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学概括论文范文

药学概括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学概括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药学概括论文

第1篇:药学概括论文范文

药学论文3700字(一):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应用融合的中药学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摘要:中药学课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而且专业性强,通过中药学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医辨证以及理法方药等内容。随着我国对传统中医重视度的提升,社会对综合性中药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医学理论教学中也需要结合社会以及行业的发展需求,做好课程改革工作。本文主要对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应用融合中药学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传统中医药理论;现代应用;中药学;教学改革

中药学教学内容主要是对中药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产地和采集、炮制、应用、性能、配伍和用药禁忌及中药临床应用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中西医临床学科以及中医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中药学的专业性强,也是中药学与临床应用中的主要联系纽带,而且与多门学科具有直接的关联性。如果中药学学习成绩不佳,会导致之后的临床和方剂学习受到影响。中药学的教学内容中包括重要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等,有利于对中医药教学优势和特点的发挥,使中药学能够与临床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当前我国传统中药产业逐渐向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知识内涵以及知识结构都不断拓展,因此需要加强对创新型中药学人才的培养。

一、中药学教学现状分析

中药学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中药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中药知识进行记忆,包括中药的来源、功效应用、性味、归经等,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存在的难度比较大,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在记忆以后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出现遗忘的现象,导致当前学生在中药学的学习中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

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照本宣科的硬性灌输方式,没有结合现代中药学实践内容,使得学生在中药学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此外,教学方式比较落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结合中药学发展的最新进展情况,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因此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了解中也只能停留在中药学的表面,无法深入到中药的细胞、分子等层面的功效发挥方面进行了解,这种教学模式下必然会导致中药新药的开发受到限制[1]。同时从中药学的实践课程来看,大部分实践课程都只是对中药饮片的辨析,缺乏对中药创新性的了解,这种教学模式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无法将传统中药学与现代中药临床应用进行有机的结合。

二、中药学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当前中药教学改革情况来看,大部分学者认为在中药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课程构建体系,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并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改革。还有的学者认为,在中药学的发展中,需要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特点,利用现代化技术水平促进中药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满足人们的保健需求,而且为了使中药学的影响不断扩大,需要与国际进行接轨。杨新辉等学者提出,为了促进中药学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对中药学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学生中药学研究兴趣。当前各中药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设计不合理以及课程评价不规范等问题。因此需要结合这些情况加强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丰富,完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专业思辩和学习能力[2]。此外,还有人提出中药学发展中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在原有中药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学科发展情况,做好对中药药理理论的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案例,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同时在课程内容中加入药理学以及中药化学等相关知识内容。

通过从当前疾病的发展形式来看,现代的肿瘤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升,大部分中药的使用频率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导致中药教学必须要迎合社会的变化进行改革促进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屠呦呦女士因为青蒿素的研发获得诺贝尔奖,进一步加大人们对中药的研究热情,而要想使中药研究获得更大的进展,必须要做好中药教学改革工作,通过中药学教育改革培养更多的中医药学人才,并将中药在临床教学中更好的应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途径。

通过对我国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情况来看已经获得一定的成功经验,能够为中药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和动力。但是在中药学改革过程中中药学理论研究与现代临床间的结合方面比较落后,因此还需要加强对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的探索。在中药学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中医药学理论以及现代中药学研究的薄弱点,参考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和要求,对二者间的融合度进行分析。

三、传统中医学理论与现代应用融合的改革策略

中药性能、配伍、用药禁忌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都是对我国传统中药用药经验的总结以及哲学思想的概括,具有独创性和原创性的特点,通过与个人化人体的作用和结合形成的一种知识结构体系,也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原则。随着时展,中药学在研究中开始注重将中药理论与现代中药应用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中药在临床上更好的服务消费者,这也是当前中药学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3]。中药学教学中需要结合现代思维和科研模式,对中药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够加强对中药基础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促进中西医药学间的互补和融合,培养现代中药学人才,使医学和药学的发展获得更大动力。

(一)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临床应用结合的理论分析

通过对传统中药学理论的理解和认知,掌握中药学的使用方法和规律,同时与现代中药临床教学情况进行对比,使传统中药学理论成为现代临床教学中的重要理论依据,并探寻二者间的契合点,为中药教学改革提供充分的理論支持。通过文献查阅以及中药书籍的分析,对中药理论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同时结合现代临床教学指导,对现代疾病机制进行分析,以传统中药的临床应用为基础,对中药临床应用以及药理特性等进行全面分析,使中药理论与现代临床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促进中药理论的发展。

(二)加强对传统重要理论与现代临床应用实践的分析

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传统中药学理论与现代临床应用进行有效结合,完善中药学教学改革和培养机制。同时对古今中药学临床应用的异同点、疾病普遍化规律以及用药频率和疾病变化规律等进行分析。还可以采用实践与案例结合的方式,对中药学中个别的临床异同应用方法进行对比和案例介绍以及实践验证。此外,对理论观念进行归纳、总结,结合中药的功效和药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融合的中药教学内容进行探索。

(三)完善中药学教学改革策略

通过对传统中药认知的分析,提出促进传统中药学习能力与现代临床应用融合的课程实践改革方法,促进学生中药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传统中药学发展赋予现代新的内涵,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提升学生传统中药学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完善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为中药学理论与现代中药临床应用结合奠定基础。

(四)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能够将药物实体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可以展现不同的切面,这是实际教学中难以达到的。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应用中药植物标本,通过这种感性认知方式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库以及网络上的资源整合,将书本上、黑板上枯燥、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生动的知识形式。随着专业技能的发展,中药在具体辨别、认知以及使用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因此在中药学理论学习过程中,除了理论课堂教学的内容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药药材标本以及饮片内容,使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和理解,提升中药学教学理论质量。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单位时间的知识容量增加,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有利于对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全面的掌握中药学学习内容。比如在讲解人参中药知识的过程中,在对人参性能以及功效等方面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人参的视频和图片,包括药材全貌、生长环境以及饮片性状等,还可以通过对圖片的放大对人参表皮的颜色、环纹、点状树脂道以及放射性纹理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此外,还可以利用视频的方式对人参为主要药材的生产现状进行展示。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学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中药学教学必然面临改革,传统中药学教学中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讲解和传授,教学方式单一。随着时展以及中药学的崛起,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中药学的发展需求,使得中药学教学中呈现出一定的弊端。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国家、学校以及技术等不同的层面加强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提升中药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药学知识内容。通过传统中药学理论与现代应用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中药学知识进行重新架构,对中西医临床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对我国中药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简介:赖利平(1976-),女,汉族,湖南浏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药学。

药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西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西药处方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以2630份西药处方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存在问题的164份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结果:通过对以往西药处方中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主要是给药方案不佳、重复用药、药物剂量过高、超说明书用药,导致用药安全性、合理性不高,其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对此,应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结论:为确保西药处方内容的可靠性,在为患者配药过程中,药师与医师之间应加强沟通,认真核对处方内容,降低用药不合理事件的发生概率,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西药处方;药学服务;处方分析;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2

前言:西医是当前使用率非常高的一种治病方式,主要以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在治疗前,患者需要到检验科中接受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等,在医生对患者所患疾病完全确诊后,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具药。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用药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药房中必须要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为每一具药方进行分析,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使患者可以早日摆脱病魔的折磨。通常情况下,在为患者开具药物前,临床药师要对患者所持药方进行详细的分析,观察其中是否存在着用药错误,如存在错误可及时更改或与主治医生相探讨。本文围绕西药药学服务中处方分析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164份以往开具的西药处方为主,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通过对西药处方进行分类、规整,分析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1]。

1.2方法对所选取的164份中药处方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通过对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来进行改进方案的制定。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用于本次实验数据整理,计數单位用%来表示,在x2检验方式下,若组间差值符合P<0.05的要求,则表示为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通过对以往西药处方中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主要是给药方案不佳、重复用药、药物剂量过高、超说明书用药等,详细数据请见表1.

3讨论

3.1用药的剂量不适宜

医生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方时,需要根据患者病症的具体情况来斟酌每一种药物的使用量,不仅让药物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还能够降低对患者身体的影响,确保药房的合理性[1]但就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过去处方分析的效率较高,能够有效找出每一份药方中存在的不足,如表一可以看到,用药不计量不合理的问题比较常见,对患者身体的康复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药物使用剂量应严格按照相关用药规范及患者情况来确定,如对患有前列腺炎的患者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进行治疗,若服用剂量未能达到400mg,剂量较小,那么不仅并不会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还极有可能形成比较严重的耐药。

3.2给药方案不合理

当前时代背景下,药物类型不再向过去一样过于单一化,而是不断朝着多样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且各类疑难杂症的发病率也在上升,正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需要针对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在用药方案。药房临床药师在拿药前,会对用药方案详细斟酌,主要是因药物较多,不合理的给药方案极有可能降低药物效果甚至是产生反作用[2]。如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给予头孢呋静脉滴注治疗,适当剂量为每天0.75g,但医生在给药前在并未能够合理的判断给药方案是否存在不足,要知道,头孢呋辛是头孢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在使用前,在使用前必须要按照在按照小剂量的多次给药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3.3重复用药

据本次实验结果来看,处方分析在判断是否存在重复用药中有着良好的效果。在患者的每天用药中,每一种药物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用一次,重复使用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前文中提到过,当前我国生物制药领域发展几位迅速,药物类型多种多样。但在多种药物中,由于其生产厂家不同,其药物名称也不相同,但归根结底其药物成分相同,如在对患者使用维C银翘片时,药物中含有着大量的乙酰氨基酚,若未进行处方分析,那么患者回因摄入了过多的乙酰氨基酚而影响肾脏或者造血功能。

3.4药物选择不合理由于当前药物种类较之过去更加多样,因此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药物选择比较困难。据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医生想要更快、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但疗效较好的药物价格必然高昂,反之较低,若药物选择不合理,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也可能会给其家庭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医院西药房临床药师在选择药物时,必须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家庭情况,避免给在其家庭造成负担。此外,药物选择还要根据所针对疾病来进行选择,如在对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所选择的药物必须要具有针对性,若临床药师在处方分析时发现用药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及时与患者主治医生联系,商讨最佳用药方案。

3.5溶媒或溶媒剂量不合理

第2篇:药学概括论文范文

目前,就大多数中医院校课程设置安排的情况来看,《临床中药学》理论课多设在大一第二学期或大二第一学期,这个阶段的学生中医基础及中医诊断知识薄弱,尚无临床实践,而临床实习往往安排在最后一年,两者之间间距长达三四年,临床实践机会不够,导致学生学习中药多死记硬背,对中药的性能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药物功用的理解和应用意识。因此,中医类或中药类学生在毕业后也普遍存在着中药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中医专业类学生因缺乏实践机会,导致了动手操作能力、中医辩证思维能力、对疾病综合处理能力、理法方药运用能力等临床能力不强,并且对于中药的采集、炮制、中药饮片辨识等实践相关内容及方法知识欠缺;中药专业类学生因缺乏实践机会,导致了对中药理论开拓研发能力不足,科研课题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等问题。目前,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正在成为中药学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全国各中医药院校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饮片观摩、上山采药或开展中药房实习、门诊见习等实践环节教学活动。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中药学相关科研、职业技能训练的环节和方法,尚未做明确而具体的开展和实施。针对上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临床中药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进行改革。教高[2007]1号文件规定,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目标和措施

