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语翻译教学范文

英语翻译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英语翻译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英语翻译教学

第1篇:英语翻译教学范文

高校要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要不断改革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不要固步自封,要使我们的教学模式多元化更能与实践相接轨。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黑板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地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多重的,可以是指导者,启发者,又可以是协助者,要以学生为中心,所以要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2.3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用视频或音频来讲述一些真实的商务案例。教师还可以模拟一些商务情景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去模拟真实的外贸谈判,商务往来,这样,学生能真正体验商务翻译这个角色,还可以把自己所学的翻译知识活学活用。另外,在讲解商标广告翻译的特点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英文名片或是英文广告宣传语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仅依靠课堂模拟也是不够的,高校还要配合建立商务实训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社会翻译实践,向社会提供翻译服务。通过一系列实训培养,学生能够在真正的翻译工作中锻炼自己,同时又能很好地提高自身的口译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是至关重要的。逐步淘汰填鸭式教学,加强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商务翻译人才。

3考核评估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商务英语翻译考核的方式往往通过一张期末考试卷来评定学生一学期以来学习情况,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与实践脱节的。实际上,商务英语翻译学科更注重的是实用性和专业性。我们应该逐步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使之能够更灵活地、更科学地、更能全面地考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现阶段,应该有针对性地改革商务英语翻译考核方式,要合理地丰富考核的覆盖面,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的评估体系,既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核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口译水平。教师可以把学生在课堂或实训基地的表现情况纳入期末考核。另外,我们还要重视对学生口译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

4提高师资力量

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往往决定了高校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质量。很多高校商务英语翻译学科,并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重视,很多教师都是专业英语出身,缺乏专业商务知识积累。值得一提的是,大部份教师同样没有实训经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高校应该加大对师资力量的建设。首先要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学校也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教师去校外甚至国外进修学习,还可以多聘请商务英语翻译名家为教师开展讲座。注重教师的培训和交流,相信能够更好地完善教学质量。

5总结

第2篇:英语翻译教学范文

关键词:翻译教学、大学英语、翻译现状、翻译技巧

大学英语和中文一样,有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而“译”又是作为一门单独能力而存在,学习一门外语,要学会翻译成国语,才能使得这门外语的学习更有意义和价值,反过来还能懂得如何去学习这门外语,所以翻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从考试上来看,不管是期末考试还是cet国家考试,翻译题都只占5%左右,明显把翻译的地位给降低了,而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则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重为主要教学内容。作为一门外语,英语的知识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很多教师也意识到了翻译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还缺乏良好的翻译教学方法。所以本文就此讲述了一些翻译技巧,希望能对师生有所帮助: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材和测试的局限性

对于目前很多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没有翻译的基础理论,也没有常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就算很多教材课后有几个翻译句子,但那也是为了巩固或强调课文中的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等知识,并不是而了训练翻译能力而训练,所以,这样的翻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只能算是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的综合练习题而已。

大学英语的覆盖面很广,范围很宽,在96年以前的cet过级考试没有翻译这个题型,完全忽略了翻译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导致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英语翻译的轻视。目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是以四、六级为学习目标,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习,也导致很多高分学生没有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1]。

(二)翻译的理论知识传授得不够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者,翻译需要良好的翻译理论作为基础保障,也只有具备较深的翻译理论基础,翻译才可能会有声有色,但是学校却忽略了对学生传授翻译的理论知识,进而导致教师很少给学生讲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只是教学生“直译法”,所以就算学生拥有很大的词汇量和大量的语法知识,翻译出来的的结果也是非常生硬,没有情感。

目前,很多人都把外文翻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国际之间的一种交际手段,这拓宽了翻译的边界,无形增加了翻译的对象。有学者指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当前翻译存在的严重问题,而对于正在求知的大学生更甚把翻译理论和实践混为一谈,不能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或是不能找到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切合点,所以面对翻译,他们表现出了手无足措。

(三)教学模式的落后

大学的课时相对较少,而翻译基本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上也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布置几道脱离实际语境的翻译作业,然后进行批改点评,这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没有多大的帮助,最多也就让学生多记得一些词汇或短语,收获少之又少,而学生觉得这种翻译没有多大用处,从而对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产生误解,阻碍了英语翻译教学的正常进行[2]。

(四)针对性不够强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层次要求,其中,最一般的要求是相当于大学英语的四级水平,较高要求指的是能够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而最高要求是能够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同时,也对翻译速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五)不注重英汉的语序差别和表达习惯

中西的语言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表达方式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学生长年累月受到中文表达习惯的影响,以致他们在语言表达习惯性的套用中文格式,导致翻译出现别扭状态或者是不符合逻辑。

比如说叫学生翻译:“河的两岸都长满了灌木丛”,有的学生就“对号入座”的翻译为“both of the rivers banks grow fully bush”,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翻译后的句子,both of是介词短语,the rivers banks则是整个句子的主语,grow是谓语,后面的fully bush是宾语, 初看似乎主谓宾都齐全,可是我们看一下,主语和谓语是否能够构成主谓关系,the rivers banks 是“河岸”,是没有生命的东西,而grow是有生命的物体才能发出的动作,很明显不符合逻辑关系,所以这个翻译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译为“both banks of th

e river were covered by bushes”[3]。

再比如说叫学生翻译:“街上人山人海”,有的学生直截了当的就翻译为“on the street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这个翻译真的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是学生根据汉语格式用一个词一个字词的像拼图一样拼出来的,这很明显的不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句子里没有谓语,前面的介词短语on the street和后面people没有任何连接词就放在一起,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正确的翻译应为“the street was crowded with people”。

