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专业学习计划范文

护理专业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专业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专业学习计划

第1篇:护理专业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19-03

随着医学理念与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护理人员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学科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自主学习能力是保证护生在校期间乃至工作后仍能持续有效地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保障。注重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已成为当前护理教育者的共识。而只有详细了解影响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才能制订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案。因此,本文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该院20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护理教育者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全日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208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年龄19-22岁,平均(20±0.73)岁,其中男生5名,女生203名。

(二)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护生的年龄、性别、生源地等一般人口学资料。

2.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该量表由台湾学者Su-Fen Cheng编制,包括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自我管理、人际沟通4个维度,总条目数为20。各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总分20-100分,总分越高表明自主学习能力越强。2014年芳根据中国大陆语言表达习惯对量表的某些条目表达进行了微调,调整后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4,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为芳调整后的版本。

(三)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统一录入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二、结果

(一)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

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总分为32-93分,平均(69.30±9.52)分,各维度得分见表1。

(二)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1.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特点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总分情况,结果显示:父母在成长过程进行指导的频率、是否参加社团、护理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对专业的喜欢程度、对目前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是否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对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均产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总分为因变量,以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建立逐步回归方程模型,自变量赋值如下:父母在成长过程进行指导的频率(经常=1,有时=2,从不=3)、参加社团(是=1,否=2)、护理专业为第一志愿(是=1,否=2)、对护理专业的喜欢程度(喜欢=1,一般=2,不喜欢=3)、对目前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满意=1,一般=2,不满意=3)、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是=1,否=2)、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较高=1,较低=2),结果见表3。

三、讨论

(一)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本研究显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得分为(69.30±9.52)分,这一结果与芳调查的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得分相当,说明该院高职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明显弱于本科生,与谈学灵等报道的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强于专科护生的结果不同。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其一,该院护生内在的专业认同感强:该院74.04%(154/208)高职护生的第一志愿为护理专业,远高于本科生。秉承着对专业的高度认同,血生对护理专业充满了好奇心及求知欲,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制订学习计划并付诸行动。其二,外在的就业压力高:相对本科生而言,高职护生学历起点较低,专业基础较薄弱,竞争力不强,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而这种处境往往迫使其主动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表1显示,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至低分别为学习动机、人际关系、自我管理、计划与实施。可见,高职护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是激发和维持其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尤其在制订与实施学习计划方面得分最低,建议教育者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学会制订学习计划,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校的教学方式影响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而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尽管引入了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但通常未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设计,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认可,以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对学习产生消极或抵触情绪。本研究显示,58.65%(122/208)的护生对目前的教学方式满意,提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方式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这种认可促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个人的目标而努力。尽管如此,仍有85.10%(177/208)的护生希望进行教学改革,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并且这部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得分更高。可见,绝大多数高职护生有改变常规的学习模式的意愿,为顺应护生的需求,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变以往课堂的主宰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上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李雨昕等在本科护生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文献报道,采用思维导图法可帮助护生组织思维过程,构建知识框架,有效处理信息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家庭教育可影响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表2显示,4.81%(10/208)的护生认为,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从未进行过指导,受这种教育方式的长期影响,护生容易形成散漫、任性、孤僻等个性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漫无目的、缺乏规划,不愿与人沟通协作,从而限制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值得庆幸的是,绝大部分护生认为父母有时或经常会对其成长过程进行指导,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护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支持,激励护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父母的启发开导能够为护生提供经验方法与好的参考,有助于护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加强与护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优化护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也是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之一。

(四)影响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个人因素

1.对专业的喜欢程度。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护生对护理专业喜欢程度越高,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喜欢本专业的学生,不仅能把自己的志趣与学习有机结合,主观能动性强,而且这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要求、学习目标有更深入的理解,常常能根据自身条件与学校的教育环境制定出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也更注重学习经验与学习技巧的总结,从而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但本调查中仍有7.69%(16/208)的护生对专业持不喜欢的态度,提示加强护生专业认同感的教育仍任重而道远。

2.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本研究显示,对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较高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比自我评价较低的护生更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张伟新,丛志强.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现状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6(6)

[2]Cheng S F,Kuo C L,Lin K C,et al.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testing of aself-rating instrument to measure 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J].Int J Nurs Stud,2010(9)

[3]芳.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4]谈学灵,温秋月,伍小飞.成都市535名高校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2013(3B)

