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本单元教学的特点就是概念教学,教学的重点是概念的形成,教学的难点是概念的形成和运用。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教学时加大思维的形象性(比如:图、线段图、集合图)
二、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
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由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概念的意义。
三、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比如:约分和通分,这两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因此教学时要提醒学生,不管是约分还是通分都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约分就是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小,而通分则是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
①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联系
②分数的基本性质与约分、通分的联系
③用字母表示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 (0除外)
④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约分
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通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而预先进行设计的决策活动。当前,有效教学设计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有效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有效教学设计开始。有效教学设计是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学习需求,确立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与策略,设计、实施和修改教学方案,评价及反思教学结果的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1.深入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
我们要把学生带到哪里,我们首先应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这生动地说明了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预设出更有效的教学设计。学习起点主要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进度应具有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知识基础。在信息迅速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教师更快、更多。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有的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现实起点往往高于学生的逻辑起点,教师与学生接受信息的速度、容量是平等的,也是互补的,教师事先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把学生拉回来"跟着重复"的现象,这都是重视现实起点不够造成的。所以在备课前,我们更应该客观地了解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并不时地把自己换位成学生,从孩子的视角去看教材,思考问题,猜测他们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预设,这样会使自己备课更有针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执教《圆的认识》新课前,可以对学生做一些这样的调查:
(1)你画过圆吗?(2)如果你已经画过圆,用什么工具画圆的?(3)你知道或者听说过"半径"、"直径"、"圆心"这些名词吗?(4)请在右边圆上画一条直径和半径。
通过课前调查我们会发现学生对“圆”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许多学生有过画圆的经历,因此教师一改把画圆作为课堂教学重难点的传统做法,直接从画圆导入新课。
这种课前探底的教学策略,使教师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
2.客观分析教学内容领悟并用活教材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的学科,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我们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做到真正的理解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是要细致研究知识间的种种联系,把握知识的贯通和延伸。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联系,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它们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以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处理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对教材的编排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等。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发展性的目标,整体把握教学重、难点,着重要搞清哪些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在教学中"浓墨重彩"加以突破,哪些方面可以"淡化处理",只需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稍作点拨即可。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的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
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教材安排了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寻找相等的分数,通过两个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分数的大小相等关系,为观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相等的分数,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并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根据教材的编排,本节课教学重点就应放在性质的探索过程以及用语言清晰地表示性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因此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3.正确处理课标、教材和学生水平的关系是有效教学设计的保证
【摘要】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合理使用比较策略,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数学教学;比较策略;思维品质
一、比较的内涵与外延
1.同中比异,揭示本质。
小学教材中,很多知识的差异性常常被他们的相似性、相近性和相关性所掩盖,小学生在思想上易被泛化为同类事物而发生混淆。此时组织辨异比较,有利于学生区别知识的各自内涵。如教学小数的读法,课始要求学生读出507.507,通过学生正误读法比较引导明确:整数部分要读出计数单位;小数部分只要读出各数位上的数就行了。接着又让学生读:5007.5007,再次比较明确整数部分连续两个零只读一个零,小数部分要把零一个个都读出来。两次辨异比较,学生清晰掌握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不同读法,从表面上的“同”辨出读法上的“异”,轻松突破难点。
2.异中比同,深化理解。
数学知识灵活多变,对那些隐而不显的知识共性,习惯于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小学生误以为他们是各各独立。此时组织异中求同的比较,则有利于挖掘知识的共性,使学生的理解深刻化、概括化。如学习了约分和通分后,学生的理解往往分割地停留在“两种过程”、“两种方法”的孤立认识上。如适时组织比较,让学生悟出约分和通分尽管过程、方法不同,但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只是索取角度不同,前者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后者取“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能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引向概括。
3.同中比优,促进优化。
面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方法,而不同的方法是不同思维层次的体现,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方法,这就需要横向比较,没有比较就会固步自封。比如在探究长方形的周长时,方法有“长+长+宽+宽”,有“长×2+宽×2,有“(长+宽)×2”。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优劣繁简的比较,促进学生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概括性,实现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的和谐结合。
二、善用比较,提升思维品质
1.通过比较实现有效迁移,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条理性
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先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除法、分数、比之间的联系,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既然比和分数和除法之间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分数中有基本性质,除法有商不变的规律,敢不敢对比中存在某种规律进行大胆猜想?在猜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举例验证,从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比较促进抽象概括,提升思维的抽象性和严密性
比如教学苏教版五上《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使学生建构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设计两次比较。
师:为什么这4幅图都可以用3/4表示?
