将作文课程单独列出来,采用单独式教学法,笔者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因为阅读和写作是一个相反的教学过程,因此,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教学,其效果会远远大于单独式教学模式成果。
在阅读课程中有意识地将相关的写作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阅读文本的分析懂得如何去遣词造句,如何去构架问政,如何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如何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充满人文关怀。
笔者在此以《外国小说欣赏》阅读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记叙文教学活动,如何将各个单独的作文技巧贯穿于文本教学中,让学生在经典文本的阅读中学会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三、《外国小说欣赏》与记叙文写作教学互渗模式
1.正确的教学定位
在文学世界里,外国小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外国小说欣赏》课程的开设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新的窗口。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地贯彻《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外国小说欣赏》课程进行正确定位。
第一,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为了了解更加丰富的世界。第二,这门课程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第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对原有基础知识形成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第四,对学生的写作技能进行熏染培训。
之所以将这门课最后定位到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训上是因为《外国小说欣赏》的编排理念正好与作文教学的思路不谋而合。教材是按照小说的构成要素来编排的,其中分为“叙述”、“场景”、“主题”等八个单元,而在每一个章节单元中又将其分为了四个板块。
例如,在“场景”这一单元中,就在“话题”这一板块中先为学生介绍了什么叫做“场景”描写,然后又介绍了场景描写的五大功能。学生通过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学到的是关于记叙文要素的特点,这样学生在无形中就获得了关于作文的写作技巧。作为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将作品细化,例如,对《桥边的来人》的语言描写、《牲畜林》的故事结构,《墙上斑点》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进行分类讲述。对这些作品文本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是记叙文如何写作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中,无形地使记叙文的相关知识得到运用。
2.实施过程要点
首先,应该将记叙文的各种要求细化,并分步骤实施。教育心理学家曾说,有效的教育开始于期望能够达到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学任务细化,确定每一小步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对所学文本进行研读后对某一个句子进行仿写,通过这种简单地训练让学生印象深刻。这样的教学方式,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第二,选择摹句,注意难度适中。教师在选择学生需要仿写的句子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因为过难会让学生失去信心。例如,《老人与海》这篇文章,本身是寓意较强的文章,读起来需要很多的解读,因而在仿写的时候就应该摘取一两句,或是修辞手法运用出神之处,或是语言简洁之处,而不是要求学生做整体文本的模仿,这样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
第三,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教材能够让学生打开视野,然而教师的正确引导才是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选取与生活实际,与教材本身相贴切的题目,让学生将文本、实践与自身结合,写出优秀的记叙文,而不是空谈理论,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有感情。
四、结语
教学具有灵活性,就《外国小说欣赏》这门课程来说,应该让每一个板块单元发挥其指导学生作文创作的目的。让“情感”专题指导学生创作的真实性;让“情节”专题指导学生的生动表达;让“场景”专题指导学生作文的丰富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话语分析 学位论文 研究方法 多元化
一、引言
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毕业论文写作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针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剖析。
二、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是指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新的现象、事物,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揭示研究对象本质及发展规律的工具和手段。蔡鸣龙(2002)将研究方法按使用范围、概括程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方法,一般方法和专业方法。在语言学等一般学科的研究领域一般使用一般方法:主要为以下四种:1.定性分析和定量的分析相结合;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3.归纳与演绎相结合;4.比较和分类相结合。
刘晶波、丰新娜、李娟(2007)的《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与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学前教育领域常用的思辨法、文献法、质的方法、量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混合方法等六种研究方法的总体运用状况以及六种研究方法各自的运用情况从不同级别的学位论文、不同校别、不同的研究选题进行了分析。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文献为样本,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及研究方法一章撰写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语料中某外语大学的10篇论文,来自该大学图书馆的自建数据库。本文中的“全国英语优秀论文”是指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随机选择的话语分析的硕士论文。
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第一,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种类的使用情况。第二,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撰写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某外语大学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使用和撰写与相应方向的全国英语优秀论文是否存在较大差距。
四、数据分析与结论
1.对研究方法使用种类的分析。通过对比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发现某外语大学与其他高校的话语分析方向的研究生在研究方法的选择方面差别不大。基本情况均为:研究方法种类使用比较单一,主要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只有个别论文在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搭配调查问卷、访谈、语料库研究或多模态的分析方法。
2.对研究方法撰写规范性的分析。以文秋芳的论文研究方法的撰写要求为参考依据,分别分析了20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一章的撰写是否完整,清晰。具体的分析情况如下:
在所选的20篇论文中,大部分全国优秀论文研究方法的写作相对比较完整,思路较为清晰。例如《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对中国专门用途英语教材评价的实证研究――以外贸英语函电教材为例》一文,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开设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两所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及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进行了访谈。在研究方法这一章对研究设计和本章概况简述的非常明白。对研究对象做了详细的阐述,写明了研究对象的人数,背景情况和挑选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在研究工具部分,详细介绍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概念,优缺点及选择的理由。在研究过程部分详细分析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过程,保证了研究数据的信度。
3.研究方法写作改进方案。针对研究方法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首先,应该学习全国优秀论文研究方法写作中的优点,保证写作格式正确,写作内容完整。对此,建议参考文秋芳《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研究方法撰写”一章的内容。此外,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的介绍要简介明了。最重要的是在写作过程中要保持思路清晰,保证论文写作的逻辑性、连贯性。
五、结论
通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某外语大学话语分析方向的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和撰写方面与全国英语优秀论文的相应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第一,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为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有待于向多元化发展,如个案研究以及混合研究。其次,部分研究方法的撰写不够严谨,缺乏完整性和规范性。应加强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研究与训练,提高对研究方法的驾驭能力;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重视定量与实证方法在研究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蔡鸣龙.谈谈毕业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方法[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1-53.
