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章导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而语文绘本阅读就是以特有的图画形式来帮助智障儿童诠释学习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还可以帮助他们逐步恢复学习自信心,提升语文阅读的质量和效能。然而,由于智障儿童自身因素的限制,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身体和智力差异,要想全面地提升阅读质量,还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学情,采取策略指导智障儿童的语文绘本阅读,促进他们的有效阅读。
一.掌握学情,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智障儿童的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和变化,把学生归档分类,然后针对确定的同档次人员进行授课;即便是同一本教材,但是不同学生情况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做到区别对待和针对教学。因此,要想实现有效的绘本阅读个别化教育,其基础就是对学生有一个全新的了解,掌握智障儿童的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知识基础、学习状态与习惯以及他们的身体状况。
为实现针对智障学生有效的绘本阅读教学,教师在一线的教学活动中必须按照学生的智力水平、个性差异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和若干小组,对于同一层次的学生或者小组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指导上也要区别对待,使同类别的学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二.优化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
以个别化教学方法来指导智障儿童的绘本阅读,最为重要的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之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做到人本化教育,实现因材施教。语文绘本阅读本身就有一定的趣味性,阅读的过程就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完美结合,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制定明确的阅读教学设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梯度化教学。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依据学情整合教学内容,简化教学过程,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增强中低层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深化教学内容,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对于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学习习惯,让其主动学习;而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就要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督促和管理,强化管理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知识要采取整体教学法,全员覆盖,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开展阅读练习。特殊知识个别讲,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详细讲,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讲解些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可以适当的扩充知识。在学生指导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取相应的指导对策,体现一定的差异性和针对性。
低层次的学生一般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动机薄弱,那教师可以采取鼓励的方法,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一旦学生有转变,成绩和学习习惯有所改善就可以转换到另外一个层次,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优越感。在开展语文绘本阅读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效的整合问题和学情之间的关系,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可以提问基础的阅读知识,中层次的学生可以提问他们有一定深度,但通过基础知识的分析是可以解决的问题,而高层次的学生就可以设计一些有深度,需要运用分析综合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难度系数可以酌情增大。
三.巧设作业梯度,实现共同进步
绘本阅读的目的是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通过阅读,智障孩子能学习之用,从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并能解决相关的阅读问题。个别化的教学如果在作业的布置上还要做到分层布置。分层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数量不等的阅读问题,让各层次的学生大都能通过有效的阅读,在独立思考后,能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在阅读作业的布置中,要讲究梯度性,不要固定学生的作业,教师要激励学生在完成自身所处层次作业的同时,完成其它层次的作业。在作业批改上,教师要关注中低层次的学生,给与更多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拥有学习的信心。
四.革新评价策略,做到差异评价
江苏省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六(3)班 鲁佳莉
您读过《黑猫警长》吗?如果您读过,那么您一定会对黑猫警长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您没读过,那么您听了我的讲述后,也会崇拜他的。
黑猫警长是动物森林里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为小白兔找回了玫瑰花,为狗熊大婶找回了剪刀……更重要的是,他还帮棒槌星熊解决了能源问题。总之,黑猫警长功绩数不胜数。在动物森林里,还有一个心肠非常坏的“独眼龙”老鼠和一只狡猾的狐狸。因此,正义的黑猫警长经常与邪恶的“独眼龙”、红眼狐狸展开拼搏。但是,邪恶永远打不倒正义,黑猫警长屡次获得胜利。
虽然只是童话故事,但他却带给我无数的遐想,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使我愤怒,有的使我感叹。最主要的是,我读完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邪恶打不倒正义。
一、文本比较式解读
《黄山奇松》与《黄山松》所写的景物完全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黄山松的赞美之情。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松树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及其生命力顽强的品质。但两篇文章又有很大的不同。文艺家丰子恺先生笔下的《黄山松》,少有华丽辞藻,语言素朴,如叙家常。文章紧紧围绕黄山松的三大特点,即大都生长在石上,左右平伸或倒生,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展现了黄山松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一心向阳的坚韧。文章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是典型的随笔散文。而《黄山奇松》一文,语言华美、精炼,主要表达了黄山松的姿态奇特、优美,赞扬了黄山松热情好客的精神。文章采用了定点观察的方法,偏向于写景散文。
二、课堂比较式导读
(一)整体感知,比较文本主题
比较式导读讲究一个“比”字。主题比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体会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或事件感受是不同的,同一人在不同时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不同的。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去挖掘那些文本中最真切又最具个性的细节,力求获得与众不同的理解与感悟。下面是围绕《黄山奇松》、《黄山松》的文本主题而展开的比较式阅读教学片断:
师: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读过教材中作者笔下的黄山奇松,你觉得黄山奇松到底“奇”在什么地方?
