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分析范文

心理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分析

第1篇:心理分析范文

自述:梦中是夏天,我站在马路上,看见一个人向我走来,后来是朝我跑来。我突然感觉周围变得冰冷,然后不知怎么骑在了马上。我想让马向前进,但它一动不动,我用脚踢它,结果一脚踢进了马肚子,马的肠子流了出来,我非常害怕。忽然发现马不是我踢的,是前面有人用猎枪打的。我觉得他要嫁祸于我,就拼命追他。他跑进一个房间,当我追进去时,门突然关上了。我拉不开,这时那个人转过身来,一张非常可怕的脸,我突然醒了过来,浑身出虚汗……

最近处境:我是个运动员,过去成绩一直很好,多次获得过省、市的长跑冠军,遭到同事的嫉妒。最近我与男友发生口角,对方提出绝交,所以内心感到很痛苦,情绪低落,在训练时甚至会跑错方向,遭到同事的讥笑,教练也对我不满。

分析师:这是个焦虑性质的恶梦。作为长跑运动员,在梦境中看见一个人向自己跑来,本不用害怕。感觉周围冰冷,是自己力量丧失的一种象征。你企图通过驾马去面临挑战时,马可能代表着你感情中的自然力量,也可能代表着你的爱人,但马却不听使唤,于是你采取攻击的方式,结果把马的肠子都踢出来了,可见你的某些行为伤害了你的爱人。但你不承认这种伤害,于是梦境变化为另外一个人嫁祸于自己。这是一种否认性的心理防御。我建议你要自我反省一下,如果你改变了这种"不是我不对,而是别人对自己不好"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你的人际关系自然会好起来。

梦境的最后是对你的一种警告。你认为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解决问题,结果反而被关在房间里。那张恐怖的脸,是警告的象征化表达,你将面临困境,可能会受到伤害。建议你主动去找一下你的爱人,心平气和地与他交流一下,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另外要做到抬头看路,而不是埋头跑步,要和周围的同事多接触,勤交流,那么人际关系会得到缓解。

教授的游泳怪梦

梦者简介:瞿英,男,52岁,大学副教授求析:名誉、地位问题。

自述:最近我梦见自己在大海里游泳,后来走回淋浴室冲洗,正洗着却被一个陌生人挤开,我正要发火,突然发现自己站在客厅里。我仍穿着游泳裤,周围一群中年妇女在看,我十分狼狈。这时有一个女人告诉我"你不用担心,音乐就可以使你的身体变干",于是她似乎吹起了洞箫,我随着那箫声飘到天空,抓着了一颗星星,我把它放在口袋里。忽然有声音说,你应把它放在胸里,正当我准备这么做的时候,醒了过来。

分析师:这是个奇怪的梦,梦中存在许多不合常理的事。如梦者一会儿在海滩,一会儿在客厅,后来又随着音乐飘到空中抓星星,整个时间、空间的变化非常大。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应该说在生活、工作、学习方面是稳定的。但在大海里游泳,这象征着一种退行,想回到最原始的状态,犹如回到母亲肚子里的羊水之中;当自己要在淋浴室冲洗掉身上的海水时,一个陌生人把他挤开,说明他遭到排挤,可能最近碰到人际交往方面的难题。

梦者:你分析得很对,我最近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要晋升正教授,但我的人际关系一直不好,且晋升的名额有限,同事之间相互排挤,我已经有点预感到这种情况,也有了晋升不上去的思想准备。

第2篇:心理分析范文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心理状况的发展好坏对他成年时的人格、品德、性格等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儿童时期的心理状况的是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儿童时代是靠家庭教育,父母的关爱温暖和模仿成人的行为来发展的。尤其心理的成长更是如此,有无父母的关爱很重要。如果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长期的留守,就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而这些留守儿童恰好欠缺的就是父母的长期关怀,所以他们当中有的会引发一下心理特征,现分析如下: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一)缺少父母关爱带来的心理问题

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温暖,他们产生负面性情绪情感体验比较深刻。有的还形成了心理上的障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交往。一是焦虑:长期留守与老人生活,父母与孩子难以建立关系,致使这些儿童表现出坐立不安,活动增多、无规律性、注意范围减小、容易激怒、与伙伴难于相处等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表现为生活还面子、自尊心强、有事闷在心里,容易冲动。二是抑郁:长期的压抑会使留守儿童性格过于内向、孤独离群、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没有开心的感觉、爱发脾气、经常内疚和自责、行为退缩、逃学、爱打架、不听话等。如果一旦自尊心收到伤害,容易转化攻击行为。三是自卑:自我感觉到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自己经常暗示自己较差,就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认为自己不好,灰心丧气、情绪低沉、抑郁寡欢、缺少知心朋友、对学习没兴趣、生活不快乐。看到别的有父母的关爱,活动的参与,这些儿童的自尊心收到伤害,失去心理平衡,自卑感较严重。四是孤独: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儿童感到寂寞和孤独、话少、没有感情、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情感淡漠,时间长了容易形成儿童孤独症,那后果较为严重。

