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花卉栽培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花卉;园林建设应用;养护管理
1 各类花卉对土壤的要求
1、露地花卉
一、二年生花卉: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壤土上均可生长良好,粘土及过轻质的土壤生长不良。适宜的土壤为表土深厚、地下水位较高、干湿适中、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夏季开花的种类最忌土壤干燥,因此要求排灌方便。秋播花卉以粘质壤土为宜,如金盏菊、矢车菊、羽扇豆等。
多年生宿根花卉:根系较强,入土较深,应有40-50cm的土层;下层应铺设排水物,使其排水良好。栽植时应施较多的有机肥,以长期维持较好的土壤结构。一次施肥后可维持多年开花。一般宿根花卉在幼苗期要求富含腐殖质的轻质壤土。而在第二年以后则以稍粘重的土壤为宜。
球根花卉:对土壤的要求十分严格。球根花卉一般都以富含腐殖质的轻质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壤土也可。尤以下层为排水良好的砾石土、表土为深厚的沙质壤土为宜。但水仙花、风信子、百合、石蒜、晚香玉、及郁金香等则以壤土为宜。
2、温室花卉
要求富含腐殖质,土壤疏松柔软,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能长久维持土壤的湿润状态,不易干燥。一般绝大多数温室花卉都要求酸性土壤.。
2 花卉栽培技术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1、花坛
花坛多用于广场及公园、机关单位、学校等观赏游憩地段和办公室教育场所,应用十分广泛。主要采取规则式布置,有单独或连续带状及成群组合类型。花坛内部组成的纹样多采用对称的图案,并要求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轮廓。一般选用植株低矮、生长整齐、花期集中、株形紧密、花或叶观赏价值高的种类,常选用一、二年生花卉或球根花卉。植物的高度与形状,对花坛纹样与图案的表现效果有密切关系,如低矮而株丛较小的花卉,适合于表现平面图案的变化,可以显示出较细致的花纹。花丛花坛以表现开花时整体效果为目的,展示不同花卉或品种的群体及其相互配合所形成的绚丽色彩与优美外貌,选用的花卉以花朵繁茂、色彩鲜艳的种类为主,如金鱼草、鸡冠花、一串红等。在配置时应注意陪衬种类要单一,花色要协调,每种花色相同的花卉布置成一块,不能混种在一起。
2、花境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是一种半自然式的带状种植形式,以表现植物个体自然美和它们之间自然组合的群落美为主题。欧美国家特别是英国园林中花境应用十分普遍,而我国目前花境应用较少。花境中各种花卉在配置时既要考虑到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姿态、体型、数量的调和与对比,花境的整体构图也必须是完整的,同叶还要求在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换显现不同的季相特征,使人们产生时序感。依据花境所处的环境不同,边缘可以是自然曲线,也可以采用直线,高床的边缘可用石头、砖头等垒砌成,平床多用低矮致密的植物镶边,也可用草坪带镶边。
3、花丛和花群
这种应用方式是将自然风景中野花散生于草坡的景观应用于城市园林,从而增加园林绿化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花丛和花群布置简单,应用灵活,株少为丛,丛连成群,每简均宜。花卉选择高矮不限,但以茎干挺直、不易倒伏、花朵繁密、株形丰满整齐为佳。花丛和花群常布置于开阔的草坪周围,使林缘、树丛树群与草坪之间有一个联系的钮带和过渡的桥梁,也可以布置在道路的转折处或点缀于院落之中均能产生较好的观赏效果。同时,花丛和花群还可以布置于河边、山坡、石旁,使景观生动自然。
4、花台
花台又称高设花坛,是将花卉种植在高出地面的台座上而形成的花卉景观,我国古典园林中这种应用方式较多。现在多应用于庭院,上植草花作整形式布置,由于面积狭小,一个花台内常只布置一种花卉。因花台高出地面,故选用的花卉应株形较矮、繁密匍匐或茎叶下垂于台壁,如玉簪、芍药、鸢尾、兰花、沿阶草等。
5、花钵
花钵可以说是活动花坛,它是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花卉种植施工手段逐步完善而推出的花卉应用形式。花卉的种植钵造型美观大方,从造型上看,有圆形、方形、高脚杯形,以及由数个种植钵拼组成六角形、八角形、菱形等图案,也有木制的种植箱、花车等形式,造型新颖别致、丰富多彩。这种种植钵移动方便,里面花卉可以随着季节变换,使用方便灵活、装饰效果好,是深受欢迎的新型花卉种植形式。主要摆放广场、街道及建筑物前进行装点,施工容易,能够迅速形成景观,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
3 花卉栽培在园林建设中的养护措施
花卉在栽培以后,要想达到设计的目的,满足人员的审美需要,后期的养护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进行良好的养护才能达到观赏的效果。
1、做好栽植与更换工作。现在在城市绿化当中所选用的花卉品种一般是一到两年生花卉,这些花卉在后期养护当中要进行多次栽植和更换才能保持其色彩和植株不影响花卉栽培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栽种和更换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栽植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育苗,在含苞待放的时候移栽花坛,花谢之后要及时清除更换。花坛布置应该在4-10月之间,在此期间一般要更换4-5次花卉,观赏期较长的最低也需要更换三次。藤蔓类绘画应先盆栽,具有观赏性的时候再移栽到花坛当中。在这里要注意球根类花卉的栽植,在栽植球根类花卉的时候在植株有效或是枝叶较少的品种时,可以在植株之间种植一年生的花卉,这样不仅能够衬托球根类花卉的,还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2、改良土壤与施肥。花卉的种植对土壤的要求一般不高,但是肥力高、透气性好的土壤更有利于花卉的栽培和成长。但是在一些城市当中园林建设中的原土却并不适合花卉的种植,如一些肥力很差的盐碱地、受工业污染的土地等等,这些土壤应该通过更换新的种植良土壤之后,才能进行花卉的移植。一般肥力较弱的土壤可以通过施肥的方法改良,在栽植以后花卉的施肥也非常重要,对于多年生花卉,一般在栽植的过程中施肥,对于一到两年生的花卉应该在苗圃育苗的过程中施肥,移植到花坛以后由于花期较短,一般了可以不施肥,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在花期施一到两次液态肥。
