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专生个人实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开放教育;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一、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学前教育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
为适应时展之需要,2010年国家将学前教育正式纳入未来十年发展规划,提到重要议程。学前教育专业主要目的是在研究儿童发展规律、学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和其他从事儿童工作的人员[2]。这一专业十分注重理论方面与实践方面的结合,同时也注重教学方面与研究方面的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在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中都颇受重视,但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其所招收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很大差别。开放教育以远程教育、业余学习为主,面向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学生多且覆盖范围很广,均来自不同地域,而且是年龄差别比较大的成人对象[3],也就是说,开放教育培养对象主要是以在职的成人学生为主体,所以学生在基础学历层次上呈现多元化特征,即高中、专科和本科学历并存。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所学的专业与本身的工作岗位息息相关,因此大多数开放教育的学生本身也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高职教育为全日制教育、以面授教学为主,培养对象是通过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入学的,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之前,对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基础学历层次一般都为高中或者中专,且大多数学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4]。在宏观培养目标上,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都聚焦于面向教学、管理和服务一线,造就大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5]。正如爱因斯坦曾强调的“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6],即使学生在德育、智能、身体、审美、心理诸方面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但具体对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所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比,还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将社会中在职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基本的理论素养和相关教育技能进一步提升,将其培养成为学前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并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相关的学前教育技能,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胜任在社区、幼儿园、家政等各种儿童教育场所工作的专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刚刚毕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高中生或者中专生,学前教育专业定位于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重点学习掌握学前教育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育、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教师或管理人员[7],高职教育更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视学生掌握弹、唱、跳、说、画、做六项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善于沟通、勇于创新能力。所以在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具体培养过程中,需尊重规律、区别对待,具体规划出科学规范、合理可行的课程体系。但无论如何,开放和高职这两种教育模式都是将培养学生有道德、有素质、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等基本人文特质作为首要条件,将技能培训和实践应用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而且两者在教育实习实施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强化学生的亲身实践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这就使得两种教育模式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二、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
不管是开放教育还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都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且规定着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和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同时要求具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两者课程体系的内容,都要求具有完整且合理性,要打牢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要得到专业训练,从而获得系统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教育的课程系统是通过提供一个课程集合,按照一定的专业规则,指定统设和专业的必修、选修课程,并指定相应学分和先行课程条件等约束信息,从而形成对这些课程进行有序、关联学习的课程体系设置。开放教育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以“实践为重,理论够用”为基本原则,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通识课、专业/职业延展课和综合实践等基本模块。高职教育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遵循了高等教育常规知识模块的课程设置,主要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延展课和综合实践五大模块。两者所开设的课程模块详见表1所示。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模块明显不同,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通识课程模块设置了个人理财、实用法律基础、塑造良好的性格等43门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通识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的选择性更加广泛,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知识、艺术等品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某开放大学与某高职院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开设了基础综合实践课程(军训、就业教育、实践拓展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与全日制的高职教育相匹配,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开放教育均是在职学生,所以这些课程无法正常开设。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同时注重学生英语与计算机水平的提升,但是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开放教育主要是让远程教育学生了解开放大学的概况,熟悉远程教育学习模式与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开展学习。从表1中可看出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及职业核心课程均设置了必修与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多种多样,学生选择范围更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成人远程教育特色。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均是各高职院校所设置好的,关于专业课程学生没有选择性。开放教育针对学生主要是在职成人的特点,不仅在拓展课程设置方面开设了幼师资格证书考试所需的课程,还开设了一些与职业相关的延伸课程,更深层次地注重成人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高职教育的学生主要是刚毕业的高中生或者中专生,所以注重的是职业技能的提高,开设的均是学生走向教育工作岗位以后所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课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都针对各自的教学培养目标设置了相关的专业课程,虽然两者之间差别较大,但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语言、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学前教育工作者所受到的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8]。对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的目的,旨在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进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化的对策探求
通过前文对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设置对比分析可见,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既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又具有独立性和互补性。开放教育的优势主要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以高水平的远程网络教学平台、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和管理软件作为运行支撑;高职教育的优势主要是依托高质量的职业技能课程、实验实训设施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经过总结分析可看出,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开放教育具备的“开放性”优势能够较好地弥补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反过来高职教育所具备的“职业性”优势又能帮助开放教育克服不足得到持续发展,两者之间良好的互补性使得两者的融合发展将会成为现实更好的选择。其欠缺在于,两者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都未考虑学生自身现有工作和未来就业的需求问题,在开设的课程实践实训方面与理论方面存在脱节现象。所以,应秉持科学有效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及未来就业的前提下,对现有学前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完善,促使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在拓展课程设置上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使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更大限度的发展。具体说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化的对策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将职业技能性方面的课程置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地位
