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田径运动分为范文

田径运动分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田径运动分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田径运动分为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体育;力量训练;耐力训练

一、中学体育田径运动训练方法

(一)极大力量训练

极大力量训练具体是指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能够极大地发挥出收缩力量的能力,这种训练在田径运动员加速能力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力量训练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肌肉建设性训练;其二是大强度肌肉内协调训练。肌肉建设性训练应当注意训练的重复性和适当性,保证负荷强度较为适宜,训练动作节奏始终保持缓慢状态,并且在训练实践中可以适当地配以柔韧性训练和跑步训练。

(二)加速训练

加速训练以极大力量训练为前提,在此前提下促进田径运动员的肌肉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极大的力量。同时,由于运动员肌肉的收缩速度与收缩力量对其加速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应当对运动员肌肉的收缩速度与收缩力量实施针对性训练。加速训练主要包括跳深训练、负重蹲跳起训练、负重跑跳训练。其中,跳深训练要求田径运动员在下落后应当立刻尽量向上高跳。而负重跑跳训练需要教练员严格把控训练时间,确保训练时间能够控制在非乳酸能供给的范围之内,将训练与训练之间的空隙时间控制在磷酸肌酸得到充分恢复的时间内。

(三)加速耐力训练

具备加速耐力的田径运动员能够在田径运动过程中长时间地保持快速持久用力。这种能力与运动员的极大力量具有直接联系,在负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田径运动员能够重复完成的训练次数取决于其极大力量,若是田径运动员的极大力量较强,那么重复完成训练的次数就较高,反映出其拥有较强的加速耐力。

(四)爆发力训练

运动员的爆发力能够反映出其加速能力,拥有较强爆发力的田径运动员在田径运动过程中能够在肌肉张力逐步增加的条件下以最快的速度克服自身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爆发力训练的负重强度应当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可以在训练中以30%的强度负重进行训练,也可以不负重,单纯地克服体重进行爆发力训练。

二、中学体育田径运动训练教学策略

(一)开展游戏教学活动

中学体育教练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开展游戏教学活动以辅助田径教学,充分激发中学生参与田径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引导其主观能动地参与到田径运动训练中。在田径训练过程中,教练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置游戏活动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进而愉快地完成训练任务,实现训练效率与训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开展体育竞技教学活动

体育竞技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田径比赛运动中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在100米短跑训练中,教让学生分成若干组,然后让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决出胜负,再组织各小组的第一名参与总决赛,对总决赛中的前三名学生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调动其参与比赛的积极性,使其竞技意识和竞技精神得到充分培养,进一步提高其训练水平和训练质量。

(三)开展体育精神教学活动

在体育运动中一滴滴汗水汇成了体育精神与坚强意志的河流,通过田径运动不仅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还能够训练其耐力、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例如,在快速力量耐力训练过程中,男1000米、女800米耐力跑对学生的快速力量耐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再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引体向上,也能够使学生的耐力等综合力量获得充分训练。在一次次超越自我中,学生的品质和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培养,为其未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创造重要条件。

(四)开展体育赛事激励教学活动

现阶段,在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在各科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借助网络就能够直接观看运动比赛,在田径训练教学过程中,教练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体育赛事的视频和影像,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体验对田径运动的魅力产生一定的感悟,激发其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其积极掌握更多的田径运动技巧。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教练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赛事的视频,让学生更加了解田径运动的相关知识。

中学体育田径运动员应当在教练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项训练。教练员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训练方法提升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保证相关训练的全面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促使中学田径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的兴趣得到充分提升,促进其在高效的运动训练中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和力量速度,为其未来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晓霞.新课改下中学体育田径教学改革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4(9):253-254.

第2篇:田径运动分为范文

【关键词】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248-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体育知识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和完善,各种体育训练方法积极涌现并应用到运动训练中。各种体育运动极限记录的打破,向世人昭示着田径运动训练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因此,研究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注重运动员的早期选材

在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生化等特征充分认识的条件下,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及科学的测评方法,选拔出具有运动天赋的少年儿童,针对性的给予专业训练,使其先天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进而达到最高水平。身高、体型等人体形态受遗传控制,有研究表明,人的运动能力同遗传之间联系密切,若亲代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其子代的运动才能也会相对优秀,并且极有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早期科学的选拔运动员人才是保障田径运动发展的关键。

二、专项化的运动训练方式

训练实践证明,运动负荷不断加大,才会对运动员机体造成更深的刺激,从而更好的适应训练水平。实际训练中,部分训练员要求训练所达到的强度以及负荷度同比赛接近,只有这样,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才会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状态。这就是立足于实战要求,将训练当作比赛,比赛看作日常训练。孙海平教练曾经谈及刘翔的训练过程,他说,刘翔的训练都是针对比赛而来的专项训练,训练项目的安排全部围绕一个核心,那就是对专项训练来说是否有利。如果训练内容是一个圆的话,一般的训练理论是将这个圆划分为几个部分,包括专项训练、技术或者身体训练等,而刘翔的圆中,专项训练是唯一。这就是一种基于深刻理解的理论创新,所有的田径运动训练项目都应与专项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认识个体差异

现代训练的主要特征是“因材施教”,因每个人的遗传因素完全不同,因而每个个体都具有敏感性与差异性,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对训练的适应能力上,因此在实际的田径运动训练中,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体特点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要求。结合实际拟定系统的训练方案,统筹规划,系统实施,杜绝单纯从比赛数量或某一方面来思考问题。

