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贷配给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信贷配给及其西方经济学家对此的理论研究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存在的一种典型现象,信贷配给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或许可与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原理相提并论”(傅殷才,1993)。现代信贷配给理论评述信贷配给是指贷款人基于风险与利润的考查不是完全依靠利率机制而往往附加各种贷款条件,通过配给的方式来实现信贷交易的达成。它表现为两种情况:(1)在对借款人信用评级基础上,一部分申请人可以得到贷款而另一部分则被拒绝,即使是后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2)借款申请人的借款要求只能得到部分的满足。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信贷市场仅仅是利率机制在起作用,利率灵活的变动能够自动地调节信贷市场的供求关系,使信贷市场趋于均衡,而信贷配给仅是由于外部振动所引起的一种暂时的非均衡现象。下面我们介绍两种对信贷配给有不同看法的理论,用来说明我国信贷配给的双重特点。
20世纪70年代初期,麦金农和肖通过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模型(以下简称M-S模型),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严重金融抑制是制约储蓄积累和经济发展主要障碍,概括地说,M-S模型明确了凯恩斯主义低利率刺激投资的政策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不适用性:即有管理的低利率必然会要求在有管理的信贷市场上进行信贷配给(CreditRationing),而信贷配给将使低效率的投资获得廉价的贷款,从而阻碍了经济增长。
麦金农和肖的理论认为,金融体系在国家控制下以配给的方式供应信贷,能获得信贷的多为享有特权的国营企业以及与官方金融机构有特殊关系的私营企业,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得不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存贷差。但这些借款者的投资并不总是获得较好的效益。因此,信贷配给政策可能挤掉一些高效益投资项目,从而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下降。
而对信贷配给现象作出更深入研究是斯蒂格利茨和韦兹。1981年,以斯蒂格利茨和魏斯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从不完全信息市场的角度提出了“金融约束论”。他们认为金融深化论的假定前提为瓦尔拉均衡的市场条件,这在现实中难以成立。在斯蒂格利茨和魏斯的理论(以下简称S-W模型)中,论证了由于信贷市场上借款人在项目的风险收益水平及资金实际使用方面掌握着比银行更多的信息,因此,信贷市场上的信息必然是不对称的,由此而产生的“人为”的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就使得银行业无法完成对自身信贷资产的全部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由此产生。信贷配给的出现,与利率的刺激效应和逆向效应有关。从信息不完全发生时期看,事前信息不完全是信贷交易发生前银行缺乏辨别顾客风险状况的充分信息,这时,如果银行在基础利率上增添“风险补偿费”使利率上浮,风险较大的借款人愿意接受贷款而不可能拖欠,比较安全的借款人往往放弃借款申请,这就是“逆向效应”;事后的信息不完全是由于监督成本高昂使得银行难以获得信贷资金实际使用情况的充分信息,接受较高利率的顾客在获得贷款后,必然追逐高风险项目,这就是“刺激效应”(即道德风险效应)。由于利率双重效应的存在,贷款利率的上升将促使信贷资产风险的增加和配置效率恶化。因此,银行应采用非价格手段来配给资金:当信贷市场上出现信贷需求大于信贷供给时,银行会把利率定在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之下,鼓励那些资信度高、只愿意以低利率借款的顾客借款,限制那些资信度低、愿意以高利率借款的借款者,以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改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借贷市场上均衡信贷配给可以实现。S-W模型强调了由于市场微观主体的逆向选择作用,存在着比瓦尔拉均衡更稳定的信贷配给均衡,它使得银行在信贷市场上可以通过利率的甄别机制(ScreeningDevices)来选择贷款对象(避免高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我国的信贷配给及其两重性
笔者对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变化和存贷差额数据进行统计并观察,发现有以下两个变化:从1996年起到2002年,央行八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96年的9.18%下降到2002年的1.98%,一年期贷款利率从1996年的10.98%下降到2002年的5.31%;我国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持续7年出现存差,而且存贷差额呈递增趋势,从1996年的7439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43585亿元。这两种变化完全符合麦金农和肖M-S模型中的信贷配给特征,说明在我国信贷配给现象确实存在。但笔者认为我国信贷配给的形成原因有两重性,兼具M-S模型和S-W模型所提出的信贷配给的成因,下面我们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本文所指的信贷配给双重性的第一层意思是指:政府努力动员金融资源向有特权阶层的企业配给资金的麦金农和肖式的“政府主导型”信贷配给,很显然,第一层信贷配给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行为。
这一点可以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构成上看出,笔者首先把全国的企业类型分为两大类: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其中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股份制经济和其他经济),然后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中的信贷又细分为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信贷额,这样计算1996年到2002年7年间的数据,我们发现从1996年到2002年国内贷款总额增长了将近2倍,但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从中获得贷款额比例很不均衡,虽然非国有经济获得贷款的比重在加大,但一直到2002年,国有经济从国内贷款中还获得了56.26%的份额,仍然占到一半。而且国有经济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政府通过银行转贷给对国企的预算内资金。
我国信贷配给第一个特性形成的原因在于:(1)我国的金融体制依附并服务于经济体制,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要优先考虑对国有经济的扶持与发展,在国有经济尤其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出现困难时,政府通过金融和财政加大对其的投资力度也就不足为奇了。(2)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不光担负经济任务还有许多社会功能:国企必须对地方经济增长,雇员和退伍军人安置等问题负责,同时履行许多“政治任务”。经济转型时期的国企改革就是要企业甩掉这些“包袱”,轻装上阵,其中包括:下岗分流冗员,医疗、住房等福利费用的削减等等。那么这部分改革成本在国家出于安定团结的政治目的,要由政府承担。另一方面,现代化企业的建立要求他们随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的投入,但在国企效益好转有盈余资金支付这些开支前,政府作为他们的所有者,肯定要从资金上加以支持。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财政无力负担或“赤字”财政亦无成效的情况下,国家必然转而求助于金融体系,即对国有经济进行信贷扶持。
我国信贷配给双重性的第二层意思是指斯蒂格利茨等提出的“市场主体型”信贷配给,它体现的是发展中国家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微观主体行为的增强。这一点可从我国近年来金融机构存差日益扩大,银行“惜贷”看出,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选择授信对象过程中的主体性在加强。但是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机构主体行为增强主要表现在:对非国有经济信贷不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第二个特性形成的原因是:(1)近年中国金融改革步伐加大,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大幅削减人员,精简机构,消化不良债权,为早日上市融资创造条件。这样,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形成了具有一定市场行为的相对独立的主体,它们需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决定贷款时必须考虑一定的自身利益。(2)民营经济融资信息渠道不畅。这种状况主要表现在银行对申请授信的中小企业既没有充分的时间又没有合适的渠道进行了解,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因为民营经济数量大,情况千差万别,难以达到“完全信息”。中国私营企业共有150万个,占注册登记的工业企业的99%,且分布的行业、地区,自身规模、产品状况等情况十分复杂,这就限制了银行对民营经济的授信;二是有些信息本身就缺乏,无从获得。例如:竞争力、成长性等决定银行授信行为的有关民营经济发展前景的信息,当前对民营经济的评估不仅缺乏,而且信息的确难以获取;三是很多民营经济成立的时间短,其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甄别,尤其是民营经济的信用度和信用史无法给银行以可靠的保证,使银行对民营经济授信“望而却步”。
三、结论及建议
1.中国国内的金融体制仍然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型体制,正如麦金农等描述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那样,这种体制一开始产生就表明它是为了高度集中金融资源,保证政府有效地动员全国金融资源来支持“享有特权”的国有企业而实行的一种“计划分配式”信贷配给制度。直到目前,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国内金融体系替国有企业融资的格局不但没有削弱,反而不断加强。这样的金融制度安排如何能够保证国有企业高效益,且实际上能够体现出“集中资源干大事”的效率——对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整个国家都是有益的,但实际情况不令人乐观。
2.目前在我国尽管仍然存在存、贷利率的国家严格管理,但商业银行改革继续推进的结果是:信贷主体开始追求自己效益的最大化。一部分代表现代部门的国有企业及非国有企业,其技术和效益处于领先地位,它们在间接融资过程会得到银行优先考虑;而那些缺乏市场和技术,更缺乏企业家和效率的国有企业,除了政府的强迫干预外,它们从金融机构融资的比例将日益减少。
参考文献:
2002年以来,投资、出口及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并不表明经济已经走出通货紧缩。主要理由:一是价格下降还在持续。
二是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仍低于潜在产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不足。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实际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我国这一水平为9-10%。
而且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加速,不是市场机制本身调节的结果。袁钢明(2002)认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及工业生产的增长加速,不是被市场需求及市场价格所激励拉动起来的,目前投资加速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财政支持的基本建设投资。王小广(2002)也认为:当前经济回升主要是受短期利好因素的刺激,真正反映内在增长的因素如消费、物价则呈现相反的走势,表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通货紧缩是一种内在的长期性趋势,是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矛盾的综合体现。
刘国光、刘迎秋(2002)则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指出:自2001年9月份以来通货紧缩趋势重新抬头,在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的情况下,以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依据”,即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充分运用我国富余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银行存差过大且多投向不能直接推动实质经济增长的领域,如用于持有国债、中央银行准备金等金融资产而不是直接贷款。三是失业率没有出现减少趋势。“九五”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呈不断减少趋势,而农村非农就业总规模则出现了绝对减少,就业不足和收入本论文由论文由整理提供
/">整理提供差距增大必然带来需求不足。
国内解释通货紧缩形成原因的理论文献很多,但对于通货紧缩为何长期持续,即经济为何难以走出通货紧缩,则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试图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劳动、商品和资本市场微观行为,着重对我国通货紧缩为何长期持续这一宏观经济现象进行解释,以期对治理我国通货紧缩提供政策上的指导意义。一、宏观经济波动的信息经济学分析范式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波动时往往使用宏观总量概念,侧重于分析总供求之间的均衡状态,在分析微观行为时,侧重于价格调整。
要么假定价格粘性,如新古典综合派,但没有分析价格粘性的微观形成机制;要么假定价格具有充分弹性,如新古典学派,据此分析经济的调整和波动。以上理论通常假定经济行为人信息完备、不存在获取信息的激励、交易成本为零、具有完全理性。这一假定明显地与现实不符,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这对于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含义。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会出现市场价格机制失灵,宏观经济难于达到帕累托最优。信息经济学在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时有别于传统经济学,该范式认为:
