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书情报论文范文

图书情报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情报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图书情报论文

第1篇:图书情报论文范文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地图图书情报学研究结构

1引言

知识管理是目前学术界长兴不衰的研究领域,辐射了管理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图书情报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学科。综观近年来国内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系统、管理实践、智力资本、组织行为和创新绩效9个领域,囊括了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方法论和应用三大宏观方面以及组织、人员、系统三大微观方面。

不同的学科对同一主题的研究,在视角、方法和目的上都会有所不同,例如管理学侧重知识管理中的战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信息科学关注智能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内容;而图书情报学更倾向于对知识管理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本文即是站在图书情报学的角度,通过数据分析,研究近5年来在该领域中对知识管理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及发展的趋势。

对知识管理的发展动向,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探索,综述文献如邓湘琳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卢金荣、郭东强的知识管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等;研究类文献如张勤、徐绪松采用共词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对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的探索,赵艳枝利用关键词的关联规则,对情报学界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张勤、马费成以共词分析为方法,对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进行了探讨,Murray从企业的未来创新变革的角度对知识管理的发展重点进行了阐述,Meams针对南非地区信息和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进行了趋势探索,Mohamed更多地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而Andriessen则提出了一个可视化的方法,来对组织的知识管理进行绘图,揭示隐性知识,等等。

上述研究各具特色,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知识管理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源大多是国内文献,或者只是针对若干种国外期刊,不能全面反映国外知识管理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分析方法也不够完整,偏重于单纯的定性分析。本文从图书情报学的专业数据库(EBSCOLISTA)中提取2006年至今的有关知识管理的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数据分析,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绘制出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并以此解读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知识管理研究的侧重点,总结出发展热点和研究趋势。

2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EBSCO数据库中的Ljbrarv,InformationScience&TechnologyAbstracts(LISTA)。该数据库收录了600多种期刊及书籍、研究报告和学报的索引,主题包括图书馆学、分类学、编写目录、书籍装订、在线信息检索及信息管理等内容,数据库中的文章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该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内容全面、广阔,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本文选取LISTA中从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这段时间收录的知识管理相关文献,并下载了这些文献的摘要及关键词等信息。

在LISTA数据库中,以“KW=knowledgemanagementORsu=knowledgemanagement”为检索式,并限定时间为“2006年01月至2010年03月”,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出检索结果1918篇,对这些以知识管理为关键词或主题词的文献进行关键词收集整理,得出以下结果,如表1所示:

1918篇文献中,共包含不同的关键词5333个,其中除去本位词knowledgemanagement,以及文献类型关键词Book,Nonfiction及Record,有效关键词为5329个,有效关键词出现的总次数为16413次,其中前100位关键词出现总次数为6699,占总数的40.82%,前30位出现的频率为25.97%。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前30位关键词的词频均大于60,且占据总词频数的25.97%。而前100位关键词也只占了40.82%,因此,本文的分析就以这30个关键词(见表2)为基础。

从表2中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也包括很多方面,如技术、服务、资源、企业管理、高校图书馆应用、信息素养等内容。那么,这些研究方向对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研究各有怎样的贡献率?它们是否有更进一步的内在联系呢?我们能否从这些文献中解读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研究热点和研究结构?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借助社会统计软件SPSS,对以上获取的关键词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以期构建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地图。

3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管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及知识地图构建

知识地图起源于地理领域的地图,最早由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CBrookes)提出,通过分析文献的逻辑内容,找到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能够引起人们创造和思考的知识点并将其联系在一起,构成知识地图,通过知识地图揭示知识的有机结构。知识地图是基于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理论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起来的、国际上新兴的可视化研究方法,目的是应用图示的方法揭示出学科领域的发展及演进趋势、研究课题的扩散与传播、作者或机构间的关系等。本文即采用知识地图法,首先对表2列出的前30位高频关键词进行两两的共词检验,即对高频关键词两两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得出30*30的关键词共词矩阵,再将共词矩阵转化为相关矩阵,导入到SPSS中,通过关键词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来绘制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

3.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通过尽可能少的因子来描述尽可能多的指标及指标之间的关系,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研究对象的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

对以上提取的30个关键词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图l所示,有8个因子被提取,这8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解释贡献率为74.943%,即是说,将这30个关键词分为8类,就解释了国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研究的约75%的信息。而其中前5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9%,根据“所提取的因子应能概括总体信息的60%以上”,本文将这30个关键词分为5类。另一方面,与因子抽取相配套的因子个数碎石图(见图2),则直观显示因子分析的前5个因子类别是比较明晰的,前5个因子对整体走势起了决定性作用,是变化最明显的部分,这说明将知识管理研究划分为5~8类都是合理的。

3.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依照“物以类聚”的原理,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的分类。其原理是同一类中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的个体差异却很大。本文采用聚类分析中最常用的系统聚类法对共词的相关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将这30个关键词按组间连接法,即将平均距离最小的两项合并为一类,最后绘制出30个关键词的共词龙骨图(见图3),初步反映关键词之间的聚类情况,然后参考前面因子分析的因子个数,将30个关键词聚合成5类。

该龙骨图直观显示了30个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度,其中越早被聚为一类的关键词之间的关联越紧密,而类的大小直接反映这个主题的集中程度和学者对它们的关注程度。一般来说,理论性强、研究方向指导性强以及较受重视的研究领域会形成较大的类。

3.3多维尺度分析

在确定了聚类的个数和基本范围后,接下来通过SPSS中的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多维尺度分析图,并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的结果,按照5因子要素,将30个关键词按照图3的聚类,最终绘制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见图4)。

图4中,横轴衡量了研究的应用性。越往右的主题与实践应用的联系越紧密;纵轴衡量了研究的理论性,越往下的主题理论性越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B类研究的实践应用性是最强的,D类研究的实践应用性相对较弱,A类研究的理论性最强,而C、E类研究的理论性比较低。

按照以上各种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根据30个高频关键词将图书情报学的知识管理研究结构分为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企业组织应用、共享与创新、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以及信息素养五大类,如表3(表内百分比为各类在五大类中所占的比重数)所示:

同时,根据同一类中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次数,采用内部连接的平均值算法,得出这个主题的密度,根据该类与其他类的外部连接的总和平均值算法,得出该主题的中心度,并以中心度为横坐标,密度为纵坐标,取各个类中心度和密度的平均值为原点,绘制战略坐标图。其中密度反映的是字词聚合成主题的联系强度,也就是该主题的内部强度,它表示该类维持自己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一般来说,密度越高,说明分类中的各关键词联系越紧密,研究趋势趋向成熟;中心度反映的是一个主题和其他主题的相互影响程度,一个主题与其他主题联系的数目和强度越大,即类与类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这个主题在整个研究工作中就越趋于中心地位。根据密度和中心度的计算方法,本文绘制出国外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发展的战略坐标图(见图5)。

从战略坐标图可以看出,五大类呈两级化的分布状态。其中A、D在第一象限,即表示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以及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是知识管理研究的中心,发展较为成熟,是当前的研究重点;而其余三类B、C、E则不同程度地分布在第三象限,表示企业组织应用、共享与创新以及信息素养的研究相对处于非核心的状态,其发展还不够成熟,未具规模。

4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管理发展现状的解读

根据以上国外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研究的知识地图和相应的战略坐标图,结合近年来知识管理发展的现状。以下对该领域中知识管理的研究结构和特点进行简要解读。

4.1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

分类A“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是五大类中最大的一类,所占比重高达45%,包含了9个知识点。这是知识管理传统的研究方向,涉及的研究内容范围较广。涵盖了资源、技术、服务、管理、专家等各方面,是对总体构架和理论基础的研究。A类研究在图书馆情报学研究中最受重视,位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一象限。该类的密度和中心度最高。说明A类研究的核心度和成熟度在所有类别中都是最高的。从知识地图中可以看出。A类研究的理论性最强,而实践应用性中等。

4.2企业组织应用

分类B“企业组织应用”在五大类中所占比例为14%,包含了6个知识点。这是管理学非常重视的研究方向,在图书情报领域也是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该类位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三象限,核心度和成熟度要低于A和D类,但高于C和E类。从知识地图中可以看出,B类研究的理论性中等,而实践应用性是最强的。

4.3共享与创新

分类C“共享与创新”在总类中占8%,包含了4个知识点。这也是一个研究的重点,位于战略发展图的第三象限。因为该类的主题相对较窄,虽然目前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受主题范围的影响,其核心度相对较小,成熟度也不高。知识地图显示c类研究的理论性比较低,应用性较强。

4.4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

分类D“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是5大类中的第2大类,所占比重高达28%,包含了6个知识点。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日益膨胀、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信息服务逐渐难以满足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求。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知识服务及涉及到的知识整合、组织、处理、检索、存储等已成为图书馆服务研究的热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类中的关键阋“UnitedState”直观地说明了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美国是研究知识服务、组织和检索的翘楚。该类位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一象限,其核心度和成熟度仅次于A类。从知识地图中可以看出,D类研究的理论性中等,而实践应用性则相对较弱。

4.5信息素养

E类“信息素养”是最后一个被聚入的类,其研究比重占五大类的5%,包含了3个知识点,位于战略发展图的第三象限。虽然这一类的核心度和成熟度相对其他4类而言比较低,但是近年来图书情报学对信息素养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多,而信息素养也逐渐地被视为一个单独的研究主题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中,并且在各大高校中,也被认为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信息素养指的是人们为了满足各种信息需求,发现知识和利用知识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这都涉及到了知识的管理和应用。所以将知识管理相关的服务、方法融入到信息素养的规划和实施中,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知识地图显示E类研究的理论性比较低,应用性中等。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以上五大类别,图书情报学领域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还包括许多其他内容,如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管理、互联网、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知识转移、竞争情报、社会网络、搜索引擎、本体等内容。这些研究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因此,五大类只是涵盖了图书情报领域对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不是全部。有些新兴的研究因为发表的成果还不够多,尚不能体现在知识地图中。有的类别下包含了很多小类,对于具体的研究方向而言,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分研究。此外,有些类目名称虽然不同,但内容可能是一致的,这在分类和研究中也应注意。如智力资本和知识工人,本质上都是对知识人员的描述,但是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类别。这是因为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角色背景是不一样的,在企业管理中,知识人员承担着智囊团的角色,而在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中,知识人员大多是指服务的提供者。

以上5类研究结构,与Ponzi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及Subramani等人通过作者共被引分析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结合两者的研究,他们将知识管理的研究结构大体分为:①从公司战略的高度认识知识管理;②“学习”的相关研究;③组织信息处理和IT支持;④知识管理的实践。本文的各类结构基本可以在他们的结构中找到对应点,如针对企业公司的知识管理应用、信息处理及各种信息技术、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情景学习和信息素养等。不同的是,Subramani在文中提出的“知识哲学”在本文中没有反映出来,这应归结为研究方法的不同造成的差异。在国内研究中,张勤等人对知识管理研究结构采用更细致的标准,划分出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人力管理、组织行为理论与创新绩效几大类,这些也都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互印证。

5结论

综合以上对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

·总体上看,国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发展,但实质上,无论是组织应用,还是知识的检索与服务,各个类别下仍可概括为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应用两大维度。

·国外知识管理的三大系统——信息科学系统、管理科学系统、社会学系统,相互交织与作用,形成了知识管理领域内容纷繁多样的研究主题,从而构成了以“技术一管理一人”为主脉络的庞大研究体系:国外知识管理从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二元范式并存发展至今,逐步融入“人”作为参与信息和知识流程的各种角色,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正逐步成熟,促进知识管理学科的更全面深入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研究方向如基本理论技术和企业应用的研究外,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信息素养和共享与创新中的应用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尤其是技术创新和创新绩效管理,这些都是近年来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虽然在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国外仍有一些差距,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研究力量的增强,国内的研究也对世界知识管理的科研成果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勤,徐绪松,共词分析法与可视化技术的结合:揭示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管理工程学报,2008(4):30-35

[2]邓湘琳,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29(1):59-61

[3]卢金荣,郭东强,知识管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08(1):190-192

[4]赵艳枝,情报学界对“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利用关键词的关联规则挖掘,图书情报工作,2008,52(7):102-105

[5]张勤,马费成,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探讨——以共词分析为方法,情报学报,2008,27(1):93-101

[6]MurrayAJ.Workplaceinnovation:Theenterprisenfthefuture:Tippingpointsonthehorizon.TheJournalnfInformation&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s,2008,38(2):155-162

[7]MearnsMA.Trendsinthetheoreticalandresearchmethodologicalapproachesappliedindoctoralstudiesininformationandknowledgemanvgemenl:AnexplorationoftenyearsofresearchinSouthAfri-ca.SAJIM:SoulhAfricanJournalofInformationManagement,2008,10(4):7-23

[8]MohamedM.Knowledgemanagementteehnalogles:The"continuumi-zafion"nfknowledgemanagementtechnology,.TheJournaloflnforma-Lion&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s,2008,38(2):167-173

[9]AodriessenD,KliphuisE,MckenzieJ,etat.Picturesofknowl-edgemanagement,developingamethodforanalysingknowledgemetaphorsinvisuals.