(二)、长期和老人在一起生活形成的心里状况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年人的性格和行为就会被孩子模仿,形成老年人的一些心理特征。一是思想固化:老年人思维的模式已经成型和固定,灵活性差,表现在生活中。孩子长期的生活和学习,往往出现固执、偏激、惊异的想法和行为,这对孩子的心里成长极为不利,容易形成性格障碍。二是性格惰化,老年人由于年龄大,大部分喜欢安静,监护的孩子在家中与孩子交往,长期的安静就会使孩子缺乏活力,不会像其他的孩子一样活泼可爱,从而造成孩子视野狭窄,这对于孩子养成开阔的胸怀,宽容的性格受到限制。三是心里老化。老年人心理老化,语言行为就会使孩子的心理老化,呈现出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使孩子缺乏积极性和进取心。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敢顽强的斗志。四是信心退化:老人抚养孩子,常常缺乏教育孩子的心理知识,又因父母不在身边,过分的溺爱。为孩子承担起一切,应该承担把孩子的责任又转到了别人的身上,会使孩子变得没有信心和责任心,形成心理和行为的障碍。

(三)缺乏家庭教育带来的心理缺陷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帮助,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相对生活在其父母身边的孩子生活能力就显得低下,不讲卫生、缺乏起码的礼节礼貌、待人待物能力差、人际交往不良,儿童的基本生活功能不健全。二是自控能力低:对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缺乏应有的管理和指导。性格人品任其发展,往往世界观和非观念存在偏差。对为人和处事缺乏正确的思考,办事不讲准则和规范,容易激动,对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感情用事,很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三是学生成绩差: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转变成生理问题这样恶性循环,使孩子在不良的情绪情感和环境下成长,缺乏父母的管理。在学习上没有人员监督指导,学习成绩不好,就会产生厌学逃学的心理,不到校学习,会造成孩子破罐子破摔的现象。最终形成人品和人格的缺陷,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四)社会环境复杂造成儿童难以控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目前社会环境的复杂,良恶并存,特别需要父母和社会的关爱与引导。可是他们的父母远离他乡,关爱和引导缺位,同时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心理失范和越轨的行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没有关爱,找不到这个年龄那种天真与活泼,普遍过早成熟,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代替的。

二、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这是时代交给我们的一个新课题。根据以上留守儿童的心理分析,我认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途径如下:

(一)利用集体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通过一定的集体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通过集体活动、交流讨论,让其在集体中,人人都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使他们从心里上少一些抑郁和依赖,让他们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使他们进入特定的环境,有更关心的情感投入。

(二)个别教育。因势利导,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通过一些事例交流,是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把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都说出来。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而接触,真正了解每个学生,恰当处理学生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障碍。让他们知道有老师关爱他们。

(三)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探索解决所面临问题的办法,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他们心灵的障碍和“疙瘩”。

(四)是利用学科教育进行相互渗透,培养留守儿童进行分辨美与丑,好与坏的能力。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他们在学科学习中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学科中受到好的熏陶。

(五)是对留守儿童进行调节,适应内心的体验。交给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现状,就是正确对待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为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化解他们的情绪。确立自己合适、正确的理想,保持轻松的精神,保持健康的人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消除人际交往障碍,让留守儿童和他的同学共同进行。

第3篇:心理分析范文

【关键词】 产后抑郁;心理分析;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53-01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生产后出现抑郁障碍,表现与抑郁症相同,产后抑郁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担心多虑、烦躁不安等情绪,严重时患者会失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有数据显示,产妇在分娩后的第一周内,有10%-15%的产妇会患上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1]。护理干预是目前产科防治产后抑郁症最常用的护理方法。本文主要对产后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并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其中行剖宫产60例,行自然分娩60例;年龄在20-41岁,20-30岁62例,30-35岁35例,35-41岁23例。

1.2 方法 对产妇的心理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用Zung评定抑郁量表(SDS)对调查结果进行评定,将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频度作为主要评定依据,并将其分为4个等级,以53分为标准分,分值高于53分即为抑郁症;产后抑郁评定结束后,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

2 结 果

2.1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比较 60例剖宫产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81.7%,60例自然分娩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51.6%,两种分娩方式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同年龄段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情况 年龄在20-30岁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51.6%,30-35岁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4.2%,35-41岁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91.3%,不同年龄段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护理干预效果 对120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情绪低落、恐慌、担忧、烦躁等情绪均有明显改善,患病程度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3 讨 论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分娩后常见的症状,会对产妇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护理干预防治产后抑郁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应用于防治产后抑郁的措施主要有:

3.1 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工作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向产妇讲解婴儿喂养的相关知识,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帮助产妇调整情绪[2]。鼓励并指导产妇与婴儿多进行接触,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树立产妇的自信心,协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尽量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3.2 指导家属做好配合工作,患者与家属关系较为亲近,不易产生紧张的情绪,对于治疗产后抑郁有重要意义[3]。家属应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为患者打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当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烦躁忧虑等症状时,家属应对其表示了解,同时鼓励患者将心中的烦闷与忧愁说出来,将不良情绪发泄出来,然后再给予安慰劝导。

3.3 做好产后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状况,帮助患者培养轻松、愉悦的心情[4]。同时,向患者讲解健康教育,注意患者的营养补充,保证睡眠充足,良好的身体状况以及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防治产后抑郁症。

本次研究表明,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概率为81.7%,自然分娩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1.6%,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年龄为20-30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1.6%,30-35岁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4.2%,35-41岁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91.3%,不同年龄段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有差异。产后抑郁症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症对产妇的身体及心理健康有较大的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产妇年龄有紧密联系,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年龄偏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对于产后抑郁症应积极预防治疗,可通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家属配合进行鼓励等措施防治产后抑郁症。

参考文献

[1] 刘翠红,关凤枝,杨文霞.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88-89.

