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戴着耳机,听着音乐,我感到好像有一股旋风,裹着我离开了地面,向天上飘去,在音乐的陪伴中,我仿佛离开了人间,来到一个不曾听说过的国度。这里到处开满了鲜花,树枝上逗留着美丽的小鸟,河水里游动着漂亮的鱼群,山峰上点缀着挺拔的苍松……
每次听音乐,我都会有一种无比舒畅的心情,品味着这些我喜爱的音乐,我有许多感悟。
“九九那个艳阳天哪哟——”、“八月桂花遍地地开——”,这些经典红色歌曲伴随着前辈们的艰苦奋斗而传承下来,现在听上去,依然那样悦耳。《义勇军进行曲》反映出我国人民顽强的斗志,坚贞的气节,被定为我国的国歌。《咱们工人有力量》表现出我国工人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高昂热情,成为劳动者的战歌。这些建国前或建国初期的音乐,引起了我的深思。
到了80年代,又传来了一些流行音乐,“风中挥舞狂乱的双手,写下光辉的诗篇。”这首被称为绝对经典的《光辉岁月》被Beyond演绎得出神入化,百听不厌。
现在的流行音乐中,已经涌现出一批批新的音乐人出来。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可谓是“小天王”周杰伦了,他自编自唱的《台》还被评为奥斯卡金曲奖。从他的音乐中,也反映出他一步步地迈向了“中国风”的创造标准。
现今的音乐也不是单纯的唱歌了,许多歌手边唱边跳,那火爆的劲舞更是吸引人的眼光。韩国的“东方神起组合”,就是一个知名的能边唱边跳的组合,里面的五位歌手个个能歌善舞,特别是领队的瑜卤允浩,街舞跳得更是漂亮,在让我们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让我们观赏了现代化的舞蹈,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品味音乐,让音乐把我们的人生装点得更加美好;品味音乐,让我们体会一个有滋有味的生活。
品味音乐作文(2)
在大千世界里,在茫茫人海里,你可以不懂文学,也可以不懂几何,但是你不得不懂音乐,是音乐主宰着人类的快乐。
如果有一天,有人问我:“给你两条路,你愿意保留色彩,还是音乐”。我回毫不犹豫的告诉他:“音乐。”是的,是音乐贯穿了我的心灵,是音乐成了我的精神支柱,是音乐给我带来了快了。触摸着白色的键盘我突然感觉到他好象在告诉我什么,这是什么?音乐的灵感么!不是,是你人生的旋律。
中国的戏曲在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因为它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渐渐地,我也随着时代开始排斥戏曲。
我的爷爷是个戏迷,自然爱看戏,爱听戏,也爱唱戏。每天早晨,爷爷都会大展歌喉,边唱边比划:“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我趴在窗上,喊着:“爷爷,别唱了,过路的人都在看你呢!你唱的是哪一出呢!”唱哪出?来来来,我告诉你。”爷爷向我挥挥手。我跑过去,爷爷说:“这曲叫《玉堂春》,不错吧?”“噢,原来你们戏迷流行这曲呀!”“流行??哈哈---”爷爷笑了,“对,我们就流行这曲。你们孩子流行啥呀?”于是我得意地唱起了周杰伦的新歌:“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原来玄儿喜欢听蚊子哼哼的呀?好吧,你听吧,听吧!”我看得出爷爷有点失落,但我决不喜欢,同学会说我老套的。这样,每当村里来了戏班子,爷爷一席都不缺,而我情愿一人在家里看《流星花园》,因为流行呀!
