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东北过年风俗范文

东北过年风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东北过年风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东北过年风俗

第1篇:东北过年风俗范文

一、过年“接财神”民俗概述

吉林省长春、吉林和图们区域民族众多,但是无论哪个民族,其风俗中都有过年接财神一说。在民间传说中,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在战争中死后被封为财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传说,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这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很随意,不知道去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凌晨五时起床,出门焚香献牲,鸣放鞭炮,抢在前头迎接他。返家之时,一般摘柏树枝一支,象征财神,带回家中,插在神龛之上,每天焚香膜拜,表示一年常青,财源不断。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还有一层含义,即初五(又叫“破五”)之后,年事活动基本结束了,士农工商,一切进入正常的生活,因此“接财神”便成为新一年事业开端的头件大事,表示新一年中财运亨通,前程似锦。这一习俗盛行于明清和民国时期,不过,在商业发达的地区和民间,迄今仍然流传下来。

二、“接财神”风俗的英译原则和示例

“财神”是中国民众心目中主管钱财的神仙。在西方民众的心里,只有上帝掌管世间万物。所以,在翻译“接财神”民俗之时,译者应该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去寻找与西方文化具有最大关联的认知语境,这样翻译出的作品才能被西方人悦纳。根据“关联理论”的基本原则,笔者的英文翻译示例如下:Therearemanynationalitiesinchangjituarea.However,allthenationalitieshavethesamecustomofreceivingthegodofwealthduringspringfestival.January5thinlunarcalendaristhebirthdayofthegodofwealthaccordingtothelegend.AfterJanuary1stinlunarcalendarthemostimportantactivityistoreceivethegodofwealth.Accordingto<fengshenbang>①,thegod’sfamilynameisZhao,andhisfirstnameisGongming.Hediedforfightingagainsttherighteousarmy.Awanderingghostwaspardonedandappointedasthegodinchargeofhappiness.Hehas4subordinates:“zhaobaotianzun”(agodinchargeoffortune),“nazhentianzun”(agodinchargeoftreasure),“zhaocaishizhe”(anangelinchargeofmoney),“lishixianguan”(agodinchargeofmarket).Theirresponsibilitiesareallrelatedtowealth.HewillgetdownfromheavenonlyonetimeayearonJanuary5thaccordingtolunarcalendarbecauseofhislaziness.InordertobethefirsttowelcomeZhaoGongming(thegodofwealth),allthepeoplewillgooutat5inthemorningandburnthefragrancewhentheycontributethedraughtanimalsandfirethecrackers.Whengoingbackhouse,abranchofcypresswhichsymbolizesgodofwealthwillbepickedoffandbroughthome,andtheninsertitintothebaldachineinordertoburnfragrancetoworshipitwiththehopeofendlessfortunecoming.IthasanotherimplicationthatthegodofwealthiswelcomedonJanuary5th.AfterJanuary5ththeactivitiesofspringfestivalalmostendandallthepeoplewilllivenormally,soitisthemostimportantthingtowelcomethegodofwealthforthebeginningofanewyear.ThecustomboomedinMing,QingdynastyandPeople’spublicofChina.Itkeepsthecustomindevelopedareaandamongthepeoplenowadays.接财神是古老的汉族节日习俗。汉族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作者:王晓辉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2篇:东北过年风俗范文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北方的饺子,南方的鱼肉,因为各地民俗不同,“年菜”美食也各不相同。想了解更多年夜饭中的特色美味吗?小编将带您走进各地年夜大餐。尝一尝各地的年夜饭,品一品各地的风情。

台湾:长年菜,好彩头

在中国台湾,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吃“团圆饭”。餐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与元谐音,三元即是状元、会元、解元);多数家庭要买血蚶(一种海产贝类),贝象征金银,对吃剩的贝壳,有的要象征性地收存着,寓意全家不缺钱。还有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

新疆:风味马肠子

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不过春节,汉族融合了其他地区的过年风俗,各家过年都会有所不同。一般除夕晚上会吃新疆特色的马肠子(类似北方的灌香肠,将马的肋条切成条肉,连同肋骨撒上盐、胡椒粉等佐料,灌进3尺多长的马肠内,两头扎紧,挂起风干),还会有油馓子。

内蒙古:豪迈手把肉

蒙族人除夕要吃“手把肉”,以表示合家团圆,其他的食品有,冬季大雪和小雪之间卧宰的羊胸茬、奶油、炒米、红枣、黑糖等多种。除夕之夜,内蒙古有的地方吃羊头,有的地方吃饺子。呼伦贝尔地区的居民全家人在院子里或蒙古包前,燃起旺火,用圣饼、奶酪、香柏、白酒等祭祀上苍。在凌晨的时候,男人们要燃放鞭炮,然后大家要围着旺火走三圈,再开始载歌载舞,旺火之后开始进餐,首先要祭拜和敬酒,而后年老者坐上桌,晚辈们磕头敬酒敬奶茶,之后大家开始用餐,这就是年夜饭。

