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美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正文】冯小刚的电影近年来一直是中国电影业界和世俗舆论界的热门话题,大牌的明星阵容、成功的商业化炒作、诙谐幽默的城市娱乐风格已经是冯氏电影获得成功的几大重要元素。毫无疑问,冯小刚的电影是中国国产电影市场上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品牌:1997年他的内地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的票房成绩使低迷的国产片市场看见了曙光,该片北京地区票房达到1180万元,全国票房达到2400万元;之后《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到《大腕》、《手机》再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冯小刚的商业电影独树一帜,票房一路走好,且节节攀升,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世俗神话。作为国产票房的一种有力支撑,冯氏电影得到了来自观众、业界、舆论界太多的关注和青睐,这种意义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含量。在人们对电影艺术的饥渴需求中,冯小刚贴着“贺岁”标签的商业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中的“狂欢”对象。
一、冯小刚电影的精神品貌
娱乐的饺子皮,商业的饺子馅,以幽默调侃的方式抒写着都市人的都市风情,这是冯小刚贺岁片的冯氏秘方。就商业运作来说,冯小刚几乎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面大旗,在并不景气的中国电影界,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够为可怜的票房带来生机和活力的恐怕就只有他的电影。从这个意义上,冯小刚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占有显著位置的。所以在人们的眼里,冯小刚成了一个“无法复制的楷模”,而这种成功在于他的性格,在于他的生活阅历、在于他的人生练达——“周旋于是非的智慧,平衡于上下的韬略,提防明枪暗箭的辛苦,承受浅薄误解的委屈。”(注:冯小刚著《我把青春献给你》,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封底。)在电影创作并不疏朗的生态环境里,他打的是球;在左突右奔的生存竞争中,冯氏电影的招牌已经挂起来了,而且回头客越来越多。
我们来仔细看看冯氏电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独树一帜的娱乐风格。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带给观众的感觉是一种久旱逢甘霖,是一种不期而至的审美愉悦,人们怀着诧异的惊喜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着新鲜而又轻松的“贺岁片”。从此以后,每年的新年档期,人们对冯小刚的“贺岁片”有了一份期待。到目前为止,冯小刚共拍摄了八部以“贺岁”为主题的商业电影,这些影片反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和现实联系很紧密的,关注的多是普通人的情感和各阶层人遇到的新鲜问题,而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调侃洒脱的人生态度更是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甲方乙方》用几个看似荒诞的超现实故事完成了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老百姓的“住房梦”、“大款梦”、“明星梦”通过甲方、乙方的契约合同轻而易举的实现,娱乐地化解了人们心中的渴望;《不见不散》中跨越祖国和大洋,刘元对李清的浪漫爱情,半宿命的“不见不散”让有情人终能好人好梦;《没完没了》奇特的故事架构,更是演绎了一场惊险的感情游戏……这其中的轻松娱乐的风格让冯小刚的电影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一路飙升。
娱乐本身是没有错的,对于中国的影视艺术来说,能够学会真正的娱乐是件好事,“一个拒绝娱乐性享受,勤奋于它的严肃艺术文化的人,将使生活不和谐。没有任何事实证明娱乐的享受对艺术的享受是有害的,只是不同种类的享受罢了。”(注:[英]H.A.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39页,27页。)冯小刚选择娱乐的方式作为自己影片的精神气质,既符合自己的创作风格,也符合观众的观赏心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冯小刚的片子,的确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然而关键是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一种娱乐,作为电影艺术来说,我们是不能仅仅止于乐却不知为何而乐的,仅仅停留在感官的快意中,对于精神世界的满足是无益的。“好的艺术以娱乐艺术所没有的方式和程度来扩充意识,而大多数时间中的大多数人,和有些时间的所有人,都愿意使他们的经验、理解、判断、和决定的习惯得到证实和满足,而不愿扩大和变化,这说明了为什么好的艺术不能总是流行的”。(注:[英]H.A.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39页,27页。)这也是冯小刚电影能够得到众多青睐的原因,正因为他的影片迎合了观众的心理,完成了人们对自己“经验、理解、判断和决定的习惯”的印证和确认,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心理认同,所以人们在他的影片里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释放了现实生活中的苦恼与压力,这是它的积极意义。然而如果从更高的一个层面上讲,却并没有达到“扩充人们的意识”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对人们精神向度的指引。在《手机》中人们看到的是周旋于三个女人之间的严守一的仓皇和狼狈,却看不到对伦理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清晰的理解和诠释;在《天下无贼》中,人们看到的是导演为我们设计的飞天大盗刘德华和犯罪团伙头目葛优的精彩表演,却没有富于价值意义的人生提醒。尽管冯导的用意是要给大家一些思考,不再是笑一笑了事,但是影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的确有些跑偏的迹象,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精神的缺场、审美的迷失。特别是当某些人要把冯小刚的电影当作中国电影的主流电影,并且希望这样的主流电影再多一些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仔细思考一下其电影的精神内核了,作为观众喜爱的导演,他是否能够引领人们的审美趣味?他的电影是否能担当起主流电影的这种责任?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松面对的问题。
