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我国人文素养教育之于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本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问题是办学理念存在偏差,同时对人文教育的不重视所造成的学生人文素养的普遍偏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高职人文教育问题的涌现,我国也逐渐认识到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1998年我国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进一步加快推进了我国全面深入实施人文教育进行了说明。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高职院校就加强人文教育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主要的研究论述如下。2003年学者杨德广的文章《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2004年学者王浪和凌云的文章《略论高职课程改革如何体现人文精神》,学者丁继安的文章《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都共同表达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即发展其创新和创造能力、塑造其完美的人格,而这些也都是高等职业院校所必须进行的工作。2006年陈向阳等学者在文章《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中得出针对重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在这样一种新的技术观的基础上应该确立与其相对应的技术教育观。何锐连在文章《加强人文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发展》中表明,提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构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重点是营造高职校园中的浓厚人文教育氛围。2007年高宝立在文章《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中表明,高职院校要改变其人文教育薄弱的现状,就需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重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精神,健全职业人文教育的操作机制和体系。学者王晓东和许宪国在文章《论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之关系》中提出,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所体现的价值和所承载的使命,并寻找高职教育中职业技能培养和人文教育提升相互融合的学生能力的新思路。2009年徐长斌和黄戈生在其文章《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二重障碍及对策研究》中强调了通过对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把握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徐公芳在文章《对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思考》中表明,需要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来把职业学院的人文教育引向深入,并通过课程整合和专业渗透、建构兼具职业性和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完善并制度化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评价体系等各种途径,来实现提高职业人文教育的目标。2010年李静、杨海刚在文章《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探微》中对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不足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人文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的研究。
2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意义与问题探讨
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它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具备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不是在单纯地培养专业人和职业人,而是培养社会型的人才。基于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在高职学院中树立全面成长、综合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适合高职办学目的,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效地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文素养教育是我国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突破口,它对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功能。从以上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文素养教育在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层面,而在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上关注不够。因而,以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最终落脚点,进一步探究高职院校如何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综合能力,以关注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的对策显得更为重要。应主要关注以下三点,一是人文素养教育之于高职学生的基本内涵,二是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失衡的原因分析,三是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陈刚 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一、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实质乃是积极创造和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而非被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的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为全面的素质,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得到提高,使发展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态势。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内涵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五个方面。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教育观念狭隘,教学方式落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长期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没有把增加学生体质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只是作为一种手段来运用,忽视了理论知识和锻炼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社会严重脱节,没有考虑到未来人才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旧的体育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被学生所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重复”,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课程教学程式化,教学方法呆板,从而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学生体质的增强。
三、体育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的主要特性
(一)体育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体育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潜能与个性的发展。这种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育教学不仅应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而且应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出现有特长的发展。
2.应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即体育教学应注意学生对自身的发展体验。
3.应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即体育教学应使每一个学生在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内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并有机会得到发展。
(二)体育教育应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因此,体育教育应当培养具有自觉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体育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即教育应以培养主体性的人为根本宗旨,既包括教师创造性地加大教学信息,又包括教师主动适应学生,教师的能力、水平并非停留在教学计划上,还体现在每堂课上和其它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都应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引导推动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即学生自主去接受知识,主动地适应教师。
四、从素质教育角度谈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定位策略
(一)实施素质要改进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让每个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愉快教育的核心精神,体育教学训练的枯燥性及动作的危险性使得许多学生畏惧体育课,但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通过自身完美的动作示范,则将使学生产生情感,使学生从“厌学”转化为“乐学”。在这里关键是教学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通过一定的努力在自己应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
2.减轻教学负荷,使教学中的合理要求变成学生内在的渴求,使课堂向课外延伸,是教育所提倡的主体性教育的根本保证。高职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有意给学生造成暂时失败感和短时焦虑感,使学生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此种心理不平衡会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调动一种潜在能动力去自主探究、自求解决,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改革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形成素质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根据我国高职学生现有基本素质状况和现有体育设施情况实施体育课程选项制教学,同时应保证相应的师资力量,这样在保证学生人人都能接受基本的公共体育课外,还能满足个人的特殊体育需求,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极为有利,而且又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一项或几项自己喜爱的能够终生受益的体育活动。
为了达到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形成素质教育的环境和氛围,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活动,如学术交流、竞赛、社团活动等,丰富青年学生的业余学术和文化生活,例如建立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从形式上属于学生社团组织,有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健美俱乐部等。每个俱乐部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俱乐部章程,由体育教师担任顾问,推荐正副主席,下设宣传、组织、训练等小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为体育教学形成基础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总之,改革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形成素质培养环境和氛围对于提高青年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加强青年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三)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要使高职体育教育充满吸引力就必须优化教育课程内容,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及方法上进行革新,使之切合青年学生的实际需要。
1.在教学内容上,选择项目既要考虑到学生感兴趣,又要有利于今后能进行自我锻炼,还要有利于终生增强体质,实用价值高,易于开展。
2.在教材结构上,重视理论教育,突出学生终生受益的体育科学知识传授和锻炼意识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性和阶段性相联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发挥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提炼知识的作用,多运用启发式和诱导式来激活学生学习欲望和动力,用智慧能力进行体育锻炼。优化课程内容,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其实践能力,这是青年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五、结语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等。体育教学应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为宗旨,使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并能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法的使用上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体验到运动乐趣。
参考文献:
[1]马柏平.试论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教育与职业,2009,(24).