[5]袁秋环,雷晓玲,高静静,等.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J].护理学杂志,2008(3)(综合版)

[6]陈翠华.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自主学习的关系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4

[7]李雨昕,杨美芳,杨茜,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

[8]李莉,赵莉.运用思维导图培养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9)

[9]张悦,邹萍.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5(4)

[10]王桂敏,张新宇,尹兵.护理专业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

第2篇:护理专业学习计划范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院近三年护生的学习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了学生学习适应性下降的原因,提出适应性教育与重修制度改革等措施,使新的教育方式在新常态下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护理新生 适应性教育 重修制度

近年来,笔者所在学院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护生的学习适应性却在下降,考试不及格率有所上升,反映出护生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笔者从目前护生学习成绩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在新常态下的护理教育中,如何提高护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并改进重修制度。

一、研究基础

笔者对学院2012、2013、2014级护理新生第一学年的成绩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如下。

新生入学后,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在成绩上表现尤为明显,期中、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有所上升;近三年,护生补考通过率有所下降;布置作业完成质量不高。课后练习操作时间少,操作熟练度下降且主观能动性不强。

二、学习适应性下降的原因

1.新环境对学习习惯的冲击

几乎所有护生都有智能手机,甚至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这对护生的诱惑力很大。越来越多的护生在上课时看手机、发微信,分散了注意力,影响学习。

2.不适应新的学习理念

高职院校提倡引导型教育,重在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压力应对能力相对较弱,大学学习具有专业性,需要护生自立和自觉。大学教学节奏快,学习环境相对宽松,新生脱离了家长和教师的约束,其原有的学习适应性问题,例如,学习自主性差、依赖性强等就会暴露出来。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学习行为, 就会给学习带来更多的问题,进而影响身心健康。一些护生学习纪律比较松散,容易脱离学习环境,导致护生对专业知识接受较慢。

3.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模式

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学习更具有探索性、自主性,而护生对这方面的不适应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护理内容大部分需要背诵与熟记,护理操作更需要强化训练,这与学生之前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4.专业适应性不够

大部分护生入学前并不了解护理专业,报考护理专业主要是为了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护生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目前,社会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学生就业率一直较高,护理职业稳定,就业机会多、前景较好,但学生缺乏要求进步的主动性和决心,对自己的期望不高。

5.学院重修制度的影响

学院重修制度建设进展缓慢,面对不及格率的上升,学院希望降低考试难度,以提高合格率,以免再次重修人数过多,影响教学秩序和就业率,并将重修成绩满额计入成绩单,这导致了一些护生对重修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另外,重修学费低,且重修往往比原课程更容易通过,导致有的护生不努力学习而主动重修。

三、学习适应性教育与重修制度改革

1.“重实践,轻测验”教育模式是大势所趋

以兴趣为主导,以实践为抓手,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小组学习、案例分析、护生讲堂等方式,让护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与引导者。从早期实践来看,案例分析形式的课堂明显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院积极开展护理技能比赛,增加护生技能训练的机会,选拔优秀护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护理技能大赛,全面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

2.跟上互联网发展趋势,建设新媒体课堂

(1)以网络为平台搭建学习小组,让护生有交流的途径。每组配备指导老师,负责解答学生在网络上提交的问题。

(2)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上传教学课件与课后作业,帮助学生预习、复习。

(3)使用手机软件发送行业信息、就业指导以及学习要求与作业,提升学习效率。

3.介绍专业特性,使学生迅速适应新环境

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计划,了解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请优秀护理毕业生、护理专家来学院讲学;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心理;积极联络家长,学校和家长共同帮助学生适应新生活。

4.重修制度建设迫在眉睫

在制度上让学生感受到较高的重修成本,以恒定的学习要求考核学习质量;加强重修的严肃性;适当提高重修费用,并将部分费用纳入奖学金,激励护生主动学习。

总之,应分析护生学习适应性下降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房超,方晓义,李辉等.大学生应对类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

[2]孙玉梅,江华,冯志纯等.高中生对护理专业的报考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0(7).

