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中的哲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能够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说。哲学对我们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尤其在现在快节奏而略显浮躁的社会中便觉得更重要。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 a 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地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积极地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矛盾”可以泛指“问题”“困难”。古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呢?
在与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地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地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就迎刃而解了。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可以教给我们为人处世中“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德――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待在一起;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待着轻松,可还得逼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很多学生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哲学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而像“管理学”,虽然我们不是高层管理者,却仍处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比如,管理学中有个“例外原则”,即领导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就要努力做得最好。
同样,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性。现象必然与本质有一定的联系,哪怕是假象也只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必然能够了解它的部分内心活动。而我们在认知事物或是了解一个人时,应该全面分析各种现象,因此与一个人交往要注意别过分相信“第一印象”,那只是某时某地某种环境下给你留下的某个印象。我认为工作和学习的确需要别人认可,但没必要太刻意,社会总会通过你表现出来的多种表象了解你的本质。
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点、人的不同个性。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个性”,因为我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实际上,我认为有“个性”倒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与人相同,它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有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而我们都知道,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明白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们,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没机会放电的更应该抓紧机会充电。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
一、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
关于规律客观性,学生往往认为人们利用规律就是改造规律。常有学生问,我国发射神舟系列飞船不是改变规律具体表现吗?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分清楚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等于改变规律。规律发挥作用必须要具备一定条件,在这些条件下,规律表现为外界的现象。例如,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落向地面是万有引力规律表现,那么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就是阻碍返回舱落向地面的力要小于返回舱自身的重力;人们又可以改变一下这里的条件,如用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到太空,这也是万有引力发生作用的结果,只是由于条件改变了,现象的表现形式也就变了。因此说,人们利用规律并不是改造规律,而是改变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使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和形式产生了有利于人的变化。
对于主观能动性问题,因为教材一直没有解释何为主观能动性,因此,突然出现主观能动性,学生有些不解。对此,应该在第五课讲意识的产生时,就逐渐提及主观能动性概念。我的做法是,先强调人是动物的一种,动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人对外界刺激也有反应,从这个角度看两者是相通的,但人对外界的反应不象动物被动式的反应,人的反应具有主动性。如,一场森林大火发生时,动物的反应可能就是被动的跑。人对它的反应,就主动得多。可能先是判断,当火情较小时会运用自身力量灭火;火情较大时可以采用做一个隔离带的方式来控制火情;当完全无法应对时,才是跑。人的这种反应与动物的反应相比要主动得多,积极得多。其实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把握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动物本能反应的区别。
对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教材写到:“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教材这一点处理得非常概括,但考试时这个点又是一个重点。因而,这个问题在处理时不能淡化,通过联系教材前后内容,可以先对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作了如下概括,即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同时把课本41页的方法论要求“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革命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整合到这个地方来讲,从而让学生系统地把握这一关系原理。
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动力问题
实践是认识来源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都是实践是认识基础的表现,但如何区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问题,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根据笔者的体会,可从如下两方面来进行区别:一是看背景材料中是否有认识对比的过程,如果有则是强调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一般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二是根据一些标志性词语来确定。如题干或背景材料中涉及到“实践中有新需要”、“实践中出现新问题”、“新工具的产生”等关键词,从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的一般是强调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例,目前,全球4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每天有1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发现艾滋病后,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人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促使医学界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病。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理性认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这道高考题属于理解类选择题,题干中“全球4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每天有1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这一客观现实的新需要,从而促使医学界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病,因而应该选“A”而不选“C”。
三、真理的客观性问题
真理是一种认识,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因而真理应该是具有主观性,为什么又强调其具有客观性呢?