关键词:文献综述英汉学术论文分布
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32-02
近年来,体裁和体裁分析成了语言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对各类语篇进行体裁分析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对学术论文的体裁分析尤为突出。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论文的其他部分(如:摘要、引言和讨论部分),而对作为学术论文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献综述的研究甚少,其英汉对比研究更为少见。学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具有特定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并在语篇结构、文体风格、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特定的体裁特征。文献回顾能够体现论文作者对研究问题的理性认识,论证研究必要性的能力,以及宏观综合文献的能力,是整个论文中最难写的一部分。[1]鉴于文献综述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文以Swales学派体裁理论以及Connor的对比修辞理论为基础,从分布特征对英汉论文文献综述部分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同一体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的异同。
一、数据和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库总共包括40篇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实证性学术论文。根据Nwogu(1997)提出的建立语料的代表性(representativity)、声望(reputation)和可读性(accessibility)的原则[2],确立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4种杂志:《外语界》《现代外语》《AppliedLinguistics》《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这些杂志均出版于2013和2014年。运用WolframMathematics60软件进行随机抽样,从4种杂志中分别任意抽取10篇论文,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语料库共40篇文章。
本研究中文献综述宏观结构对比,主要是针对所建立的语料库论文中文献综述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应用语言学领域实证性学术文章的宏观结构主要包含IMRD(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andDiscussion)四个部分。[3]文献综述在论文中呈现的最主要的形式为引用,占据了文献中综述篇幅的大部分。Swales(1990)将引用分为两种类型:融入式引用和非融入式引用。在整合型引用中,研究者的姓名是句子成分的一部分。而在非整合性引用中,研究者的姓名以括号或上标数字加批注等形式出现。[4]运用PDF转Word转换器软件统计这两种引用在英汉论文中四个部分(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中的字(词)数。英语论文的篇幅长度是以单词数为单位计算的,而汉语论文的篇幅长度是以中文字数为计算单位,因此不能仅通过统计英语论文的单词数和汉语论文的字数得出文献综述的分布比例。为了使本研究更具有说服力,文献综述的句子数和出现频率也作为分析的依据。在统计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分布特点。
二、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宏观分布对比分析
1文献综述在论文各部分及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
表1是文章各部分文献综述字(词)数占相应各部分字(词)数的百分比。由表1可以看出,英汉论文都是引言部分的文献综述最多(英语论文中引言部分文献综述单词数24527,占引言总单词数的637%;汉语论文中引言文献综述字数16650,占引言总字数的495%),结果部分的最少。引言部分和方法部分的文献综述是英语论文多于汉语论文,而结果部分和讨论部分则相反。对于文献综述在整篇论文中的比例而言,英语论文略高于汉语论文(英语论文中文献综述总词数38401,占英语论文总词数的266%;汉语论文中文献综述总字数33667,占汉语论文总字数的225%)。除了上面说到的英汉论文篇幅以不同的单位衡量的原因外,这样的结果不能足以比较文献综述在两种语料中的分布情况,因此有必要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两语料文献综述在各部分及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表2显示了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在论文各部分及整篇文章中的统计分析的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在论文各个部分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t=1615,1953,0215,-1870,1875;df=38;p>005)。
2.文献综述的句子数和出现频率
表3和表4是文献综述在论文各部分的句子数和出现频率对比。从表3可以看出,英语论文中文献综述在论文各部分的句子数都多于汉语论文,其中引言部分和方法部分最为明显(英语论文中引言部分的句子数771,汉语论文中为275;方法部分英文论文为185,汉语论文为50)。文献综述在论文中的出现频率与句子的比较结果相似,也是英语论文多于汉语论文,引言部分和方法部分差距较结果和讨论部分要大。为了使研究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同样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在这两方面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表5和表6的统计结果显示,英汉论文文献综述的句子数和出现频率在引言、方法及整篇文章中有显著差异(p值均为0000,小于005)。研究表明,英语论文文献综述句子数和出现频率在引言和方法部分明显多于汉语论文,结果和讨论部分也是英文论文居多,但差异不明显。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在英汉论文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引言部分的文献综述分布最多。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在论文各个部分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就句子数和出现频率而言,英语论文文献综述句子数多于汉语论文中的句子数,出现频率亦是如此。这两方面在引言、方法及整篇文章中有显著差异。总的来说,英语论文作者更加重视文献综述的写作,尤其是在引言和方法部分。这可能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写作习惯差异。中西方对于“礼貌”的理解不同: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伦理道德,人际交往讲究“客气”。西方人似乎无暇“客气”,人与人之间交流往往直截了当。[5]因此,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时,中国学者常常采用委婉、含蓄、迂回等间接的表达方式;而西方学者则倾向于直接、明快的写作风格。英汉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的不同之处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英汉作者不同的写作习惯。文化习俗和写作风格都会影响篇章的形成。本研究对于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有助于学术写作者了解不同语言文化各自的写作修辞特点,提高跨文化意识,加强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姿懿,高桂珍.中外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体裁对比[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8:104-106.
[2]Nwogu,K.N.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Structure and Fun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7,16:119-138.
[3]杨瑞英.体裁分析的应用:应用语言学学术文章结构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29-34.
[4]Swales,J.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参考文献:
【1】ZeigerM.Essentialsofwritingbiomedicalresearchpapers.NewYork:McGraw-Hill,Inc,1991.257-283
【2】LawrenceJ.Appel,etc.ComparativeEffectivenessofWeight-LossInterventionsinClinicalPractice[J].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 2011,365:1959-1968
【3】陈攻,李晶.医护人员习得医学英语专业词汇方法浅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1):16-19
【4】何筑丽,国林祥.医学英语写作与翻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任如意.医学论文英语写作的文体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7):1383-1384
参考文献:
[1]Blackmore,Susan.TheMemeMachin[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2]Dawkins,Richard.TheSelfishGene[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76.
[3]陈琳霞.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学刊,2008(1):88—91.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5]张颖、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3):111—113.
参考文献:
[1]Knoy,Ted,AnEditingWorkbookforChineseTechnicalWriters[M].Hsinchu,Taiwan:CWebTechnology,2000.