Electronic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09,7(4):405-414

[10]陈强,廖开际,奚建清,知识地图研究现状与展望,情报杂志,2006(5):43-46

[11]姜春林,李江波,杜维滨,基于CSSCl的我国管理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55-58

[12]钱峰,基于SPSS知识地图的国内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分析,情报科学,2008,26(6):924-928

[13]魏晓俊,基于科技文献中词语的科技发展监测方法研究,情报杂志。2007(3):34-39

[14]岳洪江,思峰,国外管理学博士论文研究主题的町视化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3):91-94

[15]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电化教育研究,2002(11):7-9

[16]PonziLJ.Theintellectualstructureandinterdisciplinarybreadnfknowledgemanagement:Abibliometrestudyofitsearlystageofdevelopment.Scientometrics,2002,55(2):259-272

[17]SubramamniNerur.Examiningtheinlellectualstructurenfknowledgemanagement,1990-2002——Anauthorcocitationanalysis//MI-SRCWorkingPapers.Minneapolis,MN:ManagementlnfommtioaSystemsResearchCenter,CarlsonSchoolofManagement,Ilniversi-tyofMinnesota,2003:23

第2篇:图书情报论文范文

第一条为促进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多出优秀成果,推动《图书情报工作》的长期持续发展,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培育优秀人才。《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特设立“《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出版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出版基金项目”)。

第二条“出版基金项目”面向全国,公平竞争,择优立项。项目设立专家委员会,由专家委员会对项目选题、项目申请和项目成果进行审核。

第三条“出版基金项目”由《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统一管理。

二、细 则

第四条“出版基金项目”选题指南每年第4季度由项目专家委员会确定选题后11月20日起在《图书情报工作》网站和期刊上进行公布并接受申请,申请日期截止时间为12月20日。项目评审结果次年3月20日起对外公布。项目研究时间为6个月,每年6月进行中期审核,每年7月提交研究论文初稿,每年9月10目前提交结题申请。

第五条“出版基金项目”设“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种。重点项目每年设3个,每个项目最大资助金额为6 000元,每个项目需提供重要研究论文4篇,每个项目的承担者不少于3人,每位承担者仅能作为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2次;一般项目每年设5个,每个项目最大资助金额为3 000元,每个项目需提供重要研究论文3篇,每个项目的承担者不少于3人,每位承担者仪能作为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2次。项目结题后,研究论文免费在《图书情报工作》发表,且需注明“受《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出版基金项目资助”。

第六条 项目费用发放方式为:项目费用分2次分发,首次50%作为项目启动费,项目结题后发放其余50%。

三、项目申请和评审

第七条 申请者资格:项目中请者应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副高职称或博士学历及以上人员,博士研究生,年龄45岁以下。学科范围:图书馆学、文献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学等相关学科。

第八条申请程序:项目申请者需提供以下书面文件:项目申请书(从《图书情报工作》网站(1is.省略)下载并填写,一式2份),身份证复印件,职称(或学历)复印件,学生可提供学生证复印件(由所在学校加盖公章),近期彩色照片2张。项目申请书需同时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寄送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33号《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收,邮政编码:10叭90。电子版提交地址:journal@mail.las.省略,主题请注明:申请出版基金。

第九条 项目申请者当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过去负责的项目已结项。被撤销项目的项目负责人3年内将不得申请新项目.

第十条 每份申请需先由《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对申请者的资格进行审核,合格后方能进行评审。每项申请需经专家委员会匿名评审,且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专家同意方能通过。

四、专家委员会

第十一条 “出版基金项目”专家委员会由5 7人组成,其职责为确定选题,评审项目申请资料,审核项目研究成果。专家委员会由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员或教授级专家及《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负责人组成。

第十二条 项目评审委员会工作方式可采取分散和集中两种方式。每年9月底编辑部提交拟选题给专家委员会,10月30日前专家完成选题,11月15日前专家委员会确定选题。11月20日起对外公布。

五、项目中期考核

第十三条 项目评审通过后,当年6月20日至6月30日进行项目中期考核,所有立项项目负责人需在6月20日前提交研究论文详细研究框架和进一步研究内容。中期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进行调研,完善研究框架和内容。

六、项目结题

第十四条 项目评审通过后当年9月20日至9月30日进行项目结题核验,所有立项项目负责人需在9月20日前将研究成果,既研究论文提交编辑部进行结题申请。审核通过后,达到《图书情报工作》录用标准的,可在《图书情报工作》免费优先发表。

第3篇:图书情报论文范文

关键词: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

图书、情报、档案进行统一管理的成功的例子有美国。早在1984年,美国总统负责的委员会得到一份关于信息差距的调查报告,并针对政府信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该委员会提出在每个机构中设立一名主管信息的高级官员,全面负责本部门的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直接参与最高层的决策管理。美国国会在1996年2 月通过了,《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条例》,该条例要示政府进行信息工作改革,并在各政府机构设立信息主管职位,信息主管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部门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评价、指导、设计、利用等工作。为了配合信息主管的工作,每个部门还成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自此以后,政府各部门纷纷设立信息主管。(9)我国可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档案馆、图书馆、情报机构的信息资源都属于国家财产,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出发,借政府上网工程的锲机,设立信息主管,以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为主线,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和管理。促进图书馆、档案馆、情报机构和政府网站的共享共建。

2.3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

将网上的政府网站的信息、图书馆、档案馆、情报网站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GILS)。在政府网站中有许多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信息资源,如政策法规信息、专利信息等。在档案资源中有许多过了保密期可以进入公有领域的信息。充分整合这些免费的信息资源,以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GILS则可实现这些功能。GILS利用网络技术和国际标准来搜集与标引信息,以便用户能以各种途径检索到网上公共信息。它有点类似于图书馆的卡片目录,可识别整个政府机构的信息资源。科技论文。科技论文。描述这些信息资源中的可用信息,以及提供获取这些信息的帮助。(10)鉴于目前中文信息网站的现状,有必要建立政府网站、图书馆网站、档案馆、情报机构网站的导航系统,实现资源的统一检索,一站式检索。

