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郑和下西洋故事范文

郑和下西洋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郑和下西洋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郑和下西洋故事

第1篇:郑和下西洋故事范文

能不忆泉州

郑和下西洋,或从南京龙江港出发,或在太仓刘家港集结,此外,福建泉州港,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开洋起点,以及郑和舟师的驻泊港,也颇为重要。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把泉州作为起锚地。除了这一次,现在被普遍承认的,还至少有四次。

在古代,泉州是全世界最大的对外港口。宋元时期,泉州港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俨然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虽然在明代,泉州经济开始衰落,但仍算是海滨邹鲁和鱼米之乡。再加上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难怪郑和选择这里,储备海上给养,做最后的准备。

另外,泉州聚居着大量渡海而来的穆斯林,他们不仅熟悉阿拉伯地区的情况。而且熟谙航海技术以及星象学知识。泉州当时造船技术先进,而且通水性、懂多国语言的人才多,郑和下西洋前,都要在这里招募最有经验的水手,寻找各种航海、贸易、翻译人才。

现今,泉州都保留着很多与郑和有关的史迹,也流传着许多的动人故事,“接官亭”即是其中之一。

接官亭在百崎渡口,与泉州后渚港隔海相望,由回民始祖郭仲远捐资建造,以供路人休息。传说郑和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第五次下西洋前,曾到泉州清净寺礼拜,结识了同去礼拜的郭仲远,出于同族同教的情意,郑和过港探访。郭仲远受宠若惊,苦于一时无驿站接待,只好在渡口石亭摆设香案。带领族人恭迎,后来大家就把这个亭称为“接官亭”。还有一段佳话,说郑和曾在此成就了一对好姻缘,因此接官亭,也叫送嫁亭。

使节日青花

在泉州,郑和等候太平洋西北季风的来临,沿海南下;在这里,他集结船员,将船只做最后的整修;在这里,他到圣墓行香,祈风,拜妈祖;也是在这里,更多的货物被装上郑和的货船,而其中最著名的货物。就是青花瓷。

以宋真宗“景德”年号命名的古镇,是青花瓷的出生地。景德镇距海岸线三百公里,出窑的上等青花顺江而下,在长江口登上郑和的宝船,从此开始了它们的旅程。

为保证瓷器完好无损,船员们拿另一样重要货物来作为减震工具,那就是茶叶。他们将瓷器置于装满茶叶的箱内,用厚而柔软的茶叶将青花瓷覆盖。

旭日东升,火红的朝霞洒遍庞大的船队。郑和在其助手的簇拥下走下舷梯。接受来自码头上人群的热情致意。郑和将青花瓷送到异国人手中,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青花瓷,同时也献出了最宝贵的礼物:五金、珍宝、动物(麒麟等)、布匹、药品、颜料、食品(番盐、糖霜、胡椒)、木料、一些稀罕之物(光学眼镜),还有各种香料,如伽蓝香、柏香、檀香、罗斛香。乃至价值连城的龙涎香。在香水工业发达的今天,每千克上等龙涎香的价值为1至4.5万法朗,转手给化妆品制造商,可获利润,相当于一千克黄金的价格。从东非的苏麻离(今索马里)带回的“苏麻离青”,也就是钴矿石,更是成为中国青花的主要原料,使日益衰微的瓷器生产重获生机。

可以说,瓷器作为官方使节,所经过之地,都自发性地卷入这种一场“以物易物”的贸易,也使中国其后几百年中的对外贸易一直是顺差,让西方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后来,当横穿亚洲北方的陆上交通线路因为政治的变化而受阻时,海上丝路逐渐形成。由于海上丝路运送的主要货物是瓷器,有人称之为“陶瓷之路”。“瓷器”的英文“china”,更是成为西方人口中的“中国”。

青花瓷到过海外,并代表了中国,但它毕竟不是会飞的神器,那么它是乘着什么,穿越茫茫大海的呢?

