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艺流程范文

工艺流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艺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艺流程

第1篇:工艺流程范文

1、临时支护、永久支护工艺及要求:

① 截割后,首先将掘进机退后(距迎头不得小于5m)、截割头落地并将掘进机闭锁,使用截割头防护罩将掘进机截割头罩住 敲帮问顶 站在永久支护下挂网、联网 前移临时支护。

② 临时支护完毕后,在临时支护的掩护下,按照规程要求打锚杆(索)眼、安装锚杆(索)。

二、施工机具

1、顶锚杆眼施工机具

顶锚杆眼施工采用MQT-130型风动锚杆(索)钻机配合1.2m长B19六棱中孔可接长组合钻杆及Φ28的合金钻头打眼,采用MQT-130型风动锚杆钻机配合专用联接器安装。

2、帮锚杆眼施工机具

采用ZQS-50/2.6气动手持式帮锚杆钻机配合1m、2.4m麻花钻杆及Φ28mm的双翼钻头打眼,采用ZQS-50/2.6气动手持式帮锚杆钻机配合专用连接器安装。

3、锚索施工机具

采用MQT-130型风动锚杆(索)钻机配合B19六棱中孔可接长组合钻杆及Φ28mm的合金钻头打眼,采用锚索张拉机具(MQ18-250/40)对锚索进行张拉。

三、锚杆(索)施工安装工艺

1、打眼前,严格按中线检查巷道断面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必须先进行处理再施工,锚杆(索)眼深度与锚杆(索)长度相匹配,打眼时应在钻杆上做好标记,严格按照锚杆(索)长度打锚杆眼,保证施工锚杆(索)外露符合支护要求。

2、顶锚杆施工安装:

(1)进行临时支护,铺金属网、锚梁定好眼位,开始打眼。

(2)施工锚杆孔:使用锚杆钻机及配套钻杆、钻头按定好的眼位施工锚杆孔,打眼先开水后开风,停机先停风后停水。打眼时三人合作,1人监护顶板,1人持钻机、1人扶钻杆辅助打眼工作。

第2篇:工艺流程范文

1电渣重熔法

采用电渣重熔法生产大型钢锭一般采取大电流(有的甚至高达70kA)冶炼,因此,炉子短网电气特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否则功率因数不高,有用功太低,会给熔炼造成很大困难。为了降低大电流网路感抗,提高功率因数一般采取双极串联、低频供电或同轴布置。如萨尔钢铁公司的165t电渣炉就采用0~10Hz的低频电源,功率因数达0.98,生产出的钢锭如图1。为了获得所需要的锭重和锭长,大型电渣炉普遍采用换电极和抽锭工艺。为了便于抽锭,一般使用短结晶器。抽锭方式有两种,分别为结晶器固定、向下抽钢锭和钢锭不动、向上移动结晶器。如我国上海重型机器厂的200t级电渣炉和萨尔钢铁公司的165t电渣炉就是固定结晶器向下抽钢锭,伯勒尔公司制造的电渣炉则常常采用钢锭不动,结晶器上移的方式抽锭。大型电渣炉必须具备完善、可靠的熔炼工艺,如成分均匀性控制、低氢控制、低铝控制、低夹杂物控制、抽锭技术和造渣制度等。而且这些技术因炉型结构和熔炼钢种有所不同。上海重型机械厂200t级电渣炉(图2)生产钢锭的纯净度极高,碳含量变化为±0.01%、氧含量为0.001%,氢含量小于0.0001%,铝含量控制在0.005%~0.007%之间[1]。

2电渣焊接法

电渣焊接法焊接钢锭是采用大截面板极双极串联系统,将较小钢锭焊接在一起,以生产较大尺寸的钢锭,如将50~60t锻坯焊接成180~250t的汽轮机转子[2]。该法可焊接圆坯、方坯和其它与所焊成品横断面形状相近的钢坯,焊接处的化学成分与基体金属一致。电渣焊装备如图3所示。采用化学成分与所焊钢锭相同的板极自耗电极插入渣池,供电方式为双极串联从而减少线路的电感。板极自耗电极较传统大量焊丝的焊接方法有以下优点:①简化电焊设备;②增加了焊接的可靠性,降低了焊接接头发生缺陷的可能性;③在焊接过程中不需要对工件进行预先加热或同时加热;④保证了焊接接头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均匀性;⑤保证了焊接工件具有高而均匀的力学性能。

3电渣浇注法

这是一种利用小的熔炼设备获得大钢锭的方法[3]。其原理见图4所示,用两根石墨电极双极串联接交流电,在结晶器内化渣,待渣化清后将钢液注入结晶器中,进行导电渣洗,使钢液纯净化,钢液在结晶器中从下向上凝固成钢锭,可分批浇铸最后进行热封顶。采用电渣浇注法生产出的钢锭金属收得率比普通钢锭高,组织致密度和力学性能也优于普通钢锭。实践表明,采用分批电渣浇注可以由小容量的炼钢炉浇注在重量方面实际上几乎无限制的优质大型锻造钢锭。例如,用35~50t电弧炉熔炼,钢液经真空脱气,分4~6批浇注重200t的锭子。

4电渣热封顶法

电渣热封顶法又叫ESHT,即将用常规方法冶炼的钢液浇铸到钢锭模或铸模中后,在冒口部位采用电渣过程对钢液进行加热保温的电渣冶金技术。这一技术使在钢锭的凝固过程中冒口区域的金属始终保持液态直至钢锭凝固完毕,此过程能消除钢锭中心出现的疏松和缩孔缺陷,是对普通浇注工艺的改进,可以提高普通钢锭的质量[4,5]。电渣热封顶的设备如图5所示,浇注后在钢锭模上方安装特制的冒口,加入渣料,插入电极即可开始电渣加热保温过程。电渣热封顶所使用的电极一般有石墨电极或金属自耗电极,采用单相或三相供电,保温冒口有两种类型,即特制的水冷冒口或内衬耐火材料的冒口。电渣热封顶法的优点是节约金属,提高金属收得率,提高钢锭中心化学成分的均匀性和钢的纯净度,同时改善了钢锭中心的凝固质量。与电渣重熔相比,采用电渣热封顶大型钢锭的生产更容易且效率较高,但其钢锭的质量与电渣重熔钢锭相比各方面都还有差距。电渣热封顶工艺特别适合大型钢锭和大铸件的生产,钢锭或铸件越大,采用电渣热封顶工艺的效果越好,其经济效益越高。

