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诗歌朗诵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师生阅读诗歌的兴趣,陶冶其艺术情操,使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学校决定以迎新年诗歌朗诵会为载体,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促进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师生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让师生过一个欢乐、文雅的节日。
二、活动主题:
元旦诗歌朗诵会
三、活动时间:
2012年11月--12月
四、诵读内容
经典诗文。诗歌与散文、传统与现代、教材与版本不限,可节选片段。
五、活动地点:待定
六、活动对象:全体老师、学生、家长
七、比赛规则 :
1、全班学生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
2、内容切合主题,适合小学生朗诵
3、朗诵形式多元化,可以结合领诵、对诵等进行
4、参赛班级可以用普通话、白话等朗诵,发音准确,感情充沛,声音富有表现力,达到一定朗诵效果
5、参赛班级必须仪表大方,着装整齐,符合诗歌表现内容
八、奖项设置
原则上按20%、35%、45%的比列设一、二、三等奖。
九、评分事项及评委
1、评分采用十分制
2、分数汇总,然后取总分进行评比
3、评委:行政、老师、家长代表
九、评比标准:
评 分 标 准
分值
内容、
参与程度 2
1、内容健康、普通话标准 1分
2、有老师和家长参与 1分
语言表达 (4分)
1、脱稿。1分
2、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1分
3、精神饱满,感情处理得当,感染力强。1分
4、手势、动作、表情等朗诵技巧运用得当。1分
仪表神态(3分)
1、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符合学生特征。1分
2、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1分
3、上下场敬礼致意,答谢。1分
朗诵时间 (1分)
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超过5分钟扣0.5分。(1分)
十、组织保障:
1、现场总指挥:计琳丽
2、会场布置负责人:少先队
3、拍照、音乐播放、录像负责人:高德辉老师
4、主持人选拔、训练负责人:高梅、黄启秀老师
5、进退场秩序及现场秩序负责人:谢磊老
6、演出现场时会场秩序和表演秩序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摘要本文先从分析诗歌意境美入手,接之从3个主要方面阐述了朗诵者如何能把诗歌的意境美体现出来,创造出有声的意境,以达到受众的审美愉悦,让受众理解感受领略到诗歌的意境美。一是先做赏景之人――学会欣赏诗歌意境;二是成为一道风景――声入诗歌意境;三是装饰别人的梦――掌握分寸声发联想,故而我们了解朗诵的美最关键要体现出诗歌的灵魂――意境美。
关键词:诗歌 意境 朗诵者 欣赏 装饰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以抒情的方式,语言高度凝练,充满丰富的想象,强烈富有的节奏感、韵律美赢得了广大朗读者的喜爱。但诗歌在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那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朗读者却很难体现。由此也削弱了诗歌的表现力。这对于朗诵者来说是很困难的,怎样把诗歌的意境美很好地展示出来呢。这就需要朗诵者要表现出真景物、真感情,情景关系处理得好。声音要控制好,尤其是要把握好分寸,和诗歌形成和谐的风景,呈现在受众面前。调动起受众各种感知觉,激发受众的联想和想象,使“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尽所能诠释诗人的直觉和理解、情感和思维。总之,优秀的朗读者是应该把诗歌深邃高妙的意境尽可能地体现出来。那么朗读者如何体现出诗歌的意境美,我们不妨用卞之琳《断章》的诗句来解答。“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朗读它,朗读者先要自己欣赏诗歌的意境,融入风景之中,打动自己,成为真正的赏景之人,从而使自己的声音情感和诗歌的意境成为受众心中的又一道美丽的有声风景,装饰出受众心中的情感,对真善美的追求。
一 先做赏景之人――学会欣赏诗歌意境
一首好诗打动我们,使我们有要朗诵的欲望,是什么打动我们了,是诗歌美的形式?美的语言?好像是,但还不够。就像我们喜欢一个季节,它的温度,它的景色,还不够,深刻想一想还有那寄予里面的情思。
1 诗歌之魂――意境
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情怀,是外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这就是诗的意境。诗歌是讲究意境的,意境最是能打动我们的内心,衡量一首诗的好坏就是看它的意境美不美。意境的形成,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而意境的创造,则是诗人为源于生活的情意寻找一个更为典型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实践。“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结合,揭示诗歌艺术耐人寻味的美的意境。作为朗诵者要学会提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会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2 敏锐的感知觉――欣赏