生:奇在姿态优美,千姿百态。
师:这千姿百态、姿态独特的奇松赋予了黄山更多的神奇、更多的秀美。读了课本对黄山奇松的描述,咱们再来读一读丰子恺先生笔下的《黄山松》,你觉得它奇吗?请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它奇在哪儿。
师:通读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
……
把握主题,是比较式导读教学的基础。上述教学,就是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感知两篇文章主题的不同。教师通过几个思考性问题,为学生架设了整体感知、自主探究的桥梁,使学生认识到黄山松在两位作者的眼中是不一样的。
(二)深入研读,比较写作方法
阅读不仅要关注文本的主题,而且要关注文本的写法。这也是比较式导读的重点所在。
首先,作者选择的描写对象同中有异。《黄山奇松》选择的松树主要侧重于奇中有美;而《黄山松》所选择的松树主要侧重于奇中见精神,即生在石中,一心向阳,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其次,虽然选择的松树种类不同,但在写法上又具有相同点。即两位作者都是为了主题的需要,选择了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松树。这就启示学生,写作要选择典型材料。其三,两篇文章所选择的观察视角不同。《黄山奇松》一文,作者观松于“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属于定点观察;《黄山松》一文,丰子恺先生则采用移步换景的观察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地点的黄山松其精神与品质都是相同的。
(三)细细品味,比较语言风格
比较语言风格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不同作家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魅力,感受祖国语言的神奇。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读者与作者对话交流的中介。不同的词汇,不同的词语组合,不同的语言风格都有其丰富的内涵。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除了让学生认识到它们都具有意境优美、构思精巧、情景交融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外,还要引导他们品味揣摩语言,感受不同风格的语言带来的不同魅力。通过比较式导读,学生认识到了《黄山松》语言的朴实鲜活,意味隽永;作者只用平常的字句,明白通畅,文字有一种朴讷而又明亮的味道。《黄山奇松》一文,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也十分妥帖。学生通过阅读品味,感受到课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形象而生动;语言节奏明快,很适合诵读。两篇文章语言风格不同,但都散发着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
三、课后比较式研读
在课堂比较式导读基础上,向学生推荐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袁牧的《游黄山记》、叶圣陶的《黄山三天》、丰子恺的《上天都》等描写黄山秀丽景色的佳作,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读,并与课堂所学的两篇文章进行比较,看看自己有什么收获。教师可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学生交流。通过课内外丰富的比较式阅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一定会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导读;语文教学;语文能力
在小学中高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设计能启发学生思考又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引子”,对学生阅读进行引导,真正在“读”中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一、抓“题眼”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学时若善于以“题眼”作为破题和导读的“切入口”,让思维冲突在课题上“纠结”,往往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读书欲望一下子被激起,他们能迅速进入课堂教学情境之中。
如笔者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学生在初读文章后提出:“为什么课题叫《只有一个地球》,而不是《保护地球》呢?”教师:“这问题提得非常有思考价值,看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生:“‘只有’是独一无二,‘保护’不能说明地球的唯一性,大家就不会那么去重视,所以用‘只有’最恰当。”笔者见学生对题眼已有粗浅的认识,就从中拓展:“课文中哪些方面最充分地表现了‘只有’呢?”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深读精思,依次读懂了更多内荣。
二、识“文眼”
“眼”就是“中心”,就是“主枝”。 题目有“题眼”,文章也有“文眼”。 抓“文眼”导读,提纲挈领,能避免过细过碎的课堂提问。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过“附辞会义,务总纲领”,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民间不是也有“打蛇打七寸”的说法吗?小语课本中每篇文章都饱含作者的慧心。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就是文章的“文眼”、文章的“七寸”。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迅速捕捉住“文眼”,破“眼”而入,循循善导,阅读教学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绿色千岛湖》一文时,笔者注意到全文是围绕“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这一中心意思展开。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这一“文眼”。再读课文时,分别找出描写千岛湖自然美景和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的段落。然后,紧紧扣住这个引领全文的中心句,让学生品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领悟大自然造福于人类,人类要和自然保持和谐的道理。
