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高中总结范文

生物高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高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高中总结

第1篇:生物高中总结范文

1.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2)方法:杂交后一般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3)实例:现有高秆抗锈病(DDRR)、矮秆易染病(ddrr)两纯系品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矮秆抗锈病的优良新品种。

答案:让纯种的高秆抗锈病(DDRR)和矮秆易染病(ddrr)小麦杂交得到F1(DdRr),让F1(DdRr)自交得F2,从F2中选出矮秆抗病的个体,由于矮秆抗病有ddRR和ddRr两种基因型,因此,需要F2的矮秆抗病植株继续自交,得到F3,留F3中未出现性状分离的矮秆抗病个体,对于F3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再重复上述步骤。

(4)优点:容易操作

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不断择优汰劣才能选育出需要的类型。

2.诱变育种

(1)原理:基因突变

(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

(3)实例

例一:现在世界各国生产青霉素的菌种,最初是在1943年从一个发霉的甜瓜上得来的,这种青霉菌产量只有20单位/mL,后来,人们对青霉菌多次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培育出了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目前青霉素的产量已经达到50000-60000单位/mL 。

(4)优点:可提高突变频率,创造出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

缺点: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导致该育种方法盲目性大,需大量处理供试材料,工作量大

3.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实例:现有高秆抗锈病(DDRR)、矮秆易染病(ddrr)两纯系品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培育出矮秆抗锈病的优良新品种。

答案:让纯种的高秆抗锈病(DDRR)和矮秆易染病(ddrr)小麦杂交得到F1(DdRr),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DR、Dr、dR、dr),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得到四种纯合子(DDRR、DDrr、ddRR、ddrr)选取具有矮秆抗病性状(ddRR)的个体即为所需类型。

(4)优点:相对于杂交育种来说,明显缩短了育种的年限。

缺点: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

4.多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即可发育成多倍体植株。

(3)实例

①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同源多倍体的培育)参见必修《二》教材图解

②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异源多倍体的培育):普通小麦是六倍体(AABBDD),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属于小麦属;黑麦是二倍体(RR),体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属于黑麦属。两个不同属的物种一般是难以杂交的,但也有极少数的普通小麦品种含有可杂交基因,能接受黑麦的花粉。杂交后的子一代含有四个染色体组(ABDR),不可育,必须用人工方法进行染色体加倍才能产生后代,染色体加倍后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八个染色体组(AABBDDRR),而这些染色体来自不同属的物种,所以称它为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4)优点: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营养成分含量高,产量增加。

缺点:植株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5.“基因工程”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又称DNA重组技术。

(3)优点:定向培育新品种,克服种间限制

缺点:技术要求高

6.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

(1)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2)方法:用来自不同植物的两个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且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方法。

(3)实例:将白菜和甘蓝的体细胞去除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诱导再生出细胞壁,得到白菜一甘蓝杂种细胞,将这样的杂种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得到新品种。

(4)优点: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缺点:技术难度高,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7.“细胞核移植”育种

(1)原理: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相互作用

(2)实例:将鲤鱼的核移植到鲫鱼的去核卵细胞中,培育出鲤鲫移核鱼。具体过程:利用极细的玻璃管,从鲫鱼未受精的卵细胞中吸出细胞核,再用同样的方法,从鲤鱼的囊胚细胞中吸出细胞核,然后移植入去核的鲫鱼的未受精卵细胞中,经过精心培育,这种组装的细胞,终于发育成了能在水中游动的小鱼。

第2篇:生物高中总结范文

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4、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5、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6、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7、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使膜上的各种酶为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8、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9、高尔基体:由扁平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组成,为单层膜结构,一般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并有运输作用。

10、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1、液泡:是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12、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胰岛素的运输要通过内质网来进行,胰岛素在分泌之前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

1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

14、细胞核的简介:(1)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

(2)细胞核结构:a、核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说明:核膜是和内质网膜相连的,便于物质的运输;在核膜上有许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连贯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现(分裂末期),经常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d、染色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提出者: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提出来的。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3)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中心活动的控制中心。

第3篇:生物高中总结范文

这里说的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就是指教师在上完一节课之后,依据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的要求,实事求是的,对自己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它是传统教学过程“五环节”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我认为坚持进行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益处。

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而教师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教学业务水平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

善做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加速自己成长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进行自我反省,不仅能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也可以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课堂应变能力会逐步提高,教学素质和业务水平也会日益增长。

