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

论文中参考文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论文中参考文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

参考文献

[1]黄伟,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5]田小禾.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策略--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6]尹玲玲.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和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7]郭根福.试论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新策略[J].天津教育,2004(11).

[8]李晓明.中学语文实用课堂教学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崔磊.人教版初中教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0]陈宗彬.人教版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综合性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1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3]丁丽丽.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D].宁夏大学,2009.

参考文献

[1]许启辉.新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作业系统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7.4.

[2]王璐.初中语文教科书阅读教材作业系统[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4.

[3]赵静.上海-台湾初中语文文言文编选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4.

[4]张翠莹.中国台湾龙腾版《高中国文》练习系统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5.

[5]张慧.语文教材七-九年级课后练习系统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5.

[6]顾黄初,顾振彪等.语文课程与语义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范印哲.教材设计与编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顾明远等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9]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0]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1]朱绍禹,任鹰,严正.语文教育学参考资料[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

[12]皮连生.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3]阎立钦.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5]邵瑞珍,皮连生,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曹明海,李洪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第2篇: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

参考文献 引文 概念辨析 引文分析

朱大明,高级工程师,《防护工程》杂志执行主编。

“参考文献”和“引文”是论文写作、编辑出版、学术交流、学术评价以及情报研究等领域使用十分广泛且频率很高的两个基本概念。诸如参考文献的选择和引用及引文学术规范化问题,引文、参考文献与抄袭剽窃的界定问题,引文计量分析用于科学交流尤其是学术期刊评价的局限性等问题,都基于对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正确认识。然而,学术界对这两个基本概念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如叶继元认为:“引文也叫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或参考的文献资料,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每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附注或注脚)形式出现在正文中。”[1]李兴昌指出:所谓参考文献,是指“文后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2]《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文后参考文献”的定义则为“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3]而王道杰和李晓佳则指出:在现实有关参考文献的研究中,“文后参考文献”的提法并不被广大学者应用,而“参考文献”是普遍的用法;《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应更名为《参考文献著录规则》。[4]劳缶则进一步指出:《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的“文后参考文献”概念模糊不清。可见,学术界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或理解存有歧义,且经常混淆使用。[5]正如马凤和武夷山所说:“参考文献和引文的定义、特征、界限、标注方式等应该得到明确。”[6]

一、概念辨析

1. 从定义上看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解释,“参考”意为“学习某种课程或研究某项问题查阅有关资料”。参考文献则是指为学术研究及撰写或编辑论文、著作而引用或参考的有关文献资料。[7]这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参考文献,即无论是实际引用了其中具体内容还是供参考阅读的文献资料,都可称之为参考文献。而狭义的参考文献则特指在正文中实际引用了其具体相关内容的文献。英语中reference作为名词,其词义为“参考书目”“参考文献”“参照”“提到”“涉及”等;作为动词,其词义是:“给…… 注明资料来源”“作参考”等。reference citing则指参考文献的引用(行为);而cited references指被引用的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词典》对“引文”词义的解释为:引自其他书籍或文件中的语句,也叫引语。基于此,可以对学术领域的“引文”狭义概念定义为:学术论文或著作中对引自参考文献中相关内容的直接或间接表述。如“引文标注”中的“引文”即为狭义。而广义的引文可以理解为对撰写或编辑论文、著作过程中引用参考文献的行为、被引用的文献及其具体引用内容表述的总称。如“学术引文规范”中的“引文”即为广义,包括有关学术研究和著作撰写、编辑出版中的引用行为规范、被引用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引文在正文中的标注规则等。英语中citation词义是指:引文、引证、引用;其动词cite词义为引用、引证行为(英语中“引证”的另一个单词quotation 则是特指直接引用的原文中的语句、语录;相应的动词quote词义是“引用”“引证”“把……放在引号内”等)。

2. 从类型上看

参考文献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按参考文献的提供目的划分,可分为引文参考文献、阅读型参考文献和推荐性参考文献。引文参考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源。阅读型参考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曾阅读过的文献信息资源。推荐型参考文献通常是专家或教员为特定读者的特定目的而提供的、可供读者阅读的文献信息资源。按参考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可将参考文献分为普通图书、报纸、期刊、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技术标准、专利文献、电子资源等。采用出版形式划分参考文献,有助于读者查找或利用参考文献,有助于相关研究人员利用参考文献进行引文统计与分析。按参考文献的著录对象划分,GB/T7714-2005将参考文献分为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专利文献、电子文献6大类型。[8]

引文类型:按表述模式划分,可简单分为直接引文和间接引文,或具体分为“摘录式引文”“复述式引文”“报道式引文”“指示式引文”。[9]摘录式引文是指引证文献作者将被引文献中的具体引用片段(包括词语、语句、段落、数据、公式、图表等)完全按照原文摘录在引证文献中。复述式引文是指引证文献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或阐述参考文献(被引文献)中所引用的片段内容的要义。报道式引文是指引证文献作者用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叙述被引文献的主要论题及其全文基本内容梗概或核心要点。指示式引文是指引证文献作者只是对参考文献(被引文献)的论题或相关内容给出一个提示性说明,但未明确表述所引用的具体内容。其中,“摘录式引文”即直接引文;“复述式引文”“报道式引文”“指示式引文”是间接引文的三种具体形式。按语义内容划分,引文包括概念、观点、见解、理论、假说、原理、技术、方法、图表、公式、数据,以及现象、事例等等。按引文与正文的语义语法结构关系,可分为独立引文和非独立引文。独立引文是指直接引用的引文语句完整,本身具有明确的语义,与正文的语句之间相对独立;非独立引文是指引用的词语或语句作为正文语句的一个部分,与正文语句结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明确的语义。按引文目的和作用,可以划分为继承性引文、指示性引文和批判性引文。[10]