以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为例,是可以称之为意境美的典范。诗中,徐志摩将自己的感情浓缩在精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由于徐志摩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营造出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在那时那地,作者眼里的康桥已不再是几年前的单纯的康桥了,再别之时含有了多少感概在其中:别了,诗人象牙塔似的校园生涯;别了,他的纯美的爱情;别了,他的美好梦想。别了曾经的美好,即将回到现实的残酷之中,唉,梦境被现实击碎。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垂柳,波光中的倒影,软泥上的清荇,柔柔的荡漾进诗人的心中,如入美妙的梦中。能脱离现实的残酷吗?但他不能放歌,诗人的浪漫情怀达到极致之后,瞬间跌入谷底。梦境终被击碎,同样的景象却抹上了另外一种灰暗色彩,哀愁重又笼罩心中,一切都不属于自己,自己只能沉默,诗人清醒地知道他是没有资格来享受这极致的美景的,惆怅才应该属于自己。诗人默默的退出,无奈的告别了。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为朗诵者如果不能积极的欣赏出这样的意境,是无法把诗歌的意境美表现出来的。
再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我们可以想象,一心要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勾勒出的幸福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温暖的海风、枝头上噼里啪啦绽放的花朵,描绘了一个多么悠闲、多么浪漫的世外桃源的生活。闪电都是幸福的,诗人的心胸广阔到可以给陌生人最美好的祝福。他博爱的思想: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所有人心想事成。让所有的人在尘世间没有烦恼,享受尘世幸福。而情致还不仅仅如此,在这里,诗人自己只愿做祝福别人的快乐之余,享受自己独处,简单的快乐。微笑的脸庞下,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的寂寞和超脱。我们在朗诵诗歌之前,一定要先欣赏诗歌的意境,才能情随景生。
二 成为一道风景――入诗歌意境
我们欣赏到了诗歌意境的美,神奇的意境是因为它能引起朗读者或悲喜或激昂或平静的情感,并达到心灵的共鸣。怎样将饱含情感的声音恰当地融入到朗读作品中呢?
1 控制好声音,要与画面和谐
被感动的是朗诵者。一首诗歌,自己都不感动,凭什么去感动受众?作为朗读者,必须深刻理解这篇作品的意境,它勾勒出的是积极向上的、热情的,还是落后的、腐败的。如果是前者,那么朗读者的情感也要是积极热情的,被作品中所表现的美好事物所感染而激动。如果是后者,那么朗诵者的情感应是愤慨的、不满的。这就要求朗读者随着作品的基调调整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成一种“情感共鸣”效果,自己要成为全心去欣赏风景的人,这样声音才能走入诗歌意境中。
在这里最怕的是惊扰,不和谐的声音就会让欣赏者不再欣赏这道风景。就像你不能用泣不成声的状态来表达诗歌痛不欲生的情感,用沙哑的声音来表达诗歌高亢热情的情感。声音的高低快慢、轻重缓急都要跟着那意境走下去,让声音塑造出更美的意境。朗诵,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是一项语言艺术活动。朗诵者要想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播音稿件的内容实质,要熟练掌握声音的表达技巧,要使声音高低起伏、轻重缓急似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抑扬顿挫、感情跌宕如梦如幻,朗诵技巧运用自如,使作品锦上添花,从而让受众从中受到感染,声之意境便油然而升。
2 分清主次,声不由己
朗诵者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要从诗歌角度出发,分清主次,不得随意朗诵。
下面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愁。一幅幅画面浮现眼前:幼年时母子分离,只能靠书信抒发别情;成年离乡背井,与新婚妻子天各一方;一个小家庭的生离死别,折射出内地和台湾同胞难相聚,国家不统一的局面。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之情熔在一起。余光中的诗《乡愁》,从内在感情上体现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那一枚邮票,一张船票,甚至那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以及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处升华了“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所以,我们看到朗读者的感情应该在最后一节中分量是最重的,声音色彩更加浓重,虽音不是最高,但情最重,耐人寻味。朗诵者在朗诵时声音要切入这首诗歌的意境,如此美好,如此深远,饱含感情,深沉诵咏。然而很多朗诵者在第三节“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分量处理的重了。反而到第四节后,情感削弱了。这样整首诗下来,便打破了诗歌的意境,没有完全的融入其中。
三 装饰别人的梦――掌握分寸声发联想
朗诵者要想更好地体现诗歌的意境美,就要把握好分寸。一种用情感和声音创造出的更加唯美的的画面――诗歌意境之中加入声的元素。而不是完全用自己的情感,无论忧伤还是欢乐。
1 调动受众的联想和想象
欣赏到诗歌的意境美,自然要投入了自己的情感。情感在朗诵中的运用,一方面要讲求恰如其分地自然表露。朗诵者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情感,要掌握好分寸,要如入景中,声音变化不能破坏诗歌的意境和谐。在朗诵中,朗读者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感情世界中,所呈现出来的声音情感,应该相对成为受众眼里心里最美丽的风景。这种对诗歌的专注,声音对诗歌的修饰,自然就调动了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知觉。受众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朗读者不是重新建立新的感情,不是强迫受众被动接受你的感情,而是装饰他们思想情感中喜怒哀乐的东西,传达者与受众达成“情感共鸣”。如果没有这种“情感共鸣”,那么朗诵和收听都会黯然失色。一般来说,诗歌的意境对朗读者的态度、情感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朗诵者因为喜欢某类诗歌而能调动自己的情绪而喜欢朗诵,并加入大量的个人情感。但是朗诵者切记不能以自己个人的喜好对待所读的诗歌,必须培养自己的“朗读情感”来恰当统一地表达和体现诗歌情感。在朗诵的时候,朗诵者不能过于主观地去打破诗歌的意境,分寸一定要掌握好。悲而极悲,喜而极喜,朗读状态过于积极,便有做作之嫌。情感运用不能太过,准确情感表达才能表现诗歌意境。