[2]季红英.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学生;健全人格;培养;途径
在新课标背景下,中职教育者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把健全人格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语文教育扮演着关键性角色,需要渗透人格教育,为社会市场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市场的客观需求,促进不同行业、领域的飞速发展。还能改变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优化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健全人格与中职语文教学概述
就健全人格研究来说,涉及到不同学科领域,比如,道德、心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健全人格便是人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想要拥有健全的人格,必须“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而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健全人格属于一个过程,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换的过程,准确认识并适应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培养健全人格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促进人的个性特征全面发展,促使人格发展处于正常状态,要引导其不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借助实践活动,不断完善自身。而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强化学生的个性品质、人格教育,帮助他们逐渐拥有健全的人格,更好地成长。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备重要的文化功能,能够传达出博大的人文情怀,传承各种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点。还拥有丰富多彩的语文素材,客观地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细致缜密的思想逻辑,有着浓浓的美学气息,里面包含着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应用性文章,是美学不同领域的最好呈现。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说,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人文知识的灌输,要引导学生揭示语文课文本质,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渐净化学生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提供有利的保障。
二、中职语文教育中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措施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
在进入中职阶段学习后,学生正处于青年与成年的过渡阶段,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再采用“放羊式”、“鸭填式”传统教学模式,要多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课堂实践的机会,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不要一味地依赖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感知、理解不同的语文素材内涵,促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班级学生,优化调整教学方法,有效渗透人文情怀,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埋下伏笔。
(二)创设审美情境
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教师要借助展示形象,优化利用各种意境,注重“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为进行情感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要客观地分析语文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更好地受到美的熏陶,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诵,使学生融入到真实的情景中,唤起他们的想象,不断激发他么内在的情感,在这“绿叶田田、荷花朵朵”的情景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充分感受美。在背景音乐的作用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作者那份淡淡的喜悦与哀愁,充分感受那份特别的“艺术美、音乐美”,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他们更好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透过那些跳动的“文字”,去感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渐学会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优化利用语文素材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语文素材丰富多彩,比如,精辟的论述、古代圣贤,能够客观地折射出蕴含的不同人文精神,是培养中职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素材。在“我的母亲”一文中,透过文章内容,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母亲高尚的品格,勤劳刻苦、意志坚强,能感受到文章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和作者产生心灵碰撞,反思自己的行为,逐渐学会理解、感恩父母,尊重父母。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作者描写了自己在古园中的所见所闻,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对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在学习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学生也能通过他们的事迹、生活中的人与物,学会思考人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逐渐学会规范自身行为,塑造正确的“三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协助者、领导者等角色,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优化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图文并茂的特点,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这些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文中作者产生共鸣,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远大的理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但这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周期较长,需要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中职语文、中职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他们熟悉而具代表性的素材,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心灵发生微妙变化,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隋义.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J].语文建设,2013,09:9-10.
[2]苏娜.重塑自我形象绽放人格之花――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10:14-15.
【关键词】:学生管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好、坏、优、劣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不断增加,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每个高校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影响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个方面
1.1 经济飞速发展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发展规模的扩大,学生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目趋复杂.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下,师生比例逐年递减,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数量逐年递增,这样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例如我国2005高校师生比例是1:14,2008年就达到1:28,短短的三年当中就翻了一倍。同时,由于构成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层次比较复杂,学生素质也层次不群,使得学生教育工作开展越来越困难。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所以原有单一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达不到学生管理的良好效果。
1.2 网络的普及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滋生地和传播地,污染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随着大学生对网络的深入接触,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难以抵御网络的诱惑力,使得一些学生上当受骗,还有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交友等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极大的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出现大学生网络犯罪。在大学期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形成的时期,很容易被外界不健康、庸俗的东西所感染,网络的负面影响使得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侵蚀和侵害。加强高校学生的管理更为艰难。
1.3 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不可忽视
当代的大学生是个性较强的一个群体,也是矛盾的集合体,他们一方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又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社会、学校及家庭的认可。大学生承载了较高的社会及家庭期望,其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然而,由于他们的心态尚未成熟,社会经验匮乏,适应能力较弱。因此,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很多都产生拜金主义或逃避现实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2 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2.1转变观念,提升学生管理的内涵
