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德育教育 必要性 重要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从古到今,一直很注重后辈的德育教育。如今学校的德育教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社会品德、积极主动投身社会实践,成为高素质人才是素质教育的一大目标。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简称德育教育。然而,我国现在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离素质教育还有一段距离。处于应试阶段的教育,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考试能力,往往忽略了德育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值得反思的地方。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以史实为基础的学科教育,主要的教育目的是以史为戒,以史育德。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知我国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
一、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新世纪的青少年,有更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因此,表现出与其父辈们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但在这些条件下也会对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1)自我意识的膨胀。一些青少年自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的过分溺爱以及纵容,致使孩子自我意识的膨胀。表现为自私自利、我行我素、容易冲动、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关爱等,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态度。这种自我意识的膨胀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2)民族意识缺乏或偏激的爱国思想。社会多元化发展,青少年容易受一些不良行为或思想的影响,对社会对他人存在不理智的认识,缺乏民族意识或存在狭隘的偏激的爱国思想,表现为对国家和他人漠不关心,或对社会不满、存在偏激的爱国行为,如暴力打砸泄愤等。民族意识的缺乏或偏激的爱国思想都是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3)极强的功利意识。处于青春时期的孩子,思想还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社会风气或他人的不良影响,形成极端的个人主义,如金钱至上、名利至上等不良思想充斥于心,变得极具功利性。
2.德育教育势在必行。根据青少年存在的的上述问题,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历史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从历史事件中折射出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品德情操等,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增强民族意识和激发爱国热情。学习历史,了解我国古代的兴衰历程和近现代的改革发展,从中吸取教训和总结规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激发爱国热情,从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2.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历史教学的德育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的方法
1.科学渗透德育教育。教师的教学目标都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制定的,不同的章节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尽相同。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并将其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才能真正实现历史的德育教育。
2.多样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历史内容的差异性,教学条件的差异性等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采取多样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多媒体的应用、表演式教学、角色互换、演讲式教学等。另外,讲解内容的多样化也是多样教学的重要方面。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善于将乡土历史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联系起来,不但丰富了课堂教育,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乡土历史教育中,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3.注重情感价值观教育。做事先做人,所谓的“做人”就是要有良好的价值观,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师是学生情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引导者,而课堂教育又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重要平台。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都有重要影响。例如,在讲解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历史事件时,教师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对林则徐大无畏的民族主义精神进行评价,学生受教师情感价值观的影响,同样会高度认同林则徐的高尚品质,并心生崇拜,以此为榜样,从而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综上所述,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思想品德还未定性,这决定了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德育教育是可以灵活运用到历史教学中的,教师应把握好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并注重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去感染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品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教学 反思
新的历史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了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和概念。通过教材设计多样的教学导入、学习探究、学习评价、动手实践、主题活动等板块,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作为历史教师,纵观人类历史,对社会的认识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过,课堂不是可以随意发挥的,毕竟是基础教育的阶段,应该严格按照 课程标准来授课。本人按照新课标、川教版新教材实际探索教学多年来,感到课程改革带来的是全新教育理念,既感振奋,又深感压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难及困惑,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教改的效果。
新课标,新教材,有新的思考与困惑,在此,个人将从教学与评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谈谈面临的困惑和思考。
一、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带给我们的思考
目前达州市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是由龚奇柱主编的川教版教材,该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最大的亮点就是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八年级下册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中给出了这样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历史意义的评述,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进程的能力”。从此描述来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很高的。对于初二学生来说,他们从未接触过相关的哲学知识,他们难以明白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正因为特别强调能力,反而忽略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知识,轻能力的观点固然不对;但是一味地为了培养能力而忽略知识储备是否可取呢?值得商榷。历史作为一门文字科目,学生要想具有各种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恐怕前提就是先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行。虽然新课标不要求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是至少一个粗略的脉络我觉得还是应该要让学生知道,而且现在的高中新课改后,对学生历史知识储备的要求很高。如果初中不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高中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我认为,初中教学既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毕竟知识是根基。没有根基的能力培养永远是镜中花,水中月。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带给我们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认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是我们遵循的一般原则。但随着学生发散思维的增加,教师往往有收不住之感,你千方百计向某个方向引导,学生偏与老师想的不一致,甚至离题万里。