3、要及时进行修剪与整理。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花卉在育苗期间一般是不进行修剪整理,保持花卉的原始形态,保持到花卉移植布置时再进行修剪整理,这样才能保证在移植以后的花卉花容整洁、花色清新。在修剪的过程中要把残花、果实、枯枝黄叶及时剪除,特别是毛毡花坛,这种花坛由于种植的花卉生长较快要经常修剪,这样才能保持花卉的形状和图案与高度的适宜。如果种植的花卉属于易倒伏的品种,可以采取支架增加其支撑。在冬季,多年生的花卉要做好防寒越冬的处理,可以用干树叶、稻草覆盖到花卉上面防寒保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日益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在美化环境的诸要素中,植物起着决定性作用。花卉因其种类繁多,适应环境能力强,繁殖容易,栽培简单,管理粗放,成本低,见效快,群体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园林建设中。在花卉栽培与养护过程中,应做到绿色植物与环境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赵洪章;;草本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关键词:无土栽培技术;园艺花卉;营养液;基质
在我国,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的园艺花卉栽培技术,并在园艺花卉栽培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1]。所谓的无土栽培主要是指,在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下,只需要营养液或固体基质与营养液,不用土壤就可以给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的种植方式。该种植方式,目前广泛的应用于家庭、公共场所以及私人会所中的观赏植物栽培。基于此,笔者对无土栽培技术在园艺花卉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1 无土栽培技术的特点
无土栽培主要是在没有使用天然土壤的基础上,应用营养液代替或营养液和人工基质替代原始的栽培方式,从而构成一个无需土壤的一种新型的植物种植方式[2]。而所谓的园艺花卉无土栽培主要是指,将无土栽培技术应用到园艺花卉中种植之中[3]。将无土栽培技术应用于园艺花卉栽培中的优势有四点:第一,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的花卉植物生长速度快,开花质量高,开花周期长,且开花数量多;第二,由于花卉种类的差异,所需的营养也不同,无土栽培技术可根据花卉需求合理配置营养液,这样不但可以简化花卉种植环节,同时还可节省大量的水和肥料,缓解资源浪费;第三,无土栽培主要是借助无机盐给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这样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4];第四,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打破空间对植物种植的局限,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实现植物种植,从而加大了园艺花卉的生产潜力。
2 花卉无土栽培的优点
2.1 不受土地条件限制
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打破万物生长需要土壤的传统种植理念[5]。传统的种植方式由于受到地域的局限性,一些缺少水分或者土壤含量少的地带是不适合植物生长的。而无土栽培不受土地条件限制,可以在在家庭、办公场所以及公共场所的任何角落进行植物的种植,这样不仅可以给园艺事业带来更好的经济价值,同时还能净化空气,节省水资源,起到优化环境的目的。
2.2 节约劳动力, 降低水肥用量
无土栽培技术和传统的栽培技术进行比较,存在的主要的优势就是减少了耕作、除草、追肥等复杂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6]。此外,由于无土栽培采用的是营养液栽培方式,只需一条微管道灌溉系统就可以实现植物的种植,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种植时间,同时也杜绝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2.3 减少病虫害
将无土栽培技术应用到园艺花卉中,可以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机率,这主要是因为无土栽培技术可以避免由于土壤中含有病原体,而导致病虫害传播的事情出现,从而将病虫害的传播途径进行破坏。此外,因为人为因素将植物的根际微环境进行优化,使得植物的根茎生长茂盛,进而增加了植物本身的抗病能力,防止了土壤栽培中存在病虫害残留,而存在土壤盐渍化或者重茬减产的情况[7]。同时,无土栽培技术采用的是基质种植方式,尤其其具备消毒的功能,因此和传统的土壤消毒进行比较,具有成本少、应用方便的特点。
3 无土栽培用于花卉种植的应用
3.1 育苗
花卉的无土育苗主要分成三种育苗方式,第一种是扦插育苗;第二种是播种育苗;第三种是组织培养育苗。应用无土栽培培育的植物,不仅要求壮苗率好,同时还要求植株大小一致,这样有利于机械化的种植和生产。将蛭石、珍珠岩以及草炭按照比例为1:2:2 的形式来对红掌进行处理,结果显示,经过处理的红掌幼苗在缓苗期的成活率要比没有经过处理的红掌幼苗的成活率高,而且红掌幼苗的叶子生长也比较旺盛。再加上这几种原材料的成本相对比较便宜,因此最适合做红掌植物的基质。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知,和传统的育苗方式进行对比,无土栽培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种植时间和劳动强度,同时也能保证育苗的生长情况,提高存活率。因此,这种技术可适用于大规模的种植。
3.2 切花和盆花
