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

第1篇: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研究

一、引言

大学生资助工作已开展多年,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贫困大学生群体还占有相当的比例,又因贫困的特性,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更多的困难和心理上的障碍。对于贫困生,除了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应对其进行精神上的引导和帮助。特别是十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对于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开展了对高校贫困升思想道德素质的调查。通过此次调查,深入了解了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特点,为更好的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次调查通过诚实守信、感恩奉献、自立自强和责任担当四个维度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和现实特点,对于开展资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5、2016级的高校贫困在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便于调查的开展。本次调查主要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艺美术学院、湖南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贫困大学生为主。为准确的定位贫困生,调查取样时,主要通过各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协助开展,确保问卷有效投递到贫困大学生手中。本次调查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也极大的方面了学生的作答和统计分析。根据最终的调查结果,共收集有效的调查问卷287份,其中男生80人,占比227.87%,女生207人,占比72.13%,2015级83人,占比28.92%,2016级204人,占比71.08%。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分析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的表现情况

为了解高校贫困生在诚实守信方面的表现情况,这一部分的调查问卷共设置了三道问卷题。首先设置了“你对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看法”的问题,有281人选择“应该按时还款,这是个人诚信的问题”,占比97.91%。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政策宣传的深入和诚信教育的开展,贫困大学生对于国家助学贷政策有了正确的认识,珍惜个人的诚信,选择按时还款。

对于“你对贫困生使用苹果手机有何看法”这一问题则出现了较大的分歧,119人 选择“个人自由,他人不得干涉”,占比41.46%;有104人x择“如果是别人赠送的,用也无妨”,占比36.24%;仅有48人选择“贫困生不能使用高档手机”,占比16.72%;有16人选择“无所谓”,占比5.57%。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贫困生不能正确认识到使用苹果手机属于一种高消费的行为。从受助后的管理要求来看,也反映出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后管理不力[1]。

对于“为了评上助学金,你的做法是”这一问题,有112人选择“回家补开相关贫困证明”,占比39.02%;有97名学生选择“顺其自然”,占比33.8%;有77名学生选择“找辅导员说明情况,争取辅导员的支持”,占比26.83%。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贫困生在助学金的评选过程中不能放平心态,希冀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去影响评选的结果,这种主观的争取也反映了贫困生不诚实的一面。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感恩奉献方面的表现情况

在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感恩奉献方面的表现情况调查中,笔者共设置了四道问卷题,主要围绕助学金的评选来进行设置。笔者首先设置了一个开放的问题,即“你对国家设置助学金的看法是”,有221人选择“国家资助政策旨在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无论是否获得,都应心存感激”,占比77%;有57名学生选择“如果有更困难的学生,我愿意主动让出我的名额”,占比19.86%;有8名学生选择“国家的政策,作为贫困生必须享受”,占比2.79%。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贫困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国家助学金,心存感激,但仍有极个别的贫困生思想较偏激,感情淡漠。

接下来设置了一个压力测试的问题,即“假如在贫困生的评选过程中,班上同学推荐了条件比你更好的学生,你的看法是”,有150人选择“我会检讨自己的不足,仍然与同学和谐相处”,占比52.26%;有93人选择“只要程序上没有问题,我坦然接受”,占比32.4%;有37人选择“明显有失公允,我要提出异议”,占比12.89%;有7人选择“无所谓”,占比2.44%。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部分贫困大学生对资助中的“利”看得比较重,对资助中的“义”认识不足。

对于“你对尽己所能回报社会有何看法”这一问题,有242人选择“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社会多做贡献”,占比84.32%;有25人选择“先解决自身的困境再说”,占比8.71%;有16人选择“把回报社会作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占比5.57%;有4人选择“没考虑过”,占比1.39%。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部分贫困生缺乏强烈的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校贫困大学生在自立自强方面的表现情况

