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书籍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053-01
谈到儿童书籍设计首先要规范儿童的阶段定义,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一般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0-3岁为知觉行动思维阶段;3-6,7岁具体形象思维阶段;6、7-12岁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交错阶段;12-15岁抽象逻辑思维阶段。由此可看出伴随着儿童的生理发展,其心理发展是由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其认知能力也是飞快提高的阶段,其发展的速度与可变性是任何人生阶段无法比拟的。这些阶段的特征决定了游戏性,幻想性,趣味性占有重要位置。
通常我们所说的书籍由书芯,页面和网格三部分组成。如今,在儿童书籍市场上如果把一本儿童图书的插图,文字,装帧设计等等分割开来局部地进行比较,我国从来不缺世界级大师。但作为书籍的整体品质,把创意的独特性,插图,文字和装帧设计的融合度,以及对读者对象的研究等等方面综合在一起进行比较,中国的原创儿童书的创作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阅读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书籍整体设计的观念不是新名词 ,关于书籍“五感”的概念与定义更是早已深入设计者的理念(五感包括: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色彩的刺激即“视觉”在儿童书籍设计中应处于首要位置,据研究发现婴儿一般在3-4个月的时候对颜色有了感知能力,2-3岁左右已能说出颜色的名称,但还不能很好的区分各种颜色的色调,以及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常在4岁开始发展出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5岁左右能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6-7岁时区别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细微差别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儿童书籍设计者应该注意的,对年龄越小的读者,色彩越鲜艳,形状越简练越好。
针对直觉行动思维阶段(0-3岁)的儿童,其体力与掌控能力处于非常弱小阶段。在此阶段的儿童书着重开发婴儿对直观事物的感知及行动能力, 插图是重中之重。没有什么故事情节,插图就是它的内容,主要靠图形与色彩刺激婴儿的视觉,吸引他的注意力,此类儿童书籍的页面以全出血式,无边框,尽量放大图的尺寸,设计上应更多的体现游戏性。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主动探索 ,动手操作,不断获取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认知能力,丰富和深化情感。
在儿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3-6,7岁)这一阶段手臂的力量决定了, 大型开本的书籍给他们的阅读带来困难,这一年龄段的儿童适宜16开(净尺寸188x260mm)以下开本,另外由于该年龄段儿童,注意力和观察能力较差,因而不适宜长宽比较大的狭长开本,而且狭长的书籍在翻开时难度较大,对双手协调动作能力较差的学龄前儿童也造成使用困难。常见的几何开切法切出的开本长边与宽边比例为1.4左右,3一6岁儿童的书籍该比例应控制在1一1.4之间,比1.4略小,即长宽差距比常规书籍再小一些则更适宜。目前市场上有大量儿童书籍各面均为标准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都会形成锐利的边角,容易对儿童造成伤害,这些部位在设计时都应处理成圆角。且此时幼儿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4-5岁时会趋于稳定,此时版面设计方面可适当减小图与文字的大小,关注图与文字的结合比例。这一阶段的思维活动常常是凭借事物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进行的,且对空间知觉和形状知觉都处于一个飞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书籍在功能上往往智力开发与情感教育并重。幻想性应该是此时的重点,形象的外型开本,浓烈的幻想色彩所交织成的奇特形象最能引起儿童共鸣。
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交错阶段(6,7-12岁)是儿童处于小学时期, 由于该年龄段的孩子手和臂的力量和灵活性都有极大的提高,因而选择范围更广。但由于儿童毕竟力量有限,他们更适宜中小型开本,厚度20mm以下的书籍。对于其中重量较重,尺寸较大、有硬质,有坚硬外壳的书籍也应该设计圆角。此时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时期,观察方式 是冲动型的,思维是模糊的,这使得儿童的判断和表达非常有趣,而视力的发展在6岁时也达到成人的水平。然而此时庞大的教科书群体挤压儿童读物空间,此时的儿童图书更要调动儿童的兴趣,强调其趣味性。中国儿童图书的主要购买者-家长们特别偏爱儿童智力开发和知识教育方面的图书,这些图书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像杂志类的”大拼盘。而”注重情感教育的单本故事图书较少受到家长们的重视。这样的选择结果,不利于文化艺术素养进一步提高。研究发现在国外作为儿童读物主流的图画书在被原版引进,原汁原味的出现在书店的柜台上,也渐渐被中国家长接受,设计者需要针对这样的情况更需要努力创造出高品质的儿童图书。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12-15岁),是儿童处于初中生的阶段,儿童思想趋渐成熟,认知发展从具体向抽象过度,他们开始能够对抽象的命题和假设进行转换,能够理解并使用相关联的抽象概念,经验逻辑思维占据一定优势,在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时候需要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经验来支持。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适合阅读一些名著简本,如《木偶奇遇记》《一千零一夜》。此类书籍文字占有绝对优势,文字的编排应投入更多的重视。
再从书籍自身载体来看,材质的适合,往往是决定设计成功的关键。目前比较常用的图书装帧材料,从材质角度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织物材料:棉织物、麻织物、丝织物、化纤织物。其中棉织物质地自然细腻,手感柔和、亲切,一般精装本书籍的装帧均可使用。3一6岁的儿童理智判断能力差, 在使用图书的过程中,有可能破坏图书,也有可能被图书伤到。而如果用棉布代替纸作为书页材料的话,这些问题都被避免了。
二、纸张材料作为市场上书籍最主要的物质体,种类极为繁多,不同的印刷品常要求使用不同品种的纸张。1、凸版印刷纸主要供凸版印刷机使用。目前书籍印刷一般都采用平板印刷,因而书籍用纸一般不选择凸版纸。2、新闻纸是报刊及书籍的主要用纸。保存时间过长,纸张会发黄变脆,抗水性能差,不宜书写等,一般不用于书籍。3、胶版纸主要供平版(胶印)印刷机或其他印刷机印制较高级彩色印刷品及书籍封面,插图等,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书籍书芯用纸。4、铜版纸又称印刷涂料纸,这种纸是在原纸上涂布一层白色浆料,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封面用纸,同时在图文并茂或以图片为主要内容的书籍中也常被选为书芯用纸。5、蒙肯纸是轻型胶版纸(MUNK卫N)的音译叫法,在欧美及日本等经常发达的国家,书店里95%以上的图书是用这种纸印刷。蒙肯纸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1)轻厚、轻型。(2)颜色自然。(3)表面细腻光滑。(4)纸张寿命长且环保。由于孟肯纸极好的松厚度,既同样单位面积纸张,比其他种类纸张要轻很多,而且又柔和自然的质感。对许多书籍来说是极好的书芯纸选择。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6、特种纸是由各品牌公司研发生产的特种纸张,这些纸张多采用独特的工艺、材料,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机理、效果。以适应客户更高层次的个性化需求。
