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门诊输液室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369-01
门诊输液室是临床一线科室,需要接待大量输液患者及陪护家属,就医环境较嘈杂,同时因输液病症较杂,输液量大,用药品种多等输液室特点,因此护理管理工作强度较大,增加输液的风险,一旦出现差错,则会带来严重的医疗事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为此我院对门诊输液室应用移动门诊输液系统,通过临床应用,有效改善输液室杂乱,维护输液室安宁的就诊环境,保障患者用药输液安全,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和谐护患关系,现介绍如下。
1、系统介绍
1.1 输液登记
显示患者基本信息、医嘱信息、输液信息、注射护士及执行时间,并提示座位分配,院内温馨提示等,使护士通过界面查询患者的输液登记,及时处理信息,准确记录。建立患者无线呼叫求助系统,使护士及时处理患者输液所需。
1.2 统计查询
统计日输液人数、月输液人数、年输液人数及输液情况浏览,设定统计查询,能有效核实患者相关历史信息,掌握患者用药晴况及注射情况。
1.3 患者信息
记录患者在本院输液情况,信息中列出患者注射开方信息及执行情况。
1.4 输液信息
在药剂袋上有扫描条形码标签,建立输液与患者的核对方式,护士扫描条形码标签核查药物匹配准确性,避免出现给药错误,杜绝医疗纠纷隐患。
1.5 排号信息
显示正在输液患者的输液状态,和已经做完输液登记,等待输液患者的输液状态,在输液大厅中显示输液排号信息,增强患者排号等候次序。
2、系统操作流程
(1)患者到院输液,由导诊护士对患者进行输液登记,通过输液系统接口的数据共享,调用处方信息,打印扫描条形码标签和核对单,将扫描条形码标签贴在药剂袋上,交给配药护士;核对单一式两份,由患者和配药护士分别持有。(2)由配药护士持有核对单,核对患者和输液信息,并扫描药剂袋上的条形码标签,正确配药后交给输液护士。(3)输液排号等候注射期间,注射护士通过扫描药剂袋上的标签,呼叫患者到输液室进行输液,同时再次核对患者及输液信息。(4)更换输液时,由巡回护士扫描输液条形码标签进行核对,或由患者通过坐位旁的无线呼叫求助系统,呼叫护士及时处理患者输液所需。(5)输液结束后,有护士通过MC50系统设置进行输液结束记录操作。
3、应用体会
3.1 系统记录患者详细信息,便于查询
患者入院登记后,系统能记录、保存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医嘱信息、输液信息,以往这些环节需要护士手工书写完成,但无法保存,不利于查询。通过移动门诊输液系统记录相应信息后,能长期保存,便于日后查询。护士在通过系统查询时,若对信息有疑问时,可与医生和药局进行核对,及时纠正用药;若出现医疗纠纷,可以通过系统查询追踪调查输液操作流程,为管理者提供有效法律证据。
3.2 扫描条形码标签
患者同名同姓,容易发生输液输错的情况发生,常增加护士的工作难度。采用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在登记患者信息的时候,打印核对单和药剂袋上的扫描条形码标签,核对单一式两份交给患者和护士,护士通过电脑系统操作扫描条形码,再与核对单进行核对,能有效杜绝上述事件发生,避免医疗纠纷。
3.3 有利于药物异常患者管理
针对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以往通过护士手工记录,费时、费力、记录不清晰,且不利于保存,现可通过系统提取患者用药信息,详细准确记录患者反应类型,如过敏反应、发热反应等,若患者对某种药物反应较多,可要求巡回护士加强对该患者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
3.4 利于输液药品的管理
通过记录一定时期内患者使用的药品消耗量进行统计,便于管理者对药品管理,及时上报消耗量,保持院内药物库存量,及时补充消耗的药品。
3.5 维护输液秩序
自患者在系统上进行输液登记时,即可自动为患者进行排号等候输液,并通过LED显示屏显示患者序号、注射座位号,同时座位号也显示患者相关注射信息,便于护士核实,同时也杜绝插队现象,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6 无线呼叫系统
座位上有无线呼叫系统,患者对输液有疑问或需要护理服务时,可通过该系统进行呼叫,呼叫信息实时传送至巡回护士的移动计算终端,也可传送至输液大厅,等待输液护士提供相关服务。
3.7 统计工作
输液室管理者应用移动门诊输液系统,能在指定时间内,查询每个护士的工作情况,根据统计护士工作量数据信息,进行相关考核,与工作业绩和奖金挂钩,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8 根据数据及时调整班次
基层医院门诊输液病员多,流动性大,病种多,输注药品繁杂,而门诊护士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对输液患者往往疏于管理,因而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医疗风险,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我科自2007年以来,认真分析输液室存在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不断加强输液室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输液室潜在的风险因素
1.1 护士对患者的病情缺乏了解 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就诊人数多,护士往往在没有接触病员时就遵医嘱给药,故对用药目的不明确,对病人的一般情况、病情变化发展无预见性。
1.2 巡视病房较少 由于工作量大,人员少,护士在给患者输液后,巡视病房较少,以致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甚至贻误病情诊治。
1.3 医患沟通不足 多数护理人员忙于做治疗,疏于和患者交流意见,以致患者感到不被关心,不被接纳。
1.4 人性化关怀较少 独自到门诊治疗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会感觉时间漫长,孤独无聊;男女病员同室输液时,想小便者不方便就地解决,去卫生间又需要人陪护,如遇值班护士是异性时,患者往往难以启齿,感觉痛苦难捱。
1.5 操作技术不过关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门诊护士又以年轻人居多,缺乏经验,输液时如不能一针见血,病人往往产生反感情绪,甚至不再配合。无菌技术执行不严,有院内感染的风险,如更换液体时不消毒瓶塞;输液室安置病床(椅)较拥挤,不同病种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输液,且陪护人员多,室内空气不流通。
1.6 输液室设备简陋 基层医院条件较差,不注重装备输液室,床(椅)上用品配备不足,患者躺(坐)过久时,往往感觉疲劳不适。
2 对策
2.1 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 接诊时护士要询问病情,认真查看医嘱单,了解患者情况和输液目的,明确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负责治疗的护士要准确摆药、配药,苦练基本功,保证穿刺顺利。
2.2 加强输液后巡视 明确规定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在开始输注的15min内滴速要慢,护士最好床边观察,无反应后调整到正常滴速。对年老、幼儿、孕妇、有基础疾病者,每15~30min巡视病房1次,以及时发现用药后反应。
2.3 开展输液室宣教 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输液注意事项宣教,如不能擅自调整滴速,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通过宣教,也加强了医患沟通。