切花的研究对象不仅是适合栽培鲜切花的基质,同时还包含营养液配方以及种植的环境因子的控制等技术。盆花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适宜栽种的基质、栽培管理的条件以及营养液的配方等方面。张小冰在《月季无土栽培营养液特性的分析与比较》一文中对我国的月季花卉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进行了研究[8]我们国家的切花以及盆花的类型有很多种,但是由于它们的适栽基质、环境因子以及营养液的配方方面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从而给切花和盆花提供更理想、更高效的栽培技术。
3.3 屋顶绿化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目前所居住的环境提供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了迎合人们的住宅需求,完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净化城市空气,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国园艺企业开始对屋顶绿化进行研究[9]。但是,在进行屋顶绿化研究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建筑的负载情况、排水以及放水等问题。为了有效的规避这些问题的出现,我国园艺绿化开始在屋顶绿化工程中应用无土栽培技术。
3.4 水面绿化
所谓的水面绿化主要是指,在水域中进行绿化养护。前人已经在水面绿化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水面无土漂浮种植技术已日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植物开始适应了水面漂浮栽培技术,例如,美人蕉、大花盖草以及旱伞草等植物。水面绿化工程的出现,不能美化了城市环境,净化了水质,同时也将无土栽培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给无土栽培技术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前景[10]。
3.5 草坪绿化
草坪绿化在我们国家的园艺绿化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传统草坪绿化时,多采用土壤作为栽培基质,但是草坪成型的效率比不理想,同时还存在浪费植物种子的情况,从而导致草坪绿化成本比较高。而将无土栽培技术应用到草坪绿化中,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还能节省大量的种植成本。
4 展望
至今,无土栽培技术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园艺花卉中应用无土栽培技术起步较晚。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土栽培技术在园艺花卉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而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均匀的现象,从而使得无土栽培技术在园艺花卉的应用中,存在设施化与简易栽培的局面持续较长,再加上施工成本比较高,营销市场不完善,从而出现各种客观问题。但是,在我国园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无土栽培技术会逐渐完善,并在我国的园艺花卉中广泛应用,促进我国园艺花卉产业的发展。
5 结束语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将无土栽培技术更好的引用到水培花卉的栽植工作中,首先就要加大对营养液配比的研究,并科学的控制和掌握好水和营养液的科学比例,从而保证花卉植物更好的生长。站在我国发展的视角来看,花卉无土栽培仍处于发展阶段,各项设施仍不成熟,因此,要想花卉无土栽培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加大研究力度,从而推动园艺花卉更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丹. 无土栽培技术在花卉种植上的应用[J]. 科技创业家,2013,17:156.
[2]王玉红,丛福祥. 无土栽培技术在园艺花卉中的应用优势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126.
[3]苏晓洁. 无土栽培技术用于花卉种植的实践探究[J]. 时代农机,2016,03:157-158.
[4]陈利. 无土栽培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6,11:16-17.
[5]李艳. 无土栽培技术在园艺植物商品化生产中的发展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2006,03:72-75.
[6]薛书浩. 无土栽培的优缺点及技术发展[J]. 时代农机,2015,10:168-169.
[7]侯先颖.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发展现状研究[J]. 中国林业产业,2016,07:116.
[8]张小冰,杨斌,月季无土栽培营养液特性的分析与比较.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2)
关键词 灰树花;2季出菇;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119-02
灰树花又名舞茸、栗子蘑、莲花菌等,是一种极具开发应用前景的珍贵食、药兼用菌。其鲜品脆嫩可口,干品香味浓郁,可以烹制成各种佳肴;灰树花营养丰富,并含有β-葡聚糖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以及抗肿瘤和抗艾滋病作用[1-2]。生物化疗抗癌药品“麦特消”即由灰树花提取物所制成。
灰树花属恒温型中温性木腐菌,生产周期3个月左右,我国除海南省外的广大区域都可栽培;其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只要创造适宜其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就能栽培出优质灰树花[3]。
灰树花的人工栽培技术历经包式栽培到菌棒式栽培、1次接种1季出菇栽培到1次接种2季出菇栽培的重大技术创新,袋栽灰树花2季出菇栽培技术创立于2000年,随着生产中新问题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该项技术也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就最新袋栽灰树花2季出菇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 栽培场所选择与菇棚搭建