第3篇:护理专业学习计划范文

目标是行动的指路灯,为人们指明了方向。关于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术界的描述各不相同。如盛似春[4,5]等依据“能力本位”理论,确定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面向医院和社区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护理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在医院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和在社区进行防、护、保、康综合的技术型、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总而言之,各种描述虽然有不同,但是落脚点是一样的,即都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2更新教育观念,建设素质优良的师资力量

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认识,加大队伍建设的力度,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注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注重以点带面,注重榜样教育的力量,让部分人来带动整个队伍素质的提升,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以符合新时代社会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3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实用型、应用型护理人才,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6]。课程开发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针对专业的特色和今后职业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尤其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以能力为重点,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由简单到复杂地设计教学项目,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注重实用性,尽量做到生动形象,不枯燥,教学内容要为职业问题取向服务,需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顺序,符合学习动机与能力发展规律和系统优化的原则[7,8];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预先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地实施。按照一般患者:门诊护理-入院护理-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出院护理,急诊患者:急诊护理-急救护理技术-围手术期护理-输血护理-清洁卫生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临终关怀-死亡护理两条主线设计课程内容,注意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形象化,按照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

4创新教学理论,重组教学结构

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理论,重组教学结构,具体如下:①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②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可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看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好地学习各种知识。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5.1采用角色扮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主要的,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学生在实践中遇见难题时能够向教师咨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讲“移动与搬运”时,教师可以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和护士,给定一个情景,要求护士必须把患者安全地搬运到目的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由于学生自身的参与和思考加强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往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5.2灵活运用口诀和操作程序,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概括、灵活运用口诀和操作程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如穿隔离衣口诀,手持衣领取下衣,领端外折肩缝齐,对准肩袖上抖臂,同法穿好对侧衣;再由中央向后理,扣好领扣(带)系袖扣(带),此时千万要牢记,双手已视被污染,不得随便接触衣,由后向前捏门襟(腰下5厘米),双手背后边对齐,手指固定一侧折,按压交叉再传递,腰带腹前打活结,规范穿好隔离衣。口诀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便于记忆。

5.3开放实验室,实行教师指导、学生管理制度

通过适当延长实验室开放的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操作机会。如课后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来管理,把更多的学习空间留给学生,当学生遇到疑惑时,可以随时找老师请教,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引导式”教学转变。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在这种不断的摸索和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6创新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第4篇:护理专业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护理专业;ECG;教学方法

ECG在临床上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其具有简便、易行、无创伤等特点。然而ECG的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师最头痛的问题。课时少内容多,理论较为抽象,难以识记,同时教师授课方法单一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而情境式教学能使ECG的教学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过程,变单纯的教、练结合为教、学、做为一体,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变抽象思维为形象直观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从护理专业角度出发,分析并提出了适用于护理专业的ECG教学方法。

1明确目标,强调ECG地位

“意识有多远,人就会走多远。”在当前医疗体制下,很多护理专业的学生都想当然的认为ECG是医生需要掌握的诊断技能,与自己将来的工作关系不大。故从一开始对于ECG的学习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ECG学这门科学本来就难以理解掌握。所以,从进入学习的开始就要提高ECG学习在护理专业学生的地位,强调ECG的重要性和并从长远的角度分析临床使用的广泛性。尽管目前护士尚无独立的医疗诊断权利,但是未来护士不再作为被动的医嘱执行者,患者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一直提高。其次告知ECG学习的难度,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学习计划。

2重视ECG原理教学

要想学透ECG、学懂ECG,以往护理教学将ECG的原理部分略去不讲或是过于简单化的方法是绝对不行的。笔者认为要在原有ECG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对心电原理的讲解,同时结合解剖学知识、应用多媒体技术,融入ECG操作之中,由浅到深,帮助学生推导出解读ECG的基本规则和规律,反复穿插原理和规律,灵活运用。对于原理部分,在课时安排上也可适当增加,讲解不宜过快,保证大部分学生能掌握。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实践应用

ECG课程设置要重视其实践性特点,因为ECG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故我们所设置的实验课课时数多于理论课,而且要求理论和实验相互穿插,做到边讲边练,这样有助于学生消化记忆。

教学方法:

(1)总学时2小时,其中理论8小时,实验12小时,每讲完一部分内容,安排1次实验课。反复提及各个波形的正常大小、形态和意义。收集了临床一些不典型的ECG,学习异常ECG也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典型到非典型的顺序。实验课由老师带领学生看ECG幻灯片。

(2)整个教学分两步。首先全面系统讲授ECG的特点,然后学习实验课。实验教学分3步:①给学生讲解阅读ECG的步骤与方法;②将临床中获取的典型ECG择其中60张自编教学图谱,将其放大、编号、过塑后粘贴在20cm×26cm的硬纸板上,制作成便于阅读的供学生自读的ECG,在此过程中老师负责指导;③用幻灯片进行全面回顾和复习。

