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实践课程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75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会计综合实训》是我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主干实践课程,属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块,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该课程坚持走职业教育之路,以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遵循实用、够用和管用的理念,以会计操作技能训练为特色,通过在会计综合实训中心,结合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以及分岗模拟、混岗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打造一批能胜任出纳、税务、成本核算、工资核算、收入与利润核算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涵盖《会计职业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实务》、《税费计算与申报》、《成本核算与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实务》、《会计信息化》等多门课程,在所有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8周的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它即是对在校期间所应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总结与考查,也为学生面向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以素质为基础,就业为导向,能力为中心,社会需求为依据,确立了“一核心、两原则、三对接”的课程设计理念:一核心是以“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两原则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师打造、学做一体”的设计原则;三对接是“与市场需求对接、与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岗位对接”,化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具体表现为:
(1)课程实训项目以企业真实会计岗位为载体进行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的要求。坚持“学校与企业合力开发”,“教学名师与注册会计师精心打造”的课程开发理念,将企业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各项元素及对会计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融入课程。
(2)课程实训资料以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为背景,充分体现实践性的要求。遵循“立足濮阳,服务河南”,这一专业定位,选取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行业以及学生熟知的企业,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设计实训内容。
(3)课程与企业、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一线专家共同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开放性要求。课程专职教师与会计工作一线专家共同开发实训教学资料,营造符合职业要求的实训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掌握会计职业技能。
课程组通过对会计工作过程的分析及归纳,将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其所需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分解转化为课程的实训项目。如表1即是按照“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所设计的会计职业基础实训项目的学习情境任务。
3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安排
《会计职业基础》实训内容的选取是根据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来确定。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以及往届毕业生,与校内外专家一起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深入了解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与工作任务,将出纳、会计、成本核算等岗位所应处理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上紧密结合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本课程结构为“项目化”结构。根据会计工作过程的需要,对应不同的能力培养设计了两部分(单项实训、综合实训)5个大项目(会计职业基础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成本核算实训、手工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26个子实训项目。本课程所有实训项目根据其实训内容与要求的不同,均配备了校本实训教材、PPT、实训项目讲义、核算流程图、仿真会计资料、用友ERP U8软件等教学内容辅助资料,使每一个实训项目都可以通过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等手段进行不同层次的强化训练,保证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的针对性;同时,各单项实训目标均为会计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学生经过实训后,可掌握大中小型各类企业会计工作的全部技能,基本可实现“零距离”就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领会、吸收与应用,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教师课件演示、课程网站以及往届学生作品展示,使学生了解工作流程,培养其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二是会计操作技能性知识,采取先做后学再教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操作方法是,指导教师先根据每项任务的实训目的、实训设计,安排实训程序。由学生独立或是分小组(3-5人)完成任务,并汇报实训过程及结果,通过展示学生所完成作品,指导教师进行总结点评。详见表2。
手工实训实训要求:通过对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实际业务的处理,初步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操作方法及过程,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会计理论与知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本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起到辅导作用。独立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从日常业务处理、成本核算与分析到对账与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过程。
电算化实训实训要求: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用友ERP U8V10.1软件的应用,能够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本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起到辅导作用。学生完成对账套的创建和基础档案的设置;总账系统的初始化、日常业务与期末业务处理;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以及供应链业务处理;生成会计报表全过程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刘晓敏.课证赛融合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财经界,2015,(16).
[2]李猜.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
摘要:本文从改革和创新管理会计课程体系特征、全面开展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学能力、探索与实践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作用。
关键词 :管理会计;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一、改革和创新管理会计课程体系特征
1.实施“三方联动”、合作开发的管理会计项目课程,突出管理会计职业能力培养。根据教高16号文件精神,本课程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建由行业实务专家、职教专家和课程组教师共同完成管理会计课程的开发。三方联动,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发出基于工学结合的财务管理实务项目课程,并将项目课程在教学中推广实施。
2.创新课程工学结合模式,提升职业实践能力。根据会计工作岗位特点,采取实战演练和行业(企业)现场教学等模式实施课程工学结合。结合先进的管理会计手段,采取电子财务对抗、管理会计经营实战演练等分组对抗大赛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管理会计全过程,实际操作管理会计的相关工作任务,体验真实的管理会计工作,提升管理会计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在校内校外实践环节中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构建和完善学院管理会计实验实训案例教程建设和充分利用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校企结合平台,依据企业的管理会计岗位工作要求,不断总结和积累实践环境提供的资源,组织编写管理会计的工作任务、情境项目构建基于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体系,更好地协调校内校外实践的关系。
3.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按照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要求,从“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出发,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充分体现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突出管理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高职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现管理会计知识应用的上岗零过渡。首先,管理会计教学组织工作任务化,把课程内容设计为若干工作任务、若干个学习子情境,明确教学要求;其次,管理会计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与实训基地相结合,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强调启发式教学、工作任务与学习子情境相结合等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第三,构建管理会计课程考核体系多元化、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随机考核构成。
二、全面开展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学能力
职业岗位任务指一个岗位所要求的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岗位,是组织为完成某项任务而确立的,由工种、职务、职称和等级内容组成。职责,是职务与责任的统一,由授权范围和相应的责任两部分组成。开展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以工作内容为中心,以承担的责任范围为导向,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目标得以实现。
全面开展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对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综合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上把工作任务与学习情境与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密切联系;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师生互动性、学生自主性、教学的应用性紧密结合。借助于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使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的综合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全面开展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为该课程的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保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职业教学能力;找准专业特色定位,创新管理会计特色人才培养路径。
创新性地将管理会计特色人才培养路径设计为:专业定位抓核心———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专业建设抓规范———力求办出特色;课程建设抓基础———做到亮点突出;教学管理抓秩序———保障秩序井然;教学质量监控抓细节———做到细节量化;实践教学抓条件———校内外结合;产学合作抓实效———开展项目服务;学术研究抓团队———打造学术团队;学生日常管理抓重点———抓两头带一般;学生学习引导抓强项———培养技能人才。