二、翻译的技巧

(一)中英对比法

我们中文有主谓宾,英语也一样,但是英语经常会出现倒置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装句,就像用wha引导的感叹句一样,“what a beautiful girl she is!(好漂亮的一个女孩呀)”而正确是顺序应该为“she is a beautiful girl(她是一个漂亮女孩)”,那为什么要倒装呢,因为倒装以后的语气更深,对漂亮做一个强调,强调这个女孩真的很漂亮,表达程度远比不到装的要高。我们中文喜欢重复,因为在我们看来,重复可以起强调作用,但是在英语中,他们不喜欢重复,而是喜欢简洁,比如我们中文是说“我们必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中为了避免重复,就把重复的一个“问题”给省略了,变成“we must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他们只用一个“problems”就代表了两个[4]。

(二)懂得词类的转化

在中文里,也出现了很多词类转化的,特别是古文,词类的或用更为明显,再加上现在思想的潮流,很多词在表达的时候都被转化了,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判断词性。比如现在很流行的话“你好牛啊”,“牛”本来是名词,但是在这个地方就充当了形容词的角色,而在英语中也一样,have a rest(休息一下),rest本来是名词,在这里却转化成了动词。

在英语中,词类转化的情况通常有名词、介词、形容词在翻译时转化成动词,还有作为表语的副词翻译时也常常转化为动词。例如说“she is familiar with english”,如果直译的话就是她熟悉英语,很明显不符合逻辑,应该翻译为“她懂得英语”才是合情合理;再举例,“she is out”,直译就是她是外面,同样不符合逻辑,应该把副词out译为动词出去,“她出去了”;再举例说,“she is up”,如果直译就是“她是上面”,这样的翻译也是明显不符合常规,应该把副词up翻译为动词起床,句子就译为“她起床了”。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不能太过僵硬的去直译,要懂得词性的巧妙转化,使得翻译后的句子具有逻辑性,这样可以避免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

三、结语

英语是世界上较为普及的一门语言,学好英语可以让学生的未来有着更光明的前景。翻译是英语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良好的翻译技能可以使学生流利的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实现学习英语的真正用处。所以大学师生应该分析目前的翻译教学现状,掌握翻译技巧,使得英语的学习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 君,顾 楠.探讨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2]李 君,顾 楠.探讨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9,(1).

第3篇:英语翻译教学范文

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提高翻译教学效果的方法,提出翻译教学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注重文化导入和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对比,突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法

1引言

随着全球交流越来越密切,翻译成为连接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对于高校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增强竞争力,然而英语翻译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学生对英语翻译学习目标不明确,且缺乏有效的方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2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问题

(1)不重视英语翻译教学由于英语翻译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较低,所以在教学中不被重视,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来看,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应试”思维,学生进行英语翻译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英语水平虽逐年提高,但主要是听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是长期应试教育造成的,在应试教育下侧重听力和阅读这些考试分数占比较多的项目,而忽视了英语翻译。很多教师进行翻译教学还停留在对课文段落和句子的英汉、汉英互译上,在教学中缺少变化。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机缺失。

(2)缺乏合适的翻译教材

很多翻译教材内容陈旧、死板,偏向于文学的英汉互译,且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这样既会束缚学生的想像力与思维能力,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让其对翻译产生厌倦感,同时又会与当今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在很多院校,英语翻译只出现在选修课上,更无专门的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实用的翻译教材。翻译理论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教学中,缺少翻译方法的学习和翻译技巧的掌握,因而教学与实践脱节,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提高英语翻译教学效果的方法

英语翻译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英语,更好地掌握英语工具,提高信息获取和输出的效率与途径。在翻译过程中,主要是对不同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进行书面或口头的理解和表达,实现信息的获取和输出,最终提高英语交流与翻译应用能力。

(1)重视英语翻译教学,加强翻译训练

要摒除英语教学的应试思维,回归能力本位,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包含听、说、读、写、译,每个环节侧重的能力不同,但它们之间又是一个整体,反映出英语运用能力,英语翻译教学要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听力教学、阅读教学和基础英语教学中可以讲授一些翻译相关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英语的应用能力每个环节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听、说、读、写、译能力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比如阅读的讲解可以进行翻译教学,翻译能力提高又会有助于阅读的理解。通过阅读积累一些精彩的英语篇章,对经典段落或优美文句进行细致的研究,反复的品位,仔细研究其中的语法规则,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翻译水平。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立体形态的英语环境,各种技能的提高都会反映在英语应用能力上,让学生学习更有信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阅读与翻译是相互作用、互为促进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获得了素材,而且吸收了翻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要把阅读与翻译有机地结合起来。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大量的阅读,能使学生从课文中积累丰富的句型和篇章结构,从而成为翻译的源泉和基础。阅读可以提高英语语感,大量的英语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视野,培养英语语感。只有在英语阅读上面积累了足够多的英语素材和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对英语翻译产生一定的理解并在翻译时更好地应用。翻译是一项实用技能,要熟练掌握这一技能,必须经过不断的训练与实践运用。因此,可以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翻译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多种翻译训练,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各种文体翻译方法和技巧,如合同、说明书、新技术、论文等翻译训练,使学生尽快熟悉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水平。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所要翻译的内容,了解不同应用文本的翻译原则,熟悉各种类别的翻译技巧,掌握相应的翻译手段与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做到有的放矢,完成高质量和高标准的翻译,真正实现准确理解和表达信息,实现英汉语言文化交流。