2004年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出版了一本以他的核心观点命名的书籍——《情感设计》(EmotionalDesign),他在书中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一件产品的成功与否,设计的情感也许比实用因素更为关键。于是,他从心理学的理论出发进行试验,并提供了很多产品设计方面的实际案例来具体论证其观点。诺曼凭借着心理学的学术背景和产品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情感设计”这个概念。之后,他深入发展这个概念,形成一个核心的框架,称为“情感设计的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每个层次上的情感设计的要求是不同的,具体来说,本能层次的设计,聚焦的是物品外观,使用者通过感官觉知对象的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效果;行为层次的设计关注物品使用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效率,它强调实际的效用问题,这往往涉及到人的行为以及与物品之间的物理关系问题;反思层次的设计关注由物品所引发的人的意识层面的功能。在这个层面上,对人来说,物品不仅仅象征物质上的拥有,还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与前两个层次不同的是,反思层次比较容易受到使用者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地域风俗、受教育程度等综合的影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书籍也是产品,它同样受到消费市场的制约,受到消费者需求转变的影响。在感性消费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思索设计如何创造书籍的情感价值,提升读者的情感体验等一系列问题。情感设计理论无疑为我们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提供了重要线索,无论从设计要素、设计观念、设计标准,还是设计方法,情感设计的介入对书籍设计理论和实践的进步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情感设计介入书籍的设计观念和评价标准
(一)介入书籍整体设计观
书籍设计的观念随着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20世纪30年代“装帧”一词由日本引入到中国,用“装帧”一词来命名书籍的制作加工过程,即由纸张折叠后成一“帧”,然后用线将多个“帧”串联装订起来。这个时期注重的是书籍最基本的功能:供携带阅读和对书籍的保护。建国初期,邱陵老师提出了“书籍艺术设计”的概念,从名称的变化中,明显能发现艺术性成为了时代对书籍新的要求。20世纪末,国内设计师们提出了“书籍设计”的新概念,这个概念主张的是将书籍从狭义的,附属于艺术的设计观念中独立出来,倡导以信息传递为主导,流程整体化的设计观念。当前,消费市场的需求转变为感性消费,而书籍作为商品不免也受到市场环境影响。读者不再满足于书籍所带来的理性的、知识或信息层面的内容,而要求书籍提供更多情感方面的体验,这就需要情感设计概念的介入。情感设计的介入为书籍整体设计观提供了新的维度,这是时代的要求。当前的书籍整体设计观念是以信息传递为核心,构成了“信息——设计师——读者”这样的一个线性的单向的过程,读者处在整个过程的最末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在当今的互联网信息时代,非线性的信息组织和传播结构成为主流,读者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而主张积极的参与,在书籍设计中,这种参与主要体现为情感的参与。因此,读者的情感因素成为了书籍设计的重要部分。情感设计概念的介入促使书籍整体设计观变的更加丰富和完整,它进一步提升为由“读者、作者、设计者”三个维度组成的交叉的,循环的,全方位的整体观念。
(二)介入书籍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
设计作品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其评判的标准,而不同的时代,标准是不同的。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的称号被视为书籍设计的最高等级的荣誉,它严格遵照着这样的评选基准:1)能将书籍内容主题准确地传达给读者。2)强调超越、有创造性。3)注重印刷、装订的品质。其中第一、三点强调书籍最原始的基本功能够的实现,第二点是最为核心的,也是最难量化的。怎么才算是超越和创新呢我们认为,它所指的超越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是强调与读者情感层面的沟通,这应该是对书籍设计作品的最高要求。那么,从情感设计的角度,如何判断什么是好的作品呢?我们通过分析情感设计的三层次理论发现,以层次而非以种类来划分,其原因在于,种类是样样都不同的,而层次却是高层次中包含了低层次的特性的,换言之,情感设计的三个层次是渐进累积的关系。本能层次所获得的情感并没有在行为层次中消失,反思层次又包含了本能层次和行为层次所获得的情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反思层次是最高的情感设计层次,它包括了所有的层次,也超越了所有的层次。好的作品应该超越反思层次,这就是书籍设计作品的最高要求。
三、情感设计介入书籍的设计要素和设计方法
书籍中情感设计的使命是通过设计建立起作者与读者沟通的情感桥梁,达到思想和心灵的共鸣。这需要设计者能创造性的采取设计符号的迂回,以能指的穿插、文字的编排、视觉线的贯穿等各种手段来完成价值的生成。在这个过程中,书籍情感设计的层次不同,所发挥作用的主导要素也有不同的侧重,例如有些书籍形态另类大胆,色彩绚丽夸张,而另一些书籍则追求文人般的书卷气质,还有一些书籍强调人性化的阅读方式……。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情感设计概念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书籍中的设计要素,分析这些要素的特征成为了首要的任务。
(一)形式层(本能层次)
书籍的形式层是以吸引读者注意力为目的,它强调是生理层面的感受,例如色彩鲜艳的视觉感受、纸张表面粗糙肌理的触感,大开本书籍的庞大体量感等等。这些感受往往是先于意识和思维的,它们综合形成了读者对书籍的初步印象。与这些感受相对应的主要是书籍的外部形态,它包括书籍开本、装订结构、视觉图像、色彩、材质等设计要素。形式层是书籍设计最初级的一个层次,因为它所引起的反应是生物性的。而这个层次的难点在于生物性反应的个体差异很大。举例来说,书籍中色彩明快鲜艳的图形对于儿童来讲特别有吸引力,而对于一些年龄稍大点的读者来说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的;惊悚类主题的书籍设计中,深沉的暗色基调对追求恐惧所带来的愉悦感的读者来说是充满魅力的,但对于另一些人,可能会招致厌恶感。于是,在书籍的情感设计中,形式层的效果是有限制的,不能单凭这个层次决定设计效果,而需要往更高层次寻求帮助。
(二)功能层(行为层次):保护功能、阅读功能