三、悟“情眼”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使学生人格和个性得到完美、和谐的发展,达到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定是教材中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因素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结果。课前,教师应深入了解课文背景,体悟文章内涵、意蕴,要“未成曲调先有情”,把握好情感基调再进行导读,发挥情感的独特功能。这个情感基调,就是“情眼”。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涉世不深,把握情感的能力还远未具备,情感之弦还需教师来调拨。因此,教学之初,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通读全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帮助学生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让他们如临其境,与作者情感融为一体。这样文本、教师、学生才能三位一体,达到情感上的共振。
四、寻“线眼”
每篇课文都会有线索将课文内容串起来。这些线索往往是理解课文内涵的关键,找到了解读课文奥秘的线索,就找到了理解的突破口。在导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线索”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线眼”,顺“线眼”而上,顺藤摸瓜,从而做到思路顺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35-02
导读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工作。为快速提高学生阅读素质,教师要综合考量各种制约因素,利用多种导读方法,构建文本、生本、师本阅读体系。教师不妨向导游、解说员、教练员借鉴导读方法,与学生一道阅读、观察、感知、归纳、总结,形成个性阅读认知。导读如摆渡,送出“一叶扁舟”,帮助学生顺利抵达思维彼岸。
一、学习导游,计划标识一路同行
导游会先把游览路线和游览计划详细地告知游客,目的是让游客知道从何处出发、到何处停歇,要看什么样的风景,购买什么特产。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向导游学习,把文本当作“景点”,给学生明晰的“游览计划”和“游览路线”,并且对重要的阅读点进行重点标记,相信学生会循着阅读路线快速进入文本核心。在导读之前,教师要先做好文本解读工作,对文本进行深入剖析和学习,探寻文本与生本思维对接点,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为学生制定最佳阅读路线。
教师应帮助学生厘清文本阅读一般路线:主旨线、情感线、结构线、表达线。主旨线:文本主旨要义大多有点题之笔,教师要从主旨挖掘开始,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文本的灵魂所在。情感线:无论什么题材的文本,都会有情感的渗透和宣泄。教师要从情感激发角度展开导读,厘清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以文本情感为坐标,设计阅读目标,以指明阅读方向。文本情感往往是含蓄而隐形的,需要深度挖掘,引导学生阅读时,要设法找到思维链接的节点,学生情绪反映强烈,这样的导读才会高效。结构线:行文结构就是指文本的构思方式。作者成文时,都会根据文本特点进行思路规划,教师要找到这个规划,弄清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对文本整体框架形成清晰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重新整合剖析,要教给学生一些整合拼接的方法,对文本展开多种形式的拆分拼装,促使学生形成多元的阅读认知与体验。表达线:表达线是指作者采用特定方式和特定语言构建文本的过程。语言是文本的建筑材料,其形状、性质、色彩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化特征。学生对语言有较强的敏感度,教师导读时从语言角度展开突破,学生易于接受,学习思维启动会更自然顺畅。
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清晰的认识,教师不妨给学生提供一些更直观的路线图。像一般写人记叙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文本的特点给出不同的阅读路线图:①写什么人――有哪些事――有什么样的描写――人物性格如何――文章想反映什么。②开头写什么――中间有什么情节――如何结尾的。③语言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哪些地方――说说喜欢的理由――你对文章有什么样的体会和看法。按照既定阅读路线图展开文本阅读,学生可以快速对文本思想情感、行文结构、表达效果形成初步认知。
二、从师解说员,激趣煽情相时而动
传统文本导读以教师“一言堂”形式呈现,学生参与方式极为单调,教师设置“谜语式”问题,学生“押宝式”应对,阅读教学几近成为“猜谜语”。新课程改革倡导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尽快实现身份转型,在导读教学中,不仅要做导游,还要借鉴解说员的解说技巧,为导读教学创设情趣激发点,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要向解说员学习,并不是要学生都听教师一个人演讲,而是像解说员那样,使听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文本上。特别是对文本的“亮点”进行重点推介,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解说员和教师讲课有相同点,也有一些差异。解说员谈古论今,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台词,而教师导读是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展开的讲解。从情绪角度对比可以发现,解说员可以肆意煽情,这是大多数教师做不到的。有些电视直播解说员甚至会声嘶力竭地喊叫,把观众的情绪推向一个又一个,教师应师法解说员,注重情感调动,但不是一味模仿。
