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课堂心得范文

德育课堂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课堂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育课堂心得

第1篇:德育课堂心得范文

一、提升教师的素质和魅力

“强将手下无弱兵”,教学的效果如何,学生的成绩高低,无论怎么说与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和方法是脱不了干系的。尤其是目前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知识爆炸,势不可挡,教师更要拥有“长流水”,否则就不能以滋润接受不同信息的学生,更谈不上滋养他们健康学习成长了。所以,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还要具有“灵活善变”的能力,更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谦逊的素质和骄傲的气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教师应以身作则,表里如一,言行举止优雅而稳重,大方而得体,给学生做好榜样。教师也要勤于钻研业务,明确新课程是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出发设计的。要求重点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同时把握好教材,理解必修本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本的选择性和发展性。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激活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语文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既省时省力又高效。所以,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语文课堂成功的关键。那么,语文课堂必须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参与的“多言堂”,学生参与了课堂,就可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如在学《雷雨》时,鲁侍萍与周朴园对话一段,可以让学生在讲台上去表演,学生很感兴趣,真情投入,下面学生洗耳恭听,掌声雷动。在充分展示学生能力的同时,达到了把握剧中人物性格特点的目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灵活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兴趣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这样学生就可以挣脱束缚,放开手脚,通过质疑,打开思维的大门。让学生把所思所疑说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感觉在课堂上真正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对课堂充满兴趣,善于发问,而且使老师容易掌握学生对课文内容或问题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

另外,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领略情节的曲折离奇,品位语言的优美富赡,惊叹文章的发人深省,令人警醒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课堂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知识殿堂,切实感受到语文课堂是一个锻造人才的大熔炉,使他们由里而外,内外兼修。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懂得求知的过程是进步的过程,学习即自我提升。当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建立起来的时候,他们便可以畅所欲言,我口说我心,这样就不愁课堂注入不了“活水清源”。

三、恰当设疑,得当引导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只有问题的提出,才有问题的解决,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所以,老师恰当设疑,是一种水平,对学生也是一种适当的引导。因此,语文课堂应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胃口吊足,使学生欲知不能,欲罢不忍。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向学生明确:本课选自《水浒传》第十回,回目叫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作者在文中也处处点明“火”和“雪”,那么文中究竟有哪些关于“火”和“雪”的具体描写?林教头和陆虞侯之间展开了哪些“水火不容”的争斗?结果如何?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以组为单位,对课文进行初步的阅读探究,看哪一组回答得既准确又迅速。问题一经抛出,立刻点燃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因为新课标要求学生能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那么,教师就必须精心策划,组织好课堂,用心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

语文课堂也是学生大显身手的地方,有时上课遇上黑板没有擦,我就让学生以“今天上课黑板没有擦”为开头,开始口头作文。遇上作文没有做完的同学,我就让他以此为演讲话题,做下一次上课的演讲。总之,语文课堂上我会不失时机地发挥大语文的优势,体现它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的特点。

第2篇:德育课堂心得范文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改良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就是在各科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能力、发散求异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构建最佳的教学结构、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恰当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书本知识,逐渐形成能力,并最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合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心理开放度,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积极化。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罗杰斯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常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当对个人的表彰是以服从为条件时,创造性强的人偏离常规的思想就会被贬低而受到抑制。对个人的表扬,赞许仍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因此,教师要做到:①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创设能感染学生的情绪场,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以创新的心理期待高效参与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情绪场构建往往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导入环节。具体方法,如趣味性导入、情境性导入、新颖性导入、冲突性导入、问题性导入等。②教学情绪场的维持取决于伴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的逐步展开。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积极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把教学看成师生平等对待、互相协作、共同努力、共同探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课堂教学参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全面、全体、全程、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时间的分配和利用上,给学生留有充分活动和相互合作的机会;在教学活动的调控方面,尊重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把所有的学习任务抛在较大的任务和问题中,勿拘泥于定论和教条;在教学效果的达成方面,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轻松愉快中不仅学到知识,还提高学习的能力。如“趣味作文”教学,以“淡化作文意识、活化训练方法、强化生活气息”创设学生乐于作文的情境,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极大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选择着眼点放在发展创新思维上,在“精、深、新”这三个重要维度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和张扬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因素,善于打破常规,具有创新性,做到既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又能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强化学习贵在创新的思想,使教材具有使学生乐于学习的价值。如将《反对党八股》中的罪状,改成八首形象生动的打油诗,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通俗浅显。再如党八股第四条罪状是讲语言问题,我将它改编成一首诗让学生理解:“语言无味像瘪三,群众看见心厌烦。深入生活学语言,通俗形象又清新。”学生看了非常开心,并竞相模仿。

