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北方冬至吃什么范文

北方冬至吃什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北方冬至吃什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北方冬至吃什么

第1篇:北方冬至吃什么范文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立冬来了就有寒潮及大幅度降温天气。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立冬吃什么传统食物,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立冬节气传统食物一、立冬吃什么:萝卜老鸭煲

萝卜老鸭煲是非常正统的冬季滋补汤,一般说来,萝卜在冬季的养生功效不亚于人参,老鸭和萝卜的搭配能将二者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此外,这款汤味道醇厚,香浓,适合一家人食用,就连挑食的孩子也会爱上它。这款汤也可以做成酸萝卜老鸭煲,会更加开胃。

二、立冬吃什么: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三、立冬吃什么:吃狗肉

冬至吃 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建议不要吃狗肉~狗狗是人类最好的伙伴)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四、立冬吃什么: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五、立冬吃什么:吃大鱼大肉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而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六、立冬吃什么:喝羊肉汤

在山东滕州,立冬时节,有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绝对是一种享受。而且,羊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热量,御寒效果极佳。

立冬是什么意思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粮入仓,菜入窖”,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了。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字面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不一样,所以即使立冬了,有些地区气温依然很高。

狭义:立冬节气后就是冬天了。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冬节气就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建立。

广义:低于10°以下的气温

我国国境区域跨度大,就算除开华南沿海、青藏高原,其他地区也不是一同入冬的,古代以中原为尊,各种习俗也是由此传承,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黄淮地区设立,所以,入冬主要也是符合黄河、淮海一带的气候规律。而南方地区入冬稍晚。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冰的结合。冬寒水结是为伏阴。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二候,地始冻

立冬之后五日,地始冻,冰壮曰冻,地冬为凝结。“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第2篇:北方冬至吃什么范文

我们所说的立冬,是指冬天的第一个节气,非常具有意义的一个节气,当又一立冬到来的时候,应该说什么风俗食物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立冬吃什么风俗食物,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立冬吃什么风俗食物一、萝卜老鸭煲

萝卜老鸭煲是非常正统的冬季滋补汤,一般说来,萝卜在冬季的养生功效不亚于人参,老鸭和萝卜的搭配能将二者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此外,这款汤味道醇厚,香浓,适合一家人食用,就连挑食的孩子也会爱上它。这款汤也可以做成酸萝卜老鸭煲,会更加开胃。

二、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三、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建议不要吃狗肉~狗狗是人类最好的伙伴)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四、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五、吃大鱼大肉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而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六、喝羊肉汤

山东滕州,立冬时节,有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绝对是一种享受。而且,羊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热量,御寒效果极佳。

立冬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

每年立冬之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家包饺子,俗称“捏耳朵”,据说这个习俗也是源于“吃哪儿补哪儿”的民语,希望吃了有肉有菜又暖暖和和的饺子会温暖一冬天。

饺子是最有中国特色的食物之一,在如立冬、春节等一些很重要的时候我们都会吃饺子。民间有讲,交子之时吃饺子,取吉祥之意。立冬是秋天和冬天交接的时节,所以,“交”子之时的饺子是不能不吃。

立冬、冬至吃汤圆在江南较为盛行。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煮汤圆要讲究配汤。甜馅汤圆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汤不需要再加糖,以减少热量摄取;若是无馅小汤圆,汤可以用桂圆红枣汤或桂圆姜汤取代,可有补身祛寒的功效;无馅料小汤圆还可以用花茶来煮,味道更新鲜,也可使用红糖及姜片煮汤圆以去除寒气,或放入桂圆、红枣、白木耳等,增加营养含量;煮咸汤圆时可放一些蔬菜,增加纤维素。

立冬节气养生食谱大全麻油拌菠菜

材料:菠菜1斤,食盐、麻油适量。

做法:菠菜洗净,开水焯熟,捞出入盘,加入适量食盐,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通脉开胸,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羊肉炖萝卜

材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乌鸡山药汤

材料:用乌鸡一只,山药200克,枸杞子及大枣适量。花椒、葱、姜。

做法:乌鸡去内脏后洗净备用。山药去皮切块,用清水浸泡以免变色。枸杞子洗净备用。锅中倒入足量的水,放入乌鸡,煮沸后,撇去浮沫。加入枸杞子、大枣、花椒、葱、姜,转文火煲两个小时,后加入山药,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药膳对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以及妇女缺铁性贫血症,有一定的食疗功效。