对这个问题,教材的解释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对这一解释,笔者有一个疑问,即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为什么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认识?由于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完全可以产生多种正确的认识。例如,对一幢高楼这一确定对象,美学家与建筑学家由于其各自知识构成不同,对这一确定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可能都是正确的。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把人教版《生活与哲学》教材第47页中“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后面加上“从同一角度”这样一个限制性定语即可解决。
四、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生活与哲学”;教材;生活化教学
1引言
党的十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其中再次提到把教育工作放在了首位,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也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性目标的实现。“以人为本”的生活化教学被提出来了,要求我国的教育教学更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不仅要依据教材,更要立足生活,贴近实际并能反映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同时又能为生活服务。鉴于此,从生活化的角度探究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材,才能使教材逐步成为“承载并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的形式。”[1]
2课题研究意义
2.1理论意义
新课程改革倡导“回归生活”理念,高中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及社会经验是生活化教学活的资源。结合古今中外教育界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学习和探究各派教育观点,深刻剖析和评鉴教育相关理论体系,弥补国内教材研究中过多采用思辨性的纯理论性研究方式的不足,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生活化研究方面的空白。深刻剖析教育哲学的相关理论,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地认识教育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内涵。
2.2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教育教学活动也逐渐丰富和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材研究都是研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课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独特的性质、功能和地位,教学日益生活化则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支持。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内研究现状
教育在发展史上一直被视为是一条绵延不绝的线索,教育生活化思想在国内教育史上并不少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要积极加入社会实践,参加社会生活,主张学生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要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同时陶冶性情。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2],笔者理解为:生活即是教育的一种最真实的表现形式,生活的存在之处,即为教育发展之处。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出发,使教、学、做一体化,并最终落实在行动上,在“做事”中培养创造生活的能力。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充分论证了教育教学内容要来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这种理论对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关于生活化教学实践性的研究,渤海大学孟庆男教授在《论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生活性品质》中指出生活性品质已成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在品质,指出思想政治新课程已从传统的“科学世界”回归到现实的“生活世界”。[3]
3.2国外研究现状
自古希腊时期,国外对生活化教学就已有研究,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的目的就在生活实践中,教育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文艺复兴时期诸多教育家提出的教育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斐斯泰洛齐的“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的告诫,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教育理论都传递着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着人类教育教学经验的内容,论述着不同时期教育与生活,不断增强着教育指导人们生活和适应社会实践的能力。18世纪卢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指出对于儿童而言“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4]对儿童的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原则,自然和自由是人生活的意义所在。卢梭的教育理论认为儿童只有对事物有最直接和最真切的接触和观察,才能更好地了解事物,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这充分体现了卢梭教育要生活化的思想。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教学法”备受教育界推崇。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要注重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这种教育理论与生活化教学要求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发展能力的精神是一致的。
4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4.1生活化教学
“生活”是个“含糊又复杂的概念”[5],“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状态。“生活”在《辞海》中释义“真实生活,来源于人类社会、自然界、甚至于日常生活”。生活化教学是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置于现实生活的实践之中,根植于日常的生活情境之中,逐步探求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的紧密联系,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把内化的东西付诸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4.2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
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作为本学科的一种教学方法,不仅具有学科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共性,同时又兼具本学科的特性和本学科特点。就思想政治教育课来讲,生活化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理论相对应的社会现实世界产生联系,把理论现实化。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学术界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及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质的理解,笔者对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释义理解为: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形成与发展融入到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当中,把生活问题化为学习内容,从而生活化学习内容,生活化学习问题,生活化学习探究。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哲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与国家间的种种关系。实现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实际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学习。
5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实现生活化既是思想政治课教材本身特质的要求,也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探索背景下的迫切需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快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进程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化教学处于不断完善之中,然而,在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1)随着教材观念的改进,教材性质和功能的变化,传统的“经典式”、“材料式”样本教材逐渐走向正统,成为权威,极大地束缚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教材不摆脱原有的模式和不足,很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考虑学生和教学的实际,只是按照自己的预设跟想象设计教学情境,使生活化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状态;笔者希望立足于当前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已有的教育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生活化教学,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3)教材版本不同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引发对教材的评价标准难以统一;教材过分注重为教师服务,教师仅限于“教教材”,而忽视“怎么教”的问题;教材脱离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生活实际等问题……都凸显着教学生活化与教育教学当前实际之间的矛盾,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推动着当前生活化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6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合理构建
6.1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目标是让教育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回归生活本真,寻找适合学生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是当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既要灵活反映社会现实和发展要求又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阶段性和方向性。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要立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现实生活,不可空泛地谈论生活化。树立体现层次性较强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依据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外化为具体的能力和行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理想化的教育效果。
6.2选择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6]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生活与哲学”理论性强,将生活的实例与生活场景引入课堂,增加课堂吸引力,使课堂变得有趣,更易于学生将学习哲学理论知识与其真实的生活体验相融合,产生情感共鸣。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个体的实际出发,寻找学生擅长及薄弱领域,设置差异化的教学进程,使教学资源更具生活化,体现人性化。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融入大社会,整合教育资源,是建立多元化教育的重要渠道。
6.3设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动态生成的过程。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7]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时,要使课堂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使教学情景更加人性化、生活化,从而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领会哲学精神。
7结语
生活是现实而又具体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者更应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动手去探究生活,使课堂变成探究世界的窗口,使学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得到应用,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贴近生活,还要融入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结合社会实践,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3]孟庆男.论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生活性品质.[J].中国教育学刊,2011(4).
