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研究路径
中图分类号 X321 [KG*2]文献标识码 A [KG*2]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1-0165-06 [WTHZ]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1.028
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局势使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有关治理政策的研究有一个隐含的假设:政府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和实施者。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建立了以自主治理制度为主和强调社会资本的第二性选择模型,这为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实践。农村自主治理组织具有信息的直接性和充分性以及自发秩序的有效性等方面的优势,系统开展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的系统性研究将是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也是农村环境治理形势的迫切需要。
1 农村环境治理研究进展
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也日益严峻。过量的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使得土壤受到严重污染,也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此外,我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25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1]。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新重点和难点。2008年中国投入5亿多人民币用于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600多个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得到治理。然而,全国有4 万多个乡镇中绝大多数没有环保基础设施;在60多万个行政村中,绝大部分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状态。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相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实在有限,实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转变和创新是当前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
我国当前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研究以面源污染研究最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农业环境总体状况的宏观研究。包括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2]、农业环境状况与用地系统的研究[3]等。但是政策的提出都有一个隐含的假设:政府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第二,对农村环境与农民个体行为关系的微观研究。如,农民的施肥行为与面源污染效应模型等方面的研究[4]。研究目的是掌握农民的行为特征和经济行为规律,为政府的环境治理政策提供依据,因此也是政府为主体的环境治理模式的研究。而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具体组织模式,尤其是对农民这一农村环境的直接相关主体的自主组织形式研究很少。
完全信息假设是我国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和模式建立的基本前提,即政府环保部门能够全部、及时地掌握本辖区内环境污染的数据资料及其它信息。而事实上农村环境污染具有污染源小而多,污染面广而散的特点,环保部门没有足够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收集农村环境污染的全部信息。相反,广大农民既是农村污染的受害者,也是面源污染的制造者,他们对于本地哪里有污染,污染的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最清楚;同时我国农村具有多年形成的“自发秩序”,也许这些内在规则并不如正式规则那样清晰和明确,但对于解决所在区域公共环境保护中的冲突却非常有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建立了以自主治理制度为主和强调社会资本的第二性选择模型[5],这为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研究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及典型模式,包括自主治理模式运行的关键因素、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政府、社区和农民之间的博弈关系等问题,将是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
2 自主治理理论与农村环境自主治理
2.1 自主治理理论
在对于环境治理机制的相关研究中,有些学者主张私有化:将“市场”作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是有条件的,并且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很难建立明晰的产权。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存在着公地悲剧,具有强制性权利的政府的合理性不容置疑。但是 ,政府本身也不会总是高效的,而且政府的效率比起企业效率的影响更要广泛。淮河污染的反弹和2007年爆发的太湖“蓝藻危机”事件,与其说是市场失灵,不如说是政府失灵。埃莉诺•奥斯特罗姆[5]曾经以近海渔场、灌溉系统、地下水盆地以及森林资源为背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保证上述公共资源持续发展和利用中的自主治理制度,指出了这些自主治理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并且开发出了制度分析的基本框架。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治理的制度安排是一种低交易成本和高效率的制度选择。
李颖明等: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路径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1期自主治理制度是人类的长期经验而形成的规则,由于为足够多的人所采用,从而成为传统并被长期保持下去,并通行于由个体而组成的共同体。在一定条件下,自主治理制度是节约交易成本和富有效率的。在涉及多个个体同时参与和面向小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可以通过彼此信任、尊重以及有效地沟通、交流而实现不同形式的自主治理。农村的自主治理组织拥有大量的环境属性的时空信息,加之个体通过长期地相互作用而建立了低成本的沟通网络,个体间可以不依赖外部的强制性制度而自主地实现环境的有效治理,由此农村环境的自主治理制度将成为环境内在治理制度的典型形态之一。
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后期,与自主治理相关“参与”概念已经被提出。20 世纪80 年代,社区已经成为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的机构,成为将发展、公平、民主参与等相结合的场所[6]。当前与自主治理密切相关的是“公众参与”理论,严格地说,公众参与和自主治理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公众参与”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对权力的分享过程,是地方机构和人民参加到上级政府的发展管理过程中来, 而“自主治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对权力的移交过程,是将发展管理的权力由上级政府移交至地方机构和人民。从某种意义上讲,“自主治理”是较高层次的“公众参与”。
2.2 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研究
环境治理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模式是国外自主治理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实际上,任何一个区域的环境治理系统都是多种治理模式的有机组成,是政府主导、市场配置以及自主治理的有机构成系统。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从自主治理组织主体的参与程度进行治理模式研究。Arnstein的梯度参与模型分析了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到积极行动者的参与程度不断提升的持续过程[7]。根据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能力的不同,不同的参与水平适用于不同的情境[8,9];另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根据信息流传播的特征对治理模式进行的研究[10],根据这个观点,信息从组织发送到被动接受者的方式是沟通模式(communication),组织从参与者收集信息称为“咨询”模式(consultation),参与者与组织执行者之间双向的信息沟通是参与模式(participation)。
我国的环境治理制度的安排经历了以政府强制型为主的单一管理模式、逐步引入产权和市场制度的市场管理模式,以及当前多种制度安排共存并相互补充的多维管理模式,自主治理制度不断完善,成为衡量环境治理活动是否优化与深化的标志。自主治理制度在生态治理中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 自主治理制度无须借助外部强制力。第二, 自主治理制度使个体间合作博弈,实现“合作解”的一种制度安排。第三, 自主治理制度是建立在个体的相互信任、道德和利他行为等社会资本基础之上的,具有较低的运行成本[11]。
我国关于自主治理模式的相关研究包括“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分权型环境治理模式”、“非集中化环境治理模式”、“社区为基础的环境管理”等。姜爱林等对城市环境治理模式和体系的研究指出,自愿性环境治理制度包括:单边承诺、私下协议、谈判性协议以及开放性的自愿性协议等形式[12]。我国当前自主治理的内涵是很宽泛的,包括了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之外的所有环境治理相关主体。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在涉及多个个体同时参与和面向小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通过彼此尊重、信任和有效沟通实现的自主治理及由此而产生的自主治理组织是自主治理制度的典型形态[13]。四川省茂县永和乡道财村,林业管理人员引入“社区林业”的概念,与当地村民充分协商,利用村规民约,使村民自觉禁止在天然林内采集薪材和收集落叶,不仅减少国家对天然林进行保护的成本, 还提高了保护效果,促进社区的发展,成为我国在自主治理方面的典型案例[14]。
2.3 农村环境的自主治理
农村环境问题以及相关主体和社会背景的特征决定了自主治理是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不可或缺的有效模式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CBNRM) 作为实现农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方式和分析路径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实践。许多主要的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美国国际开发署、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等都将其列为主要的资源管理策略之一;在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CBNRM 已经成为他们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中心议题[15]。以社区为基础的资源环境治理制度的优势表现为:社区管理的有效性、社区居民对于当地环境的直接影响、缓解当地贫困、管理质量的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成本的降低、管理政策的适应性等10个方面[16]。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总体制度沿革也呈现非集中化治理的总趋势,包括资源权属的改革、国家与政府机构的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自下而上的参与式的规划方法与过程逐步进入政府的计划与规划、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与社会结构的多元化[6]。
与总体改革趋势相对应,一些村民自治组织也相继成立。比如,在我国一些山区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就组织村民订立村规民约对森林资源限以定期砍伐;一些地方按照林木生长状况规定封山制度;一些渔业村为了保证捕捞的公平,规定每户居民的打捞地域并实施周期性的轮换,对捕捞时间和鱼网网格的大小也有明确规定。这都说明村民自主治理组织作为农村环境的管理者,针对村内部资源滥用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地提出解决方案,提出保证自然资源风险最小化利用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管理自然资源。
从研究角度上,我国的农村环境治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哲学、法学、环境伦理等领域,而公共管理以及政策分析领域的研究较少。如,有关学者从法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法律应该能够引导农民民主参与环境管理,保障农民能有组织地、自觉保护农村环境[17]。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从现有治理机制的对比研究中,分析农村自主治理模式选择的必然性和基本条件。有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政府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从中央到地方是一个倒 “金字塔” 结构。我国的县乡基层环保部门的人员数量少,专业知识水平低[18]。基层环境监管执法能力的薄弱现状造成政府在执行环境管理职能时的信息不完全,农村自主治理模式恰恰避免了这一制度缺陷。自主治理模式的有效实施的基本假设包括:当地居民长期生活在社区、最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他们也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自然资源[19]。
3 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与治理模式研究路径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及其基本假设研究;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典型模式研究;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构建的政策建议。