海上巨无霸

今年,正值泰坦尼克号在深海里沉睡百年。这艘当时欧洲最先进的豪华巨轮,却在处女航中不幸触到冰山,五个进水的隔水舱刚好达到设计极限,因而沉没于大西洋底。20世纪末,中国观众从好莱坞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目睹了它的隔水舱。而中国的水密隔舱设计,比西方领先了500年。

《明史》中记载,郑和船队中一号宝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九桅十二帆,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中国国家博物馆明代陈列室里,有一根长度为11.07公尺的铁力木舵杆,1957年发现于宝船厂遗址,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为郑和船队打造的。学者根据古船的比例推算,拥有这根舵杆的船只长度大约55公尺。15世纪中叶,世界第二海上势力威尼斯的帆船,最大也只有50公尺长,而哥伦布1492年航向新大陆所用的旗舰“圣·玛丽亚号”,只有35公尺。

虽然对于郑和宝船的大小,至今仍有争论,但是,当时中国先进的造船技术,是无可非议的。

从宋代开始,一千年的远洋航海史早已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海上大国。在郑和出航前,这个古老的帝国,早已为他准备了精湛的造船和航行技术,使他几乎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想要到达的地方。

伊本·白图泰游记中,就纪录了中国巨大的12张帆,可载干人的海船。宝船上的船帆,根据季风的特征变换着。在没有发动机的中世纪,是它们赋予长达140多米的巨型船舶远航的能力。直到今天,中国风帆,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有经验的西方航海者,无不惊叹于中国船帆的精巧有力。

中国领先欧洲五个世纪,使用千船坞造船。还通过使用开孔舵和披水板,改变阻力,使船只在侧风、逆风行驶时。保持航向不变。而被称为“镇海神针”的巨锚,也可视为传奇。

除此之外,在郑和的船队中,有专门运送粮食的粮船;有专门提供饮水的水船;有运载马匹的马船;还有为整个船队提供安全保障的战船,其配备分工十分科学和精细。

运斤能成风

宝船建成了,港口也选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郑和手中握着地图,站在宝船甲板上,等待季风的到来。就要驶入茫茫大海,作为两万七千余人的统帅,从未去海上的他,将怎样保证船员的安全?怎样保证航线的无误?又是如何解决海上生存问题的呢?

当然,郑和的船上,没有卫星定位、电子罗盘、声纳探测仪、电视监视器这些现代化的设备。但不论是测量方位、方向、历程,还是测量海水的深度,郑和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办法。

郑和时代的远洋航行,靠季风驱动,夏季御西南风而来,冬季逐东北风而去。如约而来的季风,像一道命令,使人精神振作。等待已久的历史时刻,终于到来。拜过妈祖,满载着货物,郑和船队顺着东北季风离开了港口,“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整个船队浩浩荡荡,在海面上绵延数百里。

第2篇:郑和下西洋故事范文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小组学习是很好的课堂组织形式,但是在小组学习的组织中,要有进行严格的操作规范,人数控制、问题提出、展示、评价和鼓励。我认为4-6人的小组学习是比较合适,它在预习、讨论、解惑、展示的过程中,享受同学间情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兴趣,促进优生更优,后进生受到更大关注。

一、确定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加强学生学习方式的主体意识

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预习的环节。为了使学生预习有方向性,要设置好问题,并且要有层次性,学生根据问题,查阅课本,翻阅资料。我在教学《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内容时,首先布置了预习内容,如,郑和是什么人?西洋是什么地方?路线是什么?规模如何?贸易的内容、作用、影响是什么?外国贡使来华的情况?利玛窦、汤若望合作制定历法是怎么回事?郑和下西洋经过了南亚、西亚,到达了非洲东部,说出某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为什么明朝初年郑和能七次下西洋?后来没有?郑和下西洋,我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很发达,但后来被西方赶超,为什么?外国贡使制度在明朝中后期衰弱了?学生根据问题设置较主动完成了预习的任务。

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包括讲述式,辩论式,表演式等。如,讲述式,在《英国工业革命》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讲述“我最欣赏的科学家是谁?为什么?”等内容。有的欣赏改良蒸汽机的瓦特,他努力工作,他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创新精神;有的欣赏阿克莱特他建立大工厂制度进行高度评价;有的欣赏斯蒂芬森,对他在铁路的贡献作出高度评价。在《闭关锁国》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采取正反观点辩论的形式进行展示,双方学生摆材料、摆观点,史论结合,气氛热闹,情绪高涨,最后在教师的引导,得出对闭关锁国政策的一个正确、全面的评价,就是开放则强国,闭关则落后。