[2]琼·平卡姆(美).中式英语之鉴[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布鲁克斯(英),格伦迪(英).英语写作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 高职高专 韩语专业毕业生 毕业论文 问题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成效的总体反映。撰写毕业论文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它反映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现就目前韩语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过程的情况及问题作以下分析。
一、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主观认识上的不足。目前部分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加之教师存在一般都让其通过的心理,导致其态度不认真,行动不积极。学生往往对毕业论文的重视不够,在无充分思想、理论、素材的准备下应付了事。
2.严重的抄袭现象。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他们做出抄袭论文的消极行为。现代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投机取巧的人提供了便利的机会。有的学生直接从网站上下载文章进行剽窃,不同的学校之间互相抄袭,同一学校不同班级之间互相抄袭,甚至于不同专业之间也相互“借用”等,方法花样之多令人惊叹。
3.实际外语水平的影响。一门陌生的语言只有三年的学习时间,而且在最后一个学期要完成毕业论文,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就大部分学生的论文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错句较多。大部分学生写论文时都是先用汉语的思维想问题,然后把汉语翻译成韩语。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汉语式的韩语句子。虽然意思都能根据上下文猜测出,但是因为不符合韩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在生活中也很难听到、看到这样的句子,所以觉得很别扭。
(二)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条件不充分。图书馆内韩文版的资料及有关韩国、韩语的资料不充分,从而限制了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和质量的提高。
2.管理制度上有缺陷。由于毕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六学期,而这一学期恰恰是毕业生找工作的时期,学校为了照顾学生就业,往往对学生放任自流,管理不严。而学生本身也忙于准备简历、投简历面试,往往无心顾及毕业论文的写作。
(三)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投入精力不足。由于学生规模的扩大,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方面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教师在开展较为繁重的教学的同时,还要面对提高自身学历、完成科研任务等压力。尽管学校为了确保毕业论文质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等,但由于毕业论文时间过于集中,大多数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仍不够认真,投入精力不足,只是泛泛地布置。规定多,具体的指导检查少,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成绩评定标准不一。关于论文成绩的评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部分情况下是只凭指导教师的判断,指导教师认为合格就合格,指导教师认为不合格就不合格。事实上仅凭论文指导教师一人的评定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四)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应在第六学期完成,但这一阶段是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学生都在这一学期开始社会实习工作,有的实习单位不允许毕业生擅自上网,而且休息也无固定时间,造成学生无法收集材料,也不方便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有的学业生认为写好毕业论文对求职没有直接的好处,况且有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与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综合起来考虑,自然要牺牲论文的质量。
二、如何解决高职高专韩语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目前韩语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学生个人、学校、教师各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地进行解决,以促进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升。具体说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认识。
学校、教师、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教学和教育功能,进而意识到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它的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具有与不可替代的特点。从学生角度来说,也要自觉地把毕业论文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效果的大检阅。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发现、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将学习期间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学实践和服务于社会的过程。
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从教师到学生就都必须高度重视,谨慎对待,决不能敷衍了事,要自觉地、认真地把它做好。
(二)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这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根本途径。毕业论文的完成归根到底是学生的事情,教师不能代劳,必须由学生亲自去做。所以,应该在写作课上适当地安排一些有关论文方面的写作,以便以后写毕业论文时运用自如。在阅读课上多找一些各种题材的论文、文章给学生参阅,以使其积累一定的书写论文的经验和基础。
(三)学校要为学生书写毕业论文创造条件并加强管理。
学校要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建设,为学生毕业论文创造物质条件。同时,在论文的指导方面制订详细的标准,使论文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如果有写论文与求职或实习之间存在矛盾的学生,应该让他们尽早进行,错开时间、合理地安排,从而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四)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
毕业论文指导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指导方法适当与否具体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教师要承担起指导任务的职责,必须具备较深厚的学术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写作实力,要把握韩语的学术动态,进入该学科研究的前沿,并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在指导学生论文时能给予其有效的启示和帮助,以收到“学有所导,导有所学”的效果。
只要学生、学校、教师及社会各界齐头并进,多管齐下,为保证论文的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的、规范的方案,韩语专业毕业的毕业论文就将日益规范,内容就将更加充实,合格率也将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指导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网络写作策略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认为它是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1]近年来,虽然有了更多关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内容既涉及微观的选题、摘要、主题句、语言和格式问题,又涉及宏观的现状分析、论文指导体系和评估机制问题。[2][3][4][5][6]然而,却鲜有学者论及网络资源的利用。这不仅与我国高校丰富的中英文电子图书资源和全球几千亿之巨的中英文网页资源明显不协调,[7][8]而且与很多本科学生的实际上网情况和毕业论文对网络资源的严重滥用很不协调。因此,如何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预防网络抄袭、合理有效地利用日益发达的网络环境和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是适应信息时展、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探讨如何利用丰富的中英文网络资源,发挥个人网络信息能力,实现毕业论文写作的网络策略,在方便教师论文指导和管理的同时,也方便学生更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减少论文写作的工作量,降低论文写作的难度,进而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络写作策略的基本原则
