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展战略范文

发展战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展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展战略

第1篇: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WTO,超市,战略

现阶段,中国零售新型业态逐步导入并迅速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超级市场的突飞猛进,它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销售额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已成为零售业中发展最快的业态。它是一种具有多功能服务的现代零售商店,实行开架售货,顾客自助服务,营业范围包括各种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广泛采用定量包装、明码标价、分类摆放方式,商品价格相对低廉。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零售业巨头纷纷进入,超市业竞争愈演愈烈,我国超市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业界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

加入WTO对中国超市发展的影响

加入WTO协议意味着我国将平等地对待外商,尊重无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等WTO精神,这必将使得国外零售业巨头逐步加快在我国扩张的步伐,为国内超市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事实上,由于部分地方政府追求地方利益,也由于中资企业实力不够,无法收购、控股,个别地方和个别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加入世贸前就对加入WTO承诺的限制有所突破,跨国商业集团早已在一些大城市建立了合资或独资连锁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经有70%在中国“抢滩登陆”,染指中国市场,知名的如美国的沃尔玛、德国的麦德龙、法国的家乐福、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而且拟定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

加入WTO,国外零售业巨头纷纷进入,无疑会对我国超市业发展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与国外零售巨头相比,国内超市企业在资金、规模、人才、经营管理、技术设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国外零售商资本实力雄厚、规模庞大,拥有强大资本运作能力,形成了一套领先的、富有特点的经营管理模式,实行商品购销、信息传输的网络化管理,而且在内部管理、商品结构确定、服务、环境等方面形成了普遍的社会认知,具有品牌优势。尽管存在较大差距,但从商品零售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超市企业在开发本土市场竞争中仍有一些优势。国内超市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占据了很多优势门店位置,形成了较好的商圈,具有区域销售优势,最重要的是比国外零售企业更了解本土文化,更熟悉本地风俗习惯,更能因地制宜,发挥特色。

我国超市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1、强大实力超市企业的战略——大规模连锁。强大实力超市企业是指在超市业经营多年,资金雄厚,管理规范,管理经验丰富,设施先进并有一定人才储备的业界大公司或集团。如联华、华联、农工商、华润集团等。这些集团公司现阶段需要采取大规模连锁的扩张战略。原因有三:

(1)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超市一般经营日用品、生鲜食品和其他一些低价商品。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基础上,低廉的商品价格就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法宝。在沃尔玛的众多法码中,天天平价无疑最能令消费者心动。通过各种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保证价格低廉的根本,在超市业中显得尤为重要。规模连锁可以实现大规模采购,增强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降低进价成本;可以充分发挥管理经验、营销渠道以及公关广告等作用;有利于提高超市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另外,还有利于塑造品牌。一般而言,超市开到7—8个才开始有利润,可见规模的重要性。规模连锁是所有发展超市的集团公司的必然选择。

(2)巨大的零售需求为大规模连锁提供了基础。我国地域广大,人员众多,而且政治经济形势良好,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日趋增大,为超市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众多世界零售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展开扩张攻势的重要原因。

(3)竞争的需要。国外零售巨头已入驻中国,各自展开中国战略,如沃尔玛在东南、东北等地已布下棋子,家乐福在西北等地早已做好据点。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国内零售业将是风云激荡,出现大面积整合现象。我国实力较大的超市业集团公司必须把握先机,抢占战略要点,实施大规模连锁,整合实力,打造业界航母,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美誉度,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合能力。

实行大规模连锁,需要综合运用不同手段,大致有三种方式:

(1)自建。主要是通过自有资金、借贷资金或股市募集资金建立新超市。企业依靠自身积累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经营范围。

(2)兼并。通过全资购买或控股等方式对其他超市进行兼并、重组。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取得富有经验的管理队伍,充分利用现有销售渠道,快速发展。联华陆续收购、重组了上海百家便利、永昌超市、为民超市等十几家中小型公司,将100多个超市网点纳入旗下。

(3)联合。一方面,可以通过特许加盟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可以与其他超市企业或相关业态企业联合,也可以与国外零售商联合。联华和杭州金龙万家福、苏州百汇等外地超市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借助合资方优势,在江浙迅速开出一批新网点;通过特许加盟方式,先后有数百个零散的超市网点改弦更张,挂起了联华的招牌。1996年,联华与家乐福合作,用其成熟的经验迅速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2、中等实力超市企业发展战略——区域集中战略。中等实力超市企业是指有一定资金,具有一定管理经验,拥有一定管理人才的超市业界公司。它们在一定区域中有较高知名度,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但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小,市场份额少,不具备大规模扩张的条件。它们可以采取区域集中战略,就是集中自己的资源在一定区域内做实做强,为进一步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行这一战略,原因有二:

(1)实力不足以实现大规模扩张。当前超市业巨头纷纷“跑马圈地”,积极扩张,它们实力强大,中等实力超市公司若盲目扩张,必然处处受挫。

(2)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这类公司在本地有丰富的经营经验,熟悉当地的文化风俗和消费者心理,与政府及相关行业建立了一定的联系,摸索出了一套与本地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知名度,有着地域上的集中优势。

区域集中战略便于集中使用力量和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特定区域,更好地调查研究有关的技术、市场顾客以及竞争对手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由于目标集中,经济成果易于评价,管理过程容易控制。中等实力超市企业采取这种战略,进一步巩固在本地的优势地位,必须搞好超市的战略布局,形成聚集效应,提高在本地的美誉度,塑立起本地名牌。这样,可以在区域内构筑竞争优势地位,有效地防御其他零售商的进入,并能立足于当地市场来提高采购的规模和物流的有效性,然后向相关区域扩张。

3、弱小实力超市企业战略——防御进取。弱小实力超市企业是指资金比较少,规模比较小,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超市企业。它们需要采取防御进取战略。具体而言,有三种方式可以采用:

(1)联合。一方面,可以与当地实力相当者联合,增强集体实力,以便与实力较大者开展竞争,并在竞争中逐渐壮大。另一方面,可以与实力较强者联合,学习其先进方法和管理经验,逐步发展。实力弱小者为了避免被吞并,可以采取蛛网战略,与多个小企业联合起来与大企业合作经营,这些不同的联系可以形成抗衡的力量。

(2)走特色化道路。长远来看,随着竞争的加剧,超市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实力弱小的超市企业没有规模效应,在成本方面不具备优势,更需要走特色道路。在特色上下功夫,建立起顾客对特色产品或服务的依赖,逐渐培养忠诚度,可以为企业树立起鲜明的形象,降低竞争程度。这种方式还可以降低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获取较高利润。在深圳,万佳超市在与沃尔玛的对垒中声名鹊起,靠的就是特色经营。

(3)走农村路线。这是一种长远之路,当年沃尔玛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金光大道。目前,超市竞争焦点在大中城市,国外零售业巨头纷纷在大中城市攻城掠地,抢占黄金据点,不会到不重要的农村圈地,而国内超市业要与外商竞争,必须抓住时机,抢先一步。如上海华联与浙江供销社的联合,极大地扩张了零售网点,增加了销售额。这说明农村市场是很有可为的。发展农村市场,需要全面把握当前农村需求特征,合理设计调整商品结构,促进商圈功能优化。一方面要适应农村需求多层次性的特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消费重点,设计并调整商品结构,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层次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开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种市场,注意满足农户对农用商品如种子、化肥及农具的季节性需求。同时把商品结构的调整要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促进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因势利导,不断调整优化商圈功能结构,密切关注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动趋势,结合自身特点,从选定商圈的目标商场出发,从商品、服务、企业形象等方面入手,进行错位竞争,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参考文献

