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动设计论文范文

互动设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动设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动设计论文

第1篇:互动设计论文范文

1、借鉴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建立符合笔者所在单位实际情况的央企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创造性地构建了“626”管控模式。2、国际化经营给企业预算内控带来一系列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如各国不同的文化、记账币种、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等,都对企业预算内控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通过信息系统在国外各分支机构建立起标准的预算控制体系和财务核算体系,降低了由于集团企业大型化,发展高速化,地域分散化所带来的管理风险。3、提出了“以全面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经费支出过程管理体系。实行统筹预算、统一标准、分级管理的预算管理模式,建立预算决策、预算编审、预算执行三个层次的组织体系结构。实行全组织预算、全员预算、全业务预算、流程预算管控的全面预算体系。4、引入了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记录及分析的预算管理流程。以预算为龙头,全面打通出差申请、合作方订票、借款单、报销单,以业务单据集成NC系统财务凭证、实现数据流程的协同和共享,并基于业务数据基础进行财务管控,打破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5、将企业的管理制度与信息化系统紧密结合,形成双向管理循环,使内控制度直接通过计算机系统落地。6、信息系统进行国际化的布署和数据管理,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将业务流程及系统审批与手机功能相集成,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员工自助化服务。7、基于SOA架构的企业服务总线技术,一体化集成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使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并保护原有投资。

二、国际化预算费用内控管理平台建设的主要技术难点

1、基于开放式服务SOA架构。由于该内控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包括系统内部的各种服务组件(如预算组件、资金管理组件、流程监控组件等),同时还包括企业原有建设系统中的服务,如人力资源系统中的员工信息服务,OA系统中的统一权限认证、消息管理等服务,财务核算系统中的凭证处理服务等。因此,内控管理平台中的信息和数据将来源于各个业务应用系统。柔性化平台将采用软件总线技术,定义了业务组件的标准,所有的业务组件在平台中都是可以支持热插拔的,业务组件间的交互通过SOAP消息来实现。业务组件统一采用WebService暴露,为了提升效率,该平台也支持业务组件通过.NETRemoting进行暴露,以此来提高系统的集成性与互操作性。2、采用平台化开发策略,业务组件以构件化方式进行开发。企业内控能力将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组件化开发可以避免重复开发的问题。随着IT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节能企业内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本项目的平台实现了构件及业务组件的注册、、AOP实现及业务组件可视化管理等功能。3、实现工作流引擎技术的创新,在现有工作流技术上设计开发可实现全业务、全过程智能化主动服务机制的新一代工作流平台工作导航引擎。工作导航技术将在工作过程图形化管理、业务动态组装、工作智能提醒追踪、流程动态判断等方面全面提升。此平台技术将对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记录及分析的预算管理流程及其他业务的标准化、智能化提供最优秀的支撑。

三、国际化预算费用内控管理平台建设的主要创新点

1、国际化管理思维创新:即根据企业本身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管控的特点,在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多国会计准则、多币种、多国费用标准等国际化管理特点,系统可有效支持多币种、多语言,并创新性的支持会计翻译功能,实现对多会计准则的支持。通过信息系统在国外各分支机构建立起国际化标准的预算控制体系和财务核算体系,降低了由于集团企业大型化,发展高速化,地域分散化所带来的管理风险。2、内控模式及制度创新:即根据企业的管理特点将其经济业务划分为62种经济行为,综合运用预算、归口、审批、标准、程序、单据6大控制方式进行有效管控,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626”管控模式。3、系统建设思路创新:根据企业内控体系的核心,提出“以全面预算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建设思路,构建全组织预算、全员预算、全业务预算、流程预算管控的全面预算体系,实现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记录及分析的预算管控流程,打破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最终实现企业内控的管理目标,管理手段及管理制度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来实现落地。4、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创新: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全员自助服务,利用移动互联技术让企业事务管理和内控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利用移动互联技术让企业风险分析和预警智能推送。信息系统通过移动互联和虚拟云技术实现国际化部署和数据管理。5、创新基于SOA架构的企业服务总线技术,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创新性的基于柔性化平台开发,采用基于企业服务总线技术,所有的业务组件在平台中都是可以热插拔的,业务组件间的交互通过SOAP消息实现,业务组件统一采用WebService暴露。系统与财务核算、OA、人力资源等业务协同系统基于柔性化平台,可以实现单据之间的灵活转换和数据交换,因此能够满足用户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如费用报销数据与财务核算数据之间的凭证交换和数据联查,综合办公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和权限统一管理),也可以根据流程和管理要求的变化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四、结束语

第2篇:互动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育竞技;文化建设;互动;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320-01

进入21世纪以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焦点是全民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民族文化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家对高等教育到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提高人民群众普遍素质的支持也越来越大,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文化建设在教育、社会、情感等领域的功能不断显现出来。校内文化的建设能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它在高校是非常重要的。

一、体育竞技与校内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层面上的互动

高校体育竞技的主体是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价值趋向和思维方式都成为高校校内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之一,因而这一群体最容易变革生活方式,更新已有观念,形成独特的、区别于传统的文化类型。以高校体育竞技为载体,从大学生本体着手,结合学校自身的传统与特色可营造受大学生认可的真正的校内文化。所以说在大学生心里层面上,高校体育竞技在校内文化建设加强互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优势。

校内文化作为高校精神教育的首要途径,其主要功能是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并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最关键时期,因此,高校校内育人环境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校体育竞技是校内文化中显校内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文化氛围的育人功能是在耳熏目染之中通过潜移默化而感染学生,犹如“三月春雨无声润物”,不同于以单向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功能,更不是使用强制性灌鸭式手段使学生接受教育,所以要在学校内创造一种有效点体育竞技的文化氛围,去熏陶、感染广大师生,使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信念、习惯、觉悟并接受教育,从而带上有中国特色的校内文化烙印。同时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也可以避免因单纯教育而引起的逆反式心理,可以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要借助精神校内精神纽带团结和吸引校内包括学生和教职工在内地所有成员,在高校体育竞技中体现、培育校内精神,进而把所有成员紧密地与体育竞技精神联系在一起,激发和唤起每个人对形成学校优良育人环境的真挚感情。在这种追求和共识下有利于排斥有悖于体育竞技的任何离心情绪,形成校内所有成员对体育竞技共同拥有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体育竞技增强校内内广大师生的凝聚力。