二、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知识内容的主体意识

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社会调查、演历史剧等等。组织学生讲故事比赛就是通过自愿报名方式在班上选拨赛,产生最优秀的同学参加学校的比赛;手抄报比赛,以学习小组为一个团队,选出最好的手抄报送到学校展出;深入社区,考察当地历史古迹,顺德乐从有很多历史古迹和英雄故事,沙的陈氏大祠堂、小涌的革命英雄纪念碑、沙边的何氏祠堂等等,我们要求学生要了解地方历史和文化,通过走访当地老人、到古迹实地考察了解时间、来源、故事和修复情况,写出观后感;出演历史剧,进入历史的时光中,同学们认真投入,把握历史史实、刻画历史人物、展示语言表达和舞台台风上展现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

三、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加强学生学习情感的主体意识

第3篇:郑和下西洋故事范文

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周末,妈妈、我弟弟来到博物馆,参加《海峡都市报》举行的参观博物馆的活动。不到九点,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活动的男女老少都到齐了,于是,开始便开始游览。博物馆分四个展厅,导游阿姨一一给我们做详细的介绍。

走进第一个展厅——在水一方,里面都是一些关于台湾与我们大陆的故事。第二个展厅标题是——东方第一大港,不言而喻,自然是介绍关于船的故事咯。走着走着,我看见像枫叶一样的假树,听导游阿姨介绍,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树就是刺桐树啊!刺桐树有个特点,就是开花没长叶;长叶没开花。因为泉州有数不胜数的刺桐树,所以又被称为刺桐城。哦,终于解开了我的一个心结。

来到第四个展厅——泉南雄风,更多的是许多伟人的生平。如:施琅、李光地、吴鲁、郑和……而且,我还知道了施琅将军被清朝皇帝封为“靖海侯”;李光地是清朝最后一个状元与宰相;吴鲁是泉州的最后一个状元;郑和是七次下西洋的伟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这次活动也接近了尾声。今天的游览确实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泉州是这么一个古老文明的城市呀!顿时,我好想快快长大,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五年级:徐瑶

第4篇:郑和下西洋故事范文

关键词 初中历史;延伸教学;激发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接触历史知识的初始阶段,作为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热情、对历史知识的探索欲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来促使学生产生兴趣是十分关键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体系,还要做一些必要的补充和延伸。初中历史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拓展、丰富历史知识,创造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初中历史延伸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历史延伸教学的必要性来源于学生自身的需求,在我们讲解初中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多数老师会发现,书本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我在讲解“秦王扫六合”和学生们一起讨论秦国一举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时,部分同学会照本宣读,从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因素一一概括分析:由于当时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经济发展迅速、军事战略得当等等。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一是秦人比中原六国的人要剽悍,骁勇善战;二是秦人善养马,军队中的骑兵都很厉害,六国的步兵不是他们的对手。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同学的历史知识已经远远超出了书本,他们可能是从课外书籍、电视、电脑上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并且将这些课外知识与课堂知识联系到了一起,使得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延伸到秦国军队的素质以及战术的层面上了,这说明学生已经自主地表现出对历史知识延伸学习渴望和探索。

二、初中历史延伸教学的实践

为了增强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知识的能力,我从教育者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索延伸教学的尝试,努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初中历史的魅力。通过近几年的延伸教学实践,我对延伸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1)拓展知识范围:初中历史教材内容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学生们的好奇心却是无限的。当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知晓后,往往会激发他们对其他知识的好奇心。如在我讲解四大发明时,班里有位调皮的男生问我:“在我国没有发明纸之前,人们用什么上厕所的呢?”虽然当时全班同学大笑,但我还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确是很多同学心中的疑虑,我便启发他们说:“古人是用油灯来照明的,文字是记录在竹简上的,刚才这个问题我们作为课外延伸作业,请大家去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来进行讨论。”之后的讨论很让我震撼,因为每个学生都认真收集了资料,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疑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常常运用这种探索延伸的教学方法。