师:比较前两幅图与后两幅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通过两次比较分别让学生明确:平均分的份数一样,涂色的份数也一样,就可以用同一个分数表示;单位“1”可以是单个物体或图形,也可以是多个物体或图形组成的一个整体。
通过比较帮助学生逐步抽象出分数的本质属性“怎么分”和“分什么”的问题,进而概括出出“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比较归纳过程,是学生认识上质的飞跃,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把握概念的本质,促进思维的深度理解和高度概括。
3.通过比较研错纠错,提升思维的精确性和深刻性
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点容易造成混淆,错误在所难免。为使学生能清晰地分辨知识的本质属性,可以将错解和正解对比,引导学生辨析反思,促进学生自主纠正。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由于与乘法结合律的相互干扰,计算25×44时,错误极多。教学中,可呈现正解和错解,引导学生进行“形”辨和“意”辨:25×(4+40)既有加法,又有乘法,是分配律(a+b)×c=a×c+b×c的形式。“意”是指算理的理解:25×44表示44个25,即4个25加40个25。由此推断前者是错误的。
教师可对比讲评,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方法的解题依据,感知方法优劣,选出适合自己的最佳解法。同时比较解法一和解法二,明确求单位“1”的问题可以方程解,也可以用除法解。比较解法二、解法三和解法四,让学生充分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此多方位、多角度的比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又有利于知识的纵向沟通,发展思维的广阔性和综合性。
[关键词]导入有效主题
“时间就是效率”。在一节课中如何发挥最大的效率,让学生学得更有效呢?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40分钟的课堂中,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时间是在第5~20分钟。课伊始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短时间内,精心设计有趣、到位的导入环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吸引其注意,激发其心智,启动其思维。
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著名的邱学华老师说:“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可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也可启发学生自己说:“看见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或想学到什么?”
《圆的周长计算》的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认识了圆的特征,这节课来研究有关圆的周长问题。板书“圆的周长计算”,课题出示后师追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生:……
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选择切题的问题,同时指出这节课要学习的目标(即应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圆的周长公式推导……
教育心理学指出,儿童有了注意,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知道了自己要学习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更有效地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紧扣主题,创设情境
有些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冥思苦想”甚至不惜“造假矫情”。好像脱离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了。事实表明,有些教师辛苦创设的情境只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并不能为教学服务。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必须是紧扣教材内容,为教学服务,这样才能紧扣学生心弦。这里所说的“扣心弦”不仅仅是指引起学生的注意,更是指能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其数学思考。
《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新课导入。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①老师有两杯塑料棒,一根长12cm,另一个长18cm,现在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短的小段,(整厘米)请你帮助老师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截法?每段最长可以是几?②学生独立探索后,组织小组交流。③全班交流,得出有4种不同的截法,每段长分别是1cm、2cm、3cm、6cm。第二,教师质疑。每段截成4厘米长行吗?为什么?第三,引发学生反思。每段的长度,必须同时是12和18的约数,(揭示公约数的概念)。第四,进一步理解。有几个公约数就有几种不同的解法,公约数中最大是几,就是每段最长可以是几?(揭示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呈现了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生活原型。这样的学习材料更有效地给予学生独立探索和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引导学生对生活问题进行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逐步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并逐步感悟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3.实践操作,切入主题
皮亚杰曾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教学中,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数学事实,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很好考虑的问题。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和许多成功的案例说明,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新课导入。
师: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抽屉,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生:有的说里面有书包,有的说手不好动。……
师:请你们把书包拿出来,再摸一摸,说一说现在又有什么感觉。
生:空空的。……
师:抽屉是什么形状?指出空空的就是抽屉所占的空间。让学生领会“空间”。然后再引导学生说教室的空间指的是?进一步体会“空间”概念。
师:请你们把书包放入抽屉,再摸一摸,用上“空间”这个词说一句话。
生:书包占了抽屉的空间。
学生对“物体所占空间大小”,这个概念很难理解,通过动手操作、体会、感悟。抽象概念变为看得见、摸得着,深刻领悟“体积”的概念,效果很好。
4.开展竞赛,引出主题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争强好胜。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
竞赛的场面,促使其一开始就进入新知探索的最佳状态,思维置于新知前沿,情感处于“愤悱”状态。接下来再让学生去探究其中的秘密就水到渠成了。
《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的新课导入。
师: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谁能很快地说出12、21、30、63、124这些数中哪些数是3的倍数。
生:……
师:真棒。现在由你们任意出题考老师好吗?。
生:(学生很积极)
师:你们出的题老师都很快做出判断,你想知道老师的秘密吗?(引出课题)……
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得以激发、培养,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运用迁移,启发探究
奥苏伯尔认为,新知识只有在系统中找到与之相联系的旧知识作为固定点,并在固定点的基础上促使新的知识作用,才能使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的系统中,而获得意义。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连贯性,寻找“固定点”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比的基本性质》的新课导入。
第一,复习。填空:1:2=( )+( )=( )/( )
师:说说你是怎么填的?根据是什么?