第一,筛选和提供激励具有重要经济功能,而这一点几乎被传统经济学范式完全忽略;第二,市场不出清时,或更一般地,存在选择、激励和不完全信息时,非价格机制有助于配置经济资源;
第三,市场不出清时,包括工资、利率等价格机制的作用有限,并不必然传递所有稀缺性信号,稀缺性信号也可以由其他方式传递,如存货变动等;第四,当价格不再完全传递稀缺性信息时,价格可以负担其他经济功能,如影响市场交易中的商品质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化主要是由数量变化而不是由相对价格变化调节。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的变动主要导致就业的变动,而不是工资的变动。
在给定工资下,对商品需求的变动主要导致产出的变动,而不是价格的变动。厂商之间的博弈形成折弯需求曲线,导致价格粘性,价格粘性是内生的,它加重或延续了宏观经济波动。信息不对称时货币政策的部分影响是通过信贷配给而不是通过利率变动发生的。经理人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人问题和融资活动的信号传递功能,都会影响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和结构。信息不完全也会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加深。凯恩斯最早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就从贷款人与借款人两类风险、人们的现有知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预期和投资乘数的角度,探讨了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对人们经济行为和经济波动的影响。Stiglitz(1992)认为:信息不完全及其导致的厌恶风险的行为,有限理性,签订不完全契约的能力,造成了契约刚性。契约刚性是经济不能以接近充分就业的方式对波动迅速做出反应的重要原因。
二、我国微观市场的信息经济学分析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制度变迁很大,特别是当经济处于低速增长阶段,改革的力度都将加快,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强,加大了经济主体的未来预期不确定。同时由于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交易的透明度低,信息生产严重不足,各种信息类中介机构也很不规范,由此造成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必然影响着我国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
(一)劳动力市场11效率工资与失业。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人是异质的,他们的能力不同,这一信息在厂商与工人之间是不对称的。
如果工人的保留工资和能力正相关,能力不可观察,厂商提供一个较高的工资将导致申请者队伍具有较好的平均质量,且能提高利润。如果补缺工人的成本是高的,厂商可以通过高工资,得以降低离职率。
这种反逆向选择的措施,使厂商将工资提高到市场出清水平以上,形成效率工资,而全体厂商都采取这一措施时就会造成工资粘性和非自愿失业增加。效率工资理论可用来解释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工人下岗和失业问题。国有企业面临严重的亏损,一些企业不是降低工人工资,维持既有的企业就业率,而是让一些工人下岗,即企业在自然状态不利时,调整劳动数量,而不调整或微调工资,使一些企业的工资呈粘性。
主要原因是工资成为生产效率的激励因素。企业面临市场的竞争,必须采用新技术和录用高素质工人,让低素质工人下岗。这既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也是对在岗工人提高素质和生产效率的一种潜在激励。同时,较高工资有助于减少高素质工人跳槽的道德风险。当企业之间相互展开对高素质工人的竞争时,就会逐渐抬高市场流行工资,形成效率工资。保持或提高现有工人的工资水平,有助于增进效率,否则人才外流。我国国有企业隐性失业长期大量存在,工厂开工不足,劳动力处于半闲置状态,让低能力工人下岗,工资总水而上升,达到减员增效。效率工资的存在并不会导致产品价格上升,下岗工人增多造成就业不足,居民消费需求不振。
21教育的
信号发送功能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Spence(1974)的教育信号发送模型表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有关雇员能力的信息不对称,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但雇员的教育程度向雇主传递有关雇员能力的信息,原因在于,接受教育的成本与能力成反比,不同能力的人的最优教育程度是不同的。高能力的人通过选择接受教育把自己与低能力的人区分开来。如果教育不影响劳动生产率,它只具有传递信号的作用,这样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浪费。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后原有文凭结构的信号传送功能弱化,迫使人们追求高学历和少数名牌高校。扩招后引起毕业生素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竞争更加激烈,出现了报考名牌大学热,一般院校或技术学校少人问津,考上大学不上重新补习人数增多,大学本科毕业很多选择考研等现象。其实大多数读研并不增加多少研究能力,只是增加一些实用型知识,和本科教育雷同,对提高个人素质帮助不大。在本科文凭已不太能显示个人能力的情况下,教育的信号作用必然会导致人才高消费,从而对整个社会来说造成很大浪费。追求高学历教育使居民预期教育投资增大,提高了居民储蓄倾向,预防性储蓄增加会相应减少即期消费支出,而学校的扩张支出作为公共开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有限。高等教育普及虽然可以提高我国长期发展能力及人力资本,有利于长期增长,但短期内对经济的抑制作用明显。
(二)商品市场的价格粘性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折弯曲线(见图2)。在不完全信息下,厂商之间的博弈结果如下:
(数字只代表相对大小,正值表示利润增加,负值表示利润减少)当总需求变化不大时,一家厂商需求的增加往往意味着其他厂商需求相应减少。博弈的短期均衡是:(降价,降价)。但这一均衡却不稳定,取决于厂商对于目前利润的态度,当这一过程持续下去,直到降价带来的利润为零或很小时,最终均衡将是:(不变,不变),即价格在当前水平粘住。
这表明当一家厂商涨价或跌价时,其他厂商理性地“跟跌不跟涨”,反应不对称,致使需求曲线弯折为弹性不同的两段DB和Bd,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也折为两段。只要边际成本曲线MC的变动不超出MR的垂直间断区间,厂商的均衡价格P3就很难变动。当前在我国商家之间的竞争性降价就是造成价格水平难以上升的重要因素。
(三)资本市场———信贷配给、债券市场萎缩和低层级资本市场均衡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就是如何解决出资人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同资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及解决方式差异,决定了一国融资结构。
在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导致市场萎缩直至消失,从而储蓄难以有效转化为投资,企业投资水平大幅下降。
11信贷配给。在银行识别借款人和试图影响借款人行为的贷款合约中,利率具有重要的筛选和激励机制。当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存在着有关项目投资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时,银行的期望收益取决于利率与投资风险分布,银行最大化其期望收益必然会导致信贷配给(见图3)。
实际均衡利率在r3,而不在r′,在r3处存在超额需求D3∃S3,银行将实行信贷配给。特别地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它们只能从当地银行借款,在通货紧缩时期,经历着衰退的当地银行又很不情愿贷款,致使那里信贷配给更加严重。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微观层面的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即进行信贷数量调整而不对利率作调整,会加剧经济波动的深度。
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受阻,难以发挥积极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贷配给严重。经济萧条时期,信息不完全程度变大,导致不确定性增强,债权人风险厌恶程度将增加,这或者是由于借款者的资产净值降低(由高于预期的违约比率引起),或者债权人识别风险的能力增加,都会导致他们更不愿意发放贷款。
当货币当局通过诸如降低法定准备金等措施鼓励贷款时,这种努力很少会有效。如果从贷款得到的最大收益对风险贴现之后仍低于从短期无息国库券获得的收益,那么,银行就会明显地将其资金投向国库券。这种状况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委托—问题显得格外突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委托人难以对人进行有效监督,只能采取简单而严厉的监督措施,如信贷质量考核上的严格责任追究制,导致作为人的银行经营者风险厌恶程度急剧增大。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信贷人员的努力程度不能观察,但工作结果,即资产质量却可观察,迫使信贷人员贷款时过度谨慎,贷款增长减慢。
如图3中所示,银行的信贷供给曲线由S(r)下移到S’(r),相应地均衡时的超额需求由原来D3∃S3扩大到D3∃S’,信贷配给程度趋于严重。当前我国信贷配给突出表现为信贷集中,即贷款投向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发达地区。严重的信贷配给使这些企业或地区的资金成本得以下降(较低的利率和抵押担保要求),同时其他地区
和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却大大降低。
从而造成各地区、各类企业间的发展极不均衡,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银行的信贷风险也相应集中。
21企业债券市场萎缩。Myers和Majluf(1984)的新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如果厂商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关于投资项目的信息不对称,企业资本结构和融资决策就可以通过向外传递信息,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从原股东的利益出发,厂商的最佳融资顺序是:内部积累资金,债务融资,股票融资。
而我国当前企业融资的偏好顺序与之恰好相反,依次是股票融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内部融资。导致我国企业融资过度依赖于银行,而企业债券市场则极度萎缩。笔者(2002)从经理人激励的角度,采用不完全信息下的不完全合同方法,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萎缩的成因。我国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着特殊的委托—问题,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经理人行动不可观测,只能观测到产出结果,而这种结果往往又被行政干预等外部因素所混同,对经理人的监督和评价约束变得异常困难)和真实所有者缺位,难以形成激励相容的最优合同,必然会导致内部人控制,经理人的控制权收益表现尤为突出。在内部约束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各种融资方式形成的外部约束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将是我国国有企业经理进行经营决策的首要因素。
比较各种融资方式,股票融资对经理控制权收益最小,其次为银行贷款,而企业债券融资在各种融资方式中对经理的约束最强。分散的债券投资者迫使经理将企业收入流及时分配给投资者而不是自己挥霍,或使企业再融资协商变得困难,有助于揭示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信息,并通过声誉机制对经理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当债务人无力偿债时,迫使企业进行清算,经理人的控制权收益则完全丧失。债券市场的强约束使经理人对债券融资需求萎缩,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31中小企业融资、适度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低层级均衡。各层次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同,据此资本市场的层次结构可分为:民间融资、地方性资本市场、银行信贷市场、准全国性资本市场如二板市场、全国性资本市场(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融资)和国外资本市场。王宣喻、储小平(2002)认为:不考虑资本市场资金拆借的利息成本和执行成本,那么影响私营企业融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将是各层级资本市场要求的信息披露机制。越是高层级的资本市场,要求私营企业披露的有关经营方面的信息就越多,而在现阶段,经营信息的披露给私营企业带来潜在的经营风险,例如违法行为以及技术信息、产品信息等。
中小企业在其壮大过程中,需要依次从低层级资本市场走向高层级市场,企业在各层级市场之间选择时,必须考虑融资收益和融资成本,特别是信息披露带来的经营风险成本。
以下的分析表明(见图4和图5):由于各层级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程度(K)及披露成本不同,存在着多重均衡,即低端均衡L和高端均衡H,与之对应的最优信息披露是K3L和K3H。
假定企业的边际生产收益MR是融资量的严格增函数(图4),不考虑其他因素,只考虑信息披露和财务成本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在企业由低层级市场向高层级市场转变初期,信息披露的增加对企业经营风险影响不大,财务成本也能得以降低,因而边际成本MC呈下降趋势,等到了一定的资本市场层级,信息披露的增加便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急剧上升,同时信息披露的各项财务支出也会增加,因而MC曲线将逐步向上,企业的资金需求曲线DD即是MC位于M和N之间的部分。在图5中,假定资金供给量随着企业信息披露程度的增加而严格递增(SS曲线),那么由U形需求曲线决定了存在着两个均衡,即低端均衡和高端均衡。表明在经营环境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好的国家,其信息披露成本相应较低,中小企业的融资将获得高层次均衡,二板市场等高层次市场能够得到充分发展,而较少依靠低层次市场。
