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德与社会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1篇: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1、 珍惜友谊,学会尊重、理解、善待他人。

2、 与小伙伴相处时,能多为别人着想,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

3、 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已。

4、 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重点难点:

重点:在与人交往时,学会理解、善待他人。

难点: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狼孩的故事”。2、制作学生产生冲突、最后握手言欢的情境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和友谊有关的故事、名人名言等。

教学设计:

一、 故事导入

1、 教师讲述“狼孩的故事”。教师:听了“狼孩的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学生交流、讨论。

2、 教师: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要健康成长,就离不开与别人的交往。在交往中,各种各样的事都会发生,有开心、欢乐,也有委屈和难过……有时,难免会产生冲突。

二、 分析冲突的前因后果

1、 教师播放学生产生冲突、最后握手言欢的情境课件。

2、 学生交流、讨论“辨析角”中冲突发生后的四种情境的处理方法。

3、 教师:在我们身边,你看到过类似的冲突吗?结果会是怎样呢?学生交流、讨论:冲突的事件是什么,冲突的起因在哪儿,冲突的双方是谁,双方当时可能的想法有哪些,解决的办法有哪些,各有什么利弊。

4、 教师引导学和领悟:

(1) 解决冲突的第一步在于使冲突双方保持情绪冷静。

(2) 互惠是有效解决冲突的原则。大家可以平心静气寻找一个对双方的伤害降到最低、对双方的利益有最大保障的方法。

(3) 解决冲突的关键往往在于沟通。学会宽容、学会理解也是有效解决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则。许多冲突都因误解而生,沟通有助于澄清事实,而冲突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双方的宽容和理解。

三、 寻找“人缘好”的人

1、 教师:通过前一课的调查研究,我们知道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朋友之间发生矛盾、闹别扭都是难免的,但是有的同学为了一点小事情就和朋友发生冲突,这样做很不值得。因为朋友是最难得的,友谊是最珍贵的。

2、 教师:在我们身边,哪些同学的人缘特别好?学生交流、讨论。

3、 教师他们与人交往时的优点是什么?

第2篇: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1.导(1):“山上穿着,山下围着”是哪个地区的服饰?“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哪个地区的服饰?在这里服饰与什么有关?

导(2):同学们,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服装在不断地变化。同学们请看这个短片。(看短片,从远古时代到民国的服饰)

短片看完了,从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不同年代,人们的服装各不相同。)

2.学习目标

(1)了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服饰特点及一家人三代不同的服饰,体验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勇于向陋习宣战。

学习重难点:

能从服饰的变化感受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饰的丰富多彩,并摒弃生活中的服饰陋习。

二、达目标(学、展、纳)

1.活动一:服饰的变化

阅读第31页的内容,说一说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活动二:我家的“服装展示会”

(1)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的服装特点想一想:家庭里服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穿着也都是不同的,你能说出他们都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吗?(医生、警察、清洁工、空姐)那么你们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他们的服装)也就是说(职业)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穿着。

活动三:向陋习“宣战”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穿衣从只求保暖到追求时尚、追求美,说明了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这些美丽的身边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请同学们看图片(师出示第33页图片)。

2.讨论:你认为他们的行为对吗?为什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陋习?他们的危害是什么?

3.我们怎样纠正自己和别人的这些陋习呢?(大家共同制订倡议书在小组交流,同时针对自己家庭的问题,把制定的倡议书宣读给爸爸妈妈,共同督促改正。希望大家都做一名文明的公民。)

展一: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服装的发展和变化说明了什么?

