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视野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育教师融入行业企业,开展企业文化调研,是优秀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的前提条件。当然,这种融入,并不只是走出去几次的融入,更是一种心的融入、情的融入。
1.夯实加强校企文化对接的认识基础。
源于对文化育人功能、高职优势竞争力打造、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行业企业用人信息反馈、高职生就业准备等诸多问题的关注及德育课程教改的思考,近几年来,我们关注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尤其是与学院校企合作比较紧密的单位的建设类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现场参观、座谈访问、资料征集、书面问卷、网站跟踪等方式多种途径开展企业文化调研活动。我们通过调研所了解的行业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所见证的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所把握的企业用人理念及对人才职业素质中观念态度精神类素质的要求,夯实了德育教师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加强校企文化对接的认识基础,从而为探索优秀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的实践路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实践证明,教师融入行业企业,收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人才素质培养信息,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及所传递的信息与自己现在的学习与未来的入职及职业发展有紧密联系。这是增强德育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的重要基础。
2.丰富德育课堂的育人资源与内容。
优秀企业有着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教育因素于一体的品格,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德育基地。尤其是现代制度下的企业,更是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广阔天地,是学生职业体验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舞台。一流的企业,有一流的风范、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作品,就如“亚厦”装饰总经理丁海富在评述公司总部大楼办公室的装饰效果时所说,这里的每一件装饰用品乃至灯光的配置都在无声中展示着亚厦、彰显着亚厦的品位,展示他和亚厦的奋斗历程、经营理念和未来蓝图。优秀企业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内容,对高职人才培养来说,是很接地气的德育资源。如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使命、职业精神、职业责任、职业诚信、职业价值观、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等在一个个优秀企业中都有比较全面的涵盖和体现。如歌山集团的“豪迈如歌,诺重如山”、“务实,诚信,向善,进取”的核心价值观;如亚厦装饰的“装点人生,缔造和美”的企业愿景,“为员工创造平台,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美丽”的企业价值观;如五洲项目工程管理公司的“两富五洲人:知识精神富有,物质富裕”的企业目标,“想做好,不想混”的核心价值观”,“廉洁是最好的信用”、“廉洁自律,干净从业”的廉洁文化;绿城的“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企业的生动实践,是增强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和感染力的德育资源和教育内容。
二、融入课程设计
在德育教育中,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载体,将优秀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整体设计,是实现优秀企业文化进德育课堂的重要路径。我们尊重高职教育不同参与主体教育目标的差异性,探索和谐德育目标实现的课程教改思路,以“校园人”与“社会人”、“职业人”的结合,好学生、好公民、好员工的统一为主线,从课程的基本定位,到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式与考核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三个结合。
1.基本理论传授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
在遵循教育部、有关精神的前提下,我们从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出发,系统设计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素质培养为根本,强调德才兼备,以德提才、以才强德,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价值观,实现基本理论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2.基本理论传授与职业人生指导相结合。
我们从学院所依托的建设行业发展对建筑人的素质要求及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系统整合课程内容体系,有针对性地回答高职学生在成长成才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有关人生、事业、理想等方面普遍关心的德行修养和职业现实问题,如就业准备、
创业实践、职业选择、生涯规划、文化适应等。我们配合专业教育,实现职业指导的零开始,服务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3.基本理论传授与实践体验参与相结合。
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以及高职教育与实践一体化的要求,我们应对高职教育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要突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与安排,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企业,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参与中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三、融入教学过程
遵循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自然地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的各种元素,是实践企业文化进德育课堂最便捷的通道。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与高职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普遍不足的情况,学校应从加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入手,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将全国统一的教材理论体系转化为有层次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实行模块化教学,把教学内容分五个教学模块,即领航导引模块、理想情操教育模块、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模块、道德观教育模块、法治观教育模块。在教学内容的五个模块中,教师要自然地融入校园人、社会人、职业人相结合及好学生、好公民、好员工相统一的育人目标,多视角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内容与要求。
2.寻找与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的结合点。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找与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不仅把调研中所汇集的行业企业发展的信息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在课程教学的五个模块内容中进行有机渗透与融入,而且还将理想情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等问题放到行业发展的现实环境中去把握,积极引导学生直面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企业文化调研,引导学生在调研中去感知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力量。教学中,教师将优秀企业的用人理念,企业的愿景使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等,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内容,有效地实践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工学结合”,是比较“接地气”的德育课程教改探索。
四、融入活动开展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识:内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与人性的概念一样广阔,文化的多元定义即是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注: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断精神化,始于哲学家们不断用人性的视野看待文化问题,从而逐渐推论出文化的生命本质。在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表现形态,生命是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叔本华提出著名的生命认识论,把认识活动定义为生命体验,而不是“逻辑统一性”,他说,“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则将这种生命认识论运用于文化的解释之中,新儒家的方东美则直接提出“生命本体”的文化观。在他们的文化视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号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达,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03.)视精神文化为人的内在生活的形式,这就是站在生命立场上的文化信仰。
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文化的确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纯粹限制物质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将其视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单纯从政治目的或伦理意义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设,则可能使我们陷于误区之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许多教师常常只关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确立生命本体的文化观。这种背离生命的学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学生精神发展、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反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处于分裂之中的学校文化,比如,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则仍是传统的规范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和困惑。因为,离开了学生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性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在这里,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因为他用“生命唤醒”来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贝斯在讨论文化陶冶时,认为文化陶冶是“心灵净化”,是使“心灵深处无限开放”。