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语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师口语;课堂教学;构想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教师口语”课程是教育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国师范院校推广开设的一门职业技能训练必修课,归属应用语言学科范畴,以实践为途径,训练为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口语运用技能的能力训练课。具体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训练、一般交际口语训练、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大模块。
一、教师口语教学的现状
1.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口语”课程作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课程,并未受到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充分重视,重专业课程轻基础课程的现象在高校已成为普遍现象。很多师范专业要么不开设这个课程,要么就是教学课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为保证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至少需要72学时,但很多学校随意删减课时,无法保障充足的学习时间。
2.教材编写的缺憾
目前,众多口语教材版本一般都是按照普通话语音训练、一般交际口语训练、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大模块来编排。编排体系虽合理,但大多教材训练材料不足,制约了实践效果,而且缺少规范的声像辅助材料,这些都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3.生源地语言习惯的影响
高校生源来自不同省份地域,势必受到生源地语言习惯的影响。不管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存在地域差异,长期养成的地域语言习惯根深蒂固,想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各个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异,相较词汇和语法的差异更大,这些都给口语教学的规范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4.单向线性教学模式制约
传统的单向线性教学模式始终是重“教”轻“学”,教师是“我教你学”这个进程的发动者和控制者。这种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像“教师口语”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二、教师口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教育部提出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教师口语教学实际,笔者在此仅就个人的教学感悟提几点设想。
1.教师示范性
担任“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师既应是这门课程的理论探究者,也应是口语实践的示范者。除要对理论知识了然于胸,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听说能力、辨析能力,给学生做好示范。因为口语是口耳之学,所以教师的示范能力尤为重要。“言传身教”,良好的表率是学生学好口语课程的先决条件。听辨能力对口语教师来讲也很重要,仔细聆听,分辨学生语言表达当中的问题,才能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2.学习方法多元化
教师口语的三个模块各有侧重,教师在教授这几个模块时应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普通话语音部分的内容,应在精讲的基础上,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有选择性地学习。不同地域的学生必然受到本方言区的影响,想要改变十几年来养成的语音习惯是相当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纠错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人练习。一般口语交际部分的内容,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法。教师可以设置多种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置身特定的情境当中,根据当时的语境进行沟通交流。之后由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相互交流,互助学习,教学相长。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注意情境的选择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决不能忽视点评环节当中的归纳总结,只有在总结当中不断反思,才能逐步提高。教师职业口语部分的内容,应采用专题式学习法。
3.评价方式合理化
课程评价作为课程结构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督促和检测作用尤为重要,应重视教师口语课程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力求做到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制度健全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口语教学改革对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促进应用类课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口语;课程设计;框架研究
1英语口语课程设计研究必要性
我国长期以来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失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也是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且极不均衡,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严重脱节,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结构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口语能力成为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能力的最大薄弱点和亟待提高的一环。2017年,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外语测评处的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外语能力测评现状及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大学英语教师对于大学新生急需提高的能力看法高度一致,基本全部集中在口语技能上,外加表达自如等与交际有关的技能上。同时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员工的调查结果都显示,毕业后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也急需提升听说方面的一些英语交际能力。英语口语课程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高低,随着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也急需变革传统模式,以适应数字信息、人工智能科技新时代,满足国家社会对具备良好英语口语人才的需求。目前的语言教学界,似乎出现了语言教学与课程设计研究脱离的现象。语言教学,无论是现代语言教学还是英语语言教学,都相对独立于课程设计的研究。课程设计具有决策、实施、检测与评价、研究和创作等五个方面的意义。英语口语课程设计研究,一方面是中国英语口语课程教学理论研究的丰富和发展,也是英语课程教学理论的完善与进步,最终可以为一般二语口语课程教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作用。另一方面,英语口语课程设计研究可以为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提供标准和方向,反作用于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实践,推动英语口语课程教学现代化,改善长期以来我国英语口语课程存在着“费时低效”的客观实际情况。
2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三维框架