三、探索与实践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管理会计课程由模块课程向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设计的项目课程的转变,《管理会计》课程的设计以企业经营管理为主线,按照职业岗位任务的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管理会计课程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职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强,体现管理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管理会计岗位的岗位适应能力,适用行业企业单位对管理会计岗位的用人需求。管理会计教学充分体现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管理会计工作岗位技能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满足了高职学生职业性、开发性和发展性的需要。
把企业调研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把职业岗位和教学内容对应起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管理会计的人才。对此,在管理会计的培养目标上,要切实结合职业岗位任务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这样就大大节约了企业培养新员工的成本,同时也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管理会计课程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造就管理会计课程师资队伍的需要,也是提升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通过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落实管理会计教学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建设,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的以管理会计理论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及课程结构,构建以“职业岗位任务”为基础,以管理会计“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为流程的创新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的工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培养适用企业需要的管理会计专门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基金项目:
2009年安徽省精品课程《管理会计》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郭玲.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改革探索[J].成功(教育),2011(03).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践能力;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260-02
一、基于实践能力理论的课程概念
1.实践能力的内涵。根据实践类型的划分,实践能力包括动手类实践能力、社会交往类实践能力、综合性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根据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划分,它包括实践能力的动力系统、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能力并非单一能力或仅是单纯的技能,道德的感染力,沟通能力和意志力等素质会与实践能力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实践能力的本质就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体现在个体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它对个体的生活、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2.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践能力的特征。(1)实践性。能力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实践能力的形成必然离不开实践活动,脱离了实践活动的实践能力,是不切实际的。报关国际货运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报关技能,而这些技能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因而,教师应该在课堂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2)稳定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培训,而这种能力只要培养起来,就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旦形成,就会保持相对稳定,例如通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实践学习,学生就会掌握报检的各种技能,这种技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学生。(3)具体性。实践活动具有具体性的特征,与此相应,在一次次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能力也具有具体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人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所培养的实践能力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讲授报关专业相应课程的同时,应该参照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目标。
二、课程模块化的相关概念
1.课程模块化的概念。课程模块化是指根据就业需求,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力求在课程设计上最大限度的满足能力培养目标,精心挑选教材,建立实验实训基地,创建实验模拟情景的教学方法。模块式教学的具体内涵是一种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的教学设计。首先,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确定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并且细化劳动力需求的种类和数量。其次,按照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综合职业能力以及相应的专业操作技能。再次,依照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求,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最后,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的是教师的教法,教学过程中更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自主的学。然而,新课程的设置目标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教师的指导,使二者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处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模块式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是应用于具体岗位教育与培训具有明显的优势。模块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性。模块化教学强调教育内容的协调、平衡、统一的发展,适合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了科学的指导。(2)实用性。模块化教材是根据职业需求而编写的,内容翔实,便于操作,直接反映出职业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3)针对性。模块化教学推广标准化作业,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使学生适合企业的需求。(4)灵活性。模块化教学可根据职业岗位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地进行课程选择。
3.模块化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课程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课程开发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环节都不容许有差错。具体来说包括:(1)劳动力分析。劳动力分析是由负责课程开发的各方面专家、学者对相关信息的调研和咨询,确定阶段性岗位状况,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换,计算出不同职位的人员匹配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2)职业岗位分析。职业岗位分析是由负责课程开发的专业教师向相应的职位主管部门咨询,确定构成某职业的各种工作岗位,按照不同的职业岗位内容确定岗位设计。(3)专项能力、素质分析。量化能力考核标准,明确专业模块教学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即能力标准,并按照实现的方法、能力和实施措施,对达到每一项能力所需技能进行排序。职业岗位分析与专项能力、素质分析程序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行业的构成,掌握从事某一行业人员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能力,以此为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4)教学分析。这一步骤是由教学专家与专业教师在专项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划分教学单元或模块(一组专项能力),将每一模块内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按顺序排列,将各模块排出顺序并认定核心课程,写出课程大纲。(5)教学与开发设计。教学与开发设计即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针对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计,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包括每个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手段、实验实训环境及开发模块课程课件和教材。
三、基于实践能力的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模块化设计方案
1.课程模块设计。高等职业学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模块设计方案必须依托企业实际用工需求,立足现行的教育体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能力,建立符合当今报关与国际货运行业发展方向的、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上述观点,在课程设置根据功能模块分为:(1)基础模块: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物流基础等;(2)专业模块:报关与国际货运基础与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商品名称与编码、报检实务、国际货运实务、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等;(3)专业拓展模块:商务谈判、国际商法等;(4)选修模块:外贸英语函电、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等;(5)职业能力培养模块:通过各种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能通过相应的报关与国际货运、报检等职业技能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这几个模块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例如在基础模块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包含了专业模块高报关与国际货运、报检课程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形成对专业的基本认识,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专业能力后,结合未来社会需求选择发展模块内的相关内容,同时在选修模块高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模块。当学生完全掌握其所学专业方向的技能后,选择职业素质培养模块,通过培训后,得到相关认证,并参加实训课程,从而为掌握的技能提供发挥的平台。各个模块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和培养学生的报关、报检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
一、构建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意义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而处于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构建会计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
1、建立会计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理论基础知识。会计是一个博而杂的岗位,该岗位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专业的知识,还要求学生知道相关课程的内容,如财政与税收,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但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记忆不深,相关联系了解不透。因此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训操作训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融会贯通,深切体会各学科在工作岗位之间的穿插。比如会计在每月完成报表编制之后,还要完成相关税费的申报缴纳。