(2)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英语翻译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翻译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中要运用丰富和新颖的内容,或热点和大众关注的事件,让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兴趣。英语翻译是一个将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理解才能做到准确表达。词汇的掌握程度往往影响着英语翻译的表达和准确性。词汇运用能力差会导致在翻译表达时陷入词穷,在翻译过程中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表达意思,甚至出现翻译错误。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新词语的翻译进行互动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多加以训练与实践,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教学课堂上采用听歌曲、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也可组织开展翻译竞赛、安排访谈、原声电影台词英译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与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变换不同情景与方法,增加学生互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突出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这样可以活跃整个翻译教学课堂,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翻译练习要重质量,不能重题海战术,要做好针对性的重点讲解,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同时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学、积极思考,提高对语言的应用与分析能力,让学生体会翻译的妙处,体会推敲的过程中,实现翻译信、达、雅的完美境界。

(3)提升文化差异意识,加强翻译技巧实际应用能力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联系,语言反映文化,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由于中文和英文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汉语和英语在各自的词义渊源、深层民族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翻译教学时应该融入跨文化知识,了解两种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提高学生文化差异意识与翻译技巧的实际应用能力。英语是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不同于中文表达,在翻译中要引导学生克服母语迁移的影响,理解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提高汉语和英语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从而提高翻译的总体质量与水准。如果学生缺乏英语文化背景和文化常识,会在翻译过程中导致词不达意或不符合语言习惯的错误表达。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在英语交际中发展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训练,提高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在翻译时要充分认识中英两种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了解文化对语言表达的影响,避免因此造成的用词和用法不当。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不同语言文化差异,可在教学中提供有关国际关系、文化差异的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国内外社会发展,特别是了解不同民族文化,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更为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转换能力。缺乏英语文化背景和文化常识,会导致在翻过程中出现词不达意或不符合语言习惯的错误表达。在翻译技能训练中,教师要恰当运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二者互相补充,相得彰益,在不同条件下可采取译文的表达方式来传递原文内容,使表达方式本族化或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精确表达文字的意思,使译文读者看懂原汁原味的表达和含义。

4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面对英汉两种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熟悉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及语言的引申意义和语言在修辞上的特征,锻炼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提高翻译技能和文化素质。结语英语翻译是一项重要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中还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和研究,提高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水平,营造交互协作的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提升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丽敏.跨文化意识培养与翻译教学[J].海外英语,2013(11):103-104.

[2]刘龙根,胡开宝,伍思静.大学英语翻译教程(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桂莲.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准确性[J].上海科技翻译,2004.

[4]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第4篇:英语翻译教学范文

关键词:翻译教学、大学英语、翻译现状、翻译技巧

对于目前很多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没有翻译的基础理论,也没有常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就算很多教材课后有几个翻译句子,但那也是为了巩固或强调课文中的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等知识,并不是而了训练翻译能力而训练,所以,这样的翻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只能算是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的综合练习题而已。

大学英语的覆盖面很广,范围很宽,在96年以前的CET过级考试没有翻译这个题型,完全忽略了翻译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导致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英语翻译的轻视。目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是以四、六级为学习目标,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习,也导致很多高分学生没有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1]。

一、翻译的理论知识传授得不够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者,翻译需要良好的翻译理论作为基础保障,也只有具备较深的翻译理论基础,翻译才可能会有声有色,但是学校却忽略了对学生传授翻译的理论知识,进而导致教师很少给学生讲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只是教学生“直译法”,所以就算学生拥有很大的词汇量和大量的语法知识,翻译出来的的结果也是非常生硬,没有情感。

目前,很多人都把外文翻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国际之间的一种交际手段,这拓宽了翻译的边界,无形增加了翻译的对象。有学者指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当前翻译存在的严重问题,而对于正在求知的大学生更甚把翻译理论和实践混为一谈,不能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或是不能找到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切合点,所以面对翻译,他们表现出了手无足措。

1.教学模式的落后

大学的课时相对较少,而翻译基本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上也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布置几道脱离实际语境的翻译作业,然后进行批改点评,这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没有多大的帮助,最多也就让学生多记得一些词汇或短语,收获少之又少,而学生觉得这种翻译没有多大用处,从而对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产生误解,阻碍了英语翻译教学的正常进行[2]。

2.针对性不够强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层次要求,其中,最一般的要求是相当于大学英语的四级水平,较高要求指的是能够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而最高要求是能够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同时,也对翻译速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翻译的技巧

1.中英对比法

我们中文有主谓宾,英语也一样,但是英语经常会出现倒置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装句,就像用wha引导的感叹句一样,“What a beautiful girl she is!(好漂亮的一个女孩呀)”而正确是顺序应该为“She is a beautiful girl(她是一个漂亮女孩)”,那为什么要倒装呢,因为倒装以后的语气更深,对漂亮做一个强调,强调这个女孩真的很漂亮,表达程度远比不到装的要高。我们中文喜欢重复,因为在我们看来,重复可以起强调作用,但是在英语中,他们不喜欢重复,而是喜欢简洁,比如我们中文是说“我们必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中为了避免重复,就把重复的一个“问题”给省略了,变成“We must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他们只用一个“problems”就代表了两个[4]。

