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与会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失衡及在我国的突出表现
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的产生及从自愿走向法定化的发展是以股份制的推行为基础的。在股份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了分离,作为财产所有者的股东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委托独立的审计人员对受托管理财产的经营者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进行审查、鉴证和报告。这样,基于受托责任就在上市公司形成了一种审计关系。在“股东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和上述审计关系中,股东掌握着对经营者的监督控制权,从而自然也掌握着对审计人的委托权,审计人员因为有了“尚方宝剑”,能够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对经营者虚计经营成果、粉饰财务状况、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有能力进行深入审查和揭示。因而,可以说这是一种均衡的、正常合理的审计关系。
但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日益复杂化、股权分散性和流动性的增强,以及股东“搭便车”现象的产生,“股东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向“董事中心主义”的治理结构转变。由于信息不对称,经理人员掌握着更多的有关公司生产经营、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信息,“董事中心主义”结果又演变为“经理中心主义”,即经理阶层日渐把持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董事会的控制权反而被削弱,其履行职能越来越形式化,难以为广大股东的利益尽职尽责。在“经理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下,经理人员内部人控制所存在的追求个人不当效用的缺陷,到20世纪60年代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从当时英美国家注册会计师审计诉讼案件频繁爆发、职业界陷入诉讼浪潮的境地可窥一斑。对案件诉讼原因的分析表明,股东控告审计人员违约、过失或欺诈,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公司经营者基于不良意愿对审计人员施加压力,审计人员屈从压力对会计报表发表了不适当的审计意见,或者因公司经营者舞弊造成公司资产和投资者利益受损,注册会计师源于“深口袋责任原则”而被诉。
公司治理结构和由此产生的审计关系失衡在我国表现得比较突出。来自于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经营者事实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大股东“一言堂”),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并决定着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完全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交易”的契约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从经济上看,在现行审计关系格局和现行注册会计师执业监管与制裁机制下,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于与上市公司共谋几乎成了一种理性选择。因为,共谋受到查处和责令赔偿损失的概率很小,得到的收益是确定的;而坚持独立客观的立场带来的未来收益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会计师事务所在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审计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破坏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直接降低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价值,给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运作,乃至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的发展都造成了或将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严在重衡的成因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审计关系严重失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殊。即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于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且不能上市流通,由此产生了许多制度性的缺陷。比如,董事会成员主要甚至全部来自作为主发起人的原国有企业,且大多又同时为公司的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现象也很普遍,从而形成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董事会设置的先天不足,为上市公司以后的不规范运作埋下了隐患,而且董事也不可能真正履行其对公司应尽的忠实和勤勉义务,保障全体股东、特别是弱小股东的利益。此外,上市公司的国有性导致经营者的行为严重背离广大股东的利益。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由政府任命的,他们更多地关注于自身的仕途,而其仕途与公司的发展并不一致,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又缺乏股票期权之类的长期激励机制和西方那种经理人市场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不愿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长期成长能力上,而是放在如何争取上级部门的好感上,为此不惜采取短期化行为或操纵会计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不当手段。对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施加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对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2、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结构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太多(目前共有105家),市场集中度过低。以1999年报审计为例,笔者统计发现,10家上市公司客户最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市场份额总共只占31.8%。这样,上市公司选择的空间很大,“东方不亮西方亮”,总可以找到愿满足其不当意愿的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二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活动带着显著的地域性。我国上市公司由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比例平均达到79.4%。非10家最大事务所本地化比例更是高达81.6%。这样,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时就特别容易受到当地政府的不当干预,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存在千丝万缕利害关系的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也往往很难抵御政府和企业的不当压力。这从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可窥见一斑,如本地化程度较高的非“十家”事务所出具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比例要低于本地化程度较低的“十家”事务所7个百分点。