《临床中药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庞大,根据专业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临床中药学》课程中一些非重点药物的讲授,集中课时用于《临床中药学》实践环节的教学。目前国际先进高等教育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因此,我们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要着重关注科研和职业两大技能的实践培训,并根据医药类专业的不同,灵活选用各种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各有侧重,从而强化学生各种科研创新和职业实训实践能力。

1.科研技能。《临床中药学》作为中医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以中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为主体的特征,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临床中药学药性和药效,以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考虑到中医药专业类的学生后期会学到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等药效相关课程,为避免重复性实验,因此在科研技能实践环节中我们主要强调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即中药性能,是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主要是功效)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其药效机理的理论依据。中药药性实验研究,是对临床中药学总论部分的补充,是整个实践教学的基础,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指导性,有助于学生在未来从事临床工作时更好、更准确地处方用药,提高行医的能力,同时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后期开展药效实验或进一步科研深造也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实践实施中,我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等实践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增设紧贴学生相关专业要求的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经典中药药性实验,制定中药性能理论实验讲义,同时也增加部分探索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选择规模较小,周期较短、难度适中的题目或结合教师科研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科研习惯。最后通过研究报告、实验设计标书或者毕业论文的撰写来评估学生综合运用药性理论的实践教学效果。以大学生实践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作为主要指导老师,我们已经指导数名本科生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主要围绕药性理论的五方面展开:①四性,如选用寒热两性不同的中药附子、干姜和知母、石膏分别观察对发热动物解热或导致动物体温升高等作用。②五味,如观察辛味中药紫苏与紫苏芳香挥发油在辛味“能散能行”(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抗菌、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等)的区别。③归经,如选用示踪剂,经尾静脉注入动物体内,不同时间取动物器官组织,测定各器官组织的放射性强度,将其换算成示踪剂含量,即可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定位分布及特点,间接提示其作用于机体内敏感的靶器官,验证其归经部位。④升降浮沉,如观察黄芩生用、酒制、炭用等不同炮制方法对升降浮沉的影响。⑤毒性,如选用附子、细辛等有毒中药灌胃实验动物,观察其毒副作用。

2.职业技能。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引导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加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响应国家号召,我们按社会对中医药类技术岗位的要求,采用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建立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考虑到真实工作环境的局限性,我们采用现代创新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结合《临床中药学》课程的特点,建立生动形象的多元化模拟实践教学环境———互动式模拟中药房,并配合计算机软件应用,让学生身临其境,就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参与相关工作,真正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并为学生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互动式模拟中药房就是仿真中药房架构空间布置,将中医师用药处方和中药师调配等一系列过程融为一体,既节省教学时间,又降低教学成本。利用互动式模拟中药房交互特性,首先在CNK“I中国典型病例大全数据库”搜集典型病例,把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患者”提出所患疾病的不适,“中医师”推荐正确的中药,“中药师”鉴别、炮制等调配和制备中药。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说,互动式模拟中药房是培养临床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办法,能够让学生对所示病案进行分析、确立治法、选择用药,使学生提前进入中医师角色,加深理解选择用药的技能,体会到中药运用的规律性和灵活性。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利用互动式模拟中药房交互特性,熟悉如何审方,如何规范拉斗、如何抓药、称量和倒药等,对中药的动植物形态、中药饮片的形状、中药炮制的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特殊中药的煎服方法等有基本的认识了解,让学生能更好记住中药的性能、功效及主治。

为使临床中药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仅拘泥于模拟实践环境,真实环境下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对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必不可少。社会实践阶段,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去药用植物园辨认中药,熟悉中药的形状和功效,或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到野外开展中药资源分布调查,辨认采集动植药物并制作成标本或建立宣传中医中药的社会服务实践平台,向社会大众介绍中药相关的知识,弘扬中药文化,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收获课堂上所没有的知识。毕业实习阶段主要指加强与医药企业的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校外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深入到实习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获得第一手感性知识,真正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最终,通过资源调查研究论文、研究调查报告或者毕业论文的撰写来评估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教学效果。

第3篇:药学概括论文范文

本文之所以提出本草研究的创新问题,是因为目前已经出现了研究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和及时,也有的是属于学风问题。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本草研究中来。以下拟从本草研究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本草文献研究

本世纪在本草文献(准确他说是本草专著)难芯糠矫娉晒橙弧U夥矫孀钪匾慕故潜静莸哪柯佳а芯俊A帷断执姹静菔槁肌贰⑸兄揪取独幸┪南拙罚约白罱霭娴摹度幸酵际榱夏柯肌返仁椋旧贤瓿闪酥泄诘乇静葑ㄖ哪柯佳У鞑椤?

在本草专著的研究方面,本世纪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植物名实图考》等主要本草。所谓深入,是指对其成书、内容及版本都有过细的研究,尤其是近20年,这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过去一些研究较少的本草,在这段时间内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进展,如《绍兴本草》、《履巉岩本草》、《宝庆本草折衷》、《本草原始》、《滇南本草》等。在已有研究的本草专著中,绝大多数为明以前的本草,尤其是宋代及其以前的本草研究得比较多。伴随宋以前本草文献研究的深入,其辑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神农本草经辑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缕清我国本草文献发展的源头作出了贡献。尚志钧先生在宋以前本草的辑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由于本草学者的努力,南宋以前的亡佚本草几乎全都有辑佚本。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许多明清稀见的本草著作也陆续影印或校点出版。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本草全书》更是志影印全部1949年以前药学文献。而进行中的《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药学分典》如果能编辑成功,也将把古代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分类纂集于一书,这些进展为当今发掘中药宝库铺垫了道路。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大量以探讨医药成就为主旨的本草文献(主要是《本草纲目》)研究论文中,有新见解的越来越少。我们不是不需要这方面的论文,60年代初期以及80年代前期,的确涌现了许多高质量的探讨《本草纲目》对医药乃至整个古代科技的论文,但此后的有关论文数量剧增,质量却每况愈下。辗转抄录、选题琐屑、把书中反映的历代医药成就全部不切实际地归于李时珍等现象极为严重。《本草纲目》似乎成了撰写论文以谋晋升或参加会议等的捷径。

必须直言的是,研究本草著作的文献学内容(目录、版本、辑佚等)需要良好的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条件,并非人人都能涉足并取得成就的。加之国内现存本草专著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并有一定的深度,因此这方面发展的空间已经比较狭窄。围着几部重要本草变看法子为之粉饰颂德,或反复讨论前人已有定论的内容,或纠缠一些目前条件不可能定论的议题(除非有出土的或新发掘的资料),我个人认为这是使本草文献研究平庸化。

当然,这并不是说本草文献的研究已经到头。事实上百年之间,我们还只不过是围着中国内地所存的汉文本草专著打转转。即便如此,有些本草我们的研究还很肤浅(如《滇南本草》多种本子究竟那一种能算是兰茂所处时代的作品?传世的《绍兴本草》抄本有没有一个祖本?等等),国内不有可能出现或出上新的本草专著,流散海外的本草著作也有不为我们所知者。最近从日本接引回归的《药性会元》、《药性要略大全》等本草,国内学者过去就从不知其底里。原以为失传已久的墨西哥传教士石铎碌(石振锋)所著的《本草补》,最近笔者才从国外获得了它的影印件。这说明本草书志的研究尚未完结。马继兴先生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中医药联合目录研究课题将把本草文献的调查推向深入,这就是一件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此外,非本草专者的医书,乃至非医书中蕴藏着大量未被本草专著收录的药物资料,这些资料的调查、汇纂和整理,是本草文献研究者未来的用武之地。厚古薄今是过去医药历史研究的普遍现象,近现代本草文献还有待整理研究。少数民族药学文献至今罕有报道。和中国本草一脉相承的日本、朝鲜本草也很少有中国学者问津。因此,未来本草文献研究不应该故步自封,开拓新领域是创新的重要体现。

二、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

在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方面,本世纪所取得的成就最为辉煌。这一工作延续的时间很长,早期中外动、植、矿物分类学家根据我国古本草或民间沿袭的名称来确定某一物的中文名。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也包含着本草考证,但前辈并没有将其依据专门记录下来。本世纪上半叶,赵燏黄、黄胜白。钟观光等前辈学者把现代植物分类和中国本草知识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本草药物进行考证,确定其分类学地位,从而开创了我国药物品种本草考证之先河。日本的冈西为人等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并授徒传道。前辈们荜路蓝缕,确定了本草中大量的药物名称。近50年来,围绕中药品种进行的研究和资源调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包括“”期间),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反映在为数众多的动植物志、中药志、《药材学》、《生药学》及《药典》等书籍中。国家药典收入的中药,首先必须确定品种。一批药学界前辈把所掌握的现代分类知识与传统本草相结合,使中药品种考证工作不断深化,由此也积淀了丰富的本草考证经验,总结了一些本草考证的方法。楼之岑、谢宗万、徐国均等许多前辈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除大量的药物品种本草考证论文之外,集中反映这方面成就的专著当数谢宗万先生的《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于1964年出版)。该书以中药混淆品种为研究对象,这一选题本身就具有创新性。中药混淆品种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这就要求作者除具备现代科学知识之外,必须精通古代本草的内容。谢先生正是把植物分类、实地考察和传统本草考证相结合,在药物混淆品种本草考证方面独占鳌头。80年代初,为了使本草考证更上一层楼,谢先生又参加了西学中班,补充了中医临床知识这一课,使本草考证更贴合中医用药实际。正因为谢先生的知识结构的完善,使得他在80年代出版的《中药材品种论述》(中)以及后来修订萹的上册内容更为充实。“本草考证”在书中正式作为一个专项。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考证结果直接保证了中药用药品种的准确。然而谢先生并没有从此停步,他90年代又辟蹊径,将其多年的药物品种本草考证经验上升为理论,连续出版了《中药品种理论研究》、《中药品种新理论的研究》等书籍和论文,使这一研究由散在的经验变得有规律可寻。这一理论的产生本身就是创新,其意义远胜过零散的药物本草考证。

本文用较多的笔墨介绍谢宗万先生在药物品种本草考证方面的业绩,井无忽视其他专家成就的意思,只是想借用此成功之例,说明要想在本草研究中不断创新,必须注意结合多学科的知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为下一轮更深入的研究开辟天地。同时也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创新就不能安于老套路,必须根据各人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应自己创新发展的道路。可是近些年来,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非常严重。在已经发表的文章中就可以发现许多品种中早已有人考证过的,结论雷同。有些混淆品种中的常识性问题,也有人再次重复前人的劳动。至于平时审稿过程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更多了。再者,选题基本上集中在植物,而动物、矿物方面的考证文章少而又少,这和本草记载的各类药物比例是不相称的。以矿物药为例,至今专门的论著只有王嘉荫1956年出版的《本草纲目的矿物史料》。

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与本草文献研究有所不同,前者需要有与药物基原考订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动、植、矿物分类,药材鉴别知识等)。也正为如此,散布全国的具有这方面知识的人员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地利之便,补习一些本草文献查找方面的基础知识,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药物品种混淆的实际问题,开展本草考证。至于信息来源,有志于药物品种本草考证的同道,应遵循一般搞科研的基本方法,追踪本学科最新进展。同时,在选题之前,应该检索一些与之相关的基本工具书和专著。如果《中药大词典》、《中药材品种论述》等书都不看,怎么能保证不做无用功呢?