生: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相互联系。
师: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生:……
第二,引入。
师: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又存在着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比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性质呢?
生1:可能有。
生2:也可能没有。
师:如果有,应该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生:……
第三,验证:(略)
李明刚
(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225009)
摘要:“锚点”探究教学法源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较好地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能够围绕“锚”有计划地、主动地、灵活地、有效地学习,通过合作、探究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锚点”,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其课堂操作流程包括创设情境、自主合作、归纳总结、检测反馈、评价提升这五个环节。
关键词:“锚点”探究教学法基本内涵操作流程实施建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即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是学生的学术顾问;教师要从台前退到幕后,要从“演员”转变为“导演”。我校在积极调研和充分实践的基础上,研讨、实践“锚点”探究教学法,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一、 “锚点”探究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锚点”探究教学法,是指通过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锚点”,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中,“消解”具体的“锚”,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方法。它以活动为主轴,以训练为主线,突出基础,突出精讲,突出归纳,突出反馈,突出评价。“锚点”探究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其中包含三个核心概念:
一是“锚”。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开展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作为其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之一的抛锚式教学,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中探究事件、解决问题,并自主地理解事件、建构意义——这些真实的事件或问题被称为“锚”。
二是“锚点”。为了解决“锚”中的问题,需要根据教材内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真实情境的“锚”分成一系列连续的小步子(小问题)。每步一个探究活动(点),就叫“锚点”。这些问题和“锚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和层次。学生按照“锚点”的编排顺序和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展开学习,拾级而上、有序思考。
三是“锚点”探究。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直至解决所有的“锚点”。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二、 “锚点”探究教学法的课堂操作流程
教学过程共由5个环节组成,如图1所示。
下面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基本性质(1)”一节内容为例,简述“锚点”探究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一) 创设情境——引“锚”
课始,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与真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路程问题,并从情境中选择出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分式的基本性质,(论文范文 7139.com)即“锚”,以引入新课,启动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二) 自主合作——探“锚”
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自主合作”环节遵循“自学尝试—合作交流—展示点评”的步骤。第一步,自学尝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自学尝试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取得行为复杂层次更高的成果,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内容进行推理、解决问题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学生根据学校编印的《“锚点探究”课堂活动手册》中的探究内容,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并尝试完成。第二步,合作交流。在自学尝试的基础上,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成果,讨论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探究学习难点、疑点和易错点,修正、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其间,教师要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并善于发现学生中的多种结论,特别关注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第三步,展示点评。根据合作交流的进程,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给予恰如其分的点评、强化或奖励,并促使他们作进一步的反应;对学生合作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包括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适当提示,及时点拨;对回答不完善、不到位的问题,及时追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准确、全面、深刻理解为止。
本节课的“自主合作”环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围绕教学目标,紧扣重难点,重组与改造教材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共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其中,“探究活动一”旨在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学习,清晰地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而培养类比推理能力;“探究活动二”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相关的分式变形;“探究活动三”则是让学生感受分式的分子、分母的符号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有时可根据需要改变,以便能够熟练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探究活动一:
(1) 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
(2) 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分式的基本性质为:,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3) 阅读课本第37页例1上面的内容,小组交流各自的猜想是否正确,要注意什么。
探究活动二:
(1) 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可参照课本第37页例1)
思考:为什么第①题给了条件而第②题没有给条件?
(2) 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1。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的注意点。
探究活动三:
(1) 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分母中各项的系数都化为整数:
问题1:怎样才能不改变分式的值?
问题2:如何将分子、分母的系数化为整数?