教师讲课有自身规范要求需要遵循,在向解说员学习时,要注意借鉴其生动表达技巧和情绪调度手段,在不大喊大叫的前提下,让学生的情绪进入特定情境中,这才是教师导读技巧的具体展现。像一般说明文文本,里面会涉及一些科学知识,也有令人神往的画面。这些看点就是一个个激趣点,教师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大肆渲染,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在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这样引导:“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闻名遐迩,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怡园等著名园林,有共性建筑特征,又有令人难忘的观赏亮点。凡是观赏过苏州园林的人,都会被苏州园林文化所折服。谁观赏过苏州园林?能不能谈谈所见所闻?”学生顿时兴奋起来,开始议论纷纷。学生讲述苏州园林观赏经历:“我去过狮子林,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酷似狮子,将这些石头堆砌成狮子墙,真的非常壮观。没有谁能够数得清究竟有多少头狮子。还有青竹、鱼塘、小桥、楼阁自然搭配,给人以仙境美的感觉。”
教师从苏州园林文化切入,列举几个著名园林,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以学生的观赏经历介入引导,给学生更多直观印象。学生对《苏州园林》的探索热情逐渐增强,课堂学习气氛被成功激活。
三、仿效教练员,纠偏矫正身体力行
学生阅读文本并不会一帆风顺,出现问题是正常现象,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阅读时出现的认知偏差,并及时纠正。学车、进行体育训练都需要教练员,教练员的作用就是不时给出示范引导和纠正偏差。文本导读也是这样,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作出阅读示范,确定具体阅读目标;其次要给出阅读提示和要求,明确阅读方法和评价;最后与学生一起展开阅读互动,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监督,随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周庄水韵》时,教师给出阅读提示:①本文采取了移步换景的写法,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是如何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周庄美景的;②找出文中典型的描写:色彩描写、声音描写、情趣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③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说说修辞的妙用;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展开多种形式的研讨。在具体讨论时,有学生认为:作者三次去周庄游览,所见景色有个性差异,其色彩也有变化。青、黄、灰、白、黑各种色彩齐聚,给人带来无限遐想。也有学生说:周庄如一幅画,色彩鲜明,生动有趣,具有和谐之美。教师给予纠正:周庄号称“东方威尼斯”,其水韵特点才是关注重点,我们的阅读自然要围绕水展开。学生恍然醒悟,继续展开阅读讨论探究。
教师给学生明确的阅读提示,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展开阅读探索,很快就形成个性认知。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师生展开良性互动。因为有比较明确的阅读思考问题,学生阅读操作富有条理。学生根据自身阅读感知,对相关问题展开开放式探讨,教师适时介入为学生答疑解惑,课堂互动气氛和谐,学习效果显著。
关键词:报纸;信息;层级化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1-0058-03
一切有大量手工因素的作品,永远带着经典的魅力。比起新媒体,报纸蕴含更多“人”的因素,如纸质的接触感等,如排版各种信息以一定的结构方式汇集起来,构筑了人们了解和感知世界的通道,这种组合的艺术品每一页都富含版面设计和信息构造艺术。报纸虽然被新媒体挤兑,但仍暗涌着生命力。
我国报纸过去长期注重宣传教育功能,商品属性萎靡,产品包装环节长期断裂,很少考虑图文信息传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21世纪以来,先进的排版和平面设计技术为丰富版面提供了可能,加上西方报纸设计的影响,以及厚报时代读者对信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呼唤,要求报纸不仅要提供信息,还要使信息更顺畅、更有效率地到达读者,即高质量地呈现人们欲知而未知的信息。这些要求体现在传播层次上,是多层级的、立体化的而非线性的传播模式,体现在视觉设计策略上,就是要简洁明了、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清新易读[1]。几十年来我国报纸的版面改变很大,相应的信息传播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近年来,借鉴网络超链接的方式组织安排新闻成为主流,从单纯的线性阅读模式转向辐射性、多维性、发散性和多层级的模式,适应了现代阅读习惯,是报纸的破冰之旅。
一、报纸层级化传播的含义
“层级化”本是通讯协定层级的架构概念。为降低网路系统设计时的困难度,通常会将一个复杂的系统细分为数个子系统分别来设计。笔者抓取概念的核心――“将复杂的系统分为数个子系统来设计以降低难度”,移植到报纸的信息传播中来,即报纸将庞杂的信息根据重要程度或特定受众群的兴趣爱好,通过版面设计和分叠模式等手段,设置为多个信息层级,层层深入,不断拓展和细化,对读者起到有效的提示、指引和帮助阅读的作用。
报纸层级化实质上是对新闻文本的先解构和重组。解构主义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具有固定的意义,要寻找意义,就必须将其拆散,寻找意义产生的条件和意义建构的过程与技巧”[2]。解构主义将“文本拆散为碎片,意义在解构的动态过程中再生成”[2]。因此被解构的文本必然呈现信息碎片化特征。超链接将信息碎片按一定主题,以逻辑或非逻辑的方式重新组织、归聚和集成起来。报纸效仿网络的超链接方式,抽取记者已经完成的新闻文本,将其拆分、解构成信息碎片,通过标题、导读(包括文字导读和图片导读)、关键词、提示等报纸的“超链接”形式,串联起信息碎片,形成新的更有机的信息架构。
从“层级化”的原始概念可见其目的是“降低难度”,其操作手段是通过“总分”的思维方式。类似的,报纸的信息层级化设计,同样是为降低阅报的难度。报纸多层级传播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次序,让读者一层层进入到越来越细节、角度越来越广的信息环境中,如同一棵大树,由树木的主干往上走,越往上分枝就越多,分枝上又有许多树叶,主干――枝干――树叶,这是一条渐次细微、次要、琐碎的信息路线,信息量由少到多、重要程度由重到轻,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设计,人们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实现报纸的有效阅读。
二、产生的原因
厚报解决了报纸新闻与资讯的丰富性和可读性问题,但在易读性和便利性上则有所欠缺。报纸天生的优势不在信息海量,生搬硬套地追求新媒体的优势,反而会“东施效颦”。在信息量陡增的情况下,为了增强提示和引导,报纸呼唤易读的传播形式。