[1]解培才、徐二明:《西方企业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小野丰广:《日本企业战略和结构》.吕梦仙等译.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3]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卢泰宏、秦朔:《2001营销报告—营销在中国》.广州出版社.2001

[5]弗雷德·R·戴维:《战略管理》.李克宁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

[7]李纯、甘亚科:《入世后中国前沿问题分析》.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8]王晨:《家乐超市:在烦恼中成长》.中国商贸.2001

第2篇:发展战略范文

展望我国21世纪上半叶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可由五方面组成:继续发挥煤的重要作用;开源节流,保障石油与天然气供应;充分发展水电与核电;大规模发展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支持未来新型能源的研究发展。上述五方面统筹发展,将使我国2050年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证,并为建立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打好基础。

构建这样一个体系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沿着减小煤炭份额、大幅度增大可再生能源与核能份额的方向,进行能源结构调整。二是设立大规模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国家重大专项。三是设立以快中子堆和钍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先进核能系统,建立核燃料循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国家重大专项。此外,还可以采取其他重大措施。要继续将节能放在优先地位,推动清洁、节能和高增值制造业和服务业技术的产业化与规模化。要保障石油供应,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我国能源技术研发体系,持续进行能源战略研究,并尽早建立全国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与机构。要进一步争取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主动地位,用全面、确凿、详实、有力的数据来阐明问题的实质,维护国家发展的权益,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制CO2的排放。

二、推进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优化能源配置效率

尽管我国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改革仍处在初级阶段,改革任务还很繁重,影响能源企业深化改革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煤炭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电力部门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才刚刚开始;石油部门分拆后的区域垄断性还比较强;竞争框架正在搭建中,竞争主体、市场秩序、市场功能、定价机制等还未改革到位。

贯彻实施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推进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确保国家能源总体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下,让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其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我国能源部门的竞争力。不断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应对各种能源领域的挑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推进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在建立完善和有效的现代监管制度的前提下,减少政府行政干预,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能源产业。还要改革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放松经济性管制,加强社会性管制,将现行投资管理制度改革为经济性备案、社会性管制,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能源管理新体制。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能源效率,而能源效率的提高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并处于高能耗状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缩短这一阶段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工业行业中,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能耗工业,产值不足工业总产值的20%,但能源消耗却超过工业用能总量的60%。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初步分析,从2000—2005年,我国主要耗能工业部门的节能潜力在1.3亿吨标准煤左右,2005—2010年为1.05亿吨标准煤,2010—2020年为2.5亿吨标准煤,其中很大一部分节能潜力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

四、提高能源技术创新力,建立符合国情的能源发展模式

世界能源工业的发展,已经经过了由薪柴到煤炭、再由煤炭向油气的两大转变。在目前能源紧缺状况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加紧抢占新能源开发的制高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模式。

由于能源开采和使用的一些技术较为落后,导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目前,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5%,远低于国际上80%~100%的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我国煤炭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30%,而国外已达到70%~80%。目前我国主要煤炭技术装备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性能指标落后15年左右。在技术创新上,应当全面提高能源研发投入力度,适当提高能源研发投入在全国研发投入中的比例以及政府研发预算中能源研发的比重,并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国内外各类资源的紧密合作。

各个国家的能源发展模式不尽相同,我国必须根据我国能源实际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模式。就生物能源而言,我国沼气的生产及应用已基本形成规模,而燃料乙醇、生物制氢和生物柴油项目的开发进度相对落后。根据我国国情,能源开发和利用必须坚持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采收率和能源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这也是开发新能源的关键。

五、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战略能源安全

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预计2010年石油供需缺口将达到1亿吨,2020年为2亿吨左右。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将由目前的20%上升到2010年的40%,至2020年达到50%左右。战略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能源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安全,而石油储备更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措施。因此,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战略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能源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战略能源安全,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外解决能源问题的有利经验,通过有效的宏观政策指导,建立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的机制,加快能源技术进步,加强能源管理,妥善解决能源供给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体而言,一是要将战略能源安全的认识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把能源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安全领域,给能源发展战略安全以高度重视。二是要尽快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机制,完善能源战略储备体系,尤其是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三是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为我国利用国外的能源创造良好的环境。四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新能源,为能源发展战略安全提供后续保障。

六、优化能源结构,改革政府管理模式

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应该“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当然,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并不是煤炭所占比重越大越好,因为当煤炭年产量达到20亿吨的时候,就是一个极限。超过了这一极限,煤炭的开采难度会加大,成本将进一步提高。能源结构优化也并非是搞“油气化”,减少石油比重是结构优化,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加核能、风能、太阳能更是优化能源结构。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韩文科在出席中国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与改革研讨会时曾指出,长期来看,政策在能源供应上的左右摇摆致使结构调整没有清晰的方向。即当环境问题突出时,政策就偏向限制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倡清洁能源;当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时,煤炭比重的增加又得到政策支持。我国能源规划应该重点解决目前大量存在的体制性矛盾。因此,只有解决体制问题以后,才能让能源结构的调整免受环境的影响,这就涉及到如何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的问题。

由于能源领域的特殊性,政府垄断、越位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能源行业的有序发展。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指出,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在传统体制下,企业成为政府“生产车间”,市场各主体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冲突、利益纷争缺失了一条沟通、妥协、寻求利益平衡的通道,结果不仅政府效率低下,且易滋生腐败现象,这种现象在能源行业尤其明显。要改革政府管理模式,就必须把过去的“政府—企业”的二层结构转变为“政府—市场—企业”的三层结构,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与政府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机结合。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将有利于能源领域体制的良性运行,从而促进能源行业的有序发展,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保障。

总之,能源发展战略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而且能够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反之,如果没有能源发展战略或者能源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国情,则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希望本文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研究能够为我国能源安全、经济的发展、小康目标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研究组:21世纪上半叶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研究[A].中国科学院:2008科学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BP.2004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Z]..

[3]郑湘明、项贤春: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构思[J].学习与研究,2005(9).

[4]袭祥德、王强:打破石油的垄断[J].商务周刊,2005(18).

[5]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能源结构调整遭遇“政策摇摆”[N].北京现代商报,2006-04-27.