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三维框架是基于前人对英语口语课程设计进行过的不同角度研究全面总结,将英语口语课程设计分为“英语口语课程原则、需求分析、环境和师生决定框架”“英语口语课程设计四大要素循环框架”和“英语口语课程设计要素影响因素框架”,并描述这三大分类的相互关联决定关系,构建得出的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三维框架。这三大分类有循环性、先行性、决定性、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三维框架的课程原则、需求分析、环境和师生决定框架起先行决定作用;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三维框架的四大要素框架是整个课程设计具体化的四大具体步骤;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三维框架的要素影响因素框架对四大要素具有理论指导和技术辅助作用。更为具体地说,课程设计三维结构每一维的所属成分存在的关联对应关系。课程原则决定着需求分析外其他所有成分;需求分析决定着课程原则外所有其他所有成分;AP(ActionablePoints)是最终实现点,其他所有成分都最终作用于AP。语言学成分、教育学成分。教育技术成分影响着四大要素和AP。四大要素层自我循环、不断变化、自我完善,最终作用于AP实现最终课程的实施。四大要素层自我循环组成课程设计的一维结构,课程原则、需求分析、语言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和AP作用于四大要素层外,共同组成课程设计三维框架。1)英语口语课程设计课程原则、需求分析和课程实现点框架“三维框架”下的“课程原则”是指在课程教学本质内涵原则基础上,英语口语课程设计要结合时代优势,依据国家纲领性文件要求,对现阶段的英语口语课程的整体特点进行明确并提出具体的课程要求。英语口语课程原则要基于国家纲领性文件进行设计,此外还要结合地方优势、学校办学特色等进行具体设计。“三维框架”下的“需求分析”是指课程设计前测时对AP进行细致准确客观的调研和分析,把握课程各组成成分的客观现状、要求和期望,并对各成分的需求导向进行细化,具体到细致的人、物或项目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具体参数、时间等方面,并对具体化的不同方面的需求进行逻辑归纳、分类、转化,形成更为完整的系统需求分析,进而明确课程设计在需求分析成分方面的要求和设计方向。需求分析具体包括人的需求和环境的需求。英语口语课程需求分析设计重点在于突出学生的个性需求。要以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课程设计重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提升英语口语课程活力和效果。AP具体包括课程环境、教师和学生。“课程环境”是指影响课程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课程教学的物理环境是由学校内部的各种物质、物理因素构成,如校舍建筑、教学工具、时间、空间等。课程教学的心理环境是由学校内部许多无形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它对师生的心理活动的影响和社会行为,乃至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学生”则是课程中有生命和思想的成分,是课程中课堂的参与者。2)英语口语课程设计四大要素循环框架英语口语“课程目标”设计是指对英语口语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是指导整个英语口语课程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知识和技能”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它是学生掌握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前提,也是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方法是能力,方法是人终身受益的工具。过程是产生价值的媒体,没有过程就没有认知的发展,没有过程就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英语口语课程目标设计重点在于结合国际、地方及所在高校现状,具体高校具体设计,设计过程中要明确课程中教师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课程环境目标。课程要充分发挥所在高校优势、所在地优势,并与学生课程目标需求相结合。英语口语课程设计框架下的“课程内容及经验”指的是英语口语课程内部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包含内容知识、语言能力、教育学知识、教学方法知识、实用知识、语境知识、学习者知识、道德知识、经验知识、个人知识、反思知识。英语口语课程内容设计要注重网络资源、教科书及语言学学术研究的结合,要努力在学习者最需要或最易于接受知识的情况下提供最恰当的学习资料。具体内容设计时在注重满足学生口语课程内容需求基础上努力通过闯关游戏等增加课程的娱乐趣味性,注重对学生英语口语作为语言学习的语言学研究意识的启蒙。“课程实施”设计指对课堂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进行设计,具体设计时要结合当代大学生对具体教学方式的情感偏爱,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法促进互动情境营造的相互配合,用以激感、兴趣,同时注重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相互支撑,使口语课堂成为口语锻炼的训练场和竞技场。而具体的英语口语教学法包括: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语块教学法等。“课程评价”设计指对整个课程所有内容进行评价设计,课程评价设计要注重处理碎片化学习的知识与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的关系,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承担起引导学生用碎片化的知识建构其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根据需求分析的课程评价方式偏爱结果,灵活使用各种具体课程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断修改完善,并努力将移动技术中的实时语音评分功能作为课程评价工具,努力让学生全面了解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自学模式。3)英语口语课程设计要素影响因素框架教育学思想和理论对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英语口语作为一种语言课程,有其特殊性,但归根到底也是课程的一种,教育学思想和理论对英语口语课程的全过程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个指导作用也发生在课程设计的全过程。教育学思想和理论对其他课程成分都有不同角度的说明和阐述。当代教育学理论受新建构主义理论、联通主义影响,其课程观、教学观、教师学生观以及学习观与时俱进,对当代课程教学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三维框架内的教育学思想影响课程设计四大要素循环的全过程,并对AP的最终实现也同样起指导作用。英语口语课程中的教育技术是指在英语口语教育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网络资源和碎片化移动语言学习都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物。英语口语课程融入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也是当代英语口语课程发展不可避免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而且碎片化移动学习越来越被当代大学生接受和认可,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融入英语课程条件越发成熟。教育技术对英语口语课程教学的最大变革在于使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多模态化,教育技术为多模态英语口语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撑。多模态既指包括图片或者文字的信息呈现方式,也指人类视、听等感官和外部环境的互动方式。根据多模态学习的认知规律,多模态设计应避免对学习者造成认知负荷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多模态知识表征,并提供主动加工的机会。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结合,包罗语言世界的万象,而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英语口语课程是英语口语知识传递的媒介,英语口语知识体系是一个知识体系,而语言学就是英语口语知识体系的基础、基石。语言学与教育学在英语课程教学的焦点上相互交叉。《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书首次探讨了语言学和教育学交叉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科研的宗旨是服务教学,而且其本身就是创作的表率和样板。
关键词:输入与输出理论;任务型教学;英语口语
1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述
任务型教学认为任务是教学的焦点,一系列与课程相联系的任务组成了整个学习过程,将任务视为核心单位计划,并以任务为中心来进行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并以任务为教学单元、任务完成做为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大纲。任务型教学的任务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组成一个系统,其形式是用语言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各种任务的综合促进课程总目标的达成,使得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本身综合素质的发展,最终达成任务型教学的目标。
2输入与输出理论下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
要建立输入与输出并重的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前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任务后的总结工作也会对任务进行反馈和经验积累,更加有利于任务的开展。输入输出理论下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分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程序的规划、教学评价几个方面。
2.1教学目标的设定