2.4 实行人性化护理 改善输液室环境,尽量满足患者需求。配备电视机、报纸,供病人观看、阅读;免费供给开水、纸杯;配置带轮的输液架,方便病人行动。
2.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强化每个细小环节的消毒隔离,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如输液室消毒、止血带一用一消毒,保证病室通风,减少陪护人员等。
3 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我科输液室管理逐步规范,患者满意度由92.3%上升到98.8%,投诉率下降,医疗差错和医患纠纷明显减少。
4 讨论
门诊输液要做到安全、优质、高效,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措施的落实是关键。护理安全措施不能仅仅停留在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的教育,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考核上,重要的是如何把好执行的环节[1]。
论文关键词:过程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总结近6年内护理纠纷的特点,共发生护理纠纷22例,其中11例是因为工作过程中没有认真查对,凭经验配药出错,5例是由于护士心情急躁,出错。其它6例均是由于沟通不到位或解释不耐心,语言生硬激怒了患者,22例纠纷中1例给予经济补偿,3例由院主要部门出面协调解决,其余18例均在科内妥善解决。
2009年元月起从细化工作中每一个环节开始,将“查对”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取得了显著效果,至今没有由于过错引起的纠纷发生,院级投诉为零,现将具体方法报导如下。
1查对工作贯穿于输液的全过程
1.1统一思想,加强薄弱环节的控制,门诊输液室的工作繁忙,强度大、人员少、对穿刺技术的要求高,每个患者的血管条件各不一样,比如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血管条件差(这时就需要有经验、技巧、语言、悟性)。当遇到就诊患者多,环境嘈杂的情况时,护士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工作慌乱、易出错,因此,护士必须做到情绪平稳、不急、不燥、不慌,仔细查对,按操作流程工作,是避免差错,降低纠纷的重要手段。
1.2从接待病人开始查对,无论皮试、静脉输液,护士在接到药品时就要开始查对,查对药品,防堵药房发错药,询问过敏史,防止发生过敏反应;查对用药方式、剂量、药物质量等;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健康教育、特殊病人特殊对待(糖尿病病人需将药物溶入盐水中);耐心倾听患者的询问,一方面医患双方都有权利和义务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患者也督促我们再一次查对。
1.3准确配药,要求护士看清楚处方单上的药品名称、剂量、浓度、给药方法,无医生签名不能执行。查对清楚后准确配药,配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制度。有的护士习惯凭借经验配药,不认真查对给药剂量、浓度、有效期,容易将药物剂量配错,发生危险,引起纠纷。
1.4认真查对、核实,准确穿刺。穿刺前还应认真查对、核实,由于等待输液的病人多,打针护士着急,对“三查七对一注意”有时不能有效落实,个别护士与患者沟通不到位,这也是输液室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查对意识能够防范很多隐患的发生。
①有的患者由于对医院输液环境陌生,对打针有些恐惧心理,没听清护士是否在呼叫自己的名字就伸手打针。②有的老年患者听不清护士呼叫自己的名字,也容易出错。③有的患者心理想着别的事,没有注意听护士呼叫自己的名字,着急打针,也易造成护士打错针。④还有护士的原因,工作时思想不集中,配着药想着其他的事,把药配错,把针打错。⑤做好输液病人的巡视,防范护理纠纷,在多数护士的思想里认为巡视工作简单,不需要什么技术,不认真巡视,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引起护理纠纷,正确调节输液速度,对患者进行指导和宣教,认真观察用药后局部及全身反应,及时更换液体,正确拔针,正确指导患者拔针后如何按压及注意事项。
2总结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
2.1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据报道有70-80%的医疗纠纷,并不属于医疗事故,而是由于服务引起的,确实因为护理水平不到位引起的护理纠纷所占比例小于5%,态度生硬,主要原因是缺乏与患者的沟通,在确定医患关系的同时,应发自内心的对患者表示关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站在病人的立场换位思考,利用打针时间与患者沟通,同时充分调动起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与医护人员的互动。当患者血管条件差或打针怕痛时,护士主动为患者选择小针头打针,这样会使患者感受到被关注、关爱、体贴而谅解护士,在工作中发扬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发自内心的同情、关心、爱护病人,视患者为亲人,平等负责对待病人,尊重病人的生命,人格。当今社会在医患关系物化、商业化中更应主动的接近、关心了解病人。因此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能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2.2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科内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护理安全分析会议,对纠纷的苗头隐患进行分析,从过程管理入手,从环节上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持续改进,并定期进行效果评价,每一环节的质量决定了整个流程的质量,每一流程的质量决定了最终结果的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疗效观察
舒适护理是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感觉心情愉悦,治疗的信心增强,从而有利于疾病恢复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克服了患者对疾病的担心和忧虑,减轻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枯燥无聊;同时患者从医护人员身上得到正能量,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1]。本院为响应卫生部提出的"一切为了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等号召,于2011年6月~2013年5月,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男65例,女85例;年龄13~66岁,平均年龄(32.6±3.47)岁;输液时间为2.8~3.6h,平均输液时间(3.1±0.25)h。观察组患者中男96例,女性54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40.2±0.15)岁;输液时间2.9~4.1h,平均输液时间(3.3±0.57)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输液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门诊输液常规护理。患者进入门诊输液室后,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简单沟通,查对输液单和药物,询问药物过敏史。输液过程中观察患者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必要时通知医师处理。输液完成后,护理人员及时拔除针头,并用棉签帮助患者压迫止血。