特别是需要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学生更难引导,但老师又不能用唯一的答案来强制学生接受。这样我们既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但是又不敢过于放开。开放式的课堂很好,但是这样我们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毕竟我们还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且现在历史课程内容很多,不管是课内知识的掌握,还是课外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大量时间,所以很多时候新课改就变成了一句空话。新课改也就变成了新瓶装旧酒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带给我们的思考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新《历史课程标准》,从各个层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1]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更是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已形成的高度上,一切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这正是历史教育本质功能的回归。价值观教育取代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意义,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难点。
虽然在教材中有很多课都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的。比如八年级下册的《艰苦创业的民族的脊梁》,这样的课文是很能感染学生的灵魂的。但在教学评价时,我们并不会考虑学生的价值观是否发生变化。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要么变成政治教育,要么就成为新课改的一种噱头,没有任何意义。
四、教学与评价带给我们的思考
历史教学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从评价功能到评价对象和方法,我们发现新课程的评价标准的确很有特色。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不过在中考的制约下,家长、学校、教师都面临升学的压力,社会对一个学校的评价也都涉及到升学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新课程的历史教学,学校、教师极有可能回到原有教学方式。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以其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学校评价教师只看学生笔头考试的成绩,只重视考试结果,甚至把这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最主要衡量标准,教师也就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笔头考试成绩,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上加难。
不过,可喜的是,历史新课程已经在顺利的实施中,学生的学习形式发生了改变。虽然学生还是以听老师讲课为主,但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的学习行为融在其中,这些教学模式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动手、创新、合作、竞争能力和掌握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为学生顺利进入到高中历史的学习作了一定的铺垫。
我们将用爱迪生的话来勉励自己:“失败带给我的经验与收获,在于我已经知道这样做不会成功的证明,下一次我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了”。
参考文献: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1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一课时,让学生对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2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一、对教法的反思
教与学是教育实践中两项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多向活动,才能完成教育的任务,实现教育的目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组织、控制,并根据教学反馈情况适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调整。同时,对历史课堂教学教法的反思和调整须以“寻找问题实施尝试反思调整优化尝试”的循环方式展开。寻找问题是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和学生实际接受状态是否达到和谐统一,从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存在的根源,其中就包括课堂设计、模式运用等;实施尝试就是为解决前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有目的地使用新方法进行补救;反思调整是二次观察、反思教学方法以及补救措施的实施效果;优化尝试即针对刚发现的问题运用所谓的最佳方案实施教学补救,解决前阶段出现的本质问题。而且在问题尝试反思的每一个步骤中,反思总是存在于每个教学环节和整个教学过程。
二、对学法指导的反思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要科学地研究“教”与“学”的辩证运动规律。现代教学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就必须“以学论教”要围绕学生的“学”来研讨教师的“教”。即教师既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并且把教法与学法统一,才能真正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最常见、最实用的方法。合作学习提倡课堂学习集体化、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完成项目,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它给学生主动学习和取长补短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现代人所必需的素质。
三、对历史教材功能的反思
关键词:宽松氛围;互动过程
;评价体系
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情感氛围
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宽松的教学情感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同一起跑线上,彼此以友相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我在“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的一节课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点,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认真思考,努力解决问题的“多言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教师要不断的改进教学的方法进行导入情感,激发话题,引导提问,归纳总结,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创造出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二、探究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复合主体互动的过程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指导,在探究学习中完全放手、束缚太多都不现实,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反而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有负面影响因此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三、探究活动应允许学生出错,教师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
由于器材、环境、知识水准、操作技能等原因,学生的实验数据和结论有时偏差较大教师若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改进实验方法,这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会大有益处切不可轻率指责、否定同时,课前分组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状况,活动过程中及时组织交流,以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携手合作以实现活动目标当然课后的补救也是必要的对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应提供再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完成实验探究,消除失败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共性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课题这很正常,正是问题或错误,才有改进和创新
四、 探究活动中应加强对学过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随着初中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对现象的解释和判断会有不同的方法和结论课堂上我演示“用气筒给可乐瓶打气”实验,提问:“瓶塞为什么会猛地窜出很高?同时瓶内为什么出现白雾?”,本意是希望学生回答:“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而另一位学生却说:“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于是我精心设问:“你知道白雾是一种什么现象?”,学生答:“液化”,“液化是吸热还是放热?”我紧急着追问学生答:“放热”“放热后内能怎么改变?”我又问“减少”学生回答问题迎刃而解从而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还有我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练习来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再现机会这样他们的分析判断、逻辑思维,解题能力得以提高
五、 探究活动应成为点亮学生智慧火花的过程