在经营环境差,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国家,比如我国,中小企业将更多地依赖低层级资本市场(如民间借贷市场)提供资金支持,高层次市场难以建立起来以满足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需求。在我国,民间借贷作为层级最低的资本市场,借贷手续简便,借款人不需要提交有关企业经营方面的信息,甚至可以不用告诉贷款人借款的真实用途,贷款人仅依据对借款人个人信息的了解和凭借熟人的担保就愿意贷出款项,借款人的交易成本因而大大降低。此时,企业的融资成本仅包括利息成本,不需要考虑由于经营信息披露而带来的风险成本。而对于银行信贷私营企业往往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所有信息,这是很多私营企业在较高层级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以上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别用效率工资理论解释了我国的失业上升和企业成本下降,用教育信号传递模型说明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导致即期消费需求不足,用拆弯需求曲线解释价格为何难以上升。在融资方面,分别用风险厌恶、人问题及适度信息披露说明了信贷配给严重、债券市场萎缩、中小企业融资低层次均衡,进而导致投融资不足。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造成市场机制失灵,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加深,因而可以通过改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状况来减轻通货紧缩的持续程度,促使经济早日走向稳定增长。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建立有效的委托—机制,完善银行经营者的考核办法,减少过于严厉的信贷质量的指令性考核。
(2)规范和发展市场信息披露。培育和规范劳动力中介组织与劳动力市场,充分失业率及职位需求信息;规范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使投资者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促进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改善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3)由于现阶段民间借贷是私营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必须承认民间借贷市场的合法性,积极引导而不是取缔。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允许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与信用担保体系。
(4)政府在宏观政策上要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市场主体能产生稳定的预期,减少不确定性。加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发展高等教育。限制公共物品价格大幅度提高,如教育、医疗,提高人们的消费支付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管毅平.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行为分析:信息范式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
[3]布兰查德,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斯蒂格利茨.契约理论与宏观经济波动.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朱民,刘丽丽.企业金融资本结构之谜—现代企业资产结构理论简析[A].汤敏.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王小广.经济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的成因和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2,(10).
[8]刘国光,刘迎秋.结构性松动货币,抑制通货紧缩趋势[J].经济研究,2002,(10).
[9]王宣喻,储小平.信息披露机制对私营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10).
[10]洪正,王继权.从经理人激励角度考察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萎缩成因[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6).
[11]Akerlof,2002,”Behavioralmacroeconomicsandmacroe2conomicbehavior”,AmericanEconomicReview,June2002,411-433.
摘要:本文从筹资者、金融机构两个角度出发,运用资本结构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小微企业信贷理论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选择进行了分析。资本结构理论以及新优序融资理论主要侧重于定量研究;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则更侧重于动态定性分析,从动态的角度解释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最优融资源;麦克米伦缺口、信贷配给说和关系贷款说则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微企业 融资理论 融资选择
近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贷融资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而言,仍然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外部融资方式,在所有外部融资中所占比例最高。目前,小微企业融资信贷的理论较为分散,尚未形成一个体系学科,而且目前专注于研究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理论的文章较少。本文综合运用资本结构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小微企业信贷理论对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问题进行梳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资本结构的MM理论及其延伸理论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从理论溯源上来看,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运用微观定量的方法来研究企业的融资决策。
(一)MM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研究的起点是1958年,学者莫迪利阿尼Modigliani和米勒Merton 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该文基于完美资本市场的假设条件,来说明资本结构(企业长期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按照是否考虑企业所得税,MM理论分为“无税MM理论”和“有税MM理论”。
1.无税MM理论。
命题I:在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无论企业是否有负债,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价值无关。在这种情况下,说明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仅取决于企业的经营风险。这个结论就是著名的“资本结构无关论”。其表达式为:
VL=EBIT/K=VU=EBIT/K
式中,VL为有负债企业的价值;VU为无负债企业的价值;EBIT为企业永续的预期收益;K为有负债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K为既定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
命题II:有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随财务杠杆的提高而增加,即企业权益资本成本随负债程度的增大而增加,其表达式为:
K=K+风险溢价=K+(D/E)×(K-K)
式中,K为有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K为无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Kd为税前债务资本成本;D为有负债企业的债务市场价值;E为其权益市场价值。
2.有税MM理论。基于考虑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最显著的特征是说明债务利息抵税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命题I:有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具有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债务利息抵税收益的现值。由于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扣除,形成了抵税收益,相当于增加了企业的价值。其表达式为:
VL=VU+T×D=VU+PV(利息抵税)
式中,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D为企业的负债数量,T×D又称杠杆权益。
命题II:有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等于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加上与以市值计算的负债与权益关系成比例的风险报酬。其表达式为:
K=K+风险报酬=K+(K-K)(1-T)(D/E)
1977年,Merton Miller进一步提出了同时考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资本结构模型,他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会降低无负债公司的价值。其表达式为:
VL=VU+[1-(1-T)(1-TS)/(1-TD)]D
式中,Ts为个人所得税税率;TD为债券所得税。
(二)资本结构的其他理论。MM理论的观点与当时理论界的主流观点相矛盾。因此,该理论一经发表就受到了激烈的批判。虽然该理论的一系列基础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成立,但是它颠覆了原有理论研究的惯性思维,为分析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此后,理论界学者在MM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放宽假设,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大量研究。
1.权衡理论。权衡理论通过放宽MM理论完全信息以外的的各种假定,考虑在财务困境成本、税收、成本分别存在或共同存在等条件下,资本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市场价值。该观点对MM理论的修正意义在于,指出负债为企业带来利息抵税收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陷入财务困境的成本。
Robichek(1967)、Mayers(1984)、Kraus(1973)、Rubinmstein(1973)、Scott(1976)等人都对权衡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考虑了财务困境成本现值和成本现值的影响后,其表达式扩展为:
VL=VU+T×D-FPV(预期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
1984年,Bradley提出了“静态权衡模型”的标准表达,包括考虑税收优惠的破产成本权衡模型,并涵盖债务的成本观点和非违约状态中非债务矛盾的潜在损失。Kane和Schwartz是最初考虑“动态权衡模型”的学者。在2006年,Frank和Goyal代表性地阐述了“动态权衡模型”的中心思想。权衡理论有助于解释一些企业债务的难解之迷,如为什么有的企业负债比例很低而不充分利用负债抵税收益?为什么不同行业间企业权益杠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2.理论。1976年,Jensen和Meckling提出了理论。在资本结构的决策中,不完全契约、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关系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将影响投资项目的选择,引起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的问题,导致发生债务成本。由企业债务引发的成本和收益的变动,最终都会反映在企业价值上。理论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认可,因为它充分论证了单一依靠债权融资或者股权融资是行不通的,合理的资本结构应该是两者的合理搭配。在综合考虑了企业负债的成本和收益后,资本结构的权益模型可以扩展为:
VL=VU+T×D-FPV(财务困境成本现值)+ FPV(债务成本)- FPV(债务收益)
3.优序融资理论。1984年,Mayers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最早将信息不对称理论与融资结构联系起来,改变了过去主要从税收、破产成本角度出发的研究视角。该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和被投资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采用股权方式融资的企业通常都会被公众认为发展前景不佳。因而,每增发一次新股都可能造成企业股票价格的下降。从而推断出企业筹资时对不同筹资方式选择的顺序偏好:当企业存在融资需求时,首先选择内源融资,其次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最后选择股权融资。优序融资理论解释了当企业内部现金流无法满足净经营性长期资产总投资的资金需求的时候,更倾向于债务融资而不是股权融资。但该理论只是考虑了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行为的影响,来解释企业筹资时对不同筹资方式选择的顺序偏好,并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有的资本结构规律。
4.其他延伸理论。近年,资本结构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充实,更多的影响因素被陆续添加进来,代表性的包括信号传递理论、激励理论、控制权理论、市场时机理论等。同时资本结构的研究更多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包括行为经济学、法学、信息学等。一些关于企业融资的创新理论陆续被提出来,如马尔科姆・贝克、约书亚・科沃尔和杰里米・斯坦(2007)提出了投资者行为惯性理论,并且实证分析了这种惯性如何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理论界有了更多的共识,即从长期角度来看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更符合实际情况。艾拉・凯汉和谢里丹・蒂特曼(2007)提出,“通过研究企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数据(包括现金流、投资数量和股票价格的变化)与公司资本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并发现“这些数据的变化与权衡理论所预言的资本结构目标相吻合”。