3. 从论文中的表达格式看

参考文献在论著中的表达格式,一般是按照某种规定的格式在文后详细著录其主要责任者、题名项、版本项、出版项等项目或信息源。[11]但它不是参考文献内容本身,[12]而是参考文献版权信息在文后的详细著录。

引文的表达则是对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具体内容在正文中以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形式进行表述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规范标注。

参考文献与引文二者之间关系的表达格式通常是采用“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构成完整的参考文献引用标注和著录体系。

4. 从相互关系看

由于参考文献是作者选择供学术研究以及撰写或编辑论文、著作引用或参考的有关文献资料,因此,其是独立存在的具有特定主题内容和完整结构的各种文献资料。引文则是根据撰写或编辑论文、著作的具体需要,在正文中表述的参考文献的具体引用内容,并与正文在语形、语义和语境上有机结合。引文出自参考文献,但不是参考文献本身,而是在正文的语境中相对正文语义而言的。其中,与引文直接对应的“引文参考文献”是指引文的出处,或引文的信息源。而参考文献是编辑核实引文的依据,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途径,是引文编辑者编制引文索引的基础[13]。

须进一步指出的是:引文的出处是所选择、引用的参考文献;但具体的引文又取决于各种复杂的引证动机和行为。引用动机和行为不仅基于纯学术因素的考虑,还难免受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难免存在诸多失范现象。[14]即使完全出于学术因素的考虑,引文除了采用报道式引文模式对被引参考文献的主题内容进行整体概述之外(如论文的引言中叙述研究背景文献或综述论文中评介相关文献),大多数引文都是摘录或复述某参考文献中的局部或片段内容甚至“只言片语”,引用内容往往并非参考文献的主体或主要内容。从这一角度看,引文内容并不都能直接或确切反映被引参考文献的主题内容。总之,“引文”与“被引参考文献”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更不能与一般意义上的非实际具体引用的“阅读型参考文献”“推荐型参考文献”划等号。

二、辨析的目的、意义

1. 准确理解广义和狭义“参考文献”与“引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在学术研究和科技论著撰写、编辑出版时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使得有关的学术论证和语义表述在特定的语境下做到概念明确,逻辑严谨,语义确切。2. 拓展科技期刊“引文分析”的内涵,注重“引文内容分析”(包括定性与定量)。目前的“引文分析”主要是采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方法所作的引文量分析、引文类型分析、引文语种分析、引文国别分析、引文年代分析,以及引文聚类分析、同被引分析、引文耦合分析等,实际是针对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而非广义上的“引文分析”。因此,“不应该将参考文献的数量、语种、来源期刊、来源机构等作为论文质量的唯一或过于重要的指标。引用、引文方面的定量数据已有很多,将来应多从引用者出发,收集定性、主观的数据,将定性和定量数据结合起来,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规范引用、引文,使参考文献在知识的传播和扩充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15]广义的引文分析,从论文篇章分析的角度看,还应包括引文与被引用参考文献关系的分析,引文动机和行为分析,引文在论文著作(或简称正文)中的分布特征分析及其具体引证作用分析(用于论据、用于论证、用于批评等),以及引文与正文的语义关系分析和语法结构分析,引文的语境分析,引文的语用分析,引文与论文著作创新内容的作用强度关系等等。3. 通过正确认识参考文献与引文的内在关系(包括形式、逻辑、语义和功能等),进而认识目前基于科技期刊被引参考文献计量分析的引文分析在揭示科学交流、学科结构关系、发展趋势尤其是学术评价方面的局限性。如,基于参考文献被引频次计量的影响因子,由于缺乏具体的引文内容分析和鉴别,其难以确切反映期刊、论文学术质量或著者学术水平,而参考文献中片段内容甚至“只言片语”的引用也不能说明被引参考文献的整体质量水平。正如冯长根先生指出的:以研究文献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情况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文献计量学,现在加在它头上的许多功利性东西已经使它的功能异化了,我们应该去掉文献计量学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那些非理性的东西。[16]在文献计量学存在的同时,还应探索研究一门新的能真正反映科技文献内在引证规律的“非文献计量学理论”。4. 在论文写作和编辑出版中注重引文学术规范。由于引文(即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内容)在正文中的具体表述或表达方式及其“标注”对体现参考文献的作用及其与正文内在学术论证的逻辑关系、界定合理引用与抄袭剽窃极为关键,并对论文写作、同行审稿、编辑鉴审以及引文分析和学术评价都有重要意义,[17]因此,在端正引用动机和行为的前提下,必须认真精选、阅读并引用参考文献,尤其要注重发挥具体引文在正文中的实际学术论证作用,并使参考文献在论著中的著录格式以及引文在正文中表述的标注更加规范化,切实按照“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等构成完整的参考文献引用标注和著录体系。

引文与参考文献密切相关,但并非同一概念。明确参考文献和引文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对参考文献作用的发挥、文献引用内容在科技期刊论文中的具体表述方式及其与论文内在逻辑关系的鉴审,以及合理引用与抄袭剽窃的界定等都十分重要。其有助于正确认识参考文献、引文和引文分析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对科技论著写作和编辑出版过程中参考文献的合理引用以及引文规范化也有指导意义;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科技期刊引文分析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叶继元. 学术规范通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2-183.