百合红枣粥

材料:百合10克、山药15克、薏仁20克、红枣10个。

做法:先把百合用开水泡一次。将江米淘净,与百合、红枣用文火缓熬成粥。加白糖适量即成。

功效:江米甘平,能益气止汗;百合甘苦微寒,能滋阴降火;山药滋肾润肺;薏仁利湿健脾、清热排脓;红枣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不但富含维生素C,也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

苁蓉羊肉粥

材料:肉苁蓉30克,羊肉150-200克,大米适量,食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羊肉洗净切片,放锅中加水煮熟,加大米、苁蓉共同煮粥,以食盐、味精调味服食。

功效:温里壮阳。补肾益精。适用于腰膝冷痛、阳痿遗精、肾虚面色灰暗等。

虫草蒸老鸭

材料:冬虫夏草5枚、老雄鸭1只、黄酒、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

做法:老鸭去毛、内脏,冲洗干净,放入水锅中煮开至水中起沫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放入大钵中,加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适量,再将大钵放入锅中,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也可用气锅蒸)。

功效:补虚益精,滋阴助阳。本方以虫草为主,助肾阳,益精血;以老鸭为辅,滋阴补虚。方中一偏于补阳,一偏于补阴,两者合用,共咸补虚益精,滋阴助阳之权威药膳。

萝卜洋葱汤

材料:红萝卜,洋葱。

做法:胡萝卜、洋葱清洗切片泡一会儿,用橄榄油把洋葱炒成透明状后,加入胡萝卜继续炒。加入高汤煮沸,再加少许调味盐等。每天午饭或者晚饭时喝200毫升,长期坚持,就会改善怕冷的情况。

功效:御寒。

豆腐烧白菜

材料:新鲜小白菜,豆腐。

做法:将小白菜洗净、滤水后剁碎,豆腐切碎,备用。姜丝放入油锅内爆出香味,放小白菜,加适量盐炒至变色后,加入豆腐,翻炒均匀。一分钟后,加适量水,开锅后两分钟关火,再淋少许香油即可。

豆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不但有助于保持能量,还能帮您提高耐寒能力。

核桃炖蛋

材料:鸡蛋2个,鸡蛋2个,红糖少许。

做法:将两个鸡蛋打散,加入少许黄酒搅拌均,核桃肉碎成末备用。加适量水溶解红糖,水量约为鸡蛋液的2倍左右。将蛋液与红糖水充分混合,放入蒸锅中蒸5分钟;撒上核桃末,中火再蒸5分钟即可。

第3篇:北方冬至吃什么范文

其实,通过饮食调理能对上述症状有所缓解,比如梨和萝卜就是不错的润燥食物。梨有润喉生津、润肺止咳、养阴生津、滋养肠胃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季内热的人食用。天津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付金如指出,对于体质较差,尤其脾胃虚寒的人,不宜生吃梨,而熟吃梨也能起到清热止咳的效果,但最好煮成梨水,并且要把梨肉也吃下去,才能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对于萝卜而言,中医认为,生吃萝卜可以清热生津,补水利尿,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所以,从清热生津的角度来说,付金如建议生吃效果更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上了年纪或脾胃虚寒者,就不要生吃萝卜了,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冬至来临,也预示着即将进入养生的最佳时节,冬至天气更加寒冷,在防寒保暖的同时也要注意进行滋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那么冬至怎么养生,养生吃什么呢?下面推荐适合冬至养生滋补的几大食谱。

羊肉炖萝卜――益气补虚

原料: 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牛膝蹄筋――补肝肾,强筋骨

原料:牛膝10克,猪蹄筋200克,鸡肉300克,火腿50克,蘑菇25克,胡椒5克,味精5克,绍酒30克,生姜10克,葱10克,食盐5克,清汤适量。

做法:牛膝洗净浸润后,切成斜片;蹄筋放在蒸盆中加水蒸约4小时,酥软时取出,用冷水浸漂2小时,剥去外层筋膜,洗净;火腿、蘑菇成丝;生姜、葱洗净后,切成姜片、葱段;将发胀后的蹄筋切成节,鸡肉剁成2厘米的方块。将蹄筋、鸡肉放入蒸碗内,把牛膝片摆在鸡肉的面上,火腿丝和蘑菇丝调合匀后,撒在周围;姜片、葱段放入蒸碗中,再加胡椒粉、味精、绍酒、食盐、清汤,调好汤味,灌入蒸碗中,上笼蒸约3小时,待蹄筋熟烂后,立即出笼,拣去姜片、葱节,调味后即成。

