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叙事说理文 生活 理性 对话
所谓叙事说理文,就是事与理相结合的文章。作者为了证明一句谚语、一句格言或一个道理的合理性,从生活事件中寻找证据;为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生活事件,寻找其存在的价值。这种为了证明而进行的写作将事件和道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说理文。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选取了生活中的一组镜头,通过一个个温暖的画面,阐述了关于修身养德的人生大命题。这几篇课文都是典型的叙事说理文。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本组课文时,由于生活阅历和文化背景的局限,他们难以高屋建瓴地觉察到那些看似平淡却含义深刻的语言的价值,更难以体认文本中作者的人生感悟。如何使学生获得语言与精神上的双重滋养?根据文本特点,笔者从“与生活对话”“为理性表达”两个层面展开阅读教学尝试,前者指向文本的叙事部分,后者指向文本的悟理部分。
一、与生活对话:作者的世界与儿童的世界进行视界的融合
本组课文的事件背景从空间上来说分为国内、国外,从时间上来区分有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不同的叙事背景,不同的生活体验,时空的距离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有了不小的阻碍。伊格尔顿曾如此阐述阅读时的心理过程:“当我们所有的历史意义和假定的‘视界’与作品置身的‘视界’融合时,理解事件就发生了。就在这一时刻,我们进入艺术作品的生疏世界,但同时又将其带入我们自己的王国,从而达到对于我们自己的更加全面的理解。”只有融合作者的世界与儿童的世界的“视界”才可以生成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从而达到对文本理性的把握。
(一)链接生活
《钓鱼的启示》讲述的是一个钓鱼爱好者的生活经历,但是阅读者可能并不熟悉钓鱼这项运动,对于一个钓鱼者放掉一条大鲈鱼的痛苦不能感同身受,从而对文本所提出的“道德实践之难”这个主题的理解浮于浅表。课堂教学中通过链接真实世界中一系列的钓鱼生活图景,帮助学生建立作品置身的“视界”,从而达到文学与生活的视界的融合。
【教学设计示例】
1.导入: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你们享受过钓鱼的快乐吗?
2.展示课件图文:也许在长满青草的湖岸边,也许在碧波荡漾的大海上;也许是在朝霞漫天的早上,也许是在雨声绵绵的黄昏;也许是一家三口,也许是孤身一人。什么都阻挡不了钓鱼者心中的向往,一根竿,一钓钩,一罐饵,还有静坐天地之间悠然而从容的等待。最激动的是等待中鱼竿的摆动,最紧张的是拉鱼出水的瞬间,这个时候,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快乐。
3.总结:今天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钓鱼爱好者的生活。(出示课文题目)
(二)还原生活
叙事说理文表现生活,记录生活。当作品生成后,生活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读者与文本对话,需要联系上下文、研究人物的言语心理以及作者写作的背景等,这就是一个通过探求语境、还原语境,最后还原生活的过程。《落花生》文字简短,语言浅显,理解起来并无难度,但是议花生部分含义深刻,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这一部分时,不仅要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把握内容要点,了解父亲其实是借花生教育子女,更要穿越时空,认识父亲许南英的人生轨迹,透过文本了解人物深层的行为动机,从而进入作品置身的“视界”。
【课堂实录示例】
师:在父亲的眼里,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生:它把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师:那么概括起来,这是讲花生具有什么特点呢?
生:外形普通,果实不好看。
师:是的,父亲认为花生的这一特点是最可贵的。那么他为什么在花生众多特点(能榨油、味儿美、价钱便宜、外表普通、果实不好看)中独独认定这是最可贵的呢?你能联系下文谈谈吗?
生:因为父亲强调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生:因为花生虽然没有令人心生爱慕的外表,它普通、不张扬,但是却为人造福,默默奉献着自己。
生:父亲是借花生教育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是的,父亲强调花生外形的普通是有用意的。他是要借助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朴实的人,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虚荣的人,华而不实的人,只讲体面的人。
师:(补充父亲的资料)其实父亲不仅在赞美花生,教育儿女,更是在表白自己的人生理想。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是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也是位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本的入侵。台湾被日本侵占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带着家属搬到祖籍福建龙溪。在许地山十四五岁时,他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全家住在衙内大院里。同学们,如此一个清贫、爱国的父亲,在他的眼里什么是最可贵的呢?
生:不要追求外表的华丽,把钱花在讲吃讲穿上,而要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上。
生:要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
生:要学真本领,抵抗侵略者,保家卫国。
(三)补充生活
留白是叙事创作中常用的手法,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和创作的空间。探求作者有意无意的隐蔽、残缺、中断、无言等创作空白,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珍珠鸟》的叙事是含蓄的,作者与鸟儿无言而温馨的陪伴,令人心醉。浏览全文,“真好”一词概括了阅读的全部感受:在作者的眼中,珍珠鸟不是普通的小动物,而是具有情感、思维的可爱的朋友,令人浮想联翩。作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艺术框架,读者可调动生活经验对文本的空白处进行审美创造,捕捉其中的言外之意,丰厚阅读感受。
【课堂实录示例】
师:了解了珍珠鸟与作者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互相信赖的整个过程,你会用什么词语概括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生:美妙。
生:真好。
师:是的,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用这个词语“真好”。看来这个词语真是含义丰富啊!它表达着什么意思呢?
生:有珍珠鸟的陪伴真好!
生:养珍珠鸟的感觉真好!
生:朋友,你送我这个礼物,你真好!
生: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自己,这种收获真好。
师:一个“真好”既是文章事件的开端,更是养鸟感受的总结。作者与珍珠鸟之间无言的陪伴令我们也心醉不已。假如鸟儿会说话,它们能与作者用语言交流,那么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呢?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文章提供的事件框架,展开合理的想象吗?