[4](法)卢梭.爱弥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在观察、交流和倾听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例如:“加和减”的例2“45+3”教学结束后,教材引导学生比较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这时老师不能急于告诉大家其中的道理,而要参与其中追问:“那为什么结果会不同呢?当把45分成40和5后,这两题接下来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吗?”这样一来,学生豁然开朗:“45+30”中30加在40上,而“45+3”中3加在5上。可是这样的认识还不够,教师继续质疑,学生继续讨论,最后学生形成了共识: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知识的掌握不再是教师灌的,而是在教师的参与下同学们自己明白的,这就是新旧课程的区别之一。
2.与学生一起分享感情与认识
还是用案例证明,数学课有个特点,教师在课结束时总会问“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你学得快乐吗?为什么?你想给老师说一句话吗?你们想听老师对你的评价吗?”等问题。学生不论是学得好还是不好,都应该跟老师说,说出来说明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或不足了,下一次或再下一次,同学们会抑制缺点,发扬优点。这样,老师和学生进行着思想的沟通、情感的沟通,孩子们不再因为怕你而学习,而是爱你、敬你,为自己学习。
3.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平等既是人格地位的平等,也是学术思想的平等和真理面前的平等。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例如:在教学“45-3”时,同学们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的说因为5-3=2,所以45-3=42;有的说只要用个位上的5减3就行了;有的说5-3=2,再用40+2=42。同学们说得都对,老师在这里只要问“还有不同意见吗?”就可以了。假如这时老师说一种方法要同学们讨论对错,多数同学会不假思索地说:“老师的方法好。”这样的教学就是以教师为权威,同学们并没有真正地思考过对与不对的旧的教学方式,也不存在在平等中寻找真理。现在的课堂教学讲究的就是平等,既然学生心里存在着以老师为中心的观念,我们就要避免它,在课堂上教师只能参与真理的讨论,帮助学生自己获得真理。
4.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在这种新的平等、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例如:在一次练习中,有一道看图列式计算的题,图上有5个小朋友在给5盆花浇水,每盆有3枝花,有1棵大树,树上有4个鸟窝,每个窝里有2只小鸟,天空中有3朵白云。请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有算小朋友的:1×5=5;有算花的:3×5=15;有算鸟窝的:1×4=4;有算小鸟的:2×4=8;还有人算花盆的:1×5=5。有几个同学算式是2×5=10,我一看,哪能列这个算式,作业中批了错。但在讲评中,我不得不说我错了。因为同学们立刻反驳说:“你看,有5个小朋友,不就有5双鞋子吗?1双是2只鞋子,5双不就是2×5=10吗?”“有10只手,10只耳朵,10只眼睛……”我立刻给自己圆场说:“同学们真聪明!希望同学们能原谅老师的错误好吗?”“老师,我们原谅你,因为你也经常原谅我们的不足,老师没关系……”错误承认了,不但没有让教师下不了台,反而更增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亲切感,更体现平等,也更证明我们的学生素质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5.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例如《统计》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统计图形的多少。按理,同学们喜欢图形,上课统计图形也可以。但是,就在前一天,同学们正好进行了跳绳比赛。所以,我们不统计图形了,改为统计一分钟跳绳比赛的情况。同学们别提多高兴了,这一课的效果非常不错。再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进行情感沟通就更容易,积极锻炼身体、爱护公物、和同学和睦相处、平等、团结、友爱等不用老师说,学生自然能明白。上课形式不但学生喜欢,老师也轻松,何乐而不为呢?课程不等于教材,教材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内容大于教材。也就是说,教材不是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都适应。“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以,要巧用教材,不用教材或不要教材也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3-01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即《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具有时代感,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思考、领悟、评价、体验和锻炼,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运用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而运用问题创设的情境具有启发性、敏感性、主动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思维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的问题创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心存疑问、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
二、设计探究活动创设探究情境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前,应先运用探究法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情境,给他们制造心理上的悬念,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从而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在探索中,知道了怎样层层分析问题,又怎样去解决问题,体会了研究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能知其所以然,能体验到成功感。如:学生对《生活与哲学》中“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很难理解,教学时就可用探究法设置这样的情境:张三向李四借钱并立了字据。一日,李四向张三要钱,张三振振有词地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了,我没欠你的钱,李四气得打了他一顿。二人闹到县衙,县官问张三: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你为什么借钱不还?张三把他的理由又陈述了一遍。县官听了觉得有理,又问李四,为什么要打人?李四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不是打他时候的我了,我没打他!县官只好不了了之。
活动探究1:同学们,你们能断这个案子吗?案例中张三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活动探究2:请结合案例和教材,列表比较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活动探究3:生活中有哪些体现或违背运动与静止关系的事例、故事或谚语?