第3篇: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市场竞争企业发展战略

任何企业都希望自身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的发展不断面临风险和障碍。企业是为满足市场需要而存在,也只有满足了市场需要,即其市场发展了,企业才可能真正发展壮大。因此,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战略,它是以扩大市场范围,增加市场销量,提高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加强企业市场地位为重点的长期目标的战略,包括市场发展方向、发展范围及发展方式等战略。

一、市场发展方向战略

发展方向包括正向发展即“正增长”、反向发展即“负增长”、不发展即“零增长”。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可在不同时期交替使用,也可在同一时期混合使用,即在不同领域、不同战略经营单位使用不同的战略。当然,正向发展是主流、根本的选择。

市场扩张、正增长,即企业增长战略,是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从而扩大市场的战略,适合在市场有需要、竞争有必要、企业有可能的情况下采用。它可分为开拓型和赶超型两种形式:前者指先进企业以自身为对手,不断挑战自我、创新进取、开拓市场;后者指相对落后的企业通过提升竞争力,逐步缩小差距,从追随到争取赶超先进企业,提高在市场上的位次。

市场稳定、零增长,即企业稳定战略,是保持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基本不变,从而巩固市场的战略。在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状况均良好,但发展规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它有积极主动的一面,也有消极被动的一面。由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难长期维持原状,所以此战略只是短期相对的稳定战略。

市场收缩、负增长,即企业紧缩战略,是缩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从而缩小市场的战略,在出现严重不利的内外情况而无法扭转、改变时不得已而采用。可通过资产重组,抽资转向,出售、出租部分资产,业务拆分,企业分立等途径、形式,治理、整顿、改造,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克服困难、摆脱危机,力保生存,为以后复苏、振兴准备条件。

二、市场发展范围战略

市场发展范围战略是企业选择在老市场范围发展,还是在新市场范围发展的战略。

老市场就是现有市场、已实现的市场、已被满足的市场,包括本企业占有的市场和其他企业占有的市场。新市场包括任何企业都未开发过的全新市场(未被发现或虽已被发现,但尚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市场),以及已开发但未实现、未被满足、未被某一企业占有的市场。这里的市场既包括商品种类、顾客类别,也包括销售地域、场所。

企业扩大市场范围,可在老市场中发展,即争夺其他企业占有的市场,也可在新市场中发展,即去占领未实现的市场或开发新市场。一般而言,后者较好些,尤其在老市场的发展潜力有限或者在老市场缺乏竞争优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随着我国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产品生产过剩、内需严重不足,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向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范围,是企业应该考虑的选择。

三、市场发展方式战略

市场发展方式战略是企业选择什么方式使市场扩展、企业成长的战略,可以分为:

1.专业化战略

专业化战略是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增长战略,即企业选择一个或几个小市场目标,实行专业化市场和销售,集中力量,力争在这些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采用这种战略时,企业的扩张速度随行业发展的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产品正处于成长期,速度可能很快;如已进入成熟期,速度就可能放慢;扩张速度还会因企业采用市场营销策略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策略正确而有效,速度可望加快。

(1)市场渗透

这是向市场深度发展的方式,在现有产品的市场尚有潜力可挖的情况下,一是设法使老客户增加购买本企业现有产品的数量、次数,甚至专门购买本企业产品而不购买竞争者的产品;二是设法把竞争者的顾客吸引过来本企业的现有产品;三是设法刺激潜在顾客购买本企业的现有产品。这样促进现有产品销量的增长,风险小,易监控,但需花费大量促销费用,且发展有限,是一种较保守的发展方式。

(2)市场开发

这是向市场广度发展的方式,一是努力将现有产品推广到新地区,如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从沿海到内陆,从本国到外国;二是努力将现有产品介绍给新顾客,推广到新的目标市场。这样发展风险不太大,但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分销、促销费用大。

(3)产品开发

只是在市场已经饱和、产品已成熟、老化的情况下,进行产品改革、创新,改进老产品、开发新产品,使产品差别化。一是增加品种、规格、型号、款式;二是增加、改变功能、用途;三是提高质量,改进包装,利用产品的新面貌来吸引顾客。这样可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延续产品,但风险较大,失败率较高,且新产品会夺去现有产品的市场,还需花费较多的研发费用。

专业化战略的优势是:可以使企业更清楚“我们是谁,我们做什么”,深入了解产品市场的需求;节省开支,增加利润;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创造竞争优势。专业化战略越成功,越能有效利用其积累的经验、特别的竞争力和品牌的声誉,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占据行业领先者的地位。

专业化战略的主要风险是:容易限制获取整体市场份额,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如果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下降,则企业会遇到麻烦。一些非企业所能控制的因素可能会引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需求的下降,如顾客偏好不稳定性的增加、竞争激烈程度和复杂性的增强、技术变革、政府政策的改变,这些都可能对实行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者服务的企业构成威胁。

2.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企业从现有产品、市场组合向外延伸,跨行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向不同方向扩展市场的战略。实施多元化战略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的整体价值得到提升。不论是比竞争对手相关还是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只要能够让企业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就体现了多元化战略的价值。多元化战略能够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市场影响力,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影响力;通过业务组合降低管理者的风险等等。

(1)相关多元化战略

相关多元化战略是企业为了追求战略竞争优势,增强或扩展已有的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而有意识采用的一种战略。实行这种战略的企业增加新的、但与原企业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这些业务在技术、市场、经验、特长等方面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性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产生协同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难以有效地规避风险。

相关多元化包括集中性多元化和水平多元化。前者是利用企业原技术优势发展不同产品,即以现有一种产品为圆心,向外多方位扩展,生产经营原材料、工艺等相同的多种新产品;后者是利用原市场优势发展不同产品,即用不同技术生产经营多种产品,为原市场顾客提供多样化服务。

相关多元化要求企业具备这样的条件:①可以将技术、生产能力从一种业务转向另一种业务。②可以将不同业务的相关活动合并在一起运作,降低成本。③在新的业务中可以借鉴企业品牌的信誉。④以能够创建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的协作方式实施相关的价值链活动。

(2)不相关多元化战略

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就是企业进入与原有行业不相关的新业务,企业经营的各行业之间没有联系。这种战略的特点是能够分散经营,把发展新产品和和新的目标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环境中的应变能力。但是不相关多元化的实施比较复杂,容易陷入盲目性,一旦处理不好,企业可能会陷入瘫痪。不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使用条件:①企业所在行业逐渐失去吸引力,企业销售额和利润下降。②企业没有能力进入相邻行业。③企业具有进入新行业所需的资金和人才。④企业有机会收购一个良好投资机会的企业。

多元化战略的优势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多样化发展,进入高增长、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以减轻在现有产品市场上的压力;资源共享,发挥资源的协同效益,尤其在相关多元化战略上更为明显;企业的盛衰不受个别产品的生命周期左右,可以规避行业不景气所带来的风险和竞争压力,甚至可以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多元化战略的局限性是:新的领域需要开发技术、开发市场、建立品牌,都需要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做后盾;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人才队伍;管理的复杂性、难度会提高加大、管理的效率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做出选择之前,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否充裕;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企业在短期内中止该战略,其竞争地位是否能够继续维持。

3.一体化战略

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向经营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战略。这一战略有利于企业深化专业化协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综合利用效率。

(1)垂直一体化战略

垂直一体化战略就是企业在同行中两个可能的方向扩大企业竞争范围的战略,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战略。1.后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将价值链进一步反向延伸,即向原材料、零部件生产的方向扩展其生产和经营,使企业在内部就能满足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零部件等供应。后向一体化战略有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掌握对战略起着关键作用的技术,增加能够提高客户价值的核心竞争力。2向前一体化战略是将企业的价值链进一步向前延伸,进入其产品的加工、销售行业。由于企业直接进入销售渠道,取消了销售渠道的议价,带来了明显的成本节约,降低了产品价格,并使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中更接近消费者,有助于提高产品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向垂直一体化的哪个方向发展取决于:①它是否会提高对战略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活动的业绩,降低成本或者加强差异化。②它对与协调更多阶段之间的活动有关的投资成本、灵活性、反应时间以及管理杂费所产生的影响。③它是否能够创造竞争优势。