2.懂得词类的转化

在中文里,也出现了很多词类转化的,特别是古文,词类的或用更为明显,再加上现在思想的潮流,很多词在表达的时候都被转化了,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判断词性。比如现在很流行的话“你好牛啊”,“牛”本来是名词,但是在这个地方就充当了形容词的角色,而在英语中也一样,have a rest(休息一下),rest本来是名词,在这里却转化成了动词。

在英语中,词类转化的情况通常有名词、介词、形容词在翻译时转化成动词,还有作为表语的副词翻译时也常常转化为动词。例如说“She is familiar with English”,如果直译的话就是她熟悉英语,很明显不符合逻辑,应该翻译为“她懂得英语”才是合情合理;再举例,“She is out”,直译就是她是外面,同样不符合逻辑,应该把副词out译为动词出去,“她出去了”;再举例说,“She is up”,如果直译就是“她是上面”,这样的翻译也是明显不符合常规,应该把副词up翻译为动词起床,句子就译为“她起床了”。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不能太过僵硬的去直译,要懂得词性的巧妙转化,使得翻译后的句子具有逻辑性,这样可以避免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

三、结语

英语是世界上较为普及的一门语言,学好英语可以让学生的未来有着更光明的前景。翻译是英语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良好的翻译技能可以使学生流利的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实现学习英语的真正用处。所以大学师生应该分析目前的翻译教学现状,掌握翻译技巧,使得英语的学习学以致用。(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李 君,顾 楠.探讨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2]李 君,顾 楠.探讨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9,(1).

第5篇:英语翻译教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学方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77-02

当前国内高校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然而,国内的英语教学主要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翻译一直作为一种英语教学手段未得到太多的重视。然而翻译人才市场的巨大需求,使得人们也开始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始重视,尤其是随着对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翻译教学从语言教学中慢慢独立出来。当前国内已有很多高校展开了相关的培养目标、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多维度的研究。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优化翻译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翻译人才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重点研究的课题。

另外,翻译教学中,因为师生间的语言背景相同,适当的母语解释在翻译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对一些意义相对抽象的词汇或母语本身没有的语法现象进行解释,可以让翻译教学简洁易懂且省时省力。总之,无论是英语的日常教学,还是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为培养符合时展和需求的英语人才,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翻译教学作为重点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巩固和提高翻译教学的教学质量,以此来提升大学生英语翻译水平。

文中笔者主要结合当前国内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及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以此来提高日后的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不足之处还望同人予以斧正。

一、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一)翻译能力的培养可有助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对高校就业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若高校学生将英语的学习仅停留在掌握语法和积累词汇以及英语四、六级考试上,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国际化岗位对人才的要求。高校通过开设英语翻译应用能力课程,可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有效拓宽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领域。通过英语翻译课的学习,大学生不但提升了自己的英语翻译能力及技巧,而且将更加了解硬汉语言的差异及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此外,学生通过对英语中多义词、惯用词、常用词的理解,还可有效提升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力合洞察力,以及灵活的语言创造力合表达力,为英语的进一步学习及自身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

(二)翻译能力的培养有效满足社会对科技翻译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外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也从最单纯的语言文学扩展至外交、新闻、文化、经贸、法律、宗教、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当前国内很多高校的外语院系在确保学生语言技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下,并根据其各自不同培养目标,开设以上各领域课程,以此让学生在掌握国际语言的同时,可以有所专长,从而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在我国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来看,我们可以通过现有的翻译工作者队伍来进行分析:目前国内翻译队伍中,对科技翻译工作者的需求量非常大。科技翻译属于国家重要科技信息事业的核心部分,是进行科研成果、科技技术知识、全球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对科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二、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一)高校许多英语教师未能达到翻译教学的专业要求

国内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题的分值比例明显很小,且与其他语法、词汇掌握的考察相比,明显比重偏小,这也导致了国内英语课程设置方面未能将翻译放到足够重视的位置。由于一直未能真正重视英语翻译,高校许多英语教师的实践能力、翻译理论素养及翻译教学水平也明显不能满足新时期英语翻译教学的需求。除此之外,国内高校近年来一直忙于扩招,使得高校学生不断上涨,高校教师更多的是忙于授课,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翻译水平能力的提升,也无暇顾及对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和优化。尤其是随着语法翻译教学被替代,以及交际教学地位的不断提升,使得英语课程的讲解更趋向于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听说能力的培养,更加压缩了英语的翻译生存空间。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对翻译的讲解往往仅限于课后几个可以拿来支撑场面的翻译练习题。对翻译的讲解往往只是一笔带过或是照本宣科;通常是浅藏辄止、稍作发挥,使得英语翻译教学形成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局面。

(二)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束缚

传统翻译教学往往不能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学生进行翻译的仲裁者,学生往往将教师的参考译文作为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对其不敢有任何的质疑和改动。这种古板的教学模式,显然束缚的学生对译语的创造力和表达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当前外语界被广为接受的交际教学法,给英语翻译带来了新的误区:英语教学更崇尚盲目的单语化,甚至对翻译和母语形成一种完全排斥和否定的态度。经常可见一些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全英式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所谓的英语氛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然而这种做法却没能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而且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也更多的局限于课本之内,不能真正给学生创设英语的交际氛围和环境,课堂中教师说出来的英语也并非全部规范,增加了学生理解的困难性。另外,由于高校英语教学以阅读理解和听力的训练、培养为主,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系统的将一些翻译技巧、翻译常识进行讲解。