四、高科技的广泛应用

随着体育活动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竞技体育的地位出现大幅度提升,对训练实践的快速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以强有力的姿态渗入到田径训练实践中,为体育运动训练步入信息化进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现代技术的逐步应用,促使运动员得以接触和掌握大量信息,对各个感官起到明显的立体刺激,能够加深运动员理解能力,进一步保证田径运动训练实现现代化。

五、重视训后恢复

训后恢复近年来受到训练界的绝对重视,被列为与负荷训练一样关键的训练部分。训练的高强度与大负荷同紧张的比赛一起会导致运动员出现身心疲惫,当产生这种疲劳现象时应尽快的采取相应措施,帮助运动员尽快恢复身心,以保持最佳状态,在接下来的比赛或者训练中发挥正常水平。否则会造成运动员疲劳过度影响或中断训练。目前的体能训练中,被动恢复已经逐渐被主动恢复所取代。现代化的恢复手段,如有氧训练或者力度训练等得到广泛应用,人们不仅以恢复机体疲劳为目的采用专门手段重视训后恢复,而且在训练中也着重加强培养负荷方面的恢复能力,使运动员恢复能力在基础上得到提高。这种转变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改变了恢复理念的实质。许多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较长且运动力也处于高水平正是与这种训练理念直接相关。

六、“以赛代练”的全面审视

现代体育竞赛空前发展,促使运动员于一年之内要参加多场比赛,这种训练方式针对性强,而且目标明确,有利于促进田径运动员更加快速的恢复体能,时刻将竞技状态保持最佳,从而稳定心态,取得优异成绩。比赛与训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运动员辛苦训练就是为比赛而来,它是目标,也是一种训练手段,而训练则是基础,有其自身原则与规律方法。因此,对于比赛及训练之间的关系应该正确认识并合理把握,综合考虑参赛频率与参赛数量,这样才会真正实现“以赛促练”。

第3篇:田径运动分为范文

【关键词】滨州市 体校 田径运动项目 后备人才

1滨州市田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的基本情况

1.1滨州市田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数量

滨州市田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大致上属于三级训练模式,整体呈“金字塔”模式。从调查可以看出,滨州市田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最近4年的注册情况有较大的变化。从整体上看,当前的运动员注册呈现不稳定的状态,这反映出当前青少年及其家长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1.2滨州市田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年龄结构与训练年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16—17岁年龄段的青少年运动员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45.2%。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生理、心理都在发生变化,教练员应该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科学的进行训练,避免“拔苗助长”、过早专业化等现象。从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年限来看,训练1-2年的占25.5%,根据田麦久先生的理论这部分运动员正处在基础训练阶段,要避免过早专项化;3-4年的占47.9%,这部分运动员处在基础训练与专项训练的过渡期,应注意训练手段和方法的变换,使运动员的训练平稳过渡到专项训练阶段。

1.3滨州市田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成才率现状

本研究将田径运动后备人才成才的标准大致分为五个不同层次:市级比赛、省级比赛、全国性比赛、洲际比赛和世界级大赛。数据显示有37.8%的教练员把青少年运动员成长到成年阶段能获得国家级以下比赛前8名就视为成才。而认为能获得国家级比赛前8名视为成才的有51.6%。由此不难看出一部分教练员只侧重于把向上一级输送作为后备人才培养的目标,仅注重于把后备人才培养成为省内优秀选手,而并没有把眼光放在国家田径项目发展战略上,没有把后备人才培养与奥运争光战略结合起来。

2滨州市田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的选材

2.1教练员选材的方式

表1 教练员选材的方式与依据

总体来看,滨州市田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教练员选材的主要方式为通过运动会和到中小学寻找,而别人推荐和下级运动队输送的仅占25%和14.3%。这说明当前教练员的主动性是能否选材的关键,这也说明各级训练形式之间缺乏互动机制,各级训练形式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教练员来维系的。

2.2教练员选材的依据

在选材的依据方面的调查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有17.9%的教练员仍是经验选材,不可否认经验是教练员丰富经历的总结和积淀,对选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经验并不能代表科学,经验选材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3滨州市田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训练工作的开展

3.1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动机

从调查来看,选择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占36.7%,这反映出这部分运动员对选择参加田径训练可能带来的物质利益和身份地位变化有较为强烈的期盼;选择动机是个人兴趣的运动员占13.3%,兴趣是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内在动机,对青少年参加训练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选择降分,考取大学相对容易的运动员占20.7%。

3.2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和次数

调查数据说明滨州市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训练时间和次数基本能得到保证。值得注意的是在训练的时间和次数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提高训练的质量和科学性更为重要。

第4篇:田径运动分为范文

摘 要 在心理因素中情绪处于基础与主要地位,其在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中发挥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积极的情绪可促进训练效果的优化,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制约训练效果的提升。本文在深度而全面分析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中导致积极和消息因素产生因素的基础上,就激发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的调节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 青少年 田径运动训练 情绪调节 有效方法