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应当将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要在课堂上重视创造适宜学习的真实生活情境,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更高的要求,以帮助学生能够加强国际交流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比较热门的话题如欧洲杯、奥运会等进行目标设定,设计本门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哪些语言技巧、口语能力、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等。在任务进行前,教师多选择的输入的方式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现有语言水平进行,可以设计难度从高到底几个层级,根据学生不同性格和爱好设计几个相关的主题让学生挑选,做到在教师引导下的输入与学生自主多元化输入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引导性输入主要体现在教师通过示范和案例,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自主多元输入主要是将学生自主准备的小说、影视文本等与教师的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更多输入的目的。
2.2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教学大纲的目标为基础,做到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可行,针对输入理论的要求,要对语言材料的选取做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事物,在为学生选取口语练习的素材时要注重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景,根据出现的次数、重要程度来选择教学内容以及输入素材。在内容的设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重点选用口语性的文体,在输入内容时应包括知识、文化以及语境等多方面的内容输入。以“Thefootballgame”口语课程为例,这个课程的设计能够把握时下热点,吸引学生,选取的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在进行此话题讨论时,教师应用启发式引入话题,可以向学生提出爱好的体育运动、喜欢的球队、球星等等,可以将一些体育相关的词汇自然而然地进行介绍,有效地向学生输入,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
2.3教学效果
教师要通过一系列拓展活动对任务的目标进行延伸,对任务完成的效果进一步巩固,对交流伙伴、交流场景、交流环境、交流媒介、交流题材等进行改变,做到举一反三,对任务后进行修正性输出,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3.1形成轻松和谐的交流环境通过任务型教学使得学生学习拥有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的形式使得更多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这种相互交流的气氛十分融洽和轻松,有利于学生放松并积极投入学习。2.3.2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内容源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能够使得学生带着兴趣投身到学习中。例如,在“Thefootballgame”课程结束后,可以请小组的学生代表对一些话题进行总结性发言,如“足球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体育对我们身心的影响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有效输出,使得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更流利,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3.3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在任务前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相关资料,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任务中通过小组中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2.3.4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任务型教学,有效向学生输入其感兴趣的来源于生活的话题,保证输入材料的充足性和丰富性,同时通过交流和总结发言,有能够有效做到输出,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3结语
总之,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对英语口语教学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解决我国英语口语教学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通过教学目标设定及内容设计、教学程序的规划,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我国英语口语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端.从输入输出理论视角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学术论坛,2014(08):10-11.
[2]张燕燕.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析[J].求索,2015(11):28.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外交流的进一步增加, 整个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一切都迫使所有的大学英语老师需要对目前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作进一步地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外语口头交际能力。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而近些年来风靡于我国外语教学领域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对于致力于推进口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学英语老师们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想就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本人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应用情况加以总结,以此来促使更多教学同仁们来投身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从而推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任务教学的概念与具体的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 roach)是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是交际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的最新发展。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这些语言活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任务进行了界定,其中英国学者rod ellis在最新出版的专著task based language l earn ing and teaching中对任务的界定有很详细地描述。同时,根据“任务型教学”的需要,不同的“任务”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从语言实际使用的角度,willis将任务分为6类;听力型任务(listening tasks)、排序和分类(ordering and sorting)、比较型任务comparing)、解决问题型任务(problem solving)、个人经历型任务( starting personal experiences)和创新型任务(creative tasks)。根据语言学家willis提法,任务型教学由三个步骤组成。即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三个环节。在任务中的环节中,可设计不同的小任务,构成任务链。
总之,任务型教学是以学习者的“需要分析”和“需要评估”为出发点,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
念,只要我们外语教师不断地去探索研究任务型教学理论,并与实践相结合,就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的英语口语教学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一般情况下在高校里,口语课程只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通常是利用大学英语英语听说课堂来进行个人口语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的。因此在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中,将英语口语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的高校,则寥寥无几。