应该说常用药物混淆品种的本草考证都已经有人做过研究了。除非有新的材料和新的见解,否则最好不要重复选题。对基层药学工作者来说,搞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注意扬长避短、从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运用本草考证去解决问题。地区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是大有作为的。例如:药物混淆是有地区特征的,有些地区药物品种混淆历史非常悠久。熟悉本地区用药品种特点,对从事本草考证有着地利之便。我曾经见新疆药学工作者考证当地用的人参品种中,有古代的押不芦,这是很有意思的事。元代押不芦传人中国内地,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神奇色彩。不曾想在丝绸之路的沿途,还有应用此药的地方。广西有几位年青的药学人员,他们立足于本地用药实际,进行本草考证,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很值得借鉴。一种药物的运用,有时可以沿袭千年。民间用药习惯有时可能解决文献记载的疑似。在古本草中,至今还有很多药物的基原是不明的。例如宋《本草图经》的外草木类的药物,有很多已成为历史悬案。有些历史上被认为很有疗效的药物,至今没有人考出其基原。例如坐拿草,从来到明,医方中都有用者。《本草图经》说:“土人用治打扑所伤,兼壮筋骨、治风痹。江西此甚易得。后因人用之有效,今颇贵重。”此药有图,江西吉州、安徽滁州是其产地,疗效也很明确,应该说是比较容易考证的。但由于其图形的粗糙,至今未有能为人信服的考证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寄希望于该药产地的药学工作者。如能在民间开展深入的考访,寻找到名称、疗效和形容近似的药物,是可能决这一疑难的。云南药学工作者考订《滇南本草图说》药物基原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学习的。

古代本草书中,还有很多药物的基原有待考证。《本草图经》、《本草纲目拾遗》、《生草药性备要》等书此类问题最多。在考证时,除本草专著之外,应该注意充分发挥地方志等乡土文献的作用。实地考察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缺瞩。此外,药物品种考证不是为考证而考证,这是一个与药物运用和生产紧密相关的问题。从生产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使研究工作充满生命力;从文献到文献,选题必然枯燥而无实际意义,这样的研究是难得有新意的。

三、药物炮制的本草考证

药物炮制是中药学非常具有中医特色的内容。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药炮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影响到药物炮制方法。处理这些纷繁的炮制法,使之既有效又经济地为中医用药服务,光靠实验研究是不够的。我们不可能逐药逐法地去进行验证。更何况传统中药炮制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实验研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本草考证有其独特的意义,它有助于缕清历史上炮制法的源流、种类及其不同的运用,为现掘、验证合理的炮制法提供符合中医用药实际的文献依据。

50年代到“”前,收集总结各地炮制经验是当时的主要工作。近二三十年以来,药物炮制的本草研究才真正蓬勃地开展起来。在这一研究中,应该特别提一下王孝涛先生的业绩。王先生本身是从事炮制研究的,他和谢宗万先生一样,接受过现代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又具备本草考证的深厚功力,80年代他发表的有关酒制法、地黄炮制法等个案研究,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考证为此类的研究提供了范本。更重要的是,王先生与许多同仁经过近20年的努力,编成了《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1965年完稿,1973年内部印行)。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工作。古代虽有少数几本炮制专著,但远不能反映历史上炮制发展的实际。这方面大量的资料散见于医方书中。汇集这些资料真正是沙里淘金。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专家的研究激情和行政组织的推动,集合了众多的专家,低成本甚至是完全无报酬(包括不署名)地完成这个大项目。该书从167种古医方书中摘取药物炮制资料,按引书顺序排列,为此后炮制的本草考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在此基础上,王孝涛等先生又以药物为单元,正式出版了《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1986年),使得药物炮制的本草源流更加系统。本草考证在炮制研究中的地位由此得以稳固建立。在从事药物炮制实验研究之前,进行与选题有关的本草考证,这已成为一定之规。

近年以药物炮制法沿革为题的文章大量涌现。可是仔细核对其原始资料,不难发现,很多文章的资料并没有超出《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的引书范围。罗列史料,缺乏分析,成为某些类文章的通病。照此下去,必将使药物炮制的本草考证平庸化,成为毫无新意的文献综述(甚至是文献凑合)。本草考证之所以称之为考证,不是简单地堆砌资料,而是要从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从古代本草资料中缕清其发展脉络,寻求其历史原因,并提出去伪存真的个人见解,这才算是真正的研究。否则,就会使人看轻了本草考证的意义和作用。

那么,是不是说有了《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之类的书籍之后,单味药或单一的炮制法就没有再进行本草考证的必要了呢?否。我们反对的是依据他人已经汇集的资料,略加组织就当成考证。这样的工作毫无新意,无法为炮制的现代研究提供借鉴。但如果有更丰富的史料,更有说服力的依据,能对某些生产实际问题提供新的参考,那又另当别论。必须正视的是,《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所引用的古医书才167部,而现存的医方书至少也有4000部以上。可以断言,在《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所引史料之外,还有大量的炮制资料未得到发掘,再次广泛地汇集炮制资料是完全有必要的。当然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这一工作有相当的难度。因为靠个人之力非常困难,而要想发挥专家群体优势,其成本和凝聚力都存在问题。即使有朝一日能把所有古代炮制资料集于一炉,也不等于大功告成。分析这些史料,需要现代科学和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才会有比较正确的结论。因此,炮制的本草考证不是没有发展空间,而是需要把研究推向更深更高的层次。

另一个倾向必须注意的是,以往在炮制的本草考证方面的论著较多,但是对同样具有极为丰富内容的中药传统制剂学的本草考证却显得非常稀少。须知中药的制剂不仅种类众多,而且至今沿用不替。中成药的发展是和药剂防腐技术进步紧密相关的,但这方面的发展规律并无深入的考察。已故药学史专家朱晟先生生前曾和我讨论过大蜜丸蜡壳密封技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个问题到现在还不很清楚。蒸馏技术,还有秋石(性激素)制备等先进技术,均曾在世界医药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领先的地位。但在中国,对中药制剂的本草考证在朱晟先生故去后,还没有见到卓有成就的后继之人。在未来的世纪中,亟盼有志于此的青年学者能做出成绩。

四、本草研究的相关问题

以上所谈的是本世纪本草研究最多的三个方面:本草文献、药物品种、炮制方法。但是,这就是本草研究的全部内容吗?当然不是。药学中最为多见的实际是药物的效用问题,而这方面的本草研究实在太少。一味药物的功效形成,决不是一句“经验所得”能概括得了的。几乎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热门时髦药,这些药物在历史上走马灯式的“你刚唱罢我登台”。影响药物使用的种种用药思想,是中药学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高晓山先生等的(中药药性论)在药性理论的本草研究方面已经做了很有意义的工作,为以后更深入广泛地开展此类研究趟出了一条道路。可以预见,药物效用的浮沉隐现历史的研究,将会为当代药学发展提供非常有意义的借鉴。这方面的研究是广大临床医生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

药物发展过程中不仅品种方面存在着同名异物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同物异位(药用部位)的问题。有些药物古今用药的部位是不相同的。笔者曾对龟甲(全甲)向龟板(下板)演变的历史进行了本草考证,结果证实李时珍所说“(龟甲)古者上下甲皆用之”是完全正确的。现代实验研究也支持龟上下甲可以同等入药,因此,从1990年开始,《药典》将久已废弃的龟上甲重新作为药物;龟甲又恢复了其历史的真实面目。类似这样的例子决不只是龟甲一味,还有待更多的学者从用药实际出发,将药物同物异位的种类加以梳理研究。

在药物品种、炮制、效用、入药部位、用药分量等方面,同样尊崇《本草经》和张仲景用药的日本、朝鲜,却有很多与中国不一样的地方。例如茵陈蒿,中国讲究的是“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茵陈当柴烧”,即使用幼嫩的苗,而日本却使用结了果实的老蒿。是什么历史原因造成其中的许多差异呢?这就是中外用药比较的本草研究课题。尽管已有许多学者注意到这一现象,但系统深入的调查和考证尚未开展起来。

道地药材的研究也是适用本草考证的重要方面。近年来,这一研究受到了重视,被列为重大课题进行攻关,有关的专著也已出版。道地药材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有经验的总结,也有社会因素的促成。各道地药材产区的药学人员如果也能参与到这一研究,利用地利调查乡上史料、民间口传,可望使这一研究更加深入。

药物的栽培驯养在我国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这方面的本草研究一般不受人重视。可是,就本人所知,栽培菌类植物茯苓至少在南宋已经开始,其方法与现代相差无几。此外,我国唐代就有驯麝取香的先例,北宋就开始淡水养珠,南宋就有人工牛黄……这些研究的意义并不在于和外国人争发明权,而是有可能为当今中医药发展提供直接的启示。人们熟知的浙八味、四大怀药等,可是又有谁肯下工夫将其栽培发展历史流理清楚呢?