三、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的设想
为了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价值,确保其真正成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鉴证者、企业经营风险的预警者、投资者利益和证券市场秩序的保护者,必须设法改变上市公司审计关系失衡的状况。根据上述成因,我们认为应从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两个重要方面来采取措施,以构建均衡的审计关系格局。
1、修订《公司法》,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如取消《公司法》中有关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方面的“特别待遇”,实现公司股东结构、股本结构的多元化,允许竞争性行业企业的国有股份自由流通;建立合理的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即取消《公司法》对经理职权设置的条款,改为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章程规定,防止经理人员凌驾于董事会之上,禁止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确认独立董事制度,改变董事会构成单一、被控股股东所控制的局面,抑制执行董事,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增设限制控股股东权力的条款,比如规定控股股东不能占据全部董事职位,限制控股股东的投票权等;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加强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等等。与此相关,国家还应积极推行公司上市的核准制并逐步向注册制的国际惯例过渡,削弱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企业包装上市的动因;从实质上改变经理人员的行政官员身份,同时构造具有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激励经营者双重作用的股票期权机制,使经营者通过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和长期成长性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2、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实行新的审计委托关系。审计委员会制度诞生于美国,1972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根据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建议,了第123号会计系列公告,同意所有上市公司建立由独立的外部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1977年,纽约证交所正式要求:每家上市的本国公司,作为其证券交易或继续交易的条件,必须在1978年6月30日前建立和保持一个完全由独立于管理部门并不受任何其他关系牵连、能独立进行判断的董事组成的常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履行选择、聘用和解聘外部审计师的职能,并有权与外部审计师讨论审计计划和审计结果、有关会计和内部控制等事项。以大大增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1999年,AICPA独立性准则委员会(1997年根据与SEC达成的共识成立的)的、专门适从于SEC管辖公司的第一号准则公告“与审计委员会讨论独立性问题”,再次强调了审计委员会对提高外部审计师独立性的重要意义。鉴于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形同虚设,股东大会流于形式(这也是世界性趋势),我们认为也有必要引入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制度,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
3、加强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为了防止公司经营者用威胁变更电位机构的手段逼迫会计师事务所屈从其不合理要求,及时向投资者和公众披露公司变更审计机构的情况是必要的。美国SEC制定的“8-K报告”就规定了揭示变更独立审计人员的要求。我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和《股东大会规范意见》也作出了这方面的规定,但很不充分。还应加强对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理由、会计师事务所与公司之间在会计准则应用、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审计范围、审计收费等重要事项上存在的意见分歧等方面的揭示。这无论是对提高现任审计人员的独立地位,还是对警醒投资者注意防范投资风险、后任审计人员注意评估该公司的审计风险,都是极为重要的举措。
4、培育寡占型的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研究产业组织的经济学家一般将市场结构划分为垄断、寡占、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四种型态。其中,寡占是指市场上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基于上市公司审计这种“服务产品”的特殊性(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和无差别性(均为按审计准则执行的法定审计,各家会计师事务所在同一领域进行竞争),我们认为构造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是十分有益的。
(1)可以减弱审计活动的地域性,避免来自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当地企业牵制。
(2)可大大缩小上市公司的选择空间,使其难以再采用威胁变更事务所逼其就范的不正当手段。
(3)有利于保持审计业务的连续性,从而可以通过更准确地评估和控制客户的审计风险来提高以后审计质量,通过利用以前年度审计工作底稿、简化重复性的首次审计时已实施的审计程序、提高搜集和鉴别审计证据的效率来降低后续审计成本(并使首次审计的固定成本得到分摊),增加事务所的利润。这样,就避免了事务所因审计命运的不确定性易出现的短期化行为及对审计质量的损害问题(不愿意投入必要的审计人力和财力)。
(4)可以据此形成若干家规模很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增强其保持独立性的实力并实现其规模经营的经济性。
由于目前我国审计市场因行政干预已被人为地分割,放像西方国家那样仅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实现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短期是难以奏效的。为加快审计市场的结构调整,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如由财政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联合发文提高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准入标准,比如要求事务所具备50名有证券从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有若干年上市公司审计资历且没有被处罚的记录等,以促使事务所进行合并和联合,不断扩大规模和提高市场占用率。
参考文献
[1]梁慧.基于云计算的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J].财经界,2015(14).