3.1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及其基本假设研究
理论层次的研究是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构建的前提。在理论层面上,以自主治理理论及制度有效实施的基本假设为基础,研究农村环境治理中相关主体的博弈结构和博弈均衡特点,确定中国农村建立环境自主治理模式所需要的条件修正和政策供给。
3.1.1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的前提条件分析
任何有效制度都是特定情境下的。同样,自主治理制度也不是绝对“积极”的,必须要在一定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即要具备自主治理模式的基本假设。奥斯特罗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8条设计原则,以此作为长期有效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组织、自主治理制度的基本构件。即,(1)清晰界定的边界。(2)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3)集体选择的安排。(4)监督。(5)分级制裁。(6)冲突解决机制。(7)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8)分权制企业。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村庄已经形成或初具规模,具有一定数量的共同生活人群。第二,同一行政村区域。第三,村民在感情上和心理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20]。以自主治理制度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构建为框架,分析有效的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建立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假设。当现实条件逼近模型中的假设条件时,实际的行为和结果将与预测的行为和结果非常接近。
3.1.2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博弈关系研究
农村环境治理主体的博弈分析是农村环境治理制度研究的基础。奥斯特罗姆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公地悲剧”、“囚犯的难题”、“集体行动的逻辑”等公共事务治理理论所隐含的博弈结构,并从博弈论的角度探索了在理论上可能的政府与市场之外的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可能性。对于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要从经济学的层面,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探讨相关主体的博弈关系。当环境污染的受害者由个体变为组织时,博弈均衡策略将由“不索赔,不治理污染”转变为“治理污染,不治理污染就索赔”,即博弈的一般结果是污染者治理其污染,而受害者可以用“不治理污染就索赔”策略保障其权益。这显然是一个更为理想的结果[21]。
农村环境治理系统中,环境的污染者不仅仅是区域系统外的污染者,更多的是区域内的村民,污染的实施者和污染的受害者体现在一个主体身上。环境自主治理的关键是如何协调众多的受害者的行动,尤其是当受害者无法确认或受害者无法沟通时,集体行动的困境将使受害者面对的是不利的“个体索赔―治污”博弈而不是有利的“集体索赔―治污”博弈。此外,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中,集体执行索赔是博弈中的关键要素,集体索赔的概率决定了博弈的最终结果。此外,索赔效果的达成离不开法制环境的保障,需要通过各个限制条件的具体分析,丰富博弈模型,确定博弈过程中政府和村民、社区之间的关系。
3.2 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典型模式研究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研究结果要具有可实施性,要从自主治理的理论分析转向农村自主治理结构及运行模式的研究。需要对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典型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3.2.1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结构研究
自主治理结构是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实施框架,将为实践提供直接的建议。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关键要素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管理方面:社区愿意采用此制度、社区对环境有管理权、社区有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来确保环境质量、社区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管理、政府可以经常为社区行政区提供监管信息、政府机构一直为社区提供支持。(2)经济方面:从自主治理制度中获得的收益可以改变社区行为,可以改善社会服务、自主治理制度的实施要增强社会整合度、环境自主治理制度要满足社区成员的期望收益。(3)治理组织方面:要有规范和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的村民集会制度、做决策时要依靠村民、财务透明等[15]。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系统包括三个不同层次:操作层、组织层和制度层[22]。其中,操作层的自主治理主要体现在环境治理任务的具体执行中,包括对于组织成员的生产生活进行环境监督、环保教育以及进行重点区域的生态恢复等。组织层的自主治理主要体现在组织内自主治理组织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包括制定组织环境保护的政策和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环境保护标准和规则等,这里的相关者除了村民和社区外,还要接受政府的政策供给和监测评估。制度层的自主治理代表组织的利益,关注并参与区域或国家的相关法规制定,此时的相关者不仅包括社区组织还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和政府组织,如表1。
表1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层次
Tab.1 Rural environment self-governance levels
操作层Action level组织层Organizational level制度层Policy level主要相关者村民、社区组织村民、社区组织、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利益相关者、政府组织自主治理内容和方式对成员进行环境监督、环境教育、开展生态恢复等制定组织规划、标准和规则等参与、影响区域或国家环境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
3.2.2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典型模式研究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典型模式的研究要以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作为支撑。借鉴当前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CBNRM)的分析框架,调研主要从农户收入和环境的可持续性2个方面来进行,这也是当前比较成熟具体的研究方法[23]。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农户拥有的财富情况、环境水平、当地的收入、获得资源的途径、对环境和资源的控制情况、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村民影响社区事务的能力、社区冲突、社区对环境管理的认识等。
在调研方式上,通过资料收集掌握当地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总体水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宏观环境;通过访谈了解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参与方式、社区事务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等;通过问卷获得村民收入水平、收入来源以及影响因素、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如表2。调研地点选择上要注意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关键要素的代表性,如在村民组织的主体、环境污染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要素的代表性。
通过调研对我国当前的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典型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分析典型自主治理模式的治理层次、相关主体、治理结构和关键要素等;评价当前的模式在提高经济效率、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环境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表2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典型模式调研
Tab.2 Typical model survey of rural environmental
selfgovernance
调研方式Method调 研 指 标Index资料收集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污染状况、宏观环境政策个人访谈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参与方式、产生的影响问卷调研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环保意识
3.3 完善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聚焦于三个层次:第一,如何改进优化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宏观政策供给。核心问题是政府、社区、村民、NGO等相关主体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与互补,实现农村环境的有效治理。自主治理并不等于政府不作为,作为公共管理部门,政府应该履行诸角色包括:保护“公共资源”、协调冲突、解决当地不平等、协助社区解决问题、支持当地能力建设等。另外,环保理念以及科学的环保知识普及(如化肥农药的科学使用)是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
第二,自主治理组织自身的结构优化和运行高效性问题。即通过农村环境情景分析、自主治理活动的层次定位、自主治理的流程设计等,构建高效的农村环境治理组织结构。包括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对违规者的监测和管理、对自然资源变化的监测等具体内容。
第三,土地流转制度下的环境自主治理问题。为了推动农业生产形成规模经济,扩大农民经营的土地,根据中国新出台的法律允许农民的土地可以流转,这对于异地污染的控制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当土地租赁者并非当地居民,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相关主体、以及他们的博弈关系将发生很大变化,调整农村环境治理制度,确保这些农场的经营者不污染环境将是农村发展必然面临的问题。
4 总 结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以及治理模式的探索研究将是环境治理的崭新方向和视角。对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及其模式的探索有两个主要的层次:首先要从基本理论出发研究农村自主治理制度的前提条件。每种经济制度的制定以及效应的最大化都有特定的假设条件,对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的实施的背景条件和总体局势给予判断和分析。第二,面向制度制定与实施层面,对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典型模式的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框架,选择关键的指标进行实地调研,具体分析我国农村典型的自主治理模式的关键要素、自主治理系统的构成及其特点,确定我国农业环境自主治理路径的基础和方向,并提出政策建议。对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和运行模式的探索将使环境治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陶爱祥.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村环境治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 17023-17026. [Tao Aixiang. Study on Countryside Environment Rectification Based on Circular Economy[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37(34):17023-17026.]
[2]张晖,胡浩.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基于江苏省时序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4):48-53,71.[Zhang Hui, Hu Hao, Ver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Jiangsu Province[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9,(4):48-53,71.]
[3]刘建昌, 张珞平, 洪华生,等.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农业土地利用系统优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2):442-447.[Liu Jianchang, Zhang Luoping, Hong Huasheng, et al. An Inexact System Programming for Agricultural Land Utilization: Based on Control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Wuchuan Catchment[J].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06,25(2):442- 447.]
[4]何浩然,张林秀,李强,农民施肥行为及农业面源污染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6,(6):2-10.[He Haorang, Zhang Linxiu, Li Qiang. Research on the Fertilizer Behavior of Farmers and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06,(6):2-10.]
[5]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Ostrom E.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M]. Shanghai Sanlian Publishing House, 2000.]
