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基础教育改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教育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教育改革

第1篇: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新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点[2]。毫无疑问,这些新特点将在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知识构成等方面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将更加强调过程而不是内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更加倾向于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更加注重启发式、体验式和探索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方面要实现这些转变,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因此,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转变。众所周知,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能够准确地分析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灵活地设计和实施各项教学活动。这也就是说,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之外,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研究对于教师是一种理性的教学实践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教学问题,对教学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3]。教师只有深刻把握新课程的内涵,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分析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二)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

著名课程改革专家富兰曾经说过:“教育变革的实施取决于教师的所思和所为,就这么简单,也这么复杂。”之所以这么简单,是因为这个道理简单明了,无需多言;之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教师在教育变革中的适应与改变并不容易[4]。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一定程度上来自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确实不令人乐观,教师群体的素质普遍偏低。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仅占3.6%;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比例仅为0.64%,专科生比例高达34%,甚至部分教师是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5]。具体到各省师资情况,以甘肃为例:甘肃省现有普通中学专任教师8.27万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6.41万人,学历合格率84.80%;高中专任教师1.86万人,学历合格率56.59%。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甘肃省农村地区还有2万5千多名代课教师[6]。虽然学历并不代表一切,但是学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能间接反映出教师的综合素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整体学历偏低,教师们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难以应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从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可知,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急需得到优化,教师队伍中那些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尽快坚决辞退。总之,进一步优化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以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几个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师资要求情况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师资要求情况,对优化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无疑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关于教师来源的要求

在芬兰,教师工作被认为是最有地位和吸引力的职业。每年大约5000名学生申请教育专业,仅有约10%被录取到大学教育学院。芬兰的师范生基本上是全国最优秀的学生[7]。在加拿大,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到师范院校就读,只有成绩排名占到前30%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8]。芬兰和加拿大都注重把好教师入口关,这样可以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师的质量。

(二)关于教师培养的要求

日本教师职前教育特色是将教师职前培训的教育实习分散到大学四年中进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和实习结束后,一方面,要将在实习学校取得的实践研究成果及时反馈给大学所在院系,另一方面,还要将最终研究结果在实习学校进行发表和交流[9]。芬兰所有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都必须由综合性大学采取“做中学”“研究性”的模式来培养[10]。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具有广博精深的教育学、教学法和学科课程的知识,而且最易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日常教学问题,并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继续自己的研究和创新。

(三)关于教师发展的要求

英国白皮书《儿童、学校和我们的未来》引入一种需要更新的“教学许可证”,其有效期为5年。5年期满时,证书持有者如果通过了一系列审查,方可使证书再次有效,否则,就会面临失去教学许可证进而失去教学资格的危险[11]。近十年来,为了应对日本国内教育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变化,日本适时推出了强制性的教师资格更新制度,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化,对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进行定期审核和再授予,确保教师的资质能力能够满足新形势的要求[12]。这种教师资格更新制度,有利于督促入职后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三、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若干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在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现结合发达国家师资建设的经验,就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目前,我国关于教师准入的制度不完善,即教师入职“门槛”过低,教师资格认证机构对教师素质的考查手段不够科学,认证过程不够细致,很难做到真正的“择优上岗”。事实上,教师准入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很多人浑水摸鱼进入教师行列。另外,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本质上是专门为那些不具备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人员而设置的一种补偿性考试,其本意是为教师队伍招揽更多人才。然而,由于我国的各项法规制度还不健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被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合理利用,成为其增加收入的手段。可以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变质,在一定程度上间接降低了教师职业准入门槛,让一些“伪师”“劣师”有机可乘,混进教师行列。学者杨随军指出:“2002年以前获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几乎全部属于‘自然过渡’,缺乏必要的专业水平鉴定和评估;而近三年对在校师范毕业生直接实行教师资格认定,更缺乏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测试和有力的监督机制。”[13]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认定过程有点不太可靠,流于表面形式,可能导致教师质量大幅度缩水。因此,要优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当务之急是要严格把好教师准入关,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教师的质量。对于一些不合格的教师应坚决解聘,对于那些在特殊年代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应进行合理安置,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转变教师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的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着强烈的学科本位倾向,注重系统的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在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推动下,这种教育模式体系缺乏新意,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加之,目前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学习基础良莠不齐,这将很难保证未来教师的质量。根据国外的教师教育经验,教师培训内容不但要与相关的教学实践研究相结合,而且要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经验和趋势为重点。用学者龚森的话说,“培训的内容应为相关的研究证明是必要的,既贴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际需要,又不失其前瞻性”[14]。因此,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很有必要从“学科本位”的模式转向“研究型”的模式。“研究型”的教师培养模式要求,同等地看待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尽可能地把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学科整合成几门核心的综合课程,努力培养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为教师以后的行动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

21世纪的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自己首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不可否认,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有利于教师教育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终身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和未来教育的方向。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教学内容不断注入新的成分,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保持一成不变是不可能的。当然,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必然要求打破终身制的教师资格期限,使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与教师后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挂钩。我国目前终身有效的教师资格容易导致部分教师对学习深造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激励教师进一步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要进一步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应该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同时明确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结束语

第2篇: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故障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07-01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点,基础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基础教育指的是初中(含初中)以下的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都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公民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受到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其今后的成长。基础教育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公民而言都至关重要。

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原先存在的一系列故障也随之暴露出来,这些故障的出现严重影响到了基础教育水平以及基础教育资源的分配。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故障主要指的是: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课程改革缺乏平等。下面就来详细分析这些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来寻求解决之道。

一、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这个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水平限制引起的。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而言却非常缺乏教学资源,尤其是对于那些贫困山区的学生而言,这一点显得尤为严重。

教学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社会公正势必要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基础教学资源的配置问题。要解决好教学资源配置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以及个人共同的努力。政府要加强对农村贫困山区等地区基础教育设备的资金投入,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课程改革中要向贫困山区倾斜,要鼓励更多地师资力量去西部贫困地区支教。社会要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要建立社会救助机制,对于那些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可以有社会集资创办。个人本身也要努力学习。