5总结

(1)电渣重熔法生产大型钢锭工艺复杂,渣钢作用充分,钢锭纯净度、组织均匀性及致密度高,产品质量较好。

第3篇:工艺流程范文

关键词: 中考化学 推断题 变化和特点

推断题是中、高考化学试卷中常见,但非常重要的一类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考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推断题的呈现方式从高考延续到中考,近年来悄然地发生着变化,逐渐地从框图推断演变成为化工工艺流程。下面我就两者题型进行归纳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框图推断题

1.基本模式

化学推断题一般以“框图”形式呈现,要求依据题中给定的条件,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实验现象,以及化学计算等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某种物质的名称或在给定的范围内判断存在何种物质。

解框图题一般经历以下几步:(1)认真审题,寻找突破点;(2)分析知识联系点,由点到面进行突破;(3)理解题意,得出结论。

2.典型例题

例1.(2011四川绵阳)A―G七种物质之间具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已知:A是一种含铁的矿石的主要成分,其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B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0%;C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F可溶于G的稀溶液并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理想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的化学式为?摇 ?摇,已知A转化为B时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A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摇 ?摇。

②B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摇?摇。

③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摇?摇。

④B与G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摇?摇。

评析:本题重在物质的性质和存在知识的考查。由题设条件“B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0%”,结合A+OB+C反应关系,可知B是FeO;“C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可知C为SO;A与O反应生成FeO和SO,依据元素守恒得知A中含有铁元素和硫元素,又“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所以化学式为FeS。B(FeO)与CO反应生成E和F,且“F可溶于G的稀溶液并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理想燃料”,所以E为CO,F为Fe。由C、D、G的转化关系得出D为HSO、G为HSO。

参考答案:①FeS;-1②FeO+3CO2Fe+2CO③SO+HO =HSO④FeO+3HSO=Fe(SO)+3HO

例2.(2011江西)如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是氧化物。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摇 ?摇,E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摇?摇,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摇;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摇?摇。

评析:本题着重考查物质之间的转化知识。首先由“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得知A为HCl、G为H。因“B、C、D、E、F是氧化物”,由G?葑F可知F为HO;E与F、A都能互相反应,则E可能是CaO;因AB,则B为CO,又B?葑C,所以C为CO;D与A、C之间能相互反应,则D可能为CuO或FeO等。

参考答案:(1)H 化合反应 灭火(或气体肥料或化工料等)(2)3CO+ FeO2Fe+3CO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特点分析

框图题中给出的条件,常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特殊的化学性质或用途、反应条件,以及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等等,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掘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从以上方面找到突破口;另外框图本身展示的转化关系,也是一种条件,因内在联系的网络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还必须进行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使物质之间的反应都连得上、走得通,这就是由点再回到面,纵观整个框图,充分体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转化。

由上可见框图推断题既强调基础、注重应用,又突出综合性;既考查了知识,又考查了能力。但它也存在明显的缺点:①具有明显的应试教育观“知识立意”的命题特征,完全不符合“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课程理念;②推断的起点带有猜谜的特点,虽然这种猜谜是对知识掌握的反馈,但终究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背离了“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理念,脱离了鲜活的生活情境。

二、工艺流程题

1.基本模式

流程题以“先进生产工艺”或“实验操作流程”为情境,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以生产流程呈现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要求学生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能够将文字表述、图示描述中的新信息进行吸收、整合、分析,准确地提取出实质性的内容,学会用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解化工流程题的步骤和方法:首先,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其次,精读局部,明确反应原理――确定各步的反应物、生成物。大多数提问学生用所学知识便可直接回答,但个别地方往往有悖所学知识,这时就要考虑产物、环保、产量、成本,等等。最后,针对问题再读图,明确要求――科学表述、规范书写。

2.典型例题

例3.(2011江苏扬州)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

(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摇 ?摇。气体X的化学式为?摇 ?摇。若所得滤液1仍浑浊,则应采取的操作是?摇 ?摇。

(2)操作Y的名称是?摇?摇。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摇?摇。洗涤氯化钡晶体最适宜的洗涤剂是?摇?摇(填字母)。

A.30℃水 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

(3)滤渣水洗的目的是?摇?摇和?摇?摇。

评析:本题强调了知识的迁移,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以氯化钡晶体制备的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学习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本工艺的原料为矿粉(主要成分为BaCO)和盐酸,它们反应生成CO和BaCl,其中BaCl可溶于水,所以滤液1为BaCl溶液,当然滤渣必须洗涤,其目的是:充分回收利用BaCl和防止BaCl这种重金属盐污染环境。从BaCl浓溶液中得到BaCl晶体必定经过降温结晶、过滤,最后得到除晶体外,还有未能完全结晶的BaCl饱和溶液(滤液2)。

参考答案:(1)增大矿粉与酸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 CO 再次过滤

(2)结晶 BaCl(填名称也可) C

(3)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或提高产率)减少可溶性重金属钡盐对环境的污染。

例4.(2011山东潍坊)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摇 ?摇。

(2)NH3溶于水得到氨水,该溶液的pH?摇 ?摇7(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摇 ?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②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摇 ?摇。

(4)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碳酸钠的原因是?摇

?摇。

(5)写出高温煅烧碳酸氢钠制取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摇?摇。

评析:本题重在以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和一般的实验能力,而体裁又取材于同学们熟悉的纯碱制取过程。本工艺用粗盐水(其中含有NaCl、MgCl、CaCl)做原料,加入Ca(OH)溶液、NaCO溶液后分别除去了MgCl和CaCl,得到了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在通入氨气氨化后再用CO碳酸化,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所以析出了碳酸氢钠固体。