[6]左停,我国农村环境资源管理的非集中化实践―概念、背景与案例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4,(3):5-8. [Zuo Ting. The Practice of Decentralization Management of R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Concept, Background, and Case Study[J]. Rural Economy, 2004,(3):5-8.]
[7]Arnstein A. A Ladder of Citizenship Particip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1969,26:216-233.
[8]Richards C, Blackstock K L, Carter C E.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Participation SERG Policy Brief No. 1[M]. 2nd ed. Aberdeen: The Macauley Institute,2004:12-14.
[9]Tippett J, Handley J F, Ravetz J.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A Conceptual Appraisal of a New Methodology for Participatory Ecological Planning[J]. Progress in Planning, 2007, 67: 9-98.
[10] Rowe G, Frewer L. 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 in Science[J].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 2000,25: 3-29.
[11]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分析[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Pan Genyao.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Ecology Environment Control[M]. Yang Ling: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Press, 2003.]
[12]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城市环境治理模式和体系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1-5.[Jiang Ailin, Zhong Jingtao, Zhang Zhihui. A Theoretical Study on Harness Patterns of Urban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9,24(2):1-5.]
[13]杨曼利.自主治理制度与西部生态环境治理[J],理论导刊,2006,(4):55-57.[Yang Manli. Selfgovernance System and East Ecology Environment Control [J].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2006,(4):55-57.]
[14]邓维杰.谁是自然资源保护的主体[N].中国青年报,2002-01-30.[Deng Weijie. Who are the Protection Subject of Natrual Resource[N]. China Youth Daily, 2002-01-30.]
[15]左停,苟天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 CBNRM) 的国际进展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6):21-25.[Zuo Ting, Gou Tianlai. Synthesis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Community Based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CBNRM) [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5,10(6):21-25.]
[16]Brown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Forest Co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Westcentral Africa[DB/ OL ]. European Trophical Forestry Paper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1999. http : ∥省略.uk.
[17]陈丽华.论村民自治组织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法律地位[J].求索,2007,(12):70-72.[Chen Lihua, Analysis of Legal Status for Farmers Selfgovernance Organiz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Rural Ecology Environment Protection[J]. Seeker, 2007,(12):70-72.]
[18]康洪,彭振斌,康琼.农民参与是实现农村环境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579-583.[Kang Hong, Peng Zhenbin, Kang Qiong. Farmer’s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Realization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Rural Environment[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9,30(5):579-583.]
[19]董海荣,左停,李小云,等.社区自然资源管理与社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河北省易县南城司乡南台村实地调查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4-35.[Dong Hairong, Zuo Ting, Li Xiaoyun, et al.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Natural Resource and the Stable of Community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A Case Study of a Village in HeBei Province[J]. Rural Economy, 2004,(7):34-35.]
[20]李方才.对农村社区的定性分析和定位探讨[J].中国民政,2007,(10):19-20.[Li Fangcai,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Orientation Discussion of Rural Community[J]. China Civil Affairs, 2007,(10):19-20.]
[21]尚宇红.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博弈分析[J].理论探索,2005,(6):93-95.[Shang Yuhong. A Game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J].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2005,(6):93-95.]
[22]Margerum R D. A Typology of Collaboration Effort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8, 41:487-500.
[23]Centre for Applied Research. Inception Report. Review of 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Botswana[DB/ OL ]. The National CBNRM Forum Gaborone , Botswana : Centre for Applied Research,2003. http: ∥省略.
Research Path ofSelfGovernance Model of Rural Environment
LI Yingming1 SONG Jianxin2 HUANG Baorong1 WANG Haiyan1
(1.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ng 100190, China;2.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质性方法论与比较政治
质性研究方法的过时观点及其发展
洞察和陷阱——质性研究中的选择偏误
比较的必要性——量化政治学中的理论证实
研究设计、证伪及质性—量化研究分野
量化方法在质性研究中的接入——以选择偏误为例
政治科学中质性与量化分析的沟通
政治科学中研究设计的重要性
两种文化的故事——社会科学中的量化与质性研究
测量的效度——质性与量化研究的共同标准
两种研究文化是否蕴涵两种科学范式
社会分析中的鸭兔图——两种文化的故事
方法论的多元主义——回应布拉迪和埃尔曼
比较政治学中的概念误构
对概念、定义和模式的进一步考察
极权主义、模式癖与从错误中学习
概念延展新论:比较研究范畴之调整
民主与二分法:一个概念选择的实用主义路径
比较研究中的民主概念等级
中国古代君主与“民贵君轻”观念
略论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周思敬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基本理论问题论略
中国传统政治知识研究评述
现代氛围中的政治技术和政治技术化
《在民主与法治之间》评介
党内民主的发展趋势及必须坚持的原则
论的人民民利思想郭根山
共和政体与当代中国共和制实践的基本特色
促进社会和谐的逻辑与路径李新生
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从“分管”到“辅佐”:中国副职问题研究朱光磊
近年来国内政府官员问责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与制度保障
论区域一体化下的区域间政府合作——动因、模式及展望
新时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政治功能分析纪德尚
社区建设中的物品供给:制度困境及其对策
政治博客现象及其公共治理
韩非奉献给君主的根本治国方略
西方多元文化主义争论、内在逻辑及其局限
中国传统民本文化的现代价值曹德本
生态政治:老子生生和谐的政治价值情怀李承
论公共管理类型——公共管理横向体系分析
试论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价值
使类型学更有效:概念形成、测量与精确分析
方法论上的罗夏墨迹测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中的迥异解释
论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方向——一项对主要学术期刊的分析
公正观与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社会公正的实现
【关键词】 民办高校;思政课;现状;改革思路
民办高校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亮点。民办高校经过十多年的迅速发展,现已处在由规模型到质量型的转型期。但民办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存在不少问题,急需改革和创新。
一、民办高校思政课的现状
1、民办高校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情况现状
一是关心时政,但缺少独立思考,对较深层次的问题认识模糊。在民办高校大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基本政治立场坚定,对社会安定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抱有普遍认同的态度,政治态度基本稳定,但政治参与热情低,因为在对自身的定位中,他们普遍感到自己不是“社会精英”,而只是社会平凡一员,自己的生活离政治比较遥远。二是大部分学生的本质是好的,但部分学生对一些具体问题,缺乏理性思考,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政治参与热情明显低于公立高校大学生,对一些党团活动和青年志愿者等公益活动只是被动地参加,甚至不愿参加,而对一些具有经济化、利益化倾向的活动,如打工、经商等则非常主动。对社会现象的理性分析的习惯正在养成,对社会上的人和事及其现象的认识正处于逐步成熟的过程当中。三是不少学生综合素质较低,文化底子薄,基础较差,偏科严重,差异较大,总体发展不平衡;他们入学对文化课平均成绩比普通高校的大学生都低,一般通过自学考试、学历文凭考试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统招资格的民办高校)等形式取得学历文凭,有一定的独特性。
2、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现状
民办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也不能完全满足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需要。在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外聘教师多,教师队伍不稳定、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大的问题,面对多变复杂的社会现实,他们需要令人信服的道理作深入分析和启迪,科学引导行为走向。上课过程中照本宣科的多,不能很好的把思政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解释现存现象,进而体现思政理论的魅力,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他们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却难以成为教学中坚,无法成为学校的骨干;他们热爱教师这一职业,但缺乏职业安全感;他们是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但工作压力较大;他们渴望提升自己,但在继续学习和参加培训方面有诸多困难。有些外聘老师按酬上课,临时观念严重,不能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针对民办院校特点组织教学;也有部分民办院校实行企业化管理,工资待遇低,福利条件差,管理又缺人性化,导致个别教师没有工作积极性、备课讲课只为完成任务,没有全身投入。
3、民办高校思政课现状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应试性强,理论与实践关系不密切。民办高校教材内容仅停留在对已有理论知识的概括和前人讲话的诠释上,且范围广不精细,缺乏对现实发生学生关心的问题的基本思考和解释;思政课往往只注重知识点和考试技巧的传授,没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正确地处理复杂问题,忽略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一根本要求。二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方式和手段与其学生的思维方式有距离,不能有机结合。目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总体来说还是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满堂灌”。高校思政课基本采用上大课的方式或变相缩短课时,使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受到一定限制,教师只管讲,学生被动听,甚至没有听,客观上也制约了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更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甚至削弱了学生对思政课教育的主要接受。
二、民办高校思政课改革思考
1、提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建设
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分。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承担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民办高校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以必须提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质量,方可承担这一历史使命。
一是要正确定位。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人才和学校发展的深远影响,学生成才成功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按要求开设,必须有制度保障、措施得力并能够结合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二是要创新教学理念和考评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提高,学生把学习理论和实际运用切实结合起来,很有必要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合理的考评模式考评,应该适当降低闭卷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密切结合民办高校学生平时的学习和认识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精品课程。三是要完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涵。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应适时组织编写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材,将理论与案例、学习与做人结合起来,开创民办高校的思政教学新途径。