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为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础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让体验在理论上获得教育的名义和身份。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在狄尔泰思想中,哲学对体验的关注,是哲学关注生命的开始,正是体验这一概念,才真正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远离生命的谬误。他的继承者伽达默尔则进一步细化了体验的生命特征,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在他看来,体验的最大生命特征是直接性,这预示着个体认识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关联。”(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7.)叔本华则把生命视为时间性的,因而生命只有在具体的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被证明存在。(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伽达默尔还进一步确证,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经验”,经验中更多显示的是知识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化的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感受力是生命的根本力量,体验作为生命的直接形态,由精神文化的生命本质所规定,只要精神文化以生命发展为本质,体验就必然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因而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
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但体验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体验需要教育的规约和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为体验重新安置价值本质。在生命意识已经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有些研究者对体验的教育价值给予过高的期望,不仅将体验视为基础性的,更视为惟一性的,把体验等同于生命本身。在他们看来,体验是完全自由的,顺从体验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狄尔泰将体验视为教育的基础,但从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本体论转向中,通过“表达”和“理解”进一步展开体验的生命意义,通过与学生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导和规约作用。狄尔泰对体验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体验的教育意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拒绝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另一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对体验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对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学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教育意义。
(二)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1.教育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在一些学者的眼中,生活世界已经被理解为是一个研究框构(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通常成为批判传统教育的一般起点。然而,我们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许多研究者的观念中,生活世界被诗化了。事实上,哲学中的概念仅仅提供了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一个理论起点,只有与教育活动结合之后,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话语。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有哲学概念的含义,但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损害了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内在的生活形式,而不是外在的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其实质是生命的殖民化(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作为主体支配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即便是所谓日常生活,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也只能是被统治、被压迫的生活,没有生命价值的生活。
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还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生活。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强调学校的文化生活,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教师往往为了“文化”而“文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却把学生当作文化或生活的木偶。这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文化,文化不是学生的文化,生活不是学生的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2.学生的心灵生活。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认为精神生活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是独立于物质生活的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精神生活“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心灵不可以被规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灵是一个自由生长的主体。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从心灵的视野看待学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比如,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文化形式,往往不为教师们所重视,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诸如数学、物理竞赛等。但在精神文化的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种文化形式可能比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更重要,更具有文化的精神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专门论述教育的“心灵化”问题,他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教育就在于向心灵的靠近,越是能够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灵的教育,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心灵具有内在性,心灵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同情和理解,心灵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他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问题。他写到,“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在他看来,精神世界就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主张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作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起点,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
三、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文化陶冶理论
文化教育学派的陶冶理论改变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文化教育学派,不仅第一次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独特的哲学内涵,而且还第一次提出了“文化陶冶”的教育观,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雅斯贝尔斯站在文化陶冶观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他看来,陶冶的性质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就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他写到,“人的文化的一个要素就是作为他历史性知识方式的陶冶,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3.)他认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像传统理论那样,将“文化传递”定义为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还是生活作为一种文化,其教育的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学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为学校的惟一功能是对学生的精神陶冶,这就是文化教育学派的教育本质论。
文化陶冶论不仅用生命哲学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义,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本质论。文化教育学派以生命哲学作为自己的坚实基础,以“生命不可规范”这一根本原理作为建立文化陶冶论的基本依据,将这一论点贯穿于以文化陶冶为中心的教育观中,并站在这一论点上,批判传统教育的科学主义教育立场。在他们看来,由于生命的不可规范及不可预设性,因而只有文化陶冶才适用于人的生长过程。因为有了新的哲学基础,文化教育学派得以用新的视野重新考察学校文化理论,从而在本质上使教育从决定论的目的观中得以真正的解放。陶冶论远离了确定性,打开了通向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和开放性的世界。陶冶论的代表德国教育家李特深情地说:陶冶“犹如人们从无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融、天人合一的关系。”(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在这里,陶冶实现了孔子诗教的理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注:论语·阳货.)任何外在的文化和生活,都变成学生心灵自由的力量与源泉。
陶冶论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视野下,学校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和丰富内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使这些资源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理论虽然发现了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却因为排斥文化主体的作用,因而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尽管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始终只限于“业余生活”之中。在陶冶论的立场上,学校文化生活决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生活,只要能真正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价值,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如果课堂能够给予学生真正的生命体验,就应当视为一种真正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精神生活哲学