[2]刘兵.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新模式的探索[J].机电兵船档案,2015(2).
[3]杨雯.云计算环境下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5(10).
[4]李善贵.浅谈基于云计算的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J].中国总会计师,2015(2).
参考文献:
[1]曹钢.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7:395-396.
[2]刘清.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04:260+258.
[3]杨瑞青.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企业研究,2012,16:64+68.
[4]樊林堉,何世鼎.浅析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基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16:225-226.
【参考文献】
[1]张爱民.中国公办和民办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研究[J].新会计,2009(9):4-6.
[2]刘芳.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界限——基于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会计比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120.
[3]孙莹.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财务运作模式异同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2011(9):108-109.
[4]徐梅兰.美国公立和私立高校财务报告要求之比较[J].事业财会,2003(6):23-25.
参考文献:
[1]廖家生.管理会计:企业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工具[J].财务与会计,2015(01).
[2]智建成.分析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3(09).
一、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主要作用
当前,很多的企业都会开展内部会计监督的相关工作,这在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的同时,还能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经营与管理水平,从而使得其所进行的经营活动是在国家法律范围内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内部会计监督工作需要通过对于会计资料进行的内部审计与财产清查等工作实现,但由于这些内容在处理的过程中是非常的复杂与专业的。所以,必须要对相关会计人员的具体职责与权限进行充分的明确,在保证重要经济事项决策与执行程序的合法性以后,内部会计的监督性与内部审计的价值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企业的内部审计内容则一般都有工程和财务的收支,以及内部控制、经济的职责与决算,还有经济效益与风险管理审计等等。而不论是企业的内部审计或是内部会计监督都是有着极强的监督作用的,企业的内部审计与内部会计监督之间是有着非常紧密的作用的,二者互为基础相辅相成。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针对的是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营活动,其是否具有效益性与合法性。而只有确保会计核算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内部审计职能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所以内部审计对于内部会计监督有着支持的作用。因此,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会计监督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其二者所表现出的相互补充的关系,都能够使得企业的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并满足企业经营的实际需求。
二、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还比较简单
在全球经济化的影响之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当前已经由管理审计的阶段向风险管理与治理的阶段进行转变。此外,企业也仅仅关注了自身资产情况与生产效益方面,还没有关注到更加全面的内容。具体来说,仅仅以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来说,仍旧是在管理审计的层面停留,其内容较为简单、不全面,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内部监督的水平。
(二)缺乏足够的企业内部审计观念
当前,在我国的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相关人员还不能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进行正确的认识,导致其缺乏正确的企业内部审计观念,还觉得企业的内部审计只是简单的进行查账就醒了,根本不用专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这样对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水平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此外,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与领导者也不能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导致当前很多企业虽然有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但都流于形式,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没有较为健全的内部审计管理系统
虽然有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但由于其没有比较健全的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其所进行的内部审计无法在会计监督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同样影响了会计监督效率的提升。具体来说,也就是由于一些企业不能对比较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建立,使得企业的内部信息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传达,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四)有关人员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