2、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普遍聘用教师要求较低,部分老师素质不高,行为不端,污言秽语,起不到好的表率作用,败坏教师团队形象。应根据“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肯奉献”的要求选聘合适的人选,把好队伍入口关。更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身作责,起到榜样表率的作用,更需要老师用心去感悟工作,用心去关爱学生。有部分老师从心里是瞧不起这部分学生的,甚至厌恶学生,这样根本就不可能把本职工作做好,更不能从工作中得到提升。大学教师不仅仅是教学传授知识这么简单,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形成。结合目前民办高校的教师主要来自刚毕业的大学生、本校的毕业生、退休的高校教师、企业管理者的现状,建立以老带新、以熟带生的老中青互帮团队,努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职工队伍。同时想方设法支持教师开展校内校外实地调研、提供参加研讨会、备课会、经验交流会的机会,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和教学水平。
3、开展政治理论课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
提高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就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深入浅出地把政治理论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生活化、生动化、通俗化的语言,实现政治理论课由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由教学体系实现学生向信仰体系转化。一要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方式。注意教学民主,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成功是引发兴趣的直接动力。学生经常把自己在某方面受到教师的鼓励视为一种成功,促进自己不断进步。因此,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尽情发挥大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二要创新教学法。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个一核心问题开展讨论,在师生互动中掌握思政课的基本理论。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关心的问题,精心选择讨论主题。 要结合当前形势,把教材内容分为若干专题,以专题形式渗透到相关教学内容之中。比如“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这章,教师在传递课本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就中国与世界上大国、强国之间的外交和中国周边外交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三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搜索一些材料新、时代感强、说服力强的优秀影片和录音、录像资料作为辅助材料,组织学生收听、观看。以直观的印象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完善思政教育体系
一是建立政治理论教师、辅导员、团委、学生会及社团的多层次的教育活动体系,形成齐抓共管态势。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到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之中进行,落实到后勤、管理、教辅等各项实际工作中,创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使思政教育渗透到所有工作全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三是不断拓展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利用寒暑假,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调查、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把思政教育融化在实践中。既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又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我国的民办高校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职能和作用,只有在探索与改革中要与时俱进,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 公民权 公共利益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公共服务 服务,而不是掌舵》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共行政学专著,它以其宽广的学术视野和鲜明的理论创新在学界和政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者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从七个方面系统阐述新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内涵。登哈特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是: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追求公共利益是终极目标;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视野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责任并不简单;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二、老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之比较
在老公共行政之下,政府的目标仅仅在于有效地提供服务,问题主要通过改变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得以解决。层级制和控制、减少公民参与以及中立专长的优势掩盖了关注民主价值领域的呼声,不惜牺牲公民对政府工作的参与作为追求组织效率的代价。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基础在于,认识人类行为的最佳途径是假定政府的行动主体和其他的行动主体都是根据他们自身的利益来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的。政府的角色就是为了促进个人选择和实现效率而释放市场力量。公民被视为顾客,问题通过操纵和激励得以处理。公务员应该成为获得“最佳交易”并且减少成本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冒险者。而在新公共服务中,公共行政官员要认识到参与并且开放的公民权对于民主治理是至关重要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之后才能向更高的目标追求。然而,人的行为不仅是自利的问题,还涉及价值观、信念以及对他人的关心。公民被视为政府的主人并且能够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而一起采取行动。新公共服务通过广泛的对话和公民参与来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利益。公共利益超越了个人利益的聚集,公共服务由为他人服务和实现公共目标的愿望所促动。因而,公共服务本身被视为公民权的扩展部分。
三、新公共服务的重要启示
我国的公共服务改革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正处于转型的攻坚期,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公共利益的高度整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行政管理改革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坚持以人公民为本的理念,注重公民参与机制。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权理论表明,公民权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公民本身就是一种目的。然而当今政府的职业化和对所谓政治“专家”的依赖严重阻碍积极的公民权。公民从而降低了对政府的信任感,并且冷嘲热讽政治家的手段和动机。在笔者看来,适当积极的公民参与不仅是公民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来,还应扩展到监督和反馈机制中去。公民参与公共行政,不仅能够满足公民自身的利益和愿望,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还能有效推进政策执行。政策在公民的参与下制定,当然会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向着设想的方向发展。此外,公众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透明度,也强化了政府责任,增加政府公共信任度。信息社会的挑战时刻都在进行,整个社会复杂问题的处理需要公民和政府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新公共服务认为,提供服务是拓宽公共参与和扩大民主公民权的第一步。在一个民主政体中,想达到有效的参与效果,不仅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使得公民拥有切实的公民权,公民本身也应当积极履行责任,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新公共服务才能特别关注公民的呼声,公民也才能积极地参与进来。
其次,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公共利益对于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它涉及实质又包含着过程,对于民主治理极其重要。新公共服务认为,公共利益不等于个人自我利益的简单聚合。诚然,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着差别和分歧,充满着冲突和矛盾。我们必须将个人利益上升到集体利益,上升到公共利益的高度,舍小家为大家,创立共同的利益和责任,才能实现满足绝大部分人利益的公共利益。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努力增进社区福利,这样才能弥补公民和政府间的隔阂。积极的对话、广泛的参与、政策的了解、视野的拓宽,为了公共利益的实现,这一切都必不可少。
最后,强化政府的责任性,完善行政责任机制。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官员是仆人,而不是主人。从而将公共行政官员定位为公共资源的管家、公共组织的保护者、公民权和民主对话的促进者及社区参与的催化剂,通过尊重公民权,给公民授权来为人民服务。尽管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我国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更加广泛意义上我们两国所面临的问题有许多共同的主题,涉及问题的种类也具有相似性。在笔者看来,新公共服务所设想的政治框架和机构治理的模式都是很好的,具有很强可实施性和发展性,未来民主道路会朝着这个方向延伸。然而,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公民参与无休止的讨论被用来推延决策,或者参与在未能充分利用所开发的信息和建议下进行,甚至公民的参与只是成为一种装饰性活动。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切实行使公民权,就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和认真负责的行政官员群体为公民的切实利益着想。行政官员需要扮演教育公民的角色,正确引导公民参政,倾听公民声音,对话语做出反应。作为政府官员自身,不仅要加强与公民之间的联系,关注弱者利益和未被关注者的利益,同时也要培养自身的道德性格,培养激情、坚忍不拔的品质及对他人的移情认识,更要提高从事集体行动的技巧,以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感。
参考文献:
摘要:创新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从体育院校学生实际出发,以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改进实践教学模式等为创新路径,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bstract:innovative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reality, to optimize teaching contents,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perfect evaluation methods, improve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etc. path of innovation, to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pertinence,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关键词:体育院校;实际;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Key words:sports colleges; practice; innovation;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中图分类号:G6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现“价值理性与意义世界构建”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①。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 思想政治素质是首要的素质,而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觉得“难教”,学生“不愿学”,教学实效欠佳的现象。如何改进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必须从体育院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创新思政课教学,使思政课真正被学生所认同和接受,才有助于提高课程的吸引力, 增强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
一、体育院校学生实际
笔者结合体育院校思政课多年教学实践,以及平时和学生的座谈交流,对体育院校学生的实际比较了解:
1.个性张扬,组织纪律性较差
体育大学生多数人性情开朗,个性鲜明,思维敏捷,争强好胜,接受能力强,做事积极主动,力争把想做的事情做到最好。表现欲望强烈,在思想行为中倾向于强调自我,勇于打破陈规,敢说、敢闯、敢想、敢干。性格豪爽,耿直,感情丰富,但容易受外界干扰,思考问题简单, 缺乏现实考虑。另一方面,在他们身上往往存在生活散漫、纪律性差等缺点,对纪律教育乃至思想教育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经常在文化课或专业理论课等课程出现迟到、早退、旷课,即使在课堂上学习注意力与专注度也不高,经常从事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活动,甚至影响课堂纪律。
2.专业技能强,文化基础薄弱
体育学生平时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体育训练中,加上身体疲劳,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因此文化基础较差。而现行考试制度规定体育类学生分别参加体育术科和文化课两次考试,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比非体育类学生要低得多, 以2014年广东省为例,第一批本科院校最低录取控制线理科类为560分,而体育类则为407分,比前者低198分,只占前者总分的72.68%,相差近三成;第二批本科院校最低录取控制线理科类为504分,而体育类则为328分,比前者低176分,只占前者总分的65.08.68%,相差三成半;其它省份的情况与此类同。再加体育学生一般重视专业技能训练,思维方式多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在文化理论学习过程中,不少同学理论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较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文化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
3.思想活跃,学习功利性强
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进取意识较强,但学习态度上功利色彩浓,体育专业学生常常以“实用”为标尺,以衡量学校开设课程对个人是否有用进行取舍。调查中了解,部分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感兴趣,认为人文社科课程对自己的就业毫无帮助,因而用于学习人文社科知识的时间很少。有的学生简单地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说教课或凑学分的课,是可有可无的;有的同学认为思政n与自己的专业毫无关系,看不到思政课的学习与专业学习在个性成长上的一致性。