生命哲学的另一重要代表奥伊肯提出“精神生活哲学”的概念,独树一帜地为生命哲学创立了理解生命本质的一种哲学解释观,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人的感性本质,而是人的精神生活,是超越于感性直观的精神。精神这一概念,不仅解释了生活的本质,而且也解释了陶冶理论的本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不是日常生活本身,它的根本特征是精神生活的陶冶。文化陶冶需要生命体验,但也不是生命体验本身,而是生命体验中的精神内涵,只有在精神生活中才能真正揭示学校文化陶冶的价值本质。
人的生活意义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贵性,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给予关系是不能被颠倒的。“精神产生于一个更高的源泉而不是与感官世界共生,当唯物主义者想要合乎逻辑地表述他的观点时也必须接受这一更高的境界……感官的直接性不断地越来越多地把它的优势让给精神的直接性;外部生活被按内部生活的观点来经历、来看待,而不是相反。”(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学校文化必须回到精神生活中来,生命体验必须在人的精神家园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单纯的生命直观可能会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天的教育无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明显出现差错,把传统教育所引起的教育问题,错误地归咎于教育对精神化的偏爱和重视,因此,以放弃教育的精神世界来寻求学校教育的变革,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制度文化理性
把精神文化建设与整个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整个制度文化上建立起生命本体的价值观,并真正确立起制度优先的教育原则,这是制度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分析道德本性时,将道德的基础立于社会而不是个人,他还批评了人们对卢梭自然主义的误解,认为卢梭自然主义的本质不是“个体本质”而是“社会本质”。在他看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远优先于《爱弥尔》的自然个性,(注: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0.)他首先是期望通过改善社会,然后才期望从这种改善中得到爱弥尔的自然天性。
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
(1)性质不同
文化事业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公益性文化部门,其主体是文化事业单位,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文化事业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文化生产体系、公共文化传播体系、公共文化消费体系和公共文化管理体系。公共文化产品以整个社会为服务对象,具有使用和消费上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属于利益共享的产品,其生产者难以从市场获得正常的价值补偿。因此,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不能由企业等营利性组织来承担,不能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而必须建立起市场以外的集体选择机制,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要组织形式。因而,公共文化产品是由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等公益性文化单位提供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提供的文化产品是免费的或显著低于成本价格的。公益性文化单位不实行经济核算,不拥有完全意义上的法人财产权。而文化产业则是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其主体是文化企业,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拥有完全意义上的法人财产权。文化产业以营利为目的,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基本特征。文化企业以工业化、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制造、销售和经营文化产品,创造经济价值,追求经济效益。公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多数属于私人产品,而文化产业向消费大众提供的正是私人文化产品。私人产品具有效用的可分性和消费的排他性,任何人对私人产品的消费都排除了其他人同时消费这一产品的可能。因此,在市场发育比较充分的条件下,企业受自身利益驱动,可以有效地为消费大众提供各类私人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也是文化能够实现产业化的主要原因。
(2)职能不同
文化事业的基本职能是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如读书看报、收听收看广播影视、获取信息、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等。文化事业具有点多面广、资源共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等特点,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民族精神塑造、社会道德教化和主流价值观培育,彰显的是文化建设的社会职能。因而,文化事业要强调原则性,弘扬主旋律,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努力提升公众的文化品位,增强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正义,让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而文化产业的基本职能则是繁荣文化市场,着力于满足公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由于社会分工、阶层分化、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原因,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元性、多样化特征。这种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主要通过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文化产业当然要兼顾社会效益,但它主要追求的却是企业的经济利益。文化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和消费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物质财富,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功能。同时,发展文化产业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3)运行机制不同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性质和职能上的显著差异,决定了它们的运行机制也存在很大不同。文化事业作为社会文化中的公益性部分,属于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采取行政化运作模式。从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到文化事业单位生产的文化产品、提供的文化服务,都受政府行政系统直接主导、调控、干预和管辖。文化事业的决策主要源于政府的政策法规、文化发展规划及上级命令和指示,有着垄断性的行政资源配置,经济上享有各种优惠政策。文化事业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或社会捐赠来兴办并确保其运营。生产纯公共文化产品的文化事业单位,其运营资金全部来自政府拨款及社会赞助;生产准公共文化产品的文化事业单位,其运营资金一部分来源于财政资助和社会捐赠,另一部分则来自本单位的自我创收,如门票、出租、广告等收入。文化产业作为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部分,则实行企业单位管理体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就是说,文化产业完全遵循经济法则和价值规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走市场化发展道路。文化产业以企业法人的组织形式进行经营活动,各类文化企业均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在文化产业中,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经营的经费全部源自文化企业自身的积累和筹集。我国文化产业有多种经济成分,其筹资渠道也包括国有、集体、私营、外资及混合所有制等多种途径,并且在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与其他产业一样,都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依法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国家主要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对文化产业实行间接调控、扶持和引导,政府并不直接决定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
2.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
(1)相互渗透
尽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存在很大差异,对二者加以适当区分,以便更好地推进文化现代化的科学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但二者都是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部门,都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因而又不可能截然分开,其划分是相对的。在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系密切,二者常常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交叉重叠之处较多,许多文化行业都兼具公益性与经营性的特点。一方面,文化事业中包含有文化产业的成分,认为文化事业不能营利或无法营利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它不以营利为目的。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中也渗透着文化事业的因素,如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行业属于文化产业核心层,但其中渗透着大量的政治引导、思想宣传、道德教化、法律普及、文化传承、公益广告等文化事业性内容。实际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多数文化商业运作都包含一定的公共文化成分。
(2)相互转化
在人类历史上,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原本为公共物品,属于文化事业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文化资源和产品开始具有了市场意义,而科技革命则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传播。于是,部分文化事业逐渐转化成了文化产业。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是文化事业体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是在原有文化事业的基础上起步的。可见,从历史角度看,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的前提和源泉,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派生物。而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和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公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有些文化产业的内容也会逐渐转化为社会基本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构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部分。同时,文化产业内在包含的某些价值理念也会转化为文化事业的价值追求。由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而它们的界限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