当前,还有很多企业中所聘用的内审人员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没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就导致其不能保证审计项目是有序和全面进行的。其次,还有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与自律性,导致审计工作开展的混乱性,对于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水平,同时也影响着企业内部审计在会计监督中的实施效果。
三、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实际应用
(一)适当丰富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
在将传统制度作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基础的同时,除了要将账项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对企业审计的范围进行扩大,使其内容得到有效丰富,并对投资效益与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审计。此外,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要重点的协助相关企业,促使其利润水平的提升,使得企业内部审计所具有的建设性职能得到更好发挥。同时,还要对潜在风险进行预测,通过风险防范措施的应用,避免企业发生严重的损失。通过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内容的丰富,也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作用的发挥有了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依据
想要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就必须要根据企业审计的规范性以及有序性的实际要求,对相关的标准进行适当地的提升,并通过加强约束方法的应用,使得企业会计监督水平的充分提升,从而使得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就企业的增收领域而言,要能够坚决贯彻国家有关的重要精神,确保相关法律法规与指导意见的有效落实,将其当做内部审计与内部会计监督的根本依据,从而使得内部审计可以更加直接的给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
想要使得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所具有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必须要能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健全与完善。其首先就要强化内部会计监督,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符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控制制度进行有效建立,同时还要关注到信息安全制度与预算控制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度,包括风险评估制度等的有效完善,使得内部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工作有着良好制度保障。
(四)提升企业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会计实习周记大全一
今天是开始实习的第一天,我一大早就在介绍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三利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部,会计实习周记大全。由于刚到公司,我什么都不会,也不知道该做什么,看到了主管,部门主管在看过我们的介绍信后,欣然接受了我在该部门实习的请求。由于是第一天,部门主管让我先熟悉一下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概况。三利毛纺厂是三利集团的下属分公司,始建于 1986 年,是国内最大的精纺绒线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为 1 支 —18 支手编绒线和20支—80 支精纺针织绒线,生产规模为 30000 锭,具有年产 15000 吨洗净毛和毛条、 1XX 吨手编和针织绒、 XX0 吨染色毛纱的生产能力。1997年起连续 8 年产销量居国内同行业第一,生产设备优良,具有从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引进的成套生产设备,注重引进和培养人才,具有一支稳定而高素质的管理和研发队伍.
尽管今天是第一天实习,没有学到关于会计的知识,但是经过会计人员的介绍与对公司的了解,我对公司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我想在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会更努力的学习,更好的掌握公司的会计知识,为我以后的会计论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会与其他的会计人员好好的相处,争取学到更多的会计知识与做人的道理。
今天我进入成品车间了解了企业的产品情况,三利毛纺厂作为三利集团的支柱产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技术队伍。经过多年的研发,现已形成了投放市场的九大系列51种畅销产品。例如三利精纺休闲手编绒线本系列产品柔软顺滑,有羊绒般手感,同时色彩自然明畅,光泽柔和悦目;下午主任助理又带我去了成球车间了解了一些毛线的生产情况按纺织系统分类可分为精梳绒线、粗梳绒线、半精梳绒线。精梳绒线是采用长度较好的原料经精梳毛纺系统加工而成,毛线强力好,光泽悦目,线条均匀光洁、毛粒、草屑、死毛少,是绒线中的主体。粗梳和半精梳毛线在生产加工中未充分梳理,羊毛中杂质较多,纤维平行度差,纱疵发毛,抗起球性能不理想。在车间主任助理的讲解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
通过在生产车间的学习,使我学习到一些与会计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我没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当我进入车间我一下子明白了,生产车间的发生的各种耗费与产品有关的记入生产成本,如生产毛线的所用的羊毛,羊绒等记入生产成本;打包毛线所用的标签也应记入生产成本;而质检车间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应记入管理费用。尽管今天在车间里忙活了一天,但我对企业的生产产品有了具体的认识,我想在我以后接触会计账本时对库存商品的记载时,不会因为产品数量多又杂而感到不熟悉了。