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资本结构理论
以MM理论为代表的资本结构理论主要侧重于定量研究,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资本结构研究则更侧重于动态定性分析,从动态的角度解释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最优融资来源。企业生命周期是企业的发展与成长的动态轨迹。从企业融资的角度,可以把企业的成长过程分为几个阶段。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逐步形成三个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六阶段、十阶段等不同的观点。比如一种四阶段说将企业划分成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1970年,Weston和Brigham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融资来源的变化,提出了企业金融生命周期的假设,将资本结构、销售额和利润等作为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将企业金融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
三、小微企业信贷理论
目前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商业银行是小微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提供者。很多学者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对此展开研究,形成了包括麦克米伦缺口、金融抑制、信贷配给说和关系贷款说在内的一系列理论。
(一)麦克米伦缺口。1931 年,麦克米伦成立的“金融产业委员会”在向英国国会提交的《麦克米伦报告》中提出,在英国的金融制度中存在着小企业融资壁垒:小企业即使可以提供担保,也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在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和银行的贷款供给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缺口,后来该缺口被命名为“麦克米伦缺口”。随后,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受到了学者的长期关注,英国学者Ray和Hutchinson认为,产生缺口的原因分为两种:一是由资金的可得性问题导致的资金缺口;二是由融资成本过高导致的资金缺口。赵江和冯宗宪指出还存在第三个原因,融资时限造成的融资约束。
(二)金融抑制。实证研究表明,世界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麦克米伦缺口”问题。Mckinnon发现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缺口尤为明显。在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通常不够完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府把廉价的信贷资金通过正规的金融体系配给给政府希望优先发展的部门。这导致很大一部分企业无法从正规的金融系统获取融资,这部分企业只能依赖内部融资或从非正规途径的民间金融市场获取外源性融资,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金融压抑”。
(三)信贷配给。众多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从微观层面上看,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金融机构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原因。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安德鲁・维斯(1981)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中指出,由于借贷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很难从千差万别的各类贷款申请中有效分辨哪些借款人确实有能力及时偿还借款,哪些借款申请人有违约风险,哪些借款人届时根本没有还款能力,这就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为了降低风险,银行会把利率降低到均衡利率以下,鼓励资信高的企业进入,将资信低的企业限制在外,这种现象被称为“信贷配给”。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通过一定的“信贷配给”制度来实现竞争情况下的均衡状态。
从上述分析可以推断出:由于市场上各种类型的借款者的资质情况各不相同,当信息不对称情况存在时,必然有一部分借款人因为信息不能有效传递,而导致金融机构的不认同,无法从金融结构获得借款,尽管他们可能仍然能达到金融机构的放款要求、甚至愿意承担更高的资金成本,这种现象被称为“界定现象”。所以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提出贷款需求时,对小微企业持审慎态度,甚至不得不放弃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的正常信贷需求。因此,关于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的问题是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理论的重要部分。
布拉滕施佩格(1978)进一步明确了“均衡信贷配给”的定义。希尔德加德・惠特(1983)在斯蒂格利茨和维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扩展了信贷配给模型理论。贝斯特(1985)对抵押品的用途进行了深入探讨,泰勒尔(2001)通过研究指出,当道德风险存在时,借款主体自有资本的大小可以决定其借款能力大小。
(四)关系贷款学说。美国学者Berlin和Mester将银行的借贷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交易型贷款”多为一次性或短期交易行为,信用需求不会反复发生。交易所依据的是企业的“硬信息”,比如财务报表、抵押品的质量和数量、信用得分等,这些信息易于表达、量化、方便传递。“关系型贷款”是以银行对借款人保持密切监督、银行重新谈判和双方隐含长期合约为基本特征。依据企业的“软信息”(比如业主个人能力、性格、口碑、品行、企业行为信誉等)对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进行分析。这些信息也称为意会信息,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难以量化和传递。
“关系型贷款”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有助于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抵押要求。因此,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如米切尔・彼得森和拉詹(1994)与青木昌彦(2001)都指出,为了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一些金融机构也发展了一种区别于传统银行信贷审批模式的“关系融资”的特殊融资模式。这种模式,注重通过考察中小微企业的“软实力”,来决定能否发放贷款。虽然如何判断软实力的高低存在中小微企业的相关信息碎片化、获得方式多样化、求证难度大、沟通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但是借贷双方通过深入交流和信息的不断积累,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艾伦・伯杰和格利戈里・尤戴尔(2002)指出,金融中介机构内部将会产生一个问题:放贷员工通过与中小企业长期直接接触,获得了大量的企业软信息,但却难以从放贷员工有效地传递给机构的管理层或者所有者;而小型的金融中介机构因为具有较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员工和决策层之间不会间隔太多级别限制,所以它们在关系型信贷中会产生较小的成本。金融机构通过获得中小企业的“软信息”,并建立起有效的基于“软信息”的评估和判断体系,从而突破传统的基于财务报表分析和抵押物价值的信贷审批模式,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能够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同时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
资本结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在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合理筹集经营发展所需的资金,是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共同任务。采用科学的资本结构,合理地进行资本成本与资本收益间的权衡,将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X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关键词]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 多元化战略 使命漂移
一、村镇银行的缘起
从孟加拉乡村银行设立起,成立村镇银行的初衷就是希望借助这种新型金融组织为农村的部分相对贫困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属于普惠金融的范畴。长久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担保品,出于贷款安全性的考虑,商业银行无力为这部分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贷款服务,贷款市场因而长期存在信贷配给问题。《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这样描述:“信贷配给是借贷市场的一种状况,其中,按照所报的契约条件,贷方提供的资金少于借方的需求”。在符合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要求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没有提供与贷款需求相一致的贷款供给。贷款市场供给小于需求,而利率也没有出现古典模型所预期的上升以消除这种差额。从亚当,斯密描述这―现象起,凯恩斯、埃利斯、威尔逊、哈里斯、杰斐、拉塞尔、威廉姆斯等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分析。在斯蒂格利茨和韦斯的经典论文(1981)中,他们从贷款质量和利率水平的负相关关系角度论述了在信息不对称和由此导致的“逆选择”的条件下,信贷配给的存在性,市场失灵了。村镇银行的兴起源于对克服这种信贷配给的探索。希望通过设计一些制度安排(如中心会议制度、农户联保制度等),使金融机构有能力为部分相对贫困人群,主要提供无需担保和抵押的小额贷款等微型金融服务。尤努斯教授领导的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取得了部分成功后,推动了这种新型金融组织在世界范围中的发展和推广。20世纪80年代初这种新型的金融理念和方法开始被一些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引入我国。虽然最近印度安德拉邦出现了小额信贷的违约危机,但并不表明这种模式的失败(杜晓山,2010)。
二、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引进试验、试点发展到大力推动等不同阶段。按照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一201 1年工作安排》的规划,到201 1年我国拟建立1027家村镇银行。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3月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建立起至2010年6月末,我国已建立214家村镇银行。按照主发起行的不同,我国现有的村镇银行可以分为全国性大型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外资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和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目前最后一种在我国占80%左右,为绝大多数。本文中主要分析以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出现的使命漂移现象。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村镇银行却表现出了与设计初衷不同的特征,似乎没有起到为我国农村部分贫困人群提供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微型金融服务的作用,出现了使命漂移。
三、以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的使命漂移
村镇银行的使命漂移主要体现在贷款对象、贷款方法和贷款额度偏离面向部分贫困人群、主要采用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贷的设计目标上。
从2007年开始,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我国的村镇银行建设,目前有高达80%左右的村镇银行属于它们发起设立。但这些村镇银行却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村镇银行,从目标客户、贷款方法等方面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只是一种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并不是为我国相对贫困的人群提供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微型金融服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为背后的主发起行规避金融法规、实现区域扩张的经营手段。出于追逐利润和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考虑,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有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内在欲望,但受到金融法规的约束,无法快速扩张。村镇银行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机会。村镇银行不是市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是对市场调节失灵的补充,因此如果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指导,这些具备商业银行背景的村镇银行必然偏离原初设计的目标,出现使命的漂移。