成都:鲜辣味足

成都人大年夜和平时吃的也差不多,不过下面这几样可是桌上必备的:泡菜,年夜饭的时候则统统端上桌,虽然不是什么大菜,口味却是一绝。腌腊肉,腊肉在成都年夜饭里的地位可绝对不低于任何一样肉类制品,一般是由猪肉经过盐浸渍数日,而后经过柏树枝条树叶熏烤和晾干,最独特的就是烟熏香的美味。水煮鱼,鱼也是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不过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这里的水煮鱼是为了讨“开门红”的好彩头,雪白的鱼片上盖满辣椒,鲜辣味足。

浙江:年年有“鱼”

浙江大多数地区的年夜饭都很丰盛,湖州地区的凉菜有拌海蜇,还有“爆腌鱼”,即草鱼切片后用盐腌制,再放入沸油里炸鱼片,味道鲜美。杭州人家里的年夜饭会备一个暖锅,锅里必放肉丸、蛋饺和熏鱼。除了暖锅,还有一盆烤麸、一盘红烧黄鱼,麸音同富、福,希望来年大富大贵。至于红烧鱼,必须用上好的黄鱼,端上桌子的时候也挺有讲究,鱼头要朝向屋里,要的就是年年有余,余在家里。除了菜,有两道点心也不错,分别是猪油汤团和酒酿圆子,都象征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有的人家也吃点年糕汤,希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苏州:围炉砂锅小团子

苏州人过年一定要吃“团子”,而且还是小团子,代表着子孙团圆。一家人坐在一起围着大砂锅,还有冷拼――熏鱼、海蜇(往往是和白萝卜丝拌在一起的,临上桌时浇一勺葱油)、咸水花生(带壳的,用咸菜卤浸泡几天后加桂皮茴香煮透)、白切肚、糟黄豆芽什么的,一般是四荤四素。炒青菜也是必须的,尤其是小孩必须吃上一筷子,所谓“有青头”。“有青头”意思是知书达礼懂道理。还有炒鱼块。汤有整鸡汤、板鸭汤、蛋饺、肉圆、油面筋塞肉、油豆腐塞肉、百叶包肉、咸肉火腿笋干汤(这汤就装在了像“行灶”似的大砂锅里)。

东北:粗犷的四大件

东北人的年夜饭看上去很“粗犷”,正如东北菜一样,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等,东北人对年夜饭的要求很高,这顿饭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少了任何一件,那就不“地道”、不“东北”了!小鸡炖蘑菇、大烩菜、红烧鲤鱼、猪肉炖粉条、酱骨头……都是过年时的必吃菜!

山东:平凡朴实大锅烩

第3篇:东北过年风俗范文

关键词:东北方言;影视文化;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02-01

一、文化和方言的含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方言是地域文化形成的载体,地域文化使方言更具有语言魅力。

二、“土”的掉渣的美

东北方言是隶属我国七大方言区之一的东北方言,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由于“东北板块”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大风大雨、大山大水、大江大河,造就了东北人粗犷豪放、热情爽朗又不失幽默风趣的“东北大汉”和“东北辣妹子”的性格特点。东北这块独特的地域所形成的文化的载体则是富有生命力、鲜活可爱的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相比,东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尤其是语音和词汇方面,东北方言语音高亢、铿锵有力、抑扬顿挫―“钢钢地”!词汇幽默、生动、诙谐,还带有一点夸张。作为一个东北人,我认为,与普通话相比,东北方言更生动、更活泼,而且极具亲和力,让人听了倍感亲切―“老妹、大兄弟、冻坏了吧,快来炕上暖暖……”。有人说,东北方言土、粗鲁、没文化,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正是这种“土”的掉渣的美把东北人热情豪放的性格表性的淋漓尽致。作为一个东北人,“我骄(jiao 阳平)傲!”(一小品语)

三、东北方言与影视文化

“俺们这噶都是东北人,俺们这噶都是活雷锋……翠花,上酸菜!”(雪村歌曲《俺们这噶都是东北人》)

“那就拿着吧,要多(duo阳平)少是多呀……要啥自行车”(小品《卖拐》)

“你让大伙瞅瞅你那张老脸,长的和鞋拔子似的我能上赶子追你呀”(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

“谁告诉你打电话地,你胆怎么这么匪(阳平)呢(ni阴平)?我怀疑你这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行为,其产生的后果老严重了,你知道不!整不好就得(dei上声)弄个海湾战争、开个六方会谈、爆发个金融危机啥地。你瞧你干那(nei去声)点事儿,我都不惜说你,你说你没事老实儿看点二人转多好啊,瞎得瑟!诶呀呀……”(小沈阳歌曲《小沈阳教训人》)

近年来,用东北方言表演的小品、影视剧、部分歌曲,还有极富东北特色的二人转,红遍大江南北,有很多的词语甚至成为社会的流星语,如“不差钱”“忽悠”“你说这是为什么呢(ni阴平)”。小沈阳、赵本山、范伟……这些家喻户晓的明星,可以说,是东北方言成就了他们,同样,他们也成就了东北方言。

