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古代典籍范文

中国古代典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古代典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古代典籍

第1篇:中国古代典籍范文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古代中国经济是历史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从题型上看,本考点的命题多数以选择题为主,特别是材料选择题,以此来考查同学们理解、比较、判断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内容上看,古代的手工业、商业、主要经济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等都是考查的重点。如近几年的江苏高考,2009年考查了灌钢法,2010年考查了水排、古代饮茶之风,2012年考查了官营手工业生产特点、唐宋时期市的变迁等内容。本文把古代中国经济概括为一项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两项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本文由收集整理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

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著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第2篇:中国古代典籍范文

关键词:地方管理;中国;古代;特点;影响

我国地方管理制度始于奴隶制社会并且一直沿袭演变至今,到如今我国已经制定了较为科学的地方管理制度,但是在某些细枝末节的地方仍然需要一定的改进,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通过对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探析,或许会对现目前的地方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一些思路。下文就将重点探析我国古代地方管理的特色及影响等问题。

一、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从历史学的角度讲,夏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它的性质是奴隶制社会,因此夏的管理制度大抵主要是中央集权分部管理,同样的商朝的管理制度也大致相同。而到了西周时期,虽然也沿袭了家天下的世袭制,但是在地方管理制度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直接影响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而到了秦汉时期,由于汲取了西周王国的教训,秦朝一经统一就立即实行了郡县制,这一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封建统治社会,同时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开端。到了汉朝初期虽然实行了一段时期的分封制,但是很快就被汉武帝取缔了这样的制度最终还是实现了中央集权制度。今后的各个朝代也都沿袭了中央集权制度只是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大致上还是保持了中央控的基本政策,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的研究各个朝代的地方管理制度特色。

二、西周分封制特点及影响

分封制是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王权而采取的地方管理制度,该制度主要是将国家领土分封给各个诸侯(王室成员、贵族等),这些诸侯在自己的辖区有着高度的自治权,各个诸侯高度享有财政自由和军事力量自由等特权。换言之西周的分封制,没有实现中央实权的集中,而是将国家管理权地方化,也就是地方管理权高度自由的行政管理制度。这样的地方管理制度,也就造成了我国著名的春秋争霸。这是因为诸侯高度的自,导致诸侯国可以自由的发展,然后逐渐强盛最终形成了可以与中央相抗衡的力量,此时中央就失去了对诸侯的约束力,加之西周后期王室奢靡无度,国事废弛,怨声载道之中失德于天下,最终也引起了诸侯的觉醒,随后自然就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由此分封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各个诸侯自然也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因此到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实施了郡县制即中央集权的管理制度,这样制度的实施主要就是收到了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三、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

由于汲取了西周亡国的教训,秦朝在一统天下之时,就及时矫治了地方管理制度上的纰漏,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因此郡县制的核心作用就是分散各地区的力量,从而实现权力的集中,中央享有高度的治理权。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与西周时期的诸侯不可同时日而语,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亲自任命,废除了辖区高度自治权和世袭制。除此之外,郡县制下的地方管理不仅要受中央的管理,同时中央也会派遣刺史对地方管理的情况做一定的考察以此确保中央权力不受威胁,这样的制度有效的防治了地方分裂现象的发生,积极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安定。秦朝建立的郡县制在汉朝也得到了沿袭和发展,并且也为今后2000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朝的郡县制大体上与秦朝并无二致,只是在辖区划分策略上做了一定的改进,在东汉时期建立了州辖治郡的行政制度,这样的制度实质上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措施,在此后的几个朝代也同样实行了这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四、隋唐地方管理制度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自汉以来的分崩离析,群雄割据的动乱局面,实现了我国第二次大的统一,因此在统一之后隋文帝旋即就实施了重要的改革举措,在行政管理制度上他大致沿袭了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但是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郡县制,而实施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度也是我国地方管理制度中,里程碑般的制度,该制度的建立影响了今后各个朝代的行政制度。所谓的三省即是内史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的职责主要是协助皇帝拟定相关的政令,而门下省的职责则是进一步完成政令的审核工作,最后将政令下达到尚书省实行。而六部即是刑部、兵部、礼部、民部、吏部、工部,它们都各司其职,例如兵部的职责顾名思义即是管理军队,而工部则主要是负责管理工程的建设等事项,总而言之三省六部制的建立细分了中央权力,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的管理机制。在地方管理策略上,也同样做了相应的改革,州县制的建立废除了东汉及三国西晋时期的州、郡、县三级管理制度,而是直接实行了州县两级制度,与此同时也极大的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由以往定期的考核转变为不定期的考核。而地方官的分级制度也更加明显,实行了九品官制,这样的制度极大的分散了地方官员的权利,同时也加强了垂直管理的效率。根据我国历史来看,三省六部制度,对今后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尤其是在唐朝盛世该制度对日本朝鲜等地区的影响也是尤为显著的。

五、元朝的行省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行省制度是我国行政制度中极其具有特点的改革措施,当然该制度的建立的在很大程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发展,由此可见行省制也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大改革。行省制将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制度,在如今依然如此。当然行省制的起源我们要追溯到魏晋时期的行台制,同时也结合了金朝曾经实行的尚书省。因此蒙古铁骑如土中原后就效仿魏晋的行台制和金朝的尚书省制定了行省制,改变了以往“路”作为一级行政地制度,增设了行尚书省管理路府等辖区。并且是元统治期间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在元世祖中统年间,他将尚书省并入到了中书省的管制范畴,因此也改地方一级管理机构行尚书省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自此以后地方管理制度就正式进入了化省管理阶段。不得不承认,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科学的细分了地区管理职责,同时也有力于中央集权的形成,并且也对后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综上述,我国行政制度是逐步演变完善的,我国现目前采取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明清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不无关系,本文主要通过探析我国古代主要的行政制度的特点,试图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特性,并有助于我国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第3篇:中国古代典籍范文

关键词:古代高等教育 官学 私学 修身

高等教育系教育体制中的最高层次,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的场所,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措施传授高深文化知识,研究高深学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经沧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影响着现代高等教育的诸多方面。本文拟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对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启示。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概况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