二、体育竞技与校内文化在行为和物质层面上的互动

往往会因为高水平的体育竞技活动,一所高校也而更加著名甚至被大家所熟知,可见,竞技体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团体的正面形象。通过训练高水平的运动员和运动队,有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如美国的所谓常青藤学校)增强了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由于学校把开展校间体育竞技活动看作是向学生以及教师员工提供一种可供观赏和参与的文化娱乐途径,高校校间体育竞技已被纳入高等学校日常教育之中,发达国家高校校间体育竞技活动之所以得以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同时,学校也把校间体育竞技当作吸引学生与资助,提高学校声誉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保证运动员在竞技活动中创造优异的成绩,发达国家各高校均设置了大量的综合性的校间体育竞技项目,学校对竞技运动训练的管理、组织与控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关体育学科的科研与教学的发展,也自然促进了对竞技与训练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的研究。发达国家高校开展校间体育竞技活动的这些成功经验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的。

校内环境与体育场馆和谐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高校决策者的足够重视,体育场馆在校园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开始得到了认真对待。对于资金不太充裕的一般高校来说,建立一座体育场馆常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会倍受校内各方关注。一旦着手设计和兴建,一般是希望体育场馆壮观雄伟,能够成为标志性建筑甚至校内的一处重要景观。这种要求和希望大家完全可以理解,但为了与以生动活泼主要风格的大学校园环境取得和谐,体育馆设计很难一味追求壮观,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高校体育场馆的形象必须按照简练、质朴、粗犷有力的风格来进行设计,要体现青年学子精神焕发、蓬勃向上的气息,才能富有健康之美和青春活力,而不能一味以花俏的设计造型、建筑符号装和饰矫揉造的风格作来哗众取宠,从而失去了社会主义社会大学生率真、质朴的个性。

高校的体育竞技对校内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体育竞技的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作用、辐射作用和榜样作用上。因为学生运动员是高校校内体育竞技的主要参与者,这些主要参与者代表着高校的体育竞技功能,散发、传递具着高校体育竞技的精神,他们通过与大学校园内各个不同层次的群体交往,改变着别人喜爱体育的程度,影响着别人的健美观,带动着更多的人群来参与体育竞技活动,引起大家的体育兴趣,鼓励着体育锻炼在大学内进行,从而对周围环境在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时至今天,在少数地区和少数高校,体育竞技和大学校内文化建设不被重视的现象依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实际上,这种现象对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具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大学校内文化建设和高校体育竞技活动的成效和状况,直接关系着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一个大学的办学方针,关系着学校发展和改革的目标能否得以真正的实现。任何一所高等院校,如果忽视大学校内文化建设和高校体育竞技活动,就难以保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等于主动丢掉了最重要的育人阵地之一。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一定要从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高度出发,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大学校内文化建设和高校体育竞技活动互动的重要性,切实把加强二者的互动、建设列入院校的重要工作议程,列入院校改革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总体规划。

参考文献:

\[1\]金玉.对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7,(1):27.

第3篇:互动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情境活动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42-01

如皋实验初中名师来我县公开展示“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我有幸参与其中,听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颇有感受。

下面着重从三个方面简要评析:

1.教学在情境中展开

本课的课题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者的导入富有诗意般的情境。她是这样展开教学的: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认为,人的高贵在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鲁迅先生认为,人的高贵在于“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著名作家周伯平认为,人的高贵在哪儿呢?排比和设问的巧妙应用,立即呈现出立体的情境画面,一下子拨动了学生的思考之弦,抓住了听课者的神经。

2.过程在活动中推移

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严谨而又活泼。严谨体现在整体板块设计上,从开始“整体感知——了解作者观点”,到过程的“精读品味——理解灵魂内涵”和“深入研究——学习严谨说理”,最后到“感悟提升——坚守高贵灵魂”。设计思路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由文本学习到怎样做人,可以说是循序渐进,渐入佳境。整体板块设计就像这篇议论文一样,结构严谨,挖掘深刻。活泼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细节中,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活动化的学习,为此要把课堂变革为诸多活动的连缀、组合,以目标为轴,活动为点,使达成目标的大量学习性活动犹如珍珠附着于主轴上。该老师的课堂教学正鲜明地体现出这方面的特点,每一个板块设计上,都是先提出有一定思考深度的问题,同时明确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比如第一板块中教者提出的问题是“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中心论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活动方式:自读课文——圈画相关语句——小组讨论——交流收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也就是说,学生独立思考时全身心地投入,全班静悄悄地;小组活动时,全体起立,分工合作,在组内竞相表达自己;全班交流时,更是群情激昂,争相表现自己,唯恐落后于他人,机会被其它组抢走。正是因为教者成熟地把每一个板块的学习,每一个细节的学习都变成活动,才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课堂。

3.师生在互动中发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材这一文本进行沟通和合作的互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1在问题引领中互动发展

初二年级同学接触议论文不多,对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不够清楚,因而对学习议论文还存在着困难,特别是对议论文如何进行摆事实,讲道理还知之甚少。但在这节课中,因老师巧妙的问题设计,师生之间在这个知识点上的沟通合作显得轻松自然,互动氛围民主融洽。以教者设计的第二、三板块为例,教者设计的问题分别是“作者选择了哪些事例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事例中人物的高贵灵魂体现在哪儿?”“作者选择的五个事例在选材和论证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两个问题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足见教者的匠心独运。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学习摆事实的论证方法,不但学习这个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而且更进一步地让学生体会到摆事实要紧扣文章中心论点。果不其然,教者为了更深地让学生领悟这个要求,在这个问题基础上,又出示了一段有关我国科学家钱学森的事例,让学生同文章中的事例比较能否全用,进而体会到议论文中的事例要为观点服务的道理。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就更见教者“用教材教”——用活教材的功底了。学生通过五个事例的比较发现:在结构上每个段落都是先叙述事例再阐述道理,而且每个事例各自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这就让学生明白议论文是怎么把事实和道理相结合的,学生在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中较扎实地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3.2在赞美期待中互动发展