[2] 赵方芳,孙延霞,高华,杨传华,路红.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25):137-138.

第4篇:心理分析范文

关键词:心血疾病;心理分析;护理干预

心血管内科也被称为心内科,主要治疗以下几类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以及高血压等。随着当前社会的科技发展还有人们生活方式的调整,极大的推进了医学技术的前进,人们的生命在很大的程度上面得到保障,当前人类的生命年龄平均值正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在目前老年人患病的情况并不少见,其中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一直是居高不下的。此类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具有的迁延性特点,导致心理一定程度出现障碍,对临床治疗产生消极影响。为了探究心血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入住的心血管内科患者超过2d的60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25~76岁,平均年龄为58岁。以随机的方式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都有患者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程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本院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以下是对各种疾病的诊断标准:①如果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出,冠脉狭窄的程度超过了1/3的话,就诊断为心绞痛;②如果患者的机体处于休息状态之下收缩压超过了140mmHg而舒张压超过了90mmHg,就诊断为高血压;③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之后显示有心率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冲动传导这几项当中有如何一项出现了异常,就诊断为心律失常。

1.3方法 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通过一对一的访谈以及对患者日常行为观察等方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1.4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基础上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如下:①推行首接负责制度,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良好沟通以及人际交往的开始,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需要有充分的沟通交流;②实行护患沟通的制度,护理人员在上岗之前会在我院接受相关的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有效的使用各种沟通技巧和患者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同时护理人员也会在非语言沟通上面有所重视;③对于疾病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于患者出现的每一种疾病都发放有效的疾病知识宣传单,这样做的后果是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因为对疾病本身的不了解,而导致的恐惧心理;④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对于自身的疾病有全面的认识,鼓励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促进身体的康复。心血管内科疾病基本上都是慢性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因为病情的拖拉导致心情出现烦躁,护理人员需要稳定患者情绪,对于不同病种的患者,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教育;⑤患者病情如果出现变化其内心会出现诸如焦虑以及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在这个时候应该对患者家庭成员有深入的了解,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要多进行必要的沟通还有交流,真实的表达自身内心真实想法,通过家庭支持提高治疗积极性。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过对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后,心血疾病患者一般有以下心理特征:①忧虑心理;②猜疑心理;③绝望心理;④拮抗心理。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在心理、身体以及环境舒适满意度上面存在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对老年人,心血管内科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多发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心血管内科疾病有着以下特点:病程长、病情易复发、易反复等,引起了医学界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重视。很多的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在医院对病情有所控制之后,因为病情的复发再次住院。这些情况使得心血疾病患者的情绪起伏较大,部分患者产生消极心理,对临床治疗产生严重的影响。

所以对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还有患者的家属,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心理护理,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措施。虽然当前医学界的医疗水平还没有办法彻底的对心血管内科疾病进行治疗,但是大量的研究资料发现,通过规范的治疗以及合理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病情有所控制,通过控制来让疾病的复发以及发生发展得到有效的降低或者是延缓[1]。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相对对照组患者各项方面舒适度都要高。两组患者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有显著差异(P

综上所述,对心血疾病患者的心理有所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第5篇:心理分析范文

这个阶段是儿童由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转为以学校正规教育为主的学习生活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作为教育者所面临的最主要课题,就是如何把儿童在入学前的自由式即兴作画的热情引导到正规学习中去,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教材要适合此阶段儿童的兴趣外,师授课方法要正确得当。因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对这种正规的学习方法感到新鲜好奇,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因而这一时期教师的教学宜以正面鼓励和耐心细致的引导为主,如果因授课方法不当,激不起儿童的学习热情,或是指责过度,无疑将会使他们中断绘画的兴趣,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困难。

2中组阶段(3-4年级)

这个阶段被人们称作儿童绘画的转变期或过度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绘画水平是不稳定状态。因为这时期的儿童基本上能看出作品的不足,但又不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此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具备。无法解决诸如物体的结构、比例、色彩等问题,因而作画的兴趣下降,缺乏以前的那种热情和信心,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显然是儿童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度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如不注意引导,过度指责,容易导致大批学生对绘画失去信心和兴趣,所以当儿童进入这个时期,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方式,如走出课堂、多增加写生和速写的练习,这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是很有帮助的。

3高级阶段(5-6年级)