其次,有利于教学的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一艘远航的轮船,不仅要有一个先进的罗盘,更要有一位不断更正航向的舵手。一位敬业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更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有一双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的慧眼,“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同样有益于自身能力的提高。

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即使拥有过硬的本领,也难免在上课时有些纰漏,甚至出现有失水准的拙课。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实事求是的分析,找到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不仅可以发扬成功经验,更重要的是,寻求补救措施。“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就是这个道理。久而久之,业务水平自然得到了提高。

第三,有利于复习借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生物课程设置和考核的特点,决定了复习时间紧、知识容量大,所以要求教师要精讲精练。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借鉴平时笔录的授后教学总结,从中可以判断出那些方面的知识、能力,平时授课中落实得很好,那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复习辅导时心中有数,就能做到查缺补漏、有的放矢。抓重点、克难点,迅速提高学生成绩。

我们常常把刚从事某一学科教学的教师称为“新手”。作为“新手”,有的是热情,缺的是经验。我们更应当把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视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坚持经常地开展此项工作,不断的反省、总结,自我鞭策,永不自满。

我教过三个学科,常常作为“新手”教师,把这方面的感受反复体会、揣摩之后,我感觉到,要做好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得”和“失”的关系。经验、心得要记下来,失误、不足也要找出来;“得”越多,进步越大,“失”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甚至具有双倍的作用;“得”勿夸大,“失”勿怕丑。

二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总结的内容,应该以公开课的评价要求为对照标准,落实知识、能力、觉悟三个方面的要求。标准和要求的高低要与教师成长过程相符,新教师可以要求低一点,以后逐步提高。总结的形式,要在每节课后,进行文字记录,或注重知识、或注重能力、觉悟、或三者综合。

第4篇:生物高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错题本;整理;使用

进入高三全面备考阶段,面对高考的压力有些同学努力学习,废寝忘食,尽管知识点都学过了,但考试的时候还是不会,总是觉得自己的努力换不来理想的分数。为什么学过的知识还是不会,做过的题还错呢?反思这个问题,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建议学生整理错题本。刚开始效果不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错题的积累,我发现有很多学生从中受益。因为错题本是对自身错误的汇总,比较有针对性,尤其在考试前时间短暂,生物知识点很散乱,这时错题本就是最好的资源。错题的背后,往往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漏洞,看错题本不仅节约了时间,还能使自己对所做错的题和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下面是我指导学生在整理错题本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整理之前摆正心态

从高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把平时的错题进行整理,可以手抄,也可以做成剪报的形式,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坚持住。我发现在整理过程中有些学生心里十分急躁,认为我都知道错在哪了为什么还要整理。而往往就是这样的学生,给他一道原来做过的错题,他依然错。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整理错题本是挺好,可是太麻烦,作业都没时间写还整理什么错题本呀,但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得完成,写几个题应付应付得了。如果抱着以上的心态去整理,那这个工作就失去意义了。我们都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平时循序渐进、查缺补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在最后取得好成绩;只有平时巩固基础,围绕主干知识把边边沿沿都复习到,才能有时间和能力去攻克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所以我们的心态首先是贵在坚持,要有恒心和毅力,整理时不要在乎时间的多少,对于相关错误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要认真,虽然工作繁杂,但其作用不可小觑,要学会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其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整理错题当成是一个主动的行为,常规的工作,而不要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来被动地接受,否则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二、错题本整理的注意事项

1.错题本的容量

学生是不是该把自己所有的错题都抄在错题本上呢?如果你的错题都是一个类型的或是关于某一个知识点的,那么你就在做无用功,浪费时间。如果在请教同学、老师后,把问题及相关的知识点都彻底弄明白了,就不用收入错题本。如果错题本内容太多,整理起来费时费力,后期再看也浪费时间,但是容量太小,总结不系统,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错题本的内容

首先,错题本中应该是一些有代表性的错题或者问题,如不易理解的知识点;记忆不牢,易混知识;典型题,易错题以及整理一些答题技巧;一些思维的误区或者是思维上想不到的地方;精辟的见解;平时上课总结归纳的规律性的东西和共性的问题等。我们在整理错题时不应该挑偏题、怪题,而应该是新课标所要求的的主干知识、高考中重点考察的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矫枉过正。

其次,整理错题的格式可以多样化,但是一般应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原题:……(抄写,把卷子剪了粘贴等方式)

错解:……(错误的解法、过程或选项,思考的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等)