(出示课件:珍珠鸟初到“我”家,雌鸟:“
。”雄鸟:“ 。”作者:“ 。”生下雏鸟后,鸟爸爸:“ 。”鸟妈妈:“ 。”雏鸟:“ 。”作者:“ 。”)
(生根据提示进行创作,并交流创作情况)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想象重构了这篇文章,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了这篇文章,你们不仅是阅读者、欣赏者,同时也是写作者。
二、为理性表达:作者的世界与儿童的世界进行思想的碰撞
悟理是叙事说理文写作的最终目的,它是叙事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所在,是作者的智慧所在。《珍珠鸟》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落花生》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钓鱼的启示》的“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以及《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这些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人类精神家园里的明月与清风。悟理,就是品尝这来自心灵世界里最纯净的甘露,或畅谈辩驳,或书写感悟,或演绎情境,以达到唤醒情感、充实心灵、重塑精神和升华思想的目的。
(一)是非之辩
《钓鱼的启示》讲述了一次由大鲈鱼引发的道德碰撞:面对好不容易捕获的鲈鱼,儿子恋恋不舍,而父亲坚持遵守捕捞规则,一定要放弃鲈鱼。这一晚让儿子感受深刻,终生难忘。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抓住这个矛盾点,展开辩驳,从而获得理性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父亲( )地说:“ 。”
我( )地说:“ 。”
……
1.写一写:结合课文内容,将父子俩的争论补充完整。
2.演一演:根据情境,使用创作的对白演绎争论。
3.说一说:对于这场争论,你支持的是什么观点?说说你的看法。要求使用“因为……所以……”“如果……就……”等关联词。
4.总结:父亲与儿子的争论,是一场关于( )的争论。
(二)应变之道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论述了应变之道,告诉读者解决一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幼年时,父亲传授“我”应变之道。长大后,“我”在遇到困难时积极思考,不墨守成规,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法,终于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课堂实录示例】
(出示结尾: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师:什么是“受用不尽”?
生:用不完,得到许多好处。
师:“我”从这教导中得到什么好处?
生:拥有了服装店,还成功地举办了时装展。
师:你怎么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积极思考,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生:解答数学应用题,可以有S多种方法,当我发现一种方法不能解答时,就会选择另一种方法。
生:语文学习也一样,作文的开头有许多种方法,当我发现一种方法不能使用时,就会选择另一种。
生:我妈妈做菜经常会变着做,比如鲫鱼汤怎么做才美味,尝试各种配菜后,最后选择最恰当的一种。
师:是的,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有敢于尝试走另一条路的勇气。现在你能模仿“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 )不能( )的话,就可以( )试试”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吗?
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解答应用题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A种方法不能找到答案的话,就可以使用B种方法试试。
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写作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这个题材不能写出新意的话,就可以换一个题材试试。
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洗衣服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一般洗涤用品不能去污渍的话,就可以使用特效专用的洗涤剂试试。
(三)追求之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追求体面,还是追求奉献?《落花生》中将苹果、石榴、桃子等作为体面人生的代表,将花生作为奉献人生的象征,引发了关于平凡与伟大、索取与奉献的辩证思考。
【课堂实录示例】
师:同学们,假如我们将桃子、苹果、石榴与花生比喻成两种生活,前者是体面的美丽生活,后者是普通的平凡生活,你会选择哪一种?
生:我会选择前者,因为我喜欢自己是美丽的、让人爱慕的样子,我不喜欢默默无闻的人生。
生:我喜欢普通的生活,我的父亲告诉我只有普通的人生才是踏实稳定的人生。
生:我喜欢与众不同的生活,我希望自己被人关注,被人喜欢,而不是深深地埋在地里,被人瞧不起。
生:我喜欢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受到别人过多的关注。有时候,太被关注也是一N痛苦。
师:好,现在我们进行一个苹果派与花生派的辩论。
(师依次出示演说内容)
第一张牌:
苹果派:“苹果”有什么不好?你难道不知道……
花生派:“花生”有什么不好?你难道不知道……
第二张牌:
苹果派:“花生”有什么好?你难道不知道……
花生派:“苹果”有什么好?你难道不知道……
第三张牌:
苹果派:假如没有“苹果”……
花生派:假如没有“花生”……
师:(总结)假如请你改一改父亲的话,你会怎么改?
(出示句子: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生:所以,你们要学习花生,它朴实无华,无私奉献。
生:所以,你们要喜欢花生,它不羡慕他人,认真做好自己。
生:所以,你们都要有花生的精神,把果实献给大地,把辛劳留给自己。
(四)无为之美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珍珠鸟》给了我们信赖之美。这份美来自于冯骥才和他的珍珠鸟。一份人与动物的相处经验谈,隐含了道家哲学的玄妙与精深。
【课堂实录示例】
(出示句子: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作家冯骥才是怎么赢得小鸟的信赖的?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生:不管它。
生:什么也不做。
生:不动声色。
生:不惊动。
师:看来要想赢得珍珠鸟的信赖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了?
生:不容易。
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不管它”也是一种不容易?
生:因为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当珍珠鸟有了雏儿的时候,肯定很想看一看,但是作为主人的作者却抑制住了这种好奇心,这是很不容易的。
生:当小鸟在屋里乱飞的时候,作为主人肯定很想去管一管它,让它不要乱飞,可是作者克制住了自己,这也是很不容易的。
生:小珍珠鸟靠近的时候,我们都肯定想去抓住它,摸一摸,但是作者什么都没有做,不动声色,这也是不容易的。
师:哦,这就是此地无声胜有声,此时无为胜有为。正是因为作者的无为,所以才有了小珍珠鸟的有为。(出示内容:无为而治――老子)这正是我们中华文化中道家思想的精髓啊。
(出示句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师:唯有顺其自然,才能达到这美丽的获得信赖的境界啊!