在这一时期,儿童在抽象思维方面已得到了很大发展,爱好美术的同学此时热情更高,他们对形体的观察理解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常规教育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教师就需对这阶段的学生教育要有所区别,除了传授课堂知识,在课外对爱好美术的学生要系统地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写生能力的训练。

4浅谈儿童基本绘画技能的培养

儿童绘画中最基本的技能主要是临蘑写生、速写和默写四个方面,这是提高儿童绘画水平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将儿童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的最理想途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才能使儿童的绘画表现得更轻松而得心应手。

4.1临摹:临摹对儿童阶段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重要途径。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很注重临摹的学习。临摹要注意学习对象,低年级适于临摹简单的,线条单纯,色彩明快,令他们感兴趣的图画,可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发挥,以丰富画面内容。这既可增加他们的兴趣,也可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到中高年级,可根据儿童实际绘画能力提供给他们一些静物或风景作品,但要注意一点,临摹只是辅助学习方法,要掌握好绘画的技能,重要的还是造型能力的训练。

第6篇:心理分析范文

关键词: 职务犯罪 心理特点 生成机制

1.引言

所谓职务犯罪,是指具有国家管理职能、依法从事公务这种特定身份的个体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依刑律予以处罚的行为。职务犯罪的出现是基于公共权利只能掌握于特定的个体手中这样一种现实可能性,而掌握权力的人客观上滥用权力,因此公共权力便被转化、蜕变为个人的权利甚至是成为一种特权,直到其权力遇到有效限制为止。与其他犯罪相比,职务犯罪普遍具有更强烈的社会危害性。从现象上而言,目前我国的职务犯罪的基本态势表现为大案要案继续上升,且存在着较大的犯罪黑数,其社会危害性越来越严重;犯罪手段花样翻新,新的行为方式不断出现,其智能性的特征更为突出,侦破难度加大;犯罪集中分布于经济热点部门、党政司法部门及国有企业。

2.职务犯罪心理特点

任何犯罪都在特定心理支配下进行。从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来看,少数公职人员之所以沦为罪犯,除了客观方面的原因外,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无疑是驱使他们堕落的“催化剂”。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按“劳”取“酬”的交易心理

有些公职人员为别人办了事,内心总希望得到回报。这种人利令智昏,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2.2 “见钱眼开”的贪婪心理

贪婪是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共同心理,是一切贪利性犯罪的共有心态,是走向犯罪道路的思想基础。具有贪婪心理的人,为了钱财,可以不择手段,铤而走险,采取各种手段,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肆意收受贿赂,挪用公款。

2.3 深感吃亏心理

一些公职人员在社会分配差距拉大的情况下,看到别人薪水比自己高,住房比自己好,于是产生不平衡的补偿心理。有些干部以为自己为党工作了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过去收入少没占到便宜,现临近退休该捞一把,为晚年留条“后路”,也算是对过去的补偿。

2.4 享乐主义的虚荣心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拥有实权的某些公职人员爱慕虚荣,一心追求个人享乐,被金钱、人情和关系所包围,成为“糖衣炮弹”袭击的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往往是复杂多变的,有些甚至是相互多样的。了解和掌握这些心理,有助于办案人员做好侦查、审讯预案,及时拘捕涉嫌进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突破其犯罪心理防线、搜集证据。

3.职务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

从职务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看,职务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可分为三个小机制, 即内化机制、外化机制和内外化机制。这三个小机制共同构成职务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整个过程, 共同构成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整个机制。然而,每个小机制都有各自不同的运行方式和运行原理。

3.1 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内化机制

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内化机制是指通过影响国家公职人员心理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将人类社会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以及党和国家对公职人员的职业要求等这些东西转化为职务犯罪人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过程。正是由于这一内化机制的作用, 才使得职务犯罪人的心理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心理区别开来。

首先,作为影响国家公职人员心理的客观因素(包括人类社会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以及党和国家对公职人员的职业要求等) 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的认知图式;然后, 这些认知图式通过国家公职人员的认知机制对这些图式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职务犯罪人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再通过外化机制的不断作用, 最终使之成为职务犯罪心理。因此,在国家公职人员原有心理的基础上向职务犯罪心理转化过程中,其原有的世界观起了关键作用。因此,职务犯罪者的私心杂念与其他人的私心杂念有了明显的不同。

3.2 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外化机制

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外化机制是指通过内化机制作用而形成的职务犯罪人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转化为职务犯罪心理的过程。如前所述,经过内化后, 除那些经受住考验的国家公职人员其“三观”没有发生质变外, 其他未能经受住考验的国家公职人员原有的“三观”将会发生质变, 由为“公”转为“私”。以“私”为中心的“三观”, 只是深藏于人心的哲学观念。在致罪因素的不断作用下, 这种内心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具体口号和理念,有了这样的私念就会产生私欲,有了私欲就会产生各种需要;有了各种需要,在一定的外部条件和情境作用下,就会产生职务犯罪的动机;有了职务犯罪动机,行为人就会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实施职务犯罪行为。一旦实施了职务犯罪行为,就表明职务犯罪者已走向党、国家和人民的反面, 其犯罪人格最终形成。这就是职务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因此,有必要重点探讨职务犯罪动机和职务犯罪人格的生成机制。