以东北方言形式所表现的影视文化虽然看起来很直白,很“土”,但却能够直通人心,不矫揉造作,不留余地。正如东北人常说的那句话:“可着劲造,多着呢”。正是这种充满了地方情趣和富有张力的影视作品让人永远感到一种丝毫没设防的亲切和真诚。

四、东北方言与民俗文化

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种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现象,是一定地区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中相沿而成的表现在生产活动、交行方式、家庭称谓、社会组织、婚丧嫁娶、节日庆祝、文艺活动和服饰用具等方面的习惯。

在诸多的民俗中,婚俗和年俗是民俗中两个代表性的方面。在我的那些亲戚里,我算是很小的了,所以参加了很多次哥哥姐姐们的婚礼。东北农村结婚可谓是热闹非凡,而且有很多讲究和避讳。在布置婚床时在床上撒上枣、栗子,这是利用“枣”谐“早”“栗子”谐“立子”,而取“早立子”的吉祥意向新婚夫妇祝福,如果再加上花生,那就是“早生贵子”之意,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五、东北方言与年俗

第4篇:东北过年风俗范文

南方汉族往往说自己家来自山西洪同大槐树。东北汉族往往说自己家是三线建设时期来的或者闯关东来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的汉族则说自己祖辈就没动过地方纯中原人。

2、民风历史不同,满族关于自家历史往往说:祖上在八旗XX旗,世代军人,或说祖上是佛满洲或依车满洲,也有少数说是陈汉军或新汉军。

汉族关于祖上往往说:五子登科、书香门第、世代务农,时代经商等等。没有八旗的说法。

3、宗教信仰与风俗不同,满族信藏传佛教,以及汉传佛教华严宗。或者信萨满教,重视祭祀祖宗与各种动物神和自然神。过年时候祭祀祖先是坐西朝东,不使用牌位而是使用苏利条子。祭祖时采用的祭品主要是猪、白鹅、羊。丧葬时满族大多为火葬,少数为二次葬。满族最主要的节日为颁金节(每年农历10月初举行),另外是12年一度家族祭神(主要在鼠、龙、虎年举行),满族每年农历5月3日-10日为五月节,吃药善不吃粽子,不同于端午节。

汉族除了信汉传佛教外,更主要信奉儒教和道教,喜欢讲究风水。过年时候祭祀祖先是坐北朝南,必须使用牌位。祭祖时采用的祭品有公鸡、猪、牛、羊。汉族丧葬多数是土葬而且讲究厚葬,喜欢使用陪葬品。火葬的很少。汉族最重要的是春节元旦(非西方元旦)以及正月15、8月15。另有清明、七夕、重阳等节。

第5篇:东北过年风俗范文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春节习俗详解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日,即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此外,打扫卫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镜。扫尘后及时更衣。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磨豆腐)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且这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六的俗称;汉族春节习俗之一。这一天要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腊月二十七—杀年鸡

腊月二十七过年的前夕的俗称。是汉族春节传统习俗,汉族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九,叫小除夕,汉族民俗文化。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熬一宿

腊月三十又称除夕,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这一天主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祭祖,贴门神,放爆竹,给压岁钱,吃年夜饭,送财神等。

在年三十晚上,中国人一般都会整晚通宵守岁。俗语叫做“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第6篇:东北过年风俗范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煮白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童谣内流露出到了腊月孩童们对过年的无限期盼。

“腊八”一过,年味就越来越浓了,所以就有“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说法。

腊八这天正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从这天起,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祭灶、扫房、炸年糕、宰猪羊、写春联等,直到腊月的最后一夜除夕。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八是冬至之后的第一个节气,天气寒冷,阳气上升。年文化习俗也在这一天更加被放大,吉祥的气氛将弥漫在神州大地。人们忙年概念也就从此开始了。”民俗专家如是说。

在“腊八”这一天,民间主要有喝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的习俗。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品种繁多。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蒜在中国人眼中,是福气的象征,蒜有长得快,瓣又多的特点,寓意着留住子孙,多子多福,吉祥幸福。除了精神层面之外,腊八蒜对人的养生也大有益处。腊八蒜的腌制也与养生有关,天气寒冷,多吃蒜对身体有益。另外,用醋腌制蒜,辣、酸、咸合成鲜味,在过年期间吃腊八蒜既美味又养生。腊八蒜寄托了人们的希望,提前来抢新年的福气,让全家幸福和吉祥。

“年味淡了”之惑

每当临近春节,“禁燃烟花爆竹”的话题总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两年来pm2.5导致城市人深受雾霾影响,春节期间不放鞭炮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每当这时,都会有一种声音:“不放鞭炮还像过年么?”