牛肉红枣汤――补中益气

原料:牛肉250克,红枣20克,精盐、料酒、姜片、味精各适量。

做法:牛肉洗净切小块;红枣洗净。将牛肉块、红枣同入砂锅,加清水适量,放入料酒、姜片,炖至牛肉熟烂,加入精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银耳罗汉果煲鸡汤――延年益寿

原料:银耳40克,鸡1只,罗汉果4个,南杏少许,红萝卜200克,姜2片,盐适量。

做法:将银耳洗净,用清水浸透;鸡剥好,去内脏,焯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红萝卜去皮,切厚块。加适量清水入汤煲煲开后,放入鸡、罗汉果、南杏、银耳、红萝卜及姜,煲开后,改用慢火继续煲约3小时左右,加入调味料调味即可饮用。

玉米须炖蚌肉――降压固精

原料: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料酒、精盐、葱、姜、花椒各适量。

第4篇:北方冬至吃什么范文

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2021年立冬有什么习俗活动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021年立冬有什么习俗活动,请您阅读!

立冬有什么习俗活动1、立冬习俗之吃饺子

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代人延续着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好吃不过饺子”,在秋冬之交,饺子当然是最不可少的美食了。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一带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我国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即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藮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2、立冬习俗之冬泳

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对于冬泳爱好者,一定要有一定基础,循序渐进,应该从天气暖和时坚持每天下水,持续进行锻炼。另外,要选择熟悉水岸情况的地点冬泳,如果不熟悉水中及岸边的情况,就不要轻易下水,以免发生意外。另外,要结伴而行,以便互相照顾。

其实,无论室内运动还是户外运动,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冬季里场地、器械等密度加大,对人体的冲击力也加大。而且,天冷时人体的肌肉、关节组织活动性降低,具有一定惰性,因此锻炼时更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循序渐进。

3、立冬习俗之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

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4、立冬习俗之祭祖祭天

旧时,立冬这天,人们还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即便再忙的农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上天赐给来岁风调雨顺;而祭祀仪式后的酒食也可让辛苦一年的农人,好好犒赏一下自己。

5、立冬习俗之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中药为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四味药。

冬令进补吃膏滋是苏州人过立冬的老传统。在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通常每到立冬节气,苏州中医院以及一些老字号药房都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为市民煎熬膏药,销售冬令滋补保健品。

据常州一些老人回忆,旧时就有补冬的风气,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所以每到立冬,各大医院的膏方门诊就开始热起来了。

立冬吃什么水果好1、立冬吃苹果好

苹果熟吃可止泻,生吃可治便秘,饭后吃能助消化。研究人员还发现,—天吃一个苹果,对肺大有好处,可以减轻污染物引起的肺功能恶化。

2、立冬吃柿子好

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柿子中含糖15%,蛋白质1.36%,脂肪0.57%,以及粗纤维、胡萝卜素、钙、磷、铁等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2倍。生柿能清热解毒,是降压止血的良药,对治疗高血压、痔疮出血、便秘有良好的疗效。

3、立冬吃梨好

梨子有润肺、化痰、止咳、退热、降火、清心、解疮毒和酒毒的功效,常食可补充人体的营养。梨子特别适宜于肝炎、肺结核、大便秘结、急慢性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心脏病以及食道癌患者食用。梨子所含糖类有果糖和葡萄糖等,具有保肝、助消化、促进食欲的作用,可用于肝炎、肝硬化病人的辅助食疗。所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及钾、钙元素,有降压、清热、镇静和利尿作用,对高血压、心脏病同时伴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立冬吃冬枣好

冬枣是VC含量非常惊人的食品,每100克果肉当中,维生素C含量可以高达380~600毫克,是苹果的70倍之多,是柑橘的16倍之多,就连同样是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山楂也要甘拜下风。

5、立冬吃柚子好

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是冬季养肺和缓解感冒后咳嗽的良好水果。柚肉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类胰岛素成分,能降血糖、降血脂、瘦身健体、美肤养容,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益的水果。

立冬代表着什么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季节性的节气。立冬的时节的到来,意味着自此就进入了冬季,同时也意味着天气会逐渐寒冷起来。

古时候的立冬还是“四时八节”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他们将立冬看作是很重要的节日,因此会举行祭祀活动。