(2)水平一体化战略

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置于同一所有权控制之下,兼并或与同行业的竞争者进行联合,以实现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实力、增强竞争优势。这种战略一般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情况下的一种选择。采用水平一体化战略,能够吞并或减少竞争对手,能够形成更大的竞争力量与对手抗衡,能够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能够取得被吞并企业的市场、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经验。

然而,现代市场竞争中,已不再是一味地、无条件地进行“小并大、大吃小”的资本和生产、经营的集中,而出现了与集中化并行不悖的分散化趋势,形成了少数大企业与大量小企业实行稳定的专业化分工、配套协作、系列化生产经营以求互补互利、共存共荣的格局。因此,企业需要并成功实施水平一体化战略,应在下列情况之下:①希望在某一地区或市场中减少竞争,获得某种程度的垄断,以提高进入进入障碍。②企业在一个成长着的行业中竞争。③需要扩大规模经济效益以获得竞争优势。当竞争是因为整个行业销售量下降而经营不善时,不适用于水平一体化战略。④企业具有成功管理更大的组织所需要的资本和人力资源,而竞争者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或特定资源停滞不前。⑤企业需要从购买对象上得到某种特别的资源。

综上所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谋求发展的方向、范围和方式对企业能否成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选择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才能不断提升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东: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吕健华:略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理论视野,2005年06期

第4篇: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 民营医院;市场竞争;发展战略

民营医院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下出现的打破公立医院一统天下,促进竞争,改善服务的营利性医疗机构。纵观近20年的发展历程,民营医院已得到较快的发展,经统计全国各级民营医疗机构在数量上已占半壁江山。实践证明,民营医疗机构的崛起,为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服务竞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随着卫生改革的逐渐深入,为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国家在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推动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如平抑药价、调整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提出门诊、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零增长的年度管理目标。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对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服务、运行产生了巨大压力,对民营医院的发展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由于大多数民营医院尚处在初创时期,在自身经营管理过程中,普遍缺乏整体长期发展规划,管理系统不完整,专业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医疗特色和社会影响力。面临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和内部困惑,民营医院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如何拓展思路,创新思维,根据自身的特点,主动适应社会变革,积极制定适合医院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是民营医院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2]。

1 民营医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民营医院的创建和发展走的是市场经济的道路,他们既没有国家财政补贴,又没有其他特殊优惠政策,其内在管理也缺乏应有的监管和指导,因而往往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被普遍反映的自律意识较差,医疗质量不稳定,广告宣传不实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医院外部社会环境所带来的生存压力之外,民营医院自身普遍在决策、管理、创新、发展等方面存在着后天不足。相对于传统公立医院,虽然民营医院更具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为自己赢得了一定生存空间,但这些尚处于较浅的层次,由于普遍缺乏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系统的科学的发展观,所以在战略上缺乏整体性、长远性规划,不注重整体医院实力的培养。在具体运营和管理上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自然就表现为急功近利,不讲诚信,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综合分析,民营医院在生存和发展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3]。

场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目前民营医院大多数是家族式和经验式管理,所谓战略也只是一个仅存在于最高决策人脑子里的很模糊的概念,没有经过管理层的系统分析和集体决策,往往是见机行事,说变就变。医院管理者从整体上讲还缺乏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明显不足。组织形式过于简化,责权不明,一人多职,职权交叉现象较普遍,缺乏相关管理制度来保证。因此民营医院虽然机制灵活,在医院发展初期可能效益较高,但发展到一定时期和规模后,管理滞后必然会成为医院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束缚。

1.2 科技力量薄弱 大多数民营医院规模小,设备简单,技术力量薄弱,虽然其中也有拥有先进检测治疗设备和高技术水平医疗人才的,但事实上大多数民营医院未把科技先进放到医院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只有提高科研水平和开发新技术的能力才是民营医院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长久立身之本。

1.3 难以形成人才队伍 民营医院往往只注重拿来主义,依赖外聘专业技术人员,而忽视自身人才队伍的培养,往往是从公立医院退下来的医护人员中聘请到一位专业主任就开设一个诊疗科目,红火一阵,主任一走,科室就关门。骨干层的交接总是在一拨又一拨的退休人员中进行,形成不了人才梯队,这些都限制了医院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另外民营医院往往不重视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临时凑合人员,应付一般事务工作,谈不上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2 民营医院的发展战略[4]

处在一个与公立医院不完全平等地竞争环境中,民营医院要生存要发展,除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关注自身,放眼于未来,培养自己做大做强的本领,才能真正经受各种内外环境变化的考验,开拓出适合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一片空间。

2.1 树立系统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越是弱小的资本,越容易急功近利,这一点在民营医院身上表现的最突出。许多医院不愿意在不能马上见效益的项目上投入,如医院文化和品牌的建立、科学管理、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等的全面提升,总觉得这和自己当前最要紧的问题——资本积累与生存是矛盾的。只顾及眼前利益,没有确立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没有认真调研市场,做好功能定位,潜心打造服务品牌,培养专业队伍,培植医院发展后劲。这里的关键是医院管理者要有这种科学的发展观念和意识。

2.2 明确医院的目标和定位 民营医院的目标定位应当抓住三个要素:服务范围、市场地位、集中优势。一个明确的目标不仅是医院创新和成长的动力所在,也是指明医院的发展方向。正确的目标应该是根据医疗市场环境,卫生行业特点和医院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采用差异化战略,确立医院的发展目标,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赚多少钱或拥有多大规模资产,否则往往导致医院的短期行为。目标的制定不要太窄或太宽,既要符合现实条件,又要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空间,既要有总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目标。有了发展目标还必须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步骤和期限,并将战略目标分解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形成可执行的计划,而不能挡在高层管理者的意识层面。要让医院发展目标成为每一位医务员工的具体目标去共享、去实现。

2.3 建立可持续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医院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就谈不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更谈不上竞争,对病人就没有吸引力,在一些民营医院,专业人员队伍往往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人才结构,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只注重外面挖人,自身人才的培养就无从谈起。所以,应该注重对高素质年轻专业人员进行培养,作为后备医疗骨干力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培训、培养激励机制,以保持医疗业务人才梯队的稳定和素质提高,从而确保医院的稳健发展。

2.4 创建医院品牌,提升医院形象 医疗品牌是指医院的整体识别系统和医疗特色、服务满足方式和医院人文环境,医院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通过临床科室、医务人员、业务流程、技术水平、服务活动、服务环境、服务设施、服务主体的名称、标志、符合医院信念等综合表现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和患者对该医院的印象、认同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评价。现代医院的竞争,已不单单地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的竞争,单纯地说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或者是服务的竞争都是片面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因为医院的品牌不仅向就医患者长期提供一组特定医疗产品、利益和服务。而且还体现了承诺、优质、文化等内涵。因此,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必须具有创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握其核心精神和核心价值,这样才能使民营医院在患者的心目中保持持久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总之,民营医院是一个新生事物,一方面自身蕴含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亟待解决好如何从求生存阶段顺利过渡到可持续发展阶段,这是民营医院面临的战略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树立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习和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显得非常重要。从战略上要做好目标定位和实施差异化竞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的医疗服务,并为之建立合适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重视医院的品牌培育和文化建设。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逐步加大人才、科研、管理的可持续化发展方面的投入,以获得不断创新持久发展的动力。同时,追求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确保民营医院在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不断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东方智.领导者必备全书.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2 曹荣桂.医院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第5篇:发展战略范文