(3)相辅相成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它们一起构成我国文化建设的两种基本形式,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一方面,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导,对文化产业具有导向和滋养作用。因为文化事业不仅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思想基础、艺术形式、文化资源及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而且能够培育公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拓展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促使文化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适应性。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心,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动力牵引。因为文化产业不仅能够积累资金,增加税收,革新技术手段,促进经济发展,使文化事业获得更为深厚扎实的物质基础,而且能够活跃和繁荣文化市场,提高公众对公共文化的消费期望,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并潜移默化地影响文化事业的产品形式和精神气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互依、互渗、互化、互促关系,演绎着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现代图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作用,使文化既构成社会进步的精神保障,又构成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则既统一于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之下,又统一于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大格局之中。
二、大力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
由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互为支撑的,所以只有大力促进二者互动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深层底蕴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日益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此,现阶段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前提
首先,对文化各领域、各行业的事业与产业归属进行科学区分和恰当定位。要准确把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各自的性质、特点、职能和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公众文化需求的变化而适当调整二者的划分,使其各自处于合理的发展轨道上,并能及时获得针对性较强的分类指导。其次,强化各类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要制定出台明确具体、系统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手保护和发掘我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等文化资源,共同投入,共同利用。第三,大力培育和优化文化消费市场。要不断创新文化服务的手段和载体,丰富文化消费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公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提升公众的文化品位,扩展公众的文化视野,增强公众的文化吸收能力,培育公众的文化消费意识和习惯,促进社会文化消费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这些举措,既是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各自职能的客观需要,又是有效促进二者互动发展的前提条件。
2.构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机制
构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机制,就是既要以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产业,又要以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一方面,要构建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的培育机制。要健全文化事业投入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拓宽文化交流渠道,提高信息传播质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优化文化生态环境,扩大文化对外开放。这既是推动文化事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发挥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的资源支撑和消费带动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大国家对文化事业扶持力度、增强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培育能力的同时,也要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提高文化事业自身的运营效率和发展后劲。另一方面,要构建文化产业对文化事业的反哺机制。要完善各类知识产权有偿使用制度,细化文化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健全和落实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贴息、政府采购、定向资助、专项奖励等政策措施,引导各类文化企业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在道德教化、法治宣传、文化普及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弥补文化事业投入的不足,巩固和确保文化事业在国家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主导性地位。
3.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文化建设的理想状态。因此,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大力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比翼齐飞,协调共进。切实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就要在厘清公益性与经营性关系的基础上,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一手抓体制改革,一手抓资金投入;一手抓高雅文化,一手抓大众文化;一手抓文化繁荣,一手抓市场管理。要积极探索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处理好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关系,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结合起来,统筹规划,适当安排。要建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的协调机制,密切事业与产业之间、消费与市场之间的有机衔接,全面落实改革抓突破、创作抓精品、群众文化抓贴近、文化发展抓建设、文化管理抓规范的基本工作方针,不断提高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服务质量和发展效益。
4.完善文化产品综合评价体系
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进共赢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将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有机统一起来,尽快完善分别面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产品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对重要文化产品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要进行系统评估、量化分析和动态对比,以此作为文化政策制定和调整的科学依据,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逐步提高综合效益。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的、最终的评价标准,就是人民群众是否认可、接受、喜欢、满意及其程度。
5.正确处理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关系
首先,没有确定适合自身实际的国际化发展思路,
缺乏明确具体的企业文化发展目标和规划。部分建筑企业认为"走出去"一定海阔天空,风光无限,但对自身竞争优势缺乏必要了解,缺乏长期的战略思考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在投资项目、企业文化研究、环境分析、地点选择、合作伙伴选择、经营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缺乏论证,经营方式单一,不能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缺乏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实用人才,经营管理不能完全市场化,仍然处于半政府状态。有关文化因素对企业命运的重要意义,许多建筑企业界人士认识不够,缺乏对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建设与培育的战略选择,没有具体的海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其次,对他国文化了解不够,社会关系处理不尽如意。
我国部分建筑企业在实施海外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还象在国内一样,把人情交往当作最主要的交往方式,许多企业家习惯了在国内依赖于由人情交往所编织的社会关系网即社会资本,形成对关系的依赖。没有详细了解拟进入国家的市场与文化背景,没有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管理思路与策略。在社会关系的处理上,部分企业照搬国内经验,结果吃了亏,最终被迫退出了市场。
第三,传统思维习惯和管理方式的束缚。
我国在海外经营的建筑企业大部分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计划经济的影响依然存在,习惯于依赖政府,依靠政府工程,市场竞争观念不强,"大锅饭"和"铁饭碗"的体制和观念,还未彻底改变,"官本位"思想严重,在部分企业中"人治大于法治","一言堂"、"家长制"、"上智下愚,尊卑有序"等落后的传统观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部分国企的经营者是准官员,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即使海外经营成绩欠佳,也可以调到其他企业或部门"易地做官".部分企业甚至依然用国内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海外工程,如,某企业一个项目经理刚到海外,在施工中遇到问题,马上决定:开个现场办公会解决。这在国内是一个制度化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式,但在海外业主、监理及海外员工眼中,他们就会感到很奇怪,他们不明白"现场办公会"的意思,认为一件本来可以由下面员工当即直接办理的事,为什么非要等到开"现场办公会"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呢?
第四,没有很好地遵循国际交际惯例。