[2] 李兴昌. 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写作与编辑[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51-52.

[3] [11] GB/T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

[4] 王道杰,李晓佳.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更名为《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初探[J].科技与出版,2011(2):45-48.

[5] [12] 劳缶.什么叫“文后参考文献”?[J]. 科技与出版,2011(3):51-52.

[6] [15] 马凤,武夷山. 关于论文引用动机的问卷调查研究――以中国期刊研究界和情报界为例[J]. 情报杂志,2009,28(6):10-14转8.

[7] [8] [13] 段明莲,陈浩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指南[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9] 朱大明. 略论引文表述的基本模式及注意事项[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430-432.

[10] 刘雪立. 参考文献的继承性引用、指示性引用和批判性引用 [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3):251-253.

[14] 朱大明. 关于制定科学引证行为准则的探讨[J]. 科技导报,2007,25(14):72-74.

第3篇: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引文分析 研究人员 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吸收能力 科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250.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6-0021-05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of Researchers 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

Wen Tingxiao Liu Xiaoying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According to bibliometrics theory and citation analysis principle, th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of referenc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researcher's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absorbing abi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hypotheses and inferences 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 principle, and chooses five evaluation indexes such as paper publishing quantity, references quantity, references quantity per paper, ratio of Chinese and English references, ratio of all types of references. In order to prove the hypotheses and inferences, this paper chooses nine authoritative Chinese academic periodicals as sample to carry out citation statistics and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 makes known that reference quantity and structure can be used as the foundation to assess researcher's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absorbing ability.

Key words: bibliometrics; citation analysis; researcher;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informatin asorbing ability; scientific evaluation

CLC number: G250.25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6-0021-05

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告诉我们:科学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科学研究人员总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研究现状掌握越充分,越能表现其创新性和创新能力。而把握研究现状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现有文献和信息,对现有文献和信息了解越充分,就越能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上进行创新。所以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一点,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对文献和信息的查寻与获取能力也自然成为衡量和评价研究人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创新是相对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言的,为了体现其研究成果的创新性,研究人员在从事研究过程中会尽量查寻现有文献和信息,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会尽量列出相关文献。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一般来说,信息获取能力越强,参考文献列举就越充分。除非研究者认为无须列举或有意省略,而这往往会带来学术风险,如违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

按照文献引用规范的要求,被引用文献应当是全部相关文献中质量最好和相关度最高的,而且只要引用就必须列举。这就意味着,文献引用必须建立在对相关文献实现充分获取的基础上。在信息查寻中存在一个“索普定律(M・E・Soper)”[1][2]:文献引用与相关文献和信息的可获得性密切相关。用户在利用信息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距离较近、容易获取的信息源。这一方面说明,用户在信息获取中存在求便心理和占有准则,另一方面也说明,用户信息获取量与其能力大小有关。这种求便心理是建立在用户平常注意信息源获取和积累的基础上的,这也是一种信息获取意识和能力。由此可以认为,利用引文数量特征及分布规律来初步判断研究者的信息获取能力是可行的。

1 引文分析的基本原理

1.1 引文分析的理论依据

从根本上讲,科学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由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所决定。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认为:[3][4]研究人员的引证行为和引证动机受一定规律的支配。科学文献的引证与被引证,是科学发展规律的表现,体现了科学知识和情报内容的积累性、连续性和继承性,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统一性原则以及学科之间广泛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现象。科学文献作者在创作科学论文时,不可避免地要引证他人的文献,汲取别人的经验和成果。因此,科学工作者的引证行为是科学活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科学交流不可缺少的部分。科学文献的作者一般不会在论文中无缘无故地引证与其论述主题完全无关的文章。文献的相互引证有多方面的原因。温斯托克(M・Weinstock)在进行系统归纳后指出,文献被引证大概有15种原因。引证行为和引证动机为我们从事引文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1.2 标注引文的重要意义

标注引文(参考文献)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且也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科研活动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在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标注引文可以起到如下作用:[5][6][7]

(1)体现科学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历史;

(2)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著作权;

(3)精练文字,缩短篇幅,避免重复;

(4)便于编辑和审稿人准确评价论著的学术价值和技术水平;

(5)提供情报信息线索,与读者共享信息资源;

(6)通过引文分析对论文、作者、期刊、机构等的学术影响力(应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等指标)做出客观的评价;

(7)有助于建立科学公正的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评价平台;

(8)促进科技信息、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在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实事求是地标注参考文献,而科研工作者在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也会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和实际需要来列举参考文献。

1.3 引文量大小的决定因素

引文分析原理告诉我们:“引证行为为何会发生”、“引证行为的测度指标、工具与方法”、“引证原理的主要应用”,但并未指出“引文量大小的决定因素”以及“引文量与信息获取能力的关系”。

一般来说,科学文献中引文量的大小取决于如下因素:

(1)与信息获取能力有关,信息获取能力强则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大;

(2)与学术规范和引用规范有关,学术研究越规范和引用要求越规范的领域和地区,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大;

(3)与科学论文的类型有关,综述性和述评性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大,一般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小;

(4)与学科领域有关,不同学科领域的论文的包含的引文量大小不同;