小时候跳舞,有一跳《艺苑新蕾》,服装上画了个大大的脸谱,我觉得它透着古怪,便扔在柜子底层,不见天日。直到几年后的一天,表姐惊喜地发现它后,爱不释手,我毫不犹豫地送给了她。后来到她家,我发现她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脸谱,收集了非常多戏曲光盘。我嘲笑她:“你好土呀!”“说什么呢?”表姐嘴一撅:“你不知道吗?脸谱和戏曲是我们中国的标志。挂着脸谱,无论到世界哪儿,老外都知道咱们是中国人……”接着,表姐给我上了一堂戏曲课,我也惊讶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阅读与世界
(1)把音符咬疼了 高咏志
(5)班长有啥了不起 徐玲
(13)故事情节出形象 刘殿学
(15)鼹鼠的朋友 胡凡良
(17)新年礼物 任小霞
(19)我知道冬天为什么冷了 金珊珊
(20)鸡蛋树 梅子青
(21)吹牛皮 丁丁
(23)“自以为是”和“勇于改过” 王宝琪
(25)句号先生来帮助 鲁冰
作文万花筒
(28)谁不说俺家乡美 江一帆
(31)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傅桔红
(35)以小见大 引人关注 鲁江
(38)xx,我想对你说 傅桔红
(42)为文章注入时尚因子 石冯娟
(45)有条有理表达“情” 张家明
(47)写好心理活动 陈志勇
(49)我和未来有个约定 梁俊浩
(50)我和未来有个约定 苏晓洋
(52)泰迪 童年
(53)我家的新成员 张俊杰
(55)粽香 年味 周加茹
(56)午睡恶作剧 刘家奇
(58)惊心动魄的5d电影 施昊天
(59)“小馋猫”弟弟 王昊
(61)我的名字多多 宋雨晴
(62)我的野蛮妈妈 郭金东
(64)神奇的大白兔奶糖 赵姝婷
(65)郁孤台 凌于婷
(67)胆大的我 朱忠亮
(68)我找到了幸福 孟彦名
(70)蒲公英 陈雨婷
(70)亲亲小雨点儿 王梅力
(71)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邱慧茹
(72)爷爷的菜园 陈敏
(72)电脑迷老爸 蔡睿阳
(73)美丽的草地 罗峰
(74)小白兔 潘思冉
(74)洗“脚” 储永岫
(75)假如我是一棵树 李乾艺
(76)我想有这样的朋友 郭洲彤
数学金钥匙
(77)最佳调配方案 唐慧彬
(79)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顾东春
(80)今日“智多星” 杨洋
(82)巧找“重叠后的图案” 丁学明
(84)合理安排座位 沈亚
(86)森林王国游历记 丁学明
(88)迷途知返 林丰
(89)挑战自我 吴长顺
(90)智力游戏 许志龄
(91)我们被谁耍了 张秋蕙
(92)期期有奖 无
(93)智慧葫芦 无
无
(f0002)两头受气 无
(i0001)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自测题 无
(f0004)浪花朵朵 无
(i001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单元自测题 无
那么,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哪些制约新诗教育的问题呢?
一、教材问题。现在的中、小语文教材普遍是按照主题单位来编排课文的。这种编排重视的是课文里的思想和知识的主题内容,却忽视了课文文体形式的差异,没有导向学生对文体之美的感受,很难建立起文体感,形成文体意识。此外,教材里,新诗的选编也有大问题。一是大部分入选教材的新诗不是按照审美标准来选的,而是根据单元主题的需用来选的。如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中,把牛汉的《华南虎》与郑振铎的《猫》、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布封的《马》和蒲松龄的《狼》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动物文学”单元,但选编者可能没有想到,牛汉的《华南虎》这首诗既不是“动物诗”,也不是“生态文学”。这首诗中的“华南虎”只是生命的隐喻,是诗人对知识分子和诗人处境的时代描述与思考。二是对入选新诗进行改编,使原作之美丧失。这是中、小学语文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只是入选的新诗经过了改编,其他名家名篇也都经过了改编或缩写。三是选入或编写了一些劣质新诗。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里的《延安,我把你追寻》,就是一首缺乏美感的朗诵诗,它过分强调主题思想,缺乏语言之美,几乎没有诗意。四是新诗选编缺乏连贯性与审美逻辑。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四年级上、下两册里的比例就失衡,上册里只有一首新诗,下册里有三首,而且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审美关联。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新诗更是编排很乱,初二课本里没有新诗,而初三课本里儿童诗的比例比初一课本里的大。按照审美逻辑,初一课本里可以多选儿童诗、少年诗,初二、初三课本里可以多选青春诗、抒情诗,可是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新诗就毫无审美逻辑和难度层次。
二、教法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语文老师不会讲新诗。教学参考书也没有给语文老师很恰当的指导。很多小学语文老师一遇到新诗课文,就跳过去,干脆回避。还有的语文老师只是简单地带学生朗读几遍,或者把新诗分成一段一节,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有的语文老师压根儿就不懂什么是诗,不知道什么是意象,不知道什么是意境,也不会带领学生感受意象,进入意境;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里,新诗也只有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笔者曾去一所中学听语文老师讲新诗,这位老师给学生们讲郑愁予的《错误》,竟然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首诗是男追女,还是女追男?”问的很可笑,完全把一首很轻灵的抒情诗的美感粗浅化了。古诗词的讲授,他们也不过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去教,先是讲解里面的生字生词,然后带着学生把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文,然后归纳思想主题。
三、教师素养问题。很多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新诗素养是非常欠缺的。这与大学的中文教育和教师教育有关。现代很多小学语文老师是教师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的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或者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这两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文学修养不够,文学基本知识掌握不系统的问题。另外,现在各师范大学中文系重视“文学史”系列课程,也很重视“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却缺乏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文本的解读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教授从来没在课堂上教学生解读、分析与欣赏过一首新诗,他们自己也只能模模糊糊地给学生讲些空洞的所谓“知识”与“理论”。因此,这些大学生在中文系学了四年,甚至有的还读了中文研究生,可他们不会细读文本,细品小诗。当他们走到语文教学岗位上,面对一首新诗的时候,他们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解读,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四、考试问题。多年来,中小学语文考试基本上回避新诗。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大部分都是“心灵鸡汤”类的短文,因为这些短文很容易归纳主题思想,很容易找到标准答案。小升初、初升高到高考的语文试卷中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写材料作文。之所以考试都以写材料作文为主,主要是因为材料作文很适合学生表达老师们想要的观点。应该说,材料作文是作文的一部分,作文不可回避这种写法。但材料作文不能成为各种语文考试的最主要的作文题目。最令人费解的是,语文高考极少鼓励学生写新诗,甚至还明确表达“诗歌除外”,这其实是语文教育自相矛盾,画地为牢的表现,也是语文考试片面性的证明。
以上几个问题,都制约着新诗教育,当然也导致了语文教育不可能真正全面培育学生语言能力,并感受母语魅力,体验创造母语的快乐。那么,新诗教育要提高,要改进,需要如何推进呢?