新技术环境改变了人们信息接受和思维的习惯。网络阅读基于电子超文本的技术手段,“采用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顺序,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状态,就像一个全息的、多维的、多重时空的交叠,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一份文本转到另一份文本时……以超级链接的形式进行交互式的查阅,对文本进行独特的非线性的重新组合”[3],而纸质文本是“页与页之间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预先设计和组装好,是固化的、线性的,阅读时逐章、逐节、逐页、逐段、逐行乃至逐字依次通读”[3]。现代人逐渐形成非线性的、跳跃式的、碎片化的、不连贯的思维,而报纸是线性思维习惯主导的信息传播模式,要适应现代受众就不得不与时俱进,探索新的信息呈现方式。
网络超链接“形成了碎片化、多层级与主动性和交互式的阅读路径”[4],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兴趣点,不同的超链接对读者的新鲜感和吸引力也不一样,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阅读路径,给读者提供了阅读的选择权、主动权和控制权。报纸的多层级传播是对网络超链接的信息组织方式的借鉴。网络拉取式的主动、交互式、多层级的阅读方式在报纸的层级化中得到体现,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阅读的需求。
三、多层级传播的类型
(一)报纸整体的层级化:封面内页
国内厚报一般分“内外”两部分。“外”是指刊有报头、刊号的报纸头版、封面,被称为报纸的“脸面”,“内”是指除了封面之外的各内页,刊登具体的新闻内容。一份报纸形成由外到内的层级化传播,是通过导读版的设立和分叠的出版模式这两个手段实现的。
厚报时代,报纸导读版应运而生,借鉴网络的超链接方式,提炼或概括出当天最重要、最值得推介的信息,形成标题导读、提要导读、图文导读以及新闻目录、索引等各种各样的导读形式,汇集在专门的版面上(通常是第一版),并标示出具体新闻内容在报纸中的版次位置,以引导阅读和提升阅读兴趣。导读版像一个缓冲装置,先导后读,读者能够先“浅尝”后“品味”,先接触经过提炼的主干信息或亮点信息,再进入详细的原文深读,“试吃”之后不感兴趣可以浅尝辄止。导读版为报纸形成由略到详,由主干信息到细节信息,由重点信息到边缘信息的发散阅读模式提供了可能,为报纸整体的多层级传播披荆斩棘,以便形成内外呼应,详略得当,轻重有度的信息格局。
报纸分叠,货架式地将信息分门别类,使得报纸结构合理、内容框架清晰。如果说导读版为报纸层级化提供了指引读者进入的窗口,那么分叠则为报纸这个信息库设置了不同的通道。
关键词:阅读教学;英语教学;小学
英语学习当中英语阅读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在高年级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上,通过提升阅读能力来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一、通过导读来吸引学生
导读策略在小学英语阅读当中非常重要,通过导读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将之前学到的英语知识通过导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整篇文章的主线内容介绍一下,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有意识地向主线内容靠拢,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文章。再者,教师要提前将文章当中一些关键词汇标示出来,让学生掌握之后再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会大大下降,能够更快地理解文章内容。还有提前将一些阅读的手段和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抓住文章的主线内容,理解文章的大意。对于小学生来说,在高年级阶段遇到的文章篇幅还比较短,其中涉及的英语单词和词汇比较简单,因而教师在开展导读过程中可以将主线介绍作为重点,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联想法让学生展开联想,课文主要是讲述了Wang Bing的网络朋友,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Wang Bing写的e-mail来引出关于他的e-friend的内容,问学生“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his e-friend”,让学生自由进行联想,比如,他的家庭、年龄、外貌、国籍等,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关键词来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答案,通过这样的导读,让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和问题去阅读文章,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
二、设置阅读任务来提升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任务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快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但是在布置阅读任务的时候,教师也是要掌握一定的布置技巧,从简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能够逐步提高,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水平。在布置阅读任务时也最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让学生能够带着一定的问题或是疑惑来进行阅读,这样能够更快地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比如,在阅读“The Great Wall”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提出问题,关于长城有多长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之后找到答案,这也是任务的一种,通过这样任务的设置让学生在阅读当中找到乐趣,完成之后能够获得相应的成就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阅读技巧的指导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指导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略读、跳读、精读与泛读以及朗读和默读有机结合的朗读技巧。