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努力改革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遵循教学的简约规律,从分析学生的认识结构入手,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出发,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在教《雨巷》这首诗时可以通过配乐授课,产生意境,让学生在悠扬悦耳的乐曲声中有层次地理解诗歌。在教小说《祝福》时,将《祝福》改编成话剧,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人物,在课堂上表演,使学生立体化地感知课文情节。

在具体的教学策略上,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培养提问能力;指导学习方法;培养想象力。

分层教学承认学生有差异有层次,也承认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会进步,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而达到最佳状态。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提高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中等生提出跳一跳能达到的要求;对学困生则要求达到大纲的下限线。只要达到目标,尽管层次不同,同样可以给予满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知识点、分层次指导评价。如作文教学根据学生的水平,安排不同的作文量、不同的作文难度、不同的作文形式,层层落实,效果很好。

总之,创新教育注重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构建理想课堂的教学新模式。只要教师时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践,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前提,把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作为目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本陆.关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几个认识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01,(40).

[2]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5).

[3]睢东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河南教育,2007,(11).

第3篇:德育课堂心得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堂学生创新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实施英语教学创新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精湛的教学艺术有助于课堂教学。教师必须集中精力研究新的教材教法,在45分钟内下功夫,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创新,因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英语课堂里自主地学习,无疑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的最佳选择。将课堂还给学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归宿,是英语教学创新的有益探索。

英语课堂的创新,要先转换教师的角色。“传统的英语课堂,老师处于主体地位,主宰课堂上的一切。”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角色必须实现彻底转换:教师只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在词汇复习中,我们都清楚,词汇的具体意义总是通过一定的语境表现出来的 。离开了语境,词汇就如同无土之禾,无水之鱼。所以在教授单词是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一定的语境进行讲解。对于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词汇,要尽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学生呈现不同语境下的单词意义。如复习present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情景:Last week, we had an English competition .At present, everything is ready. What we’ll do is to present all the presents to the winners present at the meeting and present the report about the present laid-off situation.这样present 作为名词(礼物,目前,现在);动词(颁发,提交,赠送);形容词(在场的,出席的,目前的)的各种意义就能在具体的语境中体现出来。教师同时也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师还是课堂育人资源、学习资源的开发者。通过“育人以情”,整合“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将德、智、美有机地融汇于英语情感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并掌握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做人,形成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而这种通过学生的情感活动或体验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更是实现《新课标》“三位一体”素质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教师还应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抓住、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创新教育,有效进行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这些变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主阵地,才会真正实现将英语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会真正成为英语课的主人。