一、当前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儿童本位”意识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都是从知识出发,首先考虑的是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学方式,最后才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至于教学内容儿童是否真正需求、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则经常被小学语文教师忽视。换言之,当前的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都没有真正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个性需求,儿童还未成为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充其量只是教师设计实施教学的依据之一。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无视儿童的现象更是处处可见。教师以课堂“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烈发言作为教学成功的追求,以全班学生的“齐步走”而沾沾自喜,对于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则是置若罔闻。教师的眼中只有自己、只有教材、只有课堂,却不见得关注儿童本身,忽视了“这位同学”,热衷于“教过了”而非“教会了”,此般小学语文课堂没有学生的激情投入,难以享受到参与其中的那种成功和快乐,其质量必然高耗低效。
2.“伪儿童化”现象泛滥 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地方的教师和语文课堂都是表面儿童化,什么都从激发兴趣和展现能力的角度出发,看似尊重儿童,其实只是让儿童扮演了群众演员的角色。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几无所得,只剩教师独角戏般的“炫技”。
譬如说,教师在公开课上问学生:“你们刚刚自学了《钓鱼的启示》,有什么问题吗?”课堂下一片沉默。“你们真的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女孩举手发言:“老师,我想问到底是谁和谁去钓鱼”教师应道:“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你们谁还有问题要问?”另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不把鲈鱼放回池塘呢?”教师回应道:“这个问题问得也非常好,你们谁还有问题要问?”又一个小孩站起来说:“老师,文中的‘爸爸’为什么坚持要把鲈鱼放回池塘呢?”教师答道:“你们的问题问得都非常好,很有价值,下面我们就开始谈论这些问题吧。”……我们不禁要问,以上的问题真的是这些学生真正想探究的问题么?这样的问题讨论有教学价值么?这种随便通读全文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明显是为了给教师解围。
诸如这种“伪儿童化”的现象在日常教学当中太过泛滥,不胜枚举。看似“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但是一些拓展资源和拓展内容与课堂文本教学相去甚远。有的教师甚至对于“白骨精孝敬父母”这样错误的价值取向拍手叫好,将学生引入歧途。一味地苛求标准统一的答案,拽着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走,只要回答和预设的不同就是错误答案,如此这般,学生很难有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化
1.“科学”教语文 小学语文科学化的教法就是要以儿童为课堂主体,深挖教材当中的真知识、真情感、真思想,来引导儿童科学地认识语文教材本身。通过不断科学地与教材对话来汲取语文教材文本中的营养元素,形成语言鉴赏能力。譬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匆匆》一文时,就能够抓住文中问句比较多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问句作为训练重点:从文章当中12个问句来体味文章作者心中的彷徨和困惑,再聚焦到文章当中第四段的几个问句,通过播放音乐和引读巧妙地将学生带入到时代背景当中,感受朱自清那种微妙而又复杂的情感,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作者真实的思想情感。
2.“游戏”教语文 每次课堂结束以后,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会反思当节课堂的有效性,本课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哪些环节处理得当等等,却很少有教师会去反省: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是否快乐?他们会不会享受我的教学?语文课堂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体,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同样要关注他们的生命发展。小学生由于其身心特点,不喜欢程式化的学习模式,更希望在相对自由的环境当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来积极、自由地获取知识,享受精神体验。游戏是小学生感知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的重要途径,儿童更喜欢在游戏当中生活和学习。在课堂当中就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地设置游戏教学情境,实现教学与游戏的无缝对接。既能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又要快乐地完成学习过程,使整个教学变得趣味盎然。
3.“自由”教语文 这种自由并非无组织、无纪律的“散放”,是要通过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来让学生的身心都处于相对轻松、自由的学习状态当中。要提供大量时间来让儿童自己思考、自由阅读达到自我创造,自由心门自由敞开,学生才能更加自由地学习,学习效果才能更加明显。通过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解放学生思想上的束缚,让他们通过自己体验来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彻底摆脱传统语文教育那种“满堂灌”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也才能更具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反思质疑
一、"懒"教师也能带出好学生
记得我在前几年执教公开课时,为了能把公开课上成功,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查找资料、看录像、做多媒体课件……整整忙乎一两周才告完工,每次公开课上得较成功,可由于个人时间、精力有限。其他工作却落在了后面,真是为"课"消得人憔悴。
学校的公开教学每学期要搞好几次,这样让人憔悴的课这几年我没再上过,当学校让我再次进行公开课教学时,我试着偷"懒",于上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并到课外查找与这篇课文有关的资料,仅仅两天时间,学生会把与我上课有关的各式各样的资料摆在了我的面前:有诗、有词、有报纸、杂志、有光盘、有网络图片、还有教学设计……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瞭乱.使我吃惊的不只这些资料,更令我意外的是通过提前预习,查找资料,一些平时在课堂上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公开课上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指名回答问题,居然也会眉飞色舞讲的头头是道。可以说,后来上的几堂公开课是我做老师以来上得最轻松也最精彩的课,轻松的是我在课前没有忙得不亦乐乎,上课时不用多讲,有些知识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已非常熟悉。精彩的是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气氛浓厚,孩子们在课堂上唯恐展示不出自己知道的知识,显得很快乐,很自信。课后我心情舒畅,显得轻松快乐。懂得了这些,看到孩子们这么快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试着偷懒,发现"懒"老师只要方法得当,真能带出勤学生.
"懒"教师居然带出了"勤"学生,这不由得让我反思:从来觉得"教育"与"苦累"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可在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教研教改中学习,探索了好长一段时间的今天才意识到,只有教师的观念彻底改变了,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广阔的空间,把讲台当成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尊重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别小看孩子们,在教学中,只要方法得当,多鼓励多夸奖,孩子们的智慧是无穷的,也是令教师欣慰的。试试吧,在教学中,"懒"教师也能带出好学生。
二、老师你备读了吗?