参考答案:(1)CO或HO(2)大于(3)①MgCl+Ca(OH)=Mg(OH)+CaCl②CaCl+NaCO=CaCO+2NaCl(4)相同温度下,NaHCO的溶解度小于NaCO的溶解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5)2NaHCONaCO+CO+HO。

3.特点分析

工艺流程题是在素质教育观“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指引下,在框图题的基础上,由推断题和实验题相融合发展而来。化工生产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题干部分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题尾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命制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选材侧重于生活、生产、科技中的实际问题,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背景,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在知识不变的情况下,力求素材新颖;在真实的化学情境中触及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价值取向。

此题型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善于归纳小结,熟悉某些原理和规律、物质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网络,而且要熟练运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三、结语

第4篇:工艺流程范文

关键词:流程设计工艺流程流程计算设备选型

1 前言

砂石生产系统分为天然砂石生产系统和人工骨料生产系统。天然砂石生产工艺流程一般由超径石处理车间和筛洗车间组成,当需要用人工骨料补充或调整天然骨料级配时则需增设破碎车间和(或)制砂车间。人工骨料生产工艺流程一般由粗碎车间、中细碎车间和制砂车间组成。两种砂石生产流程设计方法和步骤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

2 设计步骤

砂石生产系统流程设计主要步骤:

确定产品要求―初选料场―确定生产规模―平衡计算(天然砂石)―拟定初步工艺流程和初选设备―流程计算―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加工系统平面布置―调整系统内胶带机数量

3流程设计方法

3.1 确定产品要求

统计需要砂石系统生产的各种材料,包括混凝土、砂浆、垫层料、反滤料的数量,分析各种材料的骨料级配,计算出系统需产出的成品骨料总量和各级配骨料数量、级配比例。

3.2 初选料场

综合分析各个料场的质量指标、储量、覆盖层情况、开采条件、运输道路等,初步确定选用某一个料场或某几个料场。

3.3 确定生产规模

3.3.1 工作班制

天然骨料的超径石处理或人工骨料粗碎车间的工作班制与料场的开采班制相同,筛洗和中细碎车间一般采用两班制,制砂车间一般采用三班制。

3.3.2 加工厂的生产规模

一般以砂石骨料高峰时段的月平均需求量作为系统的月生产规模,月生产能力单位计为t/月,应考虑10%~15%裕度,取值精确至10。根据级配需求比例、系统月生产能力和各车间工作班制计算出各车间的生产能力。

3.4 天然砂石料平衡计算

平衡计算仅针对天然砂石料。首先根据料场砂石储量资料计算出各个料场各级配砂石含量和储量,再分别和需用量对比,若砂石总量满足,以储量相对欠缺的某种骨料作为控制级配进行平衡计算,计算出料场总开采量、超径石弃料量和级配弃料量。若单个料场均能满足,一般首先选用弃料率最小的料场。若单个料场储量不足,先选择天然级配和需求级配差最小的料场全部开采,再选用级配差较小的料场补足开采总量,以此类推;最后根据选定料场的开采量进行总体平衡计算。

根据平衡计算结果判断料场总储量不足或某一级配料不足,则需采取破碎工艺补充人工骨料;若平衡计算后总储量满足但弃料率较大,应进行经济比较后确定是否增加破碎工艺调整级配。采用破碎工艺的天然砂石料需增加流程计算。

3.5 拟定初步工艺流程和初选设备

3.5.1 拟定初步流程

3.5.1.1 天然砂石料

根据料场情况结合平衡计算结果确定初步流程,仅采用基本筛洗工艺时,基本流程见图1。

经平衡计算结果判断需采取破碎工艺补充人工碎石料或调整级配的基本工艺流程见图2。当超径石作弃料处理时图2中取消粗碎破碎机,当超径石粒径满足中细碎破碎机进料口要求时也可取消粗碎破碎机。采用哪一级或几级多余的砾石破碎调整级配应经过平衡计算,确定采用一段破碎(中碎或细碎)还是两段破碎。

当天然砂石料的含砂量不足或天然砂级配不好,应采用富余的骨料制砂补充或调整级配。可在图2的中细碎后增加一道制砂车间,处理40mm以下的料,产出的砂与天然砂混合进入洗砂车间。

图1天然料基本筛洗工艺流程图2调整级配的天然料工艺流程

3.5.1.2 人工砂石料

人工砂石料一般采用粗碎、中碎、细碎、超细碎、棒磨制砂几道工艺,基本流程见图3。

图3人工砂石料基本工艺流程

3.5.2 初选设备

3.5.2.1 破碎设备

粗碎破碎机:一般选用颚式破碎机,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进料口尺寸大,排料口开度容易调整,能破碎各种硬度岩石。

中、细碎破碎机:一般选用圆锥破碎机,其工作可靠,磨损轻,扬尘少,不易过粉碎,能破碎各种硬度岩石。中等硬度岩石也可选用反击式破碎机,其破碎比大,产量高,结构简单。

3.5.2.2 制砂设备

一般选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和棒磨机联合制砂。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处理能力大,产砂率高,干、湿两种方式均可,能耗低,但所产砂细度模数一般大于3.0。棒磨机生产人工砂,产品粒形好、粒度分布均匀、级配有规律、细度模数易于控制、质量稳定,但处理能力和产量一般不大,只能用湿法生产。因此一般采用立轴破和棒磨机联合制砂,能扬长避短、优劣互补。

3.5.2.3 破碎分段标准

选用破碎机时,应遵从破碎机的性能进行分段,其分段标准如表1所示。

表1破碎分段标准

破碎分段 进料粒径(mm) 出料粒径(mm)