英语课堂的创新,要以情感互动为主线让学生得到综合发展。高中英语情感教学模式就是要以学生综合发展为中心、以情感互动为主线。英语情感教学模式能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环境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创设最佳教学气氛,使学生处于淡泊、宁静、平和、放松、愉悦、陶然、超脱、忘我的最佳状态,从而使学生摆脱怕错、怕忘、怕丑的自卑心理,形成亲密的师生、生生人际关系。此外,该模式还能发挥情感的感染力功能,让学生形成情感共鸣;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艺术地传递信息;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强化功能,调整学生的需要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情感的迁移功能,诱导学生热爱英语学科。必修2第五单元Music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世界及中国的音乐,既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又是一种愉快教学,容易激发学习动机和保持学习热情。再如必修三 Unit4 Using language的Listening是关于著名科学家Steven Hawking 的故事,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残疾人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并从残疾人成功的实力中得到启迪,从而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所有这一切,必将激发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姿态以及策略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体验学习英语的成功,同时,将其学习英语的潜能激发出来,把他们想象、创造等方面的智能的潜力开发出来,得到充实、升华与提高,从而激发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英语,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以对话为教学设计的线索,将课堂还给学生。现代教学以对话为其基本走向,因为对话首先能体现师生间的和谐与平等,也可体现学生与学生间平等,还可体现师生和文本、作者、编者的平等。以对话为线索设计教学,当然要体现学生这个对话的主体,教师只是话题的发起者。如,在教学必修4 Unit2 Women of achievement的教学设计就是对话为线索来设计的,教学过程:(一)内容呈现,阅读体验,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和作品的对话;(二)师生互动,根据课文的有关内容,进行师生间的对话;(三)学生自己心灵的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语言情境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充满情趣,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思维活动处于高度激发状态,真正融入到乐中学习、乐中探索、乐中创造;以对话为线索设计教学程序,可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以合作为平台实现教学目标,将课堂还给学生。长期以来,由于中学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由于缺乏了人际交流,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这样做既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让学生经常换组合作学习,既可以活跃合作的氛围,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有着不同想法和思维的同学合作。我以高三复习Unit2 Working the land这一单元为例,我针对理科班,男生较多,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太感兴趣;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表现很好,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学生,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的新的教学方式,即活动式的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本单元以及自己的知识,谈谈Dr Yuan was able to develop a successful agricultural product when thousands of other farmers could not.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ain reason for his success? How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同学都说他们还有很多话说,但是这节课却结束了。我鼓励把它们写下来,贴到墙报那里,大家共同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打破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氛围,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那么英语课堂就充满生机与活力。合作是现代学习和工作的显著特点,英语课堂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以合作为平台,因为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这种合作,包括学生个体与个体的合作,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合作,学生和老师的合作,学生和媒体的合作等。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合作的平台,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并努力学会合作,从而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

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交流,应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结合教学内容抓住学生易于接受、效果相对较好的切入口,通过选择教学手段、方法,使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发掘学生再学习、再创造、再发展的智力,使他们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意味着学生的自主意识会得到有效培养,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创新意识会得到有效保护,个性风采得到有效释放。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第4篇:德育课堂心得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走向童心”的教学主张的实践意义,在于真正关注课堂的主体——儿童,让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一、求真,尊重儿童的感受

学生在真实的课堂中实实在在地学习,慢慢地由不懂到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再到透彻理解、积累运用,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人而异。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教学目标,不任意拔高,要让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品尝到发现的快乐,学习的乐趣。教学古诗《江雪》,因为面对的是四年级学生,我放弃了“知人论世”的教学套路,鼓励学生反复读古诗,做更多的猜想。在教师的再三鼓励下,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答案丰富有趣。失意的人、苦闷的人、怪异的人、等待希望的人,困苦的人,这一切的答案用在改革失败被贬永州的柳宗元身上,不也都可以吗?柳宗元此刻的心境是多么复杂,哪是一两个字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的?让学生品味“字字无雪,却又雪在眼前”的语言技巧,体会“渔翁无语,却又话在嘴边”的深长意味。

二、 求趣,呵护儿童的天性

课堂一旦充满趣味,学生就会乐在其中,不知疲倦。他们会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我们把“变脸”的概念引入课堂,教师引导学生把第二段课文内容改编成剧本,鼓励学生演一演。学生兴味盎然,通过角色体验,更好地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以童心未泯的可亲形象驻扎进学生的心田。“好玩”是儿童的天性,顺应这种天性,教学的方法与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心理相匹配,就能达到“人课合一”的境界。

