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窗外即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系统不断的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交流,只有这个交流处于平衡的状态下,才能不断的产生负熵值,保证科学系统的正常运作,使得科学能够有序健康的向前发展。外部环境中的影响就包括了社会政策的支持。社会政策的支持为各种科学的进步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在社会政策的推动下,科学的交流通过各种社会媒介得以实现,相应出台的各种激励制度也推动着科学的发展。以山西科技创新为例,从2010年山西领导干部大会上,由袁纯清首次提出全面转型是山西的必由之路,加快跨越式发展是山西的必然选择。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用了三十年走完了世界上过去发达国家一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需要腾飞,中国的发展最初就是依赖能源的大量消耗。而2013年中国一年就消耗了36亿顿煤,这个数量几乎整个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作为产煤的大省,山西在经济飞速发展中贡献的煤资源在全国排名靠前。一方面是大量的依赖煤炭资源,另一方面确实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低质低效,靠资源吃饭,吃资源饭,粗放型的产业规划是山西的常规产业模式。
1.1积极出台相应政策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求新求变求突破的过程中,2014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下大力气从政策层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制订“131”总体构架,引导全省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转型跨越发展进入攻坚阶段。此举可谓高屋建瓴,其中第一个“1”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宏观上定位,从大局上对整体发展的布局做规划;“3”是由3个文件构成的,《山西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引领山西产业发展的前景,《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方案》是具体的战略部署,主要把重点放在煤炭产业清洁、安全、低碳、高效上。《科技攻关项目指南》是战略抓手,具体排兵布阵;第二个“1”是《山西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它的出台为转型跨越保驾护航。“131”总体构架是以重大且具标志性工程为龙头和牵引,山西转型跨越要依托的创新产业在发展过程遇到的瓶颈和限制,该构架重点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与各方面的具体规划部署,作为“131”的指导性文件《科技攻关项目指南》,重点围绕煤炭清洁、安全、低碳、高效生产展开,选取了涉及到这四大领域中16个科技攻关项目,重点引导,下力气扶持。
1.2合理引导发展方向
根据山西煤炭行业过去存在的问题,广泛调研煤炭企业的需求,价值懂科技知管理的专家再三研究论证,改变一直以来使用低质量的褐煤的状况,大力扶持和推广洗煤技术,力争将山西煤炭向清洁型高效型能源转化,扶持发展煤基科技项目。山西在一系列政策制定的过程也十分注重开放性的原则,对于相关产业的科技研发也将采用市场化的形式来运作,引入竞争机制,公开透明的择优,以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承担单位和创新团队。整个国家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资源使用模式,煤炭行业如果还守着旧模式不变革是绝对无法生存的,山西政府明锐的意识到这一点,是的一个转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时间紧迫,因此,“131”总体构架中也明确的设定了时间截点,按照相关可行计划通过两三年的实践,山西煤炭的重点项目能够获得重大突破及全方位的应用,如煤清洁转化利用、煤矿瓦斯综合防治、二氧化碳封存等等这些迫在眉睫解决的项目。
1.3联动研发机构及企业找寻突破
政府政策的支持,顶层设计的形成帮助山西形成总体目标,明确标识出要下大力气发展的重大创新工程、主导产业领域。在此驱动之下,寻找有科技创新能力的研发机构及企业,进行配合联动,将“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资源型产业循环发展”作为山西能源发展的目标。2015年经过政府牵头,山西科技创新城引入24家研发机构。重点落脚在煤基、低碳等领域,有清华大学、中科院理化所、中科院煤化所、中科院过程所、中国建筑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院这6家在该领域一流的科研院所。同时热情邀请到了华能集团、中煤科工集团、徐州燃控3家央企入驻。研发机构和企业汇集一处,互通有无、联动发展为山西煤炭产业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技术方面有支撑
历史上,科学发展大多时候是由技术的进步所推动的。1608年荷兰眼镜制造商汉斯.利柏希发明的望远镜,直接推动了天文学的飞速发展,这样伽利略才能发现太阳黑子,观察到月球上的山脉,观测到木星拥有卫星,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作为支撑。在科技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技术是其最为直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外部影响因素。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
2.1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迫在眉睫
对新技术的迫切需求是近年来煤炭行业的渴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日益恶化环境的巨大压力,都要求煤炭行业的新技术能迅速跟进并广泛推广使用,技术的发展能够倒逼科技的飞跃。传统山西经济给人的印象就是“靠煤吃饭”。煤炭经济低迷使得近年来的山西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同样陷入低谷。在较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能源来源是煤炭,工业原料也基本依赖煤炭,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一次能源消费,煤炭的比重高达50%,这种比重预计在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而山西工业利润80%左右是由煤炭工业提供的,煤炭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呈现畸重的态势,不合理的经济格局,导致山西工业经济抗风险能力极其薄弱,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最近,柴静的《穹顶之下》使得对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的讨论尘嚣直上,而山西煤炭“黄金十年”结束后,以煤造富的模式渐渐消亡,煤炭行业的微利时代到来了,尤其山西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营管理,低质量的褐煤大量生产使用,洗煤技术的应用却不到一半,清洁型的煤炭能源这样的技术少人问津,散烧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尤为突出,单纯的依靠比产量拼低价,正如柴静调侃的那样,一吨煤炭可能赚不来一杯饮料。山西煤炭产量不断刷新,屡创新高,2015年煤炭产量预计将接近10亿吨,可煤炭的综合售价却下降了,较低品质的煤占销售的大多数,价格自然一路下挫,2014山西煤炭行业实现利润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同比下降约5%,呈现近些年来的最低水平。煤炭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的挑战,有人说,对于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省份来说,山西谈环保谈转型太奢侈,但是煤炭行业低技术带来的低效益的恶果很快显现。相关山西煤炭工业投资出现近年来的大幅下降,据官方数据,2014年山西煤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约15%,山西煤炭工业亏损加重,山西煤炭工业亏损企业约500多家,并且遍布全省。
2.2技术革新全面突破
“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山西出现了,煤炭行业持续低迷,山西经济上下游产业链也开始发生变革。要改变过“黑”超“重”的工业结构,这样才能消化煤炭过剩产能,才能破解环境生态的高负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迎难而上,要想破解这一困扰山西转型发展的难题,从根本来说最直接的就是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能够使煤炭清洁高效的利用,过去煤一直都被当做是燃料,而今技术革新将其转变为原料,变“输煤、输电”为“输油、输气”。技术革新在山西整个煤炭业悄然兴起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成果可喜,推广应用工作也在加紧加快。技术革新改变过去品质低劣,缺少清洁技术应用的煤炭使用状况,防止用光资源、用光环境量的状况,对于山西而言保护落后是没有办法创新的,淘汰低效能创新能力弱的煤企,只有如此才能迎来整个煤炭企业及煤炭技术的大患血。技术的革新驱动煤炭产业“破茧化蝶”,从而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对环保刚性约束具有重要的双重战略意义。同时它最直接最高效的为此领域的科学发展提供支持。
3文化指引为铺垫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哲学、宗教、艺术等其他文化形式为科学提供了思想导向或方法借鉴。山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科技模式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收到根深蒂固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环境文化方兴未艾的古代社会,我们的祖先就遵循自然法则生存,我们的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医学等无不展现着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生态文明、天地人文和谐共存。我们本民族文化中打着独立性与融通性有机结合的深深烙印。对内聚合社会,对外吸纳文明。今天我们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并不是单纯的复古,机械地照搬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儒、释、道的文化传统,要想在此基础上有质的飞越,就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生态工业文明相结合,融合提炼我们文化中合理的内核并创新,走出一条新路。
3.1挖掘山西文化底蕴
山西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晋商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地上文物全国总量第一,但改革开放后,工业社会高速发展的强烈冲击下,山西的生态环境也遭受着与民族传统及生态观念的扭曲与背离。在山西,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是过去时代的缩影,有环保人士发出呼吁,希望这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样可以是洁净美好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使得人民针对这一情况,迫切寻找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科技创新模式,能够使整个社会重新回归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2打造文化强省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不断有朋友向我们询问,净水机行业我们最看好谁,谁最有发展前景?尽管净水机尚处初始阶段,但各类品牌和厂家已是遍地开花,各显神通,提早进入了剑拔弩张、全面竞争的阶段。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还是老办法,看其市场表现,市场不是广告做得好,一定是看谁卖得好。卖得好还不能只看销量,销量是最会骗人的,比如他是低价促销呢?比如全靠广告拉动呢?还比如他的销量是挺好,但销售时间却远远大于同行?综合起来衡量指标就是:看谁不靠广告、不靠低价,在同等时间内销量最高,增速最快。
这样的话,答案很自然聚焦到水王星身上。水王星,2013年5月正式启动中国内地市场,当年年底已发展至300多家门店,加盟店盈利状况良好,以苏南分公司为例,共28家店,70%以上全部盈利,开业3个月以上的全部盈利,其中一个门店开业两个月就赚了13万。被业界称之为“星际速度”,不足一年时间,已启动了广西、山东、浙江、河北等市场,水王星的发展,已成惊人的燎原之势。他们自称是外星人,在竞争激烈而混乱的净水市场,硬生生跑出了星际速度。
为什么是水王星?在家电、白酒、建材等传统霸主集中的行业尚且焦头烂额、自顾不暇之际,他何以能异军突起,剑指华山?