结合学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网络写作策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资金节约原则。尽量免除不必要的经济压力,充分利用现有的个人电脑、联网手机或者公共电脑的软硬件设施,同时发挥个人的网络和现实人际关系,有效获取所需资源。(2)时间和空间灵活利用原则。网络写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就可以写作的构想。(3)语言文化的敏感原则。首先,由于大多数电脑或者手机设备的系统都使用中文软件,因此为了在搜索英文信息时不受中文信息的干扰,需要把网页浏览器的语言环境进行调整,并且把国外搜索引擎的偏好和指令语言都改为英语。其次,英语论文与中文论文有较大的区别,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汉语语言文化的负迁移。(4)遵守国家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虽然毕业论文的长度、语言、结构、格式和内容都是对本科学生严肃的挑战,但英美国家长期的学术传统和相应网络资源的丰富已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对自己的信息需求保持敏感,遵守信息素质原则,在实际行动中贯彻信息获取、评价、整理和合理利用的基本步骤,挖掘并发挥网络资源优势,自主解决论文写作中的诸多问题。
二、毕业论文的网络写作策略
根据网络、网络资源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特征,网络写作策略的成分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网络和毕业论文的相关知识、信息处理、写作模板和样本、语言工具、通讯工具、论文修改工具和反抄袭检查。
网络写作的硬件环境由能够进行上网服务的手机和电脑构成。公共网吧和学校的计算机实验中心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如果办理个人手机或者电脑上网业务,就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确认自己的手机或者电脑具备所需要的无线或者有线硬件配置;而且,无线服务的覆盖范围要能够满足自己的个人需要。总的来说,近几年的手提电脑和2009年上市的手机终端通常都支持高速无线上网服务。
网络写作的软件环境包括浏览器软件、文档阅读和编辑软件、文档转换软件,以及文档存储服务几个方面。很多电脑上网浏览软件(如Internet Explorer,Google Chrome)都有相应的手机版浏览软件,但更常用的手机浏览器却是Opera,UCWEB和GO。在通过设置正确的上网方式后,手机和电脑就能利用浏览器使用大多数共同资源了。网络上有较多优秀的在线free word processors,不需要在电脑或者手机上安装。使用方便而功能又几乎能与Microsoft Word媲美的当属Google Documents。用户通过联网手机或者电脑在获得免费Gmail账户后即可进入自己的文档空间,创建文件并进行编辑和储存,安全性能较高。其它所涉及的软件主要依据资料的文档类型而定,但通常是.doc,.ppt,.xls文件,这些都能上传到Google Docs打开或编辑;对于.caj,.kdh,.pdf,.省略、搜搜问问)、电子商务(如淘宝网店)、电子图书馆、个人社会关系获取或者传递所需的电子资源。把握所需信息必须了解的程度,适可而止,同时也要明确不同信息的所需类型(网络工具书、普通网络文本、网络图书、电子学术期刊、图片资料、视频资料、音频资料、软件、数据库等),以便于利用搜索引擎的不同功能或者专门搜索引擎进行比较准确的查找,或者便于确定在广域网还是学校电子图书馆查找。信息的评价是指通过阅读所获信息、比较同类资源、查询作者背景、查看网站域名和信息组织方式等,筛选获得的信息。通常,如果信息者没有学术或者高校工作背景,可以查看网站是否属于.edu,.gov.省略网域来作出初步评估。信息的整理是指通过summarizing,synthesizing,paraphrasing,quoting,highlighting和commenting等方式进行处理,利用众多的免费在线软件服务,对过滤后的信息作用进行评价和标识,并通过超链接等方式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写作计划中。信息的使用是指合理合法地使用资源,尊重信息者的使用协议,遵循APA,MLA或者CMS等文献使用的学术道德规范。
络写作过程中还有一些标准模板和自动程序可以使用;常用的有论文写作模板和文献引用的自动生成程序。很多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有MLA,APA或者CMS格式的论文写作模板(template)可以下载,写作者只需要在相应版块写入相应内容即可。但选用的时候要注意模板所对应的论文格式印刷版本,以避免信息陈旧问题。而论文文献格式的自动生成程序(bibliography generator)则可以帮助解决复杂的引用规范问题。使得文内引用(in-text citation)、脚注和尾注(footnote and endnote),以及文后的书目制作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在众多的相关程序中,综合性和信度都比较高的是Son of Citation Machine;它包括了主要文献格式和主要文献类型的引用格式,也及时更新了文献格式的版本,是网络写作的可靠资源之一。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主要是和指导老师的充分交流,和同学的必要交流,以及和虚拟社区相关人士的有限交流。与指导老师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论文整体质量和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的电子邮件或者实时通讯软件(communication software)实现;和同学交流主要是为了获取或者交流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的电子邮件或者实时通讯软件实现;和虚拟社区相关人士的交流主要是为了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获取所需信息,主要通过社区群组(groups,communities,forums)和电子邮件来实现。
利用网络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网络抄袭行为,包括表层网络抄袭、深层网络抄袭和网络兜售的论文。表层网络抄袭是指抄袭不需要提交用户信息就可以检索到的网页资源,付费的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不在此列。除了把学生论文的可疑部分或者关键部分的关键词放到通用搜索引擎中搜索以外,还可以使用在线的文献抄袭检测系统(plagiarism checker/detector/scanner)发现这种行为,譬如EVE2和Viper Anti-plagiarism Scanner。深层网络抄袭主要是指抄袭数据库资源。检测这种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策略:一是关键词搜索:先把论文的可疑部分或者关键部分通过国内外数据库专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在检测到抄袭行为的情况下,如果可能,还可以把相应的论文下载到本地计算机,通过文件对比软件(file comparison software)确定抄袭的比率(如弗吉尼亚大学的免费软件WCopyfind);二是购买以数据库为主的反抄袭服务,如CheckForPlagiarism和CNKI英文检测系统。由于学生提交的稿件都是电子文档,指导老师可以较早地把学生的论文上传到在线检测系统,及时阻止网络抄袭行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内的论文作坊也不计其数,英语专业本科论文价格也依据性质的不同而价格各异。通常,他们数据库中的论文价格在300元人民币左右,而“原创性”的论文则需要1000元以上。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在本地计算机或者手机上查看文档属性或者高级属性就可以发现问题。如果结合论文写作过程管理(包括对选题、提纲、原始资料及论文稿件版本的审查),论文作弊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通过查看电子文档属性、对比不同的电子文档版本、跟踪学生的论文修改情况,只是简单地点几个键,买方和卖方就会面临很大的信用风险。这些措施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不诚实行为。
三、结语
手机或者电脑网络积聚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了发达的通讯功能;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网络写作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条件。论文过程所涉及的选题、提纲撰写、资料收集、稿件写作、问题咨询、指导和管理等环节都可以通过网络软硬件资源来完成。相对于传统的论文写作方法,网络写作策略具有诸多的独特作用。它首先赋予了论文写作更灵活的时间和地点,比较适合当前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的英语教师及四处奔波的大四学生。其次,网络写作策略延伸了论文指导老师的内涵,网络上千千万万的信息提供者都或多或少充当了这个角色,大大减轻了师生双方的压力。再次,老师可以从以往语言或者格式等繁琐问题中抽身出来,更多地从写作过程的简便性、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思想性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建议,帮助学生自主解决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诸多问题。最后,网络写作策略还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阻止泛滥的学术不端行为,培养学术诚信。
但在网络写作策略实施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的两个常见问题是:(1)由于资金等因素影响,有的优秀网络资源可能不稳定,间歇或者长期不可获取;(2)由于信息太多或者太少而茫然不知所措。对于前者,需要保持比较灵活的资源使用态度,善于寻找替代资源。而资源太多时则要增加限制条件,利用高级搜索功能缩小范围;在资源缺乏时则要减少限制条件或者更改搜索关键词,寻找另外的解决办法。总之,日益丰富的信息存在于不可见的网络上,只要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就可以把毕业论文的网络写作策略发挥好,从而有效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穆凤英.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27(4):138-142.
[3]孙文抗.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J].外语界,2004,101(3):59-64.
[4]颜静兰,倪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操作思考[J].外国语言文学,2005,86(4):259-263.
[5]王崇义.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升学生素质[J].外语教学,2004,25(6):73-76.
[6]陈,薛荣.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05:204-205.
[7]魏志玲.西部师范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9):152-154.