粗碎 1100~350 350~100

中碎 350~80 100~20

细碎 80~50 20~5

3.5.2.4 筛分设备

用于混合料分级一般选用圆振动筛,单一级配料脱水一般选用直线振动筛。圆振动筛可选择1~3层筛,最多可选用4层筛,但4层筛的底层筛效率较低,应慎重选用。

3.5.2.5 分级脱水设备

一般选用螺旋分级机或斗轮式洗砂机,兼有洗砂和脱水功能。

3.5.2.6 给料设备

一般粗碎车间或粒径大于300mm的料选用具有给料和预筛分功能的振动喂料机,粒径300mm以下的缓存料仓选用惯性振动给料机或往复式给料机。

3.5.2.7 物料输送设备

物料输送设备一般选用带式输送机,一般选择带宽500~1200mm的胶带机,布置中要注意最大坡度不宜超过16°。

3.5.2.8 污水处理

一般说来,采用湿法生产砂石骨料时,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中主要是泥砂等固体悬浮物。一般可采用自然沉淀和加药快速沉淀两种方式。采用自然沉淀方法时,需要有较大容量的沉淀池,其容量应大于系统72小时的用水量。采用加药快速沉淀方法时,可参照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3.6 流程计算

根据系统生产规模(小时处理能力)、产品级配比例、拟定的工艺流程和初选的设备特性进行流程计算。

一般粗碎的进料粒度600~800mm,产出粒度≤200mm,如最终产品最大粒径为150mm时以≤150mm为宜。中碎进料粒径一般80~200mm,细碎进料粒径一般40~80mm,超细碎进料粒径一般5~40mm,棒磨机一般处理超细碎后的混合料,处理粒径3~20mm。

计算时根据破碎机的不同排料口的产品粒度分布曲线,结合工艺流程逐级计算,每一作业的流程量应平衡,即:进入量=流出量,各级成品产出不小于需求强度(t/h)且满足级配比例要求。若某一级处理量明显不合理,应调整其上一级的排料口或下一级的进料口。

3.7 优化工艺流程、设备选型

根据流程计算结果调整优化工艺流程并完成设备选型。

破碎、筛洗设备负荷系数,粗碎车间一般取0.65~0.75,筛洗和中细碎车间一般取0.75~0.85,制砂车间一般取0.6~0.7。流程计算出的各车间处理量除以设备负荷系数可得需要的设备处理能力,从而确定设备型号和数量,同一车间选用一种型号。

胶带机应根据输送量、平面布置长度和坡度、物料粒径进行选型。

3.8 厂址选择和平面布置

3.8.1 厂址选择

砂石加工厂厂址一般应尽量靠近主料场集中设厂,尽量靠近运输干线,便于供水供电,远离居民生活区,避免噪音扰民,地基条件较好且地面高出当地20年一遇洪水位。

3.8.2 平面布置

砂石加工厂平面布置时应充分利用地形,特别是利用场地高差缩短胶带输送机并尽可能减小减少胶带机爬坡;安装重型和强烈振动设备的建筑物(破碎、棒磨、筛分车间)应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适当将系统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各单元直接设置中间调节料仓;有条件的尽量与拌和系统共用成品料仓,减少骨料运输环节,有特别要求时,要考虑设计遮阳棚或遮雨棚。

3.9 产品出厂

成品砂石料出厂主要由两种方式:廊道胶带机直接输送出厂和装载机装车出厂。

廊道胶带机方式主要适用于紧邻混凝土拌和厂、规模大生产周期长的砂石系统,反之一般采用装载机装车方式。

4 结语

本文介绍的砂石生产系统设计步骤和流程设计方法仅针对一般情况,由于加工原料条件和产品要求不尽相同,流程设计方法也不可一概而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出现的新设备性能调整砂石生产工艺流程。

参考文献

第5篇:工艺流程范文

关键词:施工进度土方开挖工程质量

1施工总进度安排原则

1.1本引水工程,工程量不大,但战线较长,根据本工程施工条件及施工程序,我公司计划72天完成施工任务。

1.2 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另附《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1.2.1 施工准备工程进度

施工准备工程主要包括水电系统、搅拌站、生产用房及预制场和仓库设施修建。工程开工后,首先进行水电系统、临建设施修建,然后逐步完成其他设施,X月X日前必须使整修系统运行。

1.2.2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渠及渠道疏洗等施工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为5934m3,混凝土浇筑约662.21 m3,拟从X年X月X日开工至X月X日竣工。

2施工工具

1#渠土方开挖采用小型挖土机开挖,这样既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也降低成本。

3土方开挖

3.1概述

第二标段总土开挖方量为5934m3,其中1#主灌溉斗渠2926 m3,路下涵管为192 m3,人工疏洗渠道2816 m3。

3.2开挖工艺流程

3.2.1开挖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放样 场地清理 临时排水系统人工开挖人工修整验收。

3.2.2施工测量

进场后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工区范围内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基本数据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以保证施工放样、定位的准确性;每开挖一个单元前,进行边线及高程放样。

(2)施工清理

对测量出的清理范围,用人工或机械清除该范围内的全部有碍物,范围外的清理按监理单位要求进行。

(3)土方开挖

场地清理完成后,采用人工开挖。

3.3开挖阶段及顺序

主体工程的开挖,应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监理的指示进行开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岸坡易风化崩解的土层开挖后不能及时回填的,应保留保护层。

在每项开挖工程开始前,尽可能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的布量,规划好开挖区域内外的临时性排水措施。在开挖边坡遇有地下水渗流时,在边坡修理工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果的疏导和保护措施。为防止修整后的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在雨季前完成。冬季施工的开挖边坡修整及其护面和加固工作,宜在解冻后进行。

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必要时,按监理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3.3.1土方开挖前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土方开挖前,应会同监理进行以下各项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1)用于开挖工程工程量计量的原始地形测量剖面的复核检查。

(2)按施工图纸所示的工程建筑物开挖尺寸进行开挖剖面测量放样成果的检查,开挖剖面放样成果,应经监理复核签认后,作为工程量计量的依据。

(3)按施工图纸所示进行开挖区周围排水和防渗保护设施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3.3.2 土方开挖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定期测量校正开挖平面的尺寸和标高,以及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检查开挖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并将测量资料提交监理。

3.3.3 土方明挖工程完成后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土方明挖完成后,应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各款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按施工图纸要求检查基础开挖面的平面尺寸,标高和建基面平整度:

取样检测基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本款规定的基础面检查清理与砌体填筑前的基础清理作业是检验目的的性质不同的两次作业未经监理人同意,承包人不得将两次作业合并为一次完成。