(3)总课时数、理论学习与实验学习比例以及实验课开出时间改变同上。实验教学分4步:①对照幻灯片给学生讲解阅读ECG的步骤与方法,强化了其阅图顺序的习惯,并演示解读全过程;②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先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共同阅读一张ECG,加强其知识掌握的灵活程度并要求每组学生必须将分析步骤和诊断结果记录下来,向老师核对结果正确性;③用幻灯片进行总结时,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比较;④为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之间互做ECG检查,加深学生对ECG的认识。

4多阶段式考核评估

考核能促进学习,对于ECG教学,我们采用了阶段式考核的办法,共分7次,以防止学生遗忘,同时加深理解。完成ECG原理和操作技能学习时,能识别ECG机主要操作部件,即进行原理和操作测试,能正确操作ECG机并独立描记1份ECG。由于课时有限,测试只能随机抽选部分学生,第二次考核学生能否准确计算心率,测量ECG各部分组成;第三次考核保证学生能准确判断ECG各组成部分是否正常,按程序分析ECG,同时判断心电轴及其临床意义;第四次考核,要求学生把自己给自己出的ECG报告交予老师,能识别左右心房、左右心室肥大的ECG,并归纳其ECG特点;当上完正常ECG时,第五次考核保证学生能识别并做出定性、定位及分期诊断,心肌缺血、坏死ECG;督促学生以进入更深一层知识的学习记忆、练习,掌握好一层知识的基础。第六次考核能正确分析严重心律失常的ECG特点并做出判断;最后,考核学生是否能分析高钾、低钾、高钙、低钙及洋地黄类药物造成的异常ECG。当ECG课全部结束后,教师给学生当场做出诊断的机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异常ECG。尽管有些繁琐,但这符合护理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且实践证明收效良好。

能力考核评价:①技能考核:采用双盲法操作考核,考评人员不知学生组别,只需要学生能在10分钟内完成现场安装十二导心电图机的导联、并打一份完整的心电图;②能力考核:对自己操作的心电图包括电轴、心率、波形、波段测定进行判读,时间25分钟,当场收卷。

参考文献:

[1]潘孟昭.护理专业心电图实践教学方法的尝试[J].护理学导论,2012,8(28):96-97

第5篇:护理专业学习计划范文

结果 课程结束后,结业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试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结论 PBL结合PDCA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总体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总体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R605 【文献标识码】A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性、团结协作精神、与人沟通交往和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1-3] ,是以疾病为基础,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向,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4-5],将PBL教学模式合理运用于《外科护理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围绕某一具体问题或具体病例的护理措施为基础,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被分成若干组,进而讨论提出的问题或具体措施,教师只起到辅导的作用,最后将同学们讨论和分析的结果加以判断和整合。

PDCA循环[6]又称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分别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行动)的首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将PDCA教学模式运用在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防止原本相互关联各个教学环节彼此孤立,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过程是制定学习计划-按照计划实施-对照计划检查进展-针对进展不足和实际调整计划,制定新的计划。为了探索不同教学方法对《外科护理学》教学工作质量的影响,我们在我校13级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了PBL教学模式与PDCA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校300名13级护理专科班学生并将其分为参照组(150人)和试验组(150人),参照组接受常规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PBL教学模式结合 PDCA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1.2 方法 对照班接受常规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参照《教学大纲》

制定好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教学任务全部由教师讲授完成。试验组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在大量课程的讲授上运用PBL教学模式结合 PDCA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两个组在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后,在期末进行《外科护理学》理论与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实行百分制,课程结束之前,对所有学生发放《外科护理学》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统计学分析: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采用SPSS 16. 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期末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比较,试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是专科护理的基础,在临床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则要积极开展评判性思维,必须结合护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懒于思考,缺乏创新。而PBL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学生潜力,不再单纯只是听老师讲课,而是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去。PDCA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

3.1 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程,但在国内《外科护理学》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中的相关研究较局限[7]。这是一个顺应时展的教学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师对相关学科之间的理解和联系。P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每名同学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大家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这期间也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协作等多方面的素质。

3.2 PDCA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是每名教师必须要考虑和关注的问题。PDCA循环的运用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好的方面保持,不利的方面改善剔除。结果就会变为这样的循环: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样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同,通过不断的循环利用,进而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