2 尊重受众的情感经验
受众的情感,不是在最真实的现场中产生的。朗诵者的分寸必须掌握好,否则,诗歌的意境美也会在分寸不好的情况下丢失了你的受众。你要想趋于完美地展现诗歌的意境美,就不能丢失掉你的受众,他们正等着你来装点修饰他们心中的梦,否则无可共鸣,朗诵只能破坏了那种妙不可言的思想,形成了呱噪,而没能成为别人寄予情思的景象、意境,削弱了诗歌的意境美。
强加给诗歌过多的功能,会少了许多的美。例如《春江花月夜》,有的朗读者坚信这是一首悲伤的诗,调子越来越沉;有的朗读者却认为它是一首人生豁达的诗,情感便慢慢高亢上去。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其实装饰两字应该好把握,用声音去勾勒出一幅幅的画面,让受众从中感受到生命自然。没人看到秋天的落叶会哈哈大笑,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像黛玉一样悲天悯人。那我们如何把握秋之落叶般的分寸?专注于去装饰出怎样的情感,或是好的法子之一。应该牢牢把握诗歌的意境:潮水涨起明月初升,圆月朗照,月影相和,亭台楼阁,影影绰绰,月寄情思,落月水漾,江月有常人无常。声音融入其中,重音处理,激发起受众的感情,让他们来欣赏你用情勾勒出的有声意境。声境与情与景交融在一起,和谐统一,似有叹,似无悲,全凭受众去领悟感知。
不要强加给受众什么,也不要强加给自己什么。任何生硬、勉强的东西,都要不得。读出诗歌的魂――意境,才会把诗歌读得要多美有多美。如何体现诗歌意境的美呢?一定要提高文学素养,先学会欣赏诗歌的意境。而不要急急忙忙见字生情。细心体会之后,全身心的融入作品之中,控制好声音,掌握好分寸,使受众自然而然地被你吸引,受众会将你的声音融入诗歌中去,将自己埋藏在心里的真善美投入进去,也一同陶醉在你绘出的声音画面里了。总之,诗歌朗诵的探索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朗诵是情感的艺术,是优胜语言的艺术,声情并茂永远是我们每位朗诵者要求自己达到的最根本的朗诵高度,尤其是诗歌朗诵。诗歌的意境美也决定了诗歌朗诵的难度,在每一位朗诵者眼里,诗歌字少而情感却更加丰富,那种诗歌的意境总是神秘莫测,永远达不到尽头,只能离它越来越近,不停地探究和迷恋。走进诗歌那神奇的景色之中,让情感完全浸透其中,朗诵者的这种专注,必然创造出美好的有声意境这一道更美的风景,它也就必然能引起受众的共鸣,更好地体现诗歌二度创造的美。
参考文献:
[1] 郭绍虞编著:《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 蒋凡、郁沅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中国书籍出版社,1984年版。
一、诗歌课堂教学审美缺失的现象
1.偏重解析,缺乏体悟空间
诗歌教学需要教师以点带面,营造恰当的情境,引领学生对作家特点、作品风格等材料广泛涉猎,才能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的感触和理解。但受诗歌选材、课时安排和知识传授目的限制,目前的诗歌课堂教学仍然较多地着眼于语言要素和知识要素,偏重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解析,忽视诗歌中更为重要的思维要素和情感要素。这就造成了,一方面,课堂教学难以给学生留出文学欣赏的空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自我体悟;另一方面,对诗歌作品的解析往往引导学生形成了一致的知识认知,无形中替代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解读。
2.偏重应试技巧,忽视知识运用
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时功利性倾向明显,教给学生的不是怎样去领略美、鉴赏美,而是怎样去猜测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去操练答题技巧。这完全违背了诗歌讲究含蓄,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固有规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学习诗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而对诗歌知识的运用往往是空白的。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诗歌教学审美内涵
诗歌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领略诗意、陶冶性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线教师强烈的备考意识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生动活泼、丰富有趣、寓教于乐的特点,使其成为弥补课堂教学不足、还原学生情感体验、提高诗歌教学审美性的不可替代的平台。对课堂教学中难以安排的内容和设计,教师就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营造出自我体悟的空间。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而且能让学生在鉴赏、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诗歌的情与美,真正走进诗歌的审美世界。
