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绽放的微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识・善意的微笑
金色的阳光慵懒地洒下来。窗外,一朵朵玉兰花翩然枝头,晕上一层淡淡的光泽。新学期,安排座位时,她被调到了我前面。她很文静,很少说话,经常是我们打成一片时,她就在一旁静静地翻着书,似乎有些格格不入。我们几乎不说话,渐渐的,对我来说,她就如缥缈的空气一样,可有可无。看着前方,永远只是一个孤独的背影。一次,一个不小心,我的一叠书全掉了,我烦恼地挠挠头,无法,只得求助于她了:“你,能帮我捡下书吗?”
“嗯。”短短的只有一个字,声音很轻。看着她反复弯腰,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谢谢啊。”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希冀,淡淡的笑容爬上她的脸庞,我有些愣愣的,看着她眼中的清澈,我也摆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我们很早就认识,但真正的相识却是从她善意的微笑开始。
相知・温暖的微笑
天阴沉沉的,雨像断了线的珠子,大滴大滴地落下,窗外的树已被寒风吹得光秃秃。一直打不通她的电话,心中不安,拿起伞出门,可漫天大雨,终究还是没能迈出一步。我本和她约好一道去沿河路看红梅的。
她不可能去的,我不停地自我安慰。一个多小时后,雨渐渐小了,而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我在寒风中畏缩着前进,唯一的期盼便是她不要在那里。
透过迷蒙雨帘,望见亭子中小小的身影时,我的心被狠狠地揪起。快步走上前,握着她冰凉的手,也不知她究竟等了多久。之前心中想的各种解释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是深深的自责:“对不起,我来晚了,我看雨这么大,所以……”
“没事,只是你迟到了很久,下不为例!”她佯装生气,嘴角却洋溢着笑。
寒冬腊月,她的微笑就如寒天里怒放的红梅,温暖着我的心。
离歌・留恋的微笑
时光被风吹得很快,转瞬即逝,一转眼,我和她一同走过五年温馨韶光。进入初二后,我得知了她要去异地求学的消息。
“拜拜,我要去外地读书了,以后一定要常联系!”――这是她给我发的短信,她向来少言,就连这次也不例外。走的那天,我去送她,和她说再见的时候,她的脸上一如既往带着微笑,但我读得出来,里头带着留恋。
可是这个国家让人感动,让人留恋,不仅因为有鬼斧神工的吴哥,还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停地劝慰自己忘记过去,好好生活,他们的孩子虽然穷苦,却用最生动的微笑面对生活所赋予的,无论是否是不能选择的伤痛和无奈,你若是停下脚步,这些孩子们的天真无邪,黑黄皮肤下毫无保留的眼神以及笑容,一定能够让你感同身受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如果你计划着去到微笑与贫穷并存的柬埔寨,金边晃老市场、洞里萨河看水天一色、巴肯山看日落、崩密列拍照、小吴哥发呆……就让自己成为海绵,贪婪吸收来自各方的微笑,成就一次念念不忘的修行。
柬埔寨没有四季,只有一年6个月的雨季和另外半年的旱季。首府金边乃至全柬埔寨,都有大大小小难以计数的寺庙,多数的寺庙很多无家可归的人住在里面,僧人崇尚苦行僧的修行,生活简朴清贫。金边是个有趣的地方,旅店并不豪华,但是服务相当别致,寻常家庭旅馆的服务员会很负责的把放在房间地上来不及收拾的行李摆放好,同时把浴巾叠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每天一款,绝不重样。突突车是柬埔寨主要的交通工具,敞着蓬可以吹到街上柔和微醺空气里的风,心情也愈加轻快。你是不是喜欢背着包游走在不认识的城市里,和陌生的人相互交流友好和善意?在金边晃荡,如果你不小心闯入当地人的市场:堪达尔市场,兴奋和欣喜之心便油然而生。
从金边花几个小时车程到暹粒,阳光大大咧咧毫无保留撒在这个小城的每个角落,不见高僧梵音,不见身姿,只留下风洒落的卡波克种子,在残壁里生长盘绕,与这里的古寺生生世世牵附。水果shake应该是每个游客到了暹粒都会品尝的,青木瓜、柠檬、香蕉都可以成为食材,貌似平淡无奇的火龙果,做成shake shake(奶昔),却更有一种特别清新的味道。在柬埔寨,解决吃饭问题,奔着性价比高的地方还是该挑街边小摊,amok和bbq都值得尝试,柬埔寨采用烧烤和火锅的组合,中间烤肉,周围一圈是火锅,涮蔬菜和面条,配上东南亚口味的酱料,味蕾即刻感应到与众不同的升华,暹粒当地的特制口味汤一般是用肉做主料的,加入柠檬汁和特色香料,酸酸辣辣。暹粒的路边小吃中最令人惊艳的应属昆虫,油炸蚂蚱,油炸水蟑螂,油炸黑寡妇蜘蛛绝对令你咋舌!