展二:家庭里服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展三:我的倡议书。

三、测目标

1.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在较短的时间内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彻底改变了“ ”的穿衣情况。说明了: 。

2.生活中在服装上你看到的陋习有 、 等。

板书设计: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第3篇: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学有效性 提高措施

在小学各教育课程中,品德与社会科目必不可少,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是,目前部分教师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不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失去了开设的意义。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将这些问题重视起来,在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创新自身的授课方法,利用小组学习、社会实践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使品德与社会课程发挥真正的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国家培养思想素质较高的人才。

一、目前品德与社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想较为落后

近年来,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的教学思想较为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的生活及思想道德方面严重忽视,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根本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对学生自身发展及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利影响,所以,学校与社会应该对此问题加以重视,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目前,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只应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授课,没有意识到教材的单一性与片面性,并且,一些教师无法将生活中的教育案例引入课堂中,学生所了解的知识比较局限,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性不能显现出来,这对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发展有不利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极为重要,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单一,很容易导致学生发展不良。

(三)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授课之前,没有对课程进行有效分析,只是根据教案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授课,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厌烦心理,无法对品德与社会知识产生兴趣,课程的有效性无法体现,不仅没有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会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失去学习欲望。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对自身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性[1]。

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优势

目前,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性较低,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教师无法正确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然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如果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则小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对国家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教师将课堂有效性提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创新自身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同时,教师应经常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略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真谛,净化自身的心灵,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

三、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对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加以重视。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二年级上册《爱惜资源》一课之前,要做充分的教学准备,将各种污染严重的图片印制出来,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污染图片,教育学生爱惜自然资源,节约用水、用电等,这样,学生看到图片之后,会深刻了解到浪费资源的破坏性,同时会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刻记忆,对学生的学习及思想品质的提升具有良好影响[3]。

(二)组织学生小组学习

近年来,部分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无法集中学生注意力,对学生主置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家乡风情》一课时,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学习,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家乡的人和事,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安排每组学生选出一位代表,说出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然后各个小组学生再次相互讨论,说出学生家乡风俗的优点与弊端。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相互了解,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主体地位,在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小组协作、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对其日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4]。

(三)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举例子的方式将生活教育的环节略过,这对学生的实际应用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发展被严重制约。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教学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四年级上册《交通与生活》一课时,要安排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上课,教师在操场比较平坦且安全的地方,画出马路与人行道,用彩色的笔在纸上画出红绿灯,安排几位学生扮演小汽车,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为学生讲解交通规则,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顺序自行过马路,按照红绿灯的指示,教师做裁判,同时,教师可以扮演过马路的老爷爷,教育学生在过马路的过程中,搀扶老人与儿童。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理解课程知识,了解生活中的细节问题,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在提高自身品德与社会成绩的基础上,培养自身的思想素质,对日后的发展产生良好影响[5]。

(四)丰富授课内容

目前,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有效性不够重视,只是应用原有教材进行授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有效提升自身思想素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自身的授课内容,在创新授课方法的前提下,增加授课内容,使其更为丰富。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五年级上册《生命那么可贵》一课时,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对课程内容加以详细了解,带领学生走进医院等各个场所,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要求其观察各个生命体征。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生命的重要性与脆弱性,而且会更加爱惜自身与别人的生命,对学生思想道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五)完善教学的评价体系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评价体系不够重视,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鼓励与支持,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会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没有兴趣,而且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由此可见,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极为重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评价体系加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身的评价水平。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五年级下册《超越梦想》一课时,对学生进行良好评价,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梦想大胆说出来,教师要给予肯定与支持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适当开导梦想不切实际的学生,使其对自身有正确认识,将自身精力放在学习与生活上。另外,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优点与不足,而且可以增进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较为良好的影响。

四、结语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与授课内容,适当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增加授课内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性,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毛爱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5(2):192-192.

[2]李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229.

[3]阙瑞雪.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4(18):178-179.

第4篇: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302-01

追求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教学,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和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成为每位一线教师都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呢?即: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两者以学生的学为重心,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有效教学即教师促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发展,即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并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了提升,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一、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无效和低效教学的表现