城市“年味儿”越来越淡,当人们不再需要“年”的时候,民俗传统该如何传承和保护,值得深思。

做杂货生意十多年,赵国新对“年”的感慨很深,他认为“年味儿”一年不如一年。“早些年,进了腊月就开始卖春联,好的时候一天卖好几百副,现在过小年了也卖不上这些,没办法,都去住楼了,哪还有贴春联的。”赵国新说,春联、福字不好卖,他最近几年主要是卖一些挂饰,中国结、十字绣、吉祥物,东西越来越精美,可就是不像个“年”。

不像年,不只是春联一种民俗消沉的表现。走访市区几家烟花爆竹销售摊点,“不好卖”已是商家共同的心声。“跟头两年是比不上了,都是让雾霾闹的。”经营一家烟花爆竹店的于支友说,这两年上的烟花爆竹以环保型为主,但并不如传统烟花好卖,总体销量比以前能少三分之一。“现在媒体都在宣传环保,加上空气确实不太好,放鞭炮的人确实少了不少。”

毋庸置疑,传统年俗的部分仪式活动确实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场景在广大城镇乃至部分农村地区已渐行渐远。

其中,有些是因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自然变化,属于年俗的正常演变。如祭灶习俗,现在城镇居民家中甚至部分农村都用上了煤气、天然气,柴灶逐渐消失了,灶王爷没有了立身之所,祭灶也就逐渐消失了。又如春节食品,原来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的,做好之后隔壁邻居、亲戚朋友互相赠送品尝,其乐融融,现在一方面人们无暇制作,另一方面商店都有销售,于是自家制作春节食品的习俗也就淡化了,其制作技艺也逐渐消亡。

有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以往一度禁止在春节期间祭祀天地、祖先,把春节期间表达慎终追远、感恩情怀的信仰内容都禁绝了;这种情况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已大为改观。再如禁放鞭炮,鞭炮在春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外在形式可以增添热闹气氛,内在心理方面则表达了民众在新旧交替之际驱邪除祟、祈福求吉祥的愿望。诚然,燃放鞭炮对环境会造成污染,甚至有时造成意外伤害或者引发火灾。但我们应该花大力气改进鞭炮的制作工艺,使其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现有的技术能力完全能够做到。“一禁了之”则弱化了春节的氛围。

春联里的年味

记忆中的年味,除了烟花爆竹外,春联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如今,有的春联依然是传统的红纸黑字,有的则贴上了烫金字,但不管是印刷制品还是手写春联,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贴春联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至今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不过,大约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在史籍中证实的。此外,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汉族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t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年俗”与时俱进

其实“年味儿”的淡化并非一朝一夕,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伴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随着“80后”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对年的需求和渴望都在逐渐降低,“年”已不再像小时候一样让人期盼,更像是一种必须承受之重。

怕亲戚朋友“逼婚”,今年33岁的赵先生正打算着怎样“躲年”,最近他们几个单身朋友凑在一起时,聊出了“共同烦恼”。“一过年就‘找对象’这个话题,够说一个假期的。”赵先生说,他身边几个单身朋友都面临这个问题,每年在家过年就像一场“战争”,甚至有点“过年恐惧症”,他们哥几个现在打算过年外出旅游。

“怎么还没找对象”“工作怎么样”“年终奖发了多少”……这些过年“必答题”不知伤了多少年轻人对“年”的向往。单身者被逼婚,结婚者又在争吵回谁家过年这一系列问题已经让“80后”不再幻想小时候的“年”,而所谓“年聚”的概念也在逐渐减弱,举家出游、“舍”家出游者大有人在。

“年味淡了”,言下之意就是以往“年味浓”。但这只是部分城市人的感受,在广大农村地区,过年气氛依然是浓浓的,这从繁忙春运就可以看出,每到春节,数以亿计的中国人都朝向一个目标――家(老家)――汇聚,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人们前行的步伐。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广大民众对春节的重视,许多仪式活动得到恢复,“年味”一年比一年浓,也就更加吸引人们返乡过年的愿望。

之所以产生“年味淡了”的感叹,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民俗的误解。民俗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是伴随着时展、技术进步、观念改变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民俗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年俗也是如此。试想宋代的过年和唐代的过年会一样吗,清代过年会跟明代过年一样吗?

例如,春节期间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走亲戚)是重要的习俗活动,它对于强化亲情、密切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起到重要作用。拜年习俗源自何时已难以考证,但至少到宋代,上层统治阶级和士大夫便有用名帖相互投贺的习俗。当时的贺年片,用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和地址,朋友之间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互相赠送。明代,投寄贺年片风俗盛行。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贺年片开始用红色硬纸片制作。当时时兴一种“拜盒”,将贺年片放到锦盒里送给对方,以见庄重。普通百姓拜年没有士大夫那么讲究,只要有一定的礼物就行。通常是晚辈给长辈拜年或同辈之间拜年。客人登门拜年,先拜尊长,如厅堂上挂有主人祖先的画像,也需叩拜。拜毕,主人端出花生、瓜子、糖果之类的果盘待客,再请客人吃具有春节特色的民俗茶点。小孩随往拜年,主人还要给小孩“压岁钱”。也就是说传统的拜年都是登门的。