作为整个吴哥的制高点,巴肯山的日落堪称浪漫恢弘与怀念兼具的奇景,逆光投射下来的剪影倒在水纹里,光明与灰暗融合得恰到好处,慢慢收拢、消融,枝桠和建筑相得益彰。即使赶不及看到巴肯山的日落,片片火烧云一样可以满足你眼球对自然的惊异,云层变幻着色彩,由红转成深红,再变成玫瑰般的色彩,最后就好象被浸染般地呈现出紫色来,太阳很快就隐没在云层中,但是天顶间还留着一丝丝余辉。面对着夕阳残红,久久凝望,仿佛那距离久远的古城和历史,如同一幅泪泣血染般的画卷,一一展现出来。
过了暹粒之后,眼前便换了景致,窄得错车都困难的土路被两旁密密麻麻的吊脚楼夹着,有车驶过,路边劳作的人们会停下手中活儿好奇地打量,偶尔有小朋友会冲着车挥手致意。柬埔寨随处可见年纪不大的僧人,笑起来的样子很可爱。粗糙了解柬埔寨的历史,宗教几次更迭,他们的民众都有点害羞,但是极为友善。去过多少地方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去那个地方的时候,怀着怎样的心情以及以怎样的胸襟气度去和当地人相处,寻找一种能够超越语言文化的契合,你会遇到会说恭喜发财的可爱小男生,岸边拖着树枝走的男孩,光屁股无忧无虑的童子军,被强烈阳光照的睁不开眼却有着好看古铜色肌肤的正在劳作的船家少年……
如果你刚好打算计划着去空帮鲁,绝对会让你收获意外的惊喜,这是一个类似小型威尼斯的水上村庄,一个安静的梦。空帮鲁的大多数房子都是高悬的吊脚楼,这样可以避开突如其来的水位变化,暴雨、洪水会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肆虐开来,老市场的水没到膝盖深,脚气也作为并发症不可避免。柬埔寨的港口很多,西哈努克港的海像妈妈,包容轻缓,生怕吵醒了来栖息的疲惫灵魂。这里几乎没有水泥建筑,所有的房屋都是带上树木建造的,简单、美观、安全并且实用,发电机每晚会工作三四个小时为人们照明。
柬埔寨地广人稀,有美丽的海岸,柬埔寨人民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你真的无法想象是怎样的信仰力量支持着他们走出战争的巨大阴影,心怀喜悦和感恩创造出今天的生活,有信仰的人,是幸福而无坚不摧的,是一般人永远无法靠近的宁静和释怀。洞里萨河是柬埔寨境内很开阔的河流,她的清晨很迷人,河边不知名的小庙宇沐浴在晨光里,乘一只当地人的小船,你在舰板上看着被晒成漆黑的皮肤,听不懂英语的船夫小声谈话,看日出日落,算不算永恒?你看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就算再苦再难的日子里都没有忘记花的芬芳和美丽。或者在夕阳斜斜洒在河面上的时分,停车跳下来在桥上静静跟着时间一起冥想,或者赤着脚走在沙地上,喝一口椰汁,累了便在吊床上躺下,轻摇着听着高棉软语的歌曲,这不是更好或者更坏的人生,只是不一样的人生。
崩密列是个拍照的好地方,那些光影和颓废荒芜的场景无不吸引着游客千里迢迢而来,密林和枯枝,它们到底属于谁,站成不朽的姿势是在等待谁?那种凋零颓废之美,深深呼吸一口,贪婪地想吸进无数世纪前的风,在崩密列的废墟上,最爱的朋友静静坐在上头,感觉是穿越,在那里,一坐,就可以是一天……
在伟大的建筑面前,人会显得极其渺小。吴哥古迹群是不能不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柬埔寨人民对色彩的领悟令人折服,吴哥古迹,到处是浓墨重彩的不真实,却亘古宁静。十多个世纪之前的数个王朝遗留下来的宫殿和宗教庙宇,闭上眼睛,细数这800年的沧桑,和那些腐烂在石头里的故事。数百年抹不平的凹凸,颠沛流离怎么能磨平梦想?
塔布茏寺是古墓丽影的拍摄地,《虎兄虎弟》、《现代启示录》都是在吴哥地区拍摄的,塔布茏寺最大的特点是树石共生,而且生的极好。
吴哥的历史像极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被外来侵略,焚烧、荒废,你用各种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都可以,自行车去,步行小环线,各个寺庙的角落都可以让你的相机定格,面对这些遗迹,语言的苍白和镜头的局限在这将近3000平方米的建筑群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画家常年待在那些石砌的古庙里,描绘眼前看不完的奇迹,无论黄昏黎明,晴天下雨,吴哥总是美丽的。小吴哥看不到尽头的回廊,像时光隧道,全石头的建筑总让人觉得走进史诗神话里,浩瀚的壁画,讲述了高棉族群的历史,他们骁勇善战,他们热爱生活。大气恢弘的吴哥精美之处在于每一个细节都有不同的惊喜,风云变化,他们仍然矗立在那里。每一个窗口,都是细心雕凿的油画框,每一扇繁复不同的门看出去,都像看尽人生百态般风姿不重,配上一声巴洛克式的叹息,用火红的颜色填补荒芜的空洞。
大吴哥里面随处可见的四面佛祖不稀奇,稀奇的是每一张脸都不同,每一个表情都凝结了一段故事。大吴哥里最有名的石雕——高棉的微笑,没有右耳,慈眉善目,凝视他,是一场千年跨越的对话。高棉的微笑有五层,但你在爬的过程只感受到三层,很多的四面佛像可以从各个角度看到他们的微笑。从东边的门进入后,第一层是废墟,石像倒落,也有较大空旷处,第二层便开始有近在咫尺的佛像豁然入眼,若试图去找最完整、笑容最柔和的头像,那就要去第三层,部分的佛塔在平面下,因为阳光的原因,面庞撒上暖暖的光,从此前的宝相威严过渡到普渡众生的柔和。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欢悦会给你带来好心情;“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意外会给你带来好心情;“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会给你带来好心情。
人生在世,挫折常有,但好心情也无处不在——
当你遇到挫折时,朋友的一些劝告和调侃会给你带来好心情。“朋友,没事,虽然这次失败了,但不要灰心,下次一定能成功的,加油!”请绽放你的微笑。
当你遇到挫折时,父母的一些鼓励和帮助会给你带来好心情。“孩子,没事,这次的失败说明不了什么,我们会永远站在你的身后,加油!”请绽放你的微笑。
当你遇到挫折时,老师的一些教育和信任会给你带来好心情。“你要找到这次失败的原因,老师相信你再接再厉,加油!”请绽放你的微笑。
当你遇到挫折时,大自然同样会给你带来好心情。去聆听小鸟那清脆的声音,它在告诉你“加油”;去看看那花儿草儿,它们在向你微笑招手……请绽放你的微笑。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保师强非”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03-02
上世纪末,随着国家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变革,非师范院校参与了教师培养,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其办学优势受到严重冲击。一些高师院校开始关注社会产业发展,拓宽自身办学面向,开办社会急需的非师范类专业。关注非师范专业的发展和提升非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各地方高师院校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一体两翼”:地方高师院校的生存法则
1.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打破了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的单一化格局,同时,它也使师范院校的传统优势面临挑战,生存危机逐渐显现。一方面,师范院校要在其原有教师教育领域继续彰显特色,以期在与综合性大学教育培养竞争中有所超越;同时,它又不得不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领域,以期在与同类院校的竞争中立于上游。在这样的“夹缝式”发展中,几乎所有的师范院校都选择了转型或阶段性转型。有调查显示,在现有的38所以师范大学命名的高师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中,除9所为“多学科”外,其余均为“综合性”[1]。可见,发展非师范专业既是高师院校的主观追求,也是师范大学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2.推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向,明确办学定位,调整办学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功能,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使自身的办学实力得到有效提升。作为原先单纯以培养师资为目标的高师院校,一直以来对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关注甚少,其社会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原有学科优势和地域优势,发展非师范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将极大地缓解地区创新人才需求不足的矛盾,使学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
3.促进区域精神文化繁荣的客观要求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成为高校的第四大使命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期待。大学既是教育机构,也是文化机构。地方大学不仅是地区文化的品牌,而且也是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的助推器。然而,现实中地方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还很薄弱,增强服务地方精神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应该成为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区域文化的相对集中地,经过多年的积淀,形成了较好的师范校园文化,依托传统优势,开办非师范专业,为地区培养文化发展的引领者、传承者、服务者、研究者和践行者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形成品牌文化的客观要求。
二、“师强非弱”: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之“围”