(5)与研究主题有关,原创性和前沿性主题研究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小,热点和焦点研究主题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大,普通主题研究论文引文量相对来说要更大。

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一个科研人员花费在查找和消化科技资料上的时间自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1%,计划思考占8%,实验研究占32%,书面总结占9%。[8][9]由此可见,科研机构、企业或者科研人员花费在科技出版物上的时间为全部科研时间的60%左右。如果能够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就能缩短文献查阅时间,提高科研效率,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造性的研究中。可见,一个科研工作者如果其信息获取和吸收能力不强,要想提高科研效率,开展创造性研究是不可能的。

1.4 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假设

基于引文分析原理,我们可以建立以下假设:

假设一:所有的学术论文都是在遵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完成的,研究者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列出相关参考文献,以体现其论文的创新性。

假设二:研究者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尽量把其能够搜集到的相关文献列在参考文献中,以表明当前研究现状、论证其学术观点。

假设三:研究者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在列举参考文献时,一般都会优先列举容易获得的文献、权威人士的文献、高质量的文献、高级别的文献来论证其观点。

假设四:学术论文中没有列举参考文献,一般可以认为,要么研究者信息获取能力有限,无法获取所需信息;要么学术论文中所包含的观点为完全创新,不需要列举参考文献;要么学术论文中所述观点为常识性知识,无须列举参考文献。

假设五:基于以上假设,可以认为,学术论文中所包含的参考文献数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研究者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获取相关文献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学术论文中所包含的引文量与研究者信息获取能力相关。

1.5 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推论

如果以上假设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论:

推论一:不同学科的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平均数能反映各自学科领域研究人员信息获取能力。一般来说,不同学科对研究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求不同,要求越高,学术研究越规范,列举的参考文献就越多,对研究人员的信息获取能力要求就越高。

推论二:不同级别的学术期刊中的论文中所包含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同(如按影响因子区分的期刊类别),一般来看,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中的论文创新程度要高于普遍期刊中的论文,为了体现其创新性,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中的论文应包含更多的参考文献。

推论三:不同学科、不同级别学术期刊的学术论文所包含的参考文献中,中文和外文参考文献的比例不同,反映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术期刊对研究者外文水平的要求和获取外文信息能力的要求。

推论四:不同学科和不同期刊的学术论文所包含的参考文献中,不同类型载体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同(如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反映了研究者获取不同类型载体文献信息的能力。

推论五:不同学科和不同期刊的学术论文所包含的参考文献中,被引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和平均影响因子,反映了该领域研究者获取高质量信息的能力。

2 基于不同学科期刊引文的数据调查

2.1 样本选择

为了证明以上假设和推论的合理性,本文选择了图书情报、经济管理、法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中11种具有代表性的中文权威学术期刊来进行数据调查,基本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领域。由于每种学术期刊每期的载文量及论文中所包含的引文量大体相当,变化不大,相对稳定,因此本文仅以每种中文学术期刊2011年第1期刊出的论文中所包含的参考文献为调查统计样本。实际调查表明,这种随机样本抽取方法抽出的样本尽管数量不大,但具有代表性,能够有效反映样本整体情况,具有稳定性和可检验性。进行尝试性研究是可行和有效的,能够推广。这11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及所属学科如表1所示。

2.2 指标选择

根据引文分析原理,本文重点选取了5个关键指标来重点统计分析中文学术期刊中引文数量及分布特征,据此来考察引文量及分布与信息获取能力的关系。5个关键指标如下:

(1)载文量:即每种中文学术期刊每期发表的论文数。

(2)引文量:即参考文献总量,包括每篇论文的引文量和每种学术期刊每期的引文量。

(3)篇均引文量:即每种学术期刊中每篇论文的平均参考文献含有或占有量,等于每种学术期刊每期的引文量除以每种学术期刊每期的载文量。篇均引文量可以反映每种期刊的平均引文量和每个学科论文的平均引文量。篇均引文量反映的是论文、作者、期刊和学科的信息吸纳能力。

(4)中英文参考文献的比例:即每篇论文所含参考文献中中英文参考文献在引文量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推广至期刊和学科中英文参考文献在引文量中所占的比例。它反映的是论文、作者、期刊和学科吸纳英文信息的能力。

(5)不同类型参考文献比例:即每篇论文所含参考文献中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文献、研究报告、学位论文、网络引文等文献类型的比例。它反映的是论文、作者、期刊和学科吸纳不同类型信息源的能力。

2.3 数据调查

通过调查统计,2011年第1期9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引文量及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3 数据分析及基本

3.1 引文格式不统一,有待规范

在文献计量学中,引用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引”,即直接引用(观点、数据、结论等的直接引用,一般用引号标出,按照一定的格式标注,如括注、脚注和尾注,通常也称为注释);一是“用”,即间接引用(观点引用,援引已有的知识成果,作为信息源而利用,一般不用引号标出,以尾注的方式标注,通常称为参考文献或引文)。

在我国,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对参考文献的标注要求和格式不统一,即使是在同一学科内的不同学术期刊对参考文献标注的要求和格式也不统一,学科和期刊差异较大,不利于有效开展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中的引文分析研究,有待规范。借鉴国际标准或建立我国统一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和标准都是有效的举措,需要学术界呼吁和有关部门重视。如国际通用1979年创建温哥华格式,2006年2月采用最新版本。我国文后参考文献标注格式采用GB/T 7714-2005。但很多学术期刊并未规范使用这些标准。