还有,导致中国犀牛灭绝的原因之一是中医将此物作药,并赋予其神奇的色彩。历史上被中医用作药物的某些动、植物,乃至动物化石,已遭灭顶或行将灭顶之灾。犀牛已从中国绝迹,老虎、羚羊、穿山甲、野生人参、某些稀有的龟,都已岌岌乎危哉。现在我国政府已经注意到动植物保护的问题,但是,如果有人能运用本草考证的方法,全面探讨一下属于濒危动植物的药用历史,也许会引人深思。

第4篇:药学概括论文范文

【关键词】迪庆;藏族;寺庙;医药学

【中图分类号】G420

引言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河畔的香格里拉。”这不是《失去的地平线》中亦幻亦真的仙境,这里是迪庆,这里是香格里拉。迪庆位于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这里不仅是滔滔江水、绵绵雪山的汇合之处,还是千里草甸、碧塔纳帕永恒的归属。本文将紧密结合实地调研法和作者的亲身考察,通过分析其他学者的观点来深入探讨发展旅游经济与弘扬民族医药学的必然性。通过查阅资料作者发现,学界内有关谈到这一问题的文章寥寥可数,因此更有值得思考的价值。

二、噶丹德钦林寺旅游文化内涵

噶丹德钦林寺始建于1509年,它是由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赐名,“德钦”一词在藏语中的释义就是“吉祥如意,平和安宁”。就是这座吉祥如意的寺院,在它历经百年的洗礼之后依旧闪烁着佛性的光芒。噶丹德钦林寺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见载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上)中:德钦林寺主活佛松东二世圆寂后,在左贡县一小孩随父母前来梅里雪山转经,途径德钦林寺并前往求布施。当见到二世松东活佛曾用过的念珠,糌粑盒等遗物时便上前抓住不放,并声称自己是这些物品的主人。管事的大喇嘛见状大为惊奇,取出其他遗物并混杂上一些相似的东西让他辨认,屡试不爽。后来这位小孩被认为是二世松东活佛的转世灵童而认定他为三世松东活佛。①

《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上),云南民族出版社,第203页也正是因为这些颇具神圣色彩的传说,使得噶丹德钦林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客。

现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在“香格里拉”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建立了以噶丹松赞林寺为首,集合格鲁派噶丹东竹林寺、噶举派噶丹德钦林寺等寺庙的旅游文化路线。每一座寺庙不仅是生动的藏传佛教“历史博物馆”,更是蕴含藏族文化精髓的宝库。在这里会看到坚固无比的藏族木式建筑,还会欣赏到最为古老的唐卡画作。每一座寺庙都宛如一块璞玉,浑然天成般镶嵌在云贵高原上,伴随着高原特有的爽朗气候散发出令人神往的宗教气息。

三、迪庆藏族自治州寺院旅游与藏族医药推广的双赢

迪庆藏族自治州处在滇、藏、川三地交界,更有三江并流这一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这里孕育了可供牲畜食用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约有70科,498属,2638种,其中野生品种为2575种,栽培物种为63种。知名的藏族药材蕴藏量为:卷叶贝母12300千克、黑皮芪30000千克、珠子19000千克、雪莲花20500千克、茯苓305000千克、猪苓101000千克、岩白菜259000千克、续断170400千克等等。可以说,迪庆藏区就是一个药材的大宝库。这里不仅有如此丰富的藏药,更有历史悠久的藏族医药学历史。“藏族医药学将人体生理、病理概括为‘龙’、‘赤巴’、‘培根’。藏医诊断包括望、问、切,区分疾病为寒症和热症两大类。治疗有催吐、攻泄、利水、清热等方法。除内服藏药外,还有针灸、拔罐、放血、灌肠、导尿、冷敷、热敷、酥油烫、药水浴等法”②

魏强、嘉雍群培、周润年:《藏族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2010年我在噶丹德钦林寺参观完唐卡后,导游介绍说由于是旅游旺季,因此在噶丹德钦林寺有来自寺庙周边的藏医院的大夫组成的无偿义诊队为游客进行会诊。寺庙特意开辟出一个大厅由藏式幔帐分隔开,每一个小隔间有一位藏医坐诊,通过号脉和观舌苔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对身体状况进行诊断。诊毕游客只需要对藏医说一句“扎西德勒”表示感谢,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买些当地珍贵的藏药回家自行调养。

四、针对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与弘扬民族医药学所进行的思考

很多人会质疑在二十一世纪我们是否还需要民族医药学?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是在现在医药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依旧有着诸多无法破解的生命难题。民族医药学是广大少数民族同胞长期同自然疾病斗争的产物,因此它从诊断、病理认识以及用药方面都有着民族地域特色,也是我国医药学系统不可或缺的分支。

发展少数民族医药学符合宗教旅游开发的参与性原则。关于这个问题,学者张贵桥提出了:旅游中的一切学习、参与、体验宗教文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社会化”,脱离了社会目标的宗教旅游活动,最终会还原为一种纯粹的宗教活动。在开发方式上,要从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变,改变以往参观陈列式宗教景观、建筑和塑像等为主的单调旅游方式。③

张桥贵:《云南宗教旅游开发的思路、原则和措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8卷第1期,第28页参与型旅游模式不仅是现代宗教旅游的全新探索,更是将民族医药学纳入宗教旅游范畴的有益尝试。

五、总结

迪庆藏族地区所采取的寺庙旅游文化与藏族医药学并举方式不仅符合现代旅游的要求,更是弘扬少数民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重要举措。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知识,不仅放松了身心更充实了自我,这样才可以做到旅游形式丰富化、游览内容多样化、传统文明延续化。在此我也提出一点希冀,希望学界内会有更多的作者注意到少数民族旅游与民族医药学相结合的现象,以此提出更多的新视角。

注释

①《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上),云南民族出版社,第203页

②魏强、嘉雍群培、周润年:《藏族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③张桥贵:《云南宗教旅游开发的思路、原则和措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8卷第1期,第28页

参考文献

[1]毛继祖:《藏医药学发展史简介》,《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第91-103页

[2]魏冬:《当前藏传佛教文化认知现状及其对策》,《中国宗教》,2011年第10期,第58―59页

第5篇:药学概括论文范文

“证”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反应状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已被视为实现中医药规范化,客观化乃至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建勋研究员首先提出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研究团队以冠心病作为切入点,采用多因素、多靶点的方法干预模型动物的生理过程,建立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利用模型动物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疾病证候的现代机制和生物学特征,进行治疗相关病证中药新药的研究与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刊连续5期相继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得到了广泛的反响。以下是中医药学不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分别表述个人观点:

王庆国(教育部“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证候与方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疾病病机演化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病机的认识逐渐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同时对病机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在微观上、深层次上认识机体生物活动特点,更加准确的揭示病机演化的本质,促进达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统一。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3期发表的“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毒、瘀”病机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作者首先采用模拟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将高脂饮食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二者有机的结合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并进行病机规律的分析以指导临床诊疗。通过对血脂代谢、炎症反应、血液功能动态变化的分析提示,单纯的痰证、瘀证或毒证都不足概括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展规律。可以认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机发展规律在于“由痰致毒、致瘀,痰毒瘀三者互结,损伤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心痛”。扩展了中医胸痹的病机认识。此研究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冠心病病理机制,并结合对中医传统致病因素的认识,提出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毒-瘀”的病机演变规律,其思路和方法都值得借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研究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及客观检查指标的变化应与临床相关病证密切相关,否则对病机的微观分析将毫无意义和价值。

史大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即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再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实现“基础-临床”循环往复的研究模式,简称为“B-to-B”。B-to-B模式不仅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机制研究中,同样也运用于新药研发过程。在转化医学过程中要求基础实验动物模型是有多个方面与临床相关疾病相似的病理改变,相似度越高则由实验室转化临床的效率就越高。因此,对实验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第3,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2篇论文,实验不仅采用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作为致病因素,并且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以临床冠心病诊断的方法为中心,通过心肌酶谱、心脏超声、无创血流动力学分析观察实验动物冠心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不仅为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同时也使中药新药临床前评价的数据和结论更有临床参考价值,缩小实验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距离。因此模拟临床的动物实验研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中医药领域。此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也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吕爱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讲座教授):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医学对疾病诊断和处理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深入,如何将疾病证候的变化特征以更客观的现代医学实验室指标来阐述,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在基础实验研究中,通过建立与临床相关疾病证候相似的动物模型,并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证候发展过程中客观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将有助于证候本质的认识,辨证与辨病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基于证候分类的疾病治疗疗效。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一文中,实验的设计和思路比较新颖、独特,实验采用模型临床四诊辨证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致病因素的认识,从体重指数、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心电图改变等对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进行证候评价,并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基本符合中医痰瘀互结证的特点。因此以临床病证特点为参照,根据实验动物病理、生理情况,将临床病证的表现通过适当的转变以应用于动物模型中进行评价,将有助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因此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建立促进此方面的研究,而该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疾病过程中证候变化本质的研究。

孙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将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而病证结合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方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接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要求具备现代医学病理学模型和中医证侯学模型两方面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目前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多采用西医疾病,或者单纯中医证侯的模式进行。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2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改善作用”和“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2篇论著中,则克服了以上中医模型不足和缺陷,值得推荐。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冠状动脉血管内壁球囊损伤双因素的刺激方法,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用于中药新药的临床前评价。在评价方法中,一方面围绕与中医证候相关的因素如血脂代谢的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以冠心病病理过程为中心,评价中药复方干预对心肌缺血过程的影响。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密切结合,可以全面的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同时也与当前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发展一致,更加密切联系临床。不失为一项高起点、高标准的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研究工作。

第6篇:药学概括论文范文

药物经济学论文范文一: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应用药物经济学评价

白内障手术是眼科常见手术,依照眼科手术切口分类方法,该切口属于Ⅰ类(清洁)切口,需要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同时,手术本身造成的眼内组织细胞损伤,血-房水屏障的破坏,人工晶状体的植入等导致术后炎症反应的发生,需给予药物治疗。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单方制剂)、左氧氟沙星联合氟米龙滴眼液(复方制剂)已成为白内障术后常用抗炎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有文章评价上述2种药物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有效性、安全性,但药物经济学评价较少,故进行此研究,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0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临床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33例(133眼)。排除全身疾病和其他眼部疾病;排除术前1周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方组66例(66眼)和复方组67例(67眼)。单方组男性32例,女性34例,年龄19~71岁,平均(32.258.35)岁;复方组男性30例,女性37例,年龄21~58岁,平均(26.5210.23)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术全部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术前常规散瞳,表面麻醉,透明角膜切口,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吸出,注意吸净皮质,植入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0mg和地塞米松2mg。

1.2.2给药单方组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爱尔康公司)2周,第1周6次/d,第2周3次/d。复方组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参天制药)和0.1%氟米龙滴眼液(参天制药)2周,第1周各4次/d,第2周各3次/d。每次1滴,滴入结膜囊内,术后24h开始滴药。

1.2.3临床评价术前1d和术后1、3、7、14d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眼压、前房闪光值检查,询问症状,观察体征。全部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由同一位医师完成,该医师不知患者术后用药情况。评分项目包括症状(畏光、异物感、流泪、眼痛和眼痒)与体征(球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睫状充血、纤维素样瞳孔膜和虹膜后粘连)。症状和体征的评分依据其程度以0~4分表示。对每次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分,综合评分为各项症状和体征的评分乘以权数后相加所得出的分数。不同的权数反映不同症状和体征在炎症评价中的重要性。对于白内障术后患者,前房闪辉和细胞反应的权数为2,其他各项症状和体征的权数为1。有效率=(术后3d总评分-术后14d总评分)/术后3d总评分。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安全性评价方法。