1.“先天不足”:非师范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非师范专业自诞生之初就对自己的“身世”有所顾虑,一些非师范专业是在原有师范专业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如“物理学”为师范专业,而“应用物理学”则为非师范专业;另有一些非师范专业是在原有师范专业的基础上“转型”而来的,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初为师范专业,但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师的饱和和学生就业面的拓展,专业办学方向作出调整,将其改为非师范专业;还有一些非师范专业是在原有师范专业的基础上“分裂”而来的,如英语专业为了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和扩大就业领域,于是就出现了同一个专业的师范和非师范两个方向。不难看出,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自其产生之初就似乎有些营养不良,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其边缘化的地位没有被修正。
2.“师非不分”:非师范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
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具有“依托性”、“派生性”、“市场性”等特点,对内在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和教研科研等方面与示范专业存在较大差距;对外,其与综合性大学或专业性大学相比,在办学经费、实践基地和实验设备等方面更是不能同日而语。加之高师院校办学理念模糊,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指导、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差异性研究不够、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论证不足,最终造成人才培养的“师非不分”,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受“边际收益最大化”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处于劣势。
3.“点到为止”:非师范专业学生实践性不足
高师院校在多年的教育实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和较科学规范的师范生实习方案和考核办法。但是,非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却存在着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首先,经费投入不足。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步履维艰,人均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导致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只能点到为止。其次,指导管理不严。很多高师院校没有考虑到非师范专业的特殊性和技能性,往往套用师范专业实习的管理模式,指导说明不到位、过程监控不到位、考核验收不到位、制度规定不到位,最终导致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实习环节大大缩水,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不够。
4.“纸上谈兵”:非师范专业教师实战性缺乏
近年来,随着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其师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具体表现为:第一,原有师范专业教师转型困难。由于非师范专业的依托性,其主要师资来源于原有师范专业,甚至将一些教师从师范专业明确划分到非师范专业,以期提高非师范专业的师资力量。但是,这样的师资转型呈现“表虚化”的特征,即教师只是完成教材的转变或教研室的转变,其传统的师范教育理念和方法并没有实质改变,这些教师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匮乏,更多的指导还是“纸上谈兵”。第二,新专业教师引进困难。面对地处二、三线城市的地方高师院校,无论从地域环境到发展空间,从福利待遇到经费支持,都在短期内难以吸引非师范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第三,现有师资队伍面临“五低”即“数量低(双师型教师)、年龄低、职称低、学历低、成果低”的困难,这样的师资结构制约着非师范专业的发展。
三、“保师强非”: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之“为”
1.依托师范优势,注重非师专业学生的人格养成
高师院校在多年的办学积淀中已经形成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园主流文化。浓郁的师范文化和深厚的人文精神,使得置身于师范校园之中学习和生活的个体,处处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实现主体心灵的浸润和人格的升华。高师院校应积极依托师范文化,将其人格培养目标渗透入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非师范专业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充实,增强非师范生的心理归属感,通过主题活动、榜样示范、精神陶冶等方式,培养非师范生“知耻尚勇、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和职业精神。
2.更新传统观念,提升非师专业的社会适应力
改革现状,理念先行,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将成为转型成功的重中之重。必须打破固有观念,充分认识“师非不同”,形成非师范专业办学有选择、有差异、有承弃的理念。第一,加大投入,提高非师范专业的受重视程度。学校应增加对非师范专业的关注程度和建设支持力度,在年度预算中设立“非师范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校内实训场馆建设和设备购置、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增加非师范生人均实习经费等。第二,面向市场,立足地方,调整非师范专业建设方向。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的开设应充分经过地区调研和市场论证,扎根地方求生存、服务地方求发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寻求区域办学合作,发掘地方文化底蕴,增强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第三,明确目标,优化课堂,形成非师范专业培养方案。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改知识型为应用型、理论型为实践型、预设型为生成型,提升非师范专业的社会适应力。
3.制订科学方案,增强非师专业课程的职业联通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载体,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对非师范生培养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现有非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与原相关师范专业存在很大程度的雷同,这使得非师范生的专业特质没有得到系统培养。高师院校应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依据产品和职业资格标准,深入分析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以培养非师范生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共同研发、协商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实践考核等内容,真正做到课程与职业的联通与对接。学校可通过开设“职业心理学”、“创业实践指导”、“创业技能培训”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职业理论知识。通过增加专题实践性课程,研究型课程,提高综合性、设计性、探索性实验课程比例,减少必修课学时,增大选修课比例,课程设置尽量文、理渗透,开放兼融,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4.凝练需求规格,实现非师专业实践的岗位对接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应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应加大对非师范专业实习实践和技能实训的投入力度,各非师范专业应结合职业人才需求规格,有针对性地凝炼本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内容,制订非师范专业职业技能训练方案,将职业技能训练方案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同步执行。加强校内专业实践,积极开展校内模拟实践,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学分所占比例不低于总学分的30%,使非师范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做到四年连续性、层次性递进。加大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强调实践基地的稳定性、针对性和实战性,聘请实践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担任学生的兼职导师,确保对学生基地实习的全程指导。学校可以设置“岗位创新学分”,包括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创意策划的完成、产品技术的革新等,该学分可以冲抵培养方案中的选修课程学分,激发和激励非师范生的职业发展意识和创新创业潜力。
5.建立激励机制,促进非师专业师资的双师型发展