从11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引文(覆盖经济学、法学、管理科学、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11个学科)的调查数据整体上来看,我国学术期刊引文标注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引”(注释)、“用”(参考文献)不分或不完全区分。大多数学科领域的期刊都没有区分“引”(注释)和“用”(参考文献),或者是将两者混在一起。如《管理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数学学报》、《化学学报》、《物理学报》和《计算机学报》就没有区分“引”(注释)和“用”(参考文献),而《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则将两者混在一起脚注。二是格式不统一。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的期刊在标注格式上基本一致,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基本上是一个学科、一种期刊一种标注格式。三是标注不完整。在所调查的9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中,除《管理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和《计算机学报》有文献类型标识外,其它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都没有。《经济研究》期刊论文中还没有标注引文序号。

3.2 篇均引文量不高,信息获取能力有待加强

论文和期刊的平均引文量,是考察论文、期刊和作者吸收他人学术思想的水平。平均引文量通常可以反映论文、期刊和作者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篇均引文量反映的是论文、作者、期刊和学科等的情报信息吸收能力。篇均引文量是与情报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密切相关的,虽然篇均引文量小可能不能说明作者信息获取能力差,但篇均引文量大则能表明作者信息获取能力强。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尽量对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或主题进行全面的了解,这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本领域或主题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没有一定信息获取能力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从所调查的9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篇均引文量来看,尽管每种期刊的篇均引文量都高于全国各种学术期刊的平均水平,但与国外学术期刊的篇均引文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国内1 765种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为10.01条/篇;另据2008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国内6082种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为7.92条/篇。而国外期刊的科技论文的平均引文量超过30条/篇。[10]这一方面说明国外研究者注重相关研究领域信息的获取,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外研究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注重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从所调查的9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的篇均引文量来看,高于30条/篇的只有《法学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两种,分别为42.89和60.6,如果去掉注释的话,则篇均引文量只有37.33和51.13。虽然仍高于国外科技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但是与国外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相比,则又存在较大的差距。[11]据统计,每篇外文论文的引文量平均比中文论文的引文量要多6篇,它反映了国内外研究者在文献利用上的差距。[12]综述性论文的引文量则尤其如此,我国综述性学术论文的引文量一般在15~100篇之间,个别论文引文量较小。而国外综述性论文一般较长,参考文献量也较大,大多在100篇以上,多则达几百篇。

3.3 英文引文比例上升,仍需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国际化,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流十分频繁。研究者在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会尽力了解国内外某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站在学科研究和发展的前沿上,才能生产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研究科学论文中引文语种的分布,正是测度作者获取和利用国外文献和信息能力及情报信息吸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查寻和获取外文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意义重大。

引文是由不同语种的文献构成的。中外文引文比例的大小反映的是研究获取和吸取外文信息的能力。某一种语种的引文量越大,说明该语种比较重要和常用。对我国《大气科学》、《金属热处理》等10种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1979年的引文统计表明:[13][14]中文引文量占全部引文总量的27%,英文引文量占58%。这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掌握英文,再加上中文,就足以查阅所需文献和信息的85%。而对《数学学报》的引文统计分析表明:[15][16]引文语种只有四种,中文、英文、俄文和德文。其中英文占73.99%,中文占23.88%,约为英文的三分之一,俄文和德文数量极少,只占2.14%。在数学领域,我国科研工作者只要掌握英文,就可获得97.86%的信息量。两种调查的结果都表明英文引文所占的比例都特别高,这一方面说明国际上以英文发表可供查阅的相关学科文献和信息数量多,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研究人员多数是以英语为工具检索国外资料的。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11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所包含的引文中,中英文引文所占的比例分别为:《中国图书馆学报》中文引文量占71.54%,英文28.46%;《情报学报》中文引文量占46.08%,英文占53.92%;《经济研究》中文引文量占39.23%,英文占60.77%;《法学研究》中文引文量占71.51%,英文占28.49%;《管理学学报》中文引文量占32.9%,英文占67.1%;《中国管理科学》中文引文量占39.69%,英文占60.31%;《中国社会科学》中文引文量占68%,英文占32%;《数学学报》中文引文量占6.22%,英文占93.78%;《化学学报》中文引文量占21.37%,英文占78.63%;《物理学报》中文引文量占33.87%,英文占66.13%;《计算机学报》中文引文量占6.99%,英文占93.01%。其它语种的引文极少,几乎没有。调查结果表明,除《中国图书馆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两种权威中文学术期刊中文引文量的比例大于英文之外,其它期刊9种学术期刊的英文引文比例都高于中文,自然科学中文学术期刊英文引文所占比例大于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社会科学领域,人文社会科学如哲学、历史、法学、文学等中文引文所占比例大于英文,而经济学、管理科学和情报学等英文引文所占比例要稍高于中文。《数学学报》和《计算机学报》英文引文所占比例最高,特别是《数学学报》,较之前的引文统计调查,英文引文所占比例大大提高了,从73.66%上升到93.78%,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学术期刊在投稿须知中还明确规定了英文引文所占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或一半,如经济学和管理学学术期刊。如此看来,我国部分学术期刊在引文语种的分布上具有倾向性和导向性。总体来看,英语已成为我国科研工作者获取国外资料和信息的主要语种。