2、建立会计专业课程实训体系,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入式”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对学习枯燥的专业知识毫无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实习体系的构建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分工任务,通过岗位角色的模拟演练,进入实际的工作角色,以工作任务来完成学习。不仅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分工角色中,也强化了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
3、建立会计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学生通过专业实训,完成相关工作,最根本的目标还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系统的掌握各个实践环节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专业实训,模拟岗位工作,使学生在学校以员工的角色进行生产实践,参与接受工作环境和分工协作的锻炼机会,有利于实践由“学生”向“员工”的身份转变,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现状
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是以相应的理论课程为基础,不同的高职院校在开设理论课程存在差异,相应的会计实训课程也会有所不同。但大部分理论课程是相同。
1、校外实训。会计专业的校外实训一般放在大三毕业前,常称为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到企业参加实习工程,完成学业,取得学分。这阶段的实训室要求学生确确实实参加进入工作岗位。但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这阶段的实训并不能非常完美的完成,因此校内的实训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实训内容
2、校内实训。校内实训的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三个实训阶段内容并不是并列的,而是由简单技能逐渐过渡到综合技能。呈阶梯式,基本技能是基础,专业技能是专门化方向,综合技能职是整合完成最终实训。
基础阶段要求学生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在实训课程中安排了会计基本技能的实训。这一阶段的实训,要求要求学生消化理论基础知识,简单的会熟悉会计业务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手工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总账,装订记账凭证等。
专业阶段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大量学习和掌握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所学的内容多而杂,相对应的实训内容侧重点也不同。主要的实训课程有:财务会计的实训,财务会计实训在基础会计实训的内容上增加了业务量和业务难度。其次是成本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突出强调了成本和核算,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掌握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然后是税务的实训,税务的实训侧重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税务会计的核算等。
综合阶段是在完成了整个知识内容的学习后,进行最后一个阶段的会计综合实训,在会计综合实训完成工业企业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是对前面专业阶段实训内容的一个整合。从原始凭证收集和编制,到记账凭证的填列,会计报表的编制,增值税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报表分析等等。在会计综合实训里都有涉及。
三、校内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建议
1、实训教学内容和过程有待完善。很多学校的在实训过程中,使用的实训教材五花八门,实训教材不具备真实性。同学们拿到实训教材,分不清与普通理论教材有什么区别。学生们拿到实训教材,仍然当成一个作业来完成,对业务发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好的理解。比如成本的计算,大部分学生当成是一道复杂的计算题进行处理,而对产品的生产流程未有清晰的认识。其次角色分工不存在,一个学生包揽实训全过程,不同角色间单据的传递无法实现;有的完成的角色分工,但是在实训过程中,仍强调会计的核算职能而忽视了监督职能。
关键词:应用本科会计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会计学是人们对会计工作的方法理论的科学概括和经验总结,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会计专业多以传统的学科教育形式,在本科院校出现。学科教育的毕业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但岗位技能不强,这给强调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应用本科教育带来了契机,也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设置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何确保各各实践教学环节有效衔接,充分体现应用本科教育技能性和运用性特征?
一、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应用本科教育是相对于学科教育而言的一个高等教育类别,同传统的学科本科相比较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特征 。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更加鲜明地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并且试图与相关职业能力的养成有机结合,并且为毕业生后续专业拓展奠定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职业技能,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
基于以上考虑,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具备现代经济环境下的会计、税收知识;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经济信息处理,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机构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相对于会计理论教学体系而言的,它是指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的教学体系。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的科学合理程度对于应用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养成基本的职业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协调、合理搭接,成为达成会计专业培养的有力保证。
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一)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
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应锁定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实践教学体系目标的确定由学校、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育研究专家共同制定完成。校外专家提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应用能力的标准;校内教学管理机构及专家、专业教师结合校外专家提供的标准和要求,制定符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学生的实践教学。具体为:通过专业实践锻炼,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备会计以及相关、相近专业从业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有效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熟练操作技巧以及创新、拓展能力。
(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块
1、公共认知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高等文化程度;具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寻找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树立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和勤奋进取的负责态度,锻炼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和健康的体魄,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生教育做好必备的文化基础及身心素质准备。该课程模块可包括思维锻炼、体育、信息技术、法律、职业道德、文学修养、实用英语等课程。
2、学科基础课模块: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金融学学等。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财务、会计和其他经济管理岗位群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相关实践能力做准备的基础性学科平台。达成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潜力的需要,保证本科适应性的要求。
3、柔性专业方向模块[含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模块]:该课程模块可以依据相关专业核心内容以及国家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配置课程套餐,供学生自由选择。
4、综合素质教育模块: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公共关系、社交礼仪、办公自动化、美学、心理健康、中外文学名著赏析、中外名曲赏析等。该模块为开发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应用本科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为达到校内养成专业技能的目标,我们设计了专业认识、课程实习、综合模拟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五个实践教学环节。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来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1、专业认识。应用本科学生来源于高中和三校生。大部分学生没有任何专业体验。专业认识课程的导入从学生入学开始,根据学生对专业认知程度的加深逐步展开。目的是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直观感受,认识会计工作中的岗位设置,使学生逐步认识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职业界对会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树立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兴趣。可采用
方式有:骋请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公司业务能力较强的会计师、会计理论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学前专业教育;选定具有代表性的会计主体,将其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会计工作程序拍成录像片作为学生入学时专业认识教学片。
2、课程实习。课程实习是阶段性的会计实习,是结合课程特点进行的实习。课程实习培养学生“从实践到理论”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来反思、理解抽象复杂的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教学实施进程选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筹划等核心专业能力养成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进度适时适度开展课程实习。
3、综合模拟实习。综合模拟实习是通过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选定的模拟教材,由学生完成从建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的实习。
(1)综合模拟实习方式。手工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两种方式,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不能相互替代。手工实习是基础,使学生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逻辑关系,电算化实习是手工实习的发展,适用未来职业的需要。
(2)综合模拟实习中会计业务处理阶段,可采取全程模拟实习和岗位模拟实习两种方式。全程式模拟实习:每一名学生自始至终独立完成选定企业一个月的所有会计核算业务。目的是了解会计分工,加深对会计核算程序的理解。