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以下相关数据来源于该行各年年度报告),主发起行是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占40%的股份,是最大股东,两行董事长都是刘万霞女士。
长丰科源村镇银行更像是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分行而不是理论上的村镇银行,出现了使命漂移现象。表现在:第一,贷款客户的偏离。虽然大部分贷款投在了农业部门(2009年占到了总贷款的72.92%),但在放款对象上,排名前十位的客户贷款总额占据总资本的比例在2008年到达57.8%,2009年达到47.5%,没有像理论期望的那样主要面向贫困人群发放小额贷款。目标客户和普通的商业银行没有本质区别。2008年和2009年,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向其排名前十位的贷款客户提供的贷款总额分别占到总贷款的36%和13.5%,向其排名前十位的贷款客户提供的贷款总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分别为57.8%和47.5%。第二,主要业务和贷款手段的偏离。由于其目标客户不是贫困人群,导致在放贷方式上也不可能主要采用小额信贷,而是主要采用普通商业银行的担保、抵押贷款。从长丰科源村镇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可以观察到,共十项的贷款业务中,只有两项是不需要抵押和担保的小额信贷,而且这两项也是该行所有业务中开展最晚的业务。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在实际运行中偏离了主要为部分贫困人群主要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贷模式。由于控制权实际掌握在发起行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发起行经营战略的影响,比如帮助发起行实现经营区域的扩张,成为发起行在不同区域的。
四、对这种使命漂移现象的经济解释
1、利率限制
按规定我国村镇银行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至基准利率的四倍。贷款利率的人为管制可能是村镇银行出现使命漂移,无力为贫困人群提供小额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贫困人群缺乏合格的担保品和抵押品,而且大多需要的贷款额度较低,导致银行的贷款成本较大,为补偿贷款成本需要较高的贷款利率,如果考虑到不同领域的等量资本要求获取等量回报的资本运动,那就需要更高的贷款利率才能吸引商业资本进入这个领域。现实中运营较好的微型金融组织通常也收取较高的贷款利率,如茅于轼和汤敏创办的永济富平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的贷款年利率最高21%,尤努斯领导的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贷款年利率最高达到36%。而长丰科源村镇银行的贷款平均年利率2008年为8.75%,2009年为7.58%。在贷款利率受限的情况下,
出于追逐利润的动机,商业银行必然放贷于成本更低的领域,而大额的有抵押、有担保的贷款相对而言成本较低,从而吸引商业银行的进入。
利率限制,实质是价格管制的一种,必然导致村镇银行短缺,发展动力不足和新建速度缓慢。这可以部分解释村镇银行现有数量(214家)与规划数量(1027家)间的巨大差额,而且更重要的是导致村镇银行的异化――使命漂移,名义上的村镇银行异变,蜕化为普通商业银行。
2、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影响
作为企业,商业银行为追逐利润,有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两种战略选择。多元化战略虽对主业有补强竞争力的作用,但需要分散企业的有限资源,对主业也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多元化战略的选择通常发生在专业化经营成功实施之后。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战略在时间顺序上存在这样的安排:首先完成专业化经营,之后在利用其核心资源开展多元化战略。
我国的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其经营定位大多与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经营定位有很大重合(文远华,2004),而实力相对不足,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2005年取得根本性突破(2006年中国银行行业年度报告),更深化了银行业业务的同质性,使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竞争更加激烈。客观上导致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无法建立稳固的竞争优势地位。从而决定了大多数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现阶段处于专业化经营阶段,无力开展多元化战略。
发展真正的村镇银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本质上是一种产品多元化战略。由于地区性中小商业银行在一般放贷领域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劣势,使得在现阶段不可能开展面向贫困人群提供小额信贷的多元化战略,由它控制的村镇银行必然服从其尚未成功的专业化战略,导致村镇银行异化,出现使命漂移。这可以解释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有发展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但建立的村镇银行却并不是真正的村镇银行的现象。
3、相关公共产品的缺乏
由于缺乏合格的担保品和抵押品,商业银行会担心向贫困人群贷款的安全性,从而需要向违约风险高的借款人收取更高的利率以补贴贷款风险。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判断这种风险或者不可能或者成本太高失去经济意义。这时需要其他工具来帮助商业银行用可接受的成本鉴别借款人的风险,使借款人的私人信息用较低的成本成为公共信息。
【关键词】小额信贷 理论
国际上对小额信贷并没有一个唯一的定义,一般意义上来讲,小额信贷指的是向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资金支持的持续性信贷活动。这一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目标客户特定,针对低收入或者贫困客户群体,并对这一客户群体提供适合的信贷服务,这一层面是小额信贷与传统金融服务以及扶贫项目的本质区别;二是小额信贷机构对目标客户提供资金支持,要求其自身财务独立,并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一层面构成了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支持活动与政府或扶贫组织的传统扶贫项目的差异。小额信贷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基于下列理论。
一、金融抑制理论及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在1973年由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提出。他们同时还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模型。他们认为,由于金融体系存在着二元性的特征,即现代金融和传统金融部门并存的约束,使得中低收入人群(大部分为农村居民)大部分被排斥在金融市场之外。然而,这部分人群又亟须生产资金来改善贫困的生活状态。因此,农村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并且,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市场失灵现象还十分普遍。在麦金农和肖的理论中提出,在诸如农村等地区的不发达经济中,普遍存在着金融市场割裂和金融抑制的现象。作为一种弱质产业,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和风险性的特征,并且,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导致了其融资的困难。这些特性使得农业获得的政府信贷支持较少。然而,贫困人口大部分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因此,贫困人口对信贷的需求和其自身条件匮乏所带来的信贷政策上的约束,使得金融抑制情况存在严重,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融资渠道,使得贫困人口能够获得足够的金融资金支持来改变状况,而小额信贷正是这样一种较为高效的配给方式。
二、不完全竞争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苏联的解体带来了一系列东欧国家经济体制转变,在经济转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拉美洲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危机频发。这一系列问题表明,现存的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在完善有效市场机制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政府承担一些非市场要素的支持。针对这一现象,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在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中认为: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以及正外部性在农村金融领域体现的极为明显。金融机构无法充分掌握借款人的情况,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建立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因此,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政府应承担一定的作用。
三、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经济行为都会产生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理论对农户和金融机构的经济决策都产生影响,因此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一方面金融机构即使有大量的资金也不愿意为贫困农户提供贷款,另一方面农户存在大量的贷款需求却贷不到款。对于银行来说,贫困农户贷款额度小、居住分散,通常银行很难完全掌握贷款户的真实情况,评估贷款风险;对于农户来说,由于金融机构网点不够分散,在很多农村地区无法方便的办理业务,且贷款审批手续繁琐,还不一定能够获得贷款,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宁愿支付更高的利息向附近的高利贷贷款,也不愿意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四、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指的是一种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转换或者交易的过程。它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制度的产生过程,还可以理解为在人与人的交易活动中,制度结构的改善的过程。它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产生过程。按照制度变迁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变迁是一种自然演进的过程,由国家法律、法规或命令等承认其的存在。诱致性变迁存在以下特点:一为盈利性,即制度变迁是逐利的,只有当制度变迁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相关群体才会推进其发展;二为自发性,当原有制度存在利益的不均衡分配时,相关群体会自发的推动制度的变迁,促使其向更公平的方向发展;三是渐进性,诱致性变迁是一种由点到面、自下而上、由局部到整体的渐进式变迁过程。与此不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一种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施的变迁。国家作为权力主体,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来推行新的制度。通过国家垄断力来促进新制度的实施。同时,国家在制度供给上相比一般的组织具有规模优势。
参考文献: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其总产值和出口总额均占到六成左右,还提供了大量的城镇就业机会。因此我国经济能否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的形势下保持稳定和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众多因素的约束,以融资约束最为显著,其中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局势出现动荡的情况下,金融部门将重点放在风险管理问题上,我们目前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和质量与国外大商业银行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信贷问题关系到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发展的增长,也关系到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因此显得十分迫切。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的实务中得出小银行更具优势。如De Young,Goldberg,White(1999)指出,由小银行所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比例要高于大银行。而Berger,Klapper and Udell(2001)的研究表明,相对于大银行与小企业的短时期、分散化业务往来相比,小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倾向于长期化。Petersen,Rajan and Stein等人的研究表明由于大银行倾向于使用邮件、电话等方式与借款单位进行联系,而小银行则多通过私人接触与企业保持联系,这样导致大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关系较为疏远而无法掌握企业的发展状况及数据。Goldberg and White指出,规模较大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最重要的考察因素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中小银行则不然,除了其基本的财务数据,业主信用、产品的市场前景等额外的信息也被用作发放贷款时的参考。以上现象主要是强调银行组织结构不同在发放不同类型的贷款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不同,即大银行复杂的科层制多通过财务数据获得客户的硬信息,在发放数额较大、频率较低的贷款方面具有优势,而Berger和Udell等人的研究表明小银行简单的组织结构则有利于获得客户的软信息,利于从事小企业的贷款。