首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体现为一种方法,它的立足点就是,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它所追求的是坚持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的辩证统一。其基本要求就是把培养社会所要求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其过程应该是激励人、教育人,其目的应该是升华人、提高人。因此,要将学生既看作教育的对象又看作教育的主体,在强调学生共性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学生管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感情的,也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学生个性的特点,因材施教,带着感情去做学生工作,用满腔热忱爱护学生,用真心实意对待学生。
其次,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它的立足点是培养人,关心人的成长、人的完善、人的发展,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促使受教育者在人格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需求,关注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的生活、学习、发展、成长、成才等需要为出发点。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2.2建立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树立法律意识,变经验管理为法规管理。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按照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同时积极建立利于学生成长的“关爱”机制。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充分借鉴我国古代的书院制和现代的学院制,通过书院的教育,培养学生共同的社会理想、公共责任、民主意识、奉献精神和未来社会团队凝聚力,为社会培育有教养、具有良好品性和行为习惯的新时代人才。
2.3用制度性关怀凝聚广大学生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现在学生无论是在学业方面、就业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和沉重的压力。我们只有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我们的学生才会仰慕我们的人格,才能自觉接受我们的教育和管理,我们工作的目标也才能实现。
3 结语
总之,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高校的学生管理方面,我们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勤于思考,努力探索,找出合适的学生管理模式,把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 1 ] 周黎平.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J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
【关键词】 社区教育 模式 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163-01
社区教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不同,社区教育会呈现不同的发展模式。社区教育的模式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社区教育既有国外的模式,又有国内的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我们要充分的借鉴先进的社区教育模式,为我所用。
模式作为术语时,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涵义。在普通心理学中,模式是指外界事物储存在记忆中的有组织的心理图像;在社会学中,模式是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因式和解释方案,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一般来讲,社区教育模式具有下面四层涵义:
第一、社区教育模式的再现性。社区教育模式是对社区教育现实的一种抽象,社区教育模式再现社区教育现实又能够指导社区教育实践。
第二、社区教育模式的简约化。模式是一种有意的简化描述。社区教育模式主要是对社区教育结构或过程的主要构成以及这些构成的相互关系的提示,并以简约化方式反映社区教育运行的规律性。
第三、社区教育模式的可模仿性(或称可重复操作性)。模式是某种事物或过程的标准形式,是人们可以模仿的规范化的行为序列。社区教育模式是可以相互借鉴,学习的。
第四、社区教育模式的本土化。社区教育模式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它是以特定地域的社区教育为依托,只有建立在本区域内现实的社区教育的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作用或功能。因此,每一个社区的环境是不同的,社区教育模式并不能照搬或抄袭。
所以,我们研究和建立模式的目的是要把某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或情景,在深刻理解或解释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归纳后总结并掌握其规律,成为简单明了的方法从而供人们学习和借鉴。
一般来讲,社区教育模式是指意在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加强社区整合力、向心力、自治力的社区各级各类教育的统合、运作机制和工作方略,它是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总和。可以看出,社区教育模式是反映社区教育体制、机制、结构、功能、层次及活动方式等方面的标准样本。社区教育模式一经形成,使具有相对独立性、稳定性,人们可以依照它去实践、去“克隆”。社区教育模式还具有动态发展性,随着人们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对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原有模式会更加充实和完善,进而总结、创造出新的模式。从内涵上看,社区教育是社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市民富裕对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或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产物,更是利用和盘活社区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社区教育的开展还要受到社区的地域位置、社区内人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要素以及社区状况、社区特色的影响与制约,而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社区教育发展处在不平衡状态,又使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我国正在开展的社区教育实验,其实质就是通过实验,研究和探索现有社区教育实践,最终归纳、创造出行之有效的多样化的社区教育模式,从而产生模式效应和价值。不过,建立一个模式受众多因素的制约。社区教育的模式,其制约因素主要决定于自身的社会性、开放性,社区教育是错综繁杂多因素交叉组成的社会活动,往往难以精确刻画,一般只能从多因素中选择主因素,分类建立社区教育模式。由于理解的角度、分类的原则、衡量的标准等不同,社区教育的模式也往往会呈现多样性。
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模式方法是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我们从分析制约和影响社区教育模式的相关因素看,除了一般模式应具有的特点,还可以看到社区教育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征。
一是社区教育模式发展的多样性。这是由于社区教育有着十分明显的地域性,每个社区发展目标的多样化以及社区教育形成、发展环境的多元化,必然使社区教育出现多种多样的有效的成功模式。
二是社区教育模式发展的整体性。社区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社区教育是构成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而自身又是外部为社区服务、内部自我循环的子系统。我们知道,没有结构就没有功能,社区教育必须建构成能发挥教育功能的整体结构。不论是社区中的各类群体对教育需求的差异,还是社区发展各个阶段对教育需求的变化,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是整体相关的。
三是社区教育模式发展的动态性。我们知道,不仅时代的发展具有动态性、创新性,而且每个社区的发展也具有非均衡性,因此,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社区教育模式其本身也是处于不断反馈调整、不断变换之中,它是开放的、发展的和进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和僵化的。
四是社区教育模式发展的交叉性。由于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内每一个人的社会活动,则社区教育发展的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价值取向;由于社会和人的复杂性,决定了社区教育发展的模式也相应地会呈现多重性,由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使社区内居民异质化越来越明显,这要求社区教育模式相应“个性化”。由此可见,社区教育模式大多都是非单一的,而是相互交叉、渗透的。
研究和建立社区教育模式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社区教育的发展,研究社区教育模式,其意义既深刻又深远。通过研究社区教育模式,从而寻求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和适合于当地当时实际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总之,研究和建立社区教育模式,最终是为了促进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程素质;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90-03
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任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通过教育与行业、高校与企业的通力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造就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型工程师。为进一步开展工程教育,检验工程教育效果,我国于2006年开展推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3年6月,中国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获得《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资格,表明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被国际所认可。因此,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以专业认证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成为高等工程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本文综合两者特点,论述工程素质的内涵,探讨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途径。
一、工程素质内涵
工程素质是指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工程活动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所需具备的知识、意识、能力、思维和精神。工程素质主要包括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工程思维和工程精神五个方面,其中工程知识和工程意识是基本要素,工程能力、工程思维和工程精神为主体和高级阶段。培养工程素质,即学习工程知识,树立工程意识,掌握工程能力,建立工程思维,体现工程精神。