面对现有非师范专业教师“理论性”成分过高,教师“纸上谈兵”多于自身实践经历的现状,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实战“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与培训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应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走下去”等途径组建一支“专职+兼职”、“文师+武师”的非师范专业师资队伍,使师资队伍从原先的知识型、传授型向智能型、创新型、全能型转化。首先,高校应划拨专门经费,用于非师范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请进来”,积极引进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同时,从业界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水平的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其次,出台相关政策及建设办法,激励和鼓励广大青年教师“走出去”,采取委托培养、短期进修、国内访学等方式,参与各种行业培训、职业讲座等;再次,鼓励教师“走下去”,即非师范专业的教师每三年至少去企业实践半年,通过参与企业咨询、研究活动和生产实践等,增强其自身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力争实现“将课堂设在车间里”。
1.办学目标定位的依据
地方本科高校指市级地方政府举办的本科高等学校。它们一般不具有悠久的历史、雄 厚的实力和省、部属大学的优越感,在竞争中只有靠质量和特色取胜,而对其办学目标准确 定位则是提高 质量和形成特色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明确办学目标定位并以此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基本依 据,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1)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加大,而地方本身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 理,尤其是工科类、管理类和有实践经验的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形势迫使地方本科 高校必 须立足地方实际,准确定位,明确服务方向。地方本科高校专业设置要着眼于地方,人才培 养重在实用,生源来于本土,就业面向基层,与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老牌本科高校 相比更容易实现与地方社会经济的沟通。
(2)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核心竞争力”是使一个单位或区域名列前茅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只有在科学定位的 基 础上才能有效提高。地方本科高校要科学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科学确定学校在 整个高教系统中 的位置,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确定发展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具有鲜明特色 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3)地方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和“怎 么 样办学”这个基本命题。有了明确的办学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够形成 办学的“品牌”效应。定位是确定发展的目标,特色则是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只有依 据定位和特色的发展,地方本科高校才能够做到内涵和外延的有机统一,才能够为实现可持 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办学目标定位的内容
(1)学校类型定位
地方本科高校在确定学校办学层次上,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定位。地方本科高校无论在师资队 伍、 教学水平和学科专业方面,还是科研水平、服务功能和教育资源方面,都与省部级本科高校 存在较大差距,一般比较恰当的定位应该是“教学型”。
(2)学校特色定位
一是地方特色。即依托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高 等教育的需求和对人 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等对办学目标定位。二是学科专业特色。既要坚持和发展原 有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发 掘新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特色。三是人才培养特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一般 性要求, 建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四是办学特色。学校经长时间的探索与积淀形成特有的办学 理念、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等等。
(3)培养目标定位
地方本科高校要充分考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优 势。地方本科高校只有尽可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才会有发展前途。因此,地 方本科 高校要加快教学改革,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加强实习实 训基地建设,以保持和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和更高层次的实用型人才。
(4)服务地方定位
地方本科高校多在中小城市,交通不便,地方经济相对落后,生源及服务地区的辐射能 力有限,毕业生一般就近就业。因此,在服务上必须突出“地方性”,确定服务区域、 辐射 范围和兼顾领域,并认真调研指导毕业生的主要就业范围和行业,更好地体现为地方服务。 这不 仅使人才培养有较强的针对性,还会赢得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扶持,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
(5)发展目标定位
每所高校都应该有一个长期和短期的发展目标。地方本科高校的目标定位应是“跳一跳 ” 就能摘到的“桃子”。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只有确立十分明确的服务面向,找准自 己 的位置,建立适当的目标,并紧密与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办出特色, 才能够成为当地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
3.目标定位的原则
(1)能级原则
对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其办学的性质、层次、任务、培养目标、师资水平、设施状况、已有 水平、潜在优势和专业特色等方面的“质”和“量”共同决定它的“能量”在整个高教体系 中的层次和位置。
(2)可行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与被支持的可能性。这里的“需要”既包括地方经济、社会 、科技 、文化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也包括地方国民对高等教育的需要;这里讲的“支持”主要 是 指地方政府的拨款力度与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融资力度,以及国民对教育成本的分担力度。只 有把这两者综合起来考虑,才能科学评价所属地方高校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可能,才能科学预 测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3)地方性原则
正确定位地方本科高校的服务方向,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为主”与“ 为辅”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立足本地”与“向外辐射”的关系。地方本科高校首先应立 足本地,为地方承担好以下四项任务:其一,为地方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其二,积极推进 本 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其三,主动进入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科技产业密切结合, 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其四,为地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向 周边的辐射。这两者紧密联系,前者是基础和前提,后者是补充和辅助。二是处理好“ 服务”与“依托”的关系。一方面是强化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充 分依托和利用地方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充分利用地方对高等教育 的需求,在“服务”与“依托”方面努力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不断获得更多的扶持和资 助,进而扩大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转贴于
二、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策略
地方本科高校在明确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要进行发展策略选择。笔者认为,发展策略是 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地方本科高校在制定发展 策略时,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和人才培养作为重要 的策略。