一是教学目标的泛化。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基础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而目前大多数教学目标是根据班上的平均水平制定全班统一的教学目标,缺少层次性,这样的教学目标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要,缺乏广泛的针对性,从而使部分学生的学习是低效或无效的。二是三维目标的割裂。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并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现在的教学中存在顾此失彼,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而导致三维目标割裂的误区,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发展不是全面的、长期的。三是学情分析不准确。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有两个水平:第一个叫现有发展水平。在这个水平里面,学生可以独立(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完成自己的功课、自己的学习任务。第二个叫最近发展水平。就是说,孩子们刚刚接触这个问题时,不能够通过独立思考、独立阅读解决,他必须在老师的教导下,在同学的合作、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在最近发展区。我们的教学要瞄准、针对这个发展区,通过教学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把不会的变成会的,把不能的转化为能的。我们的教学要瞄准、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师的指导、小组的合作不断地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对学情进行认真的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四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预设和生成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预设过度必然会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会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

二、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对策

课前有效进行教学设计。首先依据课标、教参、教材、学情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并使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其次准确把握学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与学生聊天、向其他老师了解等方式弄清学生认知和情感的起点,从而有效进行教学设计。比如在上八上第八课第一框《合作!竞争!》前,通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在课下和学生进行个别交谈,让学生就竞争与合作问题存在的困惑给老师发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了充分的学情调查,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关于竞争与合作问题的认知起点和困惑,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课堂中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不能离开学生的发展机械性地讨论在一节课中是预设多了还是生成多了的问题,有价值的生成即使影响了预设的安排,也不应该草草了事;有质量的预设也不应该为了顾及低层次的生成而患得患失。一是要有效执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很精彩,但如果教师状态拘谨、死板、冷漠,就不能呈现教学设计的精彩。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一句话:“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情感的加温,那么这种知识传授越多,你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二是要智慧地处理教学生成。课堂是充满生成的场所,预设再充分,也不能忽视精彩的生成。这就需要教师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时对教学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在《合作!竞争》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准备了一段话作为课堂小结,但在“学有所获”环节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时,发现学生的总结更加精彩,于是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果断删除了教师小结这一环节,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在分享学生们的收获和感悟中结束本课,反而效果更好。

课后有效反思。教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反思、逐步修正、不断提高的过程。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通过教学日志、教学随笔、课题研究等形式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清晰连贯、学生参与的状态是否积极、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资源的选择与使用是否充分、教师的语言是否简练优美、教师是否有激情与真情、对教学生成的捕捉与处理是否及时有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到位等问题进行反思。把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闪光点记录下来,总结和提炼有效的做法,并有意识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思考、研究。

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提高提问有效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从这句古语可见问题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杠杆,是产生思维火花的导火索,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强烈和正确的提问意识,设计好教学过程中要提问的每一个建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针对于此,我创设了“寻找身边的历史”的活动,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用专题演讲的形式对身边的大事或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追本溯源”。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中心的,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教学资源,都要使学生获得发展,而且这种发展不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中的某一方面,而是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第5篇: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关键词:校本教研 课例研究 磨课式教研

作者简介:袁学飞,男,浙江省宁海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

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研究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实践性研究。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对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校本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以“教”为着眼点的教学型教研,以“研”为着眼点的研究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的学习型教研等。教研组(备课组)以课例为载体,就如何上好一节课开展学课、研课、讲课、观课、议课、再上课、反思等教学研讨活动的校本教研,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一种有益范式,我们将这种教研方式称之为磨课式教研。现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下简称“海纳”)为例,作一简介。

【活动程序一】自主学习,形成个案

本程序是磨课式校本教研的起始环节,它主要包括教师的理念引领、自主学习、自主设计等三个方面。

理念引领。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认真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校本教研的理论素养,提高教研的逻辑起点。如在“海纳”的教学设计中,要求教师确立的理念如下: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课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下,通过生活体验、教育熏陶和自我修养,以及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协调发展而形成的。

为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我们的磨课式教研采取情景创设和讨论启迪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对品德伦理、思想方法、思维习惯等的思考和质疑,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思想品德课程的熏陶,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自主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充实自我、完善知识、提升素养。活动前,我们明确了各类任务分工,教师在收集、分析和总结前一阶段教学工作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借鉴他人长处,对自己的教学准备、设计过程和课堂效果进行分析,充分酝酿,反复比较,科学选择,优化预设,以期最佳的教学准备状态。例如,在“海纳”一课中,针对“一些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自我中心,缺乏宽容之心、尊重之心,以对自己是否有利来作为判断是非对错标准的现象”,我们的教学就从学生身边的案例来切入话题,让学生有所触动,有所思考。