3.4 引文类型来源狭窄,有待拓展

研究引文的文献类型分布,可以了解本学科论著的文献信息来源及其构成比例,从而确定各类文献载体的情报价值以及研究者获取不同类型文献信息的能力。引文统计调查表明:[17][18]在所有被引文献中,期刊论文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图书,特种文献中的专利说明书、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技术标准、产品样本、学位论文等的被引率有上升的趋势。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来看,9种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所包含的引文中,除《中国社会科学》图书所占比例最高外,其它学术期刊引文中期刊论文所占比例都远远高于其它文献类型。可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更多地倾向于引用图书,尤其是经典著作,如哲学、历史、文学。本次调查还有一些新的发现:一是期刊论文所占的比例在逐渐上升;二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们更多的引用会议论文;三是网络引文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逐渐增加,图书情报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关注最多,而经济、管理和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则极少使用网络引文,法学领域使用网络引文主要是做案例分析;四是报纸和各类报告受到经济、管理和法学领域研究者们的青睐;五是大量具有重要情报价值的信息源被我国科研工作忽略,如学会论文、专利等。这一方面可以说明我国研究者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需要拓展,另一方面也证明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获取和利用不同类型信息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文庭孝等.信息咨询与决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9.

[2][5][13][15]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183-184,116-117,134-139.

[3][6][12][14][16][17]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17-318,370-371,424.

[4][7][18]王佃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及几个相关问题[EB/OL].[2011-04-28]..2010-04-09.

第4篇: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

一、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

1、硕士论文应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硕士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学科教学(英语)除外),字数一般在10000字左右。

二、硕士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一)题目:能概括整个硕士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

(二)、摘要(中外文):硕士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800字左右),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或结论,要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炼。为便于文献检索,在摘要的最后另起一行,相应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至8个。外文摘要另起一页打印。推荐阅读>>>硕士毕业论文的各个部分怎么去写

(三)、目录:应是硕士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简明扼要。章、节、小节分别以一、1、

(1)等数字依次标出。所标页码应与正文一致。

第5篇: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3.2 研究的预期目标

4 研究方案

4.1 研究方法

4.2 技术路线

5.论文进度安排

6 主要参考文献

格式要求:

1、正文

(1)标题用宋体加粗并且居左,字号为:一级标题小四号,二级标题五号; 1-2级标题段前间距0行,段后间距0行,1.5倍行距。

(2)标题序号标号

一级标号:1 2 3 ……

二级标号:1.1 1.2 1.3 ……

(3)正文用宋体五号,1.5倍行距,段前间距0行,段后间距0行。

如正文2级标题后要再设标题,可继续3级标题如1.1.1 1.1.2 1.1.3的形式,如3级标题后还有小标题,注意不要中英文混用,4级标题宜采取 (1) (2) (3)的形式,5级标题宜采取① ② ③的形式。

2、参考文献

引用的参考文献统一列示于开题报告第6部分,直接引用的文字、数据、表格等应将参考文献序号标注于正文。要求第6部分所列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其中最好其中有2篇外文文献,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码。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方式

如果引用的是论文中的观点,则写法是:

“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或 :“姓名(YYYY)的观点是……”。

其中,YYYY是4位数的年号。

如果作者在该年发表2篇以上的文章,则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分别标注a、b、c之类,例如:YYYYa,或YYYYb。

如果引用的是著作中的观点,则写法是:

“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a,P.×××)”,或:“姓名(YYYYb,P.××—××)的观点是……”。

其中,P.×××表示被引用观点所在页码,例如,P.203。

第6部分参考文献的标列方法(选用悬挂缩进)

刊物上的论文类: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物名称,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示例

[8]李里特,候文义.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的几个关键问题[J].科技导报,2019(1):36-39

著作类

[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示例

[1]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2-3

论文集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A](或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示例:

[18]江举谦.中国传统士道与从政观念[A].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251-263

[18]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C]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251-263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D].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

示例:

[28]陈华森.模块化专业课程计划的研究与开发[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1989

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示例

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3) 英文参考文献,也按照上述规则写。

作者姓名必须是“姓在前,名在后;姓不缩写,名缩写”。例如,论文类的标列方式是“姓,名.文章题目[J].刊物名称,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示例

[1]Richard, O.& Kirby, S. L.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the justification of work force diversity programs[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999, 14(1): 109-118

[2]Stuart, T. E.& Podolny, J. M. Local search and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1): 21-38

[3]Wagner, W. G., Pfeffer, J.& O’Reilly, C. A. Organizational demography and turnover in top-management group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4, 29(1): 74-92

第6篇: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1内容及要求

1.1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题目的字数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1.2摘要与关键词

1.2.1摘要

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以300~350字为宜。

外文摘要应另起一页,其内容及格式应与中文摘要一致。

1.2.2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目录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1.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绪论(前言、引言)

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部分,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采用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论文构成及主要内容等。

1.4.2主体

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主体包括的内容由中文系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制定,要求按照内容分章节论述论点。对论文中出现的引文等内容要求应在原文中明确指出出处。

1.4.3结论

毕业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个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1.5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其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

1.6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毕业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1.7附录

对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

2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2.1文字

用汉语规范文字书写,本专业规定字数在一万字以上。

2.2书写

毕业论文版面不分栏,一律由本人在计算机上用Word输入、编排并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2.3字体和字号