1.队伍建设中的培养与引进
地方本科高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要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要体现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
要克服官本位思想,以教学为中心,重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师的政治和经济 地位。通过导向和激励机制,使教师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教书育人上来, 同时,让教师在办学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在办学决策中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
(2)要处理好培养与引进、专职与兼职的关系
首先要立足培养。通过实施“硕士工程”、“博士工程”和“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等,鼓励 在职教师积 极攻读学位,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学历和知识结构,以适应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和提高教学质量 的要求。其次要积极引进。引进学校缺乏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人才,尤其是要注意引进学 科 带头人,以利借梯登高,借梯助力,形成诸多教学团队。同时,还可以聘请老牌本科 高校 的高水平教师和企业中经验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以降低教学成本, 弥补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
2.校园规划上的人本与和谐
在校园规划中,要充分预留出未来发展的空间,在校园布局和建筑上要特别注意从人的需求 出发进行设计,注意划分多区域,体现多种功能。同时,在校园规划中还要体 现学校的文化内涵,通过校园规划,强化校园文化特色,突出人文情趣。地方本科高校办学 历史一般不长,历史积淀不够,校园文化氛围相对薄弱,因此,要突出学校的办学理念, 突出自身特色,显现地方先进文化的优势,并注重鲜明、生动和准确地表达校园文化的内涵 。
3.学科专业建设上的继承与发展
要坚持瞄准市场设专业,大胆增设一些传统本科专业和未列入而社会急需的新专业, 敢于淘汰一些不适应社会需要或已老化的旧专业,着力办好最具特色和有较强适应性的品牌 专业。 要逐渐改变统一的教学计划模式和封闭的课程体系,努力增设实际工作岗位急需的能力素质 课程 ,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他们能尽快熟悉工作,适应岗位 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4.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地方性与适用性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在培养目标上,地方本科 高校为地方服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 高素质的适用性人才,其重点是培养基层需要的人才。因此,在培养规格上,地方本科高 校要培养具有专业特长,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强,符合地方人才市场需求的适用、管用和 耐用型 人 才。在培养方式上,地方本科高校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 革,在提高学生“学术性”的同时,增强其“适用性”,从而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董泽芳,刘桂生.地方高校发展目标定位刍议[J].湖北教育学院学 报,2005(1).
[2]李承晶.新建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问题[J].滨州师专学报,2003(9).
[3]潘泽谷.地方高校发展内涵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01(5).
一、课题研究,梳理地方文化
为了系统深入地研究与传承地方文化,学校以“走进皮革皮具之都,探究个性和谐发展”和“创作教育:弘扬文化,培养创新精神”校本课题为载体,发动师生、家长共同走进狮岭,探寻地域文化之根。
课题“走进皮革皮具之都,探究个性和谐发展”挖掘狮岭镇从第一家皮具厂的诞生,到发展成为中国皮革皮具之都的演变历程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课题“创作教育:弘扬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则根植狮岭镇文化之人文积淀,引领师生深入了解和感受狮岭民俗文化。师生从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皮革皮具产业的相遇中,开始领悟狮岭镇独特的文化气质。在此基础上,师生总结出了“勤俭、上进、拼搏”的狮岭精神,树立起“立足狮岭,走向世界”的崇高理想,以此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张扬学生个性,实现主体个性化发展。
校本课题研究的实施和推进,实现了冠华小学“主体个性化”办学理念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更推动了师生、家长对狮岭文化的深层认识和高度认同。
二、课程建构,推进文化传承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只有将地方文化融入课程建设之中,才能真正让文化走进学生的生命。基于对狮岭地方文化的梳理,结合自身实际,学校构建了“皮革皮具文化”滋养下的人文教育特色课程体系(见表1)。
学科性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狮岭历史文化与现展的认识,注重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走进皮革皮具之都、语言训练课程、思维训练拓展课程等,并设计有皮革天地、科技世界、传统文化、国际了解等德育文化与实践课程,以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多种资源。
活动性课程主要包括皮革皮具活动、体艺活动、科学科技制作活动、感觉统合训练、经典诵读活动等内容,用皮具皮革文化丰富学校活动内涵。在此基础上,每年举办皮革皮具艺术节,开发多种类型的体艺活动课程,以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
拓展性课程则依托地方、校园文化节日和传统节日而设立。其中,文化节日课程主要包括皮革节、书香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竞技节等,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差异化发展、个性化发展,亦为品德教育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传统节日课程主要将王诞的精神与思想融入活动过程,采取小组学习或学生个人搜集资料的方式,通过主题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主动调查与研究中加深对地方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
环境性课程则将狮岭地方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建设,构建了校园七大文化景区与班级特色文化,净化、绿化与美化校园。如“凤华厅”展示本校的办学理念,“馨华园”则展示狮岭镇当地传说与皮革皮具的历史脉络。
这一特色课程体系的建构过程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教材编写教师甚至带领学生走进工厂、社区和家庭参观、采访,以发现的眼光搜集素材;师生一起出谋划策,设计校园活动方案……课程的建构过程成为狮岭文化传承的过程,其蕴涵的精神元素不断融入师生的生命之中。
三、活动体验,引领创新发展
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养成的,而不是通过简单的“教学”获得的。[1]学校以品德、综合实践和艺术三门特色学科组为主导,以丰富的活动体验,引领学生深入感悟狮岭文化,在实践中不断传承与创新。
特色学科组立足狮岭地方文化,创设了皮革皮具“梦工场”、系列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和皮革主题艺术创作等活动平台。皮革皮具“梦工场”依托狮岭镇每年一届的国际皮革皮具节,举办校园国际皮革皮具艺术节,加深学生对皮革皮具工艺的认识与体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国际贸易气息,拓展视野。系列主题综合实践则以皮革皮具为主题,基于狮岭镇传统文化与现展,设计了“我与冠华”“家庭成长”“读书与人生”“家乡文化”四个主题,分年段确定活动目标。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协作,增强动手动脑意识,实现自主成长。皮革主题艺术创作以“润泽心灵、弘扬诗韵、传承、追求创新”为指导思想,鼓励孩子们就地取材,用身边的皮革碎料,将自己对狮岭文化的理解和创意制作成富有童趣的艺术品。
师生总结实践与体验,编写成富于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走进皮革皮具之都》,并编印了《让生命主体绽放亮丽的个性色彩》《让创新的梦想五彩斑斓》《“传承 诗意冠华”学生画册》等书籍,凝聚了冠华人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果,也印证了学校步履坚实的发展轨迹。
基于地方文化的学校发展实践,让冠华小学这所农村学校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在全国、市、区级赛课中屡获佳绩,学生素质更是不断提高,参与舞蹈、航空模型、器乐、话剧等项目活动屡获金奖,昔日的农村娃娃正在越来越宽广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关键词】效能监察;作用;定位;发展方向