自主设计。执教者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领会课程内容,从教学目标的设计、重点难点的确定、教法与学法的选择、教学流程与环节的把握等方面人手,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化教案为学案。同时,还要结合学情,遵循认知规律和学生品德形成规律,把现代教学理念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案例。

【活动程序二】:团队合作,汇成预案

小组说课。备课组是一个整体,每位教师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加小组说课。人人准备,人人参与,人人有话说,盘活了组内教学资源,大大提高了教研成效。说课主要是说教学设计理念、说教材的处理、说教学过程、说教法、说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即说“教”;同时,还要说学生的知识经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即说“学”。例如,在“海纳”一课中,有的教师认为执教者对教材处理适当,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教学过程开放互动,教法灵活多样,较好地落实了重难点;有的教师建议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板块整合,使教学环节更加清晰,高屋建瓴;也有的认为执教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学生主体地位明显,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感受、体验、参与生活的能力,较好地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的育人目标;还有教师提出“云南某大学马某某案例”略显陈旧,学生可能不熟悉,以换成上海某大学“林某某投毒案”更为新鲜……说课后,执教教师对“海纳”一课的教学流程作了修改,全课分为四个板块“感知宽容——辨析宽容——反思宽容——学会宽容”,各个环节步步深入,使学生对“宽容”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观课议课。如果仅有说课,没有课堂历练的过程,还只是纸上谈兵。教案毕竟是一种预设,再完美的教案只有经过课堂教学,才有真正的生成,课堂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充满变数的,哪怕是自认为相当完美的预设,难免也会有缺陷与疏漏。因此,执教教师经历一次试教后,备课组的同伴互助尤其必要。这种课后讨论与交流是构架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备课组就该课的预设目标有否达成?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教学思路是否流畅?教法学法是否科学?教学流程与环节是否合理等等方面提出各自的建议,为做好“二度设计”作了准备。

二度设计。在议课反馈的基础上,执教教师对自主学习形成的个案(粗案)进行了二次修正。如“海纳”一课经二度设计后,突出了以下特色:

第一,增强了导课趣味性。由“宽容的小故事”导入,说的是作为零售商户每天都和顾客打交道,难免会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摩擦、争执,如若缺乏宽容之心,对顾客斤斤计较,遇事锱铢必较,那将时时置于无谓的争吵中,这又怎能把生意做好、做大呢?宽容不仅是给别人机会,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因此,对于做生意的商户来说,宽容是一种大智慧,一种大聪明!

第二,提高了教学有效性。要使课堂的各个环节、每一种形式都有效益,就需优化教学过程。如“某同学不小心撞翻了同桌的书本,俩同学发生了争执”,这是在学习生活中常有事情。原来放在导入环节,部分学生还进不了状态,不能对此有充分讨论。而后将该活动放在教学的中间环节,形成本课的一个小,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

第三,凸显了知行统一性。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例如,在学生理解“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学会宽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学会宽容”,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宽容的人”,使学生真正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智慧!

【活动程序三】:专家引领,凝成精案

说课展示,专家指引。这是校本教研的中心环节。执教者根据二度设计的方案进行再次说课,邀请学科教研员、名师、骨干教师等组成专业引领小组参与听课指导,并在课后进行会诊式的点评,肯定优点亮点,指出不足与瑕疵。这种课后整改及时而有针对性,有中心发言人,有专门汇总整理人员。课后整改,重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录,及时更正。

三度设计,体验成功。基于以上专业引领小组的分析,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的假设”。为真正体现“用教材教”,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处理,对课程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拓展与重组,改进了问题的设计,重新建构了教材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教案进行三度设计,形成精案。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多次验证的教学设计,比原来的“个案”更加成熟了,教学效果明显比原来好。主要体现在:

第一,故事导入更显趣味性。故事导入,简单实用。学生往往喜欢听故事,在品德课堂中运用故事教学说理,形象生动,少了往日的严肃说教,添了课堂气氛的活泼融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亲切、自然、愉快的情境中真正理解和内化知识。

第二,学生的主体性更突出。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的生活也成为教学资源,在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交流经验,丰富情感,提升道德修养。春风化雨润无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第三,课堂教学更有序。全课分为四个板块“感知宽容——辨析宽容——反思宽容——学会宽容”,各个环节步步深入,使学生对“宽容”内涵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活动程序四】:反思教学,撰写随笔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改进教学、提高自身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只有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勤于学习,积极探索,才能与时俱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展开。这既是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教师适应时展、自我成长的需要。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在“海纳”课例的研训中,执教老师反思说:每一次教学都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但是,我们平常的教学往往是凭经验在做。通过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使我们对如何改进教学的思考,从自发走向自觉。这一觉醒真正让我们的教学获得了自由,逐渐认识到了教学中本真的东西,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参与者收获颇多。

首先,要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使两者相互渗透,互相交融。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德育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化知识为德性、化知识为思想、化知识为信念。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要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服务,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人格品质。本节课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宽容”内涵,教育学生“以宽容之心待人”,善于与他人特别是同学和睦相处,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其次,教学设计必须贴近学生,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对生活经验的感悟和认知。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坚持启迪与内省相结合、认知与践行相统一,让学生自我对照、自主反思,使“宽容”成为自觉的道德品质,以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三,教学形式和活动设计要达成有效性。教师要反思“我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形式、每一个活动,学生感兴趣吗?”“我设计的问题学生思考了吗?”“本框知识目标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已否化解?”“能力和方法目标的设定是否通过知识目标的完成体现出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情境设置有没有让学生进入角色?”“课堂上,有多少学生能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而得到发展?”等等。总之,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完善提高。

第四,教师间的团队合作非常重要。虽然我在设计这一节课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要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要策划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探究教法的选择与运用等等,但一轮上课后,仍暴露了许多问题和不足。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对集体备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平时我们都讲集体备课活动,但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不够深入。只有组内成员共同研读教材,共同设计教学目标,共同商量教学对策,共同研讨重点难点,才能避免“一个人的教研”的无奈状态,也有利于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每参与一次这样的活动,都会促使我们去钻研课标,研究教材,从而增强底气,这也在提醒自己以后应该自我加压,积极参与,不断学习。

在“海纳”磨课过程中,与会教师的交流反思也在很多方面达成共识:

先进教育理念才能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德育为灵魂,以培育素质为目的,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我们传统的教学往往是让学生更多地去记、去背,忽视了品德熏陶和人格养成教育。

教师教得好,学生才会学得好。教师只有领会课标,熟知内在的知识间联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促使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飞跃。

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教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课堂上要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一堂课要经过多次的试教与反思才能达到比较成熟的程度。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不断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完善提高。

第6篇: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一、思想认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去年下半年我向学区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所以这一学期来我都是以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在"七一"那天,我还荣幸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使自己的思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是对自己思想上严格要求的一个新的开始。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二、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数学教学》、《优秀论文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选》等书籍。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这学期主要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思想品德、科技、文体的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已经接手第二学期,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一清二楚,并且教材经过上学期的摸索,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工作起来还算比较顺利。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出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我想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那么好。"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两个班所定的9对"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这学期我还承担了数学优质课比赛的任务。从接到任务的时候开始,我就感到压力是非常重。首先这次优质课是数学开放式的课,是一种新的尝试性的教学模式。还有这次优质课与众不同的是上完课后还要进行答辩,要考的还是教师本身的素质。再者本校的数学优质课连续三年能够取得镇的一等奖,并代表镇到区参赛。面对这样的压力,我和数学科组的老师没有气馁,都想把这次课取得最好的成绩。我从学习理论知识开始,翻越大量的书籍及从网上搜集有关数学开放式教学的资料。数学科组的老师及校长都非常重视这节课,给予我莫大的帮助,一起定内容,一起出谋献策想教案、课件的设计,共修改教案、课件、试教十多次。有时候还得全科组加班加点。像x老师帮我把课件做好,领导主动帮我提建议,其它老师帮我做教具、录音等等。令我感觉到不是我一个人上公开课,而是有一股凝聚力使我感觉到是全校上。而在全体的努力下,这次的公开课终于实现了我校数学优质课连续四年获镇一等奖、并代表镇到区参赛的梦想。