(一)工程知识
工程知识作为工程素质的最基本要素,来源于工程实践,又服务于工程实践。工程知识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专业领域和传统的工程学科本身,而是涉及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需要以工程为对象将各学科知识整合成有机的知识体系。工程知识包括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专业知识与一定的工程管理原理、经济决策方法;了解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先进制造系统和生产方式及本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相关行业生产、设计、研发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正确理解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学习工程知识是培养工程素质的主要途径。
(二)工程意识
工程意识是指对工程本质、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工程活动和工程存在物的态度、观点、意念等心理过程的总和。工程意识是工程技术人员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现代工程往往涉及众多领域,工程技术人员要从工程视角出发,进行方案可行性研究,考虑目的、用途、地域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等,再加上独立思考,从众多的想法与构思中凝练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要体现创新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伦理意识、经济意识以及团队意识等。工程意识的树立是一个不断自我修炼、终身学习提高的过程。
(三)工程能力
工程能力是指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工程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实际本领和能量。工程能力一般包含,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工程设计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工程能力的内涵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发展的。2015年3月新修订的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工程教育的毕业生提出如下12种工程能力要求:1.工程知识;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研究;5.使用现代工具; 6.工程与社会;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职业规范;9.个人和团队;10.沟通;11.项目管理;12.终身学习。
(四)工程思维
工程思维是在工程的设计、研究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筹划性的思维,是利用工程的方法去观察、思考和分析工程实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工程思维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也是对工程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工程思维具有科学性、逻辑性与艺术性、运筹性与集成性、可靠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性。
(五)工程精神
工程精神是指在长期的工程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信念、意志品格、价值准则、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工程精神的内涵可概括如下:艰苦务实的创业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探本溯源的理性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关爱环境的伦理精神、和谐共处的协作精神、甘于冒险的风险精神等。
二、工程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更新工程教育理念,重视工程素质培养
目前,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过分强调专业化和科学化,而忽视工程本身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问题,因此要切实更新工程教育理念,树立大工程观意识,由专业教育向工程素质教育转变,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融合转变,由科学系统性向工程综合性转变,由理论知识传授向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定基于全新工程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工程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出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全面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二)有机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应以学生工程素质培养为目标,采用集成的思想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相互分割的科学内容、工程技术内容、人文内容加以有机整合,促进学科交叉和融贯,提供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课程体系可按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设置,并将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分解落实到课程教学环节中。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合过程中,要依据毕业要求(或培养规格)实现矩阵,重组与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明确各门课程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组织课程内容要从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转向以实现培养目标为主,课程内容要由课程目标来决定。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效衔接,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环节是培养工程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创新意识、实践与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合理规划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各实践环节比重。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应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目的,结合行业或企业实际,设计或开发解决方案和探索复杂工程问题。明确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与任务,实验教学应着重于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综合获取合理结论的训练;实习实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和工程精神;毕业设计(论文)应着重培养设计或开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对工程素质的综合训练。
(四)构建校企协同合作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合作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校企联合培养与合作模式。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发展提出人才需求,学校发挥学科和人才培养优势,基于行业企业需求和学校定位,制订培养目标和设置专业方向。学校要从以校内实践为主向校企协同实践转变,拓宽校外工程实践教育空间,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工程实践教学内容要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开发和设计,实践教学项目要尽量贴近生产一线。加强与企业的科技合作研究,将企业技术开发与学校科研紧密结合,使产学研协同合作更具活力。
(五)打造具有工程背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师资队伍是关键。目前,高校教师缺少必要的工程经历,缺乏宽广的工程视野,制约了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从注重高学历高职称向注重双师结构转变。应打造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和工程背景的高水平专兼职师资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应定期选送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共同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和工程项目研究工作,丰富工程实践经历和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教师要能把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生成转化为教学内容,能将工程前沿技术知识融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同时,学校也要吸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专家来校任教,给学生授课,协助制订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全程参与教学活动,以期提高指导学生工程设计和工程实习的能力。另外,还要探索校企间人才“双向交流,相互挂职”制度等。
(六)构筑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加快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能有力保障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工作。应从政策、制度、建设、管理与监督等多方面入手,研究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外协同的以评估评价为中心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主体、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要素有机构成了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校内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建立健全培养方案有效生成制度、师资培养与吸纳制度、教师评价机制、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实践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质量评价制度、产学研合作制度等。高等工程教育中行业以及具体接纳毕业生的用人企业对教育质量评价应有很大的发言权。在进行工程教育质量评价时,应该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牵头,成立由高校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评估机构,以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和正确的导向。可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结合,构筑适合市场需求、行业企业需要、学校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0.