净水机行业的“隆中对”
探秘水王星的迅速崛起,还是先从其掌舵人刘志奇谈起。刘志奇,国内著名策划专家,2005年创建智旗策划传播机构,先后成功地为云南白药、E人E本、水宜生、拉卡拉等知名品牌打造营销策划,并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提早过上了闲云野鹤的悠闲生活。说是悠闲,其实刘志奇是让自己能够心无旁骛,专注寻找更大的事业机会。
直到有次考察市场时遇到了“台湾水王”赖文淡。通过与赖文淡的深度交流,刘志奇从中嗅出了商机:中国净水机发展也有10多年时间,似乎越来越接近爆发的临界点。台湾有这么好的产品,内地产品却还良莠不齐,如果将赖文淡的净水产品从台湾引进到内地,加上自己多年的品牌营销经验,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同时,能够喝上纯净的水、呼吸纯净的空气正是现在中国人共同追求的目标,这次,刘志奇是真的心动了。
心动就要马上行动,2013年初,刘志奇卖掉自己的公司和房产,押上自己的全部财富积累,开始第二次创业,联手赖文淡正式开启人生第一个“事业”―― “水王星”净水机。
他们的这次会晤被戏称为行业内的“隆中对”,赖文淡空有好产品却因为不懂市场、不懂运作,在内地市场处处碰壁,而刘志奇则是怀揣一身营销武功,却找不到一把“宝刀”――可以专注一生的好产品。这次两人的会晤,一拍即合,同时更成为了营销界的一段佳话。
从投资学的角度上来讲,一个创始人能够倾其所有专注于一件事情,这样的成功概率往往是很高的,是诞生以弱胜强、行业黑马的必备条件。
水王星,天生贵胄,
只为健康纯净而生
谈了这么多,主角该出场了。水王星,源自台湾,在台湾做了20年,是经过残酷PK的净水之王。台湾是个小岛,一个行业就是一个小圈子,产品做不好,马上就传开了,你就没了立足之地。
水王星的净水构造更适合亚洲水源。由于很多欧美大牌渐渐进入中国抢夺市场,消费者购买后却发现国际大牌的产品不那么好用。对于这个原因,有着“台湾水王”之称的赖文淡说:“不是他们的产品不好,是他们的研发中心都在国外,所造的机器根本不适合中国的水质,滤芯很细,容易造成堵塞。”而台湾与大陆则是一脉相承,都是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路线,水质较差,从根源上讲,来自台湾的“水王星”,更适合中国水质。
再从制造工艺上看,“水王星”的专业也为它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好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很多本地如美的、格力、安利等大品牌,都不是专业从事这个领域。而“水王星”术业有专攻,小到一颗螺丝钉,都是台湾原装进口,所有涉水部件都采用食品级材质,采用台湾军工标准进行质量管控,不合格率低于万分之四。
另外,在水王星研发人赖文淡多年的研究中,他解决了净水机行业头号问题:漏水。他在“水王星”的设计中,采用了独有的锁合式滤芯结构,防止水压冲击导致漏水。据了解,水机漏水是这个行业的死穴,一旦顾客出差或旅游,家里就会水漫金山,这种损失,最终还得由商买单。在这个行业,很多做国产机的商,好不容易赚点钱,遇上几次这样的事故,又全部赔出去了。
“产品的安全性,是水王星的核心优势,水王星在台湾有20年的技术积累,现在的品质优势,也是用教训换来的。”一位加盟店的老板曾告诉我们,自自己开店以来,未曾接到过一通客户的投诉电话,在业界实属罕见。
社区店,盈利才是硬道理
拥有好产品,只是刚刚开始,而如何将水王星推向市场并被千家万户所接受才是真正残酷的考验。现在的市场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互联网营销已将传统营销江湖搅得人仰马翻、战战兢兢,重出江湖的刘志奇该如何设计自己的营销模式呢?
经过5个月深入市场调研和痛苦思考,而这5个月时间是没有任何营收的,对于创业企业而言这是不可想象的,刘志奇最终确定了以社区店为核心的营销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水王星为何最终选择了社区营销呢?
相比商业中心的位置,社区辐射范围小但是专一,开店成本较低,更重要的是在社区开店能够近距离的靠近目标消费者,让他们有一种“专家就在身边”的安全感。
再者,净水机售前的专业消费咨询非常重要,仅仅是简单的口头传播,无法信服于消费者。而能提供社区水质资料分析与体验、水处理效果分类演示、产品安装示意、性价比分析等细节而专业服务,才能在品牌之争中赢得先机。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售前和售后服务质量的保障。在每一个加盟“水王星”的社区小店中,都配有一个专业装机和维修的技术人员,有的店里老板本人还兼技术员,这就像在安装和维修方面给社区居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当然,社区模式的优势并不止于此。它还有效地避开了与大牌在成熟渠道中的正面竞争,又不像那些模式粗放的厂商,在小区中卖了产品就拍拍屁股走人的行为,留下一纸空谈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欲哭无泪。
通过反复的逻辑推演,刘志奇基本确定了社区营销模式这条路,但他是个很谨慎的人,为了百分百确定自己选择的路没有错,亲自带队在江苏、上海进行样板店打造,一个社区店,用2个月时间,实现销售18万元。这一下,他心定了!