三、 求美,陶冶儿童的情感

儿童是具有审美天性的,如果我们加以诱导、唤醒、激发,这颗审美之心就无可抑制地生长起来。

《爱如茉莉》一课,讲述了一个散发着茉莉般清香的真情故事,一处处感人的细节描写流淌着至真至美的爱。在教学中,我们紧紧扣住语言文字和课文中的插图,通过朗读、品读、诵读,在读中见悟,在读中生情。① 在妈妈生病住院这件事的全过程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情节?品读最让你感动的情节。② 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的话,怎么读?爸爸万分焦急和担心,怎么读?③ 妈妈的神情是“恬静的微笑”,爸爸的动作是“坐”“紧握”“伏”。请反复地朗读这段话,注意这些神态和动作的细节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④ 这漫漫长夜,他们是怎样度过的呢?请你们看看画面,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他们可能在想些什么,可能在对自己说些什么?⑤ 真爱无痕,至爱无声!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让我们感动。一切尽在不言中,就把自己所有的感受读出来吧。⑥ 人有情,景有语,这样的画面,谁都不忍心去破坏它,包括窗外的阳光。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好这段话,把这感人的画面刻在心里。关键词语的品味,人物内心的揣摩,教师语言的渲染,课文插图的呈现,音乐背景的衬托,重要段落的反复诵读,催开了茉莉般爱的层层花瓣,让这朵洁白纯净的小花开在了学生的心灵深处。爱,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却纯净幽香。

四、 求变,滴灌儿童的灵性

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接受,更多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诵读、感悟、涵泳、体味中,习得方法,发展思维,丰富积累,生成智慧,得到灵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杨万里的一首清新秀丽的小诗,描绘了一碧万顷、荷花映日的西湖美景。但是细读整首诗,你会发现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一个字提及送别,更没有一般送别诗中的离愁别绪。这是为什么?作者究竟怀有怎样的情感?教学正可以在这样的悬疑上推进与铺陈。① 读诗题猜内容。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来猜测一下,诗人在这首诗中会写什么?学生的回答紧紧地围绕一个“别”字来展开,离愁别绪、临别赠言、依依惜别……② 初读感知,设疑激趣。这首送别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和你刚才估猜的内容一致吗?这是一首送别诗,可是全诗却没有一个字谈离别。你感到疑惑吗?③ 读诗句想画面。一千年前的一个夏天,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随同友人刚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④ 化陈出新,多元解读。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请你们比较一下,这些送别诗与这首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第5篇:德育课堂心得范文

这种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和热情,影响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状态,使每个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苦差,而是一种充满想象、发现、创新的事情。

关键词:创设合作空间:培养自主:合作学习:树立信心:勇于创新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强调的是自我和自主;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都是学习的两种万式,二者相辅相承,互不矛盾,而自主与合作学习方式的实现却有赖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促使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动力,它是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此,我们在进行中学英语"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追求学生发言频次高、覆盖面广、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是否进行了自学这些浅层次目标,更应把激发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利用环境因素进行学习等作为努力追求的方向。以下是我从四个方面对如何创设合作空间,培养自主合作意识——创设课堂新面目的一些做法。

一、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兴趣,培养合作学习

《新目标英语》课本中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并且列出了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和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每个单元的Self Check部分,自我检测对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可根据每个单元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明确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引起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动状态。同时,学生依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来确定各自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才能学有所得。

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合作学习。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是由自己去发现,这样印象也最深刻, 也最容易弄懂其内在规律、 性质及联系。比如,学习动词词尾加-s或-es时,如:read一reads, watch一watches, play一plays, study—studies等,学生或许会想到刚刚学过的名词的复数形式,如: pen-pens, watch一watches, boy一boys, family一families等,学生从变化形式上意义上就会迅速地把两者区分开来。一方面巩固了已有知识,另一方面对于新知识也会有很深的印象。此外,在句型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地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的内在规律,激活已有知识,顺利地获取新知。从而提高英语素质,实现大面积提高学生合格率及优秀率。

三、给学生自信心,培养合作学习

自信心是影响自主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培养学生的 自信心,首先,我在课堂上多作肯定性评价,如 A lovely girl/boy!Great!Well done!Good!等,并把带 Good, Excellent,Very good,Super图案的帖画分别奖给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优秀、出色的学生。同时当学生语言表达出现闲难时,我不随便地对他 /她说:"Wrong!"而是及时为他 /她提供有效帮助和引导,并用爱心和耐心来帮助他 /她。我认为,这样的做法使学生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形成良好的心理倾向。其次,多树立示范性的榜样,在获得成功的同时,自信心会在成功者与他人之间同时增强。再次,多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合作,在合作的同时,学生或许在素质、智力和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我就给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较多的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在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时候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例如:每节课的 Daily Report或 Free Talk, Go every where, Talk about the picture等,都让他们自己去发挥,这样给了学生说英语的机会,也给了学生一份惊喜,一个成功,让学生们感到学习英语很有趣、很容易,从而激发他们渴望获得更多新的英语知识的欲望,最终实现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四、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合作学习(下转第113页)