错误原因(种类):……(如:概念错误、思路错误、理解错误,审题马虎、记忆错误、过失性错误、语言表达不规范等等。)

正解:……(正确的答案和解法)

切入点:……(关键词,中心词,如何审题等)

考点:……(相关知识点)

相关知识链接:……与本题考察知识点相联系的知识点

类似的考题:……该知识点的其他问法或出题方式

本考点的其他类型题等:……(加具体的题)

下面是两个例题的整理:

例1:下列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 )

A.CO2的生成 B.DNA的合成 C.mRNA的合成 D.ATP的生成

错解:C

错误原因:记忆错误,思路不清,审题马虎

正解:A

切入点:关键词是人体细胞内和细胞器

考点:A选项考察细胞呼吸的过程以及不同生物细胞呼吸的产物,B和C考察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D选项考察有关生成ATP的反应场所。

相关知识链接:

(1)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如表1)

表1

(2)无氧呼吸过程及场所(如表2):

表2

(3)动物无氧呼吸生成物是乳酸;一般植物组织无氧呼吸生成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马铃薯块茎、玉米胚、甜菜块根无氧呼吸生成物是乳酸菌呼吸作用生成乳酸,马蛔虫呼吸作用生成乳酸,酵母菌呼吸作用生成 水和二氧化碳或酒精与二氧化碳。

例2: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3(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表3

A.光强大于0.1mmol光子/m2·s,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少。

B.光强小于0.5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

C.光强大于0.7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CO2浓度。

D.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这是一道典型题,很多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内容理解不透彻,使这些知识屡屡成为考试的拦路虎,失分点。其实,这道题表格很容易看懂,关键是对选项的分析,思路很重要,BC考察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BCD三个选项可以转化成我们非常熟悉的曲线(如图1)。

图1

曲线中光饱和点对应的光照强度:龙眼是0.7mmol光子/m2·s,芒果是0.6mmol光子/m2·s,那么在0.5mmol光子/m2·s(小于光饱和点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光照强度,所以B错,而C选项光强大于0.7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不是光照强度了,可能是温度和CO2浓度,由于题干告知温度适宜,所以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就是CO2浓度,C正确。D选项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从表中数据直接能看出来。而龙眼和芒果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又是多少呢?表中光照强度为0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测得数据净光合即为呼吸值,由于“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所以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9.1(8.5+0.6)小于芒果的最大总光合速率9.7(7.6+2.1)。

要总结以上的详细过程,就要求学生要注意教师对该题的分析讲解,如何审题、题干中的关键词,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技巧等。

通过以上分析,“错”变得非常清晰,就可以降低再次犯错的可能性。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尝试错题改编,这是弥补知识漏洞的最佳方法。如果某个条件或某个字换了答案应该是什么,经过这样的尝试效果会更好。

三、整理后的使用

总结完错题后,学生要经常翻看、推敲那些错题和有代表性的题,定期强化,对于已经彻底弄明白的问题可以从错题本中划去,及时整理新的问题,更新错题本的内容,将各种错误的类型分类归纳,进行思维重组,重新认识。

第5篇:生物高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教育方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能够体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价值。目前新课改之后有些课程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无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1高中生物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1未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的思维进行知识理解,被动接受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更无法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教学主要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进行知识学习,这种教学氛围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有可能使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1.2只重视考试成绩:其次在我国教学中,考试成绩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方式,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分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采用题海战术,加大学生的学习强度,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到分数上,这样板书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也会使老师感到疲惫。1.3学生实践能力差:我国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从来也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重点按照成绩来展示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课的课节非常少,老师也不重视实验课,因此相对于实践活动,老师更加重视学生的智力培养,这样最终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全面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

2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法

2.1导学教学模式:为了能够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可以采用导学教学模式,构建“5+课间+40”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将课堂时间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的“5”表示在上节课结束前的五分钟对学生进行下节课的学习要点提示,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上课学习内容预习、及时准备上课材料。了解学习目标,“课间”主要是指两节课之间的时间,主要是预习课时间和课外时间,在这课间时间,学生要根据导学要求和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学习和查找,或者是根据上课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些过程中老师起到督促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内容预习和准备工作;“40”就是指上课期间的前四十分钟,这个阶段是体现生物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阶段,老师主要是将课堂的这四十分钟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学习交流阶段,老师要将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采用合作探究法和小组学习法,使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比如说在进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相关内容的学习时,老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核酸”,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同时能够不断收集相关资料及时了解与核酸相关的知识。在课堂的后10分钟内,老师要将提前准备好的结构检测表发给学生,这样能够及时检查、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这节课教学内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2实验课增加:为了能够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除了课堂上的知识讲解外,实验课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因为学校不重视实验课,导致培养的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能够改善这种情况,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要十分重视实验课,增加实验课的课节,使学生能够在亲身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学习。在实验课中,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向学生演示实验的过程,将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验,比如说在进行“植物细胞”的实验学习中,首先老师要为学生提前准备洋葱,分析不同阶段洋葱的表现以及细胞的构成,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进行细胞学习,掌握植物细胞的知识。