学前教育专业本身就具有较明确的实践应用性指向,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施与专业对应的岗位素质要求、能力需求相适应。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都应当着眼于以技能性方面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专业的岗位群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规范以及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能力、知识要求为导向,要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和特征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建立基本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联系,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2.将教学实习纳入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中
教学实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既可使实习者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又可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检验乃至创新所学的理论。让学生切实通过实地体验、调查和研究,了解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运作情况,亲身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进程,使其自身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所以,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应让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分量,与学前教育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并通过建立“教学实习导师制”,使实习者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导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往复中扎实知识、学以致用。
3.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下功夫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要着力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开放教育的线上教学资源,有效实施开放在线学习,形成规范而又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有学者提出建构从职业到学业再到职业的远程素质教育金字塔模型,该模型从塔基到塔顶依次由远程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政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六大维度构成[9]。这一构想值得借鉴。
4.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教学;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组内学生心理气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的教学活动的有机统一。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在工农业生产、服务、技术等行业从事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在学校教育中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人际交流的技巧,使他们能顺利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工作岗位要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合作意识,合作技巧,使他们的知识与技能在合作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中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式。现将自己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在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1.1在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教师试图强迫学生学习是难以奏效的。生物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能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率。
1.2在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合作学习小组里每个同学为了本组能取得好成绩,都会主动帮助后进生,使后进生能感到集体的温暖,增强他们的信心,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1.3在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赋予全体学生比传统课堂教学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承担一部分任务,随着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潜能就能得到发挥。
1.4在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可加大同学间的交往。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交流的范围,形成了生生、师生交流的形式,学生成为交流的主体,他们交流思路、交流学习得出的结论。
1.5在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可实现评价多样化。合作学习遵循“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评价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可实施促进发展的多元评价、针对进步的成功评价和提高素质的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
2在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可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合作学习把合作的观念引入了生物化学教学体系,符合时代的要求。在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问题比较普遍,开展合作学习就更为重要。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对职校生今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不搞合作学习,将会使一大批职校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3在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可有利于职业中专课程改革,转变传统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和潜能的
发展,为以后就业创业和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都从“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方面明确了崭新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注重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积极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了基础。就职业中专生物化学来说,在课程内容上,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在课程结构上,设计了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程实施上,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注重提高中职业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给中职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在课程评价上,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评价的内在机理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
4在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还需注意的几个因素
4.1加强引导提高效率有效的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合作学习并非“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在这里教师必须加强引导和管理。在采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时,学生通过相互协作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生物化学问题、验证生命规律,但是整个过程离不开教师合理的诱导、精心的组织安排,如问题的设计、实验仪器的安排、情景的设置等等。
4.2激发合作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采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时,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保持较高的动机水平。在一开始学习生物化学这门课时就应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建立起内在的学习需求,这样就可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活动,否则只能使学生按教师的指令机械、被动地参与教学甚至对教学采取一种观望的态度,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合作学习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模拟演示实验和必要的实验实习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4.3告知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的学习行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开始就向学生告知学习的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强化意向。在合作学习中,教与学的意向的明确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组织与指导,更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内有效地开展
4.4强化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事实上,绝不是简单地把学生面对面地安排在一起就可以开展合作学习了,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和小组合作技能将使合作学习形同虚设。人际交往技能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和职业技能,尤其是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很快就会跨入社会,而社会越来越看重一个人在岗位上是否合群,是否能与他人协作共事。人际关系能力是一种必备能力。因此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仅共同学习、探究,更重要的是彼此沟通想法与分享情感,因此鼓励和促使学生大胆发言和交流是合作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实施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从如何“教”这一角度来探讨学,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学习规律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和认知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生物化学中合作学习正是基于对传统教学进行认真批评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的。因此,合作学习也是对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