总之,从我国目前的现状和长期形成的历史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科技论文。即要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封闭的理念,又要从理论研究上进一步探索,而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的弊端。切实落实图书、情报、档案的一体化工作。需要政府、图书馆、情报机构、档案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炜,试论图书、情报、档案信息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内在依据。图书情报工作,1998,11

2、李莉,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4

3、万清安,论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4、孟世恩,梁博,我国档案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档案学研究2003,1

5、查先进,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图书情报知识,2004,4

6、赵洁,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7、刘换成,电子政务时代的美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图书情报工作,2003,12

第4篇:图书情报论文范文

一、    统计说明

    本文以cnki中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源,以篇名和关键词分别作为检索入口,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作为检索式,以精确检索的方式,共检索到文献152篇,去除不符主题和重复的文献,得到相关文献119篇,并根据结果从论文年代分布、论文期刊分布、地区分布和作者分布等方面结进行统计分析。

二、    统计结果分析

1、 的数量及年代分析

论文的发表数量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而某一时期论文数量的多少, 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发展速度。表1是有关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

表1 论文年代分布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计

论文数

3

1

8

9

8

13

10

18

16

20

13

119

比例%

2.52

0.84

6.72

7.56

6.72

10.92

8.40

15.13

13.45

16.81

10.93

100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最早是1998年,20世纪以前的数量很少,仅占总数的3.36%。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献数量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2007年达到高峰,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经历了到由关注、到认识了解、再到探讨、实践、及经验总结的研究过程。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2008年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文献比前几年略少,这一点值得注意。

2、 论文的发表期刊分析

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不仅是了解该领域的空间分布特点,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还能为文献搜集和管理提供依据,为读者提供指导,还可以了解各刊物的办刊特点,有利于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进一步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的发展。

本文所统计的119篇文献,分别发表在72种期刊上,总体比较分散,但是论文的分布又具有相对集中性。从表2中可以看出,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7.14%,说明图书情报专业期刊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的主要来源。表3列出了最多的前20种期刊,共发表了论文69篇,占论文总数的57.98%,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情报源。根据布德拉福定律,核心期刊区所载论文量要占总论文量的1 /3,可以将前8种期刊认为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期刊。

表2 期刊类别分布情况

期刊类别

期刊种数/种

论文数/篇

论文所占比例%

图书情报专业期刊

27

68

57.14

学报

15

16

13.45

其他

30

35

29.41

总计

73

119

100

表3 期刊分布

期刊名称

数/篇

所占比例%

情报科学

8

6.72

图书情报工作

6

5.04

图书馆学研究

5

4.20

现代情报

5

4.20

中国图书馆学报

5

4.20

情报杂志

4

3.36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4

3.36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3

2.52

图书馆论坛

3

2.52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3

2.52

高校图书馆工作

2

1.68

图书馆杂志

2

1.68

情报学报

2

1.68

河南图书馆学刊

2

1.68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

1.68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

1.68

科技资讯

2

1.68

电脑知识与技术

2

1.68

甘肃科技纵横

2

1.68

中国科技信息

2

1.68

3、 论文被引情况分析

在统计的119篇文献中,被引的论文共有篇76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十篇文献如下:

表4 论文被引情况分布

论文题目

著者

刊名

年份

被引次数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一)——从技术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1-15

12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研究

吴慰慈,张久珍

情报科学

2001-1-25

69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三)——从人文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5-15

33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二)——从经济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3-15

32

基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黄明杰,张萍

图书情报工作

2002-6-18

27

试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李莹

情报科学

2000-4-25

27

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3)

——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技术及其规避行为的法律对策

邱均平,陈敬全

图书馆建设

2003-5-25

27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

靖继鹏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5-15

26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王海波,汤珊红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3-5-25

25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初探

皮介郑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1-3-25

24

从表4中可以看出,以上十几位作者撰写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论文被引次数都很高,说明其论文影响力大,可以看作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重量级的论文,尤其是武汉大学的马费成等人写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一文被引频率最高,无人能及。

4、 论文作者分析

(1) 作者合著情况分析

    研究论文的合著现象, 一方面可以反映研究论文的深度和广度, 以及该研究领域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等;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弄清合作的特点以及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 有助于组织合作研究。合著度是指某一时期内刊物载文的篇均著者数, 合著率则为刊物合著论文篇数与论文总数之比。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作者合著情况见表5。

由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论文主要以个人独著为主,共82篇,占所有论文的68.91%,但从整体上看,每年的独著论文数时高时低,在2005年达到高峰,总体呈现出很不稳定的状态。另外,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每年的论文合著率也很不稳定。这充分说明,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 合作研究将会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大趋势。

表5 论文作者合著情况

形式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计

比例%

独著论文数/篇

1

7

6

4

9

10

17

11

8

9

82

68.91

2人合著论文数/篇

3

1

1

3

3

1

3

9

3

27

22.69

3人以上合著论文数

2

1

1

2

3

1

10

8.4

合著度

2

1

1.13

1.56

1.63

1.46

1

1.06

1.44

1.75

1.38

合著率%

100

12.5

33.33

50.00

30.77

5.56

31.25

60.00

30.77

(2) 作者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分析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各地区图书情报学项目研究的基本情况,揭示各地区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小,为国家统一协调项目研究力量和项目分布提供参考数据。在统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关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遍及了全国的28个省市自治区。表6表明发文最多的前10个省市分别为湖北、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广东、山东、辽宁、浙江、河南和甘肃。这10个省市共计发文87篇,占论文总数的73.11%。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是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水平最高、最普及的地区。其中,尤其是湖北省,数最多,远远领先于其他省市地区,此外,湖北省的论文中绝大多数都是武汉地区发表的,特别是武汉大学,说明在研究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面湖北武汉地区有很强的一批专家和学者,对该领域有着自己比较独到的见解,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地区分布非常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其他地区也应该积极努力,投入力量,紧跟上全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脚步,使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表6 论文作者地区分布

地区

数/篇

所占比例%

湖北

20

16.81

北京

9

7.56

湖南

9

7.56

黑龙江

9

7.56

吉林

7

5.88

广东

7

5.88

山东

6

5.04

辽宁

6

5.04

浙江

5

4.21

河南

5

4.21

甘肃

4

3.36

5、 论文的内容主题分布情况分析

    从统计分析可知,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内容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理论研究     这类论文一般都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特征的研究,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现存问题或必要性的。在调查中,共有33篇论文探讨了这方面的内容。调查显示,国内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多倾向于:其是“信息管理学”中新近产生的一个分支,并没有达到能成为相对独立学科的程度。在调查的论文中,并没有专门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及其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体系结构、学科性质、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史及未来发展、学科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等的论述,而多是在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及“信息研究”等学科,进行学科研究总结与展望时,提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进展。而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引用泰宏教授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者的集成构成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      