中国石油自上划以来,不断深化改革,高速发展,管理模式由过去的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转换,“勤政高效”、“令行禁止”的管理机制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效能监察作为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履职违纪违规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们的企业相继建立了“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开展了内控、管理制度等体系建设,推行了以ERP、加油站管理、油库管理、二次物流四大系统为主的信息系统应用,通过体制机制的转变,强化了管控能力。同时在科技信息运用和实际操作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给效能监察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它在解决廉政监察范畴以外的问题上已经显示出必不可少的作用,尤其在维护企业的改革发展、强化制度的执行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我们企业面临不断深化改革的形势,浅谈效能监察的作用、定位和发展方向,共同与大家探讨今后继续深化效能监察工作的思路。
一、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
企业效能监察是围绕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效率、效果、效益等问题而开展的监察检查活动,是企业管理的再管理。企业效能监察是纪检监察部门履行和深化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治理腐败、惩处违纪违规行为的重要手段。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改变制度不严、有章不循、执行不到底、不到位等现象,从而达到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作用
效能监察贯穿我们的日常管理的全过程,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加强,强化内部控制和规范操作。具体讲,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有以下四种作用。
(一)预防作用
效能监察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通过此项工作对经营管理中的业务流程、操作流程是否行为规范、是否程序化执行到位进行着重检查,促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守。二是防止、违纪违规等案件的发生。通过效能监察,对制度中的操作流程中重要环节、步骤、关键风险控制点进行分析,促进制度的健全,堵塞漏洞,督促管理人员恪尽职守,按章办事,对易发问题的重点部位加强制约、监督和管理,从而达到事前预防的作用。
(二)监督作用
效能监察既对个人行为进行监察,也对企业行为开展监察;既有预防性、约束性,同时也有惩戒性。因此,将效能监察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监督;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重点监督,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规范经营,促使管理者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监督作用,保证企业健康、安全、持续地发展,促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三)促进作用
1、促进岗位履职责任、风险意识的提高。开展效能监察,结合廉洁自律教育、经济责任审计、办理案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等,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履行职责,牢固树立责任意识、风险意识。2、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3、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因管理粗放、工作失职、工作失误而造成的资产、资金流失,效能监察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挽回,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利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将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保证作用
通过效能监察对企业管理者对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查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1、能够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贯彻执行。2、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秩序、管理行为规范。3、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沿高效、高速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
三、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位
自上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企业效能监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企业不断地深化的改革,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和健全,特别是建立健全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新形势下,企业效能监察工作需要进一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仅从理论上加强研究,提升认识,而且在实践中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和变化不断摸索。企业效能监察的本质特性是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来看,企业内部的所有活动都应当纳入企业管理这个范畴。我们的效能监察工作虽然是企业所特有的一种内部监督活动,更应在企业管理中找到自己应履行职责的定位。
(一)企业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应当属于“控制”这一职能,管理的再管理。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其中,控制就是监控企业组织活动,纠正执行过程中偏差,保证按计划运行,以确保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目前我们企业审计监察部门设置上既有监察又有审计,共同承担着专门的监督控制任务。从内控体系的五项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来分析效能监察,效能监察应当主要对“控制环境”层面进行监控。因此,企业效能监察在内控体系中承担特定的监督控制任务并发挥其功效。通过效能监察,加强对所属单位领导干部及关键重要管理人员用权行为监督,特别是对“三重一大”及“三控一规范”的监督,在经营管理中要对质量、HSE体系的运行、油品数质量、资金管理、物资采购、工程建设项目等重要环节进行监察,防范在运行中发生制度有章不循、关键风险点失控等问题的发生,起到防患于未然,事先预防的作用,确保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内得以有效的控制。
(二)企业效能监察充分发挥惩治和预防的作用。通过监督检查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对相关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纠正存在问题,对违规违纪人员和行为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以达到监督控制管理行为、提高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效能、预防违纪违规、防范经营和操作风险的目的。我们企业结合实际,扎实有效的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与经营管理相融合,使惩防体系与企业的内控体系相统一,并充分重视和发挥好效能监察预防腐败、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在惩防体系中,惩治与预防是有机统一的。惩治有力,能够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预防有效从根本上解决腐败违纪违规行为问题,因此效能监察既具有惩治的作用,也具有预防的作用。通过效能监察紧紧围绕管理的中心任务,主要把关键、重要部门;“三重一大”的运作;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效能监察的重点,针对业务领域中问题易发、多发部位和薄弱环节,开展经常性的检查活动。通过效能监察发挥警示和预防作用;在问题没有暴发或没有恶化之前,及早发现并进行纠正,堵塞管理漏洞、规避管理风险,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起到防患于未然的预防作用。效能监察从整体上来讲,更侧重于预防,这也正是体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惩防体系方针,切实充分发挥好监督控制、防范风险,纠正偏差、改进完善的作用。
四、今后效能监察的工作方向
(一)科学确定效能监察的工作任务。