从当前国内各高校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来看,没有设置英语翻译技巧和方法以及翻译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板块。当前精读教材在每个单元后也会设置几个相应的汉译英句子,但这些练习往往以巩固文中所讲的语法、词汇、句型、短句为目的。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种“翻译”的的练习,并不能真正达到翻译学习的目的,只能作为一种语法词汇的掌握实现综合练习。

另外,目前国内较为重视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尤其是在1996年以前,其试题题型中完全没有涉及翻译这一检测标准,使得翻译教学直接被冷落到英语教学的最边缘地带。然而英语四、六级考试就如同我国英语教学的重要指挥棒,为改变客观题较多造成英语成绩“高分低能”的这一现象,国家从1996年1月起对四、六级题型进行了改革,开始增设了英译汉的新题型。2005年6月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了新一论的试点,此次改革实行了710分制,同时在题型设置方面增加了汉译英的新题型,但从近几年考试情况来看,汉译英部分的习题相对较为简单,且分支较小。因此对翻译教学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很大。

(三)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了解不深入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和外现,无论是从社会观还是从语言的基本符合来看,语言都带着非常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作为特殊文化背景下的特殊载体,只有在特定文化范围内才具有其本质的意义。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说过:“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真正成功的翻译,熟悉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还重要。因为词语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背景下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意义。”然而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显然无法更精准的理解原语言包含的深刻内涵,甚至是习惯于我方国的思维模式来对英语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他们翻译中出现常识性误译。一些错译、漏译现象也便不足为奇了。

三、改进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策略

结合以上分析,同时将以往研究成果为基础,笔者提出了以下改进策略:

(一)从源头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翻译素养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当前高校很多英语教师的翻译水平还不能满足现在翻译教学的需求,基于此笔者以为,教师首先必须从翻译理论及时间方面加强学习;同时在英语翻译中应不断的积极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翻译教学理论,以此为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做好榜样。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也至少有教师牢固的掌握了英语翻译的技巧和理论,才有可能为学生讲解的透彻明白。

(二)组织编撰新型教材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成立相应的研发小组,编撰相应专业以及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英语翻译教材,编撰过程还必须充分考虑教材的难以程度,以及教材自身的系统性,教材必须与翻译理论基础知识、翻译技能训练相互融合。只有在有针对性的教材下才能培养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在有高度针对性的教材帮助下,大学生们的翻译训练才能做到更加精细化、更具针对性,才能在翻译过程充分发挥他们应有的优势。

如果条件不够允许,也可以讲已有的教材作为学习的基础,同时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设置相应的改革,以此来满足英语翻译教学的基本需要。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内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改革力度很大,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使得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处于一个不错的阶段。一方面是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是与此成为反比的四个学期的基础英语课程,这样反差很大的教学过程,学生只能在低水平的课程中进行着反复的读写训练,很容易导致本来英语底子不错的大学新生,对英语学生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对英语教材进行改革,以此来适应新时期英语教学的形式需求。

除此之外,改善传统的知识检查方式,增加翻译检测内容。教师可从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增加英语翻译的基础训练,自行测试时,也可增加翻译的数量,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多于翻译进行联系,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英语翻译的重视程度及水平。

(三)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语言文化背景差异

文化作为翻译的基础。在翻译教学中,可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深入比较,来加深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了解,同时通过一些典型例句的学习,还可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渊源,从而在以后的翻译中能够从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这样一来,翻译实践过程中,就可以实现不但知其然,而起知其所以然。

然而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除了国家相应对策的支持外,同时还需要教师充分的给学生营造相应的翻译语境,让学生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传授给学生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以此来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杜亚芳.试论大学英语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教学[J].科教文汇,2009,(7):96-100.

第6篇:英语翻译教学范文

On the Innov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CAO Mengyu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0)

Abstract Translation teaching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teaching, but the presence of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eacher-centered teaching, teaching content boring, outdated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other deficienci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philosophy three aspects to explore innovative teaching of English translation.

Key words translation teaching; teaching mod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hilosophy; innovation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专业学生必备的五项基本技能。其中,“译”反映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翻译教学也随之得到很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还存在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单调,教学理念陈腐落后等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应对翻译教学进行创新。

1 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

我国高校英语翻译课堂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给学生指定翻译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翻译,然后教师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被动接受,没有积极主动性。教师授予学生的是“鱼”而非“渔”;是语言知识,而非翻译能力。然而,翻译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而且要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这就要对翻译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设计组织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具有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他人翻译和寻求多样翻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参与,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翻译教学事半功倍。

分组讨论就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主要过程是先由教师给出翻译材料,学生根据已有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借助词典等工具独立进行翻译;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各自的译文展开讨论与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译文中的亮点和不当之处进行评价梳理,并提出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后思考。与以教师为中心传统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并且小组讨论可以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当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的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合理运用才能达到预计的效果。此外,在翻译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安排学生讲解和布置学生撰写相关小论文等都是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

2 英语翻译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我国高校翻译课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存在教材内容陈旧,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相符等方面的不足。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好的翻译人才,应实现翻译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翻译教学应重视文化文学知识的传授。翻译课堂不能仅关注翻译理论及其运用,更应该提升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减少因不懂相应的文化知识而造成的误译。翻译教学要在学生了解中国本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和文学知识。例如,Well, it is called Eragon, and it’s about a dragon.中的“Eragon”指的是科幻小说《龙骑士》,如果不知道这个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就很难将这词翻译得恰到好处。