论文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教学策略
与生机勃勃的基础教育新课改和百家争鸣的大学外语教改相比,有关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生的培养理念和学术论文规范上,对于微观层面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问题仍缺乏深入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戴炜栋、王雪梅,2005)鉴于此,本文在结合笔者多年执教研究生课程的基础之上,对一门重要的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探索与感悟,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研究生教育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论”是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和教育硕士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位课程。主修这门课程的研究生将来多数会从事基础外语教学工作。由于硕士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师资中学历较高的群体,他们对推行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基础外语教学质量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为此,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长期的、全面的探索:从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到课程内容的抉择,从教学方式的更新到教学评估体系的变革。经过多年的努力,一门充满活力的、动态的、开放的研究生课程已经建立。回顾我们走过的历程,主要在如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精心制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中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因此,课程教学改革首先从这方面入手。在课程与教学的运行当中,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确立课程教学目标。(Tyler,1949)在考虑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实际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把“英语教学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研究生的外语教学理论素养和外语教学方法。此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一是考虑了硕士生未来职业的需要,二是考虑了他们将来从事基础外语教学工作后的可持续发展。外语教学方法的训练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教学理论素养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在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由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时间、空间跨度很大,(Richards & Rogers,1986)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种类繁多而且日新月异,加之这门课程的学时有限,常常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挑战,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把教学内容分为刚性内容和弹性内容。刚性内容是指研究生必须掌握的课程知识,包括中外外语教学流派的评析、各种外语教学方法的语言学和心理学基础等等。弹性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外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的分析讨论,这部分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而变化的。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克服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本科化”课程教学方式(罗尧成,2006)的弊端,采取“学生主题发言和教师讲授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堂讨论并重”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我们常常要研究生轮流在课堂上作主题发言,精要介绍一种外语教学流派或外语教学方法,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补充完善。这样做可以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述能力。教师讲授的主要是难点、疑点和重点问题。存在争议的问题和热点问题就构成了课堂讨论的内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得益彰。
在教学评估方面,改变了以往单凭学期论文评定成绩的方法,而将研究生的权威著作阅读效果、课堂主题发言、课堂讨论、学期论文四项内容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这样做有利于促使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指定必读权威著作,严格检查阅读效果
实践证明,对于任何一门硕士学位课程来说,要选择一本内容全面、对问题阐发深刻的教材十分困难,因此我们常常给研究生指定几本有关外语教学与研究方面的权威著作,如J.Richards和T.Rogers所著的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1986),H.G.Widdowson所著的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1996)以及Peter Skehan所著的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1998)等权威著作。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对这些著作进行纲要式地介绍,然后要求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以便于系统地把握外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外语教学的基本概念(fundamental concepts),深刻领会外语教学法不断发展演变的轨迹和缘由。为了检查研究生阅读权威著作的效果,我们经常和研究生的导师积极配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严格检查,如提交读书报告或组织讨论交流。
三、师生共建课程参考文献库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是反映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的主要载体之一(另一主要途径是学术会议),它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撰写学位论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生除了要学习指定的权威著作之外,还必须经常阅读外语学术期刊。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对此非常迷茫。一是不知道应该阅读哪些期刊,二是阅读过的文献七零八碎,缺乏归纳整理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参考文献库所收录的论文必须来源于国内外外语类核心期刊。然后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把参考文献库进行逐级分类并逐年更新。一级分类包括:国内外外语教学流派及其批判与继承、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心理学与外语教学、词汇教学研究、语法教学研究、阅读教学研究、口语教学研究、听力教学研究、写作教学研究和中国外语教学改革研究等十大类。一级分类类别不宜过多、过细。在一级分类的基础之上,我们又进行了二级分类。例如,在一级分类参考文献库“词汇教学研究”下设了七个二级文献库:词汇量调查研究、教学大纲词表研究、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词汇水平研究、写作词汇研究、口语词汇研究、心理词典研究和词汇搭配研究。研究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对二级参考文献库进行进一步分类,以构建个性化的参考文献库。为了及时更新参考文献库,我们对每届研究生进行了分组,每组负责及时更新一个一级参考文献库,教师定期查看更新情况并给予相应指导。
实践证明,参考文献库的建立,不仅使研究生对该门课程的研究范围、研究历史和最新研究动态有了清楚的了解,而且极大地方便了研究生进行文献检索,使他们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有了清晰而全面的把握,为他们未来的硕士论文选题提供了有用的文献资料。通过师生共建课程参考文献库,教师也把握了外语教学研究的概况及研究前沿,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
四、选择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介绍和专题讨论
如前文所述,由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时间、空间跨度很大,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加之这门课程的授课学时有限,我们不可能在教学中做到面面俱到,否则就会陷入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本科化”教学方式。(罗尧成,2006)因此,有必要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抉择,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选择了一些外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介绍,然后让研究生在阅读指定专著和课程参考文献库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就这些专题展开讨论。就这门课程而言,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对各种外语教学流派的历史分析及批判继承上;难点在于各种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如何催生了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和流变;热点问题是动态的,随着外语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变化。
为了使研究生能更好地进行专题讨论,我们常常会提前公布讨论话题,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话题,组成研究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这样可以培养研究生共同发现式的、合作式的学习。(文秋芳等,2006;戴炜栋、王雪梅,2005)此外,我们会对每个研究生在讨论中的的表现进行记录评分,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研究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讨论。我们发现,专题讨论既可以以点带面,又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献综述能力和理论思辩能力,同时还可以检查和监督研究生的学习状况,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加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营造科学研究的气氛和求实求真的科研精神。
有学者认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研究”二字上,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是研究生了。(林文勋,2005)而研究生的“研究”又集中体现在论文写作上。要写好学术论文,其关键是做好论文选题,因为“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过去,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发现多数研究生在论文(包括学期论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比较茫然,要么选题太泛,要么重复别人的研究,要么把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误认为是学术创新,即把学术空白等同于学术前沿。(林文勋,2005)通过专题介绍和专题讨论后,发现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方面比较敏锐,选题通过率明显提高,而且他们所提交的学期论文选题和硕士论文选题基本上都来源于师生课堂互动所探讨的重点、热点问题或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涵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外语学习的最佳起始年龄、外语自主学习、我国基础外语教学改革、任务型教学法的本土化等等。
五、理论与实践互动,培养研究生的实际教学水平