高等教育位于学制结构金字塔的尖端,它的产生时间晚于一般学校教育,而且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据古籍记载,中国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前就有了“大学”之称。虞夏商时期的上庠、东序、右学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具备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应该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的雏形。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要求生产力必须显著发展,文化教育方面要求有可提供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等,以及有作为传授知识和培养官吏的专门教育人员。而处在奴隶社会初中期的虞商时期还难以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只有到了西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官吏,加之文字的成熟,才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周代金文中关于周天子带领群臣及学生在“学宫”习射和作乐舞,这里的“学宫”即大学,已基本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所以,虞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可视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二)官学中的高等教育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事业起于朝廷,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统治走向崩溃的时候,“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失至民间,私人办学成为这个时期的一大景观。从此以后,整个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就一直存在着官学和私学两种类型。在官学类型中,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汉代太学,即由“大学”一词衍生出来,是古代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此后历代都有设立,而名称不尽一致:晋武帝咸宁二年创办国子学;齐改国子学为国子寺;隋炀帝改为国子监;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明清国子监兼具备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两重性质,后逐渐衰败,成了科举的附庸。除此之外,东汉末出现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艺术大学──鸿都门学,它是“近代世界文学艺术大学的嚆矢”;三国时曹魏建立的五经课试法,其中由“门人”升入“弟子”的制度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南朝刘宋政权设立的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个学馆的分馆授业制度是分科教育的开端;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专科学校与专业训练,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科学校。

(三)私学中的高等教育

私学是中国历代私人办理的学校,是封建社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程度分,私学有蒙养教学和经师讲学,后者相当于大学。故私学中也有部分属于高等教育层次。很多思想家借助私学这种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学说,扩大本学派思想的影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最早开办私学的人之一,他招收生徒,传授学问,以教学为主,并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后学身上。汉代以后,私学分为蒙馆之学和专家之学两个层次,基础教育通常在十五六岁以前完成,之后就必须进入私家经师的学馆去深造,私家经师多为当世的著名学者。汉以后的私家经馆,培养了大批不求功名的学术人才,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唐宋时期,私家经馆发展为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学问、聚徒讲学的教育场所。宋朝有了较大发展,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嵩阳书院等;明朝的东林书院也办得颇有特色;到清朝时期,出现了书馆官学化,绝大部分书院成为准备科举考试的场所。不管怎样,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书院为历朝学术的繁荣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通过回顾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较之近现代高等教育,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德育,强调修身养性

儒家教育以经史为基本,以“明人伦”为中心,注重修已治人之术。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也以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为中心,汉代的五经、唐代的九经、十二经、宋代的十三经,再加上《史记》、《汉书》、《昭明文选》等等,形成古代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讲究文、行、忠、信,以三纲五常为行为规范,严君臣、尊卑、上下之分;明父子、长幼、亲疏之别,其共同特点就是泛道德主义。孔子眼中的“士”,孟子心中的“大丈夫”,首先是道德的典范。教育内容中的泛道德倾向,对培养中国人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普遍要求。

尤其是宋明理学家把封建的伦理道德视为“天理”,强调修身养性,格物致知。书院就是一些学者为达到修身养性求得真学问的目的而产生的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理”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伦理纲常名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自我觉醒、自我约束,采取“修身治国”、“改过迁善”、“致知践行”的原则和“自省自察”“存养”“陶治”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主张静以养心,修心以德,修已安人,在读书治学中思考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培养真正的“君子”品格。因此,以德育为先,注重道德学问,注重修身养性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原则。

(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也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官学中太学的教学以相互问难、讨论经义为重要形式。博士既是太学的专职教师,又是朝廷的学术顾问,参加朝廷举办的所有重大学术活动。西汉的石渠阁会议和东汉的白虎观会议,都有博士参与讨论,这种学术争论,影响到太学的教学和学术风气。博士平素讲经,注重互相诘难,并以善辩而受人称誉。辩难精神是太学的优良传统,这是研究和繁荣学术所必需的。

私学中的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不仅仅是教育场所,也是当时的学术中心。它们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以繁荣学术为已任,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是古代学者进行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的基地,并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派别。因此,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是书院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的办法,打破了官学关门教学的做法,听讲者可以不受学派和地域的限制,有利于学术交流。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王守仁除在濂溪书院讲学外,还和湛若水等人还历时数十载奔波于全国各地讲学,形成了我国书院史上著名的“讲会制度”,使书院成为学术争鸣和交流的舞台。

(三)官学与私学相结合

前面提到,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龚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落到民间,从此,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就形成官学和私学平行发展的局面。由于官学招生名额太少且有入学资格限制,不能满足许多人的求学要求,加之私学的讲授课程与官学都是儒经,不妨碍读私学的人以后做官,致使私学得以迅速发展,弥补了官学在数量和其它方面的不足。因此,私学成为官学的必要补充,并促进了官学的发展。

书院与私学相比,不仅有相对固定的教育经费作后盾,而且有严格完整的管理体系做保障,这些是私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书院又不同于官学,其经费来源于民间的自发集资,而非官府拨款,办学不受官方的直接限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教育对象主要是下层社会的贫寒子弟,带有浓厚的平民色彩,而非纨绔子弟。因此,书院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传统官学和私学的有益经验,并对其进行了积极改造和系统综合。正因为书院是对传统官学和私学的扬弃,它才能在批判继承中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制度,并贯穿在它存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四)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特质,表现在古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以人为本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倍受冷落。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根基,儒家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高等教育中强调教人予“穷理、正心、修已、治人之道”,因此教学内容多为讲究修齐治平的儒家经典以及文史辞章等古典人文学科。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并且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尚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了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大体上属于社会、伦理、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进入封建社会,又有了充实和发展,出现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增加了哲学、政治、伦理、文学、历史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经验性、积累性、直观性、强调人文、强调道德的教育内容,使得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高度发达,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人才迭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古代高等教育中也涉及生产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但只是作为统治艺术的辅助知识进行研习的。而且,数学、医学、天文学在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还是由于与“人事”有一定的关系,才受到统治者一定程度的扶植。其它如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纯自然科学则完全为社会所忽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这种重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特点,与欧洲古代、中世纪大学重视数学、天文、医学、物理等自然科学教育形成明显的对照。