其次,翻译教学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例如,网上有关电视剧《回家的诱惑》观后启示中有些话很有可译性。“一个人的善良,是会用完的;一个人的运气,也是会用完的。” 就是其中的一句。这句话可翻译成 “One’s kindness would be used out, so would his luck”。通过这句话的翻译,既可以让学生明白一定的人生哲理,又可以让学生练习省略的翻译方法。相比之下,这样的翻译材料更鲜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效果更佳。

再次,翻译教学还应和其他的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不同的翻译文本需要不同的知识储备,为了能够正确地理解和翻译出涉及不同知识的文本,学生应具备较广博的知识,这就需要翻译教学和其他专业知识的教学相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所以,翻译教学还应延伸至课堂之外,列出一些其他专业的书单供学生课外阅读或推荐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如经贸、商务或导游等。

翻译是一种基于理解的技能,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翻译;翻译也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课程,翻译文本的不同,所涉及的知识就有所不同。因此,翻译教学教的不应该仅仅是翻译,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和翻译文本相关的知识等也应是其教学内容之一。

3 英语翻译教学理念的创新

思想指导行为,教学理念影响教学活动。因此,英语翻译教学的创新关键就在于教学理念的创新。然而,目前的英语翻译教学理念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教学理念陈旧的弊端,因此,应从教学理念着手对英语翻译教学进行创新,赋予英语翻译教学于时代特色。

第一,英语翻译教学应打破追求标准的陈规,因材施教,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翻译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记住译法而非标准答案,给学生多种翻译选项,在比较中得出自己的翻译。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错误,积累经验,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时,翻译课堂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不同水平的学生,重点培养有翻译才华的学生,对于翻译能力较弱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

第二,英语翻译教学不应拘泥于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课堂教学,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教师可以把学生带至像博物馆等一些较安全的场所,让学生学习历史或文化等方面的翻译;或是课前让学生利用手机或相机拍下自己感兴趣的路标、招牌、广告或宣传语的翻译,带到课堂,与老师同学讨论分析;也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翻译实践,向相关报纸杂志投稿,在竞争中培养翻译兴趣,提高翻译水平。

第7篇:英语翻译教学范文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何以长期不被学术界重点研究?原因在于犯了以下错误。第一,曲解了马克思的名言,马克思总结的不是教外语(更不是教大学外语)的经验,而是学外语(确切地讲是他自己学外语)的经验。大学英语教学固然可以参考,但若视其为工作指针就太教条主义了。况且,已有专家在广泛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学生的母语基础在他的英语学习中可以是助力,也可带来阻力。如果能充分利用他的母语基础,化阻力为助力,就能切实减少他的学习英语的困难”的结论。第二,混淆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用于语法翻译法教大学英语的差别,或者把后者的种种缺陷(主要是不利于学生培养英语语感、容易造就“聋哑英语”现象以及“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等)当成前者的弊端而拒绝开展之,或者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在教学中运用了后者,前者的目的就会轻易地达到。翻译教学与用语法翻译法教学的一个根本不同还体现在后者纯粹是在“为教而教”“、授人以鱼”(其译文水平一般谈不上“信、达、雅”),前者则是“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不但与“聋哑英语”不存在本质必然的联系,也不可能“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是已为开设翻译课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所证明了的事。第三,受制于现行考试制度的压力。这一点倒好像是情有可原,因为至今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总体上仍未脱离应试教育的模式。作为一种“无定法”“、难以标准化”的学问,翻译极少被用于国内外各种有影响力的英语评价和考试体系中的命题,在多数教师生看来就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的CET—4、6,仅在1995年设了一次翻译考题。即使是在常设翻译题的考试(如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等)中,它们也由于评分标准有较强的随意性而得不到学生的特别重视,研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就因显得“费力不讨好”遭到了冷遇。轻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一个亟待纠正的问题———与造就了太多的“英语聋哑人”一样,它也是我国传统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弊端的集中体现。

二、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深层意义

1.有利于贯彻国家汉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汉语言文字工作。早在1955年即已确定了“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的三大语言文字工作任务。在不能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情况下,外语教学却可以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至少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汉语能力上引导学生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性研究并灌输他们必要的语体学、文体学乃至英汉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无一不是在让他们利用母语;同时,母语与英语无非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因此前面讲的“学生的母语基础在他的英语学习中可以是助力,也可带来阻力。如果能充分利用他的母语基础,化阻力为助力,就能切实减少他的学习英语的困难”的理论其实“反之亦然”,学生的英语基础在他们的母语学习中也可以是助力,充分利用他的英语基础也能切实减少他的学习母语的困难。2.有利于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扭转大学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只能通过将其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来实现。教育学有一条极基本的原则,即“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师要想知道如何教,先要知道学生如何学。只有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从当前市面上的各种为方便学生自学而出的大学英语教学、学习参考书籍都毫无例外地附有中文的课文、例句译文(否则就极有可能销售不出去)的实际可知道“,以母语为助力”乃是他们最为青睐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批评他们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思想,但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好还是顺其自然———毕竟他们还有些学习积极性,强迫他们“改弦更张”很可能损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若“逼”出他们的抵触情绪就更得不偿失了。