1.2.4药物经济学分析采用成本效果比(C/E,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分析治疗成本和效果,在对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时,有的方案可能花费的成本很多而产生的效果也很好,而增加效果需要增加患者支出,这时就要考虑每增加1个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即增长的成本效果比(C/E),它代表了一个方案的成本效果与另一个方案比较而得到的结果。成本(C)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它不仅指药物的成本,还包括检查成本、给药成本、治疗成本、时间成本等。除药费成本外,其他成本几乎相同,故采用药费成本效果分析。每例药品费用(元)=疗程用药量药品单价(元)。所有费用均按2012年的价格计算,2组疗程均为2周。单方组:前1周每天6滴,需42滴,后1周每天3滴,需21滴,合计需要63滴。复方组:前1周每天各4滴,各需28滴,后1周每天各3滴,各需21滴,合计各需49滴。根据1mL液体大约滴20滴,5mL瓶装滴眼液,完成上述治疗,单方组需要1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复方组需1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1瓶氟米龙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单价37元,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单价35元,氟米龙滴眼液单价22元,故单方组成本是37元,复方组成本是57元。3种进口药品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价格波动较小,可不考虑敏感度分析。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眼部症状和体征综合评分比较

2组术后第3天眼部症状和体征综合评分最高,第7、14天明显降低;单方组下降明显,组间、时点间和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眼压比较

2组术后第3天眼压较手术前升高,术后第7、14天降低;单方组下降明显,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安全性单方组有4例患者诉轻度眼痒、异物感,2例患者诉轻度眼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55%;复方组有6例患者诉滴药时有一过性刺激感,8例诉轻度眼痒、异物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96%。单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复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10,P=0.048)。以上不适症状均较轻,未对症处理,术后14d访视时,不良事件消失。2.4药物经济学以临床总有效率计,单方组、复方组的C/E分别为48.826元和76.139元,复方组治疗成本高,增长的成本效果比(C/E)是27.313元,即单方组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比复方组多花27.313元。

3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设备、技术的进步使得术后并发症及眼内炎症的反应有所减少,但是物理刺激、超声作用、黏弹剂与灌注液的使用,以及人工晶状体的异物反应,仍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发生,需要控制。上述因素会产生导致炎症反应的前列腺素,从而使房水屏障功能遭到破坏,并诱发眼前房充血,使蛋白及一些炎症细胞进入房水及房水闪辉与房水细胞反应,还可导致眼压升高、角膜水肿及虹膜粘连等,阻断前列腺素的产生是目前白内障术后用药的焦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是一种复合型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是眼科的常用抗炎药。妥布霉素属氨基糖苷类,抗菌谱广;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磷脂酶A2产生花生四烯酸,从而减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产生而表现较强的抗炎作用,其还能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产生,诱导细胞凋亡。氟米龙与地塞米松均为皮质类固醇激素,但氟米龙是一合成的氟化皮质类固醇,与其他类固醇激素相比,激素性免疫反应较轻;氟米龙为中效激素,无明显的体内蓄积效果,而地塞米松是长效激素,半衰期长,药效持久,易产生蓄积作用。本研究通过评估术后眼部症状体征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了单方、复方制剂在白内障术后的抗炎效果,结果显示,单方组在术后眼部症状和体征总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复方组,单方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低于复方组,说明单方组在控制术后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优于复方组。同时发现,手术前后眼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眼压低于术前,可能与植入人工晶体镜片的厚度低于正常人晶状体有关,但不能排除测量误差、眼压本身的波动性等因素,具体原因待于进一步研究。临床实际中,通常将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三者结合起来评价,以求真正为临床合理治疗和用药的决策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从成本-效果分析寻求的治疗方案看,本研究单方组的成本-效果更具优势,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易记、方便,更值得临床推广。

药物经济学论文范文二:二次文献药物经济学论文

1二次文献研究方法介绍

1.1概念及特点

PE范畴内的二次文献研究,主要是指利用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不同药物及治疗方案进行系统的药物经济学综述分析。在模型法研究中,可通过二次文献研究方法对临床试验中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其分析结果是模型中假设参数的主要来源。二次文献研究的特点是研究时间快,研究成本小,但必须基于充足的现有文献,以及不同研究文献的可比性等假设条件。

1.2二次文献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药物经济学研究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国内仍然是一门新兴发展的学科。笔者经文献检索发现,自1999-2000年起,每2年为一跨度,至2009-2010年,国内有关PE研究的文献数量基本呈逐步上升趋势(见图1),文献的主要撰写者为医技人员和药师,选用的评价方法以成本效果分析为主。部分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在PE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方面发展较早(70年代初),同一阶段其对PE评价方法的应用实例更多(主要是药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及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对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操作也更为成熟。单以成本-效用实例论文为例,其在1998-2001年的数量为305篇,比1976-1997年22年间发行的数量高出77篇;同时在PE评价内容上也更为全面和规范,主要体现在明确了研究角度、成本和效用的贴现分析、成本效用的增量分析等评价内容。这些高质量的外文文献也可作为二次文献研究中的数据和方法来源,服务于我国医疗机构的药事决策和管理。

1.3方法及步骤

1.3.1文献检索提供临床研究论文的国内外数据库主要包括: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以及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等。国外研究者发现,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包含10%~87%的RCT研究论文。检索词主要有研究设计的类型、干预措施、评价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等。除此之外,还可向有关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索要已发表或尚未发表的临床信息,供本机构使用。

1.3.2文献筛选文献筛选的主要方法是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质量评估,剔除不符合要求的PE评价报告,以增加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内容上,除了必须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角度、评价方法、研究设计、干预措施、成本产出计算、贴现分析、计算结果及敏感性分析等项目外,在文献质量上,以上各项目也应符合PE评价的标准和规范,针对此步骤,SANCHEZ制定了一项PE研究资料评估标准表(表1),供研究人员剔除和筛选PE文献。而后Rijdt等也发明了一种得分卡(scorecard)的工具来判断文献的质量,结果以分数高低来决定纳入的PE评价文献。另外,Ofman等则利用名为QualityofHealthEconom-icStudies(QHES)的工具,识别出较高质量的成本-效果分析数据。除了上述对PE评价资料进行系统检查的工具,也有筛选工具是针对PE评价中的某一项内容而设立的。值得注意的是,多数PE评价报告易忽略对其临床和经济数据的外推性的讨论,二次研究时仍须借助其他途径或工具,对文献的外推性进行评价和判断,Heyland(1996)、Welte(2004)、Drummond和Antonanzas(2009)等为得出某PE评价结果外推的可能性,提出了相关的方法,这些方法多是将判断外推性的标准以列表的形式呈现,推断其研究或者系统综述的结果能够外推于本医疗机构的程度。受篇幅影响,具经筛选所得文献水平,直接影响到下一步骤的实施,即利用统计学工具来处理或应用文献中的数据。

2文献分析及利用方法

通过文献研读笔者发现,在PE领域中,共有三种分析方法:即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以及经济学模型分析,可用于临床治疗方案筛选、处方集遴选等药事决策。

2.1Meta分析Meta分析是用统计学方法对收

集的多个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和概括,以提供量化的平均效果来回答研究的问题。其优点是通过增大样本含量来增加结论的可信度,解决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Meta分析是对同一课题的多项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的综合性分析。通过Meta分析,可避免不同研究资料带来的偏倚,更精确地评估各种健康产出指标,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判断。通过Meta分析,可综合相同研究设计但样本量较小的系统的PE评价报告。运用Meta分析工具确定治疗方案,Garg和Yusuf运用了此方法,结合几个样本量较小的PE研究资料,重新评估了两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临床疗效和经济价值,通过Meta分析图表,可以显著反映抑制剂A和B在临床疗效和消耗成本方面的不同,最终遴选出了针对不同患者类型的适用药物。此外,利用Meta分析中的发表偏倚,可以判断所得文献是否过分强调了阳性结果,并隐瞒了部分或所有的阴性结果。目前发表偏倚的结果多以漏斗图来表现,分析方法简单,可视化结果利于观察者做出结论。但也有人认为该方法主观性较强,不同观察者在查看漏斗图时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鉴于此,人们提出了更科学的统计学方法来检验发表偏倚。目前应用最多的是Eggers检验,用来判定小样本研究的临床效果是否有更大的效用量,即是否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临床产出。其他检验方法,如Beggs检验和Macaskills检验也陆续被开发应用于分析发表偏倚,但目前尚未有学术研究阐明各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

2.2敏感性分析

药物经济学评价过程中,某些参数所用的数据并不是实际测量的数据,而是借用过去或现在已经发生的样本数据或建立在合理假设基础之上的数据,也就是对未来进行预测而得出的结果。这个结果由于受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预测数据与实际发生的数据之间很可能存在偏差,可能导致评价结论偏倚甚至错误。因此,必须通过变化这些参数来检验结果的敏感性。敏感性分析的方法有:单纯法(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阈度法、极端分析法、排序稳定性分析(ROSA)、概率分析法(如MonteCarlo)。符合要求的PE评价均应对各种不确定参数建立可信区间,然后使参数取其上限和下限来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文献中的敏感性分析,二次文献研究人员可以将所有研究结果应用到本机构拟解决的问题中。特别是当文献作者改变的变量值为本机构临床中的参数时,其重新评估的结果可为本机构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第7篇:药学概括论文范文

关键词:培养机制;药学导师;建设与反思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办学规模迅速扩张,但伴随着培养规模的急剧扩张,研究生培养质量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继2003年以来,国家在一部分高校进行了各种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然而,我认为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绝不仅限于学制和培养经费的改革,它应该涉及到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那么,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药学教育模式,究竟哪些是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一、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机制的涵义

本世纪是充满竞争、变革和创造的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各国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体系和目标,把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在1912年首次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并将之定义为在新的体系里引入新的组合。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创新就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完善自身的过程。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创新。药学的发展与从事医药学人员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也是我国医药科技发展对药学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的客观需要。在教学和实验过程中进行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研究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基本任务之一是为社会培养药学高层次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药学研究生,需要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某种良好的环节影响受教育者,以使受教育者掌握培养内容、形成既定目标所规定的某种超乎规格人才的活动和过程。如果说培养什么样的药学人才涉及培养目标问题,那么怎样培养人才则涉及培养机制问题。

药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我认为是这样的:在医药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在研究生培养的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的总和。大家知道,育人是一个十分严谨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培养医药学专业人才更是十分繁琐的伟大工程,因为它涉及到生命的意义,所以在这个系统中的各要素、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是以一定的规则来规范的,这种规则本质上应当符合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表现为培养理念、培养方针、培养政策以及所制定的具体实施层面的培养办法与相关规定都是很客观、很实效的。总之,医药学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就是以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为目标,合理配置研究生教育资源,激发研究生导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研究能力强、知识结构活性充足、思维的开放性大、善于发现问题的创新研究生的活动机制,是让这一培养活动得以运转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二、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体系的构建因素

培养要素指的是构成研究生培养活动的基本要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导师、研究生、培养内容与培养条件。