[2] 曾丽娟.工科大学生工程精神与工程意识的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0-113.
[3] 于善启.工科院校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5):175-177.
[4] 饶华球.新时期工程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5(6):104-105.
[5] 王章豹,樊泽恒.试论大工程时代卓越工程师大工程素质的培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5):48-54.
[6]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关键词】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学校体育;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快乐体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认为是“寓教于乐”,终极目标包含“以苦为乐、乐此不疲”之内涵。
1 快乐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我国快乐体育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愉快教育和日本的快乐体育,是针对学生的体育厌学而提出,为适应终生体育思想而发展起来,作为一种理论和教育思想。
1.1 快乐体育思想是指终身体育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快乐体育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宗旨。其核心是追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别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1]。快乐体育既重视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身体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能力、个性、心理素质和各种优良品质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以学生学习作为教育的基点,注意采取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方法、内容,使之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体育。
1.1.1 从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系统是由认知和情意两大系统构成的[2]。在人进行各种活动中,两大系统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也不是仅由认知系统实现的,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情意系统的参与,并由被称为内在的动力因素的情意为媒介来实现的。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独立存在,是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精神需要[3],而体育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生理与情感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使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各种运动所具有的独特的快乐感和喜悦感,体验到经过艰苦努力而取得成功和进步的积极情感,进而激发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
1.1.2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运动使脑垂体就会使内分泌系统积极活动,肾上腺素加速分泌,血糖增加,新陈代谢过程加快,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1]。大脑皮层容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各种暂时的神经联系容易建立,体力水平也有所提高,从而使体育学习,包括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多年来,我国许多学校的体育专家和学者,在多维审视的基点上,注意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在体育教学方面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快乐体育的基本核心是力求使体育教学达到“乐教乐学”这样一个较为完美的境界。以情感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感情投资”、创设情境为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和谐、快乐、紧张而有序中学习知识,增长才能。锤炼意志、培育精神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将肉体上的苦转化为情感上的乐,这就是“以苦为乐,乐在其中”。在意志上主张勤学,反对怠学。
1.2 快乐体育教学目标的核心是追求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传统的学校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与提高,体力的增强[3]。传统体育教学早在50年代起,继承了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系统学习”的教学模式的三中心:主张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忽略学生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脱离社会生活实际不能与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接轨,在课的结构上,采用“三段论”的模式;教学组织上强调集体化、统一化、纪律化;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满堂灌、注入式、“一刀切”的形式,从而使体育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等弊端。目前,学校体育开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本主义”思想逐渐向学校体育领域渗透,“自主”锻炼和“康乐”体育曾成为学校体育教改的热点[5]。并引发出“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与改革,以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快乐体育思想正是从这一高度来看待评价体育教学过程和体育教学目标。从这一意义上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快乐体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
1.3 快乐体育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方面存在辩证的关系。在快乐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积极的个性特征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学生学习目标不仅应与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以及运动技能基础相吻合,更为重要的是与学生心理上享受运动乐趣的水平相一致。一方面学生的身体素质、机能能力和个性倾向性、个性发展水平往往在于是否有水平学习体育,以及有体力从事哪些运动项目和怎样在学习中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快乐体育过程本身又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未来的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中,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体育学科自身的内在规律,把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健身性、娱乐性、技巧性、时代性强的体育素材选入到体育教学内容。如旱冰、街舞、攀岩、有氧操、跳绳、滑板、独轮车等形形的运动形式组成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根据各地民族特色发展民族项目,如踢键、空竹、斗鸡、央歌等,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又宏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完全可以吸收改进加以利用。当然,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必须符合“全民健身”、“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综旨。
2 古今中外“乐学”的教育理念和理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春秋时期就在我国教育上立足:其理论基础是孔子的“和为贵”、“乐学”以及矛盾对立统一的法则、系统论的原理。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有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斯卡特金指出:教学效果基本取决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态度[6]。而大量心理学实验证明,情感对于思维,犹如能源对于发动机。愉快会使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活跃,机体的活动能力和耐受力增强,运动技能在大脑皮层中以条件联系易于建立,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以来自模仿性的游戏和玩笑性的体验(特别是儿童少年)。快乐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可以促进主动学习的愿望。对于学习者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除,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区别于成人有建设性的有社会意义的活动对人们显得更为重要。中外教育史上,许多教育家著有大量关于“乐学”的论述,是现代乐学理念的源泉,是直接构成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教育基础。近年来,现代教育的主题之一是如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自由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快乐体育与实践的发展。