调查高校大学生自立自强方面的表现则从基本价值观、学习、人际交往、参与勤工助学到等几个方面的问卷题来实现。其中,对于“你对自己家庭贫困的看法是”这一问题,有222人选择“父母已经付出了很多,现在靠自己努力改变现状”,占比77.35%;有61人选择“这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砺”,占比21.25%;有2人选择“父母没有创造更好的条件,影响了我的发展”,占比0.7%;有2人选择“无所谓”,占比0.7%。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受访的贫困生能够理性看待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但更多的是对生活压力的反映,主动克服的意志还不强,另有个别的学生在思想上存在严重的偏差,需要予以关注。

对于“你对学习的看法是”这一问题,有199人选择“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努力完善自我”,占比69.34%;有49人选择“学习是学生的本职,与贫困无关”,占比17.07;有31人选择“受资助的学生必须通过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占比10.8%;有8人选择“和普通学生一样,开心生活就好了”,占比2.79。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受访的贫困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端正的,但有少数的贫困生还缺乏强烈的进取心。

对于“你和身边的同学相处的如何”这一问题,有109人选择“比较主动,与每一个同学处理好关系”,占比37.98%;有105人选择“为身边的同学尽可能提供帮助”,占比36.59%;有62人选择“除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其他不怎么接触”,占比21.6%;有11人选择“存在一定的隔阂”,占比3.83%。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受访的贫困生在融入团队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部分学生比较自卑,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压力。

对于“你如何看待与家庭富裕学生之间的差距”这一问题,有159人选择“通过学习和工作,努力去弥补差距”,占比55.4%;有105人选择“心理比较坦然,不会对我造成干扰”,占比36.59%;有21人选择“心理感觉有落差,比较自卑”,占比7.32%;有2人选择“不会与他们成为朋友”,占比0.7%。这一调查结果进一步凸显了受访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在不断进行自我努力和完善的过程中,其敏感的情绪反应会造成一定的干扰。

对于“你对参加勤工助学工作的看法是”这一问题,有264人选择“主动参加,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占比91.99%;有14人选择“忙于学习,没时间参加”,占比4.88%;有8人选择“主动参加,但不愿意被同学知道”,占比2.79%;仅有1人选择“不愿意参加”。这一调查结果的意见比较集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贫困生都表达了积极的意愿。这充分表明贫困生对于各种改善自己生活的机会都非常珍视,具有积极改变自己的强烈愿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贫困生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四)高校贫困大学生在责任担当方面的表现情况

调查高校贫困大学生在责任担当方面的表现情况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只能通过一些相对比较隐晦的问卷题,从侧面了解,主要是通过两个现实生活场景中的问题来展开。第一个场景是获得奖学金后的使用,问题为“你认为获得助学金的同学应该向其他同学表示一下吗”,有167人选择“这是不良风气,应当抵制”,占比58.19%;有91人选择“这样做不妥当”,占比31.71%;有26人选择“比较反感”,占比9.06%;有3人选择“理所应当”,占比1.05%。虽然绝大多数受访的贫困生对以上行为持反对态度,但表达出坚决抵制态度的比例较低,这表明受访的贫困生对于国家资助的接受还不够坦然,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第二个场景是对于不正之风的处理态度,问题为“作为一名普通的贫困学生,你在面对班上同学的不正之风时”,有109人选择“义正言辞的指出来”,占比37.98%;有101人选择“告知辅导员进行处理”,占比35.19%;有54人选择“不知道要如何处理”,占比18.82%;有23人选择“不予理睬”,占比8.01%。这一调查结果的分歧比较大,有部分受访的贫困生不能正确的对待和处理,存在明哲保身的心态,缺乏应有的正义感。

四、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研究结论

根据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力:一是继续加大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资助政策,端正受助的态度;二是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并建立一定的失信惩戒机制,提前约束和改变贫困生的不诚信行为;三是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平台,使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进步,引导他们把精力集中到自我发展中来;四是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作用, 很多资助项目时间比较紧急,辅导员们因身兼数职、自身发展力不足等各种原因,无法及时完成工作,更谈不上后续如何开展育人工作[2];五是不断挖掘和培育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效应,激励更多的贫困生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六是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淡化贫困生的“标签”,减少人际交往压力,克服过度自卑的心理。

五、结束语

通过对本次调查研究,笔者对于高校贫困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校贫困生在心理上具有先天的压力,在人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这些心理困扰也使他们产生了精神贫困的现象[3]。因此高校资助管理工作应为贫困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这也是贫困大学生的根本需求。提高高校贫困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应紧紧围绕贫困大学生的这一需求,积极引导他们更多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当然也要从诚信和感恩两个方面的教育来端正贫困大学生的行为,使贫困生在一个完整的资助体系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田园.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引起的大学生思想素质滑坡问题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07).