发现、创新是人的一种天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发展这种天性作为教师,就是将学科知识的内容与人类历史文化链接起来,使学科知识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使文化富有历史感,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创造世界的动力
比如,在“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的一节课中,多数学生在改变冰块内能的学生动手实验中,大部分学生想到了:用酒精灯加热,放在室内自动熔化,放在热水中熔化等一些常见的方法但也有小部分学生想到了:用两块冰互相摩擦,用玻璃棒搅拌……等,也能使冰块熔化从而得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六、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我国以往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或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而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所以我们的教师会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学生在题海中迷失了自我,于是社会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
我在“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的一节课教学中不是仅仅传授课本知识,而是着重培养了各种能力一些学生,在某些时候或某个方面会有新的问题,新的思视野也许这些学生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成果所以我们在评价某个学生时,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要科学地、全面地、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关键词: 农村初中 物理实验教学 分组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都是在不断观察和实验中,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分组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操作的实验,因其感受性强、实践性强、独立性强,是实验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要媒体,是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笔者对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意义、特点等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改进农村分组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实验设备落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初中相继建起了物理实验室,多为与生物、化学合一实验室模式。随着时间推移、课改不断推进,原有实验器材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求,加之原有实验器材日趋老化、损耗严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甚至连一些简单演示实验标准也无法达到,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弹簧秤精度普遍低、天平测量数据不一、实验装置设计不到位等器材问题经常使得师生哭笑不得,很多本该实物操作的实验却被搬到了黑板上,成了“黑板实验”。长期的“黑板实验”,使学生失去了“实验的兴趣”,感到物理学习很乏味,兴趣不浓度。
(二)教学人员老化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掌握实验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和培养实验思维等三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农村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师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年龄结构偏大,以临近退休年龄人员为主,工作上精力不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差,业务水平不高,参加培训机会少,离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求相距太远。可以说,实验教师老龄化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实践实验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
(三)教师思想麻痹
课改教材中列出了许多小实验,小实验的进行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在课堂上、课后甚至家里开展,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工具,自制各种各样简单的仪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加深理解物理知识有着重要作用[1]。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小看这些“小实验”,思想上不重视,认为这些学生一看就明白的小实验,没必要做。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实验知晓率低、动手操作机会少、学习物理兴趣不浓、学习效果差,影响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实验方法陈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用先准备仪器、做实验、观察现象、归纳出结论的步骤进行,而没以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等)、教材特点去设计教法,不注重创设情境和调动思维积极性。同时教法单一也显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操作过程简单,原理却比较复杂;实验现象隐性,视觉效果差,学生识记、运用困难,往往忽视电教媒体在实验教学中图文并茂、声像合一的效果。
(五)教学行为“四多四少”
实验次数多,实验记载少,导致物理实验年年做,困难问题年年有,多走了弯路,浪费了时间;书面考核多,实际操作少,造成实验教学中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重学生书面考核、轻学生实际操作;实验搀扶多,自主实验少,教师包办实验器材准备、步骤设计、结论归纳,而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实验的可谓凤毛麟角;注重结论多,思想渗透少,往往只注重讲授实验现象及结论,不注重各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渗透辩证思想了。
二、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意义、特点
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获得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做好物理分组实验,对于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意义重大。
(一)分组实验教学法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演示实验由老师做,学生看,往往不能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主要是:(1)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特别是坐在后面的学生)是很难看得清的。(2)即使看得到,演示结果每次都和书中的一样,看与不看都没关系。时间一长学生的“参与”愈来愈少,由“看实验”变为“听实验”再变为“背实验”,也就没有了学习兴趣。结果往往是,演示实验做得再漂亮,效果也不理想。实验的乐趣其实就在于亲身的体验,不仅仅是视觉的体验、脑的体验,更重要的是手的体验,心灵的体验。分组后让学生自己实验:看得清,记得牢,更重要的是学得快乐。而分组实验教学法,能较好地克服演示实验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参与实验、获得认知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分组实验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探究和创新教育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特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命的生命,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学生虽不能像科学家、思想家那样去探究,去创新,但从小树立探究和创新意识尤为重要[2]。初中物理课本中的实验虽多为验证实验,由老师来做,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早已定好,根本就没有可以创新的余地,但分组实验为探究实验提供了基础,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条件。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参与其中,探究了实验现象,分析了实现原理,总结了实验结论,激发了创新意识。
(三)分组实验教学法有利于建立合作式学习环境
在分组实验中,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小组协作完成实验,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协同讨论解决问题,在协作中增长了学识,在实验中培养了感情,为学生日后更好发展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一、提升教师探究教学的能力
1.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
(1)探究教材资源。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利用教材上的图片、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价值。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中,教者呈现潜水艇、热气球的图片,让学生加深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对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思考:浸沉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如何判断物体的上浮、下沉?轮船用钢铁制造,钢铁的密度远大于水,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