冯小刚自己曾经这样说,“我觉得我骨子里有一种幽默感,不论自己创作还是看别人的作品,包括看正剧,我都能从中看出能演化成喜剧的东西。”(注: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于《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46页。)冯小刚骨子里的幽默感的确融化到他电影的每个细节之中,给他的作品带来了喜剧幽默的色彩,比较沉重的主题往往通过幽默和反讽的手法被化解掉了,影片中所呈现的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情怀。然而幽默和油滑也许只是一步之隔,把握不好就会是不同的结果,过多的回避和调侃变成了对现实的一种遮蔽和逃逸。况且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化解掉的,也并不是都需要化解掉的,我们并不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处理成喜剧的,生活中是不能没有悲伤和苦难的,而一切最真切的表情才是最有分量的。我们需要学会面对,我们需要把一些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我们需要从沉静的思考中体会生命的厚重感。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中悲伤的观众可由他所感到的恐惧与哀怜来“净化”。如果不给以宣泄的话,河流就会泛滥和冲毁堤坝。如果人要生活得合情合理,那就有必要使他充分意识到人们或多或少感觉到的情感,艺术是实现这个命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艺术不能高扬和享有智慧的尊重的地方,这种文化是病态的。”(注:F.R.李维斯和Q.D.李维斯:《小说家狄更斯》,伦敦,1970年,第236页,转引自《审美价值的本性》[英]H.A.梅内尔著第44—45页。)我们的电影里不能只传达出一种声音,我们的精神需求也不仅此一种,如果说这样一种形态是中国电影今天给我们的一道主菜,那不能不说这是我们电影艺术的一种遗憾。
二、迷失:思想的匮乏,审美的困惑
让我们环顾一下整个中国电影所呈现的气氛和风尚:一个严峻的现实是,目前很多导演或者是娱乐搞笑,把搞笑的明星当成了喜剧的主将;或者极度追求形式化的渲染和铺陈,奢华的明星阵容、宏阔的场面设计、看似大手笔的制作,实则是形式糟蹋形式的形式主义“狂欢”,观赏之后,留在人们脑海里的只剩下色彩的绚丽、场景的宏大,对于人的思想和心灵都没有任何的触动和震撼,更没有什么审美可言。我们现在的电影越发变得轻飘飘了,成功的商业炒作,可观的票房收入,然而,每每影片结束,当剧院灯光亮起的刹那,留在心里的不是一份满足的喜悦和思索,不是良久的审美回味,在看了、笑了之后,心里是一种“不过如此”的怅然失落,仿佛又把电影还给了创作者。只知道笑却不知道为什么笑,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有人说,还是用这种方法先把观众拉回电影院再说,倒真的要看看在这种情景下拉回来的是什么样的观众,接下来是继续迎合呢还是改变打法呢?来看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国内票房平平的金鸡奖最佳影片《那山、那人、那狗》,以它温暖的人性关怀,深刻的思想内涵,打动了海那边的日本观众的心,而且创造了票房佳绩——3.6亿日元(合2000多万人民币)的票房,和国内无人问津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演霍建起告诉我们,其发行成功是因为日本方面整整做了一年的准备,包括市场宣传、出版小说、请主创人员去参加首映式等等,采取了渗透式的方法在艺术院线上映,从而逐渐扩大了影响。日本能够对这样一部看似没有商业价值的影片进行如此全面的商业包装,而国内却没有对这样的影片在发行上采取任何攻略。这就不是我们有没有好影片的问题,而是我们对待影片的态度问题,是我们价值取向的问题。这样的电影并不是观众不需要,但的确在今天的电影氛围下,当我们豁达地把思考和陶冶的机会让给别人的时候,这种电影的欣赏环境被破坏了,观众的审美趣味没有得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引导。在打打杀杀中、在娱乐搞笑中,观众的审美习惯已经被扭曲了,正如有些专家说的,是“审美出现滑坡了”。看来如果我们不把重心放在电影主流价值的探讨,不放在观众的引导上,我们的电影的不景气是不可能靠几个“大片”就可以扭转乾坤的。当然我们决不是以此来否定“大片”谋略,其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对所有电影都是具有方向性的指引意义的,关键是“大片”究竟应该“大气”在哪些方面,这才是探讨的重点。
对于一部电影而言,如果其主题思想和审美情趣浅薄暧昧、低俗颓废、少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和精神诉求,无论它采取了怎样精致的形式和技艺包装自己,它的作品本质仍然不会有好的品格。而好的形式的运用又的确可以让意义上升到新的美学高度,如果仅仅是形式的完美,而没有内容上的精神追求,形式所托举的将是一个空荡荡的灵魂,那美的层次又从何谈起呢?对中国电影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缺乏市场运作的成功谋略、投资方的慷慨解囊、高科技大制作,也并不是我们的电影人没有足够的想象和艺术创造,而是对电影的真诚和执著,这实际上是对生活的真诚和执著的缺失。那种曾经滋养了中国电影发生发展的超拔向上的精神和思想的力量,在今天的电影里被遮蔽了,我们说中国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些营养不良了。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娱乐,我们需要笑声,但笑得要有品位,要有文化内涵,而不是什么样的笑都可以,什么样的娱乐都推举为大众的审美需求,如果我们生活的主流文化价值是这样一种娱乐的精神,那我们和波兹曼的预言是不是就不远了?“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注:[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4页。)尽管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其中的道理,真的是要思考和琢磨一番,我们的电影到底需要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三、回归:人类心灵的守护
电影艺术的最高使命是审美地把握世界,要承载的是对人类情感的护卫、对生命意义的关照、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表达。在谈到电影《乡愁》的拍摄时,塔可夫斯基是这样说起他的构想和开始的:“我对情节的发展、事件的串联并没有兴趣——我觉得我的电影一部比一部不需要情节。我一直都对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感兴趣;对我而言,深入探索透露主角生活态度的心理现象,探索其心灵世界所积淀的文化文学传统,远比设计情节来的自然……我的兴趣在于人,因其内心自有一个天地;要准确表现这一想法,表现人类生命的意义。”(注:[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著,《雕刻时光》,陈丽贵、李泳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29页。)对人类共同的生存本质、生命意义和精神世界的表现和关照才是作家的真正使命。在电影中,创作者不仅要抒发对人生的感怀和社会的理想,更要表达对人类精神的追求与向往,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追问。
有专家呼吁,现在人们心态浮躁、缺乏理想、“审美缺失了”。的确在“娱乐至上”、“娱乐至死”风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相应地受到了熏染,而中国的电影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那些只停留在追求感性的生动外观、停留在追逐娱乐与消费的层面,不具备深邃的理性内涵的作品,是不可能担负起审美使命的。作为大众文化代表的电影艺术,它的确承载着娱乐大众的功能,但这决不是它的全部功能和最重要的功能,任何艺术如果只停留在感官上给人带来刺激和,它就不是真的艺术。每个时代都有标领着那个时代的艺术创作潮流,或者引领中华民族审美潮流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形式得到了发展,甚至于达到了高峰,必然基于这样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它必须吸纳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审美思维的最高成果,最高的审美成果就是哲学史层面的审美思维是否科学化。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今天的电影艺术,就可以确切地知道,它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如何科学地吸纳我们这个时代中华民族审美思维的最高成果,将是电影走向何方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情境中。