二、创新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立足于体育院校学生实际,创新思政课教学,这是增强体育院校思政课吸引力、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的需要。创新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精”就是实际生活中最需要、最具生命力的基本理论观点;“管用”就是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发挥思想教育功能。体育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又因专业的特殊性,往往要付出非常的体能训练去掌握运动技能,承受着比其他专业学生更重的体能消耗,很难不影响本专业的理论和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因此,思想理论课教学在坚持课程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要着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真正使学生尽可能得到最本质、最有用的知识。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欢迎,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告诉学生“什么”,而在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重在启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有用。思政课教学要联系体育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学习,针对社会现实中的重大问题,针对热点、难点以及疑点问题,以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方法讲授。如果能选择与体育和思想理论课教学密切相关的话题进行教学,自然有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
3.因材施教的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国高校无论何种规模和水平,都基本上采用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乃至百余个不同经历、不同爱好、不同特长和不同水平的学生,“千人一教,千教一律”,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效果岂能尽如人意。“因材”必须从学生的材质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基于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就不能停留在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上,而应从学生人文素质相对偏低的起点出发,贴近学生的接受水平,循循善诱,力求深入浅出,准确生动,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 理论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思政课承担着传播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任务,能够使学生认同主导的价值观,使他们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责任。
通过理论性的传播来引导、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于国家和党的更高的认同。通过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使学生能够接受和认同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并在实践中践行。单纯的理论说教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很差,在思政课中适当地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内容、趣味性的教学方式等会大大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支撑理论的素材和内容上下功夫,要利用生活中的事件补充和证明相关的理论,用这样的现实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将枯燥的理论通过兴趣内化为高度的国家认同。
三、创新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拓展人文课程,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体育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在保持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优化教学内容,抓住热点,讲清难点,突出重点,解答疑点、从而提升教学绩效。依据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现状和专业特点,应采取既全面把握又突出要点的教学法。应根据符合时代特征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结合专业特色和就业要求,对现有内容,或精简,或更新,既注重“精”,又体现“管用”,让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课堂教学联系实际,求“真”致用,便于“入耳、入脑、入心”,做到“真听、真懂、真信、真用”。
拓展人文课程。为强化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应围绕新课程方案开设与之适应的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完善“思政课”相配套的选修课体系。开设自然哲学、文化哲学、逻辑学、伦理学、文化史、艺术欣赏和名篇选读等人文学科课程③,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以增强综合素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选修课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对于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体育精神的体育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均较低下,再加上思政课的教材内容本身就较枯燥,理论性太强,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兴趣吸引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无趣”、“无用”等厌学心理,精心策划,吸引学生兴趣。可采取问卷调查、填充格言、体育明星故事等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思政课的魅力,自己发现真理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信、自强,使他们想学、好学、乐学。
2.提问思考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适当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应辩,同时在每一次课后留下若干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思考题,训练并提高学生学习运用基本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经济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变化发展,为思政课提供生动而丰富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材观点精选一些国内外重大新闻材料,使教学增添时代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这些事件,纠正其认识中的某些偏颇的观点,从而使学生觉得 思政课的学习能提供分析问题的正确立场和科学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4.自由讨论法。根据体育大学生活泼好动、敢于表现的特点,结合课程内容,围绕同学们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如改革开放与中国、问题、、反腐败等,开展分组讨论活动。重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凝聚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深化认识。
5.声像启迪法。根据体育专业学生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播放相关音像,可以给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视听冲击,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能力去获取知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学效率。
6.激励记分法。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受制于学习态度、认知水平、表达能力、性格等因素,可采取优秀小论文评选、作业评比、课堂抢答等激励方式,采取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40%的记分法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日常教学活动。
(三)改进考核方式, 形成正确的导向
当前思政课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方式,使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平时不学习,课堂活动不参与,考试前临时突击的现象,这与高校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相背离的。
思政课的考试和成绩评定必须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考核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平时的思想政治表现,注重知行统一,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考试内容依据各不相同的专业,从中寻找与学习思想教育课程相关的内容和材料作为命题点,从而制订出适应不同专业特征的考卷。这一方法可与各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结合,最能克服过去大一统的考试缺陷。成绩评定由卷面考试和平时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包括书面作业、讨论发言、平时思想政治表现和社会实践总结。卷面考试成绩、平时考核各占总评成绩60%和40%。
(四)创新实践教学,深化理论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有机会透过纷繁多样的社会现象,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丰富和补充课堂教学内容。
1、结合专业实习,深入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尽可能结合学生的专业实习进行,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可以作“中小学体育课的现状与对策”的调查研究,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可以作“社区群众健身的现状与对策”的调查研究等等。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的教学实践,最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因而更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2、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时间,就近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这种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在经费困难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本地社会实践资源。如参观烈士陵园、名人故居、博物馆等。通过这些实践形式,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有关理论,效果明显。
3、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由于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以社会考察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学已经难以组织,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拓宽实践教学途径,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假期社会调查、服务公益、志愿者活动、扶贫帮困等形式,培养学生从方法论的视角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藉以加深对科学理论的认识。
总之,创新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加强和创新思政课教学实践,摸索出一条在“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色之路。但无论具体如何创新,都要始终坚持瞄准培养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人才这一目标,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体育、贴近学生,增强针对性和科学性,努力讲求实效性。④
注释:
① 《教学与研究》《学习同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刘贵芹 宇文得2007.9
“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将“为读者服务”的出版精神坚持到底、一以贯之。“理论热点面对面”丛书,从内容选择、框架设计,到语言风格、装帧设计,甚至是价格确定和宣传手法,无不体现着为读者着想的精神,无不渗透着作者和编者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恰是这种在每个细节上都为读者着想,每个环节上都极其尊重读者的诚意之作,才彻底打动了读者、赢得了读者的认可和赞扬。
政治类图书的编辑,经常会产生一种误区,认为自己编辑的内容是党的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传播的是党的声音,承担的是政治任务,作者是权威的专家学者,因此容易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习惯于按固定的思维和模式去编辑书稿,满足于固守某种僵化刻板的套路而不求改变。长此以往,造成了“图书像文件”、千书一面的现象,逐渐使出版物丧失生命力和吸引力,逐渐脱离群众。当听到读者反映图书内容枯燥、不容易理解时,则将责任归结到“读者理论水平需要提高”上,而不从自己的工作中找原因。
做好编辑工作,首先要克服这种“唯我独尊”的错误认识,转变观念,变“我们出什么,读者学什么”为“群众要看什么,我们出什么”。著名出版家邹韬奋曾经说过:“要用敏锐的眼光,深切的注意和诚挚的同情,研究当前一般大众读者所需要的是怎样的‘精神食粮’。”这是一个出版工作者应该担负的基本责任。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所谓“精英图书”,不是给精英们看的书,而是把读者当成精英,对读者的辨别能力和鉴赏品位,深怀敬畏之心。读者是我们的“上帝”,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牢固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意识,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的成功恰恰是因为将“为读者服务”放在了首位。该套丛书的第一本书名叫《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可谓开宗明义,首先明确了以“干部群众关心”为核心的定位,并将这种定位贯穿到底。
“理论热点面对面”中每个话题的确立,都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现实依据。以《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为例,从2010年年底开始,理论局就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并在网上广泛征求问题,在认真了解广大干部群众关切的基础上,梳理出物价上涨、分配不公、房价过高、就业难、看病难、教不育公平、发展不平衡,腐败现象蔓延8个时下最热门、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围绕这8个问题,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讨,广泛征求理论界和社会各方面意见,在集思广益、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最后的书稿。正是由于做到了眼睛向下看,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切实满足读者的需要,才赢得了民心,最终获得了读者的肯定。
有的读者曾反映,但凡谈及理论类著作,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屋建瓴”。理论虽好,却不“亲民”,因此被束之高阁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古人云,文以载道。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现在的政治理论读物不能深入群众的现象比较突出,问题不是出在内容上,而是由于表现手法的老套和生硬。周立波在《立波秀》里讲过一个段子。他说,同样讲“人口普查”的重要性,美国的广告语是“如果我们不知道社区里有多少人,我们怎么知道应该建多大的医院呢?”而中国的宣传口号则是“人口普查进万家,彻底清查你我他”。抛开其他因素,单就宣传效果来说,两者比较,高下立分。这里面也许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表现形式的差异会给人造成不同的感受,而不同的感受则会带来接受程度的变化。