精读与泛读是对立的阅读技巧,两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从以往的一见陌生的词汇就停下来去查找字典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去查找中转变出来,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使学生完整地阅读完整篇文章,以更加了解文章的内容。而朗读和默读也属于阅读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说,则更多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来提升阅读能力。通过朗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读音方面的问题,也能够切实了解语句的阅读方式和语调、语境,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朗读是不可缺少的,因而在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在朗读当中掌握英语的阅读技巧。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结合默读技巧,将朗读和默读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思维去推敲文章的深刻含义,从而从中领悟文章的真谛,在无形之中提升英语朗读水平。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强化英语阅读教学能够不断增强学生自身的英语基础,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只有将基础打好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掌握英语的学习方法,因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技巧的指导,通过相关策略来辅助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从而不断促进小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因此,在报纸的编辑工作中,除了考虑把哪些信息提供给读者外,还要考虑如何把信息提供给读者的问题。怎样才能帮助读者更有效地寻找和接受信息,是现代报纸版面编辑和版面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头版
头版可以说是一张报纸的“黄金地段”,在每一期报纸中,它扮演的角色是要展示报纸的一贯风格和当期的主要内容。许多报纸在规划它的头版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头条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当然,头条新闻的重要性是不用说的,但是事实上,还有一些因素也很重要,比如导读、照片的运用、标题的字号和位置等,使受众可以快速便捷地通过头版上的导读找到内页中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许多报纸都开始大量地在头版上运用大照片策略来使得它们的头版变得更“视觉化”,以吸引受众的眼球,并且把这一策略扩展到了报纸的其他版面。
无论是读者在选择报纸或者要进行阅读的时候,头版上都有一些要素是被他们所关注的。而版面编辑总是假设读者在拿到报纸后的阅读顺序是:开始于版面的左上方,然后以圆形的轨迹读完报纸。事实上读者是绝对不会有一种事先决定了的读报顺序,他们总会对报纸全版进行“扫描”,这时,他们的目光焦点总是先落在某一些内容上。
假设在整个报纸的版面上,只有一张照片,无论这张照片有多小,无论它处在版面的什么位置,读者总会第一个注意到它,这样,我们就可以称这张照片为版面的视觉中心。视觉中心并不一定是一张照片,只要是读者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集中注意它上面的那些元素,都可以称其为视觉中心。视觉中心可以是下面这些元素中的任意一种:照片,照片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效果形成视觉中心的元素。标题,在没有照片的版面上,一个粗黑的大标题如果放在合适的位置,也能成为一个视觉中心。另外,如果一个标题拟得出色,可以引起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这样的标题也能成为视觉中心。图文框,就是把一些相互联系的文章或者照片都放在一起,用封闭的或者半封闭的线框围起来。当一个版面上没有其他视觉中心的时候,图文框能很好地起到引起读者注意的作用。
在一个版面上,最容易引起注意的元素是照片,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报纸采取大照片策略。同时,处于照片附近的标题也是很容易被注意的。所以,如果当天头版头条新闻是非常重要的新闻,即需要大照片的渲染,又要用大标题的话,最好使两者的位置比较靠近,让它们形成一个统一的视觉中心。这样就能让读者知道头版上内容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并以一定的顺序来阅读,而不是一下子被搞得眼花缭乱。
利用视觉中心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只是头版策略的第一步,如何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是编辑所要继续考虑的问题。如果头版上只有大照片大标题,的确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但是,这些很容易被注意并理解的信息往往只能吸引读者几十秒钟的注意。而且我们应当注意到,头版的视觉中心不论有多强的视觉冲击力,它也只能吸引一部分读者的注意。因为所有的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头版的,这个是由于版面大小的限制――尤其是头版,它还被报头占去了很多位置。
所以这个时候的导读尤为重要。在现在报纸的版面策略中,导读不再是告诉读者可以在哪个版面找到什么,而是告诉读者他们应该到某个版面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一个读者在报摊上购买报纸的原因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被内页的某个报道所吸引,而这个报道的内容提要出现在了导读上。