培菌场所要求清洁、避光、通风、便于调温调湿,可利用空闲房屋培菌,也可以在遮荫度高的菇棚内培菌,就地培菌就地出菇。
出菇场地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湿条件,清洁,有散射光,通风良好,最好在田地里搭建出菇棚。
菇棚为2层结构,外层为遮荫层,内层为塑料大棚。外层高2.5~3.0 m,长和宽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内层顶高2.0~2.5 m、宽5~6 m、长15~20 m。
2 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春、秋2季都可安排生产灰树花,春季接种,则可实现春、秋2季出菇;秋季接种,则可实现当年秋季及次年秋季2季出菇。
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20 ℃为准,往前推2个月即为适宜接种时间。在庆元县海拔500 m以下地区春季接种期定在1月20日至2月25日,4—5月出菇;秋季接种期定在7月,10—11月出菇。第2季菌棒覆土时间定在6月15日至7月15日,10月出菇。
3 培养料配备
高产灰树花培养基由杂木屑、棉籽壳等6种原料混配组成,具体配方:杂木屑34%、棉籽壳34%、麦麸10%、玉米粉10%、山表土10%、蔗糖1%、石膏1%,料水比为1∶1.1~1.2(含水量60%左右),pH值自然[4]。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原料资源情况调整培养料配方和备料。
4 菌棒制作与管理
与其他食用菌一样,灰树花的菌棒制作与管理工艺流程为:配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菌管理。各环节需注意的地方有:①配拌料时,山表土要打碎过筛、棉籽壳提前1 d浸水堆闷预湿。②灭菌时间要适当延长,常压灭菌在料温97~100 ℃下保持16 h以上,待料温下降至70 ℃以下时趁热搬到冷却室垒堆冷却。③待料温降至30 ℃以下方可接种,注意无菌操作,每棒接种2~3穴。④套袋封口:接种后的菌棒迅速用薄膜袋套住,简称套袋封口,然后堆放在培菌室培养,接种口朝侧,堆高10层以下。⑤培菌环境调控管理:灰树花菌丝生长无需光照,强光易产生有害的黄水,促使气生菌丝革质化,所以培养室的门和窗户应挂黑帘,创造弱散射光环境。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6 ℃,早春气温低,应人工加温至23~24 ℃,促使菌丝生长发育;当室温超过26 ℃时则应加强通风降温。培菌阶段对环境湿度要求不严格,一般以65%以下偏低湿度为好。菌丝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接种口发菌圈直径达4~5 cm时脱去套袋,培菌室每天进行通风换气1~2次,每次20~30 min。⑥翻堆:结合脱袋进行翻堆,促进菌棒之间发菌均匀,同时剔除受杂菌污染的菌棒。
在较适宜条件下,接种后经35~45 d的培菌管理,菌丝即可长满全袋,形成菌棒。
5 第1季挖穴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全袋后,当环境温度已处于适宜灰树花子实体生育的18~20 ℃时,即可进入第1季出菇管理。
5.1 开挖出菇穴
在菌棒上凿开出菇洞穴,用刀片或皮带冲等锐器割破塑料袋,深入菌棒0.3~0.5 cm,直径1.2~1.6 cm,并刮去洞穴内的菌皮和培养料,每棒开穴1~2个。
5.2 原基分化期管理(催蕾)
将挖穴后菌棒按“”或“井”字形集中堆放催蕾,洞穴朝向侧面空隙处,堆高10层以下,调恒温在18~20 ℃,湿度在70%~80%,但此时不能直接往菌棒上喷水;每天通风1~2次,避光培菌,促使洞穴内菌丝恢复生长。经3~4 d孔穴内菌丝完全复白后,结合通风施以100~200 lx散射光30 min,再经4~5 d便能形成子实体原基(菇蕾)。原基形成后加强增湿处理,可以直接将水喷洒在菌棒上,尽快提高空气湿度到85%~95%。
5.3 菇叶分化期管理
当原基长大至3~4 cm时,将菌棒单层排放在菇棚地面,子实体朝上,转入菇叶分化期管理。首先是通气管理,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 min左右,缺氧则不能完成叶片分化。其次是调节空间温湿度,温度以15~20 ℃最好,湿度以85%~95%最好,要严防温度过高,湿度过低。通气、控温、控湿三者要兼顾,操作时应结合进行。该阶段应增加光照,光照强度以200~500 lx最佳,光照越强菇面越黑,一般菇棚遮荫以七阴三阳为妥。在适宜条件下,经20~25 d出菇管理,子实体达8~9成熟时即可采收。
6 菌棒保存管理
将第1季出菇后的菌棒妥善保存,是能够完成2季出菇的基础条件。具体做法:将无污染菌棒集中堆放在干净的场所避光保存,避免日晒、雨淋、缺氧、虫咬等损害菌棒,保持菌丝的生活力。菌棒保存期:春季接种的2个月左右,秋季接种的7个月左右。
7 第2季出菇场地准备
选址搭棚:以水旱轮作的砂壤土最佳。一般用现有菇棚进行第2季出菇,新建菇棚搭棚标准同前所述。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将田地整平待用。
8 菌棒排置及覆土
将菌棒中央1/3左右的塑料袋割脱,然后沿脱袋处将菌棒平行靠排在一起,堆高2层,上层接种口朝上。菌棒纵向排置成畦,每排摆放10~11棒,畦宽1.0~1.2 m,畦长不限。菌棒排置于畦面后即进行覆土,覆土深度3~5 cm。畦间距0.3~0.5 m。
9 第2季出菇田间管理
9.1 出菇前管理
及时清沟防积水,创造既防雨淋、防阳光直射,又保持畦面通风和一定湿度的田间环境。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5]。
9.2 出菇后管理
发现菇蕾露出畦面后,放下四周薄膜,调控温度在15~20 ℃,湿度在85%~95%,光照强度在2 000~5 000 lx,保持空气清新,具体操作与第1季出菇管理相同。
9.3 防高温
秋季出菇期间往往会出现“小阳春”回温天气,若气温超过25 ℃,要加强通风或喷水降温,防高温危害。
10 采收与加工
当子实体叶片充分展开,颜色褪淡,背面菌孔发生接近叶缘时,便已达8~9成熟,即可采收。采收时用单手或双手抓牢菇体,略带旋转整朵掰下。灰树花既可鲜销,也可干制、盐渍,还可用于灰树花多糖提取、制药等精深加工。
11 参考文献
[1] 鲍文辉.袋栽灰树花两季出菇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0,128(S1):34.