有人说开讲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特别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朱自清的《绿》可以这样开讲:“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蕴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现在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三、配乐朗读,提升审美情操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一些经典散文作品,光靠品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散文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情景交融、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完美境界,我预先剪辑了三段经典民乐(一为《二泉映月》、一为《春江花月夜》、一为《梁祝》)作为披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景物特点后,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要求学生用心去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但是,这种审美感受和体验毕竟是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学生不一定都能上升到这一审美层次,有些同学有这种审美体验,但也是瞬间的,怎么样来保持和强化这种审美活动呢?因此,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就从“配乐美读,提升情操”入手。配乐朗诵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调动其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我利用乐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课文朗读的背景,要求学生主动起来进行配乐朗诵的表演,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通过审美对象诱发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地朗读散文的能力,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音乐作文,审美创新能力的再迁移训练。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又最能拨动青年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散文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抓住这个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契机,教师进行一些听音乐作想象作文的训练课,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让美的因素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度发达的个性。如高一册散文《荷塘月色》教学结束后,笔者以经典民乐《二泉映月》为音乐材料,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听完音乐后,当堂想象作文,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作文比一般的命题作文更适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更易于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
论文摘要: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1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1教师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英语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和英语语音语调。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态”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英语教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学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语言要新鲜,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语言新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语言要优美,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1.2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教态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小学英语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犹如一个大舞台,老师与快乐的小朋友在舞台上尽情饰演着来自生活的角色。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areyou?Nicetomeetyou.”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Goodjob!”然后点头致谢:“Thankyouvery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nexttime.”
1.3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清晰构图。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实践证明,人对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2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关键词:食品包装;个性化;色彩;设计
一.食品包装色彩个性化设计的起因
(一)费心理的需求
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皮埃尔·杰罗斯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购买具体的物品,而是在寻找潮流、青春和成功的象征。”然而受不同年龄阶段、消费层面、生活阅历、知识结构以及外来文化熏陶等影响,每个消费者看到同一食品包装时会有不同的感觉,因而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两大需求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对食品来说,首先起码的是满足人的最基本温饱需求,然后再是包装设计带来的审美、心理上的关怀,包装色彩必须有新颖的感觉,才能引起顾客的注意,这是人类内心深处潜在的喜新厌旧的“恶习”所造成的。但长久以来食品包装设计中,化学化工论文用暖色来诱发食欲的这种逻辑思维定势成了设计师最热衷使用的方式。事实上,以往这种设计上的从众心理导致了几乎所有品牌的食品都湮没在同一性中而丧失最可贵的独特性。
(二)市场品牌的竞争