那么从目前的大学英语的听说课堂教学情况来看,重听力,轻口语;重老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情况依然存在着。由于大多数老师认为目前的考试依然是一考查学生的听读写为主,而即使在现行四六级考试中,其口语考试也没有列入正式的考试范围,所以目前英语课堂上口语教学正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有的教师花费课堂一多半的时间去解释相关的知识点和文化背景,结果是喧宾夺主,使得大多数学生没有时间去参与课堂活动,来充分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这样整个课堂就几乎成了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和文化背景的介绍。还有的老师则把大学英语的口语课堂看成自己展示其英语口语水平的舞台,只顾自己滔滔不绝,而全然不管学生的水平及其个人感受如何,结果一节课下来自己是将个人水平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学生却听得云里来雾里去,乃至于昏昏欲睡。以上两种情况都在于完全忽略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忽略了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中心地位,其结果就必然会使英语口语课的效果大打折扣。当然,针对于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要想一下子完全解决,也是不大现实的,但这也不等于说我们就不能有任何作为,我们完全可以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口语课堂教学。去尽最大努力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大多数同学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任务型教学设计
本人目前所使用外教社所编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每册共十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除了听力部分以外,口语教学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十多个问题。第二部分则是围绕本单元的话题所设置的讨论题目。
下面笔者将依据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三册第四单元stress来对大学英语的口语课堂设计作以详细的说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并指导如何去面对自身所面的压力。
2.通过本节课的口语教学来提高他们围绕某一话题来进行论的能力。
课前准备工作:在课前通过自愿结合的方式把我所教的几个班级按四人一组的规模分为六-八个小组不等。上课时学生即按事先分好的小组就坐,每个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口语活动安排活动后的课堂汇报工作。另外每个小组轮流指定一人对小组成员的发言加以记录作为发言同学进行课堂汇报的依据和参考。
具体的教学步骤:
1.任务前阶段: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重重压力下不同的社会场景的图片,来导入本单元的话题,紧接着教师及时的对本单元口语教学环节的具体任务和达成目标加以详细说明。
2.任务中阶段:在学生清楚了解本节课口语教学环节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后,分成两人小组针对下列的问题相互提问,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问答情况进行检测。
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的问题如下:
1) do you think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modern society have (下转218页)(上接217页)more stresses than ever before? what causes their stresses in your opinion?
2) have you felt the pressure in your daily life? what do they come from?
此环节结束之后学生,本节课便进入口语教学任务二的实施阶段,即学生按课前分好的四人小组围绕着下列话题进行讨论。
1) what negative influence does the stress have on all of us from your point of view?
2) do you think having some stress is a good thing for improving yourself in your daily life? please give your reasons.
3) as a college stud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hat should we do in face of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stresses in our daily life?
在讨论过程中各组的小组长对本组成员的发言情况逐一记录,并加以总结同时确定代表本小组发言的成员。教师则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往来巡视以及时了解掌握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保证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讨论结束后则进入汇报阶段,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对本组成员的讨论结果向全班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应避免发言同学只顾叙述自己的观点而忘记了总结本小组其他成员观点的情况。
3.任务后阶段:在各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同学汇报完毕之后,教师便对每个小组的讨论及汇报情况加以总结,并对各个小组的表现作出适当的评价。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我每节课都坚持根据各个小组的讨论热烈的程度及小组成员汇报的情况,把班里所有的小组分为三个等级,并在他们的平时成绩上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结束语: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的大学英语依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改革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这正好为每一位大学英语老师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积极踊跃地投身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我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大胆尝试并不断加以总结和改进,我们就一定能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成绩,从而为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周晓蓉.新课型模式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4).
林榕.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探究,2007(12).
[李秋芳.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8(4).
一、校本教材《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材料》开发的背景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基础课,属于“教师口语”课程的一个专业分支。该课程实际教学内容一般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幼儿教师职业口语三大模块。
国家教委《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标准》同时明确要求,“教师口语”教学要把训练放在突出位置;教师要注意理论指导,注重示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课外训练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组织保证,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训练,并注意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由此可见,“教师口语”(或“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口语的表达运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差别,将直接关系到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课程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采用以理论指导实践、以训练为主线的方式,让学生在了解口语表达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配合科学、大量、系统的训练,不断巩固与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技能和技巧。