(2)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不含“-”号:
分式的变号法则及注意点:。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是正数(可参照课本第38页例2):
试写出你的解题思路:。
(三) 归纳总结——悟“锚”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和我们分享,还有什么疑问需要我们共同解决?
归纳总结是教师在课堂的终结阶段,旨在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它既是一堂课的总结和拓展,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精彩的总结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重新组织所学内容,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的效果。
(四) 检测反馈——固“锚”
师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运用,大家掌握得怎么样?请快速完成“检测反馈”的内容。
教学最实质的内容在于学生得到了什么,知识和内容的掌握是学习所得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设计了适量的与本课重难点、易错点相匹配的,又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巩固性练习(具体检测内容略),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行间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问题,共性问题集体纠错,个别问题当面辅导,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而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五) 评价提升——省“锚”
师请同学们根据评价提升表(如表1)的内容,认真自评和组评。老师也会根据课堂上的表现,给出一个中肯的评价。
“锚点”探究教学法不仅要让学生解决“锚”中的问题,更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课尾组织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反思、自省和评价,可以帮助他们自觉调节学习行为,优化学习方式,提升认知水平和认知品质。
三、 “锚点”探究教学法的实施建议
教学模式的建构可以“迈上高效课堂的快车道”,但实施中不能模式化,而要把握教学流程各个环节的实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并融会贯通。
(一) 引“锚”是首要条件——激发学习情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案例:
一、巧设习题,复习铺垫
12÷3=( )÷9 60÷15=12÷( )
192÷16=( )÷4 ( )÷23=276÷46
二、故事引入,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的小故事。“一天,唐僧拿出三个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徒弟们吃,他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了2块,分给猪八戒1块;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了4块,分给孙悟空2块;把第三个饼平均分成了8块,分给沙和尚4块。猪八戒一看,不高兴了,说唐僧师傅偏心,他得到的饼最少。”请问是这样吗?猪八戒、孙悟空、沙僧分别得到了一个饼的几分之几?
生:猪八戒、孙悟空、沙僧分别得到了一个饼的■、■和■。
师:唐僧的三个徒弟谁分到的饼最多呢?
(学生的答案不一)
三、动手操作,提出猜想
师:唐僧的三个徒弟谁分到的饼最多?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分分看。
1.折纸感知
师:我们每位同学手上都有三张大小相同的圆片,我们用圆片纸来代替饼折一折,看看唐僧是怎样分饼的。
出示操作要求:(1)请用折纸的方法分别表示出唐僧三次是怎样分饼的;(2)请在折好的圆片纸上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唐僧分给猪八戒、孙悟空、沙僧的饼。
(通过折纸、涂色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和■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即■=■=■)
2.观察发现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个分数,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与小组里的同学讨论。
多媒体出示讨论要求:(1)从左往右看,分子和分母是按照怎样的规律变化的?(2)从右往左看,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怎样的规律变化的?
3.大胆猜想
师:我们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或乘4,分数的大小都不变;反过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或除以4,分数的大小也不变。那么,这种规律在其他分数中也存在吗?
生:存在。
师: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想,如果要确定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还需要进行验证!
四、多维验证,丰富猜想
1.数图印证,直观为凭
师(多媒体出示下图):请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相等的分数。
■
师:通过画图、写分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这两个等式中,从左往右,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反过来,从右往左看呢?
2.举例扩充,计算验证
师:还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生:■=■、■=■……
师:你是怎样验证它们是相等的?
生1:我是通过画图来验证的。
生2:我是用计算器把分数化成小数来验证的。
……
五、初步归纳,发现规律
师:观察刚才同学们所列举的分数,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从这些例子中发现的变化规律?
学生归纳总结出结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里师引导学生注意加入“0除外”)
【说明:教学至此,有不少教师可能就此罢手,进入新知巩固阶段。但我认为,教学到这里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为此我再次引入商不变的性质,让学生进行验证。】
六、演绎推理,深层验证
师:同学们,我们课前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上节课也刚刚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你能不能利用这两个知识对我们刚刚发现的这个规律进行再次验证呢?