二、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基础教育机制还很不完善,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缺陷。我国基础教育机制不完善存在缺陷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绩效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可是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机制。这种考核评价机制使得多少教育改革措施都无济于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指标单一,过于重视结果评价。这是基础教育机制不完善的一个典型表现。

制度是关键性因素,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最终效果全在于体制机制的完善效果。在今后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制度建设,重点是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把对学生教师的评价放到一个全新的平台以全新的视角来进行评价。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努力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要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对于学生的考评必须要形成一套包容开放的机制,要实现多方共同参与。这样对于实现学生的公正评价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在针对教师的评价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再以分数评价为单一标准,要注重教师全面均衡的发展。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不过关

当前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机制尤其是针对教师的考评机制还存在着严重缺陷,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某些教师自身素质还不过关。所谓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安于现状。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大多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有些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安于现状,不能安心教学。这最终会影响到教学效率;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存在缺陷。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最为重要的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教师自身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可是当前某些教师自身的素质还不过硬,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也非常单一;三是个别教师缺乏职业操守。当前广大教师队伍主体是好的,可是有少数人打着教师的名义在学校胡作非为,严重的甚至于侵害学生,这对学生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今后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在平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加强学习,学校自身要提高对教师的物质待遇,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物质奖励。同时国家也需要不断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对于那些打着教师名义在校园内侵害学生的犯罪分子,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要把他们清除出教师队伍,要让他们接受法律的惩罚。

四、课程改革缺乏平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来保持高度重视。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因素导致课程教育改革的步伐慢了下来。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因素就是教育改革的行政色彩非常浓厚,在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行政命令居多。这就会导致课程改革缺乏民主平等的氛围,这对于基础教育改革是非常不利的。

在今后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这个问题保持高度重视。在改革过程中要努力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改革。要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体是广大教师,要减少行政色彩,少发行政命令。在改革中应多一点民主协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基础教育改革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础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这个问题保持高度重视。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基础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故障并就这些故障提出了专门的解决措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研究,要借鉴上文提到的四项措施。在今后改革过程中要按照自身实际来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友志. 发展式均衡:区域基础教育师资均衡化的新路向――基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12(8).

[2]赵新国,毛晓玲. 现阶段云南发展民族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8).

第3篇: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模式;效益分析;教育投入;教育产出;减负

从不同的角度看基础教育,印象不同,观点不同。只有将不同的观点结合起来,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之路。本文仅从效益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基础教育,并指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效益取向。

一、从效益[1]角度看基础教育

所谓效益即产出与投入比例,它是评价一项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我们用横坐标代表投入,纵坐标代表产出,这样我们就可大体将基础教育分成四类:(1)高投入高产出型:基础教育费用投入较高,取得效果显著,产出较高;(2)低投入高产出型:基础教育费用投入较低,取得效果显著,产出较高;(3)低投入低产出型:基础教育费用投入较高,取得效果较差,产出较低;(4)高投入低产出型:基础教育费用投入较高,取得效果较差,产出较低。四种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中国基础教育效益类型

1.关于教育产出。质量方面: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都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绩,尽管两国的基础教育各有特色,例如,美国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的活跃性要强一些,而中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方面的掌握占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中国学生的考试成绩最为突出。对13岁儿童的数学学业成就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中国是最成功的国家,中国儿童的成绩是最高的[2];数量方面:美国中小学生总数为近年来一直稳定在5000万左右,从《中国教育年鉴》可知中国仅初中与小学的学生数量就有1.8亿,再加上高中学生,总数2.2亿,可见中国基础教育的产出在数量方面要远远大于美国。由此可知中国与美国一样都属于高产出型。

2.关于教育投入。[3][4]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在大学以上,其中有1/3具有硕士学历,教师人均年收入约4万美元。中国中小学教师学历基本上以大专为主,还有相当多的中专,人均年薪约7000元人民币,大约合900美元。在财力与物力投入方面:近年来美国每年的基础教育投入都在3600亿美元以上;每个学生人均费用在1993年就达到5594美元,近年来这一数据不断提高。在1999年,美国中小学国际互联网接入率达98%,教室联网率72%,平均每5个人拥有一台电脑,9个人拥有一台上网电脑。这样好的教学条件就连国内的多数大学都难以达到。

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效益误区

1.盲目推崇美国式。首先,美国的基础教育模式是一种高资源投入的模式,我国目前是穷国办教育,还不具备足够多的资源来支撑这种模式。其次,目前美国的基础教育模式还没有在任何一个东方国家获得成功,即使我们能够成功克隆美国模式,也只能跟在美国身后亦步亦趋,同时还将失去我们得到国际认同的基础教育特色,最终得不偿失。

2.随意“减负”。中国的基础教育模式高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在于通过大量的作业来迫使学生努力学习,这保证了学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系统掌握。盲目的减负恰恰是在毁掉这一前提,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能力下降,学生的质量也随之降低,盲目推行这种作法,其结果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模式将由低投入高产出Ⅱ型变成低投入低产出Ⅲ型。

3.日本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教训。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推行教改,如强调“宽松”的学习环境,大量减少学习内容,提倡教育“多样化”及“个性化”,但是经过20多年的努力,日本的中小学生不但个人素质没有明显提高,学习能力也明显不足,基础教育质量显著下降。从效益的类型上看,日本的基础教育模式从高效的Ⅱ型跌入了低效的Ⅳ型。

四、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效益取向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效益取向是在保证学生现有质量情况下,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质量。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20世纪中国教育学从无到有,经历了从日本引介教育的概念与命题,到学习和译介美国的教育理论,再从苏联引进社会主义的教育理论(尤其是凯洛夫的《教育学》),到全面引介西方的教育理论流派的学说与观点。不可否认,这种知识引介对我国教育学术的发展具有启蒙价值,对我国教育学科的积累具有奠基作用。但另一方面,研究者由于长期沉浸在这种近乎“搬运”或“套用”的研究方式之中,逐渐形成了对“他者”的依赖(甚或依恋),以致在本土的语境下沦为“他者”的“传声筒”、“翻译机”,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言说教育问题的欲望和能力。