现行“教师口语”(或“幼儿教师口语”)教材,版本众多,且系统性、专业性、实践性越来越强,各院校一般会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来选择使用。但仅仅一套教材,无论从数量还是内容上,都根本难以满足教学与训练的需求。首先,“教师口语”课程对于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学制的师范生,培养目标是不完全一致的,涉及的开课年级、具体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也会有所调整和侧重。其次,“教师口语”各教学模块的训练,(尤其是普通话语音训练模块,)受地域与方言影响较大,不同方言区的学生,存在着语音或表达基础上的群体差异。再次,作为训练主体的学生本身,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另外,教材本身的局限性也会增加教学的困难与不适,影响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基于此,开发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切合学校教学实际、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师口语校本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意义
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已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对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校本教材的开发有助于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在正确贯彻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尊重、满足本校教育环境及师生状况的特殊性、差异性的基础上,基于本校的办学宗旨、学生学习需求、教师群体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独特的校本教材形成了独特的校本课程体系,独特的校本课程体系更有助于促进学校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传统和校风。而这种办学特色,也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设了一个专业化的环境。
其次,校本教材的开发可以促进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自从斯腾豪斯正式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以后,“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当中的一种重要趋势。校本教材开发的理念,是把开发的权力还给教师,使教师成为教材开发的主体,参与教材的编制、审定、实施与评价。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师的学科知识、课程知识,也提高了其对学科教学的理解(甚至对于教育本身的理解),同时也促使教师以研究者的目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将日常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运用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反思,并进行理论层面的总结概括。通过不断总结概括,加之不断的创新研究和探索,逐步养成行动研究的态度和习惯,最终将自己塑造成研究型教师。
再次,校本教材的开发可以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与价值。校本教材的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专业发展自主权,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专业地位。通过参与教材开发的活动,帮助教师进一步内化专业价值、培育专业精神,提升其在专业活动中的意义和价值,为其专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此外,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增强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师的教学活动一般表现为一种个人行为,但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需要教师与其他的开发者通力协作,这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会逐渐意识到合作的必要与重要,并深切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效,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会逐渐提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校本教材《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材料》的构建与实施
校本教材《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材料》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训练主体,根据主体的语音现状、表达基础、训练目标,围绕职业岗位上的语言能力需要,按照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来构建训练模块与专题,旨在通过各模块的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逐渐了解、掌握幼儿教师用语的特点与规律,提高普通话语音标准度及口语表达的能力,并能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因此,校本教材《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材料》按照《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结合我校“口语课程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的具体安排,将教材体系沿用为普通话训练模块、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模块和职业口语训练模块三部分。每模块下设训练专题,主要依据实际教学进度与学生主要问题编辑,课后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以方便学生练习并使训练效果最大化。
普通话训练模块以语音训练为主要内容,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将学生语音档案中集中表现的语音问题按照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的顺序,设置为20个训练专题,供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专项攻克式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模块根据学校对于教材内容的取舍,设置了两大专题,朗读和讲儿童故事。朗读专题主要以普通话测试指定60篇材料为主,另外增加了国内外美文30篇,供学生练习使用;儿童故事专题则选取了30篇经典儿童故事,供学生欣赏和练习讲述。职业口语训练模块也设置了两大专题,依然沿用的教材体例,分别为教学口语与教育口语两部分。此模块内容相对较为单薄,目前正在修订充实之中。此外,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普通话水平测试,本教材在这三大模块之外,另设附录项目,主要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
其中,普通话语音模块,以提高学生普通话语音的标准度为训练目标,二十个专题训练分别为声母、n与l、z c s与zh ch sh、h与f、j q x尖音、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an ang与uan uang、in ing与en eng、eng与ong、ai与ei、ie与ue、en un ün、ou、e与o。每专题训练内容围绕该专题主要语音问题,设置了100个单字、50个词语、两首古诗词、两首绕口令与两首儿歌的诵读。例如ai与ei的辨音专题,单字部分分别选取ai与ei韵母的单字各50个,双音节词语选取ai 、ei组合如“暧昧”、“白费”等50个,绕口令为《两个排》、《冬天雪花是宝贝》,其余内容均由此方式择取。通过这种集中训练、专门攻克的方式,有目的的纠正语音缺陷。同时,朗读单字、词语的设置还兼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实际,儿歌诵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职业用语特点的熟悉程度。这些专题主要由学生根据自己具体语音状况及教师建议进行选择,并配合学校的教学进度开展训练,该模块教学结束后,通过语音考核进行评价。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朗读与讲故事的技能,因此,训练内容紧紧服务于此目标。60篇指定篇目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并熟练运用,又能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一举两得。同时,为了满足训练与教学的更高层次需要,增加了若干篇国内外美文,供同学选练。30篇儿童故事,多为短小精悍,非常经典的篇目,比如《两只笨狗熊》《爱打喷嚏的帽子》等等,仅仅作为阅读,都是很好的职业熏陶。另外,考虑到口头讲述的需要,故收录的这些故事都是偏于添加动作与表情,情节相对较为丰富、便于讲述的。30篇故事,要求学生至少精讲5篇。该模块教学结束后,通过朗读考核、讲故事考核进行评价。
通过近一年的试用,笔者发现该教材针对性练习效果比较明显,但也发现了编选过程中忽略的问题,以及疏漏不当之处,目前正一一弥补改进。
总之,校本教材《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材料》的开发立足于实际,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原则,服务于教学和学生实践,追求真实的训练成效,是一次有益的尝试。随着实践不断的检验,这套校本教材一定会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傅卫莉.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教育,2011,(08).
[4]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试行)[J].语言文字应用,1993,(03).