这位老师上课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亲和力、感染力特强。亲和力表现在她始终微笑的脸上和充满期待的眼神上;感染力表现在她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上和适时赞美的语言表达上。大家知道,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我们无法预料课堂教学的全部效果,总会产生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意料之外的教学细节。比如说第三板块的问题“作者选择的五个事例在选材和论证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个问题实际上对接触议论文不多的初二学生来讲,难度挺大的。教者的初衷是想让学生答出议论文中举的事例除了具有“大家认同”的典型性外,还可以是“大家熟悉”的普遍性,两者都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但学生达不到老师预设的要求,生成出了“阐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的答案。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老师表现出了机智的教学风范。在过程中,当学生因困难而沉默时,教者恰当得运用了鼓励赞美性的语言,如“思考的姿态是最美的”“自信总写在你们的脸上”等,普通话虽不十分标准,还略带方音却抑扬顿挫充满激情,激发学生始终保持充足的思考动力。当师生面对面进行个别交流时,学生在老师微笑的脸上、期待的目光中总能予以智慧的回答,尽管有时并不尽如人意。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辞,看来,这位老师较成功地运用了心理学研究成果。

第4篇:互动设计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是高校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环节,认真开展毕业实践及毕业论文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对于提高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高校毕业论文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譬如研究不充分,缺乏创新;论据不充分,缺乏有说服力的实例;叙述与推理结合不够严密,有价值的参考文献较少;语言表达欠准确等。可以说,这些问题和学校毕业论文系统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多数高校采用了毕业论文系统,但这一系统只是对一些流程进行了支撑,并没有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去提供支持。正确地完善现阶段毕业论文系统,使它不仅仅能给予教学工作者和学生方便,提高效率,同时又能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理解毕业论文对其能力的培养意义,更有效的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全过程。研究将基于这一思想,在现有一些毕业论文系统设计基础上,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设计新型毕业论文系统。

二、毕业论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专业基本训练、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是综合性、探索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活动。规范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旨在系统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思维及方法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独立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强化专业意识,培养奉献精神。

通常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包含选题、文献综述、开题、开题答辩、研究过程、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环节。各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毕业论文撰写的全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资料收集、整理分析、逻辑思维、归纳总结、写作能力、表达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应用。图1从毕业论文写作流程的角度剖析了毕业论文各过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华业管理流程分析

完善的华业管理流程能够有效的支持学生华业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各环节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这一过程获得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华业管理流程需要学院、系、指导老师之间紧密地配合,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指导老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从开题到对学生全程写作的指导,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由于时间空间等问题的限制,缺乏有效的毕业论文系统支撑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往往效率低下,而教师有限的精力可能也会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毕业论文系统中,需要特别重视教师对学生培养环节的支持,让学生在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后,能够及时得到指导,从而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同时,学院和系在整个流程中也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他们起到流程的控制和管理作用,涉及到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的管理,以及毕业论文过程产生文档的提交和管理,毕业论文系统一方面需要提升他们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将他们的管理工作与教师和学生紧密结合。在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下,毕业论文系统对管理工作的支撑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院系管理人员高效完成资料整理、审查和总体的管理任务。

综上,一个有效的毕业论文系统,应最大程度地提高学院系和指导老师的效率,使得他们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到学生,同时又在各个环节有效支持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现有毕业论文系统存在的缺陷

通过对院系、老师与同学的调查和缜密的思考,发现目前各高校采用的毕业论文系统普遍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目前的毕业论文系统更多的考虑了管理流程,但对学生的指导性不足。譬如:撰写论文之前,院系会通过系统相关的毕业论文指导书,包含整个论文撰写阶段的注意事项。但由于注意事项和相关规定比较多,使指导书的内容较多,学生很难耐心地认真阅读,导致一些重要的规定和注意事项经常被学生所忽略,在其后面的论文撰写中出现误区,浪费时间。此外,在一些环节,譬如选题环节,学生对获取资料存在迷茫,缺乏指导性的资料链接形式给予指导。第二,目前的毕业论文系统难以支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师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和教师面对面交谈的时间相对较少,而现在的多数系统只能支持少量的网上指导,更多的是通过面对面的指导来完成指导工作,使得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并不能覆盖全方面全阶段,学生的潜能也没有发挥到最大程度。这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并不够紧密,所以,新的论文系统必须要将老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的程度。第三,目前的毕业论文系统对同学的能力培养体现不足。造成学生并不清楚毕业论文各个环节能够锻炼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整个研究和写作过程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而完成毕业论文,这样毕业论文的在教学体系中的效果就会大大减弱。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够通过人性化的系统予以解决,毕业论文系统的效果将能得到质的飞越,使其实用性和应用性大大增强。

五、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毕业论文系统设计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指导书和指导文件、系统资料、指导老师与学生互动三个方面对现有毕业论文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华业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指导书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细节经常被学生忽略。将指导书细化则是解决的办法,学生撰写论文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如果系统管理员和院系能够将整个指导书细化,在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进行到每一步时都能看到与其对应的论文指导书,将会非常有用。因此,在毕业论文系统不仅给予一个总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书,而且在各阶段均本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指导书,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注意到关键点,予以重视。依据这样的观念,设计新的系统时,只需要在每个阶段每个流程附加上细化的论文指导书,这样简单的改进使指导更具有针对性,也会使系统更加贴近学生。

学生在自己撰写论文时需要大量的资料。而由于本科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有限,一些核心资料,还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引。据此,在论文选题结束之后,会由院系和老师一起合作,针对每一个选题,汇集一些核心资料交由系统管理员,再由系统管理员放到毕业论文系统上,这样,每一个选题的学生都会看到一些相当有意义的资料,这些核心资料也能够帮助到学生撰写论文。

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是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说,在论文撰写阶段能够经常得到老师的指导,对其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即便有我们的毕业论文系统,但是受限于空间时间等问题,学生撰写的论文仍然要亲自去找指导老师获得帮助。据此,我们的设计是能够让学生在毕业论文系统随时上传撰写论文,指导老师可以随时在毕业论文系统上查看学生撰写论文的情况和内容,同时还能留言写下自己的建议。这样,一方面是老师能对学生撰写论文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学生能够随时得到指导老师的帮助,并不受限于时间空间等问题。师生通过毕业论文系统留下的指导交流记录也能够保存下来,用于检查学生撰写的态度和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