第一,语文教材要修订,让真正的优秀新诗进小学、中学语文教材。而且教材编写要显示诗歌教育的逻辑。需要体现新诗学习的规律,把现代新诗的文化脉络和审美追求融进教材里。比如说,小学语文教材,低年级的课本里可以选些精美的儿歌、幼儿诗和童话诗,中高年级的课本里可以多选些有趣的儿童诗,可以是优美的抒情诗,也可以是生动的童话诗,还可以是幽默的叙事诗。而初中语文教材,初一里可以适当选一些儿童诗,到了初二、初三,则尽量多选些少年诗、青春气息浓郁的抒情诗。高中语文,则可以多选五四现代新诗、“朦胧诗”和“后现代诗歌”等比较有深度的新诗。
第二,诗歌教学要提高,就要改进新诗的教法。新诗教法,不能简单地分段落讲述,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新诗教学要从新诗的语言技巧入手,让学生理解语言之美,才能达到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思想和情感。没有进入新诗语言的门槛,就难以体验新诗之美。新诗之美,美在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思想,也美在新诗有它独特的艺术气质与现代追求。
第三,提高教师的诗歌素养。语文教师要教好新诗,要把新诗之美展现给学生,真正能够引领学生进入诗意的空间,体验新诗之美,自己就得会读诗,善于解读新诗,能够把新诗里常用的修辞、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新诗内在的节奏与情感转达给学生。当然,语文教师要提高诗歌素养,得多读新诗,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语文教师最好要会写新诗。
第四,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让新诗进入考试试卷,让新诗阅读成为检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好的方式,让新诗写作成为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部分。尤其是高考,再也不能武断地“诗歌除外”了。平常的作文和语文测试,也要尽可能让学生练习新诗欣赏与写作,让学生从新诗里找到语文之美之趣。
一、与本单元教学文章相联系
学生的每次作文都是编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我们的很多学生或老师都是到处找示范文章,其实本单元所学的各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范文。可以借鉴所学文章里面的写法、结构安排,甚至部分词语、句子。以人教版四年级教材为例,上册要求写作不拘形式,写实和写想象的作文。第四单元要求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出真情实意。由于我班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家都养狗,也都对狗十分熟悉,于是就安排写以狗为题材的作文。先复习本单元教学文章《白鹅》、《白公鹅》、《猫》、《母鸡》,找出《白鹅》一课的中心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课文就以叫声、步态、吃相的顺序来安排写作顺序。由此,写狗的文章也可以安排叫声、步态、吃相的内容,回忆鹅的叫声及包含的意义,狗也一样。我问学生:“谁来学学狗的叫声?”顿时,许多学生学起了狗叫,一下子觉得有趣极了。又问:“狗的叫声是否相同呢?高兴与不高兴是否有区别?”有同学回答:“狗高兴时‘汪!汪!汪汪汪!’”也有同学回答:“狗不高兴时‘呜!呜!呜!……’地。”还有同学回答:“狗被打时‘嗷!嗷!嗷!’地悲叫。”学生学得十分逼真,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接着复习鹅的步态,引出狗的步态,什么情况下怎样跑?速度怎样?有同学就回答:“我家的狗一看见陌生人,就像离弦的箭一样追了出去。”还有学生说:“小白摇着尾巴,飘飘悠悠地跑到路口来迎接我回家。”然后复习《猫》这一课,本课按要求同学们是背诵了部分段落的,所以相当熟悉。猫的性格古怪:睡大觉、不回家、又尽职。小猫很贪玩。这时老师也让同学们想想狗,狗也具有许多相同之处,也可以写狗的贪玩、尽职。于是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家的狗有多么爱玩,如何地对主人忠心耿耿。这时老师可顺便讲一个忠诚的狗的故事。还有后面课文《母鸡》所表现的伟大母爱,狗也同样具备,生了小狗的狗妈妈是如何的护子。老师在边引导的同时边板书,黑板左边写已学动物的特点,右边与之相对应的要写狗的特点。这样,本单元作文的写作就从已学课文里引出了丰富的材料。
二、利用图片、网络影片资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已走向社会,走向大众。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也不断更新发展,教学也倡导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服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想象作文,只有简单的介绍,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的一张真实照片。要求联系照片上的人和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关于战争的题材,又是想象的作文,无论是农村的孩子还是城里的孩子,对战争肯定是没有经历过,也没有机会亲眼看到过,只是偶尔在电影、电视上看到过一些片段,学生写作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我从网上搜索,找到一部名叫《上海沦陷》的抗日影片,剪辑后能播放十五分钟。在上课播放前,先简介的大致情况,声明这是由于旧中国人民贫穷,国力衰弱受到外国的侵略。随着影片的播放,看到旧中国人民的穷困,看到日本飞机的俯冲,炸弹爆炸后腾起的巨大烟雾,建筑物的倒塌,街道上蚂蚁般的逃难人群惊惶失措,四处奔逃,到处人仰马翻,血肉横飞。同学们此时的心情高度紧张,最后出现了和书上照片一模一样的场景。再把几张儿童在地面上惨死的照片放大。学生不由感叹:“啊!好惨啊!日本人太残忍了。”看完影片,学生感慨颇深,就对书上这张照片发生前的情况,照片中的人、事、景、物非常有印象了,也就能想出照片上的小孩后来可能会怎样。再结合本单元学的《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些课文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憎恨战争,强我国防,希望和平的思想感情。有了这样丰富的材料,想象作文的难题也就解决了。
三、合作利用好词语