3.3 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内外化机制

行为人原有的不良心理(其核心是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其他致罪因素, 经过内化机制作用, 首先形成与行为人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不相符的、以“自私”为中心的违法心理(其核心是变了质的“三观”),这种违法心理在致罪因素的不断作用下,最后发展为以职务犯罪动机和职务犯罪人格为核心的职务犯罪心理, 这就是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完整过程。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职务犯罪心理的发展到此结束, 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一样, 职务犯罪心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不断发展过程就是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经过内化—外化—内化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有各自不同的阶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渗透和互相制约,即内化中有外化(在内化过程中所包含的若干消极行为和活动即为不良心理的外化),外化中有内化(在外化过程中所生成的职务犯罪动机与目的即为违法心理的再一次内化)。这就是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内外化机制。在这种内外化机制的不断作用下,职务犯罪心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构成一个职务犯罪心理内化外化的整个机制,由此推动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职务犯罪心理内外化机制遵循质量互变规律,职务犯罪人从原有的不良心理发展到违法心理再发展到犯罪心理,是一步一步坠入犯罪深渊的。在日常生活中,职务犯罪心理这种逐渐变化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显性的演化过程和隐性的演化过程。前者其外部表现形式较张扬, 其职务犯罪心理内外化的行为和活动可以经常为人们所知道和了解。如原江西省泰和县委书记因受贿被判刑,曾经几次在县里的中层干部会议上讲:“只要公家赚了钱,个人赚点钱,组织上也就不问了。”这表明其有问题的言行已公开化,并为人所知。后者的职务犯罪心理也经历同样的过程:从原有的不良心理发展到违法心理再发展到犯罪心理,但在外部表现形式方面给人以不显著的感觉。这类职务犯罪者平时表面上极少有不良言行或违法行为,而直接过渡到职务犯罪行为的最终发生。他们的职务犯罪结果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因为他们平素表现良好,甚至给人以思想端正、积极上进的印象,然而这只是一种假象而已,其内心世界依然进行着同样的心理内化外化的整个机制。

职务犯罪心理内外化发展有两种趋势,一是向良性方向发展,二是向恶性方向转化。首先,良性发展是指职务犯罪人受积极因素的影响,经过动机斗争向着有利于党、国家、人民和社会的方向发展,行为人原有的职务犯罪心理结构向积极方向发展,使行为人放弃了犯罪意图, 也就是在心理上“弃恶从善”了。这种良性发展可以存在于职务犯罪行为发生之前,也可以发生在职务犯罪行为的准备、实施过程中,或者存在于职务犯罪行为结束后。如在职务犯罪之前因为畏罪而放弃受贿行为;在职务犯罪过程中因受教育感化而放弃贪污受贿行为或因为醒悟、良知发现而交出赃款;或因慑于政法机关的强大力量而投案自首等。其次,职务犯罪心理的恶性转化是指职务犯罪人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使职务犯罪心理的主观恶性增强以致产生了更为严重的职务犯罪行为。从实际生活来看,职务犯罪心理恶性转化所表现出来的情形主要有:一是行为人在经过了激烈的动机斗争、权衡利害得失以后决定铤而走险,从而增强了行为人犯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因而也就使行为人有了更大的精神动力去实施犯罪行为。实施了第一次犯罪以后, 接着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犯罪,,使职务犯罪心理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二是职务犯罪者的个人私欲急剧膨胀。由于行为人“头一次得手”,尝到甜头,满足了其职务犯罪的需要和欲望。这种“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刺激了新的欲望产生,从而使行为人的私欲永无止境地膨胀起来,变得越来越贪婪, 越来越猖獗,由此不断地衍出新的欲望和新的犯罪动机,促使行为人要实施更多的职务犯罪行为。三是作案经验更为丰富。行为人初次作案基本上是在没有作案经验的情况下进行,尽管也可从间接途径学到一些,但那不是自己的经验。在有了第一次犯罪经历后, 行为人就会对作案手段、作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自己行为后果的设想及犯罪前后如何保护等问题进行总结,从而使自己的作案经验更丰富, 作案手段更狡猾,更具有反侦查能力。

4.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

4.1 社会环境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环境是指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事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等。我们认为,社会环境的变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外在因素,其对公职人员犯罪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1私有观念的存在,以及一些社会不正之风的助长,诱发了部分公职人员的贪婪心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私有心理和私有观念的存在本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一些公职人员把正常的私有心理和私有观念内化为贪婪的自私自利心理。在这种不良心理支配下,外化为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行为。

4.1.2 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使一些公职人员产生对商品金钱顶礼膜拜的心理,外化为权钱交易行为。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开放性和资源配置市场化,以及商品交易和流通的平等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消极的负面效应,如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追求价值,信奉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

4.1.3 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制度的漏洞,增强了一些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职务犯罪受社会控制能力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控制能力强,就能较有效地控制职务犯罪。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一些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监督制约机制不落实,增强了那些意志比较薄弱的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从而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犯罪。