功能层在书籍的情感设计中主要起到提升阅读体验的作用。阅读体验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书本形态的易用性(针对翻阅行为)、文字的易读性、文章内部逻辑结构的视觉呈现效果和阅读的趣味性等等。这一层次的设计往往需要关注读者的阅读行为习惯。具体举例来说,袖珍的口袋书是针对读者便于携带、随时可读的行为需求而设计的,轻质的纸张,袖珍的开本非常适合读者携带,也便于单手翻阅查看,充分体现了便利的特性;又比如,菜谱类书籍,在装订形式上采用线圈装订的方法,是考虑到读者能够把书籍平铺摆放在厨房的操作台面上,边看边学习操作的阅读习惯。这种以行为主导的设计考量能够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乐趣,促使读者对书籍产生依赖感,进而推动对知识的有效吸收。此外,文章内部的逻辑结构的呈现问题也是提高阅读效能的很重要的一个设计方面,相比之下,这个环节的设计更为隐性,需要更加细致和专业设计素养。在功能层面,书籍设计的视觉形式就是引导读者阅读最好的催化剂。一些文字信息量大的书籍,其内部的主题构架往往比较复杂,但又绝非单纯的信息集合体,而是有主有次,脉络清晰,逻辑严谨的整体。因此,我们需要创造一种视觉动线,通过调整字体、字号、行距、字距和版心的位置制造微妙的视觉流程,让文章的各个部分有序的连结起来。这种设计是在潜移默化当中对读者产生影响的,使读者感到阅读的舒适感。
(三)意味层(反思层次)
任何系统的存在都有目的性,书籍设计系统的目的性要求设计师首先明白这一系统究竟要达到何种目的?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同的设计解决的问题不同,目标系统也在不断移动和重新确立。目标系统确立的过程也就是设计定位的过程。”[5]明确目的对设计人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当设计师在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系统中的问题,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复杂系统是具有多目标和多方案性的,当组织规划这个复杂的大系统时,先确定战略目的这一大的系统,保证大的方向正确无误之后,再制定不同的战术目标等子系统,通过对大系统的各项目的的分析、探讨和商榷,逐渐达到综合平衡,目标的接连实现进而向最终目不断靠近。
二.从整体上认识、处理书籍设计中的问题
系统的整体观念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从整体出发,考虑整体与个体,环境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全面的分析和处理问题。书籍设计就是一个大系统,它由若干复杂的子系统所构成。按照书籍设计形态构成要素划分为“文字、图像、媒材、色彩、时间”等子系统。当设计人员面对这样一个如此复杂的设计系统,首先,必须从整体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其次,加强系统要素管理,系统中各要素的性质和行为都会影响到系统的整体功能,确保各要素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最后对各要素资源的组织与利用的归宿又统一于整体。
三.优化书籍设计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恩格斯说:“我们所面对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说,他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可见系统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某一要素的变化势必影响其他要素相应的变化。书籍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工作状态,书籍设计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是书籍设计系统形成的基础,书籍设计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力大于瓦解力时,书籍设计系统才得以存在,反之系统将灭亡。因此,书籍设计就是要通过构建书籍设计文化,建立合理有效的书籍设计机制,加强要素之间的黏性作用力,维护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正如荷加斯所说:“我们首先应该考察的是每一个东西的局部与其整体意图的适应,因为它对整体的美具有最大的意义。”
四.构建书籍设计的环境适应性系统
“书籍并不是瞬间静止的凝固物,而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生命体”系统的输入来自环境,系统的输出也必须适应环境。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只有涌现出特定的整体性,才能与环境相适应,形成稳定的环境依存关系。书籍设计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地域、不同群体与读者等因素。书籍设计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他必然与整个外部的社会环境产生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又必然受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读者环境的制约,因此书籍设计系统必须适其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其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设计师根据现实情况和现有条件灵活运用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书籍设计体系和模式。
五.以动态观点看待书籍设计的不断发展
书籍设计的动态性原则要求设计师:首先,在从事书籍设计的过程中,不能静止地看待问题,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问题。其次,建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媒材的新换代使人目不暇接,作为设计师要始终保持对问题变化的敏感度,对书籍设计领域的时化作出积极有效的反应。再次,书籍设计动态性原则要求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行为互动和信息交换,随时调整对事物的认识和反应,抓住事物发展的最新势头。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开放系统才能导致有序,而封闭系统只能导致无序、即萎缩、崩溃,直至系统灭亡。
六.结语
河南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适时提出大力发展社会先进文化,实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跨越的历史性目标,充分表达了河南省力争走向中西部地区前列的决心和愿望。其次,文化强省是一个发展概念。这一概念是动态的、变化的,是不断的发展创新的。所有成为文化强省的地区都是一步步从文化大省发展而来的,同时只有继续保持发展进步,才能保证拥有的比较优势不会丧失。发展的实质就是竞争,有竞争才有发展,发展都是在竞争中实现的。河南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将发展作为硬道理和第一要务,同时强调科学发展观,便体现了这一点。
二、河南省书籍设计现状分析