其实,对于外来教育理论进入中国的适应性问题,早期的教育学先驱们是有所觉察的。他们并没有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改造,以切合中国教育实际之需。如王国维在编写《教育学》的过程中,强调要“兼按中国情势立言”;张子和的《大教育学》虽兼采日本教育学者的观点,但也突出“适合中国教育界之思想、实际”的原则。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学习和反思苏联教育学的过程中,“教育学中国化”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但在“左”的思潮下,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几近中断,随后一度出现过“政策汇编”和“工作手册”式的教育学。改革开放后,鉴于教育学“仍是或浓或淡地镌刻着凯洛夫教育学的痕迹”,这一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了一股讨论的热潮。这场讨论的余波,至今犹在。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本土化”又成了从空间上关涉教育学发展的关键词。与“中国化”相比,“本土化”的应用范围不限于中国,可以是全球化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因此,“教育学中国化”可以看作是中国语境下的“教育学本土化”,或者说“教育学本土化”在中国的具体体现。

总之,追求“本土理论”,可以看作是我国教育学摆脱对西方的依附状态,走向自立和自主的一种努力。但是,能否从中国原生的教育问题出发,形成具有原创性的本土教育理论,又有赖于人们能否在学术独立的框架内,自主建构中国教育学的对象域、问题域和概念图。中国的教育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与难题很多,迫切需要我们通过不断调整发展思路来应对。

作者单位: 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

参考文献:

[1]张舸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基础教育比较[J].当代教育论坛,2004,3:100-103.

[2]David Engles.论美国基础教育财政不平衡的根源[J].上海教育科研,1999, 1:37-43.

第4篇: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现如今我国很多高校在语言类专业缺乏一些师资力量,师资力量薄弱使得高校学生不能够及时的学习到外界的先进知识,更不能够感受到外界的社会需求,所以笔者建议现如今高校的有关领导在对语言类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因为当今的大学所承担的责任是向社会输送更多有价值有才华的学生,这项任务非常的艰巨,也十分的重要。学校只有配备精锐的师资力量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未来发展问题。很多高校存在教缺乏师、年轻教师少等问题,因为语言类学科是一门要求较高的学科,所以现在很多高校在这一岗位上都是年龄偏大的教师,而一些年轻的教师则很多会选择这一专业,年龄偏大一些的教师虽然在教学经验上较为丰富,但是在对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上还是相对较差,所以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的补充高校语言类专业的师资力量。

2、学生对于语言类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没有足够的认识

现在很多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的未来发展前景存在着一定的迷茫性,因为语言类学科在学校期间所接触的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一些内容,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学生在学校期间很多会接触一些稿件的出版以及文章的撰写等内容,更多的时候都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接受一些语言类知识。教师的这种引导式教学最终将会造成学生对于自己未来从事行业的迷茫,没有足够的能动性等问题。为了语言类学生能够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笔者建议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一定要适应教育改革,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学生,与此同时要采用更多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据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很多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为了更好的为当今高校的学生未来发展着想,只能够从当前就严格的要求学生并且培养学生去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前景。

3、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前很多高校语言类专业的教师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接受先进的理念却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年龄大的教师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弱,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够及时的接受到最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导致思维方式较为落后,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教育改革。在当今学分制主流下,学生选课自主性增强,专业必修课程减少,课时量也大大减少。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怎么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到具有完整的语言类知识系统是非常重要。但是在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环境当中,要想要学生能够学会完整的知识体系,学校的有关部门就应当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加大重视力度,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学生,让其在学习和体会语言类知识当中更加的有保障性。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看清楚当前教育的模式,教师还可以深入到高中的教学一线当中去,这样可以更多的访问和调查到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语言常识错误,另一方面教师也应了解汉语作为我国母语的重要性。通过对语言类学科内容的整合和分析,从而建立准确的语言学知识系统,加强学生的汉语言教学的应用能力。在的语文教育指导思想中,不难发现,我国每一个地区对于语言类文学教育都有着不一样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在所有地区当中普遍对于书法以及应用文写作加以重视,很多高校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这一方面加强重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身语文素养,在语言类学科的教学当中值得一提的是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即是对于写作研究领域的认识,也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先行军。除此之外,古代汉语言课程也可以通过文言文写作来实现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在我国的古代当中,语言类的内容会以文言文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当代如果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并且体会文言文这一语文知识,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去学习和接触我国的古文化。很多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大学教育在教学方法改革上真的落后于基础教育,当今的大学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基本是依靠教师的口述为主,学生完全的听从教师的指挥,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失去了自主性,失去自主性的学生并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语言类学生来说将会形成非常大的学习阻碍。教学方法的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对于现如今的基础教育改革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位,很多时候教师认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教育都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和创新。目前学校当中的大学生将会成为未来社会上的主要力量,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于教学方法的重视。

4、结语

第5篇: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美国在1983年发表《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报告后,全国开始对教育进行反思,人们对各级教育的质量提出批评,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波伊尔通过大量研究,撰写了关于小学、中学、大学的三份教育报告。在对各级教育进行了认真研究之后,波伊尔提出:“小学是正规教育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 [1]波伊尔认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和高中质量的优劣。在这种情况下,波伊尔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和思考,撰写了《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

在《基础学校》中,波伊尔提出了基础学校的设想,基础学校是“建立在我们认为适用于每一所学校的最好的教学方式基础之上的一种设想” [2]。波伊尔论述了办好基础学校的四个基本要素:学校应成为社区大家庭;连贯一致的课程;良好的学习环境;致力于品格的塑造。在这四个基本要素的框架的基础之上,学校制定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大纲。