(五)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官学具有明显的“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特点, “学在官府”即学校皆由官府所设,教育机构与政府机构合而为一,并且“以吏为师”,官学中的教师都是朝廷命官,办学地点在官府之中,统治者的政治化人格被作为社会楷模; “政教合一”即以政治教、以教治国,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以“政”,即治国之道为内容。在“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教育体系下,政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官吏,虽然学校也有教化百姓的任务,但这种教化任务更多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的,即由学校培养出来的官吏来完成的。因此,教学仅为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的职能之一,它与政府行政职能有机结合,不仅是封建官僚的培养场所,同时也是封建统治思想的宣传工具和推行其统治政策的实施机关,起着统一思想和统一政治的作用,这种高教管理体制在世界上是独具特色的,在中国高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正是由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与政治的这样一种密切关系,使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校学习时即很关心时政。中央高校学生和朝中士大夫本着学术上的承袭关系,政治上也经常持相同立场并互相倚助,因此,古代高校历来是开展政治活动的场所,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议论朝政成为中国古代高校的一个传统。而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官学中,私学中也不例外,如东林书院就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著名对联。

(六)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上,为学不离从政,学与仕始终是不可分离的。古代高等教育预设了“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从汉代开始分科目察举人才以后,尤其是隋唐设立进士科举以后,高等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储才以应科目”。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率,也就是追求更高的录官率,高等学校成为培养官员的预备机构,成为追逐功名利禄的阶梯。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与科举考试这种世界上独特的选拔人才方式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科举考试成为教育有力的指挥棒,考试的内容成为高等教育的内容,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实际上成为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心。

三、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若干启示

(一)教书育人,以德修身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泛道德倾向”,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实际要求,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应当坚持和发扬,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中的德育与这种泛道德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当代的高等教育中,仅实施这种泛道德的教育还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环境,学生因思想冲击、利益驱动和社会的压力等所产生的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高等学校在进行这种“泛道德”教育的同时,应着重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人生及其挫折、如何去适应社会等等,使他们在学习中思考、探索并真正明了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

对于高等学校如何进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古代高等教育中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强调人的自我觉醒、自我约束,如“改过迁善”、“致知践行”、“存养”、“自省自察”、“陶治”等,主张静以养心,以德修身,这些经验总结都值得我们借鉴。除此之外,高等学校还有结合当代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多的途径“践行”,德育的最终目的要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中,所以要在大学生的行上下工夫,“助省助察”、“动以养心”等也应该成为“修心”的有益方式。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场所,同时它也是人的精神的训练场。因此,高等学校工作也应以德为先,做到教书育人,以德修身。

(二)教学相长、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

教学相长是教学过程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条原则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如何实现师生间教与学的相互长进,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中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辩难。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最不理想或说最欠缺的是师生间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探讨,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辩难”。“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依然是当今大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学生很少有与教师“辩难”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想。它不利于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也不利于各种思想的相互交流与碰撞,说到底,它不利于学术的繁荣。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推行这种师生间的“辩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和途径,让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相互诘难、推理和启发,从而共同进步和提高。

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必须适应多元文化和各种思想潮流的交融与冲刷,高等教育在学术思想上更应该如此,因为多元化不仅意味着“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繁荣景象,而且表面很多学术内部的潜在的东西将被激活,因此在高校应该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大学应该给各学术流派提供展示的舞台,正如古代“讲会制度”那样,容许有各种学术的声音存在,这些对大学学术的真正繁荣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三)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相结合

我国古代私学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是相当有益的,书院等私学的存在对古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更是不言自明的。以史为鉴,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和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该说是相当的迅猛,特别是公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发展速度达是建国以来最快的,但是这种速度还满足不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的师资、设备、校舍、图书资料等教育资源的短缺是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民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源,减轻国家经费投入上的压力,同时满足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需求。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必须在发展公办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并使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而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繁荣。

(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前文提到,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是“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从历史来看,这种观念和做法也造成了惨痛的结果和教训,我国辉煌的古代文化到后期长期停滞不前,就是由于这种观念长期统治的结果。随着自然科学的崛起,自然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使得现代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的现象。无论是古代的“重文轻理”还是现代的“重理轻文”,都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类的长远利益来看,这种“重此轻彼”的现象应该加以批判。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日益走向融合是现代社会的要求,现代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原则,。现代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和一批知识英才,他们将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将依靠这些人的聪明才智。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等学校的人文科学的教育应该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知识;自然科学的教育应该包括数理化、生物、天文、地理等知识。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生,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外,学校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其他学科的通识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学以致用,注重素质教育

“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从而导致了科举考试的选拔人才方式,“八股文”成为了天下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的“经书”,古代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大都“千人一面”,无个性和创新精神,为“仕”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这一单纯的目标的追求,现代高等教育应该追求的是“学以致用”,有学必有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方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之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实施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鲍风,《儒家智谋》,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蒋方,《中国文化史九绎》,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 单远慕,《中原古代教育》,《天中学刊》,1996年第4期;

4、 郭洪纪,《儒学的教育伦理与官师治教的承传》,《山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

5、 朱永新,《书院精神对于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江苏高教》,1994年第2期;

6、 胡青,《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教育》,《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7、 江应中,《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和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摭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第4期;

8、 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年第4期;

第4篇:中国古代典籍范文

文化不受地域、民族、国界的限制和束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使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各地,并被各国的设计师关注和推崇。尤其是在现代室内设计领域中,中国古典元素不断给国内外的室内设计师到来灵感。“旧元素,新风格”的组合方式带来了新的室内设计风格、新的视觉感受以及新的设计理念。通过对饱含中国味的文化元素的处理,向人们展示了无法用语言诉说的独特的中国情感以及东方艺术魅力,古典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是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有力表现。