另一方面从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技术研究,得出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更适合发放关系型贷款。其中Berger等人将贷款归纳为四大类:财务报表型贷款、抵押担保型贷款、信用评级贷款和关系型贷款。关于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这一问题,学者也通过构建实证模型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学术界对于信贷配给的生成机制有着各种理论解释,其中斯蒂格利茨(1981)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基础所建立的理论模型最为经典 。这一模型证明了之所以存在信贷供需平衡是因为逆向选择,而这种逆向选择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所。当贷款需求很高的时候,作为贷款“卖方”的银行往往很难分辨每个借款人的风险情况,从借款人的角度讲低风险的借款人往往只能接受一个较低的借款利率水平,而高风险的借款人由于已经知道自己一定会在未来违约,因此可以接受更高的贷款利率水平。当银行(信息弱势方)要对贷款进行定价和选择时,由于无法分辨以上两种借款人,只能将利率定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但是能使银行获得最大收益的水平上。这样做的结构反而会利率承受能力高的借款人更有动机去选择高风险项目,从而降低银行的信用控制的效果。因此银行即使使贷款余额剩余也不会去贷给那些高利率的借款人。
Bester (1985,1987)的论文同样研究了信贷分配中的抵押品的作用。他的研究表明银行实际上可以利用抵押品和利率两种方式来考核待贷款风险,也就是说银行可以对企业抵押品的数量变化进行敏感性分析,进而区分出哪些项目是高风险的项目而对它们不授予贷款
威廉姆斯(1987)讨论了信贷配给中的监督成本。他的研究结论也表明银行期望收益的非线性的主要原因也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但是Williamson在他的论文中区分了事前和事后两种类型的信息不对称,而项目产生利润后的时候不确定性才是导致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
Schmidt(1997)对先前的研究进行了整合,把模型的假设定位风险重型和理想化的分离贷款操作,这样的假设使得信贷额度变成了一个模型内的内生变量。在这样的假设下,信贷额度也成为了一个控制指标。他的研究中还进一步分别考察了不同垄断规模的市场上贷款均衡的区别,进而得出结论在信贷配给的模型中信贷额度和风险自择往往是共生的。
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理论分析
中小企业主要存在如下信贷风险。其一,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内容的规定不明确,不透明,小企业经营者一般素质不高,信用意识淡薄,经常使用虚假财务报表骗取银行贷款资产,带来了巨大的银行信贷风险。此外,中小企业情况复杂,其提供的信息多为定性的信息,可信度不高,导致银行的信息收集和鉴别成本提高,从而带来巨大的风险。
其二,中小企业小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偏低,产品相比竞争力较弱,人才短缺,经不起原材料和产品价格的波动以及其他市场竞争导致的风险,从而营运困难甚至停产或者破产倒闭的。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效率差,常导致其信贷评级下降,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其三,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资产本身较少,抵押担保难以落实。中小企业存在着固定的资产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不明确的问题,加上固定资产的积累往往难以满足抵押的条件,银行获得抵押贷款难以实现后的资产,这往往对银行造成严重损失。
我国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但是相对于目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及其原因,当前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偏离政策目标。从根本上说,目前的金融支持政策是不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长期融资问题,而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从而实现生活保障,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这一目标。正是以此政策为基础,对当前的金融支持政策的内容不包括长期融资这一中小企业最为关切的问题。
其次,金融的稳定和长期的政策性支持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于立法,政策本身是暂时性的,不稳定的。因此目前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这只是一种应急措施,以处理紧急问题为导向的,其稳定性和长期更容易让人质疑。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仅仅当前的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一小部分而不断变化,缺乏持久性。
其三,覆盖不均的财政支持政策。目前的政策并没有另一般中小型企业融资受益,一方面,多数金融支持并不来自中央政府直接拨款安排,而是来自于地方财力,因此区域经济和财务方面的水平会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无论是财政支持或是金融机构贷款,他们都将个别公司的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因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获得融资的企业将更难得到资金,而且容易获得融资的后果更容易获得融资。
四、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天然的融资优势
如果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转变对中小企业的“偏见”,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力度,实际上是为企业的融资和自身的发展创造了一种双赢的局面。目前从国内外的经验和实务看来,中小银行服务于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优势:
(一)地方政府的支持。许多中小型银行在初期建立的时候,有当地政府的股权投资,这在客观上支持了中小银行的发展。同时,中小商业银行长期健康发展的发展也是地方政府所希望的,因为这可以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双赢。很多当地政府选择将财政资金以及预算外收费项目委托中小银行办理,或者动员当地的企业入股这些银行,使其银行的股东资金增加,从而提高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应积极利用好这些利用政策支持优势,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成本优势。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成本优势主要表现为信息和监督成本优势。由于大多数银行是该地区主要是中小型企业,中小银行对该地区的信息渠道更加熟悉,从而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有更广泛的了解,而且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人员以便对风险进行控制。一方面,使中小银行的地理优势可以利用的朋友和家人,了解当地中小企业的运作,甚至是其经营者本人的情况。由于该地区的中小银行一般规模不大,资金有限,从而使其业务范围专注于本市和本地区,当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时,他们能快速响应当地市场的变化和快速的调整经营范围。此外,许多中小银行可以更加了解当地的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条件,可以保证延长贷款偿还期限,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程序,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因此,小银行往往更容易比大型银行更受到地方中小企业和地方居民的支持和欢迎。
(三)集中经营优势。由于中小银行的开发旨在为本地中小型企业以及本地居民服务,它的人力资源、财政资源等也都取自特定客户群体,因此中小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业务部门实现分规模化,专业化的销售,即分行业建立专门的信贷编制,以更好地满足目标客户的各种需求。这种资源配置,能够加强城市商业信贷人员的业务知识,在他们擅长的领域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使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可能,进而产生独特的优势来应对大银行的竞争。中小银行可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这一竞争策略来应对大银行在全国的竞争,尽管中小银行的集中管理也可能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如果中小银行可以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贷款结构,就能使其信贷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分散风险。进一步建立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可以使其发挥更加显着的优势。
五、结论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而然其自身融资难问题也一直非常突出,不仅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给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出发,借鉴了内外商业银行处理信贷风险问题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我过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细分市场,建立符合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特点的客户经理负责制,提高自身的软硬件水平。在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放缓,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的现实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能否顺利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不仅关系到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而且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而今天的小企业经过不断成长很可能在明天成为大客户,而且比挖来的大企业也更具有稳定性。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发挥自己的天然有事,通过坚持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积极研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服务、业务模式和流程,加强风险管理的认识水平,改善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京考 从美国社区银行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取向[J] 经济纵横,2006
[2]毛悦宁 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思路研究[J] 金融纵横,2008
[3]张捷 中小企业的关系型信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 经济研究,2002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金融市场上呈现出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及因金融供给不足引起的金融需求不足状态,这些非均衡状态的出现,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成熟的信贷市场来说,信息不对称是信贷市场上非均衡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为了有效解决金融交易中的信息问题,本文从微观的“农村信贷合约”问题出发,探讨非均衡市场下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非均衡市场 农村金融信贷 农村信贷合约 关系型借贷
非均衡市场条件下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
非均衡理论以不出清的市场为研究对象;强调数量调整而非价格调整;行为人拥有不完全信息和将来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问题是最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其对货币的作用以及交易者的行为等问题的分析和结论。
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着“惜贷”和“贷款难”的现象。农村金融缺位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矛盾如下:农村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单一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与多元化、多层次的贷款需求之间的矛盾。农村经济越发展,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体系提供融资与服务的需求越强烈,同时,在单位存款、个人存款的增长拉动下,农村金融机构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金和潜在的金融供给能力,因此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之间形成有效的对接是解决农村金融缺位的关键。农村金融领域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之间存在对接矛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从需求方来说,农村经济主体大多管理水平低下、财务制度不健全、经济实力弱、资产规模较小,再加上农村产权市场不健全,很难提供符合正规金融融资的抵质押物。同时农村经济体对贷款的需求往往又具有贷款时间短、贷款金额小、贷款频率高的特征,因此常遇到“抵押难”、“贷款慢”的问题。对供给方来说,农村金融业务具有客户零散、金额小、后期监管成本较高的特点,出于盈利和规避风险的考虑,农村金融市场一些商业性金融机构则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因此,农村金融领域普遍出现了需求和供应不能对接的金融抑制现象。