(2)拓展知识深度:初中学生知识面不够全面,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还很有限,所以初中历史教学所涉及的内容以基础性为主,但由于历史的信息较为丰富庞杂,内容较为生动,使学生很难停留在基础性知识层面上,而是无意识地继续发掘深层的知识。如讲解到重农抑商原因知识点时,书本上主要介绍了三点:其一是在封建社会农产品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且工商业发展还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其二是封建国家通过土地能收获稳定的税收;其三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我们可以启发学生从更深层次地去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古代对农业的崇拜,这可使学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三、初中历史延伸教学的方法

1.引入情景,激发兴趣

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学生对距今很远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充满了好奇好和想象,历史书本也通过华丽的文字和多彩的图片来反映历史,为此我们初中历史教师有必要尽可能引入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2.合作交流,进行探究

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历史知识已经考证不实,具有许多非议,对于这些特殊的历史知识,教师不能盖棺定论,要尊重学生们的想法,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的形式(如:分组讨论、分组辩论、演历史剧、讲故事、办历史小报等)来展现自己的思想成果。

3.尊重学生,各抒己见

历史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每个人对相同的历史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向主流历史观靠近,但也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因为质疑出于思考,在这种思考的过程中,会加深学生们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这也推动了他们对历史知识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和延伸。

4.移化知识,拓展思维

历史课不是机械的重复历史故事发展的过程,而是让学生们通过学习历史的演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学习历史的兴衰,平静看待人生得失,从历史走向人生。

四、初中历史延伸教学的尺度

第5篇:郑和下西洋故事范文

电影《加勒比海盗》第三部又叫做“世界的尽头”,然而当西方人扬起风帆驶向天际时才发现,陆地或许有尽头,而大海是没有尽头的。因为航海的尽头,是世界另一个起点。

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游记》轰动欧洲,这本书讲述的东方犹如神话,让人们如痴如醉,中国的黄金、白银、丝绸、珠玉还有印度的香料,吊足了欧洲人去寻找和获取这些巨大财富的胃口,激发了他们拼死冒险、远航大海的勇气,不经意为欧洲兴起的大航海启了蒙。

第一个怀揣《马可・波罗游记》立志远航寻找美妙东方世界的便是哥伦布。这位伟大的航海家经过多年游说,才得到西班牙女王的支持,1492年9月,他带着女王致中国皇帝的圣书,率领一个由3艘帆船、90名水手组成的船队,从帕洛斯港出发向西航行,计划横渡大西洋,到达亚洲,结果误打误撞到了美洲,无意中发现了这块新大陆。虽然这块陆地那时处于原始状态,没有找到那些东方财富,但还是激起了欧洲人继续寻找东方神秘国度的巨大热情,很快就有了达・伽马的横渡印度洋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欧洲的大航海,由国家组织、面向世界,虽以获利为动因,以寻找财富、开发贸易、殖民扩张为目的,但在促进人类认知海洋和航海事业上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投身大航海的,还有迪亚士、塔斯曼、库克等许多优秀航海家。然而,从人类航海史上看,世界最早最大的航海活动和航海家却都出自中国。

大明皇帝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年,有四次的规模达到240多艘舰船、2.7万多人,这是欧洲那些航海家望尘莫及的,而且郑和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比哥伦布到美洲早87年,比达・伽马到印度早92年,比麦哲伦到菲律宾早114年。中国的郑和是世界大航海的先导,其杰出的航海成就及对于西方各国特别是欧洲航海家的实际引领,却常被世人淡忘。在郑和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闭关锁国、拒绝海洋,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壮举不以为荣,反而多有指责,甚至将其十分珍贵的造船、航海资料付之一炬。

大航海使海洋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改变了原来东、西半球的隔离状态和各大陆区域间的封闭状态,实现了全球思想、文化、经济和科技的大交流,促进了优胜劣汰甚至弱肉强食的世界性竞争。大航海也直接改变了欧洲一些国家的命运和面貌。