1.1.2实验组 实验组提供舒适护理干预,并将舒适护理贯穿于患者整个静脉输液过程。①输液室环境:保持门诊静脉输液室的清洁干燥,定时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地面及时清扫,设置痰盂等器具,及时清理患者输液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以免刺激患者不适。在输液室内适当摆放几盆绿色植物,开放闭路电视,以缓解患者治疗时的焦虑心情。医院应加大门诊输液室的资金投入,添置饮水机、空调等,以方便患者,增加患者舒适度。②输液前:患者进入门诊输液室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病情,为患者安置合适的输液座位,让患者尽快适应输液室环境;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根据需要及时做药物皮内试验;护理人员态度要和蔼,面色应保持平静,举止应得体,让患者心情舒适,感觉踏实、放心、可信,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③输液中:护理人员将药物携带至患者身边,核对患者姓名,做好输液准备。告诉患者静脉穿刺仅有少许疼痛,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并指导患者握紧拳头,使血管充盈以配合静脉穿刺。在为患者静脉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选择合适的静脉,动作娴熟,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信任度。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巡视,调节输液速度,询问患者有无心慌等输液过快症状;观察输液管是否通畅、针头固定是否牢固,有无局部渗出等,如有渗出造成患者穿刺部位肿胀疼痛,应及时拔出针头,重新静脉穿刺。严密观察输液反应的发生,重症患者输液过程中全程陪伴,如有寒战、高热、痉挛等症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必要时为患者灌热水袋,以增加患者舒适度。④输液后:多组输液者,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更换输液瓶,防止空气进入。当患者所有液体输完后,护理人员向患者讲明输液结束,缓慢掀开静脉输液贴,快速将针头拔出,并将输液贴回压至穿刺点,指导患者正确按压3min[2],以免发生穿刺点出血。拔针时护理人员动作应轻柔利索,减轻患者痛苦,切忌输液贴没有掀开就拔针,那样会造成患者血管破裂或划伤患者局部皮肤。嘱患者拔针后留观5min,协助患者清点随身物品,确定无异常反应及出血后,方可离开。同时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加强自身观察,如若回家后发生不适,应及时到医院查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以P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感觉非常舒适113例,舒适32例,不舒适5例,总舒适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门诊是一个医院的窗口,门诊静脉输液室是患者最集中、人流量最大、病种最复杂的地方。因此门诊输液室护士工作量大,工作任务重,患者不良反应多,护患矛盾随之提高。由于编制的问题,医院普遍存在护理人员不足,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数量也不多,部分护理人员门诊护理意识淡薄,护理工作停留在对患者静脉穿刺、简单询问、换输液瓶、拔针的水平上,缺乏对门诊患者静脉输液治疗舒适度及治疗效果的评估[3]。
本院针对门诊静脉输液室存在的问题,加大投入,积极改造输液室环境,方便患者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护理人员将舒适护理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输液过程中,让患者心理上感到舒适温暖,增强了对医疗护理的信任感,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减少了不良反应;输液结束后帮助患者拔针止血,并提醒患者不适随诊,使患者从内心感到舒适。
本研究中,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黄燕玲[4](2012)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伟.基层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01):67-67.
[2]穆道银.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27-228.
【关键词】 输液室;护理;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对照研究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的形象工程之一,在这里汇聚了内外妇儿等多病种的患者。作为医院患者输液最集中的地方,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整个操作中,超常的工作强度,高度的精神紧张,从而引发护士情绪反应,产生心理疲劳和抵抗,致使工作质量下降,护患纠纷增加[1]。这就要求门诊输液室的护理人员不但技术过硬,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要有娴熟的人际沟通技巧,门诊输液室的护理人员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本实验通过对90例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的自尊、领悟社会支持进行调查,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关系,旨在为临床合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医院的90例门诊输液室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这90例护理人员工作时间2~23年,年龄21~53岁,学历为中专30例,大专40例,本科20例,均为女性,其中已婚63人,未婚27人。同时选取90例病房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选取90例体检为正常的成人9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3组在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及学历等因素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定方法 自尊量表:采用Rosenberg(1965)所编制的自尊量表,该量表共包括10个项目,进行四级评分,从“非常符合”计4分到“非常不符合”计1分。在10个项目中,5个项目正向计分,5个项目反向计分。