关键词: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94-01
1.引言
英语,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重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然而,在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环节,完全凸显不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学生实用技能、岗位技能培养的方向性。而项目化教学,则是一种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项目,通过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培养他们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值得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高职英语课堂中项目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2.项目化教学解析
2.1 项目化教学的内涵。项目化教学(PBL),又称为专题教学,是一种应用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兴教学形式。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专家,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曾经对项目化教学做了详细的界定,指出:围绕一个实践性的工作活动,设计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并以项目执行的方式完成活动。上述活动往往具有实践性强、真实感重的特征,在教师的引导设计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方式,完成学习过程。
2.2 项目化教学的步骤。项目化教学的步骤包含:(1)确定学习目标,设计项目。(2)项目任务的实施。(3)项目成果展示。(4)项目效果评估。(5)项目学习资源归档及推广。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可按照上述步骤,执行教学计划,当然,也可以自主创造一些新颖的项目化教学流程,展开教学。在上述过程中,"确定学习目标,设计项目"是基础环节,在该环节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个项目教学主题,为后期的项目执行奠定基础。
3.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应用研究
3.1 项目准备。该项目教学的内容,基于高职旅游专业公共英语基础课程内容,教师通过前期调查,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了主题为"Guiding and Visiting"的项目。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将该项目设计成四个模块,分别是:导游前期工作、导游实际工作、导游后期工作、项目执行评价。其中,导游前期工作中,主要锻炼学生应用英语口语技能,进行接团服务技能;导游实际工作中,主要训练学生应用英语口语、写作技能,去处理沿途讲解、入住服务、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导游后期工作中,主要锻炼学生应用英语写作技能,编写带团总结报告;项目执行评价中,则需要教师和项目组学生一起,以预先编订的考评标准为依据,通过英语口语交际、书写,对项目实施的实效性进行评价。
3.2 项目实施
3.2.1 导游前期项目工作。首先,教师选取一处旅游景点,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项目小组,要求学生用英语编订接团行程计划。其次,当各项目组完成接团行程计划书后,开始进行项目模拟,内容为:用英语口语演练接团流程,其中,需要包含既定的考核口语模块。
3.2.2 导游实际项目工作。采用项目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该阶段的项目工作。首先,在模拟场景内,引导各项目小组应用英语口语为游客进行景点介绍、笑话讲解,并适时地策划一些英语游戏,培养学生掌握调节旅途气氛的技巧。其次,引入入店服务、餐饮服务项目环节,上述环节中,均要求学生应用英语口语为游客进行全面讲解服务。再次,在景点服务环节中,要求每个项目组应用英语编写详细的导游词,并进行口语讲解,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亦可设计一些突发事件,例如,游客之间的纠纷等,锻炼学生应用英语技能,去解决这些突发事件的能力。
3.2.3 导游后期项目工作。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各项目组学生,根据项目实践过程中,应用英语技能,编订旅游带团结算清单、带团总结计划书,并模拟一个场景,用英语进行导游总结汇报。当然,在上述各项目阶段,教师可用DV记录下各项目小组实践的视频,以供项目总结评价阶段应用。
3.3 项目评价。进行有效的项目实施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馈,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并不断完善的基础。在本项目实践完成后,教师按照预先编订的项目评价表,对项目过程进行评价。具体来说,该评价表包含"学生分组评价表"和"学生个人评价表"两部分。在"学生分组评价表"中,主要包含:项目内容(20%)、项目方式(20%)、语言应用(20%)、实践创意(20%)和应用综合能力(20%)五个方面;而在"学生个人评价表"中,则包含:纪律遵守(10%)、合作态度(20%)、创新贡献(30%)、参与积极性(40%)四个方面。进行项目评价时,按照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组员评价三个层次进行打分,最终综合所有分数,对每一位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成绩进行总评。
4.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优化建议
4.1 教师:不断提升教学素养。项目化教学,与传统的英语教学形式有很大差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采用全新的教学思维,去设计和组织教学环节。为此,一线的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对项目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素养,才能逐步适应项目化教学的节奏,创设出别具一格,实效性高的项目化英语教学课堂。
4.2 管理:不断强化教学管理。由于项目化教学大多基于校内或校外开放型实训场景,因此,在教学组织中,学生的自由度相对较高,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应加强教学的过程管理,包含:教学秩序维持、学生学习效果适时记录、项目组划分管理等,通过有效的过程性管理,确保各项目组成员能够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通过形式多样的项目任务实践,不断提升自我的英语综合素养。
5.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化教学对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希望各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能够充分结合学情、生情、教情,去设计和组织行之有效的项目化教学实施流程,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项目化的氛围中,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以此提升英语课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窦. 高职公共英语项目化教学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S4)
[2] 吴静. 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异同比较[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3] 袁建伟.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河南农业. 2011(12)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在21世纪,社会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逐步增高。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交际能力中重要的一项受到高职学校英语教师的关注。本人身为高职院校的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本文将浅谈我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现状的分析和我个人通过实践总结出的对策。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学生主要有以下点学情特点:
1.高职学生在中学期间主要培养的是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英语的听说能力培养不够,学生进入高校后,出现出很典型的“哑巴英语”现象。对于口语表达没有自信,也缺乏口语表达能力。
2.大部分高职学生中学期间的英语基础不太好,词汇积累不够,对于想要通过口语表达的内容,却没有相应的词汇储备支撑。
3.学生由于对于英文电影、歌曲和电视剧等都有极大兴趣。所以如果能够有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能够唱英文歌曲,模仿英语电影和电视剧台词,以及使用英语同外国人交流是学生很希望拥有的能力。当教师能恰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时,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4.班级人数众多,课时数受到限制,每周仅1-2次课,且课程内容繁重,如要做到完成课程知识讲解,时间安排都已很紧张,不可能给每个学生足够的口语练习时间。由此看来,只是依靠课内时间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是显然不可能。
5.高职学生普遍英语独立学习能力不太理想。在没有老师的督促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在课外自觉进行口语练习。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能力,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很多尝试,有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些被实践证明不可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点:
1.课堂上以增加任务数目,降低任务难度的方式分阶段进行口语任务布置,多留给学生自行准备任务的时间,缩短抽查时间和抽查人数,以此来尽可能增加每位学生练习口语的时间。比如,在《医护英语》课程每一单元的教学中,口语任务主要包括有5项,a.单词和短语朗读; b.对话朗读;c.模仿示例对话来编写对话,并且进行角色扮演; d.朗读课文;e.用英语总结课文的主旨大意。在这样分难度和阶段地给学生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以2-3个人为一组,来完成任务。由于虽然抽查的组数有限,但是涉及到每位同学,且计入平时成绩,而且大部分学生还是通过练习,看到自己的英语口语的进步,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较活跃。
2.课外组织日常口语活动,不定期举行大型口语活动,增添英语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英语的机会,开阔视野,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日常口语活动方面,我曾在学校建立英语沙龙协会,有志于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成为协会会员和普通参与者的方式加入每周一次的活动。每次活动围绕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当下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由会员自行组织和主持,老师主要担任的是提供建议的任务。协会会员通过定期参与口语活动,一学年结束时,获得学校颁发的结业证书,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明显得到提高。除此以外,通过参与活动,学生了解到了英语更多的实用性和丰富性,极大地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有利于英语的终身学习。在大型口语活动方面,只要包括有校级英语演讲比赛,经典英文电影配音大赛,英语风采大赛等,为英语听说能力较好的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同时也为各位英语学习者提供学习榜样,形成你追我赶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中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
前言
我国加入WTO、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市场对既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适应市场需求,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已将“英语口语”课程设定为必修课程【2】。但学生往往对口语有惧怕感,常常感到掌握英语口语困难,说英语的时间和机会少、缺乏学习兴趣、开口率低,这些问题都难以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口语的交际能力,没有足够的时空进行口语操练,缺乏锻炼口语的真实环境,这些都是英语口语教学薄弱的症结所在。
在这种情况下,变革传统的以日常情景为主的口语教学模式,探索并引入重在岗位实践技能培养的口语教学模式就非常必要了。因此,笔者拟将英语语言知识和岗位需求相结合,探索“基础+职业”的新型“任务型英语口语”课程设计。
1 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法即任务型语言教学,即“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 任务型语言教学通过让学习者用目的语去完成一系列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任务,倡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 在参与教师设计的任务型活动中认知语言,运用语言,归纳知识,从而发展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2 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是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活动和合作活动;知识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授的;人的认知是与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构建,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实施任务和参与活动,促进自身知识的“重组”与“构建”。一旦他们体验到参与活动的意义,感受到新知识构建的成功,他们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加速语言信息的内化。
3 任务型教学法有利于旅游英语口语教学
职业岗位口语教学的技能模块由体现基础职业知识的旅游接待服务和强调核心职业技能的旅游景点英文导游与讲解两个部分构成。旅游接待服务的技能训练内容为旅游接送机服务、饮食介绍、宾馆接待、旅游导购、参观访问陪同、突况处理等各环节涉及到的英语口语。旅游景点英文导游与讲解的内容包括北京各大景点的英文讲解、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团的“个性化”英文讲解,以及中西文化差异讲解。因为该教学环节重在实际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多采用实训方式,根据工作过程设计依次深入的工作情境。
3.1任务型教学法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基本条件
关于外语学习的基本条件,国外学者Willis(1996)总结了语言学习的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要有语言输入。第二要有语言输出,即有使用语言的机会,能用语言做事,交换信息。第三从情感上来讲要有使用语言。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小组活动或结对练习上。强调学生运用目的语交换信息,完成任务。老师的讲解是有限的,而小组交流活动却在有限的课堂活动时间里增加了语言输入、意义协商,使得语言输出也相应增加。有时学生们可能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分头去查找资料并与同伴们分享这些资料以便完成任务,这就又增加了语言输入及学生们接触目的语的机会。任务型语言教学为学生制定了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这些真实或近似真实的任务的完成需要他们交换信息,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运用目的语的动机(motivation)。同时任务型语言教学还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就将学习者的情感焦虑降到了最低点,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心理压力【3】。
3.2任务型口语教学有助于解决当前口语课存在的问题
3.2.1任务型口语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口语表达的时间。
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表达。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是由一系列的真实或近似真实的任务组成的,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分工合作,不断地交流信息、并进行意义协商,进行真实交际活动的时间明显增多。