2.3采用讲评课教学模式: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老师可以采用讲评课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讲评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客观评价能力,与此同时,老师在应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要指出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优点。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出现重复错误,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在进行错误归纳和汇总的过程中提醒自己注意这些问题,比如说课堂上进行习题练习时学生出现的错误,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错题抄录,并将自己做出的答案写在上面,下面标注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形成错题集,学生经常进行翻阅,将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因为何种因素造成错误进行回顾,进而避免此类错误重复出现。

3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的、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学会生物实验,提高问题分析能力。所以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才能展现,自主进行学习,并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蕾.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5.

[2]沈宗琦.试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J].科教导刊(下旬),2015.

[3]谷飞.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成功(教育),2013.

第6篇:生物高中总结范文

近几年来,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在高考中拿到应得的分数,考入理想的学府,我们高中生物教师除了认真研究《教学大纲》,领会新课改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外,还认真分析学生在高考应考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探寻解决的办法。下面,我就近几年广东生物高考应考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解决的办法。

一、广东生物高考应考中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卷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答案,这造成了考生的严重丢分。究其原因是考生没有完全看清楚题目就急于答题,致使所答内容与题目要求差距较大,甚至无关。其实高考试卷中的每一道题都是命题老师精心设置的,有些时候命题老师会故意设置一些陷阱,让那些不认真审题、粗心大意的学生掉入陷阱。例如,2009年高考生物试卷第32大题的第二小题“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和鸭,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请写出可能存在的食物链(两条)”。一些考生在答题时因为不细心,没有看到小括号里的“两条”,只写了一条可能存在的食物链,结果白白丢了一半的分。

2.理解能力不强,答题主次不分。很多考生因理解能力差、探究能力不强或答题时主次不分造成了严重丢分。例如,2013年高考生物试卷的第29题,以教材中的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知识的理解,很多考生在答题时没有找到需要探究的影响因素,不能正确分析影响酒精产量的因素,导致大量丢分。此外,一些考生在分析结果时,还避重就轻,甚至有些考生在答案中写了许多与题干无关的语句,对于与题目密切相关的情况却谈得很少。

3.用词不够准确,还有笔误现象。目前一些考生在答题时往往用自己的一些话表达,抓不住能够得分的关键词,导致答案不准确而丢分。例如,明明答案是“呼吸作用”他写“呼吸”,明明答案是“下沉”他写“不上浮”,等等。还有不少学生因为过度紧张、慌乱,导致自己所写的答案与自己心里想写的不一致或刚好相反,从而造成笔误现象,这也严重影响学生的高考分数。

二、生物高考应考对策探讨

1.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要想提高考生的高考成绩,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避免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的丢分现象。例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读题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等,通过不断训练,既可以避免学生在审题中出现的漏字现象,又会使学生明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等,使学生快速地捕捉题目的有用信息,提高高考成绩。

2.培养学生把握要点,用词准确的能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不断训练学生把主要的对象说得具体些,次要的对象说得简略些,也就是说要答出关键点,略写次要的内容。因为,主要对象的给分点往往占到分值的绝大部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认真推敲字词,培养学生用词准确和使用专业术语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告诉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多加与问题无关的语句,尽量不要用自己理解的话代替关键词,让学生明确答案不是多多益善才好,不是写了就有分数。同时让学生学会检查,防止笔误或审题不清的失误。

3.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依据。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不仅能明确考试范围、考试题型、高考试卷的长度和题型的大致比例,更有助于了解高考命题的趋势与走向。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考试大纲》主要包括“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两个部分。教师只有多关注《考试大纲》的内容,才能了解高考重点考什么,重点要复习什么,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复习备考的重点和方向,提高考生的应考能力。