(2)开发网络资源的能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对国内外大事的关注远超我们的认知范围。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缩短知识应用的时空,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在学习《电能》内容时,教者以多媒体播放日本福岛核泄漏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既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伤害。
2.组织课堂的能力
传统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独霸课堂的话语权,学生被动接受,缺少学习的兴趣。探究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以做到收放自如。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对学生知识结构深入地了解,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触手可及”。教师的提问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浮力》教学中,教者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什么是浮力?什么样的物体具有浮力?什么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什么情况比较小?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如何测量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融洽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对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要宽容学生的错误,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2.猜想假设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重视结论的机械记忆,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大胆猜想与假设,以致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足。教师不急于说出结论,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动脑搜寻大脑中存储的知识,让学生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如在《摩擦力》教学中,教者让学生用手掌压在桌面上,并来回滑动,感受桌面对手掌的阻碍作用。在不向任何方向滑动或有滑动的趋势,感受到桌面对手掌是否有阻碍作用。再增大手掌和桌面之间的压力,让手掌在桌面上滑动,感受桌面对手掌的阻碍作用有没有变化?
3.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师不要以自己的演示替代学生的探究活动,要将操作的机会让给学生,要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资源,也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实用的实验器材。学生在探究中常遇到问题,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要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如在《重力》教学中,为让学生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让学生准备钩码、测力计等探究质量与重力之间遵循的规律,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准备实验、用直尺绘图,发现规律,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4.有效讨论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不仅是独立的思考者,还是问题的讨论者、批判者,在听取别人的意见与观点的同时,既有包容的吸纳,也有智慧的碰撞,在讨论交流中彼此分享,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如在《密度》教学中,学生用手掂量铁块、铜块、铝块、木块,比较它们的质量,思考物体质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体积,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在收集实验数据后,小组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一是对于同种物质,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大小是否有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或接近?二是对于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此比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结论。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作微视频和学习任务单;学生在家中观看视频讲解并完成相关任务,回到课堂上展示成果,师生面对面交流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教学的目标就是将教学方式进行翻转,实现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学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当课堂上老师讲解重点、难点之后,每个学生提出疑问和迷惑,从而进行小组自由讨论,老师最后再进行难点剖析,答疑解惑。总之,“翻转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业成绩的提升。
一、翻转课堂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翻转课堂基本的教学模式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准;能全翻转的则可以全部翻转;不能全翻转的则部分翻转;不能部分翻转的则不翻转。采取的基本方法是:
(1)课下“知识获取”过程: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及学生整体情况制作一些时间短、信息明确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前在家观看学习。学生完成“知识获取”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平台中完成一定的针对性练习,检查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巩固学习内容,同时练习的正确率统计也会提交给教师,这样教师在第二天上课前就可以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盲点区”,以确定课上应创立怎样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2)课上“知识内化”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就自己在课前知识建构过程中产生疑惑向教师请教,接受教师的启发和个性化指导,由于学生在学习提问中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效率高,教师则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完成练习时产生的疑惑,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探究。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1.创建教学视频,设置问题启发学生
探究视频创建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进度,有选择地进行视频创建。以《声音的特性》章节教学为例,教师可课前组织学生欣赏《命运交响曲》乐章,让学生初步感悟声音的美好,引发学生对本章知识点学习的心理需求。学生课外欣赏音乐时,教师要为学生留些思考问题:《命运交响曲》每一节的乐章有什么不同,贝多芬使用了哪些乐器参与演奏,这些声音是如何发出的,想一想要使乐声更响些,需要怎么做,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创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可以避免学生课下出现无效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引发学生的表现欲与求知欲。学生在欣赏、思考、研究、总结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心理满足感,“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可谓首战告捷。
2.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教师创建视频之后,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回归课堂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强调的是课堂“动态化”的过程,而物理课堂的这种动态就体现在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上,这是进行教学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是促进翻转课堂运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方式。教师在短暂的教学后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消化、内化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热烈讨论,大胆探究。教师在抛出一个问题后,组织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很多疑惑在讨论过程中也就被解决,但当学生的疑惑通过讨论难以解决的时候,教师就要给予适时指导,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作为课堂的辅助者应该发挥这一作用,但课堂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我们追求的并不是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学生在探讨中碰撞出思维火花。学生之间的交流相较于与老师的交流更自由,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各抒己见。可以说,小组合作模式翻转了师生之间的角色,能够有效发挥学生主动性。因此,小组合作形式在翻转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现了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配合。