文化的核心魅力是感召力和吸引力。好的内容,如果没有用合适的形式表现出来,不能吸引人的“眼球”,那么也只能是“茶壶里煮饺子”;而好的内容辅之以活泼新颖的表现形式,才能做到寓教于乐,真正起到宣传教育效果。在有些人的头脑中,政治理论读物必须是严肃庄重,好像不板着脸说话就不足以体现其权威性。这种保守的观念是造成政治理论读物形式单一,枯燥生硬,不能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主要原因。
“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在创新形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经实践证明,有很多做法非常成功。例如,为了满足“读图时代”的需要,丛书选配了大量精美的图片,《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中的图片有70张,平均1.8页就有1张图片。不仅活泼了版式,更增强了读者对正文内容的感性理解;再如,为了扩大信息量,丛书设置了“知识点”、“相关链接”、“深度阅读”等板块。除此之外,《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还新增加了“权威声音”、“政策传真”、
“专家点评”和“百姓心声”等,拓宽了角度,强化了深度,增加了可信度。
今年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在文风上有重大改进。在阐释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时,没有长篇累牍地论述,更没有避重就轻地闪躲,而是采取段首中心句的写法,简洁明快地直奔主题;在论述中,侧重于摆事实,多以数据和实例来说明问题,讲目前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将来还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在语言运用上,取平实弃浮华,通篇不见口号式的空洞高调,更没有“抛书包”式的艰深晦涩,而是如同拉家常般的娓娓道来,令读者有如沐春风的阅读感受。
做好编辑工作,还要明确评价标准是什么。政治类图书编辑,习惯于偏重强调出版物社会价值,而忽视其经济价值,眼睛喜欢向上看,满足于获得领导的表扬和专家的肯定。不屑于市场类的营销手法,不以销售论英雄,而以是否获奖来体现价值。其实,图书获奖固然重要,但做到“叫好”还只是成功了一半,“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比“叫好”更为重要的是“叫座”。对于图书来说,读者才是最终的裁判,读者肯掏钱购买,就是对出版物的最高褒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践性;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29-02
一、从客观实际出发,增强内容的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意识形态交锋主线的不变性和扩大化;意识形态斗争形式的广泛性和多样化;意识形态交锋领域的复杂化和扩大化”[1]的新形势,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也对大学生思想产生消极影响。新“读书无用论”思想和“金钱至上”思想,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崇洋、不讲前途只谈“钱图”的思想在高校学生中滋生蔓延,毕竟“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整个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社会风气以及国际气候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主、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明确教育内容。
1.要明确基本内容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基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与关键,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性质。它是衡量高校思想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文化多元化条件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对于不断强大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道德的基本理论为支撑,以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及“八荣八耻”教育。
(4)把社会的实际问题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是一种研讨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要注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学科化,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要清楚地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课,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课;是政治课,而非直白的信息传递课;是理论课,而非枯燥的形势和政策介绍课。
2.要把握基本原则
(1)教育内容要讲科学性。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和谐发展,是对传统教育目标的一个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的第一目标,便是传授相关理论知识,使受教育者懂得和掌握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规范。
(2)教育内容要有层次性。即克服“理想化、一刀切”的弊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不同层次需要的学生,确定不同层次的内容要求。
(3)教育内容要有激励性。这就要求学校把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统一起来,在内容的安排上,让学生从当前做起,分阶段地奔向远大目标。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出发,增强教育途径的实践性
重视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大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务必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隐性或渗透性的内容和方法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高校长期以来却存在因实践因素的缺失而脱离实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使原来理应生动活泼、风趣有味、实践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玩文字、玩数字、玩嘴皮的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课堂之上。长期以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产生厌恶、厌烦的情绪,乃至抗拒心理。
为此,除坚持两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之外,要从三个方面拓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丰富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一是应组织或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鉴于学生独立开展社会调查能力尚不完全具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为他们拟定一些调研课题,同时在调查方法上给予指导。
二是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是一项很适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社区服务活动,能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加深对自己将来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理解,强化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
2.积极探索网络实践教育
一是可以设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或网页,可以在网上开辟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栏,开展“两课”的网上教学,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教育活动。
二是可以利用电子邮件、QQ平台和博客等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开展各种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网上竞赛活动。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与学生直接沟通,哪里有苗头,就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哪里去,即在网上营建学生的“精神氧吧”。
三是研制和推广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组织有关专家开发出一批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软件,把严肃的思想政治理论变成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在网上传播。
3.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开展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校园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练之以意,约之以法,导之以行”,逐渐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应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系列讲座、专题报告等活动,把德、智、体、美各方面的教育协调起来,以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环境入手,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观点正确认识内因和外因的对立统一的原理,优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外部环境,增强其实效性。
1.加强领导,强化队伍建设
高校党委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通过选留优秀毕业生、在岗培训、脱产进修等途径和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职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立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机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是人才的理念,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2.科学评估,构建长效机制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构建长效的育人评估机制。学校主管部门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和量化细则,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绩效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水平评估体系。
3.以人为本,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学生辅导员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辅导员来说,要大力倡导爱、严、细、实的工作作风,要把“爱”视为育人的情感基础。作为辅导员,只有对学生满怀深情,才能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教育情境。有了“爱”,“严”才会有分寸,自己的教育才会被学生接受;有了“爱”,辅导员的教育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和细致入微;有了“爱”,辅导员才会实实在在地为学生办实事,其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4.标本兼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属于人生的特殊阶段,他们因知识、社会阅历以及内心渴望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内心存在极大的动荡性、复杂性和困惑性。他们当中有的因为适应性比较差,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的因为性格孤僻或自小受到宠爱等而不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出现人际关系危机;有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弱,存在自卑心理;有的从小生活优越,缺乏应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无所适从,造成恐惧、焦虑、烦燥、抑郁等不良心理。大学生的这些不良心理必然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良好品德的养成。因此,要加以重视,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永贵.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意识形态交锋的基本特点[J].理论动态,2006(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AGIL模式;功能协调;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3007605
收稿日期:2014-01-09
基金项目:淮南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1A08007)
作者简介:周学锋(1963-),男,江苏武进人,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和社会学研究。
The city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based on AGIL model
ZHOU Xue-feng1,MIU Bao-ai2
(1.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Huainan,Anhui 232038, China;2.Office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 Anhui 232038, 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highly developed social labor division and intense heterogeneity of community residents, the modern city community lacks a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and belonging. So, strengthening of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community cohesion and promoting its residents’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and belong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GIL model, communit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ub-system of community system. Meanwhile, the community culture per se is a system, composed respectively of the following four subsystems: the resource system playing the adaptive function, the organization system playing the target-acquisition function, the community awareness system playing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function and the community culture education system playing pattern maintenance function. As a resul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system and enhance their respective systemic function so as to play the role of an organic integrity.