时至今日,随着消费者审美鉴赏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在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的耳濡目染之下,消费者对色彩的理解也比过去更加理性、个性,并渴望在大同小异的包装中寻求全新的色彩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不仅限于被动满足,而更在于主动创造,以此来满足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三)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的需求,决定多元化的设计,也出现了多元化的食品包装色彩。从上个世纪80-90年代,个性化设计在多元化设计时期成为焦点,并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不仅在包装结构上赋予了个性化设计,包装的色彩设计也不例外。包装色彩的个性化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是从色彩上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创造和谐、舒适的色彩视觉,更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成功的包装离不开先声夺人的色彩美感,色彩不仅起促进销售、树立品牌形象的作用,还具有呼唤情感的力量。色彩作为包装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会计理论论文具有类似语言的功能,在对人们形成直接、强烈的视觉中击的同时,又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个性化食品包装色彩设计表现特征
个性化思维是指“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事情反过来想一想,站在习惯性思考问题的对面。克服常规色彩逻辑思维刻板、单一、从众的局限性,以达到创造机会的目的,以寻找事物中的新视点”。在食品包装色彩设计过程中,正确地运用个性设计思维,来冲击人们常规的视觉经验,从而创造性地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它的提出以不违背逻辑为目的,不抛弃色彩逻辑思维的既定秩序,兼容逻辑与非逻辑思维,运用大脑潜意识活动,在常规中求特异,从定势中寻觅突破,大胆而前瞻性的运用色彩,拓展食品包装色彩空间,充实包装色彩内涵,丰富包装色彩语言,使商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兼容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
色彩的可变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色彩的复杂程度,但多数人都认为色彩具有的情感暗示作用,是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靠人的联想产生。因而,在食品包装的色彩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通过人们对色彩存在的一些固定联想而展开设计: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冷饮食品的包装用冷色调,给消费者凉爽、降温、解渴的心理感觉;在寒冷的冬季,营养品、保健品等包装设计应采用暖色调,给消费者温暖和热烈的感觉。消费者的这种情感变化向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他们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克服常规的色彩思维模式,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多角度、多视点地丰富包装色彩的设计语言,从而充实包装色彩的情感内涵,拓展包装色彩的情感领域。如“娃哈哈”纯净水的包装设计就大胆地使用了暖色系列的红色,设计师从反常规的思路出发,让人联想到红彤彤的炎热夏日,进而联想到清凉可口的纯净水。总之,包装色彩情感的个性要求设计师摆脱传统色彩观念的束缚,运用设计新视点创造出色彩设计的新感觉、新样式,使包装商品在竞争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促使企业的包装设计迈向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二)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的统一
食品包装色彩设计,首先应考虑它能否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近年来,许多食品包装色彩设计倾向于运用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相融合的配色方案。中国传统的色彩强调传神、写意的韵味,崇尚平淡自然、朴素幽深的意境,而具有现代感的色彩搭配则简洁、基础教育论文明快、时尚、优雅。两者的融通必然会使人产生亲切、自然、和谐、安详、人性化的心理体验,加深消费者对食品包装色彩的理解与回味。市场上流行的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饮料包装“王老吉”,采用传统的中国红和黄色为色彩视觉主旋律,向消费者发起强大的视觉传达攻势,增强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已获得商业成效。人们欣赏着这样经典的包装设计,感受着源自色彩魅力的高品质生活,自然会与“商品”和“设计师”产生情感的互动交流。
(三)色彩诉求与消费者心理定位的统一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4—0049—04
人才资源是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因素之一,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问题备受各方关注,是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常论常需的重要研究课题。
虽然自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不少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脱节的状况,这主要是由我国的社会状况、教育体制以及大学生的生源特点影响所致,因此,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需进一步地提高与加强其实效性。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文理科大学生群体来说,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其自身特点和特殊性,目前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存在着普遍性,而缺乏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研究。可见,研究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5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300名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人文素质教育方法论、管理论等相关著作,并结合有关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成功案例的评述,对近几年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阐述。
1.2.2 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72份,有效回收率96.5%。回收问卷后,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整理,建立数据问卷,并再次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测试,此次问卷的信度达到了0.851,说明此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1.2.3 访谈法 通过与学生访谈,了解大学生的一些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看法和态度。获取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论文的写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1.2.4 对比分析法 将其他专业的文理科大学生与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关键所在。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对比分析