量表的得分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2]:为Gergzimet编制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是一种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量表,分别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各种社会支持源如家庭,朋友和其他人(领导,亲戚,同事)的支持程度,同时以总分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该量表含12个自评项目,全部社会支持满分为84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资料,发放问卷时向调查对象详细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使其充分理解取得合作,问卷共发放270份,回收完整问卷265份,回收率为98.1 %。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中定量资料数据结果均经Excel表格整理,以 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AS 6.12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定量资料的比较应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方差分析,并应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对结果进行线性相关分析,以P
2 结果
2.1 3组自尊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共90例、对照组共88例、正常对照组共87例完成调查并成功回收问卷,观察组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见表1。
2.2 观察组不同工作年限自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的比较。观察组不同年限护理人员自尊及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分差别均有统计学差别。见表2。
2.3 观察组自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的相关性 对观察组护理人员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分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尊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2,P=0.0293)
表1 观察组、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自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的比较
表2 观察组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自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需求也随着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窗口是医院赢得信赖的基础。门诊输液室不同于病房具有其特殊性,如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噪杂,人员流动较大,接触的疾病和服务对象多种多样。由于门诊护士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社会评价等给护士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3]。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种评价和体验,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高自尊的人比低自尊的人更快乐、更独立、更自信,并且有能效的适应环境和机体功能的改变。自尊低的护士工作倦怠程度严重,自尊高的护士工作倦怠程度比较低[4]。工作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李丽英等[5]研究也指明护士的非人性化水平最高,在工作中表现出更多的对服务对象冷漠,工作热情不足等问题,主要与综合医院的患者接待量较大,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士的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使护士忙于应付程序性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服务对象付出更多的关注和热情。这些势必造成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的低下。领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感受到自己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和被理解的情绪体验或满意程度。当个体面对压力时需要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随着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提高,责任性和神经质对忧郁以及焦虑的影响均逐渐减弱[6]。领悟社会支持对负性心理具有调节作用。
本次实验显示门诊输液室的护理人员普遍存在自尊感低下,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差的现象,提示门诊输液室护理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个人成就感低,对各方支持的领悟能力低下,引发的原因涉及各个层面,吴东明等[7]研究指出社会上对护士评价低,认为门诊输液室的护士只会打针输液,对护士工作不理解,护士的贡献未必被患者和家属认可。另外,护士超负荷的工作,人员的严重缺编等这些均未得到较好的解决,这些都是导致护士自尊感低下,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差的客观原因。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患者的满意度。方文等[8]研究指出心理健康不佳的护士工作热情低,情感难于“移入”患者,缺乏与患者间信息和思想情感的交流,以致护患间缺乏宽容,缺乏相互的理解信任和体谅。本实验还表明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其自尊及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是不同的,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其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分是最高的,5年以上护龄的护士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际交流技巧,拥有稳定的家庭关系和社交关系,更易于得到家属和患者的信任。
总之,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存在着自尊感低下、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差,而且其与工作年限有关,临床中应积极开展此方面的治疗及干预,对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情绪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王志娟, 黄瑛.门诊输液室护士心理疲劳的干预.吉林医学, 2010,(31)35:6605-6606.