在一些西方的报纸上,导读的位置常常处于报头之上,因为报纸放在报摊上出售,报头是一定会被关注的,导读处于这个位置,恰恰能被很好地阅读。大部分报纸’的导读都配有照片,可以让读者更快地对信息作出反应。国内的报纸也越来越重视导读的作用,开始学用西方报纸的那些方法。大多数报纸的导读也都位于报头附近,并配上了照片。也有一些报纸扩大了导读的应用,把导读扩大到整个头版的新闻安排上。除了报头附近的导读栏以外,头版上的文章也并不是采取全文刊登的方法,而是用大标题+导语+照片,并且说明详细见哪一版的报道,使内页有更多的被编辑认为有必读性和可读性的报道在头版上“崭露头角”,使得头版引导性的功能更为突出。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的策略只是用来吸引临时性的读者的,对忠实读者没有什么用。但是,这样的头版安排策略事实上也符合现代读者阅读的习惯,可以很好地为“易读性”服务,这也是应该固定忠实读者的很好的方法。
照片
在报纸上,照片总是最能吸引读者的。无论这样的照片是大是小,是黑白或是彩色,只要它出现在版面上,总是最先引起读者注意的。早在1927年,记者Fred R.Bamard就说:“一张照片可以抵得上一千个字。”一段文字,不管它的描写有多么具体生动,都不及一张照片来得有说服力。
但是,目前很多编辑倾向于一种做法,就是在版面上安排一张大照片,觉得这样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照片本身已经不是报纸的卖点了。“报纸的版面设计师并不是要去设计某种‘造型’的时尚设计师。媒介工作者主要是要使得这个世界上的信息更容易被读者获得”。所以无论形式怎么样,最重要的还是传播信息本身。在选择一张照片时。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看照片是否在视觉上加强了所配稿件的传播效果。虽然照片记录的只是新闻事件的一个片段,但它所提供的细节信息应该比文字更生动具体。而且照片的内容应该是容易被理解的,也就是说读者可以迅速地从照片上了解到发生了什么事。
同一版面上的照片应该有大有小,尽量避免使用同样大小尺寸的照片,尤其是这些照片之间没有特别的联系。这样往往会使读者误解究竟哪条新闻是最重要的。并非一张大照片一定就好,或许多幅小照片的组合更生动。新闻照片作为大众传播信息出现在报纸的版面上,美化版面只是一小部分的作用,更多的还是用来传播新闻信息的。它也应该具有新闻性、真实性、知识性、价值性、愉悦性等特性。现代的传播学者提出信息图像化正是信息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给受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的惰性,使读者习惯于接受这些一目了然的信息而不愿意多思考。
有时候,一张照片上会出现很多的人物和细节,而这些人物和细节正是读者所关心的内容,或者正是这些人物和细节能
很生动地反映新闻事实,这样的照片当然应该放大了。反过来说,如果一张只占三栏的照片也能让读者看清楚上面的细枝末节,那就不应该把它放大到五栏,余下的空间不如再放一张照片。因为视觉信息总是容易被接受和理解,而读者也希望看到更多一点的照片。
如果新闻事件涉及很多的当事人,或者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很复杂,这时候如果只用一张照片,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当然,在运用多张照片的策略的时候,也应该有一张主导性的照片来构建视觉中心。
照片的说明文字是常常被编辑所忽略的。照片说明事实上是一个很短的新闻稿,它也应当包括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虽然由于版面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一则照片说明里包括所有的新闻要素,但是也应该尽可能多地提供给读者信息。照片的说明除了描述照片的内容以外。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把读者的注意力从照片上转移到照片所配的文章上去。
新闻照片还有它的特殊性,它反映了现场而且没有太多的加工,而过多的加工和摆拍是新闻照片最不可取的,有时候照片上的内容过于“丰富”,为了帮助读者更快地找到主要的信息,把照片上的视觉形象和新闻文本中描写的形象联系起来。照片说明中应该尽量避免重复整个新闻事件,也不要把照片说明写成新闻标题或者导读。因为新闻照片往往是从一个稍微不同于文字稿的角度来反映新闻事件的,那么照片说明也应当如此。
说明照片中的人物是很重要的。因为在事件性的新闻中,读者往往关心的是事件的当事人。这并不是要求在照片说明里列举照片内人物的姓名,最起码是要说明那些人的身份和在一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我们没有必要把所有人物一个一个地列举出来,但是我们要告诉读者,哪些是主要人物。照片作为最先被注意到的元素,就应该及时地提供给读者想要的信息,这样才能吸引读者进一步去阅读新闻。摆拍和过分的摆拍往往是不真实的、不生动的、雷同的,不被读者所欢迎的。
抓拍,往往是十分生动的一瞬间。而背景信息同样很重要,尤其当一张照片展现的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场景的时候,编辑应该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使得读者不会感到迷惑。
解释一些细节。虽然一张好的照片有它最能吸引人的视觉中心,但是照片上的其他内容也可能赋予主题特殊意义,对于这些内容也应该有所说明。比如一张照片展示的是风筝节上一位参赛者把风筝放上天空,我们关注的是风筝的形态和参赛者的动作,但是在一边,参赛者的儿子正忙着帮助整理风筝线团,在照片说明里也应该把他点出来。
但是,有些东西是不适合写在照片说明里的。不要随便地描写照片上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表情,编辑要有识别好照片的能力,清楚地知道它好在哪里,并把它放在版面的最佳位置,让照片本身去“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味。
色彩
随着娱乐消费形式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多,不少报纸为了和其他的媒介竞争,纷纷推出了彩色版面。而印刷技术的提高,以及其他新技术的出现,比如照片扫描技术、电脑制版技术,使得彩色报纸的制作成本下降,于是,彩色报纸蜂拥而来。而大多数报纸把彩色版面当作提高报纸身价的手段,觉得有色彩就有卖点,事实上色彩并不像照片那样能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一个版面上,色彩一般只起到引导读者视线的作用。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书贵在“读”。据调查,现在除了小学生还能大声“齐诵”之外,初中生已改为“默读”,高中生更是“三缄其口”、“金口难开”,而他们一旦开口说话,当然讷讷不能言,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试想想,一个书读不通,话说不流利,表达不顺畅的大学“高材生”,又怎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又怎能迎接和接受人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又怎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呢?