李泽厚先生把审美的情感本体区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1]“悦耳悦目”是美感的基本层次;“悦心悦意”,表明美感的愉悦可以通过耳目走向心灵,通过有限的形象而感知到更深远的东西,领悟到无限的内容;“悦志悦神”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等级的审美感受,一般要在对人的意志、性情进行陶冶和培育的基础上实现。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在诵读体悟、品读鉴赏、研读应用等方面创新活动形式,开发活动资源,创设活动情境,才能给学生留出一片自我感悟、自我体验的空间,提升诗歌教学的审美内涵。
在粤教版教材中,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必修一、必修三模块中,而现代诗歌只被安排在必修二模块中。在实际教学中,受一个学期只能完成两个模块的教学容量所限,诗歌教学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针对诗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广州铁一中学高中语文科进行了诗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将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运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融为一体,引领学生走进了诗歌情感家园,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1.诵读体悟,以悦其耳――“诗意的微醺”
读、诵、吟、唱是我国古代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毛诗序•关雎》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2]诗歌在其最早产生的时候就注定了诗歌吟唱的这一特质,情与声密不可分。人们在“吟咏”中才能发挥创意,在“一唱三叹”中才能将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
朱光潜先生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3]“诵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采用诵读方式,可以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4]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准确表现出诗歌的韵律,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表达出诗歌丰厚的情感,帮助学生领会诗文的神韵,为欣赏、品味诗歌之美做好准备。
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5]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与听众一起进入到诗歌的意境,在诗意浓厚的氛围中与诗人同悲共喜,受到情感的醺染。一次成功的诗歌朗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情感的醺染,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文的兴趣,增强诗歌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妨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诗歌的声情教学: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为学生举办“朗诵与情感表达”专题讲座,让学生练习朗诵的技巧;让学生收听、收看中央台名家名篇的朗诵,在视听结合中受到感染和启迪;配合粤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情感体验”的主题,设计“诗歌朗诵活动评价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音质,选取表现悲欢离合之情的中外古典诗歌名篇来进行配乐朗诵。这些活动都能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朗诵技巧,在诵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树立自信,提升审美品位。
2.品读鉴赏,以悦其心――“我为诗歌写批语”
反复诵读是诗歌鉴赏的开端。然而,只重“读”是远远不够的,诗歌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学生需要经过反复体味、理解、评析,才能走进诗人的心田,品读“诗外之诗”,形成理性认识,从而提高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读”关注的是诗歌的音韵,凸显的是对诗歌的直观感受和整体感知;而“品”关注的是诗歌的形象,目的是让静态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让读者深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意蕴美。
品读鉴赏是极具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教师可开展开放式诗歌品读活动――“我为诗歌写批语”,让学生自选诗歌进行赏析,采用眉批和总批等形式,为诗歌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也可以开展“我最喜爱的诗人”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喜爱的诗人,收集他们的生平事迹、创作轶事以及最富代表性的诗歌进行点评。教师可鼓励学生制成课件,与同学交流共享。以上这些活动不同于抽象的诗歌鉴赏理论讲座,强调的是学生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教师只有将抽象的鉴赏理论转化为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才算真正达到了陶冶性情和涵养心灵的目的。