情绪是人们面对具体的客观事物而产生的行为反映及态度体验。在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活动中,情绪贯穿于整个过程中,并引起运动员机体发生丰富的生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肌肉传到大脑,而可以从大脑传到肌肉,并与运动员的呼吸、运动等生理现象关系密切。通常情况下,肌肉积极活动后,就会传递给大脑大量的冲动,使得大脑高度兴奋,并产生积极情绪。反之,如果肌肉放松,那么其传递给大脑的冲动就十分有限,大脑就不易产生兴奋,相应的情绪就很低落。恼饫锟梢钥闯觯不同的情绪对运动员的生理活动产生的作用各不相同,并会对其训练效果有较大影响,那么,如何做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情绪调节工作,是教练员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主观调节法

在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活动中,运动员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主观调节法是最常用、起效最快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暗示调节法。暗示调节法是自我调节情绪的一种方法,需要青少年运动员在田径运动训练中借助积极的语言对自己的行为及训练结果进行暗示,以增强自我情绪的镇定性,从而提高自信心,最终使得情绪的抑制与兴奋程度达到最恰当的程度。在实际的运用暗示调节法调节自我情绪的过程中,青少年运动员应借助一定的语言对自己需要训练的内容进行暗示,并用简洁的词语进行默念,以实现改进技术与强化动作的目的。借助暗示的方式完成田径运动训练任务时做需要的最适合情绪体验,尽可能降低各种不良因素对运动员训练活动产生干扰,从而使得情绪得以有效调控,以确保训练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

(二)表象调节法。在青少年田径运动徐连中,对自己以往获得佳绩时的详细表现进行表象,可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可增强注意力在田径运动动作训练中指向性的充分发挥。一般来讲,表象调节法中视觉表象的应用频率较高,其重视运动员肌肉运动的表象及情绪体验方面的表象。在重现表象的过程中,往往有神经冲动伴随发生,从而引发一定的肌肉效应出现,所以借助表象调节的形式可实现巩固训练动作的积极作用,有助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形成较高的运动技能。因此,表象调节法普遍应用在其他运动项目的高技能训练中。

二、客观调节法

除了主观调节情绪的方法外,在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中,可使用的情绪调节方法还有客观调节法。在具体训练活动中,教练发出管理、建议、劝告及指示等指令的慕斯,是辅助运动员形成积极的训练意识,帮助运动员获得尽可能多的积极情绪,从而为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奠定基础。

(一)树立端正的训练态度。运动员在田径运动训练中所产生的情绪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一系列因素都和运动员的主观态度有密切联系。具体来讲运动员的主体态度主导了训练活动中其情绪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假如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可对这一点有明确的认识,就可在实际的训练活动中借助自我鼓励、自我约束、自我命令的方式,更加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训练中。因此,教练在日常的训练中应提出明确的训练目标,并制定严格的训练要求,以促进运动员产生端正的训练态度。

(二)选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训练习惯等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他们的训练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教练员应依据具体的训练内容及运动员的实际特点,灵活选用恰当的训练方法。比如,部分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教练员应借助恰当的语言对其进行激励,而在训练策略上,可借助竞赛与完成指标的形式,尽可能优化训练质量。部分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活动中具有眼高手低、情绪不稳定等特点,教练应为他们设置一些障碍物、信号及标志物等,以增强他们的控制与判断能力。在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活动中,竞赛法是控制与调节运动员情绪的重要方法,该方法的作用与特点是激发运动员积极情绪、克服运动员消极情绪、活跃运动训练气氛,是显著优化训练质量的主要途径。

(三)设计多彩多样的训练内容。青少年运动员普遍对新颖、有趣的训练形式有很高的参与积极性。假如训练内容十分单一的话,就会打消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甚至产生疲于训练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教练员应恰当选择训练手段与训练内容,借助多彩多样的训练方法,努力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激发运动员产生大量的积极情绪,使得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尽可能多地获得新知识,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以更大积极性参与到田径运动训练中。

总之,在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中,消极情绪是制约训练活动高质量、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应全面了解各个运动员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情绪调节方法,努力将运动员的不良情绪巧妙地转变成积极情绪,使得所有运动员都能以更好的状态、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训练活动中,最终切实优化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成果。

参考文献:

[1] 邢采,杨苗苗.通过注意训练调节情绪:方法及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3.10:1780-1793.

第5篇:田径运动分为范文

摘 要 在竞技体育中,运动损伤严重阻碍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和提高,成为运动员被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属性约简算法 田径伤病预警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寻一种利用粗糙集理论的各种知识约简算法来挖掘田径运动中运动员损伤主要致伤因子的新方法,通过对山东省田径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损伤致伤风险指标的分析,提取运动员致伤指标信息,形成信息集合,运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的优势,挖掘出对运动损伤贡献率大的主要致伤指标,并结合MATLAB仿真软件构建预测模型,实现即时的运动员机能状态动态监控,为田径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

二、属性约简算法研究

约简是粗糙集用于数据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目前各种数据库存储中不仅有大量的记录,还有很多字段(如特性、变量等),因此导致数据的复杂度很高。在粗糙集中对于信息系统字段的约简为属性约简,而大量的记录则看作为值约简。大量数据的不断增加,使得属性约简比值约简更加有效。如果要提高人们对信息系统中各种知识的认识程度,就必须在知识获取之前减少大量冗余,简化数据库结构的复杂度。