立冬到来,之后的时间里日照时间会逐渐缩短。慢慢地,就会出现昼短夜长的现象,而天气也会愈加寒冷起来。但是在北方,立冬到来之前就寒冷起来了。

在立冬这天,有着立冬补冬、贺冬的习俗,也就是祭祀祖先、饮宴、卜岁、进补等习俗。在北方地区还有吃饺子的习俗,在立冬吃饺子有着冬天不冻耳朵的说法。

第5篇:北方冬至吃什么范文

立冬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想必对于立冬的养生话题很有兴趣吧,那么你们知道关于二十四节气立冬养生吃什么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二十四节气立冬养生吃什么_立冬的习俗介绍,欢迎参阅。

立冬的习俗介绍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即同立春、立夏和、立秋一样,立冬日天子也要举行迎冬的仪式。立冬前三日太史公告诉天子立冬的日期,天子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天子要赏死事以安社稷,并且要抚恤孤寡。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十月立冬,又叫“交冬”,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是较流行的补冬方式。也有的中药店推出十全大补汤,即用十种滋补的中药炖鸡或其它肉类做成的补品。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我国北方,人们则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天津最有特点的就是倭瓜饺子。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即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藮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养生攻略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个重要的节气。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进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遵循”秋冬养阴”的古训,应少食生冷,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热。多饮豆浆,多吃新鲜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冬季到来,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起居调养上,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蓄积。

冬季跑步:

立冬时运动应以静态为主,而有慢跑习惯的人在冬季跑步时尤其要注意空气质量,污染严重则避免户外跑步。不建议早上跑步,大多数城市晨间空气较差,冬天有时候还会有雾,这样非但没有锻炼到身体,而且还会有损身体健康。冬天跑步的时候有一个原则,一般是只要跑起来了,再热也不要脱衣服。有的人一开始穿很多,跑热了就开始脱,这样很容易感冒发烧,伤身体。不建议选择全棉衣物。跑着跑着出汗衣服湿掉之后容易着凉。户外运动帽子是必备的,否则风吹之后容易偏头疼。此外,还要适当增加准备活动时间,避免肌肉僵硬受伤。跑完后迅速加衣,洗澡。

时令食材

1、白菜

冬天是蔬菜的淡季,但却是大白菜收货的季节。北方农谚,立冬砍白菜。大白菜生长期大约一百天左右。过早长不实,达不到丰收目的;过晚收获稍不及时极易冻在地里。“立冬不起菜,别把老天怪”说的是立冬天气容易突变,随时都有大雪封地的可能。所以,每年立冬前后大白菜开始上市,冬储大白菜也就正当时。

在我国,北方特产的是胶州大白菜,汁白味甜,纤维细少;此外天津青白、东北大矮白菜等也都是个中翘楚。作为古来最为常见的蔬菜之一,白菜的吃法自然十分多样,白菜食谱数十种,各有妙处。最高大上的吃法是落到火腿片与鸡汤同煨,荤食的鲜美尽数被白菜所吸收,入口滋味绝然不同于素炒。从前冬日萧索而匮乏菜蔬之时,白菜也更多用来制作腌菜、泡菜及酱菜一类,各地所产,口味各自不同。

白菜火腿炖鸡汤:

煲汤材料:土鸡、火腿、大白菜

调料:姜、精盐

做法:土鸡洗净斩成大块待用;大白菜洗净切成大片待用;火腿洗净切成小块待用;砂锅里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放入鸡块、火腿块、姜片,煮开后转小火炖90分钟,再加入大白菜大火滚熟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可增加抵抗力、滋补强身

2、白果(银杏)

银杏素有“公孙树”之称,因其生长周期长,树龄超过四十年才能大量结果。白果就是银杏果实中的内核部分,古时因其外壳色白又称“银果”,形状亦与杏仁类似。因为稀罕,白果在宋代即是皇家贡品,如今日本、欧洲也有普遍的食用习惯。虽然营养丰富,但其代谢产物也含有微量的氢氰酸,每日需控制摄入量,且最好熟食。加在粥汤中同煮,是极好的补品,最简单的也可以用微波炉加热,味道便已足够香美。

白果的吃法:

白果的食法主要有烤食、煮食、炒食和配菜等,与肉煮称“长生肉”,与枣烧称“长生饭”。白果食用前可先放至锅中干炒五分钟,剥去外壳后用布包裹里仁轻轻揉搓去除内种皮。也可以将去壳后的银杏用水煮十分钟左右,用抓篱在沸水中轻轻碾动以脱去种皮。去皮后的银杏仁可与猪脚、鸡、鸭、牛肉等配合炖食,也可将白果煮十分钟后与鲜猪肉、鸡肉、莴笋、白菜等炒食。白果以其外观晶莹剔透、口感香脆回甜、保健功能明显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亲睐。