实践表明,学生在这些品读活动中,不但会将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带入到诗歌的阅读与鉴赏过程之中,自主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而且会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无疑会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会相互交流,不断唤醒自我,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
3.研读应用,以悦其行――“少年情怀都是诗”
诗歌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表达与交流”部分,明确指出了“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的目标。诗歌创作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它不但意味着读者对诗歌意蕴的理解、感悟,意味着对诗歌知识的综合关注,更意味着读者调动自我经历、情感经历的诉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妨设计、开展诗歌创作、改写、结集的系列活动。
(1)创作诗歌。广铁一中的高中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少年情怀都是诗”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活动。在这一阶段的指导中,教师力求通过自选照片、播放影片等方式,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最美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最真挚的情感。
学生以前学过一些讴歌母爱、亲情的诗篇,为了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诗歌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热爱之情,陈老师一步步地创设出诗歌写作情境。她先让学生欣赏了罗大佑的视频歌曲《母亲》,让学生关注歌曲中表现母爱的生活细节。乐曲深沉的旋律把学生带入到对母爱的感受与思考中。紧接着,陈老师又播放了曾感动过无数观众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一段视频,当学生们看到影片中的母亲为给儿子小强祈福而一路磕头到庙门的镜头时,很多学生被母爱的伟大所深深打动,流下了眼泪。看到创设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情感,陈老师请学生说说自己母亲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母亲对孩子的付出与关爱,很多学生描述了感人的母爱细节。
有位同学说出了自己幼年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因家族生意破产,爸爸长期在外躲债,只有母亲陪伴自己。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被刺耳的电话铃声吵醒,妈妈一个人在客厅压低哭声向讨债人求情。但每当他问及此事时,妈妈总是装成没事人一般,不愿给自己增添一丝惊恐。事隔多年,他总忘不了那刺耳的电话铃声和母亲压抑的抽泣,总忘不了母亲那看似坚毅的表情和躲躲闪闪、忧愁无奈的眼神。他说在那段漫长的日子里他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也从妈妈身上感受到了坚强和隐忍。
学生有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这样的时机,陈老师要求学生以“动情一刻”为话题,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将自己对母爱的感受一气呵成写成诗句。有位学生满含深情地写下了一首小诗《轻轻》。
轻轻地/妈妈在为我准备早餐/挥舞锅铲,没有一丝声响/因为我仍恬然在甜蜜梦乡
轻轻地/妈妈在洗洗涮涮/擦窗拖地,没有水声的流淌/因为我还搏杀在题海战场
轻轻地/妈妈在看无声电影/情感起伏,没有声音的喧闹/因为我已安睡在柔软小床
轻轻地/妈妈悄然入睡/窗外/月光明亮,垂柳拂扬,花儿飘香
这位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构思出这首小诗,真实地再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朴实而深情地表达对母亲的感激,这与陈老师想方设法地创设诗作情境是密不可分的。另外,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一些生活细节入手,指导学生创作诗歌,会让学生容易落笔和获得成功满足。
(2)修改润色。在诗歌创作阶段,学生更多的是有感而发,做到了“情真”,但在语言的凝练和诗意的淳厚上大多显得拙劣稚嫩。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强化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抒情性、凝练性、音乐性和形象性等特点的理解。陈老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按照诗歌语言的基本要求,对本组同学的诗歌加以修改,并在修改后说明修改理由。这种修改实际上是一种再创作活动,它使学生懂得了,诗歌不仅应追求情感美,还应追求语言美。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修改习惯的养成会有利于文学素养的提高。一位学生对比自己改前改后的情况,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樱花》(修改前)
就在樱花盛开的那天/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昨天/渐渐有了对你的思念/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就在樱花飞舞的那天/我终于来到今天/把你留在了过去/留在了从前