在听《钓鱼的启示》课上,执教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父子俩的一段对话:"孩子,你的把它放回水里去。""爸爸!"詹姆斯大叫起来。"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儿子大声抗议。"要求学生先谈谈父子俩说这段话时的心情,并按照说话时的心情朗读这几句话。很快,就有学生回答到:"父亲这时一定很有耐心,但语气也一定很坚定,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儿子费那么大的劲,化那么长时间才到这么大的鱼。"接着,学生朗读了父亲说的话。另外一位学生迫不急待的举手说:"儿子一定很着急,很生气,就要用着急生气的语气读。"可见站起来读的这两位小学生虽然领会了课文的内含,分析的头头是道。由于孩子们年纪小,把握不了朗读技巧,及没有读出父亲耐心坚定的语气,也没读出儿子着急的语气。于是,教师又指名几个孩子站起来朗读,可依然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也就在这时,课堂上孩子们朗读的兴致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摇头晃脑的用自己的方式读着这段对话,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时只要教师发挥一下自己的朗读示范作用,在语音、语调上稍作指导,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不知是公开教学给这位教师带来的紧张,还是这位教师根本在课前就没有备好要怎样读这段对话,最终教师没有范读这几句话。致使本该很精彩的教学环节,只好草草收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应学习用标准的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说明朗读已成为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思维,而且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形成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这又使我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以身试读"一番是多么重要啊!但许多教师在课前往往注重了备课,而不备读,那么出现上述"课中败笔"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让学生问倒难为情吗?
王大根教授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书中提到:“就像识字后就能阅读各种文章—样,学生只要掌握美术基本语言(艺术语汇),就有可能识读各种美术作品,也能按美术的规律来表现。”当前,培养学生视觉阅读能力已成为美术教学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看画展》教学案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个优秀范本。教师着重从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两方面引导学生展开阅读,理解美术语言在作品主题表达上的重要作用,主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色:
第一,视觉阅读过程的有序推进。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整体性浏览,再围绕色彩、造型、构图三种语言进行有侧重点的逐个分析,接着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评述,最后进行拓展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自身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以学导教”是本课推进过程中的—个亮点。如,在作品的逐个分析中,教师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积概思考、自主表达,然后针对学生阅读上的薄弱点、缺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已有认知。
第二,对比阅读方法的有效运用。本课多次采用对比阅读法组织学生阅读,给予学生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和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切实提升了阅读的有效性。教师主要采取两种对比法: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阅读,如,《草垛》和《核去核存》两幅作品,其亮色调与灰色调的强烈对比,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色彩在画面气氛营造上的作用;同—幅作品不同表现方法之间的对比阅读,如,对《核去核存》进行了由“灰”到“鲜”的色调置换,使学生进—步感受到了色彩的作用。
第三,阅读点拨语言的用心组织。本案例中,教师的点拨语言非常精彩,围绕目标循循善诱,融激励与诊断发展功能于—体。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教师总是能通过不着痕迹的点拨帮助学生阅读到更美的风景:如“美”与“不美”的点拨,“像”与“不像”的引领,都让我们领略到—位优秀教师的智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视觉阅读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和身体力行的积极参与。如何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时刻都能保持学习的激情,是本案例需要商榷的地方。仔细研读整篇案例后,我发现其中视觉图像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以统一的整体呈现为主;互动交流的方式略显乏味,以师生的一对一口头交流为主;不同环节间的学法有些雷同,以看看、想想、说说为主。学生在比较单一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疲乏的状态。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进行改进:
第一,优化图像呈现的方式,让阅读变得生动有趣。如,“分步呈现法”,在学习基本形构图方式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步呈现画中的主体,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构图,逐步建构视觉图像的基本概念。
第二,除了案例中所呈现的交流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对多”“多对多”“生对生”等不同的口头交流方式,并适当补充书面交流、电子交流等方式,来激发每个学生的表达欲望,便于教师及时落实有效的指导。
第三,适时变换学习的方式,使学习过程呈现由扶到放、由紧到松的节奏变化。如,实践运用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至两幅美术作品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尝试放手让学生开展一些自主性的阅读与评述:课前,教师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如魔灯平台)布置特色展厅(如儿童展厅、名家展厅等),链接相关网站,网罗学习工具;课中,鼓励学生分小组进入展厅,对感兴趣的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利用工具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在互动区进行评述和交流。以此来突破时空限制,能使课堂学习充满蓬勃的张力。
点评二(张月红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二中学)