体育院校大学生既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也具有不同于他们的特性。由于受其专业特点、招生方式及上课形式的多样性影响,使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表现上都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找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关键原因,更加有针对性地研究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从而在实践上切实有效地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从表1、2和图1可以看出,体育院校学生和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及各子素质水平有差异。综合性院校大学生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上都高于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只有人际交往素质高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
2.2 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剖析
首先,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在校园中,学校是对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而在学校这一平台上人文素质教育又分为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教育。人文素质课堂教育包括各种文化基础课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等课程,它是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有目的地讲解特定的教育内容、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完善他们的人格,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内在潜能。虽然目前高校人文素质的课堂教育已系统化,但是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一系统化的课堂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不完全适合他们的接受程度,这是由于入学前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普遍低于综合性院校的学生所决定的,再加上人文素质课教师对体育专业学生个性特点缺乏必要的研究,以及对于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严重影响了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上述可见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是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其次,体育院校大学生不仅属于学校的一份子,同时也是社会成年人的一份子,因此,社会信息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建立,使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信息网。而这种社会信息网络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社会信息爆炸给体育院校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由于信息交流的障碍越来越小,社会敏感问题直接暴露在他们面前,使得社会经验尚不丰富、政治鉴别力不强的大学生群体产生扭曲的价值观和消极的人生观。第二,来自网络媒体的冲击,尤其是体育院校大学生作为接受社会新奇事物最快的群体,他们既接受了网络媒体中积极的内容也接受了网络中消极的内容。第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观念的滋长,继而导致了人文素质的下降。
再次,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综合性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体育专业。各高校在招生上存在激烈的竞争,造成生源文化基础素质降低,导致各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较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生问题复杂多样。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比较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思想活跃,感性意识强,抽象思维较差,对新生事物感兴趣,但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缺乏意志力。他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与文理科大学生相比,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2.3 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2.3.1 完善学校课堂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1)规划课程设置:体育院校术科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训练背景,导致了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很少,这部分学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文化课基础教育要弱于综合类院校,因此要在人文素质教育上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适合体育院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以黑龙江各体育学院为例,目前有83%学校正在进行新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根据专家的建议,其中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艺术欣赏、音乐欣赏等)适当地增加到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使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更加合理。除此之外,学校还增加了关于人文知识课程的比例,加强了通识教育的力度。
(2)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人文素质课的主导因素,确定了教学目标才能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它引导着人文素质课的每个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包括教学的总目标和教学的具体目标。对于体育院校大学生来说,除通过各种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及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外,还要利用众多的术科教学、利用术科教学本身特点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体来说,在各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等五个方面。如在网球、太极拳等教学中确定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的目标,在田径、游泳等教学中确定意志品质的目标,在健美操、体操等教学中确定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的目标。