[2]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618.
[3] 梁春英, 桑秋霞.门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6(13): 37-39.
[4] 张楠, 王兆良,刘斐.护士工作倦怠和一般效能感.自尊的关系.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8,(43)4:458-461.
[5] 李丽英,邱红洁.影响职业女性工作倦怠的因素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7,23(34):4491-4493.
[6] 全宏艳,王新银.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6):231-233.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影响因素;预防
[中图分类号] R19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7-0039-02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治疗窗口,主要承担各类急慢性疾病的输液工作,人口流动度高,病种复杂,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1]。医院感染的出现不仅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也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严重影响诊疗质量[2]。为探讨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以控制和预防感染的发生,笔者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92例患者及17名医务人员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92例患者及17名医务人员。192例患者中,男97例,女95例,年龄6~71岁,平均(42.9±10.6)岁,17名医务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9~53岁,平均(37.7±6.4)岁。
1.2研究方法
1.2.1 感染率分析 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学》中关于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3],对上述192例患者及17名医务人员中出现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感染类型分布。
1.2.2 感染因素分析 对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及医务人员进行分析,将存在导致感染的隐患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1.2.3 预防对策分析 针对影响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参照临床经验及相关文献,提出相应预防对策。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影响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水准设定为a=0.05,P < 0.05其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感染情况
192例患者中,35例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18.2%,17名医务人员中1名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5.9%,其感染类型分布见表1。
2.2 危险因素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门诊输液室布局不合理、环境卫生消毒差、静脉穿刺操作、医用物品管理不严格、废物处理方法不当及患者年龄较小均为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见表2。
3讨论
3.1 感染现状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进行输液的场所,工作量较大,患者密度较高、病种复杂,且流动性强,极易发生医院感染。本次对192例患者调查中,35例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18.2%,17名医务人员中1名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5.9%,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已带来了严重的威胁[4]。而在感染类型分布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呼吸道感染占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50%以上,Ghaffari J等[5]指出,虽然呼吸道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可得到较好的预后,但发热、咳痰等症状也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负担,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3.2 感染因素
3.2.1门诊输液室布局不合理 一般门诊输液室面积30~100m2,配药室、输液室等距离较近,若同一时期患者较多,室内空气污染严重,而多数患者输液时有家人陪同,更加剧了空气污染状态,使季节性疾病感染风险增加。
3.2.2环境卫生消毒差 门诊输液室一般位于医院的底层,通风、采光均不够理想,室内多为阴暗、潮湿的环境,为霉菌等病原菌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输液室工作量较大,每日定期清洁无法有效清除致病微生物,使病菌残留于座椅、门窗、床位表面,造成交叉感染。
3.2.3静脉穿刺操作 部分静脉输液穿刺操作需使用止血带、备皮刀等,部分医务人员未严格按照一患者一止血带、备皮刀规定,反复使用同一止血带,使其成为重要的交叉感染传染源[6];而静脉穿刺属有创操作,亦为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了便利条件。
3.2.4医用物品管理不严格 复方液体等医用物品在配制时,空气中的异物、瓶塞、玻璃屑等物质会进入液体内,使药液受到污染,从而造成患者医院感染的出现。
3.2.5废物处理方法不当 一次性针管、塑料盘等医疗垃圾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导致废弃物再次流入社会或造成各类污染[7],增加了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风险。
3.2.6患者年龄较小 李红等[8]报道,门诊输液室60%以上患者为儿童,其年龄较小,免疫功能发育不全,在遭受病原菌侵袭时,往往比成人更易出现医院感染。
3.3 预防对策
3.3.1 强化医务人员预防感染意识 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接受定期培训,并建立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防控小组,制定相应管理措施,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工作。
3.3.2 改善门诊输液室环境 对输液室进行分区,按照疾病种类可分为呼吸道疾病输液区、肠道疾病输液区等[9,10],并限制或禁止家属随意走动。确保每日2~3次彻底清洁,开窗通风2次,每次30 min,通风不良时需使用空气消毒机对输液室环境进行消毒。
3.3.3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对患者及医务人员进行健康宣教,加强无菌意识,做好手卫生的消毒,医务人员在诊疗前后、患者接受治疗后均应采取“七步洗手法”洗手,最大限度清除手部病原菌。同时,对患者提供的全方位优质服务可使其对医院的信任度上升,从而降低家属陪护率,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综上所述,由于门诊输液室布局不合理、环境卫生消毒差、静脉穿刺操作、医用物品管理不严格、废物处理方法不当及患者自身因素等多种原因,导致其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给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了较大威胁,应强化医务人员预防感染意识、改善门诊输液室环境并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从而降低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率,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Spiess BD. Blood Transfusion and Infec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J]. Ann Thorac Surg,2013 95(6):1855-1858.