交际是企业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能看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企业文化在一个员工身上的具体体现。部分建筑企业海外员工在与当地主管部门、人民交往中,急于求成,按照在国内的交际惯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热情过度,令对方反感;有的员工大男子主义严重,不尊重当地妇女;有的员工工作中过于谦逊,使业主方、监理方误以为其工作能力差,工作造成被动;还有部分企业海外经理还像在国内一样,对海外招聘的员工的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以及、政治见解等问长问短,认为这就是关心属下,结果事与愿违,造成误解。
第五,部分企业出"门"准备不充分,自信心不强。
一走出国门,很多建筑企业开始有些茫然,不知自己的管理水平到了外国怎么样,不知道要遇到什么样的业主和监理,觉得在国内多年的施工经验不管用了。加之刚开始还有语言问题,部分企业海外经营人员中标后匆忙上场,过分依赖翻译,对语言学习不重视,或者工程紧张顾不上学习,造成在物资采购上吃亏,看不懂施工材料,工作被动,很快就失去了自信心。
二、对境外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一,确定合适的国际化发展思路,使企业本土文化尽快"落地生根"。
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国门经营,要确定合适的国际化发展思路,选择"文化先行"的发展战略,对企业文化的人才培训给予充分重视,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员工的文化认知力和文化适应性。要尽快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在海外找到共同点和结合点,使企业自身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形成独特的海外企业文化体系。
第二,加强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研究,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社会文化通过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宗教观和世界观,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并作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文化氛围和产品的文化品位,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
企业要走出国门发展,首先就要了解各国的文化、处理好社会关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有来自于风俗习惯的,有来自于价值观念的,有来自于行为举止的,有来自于自然环境的等等。"美国加州牛肉面"公司共有78家分店,只有一家开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其他77家分店全部开在中国,经营者充分利用了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跨国经营取得巨大成功。
海外经营不同于本国经营,企业公司领导者必须把文化差异这个变量考虑进去。管理好不同民族、不同价值观念的员工,解决"跨文化管理",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寻找超越文化差异的公司目标,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这是建筑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遵循国际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交际惯例。
与人打交道,这是最实际的企业文化之一,因为你代表的是企业形象。到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制度与我国大有差别的海外经营,首先就是要与他国的政府官员、业主、企业和当地人民打交道,把企业宣传出去,把工作开展起来。所以一定要注重与他们打交道,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与他们进行交往和沟通时遵循国际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交际惯例,尊重个性独立,维护个人尊严,尊重个人隐私,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论,有以下几条国际惯例。(1)信守承诺。(2)热情有度。(3)尊重隐私。(4)女士优先。(5)不必过谦。有的时候,在对外活动中,难免会碰上一些本人尚未经历的场面,或是难以处置之事,此时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一下他人的做法,努力"从众",与大家保持一致。
但不论和任何国家的人打交道,走出国门的企业和个人请务必记住:中国人同外国人是平等的,我们是有自尊的,不要忽略了我们的民族尊严、民族气节,见到老外莫要卑躬屈膝,要不卑不亢,保持民族气节,更不能趾高气扬,摆阔气。这比在国外承揽多少工程,挣多少钱都重要的多。
第四,靠实力说话。
在海外经营建筑企业共同的一个感受是执行程序比国内要正式得多,也先进得多。面对的业主和监理,只认实力和施工水平,靠请客送礼是行不通的,必须靠过硬的质量征服他们。
在完工的阿富汗昆都士公路修复项目中,世界银行南亚交通部门主管陈广哲对工程赞不绝口,他认为,这个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公路项目,即使在遇到袭击,造成人员伤亡、被迫停工的意外打击下,仍然能按时优质完成,显示了中国建筑企业的实力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他还说,这个项目最后能得到各方满意,中铁十四局集团派出了优秀项目经理是重要原因,这个年轻人懂英语,素质高,管理水平一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最重要的管理保障。
第五,加强语言学习。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我国的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有图书出版业,新闻传媒产业,广播影视业,动漫产业,网络文化产业,表演艺术业,广告产业,体育赛事,休闲娱乐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会展产业等。本文将重点阐述文化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民族精神的财富,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职责,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旅游开发可以加强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价值的认知度,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脉,传承人类文明,而那些不丧失原真性的、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在更大层面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旅游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分析研究,论证了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旅游业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是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寄托,体现了该地方人民生活情趣。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好好利用和开发,会对一个地方的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地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之一,非遗旅游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智慧的结晶,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可以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多样。
我国西南边疆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相对落后,由于远离城市的喧嚣,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山的“屏障”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若能加以好好保护,加大政府宣传力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打旅游产品,吸引外地乃至世界的游客慕名而来,从而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用旅游增加的经济收入用来保护“非遗”,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于是一个良性的产业链随即诞生,从而能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南边疆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落后的现状,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铸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础。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发展的传统社会环境,其根基受到侵蚀,其传承由此面临巨大的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复合价值,要求我们对其进行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及其特点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别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定格化,不能将其固定在某一个时点,而只能让其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演进,其传承也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到真空的环境中,市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载体与传播的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依附在某个特定的载体方能显示、传播、储存与传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借助的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旅游需求的增长,而在经济学理论中,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影响的。旅游资源数量的不断拓展,质量的不断提升,特别是文化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到旅游资源的行列,吸引了更多的旅游者,进而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反过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日渐式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这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旅游模式,是将“非遗”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开发成为可供游客游览、体验、学习和购买的旅游产品,使“非遗”在现代社会中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生存和发展的模式。
二、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遗产传承者在整个针对遗产开发的文化旅游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多具有“创作”、“表演”、“接受”等三位一体的特征,尤其是口传文化。创作者既是“表演者”也是“接受者”,又是传承者。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应该是传承人。因为无论“活态”也好,“本土”也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活力,实际都存在于孕育它的民族民众之中,并在精神、情感和日常行为上与他们融为一体。因此,应该由传承者自己来确立他们的遗产当中什么是最值得展示、如何展示,并且积极参与相关开发措施的决策以及监督这些措施的实施。