非均衡市场条件下农村信贷合约设计
(一)企业规模与信息的非对称程度以及融资方式的关系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村金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农村金融的需求方(借款人)为了获得贷款,有可能有意隐瞒真实的信息,农村金融的供给方无法得知需求方的个人信息等真实信息。因此,在信贷合约签订前,不对称信息将导致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在信贷合约签订后,容易导致信息优势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因此,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商业银行为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金融市场上一般采用金融配给。在信贷配给中,被排除的主要是资产规模小于或等于银行所要求的临界抵押品价值量的中小企业,因为这类企业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低,信息的非对称性高。
(二)农村信贷合约设计
博格乌德尔等人将贷款技术归纳为四大类:财务报表型贷款、抵押担保型贷款、信用评分技术以及关系型贷款。财务报表型贷款适用于财务系统健全、信息透明度高的大型企业,一般情况下,中小微企业无法使用。抵押担保型贷款可以降低授信主体的资金风险,对借款人道德风险的发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农村产权市场不完善,中小企业缺乏有效抵押品,并且抵押担保贷款一般成本较高、办理时间较长,和农村金融的“短、小、频、急”不相适应。信用评分技术依赖于客户的信息系统以及客户信用信息的积累,其应用范围是农村金融将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使用并不现实。关系型贷款是银行依据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做出的贷款决策,这些信息不但包含了借款人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还包含了大量有关借款人的行为、品德、信誉等非量化信息,是一种能够评定的“软信息”,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通过获取这些“软信息”,可弥补中小经济体因无力提供合格财务信息和抵押品所产生的信贷缺口,改善其不利的信贷条件。
关系型贷款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分析
(一)关系型贷款对农村金融的积极影响
1.贷款审批结构扁平化。农村金融需求方的显著特点在于其经营信息往往都是些难以量化、难以传递的软信息。如果按照对大企业的审贷模式,设立层级分明的审贷会,容易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信息流失和失真。由直接接触农村经济主体的客户经理来决定贷款的审批与否,就可以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保证贷款由银行里最了解企业的人来决定。权利和责任对等,能大大调动其进行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的积极性。另外,农村金融需求方多用作流动资金,需求急迫。如果用传统的审贷会制度,难以适应农村金融需求方的需求。给予一线客户经理一定的贷款审批额度。使关系型贷款具有高效率的决策优势。
2.用人格担保代替抵押品。农村经济体的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依靠租赁,自有固定资产少,流动资本占比较大,很难找到符合一般贷款要求的抵押品。如果严格贷款抵押条件,会将一大批有潜力的小企业拒之门外。而通过信用担保的方式,既解决了抵押品不足的难题,又将借款人的亲朋好友等社会关系捆绑到这笔贷款上,一方面从道义上增加了其还款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扩大了监督贷款的视角。让担保人和银行一起来监督贷款风险。
3.贷款审批时注重企业主的品德。农村经济体的经营环境变动较大,盈利前景较难预测,而且贷款普遍具有金额较小的特点。此时,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已经超越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成为决定贷款质量的首要因素。即使企业经营确实出现困难,只要借款人还款意愿强,总会想办法还贷。相反,如果借款人人品差,即使企业经营正常,其也会脱逃贷款。因此,银行贷款时注重考察借款人在社会上的口碑,通过从其所在的行业及行业协会、邻居、亲朋好友等社会关系中了解其人品和信誉,实行人品一票否决制。
(二)关系型贷款对农村金融的负面影响
关系型贷款也给农村金融供给方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合规风险问题。农村金融供给方的合规风险问题一直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这既有历史原因和现实基础的影响,也有关系型贷款与合规管理的内在冲突。一是由于关系型贷款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农村金融供给方的管理存在较强的人为意识和行动。二是关系型贷款使用的大多是“非量化信息”,在管理中过多使用“非量化指标”。管理效果的公正性和可检验性较差,因此,以“非量化信息”为主的农村金融供给方就很容易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有所忽视,造成制度建设滞后。三是关系型贷款突出了“人情”在业务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使制度在执行中大打折扣。四是合规意识模糊,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淡化农村金融供给方的合规意识和理念,并进而影响合规文化的建立。
关系型贷款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增加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的供给
农村经济主体运用关系型贷款取得融资首先要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目前,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解决方法可以是增加非正规金融,使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互利合作,实现多方共赢。例如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建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实践证明小额贷款公司服务模式可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贷款金额较小,可以避免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另外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还可以吸取民间资本。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介入即由政府注资或给予一定的补贴建立农村金融机构,解决小企业、小商户短期资金的需求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另外,可以通过担保与抵押物的创新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二)金融机构在农村各地建立地方贷款服务中心
在农村各地建立地方贷款服务中心可以在各乡镇选取村长、或有影响力的组长作为区域人,因为区域人与农村经济体长期接触,可以减少信息搜索成本,同时让区域人来监督借款人的贷后行为,大大减少贷款后的道德风险,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工具
银行要根据资金的风险偏好及经营特点选择客户,主要注意以下方面: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时期,重点支持行业内具有优质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谨慎介入出口依赖性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建议对客户的销售增长率及盈利能力予以重点关注,相关指标以总行公布的国资委标准作参考;在考察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时,要求重点关注借款人的经营性现金流,特别是经营性现金流出时,要了解其产生流出的影响因素,对连续出现经营性现金流出及无法改善的状况时,要加快授信的退出。
具体的融资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根据农村经济特点,通过供应链融资,可以扩展很多分行业和企业;购买原材料融资,农村中小企业购买材料设备等,可以用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项下买方融资,担保方式可以用仓单质押、未来货权质押等;原材料融资,原材料提供商出售商品时,可以到银行办理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融资、国内信用证项下卖方融资;预付款下的融资。农村中小企业收到购买人的预付款后,凭合同等到银行融资,用应收账款作质押;办理中小企业负责人信用卡业务。让一些资信较好的中小企业主通过个人信用来获取资金,满足中小企业主的资金需求,提高金融系统的运作效率。
(四)建立关系型贷款的授后预警机制
1.介入。客户经理或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放款后填写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项目联系单,由客户开户机构负责人签字后双方各执一份,介入授后预警工作。客户开户机构负责人收到联系单后应专夹保管,并及时在部门、网点内通告,明确维护和监控的具体柜面人员,在日常客户维护过程中对预警信息重点关注。
2.预警信息采集。关注客户内外部信息,通过客户经理(包括开发、维护、销售支持)人员、客户开户机构相关人员、放款审核人员等进行日常预警,收集预警信息并进行初步分析判断。必要时需要到现场检查。客户经理在现场检查时应关注预警信息,并在每次现场检查后上报现场检查预警信息报告。对于特别严重的风险事项,客户经理可先行口头、电话通知预警人员,以加快对风险事件的响应速度,后续处理按以上要求进行。在内控管理、软回收、情景分析、财务预警信息监控等过程中发现的预警信息应向预警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报告。对于特别严重的风险事项,内控管理人员可先行口头、电话通知预警人员,以提高风险事件的响应速度,后续处理要求不变。
3.预警信息登记、汇总。预警人员负责每周将从各渠道搜集的预警信息进行汇总登记,填写“预警信息汇总表”。
4.预警信息检验。预警人员对预警信息汇总表内客户进行识别,判断是否触发预警流程。不需触发预警流程的,不作为预警客户管理;判断触发预警流程的客户,填写预警客户汇总清单,结合销售人员反馈信息判断是否对客户进行核查。对判定不需要核查的客户,预警人员做好预警初步分类和上报工作。判定需要核查的客户,预警人员决定进行现场或非现场核查,对需要现场核查的客户由预警人员、客户经理或共同进行现场核查。通过对触发预警流程客户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的判断,进行初审分类:分为一般预警客户、待定预警客户和严重预警客户。
5.对预警客户进行处理。最后对预警客户进行分类处理,降低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明.非均衡信贷合约市场的微观基础[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顾海峰.金融市场中信贷配给的形成与均衡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1)
3.黄伟宏.信息不对称状况下的信贷配给[J].上海金融,2011(9)
论文关键词 单位分配性住房 单位集资房 宅基地住房 所有权归属
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住房乃安生立命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当下这个房价飙升的年代。也正因如此,各个单位推出的福利分配房,单位集资房等一系列分配性住房变得格外吸引人眼球,但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其所有权归属不明,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层出不穷。目前关于单位分配性住房尤其是单位集资房的研究并不深入彻底,对于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建造的单位集资房的归属,多数学者认为其所有权应按出资比例确定,但这单薄的共识远不能解决与此引发的纠纷,本文拟通过研究单位集资房与我国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的异同及制度设计,以期丰满其相关规定,为相关纠纷的解决提供借鉴。
一、我国单位分配性住房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单位分配性住房即单位家属楼供员工居住的房屋,其主要包括福利分配房,集资房等,前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单位承诺的为员工统一安排分配的宿舍,此种员工宿舍无疑为单位财产,员工只享有居住权,只能占有,使用,无权处分,收益。第二种则为单位为奖励某成绩突出或工龄较长的员工而为其分配的住房,此种情况下,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因此,若单位将房屋登记在此员工名下,则此员工为该房屋的所有人,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可以任意处分该房屋,不受单位的限制。若单位未将房屋登记在此员工名下而是登记在单位名下,则员工虽然对此房屋没有所有权,但其对单位享有债权,可以要求单位进行变更登记,将房屋登记在其名下,实现其对房屋的所有权。
目前单位分配性住房以后者即集资房为主,集资房是指由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而建造的房屋,员工个人可以按房价全额或部分出资,并在信贷,建材供应,税费等方面给予部分减免。单位集资房的土地使用权由单位所有,一般通过划拨(国家机关用地)或出让等方式取得。与此同时,单位在员工购买集资房后一般并不向其发放房产证,房屋登记在单位而非员工名下。即在法律层面上,集资房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均在单位名下。换言之,购买了集资房的员工仅拥有与单位签订的支付了全额或部分房款的购房合同,即在法律上关系上仅拥有对单位的债权,缺乏相应的物权性保护。
虽然当前法学界对于集资房的归属普遍认为应该按出资额确定,但由于单位集资房的特殊性,其本身出资额的确定就是一大问题。目前大多数购买集资房的员工都是按照单位规定的每平米多少价格的房价全额购买的,那么员工们就能够据此对房屋享有完全所有权了么?众所周知,由于集资房带有单位福利的性质,单位规定的房价远远低于市价,此外其在信贷等方面也享有一系列的优惠,那么单位的这种福利是否应该算作单位的出资额呢?如若不算,把这一系列福利措施单纯当做单位已发放给员工的福利,那么员工理应获得对集资房的完全所有权,那么为何单位不为员工进行房屋登记并发放房产证,甚至限制员工处分房屋,尤其禁止员工将房屋买卖给非本单位人员呢?相反,如果这一系列福利算作单位的出资额的话,那么出资额到底应如何确定,即使将房价与市价的差额记为出资额,那么信贷优惠又将如何计算?再者,即使明确了彼此的出资额,确定了单位与员工的份额,那么房屋的归属是否应当算作单位与员工按份共有?其是否适用按份共有的规定?