一、学校应成为社区大家庭

(一)提出大家庭的意识

波伊尔认为,基础学校应该是一个学习的社区大家庭,建立社区大家庭是基础学校的第一个重点。学校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基础学校中师生应真诚交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因此“社区大家庭就是把学校里所有人凝聚到一起的黏合剂” [3]。波伊尔指出,“一所大家庭式的学校必须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一个相互关心的场所;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 [4]。

1.学校是目标明确的场所

如果学校的目标明确,并且学校努力地追求其既定目标,学生的成绩将会提高。波伊尔明确提出了基础学校的中心目的是“为人人提供优质教育” [5]。围绕这个中心目的,波伊尔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第一,进行有效的交流。目标实施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文化知识。第二,学习基础知识的核心部分。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所了解。第三,保持学生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有创造性、有主见的人。第四,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基础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给予学生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支持,使他们成为身体健壮、有社会竞争力、性格完善的人。第五,培养负责精神。目的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6]

2.学校是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

波伊尔提出在基础学校里人与人彼此相互关心,相互信任,坦率、真诚、彼此尊重。在这样的学校里,师生之间的谈话是双向的,谈话应该是坦率的,老师即是听众也是学生。在基础学校中,谈话的关键在相互交流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7]

3.学校是充满正义的场所

波伊尔提出基础学校中校长、教师和学生相互尊敬,学校要想成为真正有效的社区大家庭,就必须是充满正义感的场

所。 [8]“一所学校应有一种公平之感,一种广泛接受的共同信念,每一个人都能有机会获得成功,无论其种族或性

别。” [9]

种族和民族的多元化问题也引起了波伊尔的重视,他指出,“作为一个公平的大家庭,基础学校倡导机会均等,欢迎来自不同人种、族裔、背景的学生” [10]。

4.学校是纪律严明的场所

要想使孩子学习好,就必须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这就要求有细致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且公正的执行这些制度。在基础学校里“每天在课堂上都要给孩子们讲授要相互友善、、遵守时间、礼貌待人的标准” [11]。通过学校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生活就是自由与限制之间的一种平衡。……在享受自己所应有的自由的同时,必须尊重别人的各种权利” [12],这样学校就会成为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

5.学校是互相关心的场所

任何人都需要爱,这种情感会贯穿人的一生,孩子更加需要别人的关心,他们渴望他们是社会的一员。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在感情方面的需要相结合。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提倡让学生相互接触。学校里有一种‘搭档制’,它打破年级界限,使学生互相结成搭档,创造一种关心和支持的气氛” [13]。通过这些方式基础学校可以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地方。

6.学校是欢庆聚会的场所

波伊尔认为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是举行欢庆聚会的时刻,他指出,“学生的父母、祖父母、监护人此时不仅仅是将他们的孩子‘带’到学校,基础学校欢迎他们到学校里来,和老师们、学生们一起叙旧,展望未来” [14]。

(二)提出教师的领导者作用

基础学校这个大家庭是靠教师们支撑的,教师是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在基础学校里,教师们团结合作,是学生的导师。校长是教师的带头人,校长应该采用激励的方式来取代行政命令的方法指导全校的工作,在基础学校中教师获得了自。 [15]

1.教师是团队成员

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的教师一旦获得自,就要像团队成员(team-members)一样携手工作” [16]。在基础学校中,不同年级的教师需要合作,以便“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创造一个循序渐进的、连贯的教学计划,从而形成一个无断层的学习网络” [17]。波伊尔提议,“学校留出固定队时间用于教师的教学交流合作。在学年初和学年末都留出几天时间供教师们在一起讨论教学工作” [18]。

2.教师是师长

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的老师给予学校总体方向上的指导。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成为教学的领导者。他们不仅是学生的指路人,而且也是学生的师长,鼓励学生们主动地去学习,去严谨地、创造性地思考” [19]。针对老师如何才能成为学生的师长,波伊尔给出了好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第一,一位好的教师必须有很宽的知识面。第二,一位好的教师应非常了解孩子们。第三,一位好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第四,一位好的教师应是一个坦率的、可信赖的人” [20]。

3.教师是学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自身必须是学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不断更新知识。波伊尔提倡“每年都留出固定的时间进行教师更新知识研讨班。让教师们自己对研讨的内容和讲座进行规划安排” [21]。他还进一步指出,“基础学校与当地的高等院校建立正规合作伙伴关系。……基础学校可请大学里的教师当顾问,请大学生做基础学校的实习教师,而这样又可使基础学校的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计划教学工作” [22]。

(三)家长是合作伙伴

波伊尔指出,“在基础学校,社区大家庭的范围在外延,包括了学生的家长,他们被看作是孩子们的启蒙和最重要的老师。学校与学生的家庭之间建立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开始了,在学生入学时得到了加强” [23]。这种伙伴关系包括入学前的家长指导、入学时的学生基本情况登记以及入学后等你家长会、家长情况登记等。

二、连贯一致的课程

波伊尔提出办好基础学校的另一个要素是连贯一致的课程,这主要包括:语言是学习的核心;带共性的基础课;测量结果。

(一)语言是学习的核心

波伊尔提出,“在基础学校,语言的定义是宽泛的。学生获得的是运用词汇语言、数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基本能力。这些符号体系或许是单独地教给学生的,但学生们会发现它们以一种令人不得不相信的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借助词汇学生们探索数学概念。通过数学,他们探索艺术。通过艺术,他们又可以更丰富地进行言语和数学表达。在基础学校,语言是一种连贯一致的课

程” [24]。

(二)带共性的基础课

如果学校想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人,就要让学生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按照“共同基础”(core commonalities)的框架组织,主要有八个“共同基础”,即:生命周期、符号标志的使用、个体与群体、时空意识、审美观、人与大自然、生产和消费、有目的的生活,这些课程可以使学生初步懂得“我们共享生命的神圣、我们相互交流信息、我们都归属于群体和机构、我们都置身于时空之中、我们都有美感、我们都是大自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都参与生产和消费、我们都追求一种有目的的生