第2篇: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目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也逐渐进入地方高校的课堂,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了新颖的上课形式以及便捷

>> 广东省本科地方高校大学生课堂追随力类型归纳与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对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思考 对地方高校体育类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影响调查 大学生消费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分析 浅析如何提高校园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 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及德育对策思考 高校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对当代大学生课堂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对地方普通高校建设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再思考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阅读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对策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视角下的地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研究 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调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拇指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 传承,2011,(6).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调查报告[OL](http://.cn/hlwfzyj/hlwxzbg/)

第3篇: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油多了不好。记者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记者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XX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XX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调查显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66.2%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勤工俭学;有83.8%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学习,只有9.6%贫困女大学生有休闲、娱乐活动。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校内勤工俭学和家教,所占比例分别为50.3%和45.5%。

贫困女大学生为了学费和生计,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挣钱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根本谈不上增添学习用品、书籍、资料等,更谈不上进行形象建设。有56.6%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服装,有65.9%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化妆品。

仅有4.1%的贫困女大学生赞成恋爱

在个人将来就业的问题上,有2.8%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6.7%的贫困女大学生对于个人将来就业没有信心,茫然不知所措;有43.1%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应该有一份工作;有47.4%的贫困女大学生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毕业后会有一份称心的工作。

73.0%的人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第4篇: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女大学生犯罪;特点;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151-03

作者:刘华,吉首大学学院讲师,硕士/屈迎昕,吉首大学学院副教授,硕士;湖南,张家界,427000

据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的统计,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为60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5.7%,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伴随着女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比例的上升,其犯罪率也呈直线上升态势,在校女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女大学生犯罪,则需了解其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而对症找到防控对策。

一、女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女大学生犯罪并不是刑法上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归纳其定义可为:正在接受各类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女性,实施了刑法禁止的,具有严重危害社会的,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当前女大学生犯罪现象呈现了如下特点:

(一)范围扩大,数量增长迅速。女大学生犯罪案件原多出自民办高校,但自2000年以来重点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女大学生犯罪案件较之往年有了明显的增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的武彬在其《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中指出大学生犯罪案件,男女犯案量比为7:1,相对于男大学生犯罪数量,女大学生虽是不及,但其增长速度却十分迅速。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上半年受理的大学生案件中,女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的案件占30%左右,比往年增长了100%。另据统计与1997年相比,截至2002年底全国在押女犯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女大学生犯罪案发率上升了56.3%。可见女大学生已经成为犯罪主体中的醒目群体,问题日益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犯罪类型的多样性。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女大学生犯罪主要以物欲型和情绪型为主,但情绪型犯罪有所下降。当代女大学生犯罪70%都集中在以这两种类型为主的盗窃、诈骗和上,盗窃罪表现的最为频繁;性犯罪则是呈快速增长趋势,渐与盗窃等物欲型犯罪持平。同时近年来功利型犯罪的出现也不容忽视,功利型犯罪表现为“造假”,例如伪造各种证件欺骗就业单位,或是为了学业或就业与他人达成金钱或是肉体的交易。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团体犯罪,女大学生犯罪不少是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沆瀣一气,或是在校园里应外合,或是在社会上进行犯罪活动,其犯罪影响极坏,危害也更大。

(三)主观方面具有预谋性。女大学生具有高学历,其智商也比一般女性高,因此决定了她们的犯罪具有预谋性。多数女大学生心思缜密,犯罪前都要经过长时间的斟酌考虑和心理挣扎。如行动前都会仔细勘查、详细计划,在实施犯罪时也非常小心。这些说明女大学生犯罪时具有预谋性,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相对的那种突发性犯罪事件较少。