(上接第110页)

第6篇:德育课堂心得范文

一、发掘文本资源,开发学生潜能

语文教材必须具备“工具性”与“人文性”:教材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而人文性是我们运用教材的最高升华,当然,语文学习不能凭空而来,它无法脱离文本基础。笔者每每针对文本提前备课时,总会先反复通读文本,从中找出理解比较困难的词句,并预设和推演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查询来理解和认知这些词语,指导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未知词语的技巧。

例如,笔者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为了充分挖掘文本资源,让学生充分获取教材承载的信息,于是对教学要求进行了合理取舍与科学重组。先让学生掌握文本中提到的14个生字,然后紧抓典型语言信息,找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连接点,适时渗透人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抓住父母对巴迪的诗大相径庭的看法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走进文本,体味成长过程中我们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最终解读文本。语文教师只有注重开发资源,充分挖掘文本内容,才能使教学重点、难点了然于胸,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顺利、高效地完成。

二、放开课堂束缚,探索思维渊源

古人云: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在教学实践中,只要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索学习知识,教师都应该引导他们去探索和实践;只要是能体现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就应鼓励他们抓住表现的机会。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架构,为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譬如,笔者在《难忘的启蒙》一文时,就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给予他们彰显个性的机会。大家在了解课文的背景和情感后,可发散思维猜想:这位启蒙老师让我懂得了什么,并以此为题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自己启蒙的开始?如此设计从教材切入、开放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牵引他们自主探究问题,这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7篇:德育课堂心得范文

多年以前,我曾听过一堂关于“信任”的课。老师奥尔格先生问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任。大家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奥尔格先生听后没有发表见解,而是突然向我们解释起物理学上的“钟摆原理”:钟摆自最高点往下运动,它来回摆动达到的高度点绝不会高于最高点。由于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它的摆动幅度会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完全静止。

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奥尔格先生当场做了演示。然后,奥尔格先生问大家,是否信任他,是否相信钟摆原理。所有的同学都举起手来表示相信。在得到同学们肯定的回答后,他叫人抬进一口硕大的钟,并让人把它悬挂在教室的钢筋横梁上。接着,他请一位同学坐到桌子上的一把椅子上。那把椅子靠背贴着墙,这位同学坐下后后脑勺恰好贴着水泥墙壁。然后,奥尔格先生将钟推到距离这位同学鼻子只有一英寸的地方。一切就绪后,奥尔格先生再一次为大家解释了钟摆原理,接着说道:“这口钟有270磅重,我在距他鼻子一英寸处放开钟,钟再次摆回时,离他鼻子的距离只会多于一英寸,绝不会碰到他的鼻子,更不会撞上他。”

然后,奥尔格先生看着这位同学的眼睛,问:“你相信这个物理原理吗?我向你保证,你不会受伤,你信任我吗?”大家都注视着这位同学,只见他脸上汗珠直冒,最后才点了点头。“谢谢。”奥尔格先生说着放开了那口钟。伴随着呼呼的声音,这个庞然大物从最高点往斜下方坠,迅速摆向另一端。在到达另一端的最高点后,突然转向往回摆动,朝着这位同学坐着的地方迫近。然后,就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这位同学大叫一声,在钟还未靠近自己之前,几乎是从桌子上一跃而走,避开了似乎要把他撞得头破血流的重物。随后,大家看见这口钟在离椅子不远的点停住了,接着又摆回去。根据钟到墙壁的距离判断,钟绝对不会撞到那位同学――如果他还坐在那里的话。

屋子里鸦雀无声。奥尔格先生微笑着问大家:“他相信钟摆原理吗?他信任我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

至此,我想我们大家对什么是信任有了新的理解。

(摘自2005年9月21日《球球时报》,编译:汪新华)

[训练]

一、整体感悟

1.本文叙述了多年前奥尔格先生为我们讲授关于信任的一堂课。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方框内把这一节课的授课过程补充完整。注意你的语言表述方式要与已出示的语言表述方式保持一致。