三、田径损伤预警模型建立

(一)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模型的基础

田径损伤预警模型建立基本思想。粗糙集模拟了人类抽象思维过程,通过对数据集约简,发掘蕴涵于事物中的逻辑规律,用于推理或者预测;而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中的人工神经网络则模拟人类的形象思维,通过训练和学习来归纳样本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二者相结合充分反映了人类的常规思维方式。对于神经网络来说,训练速度和训练样本一直是困扰其应用的主要问题,神经网络的节点个数越多,训练时间就越长,其应用能力也就越差,而粗糙集理论中的知识约简可以在保持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剔除冗余信息,为降低神经网络的复杂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二者合理结合、优势互补,奠定了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二)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网络模型建立

1.BP网络建立

本文主要运用神经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BP神经网络,来对样本进行训练。根据输入信息区分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风险预警等级是高、中或低,也就是将运动员根据运动损伤风险大小分为三类。简单起见,用BP神经网络输出值的1,2,3来代表这三个类别。具体如下:

把60名田径运动员的统计数据随机分为两组,将其中50人的统计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其余10人作为测试样本,在MATLAB环境下构造BP网络模型。

2.BP神经网络训练

建立BP神经网络,首先要设置网络结构的相关参数进行网络训练,主要的参数有各层的权值和阈值,隐含层和输出层的传递函数以及训练函数,训练步长,训练次数,训练的目标精度,学习效率等等,本文在MATLAB环境下,设置BP网络结构的主要代码如下:

经过反复试验并对比多次试验的结果,最终得出,当隐含层神经元数目为12,训练误差设为0.001,学习效率设置为0.03,训练步长为500,最大训练次数为10000时,基于互信息的约简结果预测的效果最好,当误差下降到0.001时,曲线逐渐趋于平缓,说明该结构达到稳定,效果良好。而基于依赖度的属性约简结果最大次数达到20000次,网络训练误差降低至0.005时,误差曲线趋近于平缓,都始终无法收敛,即无论BP网络再怎样进行训练,误差也不会有大幅度减少,网络训练失败,训练过程如图2和图3:

下面将主要对基于互信息的属性约简结果进行神经网络训练,验证其在预测方面的有效性。BP神经网络参数设置后,随机选择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基本信息数据,将包含前文得到的基于互信息的属性约简后的六个属性,作为输入样本。输入样本过程如下:

将信息系统中的条件属性值作为输入样本数据,决策属性值作为目标输出,建立神经网络,在MATLAB环境下,训练BP网络的代码如下语句:

(三)模型的预警结果分析

利用前面已经建立好的基于属性约简的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结合山东省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信息,将其数值输入到建立好的模型中,得到的预警结果和实际的结果比较如下: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已经训练成功的神经网络对10个测试样本,进行测试验证,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其预测的结果误差值基本控制在-0.02~0.04之间,这样的结果,符合本课题中运动员损伤风险等级预警精度要求,运动损伤风险预警准确率达到100%,因此将此算法应用于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风险预警是完全可行的。

四、总结与展望

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学科交叉综合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步融入到体育领域中,使得研究如何提高运动成绩,合理预防运动损伤,最大可能降低运动损伤风险,保持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已成为可能。为加快田径运动训练科学化,提升我国田径训练水平,本文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在系统了解田径项目运动训练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引发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的诸要素对运动损伤的影响,结合粗糙集理论中的属性约简算法,实现一种合理、有效的约简算法,用于对影响田径运动员损伤的致伤指标进行约简,挖掘出对田径运动损伤贡献率高的因素,并应用于建立田径伤病预警模型中,为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预防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最后,通过数据测试证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任玉衡,田得祥.秀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4):377-386.

[2] 寿伟江,余丁友.对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过早退役原因的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4):40-43.

[3] 姬上兵,孙长新.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调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4):126-128.

第6篇:田径运动分为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071-02

一、前言

田径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被人们誉为“运动之母”,它具有极强的竞技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很多运动项目都离不开走、跑、跳、投等动作,因此田径运动成为很多项目的基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通过田径运动,学校还能对学生和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并且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竞争意识、吃苦耐劳和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因此,田径课程的教学和发展同样影响着其他各个体育项目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加应该注意体育专业的田径课程的教学,培养更优秀的后备人才,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二、田径课程的现状分析

从表1可以分析出,大多数学生对于热门球类项目的选择较多,比如篮球和羽毛球的百分比就分别占了19.7%、13.8%。而在此统计表中,选择田径项目的同学也就占总数的6.9%,由此可见,田径课程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根据阅读各类文献,结果显示,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项目的课时大幅度减少,使田径处于滞后的状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多数学生对田径表示不感兴趣,认为田径项目枯燥无聊,又苦又累,上课在室外风吹日晒,认为跨栏、跳高等项目危险度高,难以完成。这说明需要技术又需要消耗大体力的田径课程现在已经不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可见,学生对于田径课程的选择率低,并且伴有“田径课程很累”等心理暗示,田径课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三、田径课程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1.忽略了课程本身的实用价值。田径运动本身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比如健身、竞技、教育、娱乐,还有运动基础价值和回归自然的价值。在实际的教学中,田径教学中只注重运动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健身教学内容,田径课过于追求竞技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只重视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让学生理解田径运动健身的重要意义。