马费成、陈锐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列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其分别从技术、人文和经济的角度讨论了面向高速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和利用的问题。而靖继鹏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在分析比较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传统信息资源管理差异的基础上, 概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则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业务环节, 其模式是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维构架。贾春华的《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值得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较专注地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重点领域、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他认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是网络信息资源分布特点与规律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和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另外,尹艾蓝、李曙光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及其管理探讨》则创造性地把书签式管理模式、搜索引擎管理模式、书目控制管理模式列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把人文管理、技术管理列为管理手段。

(2)企业与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

    主要是企业与图书馆如何开展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收集与构建工作。本次调查中,涉及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共有18篇。刘海燕等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中立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全面分析了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曹秋霞的《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探析》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剖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改进的几个问题。张丽辉的《浅谈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改进》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及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改进策略。冷伏海、孙扬民的《面向我国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分析中小企业的信息需求与管理的基础上, 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给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及针对这种模式的实施过程。

(3)描述与组织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如何准确、全面揭示每个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外特征,并通过有序组织,来调整网络信息资源的无序状态。可见,对网络信息资源揭示与组织,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前提,也是业内人士探索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4篇论文涉及到这一领域。

袁红梅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元数据》中提出了元数据的3 种格式,4 种类型,讨论了元数据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丁晓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刍议》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介绍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的原则和几种方式, 进一步提出网络信息资源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及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王海波、汤珊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更好地组织与揭示网络信息资源提出了一些看法。对未来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学者们提出的设想是:“从组织者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简便,扩充性、专业性、及处理能力都要强;从用户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易于查询,满足个性化需求;从技术角度,网络信息组织应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知识组织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知识挖掘。”。

(4)信息开发研究

    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与前提,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组织的基础上才可能有高效率。网络信息服务更是以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开发为前提。在本次统计中,共有7篇论文涉及了这一领域。

    王怀惠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概述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概念及其重要性,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值得重视的技术, 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建议。辛春华在《论我国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开发与管理》在分析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资源网络化开发的战略目标与利用原则, 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配置及其优化。

(5)系统管理的研究

主要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总体过程、策略、方案及有序运行的条件、机制与障碍等微观环境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由一系列工作程序构成的,调查中有7篇论文是将其作为一个总体来进行讨论的。如:《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运作机理探讨》中,作者邓克武提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运作机理包括:网络信息的采集和网络信息的组织。建立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特定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有序化并经常剔旧纳新,是非常必要的。”马惠君在《谈构建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则针对网络信息的特点,分别从技术角度、法律角度以及人文社会角度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创造绿色、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

(6)信息服务研究

网络信息服务是信息工作者直接面向用户的“前沿”,网络的应用、信息特征的转变等因素,都使信息咨询工作产生新的方式和突破。本次调查中关于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的论文有4篇。

谭兆民的《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开展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6种方法:网上导航服务、公共网上查询服务、馆际互借和文件传送服务、系统开发服务、联机检索服务和因特网网络资源服务等。朱淑芸、朱钜锋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就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丁立萍在《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中提出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无序、信息开发肤浅, 馆员素质低, 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战略重点, 应对网络信息资源加强管理, 开展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提高读者服务的信息质量, 加强文献信息队伍建设, 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资源共享、特色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7)信息政策研究

主要是用国家机器的手段进行的控制与引导、制定相应法规的研究。有5篇文章论及国家信息资源政策,如《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调控与实施机制研究》、《浅论我国信息网络环境的政策体系》等。还有就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法律研究。

查先进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阐述了高速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国家信息政策需求、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目标和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内容框架。彭晨曦, 尹锋的《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及其启示》通过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对比,在分析了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的重要特点与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政策法规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8)信息检索研究

    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检索工具改进、及新的支持技术的研究论文,在这次调查中有3篇。范超英、曹芸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的功能特点、构成及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王纯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www 搜索引擎》认为搜索引擎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搜索引擎众多, 各具特色, 分析常用搜索引擎的类型与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用户可依此选择合适自己的检索工具。

(9)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以上几个内容外,还有许多涉及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很多内容, 如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网站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对其影响、人文因素、管理安全、人员的思维结构、人才培养研究、目录学及计量学的应用等。

通过论文调查,笔者发现,国内对于用户的分析研究,用户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研究:如用户网络信息需求的决定因素、表现形式与满足方式,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行为与心理,用户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用户的教育等很少。可能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起步晚、条件落后的情况以及用户的信息意识薄弱有关。但是,随着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相信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会越来越丰富,相关理论与方法会越来越成熟。

三、结语

第5篇:图书情报论文范文

查看更多《当代图书馆》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当代图书馆》编辑部       

        理论纵横

        (4)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谊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分析 田武军

        (7)俄罗斯图书馆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王玮

        (10)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浅谈——以蓝田县图书馆新馆建设为例 王光年

        (13)河北省高校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现状与思考 王华 张晓光 申健 王媛媛 刘卫平

        (17)西安市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 程宏利 周育红 惠涓澈 杨颖

        (20)陕西省澄城县农家书屋调研报告 李小莉

        服务论坛

        (24)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实证研究 惠涓澈 赵冰 程宏利

        (29)基于"出发点和根本目标"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探析——以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 梁转琴

        (32)新形势下部队院校图书情报人员所应具备的知识与素质——兼论图书情报人员的“耳目”、“尖兵”、“参谋"作用 马光华 张文

        (37)图书馆开展老年读者群体延伸服务的探析 曹洋

        实践天地

        (41)学科服务中最新学科研究热点与前沿信息的搜集与推松——以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燕辉

        (45)关于“浅阅读时代”构建公共图书馆专业馆员制度的若干思考 边晓红

        (48)读者行为失范研究 陆浩东

        (51)同书不同索书号——谈善本古籍在提取中的难题及其解决方案 刘玉芬

        (54)榆林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张建娥 殷长庆

        资源建设

        (57)党校教学资源知识价值链构建探析——以广东省党校为例 陈丽翎

        (61)清代扬州藏书楼述评 孔为民

        书情检索

        (64)《两岸常用词典》在台湾出版 无

        一线调研

        (65)圈书信信息开发服务进展研究——基于1991—2011年图书馆信息开发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何丽春