3.3 相互渗透、综合运用

PBL教学法和PDCA教学法虽然有其特有的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缺少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缺少经验等,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点,PBL教学时,教师可认真总结学生未能较好解决的问题,看是否可以通过PDCA教学的形式进行讲授;而PDCA教学时,教师讲授未能涉及到的问题,可在PBL教学时提出并集中讨论。

第6篇:护理专业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PDCA法;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56-03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既能,特别是专业课的内容。《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但由于课本内容文字多、讲解方式单一,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无法形成学习兴趣[1]。PDCA循环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A)、处理(A)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的得到提高。现导入PDCA模式,对《妇产科护理》教学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取广东省茂名卫生学校2012级中专护生9、10班。9班为对照组共81人,全部为女生;10班为实验组共78人,全部为女生。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基础课成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实验组采取PDCA管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二、计划阶段

(一)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1.学生现状。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的学生都是应届初中毕业生,文化程度相对低,理解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只会背书、不能应用的现象。临床调查也表明,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存在的主要不足有两点:一是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差;二是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临床。按照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妇产科护理学安排在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的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这时候学生虽然已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基础护理课程,健康评估课程也已学习了一部分,但专业课课程才刚开始接触,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对具体病人实施护理的理念尚未建立,更缺乏这方面的技能。

2.学科特点。《妇产科护理》具有跨学科、难理解和操作性强等特点,教材内容文字多,图片结构复杂,对于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专业难度。如在讲授分娩时,受地点、条件等限制,不能把学生带入产房观看正常分娩及接a的技术操作[1]。

3.课程安排。教材使用刘文娜主编的《妇产科护理》,总课时为66节,其中理科课时46节,实验课时6节,案例讨论课时8节,扣除借节日,实际课时为60课时。理论课时过多且由一个老师任教,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实验课时过少且实验室设备不完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多;临床见习没有安排,教学多媒体设备不完善,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制定目标

通过对《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设备不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方法单一是主要原因。只要能控制上诉主要因素,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制定为2012级中专护理实验组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及综合学习能力比对照组相应提高,提高学生学习《妇产科护理》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阶段

(一)准备阶段

教师应先了解《妇产科护理》的教学大纲级课时分配,领会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列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教师要了解、评估学生的情况,根据授课地点和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查阅相关资料,书写教学内容,拟定教学措施。课前熟悉授课内容,根据授课内容备好各种教具,如模型、视频、多媒体课件等[2]。

(二)教学方法

1.划分教学模块。根据《妇产科护理》的基本内容,将《妇产科护理》教学内容划分为八个模块,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正常月经级月经失调护理、正常妊娠级异常妊娠护理、正常分娩及异常分娩、正常产褥及异常产褥护理、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护理、计划生育护理。

2.根据模块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模块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模块一中使用模型教学法和视频,让学生充分掌握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在模块二中,使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PBL)及角色扮演;在模块三中使用案例分析法及合作学习法;在模块四中使用以问题为中心法级案例分析法等。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示教效果,为制定下不学习计划提供依据。课后让学生复习相关内容,教师加以指导,发并处理问题。

(三)考核

定期进行教学检查,便于发现问题和改进。①课后笔记:每一模块授课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对整个模块的内容进行总结比做好笔记。教师定期检查笔记并根据笔记给予平时分。②考核教学过程中进行2次阶段性考核,学期结束后进行综合性考核,包括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60%)。

四、检查阶段

五、处理阶段

进行PDCA全程控制干预后,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总评成绩总体比实验组的总评成绩好,对照组的优秀率为29.5%,明显比实验组的12.2%高出了17.3%。从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的团结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同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并没有预期中得到较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始终是任课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学生课程见习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下一阶段,任课教师及教研室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可开展相应的开课前动员,实习问题也有待与学校及医院协商。

六、小结

PDCA理论应用于中专教学已有报道。戴红双等[3]在《内科护理学》中应用PDCA理论,取得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张慧琴[4]在《妇科护理》临床教学中运动PDCA法,提高了护生实习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还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组照组。通过实行PDCA循环系统对《妇产科护理》教学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效果。

PDCA是一种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它使教学具有系统性、灵活性、有效性,要求老师有扎实的基础和较高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因人施教,增强教学效果[2]。应用PDCA循环理论管理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按照PDCA循环的4个阶段进行,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不断循环,利于对教学循环过程的控制,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华方.“案例导学与任务驱动督学”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茂名卫生职业教育,2012(6):68―69.