书籍设计由西方辞典中广泛应用的“BookDesign”发展而来,主要包括书籍装订或封面装帧、排版设计、编辑创意设计三个内容。当前河南省的书籍设计的基本特点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省书籍设计开始重视改变销售方式、利用新工艺和新材料等,更多关注书籍整体的审美感受,利用科技、艺术等手段加强书籍设计过程中的创新,使其产生标新立异的宣传效果,如河南省对电子手、立体书等的开发,就很好地将创意与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在书籍设计的表现形式上,河南省也作出了一系列创新,入采用不同装帧形式的书籍样式,包括活页装、散装、精装、半装等;此外,在书籍设计新观念的支撑下,对于不同主题内容的书籍实行不同风格的样式,如科普类书籍常通过色彩渐变和虚化的手法营造虚幻的视觉感受,以凸显科技内涵等。同时,河南省书籍设计更注重通过文本信息的采集、调控、接受等环节来实现对文本信息的高效传播。在书籍整体设计上追求形态美、意境美、材质美、体量美和细节美等,强调在书籍设计中融入现下流行的时尚元素,并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河南省书籍设计在本土化、综合化及市场化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文化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三、河南省书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河南省书籍设计虽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不能忽视书籍设计过程中因部分因素的不成熟和有待发展,而导致河南省书籍设计面临众多问题和不足。1、设计者方面。部分书籍设计者对我国汉字设计的内涵关注不够,汉字的设计水平滞后,这必然会对河南省书籍设计的整体审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设计者不能及时对读者群体细化的反应做出灵活应对,如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今年来,农民读者群日益形成和发展起来,但并没有专门针对农民群体设计的书籍形态。另外,部分设计师的综合表现技巧和对设计的责任感程度较低,也是影响河南省书籍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2、在更深层次上。首先,受经济市场中一些仅重视经济利益的出版商及盗版者的影响,书籍自身的文化属性越来越单薄,市场上粗制滥造的书籍不管在印刷、装订还是内容上,都毫无价值可言,这种文化与市场的矛盾严重影响到书籍的文化内涵。其次,随着河南省书籍设计对本土化的知识文化体系的深入挖掘,一些投机设计者为了依附这一趋势,来获得相应的利益,而在书籍设计中大肆砌传统符号,造出喧嚣粗糙的书籍作品。另外,河南省一些书籍设计者受日本、韩国和西方设计界的影响,设计风格完全外化,丝毫不能体现出本民族的特点,造成本土与国际的冲突。
四、“文化强省”背景下完善河南省书籍设计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河南省书籍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全面建设“文化强省”的背景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第一、提升汉字的设计内涵。要求设计师深入挖掘汉字所蕴藏的传统文化精神,从中收集设计元素和灵魂,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形式表现河南本土文化特色,实现汉字的再设计。第二、强化书籍设计个性特征。当今时代以“和谐”为生活主题,以“创新”为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书籍设计也应该紧扣时代读者群细化现状体现个性特征。第三、全面提升书籍设计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设计师具有一定的内在文化涵养及创意水准,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设计创新,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共同发展。第四、提升书籍设计师的公益责任意识。要求不断强化设计师对读者的责任意识,为书籍选择恰当的市场定位,另外还要求出版者、读者和其他相关单位不断加强节能环保意识,实现书籍使用的可持续性。第五、全面协调文化与市场的矛盾。积极调和书卷气和商品性,用书籍文化支撑书籍的销售环节。
五、结语
对不同类别的图书,都以文化的视角来挖掘其内在价值,在设计中突出文化内涵。目前,三联出版的图书分为学术、文化、大众读物、LP旅行指南产品这样几个板块。与其他出版社不同的是,三联在图书板块的划分中不是按学科划分的,而是按照读者层次划分的,不同的板块服务不同的读者群体,这样三联就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读者群的覆盖。三联书店在不同种类的书籍设计上应用不同的策略,学术性、专业性强的书籍一般封面和版式设计都会相对轻松、疏朗,使读者易于阅读,同时缓解了因学术著作的难于理解而给读者带来的阅读压力。而针对内容相对通俗易懂的大众读物,三联的风格又趋于学术感,和严肃性,目的是通过书籍设计的文化感使读者感受到书籍内容里的文化内涵。例如,三联出版的美术类图书,就会区别于专业美术出版社的专业性,在书籍设计风格中凸显文化的内涵。图书的内容是图书产品的核心,书籍设计是图书产品的形式。精美的设计,精良的纸张与装订工艺,给读者以美的读书体验。图书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中都体现了出版社的文化追求和文化形象,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可以使读者准确把握出版社的出版理念。在书籍设计中,设计理念与设计形式都应符合图书的内容,通过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图书的内容与思想。图书产品是直接作用于读者的精神世界,因此作为图书的消费主体,读者的群体特性、需求、审美及价值取向也应被融入书籍设计之中。实现书籍设计形式、图书内容和读者的高度融合,才可称之为优秀书籍设计作品。
2文化内涵与空间形态展现三联书籍整体之美
精美的图书之所以令人赏心悦目,是通过书籍的整体美感让读者从形式和内容里感受到愉悦和共鸣。书籍装帧设计作为书籍内容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其作用是激发读者的审美意识,从而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书籍装帧的美感主要来自于人的视觉、触觉等各个感觉器官的综合体验,是以人的视觉为主,各个感觉相综合进行审美判断的结果。因此书籍设计整体美是贯穿于各局部之间,在动态中展现的。人在翻阅图书时,翻阅动作的轻重缓急,封面、扉页、正文之间产生的色彩跳跃与图像节奏,都能产生动态与节奏之美。这种由空间形态营造的审美气氛与书籍内容交相呼应,就会给读者以整体和谐的美感享受。三联的书籍设计注重整体的和谐美与文化内涵的个性之美相关照,三联的书籍设计中大都倾注了创作者的情感,情感的表达需要通过激发设计者的创作灵感来实现,而灵感来源于对美的把握。因此如果从理性角度来分析美的形式意蕴,就能了解三联的书籍设计是如何通过内涵与外延构筑整体形象的。(1)形式意味。优秀的出版品牌,其形式美是有意味的,这种形式美的意味可以带给读者一个与书籍内容相适应的阅读环境。从平面角度,封面、封底、书脊、内文版式等形式要素,都应具备自身独特的形式意味,并与书籍的立体形态,如装订形式,函套的形式等,共同构成了书籍的整体设计形式美。真正美的形式是根据内容、按照规律和谐排列的一个整体,具体而言,书籍设计中封面以何种形式结构,或横竖,或方圆,或多元结合;点、线、面、色彩等元素以何种方式组织关系,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色彩节奏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书籍设计的形式意味。这些看似独立的形式意味会受到心理、社会与历史、民族审美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书籍设计中应更好的调动“形式”的力量,使其与心灵相通,与社会相适。三联作为一个出版品牌,其形式美之所以会被人感知到意味,是因为其书籍设计对书籍内容的积淀。三联的书籍设计与内容保持一致,同时兼顾市场、营销及内文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针对中高层知识分子读者群体的特性,以这个群体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习惯为出发点,通过具有形式意味的书籍设计来增加出版品牌的附加值。例如杨绛的《我们仨》是三联出版的以人文风格主导设计的典范。