        (69)我国图情领域关于阅读研究进展的定量分析 马兰

        学术沙龙

        (72)公共智慧服务何以可能:馆员专业修养与图书馆公共智慧服务——2012年陕西图书情报界第3期主题学术沙龙纪要 熊伟 杨艳

        数据信箱

        (75)2005年我国公共图书馆自动化设备有关数据 无

        (75)2006—2009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被引次数超过100次的高校图书馆一览 无

        (76)2006-2009年核心期刊发表高校图书馆论文数一览 无

        书情检索

        (77)上架新书 无

        (78)《留园印记》获评“中国最美的

书” 无

        (78)西安图书馆举办2012年业务基础知识培训班 无

        业内动态

        (79)2012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在广东东莞隆重召开 无

        (80)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举办“社会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研讨会 无

        (80)高校图书馆与县级图书馆结对帮扶工作阶段总结暨经验交流会于日前召开 无

        无

第6篇:图书情报论文范文

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是中国图书馆学会重要的分支机构之一,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2001-2005年先进学会。从事图书情报工作专业培训已有26年的历史,共培训各类图书情报学员近万人次,并以其高质量的教学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图书情报界的好评。分会的继续教育工作有三个层次,多种形式。一是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系列,分为普通(系统学习)班和高级(研究)班两种,二是专题培训班,主要针对图书情报工作的某一专题作深入探讨;三是图书情报工作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提高班。

自2006年3月起,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协调,共同建设和打造国内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培训的品牌,为全国各类型图书馆、情报机构、咨询公司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

师资力量依托学会的资源优势,拥有一支长期在图书情报领域(公共、高校、专业系统)内从事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师资队伍,他们都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科学国书馆等著名机构的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具备丰富的教学及实践经验。

考核发证考试合格后,颁发人事部认证的《继续教育证书》,证书所记载内容列入人事部在全国实行的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内容,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任职、职业资格及人才流动的重要依据。

学习环境所有课程都安排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内完成,一流的环境设施,开放式的服务将为学员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实验环境,深切感受现代图书馆的科技和文化品味,各班都安排参观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及常用数据库”培训班

一.本班特色: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老师主讲,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丰富的数据库资源进行授课。

二.培训内容

1. 数字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概论;

2. 著名综合检索工具及常用中英文参考数据库;

3. 全文数据库和全文服务;

4. 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

5. 网上免费学术资源及其利用;

6. 电子期刊及其使用;

7. 数字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课题查询、论文资料搜集、学位论文开题、科技查新)。

三.培训方式:网络教室全天授课,根据报名先后顺序安排上课。

四.培训时间:2007年8月20-24日

报名截止日期:2007年8月10日,接受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信函方式报名。

五.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六.培训费:980元(含资料费、机时费)

第16期图书情报工作高级研究班

主题:战略情报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一.培训目标: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传统的和现代情报研究方法体系、熟悉信息分析的方法、技能和分析软件,具备较强的情报研究拓展能力的高级专业图书馆馆员。

课程特点:侧重技术方法,实战性强,网络教室上机实践。

二. 培训内容:

1. 战略情报研究概论

2. 国内外战略情报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3. 数据、情报挖掘方法与决策支持技术:

① 数据挖掘工具软件介绍;

② 数据挖掘应用案例讲解;

③ 把握异常和不完整数据;

④ 数据挖掘中的几种技巧;

⑤ 如何把握各种相关联的和复杂的数据类型;

⑥ 数据挖掘的环境建构与案例分析。

4. 相关数据分析软件演练:

① SPSS;

② Web of knowledge;

③ 德温特分析家;

④ 北京理工大学情报分析理念和工具使用。

5. 决策信息源的搜集与利用:

① 决策信息源;

② 信息分析:案例推演。

6. 案例分析--战略情报研究的实战应用:

①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战略情报研究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② 民营咨询公司面向市场的项目运作方式。

7. 科研项目报告的撰写实务与技巧

三. 师资安排

本课程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民营咨询公司等信息机构的专家授课。

四. 培训时间:2007年9月22-26日

报名截止日期:2007年 9月29日

五. 培训地点: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六.培训费:

980元(含资料费、机时费)

说明:

1. 以上培训班结业后,颁发人事部认证、中国继续教育学院颁发的《继续教育证书》,本证书所载内容列入人事部在全国实行的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内容,作为晋级、评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

2.以上各班授课地点均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内。

3. 学会于开班前10天下发正式报到通知,请以正式报到通知为准安排差旅。

培训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邮政编码:100080

联系人: 姜京善王莹莹

电话:(010) 82626812,(010)82626611-6225 (6231)

传真:(010)82626821

学会网址:http//省略.cn

可网上报名。

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

第7篇:图书情报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术深网资源;资源聚合;学科服务;引文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 1968/tsyqb.1003-6938.2016039

1.引言

以开放存取运动(Open Access Movement)为代表的模式变革促使越来越多的学术资源数字化后呈现在网络中,而搜索引擎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科研工作者查找此类资源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信息搜索与利用行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从网络引文角度关注网络学术资源的利用情况,多数聚焦于引文数量、域名分布、可追溯性等特征指标,鲜有对网络引文资源类型的深层次挖掘。本文以学术深网资源为研究切人点,探索通过引文分析法研究“看不见”网站资源对图书情报学科科研工作的价值,揭示本领域学者对此类资源的利用规律,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学术深网资源提供依据。

2.“看不见”的网站与学术深网资源

2.1“看不见”的网站与学术深网

“Invisible Web”最初产生于互联网领域,类似的概念包括“Deep Web”、“Hidden Web”等,国内学者马费成将其译为“看不见”的网站。美国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Chris sherman和GaryPrice将“看不见”的网站定义为:在互联网上可获得的,但传统的搜索引擎由于技术限制不能,或者经过慎重考虑后不作索引的那些网页、文件或其它高质量、权威的信息。而在学术工作中,由于“看不见”的网站的存在,搜索引擎的结果质量往往引发质疑。基于此,德国学者Dirk Lewandowski与Philipp Mayr提出了学术深网(Academic Invisible Web,AIW)的概念,指包括所有数据库在内的传统搜索引擎无法检索到的学术内容,并认为,学术深网涵盖了文献(如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报告、图书)、数据(如调查数据)、电子内容(如开放存取文档)等资源,对学术工作极具价值。美国数据整合与企业信息分析公司Bright Planet的白皮书进一步显示,“看不见”的资源规模远大于表面网(Surface Web)并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信息质量与内容深度也远高于表面网。