3.3.4 永久边坡的检查和验收

永久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的复测检查;边坡永久性排水沟道的坡度和尺寸的复测检查。

3.3.5 砌体填筑前基础面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对基础面进行检查清理后,应保证基础面无积水或流水,不使基础面土壤受扰动。作为永久建筑物土基的基础开挖面,填筑前应清除表面的松软土层或按监理人的批的施工方法进行压实。受积水侵蚀软化的土壤应予清除。

4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4.1施工方案和施工艺控制: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审批后,严格按此进行施工,主要工程分部、分项编制施工方法,科学地组织施工;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4.2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对进场的原材料的质量严加控制,按照物资采购控制程序进行检验,并在使用前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投入使用;物资管理人员应做好原材料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避免施工误用。

4.3工程质量保证:

①贯彻“质量第一”的宗旨,加强全员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②加强业务学习,严格规范、控制各道工序。

③建立三检制(自检、复核、终检),由总工主抓,质检科具体实施。

④建立工地实验室,专门负责工地的质量检验,由质检科专人负责。

⑤自始至终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通过控制施工过程、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攻关,把影响质量的不利因素消灭在各道工序和各项管理工作中,以确保工程质量。

⑥建立定期(一周)质量例会制度,定期将工程质量向全员通报,发现质量问题,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受到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落实不放过,修复质量达不到合格不放过。搞好质量管理工作。

⑦作好质量检查评定工作,严格按国家及水利行业技术标准、施工规程、规范执行。

⑧把质量保证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质,使质量管理科学化。

4.4施工操作的质量保证

①施工操作者,要坚持自检、互检、交接验制度,本着自我控制的指导原则,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接。

②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工程部位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程,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岗位实践技能。

③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按图施工,对所有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仔细阅读和检查,发现错误或不明之处及时通知监理。

④要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促进操作者提高质量控制的意识,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楚。

⑤在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要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模式,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工程质量。

⑸正确处理进度和质量的关系:进度与质量是对立的统一,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主要领导尤其是项目经理,要坚持“进度必须服从质量”这个原则,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确保工程。

参考文献:

[1] 仉奉忠.沙湾水电站尾水渠左堤防渗结构优化方案的探讨[J].《水利水电施工》.2008,S1.

第6篇:工艺流程范文

关键词:悬浇段;挂篮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序;挂篮结构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5-012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396

1 挂篮结构概况

1.1 主桁系

主桁承重系统采用双拼40#b槽钢焊接,用1M钢板作为缀板焊成框架拼装而成。2组主桁之间用10#角钢焊成桁架片作平联,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2 横梁系

横梁系由前上横梁、后锚梁、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及底模纵梁等组成,前上横梁由双拼45#b工字钢加工而成,前下横梁及后下横梁由双拼36#b工字钢加工而成,底模纵梁采用28#工字钢、后锚梁采用双拼20#工字钢上下另焊钢板加工而成。前上横梁、后锚梁固定在主桁架上,前下横梁通过悬吊系吊于前上横梁上,后下横梁由双头螺杆锚在已形成梁段的底板上。前下横梁和底横梁共同承托底模及梁段的大部分钢筋混凝土的重量。

1.3 底模平台

底盘平台由前后下横梁、底纵梁、工作平台等组成。前后下横梁为双拼36#b工字钢;纵梁为14根28#工字钢组成。在纵梁28#工字钢上横向铺设10#槽钢,间距30cm,在10#槽钢上铺设5mm厚钢板形成底模平台。

1.4 悬吊体系

作为挂篮的升降系统,悬吊体系位于挂篮的前部,主要是对底模、内模、侧模及工作平台进行悬吊和升降,使其与悬臂梁段高度的变化相适应,主要是由吊杆、千斤顶、吊杆座及手拉葫芦制作而成。运用Φ32精轧螺纹粗钢筋制作吊杆和锚杆,前、后吊杆及后锚吊杆应与规范要求的材料相适应。在箱梁施工中,禁止各吊杆与电焊火花产生碰撞,前吊带下端与底模平台前横梁进行栓接,上端对前上横梁实施支撑,运用LQ30型机械千斤顶和扁担梁在前上横梁上实施设置,使其对高度进行调节,将底模及工作平台的升降得以实现,另外悬吊系还能有效控制内模、侧模的前移及升降。

2 悬浇段挂篮施工工艺流程

2.1 拼装挂篮施工

当挂篮结构构件向施工场地内运入以后,应运用吊车向已浇筑梁段顶面吊设。在已经完成浇筑的0#梁段顶面进行拼装,在完成拼装以后,对挂篮施加段荷载开展预压,使挂篮产生的非弹性变形得以充分消除,在悬浇施工过程中,应在梁段施工拱度计算中将挂篮的弹性变形量归纳进来。

2.2 挂篮静载试验操作

在完成挂篮拼装以后,开展荷载试验,有效测定挂篮的实际承载能力和梁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在荷载试验时,加载应和施工过程中最不利的挂篮受力的两端荷载开展等效操作,对各级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最大荷载作用下和挠度挂篮控制杆件内力进行测定。

2.3 移动挂篮的施工操作

在每一梁段混凝土浇筑和预应力张拉完成之后,沿行走轨道向下一梁段位置移动挂篮开展施工,直到悬浇梁段施工完成即可。

2.4 拆除挂篮的施工操作

在箱梁悬浇梁段施工完成以后,对挂篮结构的拆除施工进行开展。拆除挂篮的顺序主要包括箱内拱顶支架、侧模系统、底模系统以及主桁架。在拆除过程中,吊带系统和行走锚固系统会交叉操作,拆零将箱内拱顶支架取出,对侧模和底模系统通过卷扬机开展整体吊放,主桁架的拆零时应先退至墩位附近再通过吊机进行施工。

2.5 悬臂灌注的施工操作

2.5.1 挂篮前移。在前一梁段施工完成之后,应解除并放松各吊点,使模板与梁体脱离,并解除梁上后锚点,开展锚固转换,行走小车托力转换至滑道上,通过受拉葫芦拖拉主桁架,运用整个挂篮向下一梁段位置进行移动的方法实施操作。