整本书的编辑和设计工作都始终贯彻了“我们仨”这个主题,以更好地将一家三口相互温暖的珍贵情感传达给读者,整本书的封面朴素、单纯,与杨先生整本书的文字基调相协调,使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书籍设计的形式意味虽然依附于内容,但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独立性:独特的形式语言、形式法则、处理手法等,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这也使形式美的内涵不断地丰富起来。三联的书籍设计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以形式上的更新来适应内容的变化,实现了技术和审美的完美结合,是三联出版文化品牌发展的关键因素。(2)意蕴之美。书籍装帧的意蕴美是一种高层次的美感,是神韵的表达。意蕴是无形的,但同时它又是建立在形与色这些“有形”的基础之上。书籍设计的意蕴之美是需要设计者在书籍当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并通过艺术表现达到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书籍设计中的意蕴相比看得见的形式来说,显得更深远,但这种深远又是通过形式、内容和整体形态等表达出来的,书籍设计的美感也是通过形态、内容、意蕴三者的融会相通,共同表达出来的。三联的书籍设计风格的形成也得益于其对于意蕴的表达。意蕴的表达受到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的影响。就主观层面而言,三联的美术编辑和书籍设计者以设计为爱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自然的倾注了个人的情感,做到了物我两忘,表达出作品无形的神韵;从客观层面,三联的编辑思想、出版理念、市场定位等客观因素又对设计者的主观表达作了限定,深刻的表现出三联书籍独有的人文气质。在主客观两方面的作用下,三联书籍设计的意蕴之美得以展现,艺术品格得以确立。在不同的时期三联的装帧设计所呈现出的形式意味与文化意蕴,恰恰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形态,文化形态和审美形态,因此在审美共性上得到了认同。同时又在书籍的整体形式中努力传承和彰显三联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风格特征,并长期坚守。这就形成了三联书籍设计在每个时期,既有创新又达到了统一的视觉感受。
3结语
19世纪末,河南安阳发现我国最早的作为文字载体的材质龟甲和兽骨。其材料的制作具有了初步书籍装帧的技术处理,用绳将这些有文字的兽骨、龟甲连接,具有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形式和内涵。因此,普遍认为其为中国最早的书籍。夏商周时代为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该时期统治阶级将重要文书铸于青铜器上。西周时期,毛公鼎青铜器上的铭文有500余字,众多青铜器上的文字能承载大量内容,被看作我国早期书籍的形式。在纸本书籍发明应用之前,竹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规模最大的书籍形式。上下两道绳编制串联,保存时可卷成捆。竹简约起源于西周后期,一直延用到公元4世纪。此外,此种设计方式也可用木制作,其它材质还有丝编和苇编。漫长的封建社会,帛的发明与应用对于我国书籍设计意义重大,其制作材料昂贵,多为统治阶级用作书画或书写公文之用。帛的成书略微晚于竹简,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书籍形式。石经是我国古代书籍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元175年,即东汉熹平四年,《熹平石经》开刻,刻制内容为儒家七经,总字数20余万字,其形式是双面刻字,刻在46块石碑上。《熹平石经》的功能超过了一般书籍,立于洛阳太学门前,供人们传抄、阅读、校正。从书籍装帧设计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设计在从东周至清末两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显著进步。到明代中期后,线装形式出现,成为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发展形态走向成熟的标志。时展到今天,部分书籍装帧设计仍然用毛边纸、宣纸影印古籍,采取线装形式,其古典、庄重、雅致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现代书籍设计中,应明晰历史上书籍设计的发展规律,与现代新材料的特性相结合,创造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书籍设计。《朱熹榜书千字文》是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的得意之作,其木版的肌理效果处理得别具一格。朱熹的大字遒劲洒脱,以原大复制既要保持原汁原味,又要创造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封面的设计则以中国书法的基本笔划点、撇、捺作为上、中、下三册书的基本设计元素,既统一格式又极具个性。封函的设计则将一千个文字反雕在桐树质地的木板上,仿宋代印刷的木雕版。全函以皮带串连,如意木扣合,造型大气,别具一格。
2书籍设计的材质美
材质作为设计语言,可以在书籍的外观设计中很好地运用,通过不同的材质传递书籍的内在气质。书籍装帧设计中,材质是书籍客观呈现的物理承载,书籍的审美离不开材质与文字内容的契合。材质的美感是书籍装帧设计审美的前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书籍的整体表现力、书籍设计所呈现的性格和外在形态具有较大的影响。作为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元素,合理选择材质并恰当运用,会提升书籍的品质。光滑的材质给人以流畅之感,粗糙的材质让人有沧桑之情。不同材质以自身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向人们展示着迥异的个性。材料的质地和肌理的美感,给书籍注入了生命,使其拥有了灵气。不同的材质运用或给人亲切的感觉,或引起人无限的遐想,它装扮着书籍,提升了书籍的价值,成为优秀书籍设计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的物质载体会产生不同形态的书籍,书籍形态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史上的物质和文化形态,其内容形成必然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自然材料的美是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替代的。不同的自然材料运用给人以古典、亲切、雅致等美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美。朴素的陶制材料、细腻的植物材料、硬度较高的竹木质材料、柔软的皮制材料以及古色古香的宣纸,给人以不同的材质体验。许多成功的案例,都能够使我们感受到自然材料的表现力。《乔叟著作集》由现代书籍艺术的开拓者威廉•莫里斯设计,封面采用了皮革材料,采用哥特式纹饰的雕刻工艺,创造了书籍设计史上的一部杰作。现代书籍设计中最常用的材质是纸张。设计者可以通过对纹理、厚度、色彩、重量以及手感的分析来确定纸张,把握纸张的特征,并了解读者在使用时的感受。纸张本身的美感,主要表现在纸张纤维的肌理和色泽。其别种类的纸,给人以不同感受,或爽快舒适、或具有独特的色泽等特点,因而受到重视。在设计书籍时,应该依据需要进行纸张的合理挑选,以期获得良好的设计效果。在选择纸张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客观冷静地思考,把选择的适当与否作为标准来评价书籍设计品质的优劣。吕敬人先生说:“可以充分发挥‘没有文字的语言、无须图像的绘画’的不可思议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书籍的知识性和艺术性得以传递,显示其不同凡响的增值作用。”《敬人书籍设计二号》一书选用了35种纸材,呈现出丰富的传达语言,让读者在翻阅中感受视、触、听、嗅、味五感之魅力。材质的表现力在该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只有在实践中真正遇到材料选择的问题时,才感到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书籍的品位和最终效果。运用恰当合理的材料语言体现书籍的内涵和精神,才能完成优秀的作品设计,这是每个设计师的创作重点之一。材料给予我们的最初设想只是整个创作过程中的起点,在设计期间还会有新发现或舍弃,所以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3书籍设计的色彩美