Key words:AGIL model; functional adaptation; city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我国正经历从“总体性社会”向市场社会和行政社会的转型<sup>[1]</sup>,也即是说从以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和垄断向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为主、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为辅的转变,相应的是社会管理的方式也在发生变革。
改革开放前,在城市对社会资源进行全面控制和垄断的就是国家成立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单位,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被纳入到单位之中,他们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等都与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逐渐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单位的功能由大包大揽演变为单一的生产经营,人们的生活逐渐脱离单位更多存在于社区之中。当人们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之后,“社区”也逐渐取代“单位”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基本单元,伴随着社会管理中心的下移,社区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城市社区由于社会分工较为发达,人口异质性强、人际关系较松散、生活方式多样化等特点,使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现代社区缺失<sup>[2]</sup>,社区文化对于社区意识的培育和社区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概念
(一) 社区及城市社区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他认为社区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积极的关系而形成的结合,呈现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这就是社区的本职。在社区中,人们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进行亲密的、秘密的和单纯的共同生活,就休戚与共,同感共苦<sup>[3]</sup>。简而言之,社区就是指基于共同利益或价值,生活在一定区域具有紧密联系和活动的人们共同体。
城市社区是基于空间特征对社区的一种分类,一般是相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城市社区,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社会<sup>[4]</sup>。
(二) 文化及社区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有学者认为文化特指意识形态,不包括物质文化,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社区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社区文化是“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内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走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是社会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sup>[5]</sup>。
二、基本理论
AGIL功能分析模型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于1953年在系统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功能分析模型。他把行动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即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分为子子系统,如社会系统又可以分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区系统和社会化系统,这些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依存,每个系统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以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行。
具体来说,这四种功能包括:适应功能(Adaptation),即任何系统应能适应环境并从环境中获得系统所需要的资源,以维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目标;获取功能(Goal attainment),即应能够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立各种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并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整合功能(Integration),即任何系统应能够维持其各部分之间的内部协调,维持一定的和谐,使得系统各部分整合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即任何系统应能使各部分具有动力和动机,使得系统各部分在基本价值模式下参与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以维持系统原有模式的正常运转。
三、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在社区建设中,经济和物质资源在社区中发挥适应功能,决策机构在社区中发挥目标达成功能,政府、民间管理机构和组织在社区中发挥整合功能,社区文化在社区系统中起着维系功能<sup>[6]</sup>。但是就社区文化系统来说,社区文化系统也由四类子系统构成,资源系统发挥着适应功能、组织系统发挥着目标获取功能、社区意识系统发挥着文化整合功能、社区文化教育系统发挥着模式维持功能,因此必须加强社区文化系统建设,增强各自系统功能,从而发挥有机整体的作用。
(一) 增强社区文化的适应功能: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经费支持则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要广开资金支持渠道,确保建设经费充足。
1.政府支持。
从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实际来看,社区自治并非是主流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sup>[7]</sup>。中办和国办于2010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社区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基本原则,要基本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要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可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仍居于主导地位,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经费绝大部分仍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社区文化体系建设也不例外。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要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市区两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来源可靠。
2.社区自筹。
随着社会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将承担起更多的社会管理职能,政府对于社区建设大包大揽的局面将会逐渐打破,发展的总体趋势将是社区自治与政府有限参与的结合。因此,社区自筹是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的又一重要来源渠道。《意见》同时也提出“社区居民委员会兴办公益事业所需费用,经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按照自愿原则,可以向社区居民或受益单位筹集”。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群体将是社区的全体居民,社区可以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向社区居民筹集,或是通过社区自办的营利组织进行筹集,或是通过社区企业组织、公益组织赞助的形式筹集,但都必须要坚持自愿的原则,不能搞乱摊派。
3.社会融资。
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有专家指出政府要抓社区建设的大项目,一些中小项目应让市场自身发挥更大作用<sup>[8]</sup>。就社区文化建设来说,由于社区文化具有群众性、普惠性、共享性、多样性等特点,社区文化建设所需资金就可以通过市场方式运作,采取社会融资的形式加以解决,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社区成员享受文化服务的时候,根据实际实行免费、少费或者完全付费。具体来说又可以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社区与社会融资实体(社会融资实体可以是公益基金会、企业组织、法人实体等)共同投资,按照比例分成,社区投资收益部分最终会用于社区文化建设;二是社会融资实体单独投资建设,收益自享;三是由社区成员共同融资,根据一定方式进行管理,但最终受益的还是全体社区成员。
(二)增强社区文化的目标获取功能: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社区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必须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就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来说社区自治能力主要包括文化发展能力、文化发展能力、文化共享能力和志愿服务能力。
1.文化发展能力。
首先是要做好文化发展规划建设。文化发展规划建设制定的科学与否,不仅指引着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社区文化建设方向和内容,而且影响着文化建设的成效。科学合理的社区文化发展建设规划应包括文化的硬环境和软换建设,包括社区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目标、内容和主要措施。其次是要挖掘文化发展的动力。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就是因为动力不足,因此要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倾斜力度,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把可以市场化的文化行为转让一部分给市场,挖掘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动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社区文化服务。再次要是强力发展文化服务项目。根据城市的历史和特色,将一批健康、文明、向上的时代经典普及到社区,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地方特色文化。
2.文化组织能力。
通过鼓励发展和建立社区文化中介、文化社团、老年协会等各种文化活动组织机构,提高广大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自行组织和自行管理的能力。同时注意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通过请专家、名人、学者和具有文艺特长的居民等方式,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的指导,提高活动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大型文化活动,引导居民文化消费,倡导居民自办民俗文化项目,形成规模消费。以大型社区文化艺术节为依托,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社区舞蹈、戏曲、腰鼓、书画、棋类等喜闻乐见、群众参与度高的文化项目,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3.文化共享能力。
社区文化作为公共资源,虽然受限于建设资金短缺的影响,一些服务项目会收费,但是普惠和共享将是社区文化建设最终的目标。增强社区文化共享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及社区组织应着眼于社区居民的长远利益,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内,加大建设投入,在社区内形成小规模,在街道内形成大中心,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较大的投入,从而实现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社区居民对先进社区文化的需求;二是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包括专职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两支队伍,要统筹考虑、协调发展,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高素质的人员,还可以通过职务晋升、职称评聘、挂职锻炼、外出学习等方式加强两支队伍的建设,提升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管理服务水平。
4.志愿服务能力。
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由于资源的有限,社区服务单靠政府、市场或者个人供给都无法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而志愿服务活动则可以很好地弥补不足,在特定情况下甚至会成为社区服务提供的主要方式。所谓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和参与状况决定着社区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的效果<sup>[9]</sup>,作为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文化服务应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这也是反映社区自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应着重从培育社区居民的志愿精神入手,通过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培养社区居具有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
(三)增强社区文化的整合功能:大力培育主流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既有主流社区文化,又有社区亚文化,但是对社区影响最大的还是主流社区文化,培育主流社区文化主要还是体现在大力塑造体现时代特征的社区精神。
1.社区公共精神的塑造。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相对于传统社会来说,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社会成员之间的异质性较强,这就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尤其社区意识观念较为淡薄,缺乏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关心社区事务,不关心社区发展。因此,应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又能体现社区文化特色的社区公共精神,增强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社区成员间的凝聚力,将社区居民独特的个性、多元的个人利益转化为基于社区公共利益的个人利益。
2.睦邻友好精神的塑造。
社会分工的不同,一方面的结果是社区成员之间的异质性较强,而以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缺乏联结的纽带;另一方面的结果就是职业的多元化导致人们的社会地位产生差异,出现不同的阶层。职业的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理应不是阶层划分的标准,但事实上多元化的职业导致了人们的财富、社会地位和声望方面的不平等,社会分层的结果注定会产生精英阶层和弱势群体。睦邻友好精神的核心思想就是平等,倡导的不仅是形式上的平等,而且还包括实质上的平等。睦邻友好精神的塑造有助于改变因阶层差异而导致的不平等,就社区文化建设来看,睦邻友好精神的塑造主要是体现在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上,应坚持人民的、大众的社区文化,而不仅是少数精英阶层的社区文化。
3.守望相助精神的塑造。
守望相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已有之并延续几千年前流传至今。相比于传统社会而言,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发达导致了职业的专门化,社会成员根据职业分工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彼此之间异质性较强,相互的依赖程度也更高。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多的体现在业缘关系、地缘关系方面,传统的血缘关系影响力大幅降低,社区成员之间的守望相助显得更为重要。守望相助的精神不仅仅只是体现在临时的救灾济贫方面,更多的应体现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互相的关心、相互的帮助会增进社区居民彼此之间的了解,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道德水平,让异质性很强的社区居民能够凝结在一起,形成一致的利益,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
(四)增强社区文化的模式维持功能:加强社区文化教育
社区文化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教学,应根据社区实际情况,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文化教育。
1.依托社区居民。
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即是社区文化教育的服务对象,也是社区文化教育举办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社区文化教育的受益对象。由于城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比较强,居民间的互补性和依赖性较强,因此,应以自愿原则为基础,由社区自治组织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不同职业群体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有别的文化教育,提升文化水平,做到文化教育的自我举办、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发掘社区资源。
应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资源,通过对辖区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争取辖区单位的支持,将辖区内大专院校、各类单位的操场、礼堂、舞台等活动场所与社区共享,形成家庭、楼栋、驻地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文化教育模式。尤其是要充分发掘辖区内大专院校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的功能,通过利用大专院校的教育教学场所和优秀师资,提升文化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有效性,从而弥补社区居民自我教育的不足。
3.寓教育于活动。
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尤其是对于社区文化教育来说,要不拘泥于一般的教育方式,创造性的开展教育。社区文化理论教育有必要,但不宜过多,否则效果就不好。社区文化教育应以各类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来发挥活动的教育功能。社区居民一方面通过参加文化活动受到教育或展示自我,得到精神的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参加文化活动加强了与其他居民的联系和了解,增进了友谊和感情,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有助于推动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城市社区文化相对于农村社区文化而言,由于城市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社区居民的职业多样化,异质性强,社区文化承担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社区文化既是社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又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主系统。作为子系统的社区文化,如果建设的不好,没有很好的发挥功能,就会极大地影响社区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主系统的社区文化,各个子系统也需要发挥好相应的功能,否则就会影响到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春光.加快城乡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的一体化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9.