[2] 袁书钦,杭海龙,武金钟.灰树花栽培技术图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 杨新美.食用菌研究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关键词:宿根花卉;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愈来愈重视“生态型”、“节约型”建设理念,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自2010年以来进行了“新优特宿根花卉引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的专题研究,通过几年的引种栽培、养护管理,结合实际总结了宿根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为宿根花卉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整地作畦
选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平整、水源方便和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整地。整地时翻起土壤,清除石块、瓦片、残根及杂草等,适度压实以利种子或根系生长。畦面宽度一般1.2~1.5m,顺水源方向微有坡度,以便使水流通畅,不积水。
2 浇水与排水
宿根花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应根据宿根花卉品种习性、生长发育阶段、生长状况、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土质,适花、适地、适时、适量浇水。
早春浇透返青水,利于宿根花卉返青生长,萌动期需及时浇水,避免土壤过于干旱;夏季浇水应在清晨和傍晚;秋季可适当控水,避免植株徒长,使其充分休眠堆积养分,提高植株抗寒性。冬季灌封冻水,11月份土壤上冻前灌透水,以漫灌为宜。幼苗栽植后的灌溉对成活关系很大,一般情况下在移植后随即灌一次透水;过3~4d后灌第2次水;再过5~6d灌第3次水。灌水完成后视情况要及时松土。有些在盛夏易染病的宿根花卉应控制环境湿度。
灌溉用水以软水为宜,避免使用硬水,最好用河水、池塘水和湖水。井水温度往往和地面温度相差较大,一般应抽取存放一段时间后,再行使用。育苗地或绿地内应有各自完整的浇灌与排水系统,种植低洼处地表积水过多时应开沟排水。
3 中耕除草
春季气温干旱、少雨,常浇水导致土壤板结,需进行中耕除草,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地肥沃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利于花苗生长;夏季杂草生长旺盛,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不留种子。除草不仅要清除栽培地上的杂草,还应将附近环境中的杂草除净,多年生杂草必须连根拔除。
中耕深度依宿根花卉根系的深浅及生长时期而定,以防伤及花卉根系。松土时,株行中间处应深耕,近植株处应浅耕,深度一般为3~5cm。中耕作业、除草和施肥作业同时进行。
4 施肥
如果土壤养分不足、不全面,则会严重影响宿根花卉的开花,影响景观效果,有基肥和追肥2大类。
4.1 基肥
以有机肥料为主,常用的有厩肥、堆肥、饼肥、骨粉、动物干粪等。通常宿根花卉堆肥施用量为1~2.25kg/m2。厩肥和堆肥常在整地时翻入土内,饼肥、骨粉和动物干粪可施入栽植沟或定植穴的底部。
4.2 追肥
追肥是补充基肥的不足,以满足宿根花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常用的有化肥,最好施用复合肥,如泥炭土、饼肥(水)等。植株较大距离较远的花卉施用粪干或豆饼时,可采用沟施或穴施。施用人粪尿或化肥时,常随水冲施。
5 整形修剪
夏季及时修剪残花,有利于宿根花卉二次开花,延长花期,如宿根天人菊、大花金鸡菊等修剪后可延长花期。秋末宿根花卉进入枯黄期后,需修剪枯枝、残花。花卉种子成熟后要及时采收种子。冬初宿根花卉进入休眠期,应及时清除地上枯枝落叶。有的宿根花卉品种花叶并,枝条生长迅速、茂密,自然生长植株较高,下部枝叶枯黄,植株易倒伏、杂乱,可通过适当的低剪使高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使枝叶细腻、花枝增多、花数增加、花期一致。
6 覆盖防寒
北方冬季严寒季节,宿根花卉防寒越冬是一项保护措施,保证其越冬存活和翌年的生长发育。常见的主要有覆盖法、培土法、灌水法。
7 病虫害防治
通过栽培观察,宿根花卉常见病虫害主要由以下几种:
7.1 美州斑潜叶蝇
4月份主要危害菊科,如西洋滨菊、地被菊,该虫以幼虫潜入叶肉内,蛀食叶肉,严重时叶肉几乎全被食光。展叶期均匀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幼虫潜叶危害初期及时摘除受害叶片并喷洒1.8%爱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800倍液。
7.2 蚜虫
4月下旬~5月中旬,蚜虫刺吸景天类花卉嫩叶、嫩芽的汁液,造成植株叶片变黄,幼叶畸形。可喷施1000倍液氧化乐果或3000倍液吡虫啉进行防治;亦可设置黄板利用蚜虫对鲜艳的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这一特点进行诱杀。
7.3 红蜘蛛
主要危害福禄考类,萱草类等花卉的叶、茎、花等,使受害部位水分减少,失绿变白,叶表面呈现密集苍白的小斑点,卷曲发黄。严重时植株呈现黄叶、落叶和死亡等现象。可采用仿生农药2000倍液农克螨或是2500倍液哒螨灵乳油喷雾防治。
7.4 叶斑病
主要危害萱草类,叶片初生淡黄色小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淡红色霉状物。发病初期可喷施500倍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00倍液溶菌灵,隔7~10d1次,连续防治2~3次。
7.5 斑枯病
主要危害宿根福禄考,受害部位以植株下部叶片为主,发病初期叶片呈紫红色小点,后期发病部中央呈灰白色,病叶提前脱落。可喷施500倍液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0倍液百菌清悬浮液进行防治。
7.6 白粉病
主要危害荷兰菊类、福禄考类,主要在叶片、嫩梢上布满白色粉层,发病严重肘病叶皱缩不平,叶片枯死早落或枯死。可喷施三脞酮1000倍液、星标5000倍液进行防治。
7.7 白绢病
7月份地被石竹等不耐高温高湿,可造成根基部腐烂进而引起白绢病,此时应增加松土、划锄次数。发病初期喷施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7.8 冬季防治措施
依据生长季节发生危害程度,视气温条件,确保0℃以上气温时,喷施1-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减少越冬病虫源。
参考文献
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做好建设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改进方法,创新手段,进一步适应建设行业发展新形势
“十一五”期间,建筑业人才培训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科学技术信息的不断更新对我们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做好我们的工作,就必须抛弃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作法,紧紧把握时展的新形势、新特点,依靠创新来实现工作的新跨跃,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思想观念要创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观念的创新,工作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实现建设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必须以观念的创新为前提。我们要善于把建设教育培训工作放到建设工作的大局中,放到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全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去推进。要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等新理念、新思想,确立全员培训的新目标。
二是工作方式和手段要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创新是工作创新的载体。目前,我们工作方式需要创新的地方还很多,从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来看,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在教育培训的渠道上,要放宽眼界,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把培训工作纳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对职业技能岗位培训与鉴定工作进行积极探索,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上,要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对教材的编写要树立精品意识,做到实用管用、通俗易懂,增强针对性、知识性和技能性。