三、领班工作。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培养了两位得力的班长。这些班干部能把班的学习和纪律管好,为我减轻负担。我为他们定出要争取每星期都拿文明班的目标,各施其责。还常给班干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在他们的努力下,班务工作能正常开展,本班这学期也只有两次没有取得文明班的称号。这个班本学期的插班生很多,有六个,加上原来的一共有13个,全是男生,并且来自不同的省份,语言沟通和学习习惯的参差就最令我头疼。他们连上课的基本要求都没养成,并且有几个象xxx、xxx等是最调皮的。特别是xxx,这个小孩特别好奇、好动。上学期天天都要跟同学打上几场架,我唯有苦口婆心地跟他做思想工作,慢慢把他转化,今个学期打架违纪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上课能遵守纪律,并且非常积极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优秀。但还是不时出现一些消极的思想。为了把班的常规工作搞好,我每天都坚持早上七点三十分前、中午一时四十分前就到校,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班上了解学生的早读、午读等情况,对学生进行晨会教育。经过一个的努力,我们班的各项常规工作像早读、卫生、课堂纪律等都抓得比较好。这学期班主任工作最使自己满意的是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这一学期,我主动与家长通过电话、校访等的方式进行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也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情况,争取与家长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当家长对我的工作提出意见的时候我非常乐意接受,并且调换角色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绝大部分的家长对我是非常信任和尊敬。像xxx同学,她的家长因为望女成凤心切,把女儿的学习管得特严。要她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中午要她写两页的生字,晚上要写两课的生字和背语文或数学,完成不了还用棍棒侍候。结果把小女孩压得透不过气来,上课也没精打彩的,老师在学习要完成的作业总是完成不了,成绩也越来越差。我跟她家长谈过几次,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给他们提了个建议,让他们不要布置额外的作业给她,不要把她逼得太紧,先试行两个星期,如果还是老样子的话就一起再想别的办法。家长听从了我的意见,结果这个同学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成绩进步很大,语文数学都达到了优秀,数学还考了一百分。她的家长也对我表示谢意。 同栏目文章推荐

查看更多>>

四、考勤方面。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家务之间的关系,虽然我在家是一名家庭主妇,但我家的家务活不是得最多,有很多时候跟女儿去看病也只能由丈夫陪着去。不论是学校分到的哪一项工作,我都配合同事尽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像"我们是新世纪雏鹰"文艺晚会,我负责训练司仪的工作,而这次晚会也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

第7篇: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这学期主要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思想品德、科技、文体的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已经接手第二学期,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一清二楚,并且教材经过上学期的摸索,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工作起来还算比较顺利。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出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我想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那么好。"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两个班所定的9对"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这学期我还承担了数学优质课比赛的任务。从接到任务的时候开始,我就感到压力是非常重。首先这次优质课是数学开放式的课,是一种新的尝试性的教学模式。还有这次优质课与众不同的是上完课后还要进行答辩,要考的还是教师本身的素质。再者本校的数学优质课连续三年能够取得镇的一等奖,并代表镇到区参赛。面对这样的压力,我和数学科组的老师没有气馁,都想把这次课取得最好的成绩。我从学习理论知识开始,翻越大量的书籍及从网上搜集有关数学开放式教学的资料。数学科组的老师及校长都非常重视这节课,给予我莫大的帮助,一起定内容,一起出谋献策想教案、课件的设计,共修改教案、课件、试教十多次。有时候还得全科组加班加点。像X老师帮我把课件做好,领导主动帮我提建议,其它老师帮我做教具、录音等等。令我感觉到不是我一个人上公开课,而是有一股凝聚力使我感觉到是全校上。而在全体的努力下,这次的公开课终于实现了我校数学优质课连续四年获镇一等奖、并代表镇到区参赛的梦想。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培养了两位得力的班长。这些班干部能把班的学习和纪律管好,为我减轻负担。我为他们定出要争取每星期都拿文明班的目标,各施其责。还常给班干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在他们的努力下,班务工作能正常开展,本班这学期也只有两次没有取得文明班的称号。这个班本学期的插班生很多,有六个,加上原来的一共有13个,全是男生,并且来自不同的省份,语言沟通和学习习惯的参差就最令我头疼。他们连上课的基本要求都没养成,并且有几个象XXX、XXX等是最调皮的。特别是XXX,这个小孩特别好奇、好动。上学期天天都要跟同学打上几场架,我唯有苦口婆心地跟他做思想工作,慢慢把他转化,今个学期打架违纪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上课能遵守纪律,并且非常积极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优秀。但还是不时出现一些消极的思想。为了把班的常规工作搞好,我每天都坚持早上七点三十分前、中午一时四十分前就到校,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班上了解学生的早读、午读等情况,对学生进行晨会教育。经过一个的努力,我们班的各项常规工作像早读、卫生、课堂纪律等都抓得比较好。