活” [25]。而这些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看到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并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

来” [26]。

(三)测量结果

教育改革的基石是评价,基础学校要对家长、学生、社区负责,而且“我们应该搞清楚他们到底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他们还想学些什么。每个人,其中包括那些为教育提供基金的人,都有权知道学校里所教授的课程是否恰当” [27]。为此,波伊尔提出了基础学校评价的五个框架,即“文化知识、一般知识、动力、良好的生活观、有责任感” [28]。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主要采取“公文包方法”,在“公文包”中主要收集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的“观察记录”以及学生的作品和表现。

这种测量不仅是针对学生的,“在基础学校,评估最终使针对学校自身的……基础学校可以准备一份报告,围绕其工作重点,列出作为一个社区大家庭的学校的优势与不足” [29]。

这些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加强社区,更在于丰富学习的环境,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更好的机会” [30]。而这些“测量结果”意味着“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肯定和加强每个孩子的这种潜能” [31]。

三、良好的学习环境

基础学校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与目的相符的教学方式、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孩子提供各种服务。

(一)与目的相符的教学方式

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的教学方式必须按教学目的来组织” [32]。第一,要使班级规模适合教学目的。波伊尔提出,“在基础学校,每个班的学生人数最理想不超过17个,绝对不超过20个” [33]。第二,教师应该计划好每门课的授课时间。“每个课堂里的教师可以自由调整课时,只要求他对教学结果负责,而不需要跟着时钟转” [34]。第三,根据教学目的编组。关于如何编组,波伊尔给出了具体建议,“本班式组合,其目的是安排学生和建立家庭观念;混合年龄组合,其目的是开展互教互学;集中组合,其目的是进行强化辅导;按个体组合,其目的是鼓励自主学习;全校组合,其目的是建立社区大家庭” [35]。第四,几代人之间的交流。基础学校的编组需要把孩子的父母和祖父母包含进来,这样交流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为几代人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36],优质的教育需要这种桥梁关系,这可以使“长辈成为年幼学生的良师益友和辅导员” [37]。

(二)丰富的学习资源

波伊尔提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基础学校的义务之一,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附近的图书馆、动物园、博物馆和公园,可以使这些资源成为学习资源,除此之外,“基础学校应该让所有的学生接触那些能够把每个教室同广阔的知识网络联结起来的新电子技术” [38]。

(三)为孩子们提供各种服务

波伊尔提出,“基础学校的宗旨是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服务,承认一个学生在身体上、社会上和情感上的状况也和学习相

关。” [39]学校在学术计划之外,还需要向学生提供基本的保健和咨询服务,同时向学生家庭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也需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外活动和暑期活动。

四、致力于品格的塑造

基础学校怎样影响孩子的生活?学生学习的内容能否触及他们内心深处?如何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不仅仅使他们成为更有知识的人,而且能使他们在社会和道德方面成为更有责任心的人?这些问题都是“致力于品格的塑造”应该解决的。

(一)品德的核心内容

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关心着孩子们生活中伦理和道德的方面。其目的是确保每个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已经建立起一种个人的和公民的强烈责任感” [40]。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波伊尔给出了基础学校应进行的七种美德教育,即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和奉献。

(二)有理想的生活着

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通过言语和行动来进行品德核心内容的教育。通过学校的课程、通过学校的环境、通过服务,鼓励学生将他们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自己周围的世界” [41]。基础学校在帮孩子构建生活时,应把生活视为艺术品,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五、简评

《基础学校》一书充满了波伊尔对孩子们的一片爱心、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情,该书不仅阐述思想理论观点,而且有丰富的案例,体现了波伊尔对从事教育工作强烈的使命感。书中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建设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多方位、多视角的比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2][4][5][6][7][8][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32][33][34][35][36][37][38][39][40][41]波伊尔.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M].王晓平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12、22、23、23-25、25、26、27、29、29、31、31、33-36、36、39、38、40、42-43、45、45、46、60、90、72、91、93、100、101、101、103、105、106、107-108、113、113、115、126、142、152.

[3]Thomas J. Sergiovanni. Building Community in School [M]. Jossey-Bass, San Francisco,1994:xiii.

[9]Myra Sadker, David Sadker. Failing at Fairness: How America’s Schools Cheat Girls[M].Charles Scribner’s Sons, New York,1994:ix,1-4.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1世纪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研究(HE1003)

第6篇: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论文摘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高师院校应加快自身的改革。积极主动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具有教育观念新、知识渊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先进、科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强、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教师。

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正式颁布,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变革,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也必将影响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的认识

《纲要》是在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制定的一份基础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纲,提出了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标准、奋斗目标和操作规范,主要包括:

1、课程功能的转变。《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指出了课程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同时又批评了传统课程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技能训练的偏失;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关键,纠正了传统课程只重视老师“教”忽视学生“学”的弊端;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重视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更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这就改变了传统课程教师只重视提高自己教学的艺术和效果而轻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感。课程功能的转变影响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单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学习的促进和教育的研究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

2、课程结构转变。“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传统课程在结构上过分强调学科的学术性而脱离社会实际,门类众多而又彼此独立,缺乏整合性,不能让学生实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就是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性。如在初中阶段开设理科综合课程为“科学”、文科综合课程为“历史与社会”,另外还有开设“艺术”、“综合实践”等课程。“综合实践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这些课程的调整不仅仅是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而且加强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持个性创造了条件。这对教师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在课程目标指导下,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确定活动主题、内容与方法。

3、课程内容的转变。《纲要》说:“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青少年构建智慧、增强能力的基础是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过多的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的基本经验,必然违反学生认知规律,收到的效果必然很差。这要求教师具有把课程内容转化为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现实知识”,转化为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的“先进知识”,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奠定基础。