感谢那些发明

从一人一帆的航海时代,到拥有各种先进设备的巨轮航海的今天,航海活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步和变革,越是科技不发达的时期,每一个新发明就越能显示其价值。别轻视那些古老的发明创造,它们对于出海的人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纯依赖大自然的古代人认识了风,便制造出帆作为行船工具。帆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古埃及时期,那时便有帆船行驶于尼罗河上。中国在殷商时期也有了帆船,同样用于漂流江河之上。我国战国时期已有海上活动,使用的正是帆船,而1000多年之后的西方,著名的航海家们开拓这个世界所驾驶的船仍要依靠帆的力量。帆的发明无疑是航海时代到来的奠基。

指南针

指南针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期,祖先发现了磁铁及磁场的规律,创造了指南针的最前身――司南。宋代时期,已有使用磁针指南的记录,后来逐渐发展成指针和方位盘一体的圆形罗盘。指南针可以说是在茫茫大海上不迷失方向的保障。

航海地图

人类从石器时代开始就已经有意识地绘制地图。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地图的测量和绘制变得越来越准确精细。直到今天,在海上航行的人们依然少不了海域地图的帮助,历史上很多著名的航海家本人就是绘制航海地图的高手。

灯塔

灯塔矗立在海岸、港口或河道,为远航的船只指明方向。在电力未普及的时候,人们以火作为光源。世界上第一座灯塔――法罗斯灯塔由古希腊的建筑师建造,成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灯塔至今在航海过程中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标志危险海岸、险要沙洲或暗礁以及通往港口的航道。

航海之险

可以说,每一次航海都是一次冒险,特别是开辟新大陆和科学考察的航海,更是勇敢者的游戏。在人类航海史上,不计其数的航行者葬身于大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遭遇不幸?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航海时常遇到的各种危险因素:

食物和淡水缺乏:食物和淡水是生命延续的重要保证,航行一旦迷失方向,食物和淡水的补给不足将是最直接的危险因素。

迷失方向:在没有指南针和地图的时代,航海非常容易迷失方向,一方面要面临食物和淡水不足以及海上的恶劣天气,另一方面造成人心恐慌,对逃出困境非常不利。

传染病:古代许多长达数十日甚至数百日的航海中,万一有船员死掉,不得已要把尸体抛入海中,因为尸体如果腐烂,很可能传播瘟疫。同样,如果船上有人携带传染病,那么其他人都会遭殃。

凶猛海兽:遭遇鲸、鲨鱼、食人鱼等凶悍食肉海洋动物的袭击是帆船航海时代的噩梦。就算今天有了“铜墙铁壁”的大轮船,一旦遭遇凶猛海兽群起攻之,也很可怕。

第6篇:郑和下西洋故事范文

第一天,我要去体验真正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上学以来的最大愿望。我要到中文系文学讲堂,去听听文学讲座,再到艺术殿堂领悟人生的真谛。下午,我要到体育场上打球和跑步,让青春的血液在我的血管中快速地流动。我要仔细倾听自己心跳的声音,那是生命最后的旋律。夜晚,我要和一班同学高唱《友谊万岁》。

第二天,我想走遍马来西亚的大城小镇,但是,24小时哪里走得完?所以,我会选择到古色古香的古城马六甲去,好好缅怀对马六甲有贡献的历史人物,再到郑和馆。好好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然后,我会到马来甘榜,体验短暂的甘榜生活,比如玩陀螺很放风筝,赤足到小河戏水玩了。夜晚,我要和家人在月光下散步。

第三天,我要到残障中心去感受当义工的生活。我要紧握所有残障人士的手,告诉他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如果来得及,我真想把自己的眼球捐献给盲人,让他们看看地球究竟是什么样。然后,我再把我的双腿献给那些终生坐在轮椅上的人,让他们也能在蓝天下尽情奔跑。夜晚,我要和残障朋友高唱《明天会更好》。

第7篇:郑和下西洋故事范文

一、教出历史“味”

历史故事性题材的课文是根据典型的、真实的历史事件或典型的人物故事进行改编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穿越”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让他们初步认识真实的历史,感受历史的原貌,做到入情入境,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历史背景的介绍显得尤为必要。如执教《郑和远航》一课时,一定要通过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课文内容,要思考问题:明代为什么要组建船队下西洋,还要七次下西洋为什么船队要由郑和率领当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就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出语文“味”