色彩是一种最普遍的审美元素,人们时刻与色彩发生着联系,它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不同的色彩能影响人的感情和激发人们的审美。从某种意义上说,色彩是一种语言,一种全世界通用的视觉语言,传达着包括文化、地域、民族、情感、意识、审美等各种有形与无形的信息。色彩能左右人的精神和情绪,引起我们的情感反应和审美愉悦。可以说,颜色如同人的性格,不同的色彩传达着不同的情感。白色干净、圣洁;黑色神秘、厚重;红色奔放、热情;灰色低落、沮丧;蓝色深邃、悠远;紫色神秘、浪漫;黄色权威、富贵;绿色健康、活力。不同的色彩给人或幽静雅致、或热情奔放、或神奇悠远、或平静祥和的感觉。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教授——瑞士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说:“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般。”一本书不仅是若干张印有文字的纸装订在一起,而且是一个富有感情、表情的活的生命体,承载着设计者的情感。在书籍设计这一活动中,书籍的质感和色彩都是其中的重要角色,它们的搭配组合,丰富了书籍装帧艺术的设计语言,为观者营造出感性、鲜明的书籍阅读氛围,让人清晰地感觉到读书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在获得信息知识的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和享受。书籍设计师通过自己对书稿的把握和理解,产生一种感性认识,用具有美感的装帧形式,有感而发,传达出书稿的主题和情感,让读者去理解书籍的内涵,激发读者阅读的动力和兴趣。
4结语
【关键词】书籍色彩;内容;结构;功用
书籍不同于其他的设计产品,它是六面体静态呈现和连续多页面的统一。同时,书籍又具有文化媒介载体的功用,其职能在于供读者阅读,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播。因此,如何促成舒适的阅读,成为书籍设计最为基本的动因之一。下面通过三个方面阐述书籍色彩在书籍设计中发挥的作用。
一、书籍色彩围绕功用展开
书籍色彩设计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设计概念问题,它时常要与一种媒介相结合,从而使色彩问题更加具体化。一旦媒介与主题明确,色彩的一切要素都将围绕功用而展开。设计的本质在于解决问题,功能实现是一切设计的首要议题。色彩设计对于书籍的价值,最终在“阅读”这一动态过程中得以实现。色彩设计不在于美,抑或是美不在于表象,而在于对内容的诠释和功能的实现。此外,设计者还需建立书籍色彩设计的整体观念。书籍是一个有机整体,可以从结构上将书籍分解为封面与内页(版式)设计两部分,但很多设计者并不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破坏了书籍设计的完整性。
二、书籍色彩由内容决定
在设计领域,色彩不仅仅是一个物理问题。除了对光的分析以及对物质本身的研究以外,我们更倾向于对作为色彩感知主体的“人”的研究,其中包含生理和心理对“人”的色彩感知的双重作用,以及长期以来不同社会背景、区域文化所产生的“人”对于色彩的独特认知。因此,书籍色彩设计首先要从书籍内容出发,在充分理解书籍内容的基础上开展色彩规划与设计。其次,色彩为内容设定基调,营造气氛。色彩在书籍设计中可以抽象地表达情感基调,如同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一样,它可以用于营造情境、诠释情感,以实现对内容的抽象表达。同时,色彩作为视觉要素的组成部分,对追加设计意念起到的重要作用。色彩基调与设计要素相辅相成,各色彩要素由色彩基调所决定。
三、书籍色彩随结构而变
书籍因阅读需要,本身构成了一个独具时间概念的结构体态。常规书籍一般由封面、扉页、序言、目录、章节页、正文内页、版权页等部分组成。部分书籍还包括函套、腰封、护封、环衬、索引等部分。不同部分在书籍中有不同的功用。我们要从书籍结构来讨论色彩关系,讲求由外及内的视觉流畅、张弛适度、富有节奏与韵律。因而整个书籍的色彩也应随之变化。
(一)色彩与封面
封面之于书籍犹如面孔之于人,它不但反映书籍的形制面貌,而且还能传达出书籍的气质。因为对于书籍封面色彩的关注,并不仅仅是封面本身,而是要对其形态、结构以及材质加以重视。首先,强调纯粹色彩表现,突出抽象色彩所传达的色彩印象。大量作品所使用的夸张或含蓄的色彩与书籍的内容并没有过多联系,仅仅是出于对广告效应的考虑,例如《红宝书》的色彩设计。其次,强调色彩与图形的配合。图形与色彩的关系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突出色彩的装饰性,即色彩附属于图形或突出对图形的修饰。第二,突出色彩的功能性,即通过色彩影响图形所传达的意思,例如作品《地下乡愁蓝调》。再次,消减冗余与无彩色设计。书籍色彩设计的优劣不在于用色的多寡,而在于与主题的贴切程度以及与书籍整体审美的和谐。书籍不同于其他设计产品的显著特征在于其本身具有的文化性。它不仅是承载与传播知识的载体,就书籍自身形态而言,也富有天然的书卷气,如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今日文字设计》以及山东人民出版社的《设计中的设计》。
(二)色彩与内页
书籍内页是指除了封面、封底以外的其他页面(又称书芯),主要包括衬页、扉页、目次、章节、正文、索引、版权等,是与封面密切联系的书籍整体设计的一部分。首先,要构建色彩的整体布局和色彩要素间的对比。尤其强调单一页面色彩要素间静态的“同时对比”和具有逻辑上前后关系的页面色彩间动态的“继时对比”。其次,在全局统筹下设计版面的色彩布局,主要包括版面色彩基调、版心、上边距、下边距以及内外边距等。再次,充分运用版面中各设计要素建立和谐的色彩关系,如标题、副标题、正文、图像、图注、书眉、页码等。版面中任何一个构成元素都是色彩构成中的色彩载体,因此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因素为整体的和谐服务。
(三)色彩与书籍外延设计
书籍的外延设计或称附件设计,如函套、腰封、书签等。书籍设计是要“书卷气”还是要“广告气”的争论,时至今日仍无定论,焦点就在于书籍是特殊的文化商品。例如,腰封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营销的产物。因此,在书籍色彩的外延设计中,不仅要有书籍整体色彩观念,还要考虑到书籍的展示和销售,要依据职能有所侧重地施以色彩。
(四)色彩与印刷
书籍色彩设计总体分为印前设计与材料设计两部分,印刷是二者结合的关键步骤,也是整个书籍设计的最终体现和成败关键。印前的色彩设计以版面为格局,从阐释书籍内容出发,联系对页与上下页,构建页面各要素的色彩关系,从而实现书籍色彩的和谐统一。材料设计包括印刷油墨和承印材料。其中,印刷油墨指通过印刷设备转印到纸张上的油墨,油墨种类直接影响印刷结果。从色彩构成原理上讲,印刷色彩系统属于减色模式,以三原色为基础,再增加“1个黑”来弥补原色混合的黑色的不足,从而构成CMYK(即青色、洋红色、黄色、黑色)四色印刷基础。四色印刷基本可以满足一般色彩关系的呈现。除此之外,为了增加印刷效果,而使用特殊的油墨,如荧光材料、白色、金和银等,拓宽了书籍色彩的表现空间。另外,除了四色印刷,还可以通过调整色彩数量来影响色彩的效果,如三色、双色及专色。其与四色印刷相比,更容易使色彩和谐统一,如果设计得当,还可以表现出较为独特的艺术效果。结语综上所述,书籍色彩设计与书籍体的六面结构密不可分,其艺术性体现在“六面体的静态呈现”和“连续多页面的动态浏览过程”的统一之中。书籍色彩设计不是孤立的色彩审美,而是相对于书籍形态与内容展开的书籍整体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意义在于实现顺畅阅读,进而反映书籍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蔡立国.地下乡愁蓝调[M].桂林:广西师范大出版社,2007.