[2] 周伟. 基层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 : 67.
[3] Malinowski A, Majchrzak-Baczmańska D, Pogoda K, et al. Evaluation of 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with lymphadenectomy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cancers[J]. Ginekol Pol,2013,84(3):197-205.
[4] 陈迎春. 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隐患及干预措施[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2, 29(4) : 331-332.
[5] Ghaffari J, Ebrahimi M, Makhlough A, et al. Seroepidemiology of 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 1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should we be concerned about it[J]. Iran J Kidney Dis,2013,7(3):187-190.
[6] 龙素琴, 万珍兰, 彭小兰. 加强门诊输液室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21(24) : 5304.
[7] Bryan CS, Yarbrough WM. Preventing deep wound infect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a review[J]. Tex Heart Inst J,2013,40(2):125-139.
[8] 李红. 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22) : 47-48.
[9] Bouare N, Gothot A, Delwaide J, et al. Epidemiological profile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d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s in Malian women: Risk factors and relevance of disparities[J]. World J Hepatol,2013, 275(4):196-205.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
品管圈主要是将工作场所相同、工作性质相似的人员自发组建活动团队,根据活动程序,创新工作方法,以此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门诊输液室作为特殊科室,其特点为:众多的输液患者、复杂的疾病类型、繁琐的工作内容、较大的护理风险等[1],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本文以我院门诊输液室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实施前后其护理情况,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护理纠纷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以我院门诊输液室的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最小21岁、最大54岁,平均(36.4±3.4)岁,工作年限:最短2年、最长11年、平均(6.3±1.4)年;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8名、护士5名。同时,选取同期接待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40例,女100例,最小12岁、最大78岁,平均(56.3±2.5)岁,纳入标准(1)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均行静脉输液治疗;(3)均无严重器质性疾病;(4)均无语言、交流等障碍。1.2方法在2015年4月起实施品管圈活动,具体措施如下。1.2.1组建品管圈小组活动开展前,由科室统一组织培训,全体护理人员经学习后,掌握品管圈活动的意义、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待考核合格后法,方可参加活动。此小组组长为护士长,其他为组员,要求其应熟练掌握品管圈的方法与原则。1.2.2分析护理中的不足根据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头脑风暴法,营造愉悦、民主与轻松的谈论氛围,各抒己见后,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为目标,制定护理方案。常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较差、穿刺技术水平偏低、输液环境过于杂乱、护理宣传及巡视等工作不到位等。1.2.3制定护理改进措施(1)服务态度,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根据患者身心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注重自身的仪容,如:穿着、头发、指甲与语言等,接待入院患者时,应热情、诚恳,并面带微笑,利用亲切的语言,缓解患者紧张情绪。(2)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应定时通风、换气,使室内保持舒适的温度与湿度,同时加强消毒,以此避免病毒传播,再者,借助明显标志,如:指示箭头与宣传画报,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输液流程、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室内光线应保持柔和,尽量减少噪声干扰。(3)健康教育,在输液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输液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叮嘱其不要随意调整滴速或中断输液,并且指导其掌握医疗保健知识,如:疾病预防、治疗方法及预防情况等,同时向其讲解拔针按压的相关知识,如:部位、时间等。(4)加强巡视,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输液感受,并密切关注输液情况,是否通畅或准确,是否伴有输液不良反应等。(5)操作技术,护理人员应主动学习与交流,掌握无痛穿刺技术,待穿刺皮肤后,稍放平针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于血管方向进针,此后松止血带,固定针柄与针头。1.3观察指标观察护理质量评分、等候时间、护理满意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1.4疗效判定护理质量评分分为4个项目,理论知识、服务态度、输液操作与岗位责任,各25分,分数与质量呈正相关,前者越高,后者越好[2]。1.5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以(x±s)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与率(%)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等候时间实施后,等候时间均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护理满意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实施后,护理满意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100.00%(120/120)、0.00%(0/120)均优于实施前的91.67%(110/120)、10.00%(1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其维权、保健意识的增强,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满足其护理需求,门诊输液室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方法,如:品管圈活动,此活动主要是借助集体与团队的力量,分析工作实践中的不足及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本文以我院门诊输液室的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其结果为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等候时间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同时实施后提高了护理满意率,降低了护理纠纷发生率,因此,临床实践中应积极推广。国内学者[3]以20名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其结果为护理人员考核评分高于实施前,穿刺成功率、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与本研究报道一致。