一炮打响之后,水王星除了快速复制占领市场外,进一步完善了其社区营销模式,同时制定了12字方针:扎根社区、服务社区、深挖社区。大的战略完成后,在具体的做法上,水王星则是妙招迭出,创意不断。比如,邀请顾客到店里来喝茶,组织各种各样的社区推广活动,如让小朋友到店里来领养小金鱼、赞助社区舞蹈队、赠送统一的舞蹈衫、组织社区居民进行羽毛球赛和象棋赛等。
目前,水王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社区店的盈利模式,包括如何选址、如何开展社区推广、如何进行产品导购、如何进行售后服务,整整几百页的教材,加盟商只需接受培训,便可轻松复制。为了使“水王星”的理念和营销方式一脉相承,在公司内部成立了“商学院”,专门用于给经销商进行专业培训。
老刘直播,行业内都知道
方法尽管够好够细,但总觉得还显单薄,还是不够。互联网时代怎能少了互联网营销呢?这些,刘志奇早已在布局,他认为,未来的中国商业,是“移动互联网口碑营销+线下社区店服务营销”的时代。水王星,目前将重点放在打造线下社区店上,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开设1万家社区店。
在移动互联网口碑营销的打造上,刘志奇亲自上阵早早开通了微信号,他的微信直播已经成了业内的重要话题,水王星的动态、顾客的互动、新店的开业、销量的达成、成员的付出、用户的反馈,点点滴滴,都构成了水王星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都成为逆境中互相激励、顺境中互相祝福的良好团队文化。“老刘直播”除了更好的管理口碑营销外,同时亦成为外界更清楚地了解水王星、获得志同道合者的加入、赢得大众信任和支持的便捷通道。
水王星同时利用其PC和移动互联网的优势,进驻网上商城及微商城,实现线上品牌传播及订单完成,保证线上线下同价及服务的一致。齐头并进,线上线下互为补充,正是现代营销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而水王星仅仅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了。
大胜靠德,爱与善的营销哲学
最终的最终都需要人去做,团队的优劣直接决定事业的走向,刘备虽卖草鞋出身,但因为有诸葛亮辅佐,依然能三分天下。刘志奇的麾下亦多为营销界能征善战之辈,水王星中南分公司廖毅,当年做商务通、水宜生时,自己的公司在湖南、江西屡创销售奇迹。这次因为水王星与刘志奇再度联手,在短短半年之内攻下了湖南市场,可谓居功至伟,一马当先。李刚,原本是在长沙做保时捷汽车销售的,因为与廖毅的一席话毅然抛弃保时捷,转投水王星,现已独当一面,为总经理助理。
水王星,能够实现星际般的增长奇迹,就在于凝聚了一帮价值观相近、能量巨大的外星人,拥有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铁军,用刘志奇总裁的话说就是“外星人”。经常可见的是,在深夜或凌晨刘志奇总裁还在与普通员工取得的业绩进行互相鼓励和点赞,在一个相互协作和相互激励的氛围内,水王星创造出星际速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无论是专业知识、销售技巧、社区推广、团队文化等等,都是“战术”层面的东西。“术”的背后,有一个核心的“道”,一种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叫:社区心营销。什么叫心营销,就是“从心出发,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从心出发――你要从心里确认,你所做的水王星,不仅是一个生意,更是在帮助这个社区的家庭,远离水污染带来的健康威胁,每卖一台机器,就是帮助一家老小,喝上干净健康的好水,你所做的,是一份善良的事业,你应该带着一份善心和爱心去做。如果你有种从心出发的爱,就能传递给社区居民,你的笑容、你的话语,都会很真诚。真诚是取得信任的基础,而一切的购买行为都源自信任。
关键词:高等院校;经济;日语教学;创新
外语作为吸收科学技术知识的必要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贸易的桥梁。随着中日两国近年在文化、经济领域深化交流,我国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各大高校作为培养日语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培养上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构建全面的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为基础,注重实际运用效果。
一、高等院校经济类日语教学现状
教育改革的开展使国家的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纲要的推动与实施也为日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方向,各高校更加注重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公布的本科院校目录显示,截至2018年,日语相关专业已达671个,占总数的61.4%。其中,235所高校开设了与商务日语相关的专业,占现有专业的41%。2010年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正式招收日语专业学生,设置的日语财经专业成为全国第一,以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在财经类日语教学改革上主要以日本为研究视角,对现有的模式进行创新,突出改革功效、注重双重功能是其教学模式的特点。日语结合财经使日语专业教学改革更为注重客观价值。
二、高等院校经济类日语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高科技产业在实现全球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市场经济活动在全球化当中的表现越来越突出,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都要以人才作为基础,高校为培养人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当前教育环境下通常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进行教学,尤其是金融机构的外语教育。日本作为全球性的经济体,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此在复杂经济活动当中,在保障英语教学的同时,人们开始逐渐注重日语的使用,对于日语的认可和需求正在提升。无论是财经类大学还是专业都要在把握专业课程的同时,充分认识日语教学创新的影响作用,在提升日语类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也要为今后从事日语财经类工作做出有效的专业调整,这也是当前我国外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三、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及阶段性成果
教学改革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模式的创新更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因此,对于日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整体思路应该是在多媒体教学基础上,充分拓展教学空间,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并且将重点放置在交流上,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教学体系上进行能力提升。高等教育阶段的核心是要将知识与兴趣进行结合,扩展“日语与财经”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既能充分地应用日语,同时又能根据所学习到的方法获取经济信息,保证高级阶段的实施,并完成角色转换,熟练创新应用“日语+财经”这种专业学术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模式。在不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各环节要充分显示出独特性,对日本传统文化与社会实际进行结合,以渐进式的教学形式对日本进行了解。还要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术平台,使学生在活动当中形成独立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这也是未来“日语+财经”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人才培养方案更要不断地推进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现有的经济类日语教学资源能够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并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日本传统文化等展开充分了解同时实现财经教育的大众性传播,从而增强学生的财经知识储备。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是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也为“日语+财经”教学模式提供多种尝试,学生在接受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之后,就会以现有所学知识对当前的日本经济等进行相应的分析,或者参与到专业的学术探讨中,进一步丰富知识。创新项目培训要以兴趣为驱动,并且最终形成带有自身特点的知识体系。这也是目前我国语言类教学当中的首次尝试。日语财经专业由成立之初的简便化,发展成为现如今高效、全面的专业知识,相信经过教学改革之后很快就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对于日语财经类教学需要持久深入地进行挖掘,从而实现日语专业创新发展。
四、适应发展全面创新高校经济类日语教学
(一)注重日语文化中的经济思维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别是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区别。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当中要充分认识由于不同文化造成的误解,在交际当中避免冲突进一步扩大。语言是文化的呈现和载体,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进行交流。要实现有效的交流,既要正确使用语言,同时又要明确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规范性要求,使表达的语句更为通顺与恰当。随着中日两国交流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日语的使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交际的使用上效果更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能够适应日语的不同需求,在教学当中要注重文化差异,将文化差异性融入到日语教学中。可以开设相应选修课程,如日本经济形势研究和日本海关概况等,这样能够为进一步对中日两国文化进行比较,更好地了解中日文化,高效学习日语提供帮助。