(四)犯罪手段隐蔽性。由于女大学生在生理体力不占优势,性格胆小柔弱等特点,决定了其较少采用血腥的暴力手段或者公然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对于心思缜密的女大学生来讲,她们的蛛丝马迹很难被发现。2006年在郑州某大学图书馆厕所内破获的女大学生高爱红贩毒案就是一例,高爱红因手段隐蔽,做事小心,所以很长时间都未被发现。女大学生犯罪更隐蔽的方式是利用网络犯罪,网络的远距离性、虚拟性为犯罪提供了更加隐匿的温床。

二、女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一)人生观、价值观偏离。部分女大学生从小被灌输的单一价值观就是拼命念书考上大学,而素质教育却出现缺失,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膨胀,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关心他人的感受,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这样就必然导致性格扭曲,产生偏执人格。同时只索取不奉献的人生观会把金钱看成一个人的终极目标,她们贪婪、自私、冷酷而缺乏最基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在索取中可以不择手段,包括出卖身体和尊严。另外,她们崇尚享乐主义的幸福观,这也会驱使女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低级的感官享乐,铤而走险,走上、吸毒……甚至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的不良教化。家庭作为人的社会化启蒙,和女大学生的成长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普森斯说:孩子的德育应从摇篮时开始,因为当今社会缺乏的不是头脑而是品德。家庭温暖和教养的长期匮乏,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过程,一些女大学生正是利用父母的疏于管教,在父母无法涉足的空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还有一些女大学生被父母放纵溺爱,其需求通常无条件的被满足,一旦得不到就会想通过其他不法渠道获得,这也是其走向违法犯罪的原因。同时父母的身教言行也对女大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母亲的形象和特质。国外一项权威调查表明,犯罪者70%出身于父母有犯罪记录的家庭,凡是母亲有犯罪记录的家庭,其子女86%以上行为不良,大部分女大学生违法犯罪是由于受道德败坏的母亲的影响。

第5篇: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Abstract: Discusses the impoverished university student bad psychological feature the main performance,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from cultural and the theory angle of view, the strategy which the research deals, to promotes the impoverished university student healthy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关键词:贫困心理亚健康群体

key words: Impoverished psychological Asia healthy community

一、贫困大学生总体调查情况

最新调查显示,在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日前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高校中,有60%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报告中指出,40%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为贫困受到打击,更有近20%贫困生由于贫困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有8.5%的学生认为校园出现犯罪活动与一些学生的贫困有关。所谓贫困大学生主要指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目前中国贫困生总数估计超过500万人。

我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由此可见,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贫困也对近半数贫困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使其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

二、 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调研和心理测试等多种途径了解和总结出贫困生出现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不少贫困生多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多乡村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课都不能充分开展起来,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习条件也很差,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导致“心理贫困”。

二是贫困生与人交往常抱着一种防御心理,将自己封闭起来,并且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敏感,在交往中常表现出害羞、害怕、拘束、紧张、回避现象,原因是因为自卑心理较重。

三是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大学生中不时泛起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这无疑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四是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社会文化在一些人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的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力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了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

五是高校毕业生分配带来就业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着一些不公正现象。贫困大学生没有父母可以依赖,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

六是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由于宣传不够或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精神上却遭到了挫伤,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三、 如何化解贫困学生的心理危机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从中学到大学,对于每一个新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方法,无论是自我的目标还是社会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否在这种环境下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中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我校在大学新生开学后开设心理教育课,其所起到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根据各个贫困生的具体实际,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同样也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缩短心理转变所需要的适应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针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我校还会定期举办了对象明确、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讨论会,为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心理环境。

其次,全方位的经济资助是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针对高校贫困生问题,国家为使家境贫困的学生上的起大学,从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等五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校不仅认真落实这些政策措施,同时学校也通过设立校综合奖学金以及为贫困学生安排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等措施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问题,同时还会积极运用我校贫困生中依靠自身努力,顽强拼搏而获得成功的优秀代表,树立榜样,激励其他贫困学生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再次,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发挥学生会、社团、心理医生和心理辅导员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使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心理咨询是改善学生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健全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周,我校特地安排每个新生通过计算机系统做一次心理测试,从而初步发现一部分心理健康有待提高的学生,提高心理健康建设工作的效率。在我校各级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心理健康工作得到迅速发展。首先,由专职心理保健人员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普及心理健康基本常识教育,培训一批学生骨干,通过社团活动、党员一对一结对活动等形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介绍或推荐有严重问题的学生去寻求帮助。其次,对各系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心理保健专题培养,并掌握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