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其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形象,同时也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是必要的。在活动初,组织的培训与交流,使全体人员认识了品管圈的活动目的、实施方法等,并结合护理人员所总结的问题,展开了分析与谈论,明确了各问题的成因,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具体表现在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环境管理等方面[4]。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应保持整洁、统一的服饰,妆容应清新淡雅,接待患者时,应保持微笑,并利用亲切的语言与其交流,以此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同时,科室应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使其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如果穿刺失败,则应及时道歉,调整工作心态,保持沉着冷静。再者,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静脉输液的有关知识,经全面与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输液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还有科室应利用弹性排班制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尽量避免输液不良事件发生几率[5]。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应围绕患者开展工作,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及心理状态等,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特别要关注伴有情绪障碍患者,经心理疏导,缓解或消除其不良情绪,以此提高其护理配合度与依从性。综上所述,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有效解决了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大幅度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效率,同时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护理需求,利于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朱品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2:2116-2118.
[2]侯银燕.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0:112-113.
[3]赵春新.品管圈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4:115-116+119.
[4]张艳.品管圈活动在改进急诊输液室急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5,05:449-450.
【关键词】优质护理;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输液室的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当前,因管理不善、医患沟通无效等原因,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也时有发生,为积极有效的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我医院积极探讨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模式,本次研究以优质护理为方式,比较优质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研究结果证明,优质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1-6月份输液室的182名输液患者和2013年1-6月份194名输液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其中2011年患者为对照组,男82例,女100例,平均年龄42.51±10.94岁;2013年患者作为干预组,男96例,女98例,平均年龄43.08±11.5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优质护理的方法①构建舒适的输液环境:输液室的环境关系到患者的心情,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构建一个舒适的输液室内环境,在输液床和输液椅子周围放置花草,提供给患者饮水机、报纸、一次性水杯等,方便患者在输液的同时用热水服用药物等需求。提供干净的输液环境,定点让工作人员进行卫生清理,干净明亮的环境缓解患者因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②打造优质的护理工作团队:优质的护理团队关系到输液室工作的核心,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能力培训、业务知识培训、技能操作培训等。良好的沟通是缓解医患紧张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语言进行合理规范,多用敬语和文明用语,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和尊重。熟练的输液水平可以减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痛苦,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体现专业化的职业素养。③满足个性化的健康需求:由于患者各异,在输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同,针对患者的情况,以人为本,换位思考,在输液过程中为患者讲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和可能注意的问题,同时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关心患者的需求。
1.3效果评价本次研究采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其中包括环境满意度、护士技能满意度、健康宣教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护理管理满意度等几个方面。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3讨论
我国护理工作人员根据门诊输液室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取得的较好的成果。据赵纯洁、裴艳红[1-2]等人的研究表明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由于医学具有专业化的特点,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对药物等了解较少,对输液的速度和反应均不了解,健康教育在此时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常见的医药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可以让患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因疾病给自己带来的躯体和心理压力。杨彦君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个观点[3-4]。
专业的技术水平和有效的沟通对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了很好的专业知识可以减轻患者的躯体疼痛。在遇到患者不了解的问题时,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了解原因和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当前医疗机构承担了巨大社会压力,沟通更显的尤为重要。巡视是输液室必不可少的环节,巡视的过程也是沟通的过程,能够及时发现输液室患者的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效改进。张菊美、张连辉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精细化管理的运用也是基于此而提出的[5-6],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门诊输液室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纯洁.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8C):2230-2231.
[2]裴艳红.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2035-2036.
[3]杨彦君.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2,26(14):250-251.