[2]赫尔穆特•施密德.今日文字设计[M].王子源,杨蕾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3]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对于首次接触书籍设计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是难度非常大的,需要在教学中增加一定量的内容编辑知识,编辑设计工作可以把握和掌控整本书的文本视觉传递结果,建立起书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增加阅读者对于书籍的兴趣,诱导读者产生各种心理反射。讲解知识点后,针对每位同学选题的不同给出不同的指导。为了降低编辑工作队艺术类学生的难度,在选题上进行了考量,将题目定位“我记忆中的χχ”,这个可指代的“χχ”可以是一个地方,也可以是人,可以被任何信息名词来指代,给了学生比较大的想象空间,他们可以找熟悉的、资料比较丰富的内容着手。同时,以第一人称代入,主观性比较强,从自我、个体出发,对学生们理解题目和编辑内容有很大的好处。情况也确实如此,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有感触的内容,如“我记忆中的童年”“我记忆中的奶奶”“记忆中的电影”等等。在内容的和编辑上非常的丰富且亲切动人。
二、书籍形态的构造
一本完全用手工制作的书籍,形态是能够根据设计者的要求来变换的,它无需考虑工艺成本,只要你脑中构想好,手上做出来就好。这是一个手、脑协作的创造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而书籍形态的构造需要创造力,如今竞争力不是来自于价格而是创新,竞争包括一种文化能力——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Castells)所说的“处理知识和使用符号”①的能力,一种标准的文化会被用于特殊符号系统,创新能力不是使用已经存在的符号,而是挑战系统规则自身。“创造力”变成从事更多创新、以打破规则为目标的知识经济。因此根据书籍的基本构造,在此基础上根据内容和艺术的需要创造出非常具有新意的书籍形态,也可以打破这些关于书的规则,创造具有新意的书籍形态。对提升同学们的创造力大有裨益。由此,做出了一些形态不同以往的书籍设计作品。如图1记录与像半仙一样的奶奶的共同记忆的书籍,用了左右共同开启的大画幅展开方式,整体又很有传统风格。爱看电影的孩子将每次的观影记忆集合成了一本书,每一部电影的票根都是与记忆的连结。三角形代表着电影的播放按钮,用层层切割的方法增加了空间感。
三、纸
将美术作品引入封面设计大概出现在清末民初。一些书商请月份牌画家在通俗小说的封面绘上仕女,并用彩色印刷,以此招揽顾客。封面设计中运用美术作品在起到装饰效果的同时,也体现了书籍和杂志的目标定位和审美追求。以后,随着各类书籍、杂志的出现,也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装帧形式,比如《小说月报》《礼拜六》《东方杂志》等知名刊物的封面,开始采用绘画形式来作封面设计,常见的有装饰画、版画、国画、漫画、水彩等几大类别。《小说月报》首刊的封面选用了一幅色彩浓重的花鸟画;自第五卷起以整幅图画铺满封面,有袁培基的鹰、刘海粟的风景画(油画)、吴昌硕的花鸟画等等,此种格式一直延续到第7卷。随着的发展,中国的书籍装帧设计开始发展并呈现出现代设计意识。1921年经沈雁冰的全面革新,《小说月报》成为宣扬新兴思想的进步刊物,明显的呈现出贴近生活、减少装饰的特色。1927年邀请陈之佛为刊物作封面设计后,这一年《小说月报》的每一期封面都作了不同的处理,每期都以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女性形象,表现出积极健康的形体美。随着的影响,艺术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象,书籍封面设计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写实、抽象、夸张、象征,应有尽有。在选择书籍封面的美术作品上,鲁迅先生偏爱写实性的黑白木刻,他不遗余力地将西洋木刻和版画介绍到中国,他的封面设计作品中经常运用木刻版画作为装饰。苏联画家麦绥莱勒的木刻连环画作品集《一个人的受难》,鲁迅选用作品集中的一幅版画为该书设计了封面。《解放了的董吉诃德》的封面设计选用了俄国木刻家毕斯凯莱夫的作品;《毁灭》的封面设计选用苏联画家威绥斯拉夫的黑白木刻作为装饰;《坏孩子和别的奇闻》的封面中选用苏联画家V•玛修丁的木刻版画;《铁流》选用苏联木刻家毕斯凯莱夫的木刻作品作封面装饰,画面构图合理,画面写实的呈现出对于同伴离去的悲哀与无奈,形象而有力地反映主题。鲁迅的书籍封面设计在思想上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倾向。鲁迅舍弃抽象难懂的“精致艺术”,提倡写实木刻版画,这和木刻版画具备的写实性、社会性有很大关系。他认为:“中国制版之术,至今未精,与其变相,不入且缓,一也;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辩。”他擅长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从现实出发,用外来的艺术形式为中国革命服务,传播反帝反封建思想,引导大众解放思想,认清社会现实。这反映出鲁迅的现代设计意识理念:否定纯粹美术,专在艺术的实用性上,充分发挥设计的功能性。这种具有现代意识形态的设计思维与鲁迅的文学艺术观念不谋而合,鲁迅的现代设计意识对此后中国书籍装帧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推举木刻运动使得写实风格的木刻在中国蓬勃发展,但是他不止局限于写实风格。他懂得尊重艺术规律,懂得欣赏西方结构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的艺术价值。鲁迅在托陶元庆为《坟》设计封面时的设计要求是:“可否给我作一个书面?我的意见是只要和《坟》的意义绝无关系的装饰就好。”在鲁迅的指导下,陶元庆放弃经常使用的写实版画风格,用简单几何形体诠释主题场景,反而更加突出了悲凉、沉郁的气氛。当时有不少青年追随鲁迅,在他的带动和培养下,陶元庆、钱君稥、司徒乔、陈之佛、王青士、孙福熙等成为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家,之后又有池宁、沈振璜、郑川谷、莫志恒也曾得到过鲁迅的亲自指点。