4.2 社会矛盾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与计划经济的弊端同时存在,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使职务犯罪的诱发力增大。

4.2.1 社会分配制度的缺陷,是一支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催化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收入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和承包经营者迅速富裕起来,还有一些走私等经济违法犯罪者暴富,强烈刺激原来有经济优势、社会地位较高的部分国家工作人员。为了平衡心理,补偿“分配不公”引起的损失,少数人便产生“用我的权换你的钱”的心理,一旦有适当的条件、机会,便贪污受贿。

4.2.2 经济权力化和权力经济化,为“权钱交易”等职务犯罪大开方便之门。当前,在经济活动中,经济权力化、权力经济化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地存在。当公职人员的犯罪心理萌发后,职务或工作上的有利条件就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企图利用这一条件牟取私利便成为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

4.2.3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加重了部分公职人员的不平衡心理。那些地处“老、少、边、穷”的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收入差距很大,同一职务、同一级别报酬却不同,使一些公职人员的心理更加不平衡,更加脆弱,只要有小小的诱惑,就会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

参考文献:

[1]透视职务犯罪心理及习惯.中国心理网站,2006.9.

[2]职务犯罪突出现象及犯罪心理探析.中国心理学家网,2006.9.

[3]罗大华.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罗大华.法制心理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5]刘邦惠.犯罪心理学上[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罗大华,何为民.犯罪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

[7]肖兴政,郝志伦主编.犯罪心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1).

第7篇:心理分析范文

[关键词] 疼痛病人;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114-01

1 疼痛的定义 根据国际疼痛协会(IASP)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根据这一定义,疼痛包含至少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独特的感觉特性,二是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疼痛作为一种感觉信号,本身具有警示作用,可促使生物体采取保护性的逃避行为。然而疼痛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感觉,它同时还包含情感和认知成分,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大部分研究者都认同疼痛包含“痛知觉”和“痛反应”两个方面。其中,“痛知觉”有感觉辨别、情感冲动和认知评估3种成分,感觉辨别负责分析刺激的性质、部位、强度及持续时间等信息,情感冲动促使个体产生不愉快情绪,认知评估则包括对伤害性刺激的注意、预期和记忆等。

疼痛是指某种损伤刺激周围感受器产生的信号,通过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殊传导途径在皮质感受器的反应,是某种主观的十分不愉快的感觉,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密切的关系,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和评定疗效的指示。疼痛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也给患者增加了痛苦,明显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及研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以往治疗疼痛的对策都注重在药物直通和常规护理模式上。虽然也注意到了物理止痛,但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忽略了早期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的重要还击。心理护理是指利用语言沟通,减轻心理负担,解除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提高疼痛阈值,减轻患者疼痛二设计的一种治疗方法。

2 影响疼痛的心理学因素 心理因素对疼痛的性质、程度、时间空间感知、分辨和反应程度等均能够产生影响。疼痛信号可在任何传递水平和环节上受到心理因素的调控。例如注意、暗示和情绪等心理因素均可改变疼痛反应;注意力分散、良性暗示、欣悦情绪可降低痛反应,反之则增强。

就临床镇痛治疗来说,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受教育程度等均会直接影响镇痛效果。有研究发现,单纯言语暗示可使35%的患者疼痛减轻,相比之下,不加任何暗示而使用强效镇痛药时,显效者只有54%。影响感觉的心理学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人格特征、既往经验、情绪和注意等。

于中青年相比较,老年患者的痛相关情绪和痛行为显著减少。老年疼痛患者对于焦虑、挫折、愤怒和恐惧的评分都非常低。因为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他们比年轻人更容易将疾病繁盛归结于衰老所致,所以对于自身症状不系不像年轻人那样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中年正是出现各种衰老相关的疼痛症状的开始,这使得该年龄段得人对慢性痛出现难以接受。

人格特征是有先天素质和后天条件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趋于稳定,形成丢客观世界特有的理解、认识和行为方式。Wade等通过重复性研究验证了人格对于疼痛各个阶段的选择性影响,发现神经质和外向性都与疼痛强度无关,神经质本身与即刻疼痛、不愉有关,对延伸的痛情绪影响最大。也有研究发现,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倾向于更频繁地表达他们的疼痛。

患者已有的生活经历对于疼痛有显著影响。临床观察多次接受手术的患者,如果第一次手术时患者未感到剧痛的心理恐惧,那么二次手术时其对于疼痛的担心和疑问会明显减少。相反,如果首次手术曾引起过难以忍受的疼痛,则二次手术时就会对疼痛极度恐惧。

情绪状态显著印象患者的痛感受。愉快、兴奋、有信心等一些积极的情绪会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相反,恐惧、焦虑、悲伤、失望等消极情绪则会致使疼痛的感觉增强。另外、对疼痛的注意程度也会影响疼痛的感知,当过度关注疼痛时,会致其加重,而当分散或转移注意力时,疼痛的感觉就会减轻。

3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130例患者中做了有关心理分析、心理护理上的研究,报告如下:

3.1 资料 本组患者130例,均以疼痛为明显症状,均第一次发病。随机分了两组。观察组84例,其中男60例,女24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6岁,入院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对照组46例,两组在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及治疗前疼痛程度,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3.2 方法 心理护理认知行为疗法。

3.2.1 松弛术 松弛术是身心解除紧张或应激的一种状态。成功的松弛术可带来许多生理和行为的改变。如血压下降,脉搏,呼吸减慢,肌肉紧张度减轻,代谢率降低,感觉平静和安宁等。冥想,瑜伽,念禅和渐进性放松运动都是松弛术。这些技术可用于慢性疼痛的任何阶段。

3.2.2 引导现象 是利用对某一令人愉快的情景或经历的想象的正向效果来逐渐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意识。例如,护士科描述一个绿草荫荫,溪水潺潺,花香馥郁的情景,是患者对此投以更多的注意,从而减少对疼痛的关注。

3.2.3 分散注意力 向患者提供愉快的刺激,可以使患者的注意力转向其他事物,从而减轻对疼痛的意识,甚至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这种方法最适用于持续几分钟的短促剧烈的疼痛。如唱歌、大声的描述照片或图片、听音乐、愉快的交谈、下棋和做游戏等。

3.2.4 音乐疗法 音乐是一种有效的分散注意力的方法。通常应根据患者喜好进行选择,如古典音乐或流行音乐。患者至少要听15min才有治疗作用。研究显示音乐对减轻患者疼痛效果很好。

3.2.5 生物反馈 生物反馈是一种行为治疗方法,操作时,告诉患者有关生理反应的信息(如血压或紧张)和这些反应进行自主控制的训练方法,以产生深部松弛效应。此方法对肌肉紧张和偏头痛尤其有效。疼痛的冲动发生于大脑皮质,疼痛的反应除了于疼痛的部位、强度、频率有密切关系,还受心理状态的影响。在观察组病人当中可以看到同样性质、同样程度的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其反应的强弱表现轻重程度各不相同;文化程度、意志、情绪、性格、环境、年龄、心理因素都可以影响患者对疼痛的刺激反应。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当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认真做好观察、治疗、护理,以利于患者康复。

4 结果 通过正确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观察组中的84人,其中64人缓解疼痛,缓解疼痛达率约为76%,而只通过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46人当中,有16人缓解疼痛,缓解疼痛率约为35%。

通过对照可以看出观察组的疼痛和对照组的疼痛缓解情况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疼痛缓解明显好于对照组。

5 讨论分析 长期以来,疼痛早期只注重药物治疗和常规据理,忽略了早期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而此环节恰恰是解除疼痛,恢复健康的基础,它贯穿于疼痛的急性期或恢复期的康复护理的全过程。使疼痛的患者减轻心理负担,解除焦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痛苦。大量临床护理实践表明,疼痛一般是可以治疗和治愈的。活动往往产生情绪反应,情绪活动中枢能影响下丘脑引起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变化,干扰免疫功能,使疼痛局限在某一部位,随着疼痛时间和强度的增加,最后使此部位发生生理学和病理学改变。从而形成负性心理-疼痛-病理-心理的循环机制。因此生活中,可以经常体会到恐惧,悲伤的时候,能加重疼痛,而愉快,兴奋又有信心,则会使疼痛减轻。

6 结论 综上述,早期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的艺术和特殊的技能。在临床上越来越起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认为早期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在疼痛的治疗与护理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是疼痛治愈的基础。只有认真扎实做好这项护理工作,具备必要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帮助病人解除痛苦,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3.

[2] 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20(6).

[3] 张秀敏.人性化护理在输液病人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4,20(9):75.

第8篇:心理分析范文

 

关键词:淋病;心理分析;护理

1 心理分析淋病患者的心态可分为三种。

1.1 讳疾忌医型 产生这种心理状态的患者情绪波动大,表现为讳意医生和隐瞒病史。这类患者初期不愿去医院诊治,即使去医院也有多数的患者不配合医生诊治,隐瞒病史,不愿意治疗。

1.2 心理恐惧型 性病在我国原已消失,性病的复燃仅是近几年的事情,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患者普遍对淋病缺乏足够的了解,有部分患者将淋病与艾滋病一并而论,有的缺乏治疗信心,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甚至产生坐以待毙的恐惧心理。

1.3 淋病的盲目心理 这类患者淋病知识缺乏,主要是发生在性行为者中,青壮年从业者在外住宿多,他们虽求医及时,但难以治愈,原因是病症减轻后不继续治疗,甚至继续生活,以致病情加重治疗延长。

2 护理

2.1 加强性病预防知识宣传 由于淋病患者特殊心态,直接影响了疾病的诊治、控制及预后。特别是公共场所或集体生活中被污染者,有对性病不了解的患者羞于启齿,恐怕通过就医会被人所知,精神十分紧张和痛苦。针对患者特殊心理反应,护理上宣教淋病的预防知识及淋病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不仅是直接性行为感染传播,还可以通过淋病污染物如被褥、毛巾、坐便器、浴水等感染。新生儿也可通过患有淋病的孕妇的产道感染淋病性结膜炎。通过宣传解除思想顾虑,协助进行性病的防治工作。