1.可取之处
(1)情境创设,营造展馆氛围。“展厅”为学生营造了—个不同于教室的学习环境,它带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同时也使学生对艺术的崇敬和尊重油然而生,为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学生从观众、导览员身份的转换过程中,更体会到置身于展馆的感觉。这样的情境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板书设计清晰、简洁。本课板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是很突出的,“能看到美的眼睛”不仅表明了欣赏美术作品的几个角度,还非常形象地解读了几者之间的关系,即本课教学重点:认识色彩、造型、构图与绘画作品主题的关系,感知美术与文化的联系。此外,简洁的板书,也使相关美术语言更醒目,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3)联系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知识讲解和生活实例的联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色彩”要素时,让学生分析教师的服装色彩,使学生感觉非常亲切,觉得色彩就在身边,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接下来的授课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又如,教师在学生分析《作业脸》后提出:虽然《作业脸》看起来不美,但很多孩子喜欢它,为什么?在分析《小闹钟》后又提出:你觉得这个闹钟画得像不像?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自身感受谈体会。由于作品和自己的生活相关,学生感受深刻,讨论起来积极踊跃,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4)对比的教学方法效果显著。“新课标”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课教学中,“对比”的教学方法效果突出。例如,教师改变了《核去核存》和《草垛》的色彩效果,学生发现,色彩作为一种美术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教师改变了《全家福》与《和爸爸去海边》的造型风格,使学生理解了造型对表达作品主题的的作用。对比的运用,直观、醒目,学生感受深刻,并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商榷之处
(1)教师的板书浓缩了本课知识点,课堂上,学生参照板书进行了两次记录,分别在学习构图、文化两个要素之后。但我觉得,对于六年级学生可以再放手一些。比如,可以在学习文化要素之后,鼓励学生在理解板书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几者的关系,可以是知识树形式、表格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这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考察,也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当然,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参照教师的板书进行记录。或者,教师也可设计—份检测卷,通过检测卷或学生记录的反馈,反思自己的课堂和教学设计。
(2)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出文化要素之后,便进入总结拓展阶段,给人一种意犹未尽、戛然而止之感。我觉得,教师可以在“因势利导,引入文化,拓展知识”环节准备一些和“画种与风格”“民风与习俗”“生活经历”相关的作品。教师边总结,学生边欣赏,以拓宽学生视野,引发学生对文化要素的关注,激发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意识。
点评三(谢晴 重庆市朝阳中学)
《看画展》是—堂值得美术教师深思的课。很长—段时间以来,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板书设计往往容易被教师们忽略,不少教师的课堂板书是对课件中出现的课题与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也有些板书是各式材料拼贴而成的华而不实的装饰;有些教师认为板书是“传统、刻板”的教学形式,甚至怀疑它是否有继续存在的价值。看到于宏老师的课,寥寥十个字、几条曲直的线组成的那只“眼睛”最后在黑板上定格时,板书设计之精妙让我震撼,使我突然有了这样一个感悟: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就是一堂课的灵魂,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加深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解。下面就以该课板书“眼睛”为出发点,谈谈对这节课的几点看法。
1.于老师的眼睛
于老师有一双慧眼,她敏锐地发现了“眼睛”的价值—一“眼睛”不仅是目标,也是过程。首先,板书“眼睛”很好地构建了这堂课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艺术语言分析(色彩、造型、构图)到文化内涵解读,构建了美术作品的基本鉴赏方法。其次,板书也体现出教学的行进过程,教师描画“眼睛”的过程(瞳孔—眼仁—眼眶)与课堂的教学进程(主题—艺术语言—文化)紧紧相扣。从知识的整合到方法的形成,再到情感、态度随着教学过程逐渐升华,教师最终带领学生到达预设的教学目标。
2.学生的眼睛
“眼睛”是学生学习本课“可观”的收获。去掉板书上的几条曲、直线,我们看到了本课的五个知识点-主题、色彩、造型、构图、文化。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拾到的贝壳,它们虽然可爱,却不能真正体现学习的价值。而当教师用“线”将它们有序相连时,就组成了“艺术鉴赏方法”这条美丽的项链。板书把无形的鉴赏方法具化为“可观”的“审美的眼睛”,极大地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成为陪伴学生终身学习的最好的毕业礼物。
3.笔者的眼腈
透过这节课,我看到的既是本质,也是方向。于老师描画眼睛的过程是由里(瞳孔)及外(眼眶),这也是本堂课由表(艺术语言)及里(艺术本质)的深化过程。现在很多中小学美术教师因为缺乏对这种艺术本质现象的探究,而把一节美术课上得像班会课、语文课,甚至科学课,让美术课失去了本该有的味道。这只“眼睛”为我们提供了中小学美术鉴赏课的方向。美术教师可以考虑在板书上做一些细微的变化,分别为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和重难点:初中生可多在“眼仁”部分(色彩、造型、构图)增加空间、材质、肌理等艺术语言;高中生则可侧重对作品文化内涵的学习,去解读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观点。
与于老师笔下的这只眼睛对视,看到它由平面渐渐立体,用它审视我的教学,内心竞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同打开了心灵的眼腈。
点评四(方继梅安徽省淮南市师范附属小学)
1.本课亮点
(1)慧心灵性创情境。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过看画展的经历和体验。于老师心思缜密灵巧,准备充分,在教室内摆放展板,模拟展厅,营造画展氛围,同时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自由观看,形成直观感受,为课堂上的欣赏与评述做了很好的铺垫和渲染,可谓一举两得。
(2)匠心独具提示图。完整、简洁而又独具匠心的提示图是整节课最出彩的地方:不同的造型、色彩、构图是突出主题,为主题服务的知识点被教师板画成圆心和三个不同的扇面,形成同心圆;随后,它们又在上下弧线的连接下演变成心灵的窗户——眼睛,使学生同时感知美术与文化的联系。板书设计简约精妙,赏析绘画作品的方法一步步呈现在那美丽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里!