[2]戴红双,张玉,刘立新.PDCA循环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2012,(8):102-102.

[3]新丽.PDCA循环管理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6,(10):30-31.

[4]慧琴.PDCA循环法在妇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优生优育,2013,(4):136-137.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Pattern in Introduction of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 Nursing

ZOU Yin-ting

(Maoming Health Career Academy,Maoming,Guangdong 525400,China)

第7篇:护理专业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自主学习能力;质性研究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同时,自主学习的发生需要内在学习动力的支持和积极情感的投入[1]。目前,自主学习相关理论探讨的思辨性研究[2]、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3]、自主学习教学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业成绩关系的量性研究[4]等已开展,但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的经历及情感体验研究鲜见报道,而学生自主学习的经历及体验是教育者应深入研究的领域。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学生护理技能自主学习[5]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及行为表现,分析促进其自主学习的因素,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启示。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015年7月至12月接受基础护理技能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学生表达清晰,愿意参与研究。遵循信息饱和原则确定样本量,即访谈内容中不再出现新的概念,最终访谈8名学生,均为女性,年龄17~18岁。

1.2研究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课题组在阅读文献及研讨的基础上,围绕护理技能自主学习的相关问题拟订半结构式访谈提纲,经质性研究专家、护理教育专家审定修改及预访谈测试,最终确定访谈内容如下:培训前,护理技能采取的学习方式、课前准备及课后复习情况;培训中,自主学习计划表和自主学习评价表给你学习带来的变化,操作课改“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小组代表操作—师生评价、纠错—分组练习”,你的感悟是什么;培训对今后学习的影响。2016年2月,选择交谈方便、不受干扰的教室进行个人深入访谈,遵循保护隐私、知情同意的原则,经研究对象同意,全程采用录音、笔录等方法进行记录,及时确认研究对象的感受或观点,访谈时间以不出现新信息为止。1.2.2资料分析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进行资料分析与处理。每次访谈结束后,将录音及观察资料转录为文字,文字资料的分析由3名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小组成员包括基础护理任课教师、护理教育专家、现象学研究专家。小组成员仔细阅读、深入讨论,找出有意义的内容进行编码和分类,并提炼主题。将主题及相应的解释返回研究对象处征求意见。为保护研究对象的个人隐私,以A~H的编码代替研究对象。

2结果

通过现象学研究法的分析结果,提炼出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3个阶段,共7个主题。

2.1培训前主题1:技能训练机械模仿。学生已习惯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方式,护理技能教学中,学生采取听、看、背及模型上机械训练。A:“教师怎么示教,我就怎么练习。”D:“有时忘了教师示教的步骤,看看周围同学如何做的,几乎不向教师请教,差不多会就行了。”主题2: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欠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低下,表现为自我规划几乎为零、自我监控时有时无、自我评价时常空缺、自我管理处于被动执行状态。E:“我平时不制订学习计划,期中期末考试时制订很粗的复习计划,即哪天复习哪门功课。”H:“晚自修主要做教师布置的作业,如抄写实验报告,再有时间就背技能操作步骤。学校实训室课余时间开放,每周一次的课后实训室训练因没有有效的监督,人多,轮流练习一下就好了,也不管做得对与错。”

2.2培训中主题3:培训开始参与意识不强。课前需完成“护理技能学习计划表”,课后完成“护理技能学习评价表”,阶段性书写“技能项目反思日记”等,绝大多数学生面露难色。C:“好烦啊!”F:“其他同学参加,我也参加看看吧。”主题4:学习准备度的提升。“护理技能学习计划表”由我的学习目标、我的学习资源、我的学习措施、我的学习时间等组成。A:“刚开始,制订的学习目标不符合要求,在教师指导和同学帮助下,能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D:“以前偶尔课前会预习,只是翻翻书,大概看一下,现在要制订学习计划必须熟悉内容,课前会认真看书,看操作视频,同学间交流一下,争取制订一份较好的学习计划,教师在全班展示我的学习计划,受到表扬有点小得意。”主题5:学习投入度的提升。传统的技能操作教学,学生是旁观者,学习投入度较低,“小组代表操作—师生评价、纠错—分组练习”教学顺序,使得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习投入度提高。B:“课前反复看视频、看书,上网搜索微课,多次到实训室训练,请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同学指导,设置临床情景,组织好与患者交流的语言,组内同学讨论,进行角色扮演,甚至梦中都在练习技能。”F:“之前看教师示教没有压力,经常游离于课堂之外,现在同学代表操作后,组内要展开讨论、评价、汇报等,我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题6:学习专注度的提升。“护理技能学习评价表”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教师评价。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反馈信息,携带小册子随时记录评价内容。B:“以前处于模仿做一遍、走马观花看一遍的状态,现在会认真完成,而且同学会指出操作错误的地方。仔细观看同学操作,发现自身和同学操作错误之处,相互交流,不能解决的疑问请教教师。我更喜欢技能操作。”E:“课后或晚自修,组内同学集合,给对方提供评价记录,再次讨论、指出操作不当之处,各自书写评价表。”