2.田径项目特征的制约。田径运动中各单项和全能项目,对人体形态,主要身体素质水平和心理机能等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田径运动参与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顽强的意志和奋力拼搏的精神。田径运动主要以个人项目为主,所以要求参与者具有良好的变通能力和自我调控的意识,还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学生个人因素的制约。20世纪后的大多数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在家大部分处于娇生惯养的状态,所以不太爱运动,跑步嫌太累,参加田径训练怕太苦,一度形成了运动就是很累、很苦的抵触情绪,导致身体素质急剧下降。田径运动本来就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就与之精神相冲突。还有人认为田径无用,所以放弃田径运动,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主科学习上。

4.社会因素的制约。社会变迁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社会经济的变迁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有影响。体育与经济是协调发展的,经济的每一次波动都对学校体育产生影响。经济的发展,必然引发国民教育同步受益,教育投入增加,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得到改善,学校就有条件开设更多的学生喜爱的运动选项,使以田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体系受到冲击。(2)社会的文化变迁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有影响。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变迁会引起不同质的文化之间发生碰撞,或冲突或融合,体育必定要受到深刻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兼容并蓄的开放型文化。与此同时,一些原来被认为是贵族运动时髦项目进入了学校,成为极受当代大学生青睐的运动项目,从而导致田径课程受到了冷落。

5.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现在的田径课教学手段及形式单一,重复、技术难度大,缺少趣味性、娱乐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惰性。因此,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在承受巨大压力下去练习,给学生自由练习的空间很小,制约学生的个性弘扬。长期以来,学生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闻田径而心惊,望田径而胆怯。由于教材的局限性,整个教学忽视了如何通过田径课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能力和习惯,而这一部分的教学正是体育课田径教学内容的真正目的。还有,除了传统的示范、讲解、指导教学外,没有创新。

四、田径课程面临困境的解决对策

1.拓展田径运动的内容。大多数人对田径的认识过于片面,认为田径就是“竞技体育”,田径运动分为田径竞技运动项目和实用田径运动项目两部分。凡是符合田径运动都应归纳到其中,这就要注重田径的基本实用价值,田径健身、田径娱乐等。这样的话,学生们对于田径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加了对课程的一个全面拓展。

2.充实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于田径课程有独特的项目特征,这是无可避免的。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充实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们对田径的兴趣,必须一改以往田径教材内容的形式,设计有关田径的小游戏,让学生融入课堂,摆脱对田径的厌烦感。

3.田径运动的改革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一些体育项目以其独有趣味性、娱乐性吸引着社会大众,成为受欢迎的时尚健身方式。田径运动的改革也需要融入这个大的体育市场,发挥其独特的健身性、娱乐性,丰富运动形式,为有效和全面地发展人的各种身体素质奠定基础。

4.注重思想教育,提高创新能力。要消除学生对田径的厌烦感,就需要从根本的思想教育入手,注入新的思想理念,重新认识田径课程的重要性。意志受认识的影响,认识就要从田径的基本入手,充分地融入到课堂内容当中,对于培养学生各项优秀品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上课的内容形式不要过于死板,可以把课堂内容作一个延伸,转换成课余的组织锻炼,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使身体素质得到一个提升的空间。

5.着重培养教师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施教尤为重要。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还应有坚实的体育专业、体育人文、体育基础理论等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从而消除“被动体育”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到“阳光体育”、“快乐体育”带来的愉悦感。

五、结论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田径课程正处于低谷期,但是我们不应该沉沦下去,要把握时机,抓住机会,转换新的教育理念,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把原本的重运动竞技和技术体系的田径教学课扩宽为掌握田径运动为健身的手段和方法,培养自觉参加田径运动的良好习惯,成为“终身体育”的主要锻炼手段和内容,使田径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为田径教学的提高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4.

[2]毕红星.我国部分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67.

[3]季浏,汪晓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后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5):79-80.

[4]朱江天.高校田径课面临的困境及改革措施[J].长春大学学报,2003,(5):49-50.

[5]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78.

第7篇:田径运动分为范文

关键词:山西省 普通高校 田径课 现状 对策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山西省(以太原市为主)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山西省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观念使人们很自然地将田径教学与田径竞赛划上等号,而忽视了高校田径课与竞技性田径运动的区别,使本来可以让人充满兴趣的项目变得枯燥而单调,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逐渐失去其重要的地位,乃至最终被取代。近几年来,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中,田径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目前田径课受到冷落,田径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逐渐退出了教学内容体系,只是在考试内容里还保留着反映身体素质情况的一些项目。通过对太原市高校部分高校田径教师座谈、调查表明:山西省普通高校多部分仍在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所测试项目多数还是田径项目。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既定的达标合格率,各普通高校把田径项目作为基础课内容设置多数是围绕身体素质“达标”而进行的。当前山西省的部分普通高校在普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田径选项课,作为基础课的内容,一般设有短跑、中长跑、接力跑、铅球、跳远和跳高6个项目中3个或4个项目,教学时数一般在14~20学时,每个项目平均不超过4次课。而田径选项课也多以铅球、跳远、跳高等技术性比较强的项目为主要,忽视了健身教学。田径课教学中过于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只重视跑、跳、投等项目技术动作的教学,甚至偏重于运动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教学。没有很好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

2.学生对田径选项课的看法

学生怎样看待田径课?针对当前田径课程教学中的现状,通过对太原市高校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交谈,共发出问卷216份,回收211份,回收率达97.7%,从中得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有48%的学生认为自己如果选择田径课,由于自身素质条件较差很难通过考试。这是限制学生选择该项目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由于现有教材的局限性,使整个教学中忽视了如何通过田径课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而这一部分的教学正是田径课教学的真正目的。