我国研究生培养一直沿用“课程学习+发表文章+学术性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结果导致与社会需求脱节,学非所用,不少学生甚至遭遇毕业即失业的尴尬。(阮平章,2004)外语研究生的大多数课程都比较注重提高理论素养,(张德禄,2005)而研究生教育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将会在学术性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和社会的快速变革,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分类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的必然选择。(阮平章,2004)基于这些理念,我们着力提高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因此,在开设“英语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同时,尽可能地给研究生安排适量的教学任务或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求教学机会,或是让他们充当本校任课教师的助手,目的是让他们亲历外语教学第一线,从中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这对于研究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教学方法,切实解决研究生英语教学与专业相脱节、和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难的问题。为研究生个人专业发展,发表高层次的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奠定基础,为研究生英语教学提供有效地教学新方法。
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英语是在校研究生重要的公共学位课程,因此得到各高校研究生培养部门和教师、研究生的普遍关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新的形势对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研究生、尤其是医学研究生来讲,能够阅读医学专业英文文献,撰写医学英语专业论文和摘要尤为重要。这对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然而,作者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以及学术交流中发现,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①研究生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基础英语教学上,几乎完全与研究生所学专业相脱节,不能起到有效地促进研究生专业发展的辅助作用。
②研究生英语教学忽略了高层次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即医学专业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尤其是医学研究生对于专业英语写作有着迫切的需求,却茫然无从着手。
这些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得到全国研究生英语教学部门及教师的广泛关注。有些高校已采取各种方式努力加以解决。如:和专业教师合作修改研究生专业论文,或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等等。然而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难的问题,研究生或者仅仅学到了写作方法,而对于如何遣词造句仍然无从着手,或者仅仅某一两篇论文得到了修改,却不能持续性地发展专业论文写作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针对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难的问题,作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达到了非常有效的效果。作者在此对其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实践意义做一详细介绍。
1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由外部到内部的转移和传递,真正有效的教学是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Vygotsky,1962)。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以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优化完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通过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其中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2 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基本内容
2.1 医学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难的原因分析
据作者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发现,研究生的医学专业术语、词汇量并不小,但进行医学专业英语写作却相当困难。这是一直以来困扰医学研究生的亟待解决的难题。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
2.1.1 学生的原因
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中,医学专业术语只是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在着。由于对医学英语的语言规律和句式结构的缺乏,使他们不能搭建句式框架,也就无法将已知的医学专业术语运用于专业英语写作中,因此也就无从完成专业英语写作。
2.1.2 教学的原因
目前的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生专业相脱节,研究生教学仍局限于基础英语,没有帮助学生解决其专业英语写作难的问题,为其专业发展起到有效地辅助作用。
2.2 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教学内容
此教学方法实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带领下,研究生自主探索医学研究生自主检索医学专业文献、探寻医学英语的语言规律、发掘医学英语句式结构,并以其为框架进行自主医学专业英语的写作实践,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积累,逐步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2.2.1 教师指导
专业英语写作方法;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步骤、方法。
2.2.2 学生分组
将学生按照专业或相近专业分成研究小组。
2.2.3 学生自主检索文献
以小组为单位,检索、搜集本专业权威文献,并上传到小组公用电子邮箱,作为搜集句式语料的文献资料。
2.2.4 学生自主搜集语料
从专业文献中探索医学英语的语言规律,发掘医学英语的句式结构,并以句式结构为框架,将医学术语、词汇灵活地运用于其中,以句子、段落为单位进行写作训练。
2.2.5 小组讨论
学生互评句式语料,提出修改意见。
2.2.6 教师指导
学生将预料和句子以PPT形式在课上展示,教师予以点评、指导、修改、储存。
2.2.7 创建句式库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存储的语料整理成句式库。
3 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教学的实践意义
3.1 此教学方法解决了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生专业相脱节的问题,以及医学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的难题,使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得到飞跃性的提高,同时培养其终生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个人专业发展,发表高层次的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奠定基础。将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生专业紧密相连,解决了两者之间相脱节的现状,促进研究生的个人专业发展。
3.2 在培养在校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的同时,为广大医学研究生和医务工作者撰写专业英语论文和摘要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源。
3.3 此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医学研究生教学,也同样适用于高校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当中,切实将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生专业紧密相连,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为研究生的专业发展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并培养其终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松林.建构主义对客观主义的检讨及其教学原则[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
[2]姜晖,王凌云.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基础探究与外语教学,《外语艺术教育与研究》2010年第三期.
[3]杨小菊.支架理论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4]Bruner,J.S.The Process of Education[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关键词:学术英语;需求分析;研究生
一、引言
学术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是英语教育(ELT: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领域较新的一个教学和研究概念,其研究对象是学习者的学术交际能力。学术英语课程是以教授学术英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语言教学模式,主要是帮助学习者提高专业课程学习需要的语言综合能力,包括学术写作、学术讨论、文献查阅、论文宣读和陈述等各学科和专业通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根据Dudley-Evans & St. John[1]和Hutchinson & Waters[2]的分类,学术英语可分为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和EGAP(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其中EGAP包括学术论文写作和国际会议交流所涉及的学术语篇、研究论文体裁、学术规范、论文宣读和陈述等各个学科和专业通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广泛应用于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目前,国内外EAP理论研究涉及语篇[3] [4] [5] [6] [7] [8],语类[9] [10] [11],语言特征和修辞策略[12] [13] [14] [15],以及语料库[16] [17] [18] [19]等。
EAP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现在成立了拥有众多大学成员的协会BALEAP(British Association of Lecturers i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创办了学术期刊JEAP(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美国现有数百所大学开设EAP学位课程,并有主要刊登EAP科研论文的学术期刊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在许多非英语国家和地区,如罗马尼亚的大学根据所设专业有选择性地开设EAP,新加坡的大学中EAP也是高校英语教学的绝对重点[20]。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英语教学与专业挂钩,也开设学术英语[21]。香港大学等六所大学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也是学术英语[22] [23]。