2.3培训后主题7:延续自主学习的思考。经过一学期培训,学生渐入佳境,如何延续则是教育者应思考的问题。G:“我们有阵痛、有收获、有乐趣……如果下学期没有这种学习氛围,大多数同学可能会回到以前的学习状态。”

3讨论

3.1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持续引导

本研究中,培训后学生表示“下学期如果没有这种学习氛围,大多数学生可能会回到以前的学习状态”,表明常规教学中教师自主学习指导缺乏或不足。国内外学者已开发出诸多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6-7],具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价值,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行为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应思考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扮演的角色,精心设计教学情景,频繁地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3.2任务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本研究显示,学生缺少对学习进行计划、评价、监控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设计了对自主学习技能进行直接指导的“护理技能学习计划表”和“护理技能学习评价表”作为任务,“护理技能学习计划表”引导学生先“学”起来,做好具体学习准备,“护理技能学习评价表”营造了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的氛围,专注于“做中讨论”“做中评价

”“做中反思”,并延续到课堂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自己的进步,增强了自我效能感,促使学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3.3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样本数偏少,还需要在其他高职院校范围内对本研究结论做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张美娟,顾婷,陈露露,等.新课程改革下我国自主学习研究进展[J].职教通讯,2016(3):27-30.

[2]刘宁宁.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张宏,涂玮,郝玲,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本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5):30-33.

[4]肖武云,王晓萍,曹群英.培训元认知策略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成绩[J].外语学刊,2011(2):109-112.

[5]张美娟.元认知策略培训探析———以“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6(5):71-74.

[6]刘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反思[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第8篇:护理专业学习计划范文

从临床实习带教老师角度

认真选择优秀的护士担任临床带教老师:护士在临床实习中,全程跟随带教老师一起工作,因此老师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对其影响深远。护士长根据护理部选拔带教老师的指示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①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职称为护师或以上;②等于或高于实习护士的学历层次;③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协调和沟通能力;④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娴熟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经考核后担任实习带教老师,定期交流,因材施教,切实将知识传递给护士。

制定学习计划,保证教学质量:科室内成立了有护士长、带教组长和带教老师组成实习带教小组,负责全科室的临床护理教学计划,除了护理部组织实习带教会议外,护士长和带教老师也要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履行带教职责。

从实习护士角度

培养实习护士学习兴趣,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由学生角色向护士工作角色、学校变为医院的转变,来到陌生环境,使护生理论知识学习机会减少,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护生表现缺乏自信,针对这些特点,带教老师不仅积极介绍科室环境、规章制度、结合实习计介绍工作内容,还要结合科室内患者疾病特点让护生复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还应以考试和提问的方式督促学习。带教老师还履行职责,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为护生树立榜样,让其认清护理工作在病区的重要性,避免盲目工作。

加强护生心理素质建设,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护理工作作风护士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现在护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在家都是集宠爱于一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学习的主动性。进入社会后往往表现不知所措,产生紧张恐惧心理[1]。带教老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手把手进行带教,后选择沟通能主动配合的患者让护生进行工作。对动手能力强,积极性、主动性的利用晨会工作及时表扬,使其觉得被尊重。带教老师不仅要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乐于奉献的榜样,要教育护生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与患者多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一种平等,友爱的护患关系[2]。带教老师还应注意培养护生的慎独精神、道德规范的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养成为今后护理事业奠定成功的基础。

第9篇:护理专业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护理;实践;质量控制;分层考核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4-0143-02

Applications of hierarchical examine on practice of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

DING Weijia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s of quality control and practice effect on process of nursing practice. Methods 14 practical nurse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group, and 28 practical nurse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were examined in staged according to cyclical requisition of teaching program, and research group were examined in staged according hierarchical examine program that had been programed. In ending of semester, all practical nurses partaken examine of nursing theory and practical manipulative skill, and scores of examine were contrasted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Results In ending of semester, scores of nursing theory and practical manipulative skills were higher in research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Hierarchical examine in stage is helpful to increase quality of nursing practice, and improve effect of nursing practice.