第6篇: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之政府责任初探

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发展模式研究

网络时代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特点及思考

志愿服务与青年时尚研究初探

新时期团组织引领志愿服务协同发展的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接纳机制研究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中的民间组织参与路径

高职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改进和优化

新时期团组织引领志愿服务协同发展的探析

志愿服务与青年时尚研究初探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文化遗产特征分析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绩效评估

国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中国志愿行动融入社区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青少年性犯罪动机类型与针对性预防对策分析

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现状与建设策略

论青少年美育素质养成的悟化范式

论我国政策工具应用背景的优化

广东省农村青年协会建设调查报告

浅谈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路径

透过历奇教育浅析体验式培训在中国的发展

家庭功能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

中国历奇教育的发展轨迹及思考

城市高中生偶像崇拜校际差异的调查分析

志愿者服务动机调查与激励机制设计

广东青年中心建设模式的探讨

现代性的流变:从新青年到新人类

沿海地区大学生网络群体的调查分析

实地研究方法在青少年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最终消费在广东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态度的嬗变轨迹剖析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仲裁制度的思考

当前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调查及对策研究

关于广东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浅谈非公有经济领域青年发展需求

青年人力资源状况及改善对策

英国志愿服务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社会转型下开展家庭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我国上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之法律思考

城市社区就业:背景、问题与对策

顺德市青少年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信息网络时代高校共青团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冲突及教育对策

西部:重视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旅游经济

广州市党政机关青年素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素质教育应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7篇: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 xx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第8篇: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我系做了本次题为大学生消费心理的问卷调查活动。本次活动中电子信息工程系学生会各部门密切配合,对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分工到个人,出色的完成了此次活动。

本次调查中,我们在电信系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93份,其中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90%。此次调点在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调查目的。然而由于水平和精力有限,本次调查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望各位领导和同学对此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会争取在下次做的更好。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如下。

1.购买商品注重的是什么:

有61%的同学选了质量与功能,而选品牌,美观别致和价格的同学各占11%左右。可见质量与功能是决定我们系学生购物的最关键因素,他们对品牌、价格以及外观并不是十分的在意。大学生在购物时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这是大学生和一般时尚消费者的最大区别。

2.大学生的消费方式:

32%的学生选择了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45%的同学选择能省则省,另有少数同学选择毫不在乎或其他。由此看来我们系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有计划的消费,能做到不乱消费,不乱花钱。都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以有限的资金做个快乐的消费者。

3.平均每月生活费;

5%的同学在300元以下,35%的同学每月生活费在300-500元之间,另外55%的同学在500元以上。这和在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密切相关也基本吻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一般是贫困生,而5%的比例或许也基本符合在校贫困生的比例。

4.心理合理的消费状态是:

24%的同学认为够花就行,29%的同学以定出消费计划为准则,而51%的同学希望每月都有赢余以共自己支配。

5.如果有一大笔钱,你会如何使用:

32%的同学想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20%的同学有周游世界的梦想,5%的同学想捐给慈善机构而40%的同学要把钱存到银行另有12%的人选择其他使用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都渴望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事实上无法得到满足或许这就是大部分同学选择买自己想买的东西的原因吧。

6.常去的购物点:

46%的同学选择百货商场,33%和14%的同学选择专卖店和特色店,只有7%的同学会去一般的小店。大学生是介于普通消费者和时尚消费之间的特殊消费群体,所以我们系的同学都比较倾向于去百货商场消费。

7.物品选择的标准:

60%的同学选择舒适,14%的同学选择与众不同,15%的人认为品牌更重要,11%的人认为无所谓。从数据看来我们系的学生还算是比较实在的一族消费者,他们花钱消费追求更多的是舒适。

8.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

62%的同学主要消费项目是生活所需,11%的同学以书籍为主更注重自己的学习,16%的人选择购物,6%的同学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娱乐,另有5%在其他方面。就此看来我们系的同学一般都还无法自立,他们的生活费还得靠父母,所以他们都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不乱消费,仅以自己的生活所需为第一。毕竟欲不可纵,成灾!。

9.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否购买没用的东西以求发泄:

20%的人会,而绝大多数80%的同学都选择不会。在没有完全独立自主之前心情不好也没必要和钱过不去嘛!