4、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纲要》主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课程实施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获取新知的能力,学生普遍缺乏质疑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增加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5、课程评价的转变。《纲要》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不考察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得不到发现和发展。新课程评价要求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抛弃得心应手的简单的“好与差”的二维评价方式,用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事物,树立新的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

此外,在课程管理上,要求改变过去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更加灵活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和多样化,给了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也更有利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发展。

《纲要》提出的这六项具体目标是相辅柏成、互相制约的,共同构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高等师范教育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纲要》突出了课程人本化、综合化、现代化、多元化等特点,这无疑对基础教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政治思想好,师德高尚,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等之外,还要有新的内涵:

1、具有“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新课程的人本化要求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摆脱传统落后的“知识本位”或“智力本位”观念。“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一方面,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的体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还有,教师要正确而充分地发挥教育评价对学生提高和改进的作用,考试考核方式要重视全面性和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因为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有个性的人。只能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和不同个性引导其发展,不能统一要求、步调一致。只有在这种观念指引下,开展教育活动,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2、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渊博的综合性知识。新课程中综合性课程越来越多,即使是单科课程,它的综合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只有具备了雄厚广博的知识才能增强对教育的适应能力。目前高师教育在培养目标及规格定位上,口径过窄,培养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仅局限于某一专业,综合素质不高,横向广度不够,缺乏综合化;纵向深度不足,缺乏前瞻性。因此,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须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3、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基础教育急需要大量这样的教师。教师的创新精神是指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课题的求异、求新和高效的思想和欲望。主要包括:善于质疑和释疑的探索精神、对工作目标的执着追求精神和为实践教育目标而勤奋学习、不断获取信息、改进工作方法的坚韧精神以及不迷信前人,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自信心等等。教师创新能力包括:确定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设计与实施最佳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等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在解决某一教育教学课题时往往并不遵循固定的程序与模式,而总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合理地组织教育内容和过程,灵活地采取各种新的方式方法,将自己的创新蕴含于教学活动中。

4、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不对教学经验进行理性分析,不进行多类型多层次的教改实践,不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审视中外历史和当代各国教改得失,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能有成效。以前的教学是学科性的,一个教师负责一门课程,他(她)自己的能力几乎能应付各种情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得课程具有综合化、多样化的特性,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它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能力,单学科课程的综合、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与指导等等都不可能有现成的经验去借鉴,教师必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去研究,去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才能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同时,教师只要在实践中自觉重视科研,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那么他(她)的科研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5、具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师将已有的知识以定论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并将它内化,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已没有市场,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来迎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信息传递媒体。过去的教学手段大都是“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把黑板擦”。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教学媒体已不断深入教学当中,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激情,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基础教育改革使得课程呈现出全新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果一个教师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是不可能胜任不断发展的课程教学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必然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有靠不断地学习才能拥有,因此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是基础教育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自我发展能力应该包括知识更新能力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两个方面。知识更新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更新和扩大知识面。综合课的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新教育理论的内化、新技术新技能的掌握,都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至于教育科研能力上文已论及,此不赘述。

三、高师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密切相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牵动着高师教育的发展模式,高师教育的培养规格又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高师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高师院校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

1、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的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育内容陈旧,片面强调知识而轻能力;师范特色不突出,知识结构单一,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法没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验能力较差,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期延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以人为本”的新观念,高师院校应该按此目标建立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模式。首先要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充分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三是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情感等综合素质。高师院校在新的理念下按照新模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培养出大量的具有探索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这既有利于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又有利于高等师范教育的自身生存和发展。树立新的课程观,要充分认识教育活动对课程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教师自身的责任。要理解活动课、综合课的价值,突破学科本位观和分科课程观,要将师生的生活经验纳入教学中,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反对知识霸权。树立新的评价观,充分认识教育评价对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

2、关注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加强联系和互动。高师院校虽然是以培养培训基础教育教师为主要目标,但是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更注重自身的发展,更注重自身的学科建设,忽视了对基础教育的了解和研究。高师院校要想基础教育之想,急基础教育之急,要进一步增强高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和发展趋势,主动配合基础教育改革,积极探索改进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内容和新方法,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在校大学生教育理论、教学法的实践性和教育实习的有效性,为将来教育教学打好基础。

3、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高师院校要认真研究制订新世纪中小学教师培养标准,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的改革,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积极的调整。课程设置要综合化,学科设置也要综合化,要注重文理渗透,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对文科学生开设部分自然科学课程,对理科学生加强人文学科课程教育,学科互相渗透,改变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狭窄的现状,实行大学科大专业教育,课程互相渗透,打破课程界限,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既博且专,能够触类旁通。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应合理配置,改变以单一的、封闭与滞后的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朝着“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通”的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减少重复性和陈旧的内容,将最新最前沿的新思想新成果引入课程,增加专题性课程,积极探索多样化、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创造多种选择机会,保证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跨年级学习,让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构建新型的评价体系。《纲要》要求“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考试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测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能够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高师院校对考试这一“指挥棒”要进行重新审视,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采取不同的考试方法。不仅要检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而且要准确评价学生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平、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应变能力、创造力等。让学生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到考试评价过程中,让考试成为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催化剂,而不能让学生成为考试分数的“奴隶”。高师院校只有树立新的考试观、变革考试内容和方式,强化考试的导向和诊断性功能,淡化考试的选拔和总结性功能,才能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教师,才能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7篇: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1.1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能有效地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其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一些比较复杂的操作过程,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上的画面进行“提示”,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全部操作过程,使其在操作中发现规律,理解掌握知识。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当前,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机遇: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国家的各个产业都需要大量的能够熟练掌握IT技术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社会、高校和各方面的工作就要逐渐与国际接轨并展开激烈的竞争,因而也加大了对那些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需求;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早已由单机使用为主过渡到以网络互联为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一项最基本的技能;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能再是“零起点”,而应该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起步。