2.5.2 调整和锚固挂篮。在挂篮就位以后,先将主桁梁上锚固向梁体锚筋上转换,在梁体上将底篮后锚安装实施转换,通过测量仪器开展中线及高程的测量和定位,通过千斤顶调整标高,在检查达到合格以后,开展全面锚固。

2.5.3 模板就位。模板安装按下列顺序进行:外模安装底腹板堵头(梁体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竖向预应力筋等安装完毕)内侧模板安装内顶模支架内顶板安装顶板堵头。

2.5.4 钢筋、预应力安装。所有进场钢筋、钢绞线、锚具等材料均须按规定抽检合格方准使用。钢筋绑扎按图纸要求进行,波纹管安装除插芯棒外,曲线段每50cm、直线段每1.0m设置一道定位U型钢筋,定位后的管道轴线偏差要求不大于0.5cm。用大一号波纹管对波纹管接头进行套接。接头波纹管长度应保持在30cm,两头伸入15cm。切开接头处波纹管,禁止有卷曲翘起的现象产生,避免穿钢绞线时有钩挂的问题出现。波纹管应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并在施工中注重保护问题,若出现烧伤现象,应运用胶带进行及时缠包,避免有漏浆堵管问题产生,锚垫板与波纹管应控制在稳固连接换台,将接头位置包缠分时,避免漏浆堵塞压浆孔。

2.5.5 砼浇筑和振捣。砼采用水平分层两侧同时对称的方式浇筑,由于预应力筋及预应力管道周围钢筋密集,尽量减少混凝土与钢筋的碰撞,以免影响砼浇筑质量,振捣采用不同直径的插入式振动捧(B30、B50、B80),其中顶板底板用B80、B50,腹板用B30、B50,水平分层宜控制在30cm左右,保证振捣质量。

砼在浇筑过程中,先浇筑底板及倒角,底板混凝土从两端的溜槽溜入。浇筑量约2/3,剩余1/3从隔墙及腹板上口下料,分层浇筑,控制砼从腹板及横隔墙下口翻入底板(适当减少坍落度;在底板与腹板倒角面加盖模板;放慢浇筑速度)。

2.5.6 砼养护。砼浇筑完成后,顶板及底板均应收浆抹面,并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收浆并拉毛,防止表面收缩裂纹的产生,根据气候条件,最迟不超过12h即覆盖或洒水养护,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为准,冬季施工时,当气温低于5℃时,则不得洒水养护,应采用覆盖保温养护方式。

2.5.7 预应力张拉施工。在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都达到设计规定值、混凝土龄期不少于5天后即可开展混凝土张拉,按照从外向内、左右对称开展张拉顺序。张拉之前应校验油泵、千斤顶及油压表,并实施定期检查,使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得到保障。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0级;应经常维护张拉机具,开展定期检查,在长期不使用张拉机具时,或拆除修理后应重新进行校验,在正常使用时,通常会达到6个月以上或进行200次使用以后,都可开展重新校验。

2.5.8 压浆、封锚。预应力张拉完经检查合格后,前移挂篮。预应力筋张拉后24h以内将压浆施工完成,使预应力筋体系在灌浆工序完成之后不会有锈迹产生,专门试验灌浆材料的性能。试验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初始流动度、流动度的延时变化与温度敏感性、压力导致的最大泌水梁、膨胀性能以及强度发展速度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悬浇段挂篮施工工序的介绍,要求我们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断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施工中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贤华.菱形挂篮设计与施工[J].桥梁建设,2005,(1).

第7篇:工艺流程范文

关键词南非磷尾矿;流程改造;淘洗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工业的发展也达到了空前水平,同时带动了上游资源产业的发展。由于国内铁矿石远不能满足冶炼需求,在大量进口国外成品矿石和投资国外矿山的同时,一些企业为实现“短、平、快”地获得原料的目的,开始利用国内富余的选矿生产能力对国外铁品位较高又达不到冶炼要求的矿石及选矿副产品进行加工,以得到合格精矿。2016年9月司家营铁矿在选矿试验的基础上,开始采用选厂五系列流程以南非磷尾矿(南非矿)为原料进行生产。实际生产中发现,新进的南非矿性质与原试验时的有明显差异,可选性差距大,达不到试验时的回收指标。为保证精矿品位和产量,司家营铁矿选厂根据每船矿样性质调整选矿工艺流程。

1磁铁矿选矿工艺改造流程

试样取自河钢矿业棒磨山铁矿料场的南非磷尾矿,FeO/TFe=44.18,-6mm粒级占99.95%,+0.15mm占67.44%,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结表1。从表1可知,南非矿铁品位55.50%,品位较高,可进行回收利用。2016年下半年开始,司家营铁矿对原棒磨山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进行改造,以进行南非矿选别加工。改造后的工艺流程见图1.2016年10月开始采用该流程对京唐港的南非矿进行加工生产。由于京唐港的南非矿性质较试验时差很多,结果最终铁精矿品位只能达到63%左右,且流程生产能力低,一段球磨机(3600mm×4500mm)处理量仅120~130t/(h•台)。因此停止生产,准备采用研山铁矿浮选尾矿再选流程处理。

2浮选尾矿再选工艺改造流程

2016年10月从京唐港南非矿取样进行探索试验发现:相同条件下,京唐港南非矿磨矿10min时磨矿细度-0.074mm占70.8%,铁精矿品位63.07%;磨矿12min磨矿细度-0.074mm占79.6%,铁精矿品位63.33%,现场生产时铁精矿品位和磨机台时处理量达不到预期。为实现试验时的全封闭、全粒级磨矿条件,司家营铁矿在现场允许的条件下进行了工艺流程改造,改造后的工艺流程见图2,并于2017年1月12日采用该流程重新加工生产南非矿。