平时教师经常让同学们积累词语,这时就要合理利用。如上面所写的这张照片,老师与学生一起回忆场景的变换,互相启发把好词语讲出来:人山人海、战火纷飞、背井离乡、扶老携幼、衣衫破烂、逃难、混乱、恐惧、轰鸣声、惊叫声……,老师要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这一步非常重要,学生作文时就可用部分词语。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综合性学习”出现促进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发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不竭的动力,克服了传统语文教学内容单一,偏重接受性学习方式的不足。为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综合性学习内涵,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一、发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综合性学习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即将“听、说、读、写”的能力融入其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然而,传统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使用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能力的培养。因此,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发掘教材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古诗《竹石》理解中,教师发现学生们对这首诗很感兴趣,创设综合性学习话题,师:这首诗是谁写的?生:诗后边有标注,叫郑燮(yán)。师:同学们,你觉得他说得对吗?生:我们也不确定。师:那好吧!我们一起请教字典先生。学生拿出字典认真得查起来,不一会就找到了正确答案:“燮”读xiè。师:郑燮就是郑板桥,他不但诗写得非常好,而且画画得更是栩栩如生,大家猜猜看,他最喜欢画什么呢?生:竹子。师:是真的吗?大家能像查字典一样展示你的依据吗?生:可以!师:好,那么老师给大家一周的时间,收集有关郑板桥的信息。一周后,学生们将自己搜集的结果在课堂上展示,有诗,有画,还有成语故事,学生带着笑容分享着收获的喜悦,这样的综合性活动开展不仅拓展了教材内容,激发了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
二、倡导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摒弃强加于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主动探究,勤于动脑,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中逐渐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可见,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合作探究方式,例如:六年级上册练习5诵读与欣赏《秋》的学习中,教师创设综合性学习主题“走进秋天”,请同学围绕这首小诗,展示心目中秋天的样子,为了丰富学生的展示内容,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第一组主要用颜色来展示,第二组集中用图形来展示,第三组以古诗文来展示,第四组以朗诵来展示。两周之后每个同学都拿出来优秀的作品,经过小组交流,最后选出代表作品全班展示,一个小组用彩色的石头在瓷砖上粘贴了丰富的画面,色彩斑斓的树林中透出了硕果累累的味道;另一个小组用不同形状的叶子做成一本相册边框,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展示中同学说:“这些树叶是全组同学共同努力找来的,是我们辛勤劳动的结晶。”还有小组配乐朗诵……最让老师震撼的是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因为每个小组都有计划,有分工,有协调,有组织,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合作中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结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灵活运用能力
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联,即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也是综合性学习力求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我们植树去》《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这四篇文章都是关于春天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春天的美,教师创设了“我们去春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一步,让学生搜集适合春游的景点,并将自己的观点以演讲的形式展示给同学;第二步,学生自主分工,做好春游活动计划,安排活动重要环节及注意事项;第三步,学生在春游过程中以拍照、画画、采访等多种形式记录旅游的经过;第四步,将自己在春游中的收获转变成日记、作文、演示文稿、纪念画册等多种形式,在全班展示,并邀请家长欣赏。事实证明,这次综合性活动组织得非常成功,学生在教材中领悟到了春花烂漫、万物复苏的春之美好,在生活中更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中,焕发出了无限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语文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拓展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交流方式带给学生广泛的影响,这些有声有画的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因此,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不妨拓展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烦恼热线”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现场和热线两种的渠道对“小烦恼”进行心理援助,学生接到任务后积极思考,不仅按照教师指定的方式进行了口语交流,而且开辟了新的渠道,如论坛形式,以网友与版主的身份对话交流;博客形式,以博友的留言来开导小烦恼……课堂教学具有局限性,但是学生的思维却是开放的,在实践中开创了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以不同的方式倾听别人的烦恼,以力所能及的语言交流释放别人的压力,加深了同学之间友情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重要性;策略
G623.2
中段语文作文指导教学对教师而言,首先要从“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中解脱出来,着力解决学生的作文题材的问题,让学生们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学生主动作文的意识,提高作文指导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以下就加强中段语文作文指导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践,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写作能力是对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最直接体现,写作水平实际上也是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基础考验,包括对学生的字、词、句的理解与运用。如何才能更快更高效的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信心,开拓学生思维,通过不同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加强中段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的策略