文章的精华都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文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通过“读”,而且要出声地多读、细读,才能让它先在你的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最终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读”的过程中,你可以从《诗经》中体验到“求之不得,寐寤思服”的缠绵绯恻的爱情;从《论语》中领会到孔夫子的性情;从《史记》中发现太史公的胸襟;从“韩贾”(韩愈、贾岛)的故事中感悟到“推敲”的不易;从《术兰诗》中认识何为“巾帼英豪”:从李太白的诗中读出飘逸;从杜甫的诗中读出凝重;从“苏辛”的词中读出豪迈;从李清照的词中读出凄婉;从《红楼梦》中读出衰落;从《水浒传》中读出悲壮;从《西游记》中读出神奇;从《三国演义》中读出历史的变迁;从《儒林外史》中读出辛辣……
古文如此,现代文也是如此,连翻译文章也必须出声诵读。鲁迅的冷峻、周作人的冲淡、徐志摩的柔美、戴望舒的惆怅、林语堂的幽默……无一不体现在他们文字的声音和气韵之中,多读之后,你才能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也只有多读,你才会辨出文章的美丑高下;也只有多读,才能真正挖掘到书中的“黄金屋”,才能真正寻觅到书中的“颜如玉”,也正是因为多读,才能够达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的妙境;也正是因为多读,为人师者,在教的过程中,才能够随手拈来皆文章,才能够“妙语成珠”,真正让学生从心底里佩服你。
二、“读”贵在有术:教师要“导读有术”,学生要“读书得法”。
“读”贵在有术,但具体到授课过程中“怎样读”,却是一个值得我们师生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把“心”放在“书”中,大声地朗读。
这种读法真的很有效,让人读着读着,就禁不住摇头晃脑地“身临其境”了。读到妙处、动情处,或禁不住掬一把清泪;或忍俊不禁地大笑;或不自觉地拍桌称快。那种读书的真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情感渲泄。那种读书方法,不会令人觉得苦、感到累,而是一种从感官到精神上的享受。
其次,教师要“导读有术”。
导读,就是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导读”中的“导”,指的是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它规定了教师任教中的职能是发挥主导作用。“读”指的是学生的阅读实践,它确立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各自地位。“导读”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达到“不待老师讲而自能读书”的目的,从而激励学生自己去学,主动去学。 “导读”的核心是“导”,教师的“导”越有“艺术”,就越能促进学生的“读”。教师“导”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诱发阅读的动机。如:提示矛盾,以引起学生解决矛盾的需要;揭示困难,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热情;适当竞争,以提高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等。二是开拓思路。如巧设情境,问题引路;提供条件,促使“接通”等。三是指点方法。即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读书之法,提高阅读能力。四是促进迁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五是采用多种导读方法。如设疑法、图示法、精讲法、情境教学法等。
总之,不同的教师,在“导”的艺术上各有千秋,但“导”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会读”、“善读”和“读懂”。
其三、学生要“读得有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导读有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读得有法”。怎样才能做到善读有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第一,采取四步递进读书法。指导学生读书,目的是帮助他们一步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因此,我认为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的“四式”(四步)法,可以为学生的“自读”领航导向。一是疏通法。查字典识字解义,扫除阅读障碍,读通读顺课文。二是了解读。思题读文,概括主要内容;划分段落,理顺文章脉胳;多向思考,质疑问难。三是探索读。品评询问,探究中心;领会重点,明确写法;释疑解惑,深入理解。四是表情读。熟悉内容,进入角色;体会感情,表情朗读;薰陶感染,升华认识。
第二,采取比较揣摩读书法。把题目内容或题材等相近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着读。通过比较出真知,通过比较,认真揣摩,彼此间的异同,从而体会更深,领悟更多。
如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自朴的《越调·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景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两首小令不仅宫调名、曲牌名相同,都是《越调·天净沙》,而且题目中都有“秋”字,所写都是秋景。但是两者所写的秋意及其中的秋味却有很大的不同。《秋思》主要是通过景物写“断肠人”的乡思,因此画面暗淡、萧条、情调凄苦、低沉。《秋》则人物隐而不见,着重写景;它的开头虽和《秋思》的情味颇有些类似,但紧接着却向着另一个方向逆转,灵动的艳丽景物的加入使画面明丽可爱,情调开朗平和。
第三,采取咬文嚼字读书法。课文中有些字、词看来平平常常,实际却是表达中心思想的点睛传神之笔,应当引导学生细嚼品味,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