(2)由于现有田径选项课教学内容的限制,造成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过大,给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造成一定量的负担,甚至是一些不良的生理及心理反应。我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6%的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田径课教学手段及形式单一、重复,技术难度大,缺少应有的趣味性,学生完全是一种被动练习,在一种压力下去练习,很难产生兴趣。由于给学生自由练习的空间很小,不能使学生充分表现出自我的个性特征,使练习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与此同时,田径课教学中所采用的练习手段与方法都是紧紧围绕着达标与技术考试来进行,使整个田径课的教学过程变成了一堂田径运动竞技项目的训练课,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即整个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片面地把田径运动项目看作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和小环境(即学校现有田径课程教学模式的形成,以及相当一部分教师也把田径运动项目看作竞技体育项目)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识发生了偏差。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56%的学生认为田径运动健身价值可以由其他运动项目替代,并认为田径课的教学只是通过竞技体育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而这种技术的学习对自己今后工作毫无意义。而对通过田径课中的教学来提高学生健身能力、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一方面,认识不足。然而,这一方面恰恰是当前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

3.山西省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原因。有些田径教师的知识水平有限,本身不能领略到田径运动的魅力所在,不能用交融相通的知识去理解田径运动。教师只是简单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没有结合实际去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单一,教法简单重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

(2)教学指导思想仍然延续着竞技项目的教学模式。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特别是田径项目教学应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从而达到终身锻炼、健身的作用。田径运动是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同时又是一项可行性强且健身价值高的健身项目。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更多的应该是将这项运动朝着健身方面发展。由于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人们长期把田径运动看作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使这一既有健身价值又能发展运动能力的运动受到一定限制,使本来可以使人充满兴趣的项目变得枯燥而单调。我们应清楚认识到,通过田径运动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获得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培养意志品质,如果充分利用田径运动的健身与教育功能。那么,它的作用很难被其他项目所替代。

(3)教学场地和器材。由于前些年的扩招,促使大学加紧了对硬件设施建设,造成大楼平地起,体育场地被占据或者缩小,致使学生没有田径场地或者场地拥挤的局面。有的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同,有的场地甚至还是三合土场地或者场地年久失修,这不但让学生达不到健身的目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使学生产生怕脏、怕受伤的心理。

(4)田径竞赛过少。每年一次的运动会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田径的了解和参与的热情,而且组织的形式也过于单一。因此,赛事过少也是导致学生没有兴趣的原因之一。

4.山西省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课的应对措施教学

(1)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学习,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许多体育教师只看到旧的田径教学模式的弊端,认为田径项目枯燥而单调,对田径教学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要求体育教育管理者和体育教师转变观念,淡化田径技术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上,这是田径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亦是田径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2)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田径课考核与评价体系,使其更加符合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的特点。目前,田径课程的考核不能再以竞技项目的成绩与技术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考核内容应以能全面反映学生在进行田径课学习之后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其中包括:①学生在进行各项健身锻炼后各项素质提高的幅度大小。②学生合理运用体育理论知识去指导自身锻炼的能力大小。③各项生理机能水平的稳定性及适应能力的好坏等。在考核中应将教学效果的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相结合。所谓直接测量就是对学生学习前后各项素质的成绩进行对照比较得出结论。而间接测量就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理论知识、学习态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能力、个体特征等)。

(3)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最古老,最基础的项目。它的形成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田径教学要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是关键。田径是传统的竞技项目,同时也是一项可创性强且健身价值高的健身项目。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应该将这项运动向着健身方向发展。但是目前大学田径教学主要还是把它当作一项竞技运动项目来教,因此,造成学生对田径运动望而生畏、兴趣大减,也严重地影响了田径教学的顺利开展。所以田径教学改革首要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将田径的竞技运动软式化。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锻炼方法,并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自我锻炼以增强体质。

(4)改变现有田径教育教学模式,将健身走、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引入到田径教学中去。为了使田径课的健身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教材应体现出基础性、实效性、竞争性、渐进性。教学手段要充分体现出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多样性,将健身走、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作为整个教材的主线,采用趣味丰富、变化多样、体现出竞争及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

健身走。是体育健身中最简单易行的运动,它与人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田径课中可采用的方法有:退步走、摆臂步行法、弹性步走、侧交叉步走、前交叉步走、直腿走、弓步走、竞走等。

健身跑。这种健身方法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增进人体心肺功能为目的的。田径课中可采用方法有:跑跑交替、变换节奏跑、走跑交替、匀速跑、定时跑、慢速放松跑、追逐跑和变向跑等。

健身跳。这种跳跃不同于竞技运动的跳跃,它的内容与形式要具有一定娱乐性、趣味性,充分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下肢力量及基本跳跃能力。田径课中可采用方法有:直腿跳、跳深、多级跳、负重跳、障碍跳、跳绳、跨步跳、跳台阶及各种组合性跳跃等。

健身投。这种项目是提高机能活动能力、全面发展锻炼者身体素质为目的,并加以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它可分为远度类和准度类。田径课中可采用方法有:单手原地及行进间推实心球、投篮球、跪投实心球、双手前、后、侧抛实心球、仰卧投实心球及快速投篮球及实心球等。