(3)点拨自如交流中。于老师语言清晰准确,能敏捷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赞赏。更重要的是,她善于引导启发学生,从学生的话语中找到关键词而导向本课目标重点。可以说,这种从容地与学生对话的能力,恰恰体现了于老师独特的个人魅力。
2.值得商榷之处
(1)学法缺失的遗憾。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教学。本案例中不仅没有明确的学法呈现,而且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也不足,没有学生的第一印象的呈现,谈不上学习前后认识的转变,更没有冥思苦想、乐思善辩的生本课堂的特点。孩子们与画面、与作者、与自己,甚至与老师的情感对话少之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引导着学生逐一欣赏总结,使学生最终学会了老师预设的赏析方法。我个人认为,这样被动的欣赏学习是遗憾的。
如果让学生结伴自由选择展厅慢慢欣赏,各个展厅设置—定的欣赏提示或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看一看、评一评、议一议、辩—辩,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教师在全班师生交流时再适时点拨、质疑,相信学生们—定能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提出独到的见解。
(2)难点突破的勉强。于老师带领学生在三个展厅欣赏,分别得出色彩、造型、构图对于主题表达的重要性,找到欣赏的落脚点,重点就突出了。但是造型和构图两点的突破稍显牵强——造型的概念是教师给出的,而构图是用“大主体、基本形和满构图”等概念概括了。其实,造型和构图是分别达到内容和形式上的一种美的方法,应当让学生深入感受,慢慢揣摩和了解。如果放手让学生去分析、绘制、争论画面的构图问题,得出调和对比、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原则应该更有意义。
点评五(白帆上海市爱国学校)
《看画展卜课,框架清晰,设计巧妙,教师通过三个展厅的情境模拟方式,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看画的“武器”——“看什么”和“怎么看”。
1.本课亮点
(1)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巧妙运用了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能一目了然地理解色彩、造型、构图与作品主题的关系。特别是在一号展厅中,于老师通过改变《草垛》《核去核存》这两幅作品的色彩,让学生反复进行比较,最后自己得出了“看色彩”的结论,可谓是在备课中下足了功夫。
(2)教师的板书有创意。能把本课的重要知识点,用文字与图画的形式进行完美的结合,让学生耳目—新,相信学生会深受启发,学会用这样的眼光去欣赏作品。
(3)在评析环节,从所选择的作品可以看出教师非常重视作品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如,《作业脸》《,J、闹钟》等,让学生感受到了美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几点建议
(1)本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学生的学法。三个展厅的学习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的方式进行,有时只是让少数学生参与。本来“欣赏·评述”课是以学生的“赏”“述”为主的。笔者建议,在第三展厅,教师可以出示代表三大构图基本方式的图片和与之相应的名称,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以“连连看”的方式自己进行总结与配对,进而得出结论。
(2)在评析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书写简短的评价,再让学生上台交流,这样,没有举手发言的学生也能有机会在写的过程中去表达自己的视觉感受、认识与理解,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需要这样的体验过程。这—环节中,教师讲得有点多,意图把学生引到自己事先设计好的答案上来,这样,留给学生的时间就很有限。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与文化背景不同,看画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于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说,然后再谈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这样能引导学生对所产生的不同意见进行争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再者,教师不必要求学生的评价—定要从三方面来讲解其与作品主题的关系,毕竟有的作品只涉及了某种绘画语言,不必牵强。
点评六(褚蔚清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
《看画展》一课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在寓教于乐的形式中,把知识点较好地串联起来,诸多亮点,令人耳目—新,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这堂针对六年级学生的欣赏课,在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的基础上,为了避免欣赏课常见的流于理论的“枯燥”,精心设计了—个有趣的情境,即参观画展,且展览的都是学生作品,拉近了学生和展品之间的距离。教师通过观察者和导览者的角色转换,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和思考,从而理解和掌握绘画欣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基本绘画语言。
其次,教师为教学而设计的问题是循序渐进的,思路清晰。与“色彩”“造型”“构图”等基本语言对应的展品有针对性,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最后,通过板书“眼睛”,把绘画的基本语言和所要传达的主题以及文化背景完整地串联起来,一目了然,学生对绘画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教师在结尾处通过欣赏毕加索这样的大师艺术作品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启发学生能用同样的方式来赏析名作,从而走近大师名作,在生活中的审美活动中有所运用和延续。设计该环节是可以将本课目标有所递进的。不过,个人认为,儿童画和经过学习美术基本语言后创作的作品,这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画面呈现是否经过精心的组织。毕加索感叹儿童画,实际上是感叹儿童的天真质朴。如果教师过多强调儿童创作中对情感的表达,那么就失去对绘画基本语言学习的意义了,可能会对学生在认知上造成误导。
点评七(樊福锐安徽省淮南市师范附属小学)
这节课不仅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而且教师的板书简明扼要,逻辑性和概括性很强,对于“怎样看展览”这一教学重点的提示、归纳和总结明确而有效。
1.本课亮点
(1)注重美术语言的讲解。在本课教学中,于老师将课中所涉及的美术语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灵活运用课上所学到的美术语言进行欣赏和评价,从认识美术语言的层面开始逐渐转入理解和应用的层面。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引导学生在观众和导览员的身份转换过程中,学习从主题、色彩、造型、构图,以及文化背景等角度出发,分析美术作品,使学生逐步掌握了运用美术语言欣赏和评述儿童美术作品的方法。
(3)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于老师在课前把一些美术作品陈列在画架上,为课堂营造了—个与教室不—样的“文化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几个虚拟的“展厅”。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犹如身临画展现场一样,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
(4)注重课堂细节的处理。于老师在教学中的一些细节处理,彰显了她较高的专业素养。比如,让学生及时记录下学习内容概要;在观展时,教师手搭学生肩膀,与学生轻松交谈,不经意间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几点建议
(1)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不够。本课教学中,教师预设过多,生成较少,学生基本上在教师设定好的教学框架中进行学习活动,想说什么、会说什么,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由此缺少了必要的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体验。