第8篇:英语翻译教学范文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各类专业翻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更是对听、说、写、译等能力分三个层次(一般、较高、更高)做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没有设置专门的翻译课程,没有适合公共外语的翻译教材,平时也没有检测学生翻译能力的测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便成为许多英语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需要对我们的英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本文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试图讨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以飨同行。

二、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努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度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翻译课程设置;也没有专门的非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安排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倾向,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普遍问题,有许多大学英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提出了改进意见,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例如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重新修订、为非英专业学生增设翻译课等。为了改变大学英语翻译课不受重视的状况,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增加了句子内部汉译英考试题项,这一改革措施对重视翻译教学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笔者的工作单位在每一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中都设置了翻译试题。然而,总的来说,教学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从学生的平时翻译作业和多次翻译考试结果来看,相当一大部分学生的翻译能力存在不足,如语篇缺乏连贯性、搭配错误、语法不通、逻辑混乱或严重存在中式表达等等,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深究起来,笔者发现,主要是翻译基本理论知识及常用技巧欠缺造成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英语教学中,本科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培养之间缺乏协调,需要总体规划的全方位教学指导思想。此外,由于一些高校压缩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客观条件难以保证将翻译能力培养融入总体教学过程中。最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量较大,学校又不断强调科研工作,往往批改学生的翻译作业是只提供标准答案,没有试着去进一步启发学生就翻译答案的非唯一性进行辩论。

三、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翻译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翻译教学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到位,进而解难释疑。因为翻译的实质是两门语言代码的转换,其过程有理解、表达、校对三步,尤其需要调动译者对两种语言、文化的理解运用能力。只有正确理解原文,才能谈得上表达、校对。要取得正确理解,就必须对文章的语言现象(词汇、含义、句法结构、习惯用法)、文章内容、上下段落的逻辑关系有个全面的把握。在做翻译练习时,要求对原文的理解达到90%乃至1OO%,而在一般阅读中,正确理解的要求只要达到70%就可以了。因此,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首先,重视翻译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割裂的,学生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练习获得语言知识,认识到英汉的不同表达习惯,并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增强英语思维表达意识。其次,全面培养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看,翻译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非翻译的其他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对于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提高翻译能力也是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再次,从现有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说明及编写内容来看,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课后附有大量的句子汉英互译练习,更加重视将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训练进行有机结合,注意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注意语言知识与翻译能力的关系。此外,各种各样的四级、六级模拟试卷也或多或少地提供一些翻译习题。笔者认为,适当做些翻译练习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的生词、固定表达、句子结构等的理解能力和句法表达及语法规律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基本策略

学生翻译能力如何有效地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如何。教师首先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基础和翻译实践,通晓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打好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基本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翻译兴趣。

第9篇:英语翻译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 翻译教学

1.引言

目前,国际间经济贸易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场更加需要复合型外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便是适应这一趋势而产生的一个较新的专业。该专业研究的就是运用英语解决商务实践问题,是商务知识与语言应用相结合的一门复合型学科。培养更多符合时代和市场要求的商务翻译人才已成为翻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专业更强调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今年,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具体的教学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标准尚未确立,很多问题值得探讨。

2.我国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2.1教学模式陈旧,教师角色有待转换。

传统翻译教学普遍以教师为中心。正如豪丝(House)在其著作中描述的:“翻译课程的老师,常常是一位说目的语的人,发给学生一个篇子(为什么选了这篇文章一般是不解释的)。这种篇子中满是陷阱,也就是说,教师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培养学生从事复杂、难度较大的翻译的技巧,而是迷惑他们,让他们出错……在以后的几节课上,全班同学逐句讨论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最后由老师给出一个‘正确’的译文。”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将改错作为教学手段,将教师提供的参考译文作为翻译课的终极目标,不符合真实情况下翻译的本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林克难,2000:56)陈葵阳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教师在台上一板一眼,学生在台下四平八稳。面对精妙之译,没有惊叹欣喜的喝彩;面对平淡之译,没有一显身手的欲望;面对蹩脚之译,也没有弃之重译的热情,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与合作。”(陈葵阳,2005:78)商英翻译教学重严密性和科学性,但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只注重语言点的讲授,没有结合文化背景与学生的应用能力,加上教学基础设施简陋,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2.2缺乏教学大纲,教材质量有待提高。

高职商英翻译教学一直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至今仍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翻译教学大纲,教材编写缺乏正确的指导。首先,现存翻译教材“质”与“量”增长不平衡,教材数量激增的同时品质愈加堪忧。“虽然市场上出版的翻译教材数量增长极快,表面看去令人眼花缭乱,一派‘繁荣’景象,可教师们依然抱怨难以选到合适的教材,各种教科书名目繁多,内容体例却大同小异……大量教材存在着抄袭剽窃、堆砌例句、缺少分析、参考译文质量低劣、不注明出处随意引用等问题”。(穆雷,2004:26)其次,现存翻译教材理论与实践搭配不合理。在现存的大多数翻译教材中,纵然不乏精彩妙译,但重头戏还是翻译理论。“尽管这些理论曾产生于一定的场景和语境,或某种特定的境遇,也曾是蓬勃鲜活的,然而经过整理加工后,呈现在书本中的状态是:有条理性却显刻板,有确定性又过静止,有指导性又少趣味。所以,即使教师能做到诲人不倦,也不能保证学生学而不厌”。(陈葵阳,2005:80)最后,现存教材多数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大多数教材由于出版时间较早,很多内容已与时代脱节。有些教材的编写,往往是东拼西凑,体系性不强,更没有按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务进行合理安排。