六、结语

第5篇:互动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可视化

广义的互动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通常所说的互动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1]。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将互动的作用和影响运用到某一具体课程或具体教学情境的教育领域当中,创造出互动式教学的新方法,随着方法的不断成熟完善,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教学范式,即互动式教学模式。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互动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一个主题而形成具有稳定而成熟的理论体系的教学范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基于“互动”、“建构”这些重要的思想,融合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思想。互动式教学理念的进步在于它促进了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的转变;推动了不对等的交流向平等的交流转变;促使静态的交流向动态交流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转变;使学生由接受向创新、创造转变;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由单一知识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2]。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互动式教学理念逐渐完善,但由于我国的教育背景存在差异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推广一直停留在起步阶段,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推广遇到了瓶颈[3]。目前,我国关于互动式教学发展的现状究竟如何呢?以往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分析,往往是在综述文章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主观总结和解释,受个体主观经验影响较大,难免产生错误或者不当归类和总结[4]。本文利用知识图谱技术,以中国知网的中文期刊总库和硕博士论文为基础,绘制了目前我国近15年互动式教学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技术为文献综述的科学计量提供了可能[5],不仅便于研究者更直观清晰地了解互动式教学的发展现状,还为今后互动式教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数据支撑。

一、资料来源

通过网络镜像版进入中国知网,手动检索中文期刊总库和硕博士论文库,检索条件设置为:【主题】互动式教学、【年限】2001年―2016年、【来源类别】核心期刊,精确检索后并手工导出检索的相关参考文献。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

1.确定纳入分析的数据资料。

利用计算机导出检索到的期刊论文(352篇)及学位论文(196篇),共548篇,删除会议、广告、无摘要和关键词等无关性文献共22篇,最终确定符合标准的526篇文献纳入统计分析。

2.统计关键词,提取高频关键词并生成词篇矩阵。

利用Bicomb软件[6]的提取、统计等功能对符合分析标准的526篇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关键词共计1458个。其中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是王秀芝的“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该文2006年被发表至今已被引用135次,根据普莱斯计算公式M=0.749(Nmax)1/2,得出M=8.7026。根据实际研究需要,抽取频次阈值≥6的关键词41个并将其作为高频关键词(见表1)。41个高频关键词的呈现频次合计587次,占总频次的25.63%。

表1 互动式教学研究高频关键词表

采用Bicomb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生成词篇矩阵。词篇矩阵是下一步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它表明的是高频关键词在纳入分析的文献资料中出现的情况。最后利用SPSS20.0将文本形式的词篇矩阵转化为共词相似矩阵(见表2)。

表2 高频关键词的Ochiia系数相似矩阵表(部分)

3.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形成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利用件SPSS20.0对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生成聚类分析树状图(见图1)。在聚类分析树状图中,纵坐标数字对应的是互动式教学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横坐标数字表示聚类关键词之间的距离。横坐标数字越小,表明关键词彼此更易相聚,关系越密切,相似度越高,因此可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我国互动式教学领域进行归类及展示其整体研究的热点内容[7]。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互动式教学领域分为七类。分类一是关于互动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学生、教师、英语教学等6个关键词;分类二是关于互动教学的策略及互动能力研究,包括交际能力、教学策略等4个关键词;分类三是关于互动式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研究及该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研究,包含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和互动式教学法3个关键词;分类四是关于互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及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包括教学互动、学习活动……教学质量等8个关键词;分类五是关于互动式教学对人才培养的研究,包括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等6个关键词;分类六是关于互动式教学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包括策略、问题等6个关键词;分类七是关于互动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及实验教学当中的研究,包括实践、课堂互动……实验教学等8个关键词。

4.多维尺度分析,生成互动式教学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利用软件SPSS20.0导入相似矩阵(表2)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生成以互动式教学为结点的我国互动式教学研究热点知识图谱(见图2)。

图2 2001-2016年我国互动式教学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我国互动式教学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显示:近15年我国互动式教学的研究热点主要分布在四大领域。领域划分情况基本与聚类划分情况一致,领域一对应分类四和分类六;领域二对应分类一和分类二;领域三对应分类三和分类五;领域四对应分类七,主要涉及互动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实验教学当中的实践研究及基于多媒体等媒介的互动模式研究。

三、讨论

本文以526篇文献为研究基础绘制了近15年来我国互动式教学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图谱结果显示互动式教学研究热点主要分布于四大领域,每一领域都有其研究特点。

领域一:关于课堂教学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及互动类型(教学互动、师生互动等)、互动式教学法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策略和教学效果的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多以高等院校的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为研究载体或对象,如桑彦彪、罗志远等人对互动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研究,其研究论述的结果一致,都指出将互动式教学法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趋势,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8],教学互动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迫切和必要,而进一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进行深入研究成为推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9]。此外,还有学者将互动式教学结合理科(如大学物理)、工科、医学、体育、声乐等各类学科的研究。孟永东在探讨关于互动式教学大纲在高校核心专业课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高校使用的教学大纲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文件,但在很多高校存在不被重视、未发挥其作用等现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和理念距离西方还有一定距离,为此他针对工科类核心专业课程的特点总结提出了互动式教学大纲的功能要求及设计思路[10]。该领域的研究范围较广,从理工到文艺体,不同研究者针对学科特点开展学科互动教学的探索研究,努力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领域二:关于互动教学这一模式的教学策略及互动主体(学生、教师)的相关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多应用在英语、汉语等语言教学当中,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每年不乏研究者对英语互动教学进行相关硕博士论文研究,从小学英语到中学英语乃至于大学英语、从英语写作到口语、从理论到实践、从现状与对策到行动研究,该领域的研究一直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如黄婷婷、吕洁在对小学英语互动教学的硕士论文研究中都指出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的现状和困境,并从创设语言的互动情境、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职业素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给出了一致的建议措施。

领域三:关于互动式教学对提高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及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在素质教育形式要求下,互动式教学法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发展。该领域多通过双语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开展有关研究。

领域四:关于互动式教学在实验教学当中的实践研究及基于多媒体等媒介的互动模式研究。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实验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合适的教学法,直接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随着创新教育的发展,互动式教学法逐渐被运用在化学生物等有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当中,如陈素琴、陈迪妹通过探索和实践设计性实验的互动式教学法有效提高师生的实验教学、研究、设计及创新能力[11]。与此同时,“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混合学习、MOOC、微课等新的学习方式不断被提出,互动式教学法在新教育时代下的优势和契合性也开始被研究者发现和应用。如有研究者将QQ群的社交功能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互动教学研究。

四、未来研究展望

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不断创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检验平台、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辅助,从而不断探讨与完善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12]。有关互动式教学法的研究成果涉及理论、教学实践及教学手段,其中领域一、领域二的研究面较广、研究者关注较多、已有研究成果也较多;而对于领域四,互动式教学在实验教学及“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新学习方式当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未来可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徐飞.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5(02):55-63.