小学中段学生在作文写作时,往往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作文素材缺乏。对此,教师除了技巧的讲述外,更多的还应关注学生写作题材的来源。引导学生在课本学习、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课文品读中仿写借鉴,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记录,有效拓展,广开取材之道,给予学生思想的引领,让学生的文笔因自主表达而变得灵动起来。
1.加强文本诵读,积累语言。(1)加强在文本学习中的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言语表达的范式;在摘抄中积累语言材料。学生掌握好词佳句,就是在为写作做铺垫。在学生作文的时候,他们才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上完《三月桃花水》这篇课后,就多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从中不但可以学到写水的好词佳句,更可以学到在景物描写中移步易景的描写方法。可以说,学生在这样的背诵积累中绝对是获益多多,终身受用。(2)加强在课外阅读中的积累。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兴趣爱好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当然,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还要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象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同学生家长们取得共识,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在参观、游览甚至是玩耍中获取生活常识、自然知识,网罗自然景观,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2.强化阅读,仿写借鉴。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课本中大量优秀范文的品读感悟,学习规范的言语表达形式,从而把语文知识最终形成为自身的语文能力。作文就是把这一语文能力内化之后,进而外显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模仿、借鉴范文、学习写文章的时候,必充分利用课本,使课本起到“阅读示范”和“写作示范”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挖掘出教材里可示范性的地方,从而将课堂的讲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真正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内化为能力。
3.不断记录生活。(1)关注天气时令的转变,记录美的生活。对小学生而言,生活的每一天似乎都是那么一成不变,上学放学,永远的三点一线。他们单纯的思维里,看不到四季的变换;每一天的日出与日落,于他们也不过是贯穿平淡生活的一条白线。但这样是不行的,眼睛里看不到生活的变化,作文时就难免欲说忘言,捉襟见肘。因此,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不同季节的时令特征,风雨雷电的天气变换,花开花谢的生命轮回。对此,教师可结合课本中单元作文练习的内容(如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花》,第四单元《手》),提前交给学生观察的任务,并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不时了解学生的观察内容、进度以及收获,那么学生在正式作文时就会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写周记的时候,有预设性地交给他们一些观察的任务,如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雨,冬天的雾。当然了,最重要的就是日常的小练笔了。下雨了写雨,打雷了写雷;花开了写花,叶落了写叶,只要哪天有了一些新奇的变化,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短的练习。时间不用太多,几分钟足也;内容不要太多,一段话,几句话够了。关键是学生锻炼了,笔头流畅了,作文训练的目的就达到了。(2)关心身边的亲人朋友,记录爱的美好。在中段小学生笔下出现得最多的,不是父母就是同学,要不然就是老师。可是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写父母时,往往都是“我生病了,爸爸(或是妈妈)不顾劳累,气喘吁吁送我去医院”,写同学时也总是“借给我钢笔铅笔”,写老师则离不开“给我讲题、送我学习用具”,这些都是只因学生们对生活缺乏观察,缺少体验,那些或是精彩或是普通的日子,于他们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而我们就要提醒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衣食住行入手,留心观察生活的细节。教师更要敏于发现,善于捕捉适当的训练时机。
结束语
中年级的作文与低年级比较是一个比较大的阶梯,因为低段都是看图说话、写话。以图为依据进行作文训练。小学中段语文作文写作在学生眼里,没有摸得着、看得见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因而提起笔就感到言之无物,望而生畏。而新课标规定“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只有从内容入手,才能改变传统教学中偏重写法训练的单一性,全面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蔡英超.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兴趣缺失及对策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1
第一部分:阅读积累(35分)
一、请把下面的句子抄在方格里,注意书写规范、字迹工整。(3分)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mǐn ruì zhēn chá hǎi ōu zhàng ài iǚ yoú
( ) ( ) ( ) ( ) ( )
bǔ zhuō jiē kāi xiǎng chè yún xiāo yú guan ér chū
( ) ( ) ( ) ( )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 )不可( ) ( )而易( ) ( )( )所欲
( )先( )后 ( )出又( ) 见( )不( )
四、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敏锐 敏捷
1、难道它的眼睛特别( ),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2、乐乐的动作十分( ),不一会儿便爬上了塔顶。
启示 启事
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 ),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4、昨天,我的一串钥匙不小心丢失了,今天,我贴了一张寻物( )。