第7篇:生物高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

高中二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随之而来的是紧张而繁忙的一轮复习,本校生物学科的一轮复习也已经进行到了必修一的第二章。研究近年生物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命题已经完成了从“经验型命题”到“素质型命题”的转化。高三复习能否贴近“素质型命题”这一理念,直接影响到高考的成绩。现结合我校近年高三生物复习的实际,说几点自己的感悟,在此与大家共勉。

《教学大纲》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生物部分,是高中生物教学和高考命题的依据,在高考生物学科总复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双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复习内容和方向。根据近年来对《教学大纲》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的学习与分析,以及对各省市生物学高考试题的研讨,把握生物学高考命题思路:“遵纪不循

本”,即知识点的考查遵循“双纲”的规定和不超出课本知识的范围,而能力水平的考查可以超出课本知识具体体现的层次水平。由此可知,《教学大纲》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生物部分是高中生物高考复习计划与方法策略制定最主要的依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策略主要归纳如下: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1.利用教材插图,理解相关知识

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直观形象的图片、照片、图表等存储和传递教学信息的插图,在复习备考中,要充分利用。

(1)抓住形态、结构上的特征

能否抓住图形的主要特征是识图的关键,故在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时,指导学生抓住图形的主要特征,可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也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如,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的识别及相关特征的比较,这类型的考题会渗透进高中知识的各个模块中。

(2)进行对比

在教学中,把课本前后相关的图形进行比较,寻找区别和联系,可提高学生识图的能力,也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如,通过比较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就能归纳总结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3)据图拓展

在复习时,通过看图识图,引导学生增加图中知识量,加大图的负载量,促进知识融合,有利于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如,给一个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认识各个结构的同时,还要知道每个结构的作用,及其参与的各个生理过程,最好还要知道参与的生理过程的大概流程。像这样教学中据图拓展,可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整个高中生物课程,知识点多、杂,但很多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把这些“点”相互连接,则可形成与食物网类似的“知识网”。如,元素―脱氧核苷酸―DNA―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遗传变异―进化。这样归纳出一条主线,既帮助学生对整个教材内容形成整体观念,又能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性考题的能力。

二、讲练结合,及时反馈

1.练

在系统回归教材内容后,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单元测试题,让学生自查知识掌握情况,也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常见考查方式。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①认真审题,避免“懂而不会”的情况。②类化相关知识。③精心组织语言。④经常反思,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讲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教师重点分析错误率较高的题。并选择经典题、难题讲解,在配以变式题加以巩固和深化,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注重实验设计

1.掌握课本中的实验

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能分析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关结论;知道实验目的和实验中的材料用具,尤其是要分析给出的材料用具的用途,这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教材中的实验可分为三类:①显微观察类实验,此类实验中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装片标本制作技术等,学生要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②生化鉴定类实验,此类实验是利用物质的一些特征来鉴定该物质,因此物质的特征及常用的鉴定方法必须牢牢掌握。③生理分析类实验,此类实验指对生物的生理现象进行分析的实验,一般属于析因实验,即分析引起某种生理想象的原因或影响因素,关键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2.分析近几年高考实验设计题

生物实验设计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高,教学中不断分析总结近几年高考实验设计题,让学生知道解题的方法,掌握设计实验要遵循的几个原则,分析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要求学生会根据给出的条件,自己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对语言组织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培养。

总之,高中生物高考复习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课本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研究新考纲、新高考,制订适合学生的复习计划,采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选择充实准确的教学内容,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1]陈皓兮.中学生物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

[2]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第8篇:生物高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学习效率 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168-02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本人结合自己的生物教学实践,谈谈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即全面关注人的发展;将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作为培养的核心目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构建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

一 精心设计,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不是知识简单、被动地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课前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的积累,尤其是他们的学习心理、品质、认知风格等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应认真研究课标,分析不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育价值,以此来确定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方式。在课前设计时,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高效便无从谈起,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如把课本的精髓掰开揉碎重新组合,变成一道道适合学生们口味的“盘中餐”,让他们遇到生物知识就像遇到色香味俱佳的美食一样迎上去,大快朵颐。不仅要爱吃,还要吃饱、吃好。具体策略是:科学史的故事化;理论实验的探究化;活动课的家庭化;模型自作的课外化;知识考点的生活化;生物学科的趣味化;实验分析(资料分析)科学化;章节知识图形化;题型方法规律化;先学后教轻松化;目标达成自动化。

二 以人为本,因“学”定教

课堂中,要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必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为目的来开展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要积极适时调整教学方式,灵活选择教学策略,让学生自愿、主动地享受每一顿“教学盛宴”。