三、借助多媒体运用多种形象手段创设形象情境
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能节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还可利用诗歌、音乐、寓言、成语、小故事、录像、图片、漫画、视频、动画等形式来创设情境,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运用诗歌创设情境
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诗境不出于理外,哲理自存于诗中。诗歌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更能让人从中感悟到颇多的社会、人生哲理。运用诗歌创设情境,有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有助于学生对哲学观点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进行渗透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如:在讲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可用多媒体展示一首“动字歌”:
人生在于悟动,生命在于运动,
机缘在于活动,创业在于行动,
开发在于优动,改革在于巧动,
致富在于勤动,衰败在于懒动,
创新在于主动,挨打在于被动,
灾祸在于盲动,罪过在于乱动,
离心在于私动,无为在于不动。
在讲“联系的普遍性”时,可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民国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诗《鸟爱巢》:
鸟爱巢, 不爱树,
树一倒, 没住处,
看你糊涂不糊涂。
人爱家, 不爱国,
国如亡, 家无着,
看你怎样去生活。
(2)运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可以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运用音乐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选取的乐曲与教材在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比如在讲“矛盾普遍性”时,可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篱笆·女人和狗》导入新课;在讲“矛盾特殊性”时,可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导入新课;在讲“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时,可播放歌曲《雾里看花》导入新课;在讲“量变与质变”时,可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导入新课,等等。
(3)运用成语典故创设情境
我国汉语中的成语典故源远流长,语言简练,含义精辟,熔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炉,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典故创设情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情感、开发非智力因素,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如《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在讲解“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时,可用成语“田忌赛马”来创设情境;在讲解“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实际出发,而不应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时,可用“按图索骥”来创设情境,等等。
结语
情境教学法作为《生活与哲学》教学的重要方法,能极大地培养学生对哲学课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融洽师生感情,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能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哲学课堂教学效益,情境教学法也是哲学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同类学校的《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哲学教学生活化;名言俗语;价值;选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76-1
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是以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基于这点来认识,哲学学习就应该从人对这个世界的体验或者从与这个世界的相处当中出发去获得认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指导生活。所以在哲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教学生活化,这也是江苏省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之一。哲学教学生活化在《生活与哲学》教材中最好的实施载体就是古今诗句,名言俗语。
一、名言俗语是哲学教学的重要载体,哲学教学生活化离不开名言俗语的选用
名言俗语是哲学知识、哲学思维的载体。哲学教学中选用有效的名言俗语有利于学生的哲学学习、交流和共鸣,从而提高高中生的哲学素养。《生活与哲学》教材每一框都覆盖了课堂探究、名言、相关链接、转嫁点评等板块,这些板块中的哲学名人名言、俗语警句是哲学教学很好的素材和教学的载体。
东西方、古今都有许多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俗语警句,这些是哲学教学中很好的素材,它们见证着哲学发古人之思,能解今人之惑的睿智。这对初学哲学尝试体味哲学和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均大有裨益。《生活与哲学》教材上名言俗语有很多,如何在哲学教学中适时适当的选用,关键在于取舍。
例如在初涉唯物论时,可以先利用第一单元所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明确唯物论整体的基调是强调物质的决定的作用,这是一个大前提。物质决定意识,有些学生欠于理解,往往留于死记硬背。这时,我们可以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俗语告诉他们,巧妇再心灵手巧,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有米这是前提条件,物质是先决条件,物质决定意识。比如唯物论中,讲到规律,就可以利用教材的名言板块中荀子的一句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指出规律不以任何的人的意志而改变,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再辅助自选的一些俗语、成语去理解,如:顺水行舟、庖丁解牛,更直观更通俗易懂地去理解我们要遵循规律,事半功倍;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揠苗助长告诫我们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做事往往收效甚微或者失败。我们可以把俗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深入浅出地引出,让学生理解了成功既需要我们遵循规律,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两方面的结合。