2.2学术深网资源类型

“看不见”的网站以关系数据库fRelationalDatabase Files)内容为主,还包括未被链接的网页(Unlinked Pages)、非HTML网页(Non-html Pages)、特殊文件(Special Files)、实时或者流动文件(Realtime or Streaming Files)以及动态网页(Dynamic Pages)等。国内学者陈红勤在Sherman和Price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出“看不见”的网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技术、经济和知识产权三类。Lewandowski和Mayr认为,从图书馆的角度而言,学术深网资源(后文简称AIW资源)以诸如PDF、PPT、DOC格式的特殊文件为主。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AIW资源正逐渐变得可见,譬如使用“关键词+filetvpe:pdf”的查询语句可以检索PDF格式的文件,又如谷歌与百度都新增了图像搜索功能等。尽管如此,“一站式”检索并未真正实现。因而,本文仍将上述类型资源划归为AIW资源。

3.数据来源与处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的最新版《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定了包括数据库在内的网络资源的标引格式。但根据《规则》识别AIW资源存在两个困难:一是部分文献尤其是年代较久的文献并未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标引:二是某些资源特征无法通过著录符号识别与区分,如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为弥补以上不足,本文采用著录符号与URL双重特征识别方法抽取目标引文,AIW资源分类与特征见表1。

在数据来源上,为准确把握图书情报领域AIW资源利用情况,在综合考量数据的可获取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等方面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公布的《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中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与《情报学报》①4种期刊2010年至2014年刊载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样本获取AIW引文。以往引文分析研究数据来源大多为CSSCI,但笔者经测试发现,从CSSCI中提取到的引文数据存在内容缺少或格式不规范等问题。比较后,本文选取万方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根据数据抽取规则编写爬虫程序获得目标著录信息。数据采集时间为2015年11月18日到11月22日,共得到含AIW引文论文1699篇,AIW引文4597条。

4.数据分析

4.1AIW引文总体描述

从期刊分布和年度分布两个维度,通过AIW引文的统计分析可以间接地反映科研工作者对AIW资源的价值认识和依赖程度。从表2可以看出,含AIW引文论文在全部刊载论文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而《中国图书馆学报》更是超过半数,其中,篇均AIW引文数为2.71,AIW引文数在网络引文总数中占比达到30.22%。这表明AIW资源是网络学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图书情报领域学者广泛认可,并在其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价值。按时间顺序纵向观察(见表3)可以发现2010-2014五年间单篇论文引用的AIW资源条目不断增加,引用AIW资源的论文比重也大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3、2014两年,比重达到40%左右。这反映出图书情报领域学者对AIW资源的认同度不断提升,越来越重视AIW资源的利用。

4.2AIW资源类型分析

根据AIW资源分类与特征(表1)对样本中AIW资源引文类型进行考察,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处理中发现大量数据库类型引文未能严格按照数据库文件的著录规则进行标注,且数据库文件的URL不具备统一的可识别特征,因而本部分主要从特殊文件和动态网页两个大类进行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特殊文件中PDF文件的引用明显多于其它类型,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吻合,且在AIW引文中占比逐年增多,2011年开始已超过半数,2014年更达到65.75%。PDF文件是一种通用的文件格式,具有跨平台、易于传输与存储等特性㈣,有研究表明,PDF格式的网络学术资源与较高的学术价值存在关联,这很大程度上解释了PDF文件被持续大量引用的原因。Word文档与PPT文件也多次出现在AIW引文中,此结果与一项基于Google搜索的网络学术资源类型调查结论相符。除此之外,xls、zip、xar、.exe格式的资源也出现在引文中,但频次很低。

而对于动态网页来说,一方面URL特征中的,asp、.isp、.php等仅反映了资源网页的开发语言,不代表其本身的某些特征属性差异;另一方面,网址中的“?”符号表示网页属于动态网页,经常会和其它URL特征一同出现,如“http:///m/user-content.asox?id=216844”,因而对这些不同特征符号之间的引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价值较小。故此处不再考察各特征动态网页引文在AIW引文中的占比,而选择将动态网页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其历年在网络引文中占比的变化。从表5可以看出,2010-2014五年间动态网页引文占网络引文的比重呈现回落趋势,从2010年的16.97%下降到2014年的9.24%,五年来合计占比为12.78%。国内学者丁敬达、杨思洛对2005-2010年间图书情报领域权威期刊网络引文进行分析发现,动态类网络引文比例是逐年上升的,六年的合计占比为10.47%。将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尽管2010-2014年动态网页引文量出现下降,总体上较五年前仍有增长。相信随着用户生成内容的进一步推广及其价值逐渐被认可,动态网页型资源还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学术研究过程中。

4.3AIW资源来源分析

通过对AIW引文的域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此类资源的来源以及研究者的利用偏好,并间接衡量不同网站的学术价值。按照域名可以将常见学术相关网站分为7类:.com(工商企业)、.org(非营利组织)、.net(网络机构)、.edu(教育)、.gov(政府)、.ac(学术)、.int(国际组织)。本文对AIW引文域名统计见图1。可以看出,出现频次较高的域名由高到低依次是.org、.edu、.com、.gov,这与国内一项对2010-2012年网络引文来源域名的研究结果(.org>.com>.gov>.edu)有所区别,也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的中国域名分类统计结果(.com>.net>.ac>.org)有较大差异。

为进一步探究AIW资源来源,挖掘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中发挥重要价值的网站,本文对各类型高被引网站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6。可以看出,学术类机构协会、图书馆与数据库等传统学术资源提供方提供了大量的优质AIW资源,且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与广泛引用。而来源网站中多次出现的各类学术数据库与搜索引擎如IEEE Xplore、CiteSeer、eLIS、e线图情等,正印证了真正的深网内容以数据库为主的论断。从网站的内容来看,高被引网站主题以图书情报为核心向相关学科和领域延伸,如面向法学与知识产权的北大法宝、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这反映出我国图情学者的研究主题与学术知识来源的跨学科性。从地域分布和语种来看,以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等机构协会为代表的英文类国际域名网站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除此之外,来源于美国与英国的资源也颇受关注。可见,随着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国际化程度的持续提高,科研人员对国际上的学术资源越来越重视,尤其在相关非营利组织资源不断丰富、教育资源与政府信息进一步开放的趋势下,相信外文资源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国图情领域的研究中。伴随Web2.0产生的新型学术资源网站如社会科学研究网、读写网同样值得关注。有学者指出,Web2.0能够促进知识的交流共享,学术博客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资源,包含大量前沿学术资源。统计结果表明,Web2.0下的新型网络学术资源已被科研工作者认可并广泛利用。另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等网站资源的广泛引用,反映出我国图情领域研究呈现出关注经济发展,注重与产业界结合的趋势,更表明科研工作者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学术资源,而是更多地利用“非学术”资源进行科学研究。