白果汤:每天早晨用7粒白果,敲开后用来捣碎,放点白冰糖或少许香油,用开水冲服。(治感冒和咳嗽)。

白果粥:白米粥做好后,把白果捣碎后放入锅中,喝时放点白糖。(注意:以上两种吃法都是粘在白果上薄薄的皮不要剥掉,要一起捣碎放入。)(最外面的硬皮,可以洗净,用水煮着喝,可治高血压。)

温火炒着吃,会自然爆开。口感是香、甜。略带点苦。

注意事项:千万不可以将银杏与阿斯匹林或抗凝血状物同时服用。如果将银杏与阿斯匹林合用,会延长凝血时间,容易造成出血不止。并且手术后的病人、孕妇、生理期的妇女也应避免服用银杏叶,以免造成流血不止的意外事件。另:身体虚寒者亦不适用。

立冬食谱:

1、姜母鸭:

姜母鸭这道美食起源于福建泉州,而后传至中国其它地区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汉族传统的名小吃。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于冬季食用。

主要原料:红面番鸭1只约1000克、老姜200克、芝麻油200克、猪骨500克、米酒50克、冰糖20克、白糖30克、酱油150克、干辣椒10克、香葱20克、精盐10克、味精15克、特制黑、白药料包2个、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各5盘,杂面适量。

做法:

番鸭宰杀后治净,取出鸭杂,将鸭身剁成3厘米大小的块;老姜去皮洗净,切成条;猪骨洗净,放入清水锅中,用大火烧沸后撇净浮沫,转用中小火熬至汤色乳白,捞出;干辣椒去蒂去籽,切为细末;香葱择洗净,也切成细末;鸭心、鸭肝、鸭胗、鸭血均切片;鸭肠切节;水发粉丝、水发腐竹均切节;洋白菜切块。

炒锅置火上,放入芝麻油烧热,将鸭块倒入锅中,翻炒约15分钟,至鸭块水分将干且快熟时,撒入白色药料1包,续炒至药料香味溢出时,起锅盛入高压锅中,掺入棒骨汤,调入精盐、味精、广东米酒和冰糖,再投入黑色药料2包,然后加盖上火,至上气后压约15分钟。锅离火,再焖约15分钟,揭盖,将鸭块捞出装入盆中,锅中炖鸭原汤留用。

净锅上中火,放入芝麻油烧热,倒入姜条翻炒至姜条水气将干且收缩变小时,撒入白色药料1包,续炒约3分钟,起锅装入大碗内待用。

把酱油倒入一大碗内,放入白糖搅拌,至白糖溶化后,再放入干辣椒末、香葱末及少许芝麻油,待调匀后即成姜母鸭小料汁,然后将小料汁分盛于若干个小碗内作为味碟,待用。

把姜条分别装入火锅中垫底,再将鸭块分别盛入火锅中,然后将高压锅中的炖鸭原汤及适量棒骨汤分别倒入火锅中,再将火锅端上火,烧沸后,置于酒精炉上,随小料汁味碟及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等配菜上桌,即成。

篇二:今日立冬 五款立冬养生食谱暖胃滋补

立冬养生菜谱

第一道菜:羊肉饺子

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用羊肉做馅时,加入适量的料酒、生姜和葱,这样不仅可以去膻气,还能保持羊肉原有的风味。葱含有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油和辣素,能祛除腥膻等异味,并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此外,生葱含烯丙基硫醚,而烯丙基硫醚会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增进食欲。

材料:羊肉750克,猪肉250克,面粉600克,清水360克,大葱4棵、盐、料酒、老抽、花椒水、橄榄油、香油、饺子馅调料,姜末。

做法:

1、制作饺子馅的秘密武器,花椒水,提前用开水把花椒泡上,凉后即可用;

买羊肉时让店家给绞好了,羊肉猪肉混合一起,也把大葱给绞里面了,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筋,边搅拌边添加花椒水,这样做出来的馅汁多鲜嫩,还没有膻味。

2、把姜末、料酒、调味料、老抽、香油、橄榄油和盐,放入馅中,搅拌均匀。

3、制作好的馅;

面粉中放清水,和成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小挤子;擀成面皮;包入馅,做成饺子;锅中加水,水开后放入水饺,中间点两次凉水,煮熟即可捞出享用了哈。