一、符合集团发展战略的销售业绩

西欧第一品牌

1999年,雷诺续写了1998年的辉煌,稳固地保持着西欧轿车的轻型商用车第一品牌地位。与1998年相比,雷诺在西欧销量增加了14.9万辆,市场份额提高了0.3%。雷诺以191万辆的销量和11.3%的市场占有率居欧洲各品牌之首。

在欧洲主要汽车市场上,雷诺销量继续上升。在德国这个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上,雷诺继续占据第一进口品牌的地位。在意大利,雷诺销量回升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在西班牙,雷诺不仅是第一品牌,而且市场占有率又提高了0.5%。在英国,雷诺以7.5%的市场份额成为第四大最畅销汽车品牌。在荷兰,雷诺取得了25年来最佳销售成绩,市场份额升至9.2%。在比利时、瑞士、奥地利、葡萄牙和北欧国家,雷诺亦不断拓展新的市场份额。

在欧洲市场上,最畅销微型车克里奥(CLIO)为雷诺销量的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梅甘娜(MEGANE)和甘果(KANGOO)则是雷诺征服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

进军新兴市场

在拉美第一市场巴西,雷诺投资14亿美元建成了汽车制造厂,目标是在2005年销售汽车32万辆,赢得11%的拉美市场份额。同时,雷诺还在巴西建设全新的轻型商用车生产基地,并将于2001年正式投产。雷诺在拉美的工业布局将由4个组装厂和2个动力总成厂组成。1999年,雷诺以11万辆的销量在拉美市场赢得了6.3%的市场份额。

墨西哥市场极具潜力,已成为雷诺主要目标市场之一。在合作伙伴日产的帮助下,雷诺计划于2001年重返墨西哥市场。为此,双方在今后7年内将投资4亿美元。

在俄罗斯,雷诺计划从2005年起,年产汽车10万台。工厂已于1999年4月起组装梅甘娜三厢车。在未来的5年内,雷诺将投资3亿美元建立生产和销售网络。

在土耳其,尽管当地市场在1999年萎缩了13%,但雷诺仍以21.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以土耳其为基地的供应圈的建立,将推动雷诺在北非和中东的销售发展。

在中国,雷诺于1994年与中国三江航天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塔菲克轻型客车,并积极寻求在华的新的合作项目。

二、雄心勃勃、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战略

以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为目标,雷诺抓住机遇,全力推进企业的全球化发展。1999年5月,雷诺并购罗马尼亚达契亚。1999年3月,雷诺与日产联盟,这大大加速了企业全球化进程。

达契亚:雷诺集团第二个品牌

1999年9月29日,雷诺出资4570万欧元购买了罗马尼亚达契亚汽车制造厂51%的股权。达契亚成为雷诺集团的第二个品牌。雷诺将通过实施工业和销售计划,增加投资,更新设备,降低成本,从而使达契亚成为现代化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生产企业,并从2003年起投产一款售价不超过600美元的新车。

雷诺―日产联盟:全球化的勃勃雄心

为加速双方可持续增长,雷诺董事长兼总裁路易・施伟泽和日产董事长兼总裁榷义一1999年3月27日在东京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该协议使新集团以480万辆的年产量一跃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商。两大企业组成强大的国际性集团,将在21世纪汽车工业中扮演主角。通过联合,雷诺与日产的目标是:力争在2000年至2003年间节约总开支30亿欧元,在2010年占据10%的世界汽车市场份额。

采购:在全球范围内,雷诺与日产将积极协调采购政策,使用共同供应商。在今后的2年内,双方将在汽车部件、机构配套、原材料、工具与设备、服 务、 后勤和零配件的采购上节约开支17亿美元。

产品:在尊重各自品牌与产品独立性的基础上,联合战略将使产品系列更趋合理,并使双方充分利用共同平台、共同部件政策所带来的益处。第一个共同平台已由双方开发完成,它将生产日产MICRA、MARCH、CUBE和雷诺CLIO、TWINGO的替代产品,第一批车将在2002年问世。雷诺与日产计划在2010年拥有10个共用平台。

机构配套:雷诺与日产计划以最合理的方式,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在2010年实现使用同一系列发动机与变速箱。双方工作小组已开始拟订相应的行动计划,并已着手共同开发新柴油发动机。雷诺将使用日产的V6发动机、四轮驱动变速箱及先进的CVT和JATCO技术。日产则将为其微型车装备雷诺手动变速箱。

在欧洲,雷诺与日产最近宣布将建立统一销售网,其目标是在2005年赢得17%的欧洲市场份额。

在墨西哥,日产在工业和销售方面的支持将使雷诺在2001年重返墨西哥市场。为此,双方在今后7年内将共同投资4亿美元。

在日本,通过日产销售网,雷诺决心将其年销量由目前的3000辆增至2010年的3万辆,进而成为日本最重要的进口品牌。

在亚太地区,从2000年底起,日产在澳大利亚的销售网开始销售雷诺汽车。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台湾,雷诺将凭借日产进口商和日产的力量谋求发展。

雷诺挤进韩国:亚洲第二大汽车市场

第6篇: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地下空间;经验;前景

中图分类号:F299. 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发展追求扁平化,一味横向扩张,致使运行效率整体偏低,生态失衡、资源枯竭、人口压力沉重、交通拥挤、设施缺乏、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合理、有序地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成为实现人车分流、提高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生态污染这些亟待解决问题的有力途径。城市环境的改善不仅包括改善物质环境、生态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的改善,要求具有成自然、优美和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意境。随着地上空间趋于饱和,地下空间作为继宇宙空间、海洋资源之外的人类可以开拓的第三大领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有的已经将之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次,研究表明:大规模进行地下空间开发不仅节约投资成本,提高公共环境和健康水平,提升城市的集约度,还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整合,彼此互补提升运营效率,从而形成1+1>2的整体优势。

1 地下空间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1.1 现实意义

地下空间存在的形式是多样的,如地下通道、地下街及商业街、地下公路、海底隧道、城市共同沟(综合管廊)、地下图书馆、学校等,其开发与利用在缓解城市矛盾,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及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等方面优势明显,具体而言:

1.1.1 可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通过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可以将地面交通的流量转移至地下,减轻地面交通压力。

1.1.2 改善地面绿化环境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于建设为厂房或生活区,绿化面积大幅压缩,居住的环境状况令人堪忧,通过对地下空间进行战略规划,大量公共服务设施迁入地下,可以有效增加地上绿化面积,保证地面形成完整的绿化空间。

1.1.3 增加城市防灾抗震能力

由于地下空间位置结构较低,有土层隔绝,可以防泄漏、防爆炸、防火灾等,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防灾抗震,对城市的整体抗灾能力的提高都能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1.1.4 减少能耗