中国古典元素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1. 等级观念和规律感

中国的古人倡导礼。一方面,礼是封建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道德工具,这种礼的制度不光应用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还被应用到了传统的室内设计中。古代建筑对不同身份的人居住的房间的设计风格有严格的要求,比如说,中国古代大臣居住的房间的设计是不能含有皇家专用的一些符号和色彩的;另一方面,规律感主要体现在古人对室内的空间组合设计习惯运用对称的、有规律可循的图形,例如正方形、圆形、六边形、八边形、三角形等都被经常应用到传统建筑的设计中去。这种特别强调规律和对称的设计也表现了古人的文化思想价值,表明他们追求圆满、重视秩序以及等级划分的思想观念;再有,家具的摆设方面有很讲究,主要采用以轴为界的方式。主要家具分布在室内空间的轴线上,相对次要的家具则是被安排在轴线的两边,这种排列方式和中国古人追求中庸之道的价值观念不无关系。以轴线为界的空间排列组合方式也具有端庄、稳重、大气的视觉效果,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伦理观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2. 追求自然美

中国传统建筑非常注重自然和环境的融合、统一,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传统建筑的影响尤其深刻。中国古代园林几乎都运用了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园林内部亭、台、楼、阁、廊、榭的设计都很自然,让人很难分清哪里是人工建设的,哪里是利用自然本身设计的。这充分说明,古典建筑的设计强调因地制宜,不仅利用自然造化,也要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而且,古典建筑的设计常常将花、草、鱼、鸟、兽等吉祥物雕刻在建筑上进行观赏。有的传统建筑还会通过窗、楼台的设计引入阳光,河流、绿化、空气,将原本封闭的空间打开,不仅有很美的视觉享受还能节省了建筑用材,节约了成本。

3. 含蓄的人文精神

含蓄隽永是中国古代文化别突出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室内设计风格上的应用也很广泛。例如,传统居室的设计特别讲究空间层次感,有时候还会刻意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来。很多文人或者达官贵人都喜欢在室内悬挂名人字画、摆设文物,一方面可以陶冶情趣,增加美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示自身的价值取向。还有一些人喜欢在屏风、挂屏、墙壁、天花板上吟诗作画等都是古人将含蓄的人文诉求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展现。

古典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 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一些图形、符号、纹饰都有很深的历史积淀,拥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祥云图形、彩绘、雕刻印花、几何图形、符号、各种纹路、篆刻印章等都有极强的文化意义。很多设计师都会将这些传统符号元素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拥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和古典美的感受。将传统的元素的形状结合现代的人的审美理念进行改造,但是不改变传统元素的文化内涵是现代室内设计中经常用到的。还有的设计师喜欢将传统元素的顺序打乱,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形成了一种充满时代特色、文化色彩的新的艺术形象。将古典元素合理的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不光能够体现现代人对古典文化的人文诉求还能够有效的传播古典文化的精髓,陶冶人们的情操。

2. 借鉴传统的意象意境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意象和意境。意象思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意象思维要求从小的实践中得到深刻的大道理,从一个特殊的领域中总结出真理性的东西,它体现出一种灵活的,善于感悟的特点。意象和意境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园林的建造中运用的特别频繁。设计师在现代室内设计时可以将意象和意境的思维方式结合自然、现代人文追求进行创作,通过一些生活化的东西,传达出一种深刻的设计理念。让人们在感受意象营造出的美好意境时还会得到很深的生活感受和一些积极向上的追求。好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象会增加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人与物体和自然的沟通。

3. 运用传统的室内陈设设计理念

室内设计中,不同的陈设品会表达出不同的文化内涵,要表达中国古典文化的陈设内涵就要运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陈设品。陈设品的文化含义、形态、颜色、形式、历史年代都会给室内的整体设计锦上添花,缺乏了这些陈设品做支撑,室内空间间就会变成一个空旷没有生气的架子,毫无美感可言。比如,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可以适量的加入陶瓷、工艺品、宫灯、字画等的点缀,会对室内空间的设计起到很好的点晴作用。另外,还要注意运用对称原则,营造出一种典雅、庄重的具有东方古典风味的室内设计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将中国古典文化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是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师应该在对古典文化深入理解、加工提炼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特点和追求进行创作。

第5篇:中国古代典籍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务;自主治理;党家村古址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103—06

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是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美国著名学者E·奥斯特罗姆因其名著《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对自主治理研究的显著贡献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更凸现出自主治理研究的价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基层自治传统并拥有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丰富实践,这是研究公共管理不可多得的一笔宝贵资源。

陕西省韩城县党家村以其独特的明清建筑风格而扬名中外,被列入“国际传统民居研究项目”,并吸引着诸多国内外建筑学家和文化学者的考察研究。实际上,党家村古址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民居建筑文化,富于智慧的党家村人在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方面,曾探索形成一整套完备的体系和模式,从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它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基层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的特点。

一、党家村历史概况

党家村位于陕西韩城东九公里处,坐落于东西走向的泌水河谷北侧,其历史可追溯到670多年前,村中主要有党、贾两姓。

党家村创建之初,村民主要靠务农垦荒为生。明万历前的韩城就曾盛行“南敦稼穑,北尚服贾”之风,即县南崇尚种庄稼,县北崇尚做生意。地处北面的党家村受此风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经商。在清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党、贾两家经商获得巨大成功,据说“往老家运送银两的镖驮络绎于道,号称‘日进白银千两’。韩城在乾隆年间曾经被称为陕西的‘小北京’,而党家村因农商并重经济发达又被称为‘小韩城’。”

富裕起来的党家村人凭借经济实力斥资兴建房屋院落、祠堂庙宇、巷道水利和公益文化设施。时至今日,党家村不仅以其独具特色、保存完好的村落古寨建筑闻名遐迩,也以其重教育与伦理教化的浓厚氛围被誉为“文史之乡”。据统计,历史上仅“清末道光到光绪这60年间,村中就出了1名进士、5名举人、44名秀才,其中有3个院考案首。在这不足百户的党家村中,就有半数人家取得了功名。”

历史上党家村的繁荣发展,与其安定有序的公共生活秩序、和谐的人际关系、道德熏陶下的乡风民俗密不可分:完备的安全防卫系统、村落的公共设施、子弟的良好教育以及伦理教化等,为党家村人的生活、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和良好的环境条件,并逐步形成以德治为核心的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机制。

二、历史上党家村公共产品的自主供给

历史上党家村的公共事务,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安全防御、自办教育、村落文化等方面,其供给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基础设施