今天在财务办公室熟悉了财务部的一些情况,财务主管和其他的会计工作人员。本企业的电算化软件用的是用友财务软件。财务部门分工明确,设有一个财务主管和财务经理,其他的会计人员各有不同的工作权限,设有两名出纳人员。下午查询了一下财务部门的规章制度。以下为财务部门的规章制度:
1、工作有目标,有计划,讲时效,重落实。
2、雷厉风行,操作到位,精益求精,不达不休。
3、艰苦奋斗,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
4、遵章守纪,做执行纪律的模范。
5、作风严谨,工作时不干私活,不打私话,不上网聊天。
6、收入磊落,不收受一分不义之财。
7、热爱企业,关心同事,不拉帮结派。
8、团结协作,有效组合,步调一致,集体活动军事化。
9、谈吐得体,举止文雅,尊重别人。
10、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
本企业的会计的内部控制还比较健全,尤其是财务保全控制。严格控制限制无关的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还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且建立了内部控制报告制度,畅通相关人员交流的渠道。
大学生会计实习周记大全二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两天了, 每天7点半钟起床, 八点钟拿着企业发的餐券去食堂吃早饭, 八点半到会议室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大约到11点结束, 虽然工作的时间有点恐怖, 但是这几天我的工作还是很轻松的。。就是不能睡午觉啦。。呜呜。。。一到下午2, 3点的时候我就迷糊。这两天跟着师傅下分公司, 我呢, 所做的工作是比较简单的—-抽凭证。。晚上回到会议室要是有空的话还可以上上小网什么的。。作审计实际工作强度和压力是很大的, 就我们这个组来说吧, 审计的集团在上海有14个分公司,大家是1月10号左右到的上海,要求在年前也就是2月5号把所有的报告出完。。长时间的加班和出差是导致这个行业从业人员流动率非常大的缘故。。
在会计事务所里工作,是否拥有cpa资格是很重要的,从入职等级到薪酬都有很大的差别。。回去又有学习的动力了。。今天又给我了个新任务,就是看刚刚审过的一个分公司的底稿,明天要我做底稿的时候要达到这个底稿的标准。。好难啊,那么多。。今天新来了两个实习生,一个是国外回来的美眉,另一个是看不出年龄的男生,目测35,满脸沧桑。
实习小心得:
1.不懂就问!!千万不好意思,因为自己在那凭感觉做了3个小时的东西出来是错的,还得从新做,折磨了自己又耽误了进程。。
摘要:构建会计主体民事责任制度,能够从经济利益机制上预防会计领域违法行为的发生,能够弥补受害人的损害并直接调动受害者检举、起诉违法行为的积极性。 在《会计法》中构建会计主体民事责任制度,需要界定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等。
关键词:会计法;会计主体;民事责任;构建
保障《会计法》的实施,我国《会计法》 规定了会计主体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但由于缺乏对会计主体民事责任的规定, 不仅不利于从经济利益机制上预防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也不利于救济会计违法行为的受害人。 因此,我国《会计法》应与《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相协调,构建起会计主体的民事责任制度。
一、 我国《会计法》中会计主体民事责任制度的缺失与局限
为确保 《会计法》 各项制度的贯彻,我国《会计法》在第六章第 42 条至第 49 条规定了相关主体与人员的法律责任。比如有违反会计法第 42 条第1 款规定的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违法行为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会计人员有第 42 条第 1 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现行《会计法》中的法律责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威慑违法行为,防范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但民事责任是与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并列的三大法律责任之一,纵观《会计法》第六章对会计主体法律责任的规定只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 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
会计主体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在会计法领域,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处罚形式。 会计主体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会计领域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会计法》 中的刑事责任只适用于严重的会计违法行为。 加强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是《会计法》治理不规范的会计行为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缺乏民事责任的《会计法》责任体系却存在以下局限:
第一, 责任追究机制的局限造成违法成本较少。 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主要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来追究的, 比如刑事案件中只能由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侦察, 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除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行使这种司法权力。 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会计领域的案件频频发生,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层出不穷,导致国家监管资源相对不足,由于人财物的限制, 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无法发现和追究所有的会计违法行为,当监管力量不足的时候,违法行为被查处和处罚的几率大大减少,会计主体实际违法成本较少,使其存在侥幸心理而实施会计违法行为。