地下空间设施几乎不存在失热或得热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采暖和制冷的能耗,且无噪声、无振动、抗压能力强,能够按需要保持适度的微气候,从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舒适环境。

1.2 存在的问题

地下空间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对其的开发利用带有很强的不可逆性,一旦建成,短期内无法改变。因而对其的开发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此外,地下空间的开发也面临着一些存在的问题。

1.2.1 规划、建设周期长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要考虑未来50a 甚至更长时间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衔接性与连续性,需要的设计、规划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是战略性的工程。

1.2.2 造价昂贵

地下空间的开发价格一般是地上建筑的2~4倍,造价昂贵是地下空间无法大范围进行建设的又一重要原因。

1.2.3 对水文条件、生态环境的影响

地下空间的开发,如果规划不合理,有可能破坏地下水甚至毁灭掉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当地的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即使可以修复,也需要较长时间。

鉴于此有必要引入一些评价体系,例如可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进程中诸如环境、交通、费用等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设定某一项指标对应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并将评价分为4个评价等级,分别赋值:

(不适宜、基本适宜、较适宜、适宜)。

求得该项指标的适宜程度,以此类推求得其它各项指标的适宜指数,并将这些指数进行综合,求得对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开发的最终评价。

2 国外的经验

可转入地下的设施领域非常广泛,诸如交通设施、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市政工程等,世界各国的建设经验表明,一个基于快捷、便利的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网络对于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验教训也为我国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2.1 法国

法国地下空间发展的起因是地面交通拥挤出现道路阻塞,缓解交通压力的一时之举,初期发展就一定层面而言是不连续的、有缺撼的,而后来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地下空间的进一步发展,随之从而建立了一个较为长远的规划。二战后,随着城市的科学规划和进一步发展,城市地面规划及之后隧道的出现再次推进了地下空间建设的力度与广度。可以说法国对地下开发利用始终遵循政府主导规划、私营经济集资建设,融公用、民用、商用于一体综合性的地下空间发展模式,同时为了确保城市安全用水,地下水网及下水道也成为其多重地下网络阶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法国巴黎有一些地下排水道甚至可以进入游览。对于有些地域地上道路与河流的交叉从而存在的相互阻碍问题,地下空间的开发无疑进行了很好解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巴黎,沿着堤岸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直接的穿越到河的对面。法国地下空间的利用不仅涉及地下空间的开发,也着重考虑了地下与地上如何联通,构建立体网络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发挥了地下空间的价值。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也考虑了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即共同沟的应用,消除了各种通讯、电力等线路在对地面建设、交通的干扰,增强了地上道路空间的有效利用,降低了路面的维护保养费用、确保了道路交通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美化了城市环境,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2.2 日本

日本四面临海,国土狭小,人口众多,且分布极不平衡,全国80%的人口密集地分布在中部和太平洋沿岸狭长窄小的平原地区,以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为中心就集中了全国近一半的人口。伴随二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日本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化规模急剧扩张,城市的改造和再开发成为日本城市化发展的主题,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承载更多的集聚人口是历届政府必须要认真考虑的战略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起,城市地下服务区、地下综合管廊及90年代兴起的大深度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为日本在地下空间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成了特色鲜明、以科学系统见长的日本模式。

日本的地下街建设堪称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典范,功能涉及:交通、停车场、商业三个主要部分,以及机房、管理用房等辅助部分组成的地下网络综合体。目前在日本的17座政令指定都市(即人口数大于50万人的城市)全部都大规模建有地下街,总面积约为196万m2,并且其中大约83%集中在大都市圈内。为了弥补停车场的不足,在兴建地下街时,日本政府特别关注对停车场的建设,例如在东京地下街中,停车场所占面积比重与公共步行通道和商店面积的总和相近。以此疏导大量的人流、车流走入地下,在地下通行、购物甚至学习、生活,从而大大减轻了地面交通的压力,将地上、地下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极大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合理、有序、高效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发展扁平化发展、资源利用率低的有效途径,但是因地下空间的开发具有不可逆性且开发成本较高,因此日本政府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套严格的规定或限制。对于一些规划和管理上可能的产生问题,及在防灾减灾及公共卫生有待进一步论证的,政府原则上往往采取限制的措施,日本政府开发地下空间的一项重要前提是在地面交通异常拥挤、且规划和论证都较为科学充分的前提下才允许开发,而不是一哄而上盲目建设。

此外,日本政府非常注重对地下防洪设施的修建,神田川是东京都市内最大的市内河,该内河全场近25km,早期每逢暴雨,因神田川水量急剧积聚经常致使沿线周边遭受大面积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痛定思痛,日本政府经过科学论证决定在流域地下建设蓄水池,经过近20a的分期分段不断修建,全长4.7公里的神田川蓄水池在防洪抗调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几年东京都内河两岸再也没有出现过因神田川的泛滥造成的洪涝灾害,同时这些蓄水池由于在修建中设计科学,在施工中充分考虑了人文因素与自然景观的有效统一,现在已是东京都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旅游、休闲的良好场所。

2.3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地铁最多的国家,地铁总长约占世界的1/2,仅纽约、芝加哥、费城、华盛顿等10个城市的地铁就近1300km,占世界地铁总长的20%,可以说从某种程度而言地铁是美国城市发展的一张最逼真的名片。例如:纽约地铁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地铁系统之一,纽约人口820万,在其中心区曼哈顿人口密度达到了40000人/km2,已经从1904年10月启用时的28个站点,发展为462个站点的庞大网络,每日运送的乘客大约有490万人,承载了全市60%的客流,纽约地铁是世界上唯一的24h运营的地铁站。纽约地铁位于地下不同深度的4个平面内,最深处达到43.5m,班次间隔为6~15min,高峰时可达1.5~6min。

美国十分注重对水下隧道的开发,在市内及城市间江河、海湾等水域往往不是建有横跨两岸的漂亮的桥梁,而是在地下以水下隧道予以联通,虽然水下隧道的造价昂贵,理论上将造价分摊至里程,大致水下隧道建造1m的费用至少可以建造4m的桥梁,特别是美国经济长期低迷、止步不前,这样的困境并没有降低水下隧道对桥梁的替代,原因是其具有很多桥梁无可比拟的优点:不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不会因恶劣天气影响汽车、人员的通行;不妨碍通航,海底隧道因建于地下,因而对水上的通航不会造成任何干扰,不会出现因桥墩或跨度问题对航道产生的制约;抗震性好,生存概率高,地下空间可以最大程度的抗击地震、泥石流的冲击,比地面建筑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稳固性。由于是建在地下,与地表上的桥梁相比,地下空间可以看作为点状目标,其遭受破坏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呈现出线状目标的桥梁等地上建筑,以运筹学的角度进行测算,同宽通长的水下隧道遭受极端破坏时(如核武器轰炸)其生存概率可达到93%,而桥梁的生存概率仅为4.2%~9.3%,同时,由于水的不可压缩性,无疑为地下空间的防护本身披上了一件坚实的铠甲,其生存的概率还会有所提高。