现在春节期间,我们仍可看到全家老幼、提着大包小包拜年的人群。但同时,各种新兴拜年方式不断出现,电话普及后有了电话拜年,手机普及后有了短信拜年,现在的年轻人更热衷于微信拜年、发手机红包,这些在30年前都不可想象。同样,以往除夕夜“守岁”,全家老少围坐包饺子、吃零食、聊天,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有了春节联欢晚会后,看春晚已成了新的年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年味淡了”是个伪命题,今天的过年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无所谓年味淡了的问题。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两千多年,已沉淀在每位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今天虽然已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为了农事而酬神、祈神的目的已经淡化,但春节所具有的巩固亲情、联络感情的功能仍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其仪式活动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则仍然鲜活。我们应有充分自信,相信民众的无限创造力,相信“年俗”的更新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让年味“回家”

红烧肉、清蒸鱼……什么味道让你无法忘怀?对中国人来说,年夜饭是每年最为重要的一顿饭。在食物的制作中凝聚着家族的关爱与亲情,寄托着对来年的期望与祝福。

临近春节,很多饭店的LED显示屏滚动播出的内容都统一变成了“‘年夜饭’火爆预订中”的宣传语。年夜饭,这个被百姓一年中最为看重的“团圆饭”如今不仅成为了一种经济现象,更让很多饭店开启了一年的“捞金”模式。

年夜饭所代表的意义绝不仅只是一顿晚餐,更是传统年文化的象征性符号。热热闹闹的团圆饭,除夕之夜的围炉守岁,是珍藏在每个人心中最难忘的年味,即便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年夜饭也不曾缺席过。而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却喜欢将年夜饭交给酒店去操办。档次是提高了,场面也更丰盛了,但因为少了亲情这个必需的“佐料”,反而少了很多的年味和感觉。

实际上,“年夜饭”的火爆预订不止存在于某地,放眼全国,处处皆是“火爆预订中”的热闹场面。也正因此,不少酒店在推出各式各样的特色套餐的同时,“顺便”把一些“霸王条款”也搬上了年夜饭的酒席:最低消费、禁止自带酒水、限菜式、限时间……服务也并不尽如人意:分量短缺、原料不新鲜、上菜速度慢……让市民赔了钱却没有好心情,又因为不想冲了过年的喜庆,往往鲜有人较真维权甚至遭遇维权难。

很喜欢某品牌家居的一则广告:“如果没有厨房,也许你不必早起;如果没有锅碗瓢盆,你也不必费尽心思;如果不用回家吃饭,你不必如此匆忙。但,如果没有这一切,生活,少了许多味道。因为,用心的每一餐,让家,更有味。”年夜饭也是如此,在家操办虽然繁忙、辛苦、折腾,但就是在这种奔忙之中,家人团聚了,氛围融洽了,年味增加了,亲情也回来了。

第7篇:东北过年风俗范文

除夕的传说与习俗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村里的房子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彭炫”。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 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点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如今我们过年的很多俗语与习惯都来源于这个传说:

年初一: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孙记得这个救了整个村子的孩子——年,就把天明后的早晨就叫年。又是正月初一 ,所以又叫大年初一。

守岁: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待的过程。守岁就是守着碎竹片的简称。

除夕:腊月三十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夕”的这一夜。

红布:如今的对联。

除夕的习俗与传说,你知道多少?

风俗习惯

undefined

年夜饭

年夜饭也就是团圆饭,借着这个机会,外出的家人都会回家团聚,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这是何等的幸福啊。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undefined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undefined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undefined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undefined

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undefined

燃爆竹

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undefined

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undefined

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undefined

收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

除夕的故事

夕的传说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 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七郎射夕

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后还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

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喂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晓得它住在哪儿。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们准备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他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晓得后腿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汉族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联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汉族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第8篇:东北过年风俗范文

一年一度活体大迁移的人间奇观――春运又即将拉开序幕,各位的返乡票都订好了吗?先祝大家幸福。

家乡据说应该是每个人的情结,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温情版的描述:父母永远的关爱,好吃的家乡菜,济济一堂的亲情,发小之间的叙旧,学校后门和妹纸鲜肉的约会记忆,淳朴的人情世故,车慢人慢连水好像都流得更慢一点儿的小城风光……

但肯定还可以有一个更真实的版本对吗?每年这个时候,各种回老家怎么对付亲戚朋友的攻略就层出不穷,恨相亲的,恨逼婚的,恨打听收入搞攀比的,恨熊孩子的,恨压岁红包入不敷出的,恨同学聚会太狗血的――神州大地处处风俗各异,惟独在这一类问题上能达成共识,我们都认为应该用“关你P事”和“关我P事”来结束所有讨人厌的春节式社交,当然能真正践行的人很少,更多人只能在朋友圈里吐个槽,还得迂回。