10.购物时会否有:

25%的同学认为有,而36%的同学感觉不到。就我们系的同学看来把购物当作购物的还是稍微多一点。

11.当身无分文时,朋友去玩,你会怎么做呢?

65%的同学选择婉言谢绝,然而有35%的同学会借钱消费。或许这的确有点难以选择,毕竟朋友相邀嘛!或许这也得看是哪种朋友!

12.买到伪劣商品时:

44%的同学会去找商(厂)兑换,37%的同学会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另有19%的同学选择其他做法。看来我们系的同学作为一个消费者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方面的意识并不足。我们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或许更确切的说在维护大学生消费权益方面做的并不充分。要想做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前景也不乐观。

13.买完东西后会否保留小票

57%的同学会保留,47%的则不会保留。

第9篇: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在校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

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有75%以上都有过兼职经历,全国百万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市场,而同时有些不法公司,中介又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骗取中介费用。行走在宁静大学校园,你一定能够看到墙壁上、宣传板上、橱窗内形形的广告,是机会还是诱惑?面对急聘、招募、家教信息我们该何去何从?为此本刊联合南农学通社记者团就大学生兼职状况做了一次广泛的问卷与网络调查。

此次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达85.5%。网络问卷浏览量将近1000,在各高校论坛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了如下分析,希望对广大想做或已经在做兼职的同学有所帮助。

男生兼职多半为锻炼自己

此次的问卷调查,在男女、年级上的分布比例,可以说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首先,男女比例分别是52.0%和48.0%;男女生在兼职的主要目的上存在着很有意思的差别:男生冲着钱去做兼职的,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43.9%,女生的这一数值是53.9%;男生兼职为锻炼自己的,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52.4%,女生的这一数据是41.5%。

男生中为锻炼自己而选择做兼职的占了大半,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女生兼职为赚钱的占了大半。学工处心理辅导老师表示:可能是男生更有远见,同时他又补充道:也许是因为女生比例比较大,贫困生相对较多造成的。

而在年级的分布上,主要是以大二大三为主体,这基本上是出于对现实情况的考虑:大一新生刚跨进大学校门没多久,有兼职经历的人还不是很多,同时,大四的学生,由于忙着各自前程,并且毕业在即,较难实施调查。

学生的合法权利需要重视

在被调查学生中,在第一次兼职的时间这道题上,165个人填答了,还有6个人没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学生中,大一就开始兼职的学生占到了57.0%。第一次找兼职,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通过学生兼职中介,在调查中,这一比例占到了45.0%,而由同学介绍、自己找、学校勤工助学找到兼职的分别是24.0%,18.1%,9.9%。

比照其中的两个数据,记者发现里面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57%的同学从大一开始兼职,而同时又有45.0%的学生,第一次是通过学生兼职中介找工作的。就以上两个数据看,其实,整个学生兼职中介还是相当有市场的。但中介市场鱼龙混杂,大学生兼职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障,是个大问题。调查显示,有将近百分之五十做过兼职的同学没有受骗,但也有多达百分之四十的同学有过受骗经历。

遇到这个问题的同学,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拨打110或315消费者会,一般中介为了长期经营考虑,只要有关部门介入他们都会归还中介费。法律界人士提醒同学们,最好与中介签合同,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果没有任何问题,最好不要轻易交中介费,以防上当。

在兼职次数调查这道题上,只有133个同学填答,33个同学没有填答。从调查结果看,做兼职次数最多的同学多达10次,而平均兼职的次数是2.33,绝大多数同学仅做过一次兼职。