(给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时间)
生3:因为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所以我们可以把分数看成除法。如■和■,就是2÷3和6÷9,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以知道2÷3=6÷9,所以■=■。
师: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刚才的推理是正确的,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
反思:
以不完全归纳推理为主要形式得出的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催化剂,这样的猜想往往意味着创新和发现。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说过:“甚至在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数学家高斯也说过:“一旦抓住真理,补充证明仅仅是时间问题。”由此,可以知道归纳推理对于发现真理的重要性。
为此,我们首先以“教师选荐——实践感悟——反思明理——内化接受”的路径帮助学生建立一些“自觉理念”,让他们学会用这些理念来引领自己的数学学习。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的“自觉理念”都要靠教师“直接告知”的方式来建立,许多具有数学学科学习特质的“自觉理念”也是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即兴生成的。学生一旦参与了“自觉理念”的“生产”,便是掌握了发掘自身学习智慧的钥匙,他们就会更积极、更主动地践行“自觉理念”。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中进行了相关的尝试。
课堂回放: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美丽的唐闸公园。下星期,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将到公园开展实践活动。公园管理员将这三个同样大的圆形花坛分给三个班的同学进行种植和管理,四(1)班分得一号花坛的,四(2)班分得二号花坛的,四(3)班分得三号花坛的,三个班的同学听到这个消息后吵开了,都认为别的班级分得多,自己班级分得少。同学们,你们来帮助他们分析分析究竟分得公平不公平。
生:公平。
师: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向四年级三个班的同学证实这样分是公平的呢?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生:我们觉得可以用三个同样大的圆来代替三个花坛,分别剪下它们的、和,然后比给他们看,让他们心服口服。
师:多好的方法呀!这样一来我们就“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生活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屏幕揭示)
二、新授
1.教学例1。
师:请各小组拿出3张同样大小的圆片,分别用阴影表示它们的、和,然后剪下阴影部分,比一比,看看它们究竟是不是一样大。
学生实践后回答:一样大。
师:看来,大家想出的方法是真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三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他们的大小却相等,像这样有趣的例子还有许多。
2.教学例2。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与相等的分数。
(学生通过折长方形、分直线图中0至1这一段等方法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师追问:除了这几个分数,还有与相等的分数吗?谁能再说出几个?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等许多与相等的分数。)
师:谁来说说与相等的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分母都是分子的两倍,都是表示单位“1”的一半。
师:如果现在老师要找几个与相等的分数,你能直接说出几个吗?
(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快速给予应答。)
3.激疑创造。
师:下面请你直接说出几个与相等的分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并让学生说出找的方法以及这两个分数相等的理由。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回答,并完成板书:====。
师:下面请你们再来找出几个与相等的分数。
学生将完成的情况直接写在黑板上:===
==。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揭示课题)。
师:老师看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它跟我们已经学过的什么性质相似?
生:和商不变的性质相似。
师:这两个性质有联系吗?有怎样的联系?
生回答后,师激励:由此看来,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你们善于通过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学数学,真了不起!
屏幕揭示:学数学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师:学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先后一共运用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最终才得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由此可见,“学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不断探索并解决未知问题的过程。”(屏幕揭示)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方面有什么收获?在方法方面有什么收获?在数学学习的思想和观念方面又有怎样的收获?
让学生在“学习靠自己,我是学习的主人”等已有的“自觉理念”的支撑下学数学,同时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自觉理念”,这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我们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这一目标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明晰“数学建模”的“自觉理念”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的,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几乎都能找到其原型。贴近学生的生活的资源,可以将学生的那些常识性、经验性的知识派上用场,在数学世界里开拓出可供他们思索、探讨和发展的用武之地。”本节课通过创设“分种植基地”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有些分数的大小却是相等的,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我们该怎样来向四年级三个班的学生证实这样分是公平的呢?”这一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他们的积极思索。最终他们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所有的学生都亲身经历将“生活数学”上升到“书本数学”、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随着问题的圆满解决,“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生活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的“自觉理念”便悄然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
二、增设学习流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形成“数学学习”的“自觉理念”
本节课中,先后给学生揭示了3条数学学习的“自觉理念”。如果说“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生活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是精心预设的,“学数学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随机偶遇的,那么,“学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不断探索并解决未知问题的过程”便是本节课重点打造的。因为这一“自觉理念”不仅是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本质的核心理念,也是学生“如何进行数学学习”的核心理念,它将会对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数学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首次建立这一理念,我们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与延伸,由原来只找与相等的分数,拓展至找与、、相等的分数,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探究梯度,加大学生的思维力度,提升学生的发现高度,让学生在一次次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去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经历、体验与感悟,进而为理念顺理成章地生成与揭示提供支撑与保证。