(2)美术欣赏的表达方式有些单一。美术欣赏活动是从“看”开始的。除了看,表达也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新课标”中提到了美术欣赏活动的三种表达方式:语言、文字和动作。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适当增加用文字描述的环节,可以给他们提供表达不同感受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缺少必要的教学拓展延伸。本课欣赏活动所概括的几个方面,主要针对儿童画这个比较小的范围。为了不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形成思维定势,教师还应不断拓宽他们的欣赏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方法。因此,本课结尾的总结拓展部分,教师可以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设计,提示学生可以从诸如思想内涵、形式语言、画家及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等更多的方面,去认知其他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
点评八(熊澍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
《看画展》教学案例,如行云流水般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有几个优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从图文中可以看到,于老师教态亲切,端庄大方,她身着红色衬衫和灰色外套,并且在参观一号展厅,分析色彩对主题的作用时,还就自己的服饰色彩向学生提问,并就学生的回答,启示学生保持“既要满怀热情,又要冷静思考”的学习状态。
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简洁明了。于老师的教学环节有五步,即课前交流、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实践运用、总结拓展,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其中第三和第四步是本课的重点教学环节。第三步的“学习新课”,主要从色彩、造型和构图三个方面分析其对美术作品主题的作用;第四步的“实践运用”,分别对应挑选了《生命线》、《作业脸》和《小闹钟》这三幅画进行了赏析,并且在评析第四幅作品《闽越遗风》时,引入了作品诞生的地域环境、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知识,让学生从社会的角度和文化的深度,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欣赏。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于老师在这堂课中所选的图例,几乎都是基于孩子的世界来挑选的,朴实而又易于学生理解。
美术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看画展》一课是儿童的一种浅层次的美术欣赏活动。艺术作品是沟通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桥梁,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同样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看画展的观众,其审美心象必定带有欣赏者的想象、情感、幻觉以至错觉等差异性因素。而《看画展》这一课的终极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以作品本身的艺术语言提示为出发点,将欣赏活动中想象的自由性和作品意象的制约性统—起来。冷静反思于老师的课堂,笔者提出几点商榷之处:
1.教学语言不够专业。如“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于老师说:“如果在看画展的过程中,知道从美术的角度来说应该看什么,或许就能帮助我们解疑答惑。”其实,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看什么”,因为展厅里的作品已定,而是“怎么看”,也就是如何欣赏。又如在评析《小闹钟》作品时,有的学生说“像”,有的说“不像”,教师此时如果能适时抛出“艺术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一审美理念,这样的语言才更专业,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迁移。
2.在“实践运用”这一教学环节,于老师安排了评析《闽越遗风》这一幅作品,并因势利导地引入了“文化”这个概念,即对艺术作品中隐含的文化的关注,但只是点到为止。建议教师可以联系前面的范画,将这一点讲得更透彻一些,使学生明确“笔墨随时代”。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文化艺术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大阅兵》《核去核存》《生命线》就是画家以近年来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自然灾害为素材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两组《和爸爸去海边》《全家福》的图例,以及《收白菜》《吃火锅》等画作,都深深地打上了我们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的烙印;而《我是守门员》和《作业脸》,也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的喜好和内心世界。
3.为了让课堂实践活动更具体,可以在“实践运用”环节的活动最后,让学生从本课的图片中任选—幅,撰写一段美术欣赏文字,字数不限,巩固教学效果,并促进美术和语文这两门基础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点评九(黄华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心学校)
1.本课优点
(1)教学准备充分恰当。在授课现场,大幅作品的展示场面、各种画面素材的呈现,让学生零距离地感知作品中的童真童趣,创设了浓厚的学习情境,从学习内容到探究形式都充满着趣味性,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贴近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参观礼仪,渗透教育效果好。
(2)教学语言精妙准确。作为一节“欣赏·评述”课,于老师能针对小学生美术知识经验基础较为薄弱和教学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的现状,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张弛有度:从导入的亲切沟通,到点拨分析的精准到位,再到环节过渡的巧妙灵活,以及拓展延伸的升华提升,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语境中交流探知。
(3)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本课利用三个模拟展厅,通过“课前观察感受一问题设问交流-观察比较分析-实践运用展示—探究交流生成”这一思路,从影响绘画主题要素的色彩、造型、构图进行探析交流,并拓展运用,逐项落实,知识点明确,思路清晰,教学节奏流畅、灵动。
(4)教学策略艺术生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引导,分步实施课前导“引”、课上导“析”、拓展导“思”这—路径,让学生课前欣赏感知,课上互动探究、交流分享、拓展反思应用,生成有效感知、理解体验、反思生成的教学过程,使整个课堂充满律动。
2.值得商榷之处
(1)小组合作效度不够。在对作品赏析过程中,应深挖学生的探究潜能,让学生自己设问,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2)学生自主探究深度不够。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个性、张扬的探究欲望,在个性、开放、实践的环境中浸润思想、收获快乐。在欣赏探究时,对作品主题、构成元素寓意和作品间的联系等问题,应让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提出和解决在观察欣赏中遇到的问题,让双边活动更接“地气”。
(3)应进—步完善评价杠杆作用。作为“欣赏·评述”课中的评价,可以通过动态展示交流和静态纸面反馈等形式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发展状态,全面了解学生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效果,从而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实施中,从更多的维度去实施教学评价。
同时,在导入环节中,在处理“学生对抽象作品的认识”时,虽然教师在有意地引导学生往教学主题上靠,但一句“你们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没有理解作品主题”,处理得有些急躁。须知,对—幅作品的认识和了解,通常要看表现内容、表现方式、历史背景和创作者艺术素养等诸多因素。
点评十(谭宁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宁海中学)
1.本课精彩之处