3 对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的前景分析及战略选择

3.1 前景分析

截止2011年底,我国城市人口6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88个,其中人口400万以上的城市14个,200万~400万的城市31个,100万~200万的城市82个,50万~100万的城市108个。城乡人口由建国之初的万人,增长至2011年底的13473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由建国之初的5765万增至2011年底的69079万人,增长了近11倍,农村人口由建国之初的48402万人增至2011年底的65656万人,增长了35.6%,城镇人口比例也由建国之初的10.64%上升至2011年底的51.27%(图1、2),伴随着大中国区经济的进一步提升,继而推动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我国的城市的数量、规模都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40~2050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将提高至65%,意味着有近10亿人生活在城镇,如不及时规划,城市的交通将更加拥挤、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的运转效率降低,现有的地上资源潜力已经榨尽,根本无力承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无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使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达成高度的融合与统一,减轻地面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在城市建设用地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开发地下空间,将地面设施转入地下,才能增加地面绿化面积,保持温度的长期恒定,最大限度减少对能源的利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应该说,未来是否能够科学有效的建设与开发地下空间发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发展走向和功能布局。

3.2 战略选择

3.2.1 应以战略的角度看待地下空间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开发地下空间是拓展城市功能、解决城市问题的必要手段,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地下空间是城市的战略性空间资源,是新型国土资源。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基于充分认识其在未来城市的发展与布局中所起的重要地位,使得地上建筑与地下空间的发展与利用有机融合达到高效统一,使二者无论在功能、结构、布局乃至文化氛围上都高度协调、有序,同时系统研究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所需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达到地下空间开发的科学化、规范化、完整化、有序化,使得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既高效有序,又具有充分的时空持续性。当前,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总体水平还相对较为落后,系统化利用的层次不高,还停留于原有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中,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关注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充分挖掘地上、地下的系统效能以及由此衍生的附加值,地上建筑与地下建筑缺乏合理的贯通,同时又因产权界定模糊、多头管理、技术标准参差不齐等,严重制约了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短期行为或脱离实际盲目开发,缺乏战略性规划不同,造成对这种稀缺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在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时应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做出系统的论证,将地下空间的利用纳入城市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并提出具体的指导原则,使其与城市发展相适应,避免不计代价的盲目超前发展及严重落后时代的滞后开发。

3.2.2 加紧健全和完善涉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

加紧建立健全涉及地下空间的法律、法规,是我国地下空间能否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当前,我国地下空间的立法工作相较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已严重滞后,涉及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对地下空间权益的归属范围、使用权限设定的较为模糊,对地下空间建设的设计标准、施工准入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地下空间建设和使用上的安全问题、物业和公共管理设施等的管理问题没有做出系统的规定,这些已成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严重障碍,有必要建立一系列配套的法律系统予以支撑。

3.2.3 建立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地下空间的科学管理是目前地下空间的薄弱环节。未来的地下空间应将能对其的设计、开发、维修、维护、升级进行系统的优化和管理,因而要建立科学的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数据的存储、查询及分析,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是信息的高度集合,这个平台的建立为合理高效进行地下空间维护、防灾减灾提供了保证,可以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为地下空间安装了大脑,对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在技术层面真正使地下空间的使用达到了规范化、系统化。目前各国在此领域起点大致相同,其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已经凸显,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该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进而实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整体水平的提升。

3.2.4 将地下空间设计、开发纳入城市的整体发展、做好科学规划

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衔接性,正如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考量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城市随之可能的变迁,地下空间的设计、开发必然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出50a乃至更长时间的科学论证,经过不断的完善和补充,形成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无论从广度、深度直至形成地上建筑与地下建筑紧密融合形成体系这样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有利态势。

地下空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唯一性,对其开发有很强的不可逆性,加之城市建设中新旧城的区别(旧城的地下空间建设偏重于交通的缓解,新城的地下空间建设侧重于新技术、新能源的研发与利用)。因此,建立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是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地下空间发展作为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关键一环,对其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地位、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结合城市建设认真组织对地下空间开发的论证、规划、建设工作,并凝聚相当人力集中解决在开发中可能会出现的技术、生态、环境问题,如组成由设计、规划、建造、财务甚至美学、艺术等相应领域专家参与组成的专家组,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理论,结合开发中的不同的现实问题和不同需求,充分论证开发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经科学研究论证,最终建立完整的规划体系。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Z].

[2] 周健,蔡宏英.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初探[J].地下空间,1996(3).

[3] 攀登,朱峰.我国地下空间权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2008(2).

第7篇: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群对策

城市化的含意及其指标众说纷纭,角度不同,见地也不同。我们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从市场经济的供求角度看,可把城市生活视为一种特殊商品,城市化就是城市生活这种特殊商品的普及化。实施城市化战略对于我国未来20年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的意义。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可能性

今后20年是我国工业化中期发展时期,经济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其标志是我国工业化初期产业,如纺织、普通食品、普通建材等,已处于严重的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状态。难以再带动我国经济继续增长。目前,工业化的主导产业已转向以机械电子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和以建材、建筑业为主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来。这些产业的未来需求量大、投资量多、资本技术密集,它们的发展无疑会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就决定了我国未来20年城市化必然是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另外据估计,今后20年至少有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人们普遍认为,未来20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是我国未来2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在此对实现这一目的的可能性和条件作一分析。从国内形势看,国内有效需求后劲不足,居民消费呈现疲软状态,传统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如何发挥少存款多投资拉动需求,刺激消费传统的第一、二产业趋于成熟并走多从次化、纵深化、一体化发展,而第三产业未改变产业布局,进出口结构,解决就业问题,带动消费。城市化战略为其提供了环境,并且逐步改变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从国际形势看,经济一体化、全球一体化,中国要增强竞争实力为其向规模发展,而小城市小乡镇不能发挥规模经济]经济战略优势、品牌战略,建立综合型、政治型、经济型、交通型、文化型、旅游型等特点的城市。随着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小作坊,小工厂,小企业已不适应当代要求,走城市化战略是国际形势的要求。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发展成主导中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三大城市群,表明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方向、趋势。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的趋势预测

在我国工业化中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未来20年我国城市化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0%(1997年)左右,今后将进入从30%发展到70%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我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将出现以下几个基本趋势。

(一)大城市将比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更快

大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中小城市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潮流。究其原因,一是大城市经济效益高、居民收入水平高,虽然建设成本也相对高一些,但最终收益(收入减成本)还是比中小城市好。二是大城市功能全,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城市生活的需求也逐步提高。三是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更强有力的带动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而且,在城市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和重要的时候,在城市群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大城市的作用更加明显,原来独立发展起来的中小城市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四是随着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有效地解决所谓“大城市病”现象,从而为大城市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例如,城市交通拥挤可以采取有轨交通、路口立交、路口停车线前移和路口四角扩宽等方法和手段加以解决。大城市环境问题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环保设施的建设已能够有效的控制。

因此,未来我国的城市化应当注意大城市的作用,在不放慢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的前提下,鼓励大城市适当超前发展。当然也还要注意不要超一定的“度”,我们认为以大城市人口增长保持在整个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1倍以内为宜。同时,发展大城市也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城市容量问题。因此,在考虑加快发展大城市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资源和环境等条件的容量问题,做到大中小规模城市合理的协调发展。