(二)政府部门发挥好各自的职能。由于我国对旅游业没有具体的管理政策,所以,就导致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经常出现混乱的现象。这就需要和政府部门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决策、统筹、组织、管理等相关职能,并且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政府可以根据其自身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发挥出应有的能力。通过召开相关会议决策出合理开发原则以及办法,并加大宣传力度来改善管理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混乱的现象。同时,也应该在深思熟虑后,对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制定相对应的保护政策,并加大力度让旅游部门执行。
(三)文化旅游开发者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通过对热门的旅游景点我们可以得知,由于金钱利益的驱使,使得众多旅游开发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现象视而不见。例如,现有的大理古城中的白族文化已经遭到了破坏。在洱海游船时,这本来是一件非常美好,并且赏心悦目的游行,但是由于白族人民渴望金钱的欲望,使得许多游客都遭到超额付费的事情。由于白族人民熟悉当地的地形,所以在去洱海游船的必经之路中间私自设立了游船港口。许多外来游客由于不了解正规景点的游船价格就轻易进行交费。但是最终发现其支付的金额往往是正规游船价格的五倍。这就为游客的心情蒙上了一层不悦的纱,使得整场旅行都不愉快。但是,更令人惊讶的是,当地管理人员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却视而不见。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敲醒警钟,加大监管旅游开发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力度,争取还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纯朴。
三、小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它负载一个民族的特定价值取向,表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凝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是特定群体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遗产。在文化旅游的视野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做出共同的努力,在遵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得以传承,提高我国国民的精神文化水平,这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崔亚军.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0:26-27.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功利化职业逻辑人的逻辑
一、职业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我国职业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末获得高速发展,至今职业教育规模在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在规模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实现适应我国国情的职教模式转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质量提高、重视内涵建设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从总体上讲,我国职业教育在过去几年中虽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种种迹象表明,在当前的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功利化倾向。这种倾向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方面,无视或忽视学生的身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重成长轻成人;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商业化、实用化,而职业素养、人文素质养成的课程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或替补;在教育教学方式上,单纯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忽视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在评价内容上,只关注学生会做什么,而不问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其发展质量如何,等等。职业教育的功利化行为,虽然带来了一些暂时的好处,如缓解了办学经费、改善了办学条件、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短期适应能力等,但由于功利化行为的增多,必然助长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会使人才培养活动成为简单的“职业培训”,成为塑造“空心人”(有些科技知识而缺乏人文素质者)、“边缘人”(有些人文知识而不懂科学技术者)的工艺流程,削弱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人本价值。因此,职业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是一种潜藏的危机,需高度重视。
二、功利化倾向是“工具理性主义”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审视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显现出的功利化倾向,其原因主要是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
自工业革命以来,理性逐渐成为一种与科技相结合,控制社会和追逐利益的工具,尤其在西方实证主义哲学的推波助澜下,理性逐渐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支配和主导着人们的生活与观念。其典型特征为:“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实现社会和个人意欲达到的目的,它并不关注目的本身是否合理,不管这种目的是什么,只要手段是有效的,即被认为是合理的。社会和个体把一切都变成了用来制造其他工具的、为固定目的服务的一般工具。”
西方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最早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所谓工具理性,简言之“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认为,科学是工具理性的基础,而科学强调的是事实和逻辑,只能保证手段的正确和高效,但却不能反省与批判所追求的目的与所存在的合理性、价值和意义。查尔斯·泰勒也强调,“工具理性是一种人们在计算最经济地将手段应用于目的时所依托的合理性,最大的效益、最佳的支出收获比率是判定工具理性成功的尺度。”“工具理性的视野里存在的只是物、事实和工具,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这种问题由于不具有工具性的意义,无法得以说明和证明,因此被视为是无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与工具理性相对立,价值理性体现一个人对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涉及到人们对某些事物或行为所赋予的价值含义、观念的追求。在价值理性关怀下,人性世界被认为是以“合目的性”形式存在的意义世界。工具理性借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大潮,与市场经济追逐利益的特点相结合,日益演变为社会追求经济效益、个人谋求自身利益的基础。工具理性的核心特征是追求最佳手段、最佳效率的有效思维方式。
功利化指主体向功利状态或性质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说主体必然要发生全面或者整体质变,实际上,多数情况是主体部分地发生量变,并由量变积累而导致质变。换言之,只要主体的本质属性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均可称为本质属性的功利化。可以这样归纳:职业教育功利化就是指职业教育依据功利的原则来完成对自身结构的重新建构过程,其结果是职业教育具备了某些功利形态。我们可以把“功利原则”简单地表述为效益最大化、追求实用性。各种迹象表明,当今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崇尚或者说越来越依赖这些功利原则,并将其转变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从而使得职业教育具备功利形态。因此可以说,功利化倾向就是工具理性主义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休现。
三、对职业教育功利化现象的反思
(一)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它应有其特有的发展范式,而“人”与“职业”则是其中两条主要发展逻辑:
1.人的逻辑。人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与归宿,也是教育的对象与目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逻辑。因此,职业教育发展应与接受高职教育的人的发展同步,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谋求就业的成功。从这一角度而言,职业教育是一种生存教育,是面向人人的全民教育;(2)寻求职业生涯的成功。从这一角度而言,职业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是激发人们学习行为的拓展教育;(3)追求人格发展的成功。从这一角度而言,职业教育是“人的全方位的培养过程”,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以上三个方面涵盖了学生毕业后生活的始点、纵向与横向三个维度,即,就是要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与选择,这是职业教育应具备的教育“通有的本质”。
2.职业逻辑。职业教育的逻辑现实与重要参照,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与市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逻辑。因此,职业教育发展应为职业领域的发展服务。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人力支持。主要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职业人才,这就需要职业环境的营造,要求职业教育尊重市场规律,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与人才培养道路;(2)智力支持。主要指为行业、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指导,这需要服务能力的提升与服务平台的构建,要求职业教育提升教师实践水平,建设产学合作基础;(3)文化支持。主要指在上述两者的基础上推动职业(技术)文化发展,这需要进行文化建设,要求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复制职业文化,而是成为职业文化的重要引领与建设力量。这三方面是职业教育功能的具体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为职业领域的发展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持,这是职业教育所具备的“特有的本质”。
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哲学意义上的根本性转变,即从适应性教育、完成性教育向引导性教育、超越性教育的转向,从格式化教育、功利化教育到个性化、人性化教育的转向。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未来5至10年社会所需的技能性人才,不能简单地跟着流行的社会风气走。中国社会真正需要职业教育做出贡献的,不是功利化,而是以创新的方式培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性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二)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结合,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应当说,职业教育注重功利化有其积极的一面:从个体来看,受教育者由此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获得教育投人回报的最大化与实用知识、技能等;从社会方面来看,正是职业教育的功利(或称实用)功能,社会财物财富的总和不仅比过去大大增加了而且速率更快了,这也正是工具理性影响下的职业教育功利自身的价值所在。笔者所不愿意看到且应该极力反对的是过度追求工具的有效性,使得职业教育本来肩负的解放人、完善人性的功能逐渐萎缩,取而代之是它的经济功能、工具功能的不断扩大,即那种极端追求功利的取向最终导致职业教育的异化。