3新进南非矿选矿工艺流程

2017年2月7日新进一船南非矿,云母含量较高,原矿铁品位仅52%,并含一些胶结块。试验能获得62%以上的铁精矿,但生产上达不到。通过使用淘洗机,分别可使铁精矿品位达到61.67%(大淘洗机)、62.85%(小淘洗机),较不使用淘洗机的铁精矿品位最高60.98%有所提高。考虑到仅使用淘洗机时磨机台时处理量低,通过提高磨矿浓度、增设脱磁器等方法,在铁精矿品位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台时处理量提高了30t左右。3月15日,又到一船质量更差南非矿,不仅云母含量继续增加,胶结块也增多了,并含有石块,原矿铁品位仅49.44%。尽管可使生产流程的铁精矿品位达到62%以上,但磨机台时处理量下降了20t。按完善后的图3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磨机处理量为130~135t/(h•台),铁精矿品位62.0%~62.5%。

4结论

第8篇:工艺流程范文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 TV331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混凝土被人们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在混凝土施工工艺中,模板制作和使用养护,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搅拌及输送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混凝土的模板制作是十分重要的,混凝土模板具有强度等级高、光滑平整、色泽均匀、装饰效果好的优点,还可以节约装饰的成本,容易体现建筑结构的美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人们广泛应用。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施工的外观因素,混凝土的搅拌及输送质量控制影响着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也就影响了建筑结构的好坏。因此,这三点在混凝土施工工艺中都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这三个关键点,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1.混凝土模板的设计与使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模板的施工原理和普通的模板施工原理大致相同。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对模板结构进行相关计算和设计时,通常是利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现有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对混凝土模板进行细致的加工和处理。一般利用与模板类型相对应的固定方法以便于混凝土模板的规格达到工程施工的标准。在设计混凝土模板前,为了保证混凝土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符合一定的工程标准,我们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熟悉建筑结构施工图。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模板表面类型及其施工范围。在设计时,要严格核实和检查建筑工程结构物各部位的结构尺寸,在设计中要考虑到设计意图,根据设计意图参考各种混凝土模板类型的工程效果、特殊节点处理,穿墙螺栓间距和规格、模板体系和面板的选择以及模板的技术、成本、质量等方面,来进行对混凝土模板的选择,以便于对混凝土模板的设计可以符合工程要求。在混凝土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要根据工程上所需要的模板类型,考虑相应了设计要求与工程特点,尽量选择技术先进、结构简单、施工容易、经济合理的混凝土模板类型,同时还要保证混凝土模板的质量要求。混凝土模板不但强度、刚度可以满足要求,而且模板间的连接夹具、穿墙螺栓、套管等均配套合理,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制作强度与操作上的随意性。为了保证混凝土模板的精确加工,保证模板在工厂进行制作加工,这样的安排可以降低施工难度,便于设计的管理协调,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混凝土模板的装饰作用。在市场上,混凝土模板的价格是根据质量计算的,然而模板一般都具有很大的质量,在加工结构截面时,为了保证设计人员的安全,导致混凝土模板的设计比较保守,从而无法达到混凝土模板的设计要求。针对这个情况,工程技术人员重新对混凝土模板设计原理分析从而优化设计,以达到减轻模板质量,节约成本的目的。在模板的制作上,工程技术人员一般采用胶合板、钢板、塑料板、玻璃钢、铝板等材料。这类的材料可以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和周转使用要求,加工性能较好。同时面板材料应考虑吸水性对混凝土表面效果的影响,周转使用的次数等相关因素。模板架体骨架可采用木制、钢制或铝制等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满足模板受力要求。

2.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控制

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要控制水的质量。混凝土中是含有水分的,而水分的含量是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对混凝土中混有水分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的饮用水都可用于混凝土的制作。但是,在制作混凝土时,我们严格禁止未经过工业处理的工业使用废水、污水以及沼泽水。这类的水源含有很多化学物质或者有机物质,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此外,海水也不应使用,海水的大量盐分会导致混凝土后期拌制的硬化,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的水分控制中,也要事先经过一定的检查,我们要求饮用水中油类、糖类的成分要偏低,酸碱度PH值不得大于4,硫酸盐的含量不能大1%。

在混凝土施工工艺原材料控制过程中,要注意水泥的控制。我国的水泥工业比较发达,生产的水泥品种也比较多,一般工业上按照水泥的用途和性能将水泥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以及特种水泥。通用水泥是最常见的水泥,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一般用于土建工程。在水泥的使用过程中,还有注意水泥的等级,区分好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才能合理的运用其性能,掌握使用方法,合理地使用水泥。在水泥的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在运送水泥中,我们优先使用散装的水泥,因为散装的水泥长时间接触空气,容易受到氧化的干扰,因此,我们要先使用散装、暴露在空气中的水泥,防止水泥的变质浪费。水泥运送到工地上后,要把不同的水泥分开储存。按照水泥的种类、生产厂家、出厂批次等,进行不同仓库的储存工作,不可以混装,防止水泥在后期使用时造成混乱,影响施工效果,拖延施工时间,使工艺繁琐。在水泥的储存时,要注意水泥的防水防潮,严重结块受潮的水泥经过检测后显示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就不能使用这样的水泥,防止工程受损。在水泥库应该设置通风设备,防止水泥受潮结块,进而变质,影响水泥的使用。此外,还有注意骨料的选择。沙石骨料是混凝土的最基本组成成分,在骨料选择时,要严格按照工程上的规定进行选择。

3.混凝土的搅拌及输送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搅拌设备不能随便选用,要根据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施工单位的施工条件选取合适的搅拌设备和输送设备。在搅拌和输送现场,要安排优秀的机修人员,提前对设备进行检测,预先计算好搅拌设备和输送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事故,预防在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不能因为设备的故障而导致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的停止,在混凝土施工工艺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每一环节的进度,从而保证每个环节之间连贯、流畅,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中,要注意质量要点的控制。在施工工艺中,混凝土的最小搅拌时间要保证。最小搅拌时间一般根据搅拌的容量和最大骨料颗粒直接和搅拌方式进行具体确定。同时,在混凝土搅拌时,要不断对水含量进行测量,防止水分不达标或者超标。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制作时一般要加入掺合料,在加入掺合料时,要保证混入均匀,防止局部过浓现象。在搅拌时,常常出现不合理现象,如果混凝土搅拌时,发生配合比出错或者某一种材料漏掉放入应按照不合格处理。此外,搅拌不均匀,出现夹生现象,或者混凝土出口坍塌落度超过最大允许范围,这样制作出来的混凝土也是不合格的,需要弃掉。

4.结语

混凝土施工在建筑施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了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修复工作一定要统一部署,修复之前做好计划与准备,确保修复过程中相互协调,保证修复过程安全与质量。在混凝土施工工艺过程中,要注意每一道环节的控制,达到缺陷可控性。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全面交底和严格要求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工艺中,要在模板的设计与使用,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及输送质量控制这三方面严格要求,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光宇,范设立.建筑施工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J].中国建筑工业,2011(20).