古代村落基础设施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却对生活生产不可或缺,如道路、水井、防火防盗和水利设施等,均涉及每家每户的利益,是乡村共同体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1 巷道 巷道即村中道路。之所以称为巷道,是由于它中间高、两边低,既是道路还具有排水功能。党家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每当雨水来临,巷道就如同有力的排水系统,把雨水从两边的凹槽引入泌水河。党家村建成后几百年间从未发生过水灾就得益于村落的巷道。巷道的修建非常特别。在筹备建村之初,先对道路进行规划设计,道路修建好后才兴建房屋等其他建筑。道路修建经费的筹措以自愿捐赠为主,由村中威望较高的年长者召集、组织全村人捐款捐物,捐赠数额取决于各自的经济能力及其对村中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由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加之受伦理教化影响,村民自愿捐赠时往往都会倾力而为。

2 水井 水井对于古代农村生活、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家村地下水位深,打井难度大且成本高,家家都打口井既不经济也不现实,那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更无法承受。修设公共水井以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无疑是经济可行的办法。

历史上的党家村在村东、村西各建有一口水井。“西井”是村里最老的井,据井房东壁的碑文记载,村里最早的水井是建村之初族中家境殷实、德高望重的老人翼礼公在自家院中打的那口井,此井对村中人开放,供大家取水,解决了众人的吃水用水问题。到庚戌年,翼礼公将水井的个人所有权让渡转变为村民集体所有。经过商议,村民们决定效仿翼礼公的善举,捐资修建井房,既避免打水人日晒雨淋,更在于彰显翼礼公的德行以教化子孙后代。在井房东碑,还详细记录着水井的修建年代、修建目的、经理人、资金筹集、捐资者姓名与捐赠数额等。碑文显示,人们捐款的数额不一,相差悬殊,有钱多捐,没钱少捐,捐赠行为完全出于自愿;如若没有特殊原因而不捐资者,会受到村里人的轻视。村民还推举出几位贤德之士,作为“经理人”来筹划水井的管理和维修维护事宜。井房西壁碑文则记录着党家村人对“西井”井房的重建与维护的详细信息。

据“东井”井房的碑文记载,民国十一年(1922年),该井由于“上崩盘塌,遂致水难畅”,造成村民用水困难,故而“同众商议,均出资助之,作之,并建井房一座,以避烈日阴雨。”大家纷纷倾囊,筹集银两“共计一百六十余串文”,并推举村中有才德之人即“经理人”主持完成水井与井房的修复工作。

第6篇:中国古代典籍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经过60多年的摸索和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应当运用当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西方先进的居住景观理论,融合我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理念,结合“本土精神”和“地域文化”,在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景观与自然相结合,提倡简约明快的设计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1.我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概况

据历史典籍记载,我国园林建设始于商周,当时称之为囿;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转向返扑归真, 开始挖掘自然的美,当时私家园林逐渐增多,不再仅仅是达官们狩猎、娱乐的场所;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园林设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了宋代, 文人、士大夫对山水寄情,向往和追求自然山水之美,这种山水审美观念深深地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畅春园”、“避暑山庄”等;到了清末,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崩溃等原因,当时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

2. 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重恢弘气势、轻建设成本

目前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为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不惜重金打造个性怪异、突出的效果。在一些小区中营造的水景,喷泉,当喷泉开放时场景非常壮观,然而却没有充分考虑增加的投资成本,以及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不能四季通用,既增加了购房者的房款支出,又产生了高额的后期管理费用,使得当时设计的壮观场景无法实现。

2.2重表现形式、轻使用功能

近年来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大多只考虑到形式花样,并未充分考虑对居住的补充功能,未实现“功能第一”的原则。景观营造侧重于外在形式的美观表现,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而对普通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游憩、停车等基本功能缺乏考虑,使“景观”成为“仅观”,参观的作用代替了园林对居住区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2.3重抄袭模仿、轻个性特征

目前,见到很多居住区景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缺乏个性特征。大多数小区在场所的意境表现方面做得不够,很少有象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那种诗与画一样的意境。而当代中国的居住景观,就是要在注重舒适、开放和生态的同时,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艺术感受,提高整个楼盘的文化品位,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有神韵。

2.4重人工堆砌、轻贴近自然

目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没有与周围的环境和本身的地理条件联系起来,设计时大多将小区中的自然条件如山体、水系等填埋、推平和改造,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外来的树木花草创造的植物景观,这样的“人造的天堂”实际上破坏了自然面貌,造成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的“风景污点”,自然美和生态性没有得到体现。

3.居住区景观设计趋势

近些年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居住区建筑和园林设计迅速掀起了一股追捧欧美西式景观风格的热潮,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趋于向欧美等西方园林形式靠拢,采用了大量的模纹花坛等西式元素。目前园林设计师一味追求“洋”化的人居文化,追求所谓的高级品位,而丢弃、忽视了几千年来中国所固有的深厚的传统居住文化底蕴,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设计元素等,鲜有利用或延伸发展;而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及丰厚人文底蕴。生态园林景观在设计观念上强调“以人为本”,追求“生态平衡”,建筑、人、环境相结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园林景观设计要尽量体现自然之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然的优势,让自然的本原的东西发挥作用。

因此,将我国古典园林设计的优势,融入现代居住园林设计是大势所趋,也是适合我国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

4.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借鉴传统造景手法

现代小区景观设计在借鉴使用传统造景手法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要赋予传统材料如青砖、红砖、瓦片、石板、木材、块石等使用上的新手法,赋以新意;二是把传统材料和新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如采用瓦片和不锈钢、石材的铰接等方式,形成粗旷古朴的肌理与平整圆滑的质感之间的强烈反差,厚重和轻盈的对比,坚硬和柔和的对比等感觉,达到耳目一新的景观效果。

4.2回归实现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康舒适、清新宜人的气候条件。传统园林“意境”的营造则是借鉴内容中最为重要的内涵部分。中国现代居住小区景观风格要表达的内涵实际上就是“意境”二字。传统的中国园林是文人造园,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画同源”的说法,都十分强调其中的意境,而中国传统园林更是诗画意境的延伸。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区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立面现代简洁,通过传统园林手法的适当运用,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方式,使小区园林意境有了新的延伸与体现。