(1)角色设计有梯度。本课条理清晰,所有教学活动都在情境模拟中展开,不同的是,在观赏者和导览员的角色互换过程中,将课堂所学知识从感性体验转换为理性思考,形成了层层递进的梯度,使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而情境的不同设定,也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欣赏方法的运用贯穿始终,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如海浪—般,推波助澜,将课堂知识一步步推向。
(2)目标达成有深度。对典型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意在通过不同欣赏角度的呈现,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发现问题,寻找画面主要的对比关系,引导他们感受不同的美术语言对于主题表达的重要性。而教师设计的实践运用环节的再次观展,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和应用,意在突破学生欣赏能力及方法的转化这一教学难点,拉近了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将课堂学习推向了更深的层次。在总结拓展环节,大师作品欣赏的巧妙过渡,丰富完善了作品欣赏的思路架构。
(3)欣赏方法有广度。从整体上看,本课教学以直观的欣赏展开,具体、恰当、明确地引导学生从色彩、造型、构图、文化等方面对作品的主题加以赏析,用广阔的视角引导学生去感知美、鉴赏美,触类旁通地引导学生掌握作品欣赏的方法,为以后学生进一步的运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实践运用有亮度。本课的升华之处在于实践运用环节的再次观展。师生之间的角色互换,让学生在有了—定的知识储备之后,有了进一步提升自我的空间,更深入、更全面地去欣赏和诠释作品,让学生从“我会欣赏”转变为“我会创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趣味性的交流中掌握鉴赏的方法,以发展的眼光去传承经典作品。
2.建议
从总体上看,这节课准备到位,预设充分,却也略显不足,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与同仁们—起探讨。
(1)可以适当增加自主鉴赏的作品或环节,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实践运用和总结拓展环节,教师还可以出示同—时期或不同时期的更多作品,给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检验他们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自丰鉴赏美术作品。
(2)欣赏课教学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还要有丰富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此,教师在时间安排上还应更紧凑些,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诠释自己的观点。美术作品的赏析应当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审美体验的模拟除了兴趣的激发之外,还需要理性的分析和诠释,这也为学生以后更加全面地挑选作品和举办画展做好铺垫。
点评十一(白云云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
通过对《看画展》教学案例的研读,便知道这堂课一定是相当成功的。总的来说,制胜的关键是“预设”与“生成”之间的“那点儿事”,尤其是“生成”及激发课堂生成的方法与过程。
重点来谈一谈这节课的“生成”。
1.问翘化设计
这节课整体架构严谨,但造就极强生成性的关键因素则是“问题设计”。比如,在第—环节中,教师以导览员的身份引导学生关注看展的“造型、色彩、构图”。这种“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极易产生许多不确定因素,可喜的是,于老师充分关注了这种不确定性,并成功设计了每—个能“驱动”下—项任务的问题,有效地以问题推进的形式启发了学生,使课堂迭起。例如:教师以自己的着装颜色为例,引导学生认知“色彩”对主题的烘托作用。能让每—个问题都有效,实在是高明。
2.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为了促成这节课有效的生成,除了问题设计有效化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与支持。上文提到,问题设计是促进学生思考和课堂生成的重要法则,但并不是说只注重设计问题就可以了。对于今天视觉化程度极高的日常生活来说,辅以感官的多元刺激才能凸显课堂生成的不可预见性。于老师很好地把握了“问题设计”与“信息手段”之间的平衡,活用预设的各种教学手段,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思考与生成,又似钓鱼—般,笃定地知道撒这样的“饵”一定会有“鱼儿咬钩”。那么,即便是天马行空、不可思议的“生成”,也都是在预设的可控范围之内,这才叫“活”而不“乱”。真是棋高一着!比如,在学习色彩对烘托画面主题的影响时,教师使用的是重新设色过的图片来对比说明;又如,在认识构图对主题影响的时候,教师将知识点概括成三角形、圆形等,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归纳水平;再如,教师的板书设计,既提纲挈领,又切中要害,堪称本课的一大亮点。
3.生成的预留空间
、在第—个环节中,于老师化身为导览员,帮助学生认识了色彩、构图、造型对于欣赏作品的重要性,这个铺垫做好了,到了第二个环节,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要领,能够进行独立的欣赏和思考。但最让人意犹未尽的“生成”是,在实践过程中,看画展其实并不需要计较欣赏程度的浅或深,因为学生本身的经验水平有限,不可能有特别深入的见解,所以,课堂上也就能够出现多种评价标准,即开放性的回答。如,评价《小闹钟》的时候,学生们说像或不像,都是真实的,应该获得包容。而感到被理解和包容的孩子,心情是喻悦的。这种学习状态和预留的“生成空间”,是否就可以用来判定这节课是不是好课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生成”以外,这节课还有一些亮点值得肯定。
1.课的立意较高
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的关键点,出于对美术学习实践应用价值的考量,设计出真正能培养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学习内容,既忠于教材又不完全依赖于教材。整体来说,本课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对绘画作品进行解读”,此设计是巧妙的。
2.学习方式值得推广
本课采用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先扮作导览员,在观展过程中时刻向学生透露“画展是这样欣赏的”等主要信息,然后再邀请学生来做导览员,并模仿观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习得了老师的欣赏态度和方法。
点评十二(李胜凯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
通过对本课教学案例的研读,可见于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掌控能力强,学生在“看画展”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了解色彩、造型、构图在表达主题中的重要作用,并理解文化在作品表现时的重要性,处处闪现着教师教学智慧的火花。然而,课堂教学永远没有绝对的完美,本节课亦是如此,这里有两点与于老师商榷。
1.关于范图的选择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度过了绘画心理的象征期和图式期,逐步走向写实期,初步形成个性的审美趣味,希望欣赏与他们能力相仿或略高于他们欣赏能力的作品,以提升眼界、发展能力。《看画展》虽然是一节欣赏课,但范图的选择仍需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案例中的大部分范画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审美需求,但是图6至图10呈现的儿童美术作品,对六年级学生来说略显稚嫩,因此,教师可选择同主题的其他作品或者大师的作品给学生欣赏,以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此外,“看画展”的目的是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为以后能独立地欣赏其他各类美术作品而“看”,而于老师大部分时间仅安排学生欣赏儿童绘画作品,仅在“总结拓展”环节呈现了大师的抽象美术作品,局限了本课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种风格的大师美术作品,并将这些大师的美术作品适当融入“学习新课”和“实践运用”环节,在大师与儿童的作品对比欣赏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色彩、造型、构图和文化在表达主题方面的重要性,以及这些作品风格中所呈现出来的—致性。
2.关于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