历史故事作为课文,我们必然要挖掘其语文的教学价值,这是教学价值的主题与核心。如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可以从四个方面教出语文“味”。

1.言语的精妙。课文中描写刘备的词语有:“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下马步行”“恭恭敬敬”等,这些词语充分体现出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姿态,这也是课文中刘备人物性格特征的体现。此外,还有描写张飞的语句。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文中描写张飞的笔墨太少,但是仅此一句,就突显出张飞那粗鲁、莽撞的形象。

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刘备、张飞,一个为主公,一个为猛将;一个运筹帷幄深谋远虑,一个恃勇逞强头脑简单。细细品味作者对二人的描写,衬托出刘备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求,也彰显出两个人物性格的截然迥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2.景色的渲染。景色的渲染大多是抒发作者的心情,是直抒胸臆的一种写作手法。课文中“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一段是作者在用景色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眼前的景色奇特、美丽,尤其是其中的比喻句,把山冈比喻成卧龙,隐喻着这样的美景里隐居的诸葛亮正是这个“卧龙先生”。景色之美,刘备的心情也应该很美。他们一路上欣赏美景,一路期待这次美好的会面。

3.写作的顺序。教学历史故事性这类课文应首先从整体入手,立足文章的谋篇布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理清文章脉络。《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很容易概括,应该放手让学生概括、讲述。

起因: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但是都没有见着。

经过:刘备和关羽、张飞第三次去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他们在门口一直等诸葛亮醒来。

结果:诸葛亮醒来后向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邀请诸葛亮出山。

4.详略的结合。课文的标题是“三顾茅庐”,但对于刘备先后三次拜访诸葛亮,并未平均用力,前两次是略写,第三次是详写,这就是突出重点,由第三次可以推想第一、二次,否则,就会轻重不分,势必累赘了。这表现出作者运笔有方,安排巧妙,也显示出文章层次分明、详略有致的结构特点。

三、教出文化“味”

第8篇:郑和下西洋故事范文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探讨;兴趣

学生们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迈入历史世界,与历史人物对话,去感受历史,反思历史。“故事化”教学法突出“动、情、思、扩”四字,从而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一些人文学科的发展并不均衡,初中历史教育的尴尬处境便是一例。不少历史教师教育观念相对陈旧落后,教学手段相对简单枯燥。历史教学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这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与活力的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源头”。再加上一些教师注重“师道尊严”,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基于以上两点,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走出困境呢?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呢?“故事化”教学法便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而学生们没有几个不喜欢听故事的。历史本身很精彩,它是由一个个故事连接而成,故事中包含了人类集体或个人的知识经验,或精彩有趣,或哲理深刻,或豪情满怀,因此让故事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故事化”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学生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迈入历史世界,与历史人物对话,去感受历史,反思历史,其间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二、解决策略

1.“故事化”教学法突出一个“动”字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如果成为“背书课”,把原本丰富的历史内容抽成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性质、意义等若干应试要素,那么学生就会厌倦历史,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但对于故事,人人都可理解,人人都可讲述。那些平时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的学生,或者不是很流畅的学生,也许正是因为爱好故事而把平时不敢举起的手高高举起。他们的故事也许讲述得并不完整,并不生动,但是他们毕竟敢站起来了,敢开口了!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喜欢这节课的一个故事而喜欢上这个时期的故事,从而自学这一时期的历史。

可见,一个故事可以激起一个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就动起来了!课堂的某些重点难点就会迎刃而解了。

2.“故事化”教学法突出一个“情”字

历史给了我们每个人一面镜子,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怎样走人生之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去感悟,去理解,屈原、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让学生们荡气回肠。历史故事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在学习《明朝的对外交流与冲突》一课中,笔者就是运用“故事化”教学法来完成情感教育目标的。