第9篇:工艺流程范文

【关键词】原油集输 布局形式

我国的油田大大小小遍布全国各地,我国油田经过四五十年的建设,现在生产千万吨的油田也有很多,在这四五十年的油田的生产历程中,油气的技术工艺流程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同时,还创造了国内少有的不加热密闭油气集输流程,在这基础之上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研制出了适合油田多种开发类型要求的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1 原油的集输

原油的集输就是把油井生产的油气收集、输送和处理后变为合格的原油的过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包括了对原油和天然气等混合气体进行收集、传输、分离、计量、净化、稳定以及其他程序的相关处理,最后生产出合格的油、气产品的全部的工艺过程。

2 集输流程的布局形式

随着油田企业的迅猛发展,原油的集输工艺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原油的集输工艺多种多样,具体采用哪一种原油集输工艺,还需要根基各区块的实际情况和油品性质来决定。

油气集输工艺的流程按油气集输系统的布站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技术流程2.1 一级半(或一级)布站集输流程

一级半布站集输流程可看作由井口-计量站-联合站的二级布站流程简化而来的,也就是说在各个计量站的位置只设置计量的阀门(包括几十口井或者是一个油区)共用一套计量装置。

一级半(或一级)布站集输流程的特点是计量站简化为计量阀组,降低了投资和减小了工程量。

2.2 二级布站集输流程

二级布站集输流程又划分为油气的分输流程和油气的混输流程

2.2.1油气的分输流程

原油经出油管线到分井计量站,经过气液分离后,分别对单井油、气和水的产量之进行测量,在油气水分离器出口之后的油气分别输送至联合站。

油气的分输流程的特点是单井进站;分井集中周期性的计量;简化了井场地设备,对于不同的油、气进行分别处理;出油、集油、集气管线采用不同的输送工艺

应用的条件需满足油气比较大、井口压力不高的油田,可以减低井口的回压、提高计量站到联合站的输送能力。

2.2.2油气混输流程

油井产物在分井计量站分别计量油、气、水产量值后,气液再混合经集油管线进入集中处理站集中进行油气的分离、原油的脱水、原油稳定、天然气脱水、天然气凝液回收等处理工艺,得到合格的油气产品。

油气混输流程的特点表现为:可以充分的利用地层的能量,从井口至联合站不再设置泵接转,简化了集气系统,更好的方便了管理、同时还大大节省了原油企业的投资。

油气混输流程的缺点表现为原油稳定、天然气凝液回收装置在处理变化幅度大时适应性较差。

2.3 三级布站集输流程

三级布站集输流程的原因主要有油田集输半径增大,采出水量增加。如果还是采用以前的两级布站,大量的采出水需要返输处理后回注,投资管理难度较大。部分油田的产量较少,油品质较好,但是如果单独为其建设原油稳定、轻烃回收装置又不能达到经济的实用性,以此,便出现了三级布站流程。

2.3.1三级布站流程

在两级布站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中间的过度站,即转油站(实现油气的分离、原油脱水、污水处理和注水,采出水就地处理,将原油及天然气输送到联合站进一步处理)。

特点:避免了建设处理合格采出水的管网,可建设规模较大原油稳定和天然气凝液回收装置。

3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根据油井集油时加热保温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管流程和双管流程。3.1 单管的集输流程又分为井口加热单管流程和井口不加热单管流程

(1)井口加热单管流程的特点表现为每口井采用单一的管线将油气混输集中到计量站内;计量站布置在多口井的适当位置上;单井来的油气必须先经过水套加热炉加热,然后送进计量分离器分别对油、气计量,完成计量后的油、气,再次进行混合进入集油管线出站。

(2)井口不加热单管流程

井口不加热单管流程是单管加热流程取消井口加热炉和计量站、集输管线上的加热炉,使井口的油气产物靠自身温度保持较好的流动性,集中到联合站处理。

井口不加热单管流程主要有三种集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井口加药降粘加热集输

(2)管线保温、投球清蜡不加热集输(3)井口自然不加热管线

3.2 双管集输流程

双管集输流程分为蒸汽伴随双管流程和掺液双管流程

一般需要的加热输送的原油,都可以采用井口掺热水的双管流程。但是双管掺水流程的遇到问题比较多,一些单井产量较低、间歇生产的油井都不适合采用拆热水的双管流程。

(1)蒸汽伴随双管流程的有点主要表现为井场简化,集中计量,管理方便,比较容易实现集中管理和控制,对一些粘度高、低产量的油田有很好的适应性,间歇生产的井应用蒸汽伴随双管流程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蒸汽伴随双管流的缺点 运用蒸汽消耗较大,在蒸汽伴随双管流的的整个过程热损也比较大,工作效率较低,成本投入较高。

(2)掺液降粘双管流程的优点对于高粘原油的开采能很好解决,井场的管理也相当简单,能有效的集中管理,热耗的指标也相对较低。

掺液降粘双管流程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整个掺液降粘双管流程过程中,掺入的活性水很难控制,掺入的水、油层水、产油量不容易计量;活性水一旦循环利用将会对管线产生严重的腐蚀。

4 总结

随着我国油田的深入化开采,对原油集输地面工艺流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当下油田企业的发展需求,我国各大油田经过多年的反复研究和实践,研制出了适合油田多种开发类型要求的油气集输工艺流程,虽然,我国的原油集输水平已相当成熟,但和国外相比人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很多油田都已经实现了油田的二次注水开采,地面原油的集输流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给原油集输地面工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海塔油田原油集输处理工艺的而简化.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