岗位式模拟实习:设置会计岗位,按岗位分工进行实习,承担岗位职责,独立解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每一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各岗位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校外实习。学生走出学校,了解会计工作的环境。校外实习的两种方式,一是毕业前夕,由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二是由学校创建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会计实习、实训中心,组织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学生通过校外实习,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感受实作。
5、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社会工作经验的积累,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感受激竟争。
每个阶段结束后都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实习实训感知、阶段性专业论文,并进行交流。旨在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4(06)
[2]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教育厅关于遴选部分省属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试办高职本科的实施意见(讨论稿)[R].2007(10)
关键词:模块化课程体系岗位群 计算机科学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26-02
近年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面临IT人才急剧扩张的市场需求,急需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这种背景下,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学生试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首位性的工作,为此对此专业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1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课程教学体系的最佳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字面上讲可以说是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一所本本科院校,其二,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双重性,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院校,也不同于一般的中职以及高职院校,在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上也就自然而然的不同了。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训练,一般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却不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却截然不同。它培养出的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又要具备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对于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或岗位群,并不断满足其需要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优势的。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是按照计算机一级学科整体建设的需求来设置学科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而不是按照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不匹配,出现了“学非所用”的结构失衡。因此,在制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时,应淡化原有按一级学科设置的理论体系,强化按应用能力设置的知识体系。即由注重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向注重工程实践的综合性转变。而模块化课程体系不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而是强调教学内容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恰恰体现了这种转变,也是实现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最佳途径。
2 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模块化教学法自创立之初,迄今为止已有数十年,其主要特点在于以现场化教学为主,并辅之与之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具体地说该方法与以往教学模式的不同在于以就业为导向,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需要为之设置与之相关的专业技能模块和职业岗位(群)模块,除此之外,还需考虑技术变化和市场对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来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构建以及调整。
由于“3+1”人才培养目标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群),这使得其在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方法选择上,需要用到逆向思维法。所谓逆向思维法就是通过对学生将来所要从事岗位的职业素质以及能力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个有效的结果,进而根据这个结果对教师所要教授课程进行设计,组成相应的教学单元。在课程设计上要求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突破不同学科间的壁垒以及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构建由课程一级(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二级(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课程三级(职业岗位群课程)模块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具有极大帮助。
2.1 专业基础模块
专业基础模块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其开设的目的在于对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进行补充,旨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岗位所应具备的一些最为基础的素质与能力,也为满足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需要以及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除此之外,该模块课程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得以提高。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主要包含: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据库技术基础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从事计算机各行业工作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硬件,并且通过和课程体系相对应的基础实验模块使学生具备该专业最基本的技能。
2.2 专业方向模块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是在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增加各个专业方向教育所需要的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以构成较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专业方向模块包括网络方向、软件方向和嵌入式方向等子模块。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对于这一专业学生的培养来说,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上,还要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不可或缺的、实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技能,对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而言也是如此。把这一点体现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上就是说,该专业课程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所要掌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一些必备的技能,并通过与该模块相对应的专业实验及实训模块来促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力求为该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打下雄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3 职业岗位群模块
职业岗位群模块设置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具体某方面工作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就能够很好的适应并满足岗位的实际需要。如果说专业基础模块注重的是从业未来及一些不确定因素,强调的是专业宽口径,职业岗位群模块则注重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一门乃至多门专业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 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和对教学改革的促进
3.1 按模块组织教学内容
所谓按模块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首先,要对不同模块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立,并在此基础上,对以往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学科式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变革,打破不同章节之间的限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目标努力构建不同的学习专题作为子模块;其次,每个子模块又下设不同的学习单元(根据模块知能体系的各个具体目标与内容而划分的小专题)以及课题,从而使得模块课程的教学能够形成一个崭新的“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
3.2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模块教学作为教学方法中一种,将其运用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中,就是要对以往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变革,让广大师生能够不断的学习以及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得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具体的说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模块教学的特点,将模块的教学方向灵活的运用。将模块教学的核心点定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素养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积极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以一边操作以边理解”将动手和动脑有机的相结合在一起,进而来形成一个“双边教学法”,由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使得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被彻底打破。
3.3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促进教材建设
由于模块教学法对教材要求较高,这使得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与之相关的教材,即使找到也未必能够用的上,从这点上来看,模块化教学法对于现有教材内容的革新、现行教材体系进行突破、增添教材的专业性、实用性以及正确解决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具有极大帮助。
3.4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使用模块法进行教学,使得以往生搬教材的教学方式得以变革,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具有极大帮助。并且由于模块教学法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这使得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无形中得以点滴提高起来,这对于学生未来从业是有利的。
4 结语
实践证明,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块化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也将会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走出一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并得到合作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刘伯红,方义秋,夏英,等.基于“关键点”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4):82-84.