五、积累填空。(6分)
1、 ,晒谷不用翻。
2、朝霞不出门, 。
3、 , ,风雨不久到。
4、春雾风, , , 。
我还能写出一句有关的农时、气象谚语
。
六、句式练习(6分)
1、照样子写句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是 的摇篮。
2、缩句。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3、改成反问句。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5分)
七、阅读课内片断,按要求作答。(21分)
(一)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2分)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2、“我”和同伴眼前发生的一幕是 。看到这一幕,“我”和同伴的态度是 ,向导的态度是 。向导有如此态度的原因是 。(4分)
3、在文中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4、“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1分)
(二)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能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出十分安全。
1、“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会写出近义词。(3分):模仿( ) 清楚( ) 揭开( )
3、“秘密”指的是什么?用“———”画出。(2分)
4、抄出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我会连线。(3分)
超声波 雷达
嘴巴 电波
耳朵 荧光屏
八、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作答。(14分)
大海的呼吸
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水浸没了,沙滩和岩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出来。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
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1、大海的“呼吸”叫_________,它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_______、_______。(2分)
3、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___。(2分)
4、文中加点的“如果”一词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句,它起到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6、人们之所以利用潮汐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除了文中所介绍的潮汐能源,你还知道哪些可供利用的新能源呢?说给大发家听听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一些小发现呢?这些小发现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要求:
A、题目自拟。
B、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C、字数不少于350字。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2
一、知识与技能
1、读拼音写词语。
mā què yaáo hàn zhěng jìu páng dà wū kě nài hē
( ) ( ) ( ) ( ) ( )
rèn píng gǎo zhǐ diē dǎ0 zāo yāng wū yōu wū lǜ
( ) ( ) ( ) ( ) ( )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用“√”表示。
枝折花落(zhé shé) 温和(huo hé) 呆板(ái dāi) 撞上(zhuàng chuàng)
感觉(jué jiáo) 水畔(bàn pàn) 养熟(shóu shú) 担当(dān dàn)
3、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包____( )_____( ) 录_____( )_____( ) 高____( )___( )
失____( )_____( ) 奂_____( )_____( ) 军___( )___( )
4、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1)生存的“存”的音序是( ),部首是( ),应查( )画,字典中的解释有:A、在,活着;B、保留,留下;C、寄放。应选择( )。
(2)履行的“履”的音节是( ),共有( )画,第十五笔是( ),字典中的解释有:A、鞋;B、踩在上面;C、实行。应选择( )。
(3)消耗的“耗”的部首是( ),共有( )画,再组成一个词语( ),用“消耗”写一句话( )。
5、填空,组成词语。
悄悄地( ) 庞大的( ) 掩护着( ) 丰富多腔地( )
慢慢地( ) 巨大的( ) 准备着( ) 兴高采烈地( )
性格( ) 温柔( ) ( )多端 ( )凝视
牙齿( ) 天真( ) ( )发抖 ( )花落
6、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注意标点)
(1)猫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猛烈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修改病句。
(1)今年春天,无数千千万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植树活动。
(2)国庆节那天,中山公园里洋溢着欢乐的景象。
8、扩写句子。
(1)小猫可爱。
(2)窗前是森林。
9、给下面句子加标点。
古人称蛙鸣为蛙鼓 我想 只有富于战斗性的鼓声 才能组成这样壮丽的乐曲 它给人感情上的影响是健康 饱满 乐观 是和平与劳动的生之欢愉 是秋后丰收的喜悦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 )的站在地上,( )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 ),头上长着( ),分明是( )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2)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
(3)《麻雀》一课使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 )。理由是( )。
(4)读了《雪猴》这篇课文,你想说的话是( )。
二、综合与创新
(一)阅读园地。
课内阅读与思考: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选自《麻雀》)
1、“像一块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
2、“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什么样的情景?