第8篇: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面对螺旋上升思路编排的品德教材,事实上我们许多老师缺乏整体的教学观,对教材的理解深度不够,时常为了追求课堂内容的充盈,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素材的新颖,大容量搜罗叠加,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事实上却没有充分考虑各个年龄层面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规律。

要想恰当地把握品德教材的同主题螺旋坡度,体现出各年段教学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重,我们必须对同主题教材进行深究细研。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我的家庭生活”品德主题,共享解读螺旋式主题教材的三部曲。

一、读“纲”理“序”,列清主题脉络

“我的家庭生活”主题内容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分散安排在三上“我的家庭”、四上“温馨一家人”和五上“亲情树下我成长”三个单元中,学生到底要在这三个不同年段的“我的家庭生活”主题内容中分别获取些什么?作为引领者,我们必须了然于胸。崔峦老师说:“因为目标意识不强,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便同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提纲挈领,先把时间、精力花在磨刀上,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明确地列出了“我的家庭生活”所要教学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活动建议,再细化到各年段单元概要和目标,我们可以罗列出这样一个脉络。

二、研“课”定“案”,精选主题资源

通过系统罗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螺旋的趋势。从三年级的“以我为中心”的家庭常识、家庭故事的分享,到四年级“以我为主人”关注整个家庭纷繁杂事,学会担当,再到五年级的“个人小家庭”与社会的大关联。从这个纵向序列里,我们既能宏观地把控主题教学内容逐渐深化、上升的过程,又能关注到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产生积极情感的一条隐线,为我们开展有效教学明晰了方向。

接着我们再选取三个年级段中最有共通点的教学内容:《家人关爱我成长》《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父母――我特殊的朋友》这三课进行细化研究。

《家人关爱我成长》旨在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体会家人对自己真诚的爱,由此理解、尊重、感谢家人,并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家人的爱,在爱的回报中健康地成长,成为家庭的欢乐之源。

《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父母的辛苦,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成员之间的亲情,并明白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也要为家庭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和父母一起共同创造幸福温暖的家庭生活。

《父母――我特殊的朋友》旨在通过对不同家庭关系的了解,知道家庭生活的民主化是现代社会家庭幸福生活的源泉。

我们明确了各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建议及重点后,分任务专人细化设计教案,意图通过课堂教研的展示分析,强化认识品德同一主题教材的坡度和层次。

三、听“教”睹“学”,体悟主题坡度

不同年级同主题的教学,在为追寻让学生真正得到成长的有效课堂中依序展开,我们很快便感受到了类似教研意义之所在!