第二,责任形式的局限无法有效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 根据理性“经济人”理论, 会计主体实施会计违法行为无非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实践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除了确保高管职位、隐瞒违法行为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筹集资金、操纵股价、获取高额报酬等特殊经济利益动机, 公司管理层通过操纵公司账面利润, 有机会达到自我高价定薪的目的, 通过虚增利润操纵股价有机会通过股票期权获利。 而违法行为即使被发现, 承担行政责任的形式有通报批评、行政处分、强制划拨等,承担刑事责任的形式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罚金等, 这种责任主要是惩罚性的, 不足以使违法行为人付出与非法获利相对应的经济利益代价。在“经济人”本性的决定下, 如果承担惩罚性责任不能使违法行为人的利益受损, 它宁愿去实施违法行为获取高额违法所得, 这就是为什么会计领域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 立法上防止违法行为的对策只能是加大会计主体的会计违法经济成本。
二、我国《会计法》中构建会计主体民事责任制度的必要性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一)只有民事责任能够弥补受害人的损害。 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是违法行为人向国家机关承担的, 其目的是维护相应的管理秩序和社会秩序,但民事责任以恢复被侵害人的权益为目的, 民事责任是违法行为人向受害人承担的,主要形式是赔偿损失,具有填补损害的补偿性质。 如果责任主体违法行为给企业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 只有让他们承担民事责任才能够弥补受害人的损害。
(二)民事责任能够有效预防违法行为。 民事责任中的赔偿责任是违法行为人对已经造成的权利损害和财产损失给予恢复和补救。 在会计违法行为中,违规收益大、违法成本低,相对于违法会计活动的非法收益, 无论是刑事责任中的罚金, 还是行政处罚中的罚款都只占很小一部分。 民事责任要求违法行为人对其行为给受害者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数额按照受害者的实际损害确定, 使违法行为人为违法行为支出巨额赔偿费用,在得不偿失的情况下, 相关人员的会计违法行为必然会大大减少。
(三)民事赔偿责任能够调动受害者检举、起诉违法行为的积极性。相对于国家行
政机关、司法机关经费有限、人员不足,不足以调查、处罚所有会计违法行为而言, 企业会计违法行为的受害者众多,《会计法》 完善会计主体的民事责任, 要求会计主体对其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后,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检举、起诉、监督会计活动。 另外,构建会计主体民事责任制度还可以与《公司法》等其他法律相协调。
三、我国《会计法》中会计主体民事责任制度的设计
在《会计法》中构建会计主体民事责任制度, 需要界定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等内容:
(一)承担民事责任的会
--> 计主体。
与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提供直接相关的人员有一般会计人员、 财务总监( 总会计师 )、 单位负责人 , 而承担会计违法行为民事责任的主体应该是单位负责人和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我国《会计法》第 4 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单位负责人有义务保证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虚假有误的财务报告侵犯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时,单位负责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直接负责组织实施会计信息生成、监督会计活动,具有会计活动的组织管理权和监督权,在对外的报表中,财务总监和单位负责人一起签字, 这其实是会计信息合法性、真实性的对外承诺声明,如果出现财务报告造假等违法行为, 财务总监(总会计师) 应承担民事责任。一般会计人员不应对会计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般会计人员与单位是一种雇佣关系,即使一般会计人员自己做出的会计违法行为,一般会计人员的民事责任也应该适用民法侵权理论中的雇员侵权责任,即雇员执行职务行为所致的他人损害, 雇用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而不能要求雇员承担责任。
(二)会计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
根据《民法通则》第 134 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会计主体违反会计法及其他法律,主要是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会侵害投资者的知情权, 在性质上为侵权责任, 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及投资人造成的损失主要是财产损害, 会计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目会计毕业论文范文的是使投资者由于虚假财务报告所受的损失得到补偿,因此会计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形式应为赔偿损失, 即赔偿因会计违法行为如虚假财务报告等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
(三)会计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现行民法中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三种。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作为承担民事责任最终构成要件的一项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的核心是有过错才有责任,无过错即无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只要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损害结果的发生, 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即可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承担责任不考虑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这是为了使受害人的损失能够得到更容易的赔偿, 依法律的特别规定针对现代工业事故造成损失而规定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不能证明自己主观上无过错时, 就推定其主观有过错而承担民事责任的一项归责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为了解决特殊场合受害人难以证明加害人有过错而无法得到赔偿, 以举证责任倒置的办法进行过错推定, 以救济处于弱势的受害人。 我国会计主体承担民事责任应适用哪种归责原则?