第二道菜:板栗炖乌骨鸡

立冬后天气渐冷,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此时节应补肾。而香甜味美的栗子不但是上佳美食,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传统中医认为栗子味甜,性温,入脾、胃、肾,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

乌骨鸡,甘平,入肺肾,滋阴益气,能双补肺肾。板栗,补肾强筋。两种食物同用,可按秋时补肺,亦为冬季补肾做好准备。

材料:鲜板栗10枚,乌骨母鸡一只。

做法:

1、鲜板栗去壳取栗仁备用,乌骨鸡褪毛,去除内脏,洗净晾干。

2、将乌骨鸡、板栗仁同入砂罐中,加清水没过鸡与栗,放一块生姜入水中,加盖文火焖2小时。

起锅加少量食盐,最好不要放味精,即可食用。

第三道菜:姜母鸭

姜母鸭在我国南方沿海等地可以说是一道颇受欢迎的冬季食补之品。姜母鸭具有春夏祛暑湿、秋冬祛肺燥,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寒冷的天气,吃完姜母鸭后,能感受到通体温暖,寒意尽失,因此很受闽台地区人民的欢迎与喜爱。

姜母鸭食疗兼优不无道理。早在唐代《新修本草》中,就有用鸭治病的载述。现代医学分析,鸭肉的胆固醇含量低,且有补虚劳、清肺热、止咳喘、消水肿等功效。至于姜母鸭主要辅料生姜,常用于治疗腹痛、呕吐、风寒、感冒、调理脾胃、增进食欲等。

材料:鸭半只,老姜1个,芝麻油1大勺,广东米酒1/3瓶,老抽1大勺,白糖1小勺,枸杞少许,盐适量。

做法:

1、将鸭肉洗净后切块,老姜切成片。

锅中放入芝麻油,中火烧至6成热时放入姜片,慢慢地煸香。待姜片煸至微微发黄时将鸭肉倒入。炒至鸭肉变色时倒入适量的老抽炒至上色。

2、炒均匀后倒入广东米酒。

继续维持中火翻炒约15分钟。炒至鸭肉水分炒干,颜色变深的时候,加入糖,八角,桂皮,香叶,加适量的盐调味。加入没过鸭肉的开水。

3、开大火烧至沸腾,转小火慢慢炖1.5个小时。

出锅前10分钟将洗净的枸杞加入。开大火拌匀烧至汤汁浓香即可。

第四道菜:麻油鸡

麻油鸡是传统的立冬进补的食物。麻油鸡的汤汁浓稠、麻油香醇味美,可以用来捞饭或拌面吃,鸡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比例很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麻油鸡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中医学还认为,麻油鸡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材料:土鸡1300公克,老姜片50公克,当归片4公克,黑麻油3大匙,米酒1瓶,盐2茶匙,鸡精粉1茶匙,细砂糖少许。

做法:

1、将土鸡清洗后剁成大块状,每块约70公克左右。

取锅烧热至约80℃左右,加入黑麻油后,将老姜片下锅爆香,再把土鸡块下锅爆炒至表皮呈现略焦状。

2、倒入半瓶料理米酒、当归片与4碗水,煮滚后盖上锅盖转小火再煮15分钟。

15分钟后掀开锅盖,再加入剩下的半瓶料理米酒、盐、鸡精粉及细砂糖再煮5分钟即可。

第五道菜:白萝卜炖羊肉

白萝卜性寒凉,味辛甘。可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素有“小人参”之称。在冬季是人们最常食用的蔬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可见,自古冬季养生就应多吃萝卜。

白萝卜与羊肉共炖,不但有去膻作用,还有助消化的功效,能补脾肾,壮筋骨,御风寒,且补而不腻,消而有度,不易上火。

材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酱油30克,白糖50克,葱15克,姜15克,大茴香2个,植物油50克,料酒,盐,昧精备适量。

做法:

1、将羊肉洗净,切成5厘米见方的块,用热水焯一下捞出,沥水备用。

将萝卜切成5厘米见方的块,用热水焯一下,汤水备用。

2、铁锅内放50克油,油热至七成时,放白糖,用铲子不断地搅拌至糖冒泡时放肉翻炒,待肉均匀上色后,放酱油50克,同时放葱段、姜片。

3、盖锅盖炖5分钟后放入温水,用大火炖开后,放料酒,改为文火炖。

待肉六成熟时,将萝卜倒锅内,放盐,将肉和萝卜炖烂熟时,放味精出锅装碗即可食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