4.3继承古典园林对植物的处理方式

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不受各种设计风格的影响而发挥作用。可以借鉴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如:山姿雄浑,苍松翠柏; 岸边植柳,柳间夹桃;水态轻盈,池中放莲;窗前月下见梅花含笑,竹影摇曳;槐荫当庭、栽梅绕屋等等,现代居住小区中,可以根据景观的设计主题和风格选择不同的植物,用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体现出不同的景观寓意。

4.4实现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使人看到的空间的局部而非一览无余,这些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各种尺度的居住区园林中同样可以精心设计加以应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现代的矮墙、孔洞、玻璃、水景和植物等小尺度元素的遮挡、封闭和透明、半透明的效果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

5结语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借鉴和运用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建设中完全可以得到全新的诠释和发展。我们可以相信,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学将在现代景观建设的发展中逐渐充实、完善、成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从周,《说园――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谈》,同济大学学报

[2].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第7篇:中国古代典籍范文

【关键词】 《百家讲坛》;现代传媒;中国古典文学;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2001年7月9日起开播的讲座式栏目。作为大众传媒方式的一种,《百家讲坛》为了获取高收视率,就必须采取一些手段迎合观众,这就在传播中国古典文学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弊端。本文力图探究《百家讲坛》作为现代传媒方式,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消极影响,从而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以求使文学传播者和接受者在现代传媒方式下,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正确认识。下面具体就《百家讲坛》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消极影响进行如下分析。

一、对经典文本产生误读

《百家讲坛》中对经典文本的误读包括对字词的误读,以及对历史文化知识的误用。经典文本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文本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经典文学的阅读,只限于相当少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百家讲坛》栏目组,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不得不以提高收视率为一切出发点。为了迎合大众的观赏品味,栏目组决定让主讲人们采用新颖通俗的讲解方式,并且要特意故事化讲述、制造好莱坞大片式的悬念,不惜以牺牲节目的学术性为代价,这就产生了对经典文本的误读,致使广大受众对文学经典产生了误解。下面以易中天在讲解《三国演义》时产生误读为例。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讲《三国演义》时曾质疑“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发明的,而是曹操发明的。他在节目中说曹操和吕布两军作战期间,曹操的军队由于去收麦子,城内几乎没有什么兵力了。就在这时,吕布的军队突袭过来,曹操急中生智,将随军的女眷都派遣到城墙上,摆出各种造型制造出歌舞升华的假象蒙骗吕布军队。吕布确实上了当,他看到远处的丛林好像有敌军暗伏,便慌忙下令撤了军队。因此,易中天便认为是曹操发明了空城计,而罗贯中把空城计嫁接到诸葛亮身上是“恶搞”,这好像是易中天在学术上的一大惊人发现,几百年来的读者都被罗贯中误导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并不是史学作品,就作为文学创作的《三国演义》而言,它是以《三国志》的史实作基础,进行大量艺术加工而写成的历史演义小说,所以后人说它“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正表明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和作为历史作品的《三国志》的分野。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是罗贯中以《三国志》为基础,对民间的三国故事进行提炼概括,并且巧妙地移花接木而成的。这样的创作突出了伟大军事家诸葛亮胆识与谋略的超群,而且更符合作品“尊刘贬曹”的价值取向,可以说这是罗贯中创作中的出彩一笔。而易中天没有尊重文学创作的可虚构性原则,却硬要节外生枝地把空城计说成是曹操发明的,污蔑罗贯中是在“恶搞”,这是对文学经典的权威性的亵渎,并且是对文学经典的误读。这种误读不仅质疑了《三国演义》的经典性,而且严重误导了电视观众。

不可否认,易中天的通俗时尚的讲述方式,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眼球,激发了观众对《三国演义》等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但是这种以牺牲知识的真实性来换得轻松愉快讲解方式的行为,使得错误在电视传媒下广泛传播起来,误导了广大受众,导致受众对经典文本产生误读,这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二、文学活动娱乐化

改版后的《百家讲坛》为了提高收视率,采用了说评书、讲故事、制造悬念等一系列手法,使得它放弃了早期注重学术品位的定位,逐渐走向了娱乐化道路,从“学术电视”变为了“电视娱乐”。《娱乐至死》的作家波兹曼说“电视已经让我们成为了娱乐至死的物种”。这种一味迎合观众品味的做法,造成了《百家讲坛》学术性的淡化,成为了“娱乐化学术”。

《百家讲坛》请了刘心武讲《红楼梦》,请了于丹讲《庄子》、《孔子》。这两位学者都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但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够抓住广大受众的心理。想要抓住受众就必须去迎合他们的品味,在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媒介生存状态下,《百家讲坛》成为了文化包装下的娱乐产物。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百家讲坛》把故事情节传奇化、文学经典通俗化当成节目的制胜法宝。

易中天的“品三国”,为了达到娱乐性效果,不惜以违背古典文学的原意为代价,这样的毫无节操地采用娱乐性手段迎合观众,可以说是完全漠视学术的权威性。易中天在讲座中穿插着大量不恰当的比拟,例如,他把刘备比作绩优股,谈到赤壁之战时,把孙刘结成联盟的得与失,竟比为现今搭伙的兄弟抢银行的成功与失败。易中天把刘备这个皇叔比作了注水的猪肉,因为要为刚开的公司找“CEO”,才去隆重找诸葛亮一探虚实。

刘心武讲《红楼梦》悬念不断,足把《红楼梦》讲成了悬疑推理小说,确实充分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但是他的这种讲解方式也造成了过度娱乐化的后果,他为了制造娱乐而制造悬念,为了制造悬念而制造了牵强附会的文学误读。他在《百家讲坛》上以这种方式讲解的揭秘《红楼梦》,在学术界便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先生认为刘心武的“秦学”根本不是什么学术研究,而是在搞创作、编故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学术已经被严重地异化,文学活动充斥着娱乐性。文学经典原著被搬上《百家讲坛》后,在主讲人另类的讲解下,已经很难让人领略到它们原来的风采。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百家讲坛》确实让中国古典文学重回大众视野,但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三、接受者的主体性消解