首先,我们发现了三位老师在选取教学资源时,不约而同地选取了以书信交流的方式来达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互动交流。

《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中,教师意欲通过这个环节让孩子直观父母的内心,了解他们每个动作、每句叮咛、每个决定背后的良苦用心,从而萌发感激之情,产生强烈的感恩回报欲望;《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意在用父母的“真情告白”,酝酿出学生内心丰盈的情感美酒,营造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从而使学生的感恩之情如泉涌般喷薄而出;《父母――我特殊的朋友》意在以书信为桥梁,尝试着与父母进行真心的沟通,将平时藏在心里的话亮出来,化解积怨,与父母做朋友。

诚然,书信沟通的方式确实是个好策略,它能煽情点火、推波助澜,已经在许多公开课中见识了它的卓越功效。学生情动之处,泪水涟涟,泣不成?。但在此时,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使用在三个不同年段的效果差距。三者相比而言,效果最佳者,当属四年级。

究其原因,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高于三年级,在情感上的感受、理解强于三年级,他们能准确而又纯真地接收到来自父母的真情告白,并用充沛而又略显稚嫩的感情去回应。而五年级的情感发展比四年级略显成熟,广博的见识面有可能无法让每天司空见惯的父母亲情达到他们情感冲动的制高点,再加上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情感已开始转向内敛,有时候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掩饰得不留痕迹。

因此,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想在书信交流环节出彩的,最佳年段应为四年级。但是,也存在许多客观因素,如学生水平差距以及教师的执教、调控水平等,都有可能影响效果,我们也只能说是在通常情况下。

其次,我们发现执教四上和五上的两位老师同时使用了“两份账单”的对比教学。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多么无私”,从而应该学会感恩父母,同样无条件地回报他们,担起家庭中必要的责任。

老师出示的第一份“账单”,上面记着为父母做家务后所得的报酬。接着,老师提出质疑:同学们,在这12年里,父母照顾我们,抚养我们,你觉得应该付父母哪些报酬?用最快的速度估一估要多少报酬?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要付给父母无法计数的报酬。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出示第二份“账单”,上面记录着父母要求儿子付给的报酬,每一项的数据都是“0”元,以此让学生心中的期望值与实际答案形成巨大反差,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父母总是默默地关心着自己,自己却从没有感觉到,常常惹父母生气,实在太不应该了。

第9篇: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空间不要限于课堂,可以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实际,扩展到校园和校外相关教育场所。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活动或其他课程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开展。”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因时、因地创造和开发有特色的课程,或按照实际情况灵活地变动或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学习主题,有效扩展教材内容。教师要科学地设计和组织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学习活动去获得知识。

二、巧设学习目标,分步出示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在小学3-6年级开设的,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学习能力,因此在一些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可分步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做到心中有数,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展示目标的方式灵活多样,常用的有:张挂小黑板、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学中采用哪种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目标的表述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三、故事喻理,提高教学效果

故事喻理是品德与社会课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可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融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故事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可信度,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运用故事喻理时要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喻理性,舍本而求末,而要注意从故事中挖掘道理。在教学《做学习的主人》一课时,我给学生讲述了故事《时间老人的礼物》,之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并续讲故事不同的结局,最后让学生搜集有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故事。通过聆听故事和讲述古今中外名人珍惜时间、努力成才的故事,学生们明白了“只有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事才能成功”的道理,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四、情境渲染,激发道德感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道德感悟。如在教授四年级《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的第二个环节“行动起来尽孝心”时,我先播放配乐诗朗诵,动人的乐曲、感人的话语激发了学生对长辈的敬爱之情,孩子们被深深地打动和感染,达到了激发道德感悟,以情激情的目的。

五、角色体验,有效引导生活

要让课堂活起来,角色扮演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体验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通过角色体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感悟道理,强化 “知”“行”统一。如学习《伸出爱的手》一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感受残疾人行动的不便,让学生用一只手收拾书包、系红领巾,一条腿走路等,这种体验旨在引得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并由此产生同情、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这样的课堂真正把学生带入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课堂教学也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而是有效地引导学生如何生活。

六、运用多媒体,激感

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传递教育信息,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更好地适应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时代的环境。如在教授《通信连万家》、《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学看平面图》等课时,我将其中的一些场景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祖国科技的发达、经济的繁荣,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生活的情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七、在讨论、辩论中明理

相关热门标签