笔者认为,第一,利益相关者一般难以接触到企业内部财务的详细信息,普通人也缺乏会计、审计专业知识, 如果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要求受害人举证会计主体存在过错才能得到赔偿, 无法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第二,应尊重会计行为的相对自由, 如果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 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状态, 给会计主体的会计职业活动施加严格责任, 不利于会计行为人提高职业活动的质量, 反而会使会计主体为规避责任而不敢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会计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可确定为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一方面减轻投资者的举证负担, 另一方面会计主体如果可以证明自己无过错,便可免责,以促进会计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摘要】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理实并举,知能并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是高校改革的热点话题。本文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特点入手,探讨了转型期地方本科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转型期 地方本科院校 中级财务会计 教学改革
一、引言
中级财务会计是以初级财务会计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为基础,以特定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般经济业务为核算和监督的对象,并以对外提供通用财务会计信息为目标的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专业课,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在培养学生会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和应用技能的知识体系中,起着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作用。是会计学科体系中与会计实务联系最紧密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技术性和操作性,在财务会计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级财务会计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全国高等教育转型期,其教学也应革故鼎新,从而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因此,如何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特点
(一)内容繁多,课程难度大
与初级财务会计(基础会计)相比,中级财务会计内容急剧增加,以最复杂的制造业为背景,以股份制企业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核算和监督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的确认与计量,以编制财务报表作为终结。同时,该课程还包含了诸如对外投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应付债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借款费用资本化、所得税会计、或有事项、会计调整等一些特殊业务的内容。所以,该课程的内容非常繁杂,难度很大,令许多初学者谈“中”色变。
(二)知识零散,章节关联小
在知识点的组织上,基础会计是按资金循环(筹资、供应、生产、销售和利润分配)的顺序来安排教材章节的,而中级财务会计却是按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来展开的,前后各章内容相互独立,并没有形成承前启后的逻辑对应关系,缺少一条主线,脉络模糊。学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感觉就是天天埋头编制会计分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三)时效性强,准则调整快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为了与国际接轨,会计改革一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公允价值的历次变革就是有力佐证。1998 年我国就已开始引入该种计量模式,但在随后的几年中,大量上市公司却利用其存在的漏洞掀起了操纵利润的狂潮,财政部在2001 年只得忍痛割爱,被迫将其取消,后因加入WTO 的需要,2006 年又不得不重新引入。时至今日,会计准则仍在不断的修订和补充之中。作为与企业财务工作最密切的中级财务会计,当然也要紧跟最新会计准则的步伐,不断更新,不断调整。
(四)实践性强,具实际价值
根据对已毕业的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反馈看,普遍反映中级财务会计对财会工作帮助最大。比如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长期借款、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财务报表编制、会计调整等的处理与中级财务会计所授基本一致。说明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对学生未来从事财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较高的实际价值。
三、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模糊,教师教学无针对性长期以来,很多会计教师由于自身能力和水平有限,对于财务会计的三门主干课程,只知道初级财务会计最容易,高级财务会计最难,中级财务会计难易程度界于两者之间,根本不懂相互教学目标的异曲同工之处。作为一名中级财务会计教师,如果连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都心中无数,既抓不住重点,又扣不住难点,教学无针对性,教学改革从何谈起。
(二)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思维僵化
迄今为止,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仍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在台上对着书本照“本”宣科或对着课件照“屏”宣读,学生在台下充当忠实的听众,无问可提,无疑可质,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互动,效果可想而知。另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善于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方法,那么学生思维将僵化,甚至处于窒息状态,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便无从谈起,至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更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
(三)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陷入困境
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为一体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较为扎实的会计理论,而且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但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倾向。虽然近几年来实践教学已越来越受重视,很多高校都建立了高仿真手工、电算化会计实验室,校内实训条件大为改观,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训方案。加之校外实习基地数量有限,同时很多中小企业可提供的会计实习岗位一般都很少,根本难以解决所有学生的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陷入困境。因此,如果不改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训教学现状,真的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四)考核办法落后,学生混日子无心学业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仍采用20 世纪80 年代沿袭下来的“复述型”模式,考题设计偏重理论,主要考核学生记忆力,评判学生重复既定教科书内容的准确程度。学生期末综合成绩主要由考勤、作业和期末卷面成绩等三部分组成,规定学生考勤和作业共占30%—40%,期末卷面成绩占60%—70%。考前两周,教师划划范围或变换数字讲解一些考试题目,学生背背答案,考试时“照猫画虎”,平时又无缺课和漏交作业记录,期末卷面成绩只要过规定线,该门课程就可轻松过关,导致部分学生天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学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五)教学水平不高,教师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自1999 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造成学生人数急剧增长,而财会专业因就业好吸引了众多学生报读,造成会计教师严重不足,大部分教师都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西部地区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当地经济欠发达,教师待遇低,难以招到正规会计专业研究生,为解决会计教师的短缺问题,甚至出现大量非会计专业教师教会计专业和本科生教本科生的现象。这种从高校到高校、理论到理论、非专业教专业、本科教本科的年轻教师,虽然富有活力,具有新思想、新思维,但由于缺乏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四、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会计职业素养