1.2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能够增加课程密度,提高课堂容量

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使讲解更直观、更清晰、更具吸引力,学生学得更快且印象更深。因此不论从理解还是记忆的角度来看,计算机教学都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它能使课堂容量达到饱和的程度,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此外,计算机教学还可以使得学生和教师自由地调整和掌握学习进度。

2、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2.1改革的特点与目标

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通过课程改革来促使计算机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工作真正实现现代化。总体来说,应具有以下特点:

(1)转变计算机教学的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计算机课程标准之中。

(2)突破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

(3)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要增加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拓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2改革的思路与方案

计算机的教学改革也是不断的进行之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实用。所以多媒体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计算机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大学的重要的课程之一,我们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应该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的去调动我们的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让我们的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应该改变学生们的被动学习的局面。在计算机课堂之上,应该让老师成为计算机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引导者。老师也要努力的去营造良好的计算机的学习气氛。应该从不同的方面来给学生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的引导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小组来给我们的学生们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们有自己去学习和查找计算机学习资料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很多的计算机兴趣课外活动来调动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通过计算机的各种比赛和讲座来进行都是很好的教学和引导方式。随着高校对计算机的重视和社会对人才的基本技能的要求,学校已经把计算机能力培养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计算机的老师们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和责任心,学生们也应该来好好的养成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我们为社会培养符合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应具有的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而努力。

3、结束语

第8篇: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对基础教育资源如何优化、再优化的呼声不只在中国发生。

英国在这方面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即使在中小学阶段,也通过“学院(Academies)制”建立起学校联盟,并形成“国家拨款、学校独立运营、理事会监管”的运作格局。

来自政府的支持力度并不薄弱:每一所新加入连锁学院的公立学校都可以从英国教育部门获得2 5英镑的一次性补助;联邦政府还会不定期地为各地区的连锁学院划拨不菲的津贴――就在2014年下半年,以英北部地区为主的公立中小学便获得教育大臣Nick Morgan上任的第一个大礼包:5亿英镑津贴;另外,由于强调承诺“当地政府不予插手学院运营”,以往拨给地方政府的教育支持性费用也会转而拨给学校本身。因此,进入连锁学院的小学在其运营预算上每年调高10%根本算不上特别的新闻……

而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管理层则拥有高度的自治管理权限:包括――自主的招生录取和教职员工人事权;财务管理自治;课程更新与创新的自由;甚至各学校可以决定每日的学制时长。

就在全英第一家连锁学院(取名为City学院)在伦敦成立至今14年之际,《金融时报》近日对全英各地区连锁学院的绩效表现也进行了一番盘点。在这14年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公立中学选择加入了不同品牌的学院联盟,在整体上这个模式拯救了一批“教育资源贫乏”的学校,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区域。报道称,“有那么一些学校,在过去几十年间,都安身立命于‘将自己的失败和学生的失意人生捆绑在一起’……学院制的改革显然为这些学校的孩子带来了福音。”

此外,即使对于那些选择留在当地政府管辖下的公立学校,学院制引发的“鲶鱼效应”也构成了一种良性竞争,促使这些学校表现出进步、也推进地方政府更好地服务于这些公立中学。

但是,学院制所取得的进步并没有达到英国朝野对此项改革的普遍预期,以至于《金融时报》形容“到2020年之前使所有公立中小学加入学院联盟的计划不啻为一项令人担忧的试验”。

首先是良莠不齐的问题。致力于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性的英国慈善机构萨顿信托基金(SuttonTrust)研究部主任Conor Ryan就表示,其机构在2014年的调研表明,34家学院联盟中仅11家的学术造诣超过英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一些学院扩张过快,导致落后学生遭淘汰的现象加剧――这在客观上是在重演公立学校由当地政府管辖时期的一个通病无法提供公平教育机会,并且就连托词也是如出一辙。

德勤咨询集团全球与英国教育咨询业务部的主管合伙人Julie Mercer也表示同感。她说,尽管有些连锁学院打出了公认的杰出品牌,其他有些则表现非常不如人意、并且还在过速扩张,后者要“保障财务可持续性发展的领导能力和经验”均令人堪忧。

其次,大环境的因素――包括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也使学院制改革不得不面临积重难返的尴尬。在英国,历来存在着两重教育体系:一端是像伊顿、威斯敏斯特这样的私立学校,它们存在是为了确保社会精英的孩子获取适当的教育;而穷人家的孩子可能为了家庭生计而不得不在某个人生节点去找工作挣钱。因此,从历史角度而言,英国不像其他国家一样存在着确保所有孩子获得高质量教育的社会驱动力。加之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主政时期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地方政府减少对师资与学校的资助、甚至是将学校土地出售给地产商……因此公立学校的水准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光靠学院制十余年的变革运营亦难指望带来全盘的活血。

但来自需求侧的期望却是与日俱增的。随着近年伦敦的人口激增,大量资金涌入,房价飙升和很多富人家庭的回流搬入,即便是中产阶层也不再那么容易能够支付孩子去私立学校就读了,人们不免会向当地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要求提供更好的教育。

而令人担忧的是,正如英国教师工会一直以来试图阻止的,即以“学术机构化”之名(他们特地使用了一个英语生造词:academization)而行“私有化”之实。最近,英国教育标准监管局(Ofsted)主席Michael Wilshaw爵士更是点名批评了7家连锁学院,指其一方面未能有效解决师生数量比率过低的状况,另一方面却在为学院董事会成员支付着高昂的薪酬。

一旦部分学院联盟失败或关张了――某些学院可能难逃此厄运――其所辖的学校一夜之间又将“退行”到政府接管的状态。有分析人士指出,除非对学校治理能力的担忧得到有效解决,否则“学院制”这项改革会演变成对未来的一种赌博。

第9篇: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理论依据;课程改革

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在侧重点上更强调对学生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计算机基础课作为这一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性特征较为突出的课程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更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找准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实现有计划、有目标的改革。