三、完善课堂小结,让学生在反思感悟中悦纳“数学学习”的“自觉理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由开放课堂;教学
一、如何看待教材
教材的编写是时代的产物,教材必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一般地说,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都是教学的重点。确定教材的重点,要以教材本身为依据。瞻前顾后,溯源探流,研究所教的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关系全局的这部分知识,可定为教材的重点。例如,低年级教学统计时,应把学生能够参与统计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所谓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比较复杂;也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或者体现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或者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坡度,或相互干扰,易混、易错等。这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懂、难掌握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中容易混淆和错误的内容,通常称之为教材的难点。
二、教师掌握好课堂调控的度
传统的课堂秩序是强迫式的,特点为限制性、规定性和强制性,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成了教师发号施令、展示威严的场所,学生成了课堂的附属品,单向教学活动的对象。试想在这样的课堂秩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尊重吗?学生的思维能活跃吗?学生的情绪能高涨吗?他们能自主学习吗?因此,要想使课堂秩序由强制走向自由,就要考虑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秩序的制定,逐步建构新型的、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课堂秩序。在课堂秩序重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跳”出来,尽量使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引导和帮助。例如,课堂上经常要有小组之间、全班的交流活动,往往会出现这边大讲、那边小说的局面,课堂显得很乱,难以调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而造成的。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善于观察认真倾听的同学,并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找几个同学说说刚才同学发言的要点,然后再找那位认真倾听的同学复述发言的要点,要不惜花费一些时间,培养学生倾听发言、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
课堂秩序是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课堂的自由秩序,而不是课堂的强制秩序,这一秩序的建构基础是所有成员的自由、自主和自愿。自由开放的课堂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怎样做事、怎样创造、怎样合作。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靠小组合作来研究,许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当作教学的“必须手段”。课堂上,一个小组活动接一个小组活动,不考虑活动的价值,一味追求“热闹”,课堂气氛是活跃了,教室里却显得乱糟糟、闹哄哄,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也是造成课堂“乱”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教师不应把注意力都倾注在热热闹闹的、外显的小组活动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思维上的“动”,对于那些没有思维参与的、简单的小组活动我们宁可放弃。从这个层面讲,我们更提倡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与交流,营造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的课堂节律,从而达到调控学生情绪、调动学生思维的目的,使课堂教学紧张而有序地展开。
三、反思促进学生的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和思考的策略,而且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在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可让学生反思: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对教学评价的思考
一、拓展训练要有广泛的受众
一提起拓展练习,很多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难度要大,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拓展练习应该是在贴近学生发展基础之上进行的适度提升和拓宽,目的是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融入拓展练习中,并在练习中有所提升。
黄爱华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及作用之后,黄老师抓住课堂中生成的“千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可不可能出现千分数,如果有,你能不能根据所学知识来创造一个千分号呢?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各显神通,“创造”出十多种“千分号”(包括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那种)。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各自解释创造这样的符号的理由。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在这样的拓展面前都是完全平等的,大家都可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数学素养都能得到提升。更令人大开眼界的是,拓展不是到此为止,黄老师紧接着又抛出新的思考:如果要用千分数,你觉得千分数用在什么地方合适?学生在这样有层次的拓展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就提升了认知水平。
二、拓展练习要有深刻的收获
许多拓展练习是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可以经由不同途径到达终点,只是在此过程中,有的比较吃力,有的游刃有余。拓展练习的目标不应当仅是解决问题,我们更应该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经过比较、对照、反思等活动,得到超越问题本身的收获。
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我设计了“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分数比”的拓展练习。学生在进行分数的化简时展示了别样的精彩。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化简?
生:我是通分的,先化成比,再化成9比2。
生:老师,我觉得不要通分,直接同时乘以12就可以将两个分数都化成整数。
生:老师,我同时乘以24,也行。
师:对照乘以24和12这两种做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大部分学生讨论后得出喜欢同时乘12的,因为同时乘以最小公倍数后不要再化简了)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其实化简分数比首先要化成整数比,这时候我们乘以两个分母的乘积就可以了,不用花时间去找最小公倍数也行。而且我发现只要用第一个分数中的分子乘以第二个分数的分母就能转化为整数比。(交叉相乘)
师:这个理由有点意思,大家再斟酌一下。
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分数比不是一个很难掌握的问题,在这个拓展练习中,学生的收获是经历了不同方法的比较,有了思想的交锋,在方法的选择上有了一个自然优化的过程。每位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对学生本人的成长是重要的。
三、拓展练习要有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