家教和勤工助学最有保障

至于如何协调兼职和学习的关系,被调查学生中,在为做兼职,可曾逃课这道题上,170个人填答了,1个人没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学生中,表示翘过课的占了31.2%,可见翘课比例还是相当高的,看来如何协调好兼职与翘课的关系不容忽视。在对上题中所提到的翘课的学生的翘课频率调查中,65个人填答了,有106个人没有填答。从填答的65个人看,大部分人选择了很少,这一数据占到了64.6%,另外表示其翘课频率一般(每周一两次)的占26.2%,表示经常翘课的(每周3次以上)的占9.2%。

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6日

调查目的:当今社会,兼职已成为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不以为然,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

工作经验以便在往后的实践中能更好的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为了了解学生对于大学生兼职问题的看法,我们开展了此次活动。

调查对象:淮南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

1.大学生兼职的基本情况

2.大学生在兼职工种

3.影响兼职的因素

4.大学生兼职的利与弊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50份。

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做兼职的现状分析

经数据统计,出于补贴生活费用的占23.3%,其中男生占46%,女生占54%;为了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能力,为以后工作做准备占52.3%,选择此选项的男生有52%,女生有48%;选择体验生活,开拓眼界的同学占17.3%,其中男生占39%,女生占61%;另有8.1%的同学出于其他目的去做兼职。如表,

可见,做兼职不仅仅为了赚钱,更多的同学是为了接触社会,可以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为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当然有些比较贫困的同学考虑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补助,为了缓

解经济压力,减少家庭压力。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认为兼职的收获主要是赚钱和积累社会经验,少数同学认为可以广交朋友,拓宽交际面。兼职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大大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磨合期。 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要找好学习与兼职的平衡点,敢于尝试有一定知识含量的兼职。这才是我们学习知识和实践知识是兼职的过程和目的。

二、兼职种类的调查

经调查显示打工学生所选择的打工种类是:22%的大学生选择服务行业;12%的大学生选择家教;32%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推销员;12%的大学生选择做导游;9%的大学生选择做校园。

不论何种兼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得到收获,使自己

得到锻炼。

三、兼职的利与弊关于大学生兼职。

兼职的利处

1.步入成人的行列,我们无论家庭条件优越与否,我们都渴望独立,需要独立,而独立的首要问题是经济独立,做兼职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用自己的手,挣自己的钱,上自己的学,走自己的路。兼职打工同时可以取得物资跟精力上的回报。对经济有艰苦的学生来说,兼职打工是他们进行实践学习的一个主要的物质基本以及精神能源。

2.打工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中认清自我,丰富阅历,培养交际能力,增加社会经验不断成熟。

3.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大学生有热烈的工作激情,有丰富的想象力,有无限的创造力,有强烈的责任感,经济回报小,人力成本节省,这些优越条件企业不会视而不见的。因此公司企业是非常愿意接受大学

生兼职打工,因为他们可以以低廉的价格换来高素质的劳动力,降低经营成本。同时,他们还能通过这种形式充分考察大学生,以便日后吸收全职员工。

兼职的弊端

1.据调查,大学生兼职的范围很窄

2.有些兼职存在危险性,比如酒吧服务员,在酒吧那样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环境中,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3。效率问题,兼职的确带来一定好处,诸如收入、经验等,但消耗的时间、精力成本得不偿失。

4容易影响对金钱的态度,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观,过早形成拜金主义

四、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人不能协调好学习和打工的时间安排;工作之后的劳累分散精力,导致无心学习;容易影响大学生对金钱的态度,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观,过早形成拜金主义;社会很复杂,大学生打工容易受骗上当。我们认为:大学生兼职不是只有弊端的,也是有益处的。大学生论年龄已是成人,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知道是非观念,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头脑也不会过于简单,遭人骗也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我们应该把握兼职的机会,让我们自己学习如何有效地分配时间和精力。

关于在兼职中学生受骗的现象,《大学生兼职期间权益保护问题探析》的作者邓岳南认为,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敢于同违法违规侵权行为进行斗争,这样司法救济才能成为可能。《对高等院校学生兼职状况的思考》的作者米霞认为,学校应该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创造合适的条件与氛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懂得自己需要什么,让学会自己做出选择。

调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