2.1 体育的固有特征之一是娱乐性。游戏是人类追求开心和放松情绪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属于儿童,也属于成人。由于游戏是一种自发、自主、自由、自我的活动。它是与人们日常非现实意识相联系的活动,而且活动的结果在活动之前是不知道,不确定的,所以游戏具有很大的魅力。游戏论的这些基本理念奠定了快乐体育的基础。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动力来自对体育活动的需要,来自对游戏中乐趣的追求。快乐体育能否实现是主要取决于预定过程能否满足人们的这些需要。在体育教学或训练中,如果运动的性质违背了学生的个性心理,或因运动的单调、乏味,学生就会感到厌烦,个体受到压抑,行动变得迟缓,结果就是一种负担;而采取快乐体育的教学,运动的性质符合学生心理,他们的情绪常常变得高涨,心理得到满足,行为变得轻快,目标容易实现,结果就是一种快乐。
另外,快乐体育与手段论的教学对人体作用的变化,是导致人的情绪、欲望、行为和目标形成一个因果链的变化[6](见图1)。
(图1)教学方法、情绪、欲望与目标的关系图
2.2 快乐与乐趣的关系。快乐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而乐趣(兴趣)则是能使人产生愉快情感体验的特性。例如,游戏活动能使人愉快,这就是快乐,而产生快乐的原因在于它的趣味性(特性),这就是乐趣(兴趣)。游戏是快乐练习法的一种[7],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熟练运用所学的技术和提高技能,在游戏中学习掌握、运用所学技术、技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逐步达到学中有乐,进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容易激起学生乐趣(兴趣)的练习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快乐体育作为教学手段,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 快乐体育教学理念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快乐体育教学是近几年在国内外的快乐体育理念下形成。其基本宗旨是把运动作为体育追求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手段,把运动作为为学生将来生活的内容教给他们,让他们能够理解、享受、掌握和创造运动,使运动文化成为自己生活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至终身。
快乐体育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单调呆板,教师单向控制教学的局面;遵循了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符合体育运动的本质特点“趣味性”“灵活性”;对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主动学习体育动机的激发,更有效地发展个性和培养体育能力;重视每一个不同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并可以愉快地从事运动学习的这种体育,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强调将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学习的各种身体练习中,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行为和体育学习的快乐感,喜悦感,以此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多重目的。
3.1 快乐体育在教学理念有利于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快乐体育教学观以学生兴趣,情感式教学为切入点,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尽可能地表现个性。通过身体锻炼,获得生理上,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快乐,并努力由此展开对学生地体育文化修养和体育意志的培养。它在注意“体”的发展同时,也注意“心”的养成,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随着受体育运动权利的意志的建立而得以升华[8],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为教学的归宿。体现出发展学生的思想素质、体育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的价值,从而理解体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和现代人素质架构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终身体育观教育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9],技能与习惯。终身体育意识,包括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健美、体育欣赏及体育评价等多种要素,发展体育能力,是现代人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健康,愉快生活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学应充分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加强学生自我科学锻炼,注重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激发体育运动兴趣和习惯,养活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树立终身体育观。
快乐体育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快乐体育以研究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把身体锻炼中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以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使学生懂得学会生存,不仅要提高生命的长度和更要拓展生命的质量。才能培养出符合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因此使学生在观念上对体育运动的意义能够主动接受,建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体育就是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一种推进,是义务教育和现代文明结合的产物。
3.2 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兴趣培养,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杜威说:“兴趣是生活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是显示最初出现的能力。”快乐体育追求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课程和擅长的活动项目,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展开学习。
快乐体育教学观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古人云:如其予鱼,不如予渔。“我们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并使之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树立民族意识,造就人格,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10]。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基础上的,依靠正面教育去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学生自尊和自我肯定的过程中逐步产生而完成的。教师对学生学业的良好评价,是造就学生自信的关键因素。
快乐体育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主,从“人”的本质出发,积极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且在尊重人格的前提下,让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领悟自己做人的尊严,并由低层次的快乐体验逐步向那种经过自己努力后获得成功的高层次快乐感升华,而成功后的快乐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也是塑造学生完整人格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今后面对挑战和竞争必备的坚毅品质。
4 结 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众体育的蓬勃开展,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不断涌现。青少年喜欢追求时尚,当然也喜欢新颖的、娱乐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快乐体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先进而和谐的教学思想,寓素质教育的内涵于其中,同时保持传统的精华,改变了其中的弊端。快乐体育强调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自我发展始终是一种自主行为,但并不完全脱离体育教学规范和指导的自发,而是一种规范与快乐选择,指导与愉快活动交互作用,相互融洽的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同时,快乐体育也直接影响终身体育观念的建立,对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和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万凤 试论快乐体育 体育文化导刊[J],2002.6:58-59
[2] 赵洪等.体育教学中引入“快乐体育”思想刍议.重庆师范大学学报[J]. 2004. 1:70-72
[3] 曹卫.体育文化的渗透与人的体育生活方式.体育文化导刊[J].2003.10. 48-49
[4] 王艳云.李春生.论现代体育教育观.体育成人教育学刊[J].2006.2:89-90
[5] 李桂玲. 试论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和改革 四川体育科学[J] 2004 年第 2 期
[6] 王志家. 健康体育教育中实施快乐体育的方法学浅探.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2001.2:35~36. [7]毛振明.论运动技能学习与体验运动乐趣的关系.首都体育学院2002.1
[8] 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体育科学[J],2004.1.