[2]王伟伟,杨秀丽.互动式教学理念的新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04):65-66.

[3]敬.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4(10):119-121.

[4]张斌贤,陈瑶,祝贺,等.近三十年我国教育知识来源的变迁――基于《教育研究》杂志论文引文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9(04):17-25.

[5]王佑镁,陈慧斌.近十年我国电子书包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共词矩阵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05):4-10.

[6]崔雷.书目共现分析系统《用户使用说明书》[S/OL].http:///detail/qianheit/5545693.2014-02-28.

[7]钟伟金,李佳.共词分析法研究(一)――共词分析的过程与方式[J].情报杂志,2008,27(5):70-72.

[8]罗志远.互动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9]桑彦彪.高校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学互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10]孟永东.关于高校核心专业课程互动式教学大纲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4(03):34-35.

[11]陈素琴,陈迪妹.化学专业设计性实验互动式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08):64-67.

第6篇:互动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构建

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及培养创新能力是本科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尝试构建以“团队设计项目”为导向的培养制度,从而实践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为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1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1.1国家政策导向出现理解偏颇

近些年,很多高校总把承担项目、科研经费、SCI文章、获奖引以为荣,教学被边缘化已成为无法避免的无奈现实。教师只能“没有时间上课”,即使有时间上课也不会全身心投入教学,何况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亦不能悉心指导了,论文质量自然出现下降[1]。

1.2教师重视程度、师资不足及本身能力欠缺

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本身对自己职责责任不明,认识程度不到位,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缺乏热情。对毕业论文(设计)投入精力不足,对学生论文设计及撰写检查审核不严等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同时高校连续扩招导致师资不足难免顾此失彼。另外指导教师业务本身能力欠缺,造成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陈旧,内容简单,学术水平低下也是造成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2-4]。

1.3学生主客观因素的存在

当今中国,在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下,供求矛盾俨然成为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5]。而现在多数学校的教学计划都是把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最后学期,正逢就业招聘的高峰期,毕业论文只得为找工作、就业签约让路。同时有的单位还需要学生先实习后就业模式,毕业论文(设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大量减少,自然会造成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此外还有其它原因如: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忙于复习考研、出国等等也是主要原因[6]。1.4其他因素除上述导致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滑因素外,在教学单位教学管理方面也存在欠缺,如毕业论文(设计)经费投入问题,论文质量与指导教师奖惩问题等也都制约着毕业论文(设计)水平提高。

2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团队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构建

2.1教师团队建设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教师团队的构建

以各自的科研项目为基础,研究方向相似或相近的组成教师团队。实施时总的项目被分解成若干的小项目,每个项目有专人负责,对子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以学生团队的形式参与其中,利用教师团队及学生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共同完成目标。

2.2学生团队的构建

学生团队的组建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申报课题大多源自于教师团队的科研项目的子项目,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亲自进行科研设计,经指导教师指导后撰写申报书进行申报。学生团队的组建方法可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选择、以优势互补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效能。每个子项目的成员一般以2~3名学生为宜。在各子项目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各团队成员的配合情况及具体操作需要可以做适当微调,以达到组建最佳实施团队的目的。团队与团队之间可经常性的互动,形成团队信息及合作网络,提高完成效率和知识技能交叉互补[7]。

2.3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的互动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会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申报书的书写指导;文献资料的收集;中外文文献的阅读整理;课题设计;综述、开题报告、论文的撰写;每周固定时间的例会、研讨会的交流;办公软件、实验分析软件的应用;与科研项目相关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指导等等,学生可以获得比较系统全面的科研训练,教师也可以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积累科研教学经验,有助于教学相长积极氛围的形成。

2.4整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毕业设计

创新性实验计划完成后,结合创新计划项目,教师团队可为学生团队成员安排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由于这些同学已经历了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锻炼,毕业设计又是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延续和深入,因此会省去适应期,快速进入状态,为毕业设计的顺利高质量完成提供了保障。

2.5发挥导师制在项目团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导师制是近年来实施的一种新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是关于本科生教育的一项创新性实践[8]。我校本科生导师制始于2012年,从大学的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和教师通过互选,每位学生都能选定的一名教师作为导师,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开展专业教育,指导学生学习、选课、考研、撰写毕业论文或开展毕业设计,关注学生业余时间学习生活,兼顾指导学生进行未来人生规划等工作。针对目前预防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时间短、经费有限的客观事实,导师能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提前指导学生进入科研角色,无疑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办法。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尝试将导师制应用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并且效果明显[9-10]。我教研室近几年利用导师导学的机会适时地介绍科室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对科研有兴趣的同学(一般是大三的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组成师生科研项目团队协同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的时间和经费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科研创新积极性方面获得良好效果。

3项目团队建设利于本科毕业设计水平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7篇:互动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指导;答辩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为适龄青年提供了难得的教育机会,为积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远程高等教育中的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对全面提高毕业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远程高等教育实行宽进严出,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又是在职学习,其工作和学习矛盾较为突出。随着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毕业论文的质量指导把关和答辩审核,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答辩大都采取指导教师或答辩小组写评语的方法,由于远程教育的校外学习中心、指导教师、学生之间的相关限制因素,论文质量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目前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加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多为在职人员,多种因素导致他们主动学习意愿不强,学习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取得文凭。远程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时间都较为松散,在这种状况下,如果简单比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只是将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在师生沟通不便、时间紧迫等不利条件下,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1.选题

一是学生主动性较差。虽然指导教师提供了论文题目方向,但是由于对学生的岗位和爱好不完全了解,所以提供的题目不能非常全面和具体。对此,一些学生不是根据职业特点或个人特长对教师提供的论文题目作调整,而是依赖老师给出的论文题目。究其原因是学生受传统观念的约束,盲目崇拜指导教师的权威性,或者因为工作繁忙,难于搜集资料等原因,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撰写论文较为被动。

二是选题不规范,表现在选题超出规定的范围,不能结合自身职业背景选题,专业相关性较弱。很多毕业生来自中小学的教学岗位,常常忽略专业要求,而是以自己承担的课程为研究对象,选择教学改革类的题目。另外,大多数选题存在“泛、大、空”的问题。