3.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目标与方向

3.1明确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标。就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而言,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一线需要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当前高等学校的翻译教学和口、笔译翻译人才的培养都是跟不上我国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在不少方面,很有改革的必要”。(卢思源,2008:41)许钧指出:“由于翻译学科的独立地位得不到保证,中国基本上没有真正的翻译教学。”目前达成的共识是翻译学既不是语言学,又不是文艺学的分支,而是一门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这就是要求制定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崔向红,2006:103)

3.2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目前,我国高职商英翻译教师主要为各校外语专业教师,他们外语语言能力过硬,但大多缺乏系统的商务知识。而单纯的外语语言教学不能满足商英翻译教学的需要。我们应该加强商英翻译师资建设,避免教学资源浪费,实现商英翻译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首先,翻译教师应始终坚持语言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每一位语言教师,都是一位语言学习者,不应该日复一日的照本宣科。其次,翻译教师应把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相结合,“系统的翻译教学必须是成功的翻译教学法与翻译研究的结合,辅之以语言学、社会科学、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对于职业化翻译的实际研究”。(林克难,2000:57)再次,鼓励英语教师学习商务专业知识。教师自己制订培训和进修计划,获取第二学位或相关证书以充实商务翻译教学队伍。最后,从外企选调英语功底扎实,商务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丰富的人员到高校任教并在商贸业务方面对高校教师进行指导。或选派现有的青年教师到外贸企业实习,积累商务实践经验,积累第一手翻译材料,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推广校企合作,在职跨专业培训或者教师进行进修弥补教师商务专业知识的不足。

3.3丰富教学方法。

3.3.1语篇教学法

语篇教学法就是以语篇为分析单位的教学方法。传统语言学翻译研究方法与语篇语言学翻译研究方法至少有三点差异:一是前者认为意义由词句决定;而后者的重点是整个语篇,认为意义通过语言结构体现;二是前者把翻译对等的概念建立在词、句层面上,而后者建立在语篇和交际层面上;三是前者的研究对象只是语言,而后者的研究对象还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张美芳,2002:4)商务翻译的对象普遍具有较强的语篇性,在商英翻译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超越字词的翻译教学,以语篇为单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引导学生以语篇为基础,熟练掌握商务文章中的篇章结构规律、商务文化背景和语体规范,等等,根据语篇语境确定原文词句的准确含义,选择符合原意的句子结构和译文。

3.3.2市场导向教学法

市场导向教学法强调教学应具有市场针对性。教师不能把语言能力与翻译能力等同,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市场调查,在充分认识翻译教学性质的基础上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及相应的教学课程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教学,不仅要看课堂上教学互动的过程,而且要看用人单位和市场的反馈,从而真正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学校应尽力为教师和学生的市场导向教学和实践提供场所;教师须掌握行业的相关动态,如市场需求和评价标准的变换,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生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校提供的相关市场环境中接受考验”。(张法连,2010:50)根据沈茜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显示,中小企业接收高职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已经超过总招收人数的一半。因此,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巨大的翻译市场作为学生的翻译实践基地,实现翻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翻译教学中注重培养实用型及复合型翻译人才,使市场需求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3.3.3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季羡林曾分析外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学外语时)从学字母起,教员教一句,学生念一句……学生从来不需要主动地去查字典……仿佛一个小孩子,从生下来起就吃大人在嘴里嚼烂的饭,一直吃到长大起来,还不能自己嚼饭吃,以后虽然自己想嚼也觉得困难而无从嚼起了”。(季羡林,2010:3)纽马克也持同样的观点:“要想通过教学让某人成为出色的翻译家就像企图通过教学让某人成为语言专家一样的困难。你所能做的只能是给学生一些启示,一些实践……作为教师,你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从而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提高水平。”(林克难,2000:56)由于翻译课程的实践性强,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际“译”的过程中学习翻译技能。应用语言学的著名学者纽曼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与其他的课程设置的关键差异在于,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把学习视为一种互动过程,其中学生既不是机械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又不纯粹是学习系统中的独立个体,而是基本的社会结构,因此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协作习得社会组织的语言和行为的过程。(赖德福,2009:96)此外,采用互动教学法,还可让学生参与教材的选择,或者由学生自主选择翻译的原文,或者翻译自己的文章。

4.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国际商务贸易日益频繁,传统的单一型外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培养既熟悉国际商务知识又具备外语能力的跨学科人才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国内各高职院校应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商英翻译教学水平,明确商英翻译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切实把我国的高职商英翻译教学工作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陈葵阳.从建构主义观点谈翻译课堂教学[J].中国翻译,2005,(3):78-81.

[2]崔向红.论英语翻译教学改革[J].学科教育,2006,(36):103-104.

[3]季羡林.季羡林读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赖德富.应用翻译理论下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4):94-98.

[5]林克难.翻译教学在国外[J].中国翻译,2000,(2):56-59.

[6]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J].中国翻译,2000,(1):41-43.

[7]穆雷.翻译教学发展的途径[J].中国翻译,2004,(5):25-26.

[8]沈茜.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5):56-57.

[9]张法连,盛楠.法律翻译教学刍议[J].中国翻译,2010,(3):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