3.2.2任务型口语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旅游英语口语的兴趣。
任务型口语课堂上任务的设计将是针对学生的交际需求设计的,学生们交流的是跟自身相关的、感兴趣的主题如:景点的介绍,入住酒店及结帐退房,对此学生们不会感到无话可说,这就避免了因学习枯燥的与之关系松散的课文所产生的懈怠或无聊的状态的出现,也避免了鹦鹉学舌般的重复课文语句的机械性练习。
3.2.3真实的交际、自由的表达使任务型口语课开口率提高
传统的口语课堂,老师们希望通过选词填空、造句等练习来提高学生们的口头交际能力,这样的练习不存在信息交换,学生们只是注重语言形式的练习,形式单一;任务型口语课堂上,学生们需要完成信息差任务 (infonnation-gaptask)、观点差任务(opinion一 gaptask)、推理差任务(reasoning一 gaptask)等。正是由于交谈各方彼此间在信息观点上有空白,从他人处获得信息、填补空白的需要和愿望触发了相互间的交际行为―表达自我,传递信息,倾听他人理解。游客与导游之间真实的交际更能激发学生们积极表达的欲望。
4 总结
作者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证明,任务型教学法的使用和旅游英语口语成绩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任务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课堂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过程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文杰、王珊珊. 口语实训教学模式研究和课程设计[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5):92~95
[关键词] 英语 口语水平 教学策略
一、引言
我国各省的初高中英语教学,只注重对应试技巧的培养和应试题目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造成学生卷面成绩很高,而英语表达能力却很低的现象,致使好多学生在参加香港大学的招生面试以及在其他的一些英语面试中失利。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学的英语课程应该加强口语教学。仅仅在原来的英语课上做些许的改变是不够的,还要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口语课,全面系统地进行口语教学,真正达到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在中学开设口语课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中学英语课堂上,制约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因素中有应试教育的压力,也有师生的不重视,这一现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1.语言环境的缺失
口语是利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活动。它要求通过听和读来获取信息,通过说来来进行语言的输出。如果没有听和读,也就不从说起。然而,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学生根本没有这样的听和说的训练,他们只是一味的听老师的讲解和机械地记笔记,然后背知识点,在考试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即便是有口语表达的机会,也只限于对课文的背诵,很死板和枯燥。
2.口语活动单一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老师只是按书中的要求来进行口语活动,并不设计其他的活动,而这唯一的口语训练的机会在大多数的初三和高三的课堂却被练习题侵占了。再加之,中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想要表达却又不知如何表达,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的口语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已经阻碍了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开设口语课堂势在必行。
三、口语课的教学策略
在中学开设英语口语课,并无多少经验可以借鉴,但也不能没有章法。以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能力为目的的口语课,要着重突出对学生口语的训练,但也不能没有理论的讲解,要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口语实践活动。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口语活动。口语训练不能仅限于课堂上,还要拓展到课外,动员口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各种英语演讲和辩论的电视大赛,弥补课上训练的局限性,让他们在比赛中互相学习,在实际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
1.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口语课堂上,要进行全英语教学,对于一些新词的解释也要用英语,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进行一定量的英语输入之后,要求在课堂上也只能讲英语。对说汉语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起到警戒的目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难度相当的英文报纸、杂志和英文网站等,让学生在课下可以学习;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介绍些自己看过的好的英文电影和英文小说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还得增加他们的英语知识。
2.模仿训练
老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选择发音标准的音频或视频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逐字逐句的模仿,可以全班一起模仿,也可以单独的模仿,但模仿时必须要求在语音、音调和节奏上尽量与原声保持一致,以此规范学生的发音和语调。并每次课都改变模仿的内容,使学生不至于感到枯燥,适当的配有视频,还可以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细胞。
3.话题讨论
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然后在全班同学前面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对于一些观点对立的热点话题,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每组代表不同的立场,举行小型的辩论赛,在小组讨论之后,各组代表进行总结陈词,然后进行自由辩论。通过这样的话题讨论的形式,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锻炼他们当众讲话的胆量,让他们可以用英语各抒己见。而此时,老师的身份就是一个客观的记录员,把各个学生的表现记录在案,在讨论结束时,老师指出讨论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错误,并指正。发动全班同学评选出此次的“英语之星”,可以让其设置下一次的话题以及安排相关的课堂活动。
4.设计不同的考核形式
对于英语口语的考核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都以检验出学生真实的英语口语水平为目的。但为了测试能够客观公正,最好能进行现场录音,并让没有教过本班课程的英语老师根据录音中的表现给出客观的分数,然后任课教师在此基础上参考现场的具体情形,对分数给予小范围的调整,最后得出学生的口语成绩。对于一对多式的口语测试形式,尽量安排其他英语老师在旁观察,并对每个学生的表现分别做记录,在一组学生测试结束后,汇总各位考官的意见,最终得出每一位参加测评的学生的成绩。然后,再进行下一组学生的口语考核。当然,对于学生不同的语言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考核手段。
四、总结
初中英语口语课程的设计,应该有别与普通的英语课,采取有效的英语输入和输出手段,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策略,着重对学生口语的训练,努力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口头交际的能力。但英语口语课堂毕竟时间有限,各种丰富多彩的可以提高初中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课外活动,应该成为口语课堂的补充和扩展,这也是开设口语课的目的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曾蓉.培养中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途径[J].海南琼州大学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