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够独立从事专门研究的高层次、高素质科研人才,能够撰写和发表符合国际标准的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我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24]规定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宗旨是“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作为各学科专业高端人才后备力量的博士研究生,更是需要检索大量相关专业英语文献来获取本专业最前沿的信息,撰写英语论文,用英语和专业人士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另一方面,各学科的英语语言都具有独特的词汇、句法、修辞和语篇特征,而这些知识是传统通用英语(GE: General English 或 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课程中所学习的语言共核部分没有覆盖的,有必要进行专门和系统的学习,否则就会出现英语水平再高也无法进行专业交流的窘境。因此,国内高校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25] [26] [27]都开设了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课程,旨在规范学生的学术行为,增强科学精神和学术素养,提高国际学术交流水平。目前国际学术领域各学科的主要著作、期刊论文、研究成果等都以英语为媒介公开发表,但中国学者在学术英语交际能力方面还存在欠缺[28]。因此,研究生的学术英语需求分析刻不容缓,它对于我国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和研究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问卷调查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某重点大学2011年级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学术英语需求分析。问卷调查随堂定时进行,由学生自主完成,任课英语教师当场回收有效问卷250份。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个人信息、英语水平、学术英语需求以及建议或意见四大类总共16项,其中8项是单项选择题,7项是多项选择题,最后一项是开放式建议或意见项。根据Long[29]的学习需求分析,课程设置必须与学习需求密切相关,否则,课程内容要么太深,要么太浅,都背离了学习者的真实需求。因此,本问卷调查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博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需求,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提供依据。
(1)专业、年龄、英语学习时间
参加问卷调查的对象是250名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博士研究生,母语均为汉语,且都选修学位基础课程:博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英语)。其中绝大部分学生(78%)来自文科和理科专业,人数分别达到97名和101名,分别占全部250名受试者的39%和40%。此外,计算机工程专业占8%,经济和管理专业占6%,其他专业如医学、法律、新闻等占总数的7%。
本次问卷调查的250名受试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其中一半以上的受试者年龄在25~30岁之间,共141名,占总人数的56%。25岁以下共46人,占18%。31~35岁共39人,占16%。36~40岁计21人,占8%。40岁以上仅3人,约占1%。从上可以看出,超过2/3(72%)的受试者年龄在25~35岁之间。
250名受试者中绝大多数(83%)学习英语的时间长度超过了10年。其中148名受试者学习英语的时间在10-15年之间,占总人数的59%。有42名受试者学习英语的时间在15~20年之间,占总人数的17%。英语学习时间超过了20年的受试者有18人,占总人数的18%。英语学习时间在10年以下的受试者有42人,占总人数的17%。
综合受试者的专业分布、年龄分布、和英语学习时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50名博士研究生中大部分(79%)来自文科和理科专业,超过2/3(72%)的受试者年龄在25~35岁之间,绝大多数(83%)学习英语的时间超过10年。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博士研究生的总体情况,其中的一些数据有助于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英语需求分析。如占受试者比例最高的(40%)的理科专业一般都规定其博士研究生必须在SCI、EI 、ISTP等国际检索刊物上发表英文学术论文作为毕业要求。此外,超过2/3(72%)的博士研究生年龄在25~35岁之间,且83%拥有10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针对这些成年英语学习者的特殊学习需求合理设置学术英语系列课程已经刻不容缓。
(2)英语水平、学术英语水平和学术英语课程评价
前文指出83%的受试者拥有10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然而超过半数的受试者对自己的英语水平(146人,占58%)和学术英语水平(132人,约占53%)普遍缺乏信心(见图1)。其中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表示非常不满意的分别有31名 (12%)和20名 (8%);仅4人(约2%)和9人(约4%)表示满意。在所有这些250名受试者中,没有人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学术英语水平表示非常满意。在进一步说明时,绝大部分(199,占80%)的受试者对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普遍表示满意,而对于听、说、写、译等能力普遍表示没有把握,其中对于英语听说(153,63%)和写作(131,52%)能力尤其不满意。在解释其中的原因时,有125位受试者(50%)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重视程度低。如此低的自我评价满意度说明受试者对自己长期学习的英语缺乏应有的信心,同时表明博士研究生普遍存在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
在250名受试者中,赞成和非常赞成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人数分别是96人(约38%)和67人(约27%),约占所有受试者人数的2/3(65%),而不赞成和非常不赞成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受试者只有27人(11%)和6人(约2%),仅占所有受试者的13%。数据说明超过一半的受试者不满意自己的英语水平(70%)和学术英语水平(61%),2/3的受试者(65%)要求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提高学术英语水平。
(3)英语学习动机和学术英语需求
有172人次(69%)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术研究和交流,有136人次 (54%)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撰写学术论文,有111人次(44%)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57人次(约23%)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英语文化,46人次(约18%)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职业发展。
196人次(约78%)选择学术作为学术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142人次选择学术会议交流(57%),126人次(50%)选择学术英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策略,74人次(30%)选择学术规范。
最受欢迎的学术英语课程依次为:学术英语写作(169人次,占68%),学术英语听说(145人次,占58%),学术英语阅读(94人次,占38%),学术英语翻译(92人次,约占37%)。
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受试者从未接受过学术英语方面的指导且普遍存在学术英语需求,急需对在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学术英语写作指导和培训,以便提高学术英语应用能力,为学术研究、论文撰写和发表、参与国际性学术会议交流做好准备。
(4)英语学习建议或意见
在建议或意见栏,超过一半的受试者(134人,占54%)提供了各种反馈信息,包括评价、建议、意见等。其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学术、应用、和专业三大类别:
学术性:教育机构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仍然按照传统的通用英语(GE或EGP)课程组织教学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和浪费,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应该脱离以应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需要针对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置学术英语(EAP)课程,内容涉及英语学术论文格式和规范,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和针对性。
应用型: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需要注重学术英语写作策略和学术会议的基本程序,提供学术论文阅读、学术英语翻译,以及学术英语交流(如学术英语报告、论文宣读或答辩等)模拟学术环境的训练,加强英语表达和互动交流的机会,调动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专业化: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设置需要注重学生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开设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的专业性课程。例如,按照学科专业,最好细分到二级学科以下分班开设学术英语课程,做到英语教学和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三、讨论和结论
问卷调查分析表明,研究生在学术英语交际能力方面存在欠缺。近2/3的受试者普遍存在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支持通过开设具有学术性、应用型和专业化的英语课程,提高学术英语交际能力,为进行专业学习与研究、论文撰写和发表、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做好准备。
(1)问卷调查要求按照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加强学术英语课程建设,且学术英语课程设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应用型:课程设置必须区别于通用英语(GE或EGP),且必须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②专业化: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科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相关联。③学术性:课程重点是学术写作和交流,即学术论文语篇、文体及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也就是说,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应该遵循学术性、应用型和专业化的原则,针对成年学习者的特殊学习需求进行学术英语教学大纲、课程和教材、教学法、测试和评估等设计工作,以适应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个性化的英语学习需求。
另一方面,2012年全国共有70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硕士研究生,这其中又有300多家同时招收博士研究生。本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并非完全适合全国各类研究生培养机构(包括985高校,211大学,以及其他高等学校),妥善的做法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互相参照和借鉴国内外学术英语的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研究生培养实际,充分发挥课程设置自,进行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多样化设置研究生学术英语系列课程。同时,在常规的学术英语课程框架指导下,既要掌握常规模式,又要把握其形式变化,创造性地灵活应用于不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为提高研究生学术修养和创新能力创造一个适宜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2)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学术英语学习需求表明,“英语越来越多地作为传播学术知识的主要语言,它改变了无数学生的学习经历,因为他们现在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学术话语环境的常规做法,以便了解他们所在的学科并自如地在其中遨游” [30]。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英语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排名和学术研究机构科研实力的关键参数,也是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和能否顺利毕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的学术英语课程建设是要帮助广大研究生掌握英文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对学术论文的规范性要求和投稿标准,提供国际学术界的常见论文写作格式及典型范例。因此,本问卷调查建议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设置要结合国内外学术英语的研究成果,针对学术英语论文的撰写步骤(包括选题、查阅资料、提出论题、组织提纲、撰写与修改初稿、定稿等)和组成部分(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综述、结构模式(如IMRD结构等)、方法、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进行系统讲授,为参与国际学术合作和交流做好准备(见图2)。