此外,对所有奋斗在时髦一线大城市的小镇青年来说,内地家乡还有一个共存的隐秘特征,那就是永远让人吐槽无力的故乡审美,以至于每次回家都类似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时空次元。从路边广告牌、家里的deco到亲戚们的dresscode,每一样都够劲爆,然后我们自己呢?基本上也都得经历一个从OMG到自暴自弃加入其中想着反正7天回去又是一条好汉的心路历程。于是,当Amelie返乡变成了丽娟,Jack回家变成了志强,当街边不断出现“麦肯基”与“心巴客”的招牌,乡亲们近在眼前,所谓接地气的设计触手可及时,大家都得收拾好白领丽人和商界精英的日常人设,做回淳朴的小镇青年。

和父老乡亲说话也不能再夹杂英文了,城市里那些大冬天不怕冷的露脚踝boy和秀长腿girl,纷纷变成了穿貂的大哥大嫂。返乡的行李也变得轻巧了许多,和你其他长假去日本去巴厘岛去马尔代夫休(自)假(拍)比起来,回家就是一两件大衣可以搞定的事隋――更何况你父母可能还要在电话里叮嘱,“不用带那么多衣服回来哦,你高中那堆衣服还能穿呢!”

在“来都来了”和“差不多得了”的自我暗示下,许多返乡的有为青年们也开始把自己的审美水平手动调到“家乡level”。和父母在反复播放着刘德华的《恭喜发财》或者“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的背景音乐当中,逛超市也有一种莫名其妙地幸福感, 一年也难得几天回来嘛。

毕竟也不太可能再为家乡的审美事业作出什么贡献,那倒不如以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微笑+白眼)过完这7天。大过年的万事和为贵,实在没什么事做?把手上这本杂志多读几遍呀。

时髦的外表?

红色赛高

过年的dress code是什么?除了红你还想要什么!在老一辈群众的价值观里,红色大概象征一切吉祥如意好运降临喜气洋洋。大年初一走街串巷,你会看到各种“春节红”的羽绒服、棉裤、围巾、帽子……也不排除有人一身红,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位大姐48岁本命年要当美猴王。

迷の穿搭

对不起,实在很难找到什么词语去形容这种穿衣风格――或许就没有什么风格。比如女生喇叭裤配白色超高跟运动鞋,男生则土黄色立领风衣内搭黑色超长修身毛衣,红白配色的篮球鞋也是必不可少,好像要在山间随时来一场NBA总决赛。而且他们手中必须拿着一杯香精冲泡成的珍珠奶茶。也是有洋气一点的,大概就是淑女屋、阿依莲和歌莉娅之类的混搭水准(男生则是海澜之家与马克华菲的中西合璧啦)――你不要假装不知道这些牌子。

中年女性巍峨的发型

美发店大概是网吧之后第二个在小城市里面流行起来的连锁行业。大妈大婶们纷纷开始走进美发店,在各种Peter和Tommy的妙手下回春,他们用在蓝翔技校之类的地方学来的手艺,演绎着烟花烫、陶瓷烫或者离子烫……当然还要染头发,以棕黄色和枣红色居多。效果嘛,“非常的蓬松立体,卷曲的头发均匀而且富有层次感(省略10句废话)……阿姨你看起来年轻好几十岁了呢!”Peter这么说。而真实的情况是,如果阿姨胖一点的话,远远看去还以为是《哈利・波特》里面的海格,瘦一点的话大概就是10年之前《超级女声》的海选群众吧。

家居审美穿越

低调的奢华

一定是《交换空间》这档节目太火了,严重影响了中国二三四线城市装修队和业主的审美。二舅妈家的厕所墙壁上贴满亮闪闪的马赛克,三姑妈家的客厅一进去就好像走进了麦乐迪KTV包厢……而欧洲风格你简直不用担心见不到,水晶吊顶灯啊,棕色真皮沙发啊,电视墙一定要做出凯旋门般的雄伟才可以哦,床头一定是花纹锦缎软包而成,窗帘呢也一定要留着流苏边边才洋气。如果你非要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这样的风格,答案可能只有一个,“低调的奢华”。不过为了礼貌,进门时你至少也可以学着节目里的业主,捂住嘴巴,露出惊讶的表情“Wow!舅舅你家也太梦幻了吧!”没准会得到一个红包。

大富大贵的门贴

如果是做设计的应该要晕倒在自家门口吧,甲方和老板反复强调的简洁呀,less is more呀之类的已经留在公司电脑里了。贴在门口的春节门贴似乎是有一批神秘设计师在地下默默干着镂空、烫金之类的工作,从绵羊画到猴子,孜孜不倦,年复一年。如果不是电梯房,一口气爬五楼,腰不酸腿不疼,但眼已瞎――巨大的福字沾满金粉,旁边配以3D效果烫金着“猴年吉祥”几个字,左右装饰两只化着浓妆的猴子颇为妖艳地看着你。