[2] 李海涛.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82-83.
[3] 胡燕燕.关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1):19-22.
[4] 向昌成.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S2):38-40.
[5] 白建明,金升灿,周丽韫.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6(2).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发展方式 措施 目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17-02
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关键问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7年底,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紧紧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在巩固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和加快湖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做了大量工作。
1.1 城市圈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近三年是湖北省工业发展历史上最快的时期。工业增加值、实现利润和税金分别年均增长20.6%、27.5%和29.3%;2009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742.2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翻一番目标,同比增长20.1%,高出全国9.1个百分点,速度居全国第6位。一是工业结构重型化牲明显。轻重工业结构比从2000年的38.4=61.6调整为2009年的30.9:69.1,两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7.3%和62.7%。二是支柱产业逐渐壮大。全省目前已有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电子信息赞美一大产业产值过千亿元,纺织业产值接近千亿元。三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31亿元,增长20.5%,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4%。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等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同期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20%。
1.2 城市圈内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
近三年武汉市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一是服务业发展加速。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占全省GDP的39%,比1992年提高7.7个百分点。二是新兴服务业快速成长。如房地产业增加值2009年达到611.1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从1990年的5.1%上升为12.2%;金融业增加值达到479.1亿元,相当于1990年的14.2倍;汽车消费对社会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由2008年的2.2%提高到2009年的6.8%。三是传统服务业得到提升。具备世界水平的大型综合商厦在湖北省不断涌现,2009年沃尔玛,易初莲花、家乐福等大型零售企业均在鄂有新的投资,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层出不穷,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1.3 城市圈内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
近三年湖北省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15.55万千瓦;关闭小炼铁、小炼钢企业89家,淘汰落后产能386万吨/年;关停小水泥136家,淘汰落后产能1535万吨,年:关闭小造纸企业246家,淘汰落后产能156.19万吨/年。100家重点能耗企业2009年实现节能量200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形成节能量760万吨标准煤。2009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在2008年下降629%的基础上再次下降5.8%。化工、钢铁、电力等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逐步推进,已形成青山一阳逻一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十一五”以来,“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逐年大幅增加,2008年全年实现产值6.5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16%。低碳经济试点工作正在积极开展,湖北省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5个编制发展低碳经济实施方案的试点之一。
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重要措施是发挥湖北省科技优势
湖北是科教资源大省,有效释放科学技术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重要措施。近几年省市充分发挥了科技优势,促进了城市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两型”社会建设的实效。
2.1 城市圈内科学技术实力不断增强
截止去年底,武汉城市圈内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即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全国目前仅建5个),国家级科学研究中心1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部委专业、开放实验室4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3个;全省已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占全国总数的4.34%,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I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2家。特别是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武汉市,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科技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大城市第3位。同时,武汉城市圈内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领域;农业科技方面,在水稻、油菜、牲猪、淡水鱼、柑橘等领域,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工业科技方面,在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领域有较强研发能力和比较优势,在光电子设计与制造、光纤制造、下一代光通信、激光、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造了光通信领域的一系列“中国第一”。“武汉・中国光谷”是继北京中关村后的我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2.2 城市圈内科技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兴农“三大工程”,以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信息化、精细化工与新材料、电动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六大科技专项为重点,组织实施各类科技攻关计划,有效地解决了一批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难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例如黄石市近几年来,共组织实施各类重大科技项目258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道产权的核心技术132项,这些科技项目建设,引领了全市特殊钢、数控机床、涂镀板、压缩机等“四大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精细化工、汽车智能输送设备、环保节能技术装备、精密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板块”。
2.3 城市圈内科技型产业链逐步显现
钢铁、装备制造、汽车是武汉城市圈的传统优势产业,随着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各地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型节能环保产业的开发,经过多年的培育,武汉城市圈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高新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群,共建有24个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对光电子信息的开发,产业、人才、资源等要素的优化组合,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基地内从事光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达到700多家,销售过亿元的光电子企业有30多家,集聚作用日益显现,吸引了富士康、中芯国际、EDS等一批重大项目,一批新的产业链即将形成。截止去年底,武汉城市圈过亿
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8家,凯迪电力、华工科技、烽火通信、广济药业等一批企业和企业集团在竞争中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排头兵,武汉邮科院、长飞公司进入全国电子信息“百强”。武汉城市圈七个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40亿元,占全省高新区的比重超过70%,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近20%。
3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主要目标是圈内区域协调发展
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政府与市场是圈内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力量,集聚与扩散是圈内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公平与效率是圈内区域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为此,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是今后的长期任务。有关建议如下:
3.1 要加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规划
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推动作用,一是武汉城市圈内要形成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打造跨行政区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省和武汉城市圈内城市要统一制定“两型产业”发展规划,形成武汉市与其他周边城市在产业链上的合理布局与分工:武汉市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等产业,同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周边城市要在新能源、新材料、有资源优势的环保产业、休闲旅游产业和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业上下功夫,优选延伸已有产业链、提高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类型,把现有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圈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优化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鼓励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向龙头企业所在园区集中,防止各园区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配套项目,拓展产业集聚的空间。三是加大城市圈内政府的统一协调力度,科学规划区域科技发展方向。建立区域内科技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联合工作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建设的一体化,统一协调经济、科技、财政、税收、金融、海关和工商等部门的相关工作,指导、监督企业贯彻落实国家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方针和政策措施。
3.2 要建立和完善武汉城市圈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
要合理利用集聚与扩散的主要手段,一是建立和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将武汉市现有的孵化平台和经验在城市圈内各城市有效地推广和联结,加快建立和完善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训网络体系,提升孵化器的培训能力和融资能力。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优先组织孵化器推荐的企业申报国家科技企业创新基金。二是建立和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立区域协作共用制度和组织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宣传,创新激励机制,加强仪器设备购置管理,推进城市圈内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建设。三是建立和完善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推广应用力度,强化共建信息资源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切实提高社会需求的资源保障水平。四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初步建设的“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这一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人才融入全国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城市圈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面向全国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五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城市圈内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工作,扩充和完善“农技110”专家队伍和农村科技信息网点、加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库建设,探索与信息公司联合的新路子,进一步提升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能力。
关键词:中央财政 省示范建设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实验室 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96-01
本文主要围绕中央财政支持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省示范重点专业-园艺技术专业,以及植物保护、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目标,按专业群分类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按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整合和调整实验室、校内实训场,完善管理机制,特别是校内、外共享机制的建立。新增功能实验室—种子检测、测土配方实验室等。本文着重介绍校内基础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实施情况。
实验室坚持应用性和基础性研究相结合思路,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加强资源综合集成,成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各专业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阵地。实验室实行开放型管理运行机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共建共享的机制,对大型科学仪器和设备、科技数据与文献、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基地、信息网络资源等进行战略重组与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科研和信息保障系统,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学科发展和创新性研究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在实验楼(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第七教学楼右侧,左侧为畜牧兽医分院)的一楼大厅绘制实验室基本平面图,每个楼层也要绘制各楼层实验室平面,并介绍各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和功能。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作物栽培与遗传育种改良实验室
主要围绕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农作物新品种的需要,充分利用作物种质资源,染色体工程、细胞工程、群体改良、轮回选择、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等技术手段,选育出符合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品种(组合)在生产上应用;同时进行农作物的品质分析,测定农作物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分析,为品质育种提供实验指导。此外,积极为各专业的学生开展实验课和承担毕业实习任务,促进我院作物栽培与遗传育种学科发展。
1.将现有的作物栽培实验室和遗传育种实验室合并建成作物栽培与遗传育种改良实验室,仍为两间实验室,并在现有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将于2011年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重新购置实验台和实验櫈,调整实验室功能,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2010年已购置一部分实验农机具包括微型翻耕机、联合收割机、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田间小气候测定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摇床、超低温冰箱、植物生长箱、超净工作台、凯式定氮仪等大型仪器。2011年购置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纤维素测定仪、脂肪测定仪、电泳系统(包括用于核酸、蛋白、双向电泳)、凝胶成像系统,安装多媒体系统(电脑+82英寸液晶屏电视)。2012~2013年购置基因扩增仪、基因枪、PCR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等。
2.种子资源与检测实验室
实验室建在7-4-5室,原为保管室,将保管室转至7-4-7室,把标本室分别建在作物栽培与遗传育种改良实验室和种子资源与检测实验室内,不单建标本室。
主要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引种,种子质量控制,杂交制繁种技术,种子生产的化学调控,种子活力,种子贮藏,种子检验,作物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本室拥有用于种子测定方面的仪器,如:水分测定仪、离心机、数粒仪、种子风选仪、种子发芽箱等,需在2011-2012年购置米质分析仪、食味分析仪、电泳仪、种子精度工作台等仪器。
3.土壤养分与配方施肥实验室
测土配方施肥通常的测试项目应包括土壤有效氮磷钾等常规必测项目、pH和有效微量元素等,这些项目主要是为了了解土壤养分的含量状况,为施肥配方提供依据;同时还需测定田间试验中各小区处理的植物样品的总氮磷钾含量以获得不同土壤条件下有关肥料利用率、土壤地力等重要施肥参数。因此,在设备配置时既要满足土壤测试的需要,还要能进行植物分析。要针对不同区域土壤—作物体系中存在的共同营养问题,增减一些项目的测试,如一些水稻种植区增测土壤有效硅、南方酸性土壤测有效硼、有效钙和镁,石灰性土壤测定有效锌等;石灰性土壤不必测定有效钙等。
测土配方实验室应包括样品处理室、样品保存室、药品贮藏室、制剂室、恒温浸提室(有空调设备)、分析室、仪器室以及植物样品消化—蒸馏室等。 实验室面积一般应有150-200 m2。在5楼腾出一间库房和实验员办公室及土壤标本室作为土壤养分与配方施肥施肥实验室,实验员办公室移至7-5-11和7-5-13两室,需要购置实验台和实验櫈。在2011-2012年需要购置土壤养分速测设备、植物养分分析测定、中微量元素测定仪、肥料速测仪、测土配方综合仪等。
4.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
将7-4-1改建为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将植保机械实验室转至三楼,由植保教研室重新规划。
以上实验室的建设均围绕综合实验室建设,部分仪器设备进行整合调整,实现共用不重复购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化学实验室和土壤实验室需安装通风设备和废液处理系统。另外根据各实验室用电情况对部分实验室的电源进行适当的改造达到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春龙. 以中央财政支持为契机,加强成农院实验室建设[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238.