(5)通过田径选项课的教学,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理论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现行体育课教学大纲在理论知识的安排和学时上较以前有所加重,体育理论教学逐步被各高校所重视。因此,我们在田径课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出来。通过各种健身锻炼,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系统、完整地传授给学生科学进行健身锻炼方法同时,使学生通过田径课的教学能全面完整地了解田径运动的实质,并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田径运动的重要性,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增加场地建设和维护的费用。学校增加体育场馆设施的经费,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学生上课和训练的需要。

(7)增加多样式的比赛。以班、系、学校为单位,组织一些大众化的比赛。例如,举办20×100m等单项比赛项目。不但使学生欣赏了比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田径运动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最终使学生达到健身的目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部对学校体育教育中“健身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提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田径课作为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主要课型应当加以重视,并充分发挥其健身效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改革田径课教学内容是重新激励学生加人到田径运动行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因此,我们只要共同行动起来,取得共识,引起重视,认真思考,扎实行动,落实到位,就一定会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程华平.解析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日趋低谷的原因和对策.牡丹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1).

[2]李峰溪.探析目前新课程标准下田径教学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对策.辽宁体育科技,2006(2).

[3]陈瑞玉.高校田径教学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3).

第8篇:田径运动分为范文

一、教学实验

1.实验对象

根据实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体育教师的建议,在二年级的四个班和三年级的四个班中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测试项目为50m跑、立定跳远、坐立体前屈、30s跳绳和后抛实心球,对测试指标用EXCEL办公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测试的班级中,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样本人数为66人。

(1)实验前向实验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及时回收,进行统计。

(2)实验班教学内容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项目,对照班教学内容为学校既定的教学内容,实验时间为3个月。

(3)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与实验前测试内容一致,用EXCEL办公系统对所测数据进行T检验。同时,再向实验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2.实验控制

(1)实验前、后两次测试均由实验学校体育教师负责。

(2)实验中,实验班的体育课教学由笔者担任,对照班的体育课教学由该校体育教师担任,保证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课时一致,以免造成实验内部效度降低。

3.数理统计

对实验前后两次测试所得结果用EXCEL办公系统进行检验分析,对实验前、后发放的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非智力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本文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可将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它属于高层次水平,对学习具有广泛的制约作用,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的影响。第二层次,主要是指个性心理品质,如需要、兴趣、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这些属于中间层次。它们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的影响,提升学生智力。第三层次,指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等,它们是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产生具体的影响。这些因素充满活力,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根据研究对象的认识状态,本文主要从兴趣、自信心、情感、自制力及顽强、学习热情等方面进行论述。

1.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表明,人类兴趣爱好与情感体验对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智力心理学把兴趣看作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是人类探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与需要相关联,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

本文对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对体育课的兴趣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

实验前,实验班约有20%的学生不喜欢或非常不喜欢体育课,实验后,参与实验的学生全都喜欢体育课,而且约有60%的学生非常喜欢体育课。尽管两个年级的学生参与少儿趣味田径的项目略有不同,但学生对少儿趣味田径的喜爱程度是相同的。在体育课上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努力完成以前体育课不曾做过的各种跑、跳、投项目。学生的积极参与行为主要来自其参与身体练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当情感体验建立起来,就会不断地强化身体练习的行为,持续的练习行为在感官快适与成就感的不断地激励下,就会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恰好和目前我们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相契合。

表2的数据正好支持学生对体育兴趣及体育参与活动的表现。玩是孩子的天性。实验前大部分孩子积极参与体育课,不愿意参与的孩子较少为4.5%,也反映出孩子爱玩的天性。但非常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仅31.8%,这从侧面反映出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项目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求知欲的需求。实验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非常喜欢上体育课,而且积极尝试各项练习,努力完成各项活动,热情非常高。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项目的设置,如:速度阶梯、短跑跨栏接力跑、少儿标枪、十字跳等都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体育器材的新颖性、安全性为学生的探究欲和安全提供了心理保障,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快乐体验当中。少儿田径运动从各方面促进了学生田径兴趣的形成,并促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

自信心是一种来源于个体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能促进个体不断的超越自己、超越别人。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它和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有相似之处。坚定的自信心会促使个体在生活及学习的各个方面努力完成既定目标。

表3表明,两个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自信心表现有所变化。自卑者数量少了10人,下降了15个百分点,自信的学生增加了7个百分点。尽管从数据上看,数量变化不大,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让老师相信,他们勇于参与以前不曾想做的事情,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实验前,很多学生都不敢想去跨过栏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战胜困难。通过教学实验可以看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项目对提高学生自信心方面有很好的帮助,能使学生彼此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建立自信。

3.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

动机是推动个体去做某件事情的驱动力。驱动力的外在表现是对所要做的事情有积极的态度,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努力坚持,直至完成任务。实验班学生对少儿趣味田径是非常喜欢的,进而影响其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表4的研究结果表明,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由实验前的近20%下降到不到5%,且没有非常不愿意参加的学生,而很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上升了36.4个百分点。

实验前,学生对体育课及体育锻炼态度的认识程度不足,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体育课教学内容项目设置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经过3个月的教学实验,学生被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内容所吸引,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每个项目都会认真的去完成,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4.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学生体育课注意力的影响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只有先注意到一定事物,才可能进一步去集训、记忆和思考等。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力常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