二、鲁迅书籍封面设计的“新的形”与“新的色”
鲁迅的封面设计呈现出反对过多装饰和功能主义的倾向,这种一贯坚持在清晰的设计理念下进行实践的创作形式在当时并不多见。“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要有中国向来的魂灵———要字面免得流于玄虚,则就是民族性”。鲁迅将“新的形”“新的色”体现在了书籍封面设计上,同时也体现出了现代意识影响下中国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趋势。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把大量西方、苏俄、日本的艺术作品引进中国,从西方艺术中汲取新文化和新思想。他运用文字、图案、色彩等各种视觉元素去突破传统的设计模式,塑造新的中国现代书籍装帧途径,形成了具有“新的形”与“新的色”的现代书籍装帧风格。《域外小说集》是鲁迅的第一本书籍封面作品,书的封面材质选用青灰色的磁青纸,图案中呈现了希腊神话中文艺女神缪斯在朝阳中弹奏竖琴的场景。《近代美术史潮论》的封面以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播种者》为装饰,展现了浓浓的异国情调。《小约翰》《勇敢的约翰》等书籍封面也运用了西方艺术作品进行装饰。通过对西方艺术作品的援引,以产生新的形式感,是鲁迅封面设计创作上试图体现“新的形”的探索。鲁迅设计的书籍封面作品中以文字的设计最多,他亲自设计书写了如《萌芽月刊》《呐喊》《热风》《华盖集》《引玉集》《野草》《木刻纪程》《伪自由书》《前哨》《奔流》等的文字部分。这些作品中的文字设计体现了现代设计意识,也代表了鲁迅杰出的封面设计水平。《呐喊》的封面设计是鲁迅的经典之作,封面的表现形式非常单纯却又充满了情感,标题外的黑色方块和红色封面形成强烈对比,充分表达书名的含义。“呐喊”二字中的三个“口”字被夸张地强调出来,同时,这两个字被匠心独具地置于黑色方块的包裹之中,含有在铁屋中奋力挣扎的寓意,画面呈现出压抑的氛围以及在长久的压抑之后即将爆发前的宁静。这个设计体现了“反压迫、反掠夺”的时代主题,更重要的是在表现形式上又摆脱了静态的客观的细节化的写生临摹,更强调画面的表现性和表意性。可能是受这一时期正流行的野兽派、表现主义艺术潮流的影响,鲁迅对形式的探索,将平面的、抽象的而略带修饰意味的现代设计思维引入封面设计之中。在文艺月刊《奔流》的封面设计中,奔流二字横贯封面,笔画相连接,距订口和切口很近,有急流直泻、势不可挡之感,具有象征意义,同时形成了“新的形”。《华盖集续编》“华盖集”三个字是直接用手写的宋体字,显得生动活泼,没有印刷体的中规中矩。“续编”两个字以红色印章的形式,倾斜地印在书名上,个性鲜明,随意感很强。《热风》的书名和作者署名均为鲁迅手迹,封面设计中大量的留白既体现出现代设计“少即是多”的原则,又有中国书画的传统格调和意境。虽然封面上只写了寥寥几个字,却体现出鲁迅书法的扎实基础,字迹刚劲有力,笔画匀称且兼具个性。在排版上故意分别将书名和作者名不对称地排列在封面的右上角和右下角,看似随意,但却多了一份活泼与灵动,既有中国传统的意境之美,又遵循着现代设计构成法则。《引玉集》封面设计的现代风格十分强烈,封面整体为淡黄色,中间偏上的位置以木刻的手法印上包含书籍名称和作者名的“表格”,红色的图形中将中英文大胆地巧妙的排列在一个表格之中,既新颖前卫,又和谐自然。整个设计清晰的呈现了该书的内容与主题,又通过这种表达得到了不一样的装饰效果,将中西文化在形式上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一个好的版面设计不但便于阅读,更重要的是版面的艺术处理要参与书籍内容的表现。”鲁迅对书籍版式的设计观念也使书籍装帧体现了“新的形”。他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中表达了对版面设计的理解:“我对于书的形式上有一种偏见,就是在书的头和每个题目前后,总喜欢留些空白……较好的中国书和西洋书,每本前后总有一两张空白的副页,上下的天地头也很宽。而近来中国排印的新书则大抵没有副页,天地头又都很短,想要写上一点意见或别的什么,也无地可容,翻书来,满本是密密层层的黑字。”鲁迅具备丰富的印刷工艺知识,在书籍装帧艺术方面同样有很多独到之处:他倡导“天地要阔、插图要精、纸张要好”的书籍设计基本原则,对于书籍封面的版式,主张要有设计概念,不要排满过挤,版心之外多留空白,书脊设计要尽量简洁,以体现出节奏、层次和书籍版面的整体韵味为宜。虽然这些改良让书籍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在内涵上仍然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他对设计作品在封面、插图、题字、装饰、版式,还是纸张、装订、切边以及标点的位置大小上都细心琢磨,将这些看成是整体性设计,缺一不可。鲁迅的书籍设计作品,表现出了单纯、洗练、朴实和静雅的特征,《北平笺谱》《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许多作品,都具有这样的特点。简洁的版面更能传达一种更深沉的内涵。鲁迅先生改革了书籍装帧艺术的传统形式,建立了新的现代设计风格,他的书籍封面设计作品中即使运用美术作品作为装饰,也不会让其占据过大的篇幅,往往会有大量的留白,这容易形成视觉中心,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有力传达深刻主题的目的,这也更体现了鲁迅对画面整体设计的掌控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