(3)重塑教学内容:对于体育院校大学生来说,要在人文素质课课堂上收到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成果,就要牢牢把握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时代特点,以教材体系的基本思路和逻辑框架为前提,重点分析他们的心理状况及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主导,深入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重新梳理并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根据体育专业生源的培养模式、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等实际状况,编写适合他们的教材,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针对性与差异性。另外,在术科的教学中渗透具有人文素质教学内容,教师要把各种体育专业课的人文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丰富专业课的内容,使其更加生动,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的人文知识、精神达到双丰收,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伦理水平。如在太极拳的教学中渗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及道德修养。
2.3.2 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 要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要加强高校教学设施、教学载体等硬件条件以及教师素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软件条件之外,还要注重加强高校育人环境的建设,大学校园是高校日常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活动场所,校园环境的教育力量往往比正面的直接教育渗透性更强。一方面,学校不仅要从校容校貌等物质层面上优化校园环境,还要从管理和制度等精神层面上塑造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体育大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使体育院校大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地参与者和建设者,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2.3.3 改善社会环境配合学校教育 首先,应挖掘社会环境的教育资源,因为蕴含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社会环境可以弥补高校校内人文素质教育的局限性,扩大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双赢效应,高校可与社会组织(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等)开展广泛合作,建立社会教育基地,通过这些社会教育场馆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灿烂,我党革命精神的崇高,人民艰苦奋斗的艰辛等等。这些社会教育资源还能够给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机会,增长社会阅历。
其次,利用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社会环境。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来说亟待改善的环境主要有两个领域:第一是网络环境。网络媒体是与大学生有关的媒体中最难控制的,它不仅对大学生的诱惑性最大甚至使许多学生产生网瘾,难以自拔。高校应加强校园网络的监控,并严格筛选网络内容,将不利于大学生思想和身心发展的信息隔离出去。第二是社会娱乐场所。由于体育院校大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他们已成为社会娱乐消费的主力军,许多娱乐场所营业的定位都指向大学生群体,尤其是体育院校大学生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爱热闹,使得商家将娱乐场所开在大学校园周边,严重影响育人环境。针对此种现象,高校应该和市政、工商等部门加以沟通,在校园围墙外一定距离内清除这些娱乐场所,还学校宁静清新的育人环境,纠正学生的生活风气,利用社会环境的优化强化校园环境及风气的提升。
3 结论
(1)体育院校学生和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及各子素质水平有差异。综合性院校大学生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和人文素质总分都高于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只有人际交往素质高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
(2)造成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较低的原因:第一,校园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设置与传授途径,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二、社会环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三、扩招导致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多文化知识基础较差,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较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3)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对策包括完善学校课堂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改善社会环境配合学校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问题是一个随社会进步不断发展的课题。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用心去思考、用爱去包容、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新途径,突出时代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莉,游战澜,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11—13.
[2]黄力艳.体育教学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体育科技,2002,23(2):31—33.
[3]刘良惠、张先华.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11—13.
[4]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2—114.
[5]张宏伟.全国体育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2:33—34.
[6]葛柳.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