(3)基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的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对于英语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提出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新机遇。挑战在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和课程建设要求教师具有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更加丰富的学术研究经历,不断转变英语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英语教学能力和学术科研素质,以学术性和专业化的授课方式投入到研究生学术英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之中,努力构建培养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和创新人才素质的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体系。
与挑战并存的机遇是,基于研究生学习需求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将极大地拓宽英语教学的职业发展空间与学术研究领域,有利于把英语教师从传统通用英语(GE或EGP)的重复性教学劳动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与学术英语课程和教学相关的科研创新工作中去。例如:对国内外学术英语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梳理,包括学术英语专业期刊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和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发表的学术英语研究成果,英国BALEAP协会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统计分析,美国Purdue University和Cornell University等大学开设的English 421等相关课程,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地区和大陆各大学开设的学术英语课程分析,以及Coxhead通用学术英语常用词词表、Swales体裁分析、Benesche批判性学术英语、Michigan学术口语语料库、Nesi英国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BALEAP和Council of Europe等机构的学术英语规范等科研学术成果和资源。这样,学术英语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与教学业务水平必将得到提升,学术创新空间和教学科研平台(包括学术英语论文、专著、课程、教材、项目、奖项等成果)必将得到拓展。总之,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既有利于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的改革和完善,也有利于英语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和超越,更有利于打造一支符合研究生培养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
四、结束语
学术英语是英语教育领域较新的一个教学和研究概念,与之相关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在国内外大学里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表明,研究生普遍缺乏并且非常需要学术英语的系统学习,以便从通用英语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过渡到以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为目的的学术英语系统训练,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扎实的学术英语语言技能和英语学术规范基础(如学术论文写作技巧和学术会议策略等),使研究生的学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因此,国内各高校在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急需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培养,基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的课程建设必将为培养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高层次人才做出贡献。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在经历从统一性和规范性逐步走向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与国外大学学术英语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比,学术英语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也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32]。基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本文建议针对研究生在学术英语技能方面的不足和需求设置学术性、应用型、专业化的学术英语系列课程。同时,研究生学术英语系列课程设置要立足于不同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在加强理论研究和不断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体系,使得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既要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则性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全国各地研究生培养实际和学校特色,为英语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创造新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国大学,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拓展新的学术科研领域。
参考文献:
[1] Dudley-Evans T & St John M.J. Developments in ESP: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Hutchinson, Tom and Alan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2.
[3] Selinker, L, Todd-Trimble L. Rhetorical Function-Shifts in EST Discourse [J], TESOL Quarterly, 1978(12).
[4] Biber, D. Variation across Speech and Writ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5] Swales, J. M. and Christine B. Feak.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Essential Tasks and Skills [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4.
[6] Rowley-Jolivet, E. and Carter-Thomas S. Genre Awareness and Rhetorical Appropriacy: Manipulation of Information Structure by NS and NNS Scientist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etting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5(1).
[7] 杨信彰. 英语学术语篇中的评论附加语[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
[8] 吕长竑, 黎斌, 胡霞. 中西学者生命和材料科学英文学术语篇间接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
[9] Swales, J. Research Genres: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0] Hyland, K. Matadiscours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11] 叶云屏. 将科技语类引入研究生英语教学[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3).
[12] Cortes, V. Lexical Bundles in Published and Student Disciplinary Writing: Examples from History and Biology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4(4).
[13] Becky, S. and Kwan C., The Schematic Structure of Literature Reviews in Doctoral These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6(1).
[14] Koutsantoni, D. Rhetorical Strategies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Articles and Research Theses: Advanced Academic Literacy and Relations of Power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06(1).
[15] 陈新仁, 任育新. 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重述标记语使用考察[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4).
[16] Conrad, S. Investigating Academic Texts with Corpus-based Techniques: An Example from Biology [J].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1996(3).
[17] Coxhead, A. J. The Academic Word List Ten Years 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Implications [J], TESOL Quarterly, 2010(45).
[18] Hyland, K. As Can Be Seen: Lexical Bundles and Disciplinary Variation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8(1).
[19] 徐昉. 中国学生英语学术写作中身份语块的语料库研究[J]. 外语研究,2011(3).
[20] 罗娜. EAP,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领域[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
[21] 张济华, 高钦, 王蓓蕾. 语料库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词汇教学探讨[J]. 外语界, 2009(3).
[22] Jordan, R. R. The Growth of EAP in Britain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02(1).
[23] 蔡基刚, 廖雷朝. 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 外语教学,2010(6).
[24]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OL]. 1992. http:///news.asp?id =24.2012 -2-12.
[25] 张晓君, 夏历. 博士学术英语写作:写作任务真实性与学习动机[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8(2).
[26] 张为民, 张文霞, 刘梅华. 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 外语研究,2011(5).
[27] 周红红, 绳丽惠, 郭海云.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课程设计[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2).
[28] 曾建彬, 廖文武. 研究生英语指定选修课程的探索——以“复旦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方案”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10).
[29]Long, Michael H. 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1.
[30] Hyland, K. & Liz Hamp-Lyons. EAP: Issues and Directions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 2002(1).
[31] 熊丽君, 殷猛. 论非英语专业学术英语写作课堂的构建——基于中美学术英语写作的研究[J]. 外语教学,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