其实,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相辅相成的,价值理性是工具理性的精神动力,而工具理性是价值理性的现实支撑。脱离工具理性,脱离现存的机制与手段,价值理性就好比空中楼阁而无从体现。在实践中,人们一方面依靠工具理性实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在自我意识的更深层面体味着人生价值,为价值理性的升华提供契机。因此,要改变目前职业教育过于追求功利的现状,就要使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得到有机的结合,改变教育价值观念,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功能。
从本质功能来看,职业教育既指向职业性就业,又指向教育性发展;既要实现社会需求的功利性目标,又要实现个性需求的人本性目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功能指向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需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把“以人为本”融人人才培养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变单纯的“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和培养“工具人”的目标取向,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学生在成才中成人。
(三)实现职业教育范式的转换
在实践层面,要扭转当前职业教育过于功利化倾向,关键在于实现职业教育范式的转换。这方面,美国职业教育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美国职业教育的范式具有典型性,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基本是在美国职业教育范式下进行演绎的。20世纪初以来,美国职业教育一直在社会效率主义范式下发展。其基本理念为:(1〕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工商企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雇主的需要是整个教育设计的基本出发点;(2)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为进人学历要求低于大学程度的工作做准备的人门教育;(3)职业教育的内容是特定工作技能训练,教学方法采取非情境化教学,以就业与获得收人为取向,采取刚性的、预先设定的课程,使用标准化测验评价学生学习;(4)职业教育应独立于传统的公立教育,包括独立的国家管理机构、基金、学习领域与方法、教师教育与证书,以及专业团体与学生组织。直至20世纪末,这四条理念一直是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假设,深刻地影响着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构成了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传统范式。
世纪之交,随着新经济在美国和全世界出现,美国职业教育在理论假设与实践模式两方面均出现了重要的范式转变。概而言之,新范式的特点主要有:(1以人为出发点。不再完全依据经济的需要发展职业教育,而是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及适应民主社会生活的需要作为职业教育设计的基本出发点;(2)在多方面的联系中发展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的对象应当包括各种群体,甚至倡导全民职业教育,同时非常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校教育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淡化与工作的界限;(3)课程内容凸显普通性。认为不能把职业教育变成特定工作技能的教育,而是要突出普通性,加强可迁移的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思维等高水平思维技能的培养,并要面向职业群设计课程;(4)强调情境教学。与传统范式着眼于孤立的技能训练不同,新范式非常强调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建构学生的能力。
从上可以看出,传统范式基于一种狭隘的、僵化的、割裂的工具主义思维,非常强调职业教育的“独立”,结果在获得独立性的同时也遭到了“孤立”,其内涵越来越单调。新范式则用完全开放的、包容性的、整合的思维看待职业教育,其视野宽广得多。
【关键词】企业伦理;企业文化;竞争力
反观2011年企业因诚信问题而被新闻媒体曝光的名牌企业,“双汇”和“达芬奇”在全国引起了震动。“双汇”是中国肉类行业的第一品牌,而“达芬奇”也是顶着“高档次,高品位,全部原装进口”光环,然而也在市场的测验中应声倒下。两家企业产品混充伪劣、价格讹诈、虚假宣传等景象重大地捣乱了市场竞争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针对名牌企业诚信缺失现象,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最重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国内外企业存在大量不诚信现象的主要原因。二是目前中国经济体系面临转型的变化,即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能早一点改正不诚信景象,可以尽量避免一定的冲击力,还可以为品牌再次奠定更好的基石。针对上述情况,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国的企业和企业家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企业伦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企业和企业家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现已完全在社会责任上沦为“道德侏儒”。可以说,企业伦理的缺失,使得企业文化失去了精神旗帜,使企业发展失去了方向感,最终会使企业沦为灭亡的境地。因此,在我国当前建设企业伦理、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作为市场的细胞,其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又必须使自身的获利过程中同时也成为有益于社会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即必须注重企业伦理。
(一)企业伦理的内涵。企业伦理,是指企业在处理其与利益相关者关系时的善恶价值取向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也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条件下,企业及其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等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组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人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靠全体成员自觉遵守和维护的经营理念,它以企业文化的形式成为约束企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自然而然地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良好的企业伦理对企业的竞争力、凝聚力和向心力都起着积极的维系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一种产生于企业实践中的文化现象。从本质内涵来说,企业文化指一种经济文化,反映着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观念和方式;从具体内容来看,它取决于企业发展的历史、所处的社会和地理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等因素。因此,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强企业伦理建设,有力的推动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文化的深化,对企业道德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当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共同建设,这样才有利于企业长远健康的发展。
第一、企业伦理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一个企业从诞生到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开始重视道德经营理念,并把这种道德理念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样才能使企业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风格,使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久的竞争力。那么企业必须重视伦理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清醒认识企业伦理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它指引着我们的企业的发展方向。一个成功的企业,它必定是一个重视企业伦理建设的企业,是一个重“德”的企业。假想一下,若一个企业,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存在着“缺德”问题,其产品必定由好变坏,销售由红火变为冷淡,企业由兴旺变为衰落。只需关注一些曾经风头十足,不久便销声匿迹的产品,就不难看到企业若忽略企业道德理念的建设,企业经营失败最终是必然的结果。例如2008年我国的“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反之,如果一个企业开始就注重企业伦理的建设,以成为一个有“德”的企业为目标,那么,这个企业早晚会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为一家成功的大企业。如1984年海尔产值348万元,年亏损147万,受命于危难之即的张瑞敏是第四任厂长,没有钱到处借,职工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规章制度不健全,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此时,海尔从生产冰箱开始,实行名牌战略,狠抓质量,抓质量先抓管理,抓管理先抓人的管理,抓人的管理从转变理念入手,这个理念也就是企业伦理。只有从思想上得到了转变,企业上下才能围绕着企业的目标而进行有效的工作。经过二十多年时间的发展,海尔已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集团公司,曾被外界誉为“中国企业界的“。从海尔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伦理建设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伦理的建设,指引着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的方向,是企业文化发展的目标。
第二、加强企业伦理建设,有力推动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伦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企业内部管理,处理内部各种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良心、道德准则和道德道德行为活动。二是指企业对外经营,处理企业与外部各种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良心、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活动。三是指企业管理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伦理准则。企业伦理所规范的关系不但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职工与企业、企业与其他企业等关系,而且还包括企业与市场、企业与顾客、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缺乏相互信任和公平公正的激制,那么企业就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的生产目标就不能实现。相反,如果企业加强伦理建设,那么企业文化就会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最终达到以社会或公众利益为中心,以营销行为符合社会公正、公平的自然规则为最高理性价值,达到于平淡中见精神,境之中抓机遇的高层次企业经营理念。