(二)财经日语课程设置注重科学化高校在设置财经类日语教学当中需要根据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对于日语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类比,分析语言教学任务特点。以本科基础日语教学为例,要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简单进行交流。而在教材的选择上,注重公共日语教材的使用。通常情况下外语教学的开展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这是学生学习外语的难点,特别是教学时间短,学生并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地学习到专业知识。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校不必对学生学习进行硬性规定,应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完成财经类日语教学的开展,通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深日语语法等方面的使用效果与印象,科学性是财经日语课程设置的重点。
(三)深入研究教学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艺术性的提升能够为今后日语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比如可以通过对日语和汉语词汇的比较,创新性开展更多有趣的教学,使学生在风趣幽默当中进行日语学习。或者定期开展财经类日语问答,对于当前日本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这也是外语教学开展的重点项目和手段。传统日语教学只是单纯地利用多媒体等向学生播放相关教学内容,大大降低了多媒体的实际效果。可以利用多媒体经常让学生观看和收听日语、欣赏和介绍日本文化的纪录片,利用声音和图片来配合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及理解能力,使学生对语言、语调以及日本的风土人情等方面都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可以对于学生的日语水平进行动态化掌握,以此完成学习进度的设置。同时,教师与学生要随时保持联系,构建个性化学习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突出教学价值。也会使网络教学当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日语教学的互动。
(四)强化教学与经济管理知识的联系经济日语教学应充分考虑贸易等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加强日语相关业务及管理知识的学习。如在专业选修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分为普通班、贸易金融班和旅游管理班几个不同方向。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解释一些与商业管理或旅游相关的专业术语。如接待语言和礼仪等,将一些简单的商务日语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加强日语口语的实际应用也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具有竞争力。同时要建立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意见调查,了解学生需求,及时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教学。
静脉输液时药物渗漏是护理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时观察、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共发生药物外渗并导致一定后果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4~58岁,平均年龄22岁。使用静脉留置针超过3天的8例,各种原因导致软组织肿胀者10例,导致皮肤坏死溃烂者2例。经治疗2周内治愈者10例,经3周以上换药治愈者2例。
2 药物外渗的原因
2.1 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引起渗透性损伤的常见药物有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高渗溶液,如50%葡萄糖注射液、20%甘露醇;抗肿瘤药,如5-氟脲嘧啶、阿霉素、氨甲喋呤、长春新碱等。药物浓度过高是引起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
2.2 机械因素 机械损伤多为穿刺技术不熟练,一次给药多次穿刺破坏了血管的完整性;选择血管不当,特别是患儿易动及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部位不准确、时间短;另外有的患者长期输液,组织缺血缺氧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特别是在肢端末梢循环不良部位,如手背、足背、内踝处穿刺导致药物外渗的几率均较高。
2.3 机体自身因素 因输液注射部位血管弯曲,血管充盈度差,患者不合作,尤其是患儿头皮静脉较浅、易滑动,不易掌握深浅度。由于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血流可以通过侧支回流于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至心脏,因此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药液外渗后刺激局部组织发生急性炎症改变,微循环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渗出,血细胞粘附浸润,细胞受损变质。长期静脉给药使静脉内膜发生损害,导致通透性增加。
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是引起药物外渗的原因,而药物浓度过高是主要原因。血管选择不当,如静脉推注选择了细小的血管:前臂掌侧下段、足背表浅细小静脉等,由于血管壁薄,对压力的耐受性差,推药液时压力稍增大药液即渗出血管外。另外穿刺不成功后,反复使用同一条血管穿刺易导致药液由未愈合的针眼处渗出。
3 药物外渗的预防
3.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对有可能从事化疗护理的护理人员集中授课培训,同时利用床边交接班、晨间交班时间进行化疗药物用药护理相关知识讲解及巩固,指导年轻护士掌握提高静脉穿刺技术。
3.2 重视易损伤人群 静脉穿刺时对易损伤人群(老年患者、婴幼儿、患血管疾病者、长期静脉输液者),应高度重视,合理选择血管。
3.3 血管的评估及选择 输液前应了解可能增加药物外渗的因素。如静脉血管硬化、血管脆性增加、血管太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者、肢体淋巴水肿、有外周神经病变,应尽量避免上述因素影响,为确保用药安全要选用近心端、管腔大、回流畅易固定的静脉给药,避开手背和关节附近部位,因这些部位靠近动脉和肌腱,易造成永久性损伤。
3.4 静脉通路的建立 输注起泡型化疗药和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先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注药物。对需要复程化疗的患者要建立中央静脉通路,避免在同一条静脉多次穿刺重复或长时间输液。
3.5 正确的固定方法 用输液贴固定穿刺针头的针柄,不用纱布或贴膜覆盖整个针头的置针部位,以便于观察。
3.6 护理知识的宣教 输液前及时告知患者药液外渗后导致的后果,嘱咐患者随时告知护理人员输液部位的胀痛觉、烧灼感,提高患者自我观察、发现药液外渗的意识。
3.7 严密观察 输注化疗药物、高渗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时应随时检查静脉通路的回血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症状,特别是意识不清的患者应密切巡视。禁用细胞毒性药液直接检查静脉输液是否通畅。
4 药物外渗后的治疗及护理
4.1 非药物处理
4.1.1 一般护理 在药物外渗的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在静脉给药过程,如发现或疑似外渗情况时,首先立即停止给药,抽吸针头及血管内的药液,用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局部以稀释药液,降低局部药液浓度。
4.1.2 冷敷 冷敷可减轻蒽环类抗癌药,如氮芥、阿霉素等所致的皮肤损伤程度,可用冰袋间断冷敷渗出皮肤处24~48小时(时间长短以患者耐受程度为限)。
4.1.3 热敷 适用于一般的药物如生理盐水、维生素、抗生素等,亦适合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局部热敷可加速外渗药液的吸收和分散,减轻外渗药液对局部的损伤。
4.2 药物处理
4.2.1 生理盐水、50%硫酸镁、75%酒精湿敷可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促进局部组织修复[1]。据报道海普林软膏和利百素凝胶可有效治疗阿霉素外渗所致的局部组织损伤[2]。
4.2.2 局部封闭 常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环形封闭。利多卡因可能作为激肽重要的稳定剂起到阻断疼痛的作用,有镇痛、轻微血管扩张作用。地塞米松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抗炎特性作用,可以减少炎症扩散,抑制炎性细胞肽的合成和阻滞磷酸脂酶A2的活性作用,中断产生疼痛的持续性神经冲动起到镇痛作用。
4.2.3 解毒剂的应用 硫代硫酸钠可用做氮芥类、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的解毒剂,可使药物迅速碱化,减少损伤。长春新碱药物外渗后局部可注射透明质酸酶,以促进药物吸收和弥散。长春新碱和阿霉素等偏酸性的药物外渗后也可用碳酸氢纳局部注射。
4.2.4 中药软膏制剂 按照中医活血化淤消中止痛原理制成的中药涂抹膏对各种药物外渗后引起的肿胀、淤血、疼痛疗效确切[3]。如清热消肿膏外敷可治疗高渗药物输注渗漏所致的肿胀[4]。
4.3 外科处理 一旦患者发生药物外渗,必须连续观察和评估局部症状和体征。如保守疗法失败,溃烂形成,需请外科会诊,彻底清创或联合植皮整形手术,保住肢体的功能和外观。
药物外渗为常见的多发的并发症,往往不会引起广泛重视。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因该类问题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影响疗效,同时也使医患之间增加了很多矛盾。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基础做起,首先掌握精湛的穿刺技术。其次认真正确掌握预防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救治。
参考文献
[1] 郝建红,商临平.酒精湿覆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33-334.