“科学确定效能监察的工作任务”就是要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责任、目标为标准,来确定效能监察的工作任务。就是要对效能监察“选题立项”要精选,因此效能监察“选题立项”涉及业务范围不宜过大、避免心有余而力不足、期望大而全,工作成效不高的被动局面出现,更不能只停留在完成工作任务这一概念上,科学、合理“选题立项”就要以实效、成效为核心开展效能监察。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的企业效能监察还做不到对所有风险点进行全面监控。因此结合企业在经营生产中影响力较大、存在风险环节较多的业务项目优先考虑,并依次风险程度和等级进行排队。效能监察工作应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首先解决风险较大的部位,把住关键环节,确定效能监察课题和监督检点,明确工作重点和方向,其次做好效能监察工作中长期的规划,在实行效能监察项目前要充分进行论证,切实将解决当前我们在企业中的难题和问题为重要目标和任务。以上要求效能监察工作要科学合理制定,着眼于未来,积极探索和研究项目课题,大胆尝试,总结好的做法,使工作流程操更具有简捷、直观、明了性,更具有可操作和时效性,持续不断地为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强化制度执行力保驾护航。
(二)规范效能监察实施工作,提高效能监察工作质量水平。
1、从监察标准讲,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要以企业建立和完善管理工作的控制标准为基础,如QHSE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业务操作流程、工作岗位职责等,这些标准也就是监督检查的对照标准,切实以制度的执行力和风险的控制作为重点对象进行监察,着重发挥监督的职责,维护企业制度的权威性。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发展 方向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049-01
本文从科学发展理论出发,分析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从高校体育教育体制与外在环境两个角度入手,研究了体育教育机制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并从社会公平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即应承担必要的责任,推动体育教学实现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一 问题的提出
高校体育教学要坚守传统教学发展模式还是要创新发展,一直是高校体育教学需要重点分析与解决的问题。所谓坚守模式,即按照中国传统体育教学基本理论进行现代化体育教学,通过分析中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体育教学并没有科学清晰的发展体系,更多的是按照一种习惯性经验延续的教学模式。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是要维持传统教学模式,还是要不断创新思维以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是现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从公平的角度出发,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势必要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继续进行,因为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选择来自于社会,这种外在的社会压力并不能完全左右教育机制自身的张力,因此教育模式依然会按照传统教学来进行。而要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进步,则需要从教育机制自身出发,研究出能适应社会要求与机制自身改革完善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此种模式也正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 高校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来,中国的高校体育课程教育与教学基本目标均体现了终身体育与技能学习的发展目标,这种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一般可以理解为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的方法来推动学生终身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这种理解相对于传统的单纯体育教学来讲具有了一定的改革意义,但这种改革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何克服此种局限性,实现体育教学多元化目标成为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要实现充分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四个层次的完善:
1.不断确立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体系
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与教育基本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教育的意识与习惯,进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训练知识与技能,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品德的目的。
2.明确体育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以对学生的身体训练为基本手段的,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实现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文化科学、生活技能等方面能力的提高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突出强调学生心理、身体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以全面增进学生的健康程度、实现增强体质的重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要明确健康教育作为体育教育教学的本质出发点,同时也是其根本目的。另外,终身教育理念现阶段已经成为大部分国家体育发展的共识,因此应逐步贯彻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将体育教育教学融入到大众教育范畴中,提高体育的终身教育属性。
3.强调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深入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高校要发展体育教育,首先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育教育理念、强化素质教育模式。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与能力,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与创造能力,扩展大学生的自利与学习空间,以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并完成技术动作,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进而提出符合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体育价值观念与情感发展特点的新体育教育教学方式与模式,以更好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
4.突出体育文化教育
体育文化教育作为体育基础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只有充分重视体育文化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完善体育教育内涵与体育教育环节。体育文化教育能够较好地调动大学生学习体育文化知识的自觉性,充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与素养,有效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良好的气质。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教学需要突出文化教育,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来学习体育文化,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发展高校体育教育需要充分重视体育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使学生充分的掌握基本体育技能与健身知识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身体健康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充分满足自身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高校体育教育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并实现与社会发展的良好结合,需要充分认清体育教育内在发展机制与外在发展环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确立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与目标体系,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实现新的发展。
那么,现阶段还有什么比较好的除微信外的销售渠道可以使用呢?其实笔者的那些朋友都十分清楚,微信本身那庞大的用户基础才是自己能在这段时间赚钱的基础所在,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他们迟迟不愿意放弃微信朋友圈,甚至为了逃避微信对营销账户的打击,把很多涉及金钱交易的用语从“钱”更变为“米”,譬如说“这个货物多少钱?”变为了“这个东东多少米?”、“支付宝”变成“阿宝”、“银行卡”变成“阿卡”……
一、商家营销逃离微信“朋友圈”?