诡异的发财树

也不知道是谁受到西方圣诞树的启发,开始在中国推广起什么发财树、吉祥树之类的东西(站出来我保证不打你)。春节走亲访友你必定能看到这些系着红丝带,上面挂满了红包,甚至还有小橘子的绿植。平时你随便可以在花店里叫出各种花洋气的名字,眼下你只好哑口无言。这些谁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学名的物种,被冠以“吉祥树”“发财树”“转运梅”“会钱竹”之类的称呼,出现在上述欧式风格的家中,供人观赏以及祈福……

貂+金链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东北男性没有东北女性那么执着于穿貂?有个大哥回答:因为我们有大金链,“东北人民胆气豪,男戴金链女穿貂。”据说以前穿貂是富贵人家的象征,但随着大家都有钱了,穿貂就变成了一种新(东北)时尚。至于金链子,的确是在内地小城的出镜率明显高于一线城市――大家都想把钱花在明处。

可怜的小朋友们

网上随处可见年轻的父母吐槽小孩一旦交到父母手里就秒变非主流,那么过年回家你满眼都是这样的非主流啊!小朋友们其实都蛮可怜的,虽说都是手心里的宝贝,但宝贝们并不知道自己正被大人的审美伤害,我们这种第三方看了根本不敢计算当事人心里的阴影面积,还得夸可爱。

生活方式审美穿越

方言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时候,是不是发现乡音已经有那么一丢丢乡土气息?已经习惯了外企腔的你,和父老乡亲沟通还顺畅吗?“我不太喜欢这个schedule诶,真的不想去social啦,我只想enjoy自己的personal space好吗?”当你你说人话的时候,你也只能乖乖地翻译给她听:“哎哟妈呀!俺可不去俺大舅家串门儿,这外面老冷了,冻得我嘶嘶哈哈的!”

各省市的生活频道

生活频道才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总会有一档叫做《新闻直通车》或者《都市夜话》的节目,一到9点所有老人家就会抢过遥控器换到生活频道――一般在下午播的各种养生节目也是他们的最爱。这些节目通常会播一些不是新闻的新闻,比如小三被抓,家里漏水和物业吵架,保姆离家出走,买iPhonem被骗买到了hiPhone之类的故事……在全家人目不转睛之中,你心里那种康熙微服私访感到民生艰难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了吧?

超市里的贺年音乐

简直是洗脑神曲的存在!从刘天王的《恭喜发财》,到什么“新年好”,再到宋祖英老师的《好日子》,“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嘿!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哈!”是不是逛个超市都要手舞足蹈欢庆国富民强?!但是也有点过于朗朗上口,导致随便买盒饼干或者牛奶都要跟随节奏舞动哼唱起来,“恭喜,恭喜恭喜你呀~哟哟切克闹。”

神一般的手机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前景大概只有回家过年才能感受出来,在一线城市被苹果占据之后,三四线城市才是真的百花齐放,vivo、金立或者OPPO之类的国产手机随处可见,再配上各种烂俗网络歌曲作为铃声,简直随时让人毙命。你的父辈亲戚可能还会随便拍一张风景照,然后非常得意地给你看,“你看我这个手机的摄像头牛不牛?!”然后你也只能对这一张像素和色调渣到爆的照片点头称赞。至于喜欢用自己的非主流照片做手机屏保的小表妹们,你可以拒绝支付压岁钱哦。

第9篇:东北过年风俗范文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差异记录日记1

南北方习俗不同点:

不同一:吃糖瓜、饴糖、麻糖

北方小年习俗。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南方小年没有吃糖瓜、饴糖、麻糖的习俗。

不同二:吃火烧

北方小年习俗。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那看完上面的文字后,是不是觉得咋们北方人过小年也是很热闹的,但是现在南北方过小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除了时间不一样以外,很多东西都普通化了,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没有这么多要求,就是想吃就吃,但却一家人一起团聚吃饭的时光。

南方小年没有吃火烧的习俗。

不同三:掸尘

南方与北方共有的习俗。

南北方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不同四:贴窗花

北方小年习俗。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自然为家中增添不少喜气。

南方小年没有贴窗花的习俗。

不同五:沐浴理发

北方小年习俗。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南方小年没有沐浴理发的习俗,南方是除夕前沐浴理发。

不同六:赶乱婚

北方小年习俗。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南方小年没有赶乱婚的习俗。

不同七:祭灶王

南方与北方共有的习俗。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到小年,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不同八:吃饺子

北方小年习俗。北方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南方小年没有吃饺子的习俗。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差异记录日记2

小年日子究竟是哪天:

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也指出,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我国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另外,我国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以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则为腊月二十二,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当然,无论是在哪里、在哪天过小年,汉族群众辞旧迎新的愿望是一致的。

南北方小年为何差一天南北过小年的区别:

南北小年不同日,跟我国古时“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有关。古时过小年曾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这一说法的形成有何典故已不得而知,但推测应为我国古代社会,人们的等级观念比较强,因此过小年也分不同的身份地位及职业的原因。