2.2 尊重与保密 医护人员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不可指责、歧视、嘲笑、讽刺患者。并劝其同时检查,使其更好地配合系统的治疗。

第9篇:心理分析范文

【关键词】 性病患者; 心理类型; 护理措施

性病是以为主要传播途径,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传染病[1]。临床常见的性病包括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20余种,目前在我国呈蔓延上升的趋势[2]。而就诊于性病门诊的患者是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流行和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3]。调查发现性病是一种心态变化复杂的社会性疾病,其发生、传播和控制已不单是医学问题,它涉及社会方面许多因素,已成为一个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因此,性病的治疗、控制及预防不仅依靠临床的治疗及社会的态度,而且要需要患者有正常的心态[4]。因而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解门诊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笔者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本科门诊就诊的120例性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120例性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0岁;类型:尖锐湿疣48例,淋菌性尿道炎38例,梅毒34例。多数患者承认有不洁史。

2 方法

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的方式进行了解和分析。

3 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3.1 羞愧、畏惧心理 不洁是导致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我国数千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多数性病患者对性病羞于启齿,认为性病为“见不的人的病”。唯恐被人知晓,受到歧视、责备,导致名誉扫地、家庭破裂等,进而影响日常生活[5]。因此,这类患者常畏于就医,自行不正规治疗,或即使求诊于正规医院,也多隐姓埋名、编造信息,避重就轻,隐瞒病史,最终延误了诊治的最佳时机。

3.2 猜疑、焦虑心理 多数患者对性病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加之社会上的某些宣传会夸大性病的危害性,使部分患者视其为绝症,过分担心疾病愈后的情况,胡思乱想,产生过度的恐慌心理。有些患者因偶然的婚外或使用不洁床具而怀疑自己患了性病,甚至将因过敏或局部感染导致的瘙痒、疼痛等症状也误以为性病症状。虽经多项检查已能排除性病的可能后仍将信将疑,焦虑恐慌,精神压抑,恶性循环,导致心理障碍、睡眠质量差等。

3.3 悲观、绝望心理 性传播疾病多数病程较长,病情顽固,且易于反复,加之患者往往延误病情,不能及时的用药治疗,不能完成正规疗程等多种原因而致病情迁延不愈。限于目前的医疗手段,有些性病如尖锐湿疣,即使治愈后也可多次复发。性病的反复发作及迁延不愈的病情,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精神、经济双重压力。部分患者因此悲观、绝望、自暴自弃,甚至“以烂为烂”,彻底放纵自己,将性病传染给更多的人,制造出更多的社会问题。

3.4 不幸、委屈心理 多见于无性乱行为的患者,如被配偶传染或因输血导致的间接感染性病患者,对自己患上性病的事实难以接受。并非自己的过错,却要承担难堪的后果,感觉愤怒、委屈、悲观、失望、孤独无助等,情绪波动较大。

4 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4.1 建立的良好护患关系 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开始。护理人员首先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护理技能,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用关心、同情的态度将正确的性病观点及知识传达给患者,以消除他们对性病的无知与误解。性病患者最怕受到歧视与冷遇,因此,护理人员要讲究言语技巧,以诚恳的态度与他们交谈,使他们有安全感、信任感,从而从紧张解脱自卑,激发自尊心,在良好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尽可能早日康复[6]。

4.2 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 保护性的医疗措施、保密的服务态度,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严守医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向任何人泄露病情的。选择独立密闭环境、固定的医务人员,采用面对面单独交流的方式,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感到安全。谈吐用词严谨,言行前后一致,避免用不当的言语刺激患者。以典型病例举例,对患者进行开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端正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4.3 加强宣传教育 对性知识认识的提高是治疗性病、防止其蔓延的关键。可采用的宣传手段有多种,如相互交流、板报、宣传画、发放宣传手册等。让性病患者及相关人员充分了解性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以及对社会和家庭的危害等。使患者能够洁身自爱,周围的人可以消除对患者的歧视、排斥心理,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性病的蔓延。

4.4 做好患者家属的配合工作 家属的理解、支持是患者的精神支柱。性病的防治离不开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让患者家属对性病有一定的了解。消除患者家属的心理顾虑,能够在精神上给患者予鼓励、支持,使患者能够以正常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尽早康复。

5 小结

通过本次患者心理分析发现,性病患者有着极其复杂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必须把握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通过正确地沟通、引导及教育,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本次对120例性病患者心理护理的疗效令人满意。接诊时的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的恐惧、陌生感,使患者能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能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多种负性情绪,提高了对性病知识的认识,纠正其不良的心理、生理状态,使性病患者的身心完全康复,进而也有效地遏制了性病的传播及蔓延。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5.

[2] 张惠玲,黄志平,王金明.2003-2007年深圳市观澜社区女性性病疫情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3):27-28.

[3] 周超平,刘巧芬,方伟钧,等.门诊病人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6,20(6):1449.

[4] 郑罡,刘丽云.43例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贵州医药,2006,30(2):190-191.

[5] 颜道金.艾滋病病人的临床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