[Key words] Nursing; Practice; Quality control; Hierarchical examine

护理实习是护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为走上工作岗位进行技能培养及理论强化的过程。护理实习过程对于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实习学习计划及目标、实习生个人护理兴趣的培养及以后学习工作中的自我学习能力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负责护理实习带教的医疗机构中,建立系统、完备、合理的护理实习质量评价系统是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措施,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院采用分层护理实践考核办法以促进护理实习质量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度护理实习生42名,均为本科学历护理实习学生,均为女性学生,年龄21~24岁,平均(23±2.4)岁。研究对象入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研究组14名,对照组28名,两组间性别、年龄及实习前理论成绩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分层考核办法

分层考核办法按照护理实纲部分改进,确定一级质量控制指标及二级质量控制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师资力量以及考核指标等内容;二级指标依据一级指标确定详细条目,如在师资力量中,规定教学带教过程中护理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士以上职称确定为第一层次考核指标,专家评价的护理人员的教学方法、授课质量、带教完成情况为第二层考核指标。护理实习考核指标中学生实习时间完成情况、轮转科室完成情况等设为第一层考核指标;护理操作的数量、护理操作的质量等设置为第二层考核指标,其余条目等均按分层考核方法确定考核办法。

1.3 护理实习实践过程

两组护理实习生进入实习岗位后,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轮转计划及考核方法进行护理实践;研究组护理实习生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阶段性考核方法改为分层考核方法。两组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按照实纲要求的理论及技能考试进行考评,比较两组实习生技能操作及理论操作的成绩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护理实习生护理实习结束后理论及操作考核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及实践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护理实习教育是护理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护理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必要过程,也是护理实习生培养临床素养、为步入工作岗位进行的适应阶段[1]。护理生在实习期间掌握的实践技能及学习工作态度是护理生将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护理实习过程中,护理实习机构及学校对护理生实习教育的质量控制及适合的考核制度是关键问题之一。我国护理教育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护理教育的内容、护理学的人文变化及考核环境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教育过程中,制定更为实用、准确、符合形式发展的考核制度,对护理实习的质量进行控制。护理实习质量的控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2],虽然最终护理实习生护理学习的结果是最终的考核指标,但是对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护理实习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护理课程设计、师资力量的分配、护理教学的流程及护理实习结果的考核等多体系内容。目前的研究显示[3],无论在初级的护理教育还是高等护理教育中,护理教育结果的考核体系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合理的考核体系是目前护理教育深入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分层考核体系是针对教育过程中不同的影响因素设立的考核办法,不仅考核学习对象的学习效果,同时对教育实施者也进行初步的考核,建立立体、双向的教育考核体系,其对教育实施者的积极性、基本素质及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及效果均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护理教育及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4]。在本组资料中,我们针对护理教学过程及考核过程进行干预,重点对师资力量的分派及护理实习的考核方法进行探索[5]。在分析中发现,实习过程中实行阶段性分层考核方法以后,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实习结束后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阶段性分层考核有利于护理实习质量的控制。在分层考核中,对于考核指标系统划分,建立不同的指标考核层次,具有针对性的建立考核指标的质量控制体系[6],严格第一层次考核指标的准入性及第二层指标的细化,最大程度地减少考核过程中的随机性,能够在护理实习过程中提高师资力量的结构均衡性,同时也能减少学生在护理实习过程中对于学习体系的模糊观念。在不同的时间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考核,使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和连贯性良好地衔接在一起,具有针对性地建立系统的护理实践过程,能够提高护理实习的质量,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彩星,马淑丽,王美瑛,等. 影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8):49-51.

[2] 郝丽霞. 提高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169-170.

[3] 胡翠环,袁瑜,刘茜茜,等. 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医学与社会,2011,24(10):99-103.

[4] 陈莉莉. 对护理人员应用分层考核的初探[J]. 天津护理,2010,18(3):154-155.

[5] 张晓苇,陈佳,游建平. 加强环节控制提高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质量[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64-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