第三、深化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伦理的重要环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的独特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深层次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由小到大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也在不断的深化,企业文化由以单纯的自我利益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或公众利益为中心,创造出赋有企业信誉和品牌效应的企业伦理理念。企业伦理的提升,反过来又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符合现代市场发展的趋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21世纪是一个经济与文化相互结合、相互发展的时代,也是企业向着文化管理阶段迈进的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以德治企”,加强企业伦理文化体系建设。当然企业伦理文化建设,它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模式和方法。但是,我们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企业和经济一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科特与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王长根.学习型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我国现代社会农业发展现状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口逐年增加,粮食人均每年不足400公斤,而且逐年下降。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摆在我们面前的长期繁重任务则是持续维持每年的人均粮食保持在40Okg以上。例如,黑龙江是全国的农业大省,2010年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六,专储量以及商品量居全国第一,并且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是人均粮食也同发达国家有着不小差距。建设农业强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被列为国民经济发展首要位置。建设农业标准化的示范区,并且推广和普及农业的标准化,在建设农业强省过程中,积累宝贵经验。目前,在保证产品的需求总量,产量与质量并重,且着重提高单产,在完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增加农、渔、牧等各行业的优质品种比重。在生产过程中,要在满足客户各方面利益的基本条件下,以目前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基本依据,制定先进、统一而且可行的产品标准。以农产品的标准为带动力,进行科研育种,借助产品标准提高综合生产技术,同时,完善市场流通与加工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各方面的农业技术。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改进,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化体系。逐步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水平,增强农业产品的竞争能力。努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农业,促进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建设农业强省。
2、如何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国家针对农业标准化目前发展情况制订的发展计划。如何建设好农业标准化区域对当地的支柱产业的建设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1结合当地生产经验制定有关标准。
结合当地的经验,并且按照标准生产,可以有效促进生产,并达到一定的规模,形成农业规模效益。例如,河北省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才和农业负责人员共同协商制定了“黄瓜集约化栽培规程”,“梨树的育苗以及嫁接改良的技术规程”,“青椒综合管理的技术规程”以及“棉花的病虫害防治规程”等农业标准,同时了一些省级地方标准,此外还填补了国内有关领域的空白。体现了不同地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带头作用。
2.2农业产品的深加工要坚持高标准和严要求。
要想局部地区的农业水平,并且提高农业市场的竞争力。早从产,供,销这些主要的环节入手,完善标准化的工作。例如河北省把“集约化栽培的黄瓜”、“梨树的嫁接改良”列入“名牌精品”的战略战术,以树立农业区的名牌效应,扩大先关地区的经济效益。
2.3开展农业标准化培训,宣传,咨询活动。
农业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都有许多有关规定,这些对习惯于依靠经验种田生产的农民来讲,确实有许多的不理解,难以接受。以前,我国的农产品由于农药残留问题导致出口受阻,大多数都是经验和习惯造成的。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提高各地区人民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建立标准化的示范基地。在实践中以点带面,发挥出局部典型示范区的引路辐射作用,这样才能加速标农业准化的示范区发展和建设的进程。
2.4贯彻国家《关于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规定》。
认真贯彻相应国务院号召,实施《关于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规定》。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工作重视,支持。要建立并健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监测体系和服务体系来确保“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和技术保证。
3、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经济收益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为了农业标准化管理的一种有效模式,并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此同时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典范和有力的推动。如投资5000多万元的黑龙江省某现代农业示范区在2009年4月开始兴建,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就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示范园区的一期建设项目。建成后的农业示范区一期工程就完成了4000亩的核心区内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各类示范工作陆续开展,各类技术总共44项,新品种236种,产量效益实现突破。马铃薯的平均亩产达到2720公斤,为全省平均产量2.75倍。其中的膜下滴灌技术的高产玉米平均亩产达到900多公斤,要比常规栽培技术350多公斤,每亩增收360余元。现在已建成国内领先,省内示范的智能的化温室,并且已经发挥了有关作用。农业标准化的示范区对黑龙江省西部和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带来了动力,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示范区周边经济和社会效益急剧增大,示范园区当年实现纯收入达到150万元。再如,江苏省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成为国家级绿色蔬菜的温室栽培和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区域农业标准化就是促进农业的工厂化生产,也就是使农业从一家一户生产,依靠传统种田方式的小农生产进行转变,成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同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市场经济中各种风险的能力并且生产效率,这也有利于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区域农业发展结构的改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生产基本要求则是建立农产品的监测体系,标准体系,农产品生产和食用安全认证体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提供生态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公司在国家批准正式成为国家级绿色蔬菜的温室栽培标准区后,结合前几年生产实践经验,开始实现标准化生产先后制定开发了绿色食品甜椒、黄瓜、生菜、西红柿等产品的标准以及温室栽培的生产规范。该产品标准突出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限定了15项对人体有害的农药和重金属的含量。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还以工厂化的生产要求,进一步规定了产品成熟度和统一度。此外,贯彻实行的“全程质量控制”也初见成效,其中生产工具消毒和病虫害的防治都达到了国际标准,确保生产过程无污染和产品的质量。2007年出口的绿色蔬菜达到700多吨,创汇120多万美元。
4、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要不断创新
农业标准化工作不仅仅受到农民的欢迎,而且受到政府重视。在近几年来的坚持和努力下,当地政府以提高农业的效益,提高农民的收人为目标,进行不断创新。步步深入把农业引向市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公司加农户,档案农业,农业信息化都有明显效果和长足进步。例如,河北省某地在实施农业生产,农业档案,农产品信息化的过程中,利用政府影响力,运用网络和数据库等信息平台和技术,采集到土地状况、农技水平、水利条件、历史传统、劳动力分布和资源优势,企业生产的有关动态信息,并输人数据库。并且根据国家产业的政策和市场需求对数据库进行分析。将项目的管理要点、技术要求和产品销售等图表合集成册,分发给各户。各户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选择项目,在这样的基础上选择种植和养殖项目,以此带动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逐步推进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的区域农业标准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领当地农业未来。
一、文化软实力需要投入
软件建设也需要投入,图书馆、阅览室、健身房、运动场、网络电视、报刊杂志、包括wifi信号的接入,这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有条件一定要投入,这是文化软实力,属于精神层面。精神文明建设是潜移默化的,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潜移默化的,“上下同欲者胜”这句古语很能说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得人心者,得天下,大至国家,小至企业、公司、家族。文化软实力就是解决员工人心向背的问题,而要增强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也是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发展要求,就要真诚地关心人,科学地激励人,合理地培养人,努力实现员工与企业协调同步发展,良禽择木而栖,良士择主而谋,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与前提。营造人性人文的工作生活环境,着力满足广大员工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实现环境留人,也是企业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人是万物之灵,人有七情六欲,满足员工不同的文化需求,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平台和舞台,创造条件,使他们自身价值得到展现和发挥,才能在情感的共鸣中,心甘情愿地为企业效力。
二、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