《百家讲坛》的专家学者们以全新方式解读中国古典文学,使得广大受众在电视中,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享受着一场场文学视听盛宴。然而,电视前的观众完全被这种娱乐化、故事化、充满悬念的讲述方式吸引,以这种视听方式代替了阅读纸质文本,以致无法从原著中获取自己对经典文学的理性认识。可以说,在这个被视听充斥的“受众为王”的环境中,我们的文学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尼采所说的“上帝已死”,在文学活动中“作者已死”,甚至受众也“死”了。接受者的主体性缺失,造成了文学接受的被动与从众。

第8篇:中国古代典籍范文

中国建筑一直以来以土和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后来又伴随加工石料、烧制的砖瓦等材料构建而成,故中国又把建筑工程称为土木工程。建筑艺术则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应运而生的。在阶级社会,建筑艺术无疑打上了统治阶级审美的烙印,而众多民居则更多表现出了老百姓的喜好和追求。建筑艺术的产生首先来源于实用,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加上匠师们的美化处理,产生了建筑艺术。比如中国建筑的坡形大屋顶就是为了排水和遮阳的实际用途。被称作“飞檐翘角”的屋盖也是由于使排水抛远、多纳阳光的需要而创造的优美形象。在这技术与艺术构成的文化综合体中,建筑是由人创造的,作为文化,建筑的主角是人。所以,当我们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本质时,必然要考虑处于一定建筑环境中的人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和行为。因此,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典籍,不仅能帮助我们探究建筑的形式和技艺,同时发掘形式后面的哲学现象,还能使我们真正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掌握中国建筑的主体价值,从而在现代化浪潮中才不致失掉民族的特质。

二、中国先秦典籍中的建筑文化现象

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的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文化脉络的渐进历程,构成了中国建筑伟大的文化旋律。在漫长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东方文化与哲学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的崇高形象,在世界建筑史中丝毫不亚于历经许多世纪业已发展成熟的西方建筑。在高超的土木结构技术与迷人的艺术风韵中,中国建筑文化,铸就了高雅的理性品格与深奥的哲思境界,这一切毫无疑问全部折射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

(一)中国建筑文化之“天人合一”的时空观

中国人最早提出了道德这样的东西,用来约束人类的兽性。然后把它投射到天上,这就是“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开始。古代中国人在文化观念中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对应的,即所谓“天人合一”。这在中国先秦典籍《周易》与老庄的著述中表现很突出,《周易》关于“天地人”三才之说与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等思想莫不如此。董仲舒甚至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而程明道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语录》二上)。因而,中国建筑文化,令人深为感动地体现出“宇宙即是建筑、建筑即是宇宙”的宏大的时空意识。从自然角度看,天地是一所庇护人类生存的“大房子”,所谓“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为宙”。从人工建筑角度看,建筑象征宇宙,“天地入吾庐”也。中国建筑文化的时空意识,是一种自古就有的、人与自然合一的有机论。

(二)中国建筑文化之伦理观

中国建筑文化之伦理观是与人和自然相亲和、天人合一时空意识相一致的,是中国人所一向独具的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头脑中的神大多是自然神,并且神人不分,很多神是我们尊敬的人,没有绝对服从与崇拜的宗教主神,释迦牟尼、上帝、真主这些宗教主神。都是舶来品。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的影响,远不及作为哲学文化的老庄道学。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现实主义,对于宗教没有真诚的信仰,处理一切精神问题时,都给人以务实的感觉。中国人不是宗教民族,也不是内省的民族,所以内省性的精神生活不是中国人的专长。相比来说,日本民族把握禅宗精神,开拓了一套精神生活方式,包括茶道、花道。而中国人喝茶是为了解渴,插花是为了美观,并没有进一步的精神价值。反映在建筑上也是如此,现实主义精神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西方建筑追求表里如一,使用材料以及外观构造表达了一定的建筑精神。而中国建筑则不同,没有人注意材料的品质和建造的方法。通常外观是加上去的,或用瓷砖、或用面砖、或用石片;木材结构亦如此,外表上漆、加彩。这都是中国人务实精神所促成的发明。然而,这种淡于宗教所留下的历史空白必须得到填补。淡于宗教者,容易浓于伦理。以伦理代替宗教,正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之一。因此,城市、宫殿、陵墓、坛庙、民居、寺观、坊表、园林建筑以及屋顶、斗拱、门牖、台基、装饰形制等,无一不是或者强烈、或者平和、或者显明、或者隐约地体现一定的伦理文化主题。比如中国建筑为了覆盖有缺陷的材料,使用表面的装饰,这本来是物质上的需要,但因此使表面的装饰成为制度,象征了社会地位,维护了伦理制度。

(三)中国建筑文化之生命观

中国建筑文化的主要物质构架是以土木为材。有的学者以为中国古代少有石材建筑,认为所谓用石方法的失败,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哲学只有金木水火土而独缺石之故。事实上,所谓阴阳五行学说,一般认为起于周代,成于战国时期的邹衍。在周代之前,中国建筑的土木构制早已形成,如果说,中国建筑少用石、多施土木的文化传统与阴阳五行说缺石有关,那么周人之前许多世纪的中国土木建筑文化传统又如何理解呢?从另一角度分析,阴阳五行说实际是包含了石的。周易有云,八卦中的坤为地,为土,艮为山、为石。土者,五行之一。艮卦的母体是坤,表示艮卦所象征的山石原是大地的一部分而,比平原大地更富于刚性罢了。因此,建筑文化主要以土木为材而少用了石材,与阴阳五行说没有必然联系。有学者认为,中国人选择土木而少用石材只是代表了一种生命观。中国古代墓室几乎全是用石材砌成,墓室是向下的,暗示着死亡。而木材是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命。五行说中的木象征生气,以青龙为标志,方位为东。土也是吉象,居中央,主方正。土木配合,相辅相成。而石材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事实上,木材的建筑是亲切近人的,手触之有温暖的感觉,而室内的柱子也暗示了树林之象。生命的感觉对中国人而言比永恒更重要。除了在环境上感受到生命之气,在材料的使用上执着于土木之外,造型的生气尤其重要,石材太厚重,缺少飘逸感。唯有土木,采用木柱支撑系统,翼角起翘,才可以建构出一种生动的气韵。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石是重要的材料,但也不是厚重、坚实又自然的山石,而是合乎“瘦、漏、透、皱”原则的怪石。起初这样的造型与仙山有渊源,到后来,文人们对这种弱不禁风的怪石产生了直接的感情,不但成为画家笔下之宠,一般文人案头也少不了它了。