就在樱花落下的那天/我想到了明天/但我只想回到从前/永远永远
《樱花飞舞的瞬间》(修改后)
樱花盛开的那天/是我温暖而又遥远的昨天/细细品味对你的思念/忘却了泪花晶莹的双眼
樱花飞舞的那天/我终于徘徊到了今天/悄悄地把你留在了原点/留下了过往/留下了从前
樱花凋零的那天/我不再彷徨/明天那多彩而又深邃的天空/是我曾经渴望的灿烂的容颜
(3)结集成册。教师引导学生将创作的诗歌结成诗集,在班级和年级之间进行展示交流,并把其中优秀的诗歌向一些文学刊物推荐。这既可以让学生留下永久而美好的记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登诵,以悦其意――“情韵风扬”
经过以上一系列诗歌诵读、评写活动,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独特的心得和感受,对诗歌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请学生自己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广铁一中高中语文组教师配合学校文化节,组织了一次百人诗歌大型朗诵会――“情韵风扬”。整个活动以情韵为主线,朗诵内容包括表现酽酽亲情、醇醇友情、绵绵爱情、拳拳家国情四个主题,上起先秦下至现代的26首经典诗篇。学生以领诵、分诵、齐诵、配乐朗诵、伴舞朗诵等不同方式参与其中,在声情并茂的朗诵声中感受到中国文学艺术的博大精深,从经典诗歌中体悟了中华文明的情韵。
朗诵活动也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参加朗诵活动的王晓湘同学说:“参加这次活动,我萌发了许多梦想。诗歌的海洋是博大的,令人向往。我要放飞梦想,在诗歌海洋中徜徉!”铁一中学的语文教师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获得了诗歌学习的快乐和兴趣,还培养了文学鉴赏的能力,提升了文学审美的品位;同时,这种新的语文学习形式又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容,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发展,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歌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心诗韵,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这样一座桥梁,沟通了学生的诗歌学习与日常生活,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2]刘恩伯.中国舞蹈文物图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关键词:诗歌 朗读 意境美 感受 情感 声情并茂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动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1]诗歌朗读作为对诗歌作品的再创作,其韵味及艺术感染力离不开意境的营造。
一.强化感受,引感
“感受”是朗读者进入作品的过程。朗读者面对作品,首先要让自己进入作品之中,充分理解、把握作品,这样才能领悟作品的情感,从而引发调动自己的情感。如果没有“感受”这个过程,有声语言就没有或缺乏内心依据,朗读便是空泛的、干瘪的,技巧也就丧失了活力,根本不能把文字作品中那种具体、丰富的思想感情外化出来,甚至会对作品产生了误读。感受诗歌文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1.具体摹状,还原画面。
“摹状”是借助诗歌的语言,在朗读者头脑中把人、物、景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例如,杜甫的《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诗人杜甫亲眼见到差吏黑夜强行捉拿老翁去军中服役的全过程。朗读者可借助诗歌中的关键词“暮”、“石壕村”、“吏怒”、“夜捉”、“翁走”、“妇啼”、“三男邺城戍”、“二男战死”、“乳下孙”、“母无完裙”等在头脑中再现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从而引发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之心,对官府强行征兵之举的痛恨,诗歌的意境就会在头脑中得以真切地显现。
抒情作品具有一定的画面感。所谓的还原画面,就是结合诗歌的语言,调动朗读者的生活及生命体验,让作品中的文字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具体的画面。其方法是抓住诗歌作品中的主要意象,找出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想象与联想,将一系列意象串联起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四句诗就是四幅画面:白帝彩云、千里激流、青山猿啼、轻舟飞驶,再运用想象,让自身置身于彩云之间,轻舟之上,听猿啼,看激流,那种生命的活力和奋进激荡之情会萦绕在心中。
2.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相结合。
朗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分为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具体感受落实于诗歌的具体词句中。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红杏的娇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落木的萧索与长江的浩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冰雪世界的雄奇与广阔,这些都来自具体感受。具体感受要把握诗中的关键词句,由具体词句生发开来,让“意象”可观,可听,可触,可嗅。感受越细腻、真切、具体,朗读就越有质感。