[2] 柳英,代玉宁,曹相致,等.阿奇霉素血管外渗防护的实验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3-5.
关键词:HOLTEK单片机 红外器传感器 心率
中图分类号:TP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5-0000-00
1 引言
据医学专家介绍,猝死后抢救的黄金时期只有猝死后的5分钟左右,所以说时间就是生命,要使猝死者第一时间内得到抢救,从死亡的边缘线拉回来,就要让家人及其医院第一时间内得知消息,才及时的抢救患者。而猝死往往发生在那么一若瞬间,白天可能有家人的陪护,能够及时发现,但是猝死且多发生在夜晚凌晨,猝死根本无人知晓,当第二天发现时早已为时已晚。然而,基于单片机红外报警的床垫就能实时监测。
(1)系统设计动机:老人基本上都患有心脏病,冠心病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数在逐年上升,并且大多数都是因为抢救不及时而导致。晚上患者死亡后,家人及朋友并不能及时的知晓,导致抢救错失良机。
(2)系统设计创新点:红外线检测实时其血液脉动,将其转变为电信号处理,能够随时检测人在晚上睡觉时的心率,查看其身体状况,发病时通过手机发出报警信号,能够提高猝死的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
2 系统工作原理
基于红外线的猝死报警床垫,采用HOLTEK单片机为MCU,采用红外感应,数字信号的处理,单片机计算,显示其心跳,必要时报警。工作原理如图1,将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红外线照射到人体的血管位置,通过红外光对血管的反射,血液的流动信号返回到接受管,经过模块电路调试,由接受管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经过前置放大,滤波,单片机处理后可以得到人体的心率值,手机终端实时监控并报警。系统结构如图,患者家人及医生手机安装有其移动终端,当患者睡在床垫上时,重力感应器感应,报警模式启动,离开时,重力消失,报警模式关闭。在启动时,患者因激动,心率突然增加时,语音提示其患者保持冷静,注意休息,当检测到心率突然消失时,发送给其家人或医生,手机产生报警信号。
3 系统结构设计及分析
本报警系统床垫采用的HOLTEK 单片机MCU作为主控芯片进行设计。重力感应到人体重量,报警系统启动,红外线检测其血液脉动,集成电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利用HOLTEK MCU单片机计算及在LED和终端显示,报警,语音报读提醒。其总体框架图如图1所示。
4 结语
基于HOLTEK单片机的红外线报警床垫对人体心率检测,当患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发出报警提示。其主要功能、特色有:
(1)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其血液流动,经过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转变成电信号的功能;
(2)HOLTEK单片机计算心跳数据,实现检测心跳的功能;
(3)心率异常时,通过无线WiFi技术发送到手机终端,有报警的功效,使患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抢救;
(4)若心率突然增加时,语音提示患者保持冷静,注意休息;
(5)家人及医生能够实时的检测患者的心率,分析其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李力.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化住宅小区中应用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
[2]侯志华.广电网络技术在智能化小区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8).
[3]李QQ,李帅.物联网时代车牌识别技术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3(13)
[4]闫晗,邢占喜.浅谈小区智能化设计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
[5]刘艳丽,钟道康.浅谈翰林院小区智能化设置[J].科技与企业,2013(15).
【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创业 外部不经济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22-02
【Abstract】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reduced the demand for related industries employment, and independent entrepreneu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the status quo and external diseconom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wn businesse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wn business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Own business External diseconomy
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近两年沉积未就业的毕业生25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在大学生就业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中央及地方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统计报告称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零点公司2007年调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08年广东劳保厅厅长指出: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上海社保局职业指导师指出:上海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甚至1%都不到。[1]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外部不经济的分析成为探讨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质量的关键。
一、中央及地方政府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现状
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高校毕业生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在中央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指导下,目前全国多个省市都公布或已实施了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北京市崇文区的创业者贷款的最高额度达到50万元;浙江省为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创业团队提供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上海市大学毕业生可申请最高额度为5万元的无抵押贷款作为创业启动资金,此外还可申请最高额度为30万元的有担保贷款;江西省对从事个体经营且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贷款;[3]西安市政府出资5000万元扶持大学生创业,凡经过创业培训在创业项目通过评审后,最高可以获得50万元贷款。[4]天津、山东、江苏等地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贷款、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都出台了极其优惠的政策。
自主创业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大学生群体迅速融入经济生活、提高其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仅靠政府相关贷款、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极其优惠的政策扶持极有可能造成自主创业的外部不经济,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外部不经济分析关乎自主创业的质量。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外部不经济
一个经济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负向外部影响,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消极影响和损失而他人却不能得到补偿的经济活动称之为外部不经济。[5]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体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也使大学生创业有了良好的政策保障,这对推动大学生创业、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缺乏良好的指导,大学生创业不仅不会起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率与经济的提高,反而会适得其反,有可能造成整个市场资源配置的外部不经济。
首先,政府放宽经营限制,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确实是降低了创业门槛,但创业门槛仅仅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当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内部不经济(创业主体本身缺乏成功要素)的情况下,无论如何调整客观条件也难以产生广泛的创业成功,那么必然存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外部不经济。也即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学校教育不到位、自身准备不充分的前提下,全社会为了这项活动支付的费用必然大于从事该项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加上这一活动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的成本,必然造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外部不经济。
其次,政府扶持、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不能代替市场需求,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对人才资源的需求结构,不能改善大学生创业主体对创业项目的优化选择,政府扶持、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使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外部不经济的可能性。
第三,贷款、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意味政治分配介入了市场。[6]由于寻求额外收益的冲动,必然存在创业主体额外收益的非生产随之发生,而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致使银行将无条件地放贷,这就会产生“寻租”现象。“寻租”导致道德风险――只要拿到钱,创业主体便不再担心效益好坏,边际效用不断递减,加大了银行风险,甚至出现企业与创业主体联手“寻租”和“骗租”的现象。站在放大政府投资效用的角度必须考虑信贷规模和金融安全问题,来自银行或财政收入的资金在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成功的前提下,一方面有可能造成的银行风险损失,这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外部不经济的另一种表现,另一方面无形之中也会挤压其他企业的贷款;同样,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出资资助大学生创业也有可能不利于财政作用的发挥。
第四,大学生自主创业真正有前景或是高增长的项目极少,大多数的项目都是增长率与利润率低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体系下都已经饱和,国家如果对大学生创业在这方面给予大学生贷款、税收、市场准入的优惠,那么势必会影响其他主体的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这些都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外部不经济。
三、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外部不经济的途径
提高创业质量(创业成功率)是衡量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投入成败的关键指标,因此探讨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质量,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经济性是保证该指标效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1.大学生自主创业思想意识引导
创业意识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社会以及各高校需要建立创业教育机制。首先,对大学生创业主体进行创业态度和观念的培育和培养,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创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创业驱动力;其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使创业主体明确创业目标,培养并培育创业主体创新精神和创业家精神;第三,进行职业吸引力教育,包括职业资源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教育引导,包括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人际关系、领导作风、培训机会、事业发展空间、个人成就感等等,培育和培养创业主体对创业的渴求和主动性;第四,进行创业机会搜寻、机会创造、资源利用、价值实现等创业机理的教育,培养和培育创业主体的创业素质,提升创业主体的经济效用,提高创业质量。
2.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能力培养
政府、社会和高校需要建立鼓励创业的引导机制和平台。首先,社会和高校应通过举办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创业计划大赛、相关创业的知识讲座和培训、启动科技创业资金、建设大学科技园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主体创业提供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其次,建立创业资本市场,在市场主导下,引导风险资金的流向;第三,建立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转化市场,使科技成果或专利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第四,鼓励企业家进入高校,一对一的进行创业辅导;第五,强化创业信息传递和创业指导、营造创业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整合社会资源。