成语、古诗词的选用最常见于辩证法的教学中,辩证法是哲学的精髓,一些重要的考点都集中在辩证法。在辩证法的联系观中,我们有一些成语非常恰当的引出事物的联系,如利用成语: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一个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成语的辨析和比较来突破一些难点,如:涸泽而渔,学生都明白鱼儿离不开水的道理,如果涸泽而渔,必然破坏了自然界联系的客观性。成语东施效颦,我们既可以理解为没有做到从自身实际出发,一味模仿,也可以从违背联系的多样性去理解,突破了联系多样性这一难点,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哲学思维,多角度去分析观点。
二、重视名言俗语的阅读能力,聚焦哲学教学生活化的趣味和哲理
学生阅读分析、应用迁移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在哲学教学中训练学生对名言俗语、古诗词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哲学教学要使学生喜欢哲学,探索哲学,从中感悟哲学的精妙,让学生由“会”哲学到“懂”哲学,新课程背景下的哲学学习也需要一点理解技巧和方法。
在讲到辩证法的发展观,有很多古诗词需要理解。在寻找古诗词对应的哲理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先从该句诗词的本义出发,再顺藤摸瓜,找出对应的哲理,不能寄希望一眼就能看出哲理。较难的古诗词,需要较好的语言功底和阅读能力,同时也需要恰当的技巧和方法。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的重点都落在后半句,“春”和“柳暗花明”都很好地戳中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或发展的实质)。
在发展观中,还有一些诗句很容易误判,比如: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很容易被误判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的过程,看到“千剑”“千曲”,很容易联想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误以为是量的积累,然则应从“观千剑”而后“识”,“操千曲”而后“晓”,整句诗去理解,不能断章取义,所以理解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更恰当。
[关键词] 系统论 重大活动 卫生监督保障
随着我国举办重大政治、经济、体育等活动的增多,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已成为卫生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所谓重大活动,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对具有特定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及其他重大社会活动实施的专项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根据我国目前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保障方式、特点和效果,监督保障方法分为传统卫生监督保障和系统卫生监督保障,前者主要根据以往监督经验、方法进行食品监管,属于被动型事故监管,其哲学理论是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论;后者是在构建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实际工作,其哲学理论是系统辩证论,核心是差异协同律。两种不同的监督保障方法源于不同的哲学理论,指导具体工作的视角与方法不尽相同。
一、基本概念
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指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它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强调只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过于强调重点,忽略非重点的情况。而事物常常由于环境因素和内部矛盾的变化,出现重点与非重点的转化,因此在卫生监管工作中,容易出现时紧时松、跟着重点跑的现象,导致缺乏整体系统优化和前瞻性。
2.差异协同律。差异协同律是系统辩证学的中心律,它指出了系统发展的原因在于系统内部发展结构的差异性、协同性、和谐性与自组织性。差异是指系统整体内诸要素、诸层次、诸功能在结构和时空上的差别,差异现象表现出的变化就是信息。系统的差异分为内在差异和外在差异,外在差异是内在差异的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又掩盖了内在质量与结构上的差异。差异包含矛盾,但矛盾不等于差异,两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在卫生监督保障工作中,安全隐患不是由“矛盾”开始,而是由“差异”引起,因此,接待饭店食品生产过程的一切“差异”是监管工作的基础。
二、传统与系统卫生监督保障具体方法之比较
“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从矛盾理论到系统辩证论,为人类认识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方法,也推动卫生监督保障工作的方法和认识的发展。
1.卫生监管方法。传统食品卫生监督保障是问题出发型,其工作方法是抓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食品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变化、问题(系统辩证论中称为差异) ,发展不到一定程度,不能作为主要矛盾,往往不能提前采取措施,预防为主成为空谈。系统论食品卫生监督保障是发现问题型,即从系统内部出发,研究食品制售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系,检查可能发生食物中毒的环节,把生产中出现的差异作为信息,进行安全信息管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2.卫生安全生产。传统卫生监督保障中,由于强调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卫生安全依附于生产而存在,而安全基础工作的作用受到忽视,但在实践中,安全问题不一定都可以表现为矛盾,更多的是差异,当差异不涨落、不融合、不放大时,危险因素就不会发展为矛盾, 安全问题就容易被忽略。而在卫生安全生产与经济出现冲突时,由于管理者缺乏系统思想,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系统论食品卫生监督保障强调食品卫生安全生产工作以系统辩证论作为指导思想,重视研究生产中的各种差异,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认识来分析解决食品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卫生安全问题。