[4]潘苏云.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96-97.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系统;门诊;输液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绝大多数医院采用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及安全管理水平[1]。山西省人民医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急诊输液量大,患者病种多样,输液医嘱繁多,护士工作量巨大,也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输液流程,山西省人民医院于2014年底投入使用门诊输液系统,护士接诊工作效率提高,输液工作流程得到优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山西省人民医院2014年9~12月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前的门诊输液患者352例为对照组。2015年9~12月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的门诊输液患者389例为观察组。病例选择为随机选取。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输液:患者挂号—到医生处就诊—交费—取药—前往输液室进行排队—护士通过窗口接收和核对患者药物—手填输液袋标签—手工登记患者信息—配液—护士注射时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年龄以及药物—患者呼叫接瓶或拔针—护士再次人工核对接瓶或拔针[2]。观察组的工作流程如下:a)临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门诊输液系统同时会显示出该患者输液医嘱;b)患者到药房取药至输液室,护士在输液系统中查找到该患者,打印代表该患者信息的二维码及输液贴;c)护士将病历本与系统中信息核对无误后给与配药输液。
2结果
2.1两组输液登记及核对用时比较从护士接诊患者至输液开始用时比较,对照组用时为(4±0.3)min,观察组用时为(1.5±0.2)min,观察组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07,P<0.05)。2.2两组护士工作量统计用时比较对1个月平均用时进行统计,输液系统自动生成护士工作量统计报表,护士长可通过输液系统查看护士工作量,用时(1±0.2)min;在输液系统使用之前则是手工统计,用时较长,对照组用时(15±2.5)min,观察组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62,P<0.05)。
3讨论
门诊输液工作繁忙,琐碎,输液的患者病种多样,药品多样,涉及众多科室。既往工作中,护士的工作在核对药品和患者身份时耗时较长,是输液护理流程中的“瓶颈”,由于医生手写处方存在字迹潦草、字迹不清情况,如果医生姓名无法辨认,则需要和患者核对,患者也存在不清楚医生姓名的情况,则登记本上不能准确体现医生信息,出现问题的话,再去寻找医生费时费力。传统的手工输液登记需要转抄输液条,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在转抄过程中容易出现笔误、差错,导致不良事件可能发生。输液过程各个核对环节都要靠人工核对,尤其是输液高峰时,护士工作量大,注意力时有不集中,加之患者模糊应答(甚至有同名同姓患者),时常有差错出现,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患者求助呼叫,护士工作忙碌时来不及处理,稍后则容易忘记,使患者需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患者在漫长的排队等待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不良情绪,非常容易在输液室爆发,导致医患护患冲突。此外手工统计的方法也无法准确考核护士的工作量[3]。每月底护士要统计当月输液工作量,都要用手工算,速度慢,并且要反复算避免算错,护士长统计护士工作量也不准确,因为手工登记本无护士签字。在这种情况下,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输液工作就能提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门诊输液系统优势主要体现在运用信息化操作代替了手工操作,处方字迹清晰、格式统一、项目齐全、便于核对,杜绝了护士转抄输液贴过程中出错的现象,本次研究中发现的输液系统组登记、核查时间明显少于手工登记组(P<0.05),充分说明了信息化操作节省了工作时间,使费时费力的人工登记核查变得轻松,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护士通过输液系统查找患者信息与药品信息,准确无误的对应药品,杜绝了找错药的工作隐患。患者也亲身体会到医院在加强安全用药管理方面所采取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排队、等待过程缩短,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输液系统中每个执行人均有据可查,输液信息的追溯简单易行,同时可以查到每位患者所输液体,也确保了输液的准确与安全。护士的工作量统计通过输液系统也变得非常方便,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工作量表,护士长可通过输液系统查看护士工作量,本文研究通过输液系统统计护士工作量用时明显少于人工登记组统计用时(P<0.05),也说明了输液系统对于护士工作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真实的反应护士工作情况,信息的存储在发生问题时也便于追根溯源,而且对于护士工作的客观分析也提供了依据,这对于为合理配置人力、优化排班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绩效管理、数据化管理、奖励性绩效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可较好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工作量的比较和统计也能反应输液工作的节点,为护理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基线情况,部门管理清晰流畅,也有效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4,5]。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优化了输液流程,为患者就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有利于提升整体医院管理水平,值得广大医院进行深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禾,许庆华.移动信息技术在改进门诊输液管理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6770.
[2]杨继红,王晓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静脉输液流程[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2):6364.
[3]高自娟.门诊无线输液管理系统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1):26.
[4]景慎旗,刘云,韩善清,等.无线输液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其在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