三是培训机制上要创新。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工作创新才有保障。要通过构建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目标体系,充分调动各企业和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建立教育培训质量的评估、考试考核等制度措施,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行业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推进教育培训工作
关键词:温室花卉;花卉栽培及病害防治;技术措施
1园林温室花卉栽培的环境控制
1.1灌溉
大多数花卉的病原体都是借助水侵染植株体,自由水作为植株间病原体传播的介质,为多数病原体创造侵入机会。因此必须控制植株的灌溉条件,防止植株表面浇湿从而导致病原体的反溅,将植株发病率控制在较低的范围。不适当的灌溉方式比如重浇等,会使温室的湿度增加,增加病害发生的几率,尤其是对于排水不良的土壤,频繁地浇水不利于植株健康地生长与发育,严重时还会导致腐霉以及疫霉的发生,比较常见的根腐病、冠腐病就是由于不适当的灌溉方式引起。正确的灌溉方式是避免植株当头浇水,应将水灌溉到到土层里,保持植株的地上部分干燥,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少植株叶和花发生病害;对植株进行灌溉时还应根据天气、植株自身等因素控制好灌溉次数与用水量。
1.2光照与通风
光照对花卉植株病害发展影响较小,但是不适当的光照强度会造成植株叶和花的损伤,当植株出现这类损伤时,灰霉病等病原物就会趁机而入,造成植株的病害。当光照强度较低的情况下,植株组织液就会增多,容易增加植株染病的可能性;当植株处于强光照的环境下,花卉的器官也会受到损伤,因此在夏季要对植株进行适当的遮荫,防止高温对植株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花卉植株的表面干燥,能保持较为洁净的表面,不利于病原物的侵入与繁殖。因此在花卉的栽培过程中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持环境湿度,控制好植株间距,利用种植台栽培植株,保持温室内空气流通,有效地控制植株病害的发生。
2园林温室花卉栽培措施
2.1调整播种期,注意轮作
病害通常是局限在植株的某一时期,可以通过播种期的调整来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比如推迟播种或者对植株进行移植,进行植株的轮作,避免重茬的发生;定期对温室栽植的花盆进行消毒,换上干净的培养土。在对花卉移栽过程中,应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口,从而为病原体创造入侵的途径;在环境相对湿度较大时应尽量减少植株的搬动与移动。
2.2植株的整修与杂草清除
温室花卉的栽培中应定期修剪,将发病的器官及时清理,减少病原体侵染的伤口数量。可以利用间苗的方式保持植株周围的空气流通,保持植株表面的干燥,让大部分植株都获得适宜的生存空间。杂草清理也非常必要,杂草是大部分病毒病的集聚地,为植株的病原体提高繁殖场所。
3病虫害防治技术
3.1选用抗病品种与无病植物材料
选择抗病植株品种是最直接的病害防治措施,还能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很多温室花卉品种中已有抗病害的品种,比如兰花有抗炭疽病的品种,月季花已有抗黑斑病的品种,无病植物材料的使用减少侵染性真菌病原体入侵,防止病害发生,因此采用抗病品种与无病植物材料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维护生态平衡。
3.2物理与化学防治
常见的物理防止方法有热力处理等,即对植株的插条、接穗等部位进行消毒。通常将植株浸在48℃的温水中,这种方法有利于防止黄化病毒病的传播;可以采用浸种法对草本花卉进行消毒,采用比重法可以挑选出健康的植株种子,从根本上减少病粒的数量,控制植株病害的发生。化学防治式重要的病害防治措施,处理好农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其重点。我们应秉着“用量少”、生态性的原则合理使用农药,弄清防治对象;这样有利于减少在植株上的农药残留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延缓或防治病原体抗药性的产生。
4总结
随着我国园林温室花卉的发展,花卉的病害防治问题成为花卉栽植中的重点问题。病害对温室花卉的生产会造成较大的威胁,严重影响温室花卉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农药的使用虽然能不同程度地阻止病菌的侵染,但是不利于温室花卉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化的病害防治侧重于“预防”,首先应考虑从温室花卉栽培的环境控制方面入手,保持温室环境的清洁,优化栽培措施,保证花卉良好的栽培与生长环境;将物理、化学等病害防治技术与措施作为辅助,利用不同的技术与措施进行温室花卉栽培与病害防治。
参考文献
1李伟.园林树木栽培与修剪[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改革;水培花卉
基金项目: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15院级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563JYA015
【分类号】G633.67
花卉栽培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近两年,我院在对毕业生就业回访、企业调查的基础上,对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了修订和完善。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是理论与实践分离,使学生不能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因此,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应用型人才,根据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对花卉水培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通过教学改革试验,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实践性课程学生成绩考核新模式。
一、任务驱动教学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其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1]。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往的教改活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新形势下为满足培养“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针对教学计划、课程资源配置、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实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还必须认真研究改革措施、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2]。花卉水培不受季节和生产场所的限制,水培花卉实践教学内容便于在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然后逐步推进花卉栽培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试验,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实践性课程学生成绩考核新模式。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水培花卉是一种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及配套设施栽培进行花卉栽培的一项农业新技术。水培花卉是花卉栽培新时尚,与传统花卉栽培相比,具有新奇、环保、时尚等特点。[3]水培花卉不仅具有传统花卉花艺的装饰美、造型美、表意美,而且更加生动,观赏性更强。其日常养护又相当简单,适宜于都市花店,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并不先去讲解理论基础,而是先通过播放水培花卉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看到既能赏花又能看鱼的水培花卉,一下子就兴奋起来并充满了好奇。
2、任务引导
学生看到漂亮的水培花卉后便有了疑问:“这些水里有什么营养吗?什么类型的植物能在水里养护呢?花卉怎么进行水培呢?”带着这些疑问给学生讲解理论基础知识。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任务。以2-3人为一组,水培2种花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方案,自行操作。