[2] 夏峰华.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5(6):144.
[3]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53.
[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5.
[5] 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67.
[6] 毕天云.社区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资源[J].思想战线,2003(4):86.
[7] 闵学勤,黄灿彪.适度的社区自治及其路径选择――基于香港和内地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42.
论文摘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模式,从教学设置、组织和管理、教学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等方面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针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在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时要特别注意科学地组织管理,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二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应联系学生思想的实际、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对教育目的进行分层设定:第一,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二,引导学生正视社会发展变化给自身带来的各种影响;第三,引导学生关注、认可社会的发展变化,树立坚定的信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的工作,对象是现实的人,是蕴藏体力和智力、现实和未来的劳动者,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和艺术,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通过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第二课堂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二课堂指的是课外教学,它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利用课余(课外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在校内或者校外进行教育活动,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深化、拓展和延伸,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起构成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2 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方式方法
2.1教学设置。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科学计划和设置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针对社会现实中与主流思想理论不合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以及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一些困惑与偏差,可以组织讨论、辩论赛、演讲会、专题论坛、对话等活动,通过各种思想观点的交锋碰撞,辨明是非曲直,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针对提高大学生学术水平的问题,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引导、支持各种大学生社团活动、科技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针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薄弱的问题,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勤工俭学、社区服务、技术服务、便民服务等活动;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可通过各种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指导活动,既可帮助大学生调适心理,又可为大学生道德问题提供预防作用;为使大学生消除对第一课堂正面理论引导的疑惑,更全面地了解国情,可以组织社会调研,使大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调查,感受社会上积极、进步、健康的一面,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总之,要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科学计划、精心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增长见识的机会。
2.2组织和管理。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效果,要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合理安排、精心组织、科学指导和严格管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非一分为二,各不相干,而是互相渗透、交叉进行的,因此,“第二课堂”作为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完整过程的重要环节,其活动必须置于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与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互相补充,形成体系。在第二课堂的各种活动中,尤其要重视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为保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将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假期进行,依照课程的基本理论确立调研课题,让每个学生在家庭所在地深入机关、下厂、学校、街道、乡、村等围绕调研课题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写出调研报告为确保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制约理论教学结束后暂不给学生记考试或考查成绩,而将该课程考核成绩的评定放在下一学期,待学生提交调研报告教师批阅后,把调研报告作为评定考核成绩的主要依据这项改革有利于突破传统的政治理论课单纯进行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和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试考查方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不仅搞活教学,而且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扩大学生的政治影响。学生们在调研中对所调研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大学生在政治上的成熟,促进教与学互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国情,真实感受社会上积极、进步、健康的一面,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学生返校后相互交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学生的调研报告也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社会实际材料,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的统筹安排和严格管理,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2.3教学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评估及信息反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育教学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要与教学管理部门合作,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体系(包括评估指标、评估办法和评估程序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成效进行评估;还要与学生管理部门合作,构建迅捷畅通、灵敏准确的反馈机制,以便使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及行为,以及就业后一定时期的思想状况、社会行为等有关信息。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把握有关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从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优的育人效果。
2.4“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第二课堂”方式、方法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就理论层面的问题,可以案例讨论、辩论赛、演讲会、知识竞赛、情景模拟等方式;就社会实践层面或理论与实践结合层面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便民服务、勤工俭学、智力扶贫、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差距、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2.4.1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某个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和解答,使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包括典型案例选取、案例下发、学员阅读并撰写个人分析报告、小组讨论和汇总、课堂交流,思想碰撞、教师总结等程序。在案例讨论中始终贯穿的主题是“我是如何理解的?”和“如果是我,我怎么做?为什么?”要求学生的答案必须是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其实质就是通过有效的小组讨论来引导学生的思路,逐步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习过的概念、原理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概念、新的思路。因此,案例讨论比仅仅看教科书,听教师课堂讲,更加生动、真实,便于理解。
2.4.2情景模拟。这是一种由老师围绕教学目的,设立一定的情景,组织学生扮演事件中的角色,生动再现现实生活的具体活动。情境模拟教学的突出特点是:真实、典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这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展开讨论和分析。通过情景模拟,能够使学生跳出自我,看到自己认识上的偏颇与不足,解开自己认识上的疑难,矫正自身的不良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全面地看问题,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模拟教学,包括以下6个环节:设计情景模拟教学方案(必要情况下准备模拟器材)、公布模拟课题与背景资料、分配模拟角色与演练任务、模拟演练实施、模拟效果(结论)交流和教师讲评。
在教学准备上,要充分周密而且富有创造性。教师在课前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富有创造性地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相应的模拟活动,同时要熟悉模拟事件发生的一般过程,能够预见到模拟演练展开后可能出现的思想分歧、不同结论和有关困难,对于比较复杂的模拟教学情景,还应仔细分析不同角色的地位、作用、处境及应当具有的能力。
模拟教学法不是僵化的固定不变的,这种教学法的实施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从教学目标上看,模拟教学法可以是通过设置模拟仿真情景使学生从模拟演练活动得出结论的知识再造式,也可以是通过设置模拟仿真情景使学生在模拟演练活动中对所学知识的自觉运用(学以致用式)。从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需求来看,模拟教学法可以是角色模拟法、决策模拟法等。角色模拟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新情景,让学生模拟扮演情景中的角色,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练习方法。
模拟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设计出适合学生特点的而且学生感兴趣的模拟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思想政治课教师之间可以用“头脑风暴法”,发挥每一位政治教师的聪明才智,创造适应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模拟教学活动库,实现资源共享,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而努力。
2.4.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利用假期休息时间走出学校,深入社会,了解和认识社会,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决心。学生将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资料,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写成调查报告,交任课教师评出等级,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社会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在老师帮助下,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含义、作用、基本原则、特点、一般过程和调查的技巧等。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用这些原理和方法来进行现实的调查。通过社会调查的实践环节,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调查方法,更能够使学生通过调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校应把第二课堂提高到与第一课堂并重的地位,而不是把第二课堂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要充分认识到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针对现在教师对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欠缺积极性的问题,建立激励机制,划拨专项经费,对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状况进行竞赛、评比、奖惩,教师在进行第二课堂的教学时要记入其工作量,第二课堂教学的报酬应与第一课堂的报酬保持一致,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