[2]毛建,郭星. 坚持亲农、事农、兴农的文化精神——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助推新农村建设[J]. 四川统一战线,2008,02:35.
关键词:实践课程教学 课程设计 应用型人才
众所周知,会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判断分析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因此,笔者在培养方案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课程,内容涵盖了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法、会计信息系统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方位接触到企业财务与会计业务的各个方面,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概况
笔者所在高校会计专业的办学特色是以培养会计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会计人才培养的技能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理念。在人才培养中既强调会计及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又注重会计实务操作、会计信息系统和财务软件应用、会计制度设计等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实践课程按照实践地点范围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类型;按照实践内容分为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其中课程设计大部分在校内以课程教学的方式,由任课教师主持集中进行;专业实践主要在校外实习单位由学生自行完成;毕业论文是学生于第8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以上课程最终都要给学生评定成绩,学生修完相应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所在高校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程建设也与时俱进。在实践课程教学中注重每一个阶段的调研和开发,从培养方案开始,每年均进行培养方案的研讨和修订,由任课教师提出对课程的修订意见,主要涉及到课程的增减、课时的调整以及具体时间安排、考核方式、课程软硬件建设及运行情况以及课程具体内容等,使得会计实践教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的优点
(一)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
从教学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无论是手工记账还是借助计算机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业务处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认真操作。由于实践课程一般都是集中进行,每学期初的前4周和学期末的后4周是实践课程最集中的时段,每门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安排1至2周的课程设计集中学习,在此期间,一般避免安排其他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专攻一门课程设计。因此,教师会根据课程内容确定目标和任务,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完成。
(二)师生近距离接触,促进交流沟通
由于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教师只起引导和协助的作用,因此,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自己动手,遇到困难或发现问题时能够随时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也有时间和精力解答每一个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另外,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与理论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不同,课程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这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三)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大部分理论课程都比较抽象、枯燥,实务资料也比较有限,加之现在课堂教学课时有限,学生缺乏对课程内容清晰和具体的认识、把握。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面对真实的案例和资料,曾经模糊的内容变得清晰,抽象的理论也成为具体的实际应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得到了强化。以初级会计学中的凭证、账簿、报表教学内容为例,理论课程中学生对这些内容只局限于一些浅显的概念、分类等方面的认识,但是在课程设计中,当在真实的凭证和账页上进行填写时,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很快就一一得到了印证。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实践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好评,但是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通过全面衡量和评价实践教学过程,找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积极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实践教学更进一步。
三、会计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存在抄袭现象
目前课程教学中最大的困扰就是个别学生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有抄袭现象。这一点,不仅理论课程中存在,而且课程设计中可能更严重。理论课程中,部分限定时间上交作业的内容,总有学生因为不会做或不愿意自己动手,而参考别人的作业。为此,每年教师都煞费苦心想对策、讲道理,包括提出不按成绩划分等级等。对于课程设计来说,全程只有一个案例作业,相同的资料,集中而有限的时间,大量而琐碎的计算和业务处理工作,都成为课程设计中先天不足的诱因,总有一些学生借鉴和模仿别人的作业,在课程设计的最后收尾阶段情况更为严重。
(二)课程设计时间安排难以兼顾教学效率和效果
按照教学安排,一般先上理论课程,然后再安排对应的课程设计。但是,总感觉课程设计的安排时点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大部分课程设计安排在学期初的前4周或者学期末的后4周,也即第1至4周和16至19周,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安排在学期初的课程设计更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态度和效果都比较理想;而安排在期末,会与期末考试周重叠,学生容易手忙脚乱,一边复习其他课程,一边参加课设,遇到考试时间和课程设计时间冲突的情况,会选择为考试让路,课程设计的学习效果会因此受到影响。但是,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安排来看,本学期完成理论课程后安排实践课程应该是最好的一种选择。因为完成理论课程之后,学生对内容掌握得比较清楚,通过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在知识体系上得到很好的衔接和锻炼,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与之相比较,安排在学期初的课程设计,往往都是针对上学期所学过的理论课程,经过一个假期的间隔和休息以后,很多学生容易忘记之前学过的内容。此外,课程时间安排不仅仅是学科内容衔接问题,还会牵扯到其他课程安排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情况。在实践课程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在期初、期末均安排课程,才能满足目前所有的课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教学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难以确定
课程设计一般采取多种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平常课堂表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最后完成提交的作业,答辩,实践报告等。成绩评定过程中综合考虑以上各部分内容,采取五级评分制,按照一定的比例最后评定综合成绩。其中,诸如学习态度、提问以及答辩等方面,很难有精准的计量标准,在成绩评定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主观偏差。所以,即使相同的课程,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以及不同学生之间,可能会存在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上的偏差。因此,如何使考核和评价更客观,尽可能减少教师主观因素的干扰,成为目前课程设计中的一个难题。
(四)专业实习难以控制,毕业论文流于形式