三是选题重复程度高,没有新意,多数都是“老”话题。不仅是远程教育教学点间重复程度高,跨年度重复程度也很高。比如中国四大名著、“李”、“杜”等文学大家,已经成为每年毕业生的惯例首选,能反映中文学科热点或者新观点的选题却较少。

2.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包括文献检索和调查研究,是写好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和依据。阅读文献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逻辑推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写过文献综述,对文献综述的意义和基本要求知之甚少,对文献的辨析和综合能力差,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多数学生来说,互联网变成“互贴网”,大量复制粘贴,写出来的文献综述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古典文献,很多资料学生还没有读过,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文献综述中还经常出现明显的事实错误。这些充分说明学生不重视文献综述对毕业论文的意义。

3.开题报告

它是毕业论文正文的框架,是开始进入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起结构谋篇、纲举目张的作用。但大部分学生很少有写论文的经验,常常理不出头绪,不知道如何下笔,开题报告往往缺乏逻辑性,人云亦云,有不少是东拼西凑,没有新意,只能依赖指导教师的指点多次修改。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1.调查学生情况

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使毕业论文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工作岗位和学习兴趣,从而明确学生最需要的指导内容,以便采用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确定毕业论文的指导计划。为此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调查,了解学生在专科、本科学习阶段的成绩、工作环境、科研能力以及论文选题意向。

2.抓好论文指导环节

在毕业设计指导的过程中重点抓学生开题、中期检查、写作、定稿、答辩等关键环节。

“开题”工作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召集全体指导教师和学生召开视频或音频“毕业设计动员会”。这样使全体参加毕业设计工作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了解毕业设计的过程与要求。在此基础上分组进行师生网络间的咨询辅导,改变以往直接给学生提供题目的做法,帮助学生确定并审核选题。一方面体现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选题方向确定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双向选择,再正式确定题目名称,以利于学生个性化和独创精神的培养。

教师与每个学生交流,分析题目的研究价值、难易程度以及工作量的大小。鉴于大多数学生对学术论文的陌生,教师为他们介绍相关范文,指导学生借鉴、学习成熟的论文写作方法和格式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论文的规划和意见,最终形成评价报告,及时向老师陈述选择的题目、意义、写作计划等。指导教师逐一点评,明确学生论文的题目和内容,给出开题成绩。

做好“中期检查”,保证写作进度。随时调整教学指导形式,利用网络和视频会议,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检查学生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指导。

按计划审稿定稿。每一次交稿都是一次验收过程,教师会指出文中的不妥之处,给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学生在拿到反馈回来的文稿后,也必须及时修改、充实论文,再次反馈给老师。改变以往“一锤定音”的做法,更好地检查了远程高等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成果,考察了学生的实际科研水平。这种系统的“修”、“改”,也有效地保证了论文的质量。

定稿装订后,按照统一标准,公平评判成绩。为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专门建立“评分标准”和“论文初评制度”、实行多位老师审稿制。指导教师给出自己所带学生的论文初评意见和成绩,并将意见、成绩和论文送交其他教师再次评审。明确学生论文的水平,给出能否参加答辩的通知。通过的学生,抽签进入以教师小组为单位的答辩组。答辩工作安排在期末进行。答辩工作要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匿名打分,指导教师回避制度。

3.加强远程教育的网络资源建设

在毕业设计指导的全过程中,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辅导资料。包括:开题报告样例、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点评报告稿、中期工作总结报告样例、论文写作格式与要求、写作指导、毕业论文样例、如何准备本科的毕业答辩、答辩注意事项以及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工作计划等。

论文指导教师还在答疑界面给出推荐书目和网址链接,帮助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对远程教育的毕业生开放,为他们查阅文献提供便利。

4.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中之重。指导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具有技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以及高度的责任感等。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汇集各系(专业)精华,实行以老带青,重视不同专业方向的指导教师团队建设。目的在于将各系毕业设计指导的成功经验与远程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远程论文指导、探索,总结出适合远程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的教师组织模式。

5.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辅导学生写出有水平、有质量的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目标。毕业生一般都参加过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广泛调研、深入学习和严谨论述的写作过程中,着重训练、深化和提高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能力:综合运用专业课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能力;与同学老师协作的能力;写作学术论文等能力。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的路还漫长,“授之于鱼,不若授之于渔”,能培养他们的这些学习能力更有意义。

从几届毕业生的情况看,优秀的毕业论文,一般都和学生的职业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由于题目相对具体,学生对论文的范围、深度较易把握,也较易体现创新性,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还为学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于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得到教师的指点,从而实现了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个性化、探索性、协作性、终身化学习。

6.增加远程高等教育的辅助手段

实施一年两次的毕业论文指导、答辩以及存档工作,除了常规的在网上教学通知和教学辅导资料,指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还可以通过E-MAIL交流及论坛互动,定期召开远程视频、音频会议。

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平台,在场所、技术和设备上都具有明显优势。高校都有成熟的数字图书馆,在学校网络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利用校园网的服务器,各个学习中心的每台电脑都可以作为远程高等教育的终端,帮助学生接受远程高等教育,他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西南科技大学的数字图书馆,获得良好的资料支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彪,蔡立军,等.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质量评价

体系及其量化模型[J].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研究,2005,(6).

[2] 肖胜旗.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远程答辩的基本构思[J].湖南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第8篇:互动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细节服务;知识导航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281-02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深入,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上,大学图书馆拥有第一课堂无法比拟的广阔天地。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总结世界图书馆发展史时曾提出“书是供使用的,书是供所有人使用的,为每本书寻找它的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对照这四条法则,我们应该顺应时代需求,在工作中不断寻求创新与发展,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加强对读者的细节服务。

一、与广大师生信息咨询需求与服务意见的互动

(一)与读者的互动

人际互动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的协同,因为人才是真正的知识承载者,是组织最宝贵的战略资源。