1.夯实基础

课前花几分钟预习新课的内容,把基础知识以图形化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完成。长期坚持下来,夯实基础。

2.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利用学生对形形的生命现象充满好奇的心理,教师将学习素材整合成多种形式,如将科学史变成故事;生物知识生活化、趣味化;活动课例家庭化;模型自作课外化;理论得以探究化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情,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3.强化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创新性

课堂教学要将生物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要有鲜明的核心知识体系,减少不必要的面面俱到;要有体验、活动、交流、内化经历的过程,理清思路,减少学习障碍的产生;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并进行质疑、释疑;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4.重视典型题型的思维方法与规律的点拨

讲评题型时不局限于为讲题而讲题,可以延伸与变式应用相关知识。不贪多求快,应选择学生易错的题和涉及核心知识点的题,重视方法指导和规律总结,突出审题、解题思路分析和答题能力的培养。适当做些变式讲评、变式训练,从多角度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以一通百,融会贯通。针对学生存在的重点问题,讲评后要有补差练习,及时巩固落实知识考点。

三 课后反思,厚积薄发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不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分析,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

1.记问题多发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应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有的放矢地寻找“办法”,使之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逐渐趋于“完善”。例如讲授“能量流动”概念时,表面看起来学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在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兔子,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能量传递是指相邻的营养级之间的同化量的比值,而不是个体之间的同化量的比值。

2.记得意之作

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如在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一直是教学难点。我们可以把复杂、繁琐的知识用简明的字组成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Ι。”这就有助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的欢迎。

3.记学生见解

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如讲授“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时,学生经常混淆“S区和H区”,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说“S就是speak”,意思是“说话”,即S区受损伤,造成的疾病为“自己不会讲话,不能用语言表达思想”。“H就是hear”,意思是“听”,即H区受损伤,造成的疾病为“听不懂别人的话”。这使学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

解加以反思,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实现教学相长。

4.记再教设计

通过梳理与反思,特别要反思学生的意见,因学生意见是自己教学效果的反映,这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重要渠道。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这种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思过程,就会收到积少成多、厚积薄发之功效。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旨在让45分钟发挥效益,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放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对相关课堂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更好地运用到生物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黎永红.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提高生物学习效率[J].中学生物教学,2010(5):15~17

第9篇:生物高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三生物;基础知识;第一轮复习;策略

由于现从事于高三生物教学工作,对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发现,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卷的出题内容向基础性知识倾斜。所以,对这一现象笔者对高三生物的第一轮复习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力求学生在高考时能够更好地发挥。

一、重基础、精细节、贯知识

生物试卷的基础知识考查的比例在整张试卷中一直是最大的,所以,根据如今高考的命题趋势,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中就要全面并系统地复习教材内的基础性知识。教师在复习时可能会出现找不到侧重点并且复习不全面的情况,要做到在基础知识都重点巩固之后再进行大整合,对往年常考的知识点重点复习。例如,对细胞分裂的讲解中,针对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数量、在何时何地能够进行分裂、会引发何种情况这种基础知识就可以将之整合成列表形式,方便学生记忆和巩固。而对于那些较深的知识点,教师则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适时的演练,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印象,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基础知识的巩固后就要对该原理进行实践,以例题带入,拓展知识的广度,对基础知识进行着重强调,避免学生失分。

二、重视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高三复习时,常有教师为了能够多讲解一些知识点而延长上课时间,很多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知识内容的原理,不断反复地对其进行讲解,结果造成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所占用,学生的练习时间减少,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明白基础知识点后多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进行有丝分裂的复习时,教师常发现之前让学生记忆的名词术语、规律原理等都有所遗忘,死记硬背的后果就是学生的遗忘率过高,所以,对于如此重要的基础知识,可以用手来代替脑进行记忆,对分裂的过程、细胞的形状和各个变化的曲线图都用纸笔画下来,教师将学生的画图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问题的共性,再剖析重点,引起学生的重视。

三、面向全班辅导,消除学习负面情绪

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作为生物教师不能仅关注教学进度不注重学生的掌握情况,而要根据全班学生的情况适时对教学进行调整。临近高考,高三学子的压力逐渐加深,高考既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校验,也是对学生身心和承受压力的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师在努力做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面向全班学生,不断鼓励,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例如,有些学生平常成绩很稳定,但在进行大考时就会出现紧张压抑等负面情绪影响考试的发挥,成绩大幅度下降,这是心理因素。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有效地与学生沟通,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在高考时做到稳定发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