(二)以国际化大都市为代表城市群将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武汉等特大城市根据其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与国际交往作用的事实,在新的一轮对外开放纷纷制定了建立国际大都市的战略设想,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又增加了新的积极因素。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所谓中央商务中心区(CBD)的建设。CBD是国内外大公司总部的聚集分布区,它负责组织和指挥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企业、工厂以及商业机构有效运行。由于各路大公司聚集在一起,它们能就近从事各种那些位于繁华的闹市区的大百货商店、大商场所无法比拟的大笔交易。

城市群(带)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经济活动在空间的扩展演变规律来看,其顺序是由“点”到“线”到“面”,当城市发展向“线”两边集中到一定的程度时城市带就出现了。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发展成主导中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三大城市群,今后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这三个大城市群集聚。城市化的高级形式,大城市群目前在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以此为中心,中国还应考虑规划一系列的城市经济带,并发展一批有特色的中心城市,如综合型、政治型、经济型、交通型、文化型、旅游型等特点的城市。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面、线、点形成后,将有一半的人口、GDP的80%、全国工业产值的90%以及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在这些地域产生。

关于未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1996年我国政府向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预测:到2000年,全国城镇人口将达4.5亿左右,城市化水平将达35%;2010年,全国城镇人口将达6.3亿左右,城市化水平将达45%。

三、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对策与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的起飞也已到来。为保证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顺利进行,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服务价格的开放,将会有力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但由于城市化进入起飞阶段后,城建规模巨大,估计每年约需投资总额高达5000亿元左右,如此惊人的投资单靠财政投资和价格开放后的收入是绝对不够的。目前国家财政总收入也只有8000亿元左右,因此,必须进一步开拓城建筹资渠道。根据国外经验,可选择的筹资渠道有政府专项城建债券、以BOT方式吸收社会资金和外资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城市入户电网线路的改造、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水源设施、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等。

(二)必须逐步开放城市生活基础设施的服务价格,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促进城市化按市场规律健康、快速地发展

“城市生活”的巨大供需差额,根本原因就在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低价限制政策。它使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处于供应严重不足的状态。低价政策往往使城市基础设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必然要靠政府大量的财政补贴维持正常运转。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部门一般都很少有资金用于更新和建设,形成了城市基础建设越多,财政负担越重的恶性循环。为改变这一状况,建立起城市化发展的良好的微观运行机制是关键。首先,使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部门企业化,摆脱行政干预,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的主体。其次,在考虑到居民的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分期分批地、有步骤地放开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的价格,并把原来的财政上的“暗补”变为进入居民收入的“明补”。最后,对一些影响较大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价格,建立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主管部门和居民共同参加的价格协调机制,按“成本+合理利润”的原则,共同制定大家能够接受的合理的价格。

只有通过上述改革,才能一方面有效地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供应,另一方面适当抑止现有城市居民对城市基础设施过度的需求。从而使“城市生活”在市场的调节下达到供求平衡,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价格放开后,开始是会有一个价格上涨的时期,但随着“城市生活”供应量在较高的价格的引导下迅速提高,在供求关系的共同作用下,将使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价格逐步下降到正常的水平。从而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按市场经济规律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逐步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

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要求其消费者有相适的选择权利。否则市场的分割势必还会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逐步取消不合理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此,有人担心户籍制度的取消会引起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涌入,使城市人满为患。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这种现象不可能发生,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价格的放开,使“城市生活”的价值得以真正体现出来,户口放开的城市只可能吸引那些符合这一收入水平的人进入,低于这一收入水平的人群在市场价格的调节下会自动离开,以寻求符合其收入水平的地方。这一点实际上被我国目前在许多方面已不起作用的户籍制度本身所证实。当然,在一些特殊的大城市里会暂时出现一些“贫民窟”现象,但只要对此加以特殊的行政干预,这一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在此还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城乡差别还很大,户籍制度在调整人口的合理分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等方面还起着一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户籍制度的取消是一项长期的目标,不能操之过急,要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地去实现。

第8篇:发展战略范文

一、企业发展战略与财务战略概述

企业发展战略包括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各种战略,为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企业发展战略应该根据企业的运营现状、经济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潜能进行制定,完整的企业发展战略能够为企业规划一个比较长远的发展方向。财务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中涉及到资金使用的战略,能够平衡企业的财务支出和收入两个过程,以此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企业财务发展的影响,长远的财务发展战略能够适当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整个企业的资金流动,加强企业发展与财务管理的融合。

二、财务战略规划应该具有的主要特点

(一)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

财务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所以财务战略规划的制定应该符合企业整体的发展,经营者应该在财务战略规划之前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企业整体的成本使用情况等因素进行详细地分析,财务管理战略规划也能够按照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促进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的实现。

(二)具有长远性和相对动态性

成熟企业对发展战略的规划性是有很多种,包括短期规划、中期规划以及长期规划等,而对企业发展最有力的规划是长期规划,能够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财务战略规划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长远性,以便企业能够针对公司的运营情况及时做出财务战略规划作出提前安排,同时财务战略规划还应该随着整体规划的改变作出调整。

(三)平衡公司内部与外部环境

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在这些环境中包括对企业运营有利的因素,也包括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因素,所以需要财务管理能够对外部环境进行筛选,尽量引进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因素,保持企业内外部发展战略的相对平衡,这样的财务战略规划能够增强整个企业在市场中的适应能力。

三、企业发展战略下的财务战略规划

(一)及时创新财务管理方法

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过多地注重经营者的监督作用,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财务管理规划应该针对公司运营情况进行调整,及时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将财物管理重点集中在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包括财务信息的整理和会计核算,并将计算机等技术工具融入到财务管理方法中,不断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细化对财务管理的规定

由于财务战略的规划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所以财务管理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企业经营者应该对财务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细化管理规定,建立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将整个财务管理过程分为收入、成本以及资金控制等几个方面,并对核算的过程进行相应的完善,同时加强企业经营者对财务管理重视的程度,及时对相关规定进行细化。

(三)做好预算和成本控制

财务战略规划主要包含预算制定、成本控制以及会计核算,预算制定是整个财务战略规划过程的基础,只有做出全面的预算规划,才能够使得成本资金的流动方向更为明确,所以企业经营者应该在财务战略规划中做出明确的预算要求,并对企业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尽量避免资金的不正常流失,这对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也起到了提升作用。

(四)注重培养财务规划人才

虽然现阶段很多科技产品已经被投入到财务规划过程中,但整个规划过程中还是离不开人工作用,也就需要企业适当引进财务规划人才,或对本企业的规划负责人进行定期培训,不同企业的规划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交流,在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等不同的部门设定相应的专项人才,以确保财务战略规划能够严谨有序的进行。

第9篇:发展战略范文

[摘要: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拟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定。有助于增强政策设计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关键字]: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转变动因动因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和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拟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定。

一、国际政治动因摘要: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和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向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平安和国家竞争力新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心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平安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和全球化的历史趋向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非凡是高端技术新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平安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拟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平安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平安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平安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平安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探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平安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新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平安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摘要: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功能,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和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功能。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向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靠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新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摘要:“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办法,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摘要: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摘要: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和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和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和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熟悉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新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办法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把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和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假如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把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功能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心和地方权威经济探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功能,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非凡注重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平安”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和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摘要:科技短缺和科技起飞新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有关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和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有关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和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靠,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把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征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