(一)培养目标是指研究生培养机构对研究生质量标准或培养规格的要求。在宏观层次,国家已经进行总体描述;在中观层次,各级各类培养机构依据专业特色、学科特点以及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在微观层次,就是每个研究生的培养问题。这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以宏观目标为导向、中观目标为支撑、微观目标为基础,最终构成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体系。为此,药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要拓宽本专业的知识面,面向医药建设事业的主战场,依据药学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对医药学的不同要求,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人才。

(二)在各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中,教育者为研究生指导教师简称导师,受教育者为研究生,两者之间存在培养与被培养的关系,是培养要素中不可缺少的人的因素。如果说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条件是相对比较客观的要素的话,那么,作为导师和研究生就是培养要素中最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特性的要素。毕竟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执行者和第一责任人,需要他能够激发自己的研究生的强烈进取精神,从而获得创新性成果。假如对于那些没有特别兴趣、专业水平有限的学生,导师要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明的策略培养其研究兴趣。一方面,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前辈大师的创新经历去启发、引导研究生,让他们明白医药科研的重要性,逐步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导师应该依据科学发现的规律,在各个环节加以指导,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同时,鼓励师生间的学术交流,锻炼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营造吸引研究生积极投入科研的环境,努力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激发研究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研究兴趣。所以说:一个好导师是决定培养是否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最为关键的要素,其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互动、和谐发展而实现的。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应当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经验表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应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对此,药学专业的研究生从事的科研活动就是要运用药剂学、药物化学等科学方法去从事药品供应管理、临床合理用药、药品制剂生产、药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研究,从中获得新发现、新成果。在药学科研实施阶段,导师指导研究生通过科研实践来培养研究能力或实践能力。通过周密的实验设计、规范的实验操作、敏锐的实验观察、准确的实验记录以及深入的结果分析,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三)培养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重点是使其掌握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细胞 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及实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在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往往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作用于研究生,并最终内化在研究生自身的思想品德、药学知识技能、医药学科研创新能力上。

培养内容不仅仅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和课题研究等环节中,也体现在导师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科研作风中,以及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等隐性环境中。也就是说,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教育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前卫息相关,也与导师的知识面、科研进取心以及科研态度密不可分。

(四)培养条件是培养要素中物的因素,指的是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各种物质资源(如培养经费、培养设施和培养环境等)和承载着培养内容的信息资源(如图书馆、知识数据库等)。培养经费是培养条件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形成其他一切资源的本源,也是药学研究开发必不可少的因素。除此之外,还要有健全的药学服务体制,以满足药学研究所需要的服务要求。比如国外已有先进的管理软件,而我国药学管理很多仍然是传统管理,根本无法满足和适应药学发展的需要,已经大大落后,我们应对药学服务增加投资,增添必要的设备。

三、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环节分析

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围绕合格医药学专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流程而进行的,而培养流程由培养环节连贯而成。从各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来看,可以概括出研究生培养的五大环节,即选择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环节、科学研究环节、质量保障环节,这些环节本身又是一个子流程,包括一些关键活动。在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连续统一对创新性的研究生培养的十分重要,疏忽不得。

(一)教学对象的选择,整个环节是:生源招生入学导师学生,导师与学生是双向选择,该环节要以研究生培养目标为依据,按照一定的标准择优选择培养对象。其中,学生的质量如何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活性,导师的科研精神更是培养学生能力高低之关键,毕竟导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有对精神层面的培养和人格的熏陶,也就是俗称的“好马配好鞍”,有其双重性。

(二)培养计划的制定,计划是围绕培养目标而定。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药物化学及相关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现代药物合成实验技能;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本学科的进展动向;能独立从事新药研制、药物合成工艺研究,能在教学、科研及医药企业从事本专业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教学研究部门和导师按照学科及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充分考量研究生的个体情况,制定适合每位研究生具体的个人修业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计划、研究计划以及质量保障计划等,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师则因材施教。

(三)教学环节的实施,可分为设置课程选课授课结课,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是该环节建设的重要内容。医药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回顾它的发展史,药物的发现、研究与开发,无一不是从实践中来,因此,实验性强的课程必须重视,离开了有关的实验,药学就失去了生命力。

(四)科学研究环节,围绕理论性课题或应用性课题进行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中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生教育的基本标志。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家对21世纪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学历层次较高的药学专业研究生的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则成为高等医药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因此,科学研究的环节在整个创新意识培养环节中显得尤其重要,教学与科研是研究生教育的两大主旋律,通过教学进行科研和通过科研进行教学,两者相得益彰。在具体科研的选题、开题、研究、审核、论文答辩的环节中,科研机构和导师则负担着较大责任。

(五)质量保障环节,研究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是提升创新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通过培养机构的内外部评估等质量管理工具和手段,对研究生培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共同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在生源质量、导师队伍、课程教学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学位质量等方面提供周全的保障。

为使医药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在社会各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机构应与时俱进,规范培养环节、重组培养流程、重视导师与学生的科研精神,不失时机的重塑研究生培养机构的竞争优势。

四、对具有创新意识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不断探索、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从事多年医药学的教学与研究,我对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理解和分析,有几点应在改革中予以明确:首先,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应当尊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个体差异,培养机制改革关注的重点也应有所差异。比如,医药学研究型人才培养要建立提倡以科学研究、研发为基础的培养机制,而医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则建立以实验基地、企业参与为核心的培养机制。其次,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应当涉及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各个方面机制的改革应当是协调统一的。在研究生培养中,创新是灵魂,导师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核心。因此,当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在于研究生导师是否有高深的科研知识、高尚的科研精神和高水平研究课题,要通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学校也要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从理念层次到制度层次予以规范和确立,在集中建设硬机制的同时,注重软机制的营造,只有软硬机制协调统一,才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药学教育的兴趣,促进了医药学专业队伍的形成。只要我们健全机制,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建立一支健康向上的药学研究队伍,才能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药学专业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下,我国药学事业必将会向前发展,必将迈向崭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陆彬.药剂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屠锡德.药剂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谢秀琼.中药新制剂开发与应用[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第8篇:药学概括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文献检索课;学科馆员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都取得丰硕的成果,其内容和形式有了较大的深化和丰富。1984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1992年,原国家教委以高教司(1992)44号文件的形式,印发了《文献检索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文检课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掌握获得与利用文献的基本技能,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容向信息素质教育方向演变,由单一的信息检索技能培训向信息意识、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能力培养,并分化出了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各高校出现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科、医科、药学、工科等学科特色的信息素养课程。信息素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日渐丰富,如:新生入学教育、定期专题讲座、院系专场讲座、文献检索课、与学科课程整合等信息素养教育形式;有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专业文献阅读与研讨模式、项目驱动和专业整合――基于科研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网络交互式教学(在线教育)模式等。

1 开设学科特色的信息素养课程是信息素质教育逐渐成熟的表现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依据《2008中国大学评价》,对具有代表性的前百名中国高校的图书馆进行网络调查,发现一些高校已开设了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文献检索课程,大致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科、医科、药学、工科等。开设本科专业选修课程的高校,如山东大学图书馆设有人文、社科、医学选修;清华大学图书馆设有化工、理科、工科选修;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设有理工、文科、医学、临床医学选修课。由于研究生层面开设的专业课程较少,华东师范大学针对文科博、硕士生开设了“数字信息资源检索(文科班)”,理工科开设了“数字信息资源检索(理科班)”和“科技查新基础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开设了“医学文献检索”研究生选修课。仅有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将选修课明确为生物学、材料学、外语等专业限选,并且根据专业或侧重点不同,课程名称分别称为“信息检索与利用”“文献检索”“科技文献检索”“情报检索”等[1]。

在信息素质养教育的教材中,论述学科(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的教材数量不少,门类众多。笔者在“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中检索发现,2000年以后出版的以文献检索或信息素质教育命名的教材有174种,其中有68种为学科(专业)信息素养课程的教材,涉及的学科(专业)有医药学、化学化工、环境、电力、法律、军事、音乐、体育等,这还不包括以文史、社科和理工、自科命名的教材。而通过对文献检索课或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研究论文调查,我们发现论述学科特色的信息素养课程的文章也并不鲜见,其中论述较多的专业是医学、化工等专业。这些都说明学科信息素养的教育已被许多高校图书馆重视,并已经开始实施了一些有益的教学探索。这种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并不统一,可能是专业信息素养培育的整体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可以体现在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学习之中,或者是文献检索课程中专业内容的局部充实。

学科信息素质教育之所以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信息素质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应该说,出现学科特色的信息素养课程是信息素质教育逐渐成熟的表现。目前在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课程大部分体现为通识教育,不能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特点,也不能充分体现不同用户层次的专业需求特性。这种现象与各高校所设专业门类众多,各学科资源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的现状不相适应,并且,也无法满足信息素养课程的授予对象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一、二年级的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如果以“一本通”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以不变应万变”,显然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已有一定基础,他们对获得专业相关信息有较高的期望值和兴趣点。在学习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过程中,他们可以了解和自己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关的检索工具,在学科问题的解决中深刻地感受信息检索知识对学科专业学习的作用,有助于真正提高信息素养,从而在以后的毕业班论文写作和科研活动中大显身手。脱离学科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其实用性、趣味性和教学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信息素质教育有多种形式,既有新生入学教育、定期专题讲座、院系专场讲座等灵活的“游击”教育形式,也有开设专门信息素养课程的“正规部队”。从内容上、受众面上来说,后者更能达成系统的、全面的信息素养教育效果。近几年来,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学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有的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专业特色,有的与学科教师合作开展嵌入式教学。笔者认为,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管理体制等和西方的差异,欧美基于研究式学习的图书馆员与学科老师合作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在我国有些水土不服,在教学实践中鲜有大规模的应用及成熟的成功案例。而高校文献检索课已开设20多年,以此为基础发展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教育,优化信息素养课程,更易取得明显的成效。

2 学科馆员是承担学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的最佳人选在高校,以院系为单位的学科与专业成为划分用户群最自然、最基本的依据。在相同学科领域中的用户,有着相近的知识结构、科研环境、研究倾向,对于学科知识与服务有着相对集中的共同需求。继清华大学图书馆1998年率先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以来,国内众多高校图书馆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相继开展了此项工作。目前,国内已有100余所大学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包括重点大学和部分地方高校,由学科馆员负责对口院系(学科或专业)的信息服务工作[2。从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方面来看,学科馆员是承担学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的最佳人选,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服务统一的理想实现者。

2.1 信息素养教育是学科馆员的重要职责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主要职责包括:(1)联络与沟通;(2)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3)咨询服务;(4)用户教育;(5)建立学科网络导航;(6)跟踪科研课题,提供全程服务等[2]。

如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明确规定学科馆员职责有“开办相关图书馆讲座,解答深度课题咨询,逐步提高对口院系师生的信息素养”。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项目之一为“为对口院系师生提供利用图书馆的指导和培训”。