5.总结与讨论

本文运用引文分析的方法,对近五年出现在图书情报领域四种权威期刊上的AIW引文进行分析,探究AIW资源在本学科研究中的利用情况与趋势。

(1)AIW资源大量出现在学术论文引文中,反映出我国图情学者在科研过程中对学术资源的搜集与利用已不再局限于浅层的“表面网”,更加关注那些轻易“不可见”但价值量极高的深度资源,并且,AIW资源比重的持续加大也显示了学者对其依赖程度的不断提升。然而,持续的各种数字化工程虽然有力推动了资源的开放共享,但相对落后的搜索能力侧面上加剧了学术资源的“不可见”。因而,旺盛的资源需求与有限的获取能力和较高的搜索成本成为了AIW资源利用的一大突出矛盾。AIW概念的提出者Lewandowski与Mavr认为,针对这种现状,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学科服务提供方有责任通过合作等方式努力使AIW的内容对科研工作者可见。基于此,本文认为深度聚合图书情报领域AIW资源,实现高质量科研信息导航与服务意义重大。

第8篇:图书情报论文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ree aspects firstly. Then,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in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Japan systematically, sums up the experience which is worthy of our using for reference in their developing.Finally, based on Chinese condition and foreign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proposes postgraduate training system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based on the ability.

关键词: 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Key word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postgraduate education;train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304-02

0 引言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推广和应用,社会对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高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更好地培养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研究生,使其成为具有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情报学教育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借鉴外国情报学教育发展经验,结合我国情报学教育实际情况,本文构建了基于“扎实的情报理论能力”、“突出的科研实践能力”、“较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为基本能力的情报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1 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从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发展至今,无论是授权点数量还是招生人数都已经达到一定高度,总体上具有规模适中、覆盖齐全的特点。

在培养目标方面,可以将我国图书情报学培养目标总结为培养高层次图书情报学专门人才。具体来说,就是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掌握坚实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要求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

在研究方向方面,我国重视图书情报学教育向专深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系统与网络技术等信息获取、组织和加工的手段。认为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支持图书情报实践,那么,再好的理论也只能写于纸上,实现不了其真正的价值。但对信息组织管理与信息环境方面的研究不够重视,研究仅限于图书馆管理和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方向单一,范围狭窄,种类不多,数量较少。

由于图书情报学的学科综合性、交叉性及应用性特点,要求情报学研究生不仅要具有情报学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独立进行科研,还要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进入社会后能够尽快地适应环境。但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 教育培养体系不均衡,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

从研究生培养方案上看,对理论教学和科研论文方面都有详细安排和明确的教学要求,但对实践培养环节没有明确的要求,甚至部分教育机构没有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培养观念的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使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没有比本科生有质的提高。

1.2 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很多教育机构的图书情报学教学还停留在以教师讲授理论课程为主的发展阶段,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僵化,学生自主选择的程度小,缺少师生互动。没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将结合,现有的实践环节基本上是重复和延续本科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反映出情报学的发展前沿和特征。此外,许多研究生实习基地没有发挥作用,合作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实习基地的作用仅仅体现在偶尔带领学生参观或少量的、低层次的实习。

1.3 专业核心理论的泛化问题 我国图书情报教育尝试向信息有关的众多领域扩展,在吸收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无法转换为本专业理论,导致出现专业核心理论模糊和情报学专业研究泛化的问题。导致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专业核心基础理论研究薄弱,这不仅是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自身的支撑力不足的问题。从教育的角度讲,需要兼顾基础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

第9篇:图书情报论文范文

大会主要专家和代表报告如下(详细内容请见《图书情报工作网刊》lis.省略/netjour-nal/net.htm):

1 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信息与知识组织――周晓英教授

周晓英教授从网络时代的信息与知识组织、信息组织面临的挑战、对个性化的理解、个性化信息组织的实现形式、个性化信息组织的自动化方式以及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个性化信息组织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信息组织的现状、挑战、个性化要求及研究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报导。

2 本体、知识和意义:数字资源建设中的知识组织――王惠临研究员

王惠临研究员用简洁的语言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大量关于知识工程和本体研究最新的前沿研究项目、研究者和相关理论,包括当前计算语义学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本体研究情况、文本处理研究。介绍的项目有Autonomy的Meaning―based Computing(MBC)项目,斯坦福大学的Semlab Information Mapping(Infomap)项目,VTF(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of Finland)项目。

3 数字资源整合化建设和组织――张建勇研究馆员

张建勇研究馆员从信息环境分析、用户需求和行为分析、资源整合化建设模式、整合化实践、数字资源组织和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几方面进行演讲。他通过大量的实例数据展示了信息环境和资源发展的现状,指出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危机,提出了独特且实用的基于需求满足的文献资源整合之路和创新发展模式,保障模式,并举出了一个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实际案例,为数字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整合和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部分代表进行专题报导和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实践性,他们所做的报导内容丰富,翔实,逻辑清晰,语言幽默风趣,使广大代表获益匪浅。有代表的代表发言主题如下(详细内容请见《图书情报工作网刊》):

汉语科技词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张运良博士

网络时代叙词表编制方法――常春博士

中国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思考――张士靖

西部畜牧业网站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研究――张艳玲

贵州高校的办学特色与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熊爱民

《图书情报工作》发展亮点及建议:

・《工作》由月刊变为半月刊是期刊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作者非常关注,改版一年来,质量和影响力都在不断上升。

・《工作》自2009年第四季度起启动的“出版基金”项目,充分反映了《工作》为科研工作服务的精神和引领学科发展的作风。

・《工作》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会议,非常有意义。《工作》保证将坚持办下去,为广大作读者创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工作》应每年将选题公布于众,让更多作者了解《工作》的学科范围和学科领域,同时,学习国外办刊风格,以更快速、更高效地报导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为己任。

会议征文情况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会议论文302篇,经过《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评审,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40名;优秀奖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