二、语言品析

2.细心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一切就绪后,奥尔格先生再一次为大家解释了钟摆原理。(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2)奥尔格先生看着这位同学的眼睛,问:“你相信这个物理原理吗?我向你保证,你不会受伤,你信任我吗?”(请说明奥尔格先生这么做和这么说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题探究

3.这一节课中,亲身参与钟摆试验的那位同学的心情变化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里他的主要表现都是怎样的y请简要陈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一节课来看,你觉得奥尔格先生最显著的教学特点是什么?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创新实践

5.假如那位同学一直坐在桌子上不动,试验结束后,作为老师,为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印象,最好对这个试验进行一下小结。请围绕本次授课中心,用100字左右的篇幅,代拟一段小结性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上面的文章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新发现。注意:不要少于2条。

2005年10月2日,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揭晓: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因共同发现了导致胃溃疡和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使得类似的患者可以免受开刀之苦),而获此殊荣。

长期以来,标准医学教科书和广大科学家们相信,细菌不可能在胃内这种苛刻的、酸性消化系统环境中生存。但是,沃伦从已切除下来的胃下部中发现有细菌寄生。他怀疑起传统理论来,猜想这种细菌与胃溃疡有关。胃肠病学家马歇尔对此极感兴趣,两人协同作战,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他们的想法是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第一空:提出信任话题讲解钟摆原理第二空:大钟全程摆动学生半途逃脱

(说明:按照要求,答案必须能概括各个阶段的主要意思,并采用对偶句形式。)

2.(1)“再一次”说明奥尔格先生多次讲解钟摆原理,希望所有的同学对这个物理原理深信不疑。从结构上看,“再一次”也与上文相呼应。

(2)奥尔格先生希望给对方信心。

3.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平静(答“从众”也算对),这时他和大家一样,口头上表明了对钟摆原理和先生的信任;二是紧张,这时他坐在桌上的椅子上,脸上汗珠直冒;三是害怕(答“恐惧”、“惊恐”也可),实验中途他从桌子上跑开。

(说明:本题答“四个阶段”也可以,另外一个阶段可以表述为“沮丧”或者“羞愧”等,这时他会低下头,不敢正视他人。)

4.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运用启发式教学。他首先提出“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任”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作答。对于学生的答案,他不作评论,而是通过试验的方法让大家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奥尔格先生没有把“信任”的内容直接灌输到学生耳朵里,但是通过这次试验,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信任。(此题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5.例:同学们,面对着大钟飞到眼前、好像就要撞上自己的考验,这位同学依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因为,他的心里始终坚信钟摆原理,信任老师。他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所谓真正的信任,就是面对考验也不动摇,就是言行一致的坚定不移。(说明:小结一定要落脚到“什么是真正的信任”这个问题上来。)

6.例:①怀疑,是科技进步的开始。②相互信任,是成功合作的基础。③在生活中要多一点信任,在学问上要多一点怀疑。④仅有怀疑是不够的,还要结合试验来求证。(说明:抓住“怀疑”或“信任”话题作答,语言简明,都算对。)

第8篇:德育课堂心得范文

一、学英语,重情境,突出兴趣的重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让孩子们产生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重视枯燥的语法知识的讲解,这样只能让孩子们蠢蠢欲睡,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进行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和教学情境,以便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让他们在多感官刺激下产生认知,获得技能。

比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Unit 6中的节日名称时,我事先给大家布置任务,让孩子们收集关于节日的祝福语。课堂上,以国庆节为例引出新句子“When’s the National Day?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National Day?” 这样让孩子们在语言情境中学习运用,加深了学生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实际,讲学情,重组教材办法灵

现行小学英语教材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有很强的优势。但实际教学中,毕竟同学们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分析学情,根据同学们的实际知识结构合理整合教材,努力为同学们“量身打造”切合自身发展的内容结构,让教材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笔者在教学数词时发现由于学生在平时的课堂用语(比如:Open your book and turn to page...)中早已熟悉并掌握了最基本的数词读写方式,教学内容又比较单一,缺乏情感刺激更显得单调乏味。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以Ten little Indians这首歌导入,让学生通过欢快的歌曲陶冶情操,活跃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复习了旧知识,学到了好多课外新词汇。