为解开这一系列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分析研究我国房产中的另一特殊制度——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的相关规定,以期从中得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启示。
二、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的现状及制度设计
宅基地是农村集体组织按照一定标准无偿分配给本集体成员用于建造住的集体所有的土地,其与单位集资房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从本质上而言,
宅基地是集体对农民的福利,而单位集资房则是单位对员工的福利,同时两者的交易性权利如转让,抵押,赠与等在实际生活中都受到严格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为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由土地使用者申请,经调查审定,准予登记,发给集体土地建设让用地使用证。”由此来看,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其使用权的取得采取申请——审批的方式,是国家为了保障农民的居住条件而无条件分配给农民的。由于宅基地使用权本身的特性,其有以下限制:(一)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只能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不包括城镇居民;(二)宅基地使用权的用途仅限于村民自建房屋;(三)宅基地使用权实行严格的“一户一宅”制。
符合条件的农民在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后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因合法建造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因此农民对于其宅基地上所建房屋,因其建造房屋这一事实行为的成就而取得房屋的所有权,意即只要房屋建成,宅基地使用权人当然取得其在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的所有权,农民在不进行处分行为时即可完全长期享有此房屋权利,此时农民的法律保护(权利凭证)是手中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同时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处分非依法律行为取得的不动产时,依照法律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即对于宅基地上所建房屋必须登记过后才能进行处分行为。而我国就是通过登记对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的处分行为进行限制和监管,从而相对规范了农村土地的流转制度。
集体根据农民的具体状况及本村的土地状况将集体土地分配给本村农民作为宅基地,农民对宅基地仅享有使用权,而对于宅基地上房屋因其自建行为而取得所有权。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属集体对农民的福利,因此对其主体资格有严格的限制。而农民处分其宅基地上所建房屋是对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双重权利的处分,所以其处分受到相应限制,只有在相对人符合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资格并得到相关机构的批准后,其处分行为才完全有效。
正如之前所分析的那样,宅基地上所建房屋与单位集资房在本质上同属福利房,农民因其主体资格的满足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同时对宅基地上所建房屋因其
自建行为而取得所有权。同时根据我国土地制度中“房随地走”的规则,若其土
地使用权丧失,则其土地上的房屋权利亦随之丧失保护,从而达到限制宅基地上所建房屋自由处分,保障其福利性的目的。因此若想进行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的处分,必须到相关机构进行宅基地使用权的变更登记,而相关机构亦通过审查变更主体的资格对其处分行为进行相关限制。
三、单位集资房的制度思考
单位集资房与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的福利性特征,使其成为我国房地产制度中极具特色的两种制度,也决定了其相互的可借鉴性。通过分析我国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的相关制度,笔者就单位集资房的相关制度现提出以下思考:
(一)赋予单位集资房买卖合同这一债权性契约一定的物权效力
正如之前所分析的,目前的单位集资房买卖仅有一纸买卖合同作为权利凭证,而由于债权的相对性和平等性使其效力大打折扣,无法很好的保护员工的利益。因此,我认为可以赋予单位集资房买卖合同一定的物权效力,正如宅基地使用权人因其自建房屋这一事实行为而取得房屋所有权,员工按照单位定价全额支付房款的,亦应当因其付讫房款的行为而取得对单位集资房的所有权。但由于买卖合同法律行为的属性,因此基于维护法律体系的考量,不应当将其并入《物权法》第三十条所规定的非依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的情形。为增强此种买卖合同的效力,平衡单位与员工双方的利益,可以要求双方到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登记,通过登记公示单位集资房买卖合同,赋予这一债权性契约一定的物权效力,使其取得类似于在宅基地上自建房屋这一事实行为的法律效力,承认员工对单位集资房的所有权。
(二)单位集资房的处分行为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借鉴我国关于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的相关规定,单位集资房的处分行为也应受到相关限制。
1.审查主体资格。由于单位集资房的福利性特征,与宅基地使用权相类似,其主体应受到一定的限制,应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笔者认为:(1)单位集资房的受益主体应仅限于本单位的员工,不包括其亲属及其他单位人员;(2)单位集资房的用途仅限于员工自住,不能用于出租或用做商品房;(3)与宅基地使用
权相类似,单位集资房应实行严格的“一户一宅”的原则,确保其福利性。
2.限制处分行为。通过分析借鉴宅基地使用权的相关制度规定,对单位集资房的处分行为可通过前文所提到的登记制度进行限制。(1)单位集资房处分行为的相对人如若符合其主体资格的相关条件则处分行为有效,单位应协助相对人在房产登记机关进行变更登记。(2)对于不符合主体条件的单位集资房处分行为相对人,单位可以拒绝为其变更登记,不承认其主体资格。(3)单位集资房所有人在其处分行为完成后不得再申请单位集资房。
3.对于主体资格丧失的员工,单位可以收回其单位集资房,但必须偿还其相应房款和因装修等行为而引起的损失,亦可以允许其通过合适价格(此处的合理价格应略低于市价)卖给本单位符合主体资格的员工。
论文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却面临艰难的信贷融资困境。本文对美国小企业关系借贷的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大力发展关系借贷是缓解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最佳途径之一,并提出了发展中小型民营银行、健全担保体制、放宽利率管制等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前言
在美国,没有我们所谓的中小企业的说法,只有小企业(smallbusiness)的说法,但其性质、规模大小基本上与我国的中小企业相对应。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难以破解的信贷融资困境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从全球经济环境来看,虽然可以说美国是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但美国的小企业也是具有其脆弱性的。斯蒂格利茨和韦斯(Stiglitz&Weiss)在他们建立的S-W模型中指出:在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使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上升,从而银行供贷时出现信贷配给现象。首先,有机会投资于正净现值(NPV)项目的中小企业可能会在融资时受阻,因为潜在的外部资金供给者无法证实企业是投资于一个高质量的项目,或者无法确信资金将不会被转移用于其它的风险项目。其次,由于小企业几乎完全依赖金融机构的外部融资而无法进入公开的资本市场,因此银行系统的震荡(shocks)将会对小企业的信用供给造成巨大冲击,并且小企业所受到的均衡融资问题在资金市场发生不均衡的时期将会更加突出。
美国小企业克服其脆弱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银行与企业保持长期的密切联系以沟通信息。也就是说小企业在信贷融资中采用关系型借贷。所谓的关系型借贷,是指商业银行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银行在借款企业需要的时候向其提供信用支持的一种银行借贷方式。美国学者阿伦·博格和乔治里·乌代尔(AllenBergerandGregoryUdell,2002)指出:在关系借贷中,银行能够通过其与借款人保持长期关系获得的信息来进行贷款决策。这些信息部分是来自贷款合约、银行存款和其他金融产品,还有些是来自于当地社区的其他相关人员,例如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等。贷款人由此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环境、组织制度、员工素质等非财务报表、抵押品或信用评级所能提供的重要信息,从而帮助贷款人更好地解决企业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二美国小企业关系借贷实践
美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新技术迅猛发展、管理变革、现代企业组织形成、资金供给严重不足,促成了银行业的兴旺发达。由于早期商业银行众多,并且规模较小,因此其多采用“内部人管理”模式(Lamoreaux,1994)。这一模式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渐渐式微。在这期间,美国的商业银行与其客户之间普遍维系着一种密切的银企关系。在银企之间的信贷交易活动中,关系借贷的方式已经得到广泛采用。这些商业银行主要发放的是短期贷款,使用两种金融工具:本票和汇票。本票实质上是一种欠款(IOU)凭单,其上注明借款人名、借款金额、借款日期、到期日和偿付行。虽然本票不实行抵押,但法律亦规定借款人需以其个人地产来担保,如担保不足,则需由一人或多人作为第三方保证人(third-partyguarantors)背书担保。因此一旦出现借款人清偿不足,银行可据以向所有相关人求偿。与本票相比较,汇票有两个特点:一是可以异地使用,另一是法定汇票使用时需附提单(billoflading),因此在汇票使用中实际隐含了抵押方式,银行由此可以掌握货物的处置权并确保在发生贷款风险时及时对货物变现抵偿。
二战之后美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资本的发展趋势受到抑制,银企关系逐渐由紧密的、一体化的关系走向彼此独立、市场化的联系。银企之间不存在彼此的产权参与,其地位也是平等的,通行自由的市场交易原则。由于国内经济环境和公司融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商业信贷市场开始出现萎缩现象,市场竞争加剧。因此那些资金实力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广大中小银行能否寻找到稳定的贷款客户资源,对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尽管美国的资本市场相当发达,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它们一般信息不透明、企业生命期较短,基本上无法利用股票或债券融资,所以只能借助商业银行获得资金。因此,在美国中小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借贷的融资方式被广泛采用。
关系借贷的主要贷款种类有承诺贷款、信用额度贷款等。承诺贷款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承诺贷款,即银行以合同形式许诺,按规定的利率向客户提供最高限额下的贷款。只有当借款人财务状况发生异变时或借款人未能按承诺合同履行某些条款时,银行才能收回其承诺。另一种承诺贷款只是确认信贷额度,在此情况下贷款定价并未事先确定,借款人也尚未表明贷款的意图。这种承诺能帮助借款人预先得到贷款批准,使其可以随时迅速地取得贷款。信用额度贷款允许客户在事先商定的限额以内使用贷款,通常在一年之内必须调整一次。除了在初次贷款时银行需对借款人资信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之外,其他时候借款人贷款均可即时办理。
现在美国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融资呈现明显的关系型融资的特点:一是社区银行成为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主渠道。社区银行对区内小企业情况及其企业家的特点都已有相当的了解,特别是对企业家的人品、信用和个人能力等无法数码化的信息比较熟悉,以至于可能在社区内的小企业无法提供过硬的财务报表而又有资金需求时能给他们提供贷款;二是提供融资的银行通常是小企业的开户行。通过长期的往来,银行已清楚了解企业的财务历史及经营状况,因而开户银行和企业就形成了长期的关系型融资关系。在初始融资阶段,企业会有对未来相机融资的预期,然后是银行作为出资者在再融资时对未来租金的预期。
美国经济学家阿伦·博格和乔治里·乌代尔(BergerandGregoryUdel1,1995)利用从美国国家小企业金融调查库(NSSBF)中获取的数据对中小企业关系借贷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采用银行信用额度(L/C)贷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L/C贷款合约特征、公司融资特征、公司治理特征、行业特征和信息关系特征等五类特征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发现与商业银行保持长期关系的中小企业较之其他企业在贷款时所要求的借款利率和抵押条件更为优惠,由此表明关系借贷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方面成效显著。
三、启示
在我国,一方面,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我国的金融市场仍处于变迁之中,股票、债券市场还不发达,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是目前资金配置的主要形式,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积累不足,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融资。美国小企业关系借贷的实践表明,这一融资模式不仅有利于加强银企合作,还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大力发展关系型借贷是缓解中小型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最佳途径之一。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降低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利用银行业整合的外部效应,在大银行裁减分支机构的同时,准许建立新的地区性民营中小银行,鼓励其与当地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填补大银行撤出留下的金融空白,发挥中小银行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融资主导作用。与大银行相比,具有较少管理层的小银行在银行管理者和贷款职员之间因为有着不太严格的合约,因此信息传递的链条短,软信息的获得者甚至可以直接做出贷款决策,这就缓解了与多层制度相关的组织不经济和问题(Berger,Klapper,Udell,2001)。而且,小银行通常没有公开交易股票和银行债券,也就不存在银行管理层和外部索取者之间的、基于软信息的资产运用而无法披露信息所造成的合约问题。
第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往往由于报表信息不“硬”才融资受限,因此针对中小企业的担保也是建立在意会信息基础上的“关系型担保”。应该依托当地民间资本建立更多的民营担保公司。利用它们对当地中小企业“软”信息的信息优势,给当地有发展前景又急需短期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提供各种融资担保。由国有大型担保公司或者政府提供再担保,从而形成运转高效、竞争有序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第三,放宽贷款利率管制。扩大确定的利率浮动范围,给予商业银行根据不同贷款风险进行定价的权力,使贷款利率高低充分体现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商业原则,增加他们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25-27.
[2]许联初.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24-155.
[3]杨萍.美国小企业的融资制度及其启示[J].企业纵横,2003(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