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与服务意见就好比一面镜子,折射出图书馆细节服务的价值。以往有一种习惯思路,认为了解读者、研究读者就是统计出读者的类型、数量,调查读者喜欢什么书,需要什么书。事实上,研究读者应该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作,要靠平时细致入微地调查,深入地研究,长期地积累。要研究读者需求的综合性、多变性。读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文献,也需要某个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既有学习提高的需求,也有消遣娱乐的需求,而且这些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点的转化、个性化的体现而变化。为了深入了解广大师生对信息资源和服务的需求,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与读者的互动。如: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读者问卷调查,邀请读者开座谈会,通过读者协会的学生会员深入到学生读者中去面对面地了解他们的意见与需求。并通过办公室意见簿、校园网图书馆主页中的论坛版面、馆长信箱等搜集读者的心声。以“贴近学科、贴近教学、贴近师生”为宗旨,发挥“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知识导航作用。经充分调查研究各院系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后,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与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地用书刊利用率来校准图书、期刊的采访定购,以最大限度保障教育教学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二)信息咨询服务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服务,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系统内容包括新书新刊通报、馆藏图书检索、馆藏期刊检索、分类引导检索、二次文献检索、个人借还查询、读者预约查询、读者账目查询等自助服务。该系统是师生们打开图书馆知识宝库的“钥匙”。读者只需要键盘和鼠标,就可以实现对馆藏资源和服务的浏览与互动。

图书馆门厅精心设置的导览标识牌,清楚的列明了二十二基本大类图书在馆分布情况及各服务书库平面图、图书馆网上电子资源指南、阅览室介绍、读者须知等。这些标识就如大海中的灯塔,帮助读者迅速熟悉图书馆内的服务功能。

(三)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服务

毕业论文、情报教育、文献建设、信息服务毕业论文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所有申请学位的学生都必须提交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而论文的质量与学生选题和查询文献信息密切相关。不少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在如何高效地收集与合理利用文献资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论文选题雷同,论文题意或所表达的内容缺乏新意论文题目确定后难以查到所需资料等。针对这些问题,作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功能的图书馆,可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报教育、加强自身文献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情报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对新生进行图书馆利用教育,二是在高年级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前者属于导向阶段的用户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使新生了解本校图书馆的基本概况;后者属于课程教育,使读者有灵活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首先使学生掌握一套检索文献资料的科学方法。通过学习,学生知道文献检索的一般途径有:(1)分类检索―――按学科分类体系查找主题索引―――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对象,也就是通过反映文献内容的主题词查找;(2)书名索引―――根据书刊名称查找;(3)著者索引―――根据著者查找;(4)其他途径―――可通过除以上三种方法外的其他一些辅助的检索途径来查找文献资料,如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事件索引、分子式索引等。其次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检索手段。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文献检索手段也逐步现代化。学生通过学习,既掌握了基本的手工检索,又能熟悉和利用计算机检索,并可利用互联网络查询国内外文献信息,获取与论题有关的文献资料。

合理收集相关的文献目录、索引因为这类书籍属于检索工具书,对研究人员查找资料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其中的专题目录对学生撰写论文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这类书常以文摘、题录、索引、数据库来命名,收集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图书馆常见的有《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自科版,各收集了4000种以上期刊,能够为用户集中地提供最新的学术动态、科研信息,是一种很好的检索工具类刊物;专题目录数据库有《中国学位论文书目数据库》,该书收集的是国家法定学位论文收藏的各院校向中国科技情报所送交的自然科学领域的全部学位论文;另外还有一些专题文摘,如《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机械工程文摘》等。学生通过检索查阅,既可避免论题重复,又可使学生从别人的论文中得到启发。

建立健全本院校学位论文收藏管理体系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收藏本校毕业生的论文数量较少,学生论文大多由各院系资料室收藏使用面窄,利用价值不高。这也使新一届毕业学生对以往毕业生的论文选题缺乏了解、认识,造成学生长期局囿于同一教师的同一命题中。如果各系都能把每一届毕业生的优秀论文归入图书馆,由图书馆统一管理,并按学科编成历年学位论文索引,肯定有利于指导新一届毕业生进行论文写作。

尽管对学生进行了文检课教学,但他们在查找资料时仍需要图书馆员的帮助。图书馆可根据各类毕业生的需要,指定专业馆员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专业书刊文献,检索国内外的有关研究信息,编制专题资料目录,帮助他们完成学位论文和毕业设计任务。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指导学生在新书展架上,每期更新所有当期新上架的书目,将推荐用书陈列在“新书推荐橱窗”内,使广大师生能在第一时间用精品之书,品鉴文明之味。

(四)开展个性化培训

学科馆员有计划地定期开设学科个性化培训讲座,引导读者善于利用现代化检索工具,提高其检索技能,提高其驾驭文献的能力。并且把崭新的图书馆形象、功能、服务项目等具体可感地展现在参与培训的读者们面前,让他们引导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拥有的信息资源拓宽其专业视野。

二、流通工作中的细节服务

(一)知识导航

流通服务是直接面对读者的服务,是图书馆员与读者一对一的互动,是读者最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一种服务。为了有效的发挥知识导航作用,馆员们从过去的等待借阅转变为主动推介。在流通服务中眼勤、手勤、腿勤,经常巡视书库,对读者自身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文化知识需求和精神心理问题给予关注、探索、指点和解答,并给不同阶段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读者予以督导。如:新入学的新生对大学图书馆感到既陌生又神秘,同时也十分的向往,总是想怎样才能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资料。馆员们就热心指导其阅读技巧和方法,培养其借阅行为,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大二、大三年级的读者,他们已逐渐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进入了稳步求知阶段。为了满足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信息需求,馆员们及时地为他们推荐结合其专业、科学发展前沿及社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可读性、实用性强的书籍。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四读者,考虑到他们的阅读心理是围绕着毕业和就业两个方面,他们需要为自己的毕业设计查找、搜集专业资料。馆员们就推荐他们多阅读学术期刊和工具书,以及大学生择业、就业指导方面的书籍。馆员们用心、用情的服务,使学生读者们不仅在图书馆获得了心灵上的熏陶,还从各种书刊资料中获得了知识。

(二)充足的服务时间

为了让读者有足够的时间在图书馆查阅文献,使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图书馆适当延长了流通部书库的开放时间。校内行政班一周实际上班时间为40小时,本馆一周开放72小时,馆员工作时间实行轮班制。 另外,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读者借阅信息等全天24小时在校园网上运行。师生们足不出户,在自己家中、寝室、教室、掌上电脑终端上网进入图书馆主页,所需信息就一目了然、尽收网底。

(三)服务环境的人性化

为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赏心悦目的助读环境及舒适便利的阅读设施必不可少。正如博尔赫斯所赞美的那样:“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所以,图书馆非常关注环境营造中的细节。如:在图书馆各书库和阅览室摆放常青植物,粘贴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的名言名录。书库和期刊阅览室干净整洁,书刊上架排列有序,阅览桌的摆放位置采光良好,座位间的疏密度安排合理等。 不仅如此,更关注服务中的细节。如:每个书库门外设有存包柜、供应饮用水、及时催还图书、实行挂牌服务、注重视觉标识及书目排架指引牌的设置等。