三、学外语,学文化,联系生活是办法

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适时增加准备性的步骤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来降低教学活动的难度系数;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拓展其文化视野,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英语教师也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英语文化知识,帮助同学们挖掘出更好、更多的英语背景资料,以资学习。

例如,教学subjects时,笔者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研讨和学科相关的活动,大家纷纷发言,各抒己见,在活泼的互动学习活动中丰富了知识,掌握了要点;学习“left,right”时,引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飞虎队的踏步口号“left,right...”并告诉同学们英语国家的“一、二、一”就是这样喊的,孩子们立刻现学现卖,原地示范,加深了学生印象;学习“after,before”时,诱导同学们用“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来表述时间概念,加强了英语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化了“before,after”的认识。

第9篇:德育课堂心得范文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课程资源 意义

在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中,几乎是一台录音机、几盒磁带、几张挂图、几根粉笔,往往老师讲得十分激动,学生听得十分乏味,教学目的很难完成。老师为了课堂的丰富,准备了许多的挂图、录音,老师一会儿放录音,一会儿挂图,一节课老师就在忙碌中度过,而学生对单一的看挂图或收录音磁带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显得很被动,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这样不仅达不到老师的教学目的,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现状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不由地想到了英语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的问题。

一、多样的课程资源

对于课程资源的定义,有许多的不同的解释,如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是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地说,课程资源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其所长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1.资源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它极大地扩展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使课程更加形象化。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似乎步入了多媒体教学的怪圈,认为一堂好的英语课必须得使用多媒体,而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就等于一堂好的优秀课。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

(1)只图表面热闹,忽视实质。

多媒体集文、图、声、画于一体,与以前“一张嘴、一台录音机、一只粉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有的教师为了发挥它的优势,几乎挖掘了教材中所能运用的一切知识点,利用一切所能利用的媒体,也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管有没有必要,都要用课件。在制作课件中,有些老师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哨、动感等效果,课堂上热热闹闹,使学生大开眼界,但教学效果一般,尤其这使学生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各种花俏的图片上,而忽略了真正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点。

(2)以电脑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教师的主导性。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增加课堂的容量,但过于依赖电脑,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过于详细,将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举的例子,要说的话都详尽地制作在课件中,课堂上只要动动手,不用写,也不用多说,让课件代替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留有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特别是让学生能现场聆听老师充满感染力的范读。在课堂中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这是电脑永远代替不了的。

2.资源二――英文歌曲

现在的学生都是非常喜欢流行歌曲的,他们不用太多的死记硬背就能将歌曲中的单词记住,根据现在学生对英文歌曲的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将这一元素融入到课堂,发现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歌曲能够扩充学生的词汇;(3)能够活跃课堂气氛;(4)能够改善学生的听力;(5)能够训练学生的语法。

在英语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的英文歌曲,利用歌曲的思想性、类型的多样化、语言的科学性和音乐的丰富性,以学生为指引,对学生进行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

3.资源三――网络英语

网络必将成为大家以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英语资源在网络上也是取之不尽的。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资源,只要在百度中输入英语学习网站,就会有很多的相关信息,给大家介绍几个我常去的网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恒星英语学习网省略,英文动画语法省略,英语教师网省略,省略/englishvideo这个网站有许多的视频,如李阳疯狂英语视频、新东方英语视频、许国璋英语视频等一些非常优秀的视频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4.资源四――电影、电视英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电影、电视也越来越多地引进一些优秀的欧美大片,而且这些大片基本都是“原装”进口,都是非常纯正的美式发音,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欧美大片将英语的听力部分进行提高,当然这需要较高的英语听力水平。任课老师就可截取一些经典的对话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话剧表演,既可活跃课堂,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课程资源的重要意义

多样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其重要意义。

1.开阔了学习内容的选择范围

教师应将各个领域中丰富多样的资源经过必要的选择、匹配、组织,引入学生的学习领域,从而开阔学生学习的范围,超越狭窄的教育内容,让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

2.学习途径的多样化

课程资源的多样化可使教学极大地丰富起来,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实践、体验等活动性方式取代了传统唯教材观念下的单一灌输,这使教学突破了死啃书本、聆听讲授的单一局面。

3.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

封闭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无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以改变这种现状。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基础教育性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英语.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