3、“绝望”的老麻雀为什么还不停的尖叫?
4、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外阅读与思考: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冬天的月季花
走在清晨的校园里,感到十分寒冷。已经是冬天了,遍地是白色的霜,仿佛上帝知道冬天到了,就给小草们每人发一床厚厚的被子。
正低头走着,我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我心想:都已经是冬天了,怎么还会有花香呢?难道除了梅花之外,还有别的花儿也在冬天开放吗?我抬头一看,不可思议的是,我最喜欢的月季花竟然在寒冷的冬天里开放了!
走近一看,月季树一共有两棵,叶子大部分都是碧绿的,只有少部分有点泛紫了,还有的黄了,有的落了。这些叶子好像只喜欢穿彩色的衣服,把两棵月季树打扮得如此美丽,让人看了能不高兴吗?这些叶子就像亲兄妹一样,她们紧紧地靠在一起,谁也不愿意去陪土地爷爷。有时候,哪怕风婆婆来了,还是没有哪一片小叶子会离开小伙伴。
月季花的花瓣一层一层的,紧紧地把花蕊包着。我想,这些花瓣肯定是怕自己的妈妈会冷,所以才紧紧包围着花蕊。这些月季花都很大,有的甚至比我的拳头还大。她们都把头抬得高高的,好像要跟我们来一场拳击比赛。
左边那棵月季树的花朵是淡黄色的,看着看着,我就想起了阳光的颜色。所以,看着月季花,让我感到很温暖,仿佛这朵花里藏着春夏秋三个季节的阳光。
在同一棵树上,有的月季花正在开放,花朵也很大。有的月季花已经调谢了,好像这些花知道自己枯萎后很难看,所以便害羞地低下了头。有的月季花还没开放,像一个个小桃子。
花枝上还有一些小刺,就好像有只小刺猬觉得自己身上的刺太多了,便把刺拔一些下来安到了月季花的枝上,让月季花也有了防身武器。这个防身武器的作用很大,如果有人想摘花的话,就会碰到刺,这样人们就不敢摘她了。
另一棵月季树的花朵是红色的,远远望去,就好像谁在月季树的枝头上点起了火,让月季树显得漂亮而又热烈。看着大红色的月季花,我一下子又想起了红苹果,觉得她很可爱。
月季树要比我们坚强多了,因为我现在都冻得直打哆嗦,可月季树虽然没有穿衣服,却还是能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勇敢地开放。
这两棵月季树和平相处,不像我们人类一样喜欢争斗、打仗,害得地球爷爷不得安宁。而月季树却在寒冷的冬天手拉着手,用自己的美丽去回报大地和人们的养育之恩。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仿佛—— 温暖—— 漂亮—— 哆嗦——
2、搭配词语。
淡淡的( ) 厚厚的( ) 紧紧地( ) 远远地( )
3、用“——”画出作者想象的句子。
4、用句子中带点的词造句。
我抬头一看,不可思议的是,我最喜欢的月季花竟然在寒冷的冬天里开放了!
竟然——
5、作者看到的月季花有哪些特点?
叶子——
花瓣——
花枝——
6、认真读短文的最后两段话,你还有什么感想?
(二)作文天地。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高考作文中每写一个错别字扣一分。”――身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我们应如何应对?
“把字写好,就是在增长分数。”――这是高考评卷老师的心得体会。面对这样的心语,身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我们又该如何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1~3年级是识字的高峰,要抓好这个阶段,应该把识字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而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每一个学段都提出了写字教学,直至初中。面对课程标准中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又该如何高效落实?
一贯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大都以“认读生字―组词―再读―听写”为主。这种模式下的识字教学,显得单调、枯燥,令学生“望字兴叹”,识字教学效果也令人汗颜。
笔者所带的是人教课标实验版教材,教材课后的生字表列出两类生字:一类是要求认识的,一类是要求会写的。仔细阅读《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师教学用书》,我们可以看到多处这样的描述:本课要求认的字大多是形声字,比较简单,可以由学生自主识记;要求写的字比较多,尤其是不容易写好或容易写错的字比较多,教师要加强指导。描述中提出的“形声字自主识记,指导书写”的要求足以表明:字词教学,岂能“浮光掠影”?