3.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能力的沉淀
政府、社会和高校需要建立大学生创业的投入机制。首先,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就业实习、兼职助学、市场调研、商业实践、管理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和沉淀创业能力;其次,兼职、寒暑期打工活动应形成惯例,学生兼职和利用寒暑期实习打工是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在社会兼职和工作中体会和沉淀创业能力的有效形式;第三,校企联合,企业要为大学生参观、见习、实践、实习提供方便,使大学创业主体的创业能力得到沉淀。
4.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健全创业服务机制。
政府和社会要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指导、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完备和规范创业教育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提高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效率和质量。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长期来看,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条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培养创业主体的创业意识、积累创业经验,大力进行创业教育、技能教育,鼓励企业家进入高校,一对一的进行创业辅导。只有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体意识、宽松的创业政策,创业服务才会有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经济性,才能提高自主创业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盘和林.大学生创业:评论:盲目鼓励大学生“下海”很残酷[N].信息时报,2009.03.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R],2009.01.19
3 梁 艳、冷 霓.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越的平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3.17
4 刘 苗.西安市政府出资5000万扶持大学生创业[EB].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 2009.03.13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创新型外语人才 培养模式
经济区域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市场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特定地域范围内资源要素和产品、产业相对密集分布和联系的空间性经济活动总体。区域经济以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础内容,以各种资源要素间和产业间、地域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及市场供求联系为基本纽带。影响区域经济运行的因素,按其性质和功能分为自主性要素(自然、历史因素)、再生性要素(人力、资金、技术因素)、牵动性因素(市场)、制动性因素(经济制度、经济组织),其中再生性要素、牵动性要素与制动性要素对经济运行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研究表明,高素质的劳动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建设对创新型外语人才的需求
创新型外语人才是指人才不但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如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必须掌握和精通一门或多门专业知识,使外语能够与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于工作实践中。只掌握外语知识而无专业知识的纯外语人才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培养和使用外语人才的目的是在金融、保险、通讯、医疗、农业、贸易等各个领域与国外其他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外语只是实现这些目的的工具,所以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外语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国际市场的供求信息;驾驭现代经济交易方式,节约交易成本;能够代表企业同国外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经验,改善和提高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高校、政府、和人才个体等诸多方面,是多系统参与,一条龙培养的完整体系。真正实现“产、学、官的密切联合”,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
二、企业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体系
1.从战略高度对创新型外语人才进行整体规划根据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来确定企业外语人才的需求数量、质量和结构
首先,外语人才在语种结构上要合理。 其次,外语人才的储备要形成梯队,引导后备人才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积极向优秀人才学习,形成在竞争中求团结的团队氛围,不能因为人员的局部流动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再次,外语人才的发展要同企业整体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协调,外语人才的开发和培养既不能过度,又不能不足,否则都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企业外语人才的战略规划要有前瞻性,不但能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而且要满足企业将来的发展需要。
2.引进和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
以往企业引进的外语人才大多是纯外语人才,很少考虑外语人才的知识面问题,这种情况与我国当前的外语教育模式有直接关系。我国的外语教学把外语当作一个独立的学科,如外语文学、语言学等等,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工具和技能去对待。所以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更适用于从事教学和研究,而不适用于工商企业。学术界和实践界对复合型人才的判断标准不一,有人认为是“外语+专业”模式,有人认为是“外语+专业+文化素养”模式,也有人认为是“双外语+专业”模式。不论具体标准有什么差别,但总起来说,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共性是外语必须同一定的专业相结合。同时,企业要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对外语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外语人才的专业素质。
3.改变原有的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企业甚至不培养。有培养计划的企业对外语人才培养的方式也比较单一,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所以企业应该重视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并不断创新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大企业应该尝试订单培养。订单培养是以需求为导向的,用人单位向高校预定所需专业的外语人才。订单培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校接受企业的委托来培养学生,而是学校依据企业行业背景、技术特征和组织结构及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培养出的人才要符合订单的条款。其次,根据外语人才的工作特点,企业可以进行涉外培养。涉外培养是企业输送外语人才到目标国去学习和实习,让外语人才能够迅速地适应其工作岗位。涉外培养模式的优点很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外语人才不但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而且还能了解目标国的文化传统,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发挥教育资源优势
创新型外语人才是针对一定的市场需求,对某一专业课程的特殊调整与设置,表现为一种新的、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理应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如果不能很好地为区域发展服务,也就难以体现出办学特色。因此,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应与本区域保持密切联系。
1.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改革
在高等外语教育改革中,课程建设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课程是培养目标和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英语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区域自身特点,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满足本区域大众需要的原则,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和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努力开展项目合作,主动地推动该区域系统各部分的有机协调发展。
根据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的一种科学有机的优化组合,是以一两门外语为工具、另有一两门跨学科专业为方向的目标明确、体系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或课程模块,旨在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和创新品质的英语创新人才。适于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课程体系的模块结构应有以下特点:(1)注重语言实践,在使学生具备一个英语专业本科生必备的听、说、读、写、译等口头、书面综合语言能力。主要课程包括: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报刊选读、第二外语等。(2)注重语言理论学习。主要课程包括:语法、语音学、词汇学等。(3)结合实用语言课程。旨在配合学生分流培养时跨学科专业的学习。主要课程包括:公关英语、文秘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涉外法律、外事谈判等。(4)提高文化修养。旨在培养学生必备的文化素养、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主要课程包括:外国文学、艺术、西方文化、外国社会与文化、大学语文、跨文化交际学等。(5)跨学科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根据本人爱好、特长、市场需要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系、甚至跨校修课时,培养其复合型、创新型能力。创新型英语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多专多能的应用意识、应用方法和应用技能,这一点在课程体系中要有全方位的体现。
2.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的实践途径
由于创新型英语人才具有多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特征,在培养这类人才时应考虑分流培养原则。在学校高年级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及市场需要在系内系外、校内校外选课修学分,以增加学生在学习上的自由权。这样做的结果有利于对创新型英语人才作早期针对性培养。分流培养切不可忽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须与基础课方面的培养相衔接,在英语综合能力、独立钻研跨学科专业能力、公关能力、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中,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工具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能力。
四、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政府支持
目前人才流动主要体现出西部向东部汇集、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单项流动的特点。各类人才在中心城市会合,推动了它们的经济发展。如何汇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人才,成为当地政府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加强人才聚集,扩大人才总量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打破传统的人才引进制度,力图从国内外、市内外引进外语人才,从而增加整个经济区域的人才总量。只有树立起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人才观念”,才能够吸引到人才,为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
2.减少人才流动障碍,促进人才的良性循环
当今人才的单向流动现象不但损害了区域经济的人才存量,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区域经济人才的合理使用。因此,在制定人才政策时,政府应尽量避免人才的地方保护意识,减少人的流动障碍,降低人才在区域内的流动成本,从而促进外语人才在经济圈内进行市场化的最优配置。