章标题:3号黑体

节标题:4号黑体

条标题:小4号黑体

正文:小4号宋体

页码:5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NewRoman体

2.4页面设置

2.4.1页眉和页脚

页眉为1.5cm,上写“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页脚为1.75cm。

页眉和页脚文字均用5号宋体。

2.4.2页边距

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

2.4.3页码的书写及编排

毕业论文页码从绪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排列。封面、毕业论文任务书、摘要不编页码;目录用罗马数字单独编页码。

2.5封面

毕业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缺项内容用钢笔填写。

2.6扉页

扉页为“毕业论文任务书”。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填写(打印),签名用钢笔填写,不得打印。

2.7摘要

中文摘要包括题目、“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和关键词。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所有文字均用小4号宋体。

外文摘要字体用小4号TimesNewRoman体,格式与中文摘要相同。

2.8目录

目录的编写格式,各专业应有明确要求。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NewRoman体。

2.9正文

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正文层次的编排和标题序码由各专业规定。

2.10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用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2.11参考文献

按毕业论文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第7篇: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

一、毕业论文(设计)规范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封面、中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其中“注释”与“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

1、封面:封面由文头、论文(设计)题目、作者、系别、专业、学号、指导教师等组成。

论文(设计)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副标题,则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2、中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内容摘要是对论文(设计)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和观点综述,字数在300--350字。关键词是从论文(设计)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设计)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为3—5个,最多不超过7个。

3、英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英文内容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由中文内容提要和关键词翻译而成。

4、目录:列出论文(设计)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致谢等对应页码。

5、正文:正文是论文(设计)的主体部分,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该部分要运用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正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原则上要有外文文献的中文翻译,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6、注释:对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指作者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所参考的文献,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比较等,是毕业论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毕业论文(设计)的引用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处体现出来,并按顺序编号。引用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

    8、致谢: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9、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等形式。

二、毕业论文(设计)结构格式标准

(一)纸型及页边距

毕业论文(设计)一律采用国际标准A4纸(297mm x210mm)打印。页面分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0mm,地脚(下)15mm,订口(左)20mm,翻口(右)15mm ,单面打印。

(二)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

(三)论文(设计)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论文(设计)标题:

1、封面:采用教务处规定的统一格式。

2、中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另起页,“中文内容摘要”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内容,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摘要内容下另起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关键词三字用4号黑体,内容用小4号宋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7个,词间空一格。

3、英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另起页,“英文内容摘要”用“Abstract”, 3号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内容,用小4号字,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摘要内容下另起行打印[Key Words],用4号黑体,内容用小4号字。推荐使用Arial体。内容同中文内容摘要。

4、目录:另起页,“目录”二字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一级标题采用小4号宋体,二级标题5号宋体。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

5、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设计)题目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正文内容,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固定值22磅。

正文文中标题用阿拉伯数字标明: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采用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1”,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1.1”、“⑴”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6、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或“⑴”,同时在正文后空两行顶格排印[注释]二字,用4号黑体。另起行用小4号宋体排印内容,内容序号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页排序,编排方式同参考文献。

7、参考文献:另起页,[参考文献]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设计)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字体用小4宋体。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和示例如下:

(l)专著 著录格式:[序号] 编著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1] 黄辅周,吕乾正,等.排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1.24-27.

注:初版书不标注版本,页码是可选项。

(2) 期刊 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题目[J].刊名,年,卷(期):页码.

例:[1] 张绍礼.体育技术课实施“技术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的构思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21(2):10-13.

[2] Moustafa G H.Interaction of axisymmetric Supersonic twin jets[J].AIAA J, 1995,33(5):871~875

注:外文期刊的刊名可用简称;请注意标注文章的年、卷、期、页,不要遗漏。

(3) 学位论文(设计) 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目[D].地点:单位,年.

(4) 论文(设计)集,会议录 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论文(设计)集中析出的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目[A].见:主编.论文(设计)集名[C].论文(设计)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6)科技报告 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国际、国家标准,行业规范 著录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专利 著录格式:[序号]设计人.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

(9)电子文献 著录格式: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网址. 年-月-日. 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

(10) 其他未定义文献类型 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致谢:另起页,“致谢”三字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内容,用小4号宋体字。

9、附录:另起页,顶格排印[附录]二字,用4号黑体加粗,另起行写标题,用3号黑体加粗,内容编排参考论文(设计)正文要求。

(四)表格

正文或附录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编排的基本要求为:

表头:表头包括表号、标题和计量单位,用5号黑体,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度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1”,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为:“计量单位:元”。

表体:表体采用“三(横)线表” ,必要时可加辅助(横)线,不留竖线和斜线,上下端线一律使用粗实线(1.5磅),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磅),表的左右两段不应封口(即没有左右边线)。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5号宋字。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与对齐,数码位数应对齐。表格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的内容重复。

(五)图

图的插入方式为上下环绕,左右居中。文章中的图应统一编号并加图名,格式为“图1 ××图”,用5号黑体在图的下方居中编排。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标目用小5号字;标目采用国家标准的物理量(英文斜体)和单位符号(英文正体)的比表示,如c/molL-1。制图要求:半栏图宽≤7cm,通栏图宽≤16cm;图中曲线粗细应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竖画,坐标线的粗细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横画;

(六)公式

文中的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编排,有编号的公式略靠左排,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后应注明编号,该编号按章顺序编排,编号形式为“⑴”。公式下面有说明时,应顶格书写。较长的公式可转行编排,在加、减、乘、除号或等号处换行,这些符号应出现在行首。公式的编排应使用公式编辑器。