所谓整体感受,是指在具体感受的基础上,立足于诗歌整体形象,注重意象的时空转换,既不割裂意境空间的必然联系,又不模糊意境空间的个性差异,做到想象画面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整体感受是作品作用于朗读者脑海中的整体印象。对诗歌作品基调及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就依赖于这种整体感受。例如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爱与美的追求。朗读者既要把握“雪花”轻灵、自由的特点,想象它“翩翩地、娟娟地、盈盈地”飞舞的姿态,同时又要感受到它寻找自己方向的执着与坚定。因此作品中出现三次的“飞扬”句式,既要读得甜美轻灵而不滞重,又要坚定而不绵软。
二.声情并茂,由己达人
感受作品,引感是朗读的内心依据。而内心依据是因为要形之于声才存在的。有声语言是诗歌朗读的惟一载体。因此“音声性”是诗歌朗诵的重要特点之一。朗读者只有灵活地运用声音,并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技巧,加之以真情表达,才能用有声语言传达出诗歌作品的意境,使作品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1.虚实结合与明暗互补
“声音的虚实,主要是由发声时声带震动与否决定的。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实声,音质圆润,有乐音成分,较适合在朗读中进行朴实的叙述或描述。声带不震动发出的声音是虚声,气息声音明显,较适合在朗读中抒发源于肺腑的情感。”[2]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四句诗所描绘的景物的远近是不同的。第一、二、四句是远景,主要用虚声传递辽远、空旷、孤独之感;第三句近似于特写,用实声加以体现“蓑笠翁”的形象,这样虚实结合勾勒了一组动态画面,使作品形象感更为突出。
有声语言不仅虚实结合,更有明暗互补。这里的明暗是一种音色的亮度。音色的明暗处理,便于表达不同的心境。“具体说,‘明’,指气息较为集中,口腔控制稍紧,共鸣腔较开,吐字有力,发音位置稍前移,声音走向较上行,渐强,尤其注意颧肌提起的唇齿相依;反之,则偏暗。”[3]声音明亮,给人以蓬勃向上之感。声音偏暗,给人以厚重雄浑或情绪阴郁之感。明暗亮度在营造氛围,生成意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戴望舒的《雨巷》整体色彩深沉凄婉,要表达出低回迷茫的感觉,声音整体偏暗;而王怀让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是一首歌颂伟大中华民族的抒情诗,诗中饱含自豪、喜悦及热情,朗读时声音整体较明亮;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引领我们走过一段历史的隧道,感情的抒发也是随着历史延伸推进的。开始是艰难的、痛苦的爱恋,后来是明朗的、热烈的爱恋,因此音色由暗渐明。
2.拖腔传韵与停顿造势
朗读中的“拖腔”是音节的夸张性处理,目的是使音节的时值延长,产生声有余韵的效果。使用拖腔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拉开字腹,延长舌头的动程;二是归音时按照调型顺势延长字尾。拖腔的使用有助于加深听者对作品意境的把握及意蕴的理解。例如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两句,为了突出诗人无法排遣的羁旅情怀,表现一种凄清、孤独、惆怅的美感,“声”字加强低频共鸣,并将字尾适当横向延长,让人觉得钟声似乎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而“船”字也要做夸张性的延长,表现诗人绵延不断的愁绪,引起听者强烈的共鸣。
在“拖腔”的使用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音节的延长使字调出现了变化,某些字音的调值顺应语势的变化而微微发生变化。这种调整使声音形象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美,也会使朗读增强韵味。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声”字可以把“55”调型调整为“445”调型,字尾可以微微上挑一点儿,让人感受到要试图倾听那令人欣喜的雨声,那种不可遏制的内心的喜悦,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停顿是加强诗歌言语容量,进行画面补白,延伸情感的有效手段。朗读者不仅在生理上需要通过停顿进行气息调节,而且在感情推进中需要借助停顿造势,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在停顿中,听者的思维进入了广阔、深邃的空间。停顿要细心经营,停前要蓄势,停后要承接。如王维《相思》中“此物最相思”,“此物”之后稍作停顿,“最相思”三个字可以一字一顿沉吟而出,引发听者由“红豆”的直观印象进入到“相思之情”的遐想与感慨。再如的《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字拖长并稍作停顿,给人一种心理期待,引发想象。仿佛一位伟人极目远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一抒胸臆。时空之辽阔,意境之深远就在这一停顿之中。停顿使声音的指向性更为明确,而且有利于作品形象化的生成。
三.结语
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源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诗歌的朗读要充分展现这种意境美才能满足鉴赏者的审美需要。诗歌朗读的“音声化”既要求朗读的内心依据,又依靠声音的外部表现。因此,做到声音形象与艺术形象的统一,做到“成于外,而化乎内”,使内部情感与外部技巧有机结合,是营造诗歌意境美的必然。朗读者根据自身特点,深入感知、理解、涵泳作品,合理运用声音调控及朗读技巧,就会为作品注入浓郁的人文内涵,为诗歌朗读建构出精美的审美殿堂。当诗情画意随着朗读者的声音流淌出来,诗歌朗读艺术的美感就生成了。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07.
[2]李红岩.诗歌朗诵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