3.改变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的运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之前我们提到可以通过教学视频的制作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提供自主学习机会,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必须跟进评价技术,每个视频后紧跟几个相关问题以便学生自我检测,通过云平台及时汇总学生问题,总结学生学习情况。这里我们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同于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是对所学内容的一个复习回顾过程,可以及时反思,深化理解,内化知识,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捕捉自身不足,明确自己的思维盲区,使学习更具针对性。通过评价机制的“翻转”,学生获得实证性的资料,教师更了解学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善于从学生思维、学生历史阅读和信息梳理能力、网络化历史教学方式、科学的历史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改革,对于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吸收效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历史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现实性、社会性的学科,学好历史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同时还是不断提升学生人文情怀和人文素质的关键,对于个人综合能力成长和历史水平提升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历史教学模式单一化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应试教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对于初中历史学习来说,各种考试几乎成为了主要的学习动力和核心支撑,这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历史教学的针对性,但是也很容易产生很多负面效果,导致急功近利教学现象的出现,这对于历史素质教育改革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历史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初中历史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历史教学效果的实现,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水平,降低了教学效果。首先,从教师资源上来看,不少初中的历史老师多数都不是专业的历史老师,教师资源紧缺,无法保证教学的专业性和有效性,这对于教学效果提升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其次,从目前历史教学资源现状来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相对来说比较匮乏,降低了教学的灵活度;很多时候学生往往不能够根据学习需要来学校查找相关的书籍和内容,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3.教学中难以切入历史本质内容
初中历史教学中难以切入历史本质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历史教学质量。对于历史教学来说,由于不少的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不足,历史观念的变化往往会更加频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历史观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即使是在同一时期,站在不同的立场,采用不同的视角,结果也会导致观念存在差别。很多时候,他们无法有效的切入到教学本质之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历史认同意识的形成,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质提升,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思维能力。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它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很多学生都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忽视了个人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不利于从根本上来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学习热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地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来进行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设置,从历史知识本身出发来进行历史问题的设置和提问,这对于不断地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历史分析能力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从而来不断地实现个人历史综合能力的提升和飞跃。
2.培育学生的历史阅读和信息梳理能力
培育学生的历史阅读和信息梳理能力,从而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善于阅读教科书,从中来获取大量的历史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成绩,这对于个人历史综合水平提升有着无比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历史老师应该善于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的正确方法。当学生在阅读历史材料遇到障碍的时候,应该教会他们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引导他们按照一定的次序来进行阅读,从而来不断提升历史阅读效果。与此同时,还要实现对于信息的有效梳理,比如可以借助于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来实现,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个人历史信息的掌握和处理,这对于提升历史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3.实现网络化历史教学方式
实现网络化历史教学方式,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对于历史发展而言,它往往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现实性。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是其主要的学科特点,很多时候学生们无法对事件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来进行清晰掌握。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理清历史事件的线索,有效地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进行内在树立,从而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开始讲世界史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目录,以此来对事件发生规律有清晰地认识,这样来不断地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4.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评价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评价,对于不断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效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在进行历史教学评价的时候,应该充分地重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素质和综合分析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优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鼓励,强化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于不断提升学生的历史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小组互评、师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实现,能够从根本上来强化自我认知能力,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语
实现历史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对于不断提升学生的历史素质、课堂教学效果都有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这在根本上强化了历史学科的重要位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从历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思维能力、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改革探索,能够从各个维度来进行历史教学反思,从而不断提升历史教学有效性,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旭阳,周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70-72.
[2]艾咏东.“以生为本”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3,No.458S1:170+206.
[3]孙建.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如何体现四个要点[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No.115511:75-76.
[4]郭延庆.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v.37;No.164S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