“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了对外开放的新起点,自此中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走出去”超越“引进来”的新时代。这意味着对外开放也出现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全球化、国际化俨然升级为国家发展、城市发展的常规“武器”,以产业为阵地、以产品为载体抢占全球化、国际化的先机已蔚然成风。如果把以全球化、国际化代表的经济外向程度视为城市发展的外力,那么自主创新能力将是城市发展的“内功”。借助于外力固然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的膨胀,但是如果城市创新能力无法及时跟进,膨胀之后的产业将最终演变成泡沫。因此探索经济外向程度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对于城市发展而言犹如寻觅外力与内功之间相互转化的途径。毫不讳言,经济外向程度与城市创新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在根本上决定城市发展的高度和宽度,两者若偏废其一,则城市发展将受限颇多。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以助力城市转型发展为目的,探讨经济外向程度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既关注经济外向程度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也关注城市创新能力的其他影响因素。为不失研究的完整性,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以观察经济外向程度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双向因果关系,然两者之间的互动连接机制探索将作为研究展望留给后来者。
对于经济外向程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经济外向程度的宏观影响[1]。以出口比率、进口比率、外商直接投资比率、对外借款比率四个指标作为经济外向程度的衡量指标,并以此测算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外向程度以及实证分析经济外向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探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对经济外向程度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优化经济布局、拓展市场空间、扩大对外开放、带来生态经济与文化经济发展机遇。第二个层次是经济外向程度的中观影响,即经济外向程度对产业发展的影响[3]。以我国制造业中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市场外向程度、企业规模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为:市场外向程度对其他地区的制造业集聚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4]。研究了都市生产业的外向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其认为主要有六大因素在推动都市生产业的外向发展:市场需求、专业化水平、投资额度、都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以及制度因素。第三个层次是经济外向程度的微观影响,即经济外向程度对企业的影响[5]。采用Logit模型对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规模对民营企业国际化产生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在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产品生命周期中处于成熟期的产品是国际化的主要载体[6]。从渐进国际化、快速国际化两种理论出发解释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并且认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存在五大问题:外部政策环境问题、社会化服务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管理者及员工素质问题。
对于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沿两条轨迹行进。第一条轨迹是关于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7]。提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应涵盖四个层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潜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活力[8]。提出了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六个一级指标: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以及环境创新能力[9]。强调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三大评价模块:创新环境支撑能力、技术和产业创新能力以及知识创新能力。第二条轨迹是关于城市创新能力的实证评价[10]。用上海市、深圳市作为样本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两种培育模式做了深入比较[11]。以第四代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为分析工具对南京、上海、北京等九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做了实证分析[12][13]。分别以合肥、南京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城市创新能力。
从以上的文献看出,作为城市发展的两个支柱,经济外向程度的研究与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以两条平行线的形式各自前行,罕见交集。然事实证明离开了经济外向程度,则城市创新能力将面临动力不足,离开了城市创新能力,则经济外向程度的溢出效应大打折扣。因此寻求两者之间的交集,探寻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模型、变量、数据
本文将采用双对数模型对经济外向程度与城市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模型中变量的含义、衡量指标见下表。
本文选取上海市的1991―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样本数据均从《上海统计年鉴》中获取。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下表所示。
三、实证检验
(一)ADF检验
ADF检验是协整分析的第一个步骤,其旨在解决伪回归现象。ADF检验形式为(c,t,r),c表示存在截距,t表示存在时间趋势,r表示滞后的阶数。例如(0,t,3)表示无截距、有时间趋势、滞后阶数为3;(c,0,4)表示有截距、无时间趋势、滞后阶数为4,依次类推。检验结果显示Ln(jsh)、Ln(open)、Ln(edu)、Ln(ren)、Ln(jzm)、Ln(lvh)非平稳。对以上变量进行一阶差分,Ln(jsh)、Ln(open)、Ln(edu)、Ln(ren)、Ln(jzm)、Ln(lvh)即为相应变量的一阶差分值,Ln(jsh)、Ln(open)、Ln(edu)、Ln(ren)、Ln(jzm)、Ln(lvh)皆在10%的临界值下平稳。据此得出的结论为:Ln(jsh)、Ln(open)、Ln(edu)、Ln(ren)、Ln(jzm)、Ln(lvh)都是单整的,满足了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二)协整检验
1.根据unrestrictedVAR模型确定最佳滞后阶数
确定unrestrictedVAR模型最佳滞后阶数需要从较大的滞后阶数开始,并结合FPE、LR、SC、AIC、HQ值等衡量标准进行选择。考虑到本文选取的样本数量大小,将最大滞后阶数定为6,从6开始,FPE、LR、SC、AIC、HQ确定的最佳滞后阶数为3,见下表。
2.协整向量个数的确定
通过Johansen的迹统计量协整检验得出的结果见下表。检验结果表明变量之间有6个协整方程,即协整向量个数为6。
(三)协整方程
采用var模型估计出来的协整方程表达式如下,估计结果的可信度检验见表6。
(五)实证检验的结论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实证检验步骤,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经济外向程度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605040376224,t检验值为2.92357。经济外向程度越高,城市创新能力越强,这符合传统逻辑。更具国际化的城市往往具备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创新资本以及创新需求,这对于推动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功不可没。
2.教育水平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系数为-1.42203372908,t检验值为-1.84696。以受教育人数衡量的教育水平没有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推动作用,反而扮演了反面角色,这多少有些意外。然深究其中原因不难发现,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受教育人数规模并不能反映教育水平的高低。在教育质量没有得到提升的前提下,受教育人数的增加徒增教育半成品、残次品,与创新型人才的标准相去甚远。
3.居民生活水平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作用系数为0.783818268265,t检验值为1.72414。居民生活水平越高(以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衡量),城市创新能力越强,符合传统逻辑。生活水平高的城市居民具有较多的“闲暇”,这是创新活动的必备要素。
4.科技人员投入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作用系数为0.559372938257,t检验值为2.74802。科技人员投入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直接作用,创新离不开人才,人才越充裕则创新能力越强,这符合传统逻辑。
5.城市环境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了正向作用,但是不显著,作用系数为0.0627794804057,t检验值为0.11839。城市环境越好,意味着对资金、人才、企业的吸引力越强,这是推动城市创新能力提高的一条途径。但是从检验结果看出,这条途径并不具有典型性。
6.在所有的弹性值中,教育水平的弹性值最大,表明教育水平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然而遗憾的是,教育水平的这种最大影响并不为正,而是负向的。
7.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原假设OPENdoesnotGrangerCauseJSH的F检验值是1.13328730754,P值是0.371932441347,结果显示F检验不显著,于是拒绝原假设,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论是:经济外向程度是城市创新能力的格兰杰原因。原假设JSHdoesnotGrangerCauseOPEN的F检验值是0.320715472198,P值是0.810302160114,结果显示F检验不显著,于是拒绝原假设,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论是:城市创新能力是经济外向程度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在经济外向程度与城市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四、简要的结论及启示
以上海市1991年―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选取城市创新能力为被解释变量,选取经济外向程度为解释变量,引入教育水平、科技人员投入、居民生活水平、城市环境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协整方程,实证检验经济外向程度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得出了以下一些结论和启示。
1.经济外向程度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力。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全球化、国际化给一个城市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也带来了创新。因此以全球化、国际化的眼光审视城市的自身定位,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2.教育水平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弹性值在城市创新能力的所有影响因素中最大。这样的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中国教育的反思。以造就世界最大规模大学生群体自居的中国教育体制似乎失去了市场和受教育者的宠爱,这一切建立在教育质量下滑、就业率下滑的前提之下。因此,探索扭转教育质量下滑的路径,对于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3.居民生活水平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努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不失为推动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终南捷径。创新源自于劳动者的“闲暇”,闲暇的多寡往往决定了创新的数量及质量。居民生活水平越高,则居民的闲暇时间越多,创新活动越容易发生。
4.城市环境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了正向作用,但是不显著。打造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固然会吸引创新资源的集聚,但是这种吸引力绝非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对城市环境不可投入过多。
5.经济外向程度与城市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即互为格兰杰原因。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方向:不但经济外向程度对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且城市创新能力会反作用于经济外向程度,在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互动连接机制。这种互动连接机制将是本文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沈绿珠.我国区域经济外向化程度的实证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67-72.