3、考核评价
在水培花卉实践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将水培花卉的栽培过程进行分解,作为学生进行实训的任务,以任务完成的过程和成果作为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变传统单一理论笔试的方法。任务成果评定由教师、组员、被考核的学生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数评定由教师和各负责人进行。该门课程的考核主要三个部分组成,即学习态度考核占35%,包括考勤,团结协作能力等;理论笔试占35%,包括作业、实习报告等;实践成果占30%,包括材料的选择,营养液的选择和配制以及植物水培的生长状况等。[4.5]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带来的教学效果
通过《花卉栽培》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二是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任务设计与指导能力、良好的教学组织和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等;三是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去完成一个个不同阶段的任务,使每个同学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为水平各异的学生提供一个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出不同的贡献,多向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加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后的兴奋感;四是为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水培花卉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朝着两个方向进行的:一是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二是朝着小型化、家用化方向进行发展。个体经营者通过加盟等方式开办水培花卉店,花卉公司也将经营范围扩大到水培花卉,水培花卉在花卉市场中将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市场前景广阔。五是双向性的互动提高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四、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并不是适用于每堂课。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知识背景和现有的手段,选择灵活的教学手段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为满足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花卉栽培》课程教学改革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以适应花卉产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任务驱动,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2013,32
[2] 黄作喜,唐旭.花卉栽培技艳华.《术实验教学改革[N].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
[3] 田忠科.我国水培花卉的市场前景[J].科技市场,2007(3)
关键词高职院校;花卉栽培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021-02
花卉栽培学是园艺、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花卉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各类花卉的应用,也要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和求索创新能力等得到培养和锻炼,才能保证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园艺、园林专业高级人才。目前,高职院校花卉栽培学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对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学习热情。
1花卉栽培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不够精深,与生产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花卉行业是个新兴的行业,不断有新的花卉种类、新的生产技术(如容器育苗等)、新的栽培繁殖方式(避雨栽培、全光照喷雾繁殖等)、新的应用方式(如水体美化、室内香化等)等出现[1],然而花卉栽培学课程当前所使用的教材对这些新生事物体现不够。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部分重复,且理论教学内容过于大而全,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讲述内容过多,使学生无所适从。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园艺类或园林类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够系统明了,不够精深。
1.2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更新
在花卉栽培学课堂讲授中,有的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相对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可在相同的时间内明显增加信息量,还可展示传统教学手段中难以表达的内容,提高课堂讲授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2-3],这本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优势,然而近50%的学生认为在多媒体教学中,感觉比较被动,理解时间较少,多数学生反应不过来[4]。
1.3对实践操作技能重视不够
一是不少高职院校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场地有限,设施陈旧落后,实训基地管理方式有待改进。二是生产经验丰富、实践技能水平较高的教师严重缺乏。三是训练时间太少,很少考核测试,练好练坏都通过,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即使理论知识掌握较扎实,大田实践也会出现束手无策的状况。花卉专业学生认识的花卉种类不多,花卉生产过程中整地、施肥、播种、移栽、水肥管理、整枝、修剪以及诊断、治病等技术掌握程度不够。
1.4传统实训模式存在弊端
大多花卉栽培学理论课和实践课是同一个教师,实验课内容大多是验证式的。通常是教师介绍实验内容和方法,并演示,学生操作,束缚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且实验内容是各个栽培环节的分割,大多缺乏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学生无法完成整个生产流程,知识不够系统。
2花卉栽培学教学改革措施
2.1合理安排教材,改革教学内容
教材尽量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也可根据其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查阅相关的专业期刊、学术文献和新闻报道,参考相关花卉学书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其他高校的相关精品课程,自行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花卉栽培学讲义,准备与多媒体课件相配套的电子教案。
通过教研组讨论和集体备课的方式修订教学大纲,既避免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又保证知识点的相互衔接,例如花卉栽培设施在设施园艺课程中是主要内容之一,在花卉栽培学中这部分内容可以剔除。
在教学内容上教研组采用模块教学、任务驱动的形式。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内容分为4个模块,即花卉识别模块、花卉繁殖模块、花卉栽培模块和花卉应用模块。每个模块设定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应完成的具体任务。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和花卉产业的现状,及时补充学科的最新科研动态和进展,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例如,在花卉栽培模块,增加现在实用的容器栽培技术的介绍,在花卉的繁殖模块,增加全光照自动弥雾扦插繁殖技术等。