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非常重要。表5的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学生人数由33.3%提高到59.1%,增加了26个百分点,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数由实验前的11人(17.7%)下降到1人(1.5%)。注意力比较集中的人数也有所增加。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项目以它特有的器材及组织活动方式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并热情参与各项活动,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促使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够自觉的,认真积极的学习,并努力坚持完成以前不能完成的稍长距离的跑与难度较大的跳跃练习,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很多女孩子也能勇敢地去进行跳跃练习。

5.学生对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器材的认识

国际田径联合会推广的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有其相配套的运动器材,器材实用安全让老师们放心使用,漂亮有趣吸引学生的目光。学生对器材的喜欢情况如表6。实验前,学生不喜欢田径器材的有24%,实验后,有74.2%的学生“非常喜欢”少儿趣味田径器材,且没有学生不喜欢它。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器材是开展这个项目的媒介,有了成套的器材则有助于教师及学生投入地工作与锻炼,但没有成套的器材也不影响项目的开展,教师投入些时间和精力自制器材也是很好的选择。

三、结束语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们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促使学生投入的练习,从而获得更大的乐趣,学生的自我效能得到加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对田径运动有了正确的态度,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学生上体育课时注意力情况也有所提高,作为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因素的基础,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将影响智力的发展,而良好的注意力的养成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凯.运动项目广义进化规律与体育教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第9篇:田径运动分为范文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task, content and process of school sports meeting, with the help of ASP and SQL SERVER technology, the system constructs the sports management system, realizes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school sports meeting management, improves the management level, optimizes data storage,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data analysis and query, and reduces the error rate.

关键词: 运动会;信息系统;WEB

Key words: sports meeting;information system;WEB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181-02

0 引言

我院的田径运动会管理一直采用手工操作,处理起来费时费力,并且数据量大,易出错,同时数据不便于保存、分析、查询和统计,不利于科学有效的管理。

本系统通过B/S系统架构实现网上报名、自动分组分道次、生成秩序册、运动员检录、比赛成绩录入、生成决赛名单、参赛队积分排名计算、各种信息的实时查询。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对运动会进行管理。

1 系统建设目标

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提高我院田径运动会的管理水平、优化数据保存、提高数据分析查询效率、降低差错率,并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体为:①界面友好,操作简单。②灵活的竞赛规程设置。③实现各参赛队网上报名。④自动生成比赛秩序册。⑤按实际工作流程实施运动会管理。⑥按不同的用户群划分权限,实现实时查询功能。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整体功能如图1所示。

①系统设置。主要对运动会工作人员用户的设置,如检录员、总裁判长、径赛裁判和田赛裁判用户设置。②运动会设置。主要提供对运动会竞赛规程各种设置。③网上报名。实现各参赛队进行网上报名、自动编排和生成比赛秩序册。④运动会实施。主要实现运动会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⑤信息查询。主要根据运动员、参赛队及工作人员相应的角色,提供实时方便的比赛日程和进程、决赛名单、比赛成绩、名次与排名等信息查询。

2.2 系统角色功能和权限设计 系统各角色功能和权限如表1所示。

3 系统实现

3.1 系统登录 系统根据权限和功能将用户分为四个角色参赛队、工作人员、运动员和访客实现登录。系统登录界面如图2所示。

3.2 运动会设置 系统采用向导方式,在报名前由总裁判长按以下顺序进行运动会设置:①项目属性。具体包含比赛项目名称、田赛、径赛、单项否、限报人数等内容。②参赛队分组。如教工组、学生组等。③比赛项目设置。具体包含参赛队组、男女组、项目名称、预赛、决赛等内容。④参赛队设置。设置参加运动会的参赛队信息,如队名、组别、登录系统的用户名和初始密码等。

3.3 网上报名 各参赛队领队参赛队身份登录系统,填写报名表,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界面如图3所示。报名表提交时,系统根据设置进行参赛队限报人数和个人限报项目数审核,审核未通过时,根据相应的提示信息修改后重新提交。

总裁判长在报名过程中,可对报名情况进行管理,也可将提交后的报名表踢回重报。

系统在所有参赛队报名结束后,可对各项目参赛运动员进行随机分组排道次(径赛)或排顺序(田赛)。随后,总裁判长根据各项目比赛场地情况、分组情况、报名的人数及比赛耗时等情况进行赛程安排设置。同时,自动生成田径运动会秩序册,并实现导出到Word或Excel文件中。如图4所示。

3.4 运动会实施管理 运动会实施时,检录员根据赛程进行运动员检录。检录界面如图5所示。根据检录和比赛情况,径赛和田赛裁判分别对相应比赛结果进行成绩录入、决赛编排、成绩排名操作。系统根据比赛结果实时统计各参赛的总积分和排名。径赛和田赛裁判不能对未经检录的运动员进行相应操作。

3.5 信息查询 系统根据不同的用户群,设置相应的比赛项目、时间、进程、决赛名单、比赛结果、参赛队和运动员的成绩和积分查询权限。

4 结束语

系统在对“三项全能”和“五项全能”这类积分赛的项目考虑不足,不能根据成绩自动计算积分,在进一步研究中,应解决该问题。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应加强对操作者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田径竞赛规则[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赵丽萍.田径竞赛新旧规则对比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4(02).

[3]席军林,孟丹.基于Web的通用运动会管理系统[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1).

[4]袁东锋,吴玉中.NET平台的田径运动会编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5]聂真新.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6]贾美倩.基于Web的高校田径运动会管理系统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