[9] 郝红忠等.对快乐体育在我国实施的思考.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2006.2. 20-21.
本文在论述通识教育与外语教育区别的基础上,分析了外语通识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外语通识课质量的途径:一是了解学生需求和外语水平并积极予以引导;二是提高通识课任课教师教学能力;三是规范通识课程的开设和考核体系。
【关键词】
大学;通识教育;外语通识课;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高等教育应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全国各高校近年都在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是课改的重点。大学英语课程完成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的焦点转移到课程设置即教学内容方面,充分发挥外语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通识教育与外语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牛津大学著名思想教育家纽曼继承发展了这一思想,从而使这一理念极大影响着欧美的大学教育。通识教育是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具体的课程内容。通识课只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一种途径,是对通识教育的部分体现而不是全部。通识课内容的组织并不是以实用性为目的,而是借助不同的课程让学生在智力、身心、和品格方面协调全面的发展,培养独立思考以及善于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通识教育能让学生跳出自己狭窄的专业局限,了解当前的世界,进而加深对自己的文化和社会的理解。
外语通识教育就是以外语尤其是国际通用语英语为媒介语言的通识教育。通过大学外语教学让学生通过外语去了解外国文化,对比本国和外国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而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扩大视野,从一种新的角度看本国文化。语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点,外语教学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技能课,不能只满足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而应该兼具人文内涵。外语课应该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这样外语教学就成了通识教育有机构成部分,贯彻全人的教育理念。
二、大学外语通识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直很注重加强通识教育,鼓励各院系教师开设通识课程,并且已经建设通识课程资源库和通识课任课教师信息库,实行网上选课和评教。全校总共开设107门通识课,其中外语通识课仅有19门,开设课程包括《诗经》英译及赏析、西方音乐剧入门、国际会议英语、英国文化入门、电影中的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导论等等。外语通识课程涵盖了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及语言应用类,其中文化类和影视类很受学生欢迎。个别通识课内容浅显通俗,只是走马观花式的介绍,不能深入问题的实质,分析内在原因,对于训练非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太多的帮助。有些课程是源于英语专业课程,但是通识课学生人数较多且来自不同专业,英语水平与外语专业学生差距较大,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未必适合。
1、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方面来看,存在选课具有盲目性和功利性,学习态度不认真,课堂协作不积极,旷课等问题。大部分同学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希望通过通识选修课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有少数不少的学生只是为了修满学分,不考虑对所学专业的帮助。选课存在盲目和功利性,只求数量不重质量。他们往往会选择考试容易通过,平时要求不严格的课程。
学生对通识课的态度比较随意,认为只要通过课程考核拿到学分就好。很多学生不够重视通识选修课,听课不认真,课堂参与不积极,有无故缺席和中途逃课现象。教师提出课外要准备小组讨论和协作任务时,学生以专业课程负担重为由拒绝执行。
2、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教师对于通识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不明确,将它简单的理解成公共选修课。通识课具有更全面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既不能开成专业课也不能开成一般的讲座。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只有没有能力开专业课的教师才会开通识课。有的教师把上通识课当做解决课时量不足的途径,开设轻松的课程。
外语通识课的师资力量较薄弱。大学英语教师基本出自于英语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专业或教育专业,缺乏跨学科知识,有些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多媒体使用也需要提高。与专业课程相比,通识课人数较多,学生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管理有难度。以上因素导致了教师开设通识课的积极性不高。此外,很多课程只有一位教师开设,其他教师很少参与,无人合作和竞争,教师的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教师梯队也无法形成。
三、提高外语通识课质量的具体途径
目前高校的外语通识课由于受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师生主客观的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外语通识课培养综合文化素养的作用。
1、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外语水平并积极予以引导
通识教育的授课对象为全校各个专业的本科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外语的需求也不同。即使是同专业的学生,由于来自全国不同的省份和地区,英语水平也有差别。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也有所差异。进行通识教育之前就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专业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学生感兴趣、实用性强的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引导可以通过宣传或者在入学教育周进行,辅导员、班主任或外语教师在入学培训时应引导学生了解通识课程开设的目的,介绍选课制度和程序,介绍课程内容以及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2、提高通识课任课教师教学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基本出自于英语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专业或教育专业,缺乏跨学科知识,所以建设真正能胜任外语通识课的教师队伍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学校可安排有经验的通识课教师示范教学;为大学英语教师多提供国内外进修机会,扩大教师的眼界,接触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知识;鼓励教师多看国外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学习世界知名大学先进教学方法。此外,外语教师中跨专业硕士学位的人数很少,具有博士学位的更是寥寥无几。教师自身要具有忧患意识,主动提升学历,加强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3、规范通识课程的开设和考核体系
加强对通识课的申报管理,不能只要教师提出申请就可以开设,开课前需要提交明晰的课程介绍、教学日历和大纲。此外,加强通识课教师的团队建设,外语通识课大多由单个教师开设,各自为阵。教师间既无合作也无竞争,教学梯队无法形成,教师的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目前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为期末论文,由教师提前给出题目和字数要求。这种考核存在严重的弊端,学生利用互联网搜寻相关资料拼凑而成。课程的考核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平时成绩要考虑出勤、课堂发言、平时作业、小组协作、学习态度等等。考核应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有效的结合起来。
四、结语
外语通识课已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但是目前高校的外语通识课由于受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师生主客观的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外语通识课培养综合文化素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陈向明. 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教育部高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唐靓.试论通识课内容设置的几个问题.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8.07.