从整个财务会计目标看,财务会计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要使命,而提供信息的主要载体是财务报表,无论是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还是高级财务会计,最终目的都是编制财务报表。初级财务会计只要求学生掌握一般会计核算程序,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财务报表为终点,主要包括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利用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中级财务会计以初级财务会计为基础,重点解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标准与计量规则,进一步深化初级财务会计的记账凭证部分。而高级财务会计则突破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要求学生掌握诸如关联方交易、企业合并、破产清算等尖端问题。只有明确了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经济业务判断能力、会计政策的选择能力以及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能力。
(二)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的本质在于唤醒学生、激励学生和鼓舞学生。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务实的课程,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采用“个案分析”、“模拟演练”等案例式教法。如在学习“应收款项”这个知识点时,可以ST 科龙和四川长虹为例进行讲解,使授课内容既具有真实感,又具有深入浅出的效果。努力革除“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的教法设计原则,根据内容的需要设计启发点,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精讲多练、突出重点、点出精华,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应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效果。
(三)重视校内外实训,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实训教学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短板,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发挥实训教学的作用:(1)校内模拟实训。校内模拟实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在高仿真实训室内,让学生进行会计业务的全过程手工实验。这让学生既熟练掌握了会计核算流程,又能真切地感受到会计的趣味性,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2)校外专业实习。校外专业实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深学生对整个工作过程的理解。经过会计理论知识学习和校内模拟实训之后,再安排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实习,通过观摩和亲自操作将校内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务的对接,做到知能并举。这不仅有效检验了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而且还可培养他们的职业操守和沟通技能。
(四)改革考核办法,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
要让学生学精学透中级财务会计这一核心主干课程,应改革考核办法,设置灵活多样的题目,减少机械性记忆题和会计分录题,增加实务型案例分析题,综合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改变期末综合成绩的评定办法,让平时考勤占10%,作业成绩占10%,个人实践成绩占20%,小组实践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40%。只有构建这样的立体化评价体系,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每一环节才会认真对待,由注重结果过度到更注重过程,避免期末一考定乾坤,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
(五)提升综合素质,成为真正的大学教师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理论厚度、实操精度、教艺高度和科研深度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中级财务会计教师应加强学习,通过攻读博士、赴国内外高校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研讨会、阅读优秀财会期刊等形式提升会计理论水平,做到厚积而薄发;勇敢走出校园,到会计师事务所和各类企事业单位挂职或兼职锻炼,大胆接受实务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务处理能力,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虚心向学科带头人、首席教授、教学名师学习,学习其精湛的教学技术,大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听课时能陶醉其中,如品香茗;要紧盯会计领域国际学术前沿,多撰写高质量的会计论文,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教师。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转型期对地方本科院校中财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这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因此,研究和探索中财教学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助于调动财会类专业学生学习中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二是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财会类专业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通过独立思考,使中财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三是有助于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不断提高财会类专业学生就业本领,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四是有助于会计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化压力为动力,不断提高中财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会计[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2] 刘永泽, 陈立军. 中级财务会计[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3] 薛静.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财会通讯,2011(33).
[4] 罗照华. 中级财务会计学教学案例选择探讨[J]. 财会月刊,2011(16).
[5] 朱莲美. 财务会计三门主干课程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探讨[J]. 会计之友,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