教学中理论知识以够用、适度为原则。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及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当地花卉生产的主流品种进行精讲,学习其栽培繁殖方法及应用方式,尽可能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实用技能体系,可避免造成学生什么都会点,又什么都不够系统明了的局面。
2.2改革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质量
2.2.1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调节教学节奏,理清授课思路。同时注重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适当插入花卉栽培视频,但时间不宜超过20 min。
2.2.2学生自讲与讨论课形式相结合。授课形式采用教师主讲与学生自讲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每人讲3~5 min。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记忆,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胆量,培养学生的口才,促进全面发展。同时可根据学习进度,开设1~2次讨论课,增加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2.2.3把部分课程设在园艺教学实验地,进行实地讲授。如:花卉识别及修剪、嫁接等课堂的内容安排在园艺教学实验地讲授,教师讲授起来轻松,学生也容易听懂,且不易忘记。
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建立配套的教学实践基地和教学设施,以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需要。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学生校外实习观摩的机会,以提高花卉栽培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训内容上适当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结合校内实训基地的具体项目,相应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实验项目,如增加“穴盘育苗技术”、“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花坛、花境设计与布置”、“花卉应用调查”等综合性和应用性实习项目,将课堂实训内容延伸到基地项目教学中,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花卉基地开展栽培实验或直接参与花卉基地的日常生产管理。
4注重考核方法改革
很多高职院校花卉栽培学课程考试多采用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实验操作、课堂表现)占30%或40%,期末闭卷考试占60%或70%的考核方式。为充分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研组将期末闭卷考试改为过程性考核。根据花卉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模块和任务,设计独立的实践考核环节,新的过程性考核制度由4个部分组成:花卉种类识别占20%;集体和个人实践操作技能项目(繁殖和栽培)占50%;花卉应用和创新能力占15%,实验报告和实结报告占15%。从这4个方面对学生的实验实习进行综合评分,严格把关,改变以往学生上课听听,最后背背,就能全部过关的状况,大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5]。
5参考文献
[1] 王彩云,包满珠,胡惠蓉,等.花卉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83-85.
[2] 郭先锋,杜明芸,赵兰勇,等.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70-72.
[3] 王茹华,王彦宏,吴瑕,等.“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0):129-130.
关键词:园艺植物;根系限制技术;应用
随着设施园艺的飞速发展,在对园艺植物的长期培养实践中已经研究出多种多样的栽培技术,栽培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还可以通过对植物根系环境的控制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园艺植物是指通过培养供食用或者观赏的植物。从植物类别上来讲,园艺植物包括蔬菜、草木、花卉。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培养出更加优良的园艺植物,常常会采用多种栽培技术来控制植物的生长。其中根系限制技术是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此项技术能够改善植物根系的周围生长环境,增加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相对分布,能够显著提高植物对土壤中营养成文的吸收和利用。还可以通过人工手段将植物根系限制在一定范围、空间中,控制植物根系的生长体积和根系的数量,改变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结构和分布范围,通过对植物根系的控制,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以此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要重视这种技术对园艺植物的生长和生产具有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1植物根系限制技术
根系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营养元素;植物根系对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对植物根系的调控是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根基限制方法主要包括容器栽培限制、根系土壤养分及水分限制、地下土壤阻隔、机械人工处理、培养介质等。
容器栽培限制是指将植物装在容器进行栽培,通常被用于盆栽果树及花卉栽培,以这种方式限制其根系的生长;养分、水分限制是根据植物根系向水性以及向肥性这一特点,通过对植物水分及肥料的限制从而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范围以及根系分布,在对植物施水肥过程中,对所有区域提供充足的水肥,也可以滴灌的形式控制根系局部水分及肥料的供给,实现对根系生长的控制。通过对水肥供给的控制,造成植物对水分养分的缺乏性饥饿,能够抑制植物根系的生长和扩展。地下土壤阻隔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利用石块、石板等密度相对土壤较大的硬质材料对植物根系的地下生长空间进行限制和阻隔,控制植物根系在地下的方向性发展伸延。机械人工处理限制是指在对植物定植时采取弯曲根、圈根、根系打结等方法,以此来限制植物根系生长。培养介质限制是以溶液对植物进行培养,通过改变营养液中植物所需重要元素成分含量、改变溶液p值以及控制溶液气体含量状况等方法来控制植物根系生长环境,达到对植物根系限制的作用。
2植物根系限制的应用
植物根系限制栽培技术的目的就是提高植物产量和质量、增强植物生命力、强健植物结构。根系限制栽培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在对植物的栽培技术研究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根系限制高产、优产的技术体系。根系限制栽培技术主要应用于对盆栽花卉的栽培以及树木的种植栽培上。如今,根系限制技术已被用于对盆栽花卉的栽培以及对桃、苹果、樱桃、柑橘等果树的种植栽培上,在控制花卉及果树的营养生长和提高果树的产量及果实品质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凡的效果。根系限制的容器限制方法能够使花卉及盆栽果树得到充足的养料,通过促进盆栽果树花卉根系对影响的吸收,从而增强盆栽植物的生命,促进花卉及盆栽果树的生长发育。在对园艺树的培养栽植中,按照盆栽果树方法对园林果树进行水肥管理,增加对栽植区域的栽植密度以及地下土壤阻隔方法,实践证明,较小的根与容积能够增加果增加果实的花芽分化率和果实糖度,提高单位果树的产量。在对葡萄的栽培种采用坑式根系区域限制栽培使葡萄树的根系具有更加稳定的土壤水分和温度,使葡萄树能够良好地发育生长,不仅减少了对葡萄种植物的灌溉率和灌水量,而且能够使葡萄树体生长势适中,生长果实膨大,果实品质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