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两个故事: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击倭寇。学生熟悉后先在小组内讲述,然后在班内讲述,比赛谁讲述得最精彩。热火朝天的讲述中,学生也许并没有真正体会到两位英雄的精神实质。接下来,笔者诚恳地表扬了学生们的精彩讲述,同时“诱惑”地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的故事中没有提到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击倭寇都能取得成功,你们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呢?再把故事补充完整,就更棒了!”在学生还热情高涨的时候,思维还在高速运转的时候提出这个问题,他们会在“惯性”下很自然地去分析,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抢答中,问题往往是“柳暗花明”,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郑和的坚忍不拔和戚继光的爱国情怀也许就在那一刻,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长大。可见“故事化”教学法在学生的情感教育方面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故事化”教学法突出一个“思”字

历史本身是有生命的。学生在阅读、讲述历史事件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比记住某个事件要重要得多,了解历史过程比背诵结论性的历史陈述要重要得多,这样才能真正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听故事到编故事再到讲故事,学生的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高,这对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就让学生自编故事“我随张骞出西域”。在故事中,笔者引导学生想象:你们出使西域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们吃了那么多的苦,完成使命了吗?既然没有完成,你们只能说是有“苦劳”没有“功劳”。学生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苦难”刻骨铭心,说他们没功劳,岂能罢休?他们在苦思冥想中,在交流合作探究中,终于明白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结果是不同的。出于军事目的出使,却成了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创举,其意义远超过当初的目的。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能为教师带来贵及时的教学反馈,为学生提供更切实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向更深层次发展,因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从无到有,不断增强,必然引起兴趣的自我强化。

4.“故事化”教学法突出一个“扩”字

第9篇:郑和下西洋故事范文

孟姜女

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孟”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辞海》载:“孟姜,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妻。姜姓,字孟。

俞伯牙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家喻户晓,俞伯牙姓什么?姓伯。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高注: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少善听音,故曰为世无足为鼓琴也。”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伯牙、钟期,而非俞伯牙、钟子期。

柳下惠

以“坐怀不乱”著称的柳下惠,曾担任鲁国的大夫。柳下惠姓什么?姓展。《辞海》载:“柳下惠,即展禽。展氏,名获,字禽。食邑在柳下。谥惠。”

鲁班

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就是指鲁班,鲁班姓什么?姓公输。因为他是鲁国人,名班,所以人们常叫他鲁班。

商鞅

商鞅变法名垂史册,商鞅姓什么?姓公孙。《辞海》载:“商鞅,战国时政治家。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

郑和

郑和下西洋为中外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姓什么?姓马。《辞海》载:“郑和,明宦官,航海家。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回族,明初入宫做宦官,从燕王起兵,赐姓郑。”

拍戏结束为何叫杀青

文/刘大鹏

在制作绿茶的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就叫做杀青。这工序是用高温加热嫩叶,破坏茶叶内的一些东西,让它保持绿色,同时把叶子内的水分蒸发掉,让叶子的组织变软,便于以后的搓捻。

杀青是制绿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此后的茶叶再经过不同的加工,被制成不同的成品。有人认为这一点和影视片拍摄完毕等待进入后期的情况很像,所以拍戏的人们借用了制茶的这个术语。

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以前的书不是纸质的,是用竹简制成的。竹子需要先放在火上烤。竹子表面是青色的,里面有水分,这一烤,水就向外渗,就像出汗一样,人们就称这个过程为“汗青”,同时也称之为“杀青”。也有人说,书写初稿的时候,是写在竹表面的青皮上,等到想修改的时候,用刀把这层青皮刮下去,露出竹子里面的白色,在竹白上写修改稿,这个过程也称为“杀青”。

四座寺院名称的由来

灵隐寺 位于杭州西湖西北的飞来峰前,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据说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之地,便建寺于此,并取名“灵隐寺”。

寒山寺 苏州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天临元年,原名“妙得普明塔院”。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寒山,又称寒山子,唐代玄宗时高僧,擅长诗文,有诗留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

少林寺 河南登封少林寺是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建,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

大相国寺 位于河南开封,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六年始建,为了宣扬文宣帝的“建国”之功,初名“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长安元年,僧人慧云来汴,托词此处有灵气,募款购地建寺,动工时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牌匾,故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睿宗李旦为了铭记自己由“相王”身份即位当皇帝,将“建”改为“相”,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从此“大相国寺”寺名一直沿用。

“亲家”之称最早始于唐代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