3.卫生知识培训与安全意识。一般来讲,从业者食品卫生安全素质与企业要求之间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表现为矛盾, 可以通过卫生知识培训缩小、转化,形成与企业一致的积极力量。系统论食品卫生监督保障认为,从业者的卫生安全知识与意识是食品安全管理系统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差异,是依靠单一的重罚性强制管理所无法解决的,因此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从业者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对正确操作与违章作业的差异的认识,自觉意识到这些差异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性,避免从业人员缺乏科学的食品卫生技能和正确的卫生安全意识的差异在某种条件下,与食物中毒因素协同放大,造成食物中毒事件。而传统卫生监督保障方法未能区分从业人员卫生意识的差异,卫生培训效果缺乏针对性,因人的因素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概率增加。所以,通过食品卫生专业培训,改变系统中“人”这一要素的结构、层次,缩小与食品制售安全性要求的差异,以达到系统最优化。
4.预防食物中毒。从对立统一规律角度看,食物中毒是矛盾发展和运动的特殊阶段,因此接待饭店处理和解决食品卫生问题往往采取以斗争性为主的解决方法,机械的按照规章制度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类似的食物中毒仍重复发生;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食品制售过程出现各种差异是常见的,大部分差异不会轻易导致食物中毒,预防食物中毒要从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等全方位入手,对企业整体规划、优化生产过程、规范操作、提高人员素质和加强管理等诸多的间接原因进行全面改进,控制有关差异变化,使有关差异与食品安全要求的差距缩小或协同发展,从而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卫生部: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2006年2月13日
[2]陈先达 杨 耕:马克斯主义哲学原理.(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7页
[3]乌 杰: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发展观[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7 ,13(3)1~12
创造是应用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最后组合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对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某些发现并不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列或是前人已经发现的成果,但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却是十分有意义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能够敢于突破前人的旧框框,突破自己的老一套,使自己从保守封闭,万事拘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俗话说的好:先解放自己、才能解放他人。展独立思考,进行创造性思维,经常考虑问题的新解答、新方法、新结论。教师则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好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情景与课堂结构。
一、设计、创设开放性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会学生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书本知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重要的是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一项教学任务,要用现代启发式进行教学,启发的关键在于设置一种开放性问题情景,将常见的知识设计成非常规的问题,即一种具有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景,使学生时时感到不足,又时时获得思考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与创造的热情,并不断调空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进行学习。我在讲解八年级下册的《你能证明吗》的知识的讲解时,我从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景出发:我们发现远处的电杆总比近处的电杆看上去小,因此小明说近处的电杆大,远处的电杆的电杆小!你同意小明的说法吗?请你说出理由。这一问题洒向学生,这是一个贴近生活显而易见的例子,激发了学生对生活探讨的兴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实际远处的和近处的一样大,因为眼睛的视觉效果,所以,眼睛看到的东西也未必正确,近而引出验证数学结论的方法。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常用手段,简便易行,适用广泛,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教师经常要从不同的角度、形式、方式进行提问,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造力有显著的效果。原来学生对问题充满了疑惑,就要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为此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思考、探讨,教师在这过程中稍加点拨,指导学生从通过讨论、分析,就拨开疑雾、水落石出地露出了本质所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因此,在教学中必需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永远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也就有了取之不竭的创造冲动的源泉。