一、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背景

(一)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实施改革

新课标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提出的要求不仅包括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和优化,更强调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提升。具体到社会层面上的宏观需求角度分析,这种要求集中体现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上。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现代社会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核心与基础性理论课程,在职业院校的教育中,需要实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依据和基础,进一步指导学生提升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计算机专业自身的角度来说,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知识也是现代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一项重点要求[1]。只有学生有了充足的理论知识储备,并且具备结合理论参与实践的能力,才能确认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二)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实施改革

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代表,更是现代社会各个行业领域运行和发展所依托的核心技术。基于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背景,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无论是从个人技术能力的提升角度还是从未来就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都应当积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基于此,具体课程教学工作开展就需要通过改革和优化的方式力求取得更为切实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打好基础[2]。

(三)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要求实施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虽然在性质方面属于一门理论课程,但依托理论指导实践应用是这门课程教学所追求的重点目标。教学改革的实施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导,忽视实践教学开展的现状,为学生提供这一专业学习中更多的实践学习平台和机会,分别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校外社会资源利用两个方面入手取得更为切实的实践教学效果。从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前景角度分析,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能够从多个方面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是拓展学生就业渠道的重要条件。

二、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职业院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具体课程或专业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和对象,教学改革目标的制定应当以优化其主观上的学习体验、切实提升其个人的能力水平为原则[3]。例如,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面,教师在选择应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前,不仅要考虑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否符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更应当从学生的主观需求出发,考虑课程组织形式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另外,以人为本还强调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对同一学科在学习层次和深度上的不同要求。针对学习理解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当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扎实性,并且采用循序渐进深入教学的方案;而对于自身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应当注意适当加大教学拓展的力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本身也与计算机课程教学在应用层面的灵活性要求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二)创新发展原则

这一点主要是指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开展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平台技术与信息更新的高效性和新颖性,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中也同步实现结合实际的创新和优化,让学生在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的基础上得到思维维度的激发和扩展。另外,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不仅仅关系到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的满足情况,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讲,也是关系到个人的未来成长和变化[4]。基于此,教师更应当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专业发展上的意见和建议。

三、现阶段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专业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学习基础水平差异显著

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其基础普遍较低的情况,对于计算机这种具有典型的先进性特征的技术和系统,不同的学生在接触了解的程度上存在差异。另外,学生学习基础水平的差异还表现在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从现状出发观察可见,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和功能特点并不算陌生,但大部分学生接触和了解计算机都是通过娱乐或游戏渠道,并没有从专业角度对计算机学习的意义进行理解,这会影响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目标。在进入到正式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维度上后,仅凭兴趣产生的学习欲望会在学习深度和难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有所降低,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计算机学习的实际效果[5]。

(二)教学组织模式缺乏新颖性

相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先进性和动态变化特征,大部分教师所采取的实际教学方法在丰富性上却显示出明显的欠缺。虽然本文所探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形式上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整体的课程学习难度也不高,但单一地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在实际教学效果的取得上仍然会存在问题。一方面,学生对于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主观兴趣低的问题;另一方面,部分计算机专业知识在理论性和抽象性上都是较强的,只依靠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固定模式开展教学,不利于学生对于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基础知识内容体系缺乏完整性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结构长期以来都是相对固定的,具体到课程内容上来讲,包括了计算机发展史、系统介绍、系统功能介绍以及一部分实践操作内容。这些内容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学习价值,但作为一门处在不断发展和更新状态下的技术类型和系统而言,课程内容过于固定并不能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技能的效果。从现代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开展的角度来讲,即使是常规的办公软件,在版本和功能上也处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的状态下。

四、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主观兴趣

学生的个体差异除了上述的由于文化背景和基础学习能力导致的差异外,学生针对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观学习需求也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加大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力度,了解不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不同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主观需求在预习阶段和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阶段规划好教学侧重点和具体教学方法的筛选应用。从具体的教学开展角度上来说,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引入阶段辅助应用一些多媒体教学工具,或者结合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学开展的切入点进行教学。另外,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持续性的影响作用,即使到了学习难度较大的阶段,有了对基础性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充分了解,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也能取得更为突出的实际效果。

(二)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际效果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相关课程内容虽然在形式上具有较高的理论性,但理论的学习在于为具体的实践操作提供依据,在这种背景下,理论知识的理解效果和运用能力就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切实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对于这部分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并实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步锻炼和提升,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重视教学方法应用的先进性和丰富性,力求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和实践教学比例的提升达到优化整体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就需要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特征,教师可在部分理论知识的教学开展中融入微课视频元素或者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部分知识内容用更为直观的形式进行呈现[6]。

(三)完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作用

除了通过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外,教师还应当从教学体系本身的内容结构入手追求创新和完善,将一些已经更新换代的与计算机系统不匹配的基础理论知识比例进行缩减,而加入一些更加具有实践性的课程教学内容,并且保证这部分教学内容与实际的技术应用要求相匹配。例如,在实践教学开展方面,教师应当将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与常用软件系统的操作能力训练结合起来,设置为实践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保证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方法后,具备更加具有实用性的基础版功能软件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针对部分对计算机实践操作学习兴趣更为浓厚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酌情将部分制图软件、数据统计软件的应用方法作为辅助选修课内容设置在整体的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学习方式。综上所述,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客观上的技术条件限制,这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具体实施中存在未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学形式和方法单一、教学实践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教师通过丰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等途径为职业院校取得更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聂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创新教学模式探究——评《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第二版)》[J].电镀与精饰,2020,42(6):50.

[2]黄海龙,兰娅勋.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研究——评《计算机教育教学课程研究与实践》[J].林产工业,2020,57(9):106.

[3]吕洁,李瑛,杜晶.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41(S1):1-5.

[4]张铭泉.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评《计算机应用基础》[J].电镀与精饰,2020,42(1):54.

[5]令狐红英.新时期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计算机教育改革研究——评《计算机教育与可持续竞争力》[J].电镀与精饰,2020,4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