(四)中国建筑文化之人本精神

在殷周之间,逐渐产生的人文精神,以礼制为代表,即儒家数千年的正统中国文化的标志。这种以礼为代表的人文精神,建立了中国文明的伦理秩序,而秩序的目的是和谐。儒家把人世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设定了行为道德标准,就是用著名的五伦。这种秩序反映在建筑的空间上,形成中国特有的空间观。第一个特色是均衡、对称。我们知道自古中国人就不相信神,宗教意识淡泊。很多事物都很能务实,以人为本,视人为性灵的整体。古人对人体形态的看法产生了对称的观念,把世界上的一切返回到人体去解释,这是中国文化里的重要观念。由于人体是对称的,以人为本的建筑也是对称的,从而产生了中轴线。因此,对称的空间与人的环境感受是相配合的。而欧州在文艺复兴之前,没有对称的建筑。也可以说,中国建筑自始即应合自我的形象,从而建立了空间秩序。第二个特色是建筑配置的井然有序。中国的个体建筑都是极其简单的长方形匣子,因此,凡建筑皆成组。四合院几乎是最起码的组合;每一个组合都反映了天命的观念,都是一个小的宇宙。在北方,建筑都要坐北朝南,左右厢房围护。如果是大型建筑,则有数进、重复合院的组合。在成组的建筑中,从个体建筑的高低大小,可以看出何者为主,何者为从,建筑群因此可视为人间礼制的反映。在住宅建筑中,按身份分配居住空间,有前后之分,左右之别,秩序井然。中国传统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要寻找其根源,必从先秦典籍透露出的哲学观及美学思想出发。不读这些典籍,就不能深刻知晓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起源。比如儒家的“真”、“善”、“仁”的美学思想在《论语》、《国语》、《孟子》、《荀子》等散文中得到全面体现,道家“虚无”、“意境”的美学思想也在《老子》、《庄子》等文学作品中体现,这些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都有所体现。中国先秦典籍不仅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起源的重要依据,其所蕴含的文化思想也影响中国后代的建筑营建活动,无论是宫殿、陵墓、祭祀建筑还是住宅、园林等。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离不开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解读与研究。

三、结论

第9篇:中国古代典籍范文

关键词:读书传统;古代典籍;读书方法

一、中国古代读书传统概述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读书的国家,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和悠久的读书历史。中国人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把读书看成是最高贵的事情。《论语》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第一句也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些中国儿童在牙牙学语时就被灌输的读书理念和意义,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我们的许多历史故事如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映雪读书等等都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一代一代学人发奋刻苦读书。耕读传家是中国的一个基本传统。在封建社会许多大学者都是出身寒门。虽然科举制度和考试内容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极大地限制了知识分子聪明才智的发挥,但是,由此形成的这种刻苦读书的精神却成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红楼梦里的秦可卿在临死之时就托梦给王熙凤,嘱咐她一定要在祖庙附近置办一些田产,将来一旦家业衰败,子孙还有一个耕田读书的地方。可见,即使是富可敌国的贵族之家也把读书看成是一个延续家族命脉的一条根本途径。中国古人最尊崇的人就包括老师,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格言。中国人讲天地君亲师,可见教师地位之高了。悠悠历史几千年,算得上真正的中国人心中的圣人就是孔夫子。中国朝代更迭频繁,可谓是乱哄哄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无论是汉族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无一例外的尊孔,有时反而少数民族政权更加推崇孔子。中国两千年唯一没有衰落的贵族之家就是孔子之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没有中断,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没有断裂,而文化没有断裂就是中国人的读书传统没有中断。

二、中国古人的文化经典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们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典籍每个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读完。但中国读书人和文化经典有其独特的风格,一个述而不作,一个理念相通,这两个特点就使得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汇聚成几部具有根源性影响的著作,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也使得后人得以由此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精神。这样一来,中国历史文献的传承就跟西方的文献传承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西方的文献很多都是强调个人的一种创作,而中国都是以阐发前人思想或者前代经典性著作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再一个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细密的学术分科。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法律、军事,至于农、工、医、科技等,可以说都是混杂在一起的,后来才慢慢形成了经史子籍这样简单的四部分类。清代编四库全书,就是按照四部分类来分的,但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的交叉。比如说现在我们说的哲学,对应在四部里,应该是哪些科目、哪些图书呢?有的人说是子部,但有些经部和集部的内容也可以归到哲学类去,而且将子部完全归于哲学,那也不确切,因为其中有很多东西,讲文学也是离不开的。所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分类的方法,跟现代的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按现在的分类标准去安排它,是行不通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各部分虽然谈论的具体问题不同,但它们的内在其实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秉承着同一个价值观念。所以,“一个述而不作,一个理念相通,这两个特点就使得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汇聚成几部具有根源性影响的著作,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也使得后人得以由此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精神”[1](P.55)中国文化中的这些根源性典籍,我们大概可以用“三、四、五”这三个数字来加以概括,说简单点就是三玄、四书、五经。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周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周易》、《三礼》、《书经》、《诗经》,还有《春秋》(三传)。加起来是多少呢?十二本。在这十二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五经里面的《周易》,跟三玄里面的《周易》是相重的,那么就减掉一个,等于十一本。另外,四书里面的《大学》和《中庸》其实是《三礼》里面《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如果把它再放到《礼记》里面去,那么又少掉两个,等于九本,因此,这九本书就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源性典籍。从春秋战国一直到二十世纪初的之前,可以说这九本书是中国文化内容的根源。不管你是论述哲学思想,还是论述文学历史;不管你是讲政治、经济、法律,还是讲农、工、医、科技,都离不开这几部经典的根本理念和价值观念,引经据典也都不会超出这九本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了解这九本书,那么也就很难去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反过来,即使是了解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如果不能将它们统摄到这九本书里去,那么也把握不住中国文化的根本理论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念。

三、古人的读书方法

一个人既要勤于读书,还要善于读书。有的人是书在手中,可就是读不懂、读不通、读不进,甚至越读越糊涂,这说明读书有得法与不得法的区别。从古人的读书事迹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许多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