微信官方在近期发表公告:微信会对部分通过大量添加好友从事商业营销的个人微信号进行联系人数量限制,并对用户举报较多、涉及假货及商业侵权的微信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其实对于真正利用微信结交朋友的人而言,自己的账户可以有500人已经很厉害了,然而对于那些利用微信账户开拓营销渠道的商家而言,要突破5000人其实一点都不困难。
还记得当时笔者的同事NIKO接手公司微信账户时,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每天通过人工不断添加微信号的方法,愣是把那个账户增加到七千多人,这也正好说明了一点,对于拥有资源以及执行力的商家而言,微信的确可以为他们圈住一帮潜在顾客。
所以,即便是微信公开禁止每个账户的私人好友数量限制在5000人,但对于那些已经在利用微信进行营销的商家而言,“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他们完全可以不断申请微信私人账户,毕竟在这个微信公众号都可以在淘宝上买卖的年代里,要申请一大堆微信号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因此,对于那些已经尝到微信营销甜头的商家而言,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他们或许会把自己的营销活动从公开变成隐秘,但绝对不会轻易地逃离微信朋友圈,毕竟这里所拥有的市场潜力,实在让他们垂涎欲滴,要知道狼群都是嗜血而动,当年马克思已经在《资本论》里面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二、微信营销战线或许会被延伸
商家之所以喜欢在微信上大搞营销活动,其实还是和这里能出效果有密切关系,要知道任何商家都不是傻子,如果是无利可图的话,他们绝不会花心思钻空子搞营销。所以当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这些商家不会主动逃离朋友圈时,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一下,如何变换地利用朋友圈做生意?
1、广告形式的变化
在之前的微信销售中,商家往往利用刷朋友圈的方式,把相关的产品通过文字+图片的方式展现出来,然后寻觅合适的消费人群,这已经成为微信销售一个比较常用的手法。
然而当微信开始发力封禁这些太过分的营销手段时,其实商家们已经想出了应对的方法,如上面的敏感词过滤就是他们提出的一个解决的办法,还有就是在风头火势的日子里集体休息这样极具中国特色的逃避手段。
当然笔者还见过某些比较肯花心思的商家,使用网页+朋友圈分享的手段来做广告,这样的好处是直接避免了敏感词的过滤,但是由于分享的内容需要经过多次点击,所以没有之前那种直接刷产品图片的方式那么直观,但不失为一种效果还可以的推广方法。而且还有一些商家使用“美拍”这样的视频工具制作短视频,尽管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但用户体验的效果远比单纯的文字+图片更具吸引力。
2、通讯渠道的扩展
微信和什么联系最紧密?答案是QQ,因为不少人的微信是和QQ号码捆绑在一起的。因此对于商家们而言,他们中的不少人因为这次微信营销危机,而加强对QQ空间的营销建设,这属于通讯渠道的扩展,他们看重的是QQ依然拥有的那份极强的生命力,毕竟在微信没有出现前,它原本就是中国PC端通讯软件的老大。
利用QQ空间做营销推广,效果没有微信那般直观,但比较合适老顾客,而且QQ所覆盖的人群一点都不逊色于微信,加上一个高等级QQ还可以给予买家信任感,此外QQ空间并没有微信那么多限制,因此在这段时间以来,笔者发现不少QQ空间上的推广活动,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增长。
其实除了QQ外,包括陌陌、易信、来往等手机端软件上的营销活动,也是层出不穷,一点也不逊色于微信平台。我们可以认为微信上面的商家正在不断扩展通讯渠道,毕竟他们都是最具执行力的一群家伙。
3、产品内容的变更
微信销售往往都是直接向消费者进行产品的推荐和诱导,文案一般十分直白地介绍产品的功能、作用以及具体价格。然而这种明目张胆的销售手段正是微信所不齿,需要严厉打击的。因此,有的商家为了避免这个“不幸”的事情落到自己头上,于是着手于产品内容的变更,用较为隐讳的形式来进行营销推广,有的萌态十足、有的轻松搞笑,然而不管是卖萌还是写段子,都是一种变化了的产品广告。
4、微官网的出现
还有很多正规商家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微官网平台,不管是公司性质还是私人性质的商家,都可以通过自申请订阅号或者在淘宝上购买服务号的方式,搭配一套微官网程序来实现自己的微信网站。这些微官网的模版和软件在淘宝上都可以轻易购买,再加上一个拥有curl+ssl环境的PHP空间就可以开始建设了,即便是完全不懂技术的人而言,也可以购买第三方服务来实现微官网的制作。模版化的操作让许多事情都变得更为简单、更有效率,因此也成为不少正规微信商家的重点选择。
三、微信对营销的打压将促使商家不断升级
微信封营销账户的行为,反而让商家们主动变化自己的广告模式和推广手段,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一种进化的基因,这或许就是商家所具有那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吧?
毕竟我们已经了解到当有利可图时,商家是会不顾一切地奋力投入各种资源去进行营运,这也正好说明商家其实是具有不断自我进化的能力,从单纯低级的价格战到营销手段的出现,乃至现在懂得圈养顾客群,这都是商家们越发聪明的表现。毕竟他们都很清楚,想让自己的产品更好地销售出去,除了扩大市场外,就是扩大市场,所以他们才会把目光集中在拥有将近4亿月度活跃用户的微信上,毕竟在中国,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提供如此鲜美可口的用户环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