由于专业实习在校外实习单位进行,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有的是学校统一联系的实习基地,有的是学生自行联系的单位,加之毕业实习阶段还有很多学生为考研、出国做准备,因此,专业实习阶段具体情况和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诚信,教师鉴定学生的努力程度也只能通过学生提交的相关实习资料和实习答辩情况,在此期间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只能采取侧面的事后跟进方式。笔者所在高校对毕业论文要求要以实习单位的资料为依据,这样学生很多论文命题都集中在财务报表分析、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控制、存货管理等方面,很难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撰写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提高,毕业论文流于形式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也耗费了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五)教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水平之间的个体差异,影响课程设计教学效果
由于目前大部分课程设计均要借助于计算机和财务软件,而负责会计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师主要都是本系的专职教师,不同教师由于日常理论课程教学的分工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会计学、审计学、税法、成本与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不同课程组的教师对相关课程专业知识和储备存在一定偏差。其中,除了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讲教师外,其他课程的教师都是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对计算机、财务软件的熟悉程度很有限,而面对大量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时候会感到力不从心。同样,对于各课程组的教师而言,面对一些非本课程组的一些细节问题会有同样的感觉。由于课程设计往往是一个年级几个班同时开课,但以行政班级单独指派教师,一人一班,在安排教师时,在本门课程教师人数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安排其他课程组教师作为补充,这些教师本身学科和个人知识储备、计算机技能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
四、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意识
当今时代,终身学习早已不再是一种口号,而成为一种必然。对于会计行业而言,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尤为重要。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作为社会科学的会计学科,对现存法规有着高度的依存性,只要相关法规进行修订或改变,会计处理就要随之发生变化,对新知识新内容的不断学习会成为会计人员工作的常态,要想成为一名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职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就是培养专业学习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发展和变化。学生只有彻底改变观念,认清学习目标,才能摆脱只求分数、只顾眼前的短视行为,从根本上杜绝作弊行为。
(二)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协调考试安排
理论上,实践课程是理论课程进行过程中的一种实际练兵,只能是同时进行或在理论课程结束以后进行,所以,在学期末安排本学期理论课程对应的实践课程应该是优选方案,但是只有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期末考试或其他课程对课程设计的影响后,这种优势才能落到实处。建议在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安排、考试安排过程中组织有课程设计教师参加的专业论证,全盘考虑,得出最佳解决方案。教务部门在安排全校必修课考试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另外,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针对部分课程进行试点,改变集中安排的课程设计为分散进行,这样既能缓解机房期初期末的资源压力,也能避开期末考试,但在具体设计进度时必须注意要和理论课程对接,分散学习的效果如何也有待实际来验证。
(三)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实践课程的考核和成绩评价标准
建议以各课程组为单位,组织对课程设计的研讨和开发,积极改进考核方式,建立和完善成绩评价标准,使其具有可持续性。对于考核方式,要重点关注其实际效果,好的考核方式应该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努力程度。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规范、可操作性强、量化程度高的成绩评价标准。例如借助于单机版的财务软件,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既定的任务,不仅可避免学生抄袭,而且更能反映其真实水平。
(四)增强专业实习环节的过程控制,更新毕业论文管理理念
在学生实习阶段,应加强导师对学生的日常引导和管理,重视实习答辩环节。另外,可以尝试双导师的运行模式。例如,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的业务人员作为业务导师,安排和指导学生具体实习事务,在实习结束后对学生做出客观评价。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实习过程更顺畅,也能对学生实习过程有更真实客观的评价。毕业论文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系统和深入的认识,把握专业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掌握专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和技巧,同时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在论文命题方面应放宽要求,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学生选择财务与会计方面的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不同方法并行,以此改进毕业论文质量,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学术和专业水平。
(五)加大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培养跨学科的多面手
目前,专业课教师对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不熟练,集中表现在一些较难的教学软件的应用中,例如用友U8、SAP 软件等,这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会计教师而言,是会计实践课程中最大的障碍,急需办法解决,为此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大教师的业务培训。包括计算机、财务软件、教学软件、办公软件等的培训,建议以学院为单位,定期举办计算机和软件培训班,使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的操作技术。
2.办公室中专门安排电脑安装常用的财务软件,以备教师平常学习和使用。计算机和财务软件的掌握都属于熟能生巧的过程,只要平时多加练习,常规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是,目前的实际状况是,除了会计信息系统的任课教师外,其他教师日常很少接触相关内容,难以建立系统而全面的知识体系。为便于教师日常学习,建议在系办公室中专门配备大容量的电脑并安装常用的财务软件,同时在平常教研室活动中增加相关业务学习内容,使财务软件的使用和学习常态化。
3.实施课程轮换制度。建议在教师个人能力所及的情况下,进行课程轮换,鼓励教师开设新课程,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培养多元化的专业教师人才,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例如鼓励专业课教师担任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掌握财务软件的使用。
4.编制统一的课程设计教学指导书。在财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程式化的问题,例如由于学生操作不当出现的一些计算机、系统问题等,这些问题通常都有专业的解决办法。因此,在每次课程设计过程中均应编写统一的教学指导书,把常见的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办法列举出来,这对没有计算机基础的教师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也应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指导书,包括不同班级、不同教师之间,建议任课教师采取课程日记的方式,把每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其原因、现象以及解决办法都记录下来,同时课程结束前也应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以后的课程中积极改进。X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