使每一个到图书馆的读者,经由图书馆各个交织穿透的空间,找到自己心爱的书刊,退隐到心灵的角落,沉浸在求知的喜悦里。在读者偶尔不经意地远眺校园各处的景色,惊奇地发现四季的变化和自己成长的喜悦时,图书馆就成了一个他们想一去再去的地方。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实行读者第一,用户至上的细节服务,必然会在读者间产生巨大的亲和力,这不仅有利于融洽图书馆与广大师生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提升藏书利用率,更有利于使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9篇:互动设计论文范文

1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

本科生导师制最初起源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在牛津大学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者们研究发现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内涵的精髓在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关注学生个体优长,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在我国,21世纪初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试点,随后各高校开始逐渐引进与实施。我校在2010年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刚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主要是在第三学期根据学生的专业,将本科生分配到相应专业的指导老师名下,2012年开始调整在第二学期对大一的学生就分配指导老师,无特殊情况,指导老师大学期间不会变动,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本科生导师制下,我校师生双方在课余时间就学业学习、专业选择、论文撰写、各级各类专业竞赛、职业生涯发展等内容进行沟通交流,还可参与指导老师的研究课题设计、实地调研,进入实验室尝试开放式研究型实验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团队学习、竞争合作、钻研创新的氛围,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可知,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侧重应用性和实践性。近几年,通过对本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师生进行调研和访谈,结果表明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论文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毕业论文教学的时间和精力缺乏保证。毕业论文通常安排在大四,这个时间正好也是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公务员考试、考证等,精力分散,很多学生往往是在未经充分收集资料和调查基础上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写作。我校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分为选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开题报告、正文的写作、修改等几个部分,学生必须正确地分配时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写作任务。另外,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师生比持续攀升,1个专业教师往往指导7-8个本科毕业生,大多数教师还带研究生或函授学生毕业论文,再加上其他较多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以往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无法保证论文指导质量。

其次,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且招聘单位对学生毕业论文也无较多要求,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有些老师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往往也是能放则放,纪律不严明,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过于宽松,缺乏量化标准,学生也易敷衍了事,毕业论文教学不能提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

再者,学生缺乏论文写作基础知识和前期科研能力的训练。从课程体系上看,本科教学中几乎没有毕业论文相关的基础课程训练,致使学生到撰写毕业论文时基本功欠缺,甚至不知如何查阅、引用、归纳、梳理、运用相关文献资料。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书写格式不规范,选题大而空、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甚至出现抄袭和引用不当等学术不端行为。

最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烦琐,论文答辩流于形式。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指导老师都需要填写大量表格,评审环节多而烦琐。然而答辩和考核环节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过于宽松,缺乏量化标准,对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严重滑坡趋势。

3本科生导师制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优势

(1)师生互动相对频繁,毕业论文教学时间充足。当指导老师与学生的指导关系确立以后,通过多次、方式多样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导师熟悉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组织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个性优势。同时指导活动与毕业论文进行结合,可以将毕业论文工作前移,学生在第三学年甚至更早,就可开始有意识关注论文写作、论文选题等。因此,实行导师制后,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由第四学年集中指导变为分段指导,在平时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实践调研、写作等训练,毕业论文撰写就轻车熟路了。

(2)激发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具有科研性质的论文,体现了学生的科研潜能、创新实践能力的高低。在本科生导师制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导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具有学术权威的科研专著和论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技能大赛,申报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引导学生去思考、质疑、探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为毕业论文教学进行思维训练。

(3)培养写作与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写作和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成绩,也会直接影响未来就业、职位晋升与日常生活。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后,师生之间有了更多沟通的机会。导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参加论文写作相关的活动,进行适度的写作训练。进入高年级后,可结合所学专业课程,增加有关文献综述、调研报告和期刊论文的写作练习,掌握论文写作规范。同时,学生可以在小组了进行口头汇报,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毕业论文写作和表达的演练和基础,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4本科生导师制下实施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4.1本科生导师制下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制度及政策保障

学校及教学单位对本科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提供本科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政策及制度保障。例如,2012年10月本校工商管理学院试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其中提出“结合我院学科及专业特点,我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商业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这一新的尝试,可发挥学生的特长,选择合适毕业论文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可行性,同期还试行了工商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毕业论文成果形式、基本规范和要求、考核认定办法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除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写作形式以外,并提出符合相应要求的“调研报告、商业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果、在正式出版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可申请免于开题。

4.2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运行管理措施

在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要想顺利进行,需要师生的共同协作。首先,导师的管理涉及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导师所在院系。学校应明确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教学任务,根据专业要求,确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以及如何考核评价等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专业情况,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其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及配合。对学生管理主要涉及教务处、学生处和所在院系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需要必要时间、地点以及方式的规范,如可以规定每月面谈几次,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短信、QQ群、电子邮件、微信和飞信等多种方式和学生交流补充,尽量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得到应有的指导。对于学生在享受被指导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并积极参加导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与导师交流,可要求学生填写指导记录进行约束。

4.3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管理机构需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根据毕业论文教学过程,把考核指标具体化、定量化,考核结果应当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考核业绩与年度绩效、岗位聘任、晋职晋级挂钩。如指导学生完成一个挑战杯项目,并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就可以给予导师奖励;如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或者第一申请人身份申请一项专利,导师都应当获得指导奖励。对学生参与毕业论文教学的评价也应要有一套严格的办法,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学分折算、评优、免开题、毕业论文替代、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激励。

5结语

经过近5年的运行,我校本科生导师制逐渐完善,在毕业论文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科生导师制下,对毕业论文教学进行改革,可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计划的前提下,让学生早日进行毕业论文方面的准备,鼓励参加一定形式的科研,参与实验实践训练,既能达到毕业论文教学要求顺利毕业,又有利于学生专业意识、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声望,是一项值得探索、尝试、推广,促进本科生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1-09-30.

[2]常睿.本科生导师制内涵解读及运行模式探索[J].高校辅导员,2015,2(1):45-48.

[3]钱丽,肖仁桥.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0):180-181.

[责任编辑:杨玉洁]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