二、精心设置课堂诱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数学课究竟要上出怎样的水平;达到怎样的程度,我几年的感悟:首先课堂条理清楚、知识明了、学生上课有激情、参与性较高。常州特级教师杨裕前在一次教师的角色的报告会上说:明确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今天这堂课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怎样学、学会什么,而不是教师讲什么、讲到什么水平,怎样讲、讲会什么等。在课堂上要三大解放:解放学生的手、学生的口、学生的脑。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发现,多思考。几何对于一些女生相对薄弱一些,几何的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互相转换是她们的弱点。男生的逻辑思维较强,但条理性较差,女生的条理性好,但逻辑思维较差;为此在八年级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证明过程中。学生对性质和判定搞不清,什么是性质或什么又是判定?我从身边的事例出发,如什么是鸟,你能给鸟下个定义吗?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学生归纳:会飞、长有羽毛的翅膀、卵生的动物是鸟。虽然他们没有给鸟一个严格的定义。但是能从这三点能辨别一个事物是否是鸟。从鸟的定义可以辨别事物是否是鸟,转化到数学上,定义也是一种辨别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依次类推(菱形、矩形、正方形)。在课堂上学会学生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辅助的作用。新课改虽然淡化上一些定义、概念。虽然不要学生死记硬背。但我认为运用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其定义,比不可少。理解是记忆的源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从直觉思维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提供机会,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看“热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门道”。千万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观众,做课堂的看客,要让他们成为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提出扩散性问题,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11
【摘 要】目的:研究营养护理对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明确其临床效果及医学意义。方法:从2013 年1 月到2013 年12 月来我院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共80 例,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营养护理计划,实施营养护理,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经过营养护理后,生活质量相关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经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病患的多方面生活质量,并有效提高其营养情况,对其病情有积极帮助,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营养护理;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对从2013 年1 月到2013 年12 月来我院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80 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通过观察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明确营养护理对改善经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病患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3 年1 月到2013 年12 月来我院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共80例,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其中观察组男性病患23 例,女性病患17 例,年龄在30-74 岁间,平均年龄(51.17±9.17)岁,其中肾小球型肾炎22 例,糖尿病型肾病13 例,高血压肾病4 例,梗阻肾病1 例。对照组中男性病患21 例,女性病患19 例,年龄在31-75岁间,平均年龄(52.26±8.78)岁,其中肾小球型肾炎23 例,糖尿病型肾病11 例,高血压肾病5 例,梗阻肾病1 例。所有患者均持续血液透析,时间为1-8 年,平均(4.2±1.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透析时间等基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具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营养护理。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可以借助讲座、谈话以及多媒体等媒介,将健康饮食知识传递给患者及其家属,主要内容包括营养搭配的方案以及如此搭配的目的及意义,嘱咐其重视低盐低脂、高热量、高蛋白、高钙的摄入。要使患者以及家属意识到透析会使患者体内肽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会因透析而发生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将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
患者进食方式主要以少食多餐为主,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食物搭配方案,并可通过天然调料提升食物口感,增加患者得食欲。此外还需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以及饮食喜好,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饮食搭配方案,同时需要进行对患者日常中的能量、蛋白质以及各类营养元素摄取进行观察评估,鼓励病患多做促进消化的运动,提高患者精神状态以及食欲。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通过统计分析对患者使得生理职能、认知职能、社会职能以及心理健康等尽快进行百分制测评估分,通过分值评判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经过营养护理后,生活质量相关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延缓终末期肾病病情的发展速度,维持并延长患者生命,对于终末期肾病病患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血液透析会使患者身体中的蛋白质、各类微量元素以及部分能量等营养物质发生流失,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此种情况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通过本次研究可得出,营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提高经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中。
参考文献
[1] 张文君, 王俭勤. 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再认识和保护等略[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0,30(4):532-536.
[2]Zhang B,Xing C,Yu X,et nl.Renalthromhotic microxngiopxthics inducedby severe hypertension}J}.Hypertens Res,2009,31(3):479-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