[2]毛阳海.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经济外向发展[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7.
[3]徐春华,刘力.企业规模、市场外向度与制造业集聚――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4(5):47-60.
[4]胡国平,徐显峰,等.都市生产业外向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基于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1999―2008年面板数据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3):40-47.
[5]胡志军,温丽琴.产品生命周期、融资约束与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外向国际化――基于Logit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8):147-155.
[6]冯德连,邵海燕.我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的探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4):17-21.
[7]张洁,刘科伟,刘红光.我国主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74-77.
[8]侯仁勇,杨道云,陈红.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7):141-143.
[9]邹燕.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国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结构研究[J].管理评论,2012(6):50-56.
[10]尤建新,卢超,等.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分析――以上海和深圳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7):82-92.
[11]李琬,张玉利,胡望斌.创新型城市第四代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54-57.
[12]何睿.创新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13]戴超群.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在南京市的应用[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14]李倩.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中国区域创新集聚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3(6):56-64.
[15]刘孝斌.选择性迁移、创新集聚与经济转型升级[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2):81-91.
[16]叶姣,王佳林.FDI对本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实证[J].国际贸易问题,2014(1):131-138.
[17]吴景松.我国区域教育供给水平差异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21):6-11.
[18]刘孝斌.法治水平的区域比较及空间溢出效应[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2):81-88.
[19]卢宁,李国平,刘光岭.中国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3-18.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进行诊断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54例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 例患者术中均明确诊断, 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成功51例( 94.4% ) ,中转开腹3例( 5.6% ),术后有4例出现腹腔积液,经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安全、可靠、微创的特点,,尤其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外科; 微创手术; 急腹症; 普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342-01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出表现并需要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 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等特点. 虽然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手段使急腹症在术前诊断率得到提 高, 但仍有部分患者因临床症状.征不体典型等各种原因无法确诊, 造成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或治疗时机延误。腹腔镜因微创、术后恢复期短和术后并发症少的特 点被越来越多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我科从2010年5月 ~ 2011年4月间对 54 例急腹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 取得令人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急腹症患者54例, 男35 例, 女 19例, 年龄 18~ 72 岁, 平 均 48. 5 岁。入院前腹痛发病时间1. 5~ 72h,平均 8. 6h。其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15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2例, 肠梗阻3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例, 急性阑尾炎20例, 闭合性腹部损伤6例。所有病例均以急腹症入院, 伴有不同程度局限性或弥散性腹膜炎体征, 并符合手术探查指征。
1.2 治疗方法:手术方法 行连续硬麻或气管插管全麻, 仰卧位, 根据术中需要调整, 于脐 上或脐下缘穿刺建立 CO2气腹, 维持压力于10~14 mmHg., 置入套管以腹腔镜由近至远的顺序全面探查腹腔, 处理腹腔内积血、积脓或渗液, 明确病灶位置并 选择合适的操作孔( 2~ 3 个) 。54 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探查, 根据探查结果决定手术方式。 其中15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3例, 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2例, 中转开腹手术1例; 急性阑尾炎20例中行腹腔镜 下阑尾切除术19例, 因为坏疽穿孔性合并弥散性腹膜炎而中转开腹1例; 胃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例中胃穿孔3例, 十二指肠穿孔5例, 均直接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 肠梗阻3例为术后引起的肠壁肠管黏连, 其中 2例为小肠系带压迫、黏连所致, 行腹腔镜肠黏连束带松解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 2 例行腹腔冲洗、引流; 闭 合性腹腔外伤 6 例中5例小肠破裂, 行腹腔镜肠破裂修补术, 另 1 例为脾破裂, 经止血无效后行镜下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
2 结果
本组54例中腹腔镜下手术51例(94.4%) , 中转开腹手术3 例(5.6%) , 其中2例为坏疽穿孔性伴弥散性腹膜炎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另1例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因三角冰冻样黏连严重镜下分离困难且渗血较多而改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时间: 急性胆囊炎 45~ 115min, 平均 60min; 急性阑尾炎 35 ~ 95min, 平均 48min; 重症急性胰腺炎 60~ 100min, 平 均 85min; 肠梗阻 40~ 135min, 平均 70min; 胃十二指 肠溃疡穿孔 30~ 110min, 平 均50min; 小肠破裂 修补 时间 60min, 脾 破裂 切 除时 间 55min。 术后发生腹腔积液 4 例, 其中 2 例行超声引导穿刺引 流, 2 例自行吸收; 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 无死亡病例, 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 住院时间为 3~ 10 d, 平均 6 d。术后随访45例, 时 间 3 个 月 ~ 8 年,腹痛症状均无复发。
3 讨论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症, 起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该病进展的关键, 一般急腹症可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和各种辅助检查得以确诊。但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患者及辅助检查措施的局限 性, 使其术前难以获得明确诊断, 以往对这部分患者多采用剖腹探查或继续观察, 容易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创伤和痛苦以及诊断和治疗的延误, 尤其是脏器穿孔、腹膜炎或肠管坏死观察时, 其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随之上升, 约 12% 的急腹症患者行剖腹探查术是不必要的[1],而腹腔镜探查术的应用为外科医生提供了新的 诊治思路及方法, 该技术创伤小, 可直视下对腹腔内病变进行全面观察,直接发现病灶部位、性质及解剖改变, 使患者的手术损伤降至最低限度, 确诊率高达100%[2],有助于急腹症的早期诊断, 同时有效避免了剖腹探查术的高阴性检出率 及延误诊治。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者均可行腹腔镜手术, 因此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非常重要。术前应综合各种检查结果作好充分准备, 术中操作时 应仔细、柔、轻,防止造成副损伤, 尤其是组织器官炎性水肿、弹性减弱或脆性增加时。腹腔镜诊治的局限是仅能观察脏器表面病变, 不能发现实质器官如空腔器官黏膜、膜间位或后位器官等病变, 因此并腹不能完全取代剖腹探查术, 术中腹腔镜无法处理或处理困难时适时中转开腹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腹腔镜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诊治是可行的、安全的[3] ,与传统的剖腹探查手术比较,优势明显,尤其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志奇.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J] . 腹部外科, 2009, 22(1) :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