(七)数字

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八)标点符号

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区分开。

(九)计量单位

除特殊需要,论文(设计)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十)页码

全文排印连续页码,单面印时页码位于右下角;双面印时,单页码位于右下角,双页码位于左下角。

(十一)印刷与装订

论文(设计)一律用A4纸打印,单、双面均可,推荐双面印制。文稿一律左侧装订。

     三、其它要求:

      1、全文内的各章、各节内的标题及段落格式(含顶格或缩进)要一致;

      2、全文内各章的体例要一致,例如,各章(节、目)是否有“导语”;

      3、时间表示:使用“2004年6月”,不能使用“04年6月”或“2004.6”;

第8篇: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

(一)毕业论文项目

完整的毕业论文由一系列项目构成,这些项目应包括:封面、中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英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致谢,其中"注释"与"附录"是具体情况安排,其余各项均为必备项目。

(二)项目含义

1、封面

包括文头、论文标题、作者、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分校。

2、中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内容提要是对论文的概括性描述,自述在300至500字之间;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达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一般不超过7个。

3、英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它的内容提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由中文翻译而成。

4、目录

包括论文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的名称以及对应的页码;附录、参考文献的对应页码。

5、正文

它是论文的主干部分,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但各部分内容应以若干层次的标题来表示,正文字数在7000字以上。

6、注释

它是对论文中所应用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是对引文出处的说明,采用脚注形式。

7、附录

它是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采用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

8、参考文献

它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等名录。

9、致谢

它是作者对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表示感谢。

二、编排格式

(一)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衡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适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二)编排式样及字体号

1、封面

(1)文头

封面顶部居中,3号宋体加粗,上下各空一行,固定内容为"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2)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用2号黑体加粗,在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3)论文副标题

论文副标题用小2号黑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4)其余项目

作者、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分校的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内容用3号楷体,在正副标题下居依次排列,各占一行。

2、中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另起一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内容提要"的内容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关键词"三字用4号黑体,内容用5号黑体,一般不超过7个词,词间空一格。

3、英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另起一页。"内容提要"项目名称规定为"Abstract",顶部居中,用3号Arial字体,加粗;

"内容提要"的内容用5号Arial字体,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

4、目录

另起一页。"目录"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内容用小4号仿宋体。

5、正文

另起一页。

(1)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2)文字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1.5倍行距;

(3)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5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5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加粗,可根据标题的长短决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若不独占行,标点后面须加句号。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用5号宋体,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注: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4)注释

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或"(1)",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空两格后写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

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中间用逗号分隔。

(5)附录

"附录"项目名称用4号黑体加粗,在正文后面空两行顶格排列,内容编排参考正文。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项目名称用4号黑体加粗,在正文或附录后面空两行顶格排列;另起一行空两格用5号宋体排列参考文献内容,具体编排方式同注释。

(7)致谢

另起一页。"致谢"项目名称用4号黑体加粗,另起一行空两格用5号宋体编排内容,回行顶格。

6、表格

正文或附录种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编排的基本要求是:

(1)表头

包括表号、标题、计量单位,用小5号黑体,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1",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为"计量单位:元"。

(2)表体

表体的上下端线一律使用粗实线(1.5磅),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磅),表的左右两端不应封口(没有左右边线)。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小5号字。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与对齐,数码位数应对齐。

7、图形

图形的插入方式为上下环绕,左右居中。文章中的图形应统一编号并加图名,格式为"图1 ××图",用小5号黑体在图的下方居中编排。

8、数字

文章中的数字,除了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式应前后一致。

9、标点符号

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标点符号,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加以区分。

10、计量单位

除特殊需要,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11、页码

论文全文应连续页码,单面页码位置在右下角。

第9篇: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

论文采取考生自选题方式,选题应根据汽车营销师职业标准的有关要

求,参考培训教程,同时结合考生所在单位的实际营销工作的情况自行拟定。

(二)论文撰写要求

1、必须由考生独立完成,不得侵权、抄袭,或请他人。

2、论文字数3000---5000字。

3、论文所需数据、参考书等资料一律自行准备,论文中引用部分内容须注明出处。

4、考生每人需上交论文3份,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要求每页22行,每行35字,并在论文右上角注明"汽车营销师"字样。

5、考生应围绕论文主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从事科学实践,得出相关结论,并将这一研究过程和结论以文字、图表等方式组织到论文之中,形成完整的论文内容。

6、论文内容应达到四条标准:

一是论文内容是否围绕主题,主题是否突出;

二是论点是否鲜明,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是否有创新;

三是论证过程是否逻辑严谨,数据是否准确,阐述是否完整;

四是论文的文字是否通顺流畅,表述是否恰当。

(三)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格式的一般要求

(1)论文由标题、署名、摘要、正文、注释及参考文献组成。

(2)标题即文章的名称,它应当能够反映文章的内容,或是反映论题的范围,尽量做到简短、直接、贴切、凝练、醒目和新颖。

(3)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不超过300字。

(4)注释是对论文中需要解释的词句加以说明,或是对论文中引用的词句、观点注明来源出处。注释一律采用尾注的方式(即在论文的末尾加注释)。

(5)参考文献是在论文写作中对论文撰写人起到启示、参考作用的书籍、报刊中的文章,出于尊重他人观点、成果的需要,同时便于读者查询原文,一般应在论文的后面列出主要参考文献的目录。(见表1)

(6)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为:

①图书,按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版次的顺序标注,注释在最后要标明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