国外学科馆员的职责中,信息素养教育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学科馆员一方面对教师进行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指导,同时与教师合作,开展基于学科主题的信息素质教育。如美国康奈尔大学(CUL)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四大职责被鲜明地概括为“CRIO”,分别代表:Collection(C)――馆藏建设;Reference(R)――参考咨询;Instruction(I)――教学培训;Outreach(O)――院系联络。该校学科馆员承担相关学科的教学培训任务。用户教育形式主要有:与教师合作授课(Course-related Sessions)、讲座(Workshops)等。陶森大学的“高效信息利用课程”(Using Information Effectively,简称UIE)是该校学科馆员与学科教师共同开发的、服务新生的通识课程[3]。

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针对用户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都是学科馆员的主要的工作职责之一。

2.2 学科信息资源是学科信息素养课程与学科馆员服务共同的核心内容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信息的了解是第一位的,以此为基础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欧美国家制订的信息素养标准中,美国的ACRL标准、澳大利亚的ANZIIL标准、英国的SCONUL标准以及国际图联组织的IFLA标准中,用户有效、高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4]。

在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中,了解不同信息资源的知识是最为基础、核心的部分。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文检课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掌握获得与利用文献的基本技能,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高校的文检课在培养学生通用信息素养能力的同时,还要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结合,着眼于专业信息素养能力的构建。对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必须首先使其了解本学科信息的范畴、类型、常用的信息资源,对本学科文献的内容做出有效的评价并对其中的举证做出判断,才能随后根据课题选择利用相应的学科资源,完成本学科学术论文的写作等。

在学科馆员的工作任务中,对于学科资源的了解、开发、利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网页上,关于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有8项,其中“深入了解对口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和发展动态,熟悉该学科的文献资源分布”、“参与对口学科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推动对口院系与图书馆合作订购资源”、“试用、评价、搜集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直接与学科信息资源相关。由于清华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学科馆员的高等学校,对学科馆员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主流思维。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制定学科馆员职责的时候,都不同程度地借鉴过这些条款,有关工作职责的描述与此类似。

由于学科馆员在工作中必须经常接触、研究相关学科资源,对于学科信息资源的品种、数量、分布等比较熟悉,从而有助于学科信息资源的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化。学科馆员担任教师可以全面把握专业信息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或深入或浅显地讲解各类型的学科信息资源,包括综合数据库中本专业资源、专业数据库、专业网站,讲授不同学科文献的编制特点,对学生专业密切的数据库重点讲授,对授课学生所学专业不密切的数据库做一般介绍;检索学科特点明显的数据库对相关专业学生讲到讲透。对于研究生等到学科基础较好的群体,可以更为深入地展开学科资源的讲解和讨论。

2.3 学科服务实践有助于加强学科信息素养课程的实用性,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学科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在反复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素养课程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其实用性。而学科馆员的工作任务之一是帮助院系教师查找学科课题的相关信息。他们长年战斗在学科化服务的前沿,积累了丰富的学科信息检索实践经验和心得。从检索课题的提出,到检索技术的运用、检索结果的修正输出,直至对检索者心理的了解,对于整个检索过程的循序渐进,他们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教学中容易做到对课题的合理设置、对案例的信手拈来、对过程的解析讲述。

将学科特色融入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基于资源的、问题驱动的、探究型的学习。从学生的角度看,面向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联系不同学科的实际,从课题分析、找出隐含概念、确定检索词、检索语言的表达方法到检索策略的调整,教师结合具体学科课题实例分别讲解训练,使学生通过学科问题的解决,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检索知识对学科专业的学有帮助。事例的相关性和直观性,容易激发学生的检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以生动丰富的检索实践为基础,教师可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探索,如案例教学法、专业文献阅读与研讨模式、项目驱动法、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4 工作对象的同质性有助于教学与服务的互动

学科馆员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对口院系的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学科信息素养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两者的工作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重合。

研究生教育注重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而信息素质是开展学术研究必备的基础能力。研究生必须具备更加全面和专业的信息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科研任务。因此,在研究生中开展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十分重要。本科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已经基本完成,他们对所学的学科有了相当的了解,不少学生已经确定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此时开设学科信息素养课程,可以实用性为特点,以和专业紧密结合的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作为教学主线,贯穿信息检索课程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科馆员一方面履行着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的职责,另一方面与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用户群体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让学科馆员即使在学科信息素养课程结束后,仍然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扮演着信息顾问和导师的角色,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科馆员可更真切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调整学科馆员服务的方向和方法,还可以研究生为助手从事一些学科资源开发工作,深化和拓展学科化服务。

通过培养院系学生,学科馆员与院系的学科教师的联系更加紧密,彼此信任度增强,由此可以做一些教学改革的尝试,探索与院系教师的合作教学、嵌入式教学、在线教学等,从而增强了学科信息素养教学的活力。

3 学科信息素养课程的改革探索

目前,承担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师,来源比较广泛。由于开设的文献检索课专业性不强,各高校图书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同,教师们来源较多的是参考咨询部,也有来源于采编、流通等其他业务部门的。较为常见的情况是,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师不一定是学科馆员。当然,对于只针对低年级本科生开设文献检索通识课程,这样还是可行的,但对于马上面临论文写作、毕业求职的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从事学科研究的研究生,课程内容中增添学科或专业内容就必不可少了。为此,建议各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渐做出改革:

3.1 因地制宜设计信息素养课程加入学科特色的改革进程,将学科信息素养教学纳入学科馆员工作的管理范围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安排学科馆员承担对口的学科信息素养课程,让学科馆员发挥专业优势和检索实践优势,提高检索教学的实效。目前,学科馆员有兼职与专职、集中与分散几种管理模式。在某些学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相对集中在参考咨询部。这种情况比较适合安排由学科馆员承担对口院系的学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但同时要注意各学科馆员工作量的均衡安排问题,将学科信息素养课程的开设纳入学科馆员的工作范畴之中,并制订相应的考核措施,以保证教学工作发展的活力。对于学科馆员分散在各部门的图书馆,可以在部分学科馆员中试行此项改革,条件成熟时再行推广。

3.2 积极倡导信息素养课程的个性化,鼓励课程教师教学中的特色表现各图书馆应重视文献检索课程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提倡文献检索课教师的在授课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个性化。在讲授综合性通用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对专业性数据库根据报道文献学科的不同按专业分别讲授;讲解不同学科文献的编制特点和检索特点,学科特点明显的数据库应对相关专业学生讲到讲透;选取和专业相关的检索实例讲解和演示。对文科、理工科、管理类学生讲授内容应有所区别,如在讲特种文献的时候,理工科就应该重点讲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档案、产品样本、标准文献和学位论文,而文科就是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和档案文献。在讲常用中外文检索工具时,理工科重点讲三大检索《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文科讲《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讲授信息利用等内容应结合具体学科课题实例,联系不同学科的实际,从课题分析、找出隐含概念,确定检索词、检索语言的表达方法、检索策略的调整等方面讲解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检索欲望,使学生产生综合思维和立体思维方法[5]。

3.3 加强教学方法的研讨和探索,并通过一定的管理考核手段规范教学进程,保证学科信息素养教学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虽然学科信息素养教学提倡个性化教学,但各教师仍需遵守一些共同的教学标准和规程,保证教学质量。在制订规程之前,提倡各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多方试验、互相观摩、研讨教学内容和形式,形成课程要求、环节设置等方面的共识,并逐渐形成内容和形式上共性和个性并存的学科信息素养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金芳.论以学科馆员为主体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6):1-2.

[2]马玉玲.中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比较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0,(4):107-110.

[3]吴晓慧,王晶,卢庆田,等.中美高校学科馆员服务比较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196-201.

[4]张晓娟.信息素养:标准、模式及实现[J].图书情报知识,2009,(1):17-23.

[5]王泽琪,周凤飞.体现本科专业特点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3):95-97.

[6]涂颖哲,唐艳春.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1):22-26.

第9篇:药学概括论文范文

简帛发现层出不穷

据文献记载,我国简帛的发现、整理和研究,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前西汉景帝(前156—141年)末年的孔子故宅壁中经,但采用近代考古的科学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发掘、整理和研究,则开端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迄今将近一个世纪。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简帛的发现可谓层出不穷,共出现了两次大发现的:一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二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出土简帛的年代涵盖战国、秦、汉、三国及魏晋。

战国简包括五里牌楚简37枚、仰天湖楚简43枚、杨家湾楚简72枚、长台关楚简229枚、望山楚简22枚、藤店楚简24枚、天星观楚简70枚、九店楚简344枚、随县楚简240多枚、临澧楚简数十枚、包山楚简448枚、秦家咀楚简41枚、石板村楚简4371片、郭店楚简804枚、新蔡楚简1300余枚等。

秦简包括云梦秦简1155枚(另有80枚残片)、天水秦简460枚、龙岗秦简283枚、木牍1方、杨家山秦简75枚、关沮秦汉简500枚、王家台秦简800余枚、周家台秦简389枚、木牍1枚、青川秦牍1枚等。

汉简包括敦煌汉简708枚(或云702枚、704枚)、居延汉简3500余枚、罗布淖尔汉简71枚、武威汉简600余枚、甘谷汉简23枚、银雀山汉简4974枚、武威医简78枚、木牍14方、马王堆汉简900余枚、木49枚、定县汉简一批、凤凰山汉简428枚、木牍9方、居延新简近两万枚、罗泊湾汉简十余枚、木牍5枚、阜阳汉简一批、大通汉简400枚、张家山汉简2787枚、胥浦汉简17枚、木牍2方、清水沟汉简一册(27枚)、散简14枚、悬泉置汉简35000余枚(有字者23000余枚)、帛书10件、纸文书10件、墙壁题记1件、尹湾汉简133枚、木椟24方、虎溪山汉简1000余枚、孔家坡汉简785枚等。

三国两晋简包括尼雅、楼兰简牍400余枚、纸文书728件、吐鲁番阿斯塔那晋木简1枚、南昌永外正街晋墓出土木刺5枚、木牍1枚、南昌阳明路三国吴墓出土木刺21枚、木牍2枚、鄂城出土三国吴木刺6枚、马鞍山出土三国木刺14枚、木3枚、武威旱滩坡出土东晋木牍5枚、高台晋墓出土木牍1枚、长沙走马楼出土三国吴简10万多枚等。

帛书包括斯坦因在敦煌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的几件帛书、长沙子弹库楚墓发现的“楚缯书”、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的帛书1件、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一大批帛书、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帛书10件等。