一、掌握字理,“逐类旁通”才是硬道理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就是汉字的字理。掌握了字理才能形成真正的识字能力。如草本植物从“艹”,木本植物从“木”,“江河湖海”从“水”,“忧愁思想憎恶愤怒”从“心”等等。
在祖国语言文字中,形声字占了83%以上,学好形声字就学好了大部分的汉字。而学好形声字,关键是掌握它“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如一位教师执教《趵突泉》,这样问道:“趵”是生字,你能联系“趵突泉”的水势和根据字形猜到它的字义吗?生答:“趵”是“足”字旁,足就是脚,我猜是跳跃的意思。师又问:“突”是三年级学过的生字,谁能说说它的字理?生答:“突”指“犬”突然从洞“穴”里窜出来,是奔跑的意思。师:顾名思义,趵突泉是怎样的泉?生1:趵突泉是跳跃的泉。生2:趵突泉是奔涌而出的泉。在这里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趵”与“突”的形义从字理上进行了分析,使学生既形象地理解了课题,又学会了生字,而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字理。因此,在下边的教学中,学生对“没昼没夜”“煮沸”“晶莹”等词语的意思无师而自通,自己扫除了阅读时的拦路虎,使识字教学深刻而精彩。
再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穷人》一课时,抓住课题中的“穷”字,让学生先分析其字形,再猜测其含义,然后自己默读课文,在默读之后再次理解“穷”的意思。因为教师经常进行字理教学,再加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穷”就是“人”困在了“穴”中,无论你有多大的力量,都使不出来。很容易便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牵一“字”而动全“文”,事半功倍。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倡导在一定的环境中,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内容理解、记忆生字、词,这样既能使识字课不枯燥,也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更能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当然,在识字教学中,除了用字理识字之外,我们还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生字;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如:普――谱,聚――骤,隆――窿;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偏旁的方法识记,如杆――秆,据――剧――距――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重难点指导,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当堂书写3~5遍,从而加深学生印象。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处理,多种方法并用,让学生自主地理解、记忆,将识字课上得精彩、高效。
二、抓住重点,“规范书写”才是真功夫
“时间太紧张了,还没有教完就下课了。你看我班孩子写的字,哎……”。凡是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总感觉写字教学难落实。特别是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量大,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因此在教学时,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写字指导这一重要环节。教学时间再紧张,我们也一定要进行书写指导。
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我总会用自己标准、规范的板书认真书写好每一个汉字,给学生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对于结构较复杂、难写的生字,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最后指导临写。这样的指导不要多,抓重难点就行,切不可每个字都指导,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容易使人倦怠。如左右结构的字,一般都是部首稍窄一些;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下边都要稍大一些等等。对于需要特别说明的字,我会要求学生注意到具体笔画、笔形和结构上的特点,并指导学生书写。如“蹈”的第十四笔是“”,“佛”的第四笔是“一”等。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好汉字的结构,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的每一个笔画,切记“写得越多不一定越好”,要把注意力放在写字的质量上。
写字教学不仅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还要注意发挥评价的作用,以表扬鼓励为主,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课上都有成功的体验,多措并举,夯实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基础,练就规范书写汉字的真功夫,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训练表达,“灵活运用”才是终点站
于漪老师说:“语文课不只是浅显的文字阅读,所谓的文情并茂,即指文字中有深刻的内涵。
如四年级上册《白鹅》和《白公鹅》这两篇课文,两位作家在写同一种动物时都用到了一种写作方法:运用贬义词来表达自己对鹅的喜爱之情。如“叫嚣”“扬长而去”等。在总结了两篇课文的写法之后,我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来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一位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写到:“当有陌生人进入我家的时候,我家的狗少爷会大声叫嚣,直至主人吆喝一声,才‘哼哼’地离去。当你给他喂了骨头之后,他会叼着骨头,大模大样地扬长而去。”学生运用得恰到好处,表达了他对狗狗的喜爱之情。
而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张旧照片》的作文教学课上,我又一次将这两个词语板书在了黑板上。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日本人的飞机在上空中高傲地叫嚣着,疯狂地投下一枚枚炮弹。火车站毁了,到处是哭声,到处是哭喊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而日本人的飞机,在犯下这滔天罪行之后,却不屑一顾地扬长而去……
同样的词语,用在不同的地方却有着不一样的表达效果,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明显。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自身的文字学基础上下工夫,对于学生识字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会写”上,而应把目标放长远,将教学目标定在学生的终身发展上。教学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识字效率,如何指导学生达到逐类旁通,无师自通上;将目光放在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上;将重点放在如何促使学生灵活运用上。这样,识字写字教学才会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参考文献】
[1] 黄波. 趣味识字教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