王哲, 李军军.大学外语通识教育改革探索.外语电化教学, 2010.0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一、前言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学的目的不在是简单的进行知识传授,而是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课堂提问就是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目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它在带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注意力。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也直接反应了教师的能力和教学的质量。有效的提问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面对未来挑战。
二、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现状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但是很多教师在面对课堂提问时都存在这很多的问题。
1.过多重复问题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习惯性的重复问题和答案。在这种不良的环境下,学生们也往往只是注重老师重复的问题,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不能够全面直观的分析和思考问题。有时这种习惯也是浪费时间的一种表现,使学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重复都是不必要,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在难度部分进行适当的重复也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我们应该避免的是那些无意义的重复。
2.问题过多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只是简单的灌输知识,而现代教学则往往相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设置适当数量的问题,不能够为了只是为了发挥学生课堂主动性,就把课堂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们提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这样就使的教学没有意义。课堂时间有限,过多的提问使学生变的只是忙于回答问题,从而失去了思考问题的时间。
过多的提问问题就会使得问题多是知识性问题,问题的难度和深度一般不会太高,使学生不能深入思考,教师没有考虑的学生的反应,从而调整自己的提问策略。其实,提问题过多不等于教学质量就好,只是追求课堂气氛表面的热烈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完成课堂目的。
3.忽视回答问题的学生
教师在提问题的同时要做好倾听的准备。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面带笑容,认真倾听,这不仅只是尊重,同时可以使学生在放松的心情下更好的理清思路。反之,学生就会因为紧张忘记想好的要点,从而匆忙结束回答。在学生的心中,教师的倾听和鼓励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鼓舞。
三、提高课堂提问效果的策略
经过对以上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初步总结了针对课堂提问艺术技巧的方法和策略,让课堂提问教学目的得到充分发挥。
1.适时提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时机提问,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我们能够在不自觉中学习着语言,但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却是要有意识的。语文的学习不同于那些数、理、化等学科,它的学习是很平和的不需要跳跃式的思维。所以要想学好语文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兴趣。
2.深入提问
目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采用直接回答的形式,这样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变直问为“曲问”,在同一问题的提问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方式提问,不能够简单重复,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没意思。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可以以课本为纲,再以学生的答案为基础引出一些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入,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3.有层次提问
在初中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纵向思维发展,我们不能够只是简单的设置一两个问题。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有计划、有层次的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有文章的中心为目标的,逐步深入。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够使学生跟得上老师的步伐,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中心内涵。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深层思考,是分层提问的主要优点。
4.多角度提问
课堂提问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在提问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提问的方式和数量,同时也要进行多角度的提问来增加问题的深度。当然在也要主要问题的难易程度,过于简单和复杂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把握问题深度,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也应该在回答老师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提出一些问题,这能够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培养自己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5.以平等视角发问
一般来讲,记者给人们什么印象?是咄咄逼人,还是循循善诱?这种印象的取得主要是取决于记者的提问视角。《面对面》主要倡导的是一种“平视”的提问方式,就是创造一个聊天般的空间,让受访者慢慢道来。在全方位接触专家、管理者、医生及其患者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主持人应用的是比较统一的态度对受访者,而又能够对于每一位受访者有一个微妙的差距。“是这样吗?”、“接下来呢?”、“有可能吗?”问题虽然跟得比较紧,但是主要是以一种互动式的提问方式,主持人比较低调,所以能够营造一个很好的氛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也可以应用此种提问方式,让老师与学生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地位,使学生能够更加的放松,来从容应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
结语
总之,课堂提问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加强与学生交流的同时,来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甘超娟.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相关性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22).
[2]褚亚敏.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方法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
[3]卢康荣.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