简帛的整理与研究硕果累累

随着大宗简帛的相继出土和陆续公布,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据粗略统计,近百年来,经过海峡两岸和国外学者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发表有关简帛研究的论著数千种。这些论著大体上可分为简帛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所谓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发掘报告、图版、释文、注释、语译、索引、字编、参考文献和论著目录等。而应用研究主要是应用新发现的简帛资料(包括简帛文字记载、实物以及器物、遗址、墓葬等),结合传世典籍研究当时的政治、法律、经济、军事、文化乃至科技、民族关系、中外关系、语言、文字、书法等各个方面。前者是前提,后者是归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正如张政先生为《简帛研究》题词所云:“辨析字形,理解文义,玑珠重联,审系篇题,终成图籍,补史之逸。”简帛的整理和研究,大体上是沿着这样的轨迹进行的。

1949年以前,主要集中于敦煌和居延汉简的整理和研究。首批敦煌汉简虽然首先由法国汉学家沙畹率先进行整理和考释,但作出最大贡献的应该首推我国学者罗振玉和王国维。二人于1914年合著的《流沙坠简》一书以及王国维后来发表的系列论文,不仅对每枚简文分类详加考释,而且应用新发现的简牍资料,撰写出许多研究汉代制度和西北史地的论文,尤其重视把敦煌汉简所记载的内容和汉代烽燧遗址的情况联系起来,力图尽可能恢复汉代烽燧组织系统的原貌。《流沙坠简》一书的精辟考释和王国维研究敦煌汉简的系列论文,不仅为当时的东西方学者所望尘莫及,而且至今仍不失为近代简帛学的奠基之作。和敦煌汉简迥然不同的是,首批居延汉简的整理和考释,一开始便是由中国学者负责的。起初参加的学者有马衡、向达、贺昌群、余逊和劳干等人,因为爆发,整理工作中辍。后由劳干一人完成全部整理和考释,先后于1943年和1944年在南溪石印出版了《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和《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与此同时,劳干还发表了二十多篇研究居延汉简的论文。《释文之部》在变通《流沙坠简》一书的基础上,将居延汉简分为文书、簿录、簿籍、信札、经籍、杂类等六大类。《考证之部》和研究论文则沿用王国维所创立的“二重证据法”,进一步拓宽了研究领域,在居延汉简和汉代历史研究两个方面,均作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以前,重要的论著还有《汉晋西陲木简汇编》、《罗布淖尔考古记》、《新获之敦煌汉简》、朝鲜古迹研究会《乐浪彩箧冢》、贺昌群《〈流沙坠简〉补正》、《烽燧考》、陈盘《汉晋遗简偶述》、《汉晋遗简偶述续稿》和劳干《敦煌汉简校文》等。

1949年以后,特别是随着七十年代居延新简和马圈湾等敦煌汉简的相继出土,居延和敦煌汉简的整理和研究仍呈方兴未艾之势,在应用简牍来研究历史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概括地说,在下列六个方面均有重大的突破:(一)、1956—1958年《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报告》和1957年《居延汉简·图版之部》的出版,使人们第一次得知贝格曼田野发掘工作的详情,并能见到居延汉简的全部图版。(二)、1959年出版的《居延汉简甲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首先公布了破城子、大湾、地湾、瓦因托尼、查科尔帖五地所出的1914枚汉简所属的出土地点。1980年出版的《居延汉简甲乙编》发表了首批居延汉简的全部出土地点,这对居延汉简的断简缀合、册书复原以及古文书学的研究,均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三)、早在《甲编》出版以后,就有学者曾撰文对《甲编》的释文进行补正,如陈直《〈居延汉简甲编〉释文校正》、陈邦怀《〈居延汉简甲编〉校语》、于豪亮《〈居延汉简甲编〉补释》等。当1980年《甲乙编》问世前后,又有许多学者接连不断发表有关补正释文的论著,如裘锡圭《汉简零拾》、于豪亮《居延汉简释丛》、谢桂华、李均明《〈居延汉简甲乙编〉补正举隅》等。从1979年起,为了整理新出土的居延汉简,谢桂华、李均明曾反复审读居延汉简各种版本的图版和释文,又得有机会见到尚未公开发表的居延新简的简影,于是将以往诸家释文逐一进行校订,最后编撰成《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一书,在释文的准确性上有显著的提高。(四)、众所周知,首批发现的一万余枚居延汉简,完整的册书仅保留下来两种,即由77枚简(其中2简无字)编联成的“永元器物簿”和由3枚简编联成的“永光二年候长郑赦予宁书”仅由此两种简册可知,居延汉简绝大多数原本都是用细麻绳编联的册书,出土以后,因为麻绳腐烂断绝,原来的册书都变成了一枚一枚的散简和断片。为此,森鹿三以为将已散乱的简牍恢复到册书的本来状态,至少恢复到接近原来的册书的状态,这是居延汉简研究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工作。当1957年劳干《居延汉简·图版之部》出版以后,森鹿三将全部精力倾注到了“通泽第二亭食簿”(簿书)、卒家属廪名籍(名籍)等簿籍的复原上,率先开了复原居延汉简簿籍册书的先河。鲁惟一继承和发展了森鹿三的这种研究方法,出版了专著《汉代行政记录》,从居延汉简中复原出多种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册书。对居延汉简的断简进行缀合和册书进行复原,其意义正如永田英正在《汉简的古文书学研究》一文中所总结的:(1)在居延汉简中,从全体上来看,簿籍简牍占绝大多数;(2)簿籍简牍和它们所记载的内容相应,各自具有固定的书写格式;(3)所有的簿籍简牍并不是孤立的个别记录,而是被编联成册书的;(4)以简牍的书写格式为标准,有可能将大量的简牍归类集成;(5)随着簿籍简牍的移送和传递,就有可能形成文书。这就开启了通往对简牍进行古文书学研究的道路。(五)1998年,台北出版了《居延汉简补编》。《补编》弥补了以往历次刊布的首批居延汉简的图版和释文均未能核对原简的根本缺陷。为了尽可能为字迹日渐褪色的原简保留最好的简影资料,而采用红外线设备等先进科学技术,使以往用肉眼和放大镜无法看出或看清的字迹,清晰呈现,从而对以往诸家的释文多有补正,在释文的准确性上又有新的突破和提高。(六)1994年中华书局出版《居延新简—甲渠候官》,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简牍释文,下册为简牍图版,除收录居延都尉所辖甲渠候官治所(7933枚)与甲渠候官所辖的第四部和第四燧(195枚)这两处遗址所获的全部简牍外,还收录了如下五宗简牍:(1)1982年在甲渠候官采集的散简20枚;(2)甲渠塞第四燧采集的散简67枚;(3)1976年在居延都尉三十井塞次东燧所获简173枚;(4)1972年居延地区采集的散简7枚;(5)1972年居延地区采集的地点不明的散简14枚,合计8409枚。《居延新简—甲渠候官》的出版标志着居延汉简从此进入新简和旧简结合,进行综合研究的新阶段。

与此相应,在1949年以后,中外学者研究居延汉简的论著不断出版问世,限于篇幅,在此不能一一列举。而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大庭修《大英图书馆藏敦煌汉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推出的《敦煌汉简》上、下册,则是研究敦煌汉简的重要论著。

另一方面,七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简帛,诸如云梦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尹湾汉墓简牍、郭店楚简等的研究也紧跟而上。(一)云梦秦简的释文公布伊始,便有许多学者撰写论文。据台湾东海大学吴福助教授统计,截至1995年止,已发表论著近千种。(二)马王堆汉墓帛书和竹木简,虽然还有三册没有发表,但经过20多年的整理和研究,业已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帛书《老子》、《黄帝书》既是整理发表最早的,也是海内外学术界特别关注和研究论著最丰富的两种帛书。《周易》和《易传》尽管发表时间较晚,但由于其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决定,故一经发表,便成为研究热点。经过研究,《周易》经传和通行本大有不同。迄今为止,已发表的帛书研究成果数以百计。(三)尹湾汉墓简牍,仅就其数量而言,既无法与多达数万枚的居延和悬泉置汉简相比,也远不如云梦秦简、敦煌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和竹木简,但因为它们出自生前曾任东海郡功曹史的师饶墓中,不仅内涵异常丰富,而且特殊珍贵。自1993年春尹湾汉墓简牍发掘出土以后,连云港市博物馆为了将这批珍贵的简牍及早公诸于世,便迅速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整理,于199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包括全部简牍图版、释文以及文物、发掘报告、简牍尺寸索引等在内的《尹湾汉墓简牍》一书。此外,还发表了廖伯源《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官文书考证》等专著、论文集、书法集以及论文近百种。(四)郭店楚墓竹简的发现,引起海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1998年5月《郭店楚墓竹简》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后,立即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迅速形成国际性的研究热潮。专著、论文层出不穷,学术会议接连不断,研究成果丰硕可喜。(五)《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亦已面世。上海博物馆收购的楚简和期盼已久的张家山汉简也将出版。我们深信这些简牍定会成为学者们密切关注的新热点。

简帛研究的展望

百年来,简帛学不论在出土、整理还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简帛研究中也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资料公布不及时、研究条件滞后、基础研究工作不扎实等。整理、研究简牍帛书资料,利用简牍帛书资料促进古代史研究,现在只是开始,可以说是方兴未艾,其深入发展还有待于将来。今后,这一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第一、加快简帛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出版,缩短从简帛出土到全部公布之间的周期。目前,许多重要的简帛资料已出土很长时间,有的长达二十年,却由于种种原因,迟迟不见公布,严重影响了简帛研究的进程。希望各方人员通力协作,克服孤军奋战的局面,使出土简帛资料早日公诸于众。为了使大多数学者都能接触到简帛资料并应用于研究,每一批简帛资料除了出版包括图版、释文的精装本外,也应出版只有释文的简装本。另外,如同编纂《甲骨文合集》与《殷周金文集成》,简帛学界应考虑编纂包括秦汉简帛在内的《简帛集成》这样的大型资料汇编,为人们对分散的简帛资料进行比照和综合研究提供便利。

第二、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改善研究条件。其一,采用红外线设备,提高简帛文字释读的准确率。其二,加快简帛资料数据库建设,使所有简帛资料都能上网进行图版检索和全文检索。这种方式比起手工翻检来,无论检索速度还是检索效果,都要优越得多。

第三、加强简帛资料研究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发掘报告的撰写、简帛文字辨释、残碎帛片的拼接、断简缀合、简册复原、简帛内容考订、资料索引等。这方面的工作细微、琐碎,但它是研究的基础。有了翔实的发掘报告,有助于综合研究的开展。文字释读准确,内容理解无误,研究的结论才可靠。而残简碎帛的拼合与简册的复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使无法利用的片言只语成为一句或一段有价值的资料。完备的资料索引,有助于研究者全面掌握每个课题的研究状况。

第四、加强实证研究,改进简帛研究的方法。尤其是对居延、敦煌汉简之类的档案文书来说,应运用古文书学方法,根据简牍的形状、书写格式、出土地点和内容类别,建立起古文书学体系,充分掌握每支简牍的性质,然后作相关研究。应努力综合所有简帛资料,与传世文献结合,进行更深更广的综合性研究。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