由于中国北方在更长时间里是国家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南方地区水系发达,沿湖居民和水上船家较多,他们的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当然北方的船家并不遵循“船五”的习俗,他们多还是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主要是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而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地区则要多一些。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差异记录日记3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不务正业,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让他每年腊月二十四上天汇报百姓功德,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认为灶王上天汇报,一定不能得罪,所以流行起来祭灶。于是,民间就在腊月二十四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发财。早先人们都是腊月二十四祭灶小年,后来官家(朝廷)为了显示高人一等,开始腊月二十三祭灶,比普通百姓早一天,慢慢的官家所在的北方(历朝历代的首都多在北方)都开始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仍然保留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习惯。另外还有腊月二十五甚至除夕前一天过小年的。

南北方过小年从时间上有差别,实际上习俗也有不同。

北方的小年当天有两个重要的习俗——扫年和祭灶。所谓扫年就是扫房,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早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进行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至于祭灶,各地的习惯不同。首先有蒸花馍的,蒸花馍分两种,一种为敬神用的,另一种用来走亲访友;还有制作大枣山的,放在供桌上献给灶王爷;正所谓上车饺子下车面,很多人家会选择包饺子来给灶王爷送行。另外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还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家家户户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蒸粘糕,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只言好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同时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在南方过小年也有扫年的说法,俗称为掸尘。南方小年祭品的区域性很强,例如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而在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老福州祭灶,甘蔗和荸荠是必不可少的,有甜甜蜜蜜的含义。荸荠,则是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谐音,寓意好运从年头一直延续到年尾。

除了注重打扫、吃食外,南北方还都有贴窗花的习俗。以前窗花都是新媳妇用剪刀剪的,谁家的窗花剪得精美就代表这家的媳妇心灵手巧。当然现在人们再贴窗花基本都是在商场、超市、摊贩那里购买,贴上去更加美观耐看,却少了一些劳动的喜悦。

另外,有些地方过小年还有贴春联、沐浴理发、赶乱婚、吃火烧等习俗。

其实现在南北方过小年的习俗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了,尤其在城市人们整日忙碌,重复着上班下班的日子,过小年、吃年糕、贴窗花基本已经成为一种回忆。另外南北方通婚普遍,风俗习惯也都进行了融合。

今年的小年(2月4号、5号)不是周末,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庆祝,不妨提前购买一些节日用品,例如写对联用的红纸、笔墨,打扫消毒用的山诺士随行保,包饺子用的面皮、饺馅儿,或者粘糕之类放在家里准备好,等到小年的时候也让自己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的生活增添点仪式感,也许我们会感觉到一种久违的幸福呢!

小年节日习俗文化

腊月二十四小年习俗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过小年祭灶的传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一定要敬重灶王,这样他上天汇报才会为自家多说好话。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的民俗。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中国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

小年日记:小年中的诗意

小的时候,过年的快乐是吃吃喝喝,现在长大了,觉得过年除了吃吃喝喝,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品味。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我非常好奇,为什么称为小年呢?想来想去,终于找到答案,小年是与大年相对而言的,比如“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从来没有叫过“小年三十”“小年初一”,我恍然大悟,进入小年,就意味着,年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打开了。

小年是祭拜灶神爷的日子。相传,腊月二十三,灶神爷要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大家为了让灶神爷在玉皇大帝面前说点好话,就用灶糖来祭拜它,扫尘土,剪窗花,贴对联……小年就是为灶神爷饯行吧?让灶神爷高高兴兴地上玉皇大帝面前汇报工作,来年让百姓吃穿不愁。

——小年的文化,是不是充满了诗意?

小年这一天,走在小区里,虽然寒气袭人,但是我从来不感到寒冷,因为年的热情让我充满了喜悦。小区的大门在这一天挂上了大红灯笼;小区的树虽然已是枯枝败叶,没有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秋天的色彩,但在这一天,由于披上了彩灯,它就有了不一样的风采,比任何一个季节都美,谁都会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小年的氛围,是不是充满了诗意?

日落时分,家家户户的灯火都亮起来,大家都开始为包饺子做准备。我家也不例外,和面的和面,调陷的调陷,我也加入了干活的行列。此时此刻,一家人,在一起,或说点什么,或什么也不说,不一会,饺子就包好了。妈妈把它们下入锅里,腾腾的热气,将厨房的玻璃上了一层霜,外面的世界开始变得迷离,而屋里的生活依然清晰。很快,饺子好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浓浓的香气让我感觉年是多么的亲切。

——小年的温馨,是不是充满了诗意?

吃完饭,我走进房间,开始准备写春联。虽然我的字不算好,但是每年我家的春联,都是由我亲自执笔,这与买来的春联相比,有一种更真诚的感觉。一张张大红的纸铺开来,把房间映得红火。“张灯结彩迎新春,欢天喜地庆佳节。”一幅不满意,又连写几幅。从小年开始,我的房间就会天上地上摆满春联,直到选出一幅满意的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